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关于健康管理的知识

关于健康管理的知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0:05:33

关于健康管理的知识

第1篇

【关键词】内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追踪法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患者入院、住院、出院各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1],但临床上却存在着走过场、流于形式、缺乏系统、针对性的教育等现象。我院内科采用追踪法[2]对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进行了管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期间725例内科住院患者,其中2014年1月—6月期间365例住院患者采用常规法对健康教育进行管理;2014年7月—12月期间360例住院患者采用追踪法对健康教育进行管理。

1.2方法

1.2.1成立健康教育护理管理小组

由护理部主任任小组组长,内科护士长和护理骨干任组员。每月到内科病区了解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护士认识不足、改善不足,进一步完善业务学习制度和健康教育考评标准;深入病区与患者沟通,评估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现场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制定出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将健康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每位患者,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1.2.2转变护士的健康教育观

管理小组到护理单元与护士进行访谈,了解到护士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认识上有偏差,使健康教育仅停留在入院宣教层面上,缺乏深入性,不能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需求。管理小组提出护理部和科室应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学习纳入岗前培训中,并不定期地对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强调进行有效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使护士转变观念,改变认识,积极主动、深入地把健康教育做好、做到位。

1.2.3强化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培训

管理小组深入病区通过与医生、患者、护士访谈,了解到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欠缺是对患者进行有效健康教育的瓶颈,为此进一步完善了护理业务学习制度和考核办法。

1.2.3.1丰富疾病理论知识

每周三请临床医生授课,讲解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检查、诊断、治疗、转归等相关知识,利用晨会随机提问,定期考核,使护士全面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为实施健康教育夯实基础。

1.2.3.2熟悉临床药理知识

定期参加医务科、药剂科的药物知识讲座,组织学习药物说明书,并装订成册,利用查房、治疗时间随机提问,使护士了解每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剂量、用法、给药途径及配伍禁忌等。在合理用药同时向患者讲解用药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提高用药疗效和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

1.2.3.3责任护士对患者要做到“八知道”

①患者的基本情况。②医学诊断、既往史。③病情、饮食、睡眠、排泄。④阳性体征、阳性检查指标。⑤专科护理要点。⑥主要用药及目的。⑦常见并发症预防。⑧针对性的康复计划。护士长利用晨会、查。房、床旁交接了解责任护士对“八知道”的掌握情况,要求护士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转归,为患者答疑解惑,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需求。

1.2.4提高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技能

通过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到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时存在以下问题:①时机不对,护士宣教时间集中在患者刚入院或操作时,患者身体不适尚未缓解,或操作时有恐惧心理,此时宣教效果往往不理想。②形式单一,以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为主,缺乏互动性。③教育内容程式化,缺乏针对性,不能因材施教。针对上述问题,管理小组聘请有经验的护理专家讲解实施健康教育的技巧;让沟通能力强、知识丰富的资深护士进行示范;科室与科室之间进行经验交流。从合理安排健康教育时间,教育形式多样性,教育计划合理性、针对性等方面着手,来提高护士的宣教技能。

1.2.5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考评标准

管理方面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局限在知识传递层面,只强调护士对患者是否实施了健康教育,而忽略了效果的评价,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3]。为此管理小组对健康教育的质量控制实施了三级管理:护士自查、护士长抽查、护理部下科检查。从形式到效果对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质量进行考评管理,达到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1.3评价方法比较追踪法实施前(2014年1月—6月)、实施后(2014年7月—12月)内科住院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遵医行为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5.83%、遵医行为依从性为92.22%、对医护工作满意度为96.67%,分别高于实施前的52.05%,62.47%和69.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追踪法是指医院评价现场调查过程中,评价者通过收集各种来源的数据,聚焦于医院主要区域,用于评价追踪患者的治疗、护理、服务经历的一种方法[2]。追踪法重点强调评价者和科内人员、患者互动性面谈、讨论[4]。内科健康教育护理管理小组运用追踪法理论进行追踪检查,坚持每月1次深入科室现场追踪护士健康教育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的纰漏和制度管理中的不足、分析个人因素,使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制定更加完善的改进措施,转变护士健康教育观、强化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技能,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考评标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追踪法实施后,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遵医行为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为满足患者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需求,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有效、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对帮助和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尤为重要。而追踪法作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一种常规检查方法[5],可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追踪,了解该工作执行、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达到了提高健康教育的目的,提升了护理质量,深化了整体护理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60.

[2]WANGY.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M].陈同鋻,王羽,周简译.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2-15.

[3]薛欣.护士健康教育专职化、专业化初探术[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61.

[4]王海蓉,邱服斌,张爱琳.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3,27(2c):551.

第2篇

关键词 临床健康教育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临床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通过医学知识的传播,使患者获得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理念,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治疗与保健一体化。然而,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健康教育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鉴于此,对南阳市张仲景医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总结临床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对措施。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南阳市张仲景医院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20名,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4人和护士9人,2011年2月~2011年11月住院患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45~89岁;文盲2例。

调查方法:依照南阳市张仲景医院制订的健康教育评价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调查表请患者填写或由调查人员协助填写,总结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同时,随机调查20名护理人员,针对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结 果

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患者对病房环境和设施的使用、病房管理制度、主管医生/护士、治疗方法、常规检查项目、用药相关知识、护理操作、合理饮食、预防疾病发生的诱因、自我护理功能锻炼的知晓率发病率94%、86%、97%/78%、92%、69%、60%、75%、72%、60%、50%。

健康教育方法:患者对语言沟通、知识手册、健康教育处方3种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分别为70%、94%、85%。

施教护士:患者对施教护士的服务态度、相关知识、表达能力、教育方法的满意度分别为96%、73%、81%、71%。

讨 论

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⑴护理方面问题:①医护人力资源配备不足:目前张仲景医院护士与床位比平均0.35∶ 1,尚未达到卫生部要求0.4∶ 1的相关要求,护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不能为患者提供详细系统的健康教育。②护理人员思想认识偏差:责任护士把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教育作为护士长布置的一项工作来完成,应付检查,对护理教育角色认知偏差,不重视健康教育。③护理人员缺乏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大多数护士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仅局限为卫生宣教、出入院指导。④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的缺陷:宣教护士语言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内容缺乏趣味性。⑤护理管理方面:健康教育工作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缺乏专职的健康教育监督管理人员,而且在评价标准、人员培训、管理体制、奖惩制度等方面还有部分问题需要解决。⑵患者及家属方面:①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住院患者健康需求和对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与文化程度成正比,部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没认识到。②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认识上存在偏差:部分患者认为护理工作停留在传统的打针、发药上,对护士的健康教育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有调查显示,66.8%的患者认为来自医生的健康信息可靠,对护士缺乏信任[1]。③患者病情的影响:患者的病情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实施,病情急、重的患者及家属心神不安、顾虑重重,无暇顾及健康教育,也不允许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①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的支持:增加医护人员数量,合理进行人员排班,由资历深的主管护士任责任护士,固定日班,做好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书写护理病历,倒班护士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负责住院患者的治疗和基础护理工作[2]。②资金投入和相关资料支持:完善健康教育资料,规范健康教育处方,制作通俗易懂的知识手册、宣传画报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生动、使患者易于并乐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活动。③加强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培训:可通过自学、参加各种学习班、院内培训、专题讲座等渠道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心理学、伦理学、营养学、康复学以及公共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④提高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做到对病情、用药、各种检查目的、目前治疗方案的全面了解,使教育的内容与医生一致,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加患者的信任度。⑤运用护理程序制订健康教育路径:医护人员对住院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确定护理问题,制订健康教育路径并组织实施,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所有护士必须按照路径表的内容进行工作,使护理更具计划性、预见性,可以防止因护理人员知识、技术水平不同,沟通技巧差异使患者所接受到的健康教育知识出现偏差或不足现象[3]。⑥做好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确定健康教育监管人员,定期检查其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每周进行1次专题护理查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临床健康教育是当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责任,是临床护理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和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人员要改变知识结构,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以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从而拓宽护理服务领域,护理管理者要有系统的管理方法及工作模式以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聂岚,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N].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26(6):18.

第3篇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8-101-03

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为气管及支气管的黏膜和周围组织发生了慢性的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一般由感染因素或非感染因素引起[1]。本病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反复急性发作的特点,可逐渐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最后发展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对患者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多方面因素均会影响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健康教育是预防病情进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促进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进行长期有效的规律治疗,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3]。本研究对2011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治疗的15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治疗的15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并经常规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男85例,女67例,年龄60~78岁,平均(63.5±10.7)岁,病程7个月~21年,平均(10.1±1.7)年。合并呼吸衰竭43例,合并肺心病106例。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形式 (1)一对一指导。(2)团体讲解。讲解的形式可以采用讲座、咨询及采用多媒体的方式。(3)专科知识讲座。(4)免费发放健康教育手册。

1.2.2 健康教育内容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等疾病相关知识,避免诱发因素,使病情反复发作次数减少。(2)饮食指导。对无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给与足量的水分及热量,饮水量以每日1500~2000mL

为适宜,适当摄入蛋白质及维生素C及维生素E等各种维生素,治疗期间戒烟限酒,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4]。(3)加强锻炼。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等呼吸机锻炼;呼吸操及有氧运动等全身锻炼;选择运动项目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运动习惯及爱好,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有氧活动,频率为5次/周或以上,时间30min/次为最佳;以每次运动后患者不感觉劳累为适宜强度;如果有不适感觉,如头晕、心悸等应停止运动。指导患者进行冷水洗脸、洗鼻等耐寒锻炼[5-6]。(4)用药指导。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用药要严格遵照医嘱,尤其是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使患者了解正确服药对慢性支气管炎病情的控制、临床症状的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7]。此外,对家属的安全用药知识教育也要提高重视程度,使患者家庭成员对患者用药起到协助及督促的作用,降低用药不当导致的意外发生的风险。(5)心理指导。慢性支气管炎为常见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8]。患病后患者受疾病的困扰,对治疗费用方面的担忧等均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好转有较大的影响,医护人员在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降低不良情绪发生率,或者减轻不良情绪的程度,促进疾病康复[9]。

1.3 统计学方法

结果数据由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疾病知识知晓率比较

健康教育后疾病知识、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健康膳食知识、吸烟危害及慢性支气管炎并发症知识知晓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健康教育前后健康行为情况比较

健康教育后合理膳食、戒烟行为患者比例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传统的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

会医学模式,护理工作的重点不仅要针对疾病,还要针对健康教育[10]。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可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使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消除或减轻,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5]。慢性支气管炎在老年人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且男性患者偏多,本病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对患者的劳动能力有严重影响,常因反复发作多次住院治疗,使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生活质量降低[11-12]。大部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相关治疗了解不足,健康教育的开展及健康指导对患者能否顺利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对15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指导、加强锻炼、用药指导、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的效果有两个方面,其一,健康教育后提高了疾病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后疾病知识、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健康膳食知识、吸烟危害及慢性支气管炎并发症知识知晓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谭志贤,彭勇珍,陈燕霞.6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601,603.

[2] 聂树梅.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相关行为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5):566-567.

[3] 姜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健康教育[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11):166.

[4] 汪池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的干预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8):1493-1495.

[5] 常明凤.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319-320.

[6] 吴琼.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331-332.

[7] 林煜华,贺舰灵.系统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作用[J].内科,2013,8(4):440,448.

[8] 杜美芳.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241.

[9] 杨子江,荆明霞.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及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776,1783.

[10] 潘分乔,王春煦,石玉兰,等.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的应用体会[J].河北中医,2009,31(9):1404-1405.

[11] 谢艳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94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CHF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和干预组99例。其中,对照组男44例,女37例;平均年龄(53.2±12.2)岁。干预组男60例,女39例;平均年龄(55.1±11.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2.1组织圈员培训请品管圈活动专家为全体成员进行品管圈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后进行小组讨论,且在每次培训后对品管圈全体成员进行考核,达到所有成员都能熟练掌握和实施品管圈活动为目标。

1.2.2创建品管圈且确定主题成立品管圈,以护士长为圈长,组织实施品管圈的活动计划,同时,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并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及实施步骤。

1.2.3调查分析开展基础调查工作,即所有品管圈成员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来收集数据,并在做好数据收集后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CHF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点:第一,护士缺乏相关疾病专业知识;第二,护士缺乏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第三,住院患者自身在人际沟通上水平欠佳且接受能力较差。

1.2.4应对策略首先,强化对护士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培训,保证护士自身掌握足够的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结束后,制定出详尽并合理的考核方案,并加以实施,最终实现提高培训效率和效果;其次,针对护士缺乏沟通方面技巧的问题,进行强化训练,圈长(即护士长)要积极召开相关专题研讨会,尽量邀请该领域专家亲临现场,做指导讲座,切实联系临床教育中沟通不良的实际案例,改善护士的沟通技巧,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另外,护士长要带领护士制定出CHF患者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责任护士应按要求严格根据计划进行品管圈活动。在活动计划进行的过程中,及时发现不足,及时修正健康教育路径,及时按照实际情况调整教育计划。改变健康宣传教育方式和手段,最终提高宣传教育效果。患者的教育背景有差异,故知识水平不尽相同、参差不齐,因此,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应符合患者的差异化需要和期望,做到因人而异。有必要在健康教育的整个进程中,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时而穿插没有使用过的教育方法和形式,最大程度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最后,要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定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从而持续有效地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即制定出CHF患者健康教育的考核标准,并严格按照该标准进行质量监督。

1.3观察指标(1)健康教育知识得分。采用自行设计的CHF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得分。“肯定”为2分,“基本肯定”为1分“,否定”为0分,并在计算评价后得出全部接受调查患者的平均分。(2)患者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一般满意。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健康教育知识得分比较见表1。两组健康教育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见表2。对照组满意度为82.72%,干预组为97.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16,P<0.05)。

3讨论

3.1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品管圈指完全由来自相同工作环境的工作人员,以最终要解决工作方面遇到的问题及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基于自愿的选择而形成的一个小组或团体,经过有计划地分工合作,以品管圈活动为基础,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以期能很好地解决工作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和障碍,最终提高各自的工作业绩,即品管圈组建的核心目标。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所有品管圈成员必须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标准化流程,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自品管圈活动实施开始,健康教育的实施、诊断、评估及评价促使护理工作标准化;护理健康教育质量得到了持续有效的改进,最终使护理管理标准化及科学化。本文结果表明,在健康教育工作中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实施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不但加强了患者自身的知识水平,而且有效促进了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把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改善及提高住院CHF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品管圈所有成员均学会了通过使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健康教育质量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因此,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不仅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而且提高了护士自身的知识水平,两者互相促进,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持续提高。

3.2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品管圈活动具有其自身的科学性、挑战性及持续性。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护士需持续地与患者沟通并对患者进行评估,以便能及时挖掘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文结果显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不仅增进了护患的沟通与了解,而且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这与周凯云等研究结果一致。

第5篇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科室制度、疾病知识、手术知识、术后护理、饮食休息、康复知识和预防知识这几个方面。教育方式主要是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指导和教育。主要包括:①入院第1日,管床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护人员,入院注意事项,院区及科室环境,病房管理相关制度。同时详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尤其是职业和生活习惯,有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有无高血压、高血脂等相关疾病,以及家族遗传疾病等。发放填写《胆囊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知识问卷》和《胆囊切除术患者行为依从性调查表》,并对患者病情和心理进行评估。②入院第2日,交代患者目前病情,就今后的常规检查和治疗给予说明,讲述胆囊的作用和致病的原因,重点讲述胆囊切除术是一项成功的术式,尤其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胆囊疾病,并且切除胆囊对身体影响并不大,排除患者焦虑情绪,纠正患者的不良心理负担,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信心。③手术前1日,向患者讲解胆囊切除手术的主要流程,包括接送病人、麻醉、手术流程、麻醉复苏、术后回病房等注意事项,签订手术同意书和麻醉同意书,并要求家属手术前后全程陪护,增强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勇气。④手术后1日,讲述给药的内容和意义,咳嗽排痰、呼吸、翻身、床上大小便、床上肢体活动、下床活动等方式方法;介绍腹腔引流管、胃管及尿管的原理和作用;要求必须有家属陪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排气后进行低脂半流饮食,危重情况及时汇报等。此外,对患者焦虑情绪进行干预,增强患者术后康复的动力和信心。⑤手术后2日,重点讲解今后康复锻炼和生活习惯等内容,告知患者应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蔬菜水果及低脂低糖饮食,并且戒烟戒酒,优化生活作息习惯等。住院期间,注意患者的睡眠及通风保暖,使患者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状态。⑥出院前1日,完成《胆囊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知识问卷》和《胆囊切除术患者行为依从性调查表》,并给予评估,交代治疗效果,强调胆囊切除患者和正常人并无明显差异,增强患者信心;再次讲解今后的锻炼和康复事项;鼓励患者家属监督患者出院后的生活方式;制定复查就诊计划,预留联系方式,建立互相交流平台。

2结果

共调查11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54例,观察组56例。2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表1)。健康教育前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行为依从性在健康教育前,2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未见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胆囊切除术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到明显提升,7项知识内容全部优于该组健康教育前的掌握水平(P<005,表2)。此外,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所掌握的7部分知识均优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在行为依从性方面,2组在健康教育前未有明显差异(P>005),而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明显高于该组教育前和干预后对照组水平(P<005,表3)。

3讨论

第6篇

学习、实践,健康随之而来

退休之前,杨福娣就患有高血压,血压曾高达200/110毫米汞柱。那时候,杨福娣对高血压了解还不多,降压药吃吃停停,血压降下来一点、自我感觉好一点,就经常想不起来吃药。为了治疗高血压,她“跟过风”,花了上万元买营养品、保健品,结果血压仍然居高不下。退休后,杨福娣加入了小区的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并担任组长。通过培训和学习,她了解了很多高血压防治知识,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饮食控制、药物调整、科学锻炼等,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自我保健的信心大增。

从那以后,养生保健类的图书、报刊和电视节目成了杨福娣的“至爱”,儿女们也非常支持,给她买来了《黄帝内经》、人体穴位模型等专业工具和养生保健科普书刊。在不断的学习中,杨福娣的健康知识得到了极大丰富,并一一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如:坚持使用控盐勺、控油壶,并做好盐、油使用情况记录;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清淡饮食,荤素合理搭配,膳食均衡多样,不吃不洁食品;坚持锻炼……在她的鼓励和督促下,老伴于2008年成功戒烟,饮酒改白酒为少量黄酒。如今,每年体检,老两口的各项指标都挺好。

儿女们虽然和老两口不住在一起,但关心孝敬老人,常回家看看,常带老人出去旅游。杨福娣和老伴儿对儿孙也是关爱有加,她说:“我们现在身心健康,儿女孝顺,家庭幸福,晚年生活很精彩!”

传播、推广,期望更多人获得健康

掌握健康知识后,杨福娣在自身和家庭获得健康的同时,积极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向他们传授健康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巧,希望大家都能获得健康。

在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的活动中,她把平时学到和积累的关于食疗、高血压防治、健康生活的小常识分门别类制作成宣传单,复印好发给每个组员,使参加活动的组员每次都能有所收获。

除了自我管理小组的活动,杨福娣还满怀热情地投入其他社区健康公益事业,利用各种机会传授健康知识。她组织的“常青藤高血压俱乐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吸引了很多居民;她加入“平安志愿者”活动,每周巡逻半天,利用这个机会发放健康小报,和居民进行经验交流;她参加“塘桥街道温馨热线”,通过电话和居民交流;她利用单位退管委的工作机会,将社区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传播到普陀和闸北等区;她还参加社区合唱队、健身舞队、老年健身功队、乒乓操队等娱乐健身活动,在活动中以自身的健康收获影响他人。

创新、调查,提高居民参与度接受度

杨福娣不但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健康促进活动,还会动脑筋想办法,让居民愿意参加活动并真正享受到活动带来的健康。

为了全面了解参与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成员的详细情况,并根据兴趣爱好安排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在专业人员的配合下,杨福娣设计出了“塘桥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兴趣爱好调查”,通过活动的机会让居民填写,为以后开展有效的活动方式打下基础。

街道和居家健康服务社在社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居民中发放了计步器,但他们是否使用并发挥作用也是杨福娣关心的问题。于是,她设计了“计步器使用情况调查表”,以了解使用情况及不使用的原因,同时鼓励和促进居民参与行走锻炼活动,真正发挥计步器的作用,使居民真正收获健康。

第7篇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服务对象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变化,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学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许多因素影响病人的教育效果,我们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可提高广大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能力及健康教育效果,使健康教育真正成为连接卫生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桥梁,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1 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

1.1 缺乏教育意识 国内一项调查表明,由于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护士对教育角色的认识不够明确,没有把健康教育看做是自己的义务,这无疑会对病人的教育活动产生不良影响。

1.2 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 健康教育是帮助病人建立健康行为的治疗手段,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护士必须掌握基本的教育知识和技能,否则无法胜任教育工作。

1.3 缺乏沟通技巧 病人教育主要靠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的,护士如果缺乏沟通技巧就会对教育工作产生畏难和害怕情绪,直接影响病人的教育效果。

1.4 人际关系紧张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病人教育的基础,如果护患关系紧张或相互排斥,护士就得不到病人的信任,病人对护士所教育的内容就缺乏兴趣,因此产生不良的教育效果。

1.5 教育时机不当 当患者还在进食、睡眠、情绪不稳定或因疾病引起疼痛而痛苦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将会导致病人对其反感、排斥,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1.6 未明确职能和法律职责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如果未明确自己的职能范围,与医生之间沟通交流不够,将会出现护士解释不到位甚至错误解释或与主管医生不合一致,这样不仅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而且可能导致医疗护理纠纷[1]。

2 应对措施

2.1 树立健康教育理念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病人健康观念明显更新,对相关疾病知识及自我保健知识有强烈的要求,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健康教育是满足病人健康知识需求的有效途径,是改变病人及家属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疾病及疾病的不同时期扎实、深入、细致地做好健康教育是护士的责任与义务。

2.2 补充健康教育知识 护士只由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够深入、细致地洞察病情的变化,根据疾病的特点、病程的进展、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专业的健康教育与指导。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补充与疾病治疗、护理理论、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使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病人真正做到“知、信、行”的统一。

2.3 强化沟通技巧 护士在与病人沟通时,应先注意积极倾听,语言有针对性,使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力求适时、适度、通俗易懂。注意掌握与病人之间的沟通距离,在护理过程中,要热情,面带微笑,仪表端庄,善于观察病人非语言信息,因势利导,使沟通顺畅。可采用讲座,高年资护师或主管护师结对子、传、帮、带等方法,掌握恰当地运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沟通技巧,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2.4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病人入院后主动向病人做自我介绍,介绍医院环境、病房设施、管理规定,说明将要为病人提供教育服务的内容,并遵守承诺,取得病人信任,消除其紧张心理。住院期间鼓励病人积极参与教学,激发病人学习的兴趣,接纳并尊重病人,保护病人隐私,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病人出院前及时评价教育结果,征求病人对教育工作的意见,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使病人满意地接受结束护患关系的现实。

2.5 善于抓住健康教育的时机,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护士应根据病人的教育目标,善于抓住时机,随时进行教育。如在给病人测血压完毕,及时告诉病人目前的血压情况,服用降压药物会引起的不良反应。护士在巡视病房时随时收集病人的需要信息,及时采取措施满足病人的需求,如对文化程度较高的病人及家属发放健康处方、健康画册、观看录像资料等[2]。这样既省时间,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6 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公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教育是否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效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涉及病人治疗方案、病情转归等内容时,护士应及时与主管医师沟通,避免出现承诺性的话语或与医生的解释不协调、不吻合的现象[1]。

综上所述,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护士有无树立健康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其次护士必须掌握精深的专业理论、广博的相关知识,一定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沟通交流的技巧;还应具有理论联系实际、护理程序灵活运用的能力。因此,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和训练,使护理人员能够对健康教育的内涵有较深刻的理解,具备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力,能够根据病人的特点实行个体化健康教育,使病人真正达到“知、信、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COPD;健康素养;自我管理;相关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c)-0138-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基于肺功能检测的调查显示全球COPD患病率约为4%~13.9%[1-2]。COPD患者通常处于稳定期,急性加重住院期短,大部分时间在家庭与社会中度过。患者自我管理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的治疗,它是一种认知、行为医学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医护人员教给患者自我管理所需的知识、技能、信心以及和医生交流的技巧,患者运用各种策略进行自我控制,从而达到主要依靠自己解决疾病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各种躯体、情绪及社会方面的问题[3]。目前医学界已有大量研究表明COPD患者的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具有一定的关系[4],为了探讨其关系,该院以2012年9月―201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一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及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该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中南大学湘雅一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及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卫生部2011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5]: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FVC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该次调查主要采用面谈访问的形式,问卷由患者认真阅读后,独立地、如实地填写;必要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解释和协助,不方便填写者,由调查者逐条询问并记录。问卷填写完后当场回收并检查有无缺漏,如有,及时请患者填补。

1.2.2 分析方法 将健康素养作为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一个自变量,同时将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情况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一般资料为自变量,按α入=0.05、α出=0.10的标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3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该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74份,回收有效问卷269份,有效回收率98.2%。患者以男性为主占78.4%,年龄32~91岁,平均(66.91±9.85)岁。文化程度为以小学及以下居多,为40.1%。病程0~50年,平均(9.02±7.58)年。

2.2 COPD患者的健康素养现状

269例COPD患者的健康素养总分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12分、平均分为(6.07±2.41)分,总得分率(平均总分除以量表满分)为46.7%,各条目答对情况。见表1。

2.3 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269例COPD患者自我管理最低分为59分、最高分230分、平均分为(145.76±32.25)分,总得分率(平均总分除以量表满分)为57.2%。

2.4 COPD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OPD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总分及其各维度均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 COPD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最终有4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分别是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过去1年中有无因COPD加重住院、健康素养。由标准回归系数可知,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过去1年中有无因COPD加重住院对于患者的自我管理的影响分别为:23.45%、12.76%、17.56%,健康素养对患者的自我管理影响最大,占46.23%。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且不可逆的疾病,健康教育是开展COPD康复治疗的第一步,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培养患者的健康素养,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关键。所谓的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自我管理指的是患者的自我症状管理、自我疾病管理、自我情绪管理以及日常生活管理[6]。COPD患者只有拥有了关于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有自我管理的能力,更好地参与到疾病护理当中来。国内外有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为了探究COPD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该院展开该次研究。结果显示:269例COPD患者的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总得分率仅为46.7%。这一结果与既往任建萍等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行为及认知状况调查研究》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COP疾病的认知情况调查结论相一致[7]。其可能原因为:①相关知识获取途径有限。由于疾病的影响,COPD患者大多只能居住在家中,获得相关知识只能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等大众媒体,而大众媒体的宣传内容中有关疾病科学知识往往较少[8];②文化程度不高。COPD患者大多以老年人居多,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学习相关知识能力低下,所以导致自我保健意识不强。

而COPD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的关系分析来看,是呈正相关关系的。也就是说患者健康素养水平越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越高。而对自我管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过去1年中有无因COPD加重住院、健康素养是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也就是说文化程度高的患者能更主动、更强烈地意识到对自身健康的责任,能利用各种途径获取疾病的相关信息和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COPD患者的健康素养是自我管理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给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有关COPD疾病的健康素养,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变患者不良健康行为,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增强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参考文献]

[1] Halbert RJ, Isonaka S, George D, et al. Interpreting COPD prevalence estimates: what is the true burden of disease[J].Chest, 2003,123(5): 1684-1692.

[2] Sin DD, Stafinski. The impact of obstructive pulmonary chronic disease on work loss in the United States [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2, 165(5): 704-707.

[3] Lacasse Y, Rousseau L, Maltais F.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oxygen-dependen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J Cardiopulm Rehabil, 2001,21(2):80-86.

[4] 郭欣,王克安.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8):590-593.

[5] 卫生部医政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2011年版)[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1):69-76.

[6] 孙浩林, 彭慧, 傅华. 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信效度的研究[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2(3):52-56.

[7] 任建萍, 薛海,刘云,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行为及认知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