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对地理课的建议

对地理课的建议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18 15:26:03

对地理课的建议

对地理课的建议第1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04-04

2010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等要求[1];在经历了十年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教育部完成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修订、调整和完善工作,并于2011年底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于2012年9月开始使用根据《地理课标》(2011年版)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

本文从“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分析《地理课标》 (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修订、调整和完善之后的主要变化。

一、“前言”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导入语指明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价值——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2]。这源于《地理教育国际》中“序”的内容,也折射出《地理教育国际》对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深远影响。

(一)课程性质

地理课程性质的问题,即地理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地理课程性质揭示了地理课程应具有的独特价值。[3] 《地理课标》(2011年版)不再细述地理学概念及其显著特点,而是直接阐释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纵观1988、1992、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发现其中提到的地理课程性质,均指向两个关键词:“必修”和“基础”。此次重用“基础课程”作宾语,强调了地理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所起的奠基作用。此外,《地理课标》 (2011年版)还详细地介绍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五个特征——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与《地理课标》(实验稿)对照,这一部分有如下变化:第一,保留了原有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两条理念,而在具体表述中注意了与“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的链接;第二,将保留了原有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和“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合并为“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第三,将保留了原有的“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和“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两条理念融到了实施建议之中。

(三)课程设计思路

这一部分的主要变化为,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第2条。讨论如下:第一,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编写的顺序,大致是先地球和地图,后中国地理或世界地理。“人教版”、“湘教版”、“大象版”、“广东人民版”、“晋教版”和“商务版”六种版本的七、八年级地理教材都是按照“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顺序来编排,唯独“中图版”是依照“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编写。由远及近和由近及远这两种地理课程内容的编排,各有利弊。究竟孰优孰劣,需要进一步探讨。第二,对于地理教师是否可以自行选择授课顺序,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地理教师对教材结构的把握程度和学校对地理教师的评价机制等现实因素会直接影响地理教师授课顺序的选择。例如,由于一学期地理课时数是一定的,若地理教师调整授课顺序,很可能会与当地期中考试等统一检测的考查内容与要求发生冲突,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地理教学评价。

二、课程目标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中阐述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总目标比《地理课标》(实验稿)更加精炼,删去了原有的“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4]一句,在总目标与分类目标之间增加了一段话,旨在强调不可肢解三维目标。

(一)关于“知识与技能”

主要变化为: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增加了掌握“地图”的基础知识与“表达地理信息”、“地理实验”的技能。可见对地理基本技能的要求有所提高,不仅要求获取地理信息,还要求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此外,随着地理教育界对地理实验的深入研究,地理实验技能的培养越来越得到重视。[5]

(二)关于“过程与方法”

主要变化为: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知识与技能”中的“归纳地理特征”移到了“过程与方法”部分;增加了“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不仅吻合了素质教育的核心诉求,而且符合《纲要》中提到的战略主题。

(三)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

主要变化为: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好奇心、吸纳兴趣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有所提高;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增强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这重在让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因地制宜等地理观点与逐步提升安全意识和生存能力。

三、课程内容部分

2011年版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均将《地理课标》(实验稿)第三部分标题“内容标准”改为了“课程内容”。

(一)标准

1.删去《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部分标准条款或词语,以降低或提高要求,规范表达,避免了学科间的内容交叉、重复等。例如,删去了“中国地理”中“认识区域”部分的“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标准,降低了教学要求。又如,删去了“气候”中“天气与我们的生活”这一标题的“与我们的生活”,以保持前后内容的一致性。再如,删去了“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以避免和政治学科中相关内容的重复。

2.更换部分标准条款或词语,以降低或提高要求,规范表达等。通过更换《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部分标准或词语而降低要求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将“说出”、“知道”、“描述”等了解水平的动词改为“归纳”、“概括”、“理解”等理解水平的动词,以提高学习水平要求。例如,在“世界地理”的“居民”中,将原表述“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改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明显提高了学习要求。规范表达,是为了让语句更趋准确、简练。又如,在“气候”中,将原表述“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换为“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更显简练。再如,在“疆域与人口”中,将原表述“省级行政区”更换为全称“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更显规范。

3.增加部分标准或词语,以提高要求,强调规范表达等。《地理课标》(2011年版)增加了部分标准或词语,提高了要求,表达更加规范。例如,在《中国地理》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中,增加了“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乡土地理”中,增加了“举例分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这些新增的内容,符合地理课程目标中“增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的要求。再如,在“地球与地球仪”中,增加了“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强调在开展地球自转和公转内容教学时,需要采用地理演示法。

当然,对标准的修改是很灵活的。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也可能在某条标准中同时采用多种修改方式。

(二)关于“活动建议”

1.内容方面,规范活动建议。《地理课标》(2011年版)或精选、归并《地理课标》(实验稿)中的活动建议,或重新设计活动建议,以使活动建议具有典型性、可行性和启发性。

2.统一了对活动形式的表述方式。《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活动建议均采取如下表述方式:“开展……等活动。例如,……”建议开展几项活动,就举出几个相应的例子。涉及的活动类型包括地理观测、动手制作、运用地图、拼图游戏、模拟演示、参观、体验、辩论、讨论、学习交流、角色扮演、野外地理观察、地理知识竞赛、撰写小论文、乡土地理调查、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等,共列出23个例子。由此可见,地理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条件,从中选择或自行设计其他的适当活动内容,以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关于“说明”

1.编选区域时有所限定。《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部分都指定了必学区域。“世界地理”部分的“说明”中,增添了“南、北极地区是必学区域”要求,并指出,“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世界范围内选择至少一个大洲、四个地区(例如南亚)和五个国家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即必学地区由《地理课标》(实验稿)要求的五个改为四个,此外,增加了“‘大洲—地区—国家’组合应涉及所有大洲”的要求。“中国地理”这部分的“说明”中,增添了“北京、台湾、香港、澳门为必学区域”的要求,并指出,“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可见,要求所选的五个区域可以是不同空间尺度的,但必须满足其他条件和要求。其实,依据《地理课标》(实验稿)编写的七个版本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均满足了如上新增要求,只是“中图版” 《地理》七年级下册中,将香港和澳门放在第六章的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内进行简单介绍,不如其他版本教科书专门用一节或两节来介绍香港和澳门那样详细。

2.突出德育的时代特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就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答记者问》中谈到: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6]《地理课标》(2011年版)体现了这一精神,例如,在“中国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用“要引导学生用科学发展观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认识区域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这一“说明”,代替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用发展的观点引导学生了解区域内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

3.删去不太重要的“说明”内容。为简明扼要,《地理课标》(实验稿)中一些不太重要的“说明”内容,在《地理课标》(2011年版)中被删去,例如“气候”部分的第2点说明。

4.新增必要“说明”,以免分歧和争议或强调某些要求。为明确概念,杜绝分歧,在“说明”中增加了一些必要的文字。例如,在“中国地理”中“地域差异”部分的“说明”中,新增了“四大地理单元是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而划分的综合地理区”一句,以避免对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中产生对四大地理单元划分的分析和争议;在“乡土地理”部分的“说明”中,新增了“提倡积极开发小尺度区域(乡、镇以下)的乡土地理校本课程”这一要求,对鼓励开发乡土地理校本课程的精神予以强调。

四、实施建议部分

《地理课标》(2011年版)删去了《地理课标》(实验稿)中“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案例,需简要说明时采用了举例的方式。

(一)评价建议

这一部分做了一些结构调整。《地理课标》(实验稿)是以“能力、方法、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建议——评价方式”的顺序进行表述,而《地理课标》(2011年版)则按“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 的思路陈述“建议”。其中,“根据地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标准确定评价标准”包括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具体地说,与《地理课标》(实验稿)对照,关于“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补充了对纸笔测验、档案袋和观察评价等评价方法的详细介绍;关于“评价的实施”,在《地理课标》(实验稿)基础上,强调了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等;关于“评价结果的解释”,明确阐述了解释评价结果时的注意事项和作出评价结论的最终目的。

(二)教材编写建议

《地理课标》(2011年版)的“教材编写建议”较多的是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调整、补充。

1.第一段简略交代了地理教材所包括的内容,代替了《地理课标》(实验稿)同一部分的第五点“重视教材的系列化建设”。

2.将《地理课标》(实验稿)的其他四点拆分为五点,增加了“突出能力培养,发挥教科书的学习引导功能”的要求,强调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这与“使地理教科书成为教师创造性教学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基本的教学资源”目标相一致。

3.在“建立合理的内容结构”中,增加了教科书编写者选择区域时应注意“适当分散难点,注意知识再现”。

4.在“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的阐述中,增加了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符合了《纲要》中提到的“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精神。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地理课标》(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修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创建地理教学环境,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在“建设学校地理课程基本资源库”一节中,增加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置地理专用教室、地理园等”这一建议;在“开发社会地理课程资源”中,增加了“有条件的地区可创建地理实习基地”这一建议。

2.利用学生的学习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标题更换为“利用学生学习经验资源”,明确并凸显了这一要点。

3.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地理教学方法。新增了一大要点——“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提倡地理教师从网络上获取电子资源,“借助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地理”。

综上所述,《地理课标》(2011年版)对《地理课标》(实验稿)的调整、修订和完善涉及深广,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地理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研究、理解,依据其新指向、新要求和新精神,认真地开展教学,深入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对地理课的建议第2篇

一、国培课标的种类

国培课标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项目设计,共有66个课程标准(还有1个课程资源建设规范)。具体分布如下:

表1. 国培课标分类统计表

二、国培课标的结构

每个国培课标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总体框架如下图:

课程目标总目标具体目标建议课程内容——维度(三个)模块、专题、学时、内容要点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课程结构要求主题式培训设计要求实施建议附:主题式培训设计样例

图 国培课标框架图

三、关于“课程目标”

每个国培课标的第一部分是“课程目标”,一般提供“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供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研制培训方案做参考。

总目标的确定,主要是根据不同项目、类别、层次、岗位对象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的需求。例如:

示范性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针对地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通过主题式培训,研究问题,分析案例,总结提升经验,提高师德修养,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区域学科教学与教师培训带头人。

中西部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针对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围绕新课标的贯彻落实,针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研究典型案例,提高师德修养,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将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县域农村学校骨干教师。

中西部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院校集中研修与“影子教师”实践,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教师培训中发挥辐射作用的带头人。

培训团队研修项目针对高校、教师培训机构和幼儿园、中小学一线骨干培训者和培训管理者,通过专题学习、案例研讨,提升培训者培训方案设计、培训课程开发、培训教学、培训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加强培训专家团队建设。

具体目标的确定,根据培训的具体任务要求、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培训内容维度和模块制订。

四、关于“建议课程内容”

每个国培课标的第二部分是“建议课程内容”,其设计原则遵循:思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既加强师德和专业理念教育,激发教师发展动力,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学习规律,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既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又注重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改进技能和方法;适应性与引领性相结合,既适应现实需求,又突出课程内容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

建议课程内容供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研制培训方案作参考。一般安排三个维度,如中、小、幼、特教师的培训内容根据国家颁发的教师专业标准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下设若干模块,每个模块下设若干专题,每个专题提供学时建议和内容要点。内容要点是对专题内容的简要说明,可结合学员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例1. 中小特教师培训的建议课程内容框架(见表2)。

例2. 培训团队研修建议课程内容框架(见表3)。

例3. 培训管理者团队研修建议课程内容框架(见表4)。

五、关于“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

每个国培课标的第三部分是“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要求或建议:一是课程结构要求,二是主题式培训设计要求,三是实施建议。

1. 课程结构要求

每个国培课标为培训机构设置培训课程提出了原则性的课程结构要求。如, 中小学学科教师培训的课程结构要求一般是(见表5):

原则上,每个维度浮动比例不超过5%。

又如,学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的课程结构要求一般是(见表6):

2. 主题式培训设计要求

这主要是针对短期集中培训开展主题式培训提出的要求。主题是集中培训的核心内容。培训课程均围绕主题设计和实施。培训机构可根据学科教师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学科教学内容的某一方面或学科教师专业能力的某一个侧面,形成培训主题,按照课程结构和内容设计的要求,设计出主题化的课程。

国培课标在这一部分为培训机构提供了若干个供选择使用的主题,当然,培训机构也可根据上述要求自定主题。

3. 实施建议

一般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1)教学方式建议。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课程实施要将理论与观摩实践相结合,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经验总结与反思体验相结合。理论学习要强调案例分析,实践训练要注重能力提升,交流研讨要注重学习共同体打造,反思体验要针对教育教学行为改进。

二是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创设学员参与的教学情境,在专家引领下,通过实践体验,提升学员的教育教学实际能力。

三是要注重培训方式的创新,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加强对学员培训后的跟踪指导。

(2)培训团队建设建议。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实行首席专家制。首席专家负责设计培训方案、备课、进行过程指导等工作。

二是要组建高水平培训团队。高校专家与一线教师、教研员合理搭配,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三分之一,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原则上不少于40%。

(3)课程资源利用建议。一般有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根据培训主题和课程目标的需要,为参训教师选配适切的阅读学习的文本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信息化资源,加深学员队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拓展培训课程的功能。

二是培训团队主讲专家应向参训教师提供教学课件、讲课提纲、任务设计等培训课程资源,为持续学习提供有效支持。

三是把参训教师作为重要培训资源,建立班级虚拟空间,整理发掘课程实施过程中学员学习产生的有价值的鲜活的生成性资源,并尽可能提供给每位学员进行分享交流。

四是培训机构应全面开放校园资源设施,其中包括图书馆、资料室、电子阅览室等。应当及时向学员提供机构内相关的学术交流信息,允许学员进入任何教学场所参与学习。

(4)培训效果评价建议。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员与专家评价相结合、即时与后续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评价。

二是要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的培训预期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

三是要注重对学员培训前后改进程度的测评。

六、关于“主题式培训设计样例”

每个国培课标都附上了“主题式培训设计样例”,为培训机构开展主题式培训提供方案设计的范式。一般格式为:

项目类别:××××××

培训时间:×天(×课时)

培训主题:××××××

培训对象:××××××

培训目标:××××××

培训内容:(用下列表格形式列举,见表7)

对地理课的建议第3篇

1.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课题案例班级教师个人发展的内在需求

自市级课题“学习共同体研究”实施以来,本课题案例班级所有任课教师积极参与“请与我一路同行”项目,他们辛勤付出不求回报,表现了我校教师“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但是,他们在积极参与本班课题研究期间,一再表达对作为未来科研项目正式课题组成员有着强烈的愿望和热情,本次课题申报不仅能为他们提供重要的亲身参与课题研究和合作创新平台,更是激发众多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努力实现自我素质提升和创新教育理念的一次重要机遇。所以本次课题研究不仅仅是课题研究的本身意义,而且是我校倾力打造科研型、创新型教师团队的本质要求。

(2)校内其他教师的个人发展愿望

在本案例班级课题实施过程中,本班任课教师以课题研究为重要平台,积极展现了个人的团队参与与合作创新能力,提高了本班教师能力的核心竞争力,见证了我校“新课七步教学法”教学改革的成功案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课改效果和积极影响。一些非本班教师,如:郭燕、冉文秀、李文斌等教师,通过直接或间接体验该教学课题研究项目,表示了积极的认可态度,并多次请求本课题负责人再次申请新课题研究项目,以便早日成为课题组的新成员,努力提升科研水平,促进个人发展。

(3))我校新课七步教学法阶段性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展示

新课七步教学法在我校全面实施以来,各实验班级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效果。一方面,通过“七步教学法”如何使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读建”意识深入内心,同时发挥班级所有任课教师的集体智慧,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教师的整体协作产生巨大效应。另一方面,新课七步教学法中“合议”环节是“读建”环节的延续和深入,没有“合议”的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的交流,就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七步教学法”中的问题解决环节不会得到贯彻执行。所以,探索“七步教学法”课堂教学环节中积极、主动、高效因素,以及该教学法的易操作性的实际措施,建立合理的“读建”与“合议”环节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新课七步教学法”研究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更是建立和丰富初中教学方法理论体系的创新之举。对该评价体系的探索,将使我校课改案例班级教学效益的达到最大化,为学校进一步推V“新课七步教学法”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和参考,倾力打造新颖、科学、高效课堂模式,引领铜仁市教学改革新时代。

2. 课题研究的重要性

近来,我校与其他学校进行了几次卓有成效的校级教学改革经验学习交流活动,以及参加了系列课改观摩活动,相比较而言,他们的做法多处于新法教学改革的起始阶段,只是做到了形式上的实施,即“有形”。实质性“读建”环节并未真正做到最好,缺少“内涵”意义。他们的学生学习课堂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建立科学的“读建”与“合议”环节的评价体系,“读建”与“合议”的实施效果没有科学的衡量标准,有碍于课改的进一步

实施。这正是我们目前申请的课题想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最近苏州教育专家来我校指导教学工作,他们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非常感兴趣,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且想进一步了解我校“新课七步教学法”改革的具体做法。这说明,毋庸置疑,我校目前正在积极推行的“新课七步教学法”是恰逢其时,时下,全面进一步推广和实施“新课七步教学法”,吸纳更多的教师参与该课题研究项目,实属明智之举。同时,这也将有力推进我校“新课七步教学法”改革的全面顺利实施。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1.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随着“七步教学法”的不断在附中课堂的深入,我校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等呼声伴随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正逐步实现。合作学习是我校“七步教学法”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小组成员开展合作学习,有助于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但是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必须有完善、合理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作为保障,因此构建合理的、有效的评价机制势在必行。在小组合作学习推进的过程中,评价体系的开放性非常重要。

构建学生学习“读建”与“合议”环节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和增强科研意识,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平等的信息交流对话,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一方面,学生的自主“读建”和合作交流“合议”成为有机整体;另一方面,借助“读建”与“合议”环节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创新性教学,促使教师向科研型教学专家转变。

2.课题研究的理论研究价值

(1)本课题的研究将创新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关的教育理论,尤其是构建“读建”与“合议”环节的评价体系,使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趋向为有机整体,促使教学实践成果转化为为教学理论成果,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科学发展的目的。

(2)本课题研究旨在借助研究课堂教学的科学评价体系,进一步探索七步教学法在实施方面的合理性、可操作性。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新课七步教学法中“读建”与“合议”环节,我们采用了以下评价体系:

(1)新课七步教学法中“读建”环节的评价方法:

具体做法是,只要每个学习合作小组所有成员在课堂上能够安静地自主学习,并且能用红笔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基本概念、公式等作圈注、标记等,给本组加3分。但如果某一小组中有一位同学没能做到,则该小组不加分。其目的一是,为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即“读建”这一环节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都能全神贯注地投入自主学习。其目之二是,利用学习合作小组集体的力量来规范和约束那些不能静心做好“读建”这一环节的学生。因此,这一评价机制也保证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2)“读建”后续环节课堂回答问题的评价方法:

当教师检查课堂提问环节“新课早知”的内容时,该评价分数按以下方法给出,学习合作小组1号、2号加1分,3号、4号加2分,5号、6号加3分,7号、8号加4分。通常每节课设计的学案会提示学生下节课课前新知要提问的问题(即“读建”内容),这样,每个学习合作小组成员对自主学习内容(读建)和要解决的问题就非常明确了。他们只要解决了这两个简单的预习问题便可以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加分,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较好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需要指明的是,看似不公平的评价方式却有独特的效果。为了能抢到回答问题的高分,维护小组的集体荣誉,成绩优秀的1号和2号同学会想办法帮助并督促成绩较差的5号、6号,甚至7号、8号同学解决“读建”环节的疑难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抢答问题,为本组赢取更多的奖励分数。同时,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新七步教学法课堂重新找回了在传统课堂上缺失的自信心和存在感。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如果学习合作小组里的7号、8号同学都在积极准备下节课要提问的问题,3号、4号甚至1号、2号同学又怎肯落后于人?显然,这样的评价方式其实就是一种激励机制,它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好了课堂上的“培优扶弱”工程。只有抓好了“读建”这一环节,学生才能通过“合议”环节来解决问题,最终达到了教和学的预定目标。这种对学生“不公平”的评价方式恰好起到了督促后进生,激励优秀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并激发学习合作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共赢。

(3)新课七步教学法中“合议”环节的评价方法:

一般来说,我们把“合议”这一环节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学习小组内“合议”,另一N是学习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议”。组内“合议”的积极性(动力)评价来源于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议”(交流),对于小组之间的“合议”分以下几种情况:

①对于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议”的评价由考评组依据各组实际参与人数给分,标准是1人交流一次,该小组得1分。这样可以促使每个小组调动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课堂小组合作交流,一般情况下,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小组间“合议”较难的内容,较容易的内容由组长交给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这样做的目的是,无论学生学习层次如何,均有参与“合议”的表现机会,尤其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会同样获得为本组争光的成就感,真切感受到集体荣誉感的魅力,是对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读建”)的肯定。但如果遇上参与“合议”小组的任务只有一道题的情况时,我们可以让该小组组内“合议”,探究是否有两种或多种解答思路,从而拓展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和思维广度,激发了学生的组内“合议”的兴趣和团结协作精神,真正体现了新课七步教学法让全部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合议”环节的目的。

②对小组“合议”的评价另一指标是参与“合议”的同学陈述的语言是否有条理,逻辑是否清晰,声音是否洪亮等,符合这一要求的给参与“合议”的小组加2分,该分数由教师给出,考评组负责登记。这一评价标准主要基于对小组间“合议”参与者的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它要求学生在参与小组内“合议”时,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强调问题解答的合理性。这就要求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尽可能具有深层次的领悟能力。

③小组“合议”评价中的“纠错”和“补充”参考指标:小组之间进行“合议”环节时,如果某一组里有人指出其他交流小组的不足或纠正其存在的错误,或者对其他小组的问题解答、讲解有另外补充内容或问题解答思路时,他将为本组赢得2-3分,该分数由任课教师给出,考评组做记录。这样的评价参考指标不仅要求参与交流的各小组成员认真、细心,讲解的人要认真讲,不能出现漏洞或错误;听讲的人也要仔细、谦虚倾听别人的讲解,否则,如果找不到为讲解者补充的内容,将会失去赚得额外加分的机会,同时这也是要求交流双方相互尊重。

④小组“合议”评价中的“组织有序”指标:学习小组参与小组间的“合议”环节时,各小组组长需要组织自己的组员迅速站到或坐到容易听到和看到的位置参与“合议”。如果某小组成员坐到不便于“合议”的位置,将视其为态度不端正。或者发现有人听课时注意力明显不集中,将对该组员扣除2分,组长扣除4分。如果学习小组“合议”时全体成员均能做到以上要求,则给该组加3分。以上情况由考评组来决定加分或扣分。

⑤对于小组内部的“合议”评价指标:在课堂上,当各组民主推荐指定号数的同学上黑板板演时,小组内部能按指定的号数辅导,如:1号辅导3、5号,2号辅导4、7号,3号辅导6、8号,小组内部将加上指定的评价分数3分。这是一种在“七步教学法”的课堂上典型的兵教兵的重要环节,也更多地体现了“七步教学法”课堂上的全民化,也是“七步教学法”课堂上的“培优扶弱”工程。在黑板上板演的同学,正确的将依照规定的分数加分,如:1、2号加3分,3、4、5号加4分,6、7、8号加5分加以评价。

(4)“读建”与“合议”评价方法的“升级”和“终评”:

本课题组非常重视“读建”与“合议”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们采取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做到了既重视“过程”,又肯定“结果”。事实证明,这种评价方式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认可。为保证“读建”与“合议”评价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我们主要采取了“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每学期和每学年一大评”的评价方式。比如,经过评价评出的“周冠军、月冠军、学期总冠军、年度总冠军等”来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争取做到最好。颁奖形式也体现了逐级上升的特点,“周冠军”、“周优秀小组”在班会上由班长及班委颁发纪念奖;“月冠军”、“月优秀小组”由课题组成员教师代表颁发纪念奖;“学期总冠军”和“年度总冠军”奖颁发仪式将有课题组所有教师、全体学生及家长、学校教科处领导参加。颁奖时,冠军组学生和家长一同上台领奖,由教科处领导和课题组成员代表以及家长代表颁发纪念奖。此外,在课题组能力范围内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期总冠军”和“年度总冠军”小组将有一个实现愿望(感兴趣的课内外活动)的机会,活动过程全程拍照记录并以此制作成活动电子相册。初中毕业时,将把这三年以来的全部电子相册刻录成光盘送给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珍藏,同时也可作为学生在我校参与并受益于新课七步教学法教学改革留下的永久的美好回忆。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搜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构建课堂学习小组评价机制方面的文献资料,结合目前铜仁学院附中新课七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中“读建”和“合议”现状,进行教师学习研究,进一步明确、细化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新课七步教学法中“读建”和“合议”的评价机制,在研究的后续阶段,进一步学习研究国内外最新的课堂小组评价机制文献,以取得我们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2.调查法

(1)问卷调查

调研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法进行问卷调查,对班级的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不记名方式问卷调查。

问卷设计:设计调查问卷。问卷问题按如下四个维度设计:

第一、“读建”与“合议”评价机制对学生上课学习信心态度的作用。

第二、“读建”与“合议”评价机制对课堂学习效率的作用。

第三、“读建”与“合议”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作用。

第四、学生对待“读建”与“合议”环节评价机制的态度。

问卷问题采用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形式,问题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客观题作定量统计分析,对主观题采用定性分析。

(2)定期访谈

调研方法:定期采用个别访谈和部分学生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新课七步教学法中“读建”与“合议”的评价机制的开展情况以及社会实践等诸方面进行访谈,掌握课题实验有关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有关结论。

3、实验研究法

课题实验第二阶段,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习动力、学习成绩等各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记录,留下可比对的各种信息。课题实验第三阶段不同时期,经过一定的实验后,对学生各种变化情况进行定期收集,并与前期比对分析,得出实验初步结论。

注重对实验学生前后不同时期情况进行纵向分析,并及时调整实施的评价机制方案,寻求最佳评价方案,验证实验结论。

4.个案研究法

运用此法研究构建新课七步教学法“读建”和“合议”的评价机制的差异性,对特定群体等典型个案进行研究,摸清问题所在,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应对措施,深入效果分析,为课题积累丰富素材,以便课题成果的全面推广。

五、本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1.准备论证阶段:2013.03―2013.06。成立课题小组,形成“新课七步教学法中“读建”和“合议”的评价体系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2.课题实验第一阶段:2013.09―2013.10。实验教师依据课题实验方案组织实施实验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

(1)了解每一个学生,拟划分8个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需要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点、特长、学习背景、学习动力、组织能力及家庭背景,以便于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其优点、特长并且参与到小组的各项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及管理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拟把班级学生划分为8人为一组多个临时学习小组,使学生提前感受一下学习小组的氛围、管理气氛,使学生在思想上有一个潜意识的认识。

(2)制定一个新课七步教学法的“读建”和“合议”的初评方案。

在2013级(5)班课堂上课题组所有成员制定了一个新课七步教学法的“读建”和“合议”的初评方案,新课七步教学法的“读建”与“合议”环节的评价机制的试验结果。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下一步评价机制的完善作出实证依据。

3.课题实验第二阶段:2013.11―2014.04.

具体步骤如下:

(1)正式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6---8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新课七步教学法的“读建”和“合议”环节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2)课堂小组评价机制的建设及不断完善:

小组评价机制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评价包括小组内评、组与组之间的评价和教师评价。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既定的评价结果,认准自己今后的主要努力目标,面向学生的未来。

新课七步教学法的“读建”与“合议”环节的评价体系,是促进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课体组对初步评价方案作出重新的调整并进行初步的完善。这样,使评价体系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促进的过程和一个开放的系统,最终成为一个增强学生发展动力的发动机。

4.课题试验的第三阶段.2014.4-2014.12

根据课题组第二阶段在新课七步教学法的“读建”与“合议”环节的评价体系在2013级(5)班的实施情况。课题组所有成员和班级内的小组长参与讨论。充分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再次对“读建”与“合议”环节的评价体系作出调整与完善。使评价体系更趋向于完整化,合理化,和情化。更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

5.课题实验的第四阶段.2014.12-2014.1

依据完善后的课题新课起步教学法的“读建”与“合议”环节的评价体系。课题组作出最后{整与完善。进一步总结积累经验。形成可以在附中大面积推广的实验成果。

六、本课题已解决的基本问题:

1. 确立了新课七步教学法的课堂评价机制;

在七步教学法的基础上,构建“读建”和“合议”的评价机制,努力建立以学生为学习者个体,师生群体为助学者的和谐课堂教学新模式。真正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帮助学生,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三位一体的学习共同体。

2. 新课七步教学法课堂评价机制起到了“培优”的目的。

由于在新课七步教学法课堂的组内“合议”的环节中,有指定的如1号辅导3号、5号;2号辅导4号、7号;3号辅导6号、8号这样一个“培优扶弱”的环节。所以极大地调动了1号、2号,甚至3号的学习积极性和被需要的欲望,致使1号、2号甚至3号会在讲新课之前把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提前自主学习,课堂上3-5分钟的解疑解惑。剩下的时间对组里的学生进行辅导。在辅导的过程中,从心理学上讲,1号、2号甚至3号要做课堂上的“小老师”。而且组里的较弱的同学对他们有需求的欲望,这种“成就感”和“需求感”会支配这个优生提前自主,并且会耐心地辅导。在辅导的过程中,优生在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播费弱生的同时,也起到了巩固基础的作用,而且弱生出差错的地方正好也是本节课的易错点。优生在解释这些易错点的同时,提高了自己解决易错点的机会的能力。所以说无论从哪方面来讲,新课七步教学法的确起到了培优的目的。

3. 新课七步教学法课堂评价机制起到了“扶弱”的目的。

在上面我们提到了“培优扶弱”这个环节,的确起到了“培优”的目的。但从另一个方面讲也确实起到了“扶弱”的目的。在我们常说课堂上的“弱生”,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在自己已有的知识范围内能理解或接受的内容较少。能有人来耐心地手把手教的机会少的可怜,从心理学上来讲,能有人真正的关心他们,或者说把他们放在一个和其他同学平等的位置上来讲的机会更少。所以长期以来,他们把自己放到了一个“扰纪”的这样一个位置。课堂学习成绩不上,还经常在教室内扰乱纪律。

但从我们的七步教学法注入课堂,再加以我们的课堂评价机制到位以来,这些差生的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一个问题,优生回答加1―2分,而他们回答加3-4分;同样一个题目,优生解答加2-3分,而他们解答需加4-5分,而且不是为自己个人加,而是为组里加。这样无疑让这些弱生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和“归属感”。而我们课堂的“扶弱”工程,是每一个优生真心诚意地辅导“弱生”,耐心地在他们能接受的范围内讲解,是这些弱生感受到了自己在教室内被关注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为了自己的小组的发展而放弃“扰纪”的行为,归属到组内管理来。所以说新课七步教学法课堂评价机制起到了“扶弱”的目的。

4. 新课七步教学法课堂评价机制起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

新课七步教学法课堂评价机制的“培优扶弱”环节中,为新课七步教学法的增效起到以下两点作用:一是优生提前自主学习,课堂上又进行辅导“弱生”,这样无疑对优生巩固基础知识,对优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起到了很好的强化作用;二是课堂上由传统课堂上的一个“老师”转变到七步教学法课堂上的八个“小老师”,甚至十六个、二十四个小老师,无疑对“弱生”的提高提到了一个增效的作用。

那么“减负”的作用又在哪里呢?由于课堂上有大量的“小老师”的参与辅导,所以课本大纲内要求完成的内容,课堂上会提前高质的完成。剩余的时间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我们有了课堂上的基础,然后再提炼出作业中的中等难度或较难的题,在课堂上“合议”解决。这样一方面来讲符合数学的由简到难的思维规律。另一方面来讲也的确为学生今天的作业起到了一个“减负”的作用。粗略地平均核算了一下,每节课能解决到作业上3-5道大题,5-8道小题是能够有时间顺利完成的。

因此,有了这样一个课堂上的评价机制,所以学生们在课前激情自主学习,课堂热情辅导,课下轻松作业的良性循环中完成。

5. 新课七步教学法课堂评价机制的运行,起到了营造整个班级学习氛围的目的。

由于新课七步教学法课堂“读建”与“合议”评价机制的运行,更由于评价机制中有一条被评为“月冠军”学期“总冠军”组的小组,在课题组能力范围内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小组有一个实现愿望的机会,活动过程去程拍照记录并以此制作成活动电子相册。在2013至2014学年几个小组体验后,小组内一致要求把其他学科的学习全部纳入到我们的新课七步教学法课堂评价机制中怼K以目前其他科目的学习也积极运行起了新课七步教学法课堂评价机制。尤其在课余时间都会发现一些组里为了争取“月冠军”、“学期总冠军”,整个组里都在积极地投入背英语课文、单词、语文课本等等。为整个班级的班风,学风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6. 新课七步教学法课堂评价机制调动了班级所有任课教师的参与热情。

在课堂评价机制延伸到课下的同时,班级里的所有任课教师也都被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感化着,积极地尝试着把课堂评价机制渗透到自己的课堂中来。使整个班级每个学科都因为有评价机制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热情,而这种学习热情为我们新课七步教学法起到了增效减负的目的。

以上几点是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解决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以及课堂上一些我们还未开发的问题还有待我们去继续研究,继续探讨。无论课题结题与否,这些问题始终是我们课题组努力继续探讨一个问题。

七、本课题研究的成果使用范围。

新课七步教学法中“读建”与“合议”环节的评价体系研究成果以下方面得到应用:

1. 七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

对地理课的建议第4篇

关键词:网络工程;TCP/IP协议;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4-0042-04 中图分类号:G642

TCP/IP协议是高校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计算机网络学科领域和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理论基础,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该课程是高级路由与交换、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网络通信程序设计、网络信息安全等课程的前导课程,如果学习不好会直接影响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影响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然而,TCP/IP协议课程内容以各类通信协议为主,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学生感到内容抽象和枯燥,似懂非懂、不好理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易使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以为在实际工作中用处不大;实验环节设计不够合理,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笔者针对长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多年来在TCP/IP协议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过程中积累的一些微薄经验加以总结,供广大教师同行切磋探讨。

1 课程定位与目标

TCP/IP协议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而且是必修课,是在本专业学生已有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研究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以提高和加深学生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水平。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因特网的网络体系结构――事实上的国际标准TCP/IP,理解多个异构物理网络如何能够互连在一起,互连网络协议如何协调工作,应用程序如何使用互连网络系统,数据如何从一个应用进程传输到另一个应用进程。学生可以了解到Intemet的许多技术细节和前沿热点,掌握TCP/IP协议族的结构,掌握TCP/IP协议族中各子协议的结构和功能,重点掌握ARP协议、IP协议、UDP协议和TCP协议等相关理论知识。该课程的学习将为下一步的专业学习和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应用、设计和开发工作打下必要且坚实的基础。

2 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

2.1 教学内容规划及教材的选用

按照TCP/IP协议课程的定位与目标,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试行)》,结合长春大学培养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定位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该课程规划为48学时,其中理论课38学时,实验课10学时。该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在学完计算机网络课程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的进阶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底层物理网络技术、ARP协议、IPv4编址技术、IP辅助协议、单播路由选择协议、UDP协议、TCP协议、SCTP协议、应用层协议和IPv6相关协议等。教材选用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的《TCP/IP协议族(第4版)》,由Behrouz A.Forouzan著,王海、张娟等译。该教材为世界著名的计算机经典教材,曾荣获“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该教材大量运用图文并茂的方法讲述技术性很强的内容,重点突出、实例丰富。我们从该教材第二版开始使用一直到目前的第四版,效果较好。该课程的具体理论课讲授学时规划如下:

(1)引言(概论)部分占2学时,主要讲授Intemet简史、协议和标准、因特网标准、因特网管理机构,适当扩展一些互联网的前沿和热点技术以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了解Intemet历史,理解并掌握协议和标准概念,了解标准创建委员会,掌握RFC的成熟度。

(2)OSI模型和TCP/IP协议族部分占2学时,主要讲授OSI模型、TCP/IP协议族,使学生掌握数据通信和组网中多层结构的思想以及层与层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OSI模型中每一层的功能,掌握TCP/IP协议族与OSI模型的差异和特点。

(3)底层技术部分占2学时,主要讲授有线局域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和常用互连设备,使学生掌握有线局域网中占主导地位的以太网技术理论知识,包括传统以太网、快速以太网等,了解无线局域网技术、蓝牙技术、点到点广域网技术。

(4)IP编址部分占4学时,主要讲授IP编址的方法、地址的种类、分类地址、分类地址互联网划分实例、划分子网的方法、无分类编址、构成超网的方法,使学生理解IPv4编址思想以及如何在分类编址中实现,掌握分类结构中的划分子网的方法以及构造超网和无分类编址方法。

(5)IP分组交付和路由选择部分占2学时,主要讲授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直接交付与间接交付、路由选择的类型,使学生理解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区别,直接交付与间接交付的区别,掌握路由器结构和路由选择的类型。

(6)网际协议(IPv4)部分占4学时,主要讲授IP数据报首部、分片、选项、检验和IP软件包设计,使学生理解IP协议的总体思想,掌握IP数据报的一般格式、首部中各个字段的名称和意义,掌握IP数据报的分片和重装,理解IP数据报首部中检验和计算方法以及IP协议软件设计算法。

(7)地址解析协议(ARP)部分占2学时,主要讲授地址映射、ARP协议、ATMARP、ARP软件包设计,使学生掌握ARP的基本原理、ARP数据包格式和各字段意义、了解ARP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了解RARP的用途。

(8)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部分占2学时,主要讲授ICMP报文类型、ICMP报文格式、排错工具的原理和用法、ICMP软件包设计原理,使学生掌握ICMP报文的分类及格式、Ping和Traceroute的用法和工作原理,理解ICMP协议软件设计思路。

(9)移动IP部分占2学时,该节内容较新,主要讲授移动IP编址、归属、外地、移动主机通信的3个阶段、移动IP的低效率,使学生了解移动IP通信的相关基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0)用户数据报协议(UDP)部分占2学时,主要讲授UDP用户数据报、UDP的服务和应用、UDP软件包设计算法,使学生掌握UDP报文格式及各字段意义,了解检验和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UDP协议软件实现思路。

(11)传输控制协议(TCP)占6学时,主要讲授TCP服务类型与特点、TCP报文段首部格式、连接控制、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拥塞控制、TCP软件包设计思路,介绍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使学生掌握TCP的报文格式,理解TCP的服务类型、滑动窗口的概念、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的方法、TCP的传输机制、TCP协议软件实现思路,了解SCTP协议。

(12)单播路由协议部分占2学时,主要讲授RIP、OSPF和BGP,使学生理解自治系统的概念,掌握距离向量和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特点,重点掌握RIP、OSPF、BGP的原理及应用。

(13)应用层协议部分占4学时,主要讲授客户一服务器范式、DHCP、域名系统DNS、远程登录、文件传送协议、万维网、电子邮件、网络管理SNMP等应用层协议,使学生理解常用应用层协议的基本原理和用途。

(14)IPv6协议部分占2学时,主要讲授IPv6编址、分组格式、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使学生掌握IPv6地址记法、3种地址类型、过渡技术,了解IPv6分组格式和优越性。

教学内容以大纲和教材为基础,适当结合和扩充一些较新的技术热点,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普遍认为课程内容设置较合理,易于理解和接受,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较高。

2.2 实验内容的设计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改进,目前长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TCP/IP协议课程共规划了5个实验(10学时),分别为IP协议分析、ARP地址解析协议分析、ICMP协议分析与应用、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分析、TCP传输控制协议分析。每个实验都包括基础实验、进阶实验、思考、创新设计4个环节,主要内容见表1。

实验课内容由TCP/IP协议课程组教师精心组织和设计,已充分考虑到课程的重、难点以及后续课程学习的需求。实验目的要保证清晰明确,这对学生做实验至关重要。实验内容分为基础和进阶两段,好处是基础实验操作简单,容易实现,增进了一些基础较差学生的信心与兴趣,更方便进一步在其基础上完成进阶实验内容。每个实验都设置了几个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发现不足、开拓思路。完成以上几项内容,该实验目的就基本达到。创新设计环节则是对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和学以致用提供了发挥空间。该实验规划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从实验课指导和实验报告提交情况来看也基本达到了课程组的预期目标。

2.3 教学团队建设

优秀的课程和实验资源离不开教师的讲授,课程建设与改革需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TCP/IP协议课程教学团队由5名教师组成,是一支长期从事本课程及相关课程教学的“双师型”队伍(取得了如CCNA、RCNA、CCNP等业界著名的网络厂商认证)。职称结构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学历结构为博士1人、硕士4人。团队成员都是中青年教师,接受和更新知识能力强,经常参加各种技术培训与学术交流,参与企业公司的网络工程项目和实验室建设,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把握到位,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课程组还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交流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的心得和问题;每学期都组织互听课,相互学习并指出不足。教学团队成员的讲课水平不断提高,在学生评教测评中成绩突出,深受学生欢迎。近几年来课程组成员承担和完成各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9项,其中省级5项、校级4项,公开发表教学论文7篇,建设省级优秀课一门,并荣获2012年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2.4 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的改进

教学团队业务水平进步的同时,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也应不断地改进,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科学的教学管理必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就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1)发挥多媒体优势,扬长避短。现在多媒体授课已经在高校普及,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信息量大,但是也有弊端。在多媒体教室授课的教师很难离开控制台,一边讲课一边控制电脑的过程容易忽略与学生的交流,一些形象的肢体语言也无暇表达。很多学生感觉教师缺少了传统黑板讲课的潇洒。教师使用有无线翻页功能的激光笔就可以基本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教师可以走下控制台,来到学生中间,无形中便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教师与学生更容易交互和沟通,课堂气氛会更加轻松融洽。制作课件时,能用动画演示的尽量不用图,能用图表达的尽量不用文字。比如讲解数据从一台计算机的进程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进程时,用动画的形式来演示一下会更容易理解。

(2)用好Wffeshark和Packet Racer工具辅助教学。TCPdP协议课程中有大量的协议,协议数据单元到底是什么样子?单纯靠语言讲述效果是有限的。若利用协议分析工具Wireshark现场抓包、现场分析,讲解效果会直观且容易理解。Packet Tracer是由Cisco公司的一个辅助学习工具,除了模拟设计、配置网络环境外,还可以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例如在讲授路由选择协议时,可以利用Packet Tracer清晰地观察到路由信息传递和学习的过程。还可以模拟跟踪网络报文经过路由器和交换机之后各个字段所发生的变化。在本课程教学中用好这两样工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会使用这两样工具在实验和实际工作中也大有用途。

(3)加强与学生的课后交流。虽然现在提倡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但是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课程任务要完成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不可能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所以要多利用网络资源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优势,如使用QQ群进行课程讨论、为学生答疑,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看到,从而避免了重复解答同类问题,提高效率。

(4)注重过程化教学管理,改革考核制度。改变以往全靠期末考试定成绩的办法,根据长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制订的“课程过程考核制度管理办法”,提出过程与能力有机结合的考核体系,加大学生课堂讨论和发言表现、课后作业质量、实验质量、课堂测验所占总成绩的比重,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3 结语

经过多年对TCP/IP协议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研究,该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内容不断改进,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团队也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不断进步和成长,可谓硕果累累。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很强,我们的课程教学也应更加紧密结合实际,紧跟因特网的发展步伐,不断改革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ForouzanBA,TCP/IP协议族[M],4版,王海,张娟,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11:3-4

对地理课的建议第5篇

【关键词】高职 信息安全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关系 梳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36-03

信息安全专业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所包含的课程数目也比较多。在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开设以及课程组织过程中,经常面临着专业课和基础课相互抢占课时的现象。而且专业课和基础课所开设的内容界定也不够清晰,从而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基础课开设的内容对专业课的学习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帮助,而有些专业课在学习过程中又反映出学生所掌握的基础课内容不够,甚至有些部分的基础知识缺失,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着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的正常开设以及正常的教学秩序的组织。为了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信息安全专业的所有课程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每一门课程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和教学要求,分析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互依托关系。围绕提高学生掌握信息安全专业核心技术,提高应用信息安全知识能力为目标,对信息安全专业目前所开设的课程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建立所有课程之间的相互依托关系,使得高职院校在开设信息安全专业课程时有一个明确的指导依据。同时也能够根据所建立的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依托关系,理清信息安全专业知识在不同课程的教学分工,合理安排教学秩序,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掌握信息安全专业核心知识和技术,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安全专业知识体系。

根据对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的分析可以发现,信息安全专业所有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围绕三条主线来开展:其一,提高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网络编程能力。与之对应的将有一系列的相关课程形成版本课程体系。其二,促使学生对网络安全协议的理解认识能力,与之相对应的也会有一个系列的网络安全协议课程体系。其三,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掌握分析和应用能力,与之相对应的有网络安全课程体系。当然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学生还会有一些基础文化课程,如数学、英语、体育等,这些课程作为公共课程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重点研究和梳理高职信息安全专业对学生网络编程、安全协议应用、网络安全应用等三个方面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界定每一个课程体系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范围,梳理清楚每个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依托关系。

一、网络编程课程体系

网络编程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高职信息安全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由于信息安全专业的任职岗位当中有很多岗位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程序开发的基础。因此,学生通过对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的学习应该具备一定的程序开发和调试的能力。整个网络编程的课程体系也是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支撑课程体系,其所包含的课程都是信息安全专业中非常核心和重要的课程。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条件,以及在网络编程过程中可能会应用到的各种技术,本文设计了网络编程课程体系结构图(如图l所示)。在图l之中将所有课程分为了两个层次,分别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离散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组成与原理、数据库系统。这些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性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以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相应的一些程序开发过程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种计算机的应用问题,也能够比较顺畅地与其他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如图1所示,网络编程课程体系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网络编程技术,这些课程直接关系到学生应用程序的开发能力。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网络编程的主流技术进行学习和掌握。需要说明的是,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放置了汇编语言课程,主要是由于随着信息安全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很多安全领域中的程序开发越来越朝底层转移,仅仅让学生掌握顶层的一些面向高级语言的程序开发技术和网络编程技术,还不足以满足信息安全领域的开发要求,因此适当地给学生开设一定的汇编语言程序开发的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在不同的应用条件和环境下的程序开发能力。

通过图1所示的课程体系,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所有基础课程对专业课程的支撑情况。比如离散数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对计算机基本应用基本概念的理解基础。而计算机组成与原理课程则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和内部组成结构,这对学生进行各种程序开发,理解程序的运行机制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汇编语言的程序开发更是有着直接而重要的支撑作用。而数据库系统课程主要是为学生开拓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视野范围,而且现在有很多信息安全的程序开发都和数据库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通过图1的结构,将网络编程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

二、安全协议课程体系

安全协议在信息安全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安全协议的应用是实现信息系统安全的一门重要技术。因此,在对学生开设信息安全课程体系的时候对安全协议的相关课程的开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从目前高职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统计分析显示,学生毕业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从事的工作于安全协议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建设好安全协议课程体系同样是对学生的就业情况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通过对安全协议知识的结构以及对这些知识的前后关联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建立了如图2所示的安全协议课程体系结构图。同样在图2中也将安全协议的课程体系分成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部分。其中,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网络密码、网络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等课程。这些课程所开设的内容各有侧重,信息安全数学基础课程主要给学生介绍信息安全领域所需要用到的各种数学基础知识。由于目前构建信息安全体系过程中,很多安全问题都是依赖于数学的问题,所以为了让学生对各种安全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有必要对学生开设与之相关的数学基础课程。网络密码课程主要给学生介绍网络安全协议以及网络应用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密码技术。密码技术是在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实现和应用,服务于整个信息安全体系,应用网络密码技术来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程度,是目前信息安全领域常用的一种方法和手段。网络通信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则主要给学生介绍当前的信息安全领域中通信方法和通信技术。通信基础是安全协议应用的前提和条件,各种安全协议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也需要依托各种网络环境来实现,因此这两门课程也是安全协议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

如图2所示,安全协议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网络协议分析、VPN原理与应用、IPSec协议进阶。这三门课程主要给学生介绍典型的安全协议及具体的应用方法,如网络协议分析是对目前常用的网络协议工作原理及工作机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帮助学生对于网络环境下各种通信协议建立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建立起一些专业安全协议的理解和认识的桥梁。VPN原理与应用课程、IPSec协议课程则完全是为学生介绍当前主流的安全协议,目前在信息安全领域中所使用的安全协议主要是各种VPN协议,其中也包括IPSec协议。因此对这些协议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一系列当前实用的安全协议,促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从图2中反映的安全协议课程体系可以看出整个安全协议的教学过程应该采用逐步推进的方式,因为所采用的这些课程即使是分为专业课和基础课,实际上课程与课程之间有着相互的依托关系。整个课程体系中网络协议分析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各种基础课程对网络协议分析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而网络协议分析技术则有助于学生深刻地去理解和掌握各种安全协议工作机制。

三、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各种网络安全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当前信息安全领域中最活跃的技术部分,而且在信息安全领域,发展最为迅速,技术更新速度最快的都集中在网络安全技术中。因此,对网络安全课程体系的建设和研究能够直接促进学生对各种具体的网络安全应用技术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快速有效的解决各种实用的网络安全问题。这一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变化最为活跃,因此也要求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能够紧跟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时地作出调整和变化,以适应社会就业环境的需求。

针对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当前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本文建立了如图3所示的网络安全课程体系的结构图。在网络安全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支撑地位的课程有计算机组成与原理、Linux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结构分析,这三门课程是网络安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基础课程。计算机组成与原理在网络编程课程体系中也是基础课程,由于在该课程中对计算机的工作机制、组成结构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机上各种程序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过程,对后续的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这门课程也是网络安全课程体系的基础课程,而Linux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结构分析两门课程重点给学生介绍目前操作系统内部的结构、工作过程以及操作系统对各种安全问题的关联情况。之所以选择Linux操作系统作为网络安全课程的样本,主要是由于Linux操作系统结构比较清晰,有助于给学生讲解操作系统的内部组成情况。而Windows操作系统虽然是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但是由于这些操作系统是不开源的操作系统,因此不利于给学生把整个操作系统的内部结构讲清讲透。因此,在操作系统结构分析的课程里面将会给学生介绍当前主流的Windows操作系统内部机构以及操作系统在实现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安全技术和存在的安全缺陷。

网络安全课程体系的专业课程从图3可知,主要包括防火墙技术、数字水印、木马及病毒分析、入侵检测技术、缓冲区溢出攻击等,这些课程有的是关于网络安全防护及安全提升方面的技术,有的是网络威胁和网络攻击方面的技术。可以说,目前所开设的这几门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涵盖了当前主流的网络安全实践技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网络安全工作凡是涉及的网络安全操作都主要以这几大类的技术相关联,因此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开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缩短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状态的周期。

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网络安全应用技术都是依赖于操作系统环境的,因此在网络安全课程体系中将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的课程作为基础课程是非常科学合理的,有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学生通过对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和掌握,能够理清操作系统的运行过程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对各种网络安全应用技术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比如,木马与病毒分析课程,其中有很多涉及的关键技术都是与操作系统的安全缺陷有直接的关系。缓冲区溢出攻击课程则有一部分的场合也是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来开展,因此,图3所建立的网络安全课程体系,课程之间的依托关系非常清晰,有助于教学过程中对所设计的相关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与组织。

对地理课的建议第6篇

加强制度建设 激发参政议政活力

民进湖北省委会高度重视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与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相结合,对湖北民进参政议政工作进行整体部署,逐步形成一套上下贯通、内外结合、充满活力的参政议政工作体系。

省委会完善成果征选机制,制定了《民进湖北省委会参政议政重点课题申报管理办法》,每年年初,下发文件至各级组织,通过各专委会、市委会申报,调研室筛选,专家论证,主委会议研究决定,确定年度重点调研课题。根据时间进程制定重点课题完成计划,做到早部署、早计划、抓落实。省委会还制定了《民进湖北省委会参政议政重点调研课题经费管理办法》,为重点课题的调研提供经费保障。重点课题调研成果均被转化为双月座谈会、政协常委会、政协大会等的发言材料和提案。这些制度和办法使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有章可循、操作规范、程序分明。

省委会完善参政议政成果评价、反馈机制、考评激励机制,把这些作为参政议政工作的一套完整机制,严格要求工作项目化、数据化、方案化。譬如,每半年对参政议政工作进行分析,形成详细的分析材料,并在主委会和常委会上进行通报。在奖励机制上,每年开展“十佳提案”、“十佳信息”、“市级组织十佳参政议政成果”评选表彰活动,对参政议政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同时对奖励办法适时调整,重新修定了《民进湖北省委会参政议政成果奖励办法》,提高了会员参政议政的热情和积极性。

省委会制定了《民进湖北省委会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暂行办法》,从实地调研、撰写建议、征集建议、整理编辑、审签报送及考核奖励方面对社情民意工作进行了规范,进一步完善了报送机制及采用反馈程序,建立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征集报送的长效机制。2015年,《建议高度警惕我国石墨产业存在的问题》被中央统战部《零讯》专刊采用,获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批示,国家商务部据此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书面报告呈送国家领导人。

同时,省委会注重完善参政议政骨干队伍建设机制。一是加强人才的发现,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发展工作;二是加强参政议政骨干培训;三是加强人才库建设。把各方面的代表人士有效地组织起来,把有政治责任心和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人士吸引到参政议政工作上来,通过设立专委会,保持参政议政工作的持续性。

领导率先垂范

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民进湖北省委会领导高度重视参政议政工作,把参政议政作为主委会、常委会和全委会的重要议题,摆在首要位置进行研究部署,做好总体设计安排,做好制度保障安排,努力创造条件解决困难和问题。“一把手”亲自抓,善于出题目、出思路、出观点,带头调查研究,形成重要调研成果,起好表率作用;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对参政议政工作做到常协调、常检查、常督促,积极为开展好重点课题调研创造条件,并相应承担重点调研课题,起好示范作用;其他领导要配合抓,主动关心参政议政工作,参与工作研究或课题研究,承担课题,带队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发挥配合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014年年底,楹胙锎统文化提供基本载体,更好呼吁重建武昌文庙,省委会主委周洪宇带队在武昌区进行调研,提出了《关于重建武昌文庙 传承荆楚文脉的建议》。其他副主委也分别承担了1~2个重点调研课题。

以专门委员会为依托

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专委会是省委会履行职能的非职能性机构,具有专业性、研究性、咨询性的特点,在参政议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省委会设有教育、文化艺术、出版和传媒、科技、医卫、经济、社会和法制、妇女儿童、联络、老年10个专委会和1个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小组。省委会制定了《民进湖北省委会专委会工作通则》,进一步明确专门委员会在参政议政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专委会工作作出规范。专委会积极参与省委会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发挥委员的专业优势,提出了许多高质量、高水平的政策建议。

2014年,科技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加强长江故道湿地保护,保障长江中游生态安全的提案》、《关于尽快规范我国石墨产业发展,加强石墨资源战略性储备的提案》均被民进中央采用,提交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前者被列为重点办理提案。

整合会内资源

充分发挥市委会联动作用

市级组织是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的基本力量,建立与市委会的密切联系,形成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是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的重点。一是会议交流,每年常委会有一次专题会议,交流各市委会参政议政经验,有效保证了各市委会参政议政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各市委会承担省委会重点调研课题,联合开展调研,根据课题实际情况,省委会着力于提供智力支持,及时吸收当地民进组织的参与,进一步增强了整体协调调研的能力。

2011年在湖北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交《关于改进和加强我省学前教育的几点建议》。该课题从2010年1月开始启动至2011年年底,历时两年。在两年的时间里,省委会、省委会教育委员会、省直华师大委员会、荆门市委会都参与了该课题的调研,分别于6个市、6个市辖区,13个公办、民办幼儿园进行实地或现场调研。之后,省委会调研人员对此课题进行反复研究,不断调整角度,组成综合材料,最后形成提案。该提案受到了省政协副主席的重点督办。2014年,省出版与传媒委员会与随州市委会联合开展了“随州大遗址保护”的调研,在省政协界别协商座谈会上作了《关于随州大遗址片区保护与活态利用的建议》发言,提交了书面发言材料《随州大遗址古文化遗存保护与开发的建议》。2015年,省委会与荆门市委会联合开展了“乡村教师提升工程”调研,并撰写了调研报告《创造乡村教师终身发展和职业幸福的乐园》在民进中央举办的2015年中国教师发展论坛上进行交流。

对地理课的建议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群;课程建设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无论其规模扩展还是应用范围的拓展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网络就是计算机”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计算机网络已经形成一个专门的学科方向,有着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研究内容;同时计算机网络同其他学科方向广泛交叉,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对其他学科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学科方向。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性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同时,由于丰富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不能采用简单的一门课程来覆盖,需要一个经过规划的课程群才能较为系统地使得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基础知识。

1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的目标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知识体系总体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和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技术三大部分,如图1所示。

(1)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和体系结构:主要包括基于分层结构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各层的设计要点、基础理论、关键问题和关键技术以及主流网络协议的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的未来发展等。

(2) 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构建、使用和管理的各种实用技术。

(3)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到各个应用领域和学科的应用而产生的新的学科方向及其技术。

图1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体系

由于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的庞大,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多种多样,要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群中覆盖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的方方面面是不现实的,所以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在知识体系的三个层次中精心挑选重要的内容,在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组织建设若干门核心课程,建设好理论知识和实践两个环节,为学生奠定一个比较坚实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基础。

2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规划与建设

2.1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规划

做好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规划工作,首先需要界定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内容,确定哪些方面的知识涵盖进计算机网络课程群中去。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初步的划分,要涵盖进网络课程群的重要内容包括现行主流网络的基础理论和体系结构、现行主流网络的核心协议的分析与设计、下一代网络的关键理论与技术、计算机网络规划与构建、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以及有影响力的计算机网络

的应用。

依据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建设目标以及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做了如下规划,如图2所示。

图2计算机网络课程群规划

(1)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基础性课程,为课程群中所有课程的先导性课程。主要讲授分层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参考模型,网络中各层的设计要点、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目前流行网络的网络协议的模型和原理等内容。

(2) 计算机网络实验: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实践环节之一。主要有针对性地对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提供实验和验证环节,以及网络各层中核心协议的分析和原理性实现。

(3)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另一个实践环节。同样为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提供实验和验证环节,与计算机网络实验不同的是,所选取的实验是一些粒度更大、综合性更强的实验,需要学生利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和程序设计语言的编程技巧,并具备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背景,才能出色地完成实验内容。部分实验内容需要学生具备网络编程的知识。

(4)TCP/IP协议分析:TCP/IP参考模型是事实上的工业标准,为Internet所采用的协议族,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进一步延伸,分析Internet中广泛使用的主要协议。主要包括Internet的设计原理、编址和路由选择技术、基于TCP的编程技术和一些应用,如:域名系统、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电子邮件和万维网等应用。

(5) 下一代互联网:针对现有Internet存在的问题(主要是IPv4存在的问题),现有Internet会最终缓慢过渡到下一代Internet(IPv6),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进一步延伸,主要包括IPv6的寻址结构、扩展头、身份验证和安全性、对任意点播和组播的支持以及对相关协议的影响,以及IPv4向IPv6过渡的策略和应用。

(6) 网络规划:计算机网络课程群中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技术之一。本课程从系统方法学和网络工程的角度探讨网络分析、规划和设计方面的问题,系统地介绍网络规划及逻辑设计流程中每个阶段的设计任务、内容、原则、方法、实践指导等。主要包括、网络互连技术概述、网络规划与设计的相关工具、需求分析、流分析、技术选择、网络拓扑设计、网络编址和网络命名、路由设计、网络性能保障设计、网络管理设计、网络安全设计、案例分析等。

(7) 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网络课程群中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技术之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网络日益复杂化,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管理就是为保证计算机网络的稳定、高效运行而对网络设备所采取的方法、技术和措施。在本课程中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核心协议(主要是SNMP协议)、常用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工具以及简单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机制等实践环节。

(8)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课程: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产生了许多新兴的应用学科方向,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课程为一系列课程,如电子商务、分布式计算和分布式系统、网格计算、Web服务等课程,在教学中可以自由开设。

2.2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

经过我校计算机学院网络课程组全体教师若干年的努力,为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已经初具规模、成效显著。

我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已经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基础学位课,必修)、“计算机网络实验”(基础学位课,必修)、“计算机课程设计”(基础学位课,必修)、“TCP/IP协议分析”(专业方向限选课)、“下一代互联网”(专业方向限选课)、“网络规划”(专业方向限选课)、“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方向限选课)等核心课程,并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课程中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方向任选课)和“网格计算课程”(专业方向任选课),并计划开设“分布式计算与分布式系统”课程(专业方向任选课)和“Web服务”课程(专业方向任选课)。在每一门课程(实践课程除外)中,理论性知识讲解的同时,鼓励增加实践环节。这些课程基本上满足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需要。

(1)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实验”、“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TCP/IP协议分析”以及“下一代互联网”等课程为学生奠定了一个坚实的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基础,该层次的课程既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体系结构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又介绍现在Internet的主流协议族――TCP/IP协议族的进一步剖析,并介绍了未来Internet的发展和主流技术――IPv6。

(2) “网络规划”和“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实用性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为学生将来从事网络管理和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提供直接的技术基础。

(3) “电子商务”、“网格计算”等新兴计算机网络应用课程在进一步巩固学生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开阔了眼界,提供了接触新兴学科前沿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

教材建设作为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关键和课程群建设的成果体现形式,在课程群的建设过程中一贯得到了重视。

(1) 注重引进相关课程的优秀教材[1-7],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中引进了世界经典教材――Andrew S. Tanenbaum著的《计算机网络 第四版》,这些经典教材使得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国内外优秀大学的课程教学站在了同一起点上。

(2) 重视针对一些缺乏精品教材的课程开展了自编教材的工作,鼓励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在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科研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教材的成果,编写具有鲜明特色的教材。

“计算机网络实验”采用自编的内部指导教材。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指导教材已于2009年6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从2007级学生开始在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启用新编的教材。

“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教材于2007年2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已在“TCP/IP协议分析”课程中采用,该教材荣获2008年北京市精品教材。

“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教材已经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现在已完成初稿编写工作,计划2009年10月份完成校稿,2010年2月前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2009~2010学年第2学期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中采用。

此外计划编写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中相关课程的教材还有:“网格计算”课程教材和“网络规划”课程教材。

此外,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还重视对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升华,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研究成果[8-9]。

3结论

本文结合作者承担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的实践,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本科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目标和规划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把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体系分为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技术三个层次,并结合作者所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建设实践,对三个知识层次中所包含的课程进行了介绍,给出了一个课程群的初步的轮廓,希望能够对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的建设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Andrew S. Tanenbaum. 计算机网络[M]. 4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周明天,汪文勇. TCP/IP 网络原理与技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3] 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M]. 3版.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4] 杨云江.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杨家海. 网络管理原理与实现技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6] 李明江.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7]Ian Foster, Carl Kesselman. 网格计算[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 王勇,杨建红,任兴田.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任务编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22):94-95.

[9] 王勇,姜正涛,杨建红,等.“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的目标导向型教学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4):68-70.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s

WANG Yong, REN Xing-tian, YANG Jian-hong, FANG Jua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 China)

对地理课的建议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前言

“计算机网络”是高等院校计算机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电子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最早开设于1980年代初期,自2004年起,课程组承上启下,进一步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和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国际优秀教材,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并于2007年获四川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支持。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因此教学与实验的结合是必然,课程组在“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分析近年网络课程实验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理论和实验合理搭配的新方法,努力实现科学地结合课堂实验与课外实验,并从实验开设多方位、多元化等方面下功夫,力求在网络发展的新形式下真正让该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开展相互促进,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2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实际存在问题

现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无处不在,计算机网络的实践价值显而易见。学习网络知识要能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来消化书本上抽象难懂的理论,并最终在掌握理论基础后能够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在这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不少实际问题,主要如下:

(1) 网络课实践性强,但实验课时偏少

在高校中,由于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大多数课程的课时都比较紧张,“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实验课时一般只有8~12个,实在有限。在这紧张的实验课时内,只有用心设计和搭配实验,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理论课重视理论灌输,但忽视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

教师在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常认为理论和实验课有着明确的分工,因此在理论课上往往只注意理论知识的分析和灌输,忽视了课堂上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其实在理论课中合理搭配和穿插相关的实验很重要,我们的教学经验也证明,理论课上结合教学进度开设一些短小紧凑、和教学结合紧密的实验,当其设计合理时,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并不会因为实验而耽搁课程进度。

(3) 实验内容单调

当前网络课程的实验内容开设往往偏于单调,通常过多的集中于组网建网等工程性较强的实验。这类实践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确实很有帮助,但由于总体实验内容不够丰富,而网络的内容却是多姿多彩,导致主要依靠这类实验对学习网络知识的帮助不够全面。既然计算机网络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那么只有开设多层面的实验,才能让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到一个真正的计算机网络。

(4) 实验空间局限

传统的方法主要集中于实验课,而实验课时本身又有限,导致难以在这有限的实验空间内展开丰富多彩的实践,因此除了实验课外,还应该积极探索通过各种方式扩展实验空间。

3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建设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课程组在建设网络精品课程中的实际经验,现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教学建设作出几点探讨。

(1) 理论课上合理穿插实验

网络中的原理一般都和实践结合,在理论课上要积极创造演示实验的条件,如配备多媒体演示设备,教室内开通网络,安装一些经典的网络软件、配备一定的网络设备等。课堂实验可以有几种方式:

教师演示实验。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实验演示抽象的知识。课堂上真实的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加了信息的来源。同时,通过教师的课堂演示后,学生可以在课后模仿进行,并且可以在课堂实验的基础上更加深入。例如,对于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的讲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打开IE浏览器,通过协议分析软件抓取访问Web服务器的报文,由于通过HTTP协议访问Web服务器是建立在TCP网络连接的基础上,因此必然获得TCP三次握手的报文,再给学生逐一分析每次握手的报文特点、三次握手的顺序等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教学,学生对HTTP协议以及TCP协议同时都有了直观的了解。

学生操作实验。课堂实验并不局限于教师演示,也可以让学生主动操作。例如网络中软件的体系结构有C/S模式和P2P模式,每种方式的工作特点和原理不一样。由于学生对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比较熟练,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基于两种方式的代表性软件进行操作使用,如使用FTP软件和BT软件下载文件,并把重点放在让他们分析这两个典型应用的实际网络原理上,加以区分和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比单纯的说教讲解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通过让学生操作,教师能够察觉他们存在的问题,便于对症下药。

教师提出案例,由学生设计实验。这种安排,主要是紧密结合课程进度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课堂上由教师提出相关案例,请学生在课后设计并实施,待下一次课堂上让学生汇报和分析他们的实验情况。例如,由于学生寝室通常具备有多台电脑和一个出口路由器的条件,对于“NAT网络地址转换”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基本原理的讲述后,完全可以给出相应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设计和实施,最后回到课堂上分析他们的实验结果和问题。

(2) 实验开设多样化

针对以往实验内容单一、偏重于工程化的问题,我们经过实践和总结,认为网络实验开设应该多样化,除了工程类实验外,实验内容还可从多个方面开展。主要几个方面的实验具体开展概要如下:

工程类实验。这类实验是以往网络实验的主要内容,主要涉及组网建网实验,如局域网的搭建、跨交换机划分VLAN,使用路由器进行点对点通信等等。这些实验需要相关的硬件环境支撑,所以要充分利用实验室具备的条件,强调学生平时因条件限制无法开展的实验,突出工程化的特点。通过这类实验使学生了解了网络是怎样组建的,用到哪些设备和技术,各种网络设备有什么特点,这些设备又是如何配置的。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以网络管理者的身份介入网络,理解协议的实际运用,积累一定的实际工程经验,提高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缩短所学与所用的距离。

协议分析类实验。这类实验主要是应用协议分析软件(如Ethereal),或专门的协议分析仪(如Optiview),对典型的网络协议如HTTP协议、DNS协议、IP协议、RIP协议等进行分析。在实验前教师可以给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分析具体协议的哪些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协议分析完成和掌握什么内容等。例如针对HTTP协议,要求通过协议分析掌握HTTP的作用、HTTP的工作原理、HTTP执行过程、HTTP的请求与应答消息的格式、持久连接与非持久连接的区别等。在有了类似的相关指导下,学生就能够做到条理清晰、分析全面。

网络程序设计类实验。这类实验让学生在了解网络协议、网络软件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动手设计实现网络程序。实验前由教师给出网络程序要实现的功能、基于的基本原理、具体的主要步骤等。例如,编程实现一个简单FTP服务器:要求在熟悉FTP协议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和编程实现一个简单的FTP服务器,可以设计相应的客户端来测试服务器的工作。通过这类实验的开展,让学生学习网络知识不再停留在理论认识上,通过编程实践深入掌握协议的细节和内部实现,对网络知识的掌握迈上更高台阶。

综合设计类实验。这类实验往往需要多个方面知识的结合,可能涉及以上几个方面实验的综合应用,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工作量,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实验空间

以往的实验空间通常局限于实验室,我们认为对于工程性强的实验,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硬件条件,主要将其安排于能够提供相关实验环境和硬件设备的实验室内。此外,要结合具体的实验类型,克服实验课时有限的困难,从多方面拓展实验空间,具体的扩展方法除了在理论课上合理穿插相关实验外,还包括以下措施:

积极开展难度适当的课后实验。有的实验所需要的条件简单,难度适中,花费时间不多,例如协议分析类实验,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后实验。教师要注意配合理论课程的开展,结合课程进度适时给学生安排,能够强化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需要提交实验报告,以便教师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指导。

开发综合性课程设计。这种实验需要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一个实验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融合,无法在短短几个课时完成,因此可以作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配套课程设计。一般可由教师给出几个典型的课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关课题。这样的实验例如基于ICMP协议的Traceroute程序编写、RIP协议的仿真,电子邮件用户的编程实现等。由于这种实验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是一个考验,设计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多次沟通交流。这种实验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把网络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验中。作为激励,学生完成这些实验可修得相应的学分。

举办网络实践竞赛。在开发综合性课程设计的同时,针对那些难度大、工作量饱满的实验(如实现和测试可靠的UDP传输、网站的设计和搭建、网络聊天软件的设计和应用等),让学生成立实验兴趣小组,学生根据兴趣特长自由组合,通过小组内分工协作,靠团体的力量来完成任务并参加比赛,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可以获得学分及物质奖励。

4结束语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必然之路,但是结合的方式应该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克服存在的困难,注意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使得“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教学结合实际环境,紧跟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不断更新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James F.kurose, Keith W.Ross.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第3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