首页 优秀范文 电力工业的现状

电力工业的现状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23 15:51:01

电力工业的现状

电力工业的现状第1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 档案管理 工作现状 优化对策

电力企业的管理包含很多内容,档案管理就是其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原始档案经常出现缺失、丢失、管理不善等问题,因此严格对建设电力企业档案的管理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建设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档案管理理念和成功经验,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引入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为我国建设电力企业档案管理提供参考价值。

1 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现状和问题

1.1 档案信息收集不全面、保存不完善

档案信息收集不全面、保存不完善是档案管理的主要问题,有的企业原始档案和格式不规范、不统一,文件的版面设计、尺寸不一,无法进行规范的装订,一些重要文件的签字更是颜色不一,更有甚者在原始档案上涂改勾画,为后期的档案编制带来极大的不便[1]。

1.2 档案管理方式落后

档案管理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工作方式,以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档案管理主要分为三种管理模式:分散管理、分级管理、统一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根据档案信息的类型进行分类,目前,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模式较为单一,大都选择集中管理。统一管理方式有利于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的完整性,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往往给管理人员带来巨大的工作量,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1.3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也是档案管理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电力企业领导没有充分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出现重电力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因为对于建设电力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看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在建设中往往被忽视,只有在上级检查时才进行突击整理,但是档案的管理往往差强人意[2]。

1.4 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达标

目前,我国的建设电力企业部配备的都是一些文案人员,主要负责文件的存储和发放,这些文案人员大多学历低,水平不高,建设单位对于档案管理员的培训不及时,导致文档档案的质量参差不齐。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不同于其他工作,需要一些综合素质较高,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士,知识面广,既懂电力企业又懂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可以更好的进行消息编辑和分类。

2 建设电力企业档案管理技巧

2.1 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电力企业要安排专人负责档案保管,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人是占核心地位的,培养涉及学科广泛的高素质人才是关键。从事档案的管理人员应首先更新观念,积极参与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的培训,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的工作上,同时还要兼有严谨认真、遵守制度的优良品质,绝对不能篡改和泄露档案的内容。除此之外,档案管理员还应当坚持终身学习,不断进行档案管理的方法创新。

2.2 强化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应当制订一套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的采集流程和注意事项,在收集完整之后统一核对并进行上报,以此来保证电力企业的档案信息的质量和完整性。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当档案管理人员离职时务必做好交接工作。同时,还要进一完善和追究责任制度,明确谁来管理谁负责,一旦档案的管理出现安全和缺失等问题,应对领导进行指责。

2.3 对电力企业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

建立档案的电子化管理,有利于进行信息传递和档案查询,防止因自然因素导致纸版文档的丢失。建设单位应建立网上管理系统,将电力企业的会议纪要、企业决策、安全问题等档案全部录入。在对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时,管理员需要借助扫描技术、数字压缩技术、电脑技术等方式把原始档案数字化直接上传,在档案生成的时候直接将其生成规范的档案信息,将纸质版的档案慢慢变成多媒体的形式,不单单要收集文字信息,还可以让档案变得“有声有色”,企业的照片、视频等档案也要全部留存电子档,再通过统一的档案分类代码进行归类管理,便于查询。电力企业的电子档案管理应只对有限的人授权,并对电子档案系统的访问和档案更改做好记录。

2.4 定期接受档案管理专家的检查

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要自觉接受档案管理专家的检查,请指出档案管理的不足和漏洞,并解答单位工作人员的有关问题。电力企业还要定期举办以文档档案管理为主题的内部考核比赛,对档案管理人员水平进行评分,对于档案保管较好的管理人员给予物质表扬,对于文档工作有疏忽的管理人员进行批评和惩罚,同时追求其领导的责任。

2.5 保证文档的保密性

文档的内容涉及了电力企业的全部过程内容,包括会议纲要、经费使用、质量等,与电力企业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文档档案不仅可以作为电力企业现场质量检测和安全管理的控制手段,如果电力企业出现了安全事故,档案还可以作为追究事故责任的有力证据。因此,文档的完整性和保密性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3 结语

由上文可知,我国的建设电力企业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加强建设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举措,但是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大多数人意识到,电力企业单位的资金不足、人才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不规范,档案管理体制不完善,责任意识不是不强,影响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档案质量,同时文档管理缺少既懂电力企业又懂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高素质人员。本文通过分析了上述问题,为电力企业档案管理提供了前进方向,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电力工业的现状第2篇

论文关键词:体验式培训;思想意识;内容方式;激励 

 

为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工作潜能,提升员工的创造力,近日笔者所在静海供电公司进行了体验式培训活动。公司通过“职棒联盟”系列拓展训练,让员工思维方式、合作意识得到新突破。在整个培训中,员工们表现出来的投入和专注,以及团队的合作协调性让我们认识到本次体验培训基本达到了目的。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人员,笔者认为本次体验式的培训确实带给我们很多惊喜,但也必须认识到,这种体验式的培训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去尝试,去总结、摸索出一条更适合我们的员工培训之路。 

一、加强员工培训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江泽民总书记2000年2月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学校接受的教育是基本教育,尽管这个基本教育十分重要,但毕竟不是人生所受教育的全部,做到老学到老,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而现阶段职工教育培训正是在工作中、学习中、实践中提高的重要手段。 

根据某发达国家有关统计表明,国家经济增长有三分之一是教育水平提高带来的。而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生产技术与管理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生命周期很短,一成不变的企业已经没有发展余地。因此,企业要保持持久的竞争力,要靠高、新、尖技术人才,更要靠高、新、尖技术人才的培养,就要求企业不间断地进行员工培训来保障。 

二、当前供电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 

从现在的情况看,我国供电部门的技术人员的水平还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被足够认识到,培训资源相对不足;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状况远不能满足供电产业升级的需求;而且管理人员的观念比较保守,企业的管理模式受到层层束缚。这些弊端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很多公司都有这种情况,面对员工培训,由上到下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心理,这说明员工的危机意识较为淡化,缺乏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供电人员尤其是基层农电人员受其素质及思想观念的影响,对职业培训更有很强的排斥性,还大都停留在“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的状态。此外,在很多旅游、风景名胜地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或研讨会,更是成了旅游观光的大好机会,很少有人真正学到什么技能。 

2.培训内容形式单一 

目前多数供电企业的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形式仍然比较单一,往往只是针对相关电力法规、文件通报和电力知识技能等内容进行书面式培训,充斥始终的是填鸭式枯燥乏味的说教,从领导人员到员工都有一定程度的应付了事。大都只是重视学历教育、理论考试,轻视现场技能培训,理论培训内容与实际现场工作很难形成有效联系,从而使得教育培训的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节。久而久之,职工对这样的培训感到枯燥、单调、麻木、厌倦、排斥,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提高的作用。 

3.培训定位不准,缺乏相应的针对性 

由于员工在文化素质、职业道德、接受能力上存在差异,对自身培训的需求以及培训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整齐划一的培训方式只能进一步加大员工内部的能力断层,在生产中形成“木桶效应”。 

从以上问题可以发现,我们的员工培训急需寻求新的突破,如何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是供电企业管理人员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 

三、加强供电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供电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为有效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素质、技能,我们必须改进培训的模式,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切实将员工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笔者认为必须着手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外派人员培训 

(1)参加国内(外)受训或考察。近几年,电力部门发展受跟国际要求接轨的影响,使得我国电力人员必须跟上国际的步伐,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受训或考察,使员工培训不断完善,以期达到与国际水准的趋同和等效。 

(2)参加相关部门举办的各类授课讲座、座谈会及学术报告。必要时,可以邀请一些名师专家前来对员工进行面对面的讲授,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新鲜血液,获得新的更多的知识技能,而且专家的现身说法会无形中对员工形成影响,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2.自主培训 

(1)坚持全员参加,树立终身学习思想。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对已走上各种岗位,以及需要转换工作岗位或重新就业的工人、农民、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使他们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知识、专业技术和实际能力等方面达到本岗位的规范要求。”这就告诉我们,必须加大培训宣传及氛围渲染,让广大的员工认识到培训是对自己最好的提高方式。在企业中,一定要使教育培训覆盖每个员工,调动每个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让公司全体职工形成教育培训是个人成长推动力的理念,让他们知道教育培训的意义及开展教育培训对公司实现战略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实在意义。而且员工培训不仅仅针对普通员工,更包括企业领导层的管理人员、中层及骨干,一定要在企业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2)加大教育内容更新力度,创新教育培训方法。以往的培训往往只是针对一些法律法规、企业政策进行说教,培训内容很单一,今后的员工培训一定要认真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培训,加大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一方面大力拓宽培训的内容,另一方面努力寻求灵活的教育方式。培训的工程中要兼顾到员工的兴趣爱好以及接受心理,努力让员工从排斥培训到自觉学习,否则,简单、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就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 

开展典型案例教育的形式既可以是对案例的讲解、分析、讨论,也可以是集体观看录像资料,甚至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请有关人员做现场报告或有组织地深入事故现场实地参观。再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事故现场模拟与演练,以极其逼真的方式加强员工的感官效果,从而切实提高职工防范事故、处理事故的能力,为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与生产实践之间架起一座理性的桥梁,从而真正实现我们教育培训的目的。 

(3)明确各个技术层面的员工特点,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孔子说:“因材施教”。这句话在员工培训中也有实在的意义。在实际教育培训中,我们必训明确不同岗位职工在不同阶段应该学什么、怎样学。而对企业来说要明确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员工达到什么样的技术水平,在了解了这些问题之后,就可以对症下药。 

员工培训还要遵循因岗而异、系统优化的原则,分层次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人员的岗位需要;企业内决策人员必须强化现代管理科学、先进管理经验;一线技术人员则要加强科技进步知识、岗位技术技能的培训。 

(4)加强激励措施,提高培训积极性。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做出最大成绩。我国电力企业很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激励机制必然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影响着其激励的效果。 

电力工业的现状第3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电力企业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电力企业党建工作也有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电力企业传统的党建工作并不能完全符合电力企业发展的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电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为此,做好对当前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研究,找出问题,并探索解决策略,对于其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企业党建工作现状

1、员工认识不足

不少员工对党建重要性认识不足。首先是部分行政领导和相关员工对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觉得只要企业做到经营保值增值就好,面对党建工作时,态度消极,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忽略党建工作,把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安全生产和社会服务质量上,影响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其次,相关的工作人员认为党建工作只是“软指标”,在工作时浮于表面,甚至对党建工作存在偏见,认为党建工作总是分散工作的精力,应该减少这类的工作,党建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并不理想。

2、党建方法落后

目前,不少电力企业党建用的仍是传统方法,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层层传达,效率低下。首先,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的意识。遇到问题或困难时,不会主动的开动脑筋,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而是报给上级,依赖上级给出答案。如果没有上级的指示,就不知如何开展工作,或是得到了上级的指标,也不知如何开展工作,缺乏相应的执行能力。其次,党建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际的效果,并没有落实到职工的实际需求上。电力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方法一般就是搞一些形式化、表面化的活动,在内容与方法上墨守成规,并没有从职工的实际需求出发,给予职工实际的帮助,活动的效果当然也就不尽如人意。

3、素质有待提高

年青党员数量少,从事党建人员更少。电力企业将工作重心放在安全生产上面,在发展党员,为党组织发展新生力量及补充新鲜血液方面所做的工作有待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开展。另外,一些从事党政工作的党员对党政工作缺乏了解,因此不够主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个别党员意志淡薄,信念不够坚定,没有严格的要求自己,在处理利益矛盾方面不够成熟,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和权利的考验。

4、党建工作与政工队伍不协调

政工队伍不论从人数还是质量都有退化倾向,影响党建开展,造成党建工作力量不足;而政工队伍的一些人员在意识观念上严重滞后,年龄偏大,意识不足,知识结构跟不早时展的步伐,缺乏开拓进取及创新的精神,使得党建工作的发展受到了制约。政工队伍的退化,弱化了党建工作在电力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对党建工作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

二、企业党建发展趋势

1、提高认识

企业要提高对党建工作的认识,更好地发挥党建作用。应以维护职工利益、协调劳资关系,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主。首先,企业的党组织应该引领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要充分、积极的宣传党的基础方针政策与路线,引导企业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其次,企业的党建工作要为电力企业服务。企业的党建工作应该紧紧围绕着企业的本身来开展,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进步起到带头作用,与员工一起积极投身于电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建设中去,为企业员工谋福利,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此外,企业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要注意转变思想观念,不要用经营方面的指标来评价党建工作。而应该明确党组织的地位,鼓励党建工作的开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思考,并提出有效的措施与建议。让党建工作在电力企业中走出适合自己和企业发展的道路。另外,党建工作要注重不要脱离实际,从基层做起,从根本上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的发展。在这个方面,党建工作要注意建立党建观念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进而创新工作方法,打破消极的工作态度,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作用与创新能力等

2、科学开展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结合企业实际开展,根据企业运营规模及党建人员情况,制定相应计划,对可以出现的问题与风险在事前进行充足的研究与考虑,团结企业的各级人员,做到党建工作与电力企业的发展同步。在这个方面,首先要科学、合理的选择党建工作的领导人和负责人。他们应该要拥有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具备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善于协调处理与群众、企业及其他单位组织的关系。其次,党建工作的开展,不能简单的以指标数字为主,或者草率从事,要灵活开展,因地因时制宜。最后,党建工作的开展,还要根据党组织的具体情况,科学的、合理的调整内部的结构,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在发展党员时,要注意筛选具有较高个人素质与较强能力的人员;在培养骨干的时候,要注意不断提高其个人素质、团结合作的精神等,以促进党建工作的发展。另外,以人为本,还注意要与所处的环境具体结合起来。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与条件下,竞争激烈,党建工作的领导人和负责人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和执行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作用与地位。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还要注意提高党建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党建工作的发展作出贡献。

3、多元化方式

依照电力企业工作特点,采用“业余、小型、多样、实效”的方式,在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下,灵活的运用分散与集中的办法,精心准备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提高党建工作的效果。另外,还要注意党员群众的文化层次、需求层次及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开展多样的活动。比如开展知识竞赛、文体竞赛活动等,达到宣传党组织政策方针与路线的目的等。对于职工群众,还可以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认真倾听群众的实际需求,与群众职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等。

4、完善考评体系

党建工作效果的衡量,需要较为完善的考评体系,发现工作中的优点与缺点,优点发扬光大,对缺点进行改进与完善,才能真正的促进党建工作的健康、良性发展。因此,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与制度。为了保障考证体系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要注意控制考评的内容及效果,并不断的加强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考核的方法上,要兼顾内部与外部,定期与随机,提高考评的民主性、公平性、公正性及全面性等。

三、结论

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行业,企业需要从内部做好改革,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更好地提升内部运行效率,塑造生命力更强的企业文化。党建工作对于电力企业内部运营机制与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更会对电力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为此,电力企业要重视内部的党建工作,明确其存在的问题,把握其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作用,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昕.科学发展观与电力企业党建的关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0(35)

电力工业的现状第4篇

【关键词】变电设备;状态检修;问题;方法

电力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是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还能保障电网的安全、提高电力行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电网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对电网安全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在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存在问题的电力设备,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补救,传统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方法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电力企业工作者应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从多方面着手,提高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水平。

一、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概述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在各行各业的发展建设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以感知、应用和网络为出发点,对电力变电设备进行技术控制,是检测变电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维护电网安全的重要手段。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由变电设备的监测技术和变电设备状态的诊断技术共同组成,加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必须高度重视监测技术和诊断技术的发展。

二、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中该应注意的问题

(一)电磁干扰对变电设备监测的影响

变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电磁波,尤其是自动化控制部分,存在严重的电磁污染。电磁波会严重影响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导致动作误动、通信困难以及元器件受损等问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过程中必须清楚电磁波对变电设备的影响,为变电设备的安全化运行提供保障。

(二)统筹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关系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比较复杂,在实际检修工作中应该统筹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之间的关系。一次检修结束后,在节约检修成本的前提下,检修人员还应该对经常出问题或者检修比较困难的设备进行二次检修或者多次检修,减少多次停电现象的发生。

(三)规范设备状态检修与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均建立了电力设备运行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直接记载设备的运行状态、缺陷故障以及检修情况等内容,检修工作人员还应该规范设备状态检修与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三、加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运用的方法

(一)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质量

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质量是加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运用的基础保障。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设备状态检修人员在综合多方面发展因素的同时,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质量:首先,明确变电设备监测的对象,结合企业发展状况,扩大监测方位,丰富监测对象。在企业内部设置覆盖交流测量系统、直流操作系统以及逻辑判断系统等;其次,结合电力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丰富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方法,综合使用信息收集、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策略制定以及设备状态评价及决策等方法,全面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质量。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抗电磁干扰措施如图1所示。

图1 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抗电磁干扰措施

(二)建立健全的状态检修体制

建立健全的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体系是加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应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制定变电设备定期检修制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电力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完善定期检修制度。进行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之前,必须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作依据,而状态检修体制的建立必须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规章制度作为指导性文件才能完善状态检修体制,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提供动力保障。

(三)检修风险分析与决策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据侧以检修评价的内容为依据。变电设备检修工作人员应该高度重视检修风险评价结果对设备状态检修风险分析与决策的影响。在进行变电设备风险评估时,工作人员应该考虑多种不确定因素,增强检修风险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

(四)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传统的技术竞争向人力资源竞争转型,电力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比较复杂,检修工作中需要各类专业人员协调工作,设备越复杂设计的专业种类越多,为了提高变电设备的检修质量,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人员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电力企业在提高检修人员准入门槛的前提下,加强检修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对新上岗的检修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地培训,引导其正确认识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定期检修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电力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了提高电网系统的安全性,电力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发展,技术人员应该在了解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概念的前提下,明确我国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结合实际发展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如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质量、建立健全的状态检修体制以及提高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等,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艳.变电设备开展状态检修的可行性及实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3.

电力工业的现状第5篇

关键词:抄核收;电力;营销;优化

电力事业对于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的展开,以及经济的发展都意义重大。而抄核收作为电力工作体系中唯一的营销环节,其意义更是不容置疑。对电力企业内部而言,抄核收工作与电力企业的经济以及财务状况直接相关,是电力企业产品销售获取收益的唯一途径,而对电力企业外部环境而言,即对于社会环境而言,抄核收工作则更多扮演着电力企业营销,以及其与社会实现沟通的重要角色。因此抄核收能否有效展开,对于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电力企业与社会需求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供需生态环境的建立都有着显著影响。

一、当前电力企业抄核收现状分析

想要切实推动电力企业抄核收工作整体水平,使其能够成为推动我国电力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首先应当对抄核收工作的展开现状有一个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总体而言,当前的抄核收工作现状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1.信息化水平提升

在信息时代之下,诸多技术开始深入到社会工作的各个领域之中,抄核收工作同样也不例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抄核收工作而言,最为显著的影响即在于其工作效率和工作准确率的提升方面,并且这种提升,从根本上改变了抄核收的工作形态。无论是抄核收的哪个环节,其信息化都带来了非同一般的影响。对于抄表环节而言,曾经由抄表人员深入到基层一线展开的巡回工作,现在基本由远程电能量采集系统予以实现,少量未能实现远程电能量自动采集的地区,也在加快整改步伐,而电力使用状况的核对同样如此。在电费的收缴方面,网络aa化的支付方式代替了之前的电费收缴工作,不仅仅为电力企业带来了人力成本的节约和工作准确程度的提升,更加便利了电力消费主体,同时从一个侧面推动着电费预缴机制的形成与深入发展。

2.营销职能的弱化

抄核收工作是电力企业面向社会环境展开营销活动的唯一窗口,是电力企业实现自身价值,向电力消费群体提供服务的重要交接环境,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抄核收工作仍然仅仅保持了之前的对于电费收缴工作的职能。目前在网络深入应用的环境下,对于电费收缴方面的实现方式确实有了长足进展,更多第三方合作融入到这个环节中,包括邮政和银行都成为电费收缴的新通道。但是仅仅是这样的改变,不足以体现和承载整个电力体系的营销工作职能,对应的营销职能必须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深入。

除此以外,在电力企业环境中,抄核收工作对于信息化相关手段和技术的依赖特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自身的发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依赖问题。此种状况同样是亟待关注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尚未成熟的整体环境之下,此种过度依赖必然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抄核收工作的优化分析

基于当前电力环境中抄核收工作仍然存在的不足,综合当前的技术发展整体水平,可以考虑从如下方面考虑展开对抄核收工作的优化,帮助实现对整个电力体系工作的完善:

1.抄核收营销职能优化

电力企业的抄核收工作环节是其营销的本质体现以及核心环节,但是其在这一方面的职能却相对较弱。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应当同其他领域的营销工作一样,不仅仅是实现其自身产品的销售,同样应当是与需求市场保持联络与沟通的重要手段和工作环节。想要实现更为理想的沟通,切实打造有效的电力营销环节,应当重点考虑从信息的透明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提供和解析着手,帮助消费者以更为便捷的方式及时获取电力使用状况,积极调整自身的电力使用行为实现节能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听取来自于社会环境的更多思想和建议,形成对于电力企业发展的一种侧面的指导,同样对于电力事业的发展存在积极价值。

2.信息化工具使用优化

抄核收工作环境中的数据,大部分都是相关电力企业经营状况的数据,这些数据本身在通常的认识方式下,仅与电力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关,而与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和电力的安全输送没有直接显著的关系,因此常常会被在一定层面上忽视。这种忽视通常是对于抄核收工作数据其准确程度的重视,而对于该类数据对于电力系统的更深一层价值有所忽视。面对于此种状况,首先应当确保抄核收三个环节的工作彼此独立实现相互的核对和监督作用,其次则应当积极引入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多方面数据加工技术,切实实现横向和纵向多个方面的数据处理和内涵读取,切实发挥数据价值,推动相关工作人员获取到关于电力供求环境中的更多深入隐含情况,从而做出更为合理的决策。

3.完善抄核收工作标准

相关工作标准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是抄核收工作,甚至于其他方面的工作得以顺利和有效展开的必要依据。对于抄核收领域的工作而言,除了应当遵从电力行业中的相关技术标准,以及会计财务领域的行业规范,还应当切实认识到抄核收数据对于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输送,以及对于电力能源消费状况整体环境特征的反映,并且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出必要的工作规范和行为规则,使其成为推动抄核收数据本身价值深入体现和发掘的重要依据。对于规则的建立,应当明确规则本身存在一定的发展规律。同样需要实现自身的成长,在实际工作中,唯有不断总结相关经验,帮助经验落实成为一种文件,再甄选文件成为规则,才能帮助实现抄核收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三、结论

抄核收工作的自身质量,不仅仅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自身的多方面健康状况,更加关系到电力企业能否通过电力能源的提供实现自身价值,关系到社会环境中对于电力能源的获取状况,因此其工作意义绝不容忽视。基于此种考虑,必须切实面向抄核收发展状况展开分析,获取其发展特征并且展开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改进,力求构建起能够成为推动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帅.抄核收分离的三项配套措施[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32).

电力工业的现状第6篇

1.调查目标市场的农村经济现状首先,收集目标市场(县、乡或镇)的概况,包括其范围内的自然状况,例如其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例,人口数量和结构,农业生产的特点和结构,有何特长及优劣势,宏观发展方向等。其次,调查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包括第一产业GDP增长趋势,第一产业各行业产值的构成情况,并分析各行业的变化情况,对比发达地区的同类指标,得出存在的差异与发展方向。

2.调查农业生产电力及相关能源消费现状电力消费状况。第—产业各行业的用电量及增长速度,第一产业用电量变化特点及其原因,电力消费特点——典型日负荷特性等。与电力消费相关的能源消费现状,了解在农业排灌、田地作业、收获机械、农产品的储藏、加工、保温、畜牧作业、渔业生产等多用途中,各种能源的主要用途。例如某地区柴油主要用于田地作业及收获机械;煤炭主要用于温室及畜牧作业场所的采暖和保温加热中,汽油主要用于农产品的运输机械,电力主要用于照明、排灌、加工、畜牧、渔业生产中的各种用电设备中。同时了解能源消费的特点,如数量、结构、品种、单耗的变化情况。

3.研究农业生产电力需求了解特定地区的农业发展规划与发展潜力;分析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趋势;作出农业经济发展分析与电力需求预测。研究第一产业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农业生产用电量增长趋势分析;负荷特性变化趋势分析,根据电力市场调研预测电力需求。

4.制订竞争策略和市场开拓措施第一产业的竞争策略首要步骤是进行农村电力市场的潜力分析。如农业生产中电力市场的潜力;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带来的潜力;电价降低带来的用电潜力;电能替代其他能源的潜力等,开拓农村电力市场的措施。结合地区特点,制定适宜的农业电力市场的开拓策略,通过技术、经济、法律、管理等多种手段大力推进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加快农村电网的改造,利用技术手段降低损耗;加强用电管理,降低农村电价,加强峰谷电价的宣传,大力推进农村峰谷电价,以优惠的用电政策,扩大电力销售;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服务等。

二、电力在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领域的竞争策略

1.调查第二产业目标市场的经济状况在国家连续多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我国加入WTO的形势推动下,宏观经济继续趋好,整体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工业增长速度快,工业企业效益显著提高,2002年1—9月第二产业GDP与上年同比增长10.0%,第二产业依然是带动整个经济保持较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主要特点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成为带动内需、拉动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产业的投资增长幅度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冶金、化工、机械和轻工业投资增长率都接近或超过50%,一些高耗电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恢复了活力。

2.调查第二产业生产电力及相关能源消费现状电力在第二产业中主要用于动力、照明和加热炉。用能比重较大的行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原煤的比重偏大,电力比重并不高,热力的比重较大。在同一城市、同一时间的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调查中,电力占9.5%,列居第四位。这一部分用电量在电力企业总售电量中占57.9%。调查本行业内分类结构的能源消费特征,及电力典型日负荷特性等。同时了解能源消费的特点,如数量、结构、品种、单耗的变化情况,分析能源市场中价格变化对产业内能源消费市场的影响,如煤炭价格的波动对电力市场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就有利于电力终端能源消费市场中份额的扩大。

3.制定竞争策略(1)了解特定地区的第二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地区内第二产业概况,第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2)调查第二产业电力及相关能源消费现状;本地区第二产业用电状况;第二产业用电特点;第二产业电力消费结构现状;第二产业分地区用电现状;第二产业用电及负荷特性等。(3)分析第二产业分行业用电需求现状。(4)分析第二产业用电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如从工业经济结构和用电结构分析、从工业大户分析、从产值及产品单耗变化分析、分析经济发展与用电需求的相关性。

三、电力在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领域的竞争策略

1.竞争态势分析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商业物资供销仓储、邮电通信、宾馆饭店招待所、房地产、公共事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教育文艺广播电视、国家机关、金融保险、科研综合技术服务及其他。

2.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1)调查分析特定地区的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及特点。(2)第三产业电力及相关能源消费现状及特点分析。分析本地区第三产业电力消费现状;分析负荷特性(当年年负荷特性、典型日负荷曲线、主要行业负荷特性分析);第三产业电力消费的主要特点;电力在第三产业能源消费中的地位和作用。(3)第三产业电力需求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三户业经济结构与用电结构比较;第三产业经济增长速度与用电增长速度比较;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与用电量的相关性分析;典型大户经济增长与用电需求关系分析。

四、电力在城乡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领域的竞争策略

1.竞争态势同前面的市场调查一样,同一座城市,同一时间,电在城乡生活消费能源的构成中占8.3%,列居第四位,这一部分用电在电力企业总售电量中占10.0%。

电力工业的现状第7篇

【关键词】现代工业;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发展

电子信息是一项先进技术,它将生产中所有的数据、信息、和指令依靠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转化为的电子信息,通过程序的设计实施到生产过程中去,避免了人工操作的误差和效率低的特点。现如今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存在,为了更好的促进它的发展,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对电子信息进行壮大和创新,从而发挥科技在工业方面的最大效用。

1现代工业中电子信息的应用现状

1.1普遍高效性

在现代工业中电子信息具有普遍高效性的特点。由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大多制作过程都需要靠人力来完成,然而强大的工程量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并且人的体能是有限的,很难长时间的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导致生产的进度达不到标准,效率提不上去,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都会造成很大的消耗。然而现在的电子信息技术解决了先前的所发生问题,它通过操控计算机就能够控制整个产业的生产状况,将之前的人力替代为机械,大大减少了人力需求,同时也减少了生产的成本。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准确及时的操控指令,将生产的效率提到最大化,同时节省了生产的时间,为现代工业带来了高效率的生产方式。所以电子信息及技术在工业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广大欢迎和应用,它的高效性也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有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所以电子信息技术的普遍高效性在现代工业的生产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2缺乏电子信息技术人才

虽然电子信息技术受到了现代工业的信赖和欢迎,但是由于人力资源环境的有限,操控此技术的人才还是处于缺乏状态。缺乏电子信息人才会导致现代工业在推行电子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受到直接阻碍,无法将此技术运用到现实生产中,不能将理想化的生产变为现实。同时缺乏人才也是社会发展信息技术的困难之一,少量的技术型人才无法将电子信息落实到现代工程的各个领域中,导致高效率的生产方式无法正常实施,在工业生产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慢慢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状态,生产力下降,经营和收益也相对减少,严重的话会被现代社会工业淘汰,进而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缺乏电子信息人才是发展电子信息的过程中的现状之一,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加大力度注重电子信息技术型人才的发展。

2电子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2.1注重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培育

从我国现代企业缺乏技术型人才的现状来看,我们要加大培养技术人员的力度,为社会培育更多的电子信息人才,为现代工业的生产提供发展动力。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对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宣传电子信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引起社会和人民的注意,引导和鼓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研究,为培育技术性人才提供有利的培育条件,加大培养力度,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信息技术型人才。电子信息技术的操作者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到领导性的作用,它控制着整个企业的运转,对于生产的经营和发展来说占据着关键性的位置。人才的培养对于工业的发展来说也有重大意义,所以深造更多技术型人才,改变供不应求的状态,是当今现代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企业生产力的前提条件。

2.2不断创新和完善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

虽然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给现代工业带来了巨大利益,但是它的操作系统在施行过程中还是会有不足的地方存在。人无完人,没有什么是完美的,科技也一样。电子信息技术虽然体系相对比较完整,但是我们仍需要在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所在,实时进行调整和解决,打造更加炉火纯青的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也是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想不断发展技术,就要不断的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所有的程序和功能会比以往更加优化,并且许多未知的领域也会在创新中应用和发现。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由于涉及范围较广,它的作用也就更大,相信在创新和完善的过程中,它一定会现代工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3电子信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

在未来发展的趋势中,电子信息技术不止运用于现代工业中,它更会以多元化的姿态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发展。航天技术方面也少不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航天工作中,所有的数据和条件都是经过电子信息的准确操控得以实现。当然在医学和科研方面,电子信息的技术也同样发挥着重大作用,解决了科研过程中的许多难题,让研究和操作变得更加安全和便捷,给人民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福利。电子信息技术是现代工业中发展的关键,它所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以往传统模式下的生产,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推进的作用。电子信息的发展现状是不可忽视的,它成为许多企业生产的关键所在,并且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自己的管理程序,在未来一定会占据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地位。我们要正确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成果,大力发展国家生产力,为祖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崇.现代工业中电子信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0):260.

[2]杨伟超.现代信息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发展[J].科技资讯,2016(10):6-7.

电力工业的现状第8篇

[关键词]电力设备 供电可靠性 状态检修 运行维护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M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070-01

状态检修就是通过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等手段开展设备检修工作,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是一种针对性的主动维修方式,与定期检修相比,能降低检修成本、减少检修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状态检修是电力设备的“保健”工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离不开状态检修,实行“专业化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相结合的生产工作组织模式,整合现场操作、设备巡视、运行类维护及维护类检修业务重组,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增效的管理目标。

1 开展状态检修的意义和条件

1.1状态检修及其意义

状态检修是以设备当前的实际工作状况为依据,综合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重点检查、在线状态监测以及预防性试验等获得的状态量信息,通过先进的可靠性评价手段以及寿命预测手段,评价设备的状态,识别故障早期征兆,并进一步对故障部位及其严重程度、故障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并根据分析诊断的结果在设备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或故障将要发生前进行检修。

开展状态检修,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满足提高可靠性的要求。之前的预防性检修试验工作是按照春检安排的,由于春季是用电高峰的开始以及试验设备量大,所以仅预防性检修工作就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很大,显然难以满足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二是设备的性能及健康状况比以往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如果完全按照当时的规程进行春检,不管设备的状态如何,只要到期就修,不仅加重了现场的劳动强度,而且对设备的健康、供电的可靠性和人身的安全未必有好处。只有根据设备状态进行检修才能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和效率,达到保证系统安全和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1.2 开展状态检修的条件

(1)由设备基本参数、日常运行维护记录、缺陷记录、检修记录、离线试验数据以及在线检测数据等组成的设备数据库,是开展状态检修的依据,数据必须保证其完整性和正确性,否则失去数据支撑,就无法有效正确开展状态检修。

(2)通过设备个体的各种状态量数据录入,形成一个包含巨大信息量的数据库,对其进行纵、横向交叉比较,及跨专业的综合推理和分析,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综合评定,最终得出设备运行状态的综合评价及提出设备状态检修决策建议。

2 运维一体化的意义

(1)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思路,将原本需运行专业和检修专业双方配合的简易、低效的作业划归单方全程负责,也就是通过生产管理职责的适当调整,实施设备的运行与检修业务的“双向渗透”,减少运行与检修交叉、重叠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2)在实行运维一体化之前,设备的巡视工作由运行人员进行,由于运行人员专业性深度不够,对相关设备的性能掌握不够,本应该及时能维护处理设备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随时、及时处理。而实施运维一体化后,经过专业的培训学习的“运维”人员,具有设备运维的专业知识,能更深入开展设备运维工作,有利于发现问题,能够随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出现问题也能及时的处理,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在实行运维一体化之前,设备档案及运行记录,设备履历、工况等相关资料都由设备运行单位管理;而检修维护、试验记录等则由检修维护单位管理。完整的设备档案及运行、检修数据、资料是状态检修工作的基础,但由于管理体系的不同,资料不能共享,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需要检修单位和运行单位的配合,因此就需要重复的协调、安排,工作效率低下。在实行运维一体化后,设备的相关运行维护工作由一个单位、一个班组同时进行,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和效益。

3 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双向渗透和有效融合

(1)经过实际的运行,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的有效融合给管理提升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一是, 充分利用了有限的人力资源。经过对现有人员的重组,实现运行和维护人员相互补充,缓解了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运行、维护整合为一个专业,运行、维护工作同时开展,相关运行、维护资料统一管理,提取方便,保证了状态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自我价值得到有效提升,实现了运行、维护工作的有机融合,干运行的可以学习和从事状态检修工作,干检修维护的可以熟悉掌握运行工作技能,人才潜力得到最有效的充分发挥。

(2)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有效融合,必须在以下关键点上下工夫。首先是以安全原则把关。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任何是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安全方针、理念,紧扣安全生产及风险防控主题,结合实际,从管理、技术、教育三方面入手,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安全管理模式。使运维一体化和状态检修工作始终保持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以最大化效益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其次是以实践带动培训。鼓励培养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人员的技能素质,最终达到运维一体化和状态检修工作的有机融合。 (3)在实践过程中,将传统生产业务组织方式与运维一体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从人员专业素质、工作协调、安全质量控制、人力资源效能、发展能力五个方面进行对比,确定了运维一体化模式下的设备运维人员的工作职责、业务范围、组织方式、培训重点等,进而确定状态检修工作的推进方式。 一是汇总分析现有的检修业务,分阶段稳步推进维护类检修业务由检修人员向运维人员的移交;二是工作推进坚持先35千伏后110千伏、先简单后复杂、先一次后二次的原则,严控安全风险;三是明确工作推进中运维人员的安全职责,制定运维一体化和状态检修工作实施细则,力求各项管理制度、工作要求操作性强;四是划转部分检修人员到运维专业,同时明确检修班组对运维班组的指导职责,加快推进运维一体化的人员融合、专业融合和状态检修常态化。

4 结束语

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就离不开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综上所述,电力设备的状态化检修和运行、维护一体化工作就是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只有深化、细化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建设,将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和“运维一体化”体系深度渗透融合,提高工作质量,不断发现问题,持续提升巡视、运维、检修工作质量,提高设备安全系数,把设备安全基础夯实,供电可靠性才能得到切实的提升。电力企业才能够健康地发展,获得长期的利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