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

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10 10:19:37

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

第1篇

关键词:信念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Abstract:Cynicism originated in ancient Greece cynicism school,the ancient cynic otherworldly,committed to the pursuit of the heart unique goodwill.Until today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of cynicism is mainly for desalination.In this background,cultiv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very significant.In the current era,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we must enrich its content,cultivate new process and explore new methods,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eoples minds,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huma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Key words:the desalination;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cultivate

在当前时代,大众信念淡化问题突出,这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大障碍。因此,从信念淡化这一背景出发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只有创新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才能有效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

一、信念淡化的表现

古代犬儒主义能看透世俗之人看不透的事,对世俗进行讥讽,超凡脱俗,追求内心唯一的善,这是他们的坚定信念。与之相反,犬儒主义发展到今天,把道德和良心都抛到一边,主要表现为信念的淡化。

犬儒也可以叫做犬儒学派,“犬儒”一词发源于希腊语的“狗”。古代犬儒学派追求绝对精神自由,轻视一切社会虚套、习俗和文化规范,过着禁欲的简陋生活,愤世嫉俗,以此来获得完美的幸福和崇高的美德。

犬儒主义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种“以不相信来获得合理性”的意识形态,成为一种人们在特定情境形成的生存方式,主要表现为信念淡化。信念淡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否认人的内在德性及其价值。信念淡化的人,眼里只有世俗功利,否认人的内在德性和高尚精神。古代犬儒学派鄙视外在的世俗功利,坚持个体内在的美德和价值,但如今的犬儒主义,已经走向古代犬儒学派的反面,人们做什么事都要计较利益得失,对自己没有价值的事都不会去做,忽略个人内在的美德。

消极的怀疑主义。信念淡化者持有一种“不相信”的怀疑主义心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不断地上当和被欺骗,每个人都不信任别人,觉得自己与那些不可信的人不同。在此种情况下,即便是说真话,也会被别人怀疑说的是假话。因为受过太多的欺骗,上过太多的当,人与人之间缺少了最基本的信任,社会出现了信任危机。

精致的利己主义。在当代,信念淡化的人,精于表现自己,世故老道,表面上忠诚可靠,内在却是一种利己观念,懂得表演和相互配合,善于利用体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这些人为他人、为社会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一种投资而已,在他们眼里,利益是合作的前提,利己是共事的必需。

放弃对政治生活的参与。信念淡化的人理解现实的不反抗,接受现实对社会某些问题的不认同,他们感觉自己看透了一切,对政治生活是一种冷漠的态度。在当代犬儒主义的意识形态中,他们对政治生活的批判已经被消解了,人们不再承担参与政治生活的道德义务,而是主动放弃参与民主行动的义务。

二、信念淡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

信念淡化者对“人”失去了信心和希望,不相信人能够引导自己的善行。在此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意义重大,既能弱化信念淡化倾向,增进社会认同;又能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一)弱化信念淡化倾向,增进社会认同

当代信念淡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重大挑战,但反过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信念淡化也有反作用。信念淡化者否认人的内在德性及其价值,持消极的怀疑态度,利己主义观念盛行,放弃对政治生活的参与,这些都是内在精神世界的歪曲,是一种去道德化的内在表现,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有效弱化信念淡化倾向。

探究当代信念淡化的特点和表现,有针对性地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会增进教育效果。我国当前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属于新事物,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因而社会问题的出现是很正常的,当代信念淡化也有存在的合理性。在此背景下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二)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当代出现的信念淡化现象,使人们在面临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时出现了偏差,总认为当代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出现矛盾,社会的发展并不能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针对这一现实状况,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这对矛盾,增进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同,促进人们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人们的思想开始多元化,一部分人开始否定人的内心德性及其价值,并放弃参与政治生活的道德义务。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增进意识形态建设,并发挥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促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

三、信念淡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创新

信念淡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创新其培育内容、培育过程和培育方法,使人们从心里认同,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的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个体发展,引领社会潮流。信念淡化背景下,必须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使其更有针对性,并根据变化不断更新内容,从而形成一致的社会规范。

一是准确把握人们的思想动态,不断突出主题。要从大众的关注点入手,根据需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要切合需求,比如开展有关法制教育、爱国主义、公平公正等专题教育,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突出主题,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从而强化教育效果。

二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创新教育内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方式是不同的,要根据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具体情况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特别是针对一些少数民族,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和风俗习惯,按照少数民族能够接受的方式适时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内容。

三是培育内容要紧随时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随着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的变化适时调整内容,特别是在当前信念淡化背景下,要使其内容获得创新性发展,增加有关理想信念的教育,满足社会群体的需求,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的创新

信念淡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能像以前一样简单,必须创新其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应包括三方面:

一是形成社会较为一致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形成较为一致的价值观,也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致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从而产生情感认同。

二是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把握机会,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标准。犬儒主义的挑战,使我们社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要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培养起到引导作用,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化。

三是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个体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由少部分人到大多数人的过程,不同的社会个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因此要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个体转化,使得社会主体不断接受来自社会的信息,从而形成大家共识性的价值观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过多注重理论灌输而缺少对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尊重,且没有有效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新媒体的利用缺失。在当前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

一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①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方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性质的要求和培育现实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人为对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走进人们思想实际,疏导人们的心理问题,增强培育的时效性。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方法,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社会的进步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比如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们工作压力大,利己主义和怀疑主义盛行,各种精神疾病增加。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面入手,从而使社会形成一致的价值观。

二是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的“克己复礼”思想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克己复礼”要求人们正确处理道德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比如义与利的问题。通过“克己复礼”的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当前时代,各种利益关系复杂,个人私欲膨胀,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因此必须要大力提倡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这一思想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意义重大,也有利于消释社会上利己主义、怀疑主义等现象的存在。

三是有效利用各种新兴媒介作为传播载体。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把人类带入了信息化时代,特别是最近几年,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利用BBS、网络社区、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体,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并努力借鉴网络话语,拓展网络话语资源,和受教育者开展平等的话语交流;同时要完善新媒体时代的网络监督机制,使人们的观念向社会主流价值观靠近。

信念淡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重大挑战,只有积极创新其培育过程和培育方法,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才能优化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才能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从心理上有效遏制社会问题的发生,推进其他各方面建设,从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4]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

[5]陈秉公.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铸魂工程――解读十报告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高等教育,2013(2).

[6]李立峰.多元价值选择与建构当代中国主流价值体系的思考[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9).

[7]谷建国,张春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J].贵州社会科学,2014(5)

注解:

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136 ― 0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

(一)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标。富强是指国家和人民经济上富裕,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民主是政治上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其本质和核心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同时也是为实现国家富强提供强大的政治保障。文明,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中应有的状态,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即是对生态和谐也是人们对社会关系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好向往,同时是一个充满和谐的社会和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我们党长期实践的价值理念,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也是马克思主义在追求建设美好社会过程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平等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并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公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要是指是指社会公平与正义。”〔2〕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通过健全法律体系和推动法制建设来确保公民的基本权力,它为实现人人平等、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提供了制度保证。

(三)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守的根本道德准则,同时也是判断公民道德行为的价值。它包括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爱国是调节个人和祖国关系的行为标准,体现了个人对祖国情感的深厚,并且要求我们正确看待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敬业是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之一,它要求人们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服务社会。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公民应诚恳待人、信守承诺、诚实劳动。友善强调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待人友好并相互理解来创建一个人际关系友好的和谐社会。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在北京大学五月四日的讲话中说到:“人生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颗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大学生处于一个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非常重要的青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虽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是也缺乏了对事物的真善美,假丑恶的判断力。因此,要使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主流的价值观就应该紧紧抓住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且提高大学生抵御不良社会思潮影响的能力。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纠正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坚定理想信念的迫切需要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同时,信息技术也在飞快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方式,而且其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也遭到西方不良政治思想文化的冲击。如果不及时对大学生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不仅会在思想道德观念中出现迷茫并且会动摇其理想信念。其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利益格局在调整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剧烈的发生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逐渐多元化,这种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和不良的社会思潮是在西方国家持续对我国意识形态的作用下,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形成了道德判断的模糊和价值取向歪曲的趋势。比如出现一些大学生共产主义信念不坚定,重视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及反对艰苦奋斗的精神等情况盛行,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怀疑。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加强教育,这对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具有重大意义。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内在需要

目前有一些问题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比如:教育内容缺乏创新,呆板的说教,不注重与实际的联系;并且教育方法过于机械化,教育载体过于单一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等一些现代化教学载体。除此之外,由于教育者的素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和内在精神价值进行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就不能很好的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突破传统思想教育方式的瓶颈。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抵制不良影响和积极面对困难的需要

由于部分大学生受到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同时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和就业的压力,再加上情感与心理及经济等问题的突出增加了大学生的思想负担;致使部分大学生出现轻社会理想而重个人理想、忽视集体主义而重个人主义、弱化社会道德责任意识等现象。这些都对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要围绕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三个倡导”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和道德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和积极面对困难的能力。

三、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挥其思想政治文化的熏陶作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关系基本观点的一个结论中认为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3〕校园文化环境无时不刻无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校园文化建设对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丰富学生文化底蕴起着重要作用。为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校史馆、革命纪念馆、民俗文化中心等先进文化活动来对大学生进行优良传统教育,也可以通过开展学科竞赛、文娱活动、学生社团和宿舍文化等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其中寝室文化活动不仅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延伸,也是社会文化的缩影,所以营造良好的寝室文化环境利于大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因此,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使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受到迁移默化的影响,而让看不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大学校园中得以具体化、直观化和形象化。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发掘其网络的思想教育功能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通过网络平台建立有效的思想防线并发挥其育人功能就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因此,高校要用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阵地并过滤一些不良信息来加强网络环境的建设,创建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育人环境。首先,可以通过建设红色网站宣扬先进文化,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其次,营造校园网络交流、学习环境和大学生心理咨询网络平台来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尽可能的帮助学生纠正存在的思想问题。同时倡导正能量的文化信息进入网络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教育方面的网页使学生能够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树立积极健康的网络观念。最后,相关部门要健全网络法律体系和网络的道德规范来净化网络环境。并且还要提高网络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作好党和人民的“信息宣传者”角色。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来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来提高高校思想教育方面工作的水平。

(三)融大学生思想教育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之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4〕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首先要与时俱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渠道作用。要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个倡导”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定其理想信念。除此之外,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可以通过采用多种教育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创新教育方法。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机械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加于学生头脑中,而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魅力

社会实践是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之一。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重新认识自己的不足,还可以通过这种参与活动的方式去改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个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此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就要围绕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进行,使学生在理解“三个倡导”的思想内涵的同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体系,并从中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知行合一。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多“开展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俭学和科技创新”〔5〕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魅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郭建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释义〔M〕.人民出版社2014,(03).

〔2〕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07).

第3篇

一、情感熏陶:

红色文化植根于生活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认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环节,情感是人们判断事物的重要依据。因而,消解教育对象的情感隔阂、获得教育对象的情感共识、增进教育对象的情感认同,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必由之路。感性熏陶是运用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首要维度,红色文化只有联系、融入、植根于大学生生活,才能发挥其育人功能,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认知与认同。此外,本文将大学生生活细化为社会生活、道德生活、精神生活三个层次,以更深入地展现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 一) 红色文化融入社会生活增加大学生的价值认识生活即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脱离于生活的高深理论,也不是专业化的学术语言,而是富于浓郁生活气息和实践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精练概括和通俗表达,本身就是来源于社会生活而又适用于社会生活。因而,要让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将红色文化融入于社会生活,利用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共通性,整合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充分挖掘生动有趣的红色故事、感人肺腑的红色事迹、震撼人心的红色遗址、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将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素材制作成多样化的文字教育资料、影像教育资料、网络教育资料,通过教学教材、报刊书籍、社会活动、电视电影、宣传广告等方式融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文化生活、体育生活、娱乐生活中去,让红色文化无处不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影随形,让大学生在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 二) 红色文化融入道德生活增强大学生价值认知马克思认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质。同样,作为人格的核心内容的道德人格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环境熏陶和社会教化。道德人格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二者甚至可以说是一对孪生体,一个个体的道德人格势必影响其道德观念。譬如,在资本主义道德涵养下塑造而成的人格,则难以形成、甚至会拒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红色文化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的道德生活。通过红色历史的学习、红色事迹的感染、红色人物的感召、红色精神的弘扬,借助红色文化调节大学生道德冲突、化解大学生道德矛盾、指导大学生道德行为、涵养大学生道德人格,从而使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道德人格,进而有效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 三) 红色文化融入精神生活增进大学生的价值认同精神生活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接近大学生价值观念确立的生活领域。因此,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让红色文化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融入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这需要通过红色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将大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文化、流行文化、娱乐文化等方面转移过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打造更多的红色文化产品,将红色精神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同时需要把红色文化教育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密切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就业择业、学习工作、感情生活的现实需要有效对接起来; 扩宽红色文化教育的教育面、覆盖面、影响面,丰富红色文化的功能。让大学生从红色文化中丰富精神世界,从红色经典中汲取精神营养,从红色历史中获取精神食粮,从而增进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二、理性教化:

红色文化着力于教育、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具有一定稳定性、长期性和持久性。价值观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价值观教育仅仅依靠情感熏陶是远远不够的,暂时性的价值倾向、情感态度无法替代持久性的价值观念,因此,必须通过理性教化,促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 一) 发挥红色文化的示范功能,引领大学生确立价值目标我国的红色文化史,同时也是一部生动的革命奋斗史,是由无数革命先烈亲身实践书写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它凝聚着先烈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对价值目标的坚持、对个人生死的淡然、对艰苦环境的克服每一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都是极具教育力、说服力、感染力的教育素材。革命烈士对爱国主义的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天然的契合,对大学生树立价值目标、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着巨大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加强对红色人物、红色事迹等先进典型的塑造,加强对红色精神的解读。让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从红色历史的史料中探求红色精神的内涵,从革命先烈的事迹中深思革命先烈的价值追求,形成对红色文化的理性认识和红色精神的内心认同,从而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

( 二) 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功能,指导大学生做出价值判断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质资源,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它能够引领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信息交流网络化的逐渐普及,不同价值观念开始相互交织、多种社会思想相互碰撞、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这一现状使当代中国大学生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而红色文化蕴含着正确的利益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得与失、利与弊、成与败,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功能,加强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无缝对接,加强红色文化的系统教育,让大学生全面了解红色文化的理论内涵、产生背景、历史价值,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 三) 发挥红色文化的教化功能,影响大学生做出价值选择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的现实写照,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学习红色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人物品格必将给大学生以深刻的感召,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激励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当前,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化功能,让红色文化鼓舞人心、净化人心、陶冶人心。系统地利用红色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背景、需求等实际情况实施分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标准、道德伦理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从而为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提供帮助。

三、实践养成:

红色文化贯彻于实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表明仅仅依靠情感熏陶和理性教化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教育推向更深层次,即通过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沟通实践、劳动实践、生活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 一) 以沟通实践拓展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广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不是单纯地宣传教育,也不是一味地排斥其他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其他思想的拒斥既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发展的要求,也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来面目。我们应当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前提下,允许多元价值观念的存在。这就需要畅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社会价值观念之间的沟通渠道,发挥红色文化在归属情感、明辨是非、增进共识、整合社会中的作用。通过红色文化架起主流价值观念和非主流价值观念沟通交流的桥梁,让大学生在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比较鉴别中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从而拓展宣传广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统摄力。

第4篇

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概念,并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了初步凝练和概括,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因此,深入开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任何理论的创立都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理论条件密切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不仅是其自身逻辑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基础和时代背景,而且它的生成也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念所提供的思想文化条件以及当代社会的文化多元性基础之上。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步入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文化多元化必然引起价值观的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激荡碰撞,价值观差异与价值多元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就使得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当代价值与文化丛书”之《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石芳,人民出版社,2014)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版的力作,本书分析了在当代社会文化多元性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行途径。

著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点。第一,内容安排有很强的逻辑性,结构合理。本书章节的安排非常清晰,让人一目了然,而且章节之间环环相扣,联系紧密。本书先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论述了当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冲击,接着分析了在当代社会文化多元性的冲击之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作者在阐明了受当代社会文化多元性的冲击之下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之后,便水到渠成地提出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这些教育方法和途径也是针对文化多元性提出的,有e于传统的教育方法和策略的开放的、多元的教育方法和途径。第二,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文化多元化使得处于不同文化传统和生活境遇、具有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人们各自持有不同价值观念,保卫不同的价值模式。这就使人们对社会共同的基本理想、价值取向产生了质疑与困惑,传达出一种精神世界的整体性焦虑。任何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整合如果仅靠权利的外在强制和威慑,丧失信仰维度的文化认同,社会就行将崩溃和瓦解。面对文化认同问题,社会共同体迫切需要核心价值观为人们的是非判断和价值选择提供一个相对统一、可靠的价值准则,缓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重建和谐的价值秩序。同时需要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来凝聚和塑造它的成员,形成全社会的广泛认同,使人们团结起来自觉沿着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方向共同努力。此外,本书提供的教育方法也是具有时代针对性的。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常是在实现制定好的、具有确定不移的教育目标的手册,要求学生阅读含有崇高价值观念的“经典文本”,并以灌输、模仿和训练的方式来完成任务。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教育对象失去了反思和创造的能力,处于一种被谋划、被牵制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本书作者提出,必须把受教育者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开放、自由的思想场域中实现双方平等的精神相遇。教育路径也应该从整体着眼,综合利用学校、法律规范、大众传媒,以及家庭、社区等各种社会机构的力量,形成一个整体性、开放性、综合化的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大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嵌到国家制度、社会管理和大众文化生活中,同时使各种力量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形成一种联合互动的机制,发挥价值观教育路径的整体合力。第三,著作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书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的空谈,不仅没有结合中国当今的社会现状,也没有考虑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可能产生的实际问题。在当代社会文化多元性的背景之下,我们要深刻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意义,明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当前形势,致力于探索一种新的关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开发一套在实践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的策略。著作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理性回应,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完整的价值观教育模式顺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教育模式既在思想上坚持一元性,又在具体内容、实现方法、教育途径上表现出多元化,是一本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佳作。

第5篇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它为我国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定向导航的作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我们国家在这个时期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基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为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需求提出的这么一个能促使人们达到一个“共识”的价值观念。从国际上来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不同力量相互交流、交融、交锋,相互激荡共存。在这么一个激烈的、大变动的环境下,中国作为一个后起之秀,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和平大国,势必要有自己的内在凝聚力。在我国的周边,各种力量的交融、交锋时刻进行中,国外各种思潮、文化、价值观念冲击着我国的思想、文化、价值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现代社会要求我们有一个定向的东西来引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从国内大局来看,自改革开放到现在三十多年的时间,我国最大的变化和成就就是社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换句话说就是社会搞活了。随着日益开放的环境变化,出现了结构的多元化、利益的多元化、思想的多元化,社会内在的生机和活力激发出来了。这样的社会需要一个秩序把这些东西统一起来,让这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合理有序的发展。在利益面前,我们要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国际、国内这两个大局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定向导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十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个字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的一个理论创新,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首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我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庞大的经济就是我国的硬实力,但仅有硬实力,缺少国家软实力的话,中国就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其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进一步塑造我国在国际上的国家形象。国家文化软实力突出表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整个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能够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给世界人民展现中国崭新的国家形象。最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我国形成对内凝聚力。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一个分散的、多元的国家。它必须有对内的凝聚力才能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凝聚力的形成就要靠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念,它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形成一个共识,使中国有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实现既定目标。

2.优秀儒家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优秀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传统文化“是由历史沿袭下来的思想、道德、艺术、风俗、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的有机复合体”。[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厚重睿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中国人民传承文明、继往开来形成的丰富的、珍贵的文化宝藏。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价值观念、思想主张、伦理道德、社会秩序以及个人修养方面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

儒学思想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儒家学说主张以“仁”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倡导修身养性、道德理性、血亲人伦。孝、弟、忠、信、礼、义、廉、耻是其中心思想。以“仁”为核心,提倡仁爱、要求宽厚、实信、节俭、谦逊、和谐。

仁者,爱人。仁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这是儒学中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最高标准。人必须有仁爱之心才能在社会中尽其义务,负其责任。“礼”是儒家文化中另一个重要的思想。“礼之用和为贵”它主要指的是用礼去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是属于道德方面的内容,提倡“礼”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义者宜也,“义”既正当行为。是指人们出道德应该做、必须做的某些行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所做的事情要符合伦理道德的要求。智,指的是聪明才智。信,指的是诚实守信的品德。

儒家文化里的个人修养,就是人在内心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教育和提高。儒家认为个人修养的目的是济世安民,在此过程中完成道德人格。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涉及了社会和人民的精神价值和政治理想,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秩序和大同世界。《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给我们讲述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只有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族,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天下太平。

优秀儒家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在儒家文化中的社会和谐观念大同思想、个人的修养和道德理念等价值观念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都被现代所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儒家文化中的“仁爱”和谐思想,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儒家文化和谐理念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构筑社会成员共同的理想信念。

儒家文化中个人修养以及伦理道德在协调人际关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塑造国家新形象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儒家的“仁”、“礼”、“义”“信”等重要思想提倡人要遵守秩序、诚信友爱、遵守信誉。它的政治理念,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价值理念。

第6篇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思路;研究

0 前言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肯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胡各个方面。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胡重要阵地,必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育人胡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教学方面,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各环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真正融入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不仅要更新教育理念和目标,同时还要拓展途径,不断完善和充分发挥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公寓和网络等载体胡作用,建立起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胡有效运行机制,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胡实效性。

1 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观念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就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新观念来引领和整合高校多样化胡思想观念和思潮,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理想信念肯道德规范,打牢学生的社会主义离乡理想信念。

1.1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尊重每个人的自由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理念,在高校就体现为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落脚点是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对精神生活的满足,如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知识品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协调进步;体现在在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80、90后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教育;体现在学校的整个教育体系要尊重学生的利益,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要学生利益至上。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理念。

1.2 确立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观念

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主体地位,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看,大学生是学习主体,是他们对学校发出的价值信息进行反映、择取、整合和内化的过程。因而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特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理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注重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现在的80、90后生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自身的主体意识较强,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注重理论的自我教育和群体的自我教育两种方式,个体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总结和自我批评等形式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从而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

1.3 增强高校在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实践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对未来美好的追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期在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未大多数成员共同接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恩实践观,就是要再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实践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从观念向实践转化。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地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地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在大学思念学习地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世界观和荣辱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的路径选择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改写高校教育的全过程可以通过一系列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始终坚持价值导向一元化,统领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

2.1 教育的全程一元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系统工程。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学目标在于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初步了解和基本原理的掌握,了解国情和国家的发展形式。高年级的教学目标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根植于头脑之中,使他们调整自己的人生坐标,使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达到一致,客观分辩、抵御、和克服各种错误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从感性向理性升华。

2.2 教育的全方位一元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建立起完整、高效、协调的全程化教育体系。首先,使通过教育育人过程的一元化,具体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高校必须以教材建设为基础、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尖削方法为重点,高质量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其次体现在管理育人过程的一元化,具体体现在:管理者用成熟的马克思素养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去影响大学生,用严格管理来规范学生养成行为。通过网络化的管理、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平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环境。再次,是服务育人。通过校园的优质服务为学生提供物质和精神服务,包括后勤服务、助学服务和就业指导服务。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环境为学生提供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促成学生良好职业道德认知和习惯养成。为诚信、乃至就业创业意识奠定基础。

2.3 全员参与过程的一元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必须发动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形成全体教学、管理人员、广大师生齐抓共管的局面。高校引导应当在党委的领导下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校、院两级“一把手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通过课堂;党政干部通过管理与服务开展;辅导员和班主任则密切联系学生;其他专业课教师则在教学中体现榜样和示范作用,如此全员参与进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系统工程,教职工的全员参与是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取得真实效果的根本保证。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渗透到高校学习、科研、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实践活动育人、管理工作育人的综合作用。全员一元化育人同时也是一种理念需要广大教师接受并践行,那就是所有教师都有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知识即美德”、“美德即知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知识教育融为一体。与次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课堂学习、校园文化的参与、网络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自我学习和理性选择中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刘秀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J].理论导报,2010(05).

[2]饶武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校园文化活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3).

[3]王秋丽.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0(01).

[4]杨天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J].教育与职业,2009(12).

第7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主 持 人:本刊记者 刘 波

本期嘉宾:长垣县实验中学校长 杨秉义

许昌实验中学校长 牛振亭

长葛市新区实验学校副校长 汪红敏

郑州市第四十四中学副校长 刘长庚

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

记者: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我们该如何理解核心素养?它与之前开展的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又有何异同?

杨秉义:当年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并没有给出具有实效性的实施办法和可以具体测量的指标,经过多年的推行,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成效并不理想。相对而言,素质教育在小学发展得较好,百花齐放;初中、高中阶段的学校基本上仍是千校一面,狠抓考试成绩仍然是这些学校不懈努力的方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⑵渲糜谏罨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并明确了内涵、细化了标准,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因此,我认为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素质教育的深化、细化和再出发,体现教育变革与发展的趋势。

牛振亭:核心素养应该是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和深化。长期以来,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重分轻能”的现象,仍以考试作为唯一手段、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以智育代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开展体音美活动等同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呈现出“盲人摸象”的态势。核心素养的概念是对素质教育内容的进一步梳理和明晰,具体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也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

汪红敏: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重点解决的就是第二轮课程改革中提到的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评价有助于全面把握综合素质的具体内涵,科学确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同时,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也可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状况和水平。

刘长庚:核心素养提出之前,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素质教育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举措,但相对而言,较为宏观,缺乏具体目标维度的支撑,在落实上也存在种种现实困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正是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长期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语境下进行的一项补充性工作,长久以来并未形成教育合力,效果大打折扣。核心素养顺应了时代需求,是对立德树人的有力回应,是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和必然选择。

回归素养的核心本位

记者:那么,在学校教育中该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呢?

杨秉义:首先,学校要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确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制定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实施方案。其次,要实现学习方式的改革,当前就是要通过课堂改革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传统的重知识技能转变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生活素养、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通过锤炼学校文化品格,在文化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化育人是学生素养的源泉,要通过学校文化设计来拓宽学生知识领域,培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并将文化设计融入到课程、学科、课堂、活动和管理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牛振亭:首先,落实核心素养,学校要整体推动。核心素养是对育人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核心素养在学校的落地,需要从学科和校本化方向努力,与课程进行进一步整合,包括进行结构整合、内容整合,要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渗透到各个学科。其次,落实核心素养,必须以文化为载体。校长在办学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如何以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和组织实施等为支撑,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其中,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我校立足实际,提出了以“责任担当”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最后,落实核心素养,教师是关键。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自身具备相应的核心素养,才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够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教师在观念上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并在行动上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育的方方面面。

汪红敏: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必备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解决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问题。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学校要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刘长庚:核心素养3个方面、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是一个系统,学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必须通过培训、校本研修等形式,使得核心素养与我们的学校管理和学科教学之间都建立起有效的对接,使得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力和学校教师的课程执行力都得到一个较好的提升,使核心素养与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所要求的素养之间建立起一种内在的联系,在管理、课程、教学、评价、教研等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落实,而不是开一门核心素养课程,专门地去落实核心素养。那与核心素养本身也是相悖的。

实现核心素养的校本化

记者:落实核心素养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杨秉义: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校情和办学优势,因校制宜,制定实施措施。比如我校根据学校实际和多年的沉淀,形成了养正文化、学生自治、多彩社团三个办学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深入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养正就是涵养正道,让每个学生都充满正能量,做一个“品正博学、体健多艺、志存高远”的阳光少年,这是立德树人的要求。学生自治就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终生发展的能力。多彩社团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培养兴趣、健全人格,实现个性发展。

牛振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经过实践的探索,打造自己的育人特色。具体到我校,我们在核心素养提出前,就已经制定了学生培养目标:体魄强健,人格完善,知识丰富,能力多元,善于创新,善于沟通,有责任意识,有家国情怀,有科学素养,有人文精神。这与核心素养高度吻合。我们倾全体师生之力,进行了普通高中责任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积极加强以“责任与担当”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落实核心素养的有力探索。

汪红敏:落实核心素养,注重课程开发,推行专题教育或专题探究。核心素养标准很多很细,在落实过程中,要在深入致学习领会核心素养具体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和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学校和当地教育资源,设计开发形式多样的课程和探究主题,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引导,实现逐步提高和逐步转变,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分类分层地推进核心素养的落实。

刘长庚:核心素养的落实必须是校本化的,每一所学校都需要基于核心素养规划学校的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创客教育、社团活动等,根据科学的方法,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学科融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落实“四基”要求,一步一步地去落实。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循序渐进地去研究、思考、探索和行动,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现实的。

探索实现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

记者:您认为发展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在哪里?您所在的学校进行了哪些探索?

杨秉义:一是深化课程改革。当前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学制规划内容过多、难度过大、负担过重、学制过长,并不适合学生的发展。二是实现学习变革。学校教育中,培养核心素养的主渠道仍是课堂,要根据核心素养细则重新审视并改进完善学校的课堂改革体系。三是改变评价体系。如果仍以分数选拔人才,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难免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法落实。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赢得未来,校训是:为成功人生做准备。校训和理念保持高度一致。初中阶段需要为将来成功做哪些准备呢?那就是扎实的文化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效的学习策略、健康的身体、高尚的品德、创新的精神和受益一生的兴趣特长。我校所有的工作都以此为中心进行规划设计,不蔓不枝。尽管还有很多工作不够完善,我觉得这也算是对核心素养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实践。

牛振亭:学生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项。我认为,责任担当是这6大核心素养的支撑点。所谓责任担当,就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对自己所承担的事情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地完成。责任担当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体现了一个人的心智、格局和胸怀,一个人对待人生和生命环境的态度。一个缺少责任担当的人能够成才也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责任担当是连接6大核心素养的红线,是6大核心的支撑点和着力点。落实了责任担当这个核心素养,其他的核心素养就会迎刃而解。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展了“普通高中责任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通过三个维度精心打造以责任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实施责任教育,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是从学校维度,从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价值观、学生培养目标等育人理念中提炼形成了责任理念文化,主要突出责任、担当、勤勉、奉献、爱与和谐、诚信、友善等教育元素,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师生人人熟记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落实到了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之中。同时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完善责任制度文化。完善责任环境文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班级、科室、寝室、餐厅等文化,为环境育人创设条件。

二是从教师角度,对教师提出“三负责”的目标要求:对教育事业负责,对教师职业负责,对学生负责,主要通过精神引领、榜样引路、名家指导、开展活动等方面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我们建立了教师业务成长激励机制。第一,组建名师工作室,引领优秀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搭建平台。第二,通过政策鼓励,促进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第三,通过专业引领,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快速成长。

三是从学生维度,确立学生责任目标体系:针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世界6个方面,学校编纂并实施了“责任教育”校本课程。通过分层推进、实践活动、家校联合和反馈评价等方式,全面实施责任教育。我们召开主题班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特色。

汪红敏: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是要把核心素养的理念和目标尽快转化为学校、师生、家长的理念和目标。实现这一关键的最佳途径是把核心素养的理念和目标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全体师生、各位家长统一的、明确的意识和方向。

我们学校在学习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后,重新完善、丰富了学校文化和培养目标的内涵。我们在对学校校训“博爱、责任、荣誉”的诠释中,对“博爱”的诠释添加了“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人文情怀”的文化基础的内容;对“责任”的诠释添加了“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的内容。

“师生幸福,人民满意”是我们的办学目标。我们结合核心素养的6大方面要求,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充实为师生幸福、人民满意的具体标准,使我们的办学目标更具前瞻性,更具可行性。

围绕“幸福”主题,我们还在不断深入开展幸福课堂、幸福体育、幸福社团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的探索和落实。

第8篇

摘 要: 节庆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节庆文化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内涵,深刻挖掘其内涵,赋予其时代精神,在传承与革新中促成节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做好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有切实可行的路径,节庆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即是实现创造性转化的根本路径。

关键词: 节庆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造性转化 主题教育活动

节庆文化即在节日、节庆过程中所蕴含和体现出来的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礼节、思想情感、精神追求及共同的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尤其是我国传统节庆文化,它是在我们民族发展历史长河中逐步集聚和形成的,凝结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民族操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青年学生思想转变的宝贵资源。创造性的转化节庆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涵,对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方式,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要义

“创造性转化”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海外新儒学派最早提出和使用的一个概念,体现了他们对儒学研究的一种新态度和方法。在我党历史上首次提出和使用“创造性转化”概念,是在2014年9月24日召开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讲话中第一次提出的,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1]很显然,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针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的问题。它是我们对节庆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根据。

节庆文化创造型转化即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实践要求,将节庆文化中蕴含积极正确、合理的思想精神、价值观念、规范体系、表现方式等选出来,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重组和改造,积极深入地挖掘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使之符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直接而丰富的重要思想Y源[2]。创造型转化的实质是合理有效地利用节庆文化的价值。节庆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有些思想观念及表现形式带有迂腐、宗教迷信的成分,需要辩证分析,合理利用,即摈弃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低俗化、奢靡享乐的节庆活动方式,弘扬、拓展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精髓、民族精神、价值观和文明内涵,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宝贵的精神思想资源。

二、节庆文化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可能性

节庆文化是体现在节日、节庆活动中的文化现象。所谓节庆,是指围绕各类节日而形成的文化习俗及其他所开展的相关纪念、庆祝等活动的总称[3]。每个节庆都具有特殊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都承载着一种民族的精神和情怀,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蕴涵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即使历经历史演变,但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愈以凸显,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重要节日,其既与我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分不开,是四时节气的划分,体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又在后来的演变中与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相联系,从节气演变为节日,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多地转向人与人的和谐及社会礼仪规范。如春节、中秋节以喜庆为主,体现的是合家团圆、和谐祥和的精神追求;清明节、端午节既是追思祭祖,又体现了一种家国情怀,对祖辈的感念、对国家的热爱。在民间还有许多节日,如元宵节、腊八节、七夕节等,也都集中体现了老百姓追求健康、幸福、祥和的愿望。不仅节日本身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而且在节庆活动中,往往包含着传统的礼俗,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也往往要求拜祖先、晚辈对长辈行礼节、守规矩、尽孝道,从这些礼俗中体现了敬祖、尊老、爱老、知恩感恩的文明传统和社会伦理道德。在我国传统节庆文化中所体现的这种追求和谐自然、和谐家国、道德文明的价值取向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又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契合性,既体现了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追求,又体现了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包括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设立的许多重大事件纪念日,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教师节更集中体现了对自由、民主、科学、进步、国家富强的精神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因此,节庆文化以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文化表现形式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如果我们能创造性地将其内涵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节日文化表现形式,使青年学生在节日的庆贺中,不忘传统,同时激发起爱党爱国之情、奋进之志,涵养诚信、敬业、友善之品行,那么无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能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文化从历史中走来,在育人中传承、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用节庆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认知,而且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思,更是对未来的一种责任。节庆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体现,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在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进程中,既迫切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革新,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更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国民心志、提升国民素质。创造性地转化节庆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涵,对于促进青年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为“中国梦”奋斗的信心和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节庆文化创造型转化的有效路径

将节庆文化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实现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需要依托现实的路径,因为无论是节庆文化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毕竟都是抽象的理性的东西,所以,除了理论的阐释与讲述,让学生理解外,还必须通过具体的实践方式承载和体现,才能入心入脑,更易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就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曾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5]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以节庆文化为契机,以开展节庆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创造性转化节庆文化,为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指向。利用节庆文化的群众性、传统性、育人性特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节庆文化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创造性转化的有效路径。

我国历史上及至今各民族传统节日众多,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还设定了许多重大事件纪念日和法定节日,每个节日及庆典日都有历史的渊源和深厚的文化背景、社会意义,深刻挖掘其文化内涵及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融合,以节庆为契机,组织丰富多彩的节日庆贺及纪念活动,使学生在节日的氛围熏陶及活动的体验中,感悟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也进行了积极尝试和探索,从我国优秀传统节日中遴选了10个重要节日: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端午节、七一建党节、中秋节、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通过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提炼,形成“十大节庆”主题教育活动,即“新年之约、清明之思、劳动之荣、五四之魂、端午之忆、爱党之情、中秋之韵、师恩之念、重阳之孝和爱国之怀”主题教育活樱使学生在一系列节日文化活动中,通过知和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与和谐”之风、“爱国与敬业”之风、“奋发图强与文明进步”之风、“民主、自由与平等”之风、“诚信与友善”之风、“公正与法治”之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推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化、规范化、常态化,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长效机制。

节庆主题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以节庆作为节点,利用节庆的特点和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以丰富多彩的学生教育活动作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统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践行、提升,促进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与自觉践行,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并在日常的行为中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用积极行动为理想实现而拼搏奋斗。由于节庆具有时序性、循环性,活动具有生动性、灵活性、多样性,因此,节庆主题教育活动不仅具有长效性,而且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广泛的教育意义,它不仅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且有利于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各种“洋节”不断冲击,青少年对本民族节日及传统文化逐渐淡化的情况下,通过开展节庆主题教育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抢占“洋节”文化阵地,较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无穷魅力,展示出与时展相向而行,与国家发展要求一致的价值追求。因此,节庆主题教育活动无疑为实现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革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4(2).

[2]王易,黄刚.探求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

[3]班华.试论学校节庆文化的价值[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