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风俗习惯的变化

风俗习惯的变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10 10:19: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风俗习惯的变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风俗习惯的变化

第1篇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理性思考法律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一)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提倡科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能孤立地看待风俗习惯,必须从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和自然条件去考虑这些风俗习惯之所以形成和存在的现象,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认识符合客观情况。把民族风俗习惯看作陈规陋习,是对少数民族的诬蔑和歧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存在某些陈规陋习,这是符合实际的。

  但是,汉族的风俗习惯中同样有陈规陋习。任何民族的风俗习惯中都会有好的、一般的和不好的。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应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而应当进

行具体分析。总体上,汉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上较先进,大部分少数民族发展较落后,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先进并不意味一切都好,落后也并不意味一切皆坏。

    看待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能用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标准,而应以对民族团结、对经济文化发展、对国家统一、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对人民群众是否有利为标准。凡是有助于民族团、有助于经济文化发展、有助于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风俗习惯应当提倡和发扬。凡是有害于民族团结、阻碍生产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不科学的风俗习惯,应对本民族群众说明害处,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后,让他们自己进行改革。改革某些风俗习惯,主要依靠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实现。提倡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各方面奉行健康、科学和文明的新习俗。

    (二)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部分,应当被合理的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在民族地区公平正义观上历练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调控作用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上,少数民族习惯法应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同意或默许来使其具有双重效力,使其权威性得到保障。在保持正义和秩序的基础上,国家可以做出适当的变通,实现少数民族内社会关系的稳定和谐。

    运行国家法律是个复杂的过程,只靠法典是不能实现其功能和效率的,强行推行法律常常也只是适得其反。制定法有必要给少数民族习惯法留出一定空间,去吸收和认可一些有益的习惯法,使其融入制定法。

    也不能简单地用国家制定法来代替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消极因素,而是通过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进行长期有效的法制宣传等方式,实现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的融合。

    实践中,对少数民族习惯法效力的承认须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内。在民族自治地方,有关少数民族特殊事务上,可以对习惯法有选择性地优先适用。对那些既符合少数民族的

风俗习惯,又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习惯法,可以优先适用。

    结论:

认真看待民族风俗习惯,涉及到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正确处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关系,重视和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秩序向着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第2篇

关键词:传统插画画像;叙事性

中图分类号:J2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027-01

传统插画画像不是单纯的一幅图画,在表层它是有形的画面,依附于各种载体,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构成;深层来说是种生活方式的体现。它源于人们最原始的一种生活和生产方式,其中包含着许多深层的集体无意识的约定俗成。

传统插画画像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就像是一种文化解码,宏观来说,体现出中国的文化模式和东方艺术表现理念,将我们民族文化精神中的精髓展现的淋漓尽致,从微观来说,它就是一种人们长期积累的风俗习惯的根本体现,这些传统插画画像,是遵照各个时代的时代特征严谨地进行刻画。

从画像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画面中的形象大致可分为生活上的风俗习惯和思想上的风俗习惯两大部分。

一、生活习俗

无论是传统的木刻版画还是绣像画,都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特征,画面中故事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画家们在尊重画像人物主角的性格特征外,还创作性地替作品赋予了一定的历史性,统一性。比起现代插画,它们虽没有百花齐放般风格迥异,却也因随着时代变迁而在统一中寻求变化,这种尊重历史,尊重风俗的统一和谨慎,使得汉文化得到很好的发挥,这些遗留下来的画像成为很好的插画历史见证,为图象学的叙事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

二、服装

我们以北宋的套色木刻版画《蚕母》为例,它是最早的民间木版画。虽然局部有些残破,但整体阳线刻板,画中蚕母造型丰满,衣纹飘逸,线条流畅。画中人物穿着打扮,古朴而又不缺乏神韵,比起唐代服饰袒胸露背的风格,更返璞归真,强调和追求素雅的简单美。

在衣冠发饰上,也是沿袭传统,承晚唐五代遗风,以高髻为尚,而又崇尚简朴和理性。

三、理学对宋代服饰的影响不可忽视

宋代服饰之所以呈现这样的特征与受到理学的影响有一定联系,理学以儒家经学为基础,兼收佛,道思想的新儒学,提倡“去天理,去人欲”,并倡导推崇旧的服饰制度,在色彩上强调本色。《蚕母》一画中宋代的服饰一改唐代奢华,繁杂的风格,正是受到那个时代特征的影响。

由此可见,画像中的服饰特征显示出不同时代民众服饰的审美取向,并依据那一个时代的服饰风格来进行画像的人物创作。从而使得传统插画画像不仅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也是研究古代政治、文化、民俗的生动材料。

(一)图腾信仰

又如北宋元v年间的一幅套色木刻版画《蚕母》,画中蚕母造型丰满,神态安详,正是利用了南方蚕农视“螺祖”为“蚕神”,利用图腾信仰的崇拜,希望来年蚕茧丰收,假象出“蚕神”来帮助他们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和寄托。

(二)儒家

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儒家提倡孝道,重视传宗接代,女子的地位总是停留在传宗接待的工具而已。正因为这样,才使得年画中会频繁出现麒麟送子,观音送子,连生贵子,儿孙满堂等等祈福内容的插画画像。

(三)佛家

观音原本是印度佛教的菩萨,但在中国以其独特的信仰魅力在上到社会统治阶层集团,下及民间平民百姓中广为流传,使得传统插画画像中总是不时地透露佛教味道。

(四)意象性

“意象概念的成熟和深化,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是在诗歌领域和书画领域进行的。”中国的艺术总是追求一个意境,是一张作品一件艺术品的同时还表达更深层的象征意义,也算对于美好未来的一个憧憬。

第3篇

关键词:迁徙文化;茶文化典故;影响

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所形成的文化自然也是多元文化。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战争或者自然因素的影响主动或者被动进行大规模的迁徙,由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迁徙文化。而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发现茶叶的价值,并大规模种植,当前已经形成多种知名的茶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由茶衍化出茶文化,而茶文化的典故正是茶文化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典故的形成除了当地人文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外来迁徙文化的作用。

1民族迁徙文化内容概述

由于某种原因或者是动机,民族成员部分或者全部离开自己原来的居住地,到其他地方进行居住。随着民族群体迁入到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往往也会形成民族文化的变迁,我们将此中现象称之为“文化变迁”。文化变迁指的是因为本民族内部的发展,或者是各个民族之间由于相互影响,使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从风格、模式到结构等发生变化。造成文化变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外部的,即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造成的变化;另一个是内部的,主要是由于民族内部的发展所引起的。迁徙文化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比如住所文化变迁、饮食习惯文化的变迁以及风俗习惯的变迁等。

1.1住所发生变迁

住所最主要的功能是让人们避免受到水灾或者风雨的侵犯。不同民族的住所不同,会受到各民族所处地方的经济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的影响。住所文化变迁,比如说游牧少数民族,他们为了便于迁徙,所以建筑一般都是容易建造和容易拆迁的,但是随着他们迁徙到内陆或者中原地带之后,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再加之当地生活方式的影响,他们的住所逐渐发生变化,开始具备定居的特点。

1.2饮食习惯发生变迁

饮食习惯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所积累下的生活习俗之一。不同民族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不同,因此饮食习惯也有着巨大差异。比如在北方民族食用的主食大都是蔬菜、乳和肉等,而南方则是以大米、蔬菜等为主。随着历史上或自然因素或战争因素的影响,北方民族在向南方迁徙的过程中,其饮食习惯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1.3风俗习惯发生变迁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或者地方最主要的文化特征。一个地方或者民族的风速习惯包含了丧葬、婚姻、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风俗习惯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特点,随着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变化,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当人们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其风俗习惯也会受到迁入地大环境的影响,进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2茶文化典故的形成过程

2.1茶的发源及特征

茶本身是位于我过南方的一种嘉木,随着茶价值被发现,经过千年的发展,茶叶已经作为一种保健饮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茶不仅是我国南方人对整个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而且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一种贡献。茶发源很早,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传说茶源于荼字,是从黄帝的名字中演变而来的。茶是一种小乔木或常绿灌木植物,属于山茶科。茶一般喜欢湿润的气候,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被大范围种植。我国的茶区一般有三个地域,分别是江南和西南代表的一级茶区;江北,西北代表的二级茶区;华南地区代表的三级茶区,在云南地区更是生长着大量的野生大茶树,茶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比如有排毒、养生的作用等。

2.2茶文化内容阐述

茶文化包含整个茶品的过程,比如品评茶叶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等。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达到精神和形式的有机结合,是饮茶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宗教有着很深的渊源。在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比较喜欢品茗,甚至有的地方更是将饮茶作为一种艺术享受,大力推广茶文化。茶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即茶文化典故,不管是茶的起源、还是各种茶类的发展等都有着不少相关的典故。

2.3茶文化典故简述

2.3.1关于茶文化起源的典故据相关史料记载,茶最早发源于我国,而就其发源也有不同的典故。常见的关于茶发源典故有三种,分别是:第一,神农说,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几乎所有和农业、植物有关的起源都会归结于神农氏。唐朝陆羽的《茶经》中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第二,西周说,在第一部以文字记载茶的典籍《华阳国志》中记载,茶最早产生于西周武王伐纣时期,在巴国,也就是现在的汉中和川北一带就有人将茶纳贡于周武王了。第三,秦汉说,当前最早的比较可考的茶学资料出现在汉代,《僮约》为西汉的王褒所编著,此文详细的记载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情况。在其文章中可以发现,当时的茶已经成为社会饮食中的构成部分了,而且还把茶作为待客的珍贵之物,可见茶具备了比较重要的社会地位,

2.3.2不同种类茶具有的特殊典故我国茶园面积广博,茶的种类自然多样化。不少种类的茶都有其特殊的茶文化典故。比如台湾的冻顶乌龙,就传说是一位林凤池的青年去福建参加科举考试,后来高中决定回台湾探亲,在出发前去武夷山游玩,发现乌龙茶,并向茶农购买,带到台湾南投县种植,便产生了冻顶乌龙。又如龙井茶、虎跑泉;茉莉花茶等,我国不少的种类茶都有特殊的典故,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3迁徙文化对茶文化典故所产生的影响

3.1迁徙文化丰富了茶文化典故的内容

由于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受到自然灾害或者是各民族战争的影响,不少民族选择迁徙到别的地方。由于迁徙的存在,使得茶文化也得到了广泛传播。自然也使得茶文化典故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在唐朝时期发展到了鼎盛阶段,唐朝时期中国的一部分人迁徙至日本,将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带到日本,因此现代日本人所钟爱的茶文化是起源于中国。日本的饮茶风尚,一直可追溯到一千二百年前的奈良时代,由中国唐代的鉴真和尚及日本的留学僧最澄法师带入日本,并很快在日本的上层社会流传。到了十五世纪时期,日本的名僧村田珠光,采用十分大众的形式来将品茶和鉴赏茶叶的内容与佛教结合起来。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茶道艺术,此种茶道提倡茶禅合一,旨在清心。从此之后佛门逐渐普及到民间,进而形成了二十多个流派。比如松尾流、宗偏流、南声流、石洲流、细流、内流和乐流等。到十六世纪时期,丰臣秀吉时代的高僧千利休集茶道之大成,创立了一派茶道。一派茶道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也是迄今日本流传最广和影响最深的茶道艺术。由此可见,迁徙文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种茶和品茶,而是与茶相关的文化以及典故内容的丰富,为茶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3.2迁徙文化创新了茶文化典故起源的类型

关于茶文化典故的起源说法多种多样,在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典故发源形式有三种,分别是西周说、神农说和秦汉说。但是在英国,有不少人认为茶文化不是起源于中国,而是起源于印度。这种说法的来源是因为,在历史上曾有英国的一支军队在印度发现了所谓的野生茶树,于是就有人认为茶的发源地在印度。但这些茶树是由部分的印度人在中国受到当地文化习俗和种茶饮茶习惯的影响,进而偷种过去的。毕竟在几千年的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中,从未记载印度种茶的说法,也没有人在当地制茶。或许他们都犯了一个简单的逻辑错误,那就是,茶树的历史很长,甚至要超过人类的历史,因此不能说哪里有茶树就可以说茶文化起源于哪个地方。最早的制茶和种茶记录都发生在中国,所以茶是起源于中国。迁徙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丰富,不仅包含住所形式的变化,而且也包含了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的变化,正是由于部分印度人来到中国受到当地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的影响,这才使茶文化起源的典故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创新。

3.3迁徙文化促进与佛教有关茶文化典故的发展

佛教缘起于印度,古时候将其称之为天竺。在唐朝时期,政治清明,朝廷大力鼓励僧人引入佛教,也有不少国外的僧人极力传播和推广佛教。而佛教和茶文化相结合的典故有很多,比如中国人所惯用的“吃茶去”,就是源于禅林用语。这句话最早源于唐代僧人从惗禅师的口中。从惗禅师是山东青州临淄人,幼小出家,他一生都崇尚茶、爱惜茶,几乎是唯茶是求。在他每一次说话时,总会说一句“吃茶去”。比如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的诗人赵朴初就曾经引用了“吃茶去”这一典故,在他的诗句里面有这样两句诗词:“空持百年偶,不如吃茶去”。甚至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启功先生也引用到了“吃茶去”这一典故。当前“吃茶去”这一典故已经成为中国人以茶会友、用茶的习惯用语。也正是由于少部分人的迁徙,将国外的佛教文化传播至我国的境内,再与当地的茶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才形成不少和佛教相关的茶文化典故。促进了佛教和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总结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又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长时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人们的迁入迁出,使我国的迁徙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对于我国的茶文化典故的发展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迁徙文化的影响,不仅使茶文化典故的起源得到创新,而且也丰富了其发展的内涵。尤其是茶文化与佛教文化所产生的典故,更是流传至今,被现在不少的人所沿用和喜欢。

参考文献

[1]郭雅玲,冯会,郑明芬,黄晓敏.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与产品发展探讨[J].福建茶叶,2011(2):43-47.

[2]邢雯芝.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J].福建茶叶,2015(5):58-60.

[3]叶丽琴.温州茶文化及其对温州茶产业发展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4.

第4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英汉习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245-02

引言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同时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发展受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又随着社会历史的变革而发展变化。语言的产生是不同地域的人群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自然产生和演化的结果,而作为语言精华的习语,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习语,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固定表达,是任何一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固定表达方式,因此更能反映不同地域两种语言的文化异同[1~2]。

翻译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一种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狭义的字面翻译;另一个是把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3]。简单地说,翻译即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所以特殊的文化内涵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翻译[4]。

两种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的交流。由于中英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造成了两种语言的差异,同时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所形成的不同风俗习惯也强烈地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在交际过程中,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两种人能否沟通,不仅取决于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和历史底蕴的理解。本文旨在通过对基于历史与风俗习惯所形成的文化差异的讨论,以研究其对英汉习语翻译的影响,从翻译的准确性和内涵对所处文化进行分析,探讨民族历史和文化在英汉翻译中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大量事例说明了不同历史与文化习惯对翻译的影响,以期通过此研究为英汉翻译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基于历史的英汉习语对比

翻译既能体现译本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历史性定位的过程,也能再现原文在新文化中得到认可的过程。只有在新的语境中有意识地为译本确定一个适当的历史性地位,才有可能使译本带给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当代读者相似的阅读和审美效果。

1.历史语境。翻译时“如果不和文本作者的历史性联系起来,文本就难以理解和解释;如果不和解释者本人的历史性联系起来,文本的理解也就失去了意义和目的”[5] 。在翻译方面,仅懂得单词、句子原意是不够的。只有对语义等后面的文化含义和历史背景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真正达到音、形、意三方面的翻译境界。而翻译时一旦忽略了语义的历史事实因素,翻译出来的东西会使人不知所云,至少会让人产生不必要的错觉[6]。如日本人在南京建立的一座旅店,英文叫Grand Hotel。如果译为“大旅馆”,也不算错,但没有与其历史相联系,没有任何感觉,南京地处江南,既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而现今译为“古南都”,则结合了音、形、意三方面,是最佳的选择。

2.历史制度。因为历史的原因,在汉语里变成了贬义词。但很多译者看到“bureaucracy”想当然翻译为“”。其实,“bureaucracy” 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最大贡献之一。这个词主要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从而实施任人唯贤的治国之道。西方直到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后才打破了封建社会的世袭制度,开始任人唯贤的人事制度。所以在西方这个词属于中性词,没有任何贬义。

3.历史事件。词义的历史变化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尤其是一些经历了特定历史事件后产生的新义的词,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反复推敲上下文,把握其中具体语境的含义。例如:You are not Robinson Crusoe,you are not alone,so don’t be so damned selfish.(又不是流落孤岛,与世隔绝的鲁滨逊,不要事事只为自己打算。)这里的鲁滨逊成了流落孤岛,与世隔绝的代表,译文顺其所指,通过补充说明,译出原文的风格。

另外,从基于历史事件的英汉成语中也可以发现,二者是有区别的。如汉语成语:“焚书坑儒”,“围魏救赵”,“完璧归赵”,“三顾茅庐”,“名落孙山”,“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过五关斩六将”等。英语成语:mask one’s batteries“掩盖敌意”,stick to one’s gun“坚持立场”,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cook one’s goose“自毁前程”等。在诸如上述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有在了解了词语的来龙去脉和本土文化,才能更加准确地将其翻译,否则,即使翻译成其他语言,也会使读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语成语多为四字结构,偶有三字或多字组成,且动宾式或连谓式较多,大多用对偶形式,而英语中的短语都用动宾结构,并且这些来自于历史事实的短语都与人称有关,也就是说英语中或者说西方文化中更注重个人的功绩奉献,所以在动词和宾语之间都有表人的one’s。这也就是说我们在翻译汉语词汇时尽量运用人称指代,而英语翻译成汉语则更多用主动动词。

4.历史典故。基于历史典故的英汉谚语也是不相同的。如汉语词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三顾茅庐”、“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英语词语:When Greek meets Greek,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两雄相争,其斗必烈”,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有了好的开头,才有好的结果”等。因此就谚语来看,两种语言截然不同,汉语采用四字结构的对偶形式或押韵形式,字数很多或单独成句的情况较为少见,而汉语典故绝大多数为名词性词组,因而常在句中充当一个句子成分。英语典故除上述汉语典故的句法功能外,常可单独成句,往往都是独立完整的句子。

二、源于风俗习惯的英汉对比

1.生存环境。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因此,成语或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谚,如:“斩草除根”、“顺藤摸瓜”、“骨瘦如柴”、“草木皆兵”。再者,比喻花钱浪费,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喜欢航海,英语中出现大量有关航海的习语,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而在汉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如:plain sailing “一帆风顺”、still water run deep“静水流深”、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等。我们把“be left high and dry”翻译成“陷入困境”,把“all at sea”翻译成为“不知所措”等等。

中国农谚大多用四字成语,对仗工整,而英语中航海成语大多采用介词短语,词义也较浅显。因此,对于此类词语的翻译,译者应该充分了解习语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当地的自然、生活环境,以求翻译更加准确。

2.风俗习惯。英汉风俗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是东西方国家对于狗这种动物的态度[7] 。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大多数情况下,在汉语习语中都含有贬义,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年来,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常被作为宠物养起来,但其贬义形象却一直留存在汉文化中。而西方人把狗当做心爱的东西,对狗有着哀怜的情感。因为,狗既被他们视为人类的宠物、朋友或伴侣,同时也作狩猎之用,所以,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没有贬义。如luckydog“幸运儿”、topdog“最重要的人物”,而且常用狗来比喻人的行为。如The 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dog,“累极了”是dogtired。

另外在中国,亲属称谓词,诸如“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伯伯;叔叔;姨夫;姑父;大伯;舅舅”、“姨姨;姑姑”等十分具体且繁杂,这些都是因看重亲属关系的态度以及宗法制度和观念在汉族社会长久存在的客观现实。而这一套称谓,真正与英语对应的只有六个,即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儿子―son、女儿―daughter、丈夫―husband和妻子―wife,其余的则都不对应,如:哥哥;弟弟―brother、姐姐;妹妹―sister、伯伯;叔叔;舅舅―uncle、姨姨;姑姑―aunt。

因此,对于此类词语的翻译,译者应该充分认识风俗习惯在习语翻译中所处的地位,否则,经翻译后,词意可能会大相径庭,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3.。宗教对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英汉语言受的影响也较大。中国是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佛教对中国人的影响留传深远,人们相信有“佛主”保佑的一生。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如“借花献佛”、“鬼使神差”、“大慈大悲”等。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道教的“玉皇大帝”、佛教的“阎王”,有“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西方国家均不存在。西方人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与此相关的习语也相继出现,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d be with you“上帝与你同在”、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咒语。

结语

一种语言的形象语言,往往最为生动最有特色的部分,而最常见的形象语言就是成语,谚语,俗语或习语。由于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像英语和汉语这样源远流长,表现力丰富的语言往往是利用形象来取得生动的效果。但英汉民族所处的地域不同,英汉语言的表现形式、词化程度及语义蕴涵度也有很大的差异。这样在翻译中,准确地翻译概念有时比翻译句子更难。所以,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研究时,要追求“音、形、意”三方面的“信、达、雅”,必须深入了解词义的历史背景和风俗特点,只有充分研究两种语言的风俗文化和历史因素以及词语的特定环境,才能使译语忠于原义,被读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伟强.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安阳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1):104-105.

[2]龙江华.文化比较及习语翻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69-72.

[3]邹白茹.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化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9-80.

[4]高玉兰.历史语境与翻译选词[J].山东外语教学,1999,(3):52-55.

[5]张今.文学翻译理论[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5篇

1、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奥古斯丁

2、习惯比天性更顽固。——昆图斯

3、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奥维德

4、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萧伯纳

5、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莎士比亚

6、对我们的习惯不加节制,在我们年轻精力旺盛的时候不会立即显出它的影响。但是它逐渐消耗这种精力,到衰老时期我们不得不结算帐目,并且偿还导致我们破产的债务。——泰戈尔

7、当你开始依照习惯行事,你的进取精神就会因此而丧失。——乌纳穆诺

8、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9、人喜爱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忒壬斯

10、习惯使社会阶层自行分开,不相混杂。——威·詹姆斯

11、习惯支配着那些不善于思考的人们。——华兹华斯

12、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王尔德

13、我们看到一种风俗只要起了头,就能继续流行。因为它的基本精神是那种巨大的力量——信念;由于穷年累月的惯例和长期的风俗习惯,信念达到了顶点,能够产生惊人的效果。——马克·吐温《赤道环游记》

14、习惯就是一切甚至爱情中也是如此。——沃维纳格

15、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

16、任何事物都不及习惯那么神通广大。——奥维德

17、人们想的和做的对他们来说都是理所当然的,只有时间才能慢慢使人改变,而任何合乎理智的论据都不能使人改变对他显然有害的一下习惯。——高尔基

18、习惯是很难打破的,谁不能把它从窗户里抛出去,只能一步一步地哄着它从楼梯上走下来。——马克·吐温

19、一种传统的习惯每每是越没有存在的理由,反而越不容易去掉它。——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20、习惯虽然可以是一个使人失去羞耻的魔鬼,但是它也可以做一个天使。——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21、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培根

22、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亚里士多德

2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但丁

24、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约·凯恩斯

25、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普劳图斯

26、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马斯洛

27、习惯正一天天地把我们的生活变成某种定型的化石,我们的心灵正在失去自由,成为平静而没有激情的时间之流的奴隶。——托尔斯泰

28、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就是最差的主人。——爱默生

29、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爱比克泰德

30、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

31、许多富有创见的人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们被习惯引入歧途。——济慈

32、根深蒂固的恶习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玉外纳

33、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34、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高汀

35、习惯是社会的巨大的飞轮和最可贵的维护者。——威·詹姆斯

36、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西寒罗

37、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马克·吐温

38、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养成一种做好事的习惯。——Aristotle

39、在日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习惯抵得上一磅智慧。——托·布·里德

40、习惯这始,哪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

41、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自己——奥斯特洛夫斯基

42、习惯创造的奇迹多么惊人呀!习惯的养成又是多少快和多么容易呀——无论地那些无关重要的习惯和那些使我们起根本变化的习惯,都是一样。——马克·吐温《三万元的遗产》

43、必须戒绝醇酒和女人。快乐是如此短促,如此模糊,而悔恨是如此巨大。——托尔斯泰

44、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西塞罗()

第6篇

本文通过对回族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的研究,以及宁夏回族聚居区回族文化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在思想观念、经济活动、宗教活动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较显著变化。

【关键词】

回族文化;内涵;变化

回族是以伊斯兰教为纽带,经过数百年的融合而由多种民族成分重新建立的一个“新民族”。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民族成员虽然风俗各异,语言不一,但对伊斯兰教的共同信仰使他们的观念在融合的基础上趋于一致,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回族文化。回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并承担着为新宁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重要任务。在发展滞后的宁夏回族聚居区大力弘扬回族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回族文化品牌,对于提高和谐社会发展水平,用先进文化去占领回族聚居区阵地,让健康向上的现代文明进村入户,是新宁夏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回族文化的基本内涵

关于回族文化基本内涵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关于回族文化的界定尚无一致的观点,但已经有许多人根据自己的研究学科和视角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兹就有代表性的观点列举如下:第一种观点认为回族文化是一种有着鲜明特色的,以伊斯兰文化为内核,大量吸收融合中国传统的汉文化,即融两种文化为一体的新型文化,充分体现了回族文化民族性的鲜明特征。第二种观点是从文化学角度提出:“回族文化是世界两大文化――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相当恰当,相当充分,相当全面的合和。”第三种观点从回族史的角度讲:“回族的形成属于一种特殊的模式,因此,回族文化的形成也属于一种特殊的模式。伊斯兰教在回族及其文化的形成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她从起源上和本质上决定了回族的命运,决定了回族文化的性质。”“以宗教为纽带和核心将民族穆斯林凝聚在一起,铸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以伊斯兰文化为内核,广泛汲取文化并将两者融合起来,酿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回族文化”。第四种观点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回族文化基本上是世界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本土文化通过双向交流,在渗透过程中形成的。而这种文化,在当时以其各自独特的风貌,丰厚的积淀,现实的价值,历史的地位雄踞于世界文化的巅峰。两个高度发展的文化,俱是源远流长,在这个新的社会共同体中,它们融会成一种新的民族文化。”第五种观点从多维视野的角度提出:“在文化上,回族文化是在伊斯兰文化(含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波斯伊斯兰文化、突厥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蒙古文化、藏文化等交流、融合,并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但回族文化不是以上几种文化的简单堆积和叠加,而是以一定的结构和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程度。”

二、宁夏回族聚居区回族文化发展变化

宁夏回族聚居区回族文化的发展变化是在现代化冲击下进行的,是由回族社会发展以及回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引起的,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最主要包括宗教、观念、风俗习惯、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一)宗教活动的变化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回族的民族意识增强,表现为宗教建筑(尤其清真寺)明显增多,这反映了穆斯林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心理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又出现了一些变化。传统宗教习俗,在宁夏南部山区偏远的农村中仍严格保持,宗教氛围较浓厚,但在现代化冲击较大的宁夏北部地区则不一样。比如一些民族干部、在城里上学的学生,由于工作或学习繁忙,以及条件的差异,可能就没有许多时间做礼拜,一些宗教活动简化了,宗教节日的气氛也渐渐淡了。一些特殊的场合,工作性质的特殊,可能打破烟酒的禁忌。当然,由于不同门宦派别在各自宗教生活习俗中的要求各不相同,受现代文化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而离城市较远、较封闭的地区,传统的宗教活动受到的影响较小,受现代化的冲击较小。但总体来说,、宗教活动在现代化的影响下有了改变。

(二)观念的变化

1、职业观念

回族是一个善于经商的民族,由于宁夏回族聚居区的自然条件、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多限于小摊小贩式的经营,而大多数回民仍然居住在农村以种田为生,职业结构很简单。随着现代化在全国各地的渗入,科技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宁夏回民的职业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在农村居住的回民,除种田外,还从事养殖、加工、塑料大棚种植等,在农业生产中采用机械化程度也逐年增加。此外,回族的职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改变了过去比较单一的职业结构,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开始选择各种各样的职业。尤其是距离城市较近的回族社区,接受了现代文化的传入,从事餐饮业、运输业、商业,或到城市、乡镇企业中打工的回民也较多,他们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也把现代文化带入宁夏回族聚居区,影响了回族群体的职业观念。

2、消费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回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确立了自我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消费文化,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消费结构趋于科学、合理和多样化。人们用于文化教育、娱乐休闲和文化服务消费的支出大幅度增长,日常生活消耗比例不断下降,消费质量逐年提高。变化突出地表现为文化含量的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宁夏回族聚居区回民将收入的大部分投资于子女的教育和本人的再教育,而电视、电话、洗衣机等电器进入回民家庭,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三)风俗习惯的变化

1、婚丧、节日习俗

在宁夏南部偏远山区仍保持传统习惯,有红白喜事时全村人都参加,而在城市或邻近城市的地区,一般只有亲戚和邻居参加。传统的宗教节日气氛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也渐淡了,更多的吸收了汉族的节日内容,如过春节、元旦等。

2、居住格局

回族传统上围绕清真寺居住,这样的居住格局避免了与异族的多接触,有防止同化的排外心理,有利于民族内凝聚力的增强。但另一方面,减少了回族与外界的接触,失去了回族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来发展本民族的机会,并且影响了与其他民族的关系,从而减弱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但在现代化的影响下,经济的发展,现代生活的进行,造成大量商业区的出现和楼层建筑的增多,回族的传统居住格局被打破,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日益增多,而回民之间的交往相对较少,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景兰,马朝旗.家庭教育与回族文化观念的形成[J].西北大学报,1997,(3)

[2]李兴华.浅谈回族文化[J].回族研究,2007,(4)

[3]百崇仁.伊斯兰文化是回族文化的内河[J].回族研究,1994,(4)

第7篇

关键词:地理教育;创新;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

近几年来,中学地理教育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几年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量算实地距、判断方位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本人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初中地理教学的方法。

一、创设新颖情境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巧引歌曲。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

3.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西亚”一节时,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候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这样吸热就少,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二、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又如在学习我国的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学生围绕问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八年级上课时,有一位男同学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的“几”字形拉直,从甘肃兰州到河南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一次地理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了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同学提出同样的治理办法。可见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意料,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为什么?”由此,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

三、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

四、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

五、合理地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第8篇

【关键词】英语语言学 多维视角 文化研究 文化内涵 交流技能

引言

英语语言最重要的是就用于日常的交流与共同,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思维习惯之间的差异,使得对于英语语言的表达以及语言文化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这也就是英语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了解英语语言的内核以及精确的意思表达,了解相互之间的语言文字转换,提高英语语言的实际沟通与交流的效果,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准确使用英语语言,才开始了真正了解英语语言作为社交工具的作用,也才能更好的缩短相互之间因为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矛盾,也才能实现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之间的融合,实现英语语言的工具性作用。

一、英语语言学多维视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对英语语言学的研究,实际就是对于以英语为主导语言的综合性文化的研究,不仅是对英语词汇、表达、语言逻辑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依托于英语语言而表现出来的英语文化的意识形态,这些就是深刻影响着英语语言的综合体系的架构的因素,也将是英语语言研究的重要方向,形成了英语语言学多维视角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英语语言学研究多维视角的必要性:英语语言作为一种世界层面的交流性语言工具,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行为沟通的=桥梁,因此必须要深刻的把握英语语言的准确表达以及英语语言的汉语化转换,这是现代经济文化社会必然要求,也是语言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同时英语语言不仅表现在日常的沟通与交流过程,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以经济文化为载体的一系列的语言形式,如电影、歌曲、国家政策、经济文化交流等形式,也深刻的反映着英语语言的内在表达思维以及文化惯性,因此必须要坚持对于英语文化研究的多维视角,从以英语为表现形式的各种英语符号展开对于英语语言的研究,才能全方位、系统化的把握英语语言的含义,实现对于英语语言的掌握。

2.英语语言学研究多维视角的可行性:虽然英语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要想深刻全面的研究英语文化的所有内涵,并与中国文化全面对应,从难度上是不可行的,但是由于英语语言的表现形式如同中国文化一样,具有鲜明的多样性,因此从研究实效性来讲,可以通过英语语言为载体的各种形式,构建出英语语言学的大体框架,然后从框架的内部再慢慢的加以补充以及全面说明。不仅可以通过英语语言条件下的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等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的将电影、文学作品歌曲、风俗习惯等作为英语语言研究的突破口。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多角度、多宽度的英语语言研究,就可以真正实现对于英语语言的整体把握,实现对于英语工具性效果的正确运用。

二、多维视角下的英语语言学研究

在语言研究上,我们不能只从一个方面进行研究,容易造成对于英语语言的单一、过错性认识,需要多方面的进行系统化的认识,然后进行系列化的总结与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实现对于英语语言的全面掌握,也才能从英语语言的具体表现的环节上,实现对于语言的解释性认识,提高对于英语语言与汉语语言之间的融合与交流。

1.从历史的角度研究英语语言学:任何语言都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对于历史的准确把握,将会对英语语言的特殊意义以及英语的表达思维研究,提供具有说明性的依据。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把握特殊的历史事件,同时还要积极的把握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的变化,将历史的变化与语言的变化结合起来,重要的是将英语文化与语言结合起来,同时结合英语语言中对于英语历史的表述与评价,得到英语语言背景下的英语思维模式变化以及价值观的变化,这些都是英语语言所要传递的问题,也将是英语语言在英语历史研究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是实现英语语言研究在历史方向突破的关键。

2.从经济的角度研究英语语言学:经济关系以及经济发展将会带动英语语言的发展,而经济政策以及经济手段的开发也是英语语言的具体变现形式,对于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社会关系的构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反过来也在不断的影响着英语语言的发展,因此在研究英语语言的同时,必须要紧密的与经济环境结合起来,从经济社会的变化以及经济关系的发展,来研究英语语言的发展变化,将会更加深刻的反映着英语语言独特的表达习惯以及社会性思维的模式,将会对英语语言的研究起来一个方向性的指导。同时在经济交流的过程中,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促进英语语言类型的发展,是形成英语语言分支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