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物联网的技术思想

物联网的技术思想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11 10:05:21

物联网的技术思想

物联网的技术思想第1篇

[关键词]物联网 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1-0079-03

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人才,即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1世纪,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网络迅速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由此应运而生的网络文化更是以铺天盖地之势涌入了高校校园,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加强对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是时代的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

一、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挑战

互联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创新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良莠不齐的信息,真伪难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

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有积极向上的,也有消极颓废的。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1]在各种价值观、文化思想的交融和碰撞中,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容易形成偏差。大学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是在开放便捷的网络世界里,网络载体不如传统载体严谨,在思想信息的导向上容易失去控制。大学生的“三观”易于受到各种各样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影响。西方社会意识形态的渗透,迷信也通过网络大量迅速地传播,这些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政治敏感性不强而主流思想观念被侵蚀以及道德观念的弱化和理想信念的淡化。

(二)网络技术对大学生行为和心理的冲击

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浏览网页、观看影音、网络游戏等。上网的便捷性使得学生虽然人在课堂,心在课外,“人在曹营心在汉”,悄悄地用手机玩游戏、聊天,影响了学习,甚或荒废学业。在现今的校园里,已经出现了这样一些大学生,他们学习困难,学业荒废,心情焦虑,沟通困难,严重影响了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他们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善于参与现实的人际交往,从而影响了身心健康,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问题和疾病。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大学生来说,网络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实现自我的方式,似乎只有在网络世界里他们才能展现自己,这往往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封闭,而孤独感的产生又使他们更加热衷于到网络中寻求自我心理安慰。[2]

(三)网络手段对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冲击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和渠道众多,学生从网络获取的信息比教师知道的多得多,甚至可能还要专业和权威。以前那种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或缺乏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网络结合起来的观念与动力,或缺乏在网络环境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3]同时由于大学生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对网络感知通常比教师敏锐,导致教师的职业身份的价值和权威受到了挑战,这对教师在教育的模式、内容、理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和高标准。

二、物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物联网的概念最先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在其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正式提出的。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通过识别技术、传感技术等先进信息手段的应用,能使各种实物通过互联网进行主动信息交换,因此物联网的核心基础依旧是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不过是将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通讯连接扩展到了物品和物品之间的沟通连接,从而实现物品和物品的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的概念正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它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的浪潮,物联网已经成为信息网络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专家预测其十年内就可能大规模普及到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平安家居、健康医疗等多个领域,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是人类社会迈向更加高效、智能的信息社会的一大特征。

由此可见,物联网环境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物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和创新。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方法创新

在日新月异的物联网新环境下,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大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物联网已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不正视这一现实,抓住这一现实,势必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从而丧失可以充分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物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不是简单地接受物联网这个概念,而是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驾驭和利用它。合理、有效地运用物联网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会更加广阔,更加多元。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认清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变化,了解他们的想法、诉求,转变思想和观念,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在生活网络化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出时代的特色,要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多样化,要注重生动性、时效性和创新性,[4]从而构建物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技术手段创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赖书本和教室,而且“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理性、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和单调”。[4]一般的政治理论书籍理论性强,阅读性不强。但如果将思想理论图书植入物联网, 使图书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征, 在教室或图书馆安装RFID阅读器,在教材中植入电子屏幕,大学生只需佩戴电子标签,进入教室或图书馆,通过RFID阅读器即可将教材信息显示在电子屏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碰到问题,只需轻轻点击,就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将问题反馈到“教学管理系统”,此系统将自动把问题的答案显示在电子屏幕上,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理论学习的热情,从而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生动性。

通过RFID标签和校园智能卡系统的结合,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者可利用物联网系统,利用RFID技术,对学生学习情况、到课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有利于学生工作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可以对学生在校园的行踪进行监控, 设立校园安全控制区域,减少不必要的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学校与学生及家长的联系和沟通,便于学校的管理。

利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扩展校园的服务领域,使移动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可以直接点播要学习的内容,可以直接远程与教师进行沟通。在物联网时代,由于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人们的生活日趋便利,将广泛使用手机、身份证、电子标签来出行、活动和消费。例如利用手机代替饭卡,借书证等,实现手机一卡通。利用手机对实验室进行预约,进行网上选课,进行图书续借、图书预约等,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图书借阅。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是在新形势下必须要面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队伍的建设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学生骨干的培养及学校层面的支持、培训和指导。物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学会熟练运用现代传媒解决问题,平媒和网媒双管齐下,网上和网下相得益彰,密切跟踪和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积极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帮助其解决思想难题和实际问题及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主旋律教育,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思想。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积极地转变思想,树立起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接受新事物、新方法和新理念。在物联网环境下,大学生通过网络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意识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方式和渠道,他们思想开放,善于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善于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在这种现实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要因势利导,善于疏通,把握导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以人为本,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1]合理运用新媒体建设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灵家园。另外,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和指导青年学生,尤其是学生骨干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从而引领校园风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的身边榜样。最后,在高校层面,要统筹规划,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适应新形势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突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三、结束语

在物联网环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挑战与机遇同时并存,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载体、交往载体乃至生活载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工作平台和信息环境,并在教育过程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积极应对,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和模式,才能更好地推进和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文.

[2] 刘鹏.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0(2):137-140.

物联网的技术思想第2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物联网;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270-02

作为高校的教师来说,需要拥有很多不同的技能,比如说教学和科研等,而相对的,和教师管理有关的学校部门有很多,比如科技处以及教务处、人事处等,想要拥有比较完善的对教学质量实施监控的系统要涉及到很多的人员和部门以及对应的管理内容。因此,建设教学质量的监控系统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最终的课堂效率,同时还需要对学校中拥有的各种不同的教学资源进行适当地整合,最终服务于教学的中心,切实实现数字化校园。本文中谈及的监控系统将会主要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以及其他的大型公开课展开系统的监控,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的最终效率。

一、关于物联网

就我国的基本情况来说,最主要的应用是从2011年左右正式开始的,始终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最主要的领域囊括工业、物流、医疗、环保等,最大的占据份额是工业,能够达到20%。而这种技术最早出现则是在1999年前后,结合一定的具体协议,把物品与因特网相连,实现通讯以及信息的传输,属于智能化网络形式,因此从实际上来说,物联网是一种物物相连的万维网,其最终目的是令全部物品和万维网相连,以便于识别以及管理工作的开展。

如今网络技术不断普及,并呈现出更加鲜明的数字化以及智能化,在高校当中进行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渐渐地体现出了丰富资源、快速传播以及强烈虚拟性的特征。截止到2015年,在我国物联网的整体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7000亿元,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教学质量监控总体系统设计

在物联网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监控系统的设计,其主要构成模块包括物联网通讯模块、管理控制模块以及视频处理模块等。通过这一系统我们能够实现以下目标。

1.实现定期、不定期检查教学质量的制度。借助教学质量的监控系统建设,能够随时随地检查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质量,侧重点是检查教学秩序以及各项教学环节是否执行,属于日常教学管理的工作内容。借助检查结果,可以对教师教学质量展开公正且客观的评判。

2.督导教学工作。所谓教学督导,基本上是学校的主管校长以及管理部门、领导的日常工作以及主要工作,需要对领导听课的制度进行不断的坚持和完善,使其能随时理解一线教学的基本情况,借助监控教学质量的系统,督导组可以随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建议,以期提出积极性的意见。

3.打造教学评价反馈制度。在学生群体当中适当地建设教学信息员,随时了解教学双方信息,实现良性动态管理,提升学校工作质量以及效率,促进教学风气以及学习风气的建设。教学信息员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不断深入并全面地搜集教学信息以及学生的学习信息,从中总结教学的运行状态,把学校的精神传达给学生,促进教学的管理工作不断改进和提升。

4.各院系之间的教学检查。各个院系为了保证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稳定,结合相关的文件当中的管理要求,对教学检查工作进行不断细化,随时了解教学的基本情况,处理问题,保证秩序稳定。与此同时,还有督促教学管理规范化,强化日常管理的工作,提升教学的质量,等等。

5.观摩教学。借助思想政治课程的观摩课以及示范课等,组织教师进行听课和评课,寻找适当的经验,并探究需要改进的方式,实现相互的提升。

三、物联网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存在的创新价值

(一)实现教学手段智能化

引入物联网,将传统模式下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的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转化,将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导,同时还可以指引学生对问题展开系统的反思,处理他们在头脑当中的问题,实现思想政治的育人目标。

1.教学模式。在传统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学往往强调课堂的教学,教师仅作为灌输教学的主体,学生缺少主体地位,令思想政治的教育渐渐趋向于异化。在物联网环境下,教学模式拥有更加强烈的开放性以及创新性。教师可以借助动作或者是语言来和学生实现平等且自由的交流和沟通,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支配者,而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可以和学生展开非常真诚的沟通。而作为学生,也能够借助多种不同的多媒体手段来进行学习,最大程度上的利用在物联网当中的优势资源,教导他们随时随地进行反思和提炼内容,调动深层思考的能力,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远程监控来实现网络教育与课堂教育的有机融合。

2.交互反馈。高校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进行思想工作,传统模式下的交互反馈缺乏动态性,模式刻板,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叛逆情绪,而借助传感芯片实现的物联网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环境的智能交互。比如说,为学生佩戴专用的传感器、调查学生的紧张情绪以及动脑状态等。教师借助这些反馈及时对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活动进行完善,并随时发现学生在思想动态上的变化,同时系统地进行考核,必要的时候对学生加以指导和教育。物联网技术令传统课堂转换成为交互式的数字课堂,不但能够切实地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参与度,同时还可以借助网络摄像头来实现师生交流,令教育更加有效,实现有的放矢。

3.管理评价。物联网背景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专门的识别标签,自动检测学生的身份以及到课情况,也免去了教师因点名花费的时间。另外,借助物联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对教学进行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改善教学的速度以及进度安排,完善教学方法,等等。

(二)实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在物联网环境下,学生可以使用个人终端作为主要的载体,实现数字化的学习平台,把观点以及想法充分地表现出来,可以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同时,由于特殊原因无法上课的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自主学习,免去了同学帮忙记录笔记等麻烦。另外,传统的校园网中大多在政治色彩上比较明显,学生往往兴趣不大。如今,物联网技术的引入,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意将校园网转化到服务型网站,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说,在原来已经有的教育网基础之上,适当地设置一些交流、沟通问题的平台,指引学生多多参与;考试前夕,借助试题库系统的设置来补充学习过程当中漏掉的知识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完成考试,实现“无纸化考试”;还可以设置一些有特色的竞赛平台,设置一些有奖问答,可以适当地纳入到学生平时表现的成绩当中。

构建高校物联网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更好的完善和更加先进的技术性支撑,令学生的终端设备随时和网络连接,并实现资源共享,拓宽了他们学习的时间以及空间,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丰富了学习方式。

(三)实现了学习环境高度的人文性

教室的环境是否优雅,在一定角度上来看很可能会对学生心情以及学习的效率产生影响,教室当中设置多个不同的传感器,随时随地检测教室当中的湿度、温度以及光照强度等条件,依照已经设置好的理想值来进行温度和亮度的调节。其次,关于图书资料,很多学生目前仅重视和专业知识有关的内容学习,严重地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引入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学生随时接受到智能化图书资料以及人性化服务。在物联网的环境下,在图书馆当中和思想政治相关的图书均可以设置RFID信息标签,同时设置阅读器,通过阅读器来确定某些图书具体的方位信息,并及时传送到定位服务器上,学生可以借助客户端或者是手机来进行服务器的登录,随时查询图书信息,到图书室即可立刻展开阅览。另外,学生还可以借助自动还书机扫描已经贴了RFID的图书,在归还的时候同样进行一次扫描即可实现借书和还书的工作。除此之外,恰当地使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各种校园当中的安全隐患事件,保证大学生能够在一个比较安全、比较和谐且智能化的环境当中完成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物联网本身可以实现物与物之间的相连关系的特征(这也是互联网主要原则之一),进行了一种在物联网基础之上对高校当中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教学监控的系统设计。在物联网技术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也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不过物联网从整体上来看属于比较新型的技术,尚且存在比较多的未解难题,后续研究将强调隐私保护以及融合传统教育思想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李敏,黄炬,封莉,等.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监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8).

[2]尹德志.基于系统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一体化质量监控体系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3,(03).

[3]杨晶静.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4]范海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5,(05).

[5]高丽波.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36).

物联网的技术思想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教育力;凝聚力;引导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8-0183-02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导致了各种各样非秩序化的网络行为失范。尤其是在青年学生聚集的高等学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与大学生紧密联系,正在日益改变着他们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面对迅速发展的网络空间,遇到了全新而严峻的挑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于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一)有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论点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最早始于1999年6月张建松在《空军政治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发挥校园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一文。该文提出了“所谓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通俗地说,就是利用校园网络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2000年2月,刘梅发表的题为《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最早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

之后,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展开了不同形式的讨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至今尚没有一个得到大家公认的、统一的定义,但大体上可以将其归纳两大类:一是工具说。这种观点把网络作为一种信息网络传输技术,从信息网络的角度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定义为网络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价值说。这种观点试图超越网络的工具性特征,认为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塑造人的存在。这些研究都从不同的视角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诠释,为加深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认识奠定了研究基础。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的概念、功能相关联

分析有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阐释可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与“网络”有关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这说明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含义的界定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而得到关注的,与网络的功能有直接的、密切的关联。显然,如何理解“网络”成为界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含义的关键。在网络的不同发展阶段,对网络的认识不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也会不同。

在网络概念的形成中,一个有趣的典型事件是“网络空间”的提出。网络空间一词来源于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撰写《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该书描写了网络独行侠凯斯被派往全球计算机网络构成的空间,去执行一个具有冒险性任务的故事。凯斯进入该空间后,并不乘坐飞船或火箭,只是在大脑神经中植入插座,接通电极,网络便被他感知。当网络与凯斯的思想意识合而为一后即可遨游空间。吉布森把这个空间称为“赛伯空间”(Cyber space),即网络空间。如果说,吉布森提出的“网络空间”是一种科幻假设,那么,由于移动/云计算将人们随时随地联系了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流,则使网络空间变成了客观现实。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爆炸性增长,人们正在为智能化信息网络的发展奠定基础、建立架构,譬如积极推进发展物联网,旨在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将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连接起来,最终形成物理、数字、虚拟世界和社会共生互动的智能社会。最终,网络空间将由交换、关系和思想构成,呈现出可以塑造人的本质特征。

(三)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理解

目前,以IP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已进入大数据、云计算时代,以其信息量大、虚拟性等技术特征,正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同时还在以其平等性、自主性、交互性、隐秘性等社会性内涵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网络空间对网民进行全面教育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主要是具有互动性、自主性、平等性、个体性及开放性等新特征。

既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与网络的概念、功能与应用密切相关,而网络本身还在日益飞速发展,目前不可能也不应该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有一个确定的统一阐释。伴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物联网的普及应用,诸多新媒体还将继续深度融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也将会随之丰富发展。在现阶段,重要的是根据现有IP网络技术水平,在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同时,以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主旨,采用实证性分析研究方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

(一)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优势,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力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网站集群、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1.构筑网络空间,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

网络空间复杂的连通性显示与日俱增的魅力,它将人们的动机、行为联系起来,使得网络舆情对网民产生着微妙的后果。目前可采用的主要措施有:第一,采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细管理、动态管理和智慧管理,统领网络空间的思想意识行为;第二,发挥现有网络资源优势,在重点网站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页、构造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栏目、精品新闻等;第三,建立虚拟社团等特定组群,灵活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第四,利用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通过微博、微信、QQ群等,进行实时管理与教育。

2.利用网络安全技术,加强网络空间的管理与控制

任何技术都具有两面性,网络技术也不例外。正如尼尔・巴雷特在《数字化犯罪》中所说:“计算机在支持合法行为的同时,也在日益扶持非法行为”。一些网络行为失范正是打着“价值中立”的招牌,以知识传播或娱乐游戏为名危害青年学生的。工作实践证实,实现对网络信息的实时监管与治理,比较有效的措施为:第一,建立把关人责任制,由把关人负责过滤掉网上的消极信息;第二,增大网络正能量信息的比重,平衡难以过滤的消极信息;第三,探索建立专职或兼职网络警察,实时把控互联网信息。

(二)通过网络论坛、博客、微信传递正能量,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力

1.有针对性地传播专业技术知识

通过网络论坛、博客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技术知识教育,宣扬科学观点、技术资料,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是提升凝聚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让大学生参与自己的论坛建设,利用地域上的接近,不时举行一些网上网下的学术沙龙;同时,针对学科专业,进行专业技术论坛帖子的策划、撰写、发放、监测、汇总,在论坛、博客上让有专业技术知识的观点、意见能够高效传播,包括各种置顶帖、普通帖、连环帖、论战帖、视频帖等。

2.创新网络娱乐功能

网络论坛、博客、微信的互动功能不言而喻,若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娱乐结合起来则需要创新网络娱乐功能。譬如,使网络游戏具有模拟专业实验的功能,能够在线模拟自然科学现象,模拟股票交易,或者开设社区银行等,使得现实世界虚拟化,虚拟环境现实化,让学生在健康的网络空间愉快生活、学习,通过参与网络游戏娱乐活动,在快乐、轻松的网络空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密切关注网络舆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

在网络空间,信息传播的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推出Web2.0技术以来,网络博客、微信等以其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为信息社会营造了一个简单而丰富的生活世界。借助网络空间,能够较为容易地释放、扩张个人话语权。个人用户只需打开终端机,访问网站主页,便可有保留或毫无保留地言论,期待感兴趣的访客访问或留言。博客、微信、QQ群的兴起开始把私域公域化,把扑朔迷离的网络空间符号化的个人还原给了社会。显然,在网络空间,信息及其传播对人们的政治选择和价值判断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重视网络舆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引导力。比较有效的做法是:一是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措施,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环境;二是培养网络发言人,引导网络舆情导向。

三、结论

网络空间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领域。网络空间的信息源呈现点状分布状态,是一种扁平化、多元化的结构。也就是说,从信息结构上看,网络信息是去中心化的。传统社会的信息传播是一种由中心向边陲流动的模式,但在网络空间却大不相同,即使处于底层或边界的人,也能与网络中其他位置的人同样拥有相同的话语权。在这种网络空间里,应采取网络新技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进行网络管理与控制,提升网络舆情引导力。就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经实践检验证实的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优势,提升教育力;通过网络论坛、博客、微信传递正能量,提升凝聚力;密切关注网络舆情,提升引导力。

参考文献:

[1]李林英,郭丽萍.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1(7):27-29.

物联网的技术思想第4篇

记者(以下简称“记”):刘部长,2008年初您就组建课题组,开始着手军事物联网这方面的研究,请您谈谈当时提出这一研究课题的背景,以及创立军事物联网理念的考虑。

刘部长(以下简称“刘”):军事物联网是信息系统与武器装备深度融合的产物,是运用传感装置获取军事活动中物、人、环境的状态信息与特征,通过既定网络系统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联接和信息交互,同步完成信息分析与处理,进而实现人对军事活动的智能化决策控制。军事物联网课题研究是顺应军事技术变革的迫切需要,是装备指挥和保障方式向信息化转型的迫切需要。20世纪是典型的战争世纪,不妨咱们先从这里谈起。

从1900年“八国联军”开始,到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的科索沃战争,期间的战争规模最大、类型最多、性质最复杂。20世纪的战争是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条件下进行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可持续技术的进步,20世纪的战争形态不断出现革命性的变化。第一次是20世纪上半叶以坦克、飞机、航母为代表的军事技术革命,促进了机械化战争的发展。第二次是六七十年代以核武器、导弹为代表的军事技术革命,促进了核威慑和有限战争的发展。第三次是世纪之交,世界军事领域发生了一场以指挥、控制、通信、侦察等数字化装备为代表的深刻的新军事技术变革,导致战争理论和军事行动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引起了战争形态和军事实践的跃进性变革,以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光电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以及数字化武器装备为基础的信息化战争形态已经到来,对传统的装备指挥与保障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基于军事物联网的某型装备智能维修保障系统架构图 北部战区陆军李桥铭司令员(右)与刘卫星部长现场研讨

可以说,信息化战争形态下,信息资源取代物资能量资源成为作战能力的新源泉,作战能力与信息质量的关系远比与部队数量的关系更为紧密。信息化战争的胜负不单取决于投入作战资源的数量,更取决于如何能够在决定性的时间、地点和目标上有效地集中末端的信息力和打击力。攻防易手、主被动转换,一切取决于对末端战场信息的实时感知和掌握利用。作战保障体系“发现-决策-计划-行动”的周期缩短,装备指挥控制层次减少,作战、保障同步协调频率加快,对于信息优势的争夺,不但存在于战时,更延展渗透到平时;不但见之于整个战场,更广泛散布于所有作战单元和保障要素。信息已全面介入到人和武器之间,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在战斗力与保障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武器与信息间的相互依存度提高,战斗力与保障力的发挥不仅依赖于人和武器的密切结合,更依赖于人、武器和信息的交融程度。离开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支持,人和武器结合得再完美,也将是残缺的组合,甚至产生不了战斗力与保障力。面对信息化战争形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谁拥有卓越的军事技术创新体系和不竭的创新能力,并以此带动、引导和促进军队装备指挥与保障方式向信息化转型,谁就能够更多地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

其实,21世纪初的几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也充分证明,数字化武器装备是现代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比如第三代主战飞机,离开数据传输引导系统,命中率为30%,配上数传系统,命中率可达96%。目前,世界军事发达国家军队的武器装备,无论是主战装备还是保障装备,都正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主要作战平台具有信息获取和处理、横向组网和信息攻防能力,攻击武器日趋智能化,发射后能够自动跟踪并精确打击目标。据悉,现今美陆军信息化装备已占50%,海军、空军信息化装备已占70%。在科技强军思想的指导下,我军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运用于装备建设,一大批新型数字化武器系统研制成功并交付使用,拥有了一些克敌制胜的先进作战手段。这些数字化武器装备集多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于一身,并向智能化、自动化、精确化、无人化、隐身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其技术标准高,保障程序严格规范,运行机理非常复杂,维修保养和故障诊断难度大。 刘卫星部长深入一线指导应用实践研究

信息化装备要求保障也要向信息化转型。创立军事物联网理念源于一次演练遭遇的尴尬。记得那是2008年原某部组织的一次对抗演练,那时我任原装备部军械装甲部副部长,在现场负责指挥技术保障。当时演练在桐柏山区展开,硝烟弥漫中,“红”“蓝”双方厮杀正酣,胜负难断。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关键时刻,红方数辆战车接连出现故障,火力打击减弱。由于维修人员迟迟找不到“病因”,狡猾的“蓝军”趁势反扑,“红军”且战且退……现场发生的尴尬一幕,令所有束手无策的伴随保障人员都看傻了眼。

这次尴尬给我的思想冲击也很大。目前,战场指挥员比较关注兵力、装备的分布态势表象,却不能实时获取装备的持续作战能力信息,装备性能好不好、剩余寿命有多长等,心里没底。能不能让装备技术性能实时受监控,有“病”会“说话”?这场战斗刚结束,另一场“战斗”已悄无声息地在我头脑里“打响”。随后,我带领保障人员深入部队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快速大量列装,呈现出高技术、高智能、高复合等数字化特征,但相对滞后的传统保障模式暴露出“底层数据难采集、状态性能难监控、剩余寿命难预测、潜在故障难判断、抢救抢修难决策”等问题,所面临战场环境的潜在风险和维修考验也比以往高的多。打破固有装备保障模式,向信息化转型势在必行。然而,转型又该如何转?抓手是什么?面对装备保障建设存在的诸多瓶颈,一时间大家很难理出个头绪来。

“它应该是以感知为目的的‘智慧化体系’,能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我们的思想助手、智慧化的支撑!”不久后,军区装备部党委议训会上,当我首次介绍“军事物联网”这个新名词时,大家敏锐地意识到,军事物联网这一新型工程技术体系,必将促进武器装备保障能力的大幅跃升。为攻克装备性能实时监控、末端态势同步感知、检测维修简单智能、保障供应精确及时等困扰装备保障能力跃升的瓶颈问题,军区装备部当即成立了以我为负责人的军事物联网创新团队,探索适应未来战场的装备保障模式。

出征,向陌生领域的探索

记:军人心系战场,随时领命出征!面对信息化装备的呼唤,在挺进智慧化装备保障转型之路上,您是如何破解我军信息化装备保障方式与手段相对滞后装备发展这一系列难题的?

刘:话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很难,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为破解下面这些难题而苦苦思索。

――如何能使武器“会说话”?使它能够实时地“说”出哪里“舒服”,哪里“不舒服”,哪里要坏,什么时候坏,它需要什么服务,并能自动地及时得到所需要的优质服务,随时随地保持良好的性能状态。

――如何实现装备物资器材的精确供应保障?使供应保障系统具备动态自适应性,能够自动获取在储、在运、在用装备物资信息,准确感知、实时掌握运输工具资源信息,感知掌握装备物资运输、搬运方面的限制条件和对操作人员技能、工具、设施的要求,并提供方便灵活的解决方案,进而实现在准确的地点、准确的时间,采取正确的路线向需求部队提供数量适当的装备物资。

――如何使火力系统“机器人化”?使它具有自主控制能力和自学能力,能够自主侦察感知目标,自主测定目标特性和位置,自主测算装订射击参数,自主选择弹种,确保精确打击。

――如何建立灵敏、顺畅、高效的装备指挥体系?能够实现战场形势、敌方目标的实时监控和战场评估,具有对敌各类攻击,特别是核攻击和生化攻击检测和搜索功能,能够准确检测我方武器装备性能状态和攻击能力。当来自战场的各类数据传送至指挥部后,经融合处理,形成完备的战场态势图和指挥方略,进而转化为我胜券在握的对敌行动。这一战场信息获取、传送、处理和利用的过程,过去在战场上需要几小时乃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现在要压缩到几分钟、几秒钟,甚至同步。

为破解这些难题,同仁们孜孜不倦,渴望得到满意的答案。虽说努力过程刻骨铭心,但收效不佳。究其原因,根本的制约瓶颈是技术“达不到”。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标签物品的射频设别等各种标识技术、感知事物的传感网络技术、思考事物的智能技术、微缩事物的纳米技术,以及相关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的渴望带来了希望和可能。我们思考如何在装备保障体系乃至整个军事领域,融合并应用这些技术,来解决制约我军建设的瓶颈问题,提升装备指挥与保障能力。作为一种尝试,“军事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型军事工程技术体系应运而生。 军事物联网工程技术体系应用实践工作流程

记:“军事物联网”,为我军装备指挥与保障方式向信息化转型趟出了一条新路子,这是一个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听起来很新鲜,但大家很难理解,感觉有点空中楼阁。您能用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浅显易懂的事例先给大家谈谈它的妙用之处吗?

刘:早在1995年,比尔・盖茨在他的《未来之路》一书中对未来描述时,有这样一段话:“你不会忘记带走你遗留在办公室或教室里的网络连接用品,它将不仅仅是你随身携带的一个小物件,或是你购买的一个用具,而是你进入一个新的、媒介生活的通行证。”这也许是比尔・盖茨心中想像的网络世界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这个大胆的设想在那个年代只是一个“梦想”,因为那个时代,计算机水平和网络水平远远没有达到能实现这一“梦想”的条件。但是,比尔・盖茨的“梦想”超越了那个年代,引领着社会朝着一个新的目标发展。

比尔・盖茨在该书中还对他未来打算在华盛顿湖岸边兴修的别墅进行了勾画,这栋别墅除了用水泥、木材、石头、玻璃建成之外,还有大量的硅片和软件。他这样描写道:当你走进去时,所遇到的第一件事是有一个电子别针系在你的衣服上,房子会知道你是谁,你在哪儿……后来,比尔・盖茨花巨资用7年时间建成了这幢豪宅,使家具或者说家庭进入了“智慧状态”,后来称之为“智能家庭”。其实,这也就是朦胧状态下的“家庭物联网”。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将会变得更加便捷安全。例如,商场超市里销售的食品,在包装上嵌入微型感应器,顾客用手机扫描就能了解食品的产地和转运、加工的时间地点等每个环节,甚至还能显示加工环境的照片,是否绿色安全,一目了然;家中老人戴上嵌入智能传感器的手表,在外地的子女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查询父母的血压、心跳是否稳定;智能化的住宅在主人上班时,传感器自动关闭水电气和门窗,定时向主人的手机发送消息,汇报安全情况……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走进“智慧状态”。其实,这就是正在向我们走来的“生活物联网”。

现在该思考我们的问题了,能否使军事活动中的各类武器装备与物资弹药进入“智慧状态”呢?可以设想,我们把各种武器平台内部嵌入微型传感器,大到卫星、舰船、飞机、导弹、坦克、火炮,小到单兵作战武器,然后通过一定的网络把它们连接起来,组成结构性网络,实时进行信息交互和智能控制。可以设想,我们把装备维修与供应的各个环节、要素设置标签及读取装置,也这样连起来,以智能控起来。可以设想,我们也可以把通信技侦系统、作战指挥系统、后勤保障系统、装备保障系统这样连起来,以智能控起来。可以设想,我们把国防科研、军工企业生产、军事科学试验也这样连起来,以智能控起来。其应用遍及战争准备、战争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那么每个国防要素及作战单元,甚至整个国家军事力量都将处于全信息和全数字化状态,步入了“智慧状态”。这就是我们设想研究构建的一个新型领域――军事物联网,它是我们走向“智能军事”的必然选择。 供应物资业务管理系统数据交换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以上所言,可以说是军事物联网的广义前景。能够断定,军事物联网扩大了未来作战的时域、空域和频域,它将为战场带来新的“千里电子眼”和“万里顺风电子耳”,能够在不远的未来使战场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如果军事物联网的研究与探索能够按照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发展,它必将对作战方式、保障方式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产生“革命性”效果。

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应用智能信息技术推进军事物联网的建设,就可能使武器装备产生“智慧”,帮装备与装备“开流”,让人、装备、环境成为“亲密伙伴”,把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融为一体”,最终实现“装备状态监控实时化、战场态势感知同步化、装备指挥控制灵敏化、火力打击平台自主化、检测维修手段智能化、装备物资保障精确化”的目标。具体到武器装备的储供维修保障工作,就是能够实现装备状态与装备保障需求自动、实时、快速响应,装备保障资源精确配送,装备保障技术远程支援。

攻关,从理论到实体的构想与实现

记:据了解,2008年您在全军率先提出“军事物联网”概念,并随即带领创新团队开展相关理论技术基础、体系框架、建设方式以及安全标准化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冬去春来,几经寒暑,从想到到做到您们都做了哪些工作?

刘:万事开头难。在怎样实现的问题上,当初我们处于这样一个坐标点――国家“十二五”规划把物联网列在其中,但发展相对滞后,尤其在装备保障领域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世界各国都高度关注这项技术研究,许多军事专家将其称之为“一个未探明储量的金矿”,但都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 基于军事物联网的某型装备智能维修保障原理样机

路该如何走?又该从何入手?明摆着,这是一个前人未曾涉足的“空白地带”。当时创新团队里也没有一个“科班”出身的人才,大家必须从零开始学起。在跟踪国际物联网发展的同时,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研究攻关:一是开展军事物联网的理论基础研究,为军事物联网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进行军事物联网相关技术基础研究,为军事物联网中信息的获取、数据的传输、海量信息的处理与存储、智能应用模式的建立提供解决方案。三是研究构建军事物联网体系框架。四是研究基于军事物联网的装备状态监控、战场态势感知、装备指挥控制、火力打击平台、维修检测手段、装备物资保障等系统的建设问题。五是研究解决军事物联网的安全与标准化问题。在大家知道并了解军事物联网的本质是什么的基础上,我们进而在研究解决军事物联网怎样实现的问题上做到“四个紧贴、四个把握”。

一是紧贴未来联合作战特点,把握武器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对军事物联网的需求。未来联合作战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作战装备种类多、数量大,且技术体系复杂、故障诊断困难,需要保障的空间增大、类别增多、精确性增强,自然就要求与之配套的装备维修、供应保障是智能且快捷的。只有积极采用自动传感、智能计算、自动控制等军事物联网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从单装武器到作战单元、从火力单元到武器系统,都嵌入智能传感设备,才能使部队所有的作战行动能够在各区域、各层次之间快速自动实时交互,真正实现联合,为作战力量提供实时感知、智能维修、全面精准的保障。

二是紧贴武器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任务,把握军事物联网的建设原则。军事物联网的根本任务目标是确保战场各要素信息资源能够有序、科学、快速、高效的融合共享。为达成这一目的,我们在建设军事物联网的过程中,把握六个原则:①核心独创:军事物联网的建设需求源于军事,这就决定其主要技术不能依赖引进,尤其是核心技术的研发,必须立足自主创新。②军民融合:应建立军民共用重大项目的联合研究机制,充分吸收利用民用先进技术,减少设计难度,提高建设质量。③末端先行:应首先在单装以及营以下作战和保障分队进行末端建设,其次再向高层逐级扩展,通过末端建设掌握关键技术,实施示范工程,探索应用模式。④可靠抗毁:要对军事物联网战场生存能力的研究、规划,制定对应标准和方案,使系统内的设备和分系统具有超强的可靠性和抗毁性。⑤安全保密:必须建立纵向和横向的多级安全保密体系和入侵检测系统,加强各级安全保密措施。⑥标准规范:尽快统一技术标准,形成一个管理机制,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也能降低研发成本。

三是紧贴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基础与现状,把握军事物联网的建设思路。军事物联网是新生事物,既少有理论成果参考,又缺乏探索经验,但军事物联网的建设决不能驻足观望,必须紧紧围绕军委和陆军首长关于武器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指示要求,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与现状,科学确立建设思路:①搞好顶层设计:应跟踪军内外最新发展趋势,客观分析建设条件,科学合理地确立军事物联网技术体系与应用模式。②攻关核心技术:必须集中多方资源,协同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应用集成创新,尽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③开展应用示范:开展应用模式的创新,建立试点运作机制,开展军事物联网在状态监控、战场感知、智能维修等领域的应用示范。④确保信息安全:加强军事物联网安全技术研发,构建有效的预警和管理机制,保障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可靠。⑤建设标准体系:完成自主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推进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发,制定军事物联网建设标准体系。 车载信息采集设备位置图 器材可视化管理系统组成示意图

四是紧贴部队各级装备信息化建设特点规律,把握军事物联网分级实现的基本设想。军事物联网的建设,是一个从顶层到底层,再从底层到顶层,循序渐进、逐步推开,跨专业、跨兵种的发展过程,初步设想按四个阶段分级实现。第一步是根据作战需要,建设基于单装的军事物联网子系统,监控单装性能状态、弹药物资消耗及位置信息,分析单装维修保障、态势感知、火力打击需求,并能快速融入更高层级军事物联网,传输本身状态,共享战场信息。第二步是在完成单装子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基于单元的专业级或战术级军事物联网,如火炮子网、步战车子网、专用无线传感网、区域装备感知网等。同时建设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信息处理,作出辅助决策。第三步是在前两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建设基于跨区域或跨专业的战役级军事物联网,实现各专业军事物联网的跨区域联合,或各专用军事网络的区域融合。第四步是建设基于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开放式军事物联网,将分布在战区范围内的各区域、各专业军事物联网进行体系融合,实现作战环境、作战平台、保障单元相关联,各种信息相融合的开放式作战指挥和保障网络,形成一个智能的自适应作战体系。

应用,牛刀小试初露锋芒 原总政治部举办的全军首届“基于军事物联网的武器装备智能维修保障”高级培训班

记:有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发展潜力巨大。而军事物联网的应运而生,也必将给各个军事领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其真实价值和实质意义足以引导新一轮军事技术革命。而我们军事物联网,在装备指挥与保障方式向信息化转型的实际应用上如何?

刘:为了让军事物联网尽快进入武器装备保障的实际工作中,我们积极与东南大学和军械工程学院合作,军地合力共建军事物联网联合实验室,构建了一个集研、学、产、用一体的最优装备保障实验基地,采用项目化运作方式,搭建高层次人才成长平台,在研人员已有23人(博士6人、硕士12人、学士5人)。目前,我们以军事物联网联合实验室为依托,在装备智能维修方面,摸索出了军事物联网进入实际应用的一个基本模式,即:通过“一创两建”,实现“三同”。

一创,创研了军事物联网工程技术体系。 基于军事物联网的装备维修储供保障模式转型建设方案评审会

2014年5月我们出版了《军事物联网――装备保障与指挥方式向信息化转型》理论专著1部,创建了军事物联网“四级七层”的体系结构框架。该体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先进的技术支撑,有完备的运作功能,有明确的目标任务,既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探索与实践,又是一个理性思维和思想升华的过程,为推进军事物联网的应用实践奠定了基础。

两建,一是构建了基于合成作战单元(团、营)的军事物联网技术规范体系,二是构建了基于“一网、一云、一中心”的军事物联网工程模式。

一、构建基于合成作战单元(团、营)的军事物联网技术规范体系。该技术规范体系统一了装备的感知、组网、交互方式,解决了合成作战单元(团、营)编成内坦克、火炮、导弹等不同主战装备,以及多种多样的保障装备,无法相互感知,状态信息不能及时获取,传输网络抗毁性差,信息传输带宽小、功耗高等难题。

二、构建基于“一网、一云、一中心”的军事物联网工程模式(装备传感网、技术数据云、保障决策中心)。 军事物联网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验室样机及产品

1、建立一个基于合成作战单元的装备传感网络。目前,我们搭建了一个可用于某重型反坦克导弹营的装备传感网络,能够实现装备与装备之间的自动相互感知和组网,感知的信息能够稳定、安全、高速的传输,并能融入战术互联网和一体化指挥平台。

2、建立一个融合共享装备保障技术数据的专用云计算环境。我们依托与东南大学合力创建的军事物联网联合实验室,研究采用多级结构、异地处理的构架体系,设计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研发了数据挖掘处理平台,在装备传感网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实验型的融合共享装备保障技术数据的专用云计算环境,并在某重型反坦克导弹营进行试点,应用运行良好。

3、建立一个体系作战装备保障动态远程指控中心。该中心以装备传感网、装备保障技术数据的专用云计算环境为支撑,实现了基于海量数据的装备维修决策、装备寿命预测功能,能够自动生成维修保障方案,为装备指控、维修与供应提供智能决策服务。

三同,即同步自主感知装备状态,同步自主组网共享信息,同步自主生成保障决策。

一是同步自主感知装备状态。即能够对武器装备损伤、性能状态、弹药物资消耗等进行预处理,以此为依据,判断装备剩余作战效能,并自动驱动火力系统对目标进行打击。

二是同步自主组网共享信息。使装备能够自主接入有线或无线网络,同步自组成网,主动运算分析,无需人员干预就能主动共享态势信息,实现各级指挥员对装备态势的全盘掌握和按需提取。

三是同步自主生成保障决策。智能维修系统能够预测装备故障,诊断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自主生成维修决策;精确物流系统能够预测整场战争至一次战斗的物资需求量,实现运输途径的选择和实时控制;装备保障决策中心可直接指挥任何一台合适的装备完成作战或维修保障任务。 刘卫星部长是“9.3大阅兵”中“刘老庄连”英模部队方队的将军领队之一,图中他的身后是采用了基于军事物联网技术监测系统的轮式车辆方队

在前期学习研究和实践验证的基础上,我们相继研发了装备智能维修保障、器材智能储供保障、智能保障标准体系等多个实践应用项目。目前,取得实质性突破的项目有两个:一是“基于军事物联网的导弹装备智能维修保障研究及应用”。该项目从实战出发,探索了武器装备“状态实时感知、性能跟踪评估、寿命分析预测、故障自动诊断、维修辅助决策、保障动态调控”智能维修保障新模式,现已通过战术背景下的持续高温、高寒、冲击、震动、干扰、保密等试验验证,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相关技术要求,故障诊断准确率达100%,完成了在相关部队的推广扩试。二是“基于军事物联网的军械维修器材储供管理研究及应用”。该项目通过打通维修器材保障信息链路、构建末端信息交互机制、建立器材消耗规律模型及可视化控制平台等手段,较好解决了物资器材大规模储备供应中部队需求与保障资源掌握难、数据信息传递与账目更新慢、储供过程管理与调控能力弱等问题。

这里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在前面提到的一次我军“红”“蓝”对抗中,红方的一型装备出现故障后,多名维修保障人员检查了几个小时也没找到故障所在,这是因为高科技装备与原来的老装备在维修保障方面有很大区别。老装备技术含量低,出故障可以看出来,而现在的装备在表面看都是电路板,通过仪器在短时间内很难测出来。后来把我们的智能维修保障系统装上后,只用了不到3秒就找到了故障点。

还有在“9.3大阅兵”时,阅兵地面方队中的一个轮式车辆方队采用了我们的系统,通过它来实时监控车辆的车距、行距、速度、方向等行驶要素,出现偏差并能实时响应、纠正,比如主动控制发动机转速、调整方向盘等。最重要的是,这套系统可以实时预测车辆是否会发生故障。这在平时训练中,车辆如果熄火,可以马上再启动,对训练影响不大。可如果在阅兵现场熄火,再启动后,就会影响整个方队的整齐划一。有了这套系统就可以监测车辆的各个系统并做出车况评估,从而预测车辆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从而提前采取措施。

最后我想说的是,强军必须利器,利器必须创新。装备技术创新乃至战斗力跃升,都是一场需要几代军人接力奋斗的“寂寞长跑”。2016年7月视察陆军机关时强调“坚持思创新、抓创新,把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作为突破口,着力提高精确感知、精确指挥、精确打击、精确评估、精确保障能力”。梦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军的军事物联网研究与应用具有同步发展优势,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许多关键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预测,随着我军军事物联网研究应用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我军的“智慧化”部队必将出现在战争舞台上,并在未来战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起下一个信息化时代的使命。

物联网的技术思想第5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走过11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已达1.03亿,宽带用户人数超过网民的一半,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互联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浏览,正逐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以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为基础的新文明(网络文化)正在向我们阔步走来。然而,高科技历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在开阔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高校育人环境的深刻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前认真分析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针对消极影响采取积极的应对方略,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是我们应当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网络文化现象

高科技创造了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网络文化是一种蕴涵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的角度来认识,网络文化是特指以语言数字化为前提、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电子化传输为依托、以创新和互动为核心,与现实文化密切关联的一种文化。如网络新闻、网络文学、网络教育、网络娱乐等反映现实世界及网络社会的所有精神产品。由此。我们可以把网络文化定义为:所谓网络文化,是当今社会中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以加强联系为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生活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文化形式。对于网络文化,我们可以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方面来理解。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是指能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坚实基础的物质环境。诸如计算机网络设备、网络资源系统和信息技术等都是物质层面网络文化的重要内容;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是个体和群体的网络意识、情感和素养的集中表现。其中某些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外化或物化为网络的基本原则、网络法规、网络道德规范等基本法规与制度,而另一部分则内化为思维方式、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等文化心理结构。总之,“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不仅带来了数字经济和网络经济等崭新的经济形态,而且带来了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等崭新的文化形态”。

二、网络文化的双重效应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网络文化为大学生整体素质构建创造了有利条件,它全方位综合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并促进他们在道德观念、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新的发展,在内心深处把知识、能力与创新当作个人终身追求的核心价值且标,同时也激励和教育大学生必须具备严于律己、追求真理、崇尚实践、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进取精神。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的效率观念、平权意识、全球视野和增加了他们多元知识的形成,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手段。

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也引发了高校育人环境的深刻变化,各种文化垃圾的恣意传播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相当严重的消极影响。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集中表现在西方腐朽文化借助互联网进行强势传播和扩张,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不加分析地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从而对我们的正面教育产生动摇。据调查资料显示:在某高校492名上网学生当中,关注“正面报道”的只有l7.1%,而注意“负面报道”和非传统媒体新闻的却有75.9%脚¨。在网络上的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互联网上的色情网页已经超过3.8亿个。一项调查表明,在抽样的3000名中国大中学生中,曾光顾色情网站的占46%J。当前在大学生中,崇拜西方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思想观念很有市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造成的消极影响不容低估。

三、采取积极的应对方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1.坚持思想政治教育重在疏导的方针。正确认识和处理网络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冲突

网络文化的“超时空性”传播和扩张,带来了它与民族文化在文化价值、文化观念等方面的激烈冲突和摩擦。对此,我们应当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方面,我们应当理解,文化冲突在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和不同时期的文化存在着价值观、文化意识、社会规范和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对立是不争的事实。当然,我们绝不能因此听之任之、等闲视之。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当今世界仍然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民族文化有着压倒一切的力量。应对网络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冲突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要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效应,在“扬弃”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大力弘扬民族先进文化,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针对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坚持思想政治教育重在疏导的方针,讲究方法和艺术,用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实事求是地认真分析各种网络文化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把他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面上来。

物联网的技术思想第6篇

[关键词]博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显示,截至2007年12月,中国网民数已增至2.1亿人,位居世界第二位。作为互联网络迅速发展的流行方向之一,博客(BLOG)已经成为网络虚拟环境中继Email、BBS之后流行的第四种交流方式,成为人们迅速想法,实现与他人交流沟通以及从事其他活动的一种新途径。这对于广大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来说,同样意味着一种新型的网络工作手段的诞生和契机的到来。[1]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变化

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为大学生们花费大量时间在互联网上游荡并影响学业而发愁的时候,互联网所显示出的巨大吸引力同时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所重视的内容,有关其影响力和作用的研究课题也应运而生。[2]仅在2008年2月25日召开的上海市第四届高校辅导员论坛中,涉及该领域的论文数量就达到应征文稿的近三成,其热议程度可见一斑。

大学生是互联网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显示,与人口总体相比较,网民属于学历较高的人群,其中大专学历占18.7%,大学本科学历占16.1%,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4%;目前中国的网民群体仍以青年为主,总体网民中的31.8%都属于18-24岁的青年,这个年龄段的网民中,学生网民群体占相当比例。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校园内部互联网接人条件的改善,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越来越普遍,上网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娱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顺应时展的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已经把互联网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将互联网技术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各高校在其中的投入,花费的人力、物力有目共睹。回首这个过程,任何网络空间的存在和发展都无法漠视新兴的博客正逐步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地之一,形成了新型的潜力发展模式。[3]因此,分析研究博客带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化规律,有利于主动预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新变化,提高利用新技术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先机,取得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1.博客使得大学生群体发生变化

计算机的普遍使用、互联网的四通八达,使得大学生群体中应运而生网络一族、游戏一族、极客一族等一系列新生事物。这些因为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而产生的新群体,将现实世界中大学生群体按照传统班级、年级、专业、社团等方式分类的形式扩充到虚拟世界中形成新的、特殊意义的群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的博客作者规模为4698.2万人,其中活跃的博客作者有1691.3万人,本科学历和大专学历分别占26%和23%;中国博客空间规模达到7282.2万个。

如此高的博客占有率,加上大学生群体对于新知识、新技术、新潮流的敏感性,高等院校客群体的形成事实已经不容置疑。[4]博客群体所呈现出的思想行为特征充分体现出博客所具有的特定含义,即更加注重个性展示、注重个人内心感觉、注重平等、注重分享交流、注重作为“主人”对自己拥有的虚拟空间的经营和布置。同时,依然具有以往大学生网络使用群体的一些共性特点,包括网络的亲密接触性、使用网络的自由性和随意性、网络时间的极度耗费等。

2.博客的兴起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生变化

博客以其特有的即时性、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让每位博客作者都有自己独立的、为博客爱好者所共享的空间,形成了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5]这种被博客群体认为最尊重个人选择、最容易发挥个人特色的形式,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再次提出严峻挑战。首先,博客的使用使博客群体在网络空间和各种各样的虚拟空间中“真实”接触,多样化的生活观念和方式能够直接被大学生广泛知晓和使用。其次,博客的使用占用大量的时间,促使博客群体在追求个性发展和完善的同时,更倾向于在博客上休闲娱乐、挑战自我、证明自身价值。这意味着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被博客瓜分,大学生实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减少,参加集体活动、体育锻炼的时间也逐步减少。而且,博客对于大学生对网络依赖性的影响是相对负面的,尤其对于性格内向型的学生而言,更容易引发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使其无法面对真实社会,不利干其自身的全面发展。再次,大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新知识的渴求是相当强烈的,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强。他们注重新型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对新软件的掌握和新技术、新工具的使用方面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博客的出现更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对这方面的需求和渴望进行关注,这十分有利于高校对这方面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加强引导。[6]

另外,博客的出现将带动产生一批和博客相关的新职业,包括博客空间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设计人员、维护人员等,也包括博客作家、歌手、商人、摄影家甚至博客名人等。大学生一旦心目中对这种职业产生兴趣,将促使其在大学学习阶段进行这方面知识的相应接触和积累,从而带动就业观念的改变。

3.博客使得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发生变化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前,高校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并不涵盖计算机方面的操作和应用能力,也没有对大学生在网络意识、网络道德等方面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但是,新时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基本能力要求,并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网络对于大学生方方面面的影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网络也成为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和手段。同样,博客在大学生中的大量使用,也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提出新的素质能力要求。[7]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应博客发展的新变化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发展趋势,这主要包括:

一是趋向于更现实地为党和国家培养符合社会、时代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变化的趋势,从大目标上来看,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大学生的引导需要向这个总目标努力,要求对大学生博客运用方面的引导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更加关注人性,趋向以人为本。在大学生的培养方面更加注重大学生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更加关注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心理感受、内心感觉的引导,关注他们个性的充分展示,关注他们个体的成长。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身和周围世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对大学生博客的兴起进行正确引导,有利于保持这方面趋势要求的一致性。

三是更加关注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能力对社会的影响。大学生是现代科技知识的拥有者,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不但要使自己成为高素质人才,还应当在提高全民素质方面承担重任,发挥大学生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做到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种关注和重视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能力对社会的影响趋势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化的新趋势。博客的影响力正在迅速蔓延和扩大,利用它的影响力发挥大学生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作用和建设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四足更加关注民主与法制,尊重大学生的权利。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观点、言论的发表和感觉、感受的表达,也更加注意通过法律和规章制度维护自己的权利。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必须注重方式方法的合法性和程序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随着博客的流行,趋向于更加关注民主与法制,更加尊重学生的权利。[8]

五是更加关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自身能力的发展。由于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是相配套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新技术、新技能、新观点、新规律、新方法的掌握。对博客方面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也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能力发展的一部分。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博客发展的策略

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及博客的兴起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需求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对两个方面加以关注,并给予相应的对策支持。

首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对新技术发展变化的敏感性,积极加强技术业务培训的力度和广度。

关于网络的发展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世界各国争相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对外传播手段。我们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加强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和改造,积极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手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必须对新技术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尤其是新事物、新技术、新工具引发的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变化,以及相应工作内容、规律、方法的变化。这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对自身的要求,也是高校应当尽力实现的工作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只有提高自身的敏锐性,及时把握这些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加强自身相关技术业务培训力度,掌握大学生使用博客的基本情况,并注重博客对大学生影响情况的主动了解和分析,才能早日占领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地,把握这方面工作的主动性。同时,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运用博客等方式开展工作应该提出明确的任务与要求,有针对性、有力度地开展这方面的学习、培训和交流,并利用新技术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积极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和目光,凝聚他们的行动,让大学生朝着党和国家的总体育人目标方向成长。

其次,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对于工作进行调查研究的主动性,有效加强判断识别各类新生事物的洞察力。

2000年12月20日,胡锦涛同志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讲话时强调:“特别要认真研究互联网对青年带来的影响,努力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打好网上宣传教育的主动仗。努力使互联网成为广大青年获取知识信息的新窗口和接受思想教育的新途径。”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必须经常和大学生沟通,分析学生群体的变化情况,尤其注意分析新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变化,主动关注大学生对于新技术、新工具的接触和使用情况,并进而关注由此带来的思想状况变化以及可能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不断训练自身的判断力和洞察力,发现和掌握大学生的新动向,抢占思想政治教育的先机。

当然,除了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要求以外,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等各类主管部门仍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博客发展的过程中,在更高层次上起着十分关键的指导作用。

从当前博客的发展现状看,将博客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手段与新颖平台,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建设目标。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尽快占领大学生博客空间,更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能否有效、有序、有力地加以体现。加强这块阵地的建设,吸引学生建设好这块新阵地,使博客这一网络新宠能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武器,为培养党和国家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发挥作用,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重要标志和体现。

当前,各类以博客为载体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如以宣传中国历史、文化、人口、语言为主的“民族精神”类博客空间的建设,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主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类博客空间的建设,以宣传时代新风、感动人物为主的“时代精神”类博客空间的建设等。只有积极应对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以博客等新载体来加强阵地建设,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4]戴跃依.博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2]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引[M].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4:7.

[3][7]黄华.Blog为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搭建平台[J].天中学刊,2007(2).

[5]王波.班级博客:学校德育的一种新方式[J].中国德育,2007(7).

物联网的技术思想第7篇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都源自于军事需要,如今已经扩展到各个领域,形成了一张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网”。这张“网”还在演进,它的触手还在延伸,越来越多的名词、概念还在涌现。这里,我们姑且不去探究这些概念的内涵,只换一种视角来看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及思维模式。如果我们将技术看作人类进化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让人们超然于自身,使人们获得了更大的自由。有人说汽车、飞机解放了人的身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计算机和互联网解放了人的思想,使得个体可以更加自由地栖身于人类的“智慧之树”。人们假借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学习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然而,人类并没有止步于此,“智能终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3D打印”正由概念变成现实,使得人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所思即所得已不是难事。所以,当马云狂热地表示“没什么互联网做不了”的时候,我们也许觉得这并不是那么令人费解。一方面,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力量之大、改变范围之广,超乎想象;另一方面,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技术的进步使得习惯于传统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的人们不得不考虑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因素,用“计算思维”“互联网思维”考虑客观世界的变化。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很多业态,人们对此充满期待。我们也期待技术能够给教育带来源头活水,然而热闹背后的隐忧同样值得我们思考。当下资本市场盯上了互联网教育,资本大鳄都想挖掘互联网教育的金矿,创业热潮如火如荼,各种模式更是层出不穷。互联网这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类的“外脑”,使得知识的存储与获得更加便捷,甚至使一些获得性技能“传递” 自如。但是,当前很多新技术还很不完善,停留在概念阶段,教育乃百年大计,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不能盲目跟风。首先,教育并非知识与技能的简单传递与获得,它包括着丰富的内涵;其次,教育修为的是人的主观世界,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应该看到,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只能是教育变革的外因,推动教育变革的核心力量终将来自于教育体系内部。

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新的生态环境,人们处在新的环境中需要做出应变,以便适应新的教育常态。学校教育正在适应这样的新常态,一方面需要探索改变传统教育的新形态,如翻转课堂、创客教育、慕课、微课等;另一方面,需要探索如何在新环境下进行有价值与意义的教育活动,如体育锻炼与实践活动的开展,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审美与艺术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教育,等等。相比学校教育,一些社会上的在线教育形式更为灵活,形式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倒逼机制,推动教育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在“深入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道路上,我们要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推动力,解放教育教学思想,进而释放教育改革的内驱力,使教育适应社会和时展需要。

物联网的技术思想第8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3-0093-05

马克思主义与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对待科技问题上都主张科技要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但人自身不能在此过程中被科技束缚。而推动“互联网+”行动在生态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促使互联网不再是作为最初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科学技术,而是可以真正融入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像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众多伟大科学技术一样,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1]为改进生态治理思路,增强生态治理能力提供新的思路和创见。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人类尺度”的思想核心

即使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伴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今时代,马克思有关科技的思想对解决现实问题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即以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为中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 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2]马克思的这种“人文科技”思想把人类社会所存在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巧妙融合,在当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之下,科技不再仅仅是被当作一种脱离人的单纯工具,互联网时代下的生态治理就不是单纯地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生态治理的模式,而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这个层面上说,用马克思的科技观点分析当下互联网技术仍然是一种社会活动,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对未来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所产生的重大推动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立场和思维方法,对当代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尖锐批判,尤其是在对技术非理性使用的批判尤为深刻,提出了许多合理利用科技的主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文科技”思想。

1.反对科技“控制自然”导致生态问题。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既反对单纯依靠科技的进步就能够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观点,也反对认为科技进步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根源的观点,他们认为技术的运用并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在生态危机发生之初,一些思想家把生态环境问题归结为科学技术本身,生态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威廉?莱斯就激烈批评了把科技和控制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科技履行控制自然的功能仅仅是表面现象,真正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人类自身的思想观念和由此采取的一系列的社会制度安排。[3]科学技术不能再被视为控制自然的工具,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说,人类面临的最迫切的挑战不是征服外部自然,而是可以发展一种理智地使用科学技术手段来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以及培养和保护这种能力的社会制度环境。[4]所以并不是不需要科学技术,而是必须改变人类利用科技的方式,本质上仍然要从人自身找到生态问题的原因。

2.主张科技的“生态化”需要发挥科技的多重价值。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科技应该建立在对人的自主权利和自然应有的价值权利的尊重之上。即使是持“科技并非中性”观点的安德瑞?高兹也认为,科技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他高度评价了当时还处在发展萌芽阶段的计算机网络化和机器人技术,认为这是以尽可能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的经济需求为主要特征。[5]高兹所主张的“经济理性”和生态观念的普及,这也正是可以通过当今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的发展来实现的。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人们只看到并运用了科技的经济价值,忽略了科技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这就会导致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多重价值,让经济价值的实现以科技的“生态化”为前提,即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努力实现科技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之间的统一。在社会主义的科技发展中,这种多重价值也最终表现为人与自然都可以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

3.认为科技必须遵循“人类尺度”,核心是实现“人的解放”。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侧重于从生态角度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詹姆斯?奥康纳就认为高度集中化的大型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应该向科技发展的“分散化”与“民主化”转型,使生产过程也可以分散化、民主化。本?阿格尔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经济组织形式的批判,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稳态经济”模式,这种“稳态经济”并不是让大部分人回到过去那种以穷?l僻壤为特征的艰苦生活环境中,而是要把现代技术分散地运用于环境之中。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则直接阐明技术在“某种特定生产和积累方式”中是无法为我们独自解决生态问题的,必须要结合“人民和社会”的需求。[6]这些思想都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人文科技”思想的延伸与发展,科学技术的实质任务就是必须遵循“人类尺度”,使用具有“人性的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让每个个体参与其中,核心就是要实现人自身的解放。在此之后的戴维?佩珀也强调了实施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区别于以前的名义上是把人而实际上是把技术至于中心位置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强调人自身精神的重要性,但这种重要性依赖于与其他自然物的非物质性的交往。这实际上与马克思所说的人道主义同义,即人与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高度统一。

二、互联网科技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视角下的重新考量

从马克思主义及生态马克思对待科技问题的观点来看,以生态与人文视角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带来生态文明的巨大进步。而将当下推动“互联网+”行动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置于生态治理之中进行重新考量,对于实现生态治理真正的“善治”就有了新一层的内容和意义。

1.互联网自身具有“人性的技术”特点。互联网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类似,虽然在基础设备制造和上游能源利用环节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然而在自身环节并不产生环境问题,属于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描述的可以使用的具有“人性的技术”, 或者是一种“软技术”。首先,互联网具备“分散化”“碎片化”的特征。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接入网络,使在生态治理方面的信息交流极为通常,每个地方、每个个人的诉求也能得到充分表达。其次,互联网渗透多领域的特点使科技的多重价值得到深刻体现。互联网发挥的作用从最初的经济领域渗透到生态环境领域,从改造制造业到环保产业趋向柔性化和智能化,互联网发展到大数据阶段对不同国家、地方环境数据的监控与整合,又可以减少生态治理的成本,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从而使互联网在生态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最后,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的一个最为重要特点就是“大众化”和“去中心化”,这同样符合生态马克思主义要求科技“民主化”“非官僚化”的特征。所谓“去中心化”并不是中心与实质的丧失,而是多核心多实质的“共治”。互联网技术在一开始的发展仅仅是“小众拥有”,是社会精英们娱乐的工具,还谈不上网民共享,更不可能有什么“共治”。但当互联网发展到成熟阶段,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共享共治”自然也有了必要性,在生态治理方面也不例外。在未来,互联网的共享共治精神也会逐渐趋向理性,对改善生态治理将发挥重要作用。

2.对互联网的认识过程体现“人类尺度”与“人的解放”。马克思论述人类自身发展需要经历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三个阶段,而人类利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很多科技的发展同样也经历了从“他人依赖”到“工具依赖”到“人的解放”三个层次,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对互联网的认识也大致需要经历这三个阶段,即在一开始的“原始阶段”,人们利用互联网仅?H是把其作为传递生态治理信息最基本的工具,实际上还是处在互联网最初的应用阶段。而在其后发展到较高一层次后,人们开始把互联网当作自己达成生态治理目的某种“渠道”和“基础设施”,[7]这时互联网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治理工具,正是在这个阶段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审视利用科技所带来的许多负面影响,比如片面强调科技的作用而导致缺乏人文关怀、过分强调工具的治理作用从而忽略了人自身的主动性等问题。只有当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就达到了第三个层次,即互联网下的“人的解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不再只是人类单纯利用进行治理的工具、渠道和基础设施,它已经不是处于某一层次的发展之中,而是整个层次的包含之中。此时人们已经习惯社会治理活动中网络工具的存在,互联网科技也真正内化到了人们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之中,即互联网下的“人的解放”。人们在利用科技中寻找到了人的本质,而科技是实实在在地已经融入到整个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也真正内化到了人们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之中。

3.互联网的发展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紧密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以及生态马克思主义看来,科学技术就是人借之将自己的需求和目的转移至劳动对象的力量和手段,是人类意志的产物,并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仍然是由于人类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技术,是人自身局限性的反映,生态问题不是单纯的“自然”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当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无疑是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8]阐发生态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的生态维度是很有价值的,利用科技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性选择。也只有真正把互联网的发展融合到生态治理之中,实现在国家治理能力在生态层面上的改善,才能使人摆脱“科技异化”,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所以,我们重视科学技术在人类与自然共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互联网科技也不例外,最终都是把着眼点放在了人类社会的未来――生态文明的建设上去。不单单是把互联网技术作为参与生态治理与实现生态文明的工具,而是让互联网真正融入到生态治理本身之中,让科技也成为生态文明的一部分,也就是人们未来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使生态治理也能“互联互通”,实现生态治理的专业化与大众化融合,达到“共享共治”,即每个人都是生态治理的主体,这也就达到了马克思所描述的人类发展三个阶段的最高一层。

三、互联网科技在生态治理中的路径转变

现阶段互联网已经广泛进入了世界以及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截止2015年,全球网民已达30亿,人类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而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9]中国拥有着全球最大规模的网民群体,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互联网科技运用到环境治理已经有了雄厚的群体基础。互联网虽然不是中国的原创发明,但就如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能够造就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辉煌一样,中国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创新生态治理模式,为世界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

当前,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代表着信息技术最新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增强生态治理能力的现实需求,也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念融入到互联网的发展,使互联网科技不仅可以发挥提高相关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功能,同时也开始在社会各个层面发挥维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率的作用,这正是我国完善和发展生态治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中国当前正在大力推动的“互联网+”行动,在生态环境领域内就是要“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10]整个生态治理动态过程中的“互联互通”以及每个社会成员参与此过程中的“共享共治”,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在生态治理过程中的“人的解放”。

1.?纳?态治理区域个体决策到“互联互通”。互联网表现出来的科技形态几乎是无形的,但它对整个人类的影响却是有形的。人类惊人的创造力再次通过发明互联网以及越来越廉价的接入设备为解决包括生态环境问题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方案。如同马克思主义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样,互联网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简单地让其成员知道自己的某些努力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无用的,而且这种努力不是靠强制、义务、物质激励或社会契约联系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依靠共同的价值观联系在一起。人们知道有些任务和成就只能通过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来完成。[11]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如同互联网一样,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并且也随着接入互联网地区和人数的爆炸式增长,互联网科技在国家生态治理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无视地域、没有边界的特点使得每个不同地方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反映环境问题,整个“地球村”中的“一个村落”中的“一个人”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就会波及到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真正实现了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在自然地理领域,而且还可以在人类社会领域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必然倒逼地方政府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和产业政策改革,同时也要求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世界不同国家政府之间的生态治理统筹协调,生态环境问题就有了更加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对生态治理的相关决策不会再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的区域性行动,同时,人们在网络上也自发形成了环保型组织共同监督不同地区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实现生态治理的“互联互通”。

2.从生态治理政府组织主导到“共享共治”。互联网科技虽然使社会更加多样化,但社会成员因为使用互联网仍然要共同遵守规则,仍然有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政府转型与 “共享共治”成为可能。[12]在未来,永不下线的互联网将对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大多数社会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人们自身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潜力将得到极大的挖掘和发展,以自身智慧汇聚集体智慧,将用于任何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13]个人自发的努力也可以汇聚成庞大的体系,最后形成“受启发的个人结成的集体网络”和“智慧型的共同体”,这就为“共享共治”提供了基础。这种“共治共享”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动机与形式上。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极大拓宽了人的交往空间,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互联网中哪怕只是取得的些许成就,也会让人很有“获得感”。此时,经济利益的满足已经不再是人们首要或者唯一的行动目的,人人都可以参与生态治理的热情大大增强。另一方面,生态治理的主体也不再只是以传统的政府和一些非政府组织,互联网使每个公民和自发形成的环保群体可以表达意愿,创新了进行环保活动的平台,大大降低了形成环保组织的门槛和开展保护环境活动的宣传成本,同时一些互联网最新的创新成果――“互联网众筹”模式与“环保”相结合,其开放性与去中心化的特点,使环境保护运动更加透明和高效,给了生态治理以新的生命,从而实现了人们在互联网条件下环境治理的“共享共治”。

3.从生态治理的科学技术依赖到“人的解放”。生态污染、传统意义上“美”的丧失,这些从来都不是科技与生俱来的问题,科技同样可以给人带来更加奇妙的东西,这需要我们用新的文化重新塑造技术。技术本身不会创造需要,但我们可以强化与我们真正想要的所对应的目标,从而决定我们真正想要到达何处。[14]在当今时代,由于人们的这种科技式生存方式,各种问题无论缘由如何,其改善和解决都不可能再离开科技的影响。但也绝非简单地依赖科技,互联网科技也不再仅仅是人类进入网络领域的工具,而是相对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各个系统造成的整体性效果和价值取向。[15]无论在哪个系统中,其价值取向的根本是指向“人的解放”,这是未来利用互联网改造生态治理体系所应采取的最根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