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国内经济形势分析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12 09:33:11

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国内经济形势分析第1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 经济活动 分析指标体系

懂得合理利用有限资源获取最大效益,既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又不会对长期利益造成损害,才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权宜之计。为实时了解国土资源相关动态,掌握国土资源经济发展趋势,有必要根据我国国情,建立一套先进、完善的国土资源经济形势指标体系。

一、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国土资源的经济活动给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研究国土资源各项经济活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了解经济发展对国土资源的需求。通过探讨国土资源经济活动、国土资源稀缺性对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而揭秘国土资源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对常见的国土资源经济活动进行研究,结合国土资源稀缺对社会发展的制约以及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的需求,探讨两者间的相互关系。

(二)国土资源与各类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

国土资源的各类经济活动,均涉及到劳动、资本、技术等多个领域。掌握资源型产品的生产、加工、输出情况,围绕资源型产品对国土资源的需求,对国土资源的稀缺,对生产发展的劳动、技术以及资本等方面造成的系列影响,研究国土资源与开发利用等经济活动的相互依关系,能够有效提高国土资源有效利用率,实现提高资源产量,提升资源质量,从而增强各项国土资源经济活动的生产效益。

二、分析国土资源经济形势的主要方法

资源的稀缺性是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的经济学起源,长久以来,资源稀缺是资源经济领域研究的重点对象,与之相关的研究报道不计其数。目前国土资源经济形势的主要分析方法,均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之上,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重要前提,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土资源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对国土资源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与价值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根据现有相关文献报道,笔者了解到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法主要包括系统分析法、比较法、系统综合法以及定量分析法等。

(一)系统分析法

在国土资源经济系统中,土地、能源以及矿产等均为国土资源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而法律政策、技术水平、资金条件,均会对国土资源的经济活动产生一定影响。此外,由于国土资源经济活动均在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分析国土资源形势时,应采取系统分析法,综合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根据我国土地资源经济系统的情况,对我国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展开全面的分析。

(二)系统综合法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所得结论进行有效结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的方法即为系统综合法。对国土资源经济形势进行研究时,应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更加全面,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个层面。应对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考量,统揽全局,综合所有因素的影响,最终得到对整体形势做出有效判断。

(三)比较法

在对国土资源经济形势进行研究时,可通过同比与环比的方式,对处于各时期的国土资源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解,对不同时期国土资源经济形势的不同表现与异常表现加以分析,寻找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以此来掌握国土资源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对经济活动进行适当调整,全面促进国土资源经济形势持续、稳定的发展。

(四)定量分析法

由于定性分析法不够客观公正,因此,在对国土资源经济形势进行研究时,定量分析法的使用较为常见。定量分析法所得结果更加客观全面,且具备可靠的科学依据,能直观地反映出国土资源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在对国土资源经济形势进行定量分析时,构建分析指标体系与计算数学模型不可或缺,为确保所得结果更加客观,还可借助结构功能、决策分析等模型加以补充。

三、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设

经过本文研究可明显发现,国土资源经济对国民经济有着深远影响,国土资源经济本身在运行过程中,同样具备一定的显著特征与规律。国土资源经济形式分析指标体系,能直观地反映出当下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指标体系中的各项参评指标,均具备一定的目的性与组织性,能够全面、客观地向人们展示国土资源信息,方便研究者掌握国土资源经济形势的发展动态。在笔者看来,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需结合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国土资源管理情况、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等多方面,对我国国土资源经济形势,进行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更切实际的评价。

基础类指标与合成类指标为国土资源经济形式分析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大指标能直观地反映出国土资源的经济形势与开发利用整体情况。基础类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国土资源的经济形势与开发利用整体水平,该类指标是合成类指标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合成类指标,则是以挤出来指标为重要前提,根据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以满足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的特性需求为目的,通过计算法的运用,结合数据模型分析,展示出足以说明国土资源现阶段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的指标。

四、结束语

构建一套科学、完善、切合实际的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指标体系,不但能够直观、全面地反应出现国土资源相关信息,还能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通过调整与改进,实现促进国土资源经济形势朝着有利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设,需结合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的主要内容,通过有效方法得以实现。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对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水平有着深远影响,只有在科学、先进的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才能提高国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使国民经济朝着有利趋势,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国内经济形势分析第2篇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多样化趋势也越来越突出,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结构区域化发展,区域金融核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体现在金融相关率上。结合现代经济发展实际,本文对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

一、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

区域金融中心包含城市现金支出、城市贷款支出、城市现金收入以及城市金融业的增加比重。区域金融中心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数据,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当区域金融中心指标的数据波动处于稳定的上升趋势,则表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反之,则说明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存在问题下,应当及时进行沟通。例如,区域金融中心核算数据为一定时期内金融活动总值F与实物形式的国民财富的市场总值W之比[1],用公式表达是:FIR=F/W[2],依据这一金融相关率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区域性发展的重要标准,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具有相对不同的金融运算着力点,在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结合以上对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辩证关系的探究,对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有了初步了解,结合近年来我国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文献,同时应用FIR=F/W的金融相关率的运算公式,得到数据分析表,如表1[3]。结合表1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2012―2016年,北京市的FIR值分别为:4.5、4.6、5.3、5.5、6.6;上海地区的FIR值分别为:4.8、5.4、5.7、6.2、7.1;广州市的FIR值分别为:4.9、5.2、5.6、6.2、7.3;天津市的FIR值分别为:4.3、4.5、4.8、5.4、6.3。从数据整体上来看,我国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上升趋势,整体经济规划的数据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上海、广州市的经济增增长区域比重性各不相同,北京、天津市与广州、上海市之间存在差距,区域金融相关数据分析与区域整体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直接性联系。

(一)综合指标分析

结合表1中数据,对2012―2016年国内部分区域城市FIR值进行综合性分析,金融中心值不是单一的数据分析,从金融相关率的运算公式可知:FIR=F/W。区域金融中心核算数据为一定时期内金融活动总值F与实物形式的国民财富的市场总值W之比。表1中,北京2012―2016年的金融相关率综合变化为增加2.1,而上海2012―2016年的金融相关率综合变化增加2.4,广州2012―2016年的金融相关率综合变化增加2.6;天津2012―2016年的金融相关率综合变化为增加2.0,这与区域间的综合发展整体重心不同存在相应的联系,广州、上海市的金融发展具有优势,发展信息的畅通性也占有一定的优势,从而使区域金融相关率的综合变化性较大。

(二)金融支出分析

区域金融中心数据分析和整体结构的变化之间具有直接性联系。从表1中数据来看,2012―2016年,北京、上海、广州市以及天津的金融相关率都呈现整体增长趋势,这与我国区域内部金融资金快速流通具有直接性关联。一方面,现金支出的比重逐步提升,各个地区的金融资金变化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流动变化下,使城市金融运行的速率加快,商品经济交易的收益稳定性提高;另一方面,城市金融支出与城市多样化的金融交易渠道之间存在必然性联系。例如,从表1中数据分析来看,北、上、广、天2012―2016年的金融相关率综合变化为增加分别为2.1、2.4、2.6、2.0。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融合,是拓展金融交易领域的逐步形式,给我国社会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直接性影响。

(三)贷款余额分析

贷款余额分析,也是对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的必然性选择。结合表1中数据分析可知,2012―2016年,北京市的FIR值分别为:4.5、4.6、5.3、5.5、6.6;上海市的FIR值分别为:4.8、5.4、5.7、6.2、7.1。两者在数据变化上增长比重相差0.3,两地的流动人口较多,信贷应用主要是房地产、购物等,贷款形式可以丰富区域金融经济的增长趋势,从而逐步完善新型金融管理的结构划分,促进现代资源的综合性循环发展。

(四)金融机构的收入分析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逐步稳定,区域金融领域的行业机构逐步增加,多重金融机构在区域金融经济的整体发展中发挥良好调节作用。区域金融中心相关率的数据变化为,区域金融中心核算数据为一定时期内金融活动总值F与实物形式的国民财富的市场总值W之比,当区域经济内部金融机构的自我调整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时,则区域金融中心的数值变化稳定性也得到相应提升。

国内经济形势分析第3篇

关键词:临空经济;发展;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临空经济,也叫空港经济,是指以空港为中心所带动的周边一定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机场周边地区投资、消费、劳务等方面。临空工业、临空服务业和临空仓储业等临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形式。

美国旧金山大学的H.Weihrich教授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首先提出利用SWOT分析方法进行战略分析。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调查分析,将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按照一定的次序以矩阵的形式一一列举,并将系统分析的思想与排列的矩阵因素相结合,系统分析各种因素的匹配组合,从而找出发挥优势、利用机遇、改善劣势和应对威胁的战略方案。本文将利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大连市临空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大连市临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战略思路。

一、大连临空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大连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连发展临空经济的优势越发明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位优势。大连机场是首都国际机场指定的国际航班备降机场,位于我国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大连,为大连及邻近东北腹地提供航空运输业务。大连是东北地区主要的港口,也是货流集散的中心。20年的改革开放,使大连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外商投资环境。目前,大连已形成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保税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七贤岭高新产业园区、大连双D港等具有相当规模、多层次的全面开放的格局。大连市是不仅拥有东北地区的航空枢纽,也拥有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区位条件优越,加上良好的投资环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具备了发展总部经济和临空经济的基本条件。这些都为大连市发展临空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世界级临空经济区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二)经济优势。大连市是辽宁省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雄厚的地区。2009年全市实现GDP1,968.8亿元,仅比省会城市沈阳的2,054.2亿元低,连续多年位居辽宁省前列。大连周水子机场所在的甘井子区2009年度GDP增速为18%,高于大连市整体15%的平均水平,位于大连主城区榜首(表1)。大连市充分依托国际空特优势,加强国际国内经贸合作,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都市会展业、服务外包业、现代物流业等,逐步建成“临空经济区”;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完善各类高科技产业园区,加快建成“高科技经济区”。大连市的这些经济优势,为临空经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交通优势。大连交通便捷,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已形成具有较强运输能力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大连港现有泊位7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0个,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贸易运输往来。承担了中国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货物和9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海上运输网络密集,不仅有通往上海、天津、烟台、威海和韩国仁川等城市的客运航线,还有通往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条国际货运航线;大连至烟台的烟大铁路轮渡项目已经开始运营。大连陆路交通十分便捷,铁路与华北、东北铁路网相联;公路线四通八达;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开通了上百条国际国内航线,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空运基地。目前大连已经形成水、陆、空齐备的立体交通体系。

(四)机场客货源市场潜力巨大。2003年以来,大连机场旅客吞吐量以每年100万的速度递增,7年间累计实现增长192%。2010年大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预计到2015年,大连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2,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25万吨;到2020年,大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000~3,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5~40万吨;到2030年,大连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5,800~6,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80~100万吨。因此,围绕航空运输的跃升而发展的临空产业,将是增长最快的产业。

二、大连临空经济发展劣势分析

(一)临空指向性产业发展缓慢。如今,大连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造船和软件。如果将机械制造和造船合并为装备制造业,该行业将成为大连市第一大产业,其次是石油化工产业。大连作为一个环境优美的城市,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并不适合城市整体的发展,包括装备制造业在内的重化工业同样不符合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二)临空经济区开发利用规模尚小。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大型国际机场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包括工业区、物流园区、自由区和商务区等,如奥兰多国际机场、法国戴高乐国际机场等。与这些国际机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相比,大连周水子机场周边的临空经济区开发利用规模尚小,功能还有待完善,对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有待进一步挖掘。

(三)临空经济区内现有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大连临空经济区内产业关联不强,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在临空经济核心区以及临空经济辐射区内没有原材料、零部件的配套企业,对区内其他企业缺乏应有的带动作用。从整体上看,合理的产业群落和产业链尚未形成,临空经济区内的产业布局也不尽合理。由于机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机场周边的临空产业应该是圈层结构模式。大连在临空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突出,开发区的规模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四)临空经济区内缺乏合理的交通规划。临空经济依赖于机场特有的快速通达性,因此,地面交通的完善快捷是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具备良好的地面交通网络,才能保证临空经济区与外界的物流畅通。虽然周水子机场紧邻周水子火车站和一些公交线路,但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讲,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将产品运往机场,进而运往世界各地才是竞争的关键因素。大连临空经济区就这方面而言仍有待完善。

三、大连临空经济发展机遇分析

(一)国际产业转移有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化工业向中国转移、国内发达地区资本向北方扩张的进程日益加快,为大连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外来投资提供了现实机遇,而且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大连临空经济可以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发展新兴产业,例如服务外包,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

(二)外向型经济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大连外向型经济突出,国际货运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分析以及按照进出口贸易总值的粗略推算,“十二五”期间,每年的国际航空货运需求应在30万吨以上,大连机场将通过采取引进有实力的货运航空公司,构建货运网络;拓展航空货运中转市场;加强货运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等措施加以协调和改进。

(三)南航、海航和国航共同推进大连临空经济。十二五期间,大连机场将做强做大基地航空公司,强化枢纽运行,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3+1+1+1”航空基地格局,即形成南航、海航大连分公司、国航大连公司3家主要航空基地、1个支线基地、1个货运基地和1个公务机基地的“3+1+1+1”格局。引进支线航空公司,构建航空支线基地,重点辐射东北、内蒙古及环渤海湾地区,做好支线和干线衔接。引进货运航空公司,构建航空货运基地,形成完善的货运航线网络。吸引公务机服务运营商、公务机公司在大连机场设立公务机运营基地,大力开发大连公务机市场。

四、大连临空经济发展威胁分析

(一)辽宁支线航班抢夺市场。从整个民航的发展来看,目前一些大型航空枢纽和干线机场已经饱和。民航总局也已开始积极推进支线航空的发展,并引导航空企业飞往国内二线城市或中、西部地区。

辽宁省支线机场的运行状态并不规范,虽然是支线机场,但是这些机场飞行的却是干线航班,不但航行距离较远,而且途经和飞抵的都是一些大城市。

(二)面临周边机场和港口的竞争。大连与沈阳机场相距不远,并且与周边城市特别是沈阳与大连两地区域壁垒严重,竞争大于合作,导致两地的产业关联度小,旅游和航空运输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没有形成彼此互相带动的产业链,这已成为制约大连临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环渤海湾的青岛港、天津港在东北亚港口中竞争力不亚于大连。而日本横滨、韩国的釜山和正在建设中的光阳港,都是大连的天敌。大连必须面对的问题还来自“大沈阳”规划中的丹东与营口港口,由于缺乏明确的分工,各港口之间难免会争夺资源,形成重复建设,难以形成辽宁港口发展的合力。

五、大连临空经济发展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结合上述对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的分析,选择四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大连的优势和机遇,并使劣势和威胁的影响减到最小的有效策略,具体如表2所示。(表2)

总之,要推进大连临空经济的发展,政府就必须抓紧时间规划临空经济,并积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错位发展。大连临空经济的发展应该依托国际产业转移契机,发展航空制造与物流业,并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构和机制。大连的临空经济在上述策略的实施带动下,必将得到充分的发展。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姜斌远.广州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基本思路[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3.

[2]曹允春,席艳荣.临空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J].商场现代化,2009.2.

[3]金忠民.空港城研究[J].规划师,2004.

国内经济形势分析第4篇

[关键词]集群 中小企业集群 演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6.3;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7-0049-05

集群问题理论研究大抵滥觞于19世纪。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集群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引起了国内外一些学者和广大经济工作者的关注。中小企业集群相关发展理论已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乃至竞争经济学中广泛使用,“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多种内涵的新型产业政策框架的理论基础”(王缉慈,2000)。[1] (P2-4) 中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吸收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并对国内中小企业专业集群现象进行了理论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理论的研究已经构成国内经济学研究的主流文献内容之一。

但是,对中小企业集群演化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杂乱,多数研究只限于某一层面,没有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试图尽可能多地将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有代表性的评述,希望有利于研究者更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小企业集群演化发展理论,也希望能为中小企业集群经济理论的演进、深化提供一些契机。

一、早期国外主流经济学家的企业集群思想

最初的产业集群经济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亚当・斯密从劳动分工、市场规模和技术进步方面开始注意到集群演化问题。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写到“工人所穿的粗劣呢绒上衣和牧羊剪毛所用的剪刀这两种产品,是由家庭坊和手工业工场为基本单位的小企业集群联合劳动完成的”。[2] (P11) 这是最初的中小企业集群经济的思想,也是集群一词首次提出的。

马歇尔(Marshall)继承了亚当・斯密对劳动分工的开创性观察,从地方产业集群与大企业功能优劣的相互比较对产业集群进行了区域研究。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描述了企业集群形成的原因,他把这些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称作“工业区域”,并指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内部经济是有赖于从事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而外部经济是有赖于这类工业产业的一般发达经济。在他看来,引起产业集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列举了英国各地的实例,说明“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如气候和土壤的性质,在附近地方的矿山和石坑,或是水陆交通的便利”。[3] (P281-282)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宫廷的奖掖”,[3] 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是根本原因。马歇尔是大家公认的首先阐述集群理论的人。

阿伦・杨格(Allen Young, 1928)提出了规模报酬理论的一些核心内容,他重视分工、交易成本和市场范围的关系,重新阐述了亚当・斯密的分工与市场规模思想,并从这一角度提出了看法。他认为大规模生产的概念忽视了分工经济的现象,强调了斯密关于分工网络的古典一般均衡观点,说“只考察单个厂商和一个特定行业的规模变化效果时,递增报酬机制就可能被误解,因为累进的行业分工和专业化才是递增报酬实现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这就要求将整个经济的运作都视为一个相关的整体。”[4] (P527-542) 如果离开这一核心思想,“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就不能被充分地理解。杨格将迂回分工划分为单个企业的迂回生产、整个产业的迂回产出和产业间的迂回分工。单个企业通过迂回的方法经营所达到的经济程度是比较有限的,当整个产业的迂回生产的优势得到发挥时,这种迂回方法才能变得可行与经济。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原来的产业分裂成更专业化的部门,使新的产业不断产生,这就是产业演变的基本过程。他将企业内部分工、产业内分工与产业间分工的交互作用动态地联系了起来。

韦伯(Alfred Weber)在1909年《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提出了集聚经济演化理论,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regional factor )和集聚因素(agglomeration)。韦伯不仅分析了企业集群的集聚因素,还分析了分散因素。认为分散要素无非是集聚的相反倾向而已。产业在一个地方集聚与否,可以看成是集聚与分散相互作用的结果,正是集聚和分散相互作用产生了单位产品一定数量的成本节约。不同的集聚规模产生不同的节约函数,而每一集中化阶段的节约函数就构成集聚经济函数。[5] 韦伯从产业的空间集聚的成本收益对比分析产业集群发展的经济性,他认为实际支付运费少的地点会成为集聚的地点,集聚的产生是自下而上的,是企业追求集聚的好处自发形成的。在当时传统的古典理论占据主流的时期,韦伯的理论也归属于为古典理论学派。

二、国外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的演化与发展

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才从纯学术讨论走进了商界和政界。功臣人物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 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并不一定是看整个国民经济,而主要看该国和地区有无独特的产业或产业群体”。[6] (P66-226) 他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集群是培育特色产业竞争的有效组织形式,因为它“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重要的是,集群能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6] 他明确提出了产业群与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集群所具备的共同要素整合成著名的“钻石模式”。波特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市场结构这一决定产业中和产业间绩效差异的主导力量进行分析,推出了一种广泛用于行为盈利性分析和竞争优势分析的方法,认为企业获得长期租金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

P .克鲁格曼是第一位把产业集群与国际贸易因素紧密联系起来研究的知名经济学家。集中分析了集群的聚集协同效应和交互激励效应。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说明各国的贸易优势并不来自于国与国的产业区别以及由此引起的比较优势,而是来自于各国内部的地区产业分工和在此基础上所能达到的规模经济的程度。产品的贸易活动实际上间接地起到了生产要素贸易的作用,无论生产要素最初的分配状态如何,通过贸易活动,总会使某些产品的生产集中于某些工业区。[7] 此外,克鲁格曼认为马歇尔提出的技术外溢因素只会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产业集聚中产生效应,不具有普遍意义。

意大利著名集群理论家布诺梭则提出了两阶段模型。依据对意大利集群的研究,他把无政府干预的集群自发成长的阶段称为第一阶段;当集群成长到一定规模后,政府或当地行业协会开始干预集群的成长,向集群提供多种多样的社会化服务为第二阶段。

G .别卡提尼则主要从经济地理学解释中小企业集群的“地缘”优势,以及对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的影响。安德森(Anderson E. S.,1994)考察了传统的熊彼特主义分析创新关联度的不足,主张用演化经济学来分析创新关联度,并在演化经济学的框架内,构筑了交互创新的两产业模型和三产业模型,探讨了创新关联和国际专业化问题。这一组织演化的观点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开辟了一个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

罗森菲尔德强调社会关系网络及企业间的合作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活力起决定性作用,他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是相似的、相关联的或互补的众多中小企业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聚集;有着通畅的销售渠道、积极的交流及对话,共享社会关系网络、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共享市场机会及分担风险。还有荷兰经济学家范迪克认为,马歇尔的工业区是集群进化的最后阶段,集群从此像大企业一样具备自我调整能力,成为长寿型的组织等等。

许多著名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中小企业集群演化发展理论,使中小企业集群演化发展理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中小企业集群的静态特征和外部经济优势,并从多视角解释了集群竞争优势等。但总体来看这些理论都有其局限性,分析层面较单一,不深入,处于探索阶段。

三、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评述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是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区域生产综合体的研究。到90年代中期,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广东的“专业镇”、浙江的“块状经济”,此时我国开始吸收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并对国内中小企业集群演化发展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思路。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以下方面:

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并结合区域发展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在这方面王缉慈教授是研究得比较深入、系统的学者之一。王缉慈教授(2005)[1] 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地理现象或实践经验,又可看作一类产业空间组织或经济理论模式;我们可能将它用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更应把它作为认识区域经济的思维方法,即产业集群是把区域经济视为相互依赖的企业和机构的地理集聚的经济系统的一种方法。产业集群不应只是一般的企业扎堆。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复苏的产业组织模式,成为在全球生产系统中与巨型跨国公司互补乃至抗衡的一股力量。在应对外部冲击方面,集群比单独的大型公司能力更强。[1] 产业集群产生明显的外部规模效应和形成创新环境,集群内共享的基础设施、信息和专业化资源大大节约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灵活性、产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产业分工和新型产业基地的形成,使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中不断创新和学习,向高增值的价值链发展。

从社会文化环境角度研究中小企业集群。该视角重视历史文化传统对集群的形成、发展、衰弱的密切关系。如陈雪梅、赵珂(2000、2001)、[8] 姜皓(2004)[9] 等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条件等方面研究形成中小企业集群的自然因素,这些因素往往会通过历史文化的沉淀来促进企业群的缓慢形成。由于地区传统、习惯、文化、宗教、语言以及种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新产品是难以靠大众传媒的传播实现的,而人际间近距离的交流接触,人们之间容易相互模仿和相互影响。距离越近,转移的成本就越低。即流动、信息传播、价值流动和生产活动等很多方面联系在一起,形成关联“互动”效应,这种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的人文网络,还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传统心态(李永刚、祝青,2000),[10] 再加上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政府的政策便利,会迅速形成中小企业集群。

从企业网络和企业家创新精神角度研究中小企业集群。李新春(2000)、[11] 吴国林(2001)[12] 等学者认为企业网络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在中小企业集群中发挥关键作用。企业集群是以关系网络,尤其是企业家个人的关系网络为基础的地区性企业群体,“企业家协调”尤其是“领袖型”企业家的带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李新春,2001)。[13] 李新春指出:“专业镇以区域为边界形成整体竞争的生产、服务企业网络,其网络外部性有效地克服了中小企业或家庭工厂在生产、营销和管理上的劣势。在产品选择和组织结构上有着其独特的集聚经济意义。而形成这一集聚经济的根本在于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网络的生成机制,相互之间的学习、仿效和竞争合作使得网络具有动态的灵活竞争优势和保持持续的创业精神。”[11] 借助企业网络可减少内部管理成本,减少非正规的交易费用,减少企业间学习成本,提升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借助网络的集体协同性可产生强大竞争,形成区域优势(吴国林,2001)。[12]

从中小企业集群的结构分类研究中小企业集群。中小企业集群有很强的地方特性,关注角度不同,可有不同的分类。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厂以水平联系来完成产品生产的是“市场型”中小企业集群;以大企业为中心、众多中小企业为,形成的是“椎型”(也称为中心卫星工厂型)中小企业集群;以信息联系为主而不是以物质联系为主,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的是混合网络型中小企业群落(仇保兴,1999)。[14] 按照企业的性质可以分为:制造业集群、销售业集群和混合企业集群等等。从中小企业集群的结构微观演变的特征分类有专业分工和专业产品的分析。专业分工首先是产品生产的专业化阶段,其次是生产工艺专业化阶段,最后是生产服务专业化阶段。这三个阶段在中小企业集群中同时并存,产生了专业性工艺加工企业、专业性最终产品生产企业、专业性生产服务企业(陆立军、白小虎,2000)[15] 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集群的不断演进,中小企业集群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单纯的专业化向相对综合方向发展,由于中小企业集群的扩散,中小企业集群的边缘出现了交叉和融合的迹象,边缘效应已初步显示(朱康对,1999)。[16] 正因为如此,中小企业集群才能保持长期活力。

从产业集群创新机理和组织行为方面对中小企业集群进行研究。王B(2003、2005)[17] [18] 认为集群衰落可以看成是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的结果。为避免集群经济被“技术路径锁定”的风险,构建与培植集群内部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王B以地方技术组织为研究对象,从对职能与资源之间的机制设计入手,提出了地方技术组织是准公共性组织的行为假设,并分析了这种行为假设的基本特征以及在与企业发生技术产品与服务交易过程中的行为动机与动态能力, 认为基于准公共性的组织定位是比单纯的商业组织与纯粹的公共性组织更有效的机制设计,这种机制设计能够较好地解决地方技术组织的行为动机问题,是动态地构建与培植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它既涉及到地方技术组织的生存,也关系整个集群创新能力的持续性发展。

从技术创新行为方面研究中小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证实,集群式创新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性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模式,借助这种组织形式,集群内企业可以发挥自身的创新活力,又可以弥补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缺陷。“产业集群区域存在高效的、具有生态特征和自组织特征的区域创新网络,能够产生很强的地方根植性和持续的集群创新优势”(刘友金,2002)。[19] 刘友金提出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集群式组织模式、集群单元、集群式创新演化过程的CLC模型等,为建立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运行机制的分析提供了思路。他还建构了“奖励”模型、协同竞争博弈模型,“为探讨企业的入群过程和群内企业的合作创新过程提供了分析工具”(刘友金,2002)。[19]

从演化经济学角度借鉴生态学研究中小企业集群。“中小企业空间群落演化与生态学中的物种群落演化有许多相似性,把生态学中的群落概念引伸到中小企业集群有合理的一面”(李永刚、李渝萍,2006)。[20] 中小企业的成长具有“生态性”和“阶段性”,影响其成长的环境因素呈动态变化。由于企业专业分工愈来愈细,会促使不断分离出大量新的中小企业。产业演化的起始时刻,新产业被创新企业家尝试。当新产业与当地的环境背景条件特别吻合,资本收益率特别高,模仿者很快蜂拥而至,同类型企业大量出现。企业数量增加的结果使产业总规模扩张并形成区域性的产业优势,产业优势的确立又促进产业群内企业的衍生繁殖,表现为产业中企业的数量通过裂变、孵化、分孽而快速衍生增加。形成一个企业衍生与产业规模扩张相互增强的正反馈环。企业代际衍生是产业演化和环境选择的一个必经的环节。

从竞争优势的角度研究中小企业集群。产业集群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和社会化是形成产业集群优势的原因(金祥荣,2002)。[21] 金祥荣认为产业集群中,由于中间产品的转移成本很低,分工的精细化以及资产专用性的提高带来机会主义难以实现等原因,生产同类产品的各种可分割性操作功能不断从企业内部剥离出去并达到最佳生产规模。魏守华、石碧华(2002)[22] 认为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可以用直接经济要素(垂直和水平联系的企业间合作与竞争形成)和非直接经济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由支撑机构和企业群间相互作用)两方面体现出来。直接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包括生产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和市场优势。非直接经济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其创新能力取决于根植于区域学习轨迹。赵中伟、邵来安(2002)[23] 认为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自集聚效应、知识的溢出效应、根植性、追赶和拉拨效应、外部范围经济、衍生及吸聚等多方面的作用引导成本优势、创新优势。总体上学者们的分析竞争优势,集中在交易成本、品牌优势、外部经济优势、融资优势、创新优势、协同机制优势等等,体现了中小企业集群在市场竞争具有“小市场、大巨人”优势。

近年来研究中小企业集群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中小企业集群政策作用、网络结构、绩效差异、产业升级、生命周期理论等等方面也有许多研究。

四、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的综合评述

纵观国外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可以看出集群理论的研究在不断广泛和深化,他们从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技术从不同角度对中小企业集群进行了不同层面的阐述和实证,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中小企业集群的静态特征如外部经济优势、交易成本优势、竞争优势、贸易优势、创新优势等,但这些理论都有其局限性,单一依靠某一理论,均不能对企业集群问题做出完整、科学的解释。

我国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比较晚,是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地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创新网络、产业政策和实证方面的,也有些借鉴了非主流经济学从较新的研究视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结合生态学或者社会学的观点对中小企业集群进行的研究。但总体上说有还主要是一种线性的机械的静态的分析,仅适合于特定时间断面上的线性经济关系研究,许多研究停留于个别案例的事后归纳,很少抽象出集群共性特征,较少深入内部机理研究,也缺乏企业集群演化的较完整的理论框架,更没有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分析。然而,已有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更深入研究集群的存在形态与运行机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缉慈. 解读产业集群[A]. 顾强主编. 中国产业集群第一辑[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英]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中译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

[3][英]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中译本)[M]. 朱志泰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4]Allen A. Young.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J]. The Economic Journal 38,1928.

[5]阿尔弗雷德・韦伯. 工业区位论(中译本)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迈克尔・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M]. 华夏出版社,2002

[7]保罗・克鲁格曼. 地理和贸易[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陈雪梅,赵珂. 中小企业群形成的方式分析[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

[9]姜皓. 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衰退[J]. 商业研究,2004,(10).

[10]李永刚,祝青. 浙江小企业群落式发展初探[J]. 财经论丛,2000,(9).

[11]李新春. 专业镇与企业创新网络[J]. 广东社会科学,2000,(6).

[12]吴国林. 专业镇经济――一种新型乡镇经济发展模式[J]. 科技日导报,2001,(5).

[13]李新春. 企业家协调与企业集群[A]. 企业家理论与企业成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2001.

[14]仇保兴. 小企业集群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5]陆立军,白小虎. 从“鸡毛换糖”到企业集群[J]. 财贸经济 ,2000,(11).

[16]朱康对. 经济转型期的产业群落演进――温州区域经济初探[J]. 中国农村观察,1999,(3).

[17]王B. 企业簇群的创新过程研究[J]. 管理世界,2002,(10).

[18]王B. 产业集群中的地方技术组织行为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9]刘友金.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0]李渝萍. 基于生物群落视角的中小企业衍生发展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6,(2).

[21]金祥荣. 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J]. 经济研究 ,2002,(8).

国内经济形势分析第5篇

[关键词] 江苏;产业集群;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1-0114-03

[基金项目] 江苏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江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集聚、升级研究”(批准号:JDR2006024)

[作者简介] 蒋苏月,江苏大学财经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学;

胡绪华,江苏大学财经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江苏 镇江 212016)

迈克・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使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对集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高峰,他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审视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认为其关键要素会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是形成产业集群现象的主要原因。产业集群一旦形成,集群内部的产业之间就形成互助关系,它的效应是上下左右、向四处展现的,不断激发集群内各产业的升级;另外产业集群也有助于克服产业内在僵化、破解竞争过于沉寂的危机,进而将这些现象转化为竞争升级。1998年波特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例如,它们包括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提供者。簇群还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最后,许多簇群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例如大学、标准的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提供者和贸易联盟等。本文拟利用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知识,就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集群成长所面临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促进江苏产业升级,提高区域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

一、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苏、锡、常为代表的苏南乡镇企业蓬勃兴起,推动以农业经济主导的江苏经济向工业化转变。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但空间布局的分散带来了规模不经济、环境污染、土地浪费等系列问题,为有效解决问题,兴办了各种类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企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小区集中,企业在空间布局上开始由分散走向了集中,但企业之间并无太强的关联性,分工协作关系并不明确,处于一种空间上的集中、产业关联上的离散状态。从90年代后期开始到现在,江苏经济开始由企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不断增强,以龙头企业品牌企业为中心,培育了一批专业化的配套企业,整个企业群落围绕某一特定产业生产,形成了自适应的生产协作体系。为有效提高江苏省县域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2003年江苏省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着力打造100个特色产业集群的规划目标。目前,江苏不少地区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或出现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如江苏吴江市已经形成了针纺织、喷织、印染化工、机械、铸造等一系列具有强烈关联性与协作效应的特色产业集群,仅横扇镇就拥有横机近30000台,电动横机、电脑横机逾2000台,其中单价30万元以上的电脑横机近100台,全镇7000多户居民中有3600多户直接从事羊毛衫生产,1000多户从事羊毛衫产业相关配套服务;宜兴环保产业有企业近千家,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产品占国内市场15%以上份额,其中水处理设备占30%以上;扬中低压电器产业板块有生产企业500多家,销售收入近50亿元,是国内同行业首家通过国家评审验收的电力电器企业基地;苏北的邳州板材加工产业板块已成为全国“四大板材加工基地之一”,现有各类板材加工企业2850家,年加工各类板材300万立方米,约占全国总量的1/5,销售收入超过60亿元。

二、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SWOT(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分析法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安德鲁斯于1971年在《公司战略概念》中提出的战略分析框架,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步骤。将战略分析的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关键的内部因素(优势和劣势)及外部因素(机遇和威胁)的一种方法,优劣势着眼自身的实力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遇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的环境的变化及可能的影响上。本文在此借用企业战略管理的SWOT分析法,对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外部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以提出江苏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内部的优势(Strength)

1.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90年代三资企业的进入,以及21世纪初私营经济的快速崛起,极大地促进了江苏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技术、人才、管理的升级换代和市场经济的自然选择,许多地方逐渐形成了自成特色、规模各异的主导产业。这些区域主导产业成为江苏未来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源泉。

2.产业呈集群势发展已初具雏形。不仅苏南集群经济发展活跃,而且苏中、苏北集群经济近年来更是迅速成长,甚至超越苏南。如兴化的不锈钢、邳州官湖木业加工产业、通州家纺和海门三星家纺等产业集群规模都在百亿元以上,位居全省前列。一些小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如泰兴市溪桥镇的乐器、启东市天汾镇的电动工具、阜宁县宜林镇的玻璃工艺制品、东海县硅产业制品等在国内国际市场拥有较高的占有率和知名度。

3.拥有良好的人才素质。江苏省是我国文化、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江苏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高等院校和在校学生数,人才教育资源具有比较优势,人才荟萃,人们的文化技术知识水平比较高,具有发展现代生产所需的高素质人力资源,2005年,江苏省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15所,在校本、专科学生115.98万人,在读研究生7.79万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3584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5.5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10.05万人。而且,几十年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大批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操作型人才,这对于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高度化十分有利。

4.优惠的政府产业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建立部级和省级开发区,为开放型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07年,政府在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加强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扶持,优先支持对构建产业集群具有关键性、支撑性作用的项目,对中小型投资为主的集群内配套项目进行一定倾斜。

(二)内部的劣势(Weakness)

1.区域发展不平衡,对产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尽管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经济发展处于全国前列,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阶梯型差异。苏南的社会经济实力远高于苏中、苏北两地区,苏北则为相对最为落后的地区。对此,不少地方和企业目前还缺少足够的认识。一些地区在规划产业发展时,往往提出“大而全”的计划,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如一个县)范围,要三次产业均衡发展,要发展一系列热门产业,如汽车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而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样样齐全。这种状况表明对新形势下产业发展的规律性缺少基本认识,特别是缺少产业集群的概念。

2.产业集群的发展层次较低,创新意识不够。江苏省产业集群大都处于劳动密集型领域,增长方式粗放,产品档次较低,其竞争优势仍主要依赖于低成本尤其是工资成本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各种优势。另外网络不发达,各种专业化的中间机构和社会化服务网络发育严重滞后,制约了产业集群的成长。各地集群大都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模仿之风盛行,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参与国内外竞争的能力不强,由此影响了集群的持续竞争力。

3.根植性较差。在那些依靠外力驱动发展起来的集群,外来企业与地区经济还没有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游弋性产业( loose-foot industries)较多,没有解决好“落地生根”问题。这些外来性的企业与区域外部企业的关联程度与协同效应远远高于与区域内其他企业之间的关联,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稳定、成长与创新,进而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形成。

(三)外部的机遇(Opportunity)

1.《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中明确将长三角经济区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与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为有效提高长三角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关键在于对两省一市的产业整合,优化主体与配套相互依存的产业链,发挥“磁吸效应”。江苏地处“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一翼,将直接参与到产业整合的区域安排中,有利于江苏凭借特有的区位优势,以及雄厚的经济、科技和教育实力对现有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进行整合,提升自身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2.拥有指导性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产业集群成为提高区域竞争优势及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这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公认。近年来,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得以迅速发展。如美国的波特、日本的野中郁次郎、中国的王缉慈等学者为产业集群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江苏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经验也为江苏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如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的电子产业集群,中国广东的专业镇和浙江的块状经济等。这为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发达国家和地区正把本国(地区)属于“边际产业”和产品(或中间产品)已经进入“标准化”生产的产业转移到具有要素比较优势的中国。作为产业转移载体的对外投资在中国已经愈演愈烈。江苏在这一国际产业转移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力争在“制造中心”的大环境下快速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为江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四)外部的威胁(Threat)

1.来自周边其他省市的竞争。由于与周边一些省市在区位条件及所面临的发挥环境上多有相似之处,或者可以说很多地区在某些方面拥有更强的优势,如上海、浙江省、广东省都推出了优惠的引资政策,因而江苏省要培育产业集群,实现经济的发展,在引进外资、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必然会与周边地区展开激烈竞争。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全球化、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大公司的出现,必然会使处于形成时期的产业集群直接面临全球化的竞争。跨国公司全球化的投资战略,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转移而来的技术和产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甚至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加工环节。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命题。

三、江苏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分析

运用SWOT矩阵分析法,提出四种战略,即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SO战略是依靠内部优势去抓住外部机会的战略,即开拓进取型战略; 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改进内部弱点的战略,即发展改进型战略;ST战略就是利用内部优势,去避免或减轻外部威胁的打击,即加强回避型战略;WT战略就是直接克服内部弱点和避免外部威胁的战略,即防御完善型战略。

1.SO战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系统科学的确定江苏省境内各县域的主导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建立一系列专业化的配套关联企业,发挥区域优势所在,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规划,整合现有的产业布局,力争在全省范围内,每个县域都能根据各自的产业基础及竞争优势所在建立2到3个产业集群。

2.WO战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集群层次低、创新动力不足、根植性差是江苏产业集群发展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所在。应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及长三角产业整合的外在机遇,平衡苏南、苏北的地区差距,实现制造业的雁阵分工,增强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推动现有工业园区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促进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流,提高集群企业的根植性与集群的创新能力。

3.ST战略。认真分析国内外相关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路径及优劣势所在,对江苏产业集群的发展的方向、路径、特色明确定位,既要与其他区域的相关产业建立强关联性,又要形成错位发展,以扬长避短,提高区域产业竞争优势。

4.WT战略。根据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分别实施不同的区域发展策略。在苏南,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良好,可以建立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关联性产业集群,以现有的高新区、大学科学园和软件园等为载体,按照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的思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推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而在苏中、苏北地区,因基础薄弱,应注意加强与其他区域的横向合作,建立专业化的配套生产基地,同时注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以低成本为动力的企业集聚向以创新为动力的产业集群转变。

四、小结

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是江苏省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产业竞争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因此,应该在明确当前江苏省产业发展所处的演化阶段、分布状况、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苏南、苏中、苏北产业发展的趋势以及产业集群形成的瓶颈所在,运用SWOT分析法,针对性的提出江苏省内各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选择战略。

参考文献:

[1]迈克・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Porter,M.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3]江苏省发改委.关于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见[S].2003.

[4]Kenneth R. Andrews,1971,The Concept of Cooperate Strategyk[M].(Homewood,Ill.: Dow Jones-Irwin)

国内经济形势分析第6篇

[关键词]劳动收入 消费水平 经济结构 投资 GDP

1.文献综述

当前学者对于居民消费水平与居民劳动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量化分析,通过研究近年来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以及居民劳动水平的变化得到如何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的建议。邹红(2011)通过建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研究劳动收入,城乡居民差距和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得出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明显偏低,劳动收入和城乡经济收入差距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年龄差异和消费观念的不同是影响消费水平差距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且通过调整劳动收入结构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该研究仅仅从量化的角度研究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缺乏对社会层面的分析。汪伟(2013)分析我国经济低消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融资约束和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影响。该学者主要从大型国有企业和小型私营企业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市场中由于融资约束的原因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着生产资金不足的情况使得企业在进行年度收入分配的过程中以收益留成的方式保留的企业的利润使得居民劳动收入份额减少,最终导致了居民的消费水平的降低,消费能力的下降。但是这种分析方式着重强调了融资约束对于消费水平的影响,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具有片面性和主观性。贾颖(2012)主要从理论的角度论证了我国有必要着重扩大内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发达国家鼓励居民增加储蓄率,降低负债的比率,而作为发展中国家,过度的依赖出口使得温涛(2013)主要将居民的收入分为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然而财产性收入对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最大。转移性收入主要影响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求。并且东部和中部西部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在制定政策时增加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同时应当考虑到地域差异。目前对于劳动收入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的方面,缺乏对于整体的客观分析,本文将从宏观经济面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全面的分析研究劳动收入对于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并据此提出提高消费水平,增加内需的建议。

2.劳动收入份额的结构及影响因素

2.1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

目前国际上对于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份额的变化相对普遍的认识是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越大,本国的消费倾向就越大。国民收入一般是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的。在我国的国民收入的比例中可以看出,投资一般以国外投资和政府投资作为投资的两大主角,国外投资一般取决于国际经济形势决定的,国际经济形势处于成长期时,国外投资一定处于上升的趋势。政府投资一般取决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形势,当国内经济处于衰退期时,政府会运用财政工具增加国内投资,从而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因此投资一般取决于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二者的共同作用,而政府购买同样是取决于国内的经济形势,通过逆经济风险进行操作,政府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的衰退。进出口主要是取决于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共同影响,国际市场的经济较为繁荣,必然会使得出口增加,出口出现顺差的形势,国内的制造业供不应求,经济得到发展,但是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从本质上分析都是一种被动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而增加消费可以作为一种主动形式促进经济的发展。劳动收入具有较强的边际消费倾向,即增加劳动收入的同时会使得消费者能够最大限度的将这一部分收入转化为消费,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存在着劳动收入在GDP中的份额占比逐步下降,例如过去的20年我国的劳动收入占GDP中的比重从50%左右下降到30%以下,说明我国的劳动收入在GDP中的占比严重不足,劳动收入在GDP中的占比较低直接影响到了我国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不足导致生产性的资金回流速度降低,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反观西方国家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的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例都是逐渐的增加,并且保持在50%以上的份额比例。

2.2劳动收入的影响因素

2.2.1收入分配方式

对于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最主要的的收入的分配形式,一般来说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分配方式。目前社会形式主要分为以私有经济为主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形式。首先作为西方的私有资本主义形式,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私营业主在生产的过程中拥有了全部的生产资料,也就意味着私营业主在生产分配的过程中拥有了收入分配中的极大地优势,这一优势决定了其收入分配中的主导的地位,而劳动者由于其缺少和私营业主谈判的条件使得在生产的过程中处于收入分配的劣势地位,最终导致其劳动收入受到剥削,影响劳动收入份额。而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方式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劳动资料是国家所有,因此不存在劳动者地位优劣之分,因此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例较高,但是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一系列诸如劳动收入差距较大,劳动收入分配不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目前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较低。

2.2.2技g进步

技术进步对于劳动收入的影响主要在于其对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当私营业主增加对于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后,新机器和新技术的投入必将大幅度的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在社会的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不变资本大幅度提高结果必然是可变资本投入的减少,在劳动供给量一定的情况下,劳动需求的较少必然导致劳动收入的降低。

2.2.3产业结构的变化

最近几年我国一直在倡导经济的结构性改革,通过经济的结构性改革使得我国的经济中心逐渐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偏向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是对劳动力需求最大的,我国的传统的农业形式提倡精耕细作,在过去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时代,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劳动收入份额比例也最高。同样第二产业工业在过去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的投入,但是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第二产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也逐渐的降低,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将经济中心转移到第三产业,只有加快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变才能防止劳动收入份额的大幅下降。

3.我国消费水平与劳动收入水平的变动关系

针对我国的消费水平与劳动收入的变动关系应该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一方面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形式决定了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最终将会逐步的上升,其份额比例必将超过资本主义国家,而劳动收入的水平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的增加必然会带来消费水平的提升。然而目前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却远低于资本主义国家,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形势和收入分配方式仍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消费水平相对于劳动收入的变动敏感程度较低,消费观念仍然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4.政策建议

4.1明确我国的国家形式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社会资料的公有制,而公有制经济形式有利于增加劳动收入份额。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正逐渐的削弱,公有制经济份额已经从70%降低到2016年的30%,而非公有经济形式的比例却逐步的提升,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的渗透淡化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形式。因此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当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形式,明确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优势,逐步的提高公有制经济的占比,从而增加劳动收入份额,进而提高消费水平。

4.2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结构性改革进度

在劳动份额占比中,存在着第二产业小于第三产业且小于第一产业的关系,但是经济的发展路径必然是逐步的增加第三产业的占比,然而经济发展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经济形式的转变必然要从第一产业逐渐过渡到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过渡到第三产业,为了防止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影响消费水平,必然要加快这两个过程。经济结构的优化必然要增加劳动收入份额较大的第三产业的占比,增加第三产业的劳动报酬,从而逐步的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国内经济形势分析第7篇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产业升级;规模经济;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1)05-0071-06

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是近代经济史的主要特征,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分工在经历了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间分工后,逐渐进入到了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或工序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进行,形成以工序、环节为对象的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阶段。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尤其快速和活跃的增长则证明了不论主动或被动,我国已经参与到产品内分工的进程当中,基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分工程度正在迅速加深,对分工双方产生多方面的效应。而产品内分工理论在国内的研究刚刚开始,对于很多具体问题的研究欠缺,从理论角度来讲对国内外产品内分工理论进行文献的梳理和述评是有意义的,从现实来讲可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启示。

一、国外产品内分工研究述评

(一)国外产品内分工效应的研究现状

第一,关于产品内分工促进产业升级的研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产品在内部进行分工生产的条件,Ardnt(1997)指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参与劳动密集类型的生产环节和阶段而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对于产业升级有重大的意义。Hummels,Ishii&Yi(2001)直接提出产品内分工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Grossman&Esteban(2006)对兴起的“工序贸易”(tasks trade)进行了基本描述,对其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评述。他们认为在信息时代运输成本和通信成本大幅度下降,工序贸易和最终产品贸易共同成为了当代贸易的主要形式。通过工序贸易这种新的贸易形态,产品生产可以在成本更低的区域进行。一个产品工序如果是在不同地区完成,那么作为这道工序的特定要素的生产率将提高,也会促进技术进步。产品内分工通过带动东道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进而实现就业率和工资的提高。Feenstra(1996)的连续模型作为产品内分工效应的经典模型,经常被国内外学者参考。这个模型分析了国际分工对参加方的产业升级效应和技术进步的带动作用。

第二,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扩散的效应研究。FDI是一种国际资本的流动行为,是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国际分工形式。小岛清(1978)的边际产业理论直接地解释了FDI对于分工双方技术水平的影响:对于东道国来说,投资国FDI一般从比较优势小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由于这些技术与东道国的技术水平较为接近,东道国容易学习接受,进而激发东道国的潜在能力;对于投资国来说通过把一定的生产环节放到了成本更低的国家或地区,可以节省精力致力于高端技术的研发和高增值的环节。更新的研究表明外包活动,尤其是偏重于用户和生产商互动关系的外包活动对于技术革新,特别是产品创新的正相关作用较大,外包活动如果是跨越国境的并且依然在组织内部,那么该活动则有着明显的创新趋势。

第三,产品内分工的产业集群效应研究。产品内分工深化形成的规模经济推动了产业的集聚和产业集群的诞生,企业为了获取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是协同创新的环境,共享辅工作的服务和专业化劳动力市场和方便顾客等,会引起地理上的产业集聚。Krllgman(1991)对产业集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应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当企业和劳动力聚集在一起以获得更高的要素回报时,本地化的规模报酬递增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基础。藤田昌久(2004)深入研究集聚现象,指出集群的优势在于它促进了紧密的经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而且较低的交通费用等非市场交流费用也促进了企业选择集聚在同一地方。当运输成本降低促进产品内分工,现代部门和创新部门都会集中到同一个区域去,而其他区域则专业化生产传统部门的产品。现代部门中企业的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上升,产业集聚和分工互相促进。

(二)产品内分工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一,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因素是产品内分工的直接动因。比较优势推动了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就是比较优势。斯密和李嘉图这两大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以绝对比较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为理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经典的分析,并得出结论:如果一个国家所有的劳动产品成本都比另外一个国家高,但是只要这些产品的劳动成本于贸易伙伴来说是不同的,那么就能通过专业化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在贸易中获得利益。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分析,产生产品内贸易的原因与最终产品贸易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引起最终产品贸易的根本性原因同样也是引起产品内贸易的根本性原因,用现有的成熟国际贸易理论是可以解释产品内贸易产生原因的(Krugman,1990)。同样持这种观点的还有Jones&Kierzkowski(2001),Grossman&Helpman(2005),Bhag-wati&Dehejia(1994)用“万花筒式比较优势”(Ka-leidoscope Comparative Advantage)来说明比较优势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影响。Deardorff(2001)在扩展的李嘉图框架下和扩展的H-O框架下分别分析了产品内分工与产品内贸易,认为对于一个开放的贸易小国来说,中间投入品的市场价格才是决定生产和贸易的主要条件,若价格较低,该国就会将这个中间投入品转移到外国进行生产;若价格比较高,本国就进行专业化生产。他们还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参与产品内分工可能使该国在原来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上也能获得比较优势,这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Ishii&Kei-Mu Yi(2001)等在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指出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都是产品内分工的主要动因,但比较优势是最基本因素,它通常决定了国家之间的生产分工与贸易的模式,而规模经济则强化了分工模式。

第二,制度、关税政策等是产品内分工的宏观环境。制度因素通常被纳入到影响外包活动的外部因素当中去,除了经济因素,如行政规定、社会规则、文化特征和风俗习惯等制度因素都会影响产品内分工。产品内国际分工是早期一国出于避税考虑进行的分工行为:Dixit&Grossman(1982)将两阶段生产模型从阶段生产模型(Staged Production Model)扩展为多阶段生产模型(Multi-stage Production)分析关税等政策变动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影响。

第三,跨国公司是产品内分工的推进主体。Gereffi(1994)认为在全球商品链两端的买、卖双方都可以推动分工的进行:跨国公司作为世界范围内垂直一体化的主导者,从价值链条的一端进行产品内国际分工;或由采购者(一般由劳动密集的大型零售商充当)从价值链条的另外一端进行产品内国际分工。Feenstra&Hanson(2004)运用产权模型分析了在发展中国家,当加工企业签订不完全契约的加工贸易合同时,并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拥有加工企业的产权而加工企业管理者控制中间投入品购置权的情况下,所得收益要比两权都由一方控制时大,通过对中国的实证研究表明进料加工贸易已成为跨国公司偏好的产品内分工形式。

(三)对国外产品内分工研究文献的评价

第一,产品内分工理论不断趋于现实。对于产品内分工的研究就是不断放松经济学假设条件,令理论一步步逼近现实。基于不断扬弃与革新的精神,采用新思想和新方法,让产品内分工理论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从而也丰富了国际分工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知识体系,使产品内分工这一活泼的经济实践现象得以更贴切合理的阐释。Grossman&Helpman(2004)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和不完全契约理论引入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形成了全球生产组织理论范式;在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领域,研究人员对价值链进行了分析研究(Porter,1985),对产业聚集区形成机制和形态的研究(Schmit,1995),对模块化生产网络(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s)问题的研究(Sturgeon,2002),都从不同侧面对产品内分工现象进行了剖析。

第二,产品内分工的实证研究开始活跃。纵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走向,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到新国际贸易理论,再到引入了交易成本、交易效率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工具,逻辑起点从比较优势、要素禀赋、完全竞争市场演进到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市场和交易费用的提出;考察对象从宏观国家层面(投资国、东道国)、产业集群和区域(产业集聚)深入到分工的主体跨国公司。以上的研究其方法起初都是以理论推导为主,缺乏实证的基础,Hummels,Ishii&Yi(2001)针对这一问题对于分工的测度进行研究,最终对20个OECD国家和4个新兴市场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是进行产品内分工实证分析的先驱和引路人。

第三,现有产品内分工理论还不够成熟。在信息时代和全球网络生产时代,交易方式改变和交易效率提高的情况之下,现有的分析框架并不成熟:一是产品内分工并未形成经典的、成熟的分析范式,也并未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如针对产品内分工,就有学者提出异议(魏后凯,2007)。二是国外更多是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和立场进行研究,对于发展中东道国通过分工实现后发、经济增长的目标是否达成,以及东道地区在分工中遇到的“路径依赖”和“低端锁定”问题研究较少。三是对于产品内分工直接相关的产业集聚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够深刻,对产品内分工效应的传导机制、产品内分工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较少。

二、国内产品内分工研究述评

(一)产品内分工和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低端的位置,要提高产品内分工的地位,从价值链低端向上攀升,通过技术扩散和研发学习切入核心技术领域,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自主品牌,促进我国产业升级。

第一,产品内分工与国家产业升级研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应通过政策措施降低种种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使更多企业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从全球分工体系中不断实现角色地位提升与产业升级。从跨国公司行为的角度对于产品内分工与产业升级关系进行的研究包括:我国在产品内分工中大多数环节处于劳动密集型,按照动态比较优势原理,通过提高产品内分工的工序地位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国际外包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国际外包可以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更好地实现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第二,产品内分工与地区产业升级研究。杨继军,张如庆和张二震(2008)考察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于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意义。针对上海外向型经济中低端制造业密集的特征,上海产业发展应有自己的路径和对策。大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升级观点是调整和完善地区的生产体系,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能力。针对中部地区相对封闭的现状,要弱化招商引资的“资金补充功能”,着力构建自身的要素集聚能力,提升要素结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不同行业的产品内分工与产业升级的研究。制造业产品内分工与产业升级的研究包括:发展中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与重视产业升级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这两种貌似冲突的升级路径不矛盾,通过从事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便可实现。通过垂直专业化的计算方法来对我国制造业的产品内分工现象进行分析,也得出类似的结论。通过对中国零部件贸易的深入分析,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必须从提升零部件尤其是核心零部件技术开始。服务业产品内分工与产业升级研究包括:我国参与分工的行业从原来的纯制造业转向生产型服务业、生产企业的服务性内容。我国学者研究也从制造业延伸到服务业:卢锋(2007)偏重于对服务业外包产生根源进行深入探讨,有关研究还包括运用超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实证方法来证明其对行业效率的作用。总之,制造业外包为主向现代制造业和承接服务业外包并举的转变正在进行。

(二)产品内分工与产业集群的研究

产品内分工与产业集群是相互影响的。许多研究从探讨规模经济与产品内分工的相互促进作用到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追求规模经济导致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出现,而集群又反过来促进整个区域的分工深化。在集群内部,市场的规模经济和技术扩散便利能节省交易成本。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由于分工的深化企业得以发展,而企业为了报酬递增并且减少交易成本,就倾向于向一个地区或中心集聚,因此形成了产业集群。相应的,由于产业集群具有规模效应、成本降低和创新协作的优点,企业可以通过垂直专业化分工和横向经济合作进一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反过来促进了分工发展。还有研究则反思了地方工业园区建设实则变成了工业堆积,并未达到最初打造产业集群的目的的问题。

(三)产品内分工影响因素的研究

产品内分工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是直接动因,东道国的宏观环境和交通、运输条件也会影响分工行为。

第一,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是产品内分工的直接推动因素。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低成本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是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基础;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产品内分工的根源是

比较优势和产品制造工序的可分性。林毅夫(2007)针对比较优势战略的研究相当深入详实,对生产区段国际分工现象提出观察和评论,认为中国必须按优先发挥比较优势的战略进行产业布局,实现产业的全面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结构从完全竞争变为不完全竞争,甚至是垄断、寡头垄断的局面,规模报酬递增的时候,规模经济又成为了推动国际分工的另一大因素。规模经济又一般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二者都对产品内分工产生影响。

第二,交通运输便捷和交易成本降低是产品内分工的外部因素和前提条件。一是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产品内分工中间制成品的跨国运输成本急剧下降;二是信息交换的成本下降,通讯技术进步和网络的高度覆盖使传递成本锐减,协调和监督异地生产成为可能。三是网络银行的发展和银行转账的便利降低了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孙文远、魏昊,2007)。技术扩散及学习效应会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通过中国1980-2005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证明产品内分工网络内部存在技术扩散效应。承接来自产品内分工网络的技术扩散,正日渐成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三,东道国的宏观环境和交通、运输条件也会影响跨国公司的分工行为。国内以东道国的角度探讨其在外包中角色以及对外包影响研究较少,集中在接包方所在国的环境评价体系研究,在宏观经济环境、工业经济环境和对外经济政策环境层面分析了中国吸引跨国外包的环境及政策影响。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安排生产环节和区段,创造全新的产业链。通过外商直接投资,产品就地销售和原材料全球采购系统、甚至是研发机构的异地设立和开发活动以及资本市场异地运作,推动产品内分工。

(四)深化产品内分工促进产业升级对策的研究

第一,关于企业微观层面的对策建议研究。主要包括针对提高“加工制造环节的增值能力”问题,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提高核心零部件的本土化生产水平,由下游生产商向上游生产商推进,适时向产业链条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环节渗透,从而逐步提升在分工中的地位。

第二,关于产业中观层面的对策建议研究。中观层面提出对策的学者也较多,其中以产业集群打造为主要趋向。我国企业参与产品内分工时必须优先发展产业集群,重视企业自主品牌的创建。并且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任务是孵育创新性的集群,而不是继续打造单纯追逐低成本的集群。这与林毅夫(2007)分析关于“羊群现象”和“潮涌现象”的结论基本一致,类似的研究还有关于地方工业园堆积问题的反思。

第三,关于国家宏观层面的对策建议研究。国家要不断鼓励技术进步,降低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有形成本;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放松行政管制等,降低无形成本。

(五)对国内产品内分工研究文献的评价

我国学者在西方学者产品内分工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产品内分工的具体实践,从产品内分工和产业升级的关系、产品内分工影响因素的现状、产品内分工与产业集群的关系、深化产品内分工促进产业升级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取得的成就有:

第一,借鉴新的理论视角进行研究。从理论视角的变迁来说,国内学者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新兴古典经济学对产品内分工进行了研究。盛洪(1991)引入分工决定机制、运用分工与交易成本关系的制度经济学视角对于研究产品内分工非常有意义。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与专业化的理论视角对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出现与日益盛行提供了理论解释。

第二,不断采用新的工具方法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从研究方法上来说,国内学者更加注重运用较新的工具试图分析解决在中国遇到的具体问题。比如运用博弈论来分析分工双方的博弈,卢福财和波(2008)从分工主体企业的微观角度设计了一个博弈模型,专门对中国企业是否采取“突破低端锁定”的行为来进行分析,认为跨国公司的利益在长期受到威胁后再获取核心技术就不可能。

虽然国内学者研究产品内分工这一较新的经济现象取得一定成就,但仍有欠缺之处:

第一,产品内分工理论框架还不成熟。总的来讲产品内分工的理论框架比较松散,没有形成成熟的分析范式。

国内经济形势分析第8篇

关键词: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产业结构 调整

衡量比较优势的指标体系及研究方法

比较优势是由于地区特殊资源和区位状况而形成的发展经济的内在有利条件,是地区经济发展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建立指标

三个一级指标:区位指标、资源指标和产业指标。在一级指标之下进一步细化若干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进行衡量。对二级指标又设计了三级指标。由此列出各级变量见表1,根据调研获得相关数据。区域比较优势存量比较重要,尤为重要的是进行不同层次指标比较,获取竞争优势。

(二)指标解析

1.定量分析。资源指标和产业指标可以获取准确的数值,利用区位商分析方法加以比较,区位商是现代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区域产业优势的指标。其计算公式:

(1)

LQ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L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i表示i地区的全部产出;表示市j行业的全部产出;L表示全市所有行业的总产出。LQij>1表示该资源丰富或行业发展迅猛,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2.定性分析。进行定性分析是因为区位指标中二级指标不能用具体的数字表示。定性指标有3个选项A、B、C。第一步:令A为1分,B为3分,C为5分(分值越高表示此项指标越占优势)。第二步: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对相应指标进行赋值。对环中心城市和交通状况进行分类见表2。第三步:对区位指标赋以权重,构建公式:

(2)

L表示区位指标;C表示政策支持倾向性;S表示区位优势,其权重分别为α、β和λ。为了考察其经济发展的状况,对此引入河北全省不同地区进行比较,考究不同要素,予以实证分析。

秦皇岛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一)区位比较分析

根据定性分析可得表3。表3显示该地区区位上有很大优势,具体表现为:

1.政策支持力度分析。2011年10月,国家、河北省先后出台《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实施意见》,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该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年均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个和5个百分点以上,到2015年两者占全河北省比重均达到45%以上。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使河北省沿海地区基本形成港口功能完善、产业布局合理,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全国综合实力较强、产业基地作用凸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总而言之对秦皇岛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也为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环境。

2.地缘优势分析。秦皇岛地处渤海西部,辽东湾两翼,是发展海上交通运输的基础。秦皇岛港,不冻不淤,以煤炭、石油等能源输出为主,兼营杂货和集装箱运输,是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2010年货物吞吐量突破2.5亿吨,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为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是“北煤南运”大通道的主枢纽港,担负着南方“八省一市”的煤炭供应,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的50%。渤海湾海洋资源丰厚,海洋产业开发前景广阔,该区海岸线总长126.4公里,所辖海区15米等深线海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现有捕捞作业渔场1万平方公里,有适宜发展养殖的浅海80万亩,滩涂2万亩。有利于吸引外资,增加出口,扩大交流与合作,带动整个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资源比较分析

秦皇岛地质结构复杂,成矿条件较好,许多矿产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资源区位商分析见表4。矿产资源:石油、海洋和金矿等资源,均大于1,尤其金矿为2.361;铁矿和煤矿区位商虽然小于1,但距离储量大区唐山很近,同时有煤运码头缓解压力。人力资源:中大专以上人员LQij=1.022超过唐山,接近石家庄;而技术人员区位商各市比较均衡,差距不明显。在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三)现有产业比较分析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环渤海地区”的战略目标的出台,致使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结合河北省各地区经济状况,利用公式(1)求证(见表5)。表5表明产业集中度和产业协调性,各区域差距不大,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区位商均大于1。而河北省各市的产业协调性和特色区域是政府工作重点,比较均衡,相差不大,相对而言,各地产业指标没有差距,但秦皇岛总量上与唐山、石家庄存有一定距离。

1.产业集中度。产业集群有利于促使形成和扩展专业化的区域市场,培育核心产业,20世纪90年代,秦皇岛的机械制造行业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形成了一批在全河北省乃至全国机械加工制造业排头兵企业。依托山船重工400万吨造船项目、中铁山桥集团产业园、哈电重装出海口等骨干企业,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大力发展船舶分段和配套、盾构机、高速铁路设备、铝合金轮毂等产品,集群化打造400万吨造船基地、重型装备出海口基地、大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高速铁路设备生产基地、世界级轮毂生产基地,抓住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着力培育引进一批关联性高、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

2.产业协调性。着力发展企业间相互分工合作,组成产业链条,大大地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2008年批复成立葡萄酒文化休闲聚集区,将成为国内一流的葡萄酒庄园聚集区和葡萄酒文化体验地,把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先发优势。通过培育,已经形成了酒庄、酒堡、酒窖游,葡萄种植园观赏采摘,葡萄酒休闲消费等新的旅游消费项目。新的旅游消费空间有效地分散游客,为旅游淡季带来新的产业增长点。预计到2020年,昌黎产区将完成优质葡萄种植40万亩,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使之成为能让世界认可、与国际接轨的高档葡萄酒原产地和中国葡萄酒生态文化休闲地。这批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规模大,竞争优势明显,形成了对地方经济的有力支撑,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实现区域竞争优势的途径

(一)发挥区位优势以实现资源禀赋的互补

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多种资源要素,环渤海地区在资源禀赋方面具有较大的互补性。秦皇岛经济发展的初级要素比较丰富,而北京、天津高级要素较有优势。河北劳动力数量多,而劳动力的发展环境(城市化水平)和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京津则相反,因此,劳动力形成互补;发展临港高科技产业园区,使河北环渤海港区成为京津资本外流与产业转移基地。借助于国家建设京、津、冀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政策优势,利用新港区建设中的大量土地资源,与京、津科研单位对接,加强项目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建设高科技工业园区。

(二)推进旅游、文化、生态互融并进

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以旅游为中心、文化为灵魂、生态为保障,不断巩固放大比较优势。一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秦皇岛应强化大旅游观念和综合产业意识,按5A级景区标准规划控制全市域。以旅游立市百项工程为载体,加快推进栖云山度假区等中高端项目建设,加大集发、老龙头、南戴河娱乐中心等景区改造提升力度。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提高望峪山庄、葡萄沟、鲍子沟等景区水平,培育一批山区综合开发建设示范区,打造一批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主题的优质景区品牌。二是进一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抓住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启动以博物馆为主体的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加快北戴河秦行宫遗址博物馆建设,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深入挖掘孤竹、碣石、长城等文化内涵。三是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生态农业。将生态、观光、创利三者有机结合发展经济林。昌黎、卢龙等县为干红葡萄酒酿造供货的葡萄种植面积近20万亩,既是生态屏障,又成为当地的产业经济支柱。

(三)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以提高区域竞争力

河北环渤海港口资源优势迅速增大,尽快由传统装卸港向现代物流港转变,形成一个以更广阔的经济腹地为服务对象的综合物流服务平台,显得尤为重要。一是构建环渤海港口物流网络,使河北环渤海港区成为现代物流与仓储基地。整合“三大”港区的物流资源,成立一个经济实体独立运作,为客户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发挥港口作为重要物流节点的优势,在秦皇岛、曹妃甸、黄骅三个港区建设物流园区,与正在建设中的邯郸国际陆港物流园组成“三港一地”物流网络。要与大工业企业、大航运企业联手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物流协作关系,以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共赢。二是倾力打造华北、西北地区内陆无水港网络,使河北环渤海港区成为北方海内外贸易基地。先后与大同、赤峰、满洲里、唐山、张家口签定了共享口岸资源框架协议、为秦皇岛港建设内陆无水港奠定了基础,力争三年内在华北、西北地区选择经济发达中等城市建设无水港。三是建设国内最大的海运煤炭交易中心,使河北环渤海港区成为国内能源期货交易基地。秦皇岛港作为国内最大的北煤南运枢纽港,在十年前已尝试海运煤炭港内交易,具有较好的煤炭交易基础,将会有效带动河北环渤海经济隆起带金融业活跃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2.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顾新.西部大开发要着眼于形成区域竞争优势[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0(8)

4.刘颖琦,李学伟.西部区域竞争优势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1)

5.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3(10)

6.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报告[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7.王缉慈.创新的空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