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公共图书馆安全

公共图书馆安全赏析八篇

时间:2022-05-27 11:52:41

公共图书馆安全

公共图书馆安全第1篇

要求。

关键词:图书馆;自修室;安全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中青年需要对专业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深化与提高,通过自修参加国家及社会组织的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认证考试,如会计师、律师等资格认证考试,英语4级、6级考试,职称外语资格考试等等;老年人也不甘退居二线,老当益壮,看书读报、写书立传者也越来越多;当然整天背负作业与考试的中、小学生也是图书馆自修室的常客。然而在越来越多的读者涌入自修室的同时,也加重了图书馆对自修室安全管理的加压力。

首先,读者拥挤易造成各种人身伤害和财物损坏。

在有些时候特别是各种考试前、双休日、法定节假日,自修室总是人满为患。为了能占到座位在自修室未开门前读者就拥挤在了门口,当管理员开门时很容易造成碰撞、擦伤甚至踩踏等事故——读者所在馆自修室就曾经发生过读者把门挤破的事。

通过观察、问卷和分析,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一是特殊时期读者过于集中(比如考前、节日等),图书馆经费和场地所限,没有更多的座席可以提供,造成了“资源紧缺”。就好像春节期间买车票一样,一票难求,大家都聚到了一块,问题就出现了。二是学习需要氛围,三五成群结伴而来的读者越来越多。有些读者家里条件也不错,书房很大、宽敞明亮,所需工具书父母也都买了,但是缺少了氛围。我们发现许多青少年都是成群结队来自修室,问及为什么要到图书馆自修室学习,大多数读者回答都说图书馆有氛围,同学一起学习比较有劲。三是图书馆自修室是图书馆的一部分,因为图书馆本身对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读者在自学之余可以上外借借书,可以上报刊室看报,也可以上电子阅览室上网,遇到讲座还可以听听讲座等。各种文化活动比较集中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自修室的人气自然也就越来越高了。

其次,图书馆免费对大众开放,无门槛服务深入人心,然而某些良心缺失者也会混迹于此,自修室内偷窃案件时有发生。

由于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任何人都可享受读书的权力。在读者出入管理制度比较宽松的环境下,自修室任何读者都可带包进来学习,是学习者还是另有目的者馆理员也很难辨别。这就造成社会闲杂人员混进自修室,同时保安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县级图书馆有些还没有配置专门的保安人员),再加上读者自身防范意识不强,以致让社会闲散人员、偷盗分子有机可乘,造成读者财产损失。

本是来自修室学习的,却造成了财物损失读者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一天的烦劳挥之不去,对图书馆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因而避免读者财物损失,尽量防止社会闲杂人员混进自修室不得不引起图书馆的重视。

再次,盲目跟风,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匆忙改建自修室留下了另一安全隐患。

自修室的兴起已有多年,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大多新建图书馆也都安排了专门的自修室场所,但据笔者了解,有些地方为了迎合读者需要,在旧馆场地不足的情况下盲目跟风,使得有些自修室根本不符合消防要求,消防设施、设备不足,缺少安全通道,没有消防应急预案等成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县级公共图书馆由于经费和人员的不足,在开设自修室时,只考虑了读者需求,开展服务创新。创新意识跟上了但安全意识落下了。笔者实地就看到过某馆通过原书库的改造建成的读者自修室,虽然布置的环境满足了读者需求,但笔者竞没有在自修室找到一个消防灭火器,当然也没有自动“喷淋系统”,更可怕的是此自修室还没有一个标识明确的安全通道,如果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其实在一些新建的自修室也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比较普遍的是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不足,没有应急的消防安全预案。消防设备浮于形式,有些管理人员竞然都不会使用。有些安全通道过于狭窄,没有考虑到自修室人员数量比较多的切实情况。

最后,笔者认为制度缺失、管理人员松懈、缺少科学管理的意识易造成读者与读者、读者与馆员之间的冲突和不满。

笔者所在馆就遇到过一老年读者不满相邻几个学生讨论声较大而发生口角的事情。管理制度虽然明确了自修室内禁止喧哗,但管理员也难界定什么样的讨论声达到了喧哗的程度,有些即便有读者喧哗管理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也有些不自觉的读者喜欢在自修室内接听电话,所以小冲突、小争吵时而在自修室内发生。

这些问题反映了当前公共图书馆自修室的普遍安全问题。笔者通过多年实践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尝试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安全管理的看法,以供同仁共同探讨。

1 完善管理制,引入读者共同制定

应当说,图书馆为自修室的正常运行都已设置了一套较为详尽的制度,但是笔者通过了解发现:很多地方的自修室的日常运作中,这些制度并未得到严格的执行,在不同的情境条件下均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制度变更现象。这里的制度变更是指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原有制度以延伸扩展或放松弱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造成了执行偏差,成为了潜在安全隐患。

究其原因,制度制定缺少科学性,公正性和公开性,只是领导层在办公室想想而为,即没有一线馆员的参与也没有读者的参与,有些制度条款各人理解不同,难以实现制定的初衷。因而科学合理的制定制度,特别是引入一线馆员和读者参与制定的制度往往会得到更好的执行。通过馆员与读者合理协商共同制定的办法,笔者所在馆在制度建设上就取得了明显效果。馆员与读者相互理解,相互冲突、矛盾对立的安全隐患基本得以消除。

2 加强全安宣传,提高职工和读者的安全意识

职工的安全意识,来源于我们反复的宣传、多层面的教育培训。图书馆的安全工作必须全员参与,为提高全馆职工的安全消防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个个会防的态势,我馆每年都组织全馆职工进行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如邀请公安部门、消防部门的同志前来我馆讲解单位、家庭、个人防盗防火等安全知识;组织馆员和读者前往所在区消防支队参观学习,进行灭火器灭火、水龙使用等演练。

组织全馆职工进行消防演练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与当地公安局、消防队联系,购买一些警示宣传片组织全馆职工观看,以期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自觉性。读者的安全意识,同样要靠我们的宣传和教育,我们用黑板报的形式向读者介绍有关知识,用放警示片的方式向读者宣传安全。我们认识到,对于安全,讲的再高都不为高,讲的再多也不为过。

3 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安全管理手段。

安全管理一是靠人,二是靠物。就算自修室管理员能力再强也顾不到所有的面,所以加大经费投入从人、物两方面同时着手可以大大提高自修室的安全管理效能。

1.争取编制组建专业安保队伍。图书馆是人来人往人员流动量非常大的公共场所,同时图书馆又是一个需要安静和秩序的公共场所。图书馆员的主要职责是为读者提供资料及相关咨询服务而非安全保障,而且当前图书馆员又以女性居多,本身处于受安全威胁的弱势一方,所以组建一支专门的安保队伍以保障图书馆及其各部门的正常业务工作十分必要。

2.加大资金投入购买高科技管理设备和系统将大大提高安全管理的效力。笔者认为参考电子阅览室的管理软件可以相应应用于自修室的管理,比如笔者所在馆就采用了这样一套系统:在入口处放置一台刷卡端电脑,通过管理系统获取卡信息(本馆要求二代身份证或市民卡),自动记录和分配读者座位号,读者获取座位号到相应位置自习(当然我们允许读者自愿调节座位)。对于没有带身份证或市民卡的读者也可以通过管理员手工登记,但必需强调的是手工登记只是一种临时机制,我们只对第一次来自修室或有特殊情况的读者进行手工登记分配座号。由于采用计算机管理,座位信息一目了然,读者也很方便。这样就避免了拥挤的场面。

笔者还设想过使用影院购票系统分配座号的方法来管理自修室。现在电影院都有一套可以自选座位的购票系统,观众可以自己选择座哪,我想如果我们的系统也实现读者自选座号那么对于我们的安全管理将更加有利。

3.增加监控设备,用不知疲倦的“眼睛”看住自修室的每一个角落。原先管理员即要管理入口又要不断在自修室内巡查,管理员顾了这头顾不了那。比如管理员正在室内巡查可能门口就有读者进来了,这样管理馆员吃力,效果还不好。通过安装电子监控,情况就大有改观了,管理人员相对轻松了些,对于“某些读者”也起到了震慑作用,笔者所在馆在安装监控设备后就没有发生过一起偷窃案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几年公共图书馆自修室的建设中是存在着这样一些安全问题的,当然也不是说所有地方都有这样的问题,但一些地方特别是县级图书馆当中这些问题还是普遍存在。希望各地图书馆加强认识,提高服务,通过馆员素质提高、制度完善再结合高科技的手段做好自修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光,浅谈公共图书馆自修室读者服务工作[J],贵图学刊,2005(4)

[2]洪湛,加强自修室建设 营造学习乐园[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2)

[3]杨正联,对一个公共图书馆阅览室的制度研究,社会,2003(3)

公共图书馆安全第2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新时期 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209-01

公共图书馆,是为了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而成立的教育研究机构,是一个集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与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场所,担负着为科学研究服务与大众服务的双重职能。公共图书馆可以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时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做好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如何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职能,使其成为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有力帮手,成为了当前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工作中的首要问题。

1 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特性

科学管理理念是由一位美国的管理学家泰勒在19世纪末期提出。科学管理理念的提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将管理经验升华为管理科学,影响了随后几十年管理学的发展进程。数学派系中数理学派、决策学派和系统学派的随后兴起,进一步发展了科学管理的管理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的科学管理理念已初具模型。在公共图书馆中,运用科学管理的管理方式就是要遵循科学的原则,运用合理的方法实施对管内工作的管理。

在公共图书馆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科学的管理理念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针对科学管理的目的,强调数量意识,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形成具体的量化指标。管理工作要以精确性为原则,杜绝也许、大概、差不多等不确定的量词出现在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中。第二,采取科学的方法论,合理分析管理对象,层层分解管理工作,具体划分量化指标。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将科学的分析方法贯彻落实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严格遵守量化指标,形成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第三,在管理工作中,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协调控制,形成有效的指挥组织。要采取规章制度的道德约束手段与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手段,形成管理工作中的硬性规定,所以,科学管理常以硬性管理的形象出现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

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经验来看,科学管理具有众多的优势,包括: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避免了个人的主观臆断;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要借助数学模型或计算机技术,提高管理质量;要以严格的制度管理工作、以奖惩并举的方式,提高图书管内的管理效率。

2 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的改进措施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已经逐步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轨道上,为公共图书馆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文化效益。但是,在现在的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根据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从以下几点优化、调整、完善科学管理工作。

2.1 引进人文管理中的优势,弥补科学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存在着功能局限、特殊政策短效性、无法有效调动管理工作者主观意识的能动作用、无法有效充分发挥图书馆内部与个体管理人员潜在的积极因素等内在缺陷。为了弥补新时期下科学管理中的众多缺陷,我们要在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引进人文因素,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将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质量。

人文管理具有以人作为管理对象、管理民主化、重视服务群众、非强制性与人性手段的采取等区别于科学管理许多的不同之处,被称之为柔性管理。正是如此,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可以互补各自的不同之处,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并不是两种互不相干的管理提,前者正是在后者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完善,人文管理是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中的一种新模式。

2.2 加强公共图书馆文化的安全性建设,促进科学管理水平

公共图书馆文化的安全性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价值观,承担着发挥图书馆文化职能的重要责任。图书馆文化的安全性建设有助于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要根据科学管理的需求形成安全观念、安全行为、安全制度、安全物态的安全文化建设理念,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促进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事业。公共图书馆中收藏着众多的宝贵书籍,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面对信息网络的冲击,共公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安全性受到了中大的冲击。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公共图书馆的安全性建设要满足新时期下公共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满足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安全性需要、弥补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安全漏洞。

2.3 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的评估手段

评估手段,在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评估可以使公共图书馆长久的生存、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社会职能、检验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因此,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评估体系,对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方向具有指导作用,我们十分要重视对评估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

在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的评估手段急需我们采取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我们的工作。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评估准则,建立起公平公正的评估体系。在建立评估体系时,要坚持评估设计能够满足图书馆管理文献的需求、评估内容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评估手段公平公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评估指标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评估体系科学、合理、有效性。评估指标作为公共图书馆评估内容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其在引导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的实践作用。

3 结语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的文化水平飞速发展,使得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所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必须要认真管理,将科学管理作为工作中的重点,保证公共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公共图书馆安全第3篇

公共图书馆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服务,以及收集、整理、保护和传播而成立的教育研究机构,是开展集教育和信息传递的平台,具有为科学研究与大众服务的双重职能。同时公共图书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满足人民大众对文化的需求,对我国的文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如何做好管理工作,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职能,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

一、公共图书馆管理理念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提供了更加新颖和高效的服务,图书馆的职能也就得到了全面的体现。现代图书馆主要的服务方式包括:图书馆阅览、图书外借、图书文献复制、参考咨询等,但是,大多数的图书馆依然处于书刊的外借的服务方式,很多时候还是根据传统的服务方式在进行管理,将图书尽可能的收藏起来,提供舒适的环境,以及设备齐全的服务。在此基础上,由于受到机制、人员和设备的限制,同时服务工作人员的局限性,对管理人员的思想也就存在一定的限制性,缺少积极主动的服务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僵硬的管理模式

图书馆管理运作过程中,一般都是根据“等、靠、要”的服务模式,这也就培养了很多的固定用户,尤其是中老年读者,由于中老年人们习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就是图书馆,他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相对比较单一。图书馆管理理念中也就是满足这种相应的服务,在对图书馆图书的利用率、读者的满意率和服务效果也就没有在意,也就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

(二)被动的管理方式

图书馆仅仅满足与上门的读者,在对图书馆的服务中一般都是以图书馆为中心,根据图书馆来开展,同时还受到机制、经费和人员等多方的限制,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也就缺少主动服务精神。

(三)劳动密集型文献管理

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图书馆的衡量标准主要就是根据图书的流通量作为标准,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效果也就是通过图书的流通量来进行体现,通过分析图书的收藏和文献的数量,对图书馆的级别进行评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对文献进行加工,整理文献进行全面的处理。

二、公共图书馆管理理念的改进措施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在迈向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管理中,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文化效益,但是,对于现阶段的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通过对我国图书馆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不断的完善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

(一)引进人文管理的优势弥补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无法有效的调动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也限制了图书馆内部职能的有效的发挥,很大程度减弱了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职能。为了能够有效的弥补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我们要有效的将人文管理融入到管理理念中,促进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质量。公共图书馆中人文管理也就是以人作为管理对象,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民主化管理、非强制性和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将这些管理理念融入到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同时也被称之为柔性管理。也正是人文管理中的独特的管理理念,可以有效的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二)加强公共图书馆文化的安全性建设促进管理水平

公共图书馆的安全性可以很好的反映我国文化建设的价值观,同时也发挥了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职能,加强公共图书馆文化的安全建设有助于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水平,通过实行文化安全建设理念促进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事业。公共图书馆中收藏了许多珍贵的书籍,这些书籍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象征,对于新时期信息网络的冲击,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为了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公共图书馆文化安全建设需要满足公共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公共图书馆安全管理的需要,更好的弥补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安全漏洞。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图书馆管理中的评估手段

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评估手段占有重要的地位,图书馆能够长久的生存也就需要良好的评估手段,同时良好的评估手段可以更好的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完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因此,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评估体系,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方向具有指导作用,我们要十分重视评估体系的规范性。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评估手段也就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提高图书馆的管理理念,科学发展观也就是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作为新时期的评估准则,并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估体系。在建立评估体系的时候,我们要坚持以图书馆文献管理的需求进行设计,同时还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真正实现公平公正的评估,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共图书馆安全第4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无线网络;网络组建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70-02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3年1月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发现,在2012年我国有74.5%的网民利用手机等电子移动设备进行上网浏览。随着电子移动设备的大量普及和无线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无线网络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网络连接方式之一。构建无线局域网络将成为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突破点。在《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5.1.3.3信息节点中提到:有条件的可提供互联网无线网络接入服务。而在2013年图书馆评估标准中,无线网络更是首次被明确地作为评分项目之一。无论是读者的刚性需求或者是相关服务规范和标准都明确表明了,为广大读者提供互联网无线网络连接应当是公共图书馆最基础的服务项目之一。要怎样组建无线网络才是最适合公共图书馆本身状况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一、公共图书馆组建无线局域网络的常见模式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组建无线局域网络常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利用自身技术力量自行组织建设,简称自行组建模式。另一种与当地网络运营商合作组建无线局域网络,简称合作组建模式。其中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都是自行组建无线局域网络。

(一)自行组建模式

自行组建模式,是以图书馆本身技术人员为主完成整个无线局域网络的建设。整个项目建设对图书馆技术人员的要求比较高,技术人员必须能够掌握图书馆内的各种实际情况如室内布局、综合布线、现有局域网络状况等。整个无线局域网络从规划到实施,从建设到投入使用,技术人员需要完成以下的工作。

1.做好项目评估。项目启动前可以发放问卷向读者收集意见或者向一线窗口部门收集有关数据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为日后规划无线网络的网络带宽、无线发射设备数量等问题提供足够数据支撑。

2.重新划分现有局域网络。整合好现有有线网络的IP地址、带宽等网络资源。做好长远的网络规划,预留足够的网络带宽供整个无线局域网络的使用,网络带宽不足的图书馆应当考虑申请带宽增容。为保障网络安全应当提前做好VLAN(虚拟局域网)的划分。

3.根据图书馆内的建筑布局规划好无线路由、无线AP(无线访问节点)等设备的摆放位置,考虑好设备摆放点的网络端口和电源插座的问题。

4.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前期工作的规划准备,在市场上选定符合要求的网络产品进行模拟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制定出有关设备的技术参数和软件功能需求。

5.根据有关的设备参数需求和设备数量做好相关采购预算并提出申请。然后按照相关政府采购流程进行采购。

6.采购后可对有关网络设备和管理软件进行安装和调试。设备安装时图书馆技术人员应与设备安装人员密切配合,对原规划不当处可作合理改动。

7.相关设备和管理软件安装调试完毕后进行项目验收,检查项目建设是否达到预期规划。

8.无线局域网络投入使用后,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做好服务推广宣传工作,向读者介绍相关使用方法。

9.无线局域网络投入使用后,图书馆技术人员对整个无线局域网络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和统计分析工作,如遇设备故障应及时处理。

(二)合作组建模式

合作组建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图书馆向网络运营商提出组建无线网络的需求,双方经过协商或者进行政府采购程序采购相关网络服务,由网络运营商向图书馆提供相关的网络设备、管理软件和无线网络专用带宽。在整个项目建设中,图书馆只需每月支付无线网络的网络租赁费用,其他网络设备、软件等购买、安装调试以及日常维护等费用不需另行支付。这种组建无线局域网络模式可大大减少图书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技术人员只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做好项目评估。项目启动前可以发放问卷向读者收集意见或者向一线窗口部门收集有关数据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为日后向网络运营商提出需求时提供足够的依据。

2.根据图书馆的室内布置、综合布线、现有局域网等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网络建设需求,向运营商提出。

3.与网络运营商有关实施人员在现场进行网络测试,针对有关问题对原计划进行完善,最终确定建设方案。

4.图书馆技术人员协助网络运营商实施人员进行相关网络设备和管理软件的安装和调试。

5.相关设备和管理软件安装调试完毕后进行项目验收,检查项目建设是否达到预期规划。

6.无线局域网络投入使用,网络运营商协助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做好服务推广宣传工作,向读者介绍相关使用方法。

二、两种组建模式的比较

两种组建模式最主要的区别是谁来进行项目建设的实施和日常维护,是图书馆本身还是网络运营商。到底哪一种模式更适合我们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发展。我们将从经费投入、工作效率、使用效果和网络安全这四方面对这两种模式进行横向对比。

(一)经费投入

自行组建模式由于所有的网络设备、管理软件甚至于网络带宽增容的费用都需要由图书馆负担,所以在项目建设阶段要投入一笔不少的经费,对于规模较小的公共图书馆来说可能有一定的经费压力。

合作组建模式在经费投入上则与自行组建模式相反。在项目建设阶段不需投入任何建设的费用,只需在无线网络投入使用以后每月支付网络租赁费用。这种模式一次性支付的费用较少,但需要长期的经费支持,长期使用的综合价格肯定比自行组建模式高。

(二)工作效率

所谓术业有专攻,虽然两种组建模式最终都能组建起一个无线局域网络,但两者的效率肯定是不同的。自行组建模式对图书馆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要完成整个无线局域网络的建设,图书馆技术人员都要参与到整个建设的各个环节,特别是投入使用后长期的日常维护工作,工作量比较大。在合作组建模式中,图书馆技术人员不需要全部参与到整个无线局域网络建设的所有环节,只需向网络运营商提出本馆的需求并且在建设的过程中做好协助和监督的角色,工作量较少,投入使用后的日常维护管理压力较小。网络运营商在网络组建这方面无论是建网经验或者是工具设备肯定比图书馆方面更有优势的,因此工作效率肯定更高。

(三)使用效果

毫无疑问,两种组建模式的最终效果都是能让广大读者连接到图书馆的无线局域网络,但它们的使用效果却有一定的差异。自行组建模式一般是从已有的局域网中划分出一部分的网络供无线网络使用。这种模式有两个好处,一是新建的无线网络和原来的局域网络融合在一起,同属于一个局域网内,读者只需利用电子移动设备连接到图书馆的无线网络,就可以阅读到一些只能限制在馆内使用资源,图书馆技术人员不需做任何的设置。二是无线网络和业务系统在同一局域网内,图书馆能比较简单方便地开发一些关于无线网络的应用或程序为读者提供新的服务。而这种模式的缺点是无线网络会占用一部分网络出口带宽,影响图书馆正常的业务工作,网络带宽比较小的公共图书馆可能要考虑带宽增容的问题。合作组建模式的网络设置与自行组建模式的不一样。合作组建模式一般会重新铺设一条新的光纤独立供应给新建的无线局域网络使用,不占用原来局域网的带宽,对图书馆正常业务工作影响较少。其缺点是由于无线网络和原有的业务局域网络不同属于一个局域网,网络出口不同,利用无线网络的读者无法使用只能限制在馆内使用资源。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添加VPN设备或者让资源供应商把无线网络的出口IP地址添加到允许访问的目录上等方法完成。

(四)网络安全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公共场合,只要图书馆无线网络投入使用,大量的读者都可以通过电子移动设备连接到图书馆的无线网络中。自行组建模式中无线网络和业务办公网络一般都集成在同一个局域网内,互联网上大量非法信息例如病毒、木马都可以通过读者的电子移动设备影响到整个图书馆的网络或者攻击办公业务系统,存在较大的网络安全风险,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必须做好网络安全方面的控制和管理。与自行组建模式不同,合作组建模式的无线网络与图书馆原有的局域网络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局域网,在物理上完全独立,网络安全风险比较小。

综上所述,两种组建无线局域网络的模式各有优缺点,没有一种模式完全适合所有公共图书馆的需要。根据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自行组建模式比较适合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如省级、市级的公共图书馆),其原因一是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一般的经费会比较充足,能比较轻松地解决建设前期的大笔经费投入。二是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一般都拥有比较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较多的技术人才,他们完全有能力有经验地把整个无线网络组建起来。三是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本身网络条件都比较好,网络带宽都比较充足,新添加一个无线网络对图书馆本身网络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四是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能通过自行组建一个无线局域网络作为一个契机,在无线网络这一领域上继续延伸下去,开发新程序、新项目,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对于一些中小型的公共图书馆(如区县级的公共图书馆)来说,合作组建模式比较适合他们。一般的中小型图书馆在经费、技术力量、技术人才这些方面都比较缺乏,本身的网络环境、带宽不一定很理想,而与网络运营商合作这种模式的出现能刚好弥补中小型图书馆这些方面的不足。在经费方面,图书馆不需一次性投入太多的经费就能组建好无线局域网络。在技术层面,网络运营商他们有丰富的组网经验和较好的技术基础,能给予图书馆技术人员大量的技术援助,大大减轻图书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在网络建设这方面,网络运营商会把新的无线网络单独分离出来,这样子会大大减少对原有局域网络的影响,把网络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所以说,合作组建模式比较适合中小型公共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郭云峰.公共图书馆无线网络应用的安全管理――以嘉兴市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1,(4):42-44.

公共图书馆安全第5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用户个人信息;保护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掌握着大量个人信息的公共机构,个人信息涉及用户个人的隐私。在网 络化、数字化的今天,图书馆一方面要给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一方面要增强责任感 ,加强对读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本文就公共图书馆用户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加以探讨。

个人信息是一个自然人所形成的,用来识别自然人的属性,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资料。 个 人信息的泄露、盗用和滥用,会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及生命财产等带来诸多的烦恼和 隐患,也是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尴尬事,手机 一 打开,就会收到各类房产广告、买卖车辆、代办各种业务的垃圾短信,这就是个人信息泄露 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公共图书馆保有大量的个人借阅信息,从表面上看,普通的个人数据 和个人流通 记录似乎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但是,如果把用户长年累月的流通借阅信息加以分析,就可以 分 析出用户所学专业、健康状况、研究方向、阅读兴趣等,甚至可以得到用户特定的思想倾向 、政治倾向、宗教认同等。这些信息都涉及用户的隐私,出于尊 重个人 隐私的目的,图书馆对此类信息应该进行保护,否则将直接损害到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 的信用 和形象。现阶段虽然大部分公共 图书馆都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和免责条款,但有关保护读者个人信息的制度和规定却是凤毛 麟角。

1 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虽然不属于国家机密范畴,但个人信息安全却关系到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尤其在 和谐社会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人的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面对日益 严重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规 定:“国家机关或 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 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 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了对个人信息采取的 保护措施。

在我国,中国图书馆学会于2003年3月4日制定并在全行业颁布、实行的《中国图书馆馆员职 业 道 德准则》(试行),其中第四条就明确规定要“维护读者权益保守读者秘密”,这是在我 国 图书馆界首次提出保护读者隐私权。

在美国,美国图书馆协会于1939年公布的《图书馆伦理纲要》就确认了“图书馆捍 卫利用者在查找资料、参考咨询、获得资料过程中的个人秘密权”。[1]在 日本 ,从国家到地 方的各级 政府都颁布了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为数不少的图书馆还根据法律,制定了在图书馆的 业 务活动中保护读者个人信息的具体措施或规则。这些成文的措施或规则,几乎在所有的图 书馆网站和图书馆内都可以见到。

2 公共图书馆服务中用户个人信息产生的渠道

2.1 借阅证上的用户个人数据

现在国内大部分的公共图书馆办理借阅证采取的都是 实名制,即办理借阅证时,应出示合法的身份证件,使用真实姓名,并且要提供年龄、住 址、邮编、单位、电话及电子邮箱等个人数据。

2.2 在图书馆流通中产生的个人数据用户在图书馆的所有借阅活 动都会 留下痕迹。读者 先到阅 览窗口刷证,等找到书后再到借阅窗口借书,其所借图书及所在的借阅室都被忠实地记录在 电 脑里。即使不借书,也有阅览记录。

2.3 参考咨询过程中产生的用户个人信息

参考咨询中用户个人信息的特征集中体现在所 形成的参考咨询记录中,这些记录常常包含了许多能够识别个人身份和意愿的信息。用户在 专项参考咨询服务中提供的真实姓名、电子邮件地址、咨询意愿、研究方向等诸多个人重 要信息,都被图书馆大量掌握。

2.4 用户在馆际互借记录中产生的个人数据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资源 共享的开展,图 书馆之间的合作愈来愈密切。馆际互借在一些图书馆之间变成现实。馆际互借时用户的个人 数据 留在不同的图书馆,更有可能通过第三方传播。因此,在开展馆际互借工作时更应重视 用户个人数据的保护。[2]

3 公共图书馆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不安全因素

3.1 缺乏保密意识,保密管理不到位公共图书馆是向公众全面开放的服 务机构,馆员普遍存在着“无密可保”的观念。大部分公共图 书馆根本没有制定保密制度,一些大型公共图书馆虽然有保密制度,也主要是针对上级公 文流转的。

3.2 个人信息的非法泄漏由于没有严密的工作流程和保密制度,公共图 书 馆的用户个人 信息很可能被外来人员或者部分不怀好意的馆员所复制,通过非法途径去获取利益,从而 造成严重后果。

3.3 不注重计算机网络和存储介质的安全防护

公共图书馆网站处于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中,黑客可以利用 网络探查工具软件窃取合法用户的登录过程,假冒该用户访问网络资源,进行非法操作,篡 改或复制读者个人信息,造成个人信息丢失;图书馆工作人员由于缺乏计算机知识,在存有 用户个 人信息的计算机上随意操作和使用存储介质,会导致病毒植入,破坏读者个人信息,影 响图书馆的正常运行。

3.4 存在不利于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举措由于部分公共图书馆读者进入 各个阅览区域的准入制度不同,多个借阅口都要对读者个人信息进行采集,采集的标 准也不统一 ,这非 常不利于读者个人数据的保护。部分公共图书馆出纳台配备如同超市结账时常见的双向 显示计算机,图书馆的初衷可能是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但副作用是读者的个人信息 容易被第三者获悉。

4 公共图书馆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措施

4.1 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馆员的保密意识

图书馆要有意识地加强馆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馆员要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自觉遵守职 业道德规范,加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图书馆要及时纠正“无密可保”“有密难保” 的错误 观念,强调“为读者保密”的工作原则。读者的相关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资料,到馆时间、 频率,读书倾向等,都应被视为图书馆的最高机密予以保护,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一流服务 的同时,要自觉保守其个人秘密。

4.2 规范图书馆用户个人信息管理及保密制度,实行泄密责任追究制

为切实杜绝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的情况,图书馆应制定严格的读者个人信息管理及保密制 度: 1)限制收集原则,根据用户个人信息规定的范围,确定哪些部门、哪些岗位人员有权 收集用户个人信息;2)限制利用原则,即用户个人信息利用应在规定的目的范 围内,以免产生不正当的流通。例如,浙江图书馆在为读者办理退证时所提供的身份 证复印件上,加盖“仅供退证使用”的图章,从工作制度上限制了用户个人身份证件的用途 ,有利于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3)用户参与原则,应采取措施使用户能及时了解关于 自己资料的存在情况及内容,以便其在必要时给予修正。例如,日本部分公共图书馆在出台 的保护 个人信息细则中规定“图书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向本人明示”;4)责任明确、泄露 追究原则,图书馆对馆员泄露用户个人信息应承担的责任内容、处罚标准等必须加以明确规定,从制度上制约和杜绝泄漏图书馆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3]

4.3 加强网络监管,定期对用户信息进行安全审核和备份

要加强公共图书馆的网络安全,利用各种工具防止黑客及病毒入侵。要确保计算机、移动存 储 介质等保存读者个人信息的载体不受到损坏,确保管理系统安全运行,规定专用存储介 质不 得随意外出 携带,严格控制保管和使用范围。如有必要还需配备不上网的工作计算机,最大限度地 切断信息外泄的渠道。在新系统购买、规范和建设时,应当与先进的保密措施同步进行,包 括 信息系统访问权限控制、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系统安全保密电子监控等。

图书馆应定期审核各项安全措施、制度执行情况及其调整和补充措施等,避免用户信息被丢 失 、误用和修改。做好用户数据备份工作,保证用户信息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4.4 加快制定《图书馆法》

读者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是读者受教育的权利之一。我 国尚未制定《图书馆法》来保护读者权利,应加快图书馆专门法的立法工作,并在专门法里 列有详细的条款明确保护图书馆读者的隐私权,在法律条款中明确图书馆和读者双方的权利 和义务。[4]

4.5 提高读者自我保护意识

在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中,读者自我保护意识也非常重要,读者自身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注 重个 人信息的保护。图书馆可以通过宣传教育,让读者树立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的观念 ,使读 者认识 到自己的权利及保护权利不受侵犯的基本方法。比如读者不应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应自 行采取技术保密手段,自觉地维护图书馆的伦理健康,同时也要尊重 他人隐私,让读者学会自己保护隐私。[4]

总之,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服务机构,通过加强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可以让用户更放心 地享受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服务,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了对用户权益的尊 重和维护。

[参考文献]

[1] 徐旭光.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对个人数据的保护[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5): 20—21.

[2] 曹玉平. 图书馆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与隐私权保护[J]. 情况理论与实践,2006(2) :185—188.

公共图书馆安全第6篇

>> 基于均等化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研究 基于全民阅读环境的图书馆建设研究 高校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模式创新研究 图书馆与全民阅读推广 浅谈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推广的对策 “图书馆+”理念下的全民阅读推广 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图书馆的城镇全民阅读推广策略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全民阅读的关系研究 基于PPP模式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基于新技术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公共图书馆推广全民阅读的服务模式研究 学校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探索与研究 如何更好发挥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优势 基于全民阅读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策略研究 图书馆助推全民阅读研究 高校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现状分析 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初探 图书馆如何推广全民阅读活动 QQ视阈下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服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 2 ] 朱海峰.均等文化服务背景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建设:以安徽省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5):139-144.

[ 3 ] 刘雪花.基于图书馆联盟的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89-94.

[ 4 ] 巫志南,冯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5).34-41.

[ 5 ] 鄂丽君,李微,郑洪兰,等.高校图书馆基于区域图书馆联盟开展阅读推广的探讨[J].图书馆建设,2012(6):55-59.

[ 6 ] 孙琪.基于安徽省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的全民阅读策略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33(6):59-62.

[ 7 ] 刘彦丽.高校图书馆基于区域图书馆联盟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可行性探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20):94-97,封三.

[ 8 ] 胡海鹰.基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图书馆联盟建设实践研究:以河南省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5(3):60-62,84.

公共图书馆安全第7篇

关键词:图书馆制度;公民知识权利;知识自由;知识平等

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5-0193-02

一、图书馆制度问题

1950年,英国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图书馆法,至今为止,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通过的100多部图书馆法。然而,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我国的图书馆法数目仍为零,《中国图书馆法》也正在设立中,由此可见,我国的图书馆制度并不健全,有关图书馆制度的研究问题将成为今后图书馆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

(一)制度

一种制度的存在,必须要有其存在的价值,即这种制度必须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一方面需求,不然这种制度必然被人类社会放弃或消除。罗尔斯在《正义论》艺术中提到“制度的首要价值是公平”,因此,只有当制度颁布的实施达到合法、合理、公平、有效,制度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二)图书馆制度

受教育权是各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因而每个国家及其政府必须在制度上予以保障。设立各级各类学校就是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而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然而,学校教育是一种学历教育,只能实施于在校学生,而不能满足广大非在校人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由此政府不得不选择能够满足公民自主学习和终身教育的另一种制度安排,其结果产生了图书馆制度。因此,我们认为图书馆是各国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知识权利而选择的一种制度安排。

二、公民知识权利问题

当今社会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特征日益明显的社会,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正发生巨大变化,由过去单纯追求物质资源的占有到现在追求拥有更多的知识资源,由“崇拜信息”到“尊重知识”。这些变化促使终身学习成为普遍行动,学习的意识更加强烈。

(一)关于知识自由的权利

所谓知识自由,是指人们对知识的自由生产、自由接受、自由交流、自由管理的状态。或者说,知识在公平、开放的环境下,无限制或最少限制地生产、接收、交流和管理的过程或状态,就叫知识自由。知识自由同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一起属于精神自由的范畴。

(二)关于知识平等的权利

知识平等是指各种知识的管理、生产、传播、交流处于平等的同级的状态,即知识在人们生活中是无等级差异之分的,不应由于社会、政治、种族、宗教等社会性问题而使某些知识的生产、传播、交流、管理过程中受到阻碍,遭到扭曲。

知识平等不仅体现在知识运用过程中的知识与知识间的平等,还应体现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这种知识的平等表现为知识并不是为某些特定的人使用的,而是全体人类的共同财富,属于全体人类共有。因此,我们强调的知识平等即知识与知识平等,人人平等。

(三)关于知识共享的权利

所谓知识共享就是使团体(或组织)内的全部知识得到充分全面的利用,以提高知识的再生产与创新能力。知识共享是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继承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知识获得、交流、共享,可使合作者或后代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避免重复工作和相同的错误。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知识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适宜的环境。知识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得到发展,如果知识不能被人利用,此时知识就是毫无价值可言,因此知识只有在相互联系和使用中才能派生出新的知识。不断地交流,人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知识的积累使人的潜能越来越大,智慧越来越高。知识共享让更多的人有了智慧,智慧的人将知识重新组合使用而生出新的知识,这样轮回不止,知识就会不断地增值,新的知识就会不断地产生。

(四)关于知识休闲的权利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已经不单停留在知识获取,与知识利用的水平上,而是逐渐地延伸到知识休闲的领域。人的物质需求是很容易满足的,“衣、食、住、行”四个字完全可以概括得了,但是人们心理需求,精神上的需求是巨大的、互不相同的。知识休闲正是人们利用知识满足精神需求,达到身心消遣的一种方式。

公民知识休闲的权利作为公民知识权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公民知识自由权利、知识平等权利、知识共享权利的一个补充。然而,知识休闲并不是干涉人们的个人生活,而是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基础保障。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公民已经意识到知识休闲的权利,并要求对这种知识消遣行为进行法律保护,但是我国在这个领域仍为空白。

三、图书馆制度对公民知识权利的保护

图书馆作为一种动态发展的有机体,其目的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满足社会的知识需求,进而对公民的知识全力进行保护。因此,图书馆不仅要重视公民知识权利的整体性,还要强调与各个分支的联系,更要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笔者将从系统论的角度来阐明图书馆制度对公民知识权利的保护。

(一)图书馆制度对公民知识自由权利的保护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图书馆法或是其他一些相关的图书馆政策,并且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图书馆事业受到保护,公民知识自由的权利受到保护。然而,图书馆制度与公民知识自由权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保证了公民接受知识自由的权利。图书馆制度是一种对公民终身受教育权的保护,因为公民虽然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但这种教育方式却受到年龄的限制。学习型社会强调“活到老,学到老”,这种观念使图书馆成为另一种保护公民受教育权利,保护公民知识权利的制度安排,这也是为补充学校教育而进行的一种制度安排。

2.维护公民知识自由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价值。如果从维护公民的知识自由权利的视角审视图书馆现象,就有利于引导人们从社会制度和法律的高度定位图书馆的存在价值,从而有利于图书馆事业能够以无可置疑的理由得到社会和法律的支持,稳固其运行的社会与法律基础,再进而有利于维护图书馆事业的公益性质及其本位。

(二)图书馆制度对公民知识平等权利的保护

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建设单位,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服务,读者的需求高于一切,这就要求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进化的产物必需保证知识的平等性,而不应由于政治、宗教等社会因素而对某类知识限制收藏。此外,图书馆制度对公民知识平等权利的保护还应体现在图书馆对全体公民一视同仁,即图书馆面前人人平等。

图书馆由政府设立属于政府组织范畴,故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于公共领域,依靠公共财政而运行。公共财政来源于公民的纳税,因此图书馆理应向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服务,并且每个公民有权要求图书馆提供平等的知识服务。在我国,这种公民权利还未上升到法律阶段,而且公民的法律意识仍相当薄弱,这就对图书馆的体制完善提出了要求。图书馆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有机整体,应以动制动,以自身不断的发展来适应公民不断增长的知识需求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

(三)图书馆制度对公民知识共享权利的保护

关于图书馆属性的经济学论证中认为图书馆是一种公共产品。按照著名公共学家萨缪尔森的定义,“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图书馆始终保持这样一种制度,即读者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借阅图书,当图书到期后必须还给图书馆再供其他读者使用。这种制度也正是图书馆与书店的最大区别,它保证了知识的共享性,使知识的使用者增多,进而使图书馆发挥出更大的知识效用。

此外,图书馆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对客观知识的“社会记忆”功能,而这种客观知识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应该说全体人类都有权自由地共享它。图书馆正是一种社会执行保障公民知识共享权利的社会执行组织,作为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为我们提供了与古人交流的条件。因而,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进化过程的必需产物,其制度对公民知识共享的权利提供了保护。

(四)图书馆制度对公民知识休闲权利的保护

图书馆制度对公民知识休闲权利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上,这也正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数量少。虽然我们有国家图书馆、省图书馆、市图书馆、区图书馆等,但是相对于读者的巨大需求,这些图书馆显得少之又少。如在北京海淀区这个知识高度密集的地区,竟然没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另一方面,社区图书馆数量更少。社区图书馆是为发展社区文化事业,达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而采取的一种图书馆制度安排,是公民进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文化设施之一。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图书馆事业还不能充分满足公民对于只是休闲的需求,这仍是我们图书馆制度建设需要保护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蒋永福,李集.知识自由与图书馆制度――关于图书馆的制度视角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4,(1):10-12.

[2]蒋永福,邹序明,梁灿兴.维护知识自由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价值[J].图书馆,2003,(6):1-4.

公共图书馆安全第8篇

时代变化了,行业发展了,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各项需求升级,对后勤管理服务的内涵和外延都提出了新要求,向社会引入物业管理服务,是时展的趋势,其在图书馆后勤管理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其次为确保公共图书馆功能的正常运作,降低运行成本,提供各种高效率的服务,使日常工作流程更合理化,确保建筑物及设备设施保值。传统的设备设施维护管理侧重于现场管理,对其日常运行做好维护管理,以各种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作为工作目标,比如电梯故障、停电漏水、厕所疏漏、桌椅维修、电话线路等,但随着网络技术、管理智能化建设的推进,现代技术充分融入到各种设备管理维护中去,实现网络实时监控,自动化运行管理,传统的图书馆后勤管理服务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读者对信息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也必须不断拓展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相应的所需设备、物品也越来越多样化。图书馆后勤管理也要适应这一变化,为图书馆日常服务运营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中物业管理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公共图书馆传统后勤管理的主要问题

首先,专业后勤管理人才匮乏,受图书馆人员编制所制约,不可能同时招进各专业的管理人员,人才是保证图书馆后勤管理高效性的决定因素。公共图书馆物业管理工作涉及专业广,事务琐碎,不仅要管物,还要维护纪律的政策性与原则性,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属于一种技术性工作。因此要求物业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并且物业管理需要接触的人员特别广泛,要求要有较强的与人沟通能力,要以礼貌与殷勤的态度对待每一位读者,要求一线岗位的安管人员具有良好的形象,接受过一定的礼仪课程培训。图书馆属一级消防防火单位,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安防队伍,对图书馆尤为重要,但目前大部分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都不具备这些条件。其次,图书馆传统管理涵盖范围不够广泛。新形势新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其中一些对外服务内容经过约定可以纳入物业管理的范围,如一线服务口读者接待、图书上架、整架、存包、复印装订、图书打号盖章、贴书标、书刊交换、各类读者活动、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等等,而现在很多图书馆的后勤管理还仅停留在保安、绿化、卫生、机电设备维护等阶段,涵盖面不够广泛。其实图书馆内部物品搬运、读者活动及展览的场地布置、会议接待,图书馆临时劳务用工等均属于现代图书馆物业管理的范畴。最后,图书馆后勤管理任务重,困难大。如果按上述扩大图书馆后勤管理的涵盖范围,那么后勤管理任务将会十分繁重,同时还要增加大量人员编制才可能完成,比如公共图书馆存放大量的书刊、杂志、光盘等各类载体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乏珍贵的古本,需要做好清洁、防虫、防霉等工作;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很多图书馆均设置了报告厅,涉及到大量音响视听设备,因此图书馆的工作内容跟多个专业密切相关。相应的,物业公司要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配置各个对口的专业人才加以维护管理,包括音响维修、调试、消防、电力等;此外,很多图书馆均是全天候、全年候地处于开放状态,那么物业管理就要提供必须的保障,保证图书馆水电供应充足、计算机网络正常、中央空调运行平稳等,再加之公共安全、消防安全等一系列工作,均加重了图书馆后勤管理任务。此外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读者是其最重要的管理对象,因为公共图书馆通常实行全开放,读者量比较大,相应的就会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物品存放、个人穿着、偷盗行为等,看似简单却存在较大难度,如果未经专业职业道德培训的物业管理人员,处理不当,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图书馆很容易成为这些不良影响的受害者。因此,传统图书馆后勤管理存在较大困难,必须对管理人员做好职业道德及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培训管理,全面树立“以人为本”、“服务重于管理”的理念。

三、图书馆物业管理的运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