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风俗礼仪文化常识

风俗礼仪文化常识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07 08:50:11

风俗礼仪文化常识

风俗礼仪文化常识第1篇

社交礼仪常识1:什么是礼仪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社交礼仪常识2:礼仪是由哪几项基本要素组成?

礼仪是由(1)礼仪的主体;(2)礼仪的客体;(3)礼仪的媒体;(4)礼仪的环境等四项基本要素所构成的。

社交礼仪常识3:什么是礼貌?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社交礼仪常识4:什么是礼节?

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

社交礼仪常识5:什么是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如容貌、服饰、姿态等。

社交礼仪常识6:什么是仪式?

仪式是指在特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如发奖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等。

社交礼仪常识7:礼仪的六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共同性、继承性、统一性、差异性、阶级影响性、时展性。

社交礼仪常识8:礼仪的四个原则是什么?

(1)尊重的原则;(2)遵守的原则;(3)适度的原则;(4)自律的原则。

社交礼仪常识9:礼仪的功能有哪些?

(1)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2)它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3)它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4)它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社交礼仪常识10:为什么要讲究礼仪?

讲究礼仪并非是个人生活小节或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现实反映,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社交礼仪常识11:礼仪对社会的作用是什么?

对社会来说,礼仪能够改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化素质。

社交礼仪常识12:礼仪对个人的作用是什么?

对于个人来说,礼仪可以建立自尊、增强自重、自信、自爱、为社会的人际交往铺平道路,处理好各种关系。

社交礼仪常识13:什么是习俗?

习俗和礼貌很相似,习俗也包括服装的规矩、问候、告别以及就餐的礼貌等,不过它集中地体现了在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受欢迎的举止,而不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

社交礼仪常识14:应当如何对待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

(1)对于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是应当予以承认的;(2)在涉外交往中,对于类似的差异性,尤其是我国与交往对象所在国之间的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重要的是要了解,而不是要评判是非,鉴定优劣。

社交礼仪常识15:什么是礼宾序列?它有哪几种主要的排列方法?

它又叫礼宾次序或礼宾排列。它是指在外交活动中,依照国际惯例与本国的习惯做法,对于应邀而至的众多国家、团体或个人的尊卑顺序,所进行的合乎礼仪的排列。

当前,在各国的外交实践中,礼宾序列共有以下五种具体排列方法。

(1)按照来宾的职务高低的顺序进行排列;(2)按照外交活动的参加国国名的拉丁字母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3)按照来访国告知东道主该国组成代表团,或是决定派遣代表团的日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4)按照有关各方正式抵达活动地点的具体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5)不进行明显的尊卑顺序的排列。

社交礼仪常识16:《礼记》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请问你怎样理解?

(1)这体现了礼仪的原则中敬人原则;(2)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与交往对象既要互谦互让,互尊互敬,友好相待,和睦共处。而且更要将对交往对象的重视、恭敬、友好放在第一位;(3)在礼仪中,对待他人的要求比对待个人的要求更为重要。要做到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

社交礼仪常识17:什么是合十礼?

信奉佛教的国家,如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盛行合十礼,合十礼就是两个手掌在胸前对合并微微上举,同时头微向下俯下,合十礼以跪拜为最尊敬,蹲着行礼次之,平常是站着行礼。

社交礼仪常识18:个人形象六要素是什么?

(1)仪容,指一个人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2)表情,通常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3)举止,指的是人们的肢体动作;(4)服饰,是对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的统称;(5)谈吐,即一个人的言谈话语;(6)待人接物,具体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的态度。

社交礼仪常识19:个人的基本礼仪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

(1)发型得体。男性头发前不盖眉,侧不掩耳,后不及领。女性根据年龄、职业、场合的不同,梳理得当;(2)面部清爽。男性宜每日剃须修面;女性宜淡妆修饰。保持口腔清洁;(3)表情自然。目光温顺平和,嘴角略显笑意;(4)手部清洁。定期修剪指甲并保持手部洁净。女性在正式场合不宜涂抹浓艳的指甲油。

社交礼仪常识20:怎样学习礼仪?

(1)要掌握有关礼仪的理论知识;(2)积极参加礼仪实践;(3)学习礼仪,最好要经过专业训练;(4)要向群众学习;(5)礼仪修养要善于自我检查和总结;(6)学习礼仪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社交礼仪常识21:修饰头发,应注意的问题有哪几个方面?

(1)勤于梳洗;(2)长短适中:包括性别因素,身高因素,年龄因素,职业因素;(3)发型得体:包括个人条件所处场合;(4)美化自然:包括烫发,染发,作发,假发。

社交礼仪常识22:化妆时,应遵守的礼仪规范是什么?

(1)勿当众进行化妆;(2)勿在异性面前化妆;(3)勿使化妆防碍于人;(4)勿使妆面出现残缺;(5)勿使用他人化妆品;(6)勿评论他人的化妆。

社交礼仪常识23:在社交场合,男士留头发的标准是什么?

前不覆额,侧不掩耳,后不及颈

社交礼仪常识24:不良的站姿有哪几种?

(1)身躯歪斜;(2)弯腰驼背;(3)趴伏倚靠;(4)双腿大叉;(5)脚位不正当;(6)手位不当;(7)半坐半立;(8)浑身乱动。

社交礼仪常识25:入座后,下肢的体位主要有几种标准坐法?

(1)正襟危坐式;(2)垂腿开膝式;(3)双腿叠放式;(4)双腿斜放式;(5)双脚交叉式;(6)双脚内收式;(7)前伸后曲式;(8)大腿叠放式。

社交礼仪常识26:坐姿应注意哪些细节?

(1)入座后两手不可同时放在扶手上,不得半躺在沙发上;(2)不要跷二郎腿、不能不停地抖动双腿后摇摆腿脚;(3)女士不要等坐下后,再重新站起来整理衣裙;(4)不要把脚藏在座椅下或钩住椅腿;(5)不要猛起猛坐,弄得座椅乱响;(6)女士切忌两腿叉开,腿省伸的老远。

社交礼仪常识27:入座后,下肢的体位主要有几种标准作法?

(1)正襟危坐式;(2)垂腿开膝式;(3)双腿叠放式;(4)双腿斜放式;(5)双脚交叉式;(6)双脚内收式;(7)前伸后曲式;(8)大腿叠放式。

社交礼仪常识28:禁忌的坐姿有哪些?

(1)头部乱晃;(2)上身不直;(3)手部错位;(4)腿部失态;(5)脚部乱动。

社交礼仪常识29:遵守社交礼仪,在行路时就要对自己始终自律,具体而言应注意哪几方面?

(1)不吃零食;(2)不吸香烟;(3)不乱扔废物;(4)不随地吐痰;(5)不过分亲密;(6)不尾随围观;(7)不毁坏公物;(8)不窥视私宅;(9)不违反交通规则。

社交礼仪常识30:行走时应注意哪些规范?

行姿。对一般人走的基本要求是要轻盈、快捷,不能拖泥带水。注意:(1)走时鞋底不能与地面摩擦;(2)女性走路时脚不能外八字或内八字;(3)两人以上的人在公众场合行走,切忌勾肩搭背。总之,男士应步伐矫健,显出阳刚之美;女士则应款款轻盈,显出柔和之美。

社交礼仪常识31:行姿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1)行姿的步幅。步幅是指行进时前后两脚之前的距离,在生活中步幅的大小往往与人的身高成正比;(2)行姿的步位。正确的步位是:走路时两只脚踩的接近于一条直线,而不是两条平行线;(3)行姿的步速。在行进时,步速应保持均匀、平稳、不能过快过慢,忽快忽慢;(4)行姿的步韵。行进时,膝盖和脚腕应富有弹性,腰部应成为身体中心移动的轴线,双背自然轻松地前后摆动,保持身体各部位之间动作的和谐,使行走具有一定的韵律,显得自然美;(5)行姿的步态。步态还是一种微妙的语言,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情绪,当心情喜悦时,步态就轻盈、欢快;当情绪悲哀时,步态就沉重。

社交礼仪常识32行姿应注意怎样的细节?

(1)不要大甩双臂、左摇右摆,给人以轻浮、不稳重的感觉;(2)不要低头,给人不自信或不安全的感觉;(3)不要昂头,给人以自傲和目中无人的感觉;(4)不要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以免引起旁人的戒备之心;(5)不要落脚太重,发出“咚咚”声,不要鞋跟钉铁掌;(6)切忌顺拐或“内八字”和“外八字”;(7)切勿三五成群,左拥右挤,阻碍别人行路。

社交礼仪常识33:禁忌的站姿有哪些?

人在站立之时要“站如松”,力荐站立时肩斜、含胸、挺腹、背弓。(1)双腿不能叉开过大。不然的话,甚是不雅;(2)双脚不能随意乱动;(3)不能表现自由散漫。

社交礼仪常识34:什么是习俗?

习俗和礼貌很相似,习俗也包括服装的规矩、问候、告别以及就餐的礼貌等,不过它集中地体现了在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受欢迎的举止,而不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

社交礼仪常识35;在公共场合着装有哪些禁忌?

(1)不可在公众场合光膀子、卷裤腿、穿睡衣;(2)女性在办公场所不宜穿着吊带装、露脐装、超短裙、短裤等。

社交礼仪常识36:简述着装应遵守的“三一律”原则。

“三一律”,是一项重要的服饰规范。它强调的是色彩的搭配问题,即要求男性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应当使自己的公文包与鞋子、腰带色彩相同或相近,并首选黑色。

社交礼仪常识37:在社会礼仪中着装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整洁合体。(保持干净整洁,熨烫平整,穿着合体,纽扣齐全);(2)搭配协调(款式、色彩、佩饰相互协调);(3)体现个性(与个人性格、职业、身份、体形和肤色等特质相适应);(4)随境而变(着装应该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5)遵守常规(遵循约定俗成的着装规矩)。

社交礼仪常识38:不同场合着装有哪些特点?

(1)公务场合,要“庄重保守”;(2)社交场合,要“时尚个性”;(3)休闲场合,要“舒适自然”。

社交礼仪常识39:正式场合女士着装的礼仪有哪些?

在重要会议和会谈、庄重的仪式以及正式宴请等场合,女士着装应端庄得体。

(1)上衣:上衣讲究平整挺括,较少使用饰物和花边进行点缀,纽扣应全部系上;(2)裙子:以窄裙为主,年轻女性的裙子下摆可在膝盖以上3厘米?6厘米,但不可太短;中老年女性的裙子应在膝盖以下3厘米左右。裙子里面应穿着衬裙。真皮或仿皮的西装套裙不宜在正式场合穿着;(3)衬衫:以单色为最佳之选。穿着衬衫还应注意以下事项:衬衫的下摆应掖入裙腰之内而不是悬垂于外,也不要在腰间打结;衬衫的纽扣除最上面一粒可以不系上,其他纽扣均应系好;穿着西装套裙时不要脱下上衣而直接外穿衬衫。衬衫之内应当穿着内衣但不可显露出来;(4)鞋袜:鞋子应是高跟鞋或中跟鞋。袜子应是高筒袜或连裤袜。鞋袜款式应以简单为主,颜色应与西装套裙相搭配。

着装不要过于暴露和透明,尺寸也不要过于短小和紧身,否则会给人以不稳重的感觉。

风俗礼仪文化常识第2篇

关键词:墓园设计;嬗变;要素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上,墓园是一座最真实记录其进程的地下博物馆,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缩影。墓园中的帝陵常常是其集中体现。如果我们按时间顺序把中国各朝各代的墓园排列在一起,就能展现中国历史的全貌。前后相沿的夏、商、周、战国、秦、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诸多王陵或帝陵,或地面有如皇宫般的建筑,或地下有数不清的文物,例如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奇迹”,它们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同时,墓园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最全面、直观地表征出各个不同朝代的工艺美术发展水平。可以说,古代墓园设计既不限于建筑设计,又不囿于工艺品设计。它表面是关于死的问题,实则是关于生的问题。研究我国古代墓园设计嬗变的轨迹和要素,能够从一个侧面显示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流转传承,学术和认识意义不言自明。影响或制约墓园设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殡葬礼仪习俗,社会政治思想观念和经济状况,科技和材料水平。

1 殡葬礼仪习俗的影响

1.1 殡葬礼仪习俗的来源

殡葬的历史源远流长。从考古学资料看,最早的殡葬出现在欧洲旧石器时代,距今大约10~14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已有了殡葬死者的习俗;我国最早出现在大约18000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时期。[1]殡葬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灵魂不死”观念的诞生。古人对“灵魂”的意识是源于死亡和梦。我国大约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灵魂的原始宗教观念,如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瓮棺上留有供亡灵出入的小孔,便是灵魂不死意识的具体体现。[2]原始人相信存在一个所谓的“阴间冥界”,他们不但以当时的生活条件和要求来虚构鬼魂世界及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把自己的心理诉求都附加给鬼魂,希望通过葬礼,用满足鬼魂种种要求的形式来达到自我安慰并祈求他们庇护、保佑。由此产生了形形的葬礼和葬俗,即殡葬礼仪习俗。[3]由“魂”的汉字的构成就可知它是一个会意字。由“鬼”到会意字“魂”,表明古人已经知道“鬼”和“魂”的关系,“魂”是源于“鬼”。导致灵魂意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梦。原始人在睡眠时的做梦现象:梦中可以打仗、从事狩猎、劳动等等在白天可能从事的所有事情以及见到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亲朋好友等“怪异”现象,似乎这是独立于身体而存在的一个另外“自我”。这个“自我”,原始人将它称之为灵魂。[4]人们由此认为:人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身体,一部分是灵魂;人的死亡只是身体的死亡,但灵魂还在人世间。因此,对于灵魂仍在的肉体自然要善待。这种原始人的生死观和灵魂意识导致了丧葬礼仪的形成。

1.2 殡葬礼仪习俗的变化历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殡葬礼仪习俗经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从《易・系辞下》中记载原始社会的“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到儒家思想中礼制的建立。西周时把丧礼列为五礼之一,对每一个人的殡葬都以“礼”的形式来规定、限制。到唐代,殡葬礼仪以制度和法律的形式被规定并沿袭下来。在礼仪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原始社会的氏族墓地,西周时期的五服制,汉朝的墓祭之风,唐代的三教合一形式,宋代的简葬薄葬形式,等等。民间丧仪是以儒家礼制和历代丧制为依据,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当时的社会风尚进行了增删、演绎转变而成。[5]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俗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俗已基本具备,以“礼”的形式规范下来。秦汉时期的丧葬礼仪大体上继承春秋战国时的丧葬礼仪制度,而且趋于隆重化。以西汉中期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中期以前的贵族大墓多位土坑直穴木椁墓;中期以后用陶质明器取代实用的贵重器物随葬,是中国古代丧葬礼俗的一次重大变革。[6]

魏晋时期,由于国家战乱频繁,礼仪大体与汉同,只是采用薄葬,丧事从简,也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中记载,魏武帝曹操于建安二十三年为其预选寿陵时下令:“因高为基,不封不树”。魏文帝曹丕更是废除了陵寝制,取消上陵礼仪。他以“古不墓祭,皆设子庙”为由下令废去其父“高陵上殿屋”,使“车马还厩,衣服藏府”。北朝时,丧葬礼俗汉晋兼并,最有特色就是渴葬,古礼称死者未及葬期而提前埋葬,《公羊传隐公三年》:“葬者曷为或日或不日,不及时而日,渴葬也。”南朝同魏晋丧葬礼仪差不多,但在皇陵建筑上还是比较规范。

隋朝在位时间短,虽然恢复了秦汉礼仪制度,但是在营建规模上还远远比不上秦汉陵寝那样高大宏伟。唐代时,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最为繁荣、鼎盛时期,丧葬礼仪发展的最为完善,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礼仪习俗的集大成者。根据《唐开元礼》丧葬礼仪的记载,唐代三品以上、四品以下至庶人丧葬程序一共有七十六道。宋代继承了前代,但政治色彩更浓。元时由于是少数民族的统治,对汉族有防范心理,要求丧葬礼仪必须建立在“忠、孝”观念之上,对汉族的丧葬礼仪进行必要的改革。明代的丧礼,君臣上下各有等差,帝后的丧礼最为隆重,也借鉴唐代的很多做法。清代沿袭明代,变化不大。

风俗礼仪文化常识第3篇

关键词:婚礼曲宴席曲舞蹈曲五声羽调式宫商调式

土族是青海高原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土族人在长期的生活中,与汉族、蒙古族藏族、回族交错杂居,在不断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具有独特而丰富、满溢着风味的民族文化艺术。其音乐文化元素也与多种文化不断交流和渗透,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

它的婚礼歌即是其音乐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也和这个民族一样,以其独特的音乐形象和魅力发展传承下来。土族婚礼歌展示了土族独特的婚礼习俗,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且内容广泛,结构明快,音乐悠扬,特色鲜明。一般是根据婚礼的仪式、程序,将许多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但是又彼此相对独立的婚礼曲连接而成。在艺术风格上是以原生态的面貌展现给世人,它们纯朴而又自然,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的一宗珍贵的财富。挖掘它独特的艺术价值,可以使我们能够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土族婚礼歌曲中所表达的民族文化、音乐形象、思想内涵和更好的理解民俗音乐文化。

一、土族婚礼歌概述

土族的民歌很丰富,按照其民族的传统风俗以及他们的传唱的现状来分类的话,一般可分为“家曲”和“野曲”两种。而土族的婚礼歌大部分都是“家曲”,只有少数的“野曲”。“家曲”有很多种但在土族婚礼仪式上涉及的主要有婚礼曲、宴席曲和舞蹈曲目安召三种。而“野曲”在土族的婚礼歌中则只有在送亲的途中有演唱,这里从婚礼曲、宴席曲和舞蹈曲安召说开去。

婚礼曲是在婚礼举行的仪式上演唱的曲子,是由在婚礼举办过程中上的程序诸如赞歌、问答歌、仪式歌、舞曲等一系列歌曲组合而成,他们看起来彼此相对独立,但实际上有着其内在的联系。

宴席曲是指用土语和藏语两种语言进行表演歌唱、表达土族人喜庆之时,村民以及亲友前往庆贺,在宴席上宾主之间表达相互间祝福和赞颂感情的歌曲。一般可分为问答歌和赞歌两种,分类的依据是歌曲的内容和曲调。按演唱次序是先唱赞歌(即宾主们先相互赞颂),赞歌风格深沉朴实,唱词多用夸张的比喻、词汇优美、曲调平缓,赞美特点突出。第二阶段则转入问答歌的演唱,问答歌知识性强,唱词内容积极向上,充分表现了土族人民热情淳朴、热爱生活、好客的美德。他们涉及的内容很多,结构紧凑、旋律平稳、曲调委婉也不失豪迈,特色突出。歌手在演出实践中可以任意选用其中的一曲调,使用多种歌词进行演唱;也有的使用几种不同的曲调来演唱将较长的唱词。总之赞歌和问答歌词曲常常交错演唱,自由结合。

安召则是以领唱和合唱的形式进行的、由土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无乐器伴奏一种集体形式的歌舞。土族人有这样的习惯:就是在喜庆的节日抑或婚礼的仪式中,人们都聚集在一起,在庭院中放歌、舞蹈。歌舞形式有点类似彝族的火把节歌舞:大家拉一个圆圈,由一至两个人领舞兼领唱。众人在后面和,领唱者首先唱出上乐句,众人则齐声合唱下乐句,气氛热烈异常。往往有一呼百应,群情激昂的效果。无论是在力度上还是在音色上都表现出很强烈的对比。

二、土族婚礼仪式及仪式中所出现的婚礼歌曲

土族的婚礼热烈而又盛大,婚礼歌依照婚礼程序形成一套形式系统固定而且完整的大型歌舞,整个婚礼进行过程几乎是一部不断上演的歌舞剧。婚礼歌形式多样,有问答歌、赞歌、戏谑歌、诙谐歌等,歌曲中反映涉及了宗教、生活习礼、神话故事、天文地理知识、历史传奇等,内容广泛丰富。土族的婚礼歌伴随着土族悠久的历史发展至今,是研究土族历史文化、宗教习俗和民间艺术的宝贵财富。

三、土族婚礼歌的音乐特点

土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内部不同的聚居地之间的音乐文化也存在着差异,其民歌在具有较多共性的前提下,形成了很多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婚礼歌也是一样,不同的地区它的婚礼歌也有着不同的地方差异,由于其婚礼歌曲目众多,内容不一。下面就以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歌曲为例对土族的婚礼歌做以简单分析。

谱例1

此乐段为的曲式结构为上下两个乐句,结构明显。其终止或半终止时大多结束在调式的主音上,在旋律中有少量的装饰音,装饰并丰富了曲调。也有的地区不做装饰音的修饰。土族婚礼歌主要以三拍子为主,据统计三拍子占婚礼歌的七成以上,但是也有节奏强弱分明、较为规整的两拍子,这首曲子在调式上是B五声羽调式,突出强调徵音对主音的倾向支持作用。谱例中有两处主音到徵音再到主音的旋律,都出现在乐句的终止或半终止处,这是土族的主要旋法特点,谱例中上行的旋律多用级进,在高音处突然反向大跳,旋律棱角分明,下行多用带附点的节奏型,具有灵巧跳动的作用,这也是土族民歌中主要的旋法特征,加上衬词如“呀”“洛拉隆洛呀”之类的,在乐曲中比较普遍使用。

谱例2

《纳信斯果》是阿姑们嘲笑纳信和新郎时的歌曲,歌词幽默风趣,善用夸张的比喻,这种歌有三种唱法,第一此乐段运用了婚礼歌中最常见的三拍子。土族婚礼歌的调式一般都采用五声调式,用得最多也最常见的是五声羽调式(如例一)或徵调式(如例二),其次为宫,商调式,角调式极少使用。此谱例为五声以G为主音的徵调式,另外每首婚礼歌都有体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三度核心音调,个性突出。它的音列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小三度和大二度的结合,如此曲旋律中的两处重复,misolla/ladore。这种类型的民歌风格特别浓厚,音调保留了较多的土族固有的古朴特征,是形成土族独特音乐风格的一个重要标志。另一类是纯四度与大二度的结合,如mi、la、sol,强调角―羽―徵三个音,有时候也强调角―羽―商,句式之间多用重复或变化重复的发展手法此曲中体现的是第一种小三度和大二度的结合,旋律形态偏重于在级进中体现三度核心音调,而韵律线以向上弯曲的弧线为主。

谱例3

风俗礼仪文化常识第4篇

关键词: 中西方丧葬礼俗 死亡文化 宗教因素

丧葬礼俗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的历史,人类的文明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积累、沉淀和发展。不管是何种文明,虽丧葬礼俗的形式复杂多样,但是至少在遵循某种丧葬礼俗和宗教仪式来表达对逝者的缅怀这一点上都是相同的。不过在具体的实施的过程中无不带有本民族的文化烙印。死亡文化的本质是生存文化,从一个民族的死亡文化中可以窥到那个民族的全部生存哲学。本文通过对中西方丧葬礼俗的差异的比较谈谈中西方死亡文化差异的宗教因素。

一、中国的“隆丧厚葬”和西方的“简丧薄葬”

从中国的历史看,丧葬礼俗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一直都有“隆丧厚葬”的传统。亲人亡故后的丧葬礼仪包括停尸、报丧、招魂和送魂、做“七”、吊唁、入殓、丧服、出丧择日、哭丧和下葬十种仪式。期间还要设宴招待前来慰问的亲朋,整个丧礼可以断断续续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而西方受到基督教的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西方丧葬礼俗有洗尸、更衣、停尸整容、送葬哭丧、宴谢、祭奠等程序,基督教仪式几乎贯穿其中,但与中国的丧葬礼俗想比就要简单很多了。以从三个方面比较中西方丧葬礼俗的差异。

1.墓地

《易经・系辞》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至春秋时期,孔子大力提倡“孝道”,厚葬之风日盛,历代不衰,并逐渐形成一套隆重复杂的祭祀礼仪制度和墓葬制度,以及种种讲究。于是,坟墓被认为是安葬祖宗及父母之首邱,上可尽送终之孝,下以为启后之谋。所以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对坟墓的安置均格外重视。风水说也由此被丧葬所重视并流传至今,在某种程度上选择风水宝地比厚葬更重要。到现在,尽管中国各个城市都实行公墓对殡葬进行统一管理,但在公墓位置的选择上,不少人还是会听从风水师的建议。

与中国相比,西方墓地的选择就没有这么多的讲究了。以美国为例,较早的墓地一般是在教堂周围,受英国和法国习俗的影响,人们也常常选择那些位于城郊风景秀丽、肃穆安详的地方作为墓地。现在西方公墓园林化程度很高,规划也很长远、划一、详细,有公路、纪念、休息、住宿、购物的场所。公墓管理很严谨,死者不论何种葬式,都要深埋,墓面平整,而后种上草皮,碑石不能太高,碑石周围要种四季花卉,一年四季墓前几乎都是鲜花盛开。整个公墓内无论墓多少,墓主何人,只见墓碑和花草,看不到任何特殊标志或土堆。

2.丧服

死亡是人生的重点,中国传统奉行“事死如生”、“慎终追远”的价值观,因此,在中国古代礼仪中,丧礼是极其讲究的,尤其是子女对父母服丧礼仪,往往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格的重要标准。丧服从重到轻,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合称五服。不同丧服穿着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其中时间最长是斩衰,期限三年。中国的丧服避精细,趋粗疏;忌华丽,尚缟素。到了近现代的时候,中国的丧葬习俗受到西方的影响,丧服有了很大改变。通常是在告别死者、悼念亡魂时,左胸别一朵小黄花,左臂围一块黑纱。有些妇女在亲人离世后在发际插一朵白绒花。这些象征的志哀方式,比起古代丧服要大大简化了。

在传统丧葬中,西方没有像中国对丧服有明确的规定,不过中西方在丧服的颜色选择上截然不同。中国采用的是白色,中国一直就用“红白喜事”称婚丧。而西方国家采用的是黑色。在美国的丧葬礼仪中,所有的灵车一律为黑色,车窗遮有黑纱。送葬人一律身着黑色系的衣服,男子打黑色领带。参加者身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以示对逝者的哀悼。人们需要黑色文化来摆脱恐惧(死亡的恐惧),并将它形象化和实在化,这是人们潜在的需要。

3.哭丧

哭丧是中国传统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是一种以哭的形式表达哀思的礼俗,贯穿了整个丧葬过程,尤其以出殡时的哭丧尤为受重视。因为出殡时必须全体子孙后代特别是男人们“唱哭”,否则就会被乡亲视为不孝。此外,哭的音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会被人们视为不孝。因此为了赢得孝顺的美名,后代子孙们往往会花钱请人替死者哭丧,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职业的哭丧者。

在西方的丧葬礼仪中也有哭的场景,但是不会像中国的哭丧那样需要嚎啕大哭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无论是在送葬路上或下葬时,亲人们都不能嚎啕大哭,只能默默流泪或嘤嘤啜泣,意为不要打忧死者灵魂安静。

二、中西方死亡文化差异的宗教根源

中国的“死亡文化”是儒家仁学道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我国原有的丧礼为表致哀;祭礼为表致敬,并有“不忘”“报德”的涵义,后渗入了佛教的果报,道教的鬼神来世观念,与原有的“不忘”“报德”思想融合,行成了中国以孝为中心的丧葬礼俗。

在中国古代儒学家看来,“生”与“死”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正如《论语・先进》所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因此,儒家对死后世界的认识是一片空白。道教为我国本土宗教,对来世也一无所知。后佛教传入,提供了死后六道轮回、托生转世的观点。道教即予以吸收附会,填补了死后世界的空白。于是出现了以儒家传统丧礼为主体,融合了佛、道二教的丧葬礼仪。“孝道”则成为儒、佛、道在丧葬礼仪中融合的关键。儒家提出了对亡故祖先“应尽孝道”的原则,佛道提出了“如何尽孝”的办法。如此,佛道影响了祖先崇拜,祖先崇拜影响了佛道,也因此影响了中国人的一般人生观。“中国人在得意时人人是儒家,失意时人人是道家,去世时人人是佛家”。中国是儒佛道三教合一,而这合一的可能也可以说是由这“孝”字说促成的。

西方的“死亡文化”受基督教的影响,是基督教灵魂学说的一部分,意在培养人们对上帝的宗教感情,净化其道德情操,坚定基督教轻尘世、重后世的生死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有罪,人活着必须赎罪,死后才能进天堂。“人的生和死是个人和上帝之间的事,死亡是灵魂摆脱了躯体而皈依上帝,人一经死亡,似乎就与自己的亲朋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躯体已经腐朽,灵魂则到一个美好的地方去了”。所以基督教轻视肉体的过程,而重视灵魂的得救。也正因为这样,对于丧礼提倡简丧薄葬,更多地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脱生前痛苦。

丧葬礼俗是人类对死亡超越的外在形式,在宗教教义的解释与参与下,它将死亡所承载的伤痛、悲苦、绝望、恐惧一一化解。并且中西传统丧葬习俗的差异不仅仅表现为“隆丧厚葬”和“简丧薄葬”。丧葬活动作为一种文化,必定体现该社会文化的某一精神,而且是人们各种心理需要的映像。不过,我们认为死亡文化及丧葬活动最终仍然是为了生者,所以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存文化。一如生和死不可分离一样,它们各自的文化也是紧密相连,同时又相互制约。

参考文献:

[1]黄建中.比较伦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风俗礼仪文化常识第5篇

关键词:維吾尔;新歌谣;民俗学;价值

歌谣在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该族的新歌谣不仅是其他歌谣民族性的延续,并且短小精悍,抒情色彩浓郁,音乐感极强。维吾尔新歌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反映了维吾尔族人的生活和情感。在维吾尔新歌谣中蕴含着丰富的维吾尔民俗文化,包括饮食、服饰、礼仪、婚丧嫁娶等多个方面。本文以维吾尔族的新歌谣及该民族的物质民俗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维吾尔新歌谣及其分类,融汇该民族饮食、服饰、民居等方面的文化,对其新歌谣中所存民俗学价值进行分析,从该民族社会民俗方面对新歌谣同岁时节庆和人生礼仪的关系实施分析,进行民俗学的内容价值的探寻。

一、维吾尔新歌谣及其分类

(一)歌谣与民俗的关系

在中国歌谣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人类语言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歌谣,歌谣是人类历史最早艺术形式的一种。歌谣充分反映了人们心理的状态及社会现实。民俗指的是历史及社会发展中,一个民族或国家为使群体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而进行的一种生活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歌谣和民俗之间息息相关,相互融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民族歌谣独特的新形式已经形成,新歌谣不仅将维吾尔族传统和民族特色充分反映出来,进行该民族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信仰、风俗礼仪审美特点及心理个性的展示。

(二)维吾尔新歌谣现状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维吾尔文学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这些变化在社会各方面及维吾尔民族的新歌谣中充分体现出来,在歌谣的主题思想和内容上都有新的变化。维吾尔族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带动维吾尔新歌谣在风格类型和内容形式上都有很多新的内容,反映了维吾尔族人们充满希望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维吾尔新歌谣类型

维吾尔新歌谣的内容丰富,种类也很多,可以按照性质来进行划分,也可以按照形式和风格来进行划分,比较常见的是按照内容进行划分。维吾尔新歌谣按照内容可以划分为情歌、生活习俗歌、自然风景歌、历史英雄等,这些歌谣体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独特的地域、民族、风土习俗,并且让人们感受到了维吾尔族人的热情好客以及灿烂优秀的民俗文化,其中最突出的类型就是情歌了,维吾尔情歌热情洋溢,体现了维吾尔族人民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也是他们热爱生活的体现。

二、民俗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关于民俗学

民俗学也就是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在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中形成和创造的生活文化。民俗也就是以口头、风俗、行为亦或物质的形式对文化知识进行传播和创造,通常指人们所说的风俗习惯。民俗是人们世代相传、约定俗成的习惯、礼仪和风尚,所以典型性和普遍性是民俗的主要特点。同时又是不同背景、文化及心理状态下民族所创造的产物,在历史发展中积累、传播和变化中被延续下来的一种生活文化。民俗可将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充分体现出来。

(二)民俗学的研究内容

在民俗学的研究内容中涉及到很多的事物,并且研究领域广泛,通常来讲,民俗学研究对象包括对民俗物质的研究、对口头民俗的研究、对社会民俗的研究、对精神民俗的研究等。对物质民俗的研究指的是对有形的物质进行的研究,主要涉及饮食、服饰、生产、交通、居住环境、民间艺术等方面。其中口头民俗的研究指的是以口头语言形式传播的民俗事项,例如,谚语、谜语、绕口令、歇后语、祝词等;还有以民间艺术传播的形式,例如,神话、传说等;还有一种是以音乐形式传播的,例如,音乐、说唱、歌谣等。对社会民俗的研究指的是社会的组织和制度,包括社交礼仪、人生礼仪、婚丧嫁娶等人生比较重要的意识。对精神民俗的研究包括传统的风俗习惯等形式。

三、维吾尔新歌谣的民俗学价值

(一)新歌谣与饮食文化的联系

维吾尔新歌谣与其饮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维吾尔人对于面食比较偏爱,他们将面做成风味各异的食品,比如油塔子、汤面、拉面、炒面、馕以及烤包子等等,其中馕最为有名,在维吾尔民族的饮食文化中独具特色。馕在维吾尔民族中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主要制作材料为发酵后的面粉、洋葱、芝麻、清油、芝麻、糖和牛奶等。由于该种食物具有较多种类和较少的含水量,携带和储存比较方便,不仅味道香酥可口,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不仅是维吾尔族人喜爱的食物,也深受其他民族的喜爱。在维吾尔族人的家里,几乎每家都有馕坑,虽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通常情况下,城市中生活的维吾尔族人食用买来的馕,但是在一些农村家庭通常采用自己打馕。无论是维吾尔族的学生还是农民,馕是他们出门必带的食物,很多时候馕也是维吾尔人赠送远方而来的新朋友的礼物。这在维吾尔民族的新歌谣中有不少同馕有关的歌谣,例如:

为了用炉灶里烤熟馕/切好了皮亚子/他们都挤兑/我这个孤儿尼亚孜。

这样的歌谣反映出了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反映出维吾尔族人喜欢将切好的洋葱夹在面里,之后再放进馕坑里烤熟吃,表现了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

维吾尔族人非常喜欢喝茶,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茶,其中茯苓茶是维吾尔族人最喜欢的传统饮料,茶水也是他们用来招待客人的主要饮料,因此茶也在维吾尔新歌谣中有所体现,例如:

情人,你可曾尝过/我亲手沏的浓茶?爱情就像茶水一样/有时清香,有时苦辣。

在这首歌中,男子将自己的爱情比作浓浓的茶水,也可以看出维吾尔族人对茶的浓厚感情。

维吾尔人自己都有果园,并且有常年食用瓜果的习惯,很多家庭都储存有甜瓜、葡萄、苹果等水果和干果。他们夏天常常以瓜果代替茶饭,以瓜果就馕吃,冬天就以核桃、杏仁、葡萄干就馕吃,他们对瓜果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在新歌谣中也常常会出现关于瓜果的意象,例如:

我把你那圆润饱满的嘴唇/比作这醇酒、玛瑙般的葡萄/这话里可没有包藏着别的意思/姑娘,你千万别以此而气恼……吮吸着这饱含蜜汁的葡萄/我不禁兴味盎然地凝视着你/这马奶子葡萄如此的神奇美妙/使我不由得拿它和你的嘴唇相比。

在这首歌谣中,作者用饱满多汁的葡萄来比喻情人的嘴唇,非常形象生动,这样的描写也能够体现出男子对女子热切和细腻的爱,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维吾尔族人对水果的特殊感情。

(二)新歌谣同服饰文化的联系

维吾尔族的民族服饰花样及种类繁多,图案的色彩鲜艳绚丽,非常具有民族性。维吾尔族是游牧民族,因此他们也喜欢皮制的衣服,皮制的服饰不仅可以抵御寒冷,也有保湿和防暑的作用。例如:

想要睡到营火旁/我穿上了蝴蝶袍。

在这首歌里,出现了维吾尔族的一种短长袍,也就是蝴蝶袍,也就是采用手工制作的羊毛袍子,其制作方法同毡毯比较相似,在火营旁这种衣服也不会出现缩小的状况,这首歌的歌词很好的反映出了维吾尔族人的服饰文化和穿衣风俗。

(三)新歌谣和民居文化的联系

维吾尔人居住的房屋为传统平房,为土木结构,但是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地区的房屋结构也有所不同。南方地区气候比较温和,因此屋顶的木材比较少,四周墙壁是用土坯砌成的,还会在屋顶留一个天窗。在气候寒冷的北方,居住房屋多采用砖石,为了预防雨雪的堆积,建筑顶部稍微有些倾斜,为了便于通风,在房屋周围有很多的窗户,这种类型的房屋不仅坚固耐用,还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这些在维吾尔现代歌谣中也有对维吾尔居住环境的体现,通过歌曲描述土墙,从中可以看到传统的维吾尔族居住的房屋情境,同时也将维吾尔民族的特色体现出来。

维吾尔人所居住的院子主要有住房和庭院两部分组成,中心为住房,其中面向庭院的那些房屋前面设有走廊,灶台设在走廊下,作为夏天的起居之所。维吾尔族多为长方形院落,客房設在中间,室内设有土炕,将毛毡、席子或者地毯铺在炕上,即可居住又可招待客人。该种居住环境在维吾尔新歌谣中也有体现,在一些歌曲中充分体现维吾尔族居住的环境特色,利用自己所喜爱的意象将浓厚的情感表达出来,较为常见的亭台、走廊成为维吾尔族民居的形象已经深入到他们的内心深处,所以往往会在歌谣创作中得到运用。

(四)新歌谣和民俗礼仪的联系

维吾尔族的民俗礼仪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民族历史文化悠久,因此也有很多人生礼仪。这些礼仪在维吾尔族现代歌谣中也有很多体现,这些歌曲与民族礼节、对唱有关,通常在一些节日活动、聚会及仪式上演唱,其中歌曲形式和内容同活动的联系比较密切,维吾尔族是一个追求自由、仁爱的民族,因此他们有各种聚会和仪式,例如,婚礼、祭祀、春游等,其中婚礼仪式尤为重要,歌谣是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新娘出嫁当天,有抒情歌曲的对唱环节,晚上也演唱歌谣。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这样的婚礼对唱也不断在加入新的内容,但大体的形式一直在沿用,用这种方式,来庆祝新婚,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憧憬。

四、结束语

风俗礼仪文化常识第6篇

丧葬礼俗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和文化行为。作为人类文化传统中最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同时也是最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的一部分,丧葬礼俗往往是特定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以及特定精神世界的最集中、最生动的反映。

一、哈尼族丧葬礼俗的哲学思想

哈尼族认为,人死了,但是逝者的灵魂没死,这一灵魂会到另外一个世界继续生存,成为祖先魂。在祖先的聚居地,祖先魂的生活和生前是一样的,生前需要的一切他们也需要,像活着的人一样生活。所以,在哈尼族的丧葬活动中,逝者的亲人要为死者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基本上要和生前一样。“事死如事生”的思想也就由此产生。

“事死如事生”,哈尼族认为,人的死亡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一个人生命的终结,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活着的其他宗族成员产生对永生强烈无比的渴求。死亡只不过是一种肉体的消亡,死者的灵魂还活着,因此,哈尼族丧葬习俗主要还是针对那些不会死亡的逝者的灵魂。死者肉体的消亡,是早就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音容笑貌的消失,是早就已经成为习惯的朝夕相随的感情的泯灭,是一件十分需要悲恸的事情,但当死亡已成为无可挽回的事实以后,哈尼族考虑的更多的还是死者的灵魂将怎样在另一个世界生活。灵魂不灭观念也就贯穿于哈尼族丧葬礼俗的整个过程。这种自然与生命合一、生死合一的思想,奠定了哈尼族丧葬活动中的“祭死祝生”的哲学思想。

哈尼族历史上也曾一直沿袭火葬习俗,据清乾隆《开化府志》卷9载:“窝尼丧无棺,吊者击锣鼓摇铃,头插鸡尾跳舞,名曰洗鬼,忽饮忽泣三日,采松为架,焚而葬其骨,祭同牛羊,棕扇环歌,拊掌踏足,以钲鼓芦笙为乐。”这就是古代哈尼族先民丧葬舞蹈表演的历史情形。

哈尼族人对生命的达观认识,对祖先的虔诚崇拜,把丧场变成传统文化的课堂,变成本民族团结互助的最佳见证,淡化了彼此的隔阂、纠纷,化解了恩怨,增加了彼此之间的理解、信任和友谊,进一步增强了个人、家庭、村寨内群体或家族之间的凝聚力,同时折射了该民族热情善良、乐观开放、进取上进的民族精神。

二、哈尼族丧葬礼俗的主要程序

哈尼族认为:人的生命是天神赐予的,人一旦吃完了天神赐给的粮食,生命也就告终,人就会死去。尽管经过世俗的冲击,现在的丧葬习俗虽然部分有所变化,但都以哭丧、送魂或指路、看风水、择吉日下葬为主要内容。主要程序有备寿衣、接气、浴尸、报丧、备丧、哭丧、纳棺、办丧、送魂或指路、吊丧、出殡、择墓地、埋葬、清屋、叫魂、守灵。

三、哈尼族丧葬礼俗多维的民俗功能

“通过礼治加强血缘纽带的系结,从而保持整个社会的整合与巩固,是中国传统社会行之有效的治世之方……它对于血缘宗法特性的社会结构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稳固与修复机制。”①死亡――家族宗族成员的丧失,必然会给家庭组织造成缺损,造成家庭之间关系的失衡乃至紊乱,然后产生重新分配家庭财产的问题,甚至导致亲属情感的震动,造成家族成员心理很大创伤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某种手段去合理妥善地加以解决和弥合。正是由于这种道理,哈尼族的丧葬礼俗不仅作为适应性习俗能够保留下来,而且还获得了更为礼教化、程序化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哈尼族的丧葬礼俗,尤其是“莫搓搓”葬礼,走过了漫长久远的历史年代,至今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这正是因为它具有团结宗族、教化伦理、传承知识等多维重要的积极功能,对于本族本村本寨和家族的全体成员,尤其是对其中的年轻成员有着这样那样的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一)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

哈尼族地区一旦有丧事发生,本村本寨的全体成员都来参加,这样,丧葬礼活动就有了集体性,本身就是给大家一次集体成员聚会的机会,这在交往渠道较少的古时传统社会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联系手段。作为云南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哈尼族与其他各兄弟民族一样生活在偏远落后的地区,哈尼族全体成员与自己所属的家庭、宗族以及其他村社都保持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因为在远古时候哈尼族的生存环境比较艰苦,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人们必须团结起来依靠集体的力量,每个个体还有家庭才能得以生存和繁衍。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意义以及家庭存在的意义远远没有使村社保存下来意义重大。所以在哈尼族的习惯法里,对于违反了村社禁忌的成员处以最严厉的惩罚,莫过于将其村社成员的资格取消,并将其赶出村寨。由此可见,个体抑或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与村社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既然关系如此紧密,村社中一旦有部分家庭成员突然去世或病死,由家庭成员组成的社会单元就会遭到破损,因而,在丧葬活动中只有去依靠集体的力量,只有全体成员参与,才能使破损了的社会单元得到修复。这样就能给死者的亲人带来安慰,村社集体的生产生活也能正常进行,死者的灵魂也将在另一个世界的村社群体那里得到接纳,从而整合了社会关系。这样,使得村寨里的各个家庭之间、家族之间、宗族之间以及村社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从而达到整合社会关系的目的。

哈尼族的丧葬礼仪还是化解家庭之间、宗族之间恩怨的契机。“人死众人哀,不请自然来”,哈尼族村寨里有丧事发生,在发出举行丧礼的消息后,主动上门帮忙的比比皆是,有亲戚朋友、街坊邻里。而且,可以从处理死人后事的帮忙的人的多寡看出死者家庭成员的为人处世和平时的人脉关系,平时为人和气,与邻友善,来帮忙的人就多;相反,来主动帮忙的人会少。老人离世,需要办理的各项丧葬事务繁多,诸如布置灵堂、招待亲友、后厨事务、抬棺出殡、挖墓坑堆坟茔等,并不是请几个人就能做好的。如果丧家平日与邻人斤斤计较,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偶尔有点隔阂,有丧事时这样的邻居一般是不会主动登门帮忙的,但这时如果丧家需要帮忙上门去请的话,让其帮忙,说点好话,邻居还是会欣然应允,两家就有可能因此冰释前嫌,复归于好。这时是丧家先让对方有了“下楼梯”的机会,只要丧家去请了,村社里的人基本上都会来帮忙,总之要给死人面子。所以,不管你平时和别人什么关系,只要丧事期间能与人和好,以后两人或两家又是很好的互助关系。

(二)伦理教化的功能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曾这样描述礼俗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个人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与这种文化的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就是他的不可能性。”②丧葬礼俗的各种场合中有哪些应该遵循的规矩,有哪些不可以触犯的禁忌,这些无疑会对宗族成员尤其是对年轻人良好社会生活习惯的养成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年轻人天生有模仿的能力和动力,他们对丧葬礼仪活动中的各种礼仪形式、礼仪活动中有趣的程序以及要遵守的种种禁忌,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模仿起来,从而将丧葬礼仪活动中的文化符号、意义追求、伦理规范、价值理念等内在化的东西演变为自己平日的行为习惯。“半夜听到丧鼓声,脚板心底就发痒”,从中可见“莫搓搓”葬礼对于年轻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与魅力。青年人踊跃参与丧葬礼仪活动,尤其是“莫搓搓”这样的仪式,能使青年人陶醉在尽情的舞蹈、优美的歌唱当中,享受丧葬礼仪活动带来的快乐,并向先辈学习,养成崇拜祖先、敬老尊贤的美德,明白和谐友善、睦邻互敬、共助互助的重要性。

除了有助于民族思维和习惯的养成外,哈尼族的丧葬礼俗对伦常秩序的维护也起着促进作用。哈尼族是一个聚集而居的民族,且已经养成了一定的习惯和特点,家族或宗族在村社的各项事务中和平日的社会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丧葬礼仪这种群体性很强的活动中,以血缘家族为纽带,已经成为这个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即尊长敬老。一旦老人在家庭里去世,村社里的老人们就会进行集体性商议,为丧葬礼仪的顺利举行指导、监护。这样,哈尼族社会里的这些习俗和习惯还有禁忌一方面可以使宗族家庭成员相互信任,互相帮忙,巩固了血缘纽带的联系;另外,可以使“以大为大”“以老为尊”的这些辈分思想深入人心,让后代遵从敬畏,无形中就把家族里辈分大小权利的意识传播开来。

(三)文化传承的功能

从人类的传播史来看,哈尼族丧葬歌谣、“指路经”等口头传播应该在文字传播之前。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使这种民间口头文学的传播融入了更多的自觉因素,人们开始有目的地创造这些口头文学,并寻求有利、有效的渠道,以此达到影响他人、传承文化的目的。哈尼族的丧葬歌词就属于典型的口传文化,尤其是“哭丧歌”“指路经”“送魂经”等。“摩批”③就是哈尼族口传文化的传播者,其受众是参加葬礼的男女老少,整个歌唱的进行过程就是哈尼族口传文化的传播过程。它选择丧葬这样一个场合和时机,在丧家各路亲朋好友云集这样一个日子来传播,对于宣扬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维护自身的民族特征以及学习借鉴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性格与风俗习惯,哈尼族亦然。从哈尼族的丧葬礼俗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哈尼族长期以来养成的民族特性。丧葬礼仪作为人的一生中要经历的最后一件事情,要办好丧事,确实有困难存在的,它需要很多得财力、物力、人力,更多的是丧家要有能力。丧事办得是轰轰烈烈,还是冷冷清清;是办得风光无限,还是颜面尽失,对死者家里的每个人都是一次很大的考验。哈尼族大多数的老人在临终前都会对后人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希望自己的丧礼办得热闹点,体面点,鞭炮放得多、火药枪放得响当当,就会感觉丧礼比较热闹,视觉和听觉上都是一种享受,还要去请“摩批”为死者吟唱“指路经”。即使老人不提出什么要求,其后代也会按照风俗习惯为老人举行体面风光的丧礼。为了使丧礼举办得热闹一点,死者的后代一方面就必须在平时准备好为老人举行丧礼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就要学会为人处事,和村社里的各位乡亲打通好人脉,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仔细计算,哈尼族在丧礼所需费用一点也不少,甚至有的家庭为了风光一时搞得倾家荡产,但是只要后代得到了好口碑,每个家庭也是很乐意这样做的,“痛并快乐着”,把丧事办得红红火火,高高兴兴的。这样,丧事给家庭、村社等提供了聚合宗族,团结乡亲的机会,把丧礼场合当作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的课堂,还可以作为宣泄感情、能量释放的场所,哈尼族用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认识诠释着哈尼族对人的思考。

注释:

①郭于华.死的困扰与生的执着――中国民间丧葬礼仪与传统生死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48.

风俗礼仪文化常识第7篇

关键词:民俗 苏青 《结婚十年》

20世纪40年代,宁波籍女作家苏青以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在上海滩一举成名,当时与张爱玲一起被誉为“文坛双璧”。《结婚十年》可以说是反映苏青心路旅程的一部小说,小说虚虚实实,字里行间融会着作家对自身婚姻的亲身感受与体验,也记录着江浙一带特有的地方民俗。

所谓“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譹?訛 民俗事象纷繁复杂,可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四部分。而苏青在她的代表作《结婚十年》及许多散文中用大量的笔墨涉及了代表物质民俗的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和代表社会民俗的婚姻民俗、生育民俗、人生仪礼民俗及岁时节日民俗等,其中的一些民俗蕴含着非常鲜明的“女性”特征,为女性这一群体所独有,苏青恰到好处地将此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这对丰富作品的内容、迎合读者的口味、提升作品的卖点无疑有着极大的渲染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苏青作品中的女性民俗对于塑造女主人公人物形象、表现女主人公生命内核、深化作品主题思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对《结婚十年》中的服饰民俗、婚姻民俗、仪礼民俗等作重点阐述分析。

一、服饰民俗

《结婚十年》一开头便向读者展示了一场“新旧合璧的婚礼”。新娘苏怀青的装束十分具有宁波女子的特点,是典型的“新旧合璧”。在五姑母的张罗下,“我”穿的是淡红绸制的礼服,上面绣着红花儿,纱罩也是淡红色的,手捧花和头上的花环也是绢制的、粉红色的,颇有一番西洋的韵味。然而,“我”脚上穿的却是大红缎鞋,绣着鸳鸯,可见这场婚礼也有部分保留着传统的习俗。而据《浙江风俗简志》记载,宁波传统的新娘装束应是“身穿霞帔,头戴凤冠,上盖大红方巾”?譺?訛。这种截然不同的新娘装扮是当时宁波盛行“文明结婚”的结果。

19世纪末,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西方婚仪的东渐,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参酌中西礼法,既吸取西式婚礼的隆重、热烈、简便的优点,又不完全抛弃中国传统婚礼的习俗,创造了一套中国式的“文明结婚”仪式。其实,这种“文明结婚”在清末已出现于东南沿海的大都会和商埠中,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就记载了当时“文明结婚”的情况。宁波地处东南沿海,时时感受着风气之先,显然宁波新娘富有洋味的装束是受到了这种“文明结婚”风气的影响。然而,“服饰也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属于各民族独有的心理状态的视觉符号”?譻?訛,从这种意义上讲,《结婚十年》中新娘苏怀青对自己装束的心理感受也隐隐透露出汉族女性对婚姻的体验与感受。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味到,苏怀青对富有西洋韵味的礼服是颇为喜欢的,但对结婚头天穿的“大红缎鞋”及之后换上的旧式结婚的新娘礼服“大红绣花衫裙”“头上戴着珠冠”是颇为不快的。况且按宁波习俗说,“大红缎鞋”是与公婆有关的,因此不能更动颜色,在公婆百年之后,媳妇要将它拿出来缝上孝布,留出鞋跟头一阔条红的,那便是照公婆们上天堂的红灯。?譼?訛从宁波新娘的服饰民俗上,我们分明能看到封建传统孝道对汉族女性的规束。《结婚十年》中“我”作为一个有着现代思想的女性自然对这种装扮产生厌恶之情,然而事实又使“我”无奈,女主人公似是而非、矛盾复杂的婚姻心理由此被建构起来。

二、婚姻民俗

《结婚十年》中“抱上轿”“坐花轿”“闹房”等习俗尤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宁波新娘上轿大多流行“抱上轿”的风俗,这种习俗的产生有两种说法:一是表示新娘舍不得离开娘家,二是新娘若步行上轿,则要带走娘家土,败娘家的风水。因而,在宁波,新娘上轿是由新娘的哥哥或弟弟抱上轿的。“坐花轿”是古时宁波姑娘出嫁时的特权,相传宋朝康王泥马渡江以后就逃到宁波,在金兀术的穷追下被一个姑娘搭救,后来成为宋高宗的康王想报恩却苦于找不到人,于是降旨说凡宁波府姑娘出嫁,均可坐花轿,“坐花轿”的宁波地方婚俗由此而来。苏青将这两种地方婚俗巧妙地幻化在字里行间,使读者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地方民俗的熏陶。

“闹房

的风俗始于晋代,世世相承,一般发生在结婚当天晚上。《汉书》中记载:“新婚之夕,于窗外窃听新妇言语及其动止,以为笑乐。”?譽?訛显然,“闹房”这一婚姻民俗的主体也是女性,《结婚十年》中的女主人公就遭遇了这样被闹房的尴尬,在众人的起哄声中被要求唱歌、跳舞、亲嘴。面对这一古老的“闹房”习俗,原本就对婚姻不乐观的女主人公不但对此没有一点兴趣,反而产生了厌恶至极的感觉。苏青始终用她那支充满民俗魅力的“笔”来巧妙地传达出女主人公在结婚仪式中的独特感受:结婚既累人又无奈。这种与众不同的感受也是苏青用以刻画女主人公复杂婚姻心理的独特视角。

值得注意的是,与情节水乳交融的婚俗描写,已成为故事情节中理所应有而又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既为女主人公“苏怀青”倔强自主的个性提供了各种表现的机会,也使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开展显得极其自然、真实而不露丝毫斧凿之迹。张爱玲所赞赏的苏青“正在那不知不觉中”的技巧,显然与苏青本人对民俗生活的吸纳有很大的关系。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女性与民俗水乳交融,民俗因女性而获得生机,女性因民俗而更富人性,女性与民俗成为苏青作品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三、仪礼民俗

在整个婚礼的进行过程中,作为女性的新娘也必须要遵循宁波当地的仪礼民俗。《结婚十年》中的“我”就经历了“行献茶见面礼”“入厨房”“捧早茶”等一系列繁琐的仪礼民俗。按照宁波当地的风俗,新娘要向长辈及平辈行献茶见面礼,先是公婆,再是长辈族人,接着是守寡年长女性,最后是平辈。新娘以果子糖茶向长辈敬茶,长辈置红包于茶盘作为见面礼,新娘上前接下茶盘。结婚第三天,“我”又被强戴上沉重的珠冠,在众目睽睽中“入厨房”去了。据说那时只要新娘拿起锅铲佯装搅动几下,“入厨房”大礼便算完成了。然而,当“我”左手拿起锅铲准备搅动时,却遭到了寡妇瑞仙的嘲讽,“我”在情急之中丢下锅铲,狼狈模样令众人耻笑。

在准备生育的过程中也有着一系列仪礼民俗。宁波地方特色的“催生”“弥月”“满月礼”等也在苏青作品中恰到好处地体现出来。据史料记载,在宁波当地,孕妇临产之月,娘家会送“催生担”,有衣、食两项。衣有婴孩穿的黄棉袄、黄夹衣、黄单衣、涎兜及包被、尿布等婴孩用品;食有鸡蛋、红糖、长面、桂圆、核桃、黄鱼鲞等。催生衣物用包袱包扎,从窗口丢进床上,以包袱朝向预卜生男或生女,认为包袱朝里朝下为男,朝外朝上为女。?譾?訛《结婚十年》中“我”的母亲拣了个大吉大利的日子来催生,叫人抬了两杠花团锦簇的东西,都是婴儿用的非常讲究的衣物,还有各色食品,作者不厌其烦地一一罗列介绍。弥月时的“满月礼”也毫不逊色,“我”母亲送来的一大堆东西形形色色,小大衣、绒线衫、背心、披肩、鞋袜,应有尽有,共有三百六十件之多。吃的东西有长寿面、面筋、烤麸、桂圆、洋糖等,寓意“长命富贵”。苏青不愧是一位宁波籍的作家,她对宁波地方的仪礼民俗、生育民俗有着如此详实的了解,以至于她在作品中能信手拈来,并水到渠成地化俗为文,创造了日常民俗的审美化境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苏青的民俗是其创作的“灵魂”,民俗的底色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变,反而在对作家题材选择、主旨思想、审美趣味等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尽管苏青平民化的意识背后有时也糅和着现代的思想,但这“跳动的音符”总是能和谐地融入苏青民俗的交响乐。最重要的是,苏青的民俗是紧贴市民的生活体验,像是从市民心底生长出来似的。正是苏青内心那种强烈的民俗意识和根深蒂固的民俗情结促使她笔下创作出具有鲜明民俗性格的女性形象,其代表作《结婚十年》就是借助服饰民俗、婚姻民俗、仪礼民俗等的魅力,在描绘女主人公“苏怀青”个人婚姻命运变化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位自立、倔强的典型女性的民俗性格。读者在阅读苏青作品时,若能从民俗角度对苏青的文字进行品鉴,便能深入体会到苏青进行民俗创作的真正用意,从而更好地体悟其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内容主旨。■

?譹?訛?譻?訛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第89页。

?譺?訛?譾?訛 浙江民俗学会编:《浙江风俗简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4页,第159页。

?譼?訛 苏青:《结婚十年》,见《苏青文集》(上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第38页。

?譽?訛 马之■:《中国的婚俗》,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133页。

参考文献:

[1]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

[2] 毛海莹.苏青评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风俗礼仪文化常识第8篇

中西方商务谈判礼仪:礼仪上的差异一、打招呼差异

商务会面谈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招呼,如果不了解对方的称呼习惯,初次见面就会出现问题。中国文化讲究上下有别长幼有序,习惯根据职业、官衔、辈分等称谓他人,要充分反映出对方的职务,地位和彼此的关系。而西方平等观念比较强,称呼规则简单,除了对某些特定人士称呼,一般很少用头衔称呼别人,在非常正式的商务活动场合下,西方人以Mr.称呼男士,以Miss或Ms称呼女士。一般情况下会直呼其名以示亲切、平等。与西方熟人之间如果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尊称为Mr某某会让对方误认为你试图与他人保持距离。

二、时间观念差异

守时是商务交往中的重要礼仪之一,但是,中西方对守时的理解,对时间分配和利用上存在差异。在中国,人们通常认为提前一些赴约是礼貌的,然而在西方人则被认为是不合礼仪的,会引起对方的不快,事先通知是西方人时间观念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在西方国家,请人吃饭或参加商务谈判活动都要事先通知,临时的邀请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怠慢,不管多诱人基本上都会被拒绝,在中国现代商务交往中,邀请与会面一般也是要提前预约的,但是即使最后一分钟对方也会接受和欢迎。中西方时间观念的差异还表现在谈话方式上,中国人在商务谈判,经商中,喜欢感情投资,在交谈中不急于进入主题,谦虚,往往采取间接的方式,保持选择的灵活性,有时让西方人摸不着头脑,被西方人认为是缺乏准备、表达能力差、低效率。而中国人却认为西方人的直接与简洁带有冰冷甚至傲慢的味道,不了解这些时间观念的差异,商务活动往往无法顺利开展。

三、送礼方式差异

送礼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外商务人士都讲究送礼以增进友谊。然而,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礼品选择与馈赠礼仪上却各有千秋。在中国,虽然嘴上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但却认为礼品越贵重越能达到增进感情的目的,以促进谈判的顺利达成。西方商务人士也讲究送礼以增进友谊,但他们比起礼品价值更看中礼品包含的意义。他们讲求的是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及浪漫的情调。

中西方商务谈判礼仪:对商务谈判的影响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跨文化商务活动一定要适应当地文化,遵守国际商务合作契约和交际礼仪,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经营者或合作者的商务礼仪,充分尊重和理解商务礼仪差异,为商务谈判的顺利达成奠定基础。

所谓商务谈判,是指谈判双方为实现某种商品获劳务的交易协商,对多种交易条件进行的,因此,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对商务谈判的进程与效果存在重要的影响,在圆满的商务谈判活动中,遵守谈判未必是谈判取得成功的决定条件,如果违背了谈判中的礼仪,却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对达成协议造成威胁,因此,在谈判中,要严格遵守谈判中的礼仪。

(一)商务谈判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促成商务谈判的成功

讲究礼仪,就会在众人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一个组织的成员讲究礼仪,就会为自己的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公众的赞扬,所以商务人员时刻注意礼仪,即是个人和组织良好素质的体现,也是树立和巩固良好形象的需要。每一个商务人员,在与他人接触的商务活动中,了解其言谈举止,打招呼方式,礼貌礼节等礼仪都是决定着商务谈判顺利达成的关键之一。

(二)了解商务礼仪是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需要,也是商务谈判排除各种阻碍,各种矛盾,达成协议的关键

在日常的商务谈判中,任何一个商务谈判的对象的行为习惯都与它所处的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民族风俗,商务习惯和语言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若想在商务谈判中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要求每个参与谈判的人对不同的国家民族的文化,习俗,商业习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制定谈判策略和商务接待中因人而异,避免犯忌。

时间观念对商务谈判也有重要的影响,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交际效果,一定的行为又反映一定的时间观,传送关于时间观的某种信息。因此,当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时,都应该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努力避免由于时间观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与障碍,了解中西方的时间观念的差异,有利于中西方的经济合作与交流,随着跨文化意识的深入,中西方已经意识到当观念不同时,双方应该本身以相互尊重,入乡随俗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