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化产业研究

文化产业研究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13 16:07:58

文化产业研究

文化产业研究第1篇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出现了很大变化,用于文化教育、文化消费的支出越来越多,对文化产品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多样化。然而,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我国目前的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加以解决。

文化产业就是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大潮中崛起的,它的崛起对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确实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如果说农业经济时代的发展依靠的是自然力,工业社会的发展依赖的是资源、资本和技术,那么,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知识和信息即“文化力”取代资源、资本和技术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构成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经济学家约瑟夫•奈认为:“在信息时代,资本、自然资源,甚至土地不见得是财富。今天投资驱动型(investmentdriven)经济已经走到尽头,我们必须转向创新驱动型(innovationdriven)经济与知识驱动型经济的领域。它需要新思维、新知识来推动。”经济学家米切尔·J·沃尔夫则在《娱乐经济》中指出:“文化、娱乐——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实在的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可以肯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还会日益增大,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会愈益凸显。因此,我们必须跟上世界经济和文化的步伐,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现代经济是一种“高技术”与“高文化”联姻的知识经济,更是一种高度“人文化”的经济,从产品设计到生产流程设计,从企业的战略管理到品牌形象管理,从对客户需求的全面的人文化服务到对企业团队精神的全面文化建设,无不充满了现代人文精神。传统的“人文科学”已经通过“人文设计”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甚至已经找不到没有文化标记的产品、不借助文化影响的销售、不体验文化意义的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经济已经开始在总体上以“文化意义”为基础了,现代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与文化活动的界限已经不那么清楚了,现代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的主体。

现代文化产业强调“在世性与神性追求的双赢”,这首先是指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突出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人性化”与“个性化”特点、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含量;其次则是强调经济发展中的“人文关怀”与“和谐理念”,反对因单方面发展经济而破坏人类的自然生存环境和损害弱势国家与群体的利益,反对掠夺性开发、提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是强调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份量和本土文化特色,提倡保持文化的生态平衡,反对为了暂时的经济利益而损害文化的保存和发展,防范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过程的短视行为和负面效应。“在世性与神性追求的双赢”,其主旨在于破除物质与精神的隔膜、协调现世与未来的关系、平衡人类行为与自然演化的冲突,走出经济或物质中心主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最终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人类精神不断升华之间的和谐共存。

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中崛起的,我们应该将文化积淀与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产品、转化为富有商业价值的文化精品,把文化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使我们民族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过渡。我们应该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不仅是我们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使中华民族文化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并为未来世界文化的形成与繁荣做出应有贡献的根本。在目前的文化交流中,出现了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对历史短暂的文化的交流逆差,譬如美国文化的强势输出导致包括中华文化在内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在交流上出现了暂时的逆差。这种情况在中国入世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将变得愈发严重。这说明,文化资源的优势并不能自然地转化为经济的强势。这其中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还需要深入地研究,我们应该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尽快扭转这种状况。

文化从非产业化的社会活动向产业化的经济资源转化,这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特征,对整个经济计划和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中国政府应该将自己放在文化全面开放的交往平台上,按照世贸规则调整和重构中国的交往理念、制度形态和法律文化,提高中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用竞争促发展的眼光和文化生态主义的思想范式充分发挥“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后发优势,为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制度原动力与思想智性支撑。

所谓文化的全面开放,首先是强调“地球村”理念下积极的文化交往与对话,学人之长、为我所用,不断实现外来先进文化的本土化;其次是适时适机地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在强大的外部文化参照下,不断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世界文化市场的全面开放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没有文化的开放与融入,要使中国经济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来是不可能的,况且,封闭与保护对任何国家与民族来说都是暂时现象。

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上的后发国家可能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越来越与先进国家处于同样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应该在这种思路下重新理解中国这样的“后发现代化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意义,尤其是在中国已经走完五年的WTO过渡期以后,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准确定位,合理安排我们有限的社会经济资源。作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中国政府将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遵守多边贸易原则,实行市场准入,增加贸易政策和管理的透明度,对外国公司和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执行非歧视政策;中国政府必将改革一切与世贸组织原则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交往理念,立足于制度创新,在世贸规则这个新的平台上整合与确立自己的文化管理理念和文化产业政策,即: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三维空间所构筑的文化平台上,全方位推进中国的文化产业化过程,实施全方位的文化开放政策。只有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制定清楚了,文化产业发展起来了,所谓的“后发优势”才有可能发挥出来。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实力的巨大落差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包括生产总值、市场占有量、产业结构、研发投资、科技含量、产品与服务质量等的落差。有差距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对待差距的“态度”是什么。因此,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应该着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而非加强政策性保护;我们应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实践。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不断进行观念创新:

第一,要改变“中国是一个资源贫乏国家”的传统观念。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中国是一个人均占有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但是如果从人文资源的角度看,中国却具有五千年不间断发展的文明及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和极具特色的文化风俗,这些文化资源将会越来越具有经济开发的价值。仅以旅游业为例,中国的历史文化古迹越来越成为国际性的旅游吸引物,其潜在价值无法估量。在“文化经济”时代,中国将再一次有资格成为“资源大国”。

第二,要改变单纯从“物质生产”角度评价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传统习惯。因为仅仅从物质产品总量的角度已经无法估价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准。就一些传统产而言,特别是已经出现生产能力过剩的产业,应该以“下游化”的观点重新设计未来的发展,而对于那些代表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产业,应该逐渐转变为以文化内容作为其价值主体来加以估价。

第三,要改变对文化创作、传播、接受活动的“非生产性”的看法。由于许多产业越来越依靠文化符号为其生产附加价值,文化活动从创作、制作、传播到接受都已经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其依赖国家支持的“事业”性质将越来越淡化。

第四,要彻底改变以前在文化认识上的单一的“意识形态观念”,真正确立新型的“文化经济”理念。对文化产品的属性,要从承认单一的精神品性转变为承认精神品性和商品品性两种属性;对文化的功能,要从强调单一的意识形态转变为强调意识形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两者兼备。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文化完全市场化的误区。发展文化产业毫无疑问地要立足于市场,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许多行业要参与市场竞争、接受市场选择,但是由于市场固有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市场需求都是合理的;因此,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必须处理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文化中那一部分无法、也不能完全推向市场的文化事业,如义务教育、学术研究、文学艺术、图书馆、博物馆等等,不能简单地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国家要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加大对科研机构、艺术院团、重要文化遗产和文化项目的扶持力度;要通过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促进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在始终把社会效益与社会全面进步放到首位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

第五,发展文化产业要摆正一个观念,即:我们不应该将文化装到产业的平台上去就以为是在搞文化产业了,而是要用产业的手段来经营文化,这才是正确的文化产业运作方式;说到底,这是一个以文化为主的产业平台,而不是一个以产业为主的文化平台。

文化产业研究第2篇

美国的两位人类学学者ClaekWissler和克鲁勃提出了“文化区”的概念,属于文化人类学中的一个概念,其中的“区”指的就是地域。因此,文化区也就是具有相同文化特征的区域[4]。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开创了体育地理学研究这门学科,为区域体育文化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洛河体育文化,就隶属于区域体育文化的范畴。从地理范围上来说,洛河体育文化的中心为洛阳,北跨黄河地域,南到月伏牛山,东至郑州、荥阳、西至华阴、潼关,是指这一区域内的体育文化。视角不同,对体育文化产业的定义也不同,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体育文化产业应当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文化产品的经济活动,以及其同类经济部门的统称,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体育用品;另一部分是体育服务[5]。比如城市中的健身中心即属于体育服务,为市民提供体育服务的场所。而洛河体育文化产业是指中国古代洛河体育文化产业及其衍生产业的集合。

2牡丹国际文化节背景下的洛河体育文化

河南洛阳牡丹国际文化节包括经贸合作、观赏花灯和文化交流等,同时还融入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及文化体育等河洛体育文化产业的相关内容。在第23届牡丹花会中,举行了民俗文化庙会、大型嘉年华游园晚会等丰富多彩的节目,促进了河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第26届牡丹国际文化节上,更是举办了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并承办了中朝女足邀请赛等,以及灵山文化旅游节、体育舞蹈公开赛、荆紫山道教文化旅游节等等;第28届牡丹国际文化节上,举办了国际舞公开赛、全国门球邀请赛、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等。这些独具特色的互动,与河洛地区的体育文化密切相关,比如抖空竹、踢毽子和扭秧歌等,河洛体育文化就融于这些体育活动中,这些活动共同展现出牡丹国际文化节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让四海宾朋品味到了独特的河洛体育文化。洛阳牡丹国际文化节的举办,毫无疑问带动和促进了河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花会搭台,经贸唱戏”,牡丹国际文化节自创办以来,吸纳了来自国内外数以万计的游客,由于牡丹花开富贵,寓意吉祥,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促进了本地旅游业的发展,使得经济文化之花竞相绽放。洛河地区通过牡丹国际文化节这一平台,举办了一系列大型的经贸活动,每次经贸活动的参展商家超过了400家,合同资金超过了8亿美元,对于河洛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非常显著。同时,在花会期间举办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也带动和促进了旅游链条的延伸,餐饮、住宿、购物等活动异彩纷呈,人才交流、劳务输出和体育文化发展等取得了重大进步[6]。在牡丹国际文化节的带动下,河洛体育文化产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而第31届洛阳牡丹国际文化节上,与体育文化、旅游有关的项目非常多,比如建立了洛神文化产业园、着力打造了丝绸之路伊斯兰风情街,以及建立了道教文化产业园等。而与体育文化产业相关的项目,比如开发成集老子、老子官场,以及集休闲、娱乐和文化体育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等等。洛河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洛阳牡丹国际文化节为构建河洛体育文化产业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平台,可促进洛阳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河洛体育文化产业园的打造,可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河洛文化及牡丹文化[7]。众所周知,牡丹文化及河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为洛阳,同时这两种文化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基础,促进河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对民族文化的肯定,以及继承和发展。而推动河洛体育文化产的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政府大力支持,进行整体规划洛阳牡丹国际文化节为河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给河洛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应给予河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极大的政策支持,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下放和取消各种审批权,进一步释放地区的市场活力,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吸纳社会资金进入到体育文化产业中;二是为减轻企业的税负,提高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竞争力、抗风险能力,促进中小型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三是保持适当的市场监管力度,维持体育文化产业的公平竞争,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优化的市场环境,促进河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给予河洛体育文化产业政策倾斜和支持的同时,为了更好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对河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做整体规划,对于河洛广场体育文化、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在内的体育产业旅游文化,做一个整体规划研究,加强项目论证,保证投资收益,提高河洛体育文化项目的经济效益。

2.2构建河洛体育文化活动提升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洛阳牡丹文化节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创新性,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影响力将不断上升。因此,在河洛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可将货样牡丹国际文化节作为媒介,进一步突出文化节的特色、文化性,并注重牡丹的市场性、创新性,打造独树一帜的品牌体育文化活动,提升广场文化、龙狮文化和太极拳文化活动的整体水平,而河洛体育文化活动提升工程的构建,首先需要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各种文化活动的规模、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河洛体育文化产业的品牌;其次加大体育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媒体、电视和手册宣传等形式,扩大各种体育文化活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使人们耳熟能详,乐于参与进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体质;最后对体育文化活动设施,要加大保护和管理力度,制定完善的管理标准和损坏赔偿制度,提高民众的保护公物的意识,确保龙狮文化活动、太极拳文化活动和民俗庙会等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8]。

2.3河洛体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河南作为中西部省份,旅游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但是众所周知,中原地区作为古代的文化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非常丰富的、独特的文化资源,对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十分有利。因此,河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将旅游产业作为重要的一环,加强体育文化产业旅游品牌的宣传,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以牡丹国际文化节为契机,在文化节期间,广泛宣传河洛地区的人文景观游、自然景区游、民俗庙会游和民族体育游,并举办具有地区特色的体育赛事,不断提升河洛民间体育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同时,在大力宣传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的体育消费,以带动河洛体育文化产业、体育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2.4加大对河洛体育文化的宣传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在注重品牌营销的今天,应积极转变营销观念,加大对河洛体育文化的宣传,主要是宣传河洛体育文化的独特性、时代性,大力宣传河洛体育文化的现代意义。为了更好宣传,可邀请主流媒体、知名主持人和文化名人等参与到河洛体育文化产业园的建设中,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站,提升网民对于河洛文化产业的关注度,为河洛文化点赞。

3结语

文化产业研究第3篇

关键词:区域 文化产业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055-03

一、文化产业的兴起

法兰克福左派学者Adorno和Horkheimer首先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1947年,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他们指出文化产业是将新的特质融入到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文化中,其产品为大众消费而特别制作,并被商业力量所操纵,以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娱乐消遣为目的。文化产业内涵丰富,不同国家往往根据本国实际来加以定义,甚至对文化产业的表述都不一样。如我国和韩国称为“文化产业”,日本称为“感性产业”,英国称之为“创意产业”,欧盟称为“内容产业”,美国则以“版权产业”概括此类以版权交易和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产业类型。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2004年,我国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尽管对文化产业的内涵缺乏统一定义,但我们仍可以从众多表述中找出一些共同特征,即以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化生产为手段,以获取收益为目的,提供既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又能在市场条件下实现交换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大力扶持。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传统制造业日渐减缩,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直接关系民生的产业,特别是与科技、民生密切关联的文化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逐渐取代传统产业而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不仅深深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人们多元的精神、物质需要,而且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产业支柱和新经济增长点。据统计,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总量已超过20%,自1996年以来,仅音像业产品的出口就已超过航天工业成为美国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在最富有的400家美国公司中,有72家是文化企业;英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2倍;日本文化产业的规模已经超过电子业和汽车业;2010年韩国文化产业产值超过650亿美元,占GDP比例已超过6.5%,已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业强国……。历史经验还表明,经济萧条时期,往往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机遇期。在当前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美、英、日、韩等国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刺激经济复苏和增长。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在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利推动下,我国文化产业突飞猛进,已从探索、起步的培育期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二、国外文化产业发展典型模式

文化产业最先发轫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低消耗、低污染等特点,经过近百年发展,不仅已是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而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其中,市场引导、国家主导、产业兼并、产业集聚等模式最为典型。

1.市场主导模式。凭借市场主导模式的成功运用,美国已成为世界文化产业强国。2005年美国文化产业总值占全世界的44%。全世界56%的广播和有线电视收入、85%的收费电视收入、55%的电视票房收入都在美国。作为全球私有化程度最高、科技最发达、资金实力最雄厚的国家,美国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政府没有设置主管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部门,主要通过市场自我调节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管理和运行往往由非政府的组织协会和企业来具体运作,政府主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和严格的法律保障,并针对一些公益性强、市场回报低,关系国家文化安全的文化产业进行政策性扶持。如通过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供公益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增加资金投入等手段给予支持。此外,美国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样化,既有来自联邦、州和市、镇政府提供的资助,也有来自公司、基金会和个人捐助等,而且后者在文化产业的投资数额远远高于前者,形成了比较完善、规范的融资体制。一些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如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公司等,背后都有金融大财团的支持。同时,美国非常注重通过法律和制度建设规范和维护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是世界上首先开展文化立法的国家。早在1790年就制定了第一部版权法,而后来的新版权法、版权期限延长法案和数字千禧年版权法等法律的及时出台有效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2.政府强力扶持。英国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产业,从政策、资金、文化企业等多个角度强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1)1997年布莱尔当选英国首相后,将创意产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加以扶持,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并亲自担任小组主席。该小组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对国际文化贸易具有检查和参谋作用,形成了包括文化媒体体育部、贸易工业部、对外贸易部、文化委员会、地方艺术委员会、地方艺术理事会等在内的管理网络系统,形成了一套全球范围内最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不仅如此,英国政府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政策空间,如帮助培养消费市场;支持文化艺术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和个人向文化企业捐赠或资助;保证文化艺术成为教育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以及保护知识产权,推动地方自等,英国由此形成了国际上产业架构最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2)英国构筑了先进的文化产业理论,拥有包括约翰·霍金斯在内的大批国际创意产业专家,理论的指导对英国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3)英国突出核心城市和产业集聚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2003年2月,英国提出将伦敦建设为世界级文化城市的战略目标,旨在通过伦敦这一世界级城市的品牌效应带动整个英国文化产业全面发展。据《伦敦市长文化战略草案》数据显示,伦敦文化创意产业年产值约为250~290亿英镑,从业人员达到52.5万。2000年伦敦创意产业人均产值为2500英镑,几乎是全国创意产业人均产值1300英镑的2倍。此外,英国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将文化产业集中在园区,实现集聚发展是英国文化产业的又一特色。1997年—2005年间,英国共培育了12万家文化创意企业,投入资金超过1.5亿英镑,创意产业为英国GDP的贡献率达8%,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官产学结合。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产业,日本文化产业就是在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引导和政府扶持下,通过国家干预和强有力的宏观政策支持发展起来的。(1)1996年,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战略,其核心是把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此政府通过设立战略会议、恳谈会、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商讨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日本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首先得益于产业主体间的明确分工。政府主要提供大量信息、制定各种扶持和激励性政策;研究机构负责提供市场分析、产业发展预测等信息;企业则通过与政府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者。(2)采取完全的市场化经营方式,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文化资源的配给和生产都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3)保持民族特色。日本在吸纳外来文明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本国的文化传统,而是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结合在一起,促使现代化与传统协调发展,从而形成日本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4)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日本有很多文化行业协会,它们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在制定行业规则,维护会员合法权益,进行行业统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国内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模式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历史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自然条件、文化底蕴、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应用和经济发展水平大相径庭的国度,文化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地区特性的差异使得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和特点,总体表现为东西部地区差距较大。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角度,可分为市场推动模式和政府推动模式,从文化产业发展依托要素来看,可以分为资源带动模式和内容创意带动模式。

1.市场推动模式。东部沿海是我国率先进行改革开放的试点地区,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和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经过3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市场意识和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这些有利条件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的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民间资本活跃,各种文化资本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作用突出,文化产业发展与市场经济结合紧密,文化资源和资本的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手段实现,市场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如广州报业近年来形成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三大报业集团相互竞争的格局。东部地区开放的媒体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显著地提高了报业集团自身的生存能力,也为我国文化产业集团参与国际竞争集聚了资本和积累了经验。

2.政府推动模式。相对于东部而言,西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长期以来受历史观念、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人才以及科技实力等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文化消费市场不成熟,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整体滞后于东部地区。在市场条件不充分的背景下,政府的推动作用不仅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是最关键的因素。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无论从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到市场培育,政府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而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如云南将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大省作为全省三大发展战略之一,政府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大力投入,使得云南省的文化产业突飞猛进。2005年,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83.58亿元,占全省GDP的5.29%,使云南文化产业一跃成为全省支柱性产业。

3.特色文化资源带动模式。丰富的文化资源往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无论是东部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十分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也是我国目前文化产业模式中最常见的发展方式。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常常保留了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原生态文化资源,这些资源由于地区独有和稀缺而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从而形成以特色资源带动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如著名的“丽江模式”。1996年丽江发生7级大地震后,丽江人按照“原貌恢复,修旧如旧”和“切实保护古城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的原则,以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为突破口,将丽江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当地旅游相结合,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丽江已经由一个典型的山、少、边、穷地区,正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级精品旅游胜地”。199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为3.26亿元,2005年达到38.58亿元,增长10.8倍。2005年古城区游客接待总数330.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3.68亿元,占全市游客接待总数的81.7%和旅游总收入的87.3%。2007年丽江人均实现GDP达1.7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0亿元,10年增长了9倍;居民收入中有13%来自于旅游相关行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0%,高于云南省39.4%的平均水平。如今,在丽江古城区及玉龙县范围内活跃着22个古乐队,14个东巴文化传习馆,一大批以木制工艺、东巴蜡染、纳西布挂画、东巴纸、铜制器具等为代表的传统工艺经营户,纳西古乐及东巴文化产业年产值超过了1000万元。

4.内容创意带动模式。与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城市,由于人类的长期经济活动,历史文化资源明显不如中西部地区丰富,更缺少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因此这些地区不能走依赖资源优势的文化产业道路,而是利用东部地区特有的区位优势和条件,(下转第58页)(上接第56页)以辐射型产业为特点,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种创意带动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内容创意设计,二是以提供文化服务为主的创意活动。数据显示,文化创意近年来在东部沿海城市越来越受到关注。如北京市着力打造“创意之都”,大力扶持与创意产业相关的新兴文化产业门类,提升文化产业层次与水平,通过几年的努力,朝阳区大山子的北京798艺术园区,已经成为北京最具发展潜力的创意园之一。天津河北区也启动了发展创意产业的整体规划,形成了创意天地、创意公社、创意工厂、创意人才等四大创意平台,逐渐成为天津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心。上海则将“创意上海”作为发展目标,明显加大了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步伐。2005年4月28日,上海市首批创意产业集聚区揭牌,标志着上海创意产业的全面启动。

四、经验及借鉴

上述分析只是对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几种比较典型的模式进行了概括,实践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还有很多,如项目推动模式、文化产业园区带动模式、兼并重组模式、投资拉动模式等等。显然,任何一种模式都不可能孤立的起作用,都必须与其它模式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说明,各国政府在推动本国文化产业发展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在文化产业发展初期。目前,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由于政府在国家经济管理中的特殊地位,往往能比企业更容易或成本更低地获取宏观公共信息,而且在文化产业发展初期出现的问题还不是那么复杂,通过政府推动往往能在发展效率和成本上更具有优势,因此,政府往往成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初动力。此外,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下兴起的新型业态,必须遵循市场经济本身的运作规律,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必将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出版社,1993

2.沃尔夫.娱乐经济[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R],2007.10.15

4.http://.cn美国:产业化之路造就文化强国,2007

文化产业研究第4篇

【关键词】侗族村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一、枫香坡侗族风情寨

芭蕉侗族乡位于恩施市西南部,距州城10公里,209国道、恩咸省道贯穿全境,恩来恩黔高速公路和白果树服务区、互通正在建设中,迤逦清江沿乡而出。全乡国土面积303平方公里,全乡辖17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149个村民小组,6.7万人,有少数民族人口4.4万人,占全乡人口的65.9%,其中侗族人口2.3万人,占全乡人口的34%,是湖北省11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枫香坡侗寨旅游区位于芭蕉侗族乡高拱桥村中心集镇,自2007年4月30日开业以来,每年接待国内、外各类游客2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800万元,成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部级3A景区。芭蕉主要有两大主题文化,一是富硒茶文化;二是侗族民俗文化,包括侗乡饮食文化。枫香坡侗寨旅游区主体文化是:侗文化、茶文化。

二、枫香坡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发展现状

“没有文化的旅游等于走路”,枫香坡从建设起就注重茶文化与侗文化的打造。一是通过茶文化长廊、侗文化长廊、侗文化馆及萨岁祠的建设,展示农耕文化,使游客在茶园山间游憩中解读丰富茶文化侗文化的深邃,给游客以图形文字的视觉冲击;二是通过培训农民艺术团,深入挖掘富含侗乡民俗文化的节目内容,枫香坡上至七旬老叟,下至八岁顽童,近60名群众都可以登台演出,农民上台演戏得收入几乎人人称赞,成为枫香坡旅游一大看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后,从贵州黎平请来2个侗戏老师,通过一个月的培训,编导出了一台更具侗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戏,而且枫香坡农民艺术团在负责人马苏娥的带领下,不断推出一个个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小节目,使农民艺术团焕发出永久的活力。两年来,枫香坡农民艺术团为游客演出达200余场次,获得收入15万元,人平每场次可收入40元以上。

枫香坡侗寨陆续开办了“侗族人家”、“山里香”、“茶花山庄”等侗族农家乐饭庄,“花桥人家”又于今年4月30日开业,至此共有8家农家乐经营火爆,专业合作社认真组织农家乐业主参加旅游接待培训,组织农家乐到贵州、到周边县市考察研究民族特色饮食文化,不断提高农家乐接待质量和服务水平,获得游客一致好评。枫香坡侗寨农家乐现每个月需要在地税领取餐饮发票21万元,每月纳税在1万元以上,农民从事旅游服务业的人员有52人,每人月平均收入都在1千元以上。

今年以来,针对在近两年枫香坡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农民参与旅游服务,基本上只是通过办农家乐、演戏获得旅游收入,受益面仍有很大局限性的现状,乡党委、乡政府组织乡财政所、乡经济发展办、乡有机茶办等部门形成工作专班,深入到高拱桥村,组织农民专业化分工。一是组织高拱桥中心集镇农户经营旅游商品,开办时令蔬菜销售市场,从事游客运输等服务;二是引导枫香坡农户与农家乐对接,建设观光茶园,发展蔬菜种植基地;三是向农户发包经营景区公共服务场所,使更多的农民从事旅游商品销售服务。同时,组织润邦茶业、富氏茶业到高拱桥设立茶叶销售专柜,逐步形成旅游特色商品销售市场。与此同时,枫香坡侗寨民族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入资金500万元,在范家坝建设侗寨美食街,美食街主体工程现已基本完工,预计在今年十月黄金周开业。

(二)发展中的问题

1、侗族文化汉化淡化严重。由于芭蕉侗族乡地处恩施城郊,经济较为发达,加之当地侗族居民历史上又是贵州移民,因此侗族文化氛围不浓,也没有侗族的历史遗迹,要原汁原味的打造侗族山寨有一定难度。

2、旅游体系不完备。目前只有村民经营的农家乐,特色不足,比较单一;景区目前还无条件提供住宿,住宿接待尚属空白;行无导游,主要靠游客自己根据标识牌辨别;景区的购物市场和娱乐场所也十分缺乏,且设施不全。

3、农民参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积极性不高。

4、乡村休闲旅游市场环境薄弱。一方面旅游特色产品开发滞后,主要体现在定位模糊,缺乏特色,文化特质不突出,中低档产品居多;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发展不够完善,与恩施乃至湖北省旅游中介服务组织衔接条件不成熟,限制旅游市场的拓展。

5、管理机制不科学。旅游新农村的基本模式是:政府+村委会+村民+业主,要形成产业带动、龙头拉动、服务联动、行政推动的发展格局。但枫香坡目前主要依靠乡政府,没有引进企业龙头,很难具有持久性。

6、人员素质不高。

三、枫香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依托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逐步完成《枫香坡侗寨休闲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内容,并根据消费需求,创新发展,突出个性,形成特色,着力塑造“恩施玉露茶,硒都侗乡坡”旅游形象,打造“侗族美食多,吃在枫香坡”理念,全面提升旅游品牌,与恩施旅游市场接轨。

枫香坡侗寨旅游区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景区自身项目建设增强景区魅力,并通过强有力的营销策略来打开市场;二是,通过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景区内涵,增加市场吸引力;三是,通过开发休闲度假、特色餐饮、亲水游乐项目,使旅游者在丰富的旅游活动中增加消费内容,延长游客的滞留时间和重复光顾次数;四是,利用旅游产业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综合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恩施州一直以发展旅游业为主,整个恩施的民族文化产业还在起步阶段,而枫香坡侗寨这一个在几乎没有原生态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新型民族村寨,其未来的生命力值得省思。

参考文献

[1]谷中富.对武陵山片区民族团结示范村经济与文化建设的思考――以湖北省恩施市枫香坡侗族风情寨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3(3).

文化产业研究第5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 支撑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

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文化产业消耗少、污染低、附加值高的产业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湖北等省市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已超过或接近5%,成为当地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单独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寻求其他相关产业的支持,依托发展较早、较为成熟的产业,构建以文化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链。美国的文化产业是依托发达的制造业,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业基地,日本的文化产业借助了庞大的信息产业平台优势和文化专业人才,成为了亚洲最成功的文化产业输出国。2014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要进一步加强文化精品建设,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说明中国在发展文化产业时需要找到可以提供支撑作用的相关产业,这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社会有着现实意义。而江苏省文化产业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如何有效利用关联产业的关系,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的文化品格,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取消了核心层、层和相关层划分,将原来的9个大类调整为10个大类。自从2012年开始,江苏省文化产业的统计按照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两大部分,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等10个大类进行。

自2005至2012年期间,江苏省对文化产业的统计,缺少了2007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通过趋势外推法计算,其相关系数为0.9695,拟合性较好,据此确定2007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69.91亿元。据此江苏省文化产业近八年相关数据(见表1)显示可知:江苏省文化产业呈逐年增长趋势,2006年到2009年和2012年,每年均有30%左右的增速,势头发展迅猛,受到金融危机影响,2010年增长速度放缓,由于国家政策调整,2011年以51.07%的速度快速提升。从文化产业在GDP的占有比重可以看出,比例在逐年上升的趋势下,轻微波动,2012年达到4.31%,而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湖北等省市在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就已超过或接近5%,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因此,江苏省在将文化产业建设为支柱性产业方面还有待继续努力。

江苏是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之一,文化资源优势明显,文化市场经营机构逐年增加,2012年文化市场经营机构登记数达到16583个,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也就是网吧占50%以上,娱乐场所占比约44.75%,仅剩不到4%的机构进行从事演出经纪、经营性互联网文化、艺术品经营和文化市场连锁经营等,在不到4%的这些机构当中,对文化产业链构建有利的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占0.53%,其营业收入额占到7.47%,文化市场连锁经营机构占0.07%,其营业收入额占到0.48%。可见文化市场的经营结构极不合理,为文化产业链的构建和拓展极其不利,在进一步调整文化市场经营结构,进行结构转型的同时,抓住和大力依靠支撑产业成为江苏省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任务。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文化产业支撑产业范围

(一)灰色关联度计算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依据各因素数列曲线形状的接近程度做发展态势的分析,是指在系统发展过程中,如果两个因素变化的态势是一致的,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则可以认为两者关联较大;反之,则两者关联度较小。这种方法经常被用于研究不同产业及经济发展的相关领域,是研究不同要素之间相关程度。根据灰色关联模型求解关联度的计算步骤(刘思峰,2013),现计算江苏省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具体过程如下:

1.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以 2005―2012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增加值χ0(ω)作为参考序列,以制造业χ1(ω),以交通运输、仓储与邮电业χ2(ω)、以信息产业χ3(ω)、以金融业χ4(ω)、以文体娱乐业χ5(ω)、以租赁和商务服务χ6(ω)、教育业χ7(ω)、高新技术产业χ8(ω)等8个产业增加值作为比较数列,建立关联模型。文化产业和8个相关产业增加值用χi(ω)表示,其中i=0,1,2,3…8,ω代表年份,为2005,2006…2012。具体数据见表2。

2.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数据的无量纲化也叫做数据的标准化、规格化,主要是通过简单的数据变换消除各个指标因素的量纲影响。进行无量纲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采用是初值法,把同一数列的所有数据除以第一个数据,然后得到无量纲数据(见表3),并用表示,这里。

3.求绝对差。即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差值的绝对值,然后得出绝对差的最大值Δmax=3.1697,最小值Δmin=0。

4.计算关联系数ξ。首先需要确定分辨系数ρ,一般取值区间为0

(1)

5.求关联度γ。将比较数列和参考数列的关联系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关联度,关联度越接近1,说明关联程度越大。江苏省文化产业和8各相关产业的关联度γ见表5。

(二)关联结果

根据经验,当ρ=0.5时,关联度大于0.6便认为关联性显著(姚颉靖,2011)。从表5可以得出文化产业与8个相关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均大于0.6,说明本研究选择的8个相关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显著影响。

(三)支撑产业范围

对表5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关联度进行排序为:γ6>γ8>γ4>γ3>γ2>γ1>γ5

>γ7,即依次为租赁和商务服务、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信息产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娱乐业、教育业。其中,江苏省文化产业中的租赁和商务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业三个产业的关联度均超过0.85,具有较高关联度。因此,首要支撑产业由这三个产业中进行选择,其余五个具有显著影响的相关产业作为基础支撑产业进行分析。

江苏省文化产业支撑产业的选择分析

(一)文化产业与租赁和商务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业关联显著性较高

1.文化产业与租赁和商务服务的关联度最高,主要与江苏省前几年发展成熟的文化及日用品出租、图书及音像制品出租、其他文化及日用品出租以及近几年快速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办公服务等密切相关,例如普通文化用品光盘、书籍等慢慢淡出市场,新的户外运动设备的租赁迅速在江苏各市盛行,知识产权和专利等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各类专业文化产品的会展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为江苏文化产业的推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近期可以借此机会,仿效中国台湾妈祖绕境活动,提升文化产业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2300万人的我国台湾岛上吸引了数百万人参加世界级的文化嘉年华―大甲妈祖绕境活动,创造了台湾许多地方的文化、餐饮、住宿、交通的商机,乃至沟通协商、运输通讯、创新研发等过程和经济行为,其经济效益超过投入经费的50倍以上,实现了多元效益,带动了在地创新。大运河遗产江苏段包括了河道6段,历史遗存22处,比重约为40%,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必将带动江苏省的各类产业尤其是商务服务业的大幅提升。

2.近年来,在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文化创意产业呈现了集群式、跨越式发展的态势。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和基础,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延伸的政策实施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区的文创产业都显示了较强的竞争能力。目前,江苏省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0个,省级及以上19个,为整合科技与文化资源,发挥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融合优势,提供了保障。2012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45041.48亿元,是2005年的5.68倍,2008年的2.45倍,随着2006年江苏省十大文化产业园项目的建设,使得数字影像、声光多媒体、LED显示等高新技术在各类演出、展示场馆和大型文化传播活动的广泛采用,促使各类新闻传媒内容制作、提供和集成在内的综合服务商走入文化市场,在传统产业和文化产业的链条交叉点实现深度合作,以形成独特的更有活力的文化创意聚集。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承担江苏文化产业支撑引领作用,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将继续增加。

3.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已经成熟到与金融业密不可分,金融业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是一种“双赢”(周豫,2013)。文化产业对金融业关联体现在文化产业是金融机构开辟新业务范围、获取新盈利增长点的重要努力方向之一,也是快速占领市场领域的支撑,截至2013年底,江苏省级专项资金已累计安排11.59亿元支持983个文化产业项目,带动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231亿元。江苏省在创新文化金融合作模式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2010年省财政联合凤凰传媒集团等文化产业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初始规模为20亿元的江苏紫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紫金基金也扶持新兴中小文化企业,目前已投资39个项目,总金额达到12.33亿元。另外,江苏民营文化企业在出版发行、影视音像、动漫等行业快速发展,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2011年江苏动漫游戏产业收入居全国第一,这不仅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大量优质客户资源,而且还增强了金融业创新业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的动力,同时这激发了文化产业的活力,推动文化的大繁荣。当前江苏省应进一步大力创新和开发适合江苏文化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二)文化产业关联一般显著的其他5个相关产业

1.信息产业(γ3=0.6882)。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借助于高科技的信息手段,信息产业也必须有一种文化精神的依托,有些信息产业公司还会直接经营文化产业(王家庭等,2010)。江苏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关联度排列第四,主要在于互联网、多媒体、数字技术的基础支持,为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的融合,对传统文化行业的转型升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江苏十大文化产业园的初期经营,第三代云媒体电视的推广,江苏凤凰职业教育图书有限公司数字化教材等学习设备在学校的使用,初步显示了信息产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后续的作用会更加凸显。

2.交通运输、仓储与邮电业(γ2=

0.6655)。自“十一五”规划以来,江苏省形成了公、铁、水、空一体化的大交通格局。实现了客运零换乘,逐步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实现电气化铁路、高速铁路和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的三大突破;仅“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增加了国际集装箱运输远洋航线8条、近洋航线32条,内陆无水港7个,保税港区1个、保税物流中心3个,水运建设全面提速;“7+2”机场布局的形成等,形成了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多轨跑道(杭春燕等,2011)。未来随着省内市际高铁和大型仓储中心的建设,不但为江苏省各类行业提供一个发展载体,而且更为江苏省文化市场的拓展和文化产业产品链的延伸提供保障,所以二者之间的关联度会更加明显。

3.制造业(γ1=0.6495)。制造业正面临着升级换代,通过制造业升级换代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展示空间,宣传文化,同时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一旦离开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将无法持续发展。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就是将文化产业的文化理念、文化创意、文化价值、逐渐融入到制造业的研发、设计与销售、品牌等高端环节,提高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这是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方法之一(蔡旺春等,2011)。从各产业与文化产业关联程度可看出,江苏省制造业与文化产业关联排列第六,文化产业园的作用、文化产品的制造和文化产业链的构建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载体的广泛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刘莹,2012)。

4.文体娱乐业(γ5=0.6490)。近年来,韩国在音乐、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行业都实现了重大突破,得到了国际认可,值得学习。江苏省各类3D、多微影院迅速崛起为影视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江苏传媒业正在向集团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如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演艺集团,江苏广电集团等,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尤其是江苏广电集团在2010年创收61.1亿元,跃居全国省级台第一。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文体娱乐业发展速度,与国际接轨。如今微电影的流行,南京2014的青奥会等,会进一步促进江苏省的文体娱乐业不断壮大发展,但仍需要关注文体市场管理体制的宽松等问题。

5.教育业(γ7=0.6264)。虽然江苏省文化产业和教育业关联显著,但在所选产业中是关联度最低的。分析可知,江苏省为发展自己的教育品牌,成立了江苏省文化产业教育培训中心,拥有国际化的培训内容以及超一流的培训环境,但是,仍然存在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后续人才储备跟不上,达不到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要求,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江苏乃至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当前江苏应依托“江苏省创新团队计划”、“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五个一批人才”、“文化科技企业家培育”等项目,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阵地,培养针对文化产业、解决文化问题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

结论

通过本文以上分析,江苏省文化产业可以优先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产业,并作为载体,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创意园带动作用,提升江苏省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协同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优势,引导和促进文化产业链升级,以创建江苏省自有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为主导,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参考文献:

1.刘思峰,谢乃明.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六版)[M].科学出版社,2013

2.姚颉靖,彭辉.版权保护与文化产业创新能力的灰色关联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2)

3.周豫.金融业对文化产业的支持是一种“双赢”[N].南方日报,2013-08-21

4.王家庭,张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的区域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2)

5.杭春燕,陈岩.“大交通”助推江苏快速前行[N].新华日报,2011-02-06

文化产业研究第6篇

【关键字】文化功能;文化城市;城市文化产业

一、城市发展理论下的文化城市内涵

城市文化产业战略的研究离不开对文化城市概念及其内涵的把握,而对文化城市内涵的认识必须从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中汲取营养。

城市的发展历程由来千载,早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专著中,就有关于城市发展的论述。亚当斯密早在《国富论》中阐述道:“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商业的利益比工业多”,他认为这样的分工导致劳动力流向城市。《马恩全集》中更加明确的指出“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资本运动的角度,提出城市可以通过铁路、公路、运河整合闲散资源,挑选更加熟练的工人,集中完成生产和交易,城市规模愈来愈大;同时马克思也多次提到“工业迅速发展……工人涌向城市,城市人口以难以相信的速度激增”,影射出城市的超负荷,这也是最早的关于城市发展过程中自身固有二重性的理论――城市吸引各种资源取得发展,又随着规模扩大不堪承重面临崩溃。早期的经典理论为我们呈现的是:城市为何兴起以及城市发展中的固有悖论。

在此之后,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关于城市功能的理论阐述中,他把城市的功能概括为容器、磁体和文化,其中文化是最重要的功能,三者互为制约,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容器是指城市能够聚集、容纳包括人力、物力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并促进资源之间产生“化学反应”;磁体则包含磁力与磁场两个含义,前者指城市对资源的吸引能力,后者指城市建立的垄断优势;而文化功能则是指城市文化的贮存、传播交流和传承。一方面,城市文化源于城市的容器、磁体功能,而城市容器的扩大及其磁体功能的增强又是以牺牲城市文化功能为代价的:盲目扩张的城市终将不堪重负,继而引发空间恶化、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另一方面,城市文化的良性传承及流动有利于其功能整合及长远布局规划,这些必将反哺城市的容器、磁体功能,使之更好发展。可以说,如何妥善处理城市文化功能同容器、磁体功能间的关系是解决城市发展二重性问题之关键所在。芒福德为我们清晰地指出了城市发展之固有疾病,并将重视城市文化功能作为医治良方,提倡将“文化的传承作为城市发展规划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防止“现代城市被肤浅的急功近利的思潮所覆盖”,其城市功能理论首开用精神文化活动界定和阐释城市之思想先河。

20世纪以来,学者们没有间断过对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诞生了一系列相关理论。在20世纪初,英国学者E・霍华德在“田园城市理论”中提出城市需要通过规划来治理工业化的无序后果,呼吁关注人类生存的社会状态;1933年的《雅典》第一次提出功能城市的思想,同时也强调通过合理布局实现各功能间的有序发展;1977年的《马丘比丘》嵌入人本主义思想后,不再执着于城市的一系列功能实现,而强调把城市当作一个有机整体看待,因地制宜,突出不同的城市文化特点,谋求可持续发展;1999年的《北京》则提出“美好的、可持续的、更加公平的人居环境”概念,反映出全世界对城市发展前景的憧憬;进入新世纪,我国学者单霁翔在研究中外城市发展规律后总结道:新世纪必然是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而转型“文化城市”则是发展之必然选择。百年中,伴随科技发展,学术界还诞生过诸如知识城市、低碳城市、数字城市、柔性城市等城市规划理论,它们都从某一特定视角,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可能。纵观这些理论,我们可将城市发展的路径的概括为: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从离散到整合的动态过程。

近年来,从政要演说到学术研究,“文化城市”一词愈发高频的出现。2003年伦敦市长的演讲中,将伦敦称为“世界卓越的、创意的文化中心”,是“世界级文化城市”,并认为文化城市应通过卓越性、创建性、渠道性、经济性四个维度呈现;2006年,李奎泰教授在分析首尔的文化城市建设时,把文化城市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狭义针对音乐、电影、美术等城市文化艺术,广义则包括了城市空间规划以及市民物质、精神生活质量的全部。我国学者蔡绍洪(2006)在《大中城市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则把文化城市定义成以宗教、艺术、科学、教育、文物古迹等文化机制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并将城市的文化能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部分研究,前者是指城市的文化资源数量及文化产业质量,后者则侧重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综上,文化城市作为一个多功能的整合体,其内涵应从动、静两个维度去理解:静态维度着眼于城市的文化资源,包括城市居民、功能等诸多基础设施条件,强调的是城市现有的文明程度;动态维度则着眼于以文化功能规划城市,文化既是规划的出发点亦为终极目的,用发展眼光整合、布局城市的各项资源,强调的是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城市与城市文化产业的关系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面对由于忽视城市的文化属性而引起的各种问题,要求以城市特有的文化功能作为核心因素对一系列离散的城市功能进行重新整合、统一规划的观点逐渐成为理论界的共识。

文化部2012年8月将文化产业定义成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相应地,城市文化产业是面向城市全体人民提供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集合,是服务和促进城市的文化储存、交流、传承的产业。城市作为其特色文化的载体,大力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对于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有着重大意义,是提升城市文化功能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固有的二重性问题之关键。因此,发展城市文化产业不但能够巩固城市现有的文明基础,更有利于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完全符合文化城市内涵的要求,是文化城市内涵的逻辑延伸。

城市文化产业对文化城市发展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定位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每一座城市自诞生到繁荣,聚集于此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城市文化资源及文化环境,涵盖了包括地缘、政治、宗教、历史等在内的诸多因素。然而由于对城市文化的忽视,导致近年来城市发展存在严重的定位问题,表现为定位摇摆、脱离实际、产业同构等。发展城市文化产业首先要求根据城市的文化资源定位城市特色文化品牌,然后围绕品牌规划城市产业布局,最后依靠产业化经营使得文化品牌的价值得以实现,从而在强化该品牌的同时亦获得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文化产业有助于定位城市文化品牌,唤起城市的自我意识,树立城市精神,打造属于城市特有的文化名片。

(二)产业创新实现文化价值,增强城市文化功能

从价值链角度看,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创意创新,即内容创意和技术创新两方面。城市文化产业是服务于城市文化功能的产业,产业创新力的提升必将更大程度地实现城市文化价值,促进城市文化的储存、传播和传承。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文化内容的创新能够不断丰富城市文化的构成,保持该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其次,文化产业技术创新则使得已有文化内容能够通过更先进更高效的途径实现其展示、传播与储存。

文化产业研究第7篇

1 统计结果及分析

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源,以“档案文化产业”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检索,剔除会议、简报、2013年发表的论文及一稿多投的重复论文(重复论文只留取最先发表的),共筛选出相关论文文献67篇。本文从文献年度分布、期刊分布、主题分布及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1.1 年度分布

表1 文献年度分布统计表

从表1可看出,有关档案文化产业研究的始于2003年,并于2004年迅速达到高峰期,之后急剧下降,偶有探讨者,一直到2011年再次掀起新一轮研究热潮。统计结果表明,档案文化产业的研究热度与国家有关文化产业方面的宏观指导思想是紧密联系的。“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是在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正式进入人们视域的。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在此思想指导下,关于档案文化产业的研究于2003年、2004年达到了高峰期。2009年,国家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年,“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国家战略又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引发了2011年、2012年研究的热潮。

1.2 期刊分布

表2 文献期刊分布统计表

从表2可看出,《北京档案》对于档案文化产业的关注度最高,共刊载文献17篇,占总文献数的25%。其次是《黑龙江档案》,刊载10篇。《北京档案》刊载文献最多的原因,可能与京津沪渝档案学会于2003年10月在京举办的以“档案文化产业”为题的学术论坛有关。论坛结束后,《北京档案》连续6期以“众说档案文化产业”为题展示了论坛的成果。

笔者结合年度对文献期刊又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重量级期刊《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刊载的文献数量不多且基本集中于2003年、2004年,2005年后整体核心期刊刊载文献都比较少。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关于档案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目前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1.3 主题分布及研究热点。通过对筛选文献的研究主题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档案文化产业的概念;档案文化产业的内容;影响档案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建设对策;档案文化产业的可行性探讨等方面。由于档案的特殊性及档案馆的文化事业属性,造成了档案文化事业和档案文化产业在学者胸中的激烈碰撞,于是“关于档案文化产业的可行性问题”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

2 研究主题分析

2.1 档案文化产业的概念。研究档案文化产业问题,首先要弄清“档案文化产业”这一最基本的概念,要对其作定义性的科学表述。关于档案文化产业的概念,学者们基本上有以下两种表述。一种是以方立霏为代表的较为复杂的表述:档案文化产业是一种以普及档案观念为经营方针,以推广档案整理理念和保管技术、传播档案文化内容为主要经营手段,以促进全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推动全人类档案获得更好保管和保护为己任的文化产业。一种是较为简单的表述:档案文化产业是立足于档案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来实现档案的文化价值和档案工作的服务功能的一项文化产业。这两种表述大同小异,基本内涵相同,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简明扼要的概念表述方法。

2.2 档案文化产业的内容。档案文化产业的内容,或者说是档案文化产业的业务,主要是围绕档案文化资源而展开的一系列市场服务活动,综合起来包括以下内容:档案编研、档案展览、档案寄存和代管、档案教育培训、档案信息服务、档案业务技术服务、档案人才设备服务等。其中,档案业务服务包括档案复制、缩微、整理、编目、裱糊、修复等,还有档案软件的开发利用服务等。另外,有少数学者把与档案资源有关的档案的影视、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以及档案装具用具的生产销售、防虫防霉药品的销售等也列入档案文化产业的业务范围。不过,对于此种说法,业界目前还没能达成共识。

2.3 影响档案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档案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发展任重道远,有机遇,更有挑战,认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并加以解决才是正确之举。郑辉认为,影响档案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人才缺乏、资金缺乏、馆藏资源单一、原创性档案文化产品匮乏。李海啸认为,目前缺乏国家专项政策的引导扶持,没有发展档案文化产业的专项规划。再加上长期受到档案具有保密性的束缚,人们对档案文化价值的认识也不到位,影响了档案文化产业发展。

2.4 档案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档案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建设的对策是档案文化产业研究的重点内容,大部分论文对此作了阐述。方立霏认为:一要建立大档案观,普及个人及社会档案意识;二要建设档案数据库,传播档案文化,提供档案整理和保管的技术与设备;三要以档案展览为试验田,围绕展览开发、推销档案文化产品;四要举办“档案馆文化日”“档案文化周”等文化促销活动。郑辉认为,档案文化产品开发要主旋律与多样化并举,雅俗结合,百姓喜闻乐见;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产业化、市场化;增加档案文化产品的“原创性”;加强高新技术的应用,吸引人们进行档案文化消费。杨轶男等认为,发展档案文化产业,首先,要促进档案馆产业化机制的形成,构建档案馆内在的投入与产出机制,理顺投资者、经办者和受益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其次,要引进现代市场营销策略;最后,要联合社会力量,形成可持续的合作共赢的产业链。

2.5 研究热点:档案文化产业的可行性。经统计,关于档案文化产业是否可行的探讨性、辩论性论文占将近25%,可见,对于档案文化产业的争论热闹非凡。自文化产业在国内兴起后,档案界便开始了档案文化产业的激烈争论,并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

2.5.1 赞成观。认为档案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并且有着广阔美好的前景。如郭东升认为,“档案馆人应做发展档案文化产业的先行者,档案文化产业给档案馆事业带来的是辉煌灿烂”,“档案馆做档案文化产业应是其基本任务和工作职责之一”。“档案文化产业的建设不是空中楼阁,它的前景是广阔美好的。档案部门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技术基础,关键是要转变观念。”

2.5.2 反对观。认为档案事业归根结底是社会公益事业,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发展文化产业并不意味着凡是属于文化的部分都可以当成产业来发展。档案,作为一种公益性文化(非经营性文化),是不能归属到文化产业当中的。”“档案馆的事业性质是承担由政府交给我们的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任务的纯公益的文化事业性质,而不是面向市场发展文化产业的那种事业性质”,“不能将档案事业或工作作为产业来经营”。

3 总结与思考

3.1 研究趋势。学者对档案文化产业的研究起初有些“盲目跟风”之嫌,国家关于支持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冲昏了一些人的头脑,生拉硬拽把所有的档案工作都披上“文化”的外衣,再扣上“产业”的帽子,不根据档案及档案工作实际,大搞“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于是,引发了2003年、2004年两年学者们的激烈争议。争论结果还没有十分明晰的时候,骤然风平浪静了。笔者认为,2005年后的几年沉寂,是学者们在热潮过后进入了冷静的思考期,思考后似乎认可了档案文化产业,认识到发展档案文化产业的确是迎来了机遇,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在当前的体制下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于是自2010年后开始脚踏实地思考档案文化产业的具体出路,更多关注其建设对策、建设路径问题。

3.2 研究成果。综观文献,目前,关于档案文化产业的研究除辩论性论文外,大多是应用理论研究,鲜见基础理论研究。从应用层面提出的建设构想,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不大。少数具体实践性的研究也缺乏实践操作性,到目前为止,也少有档案部门对这些研究成果有所反应、有所行动。总的来说,关于档案文化产业的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不够系统,不够深入。

3.3 研究热点的思考。关于档案文化产业是否可行的争论,仔细分析发现,其实这两种相反的观点也有共同点:首先,两者都是为了弘扬档案文化,繁荣档案文化事业,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档案文化需求。赞成观认为:“档案部门如果能拓展自己的产业,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对档案事业的发展也是一件好事情。”“档案文化产业也是发展档案文化、繁荣档案文化的重要手段。”其次,两者都认可档案馆开展经营性的档案文化服务活动。反对观说:“档案事业不能产业化,并不意味着不能运用产业机制来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事业不归属于文化产业,并不等于档案部门不要发展文化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有偿的文化服务。”二者都是为了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占比重轻重不同而已。

文化产业研究第8篇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农业职业教育中的教师,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农业科研活动,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历和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