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09 10:50:05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第1篇

一、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中的作用

物联网是互联网延伸的产物,可以将物品中的信息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将物联网运用于仓储物流领域中,具有先发的重要性,并且可以提升物流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在先发重要性方面,物联网技术运用于仓储物流领域中,可以改进物流管理的措施,继而可以提升物流管理的效率。例如物联网技术中的EPC系统,可以改进物流体系中的配送、运输和智能货架等体系。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仓储系统中,使物流企业在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方面,具有先发的重要作用;在提升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方面,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仓储体系中,可以有效地节约物流成本,从而加快企业的运转效率,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进而可以提升物流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二、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一)通信与网络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逐渐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于物流行业中。在企业的生产中,仓储系统是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着企业的生产管理。在物流企业的仓储管理中,需要通过局域网和互联网的相互连接来完成信息的传递。因此,将仓储系统的信息连接中,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运用,可以提升仓储信息的传输效率。

(二)感知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感知技术是物联网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而RFID是感知技术的重要体现,其可以和托盘系统进行有效的融合,继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的仓储成本,并且可以提升拣选的效率。在普通仓储系统中,电子标签对物品的拣选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对物品进行有效的分解和拣选,继而可以提升仓储效率。目前RFID技术在物流仓储系统中存在广泛的运用。在部分较为先进的物流行业,通常采用全自动的拣选技术,对企业的发展而言,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企业的仓储效率。

(三)智能仓储与传输在仓储领域中的运用在目前的物流企业发展中,我国部分企业已经将智能化的仓储技术和传输技术运用于仓储领域中,主要包括语音提示、机器人、视频监督和无人搬运等手段。由此可见,将物联网和仓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仓储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

(四)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传输中的应用在物流企业的发展中,已经逐渐将物流网技术应用于物流传输中,提升了物流行业的传输效率。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物流传输,主要表现在销售、运输和配送三个方面:在销售方面,当物流商品出售之后,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商品的存储位置进行定位,并且可以将物品信息传递给仓库管理人员。由此可以提升物流行业信息传递的效率;在运输方面,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可以准确地对商品进行定位,之后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无线终端找到商品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物流的运输效率;在物品的配送方面,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终端设备以及POS机完成现场交易,同时系统可以根据商品的信息为配送人员提供最佳的路线[3]。

三、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中的展望

(一)感知技术的发展在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中,感知技术可以提升物流仓储的效率。例如感知技术可以探查到商品中的药品和食物等,继而可以针对性的进行存储,以便给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由此可见,物联网技术中的感知技术必将更好的应用于物流仓储系统中。

(二)物联网无人搬运技术的发展无人搬运技术是指智能化搬运车。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渐运用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搬运技术必将成为物流仓储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可以代表我国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程度。

(三)RFID技术的发展在物流仓储系统中,RFID技术属于自动化识别技术,可以对仓储商品进行自动地识别和干预,并且操作便利快捷。由此可见,RFID技术必然是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重要应用趋势。

四、结语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第2篇

随着我国烟草行业不断改革与发展,行业内信息化建设逐步加强,物流作为烟草行业至关重要的环节,越来越得到行业内的重视。当前,我国烟草行业正在加紧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国家烟草局在“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全面覆盖、全程控制、全面提升”的总体要求,瞄准物联网前沿技术,加强行业内部管控能力,实现打造“面向未来”和“不可替代”的烟草物流体系,建设覆盖行业全领域、全过程的中国烟草物流网。

目前,卷烟物流信息化发展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卷烟工商物流在流程、信息、装备等方面对接不够顺畅,业务流转速度慢、人工成本过高、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问题。面对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以及卷烟物流存在的问题,如何建设“不可替代性的物流企业”,除了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外,关键要看在核心技术的应用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突破,物联网是目前较为领先的技术,也是最适合解决物流领域难题的技术,如何把握和使用好物联网技术,必将是行业建设不可替代性物流的关键。

本文以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提升卷烟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针对卷烟物流存在的管理成本高、流转效率低、信息化程度不高以及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覆盖卷烟物流全过程的的现代物流系统,建设智慧仓储、智慧分拣、智慧配送、智慧管理、智慧园区等卷烟物流子系统,努力实现物流作业可视化、业务流程最优化、物流管理智能化、公共信息服务全面化的网络体系,进而有效地促进卷烟物流现代化建设。

1 物联网与智能物流

2011年11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智能物流列入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物流行业不仅是国家十大振兴产业之一,也是信息化及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给予物流行业良好的发展契机。

1.1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特征包括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理世界的信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物联网结构如图1所示。

1.2 智能物流技术

智能物流是指货物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智能移动过程,包括智能运输、智能仓储、智能配送、智能包装、智能装卸以及智能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为供方提供最大化的利润,为需方提供最佳的服务,同时也应消耗最少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环境,从而形成完备的智能物流管理体系。

根据智能物流本质,智能物流主要包括感知技术体系、通信与网络技术体系、智能处理技术体系三部分。

1.2.1 智能物流的感知技术

物流行业中组建物联网,发展智能物流,需要采用先进的感知技术。在物流行业目前最常用的物联网感知技术包括传感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GIS技术,视频识别与监控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等。

1.2.2 智能物流的通信技术

现代物流作业中,常采用互联网技术、无线移动通信技术、3G技术、M2M技术、GPS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组建货运车联网,实现物流运输、车辆配货与调度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与自动化。

1.2.3 智能物流的智能技术

现代物流系统常采用的智能技术主要包括ERP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专家系统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智能调度技术、优化运筹技术、动控制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等。

2 物联网技术在卷烟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实现卷烟物流物联网平台的“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能分析”的目标,主要包括物流作业全程一体化、物流管理调度可视化、物流管理精细化以及物流决策智能化等方面。

2.1 卷烟物流物联网技术框架

根据对物流物联网的需求分析,为解决其面临的众多问题,本项目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卷烟物流物联网框架模型,该框架采用分层模块化设计思想,分解了物流物联网这个复杂工程的基本实现过程,并规范了各层的基本作用及功能。该框架共包括事件源层、事件处理层、服务提供层、业务流程层五个层次,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卷烟物流物联网框架模型如图2所示。

在卷烟物流物联网中,CEP及ESB的应用,增强了应用对底层硬件控制的透明性,服务发现的透明性,用户能够智能的获取感兴趣的事件、享受通知等智能服务带来的便利。SCA的目的是简化创建合成服务的过程,通过在调用的必要细节中来解耦代码模型的编程,从而把它们装配成可用的合成服务,使得卷烟物流物联网框架模型具有通用性、智能性、快速应用部署等优点。

2.2 卷烟精益物流体系

卷烟物流精益化管理方面以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模型为基础,以PDCA(Plan-Do-Check Action Cycle)质量控制为手段,以信息化平台为技术支撑形成一套可以持续分析、持续完善的精益化物流管理体系,最终与绩效考核结合,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设适合于卷烟物流精益化管理体系,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可分为定义阶段、测量阶段、改进阶段、控制阶段四个阶段。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精益物流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卷烟精益建设信息化框架如图3所示。

PDCA(Plan-Do-Check Action Cycle)质量管理理念提供持续改建思路,保证精益管理形成一个闭环改善管理体系,按照“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物流建设目标,初步设定卷烟精益管理模型框架包括现场管理精益化、作业管理精益化、设备管理精益化、安全管理精益化、成本管理精益化、绩效考核精益化等六部分。卷烟精益管理模型框架如图4所示。

2.3 卷烟物流物联网功能设计

卷烟物联网管理平台以卷烟物流作为切入点,打造物流流程全程可视化、关键节点可控化、信息共享化、运作协同化的全程物流网络,包括物流执行层、管理层、决策层,充分利用行业现有信息系统,加强物联网数据标准化建设,建立卷烟的物流物联网基础应用平台。

2.3.1 物联网管控平台执行层功能需求

物联网管控平台执行层围绕卷烟仓储、分拣、配送三个主要环节开展。

{1}智慧仓储。入库管理流中,系统根据到货卷烟的数量和类型分配库内货位,由固定条码扫描器获取件烟条码信息并写入托盘RFID标签,叉车将托盘放入相应的货位后,通过RFID读写器将托盘RFID信息与货位标签信息进行关联。仓储管理系统通过RFID阅读器读取库内货位的标签信息,以获取库内目前的卷烟信息。需要库内移位时,仓储管理系统生成货位调整指令,叉车司机通过RFID读写器更新货位标签信息,将托盘运送至目的货位后,修改新的货位信息。在仓库内分区域安装温度、湿度、红外、烟感等传感器和摄像器,实时监测仓库内的各种状态。出库管理中,仓储管理系统将出库指令发送至叉车终端,叉车司机根据指令找到相应的货位和托盘取出货物,同时利用RFID读写器更改货位的标签信息。

{2}智慧分拣。分拣主要体现在备货管理、分拣管理、码垛管理、包烟留档、暂存管理五个环节。在备货区安装大功率RFID阅读器,实时获取备货区货物的货物信息。在分拣区域墙体增设显示大屏,集中展示分拣作业区域的分拣量、分拣效率、分拣进度等分拣作业相关数据,提高管理的便捷性和规范性,提升整体管理水平。集货管理主要是建立线路和笼车的对应关系,提高分拣准确率和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也为发货管理和中转站管理做好支持。暂存区数字化管理,将暂存区合理划分储位,分配分拣线对应的储位编号,并且在发货暂存区的储位LED显示屏上及时显示提示信息,协助推笼车人员快速完成发货暂存,提高效率。

{3}智慧配送。发货管理主要是配送人员根据调度管理系统查询线路对应的发货口和笼车位,及时快速找到笼车,核实卷烟包数和数量,按照顺序装车,并要求发货管理员确认,发货管理员扫描笼车,双方完成卷烟交接。在途管理主要利用手持PDA实现对卷烟在途配送过程的跟踪和监控,实现数字签收,并且实时掌握配送进度,集成GPS定位,实现配送管理的物联网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利用3G录像机实现送货司机作业实时监控,烟包存放实时监控。订单追踪通过建立物联网对于卷烟流通的感知,实现对卷烟流通过程的追踪和管理。中转站管理通过掌握中转站的货物交接、卸货进度、仓储视频、发货管理、配送在途等信息,加强中转站的配送管理水平。

2.3.2 物联网管控平台管理层功能需求

通过建立卷烟物流综合管理平台来实现对物流管理层的全面信息化,将物流的绩效、服务评价、成本、资源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全面、综合、可量化的信息化管理,物流综合管理平台如图5所示。

物流绩效管理模块主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标准,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节约、效率、服务、学习、素养等方法对物流配送中心现场各要素,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仓储分拣配送和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物流服务评价管理模块包括服务规范管理和服务质量评价;服务规范管理为配送中心提供对物流配送中心服务规范的平台,服务质量评价可实现对国家要求的服务质量相关指标的录入、审核、统计、分析功能;物流资源管理模块包括设备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管理、材料物资管理四部分;物流安防集成模块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与安防系统建立信息化对接,实现管理层对物流安防的管理监督,完成建设物流中心设备的能耗管理、安全监控人员状态管理等。

2.3.3 物联网管控平台决策层功能需求

物联网管控平台决策层包括物流流程监控、物流作业监控、成本绩效监控、物流标准监控以及物流运行分析,物流物联网监控调度平台如图6所示。

物流流程监控包括流程监控显示、流程预警设定以及流程接口配置三部分,流程监控显示采用图形可视化界面实现流程进度信息,并根据设定流程目标进行监控,并实时报警,显示滞后进度;物流作业监控在三维界面上实现整个作业监控,点击某个环节时,进入环节监控,实现对视频信息、成本绩效信息、实时作业信息进行集成,为管理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撑,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成本绩效监控用于实现对成本、绩效、服务质量的统计分析,为领导提供第一手成本绩效信息,主要包括物流成本监控、物流指标监控和物流绩效监控三部分;物流标准监控。通过总结设定重点环节运行标准,实现对运行效率、物流成本、物流资源、物流安全、物流服务五个纬度进行标准指标的设定;物流运行分析通过对物流信息的智能分析自动生成物流运行分析报告。

3 性能分析

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卷烟物流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物流过程中信息断层问题,从而使得系统具有成本控制最优化、全程管理可视化、需求反应敏捷化、库存水平最小化、管理模式智慧化的特点。通过融入智能物流领域内相关技术,包括RFID技术,自动识别技术、GPS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GIS技术等,在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初步实现具有物联网特征的全面感知、全程控制的卷烟物流信息化建设新模式,使得卷烟物流管理实现物流作业可视化、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推动物流管理上水平。与传统的卷烟物流管理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①建立了卷烟物流作业全流程的综合信息平台。利用智能物流技术实时动态地管理物流信息,可有效消除信息孤立和不对称现象,高效地完成各种具体业务操作,提升了卷烟物流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②实现了实物流与信息流的一致性关联,有利于物流作业的统一调度和统一指挥。在整个卷烟物流过程中,包括入库、仓储管理、出库,通过物联网技术可追踪物流实物的流转,使实物流与信息流始终保持一致性,有效降低了实物流转过程中的差错。

③延伸了物流管理的范围。物联网技术可使卷烟物流中仓储管理进一步具体到托盘、件烟,提高卷烟出入库的识别率,提高卷烟仓储服务质量,入库准确率、出库准确率,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④实现了在途管理的监控。通过GPS定位系统与GIS系统的利用,结合GPRS通信网络,可实时地监控配送车辆。

4 结 语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智能物流领域的发展,卷烟物流行业明确提出建设物联网的目标。本文围绕烟草精益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的总体目标,结合当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以卷烟物流作为切入点,充分利用行业现有信息系统,以物联网数据标准化建设为核心,研究卷烟物流物联网建设的核心技术框架以及关键技术,实现了物流整个过程的信息感知、实时监控,并利用精益物流管理理念和PDCA企业质量控制方法,将物流管理与物流技术融合,最终实现对卷烟物流业务的“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能分析”。

参考文献:

[1] 周旻.基于物联网的烟草物流建设应用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6):31-33.

[2] 于山山,王斯锋.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J].软件,2012,(5):6-8.

[3] 金涧.烟草物联网的应用模式与技术瓶颈[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2):60-63.

[4] 石亚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物流[J].物流技术,2011,(17):44-45,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第3篇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电网;融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U665文献标识码: A

物联网技术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快速发展的产物,通过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物品的信息、信息等进行有效的识别,并对相关信息进行融合,实现物物相连,应用到智能电网系统中是一项伟大变革。

1物联网与智能电网的概念

1.1物联网

随着计算机网络及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物联网的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收。人们对它的认知还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当中,实际上物联网就是通过传感器、无线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等实时采集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主要采集的信息有:声、电、光、热、力学、化学、位置等信息。物联网中的“物”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是因为具有接收信息的接收器;具有数据传送通路;可以发送接收数据传输数据时遵循物联网的协议;物体接入网络时需要具有世界网络中被识别的唯一编号。它主要是由应用层、网络层、感知层构成。物联网的结构如图1所示。

1.2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是在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和先进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终端传感器与客户之间、电网公司与客户间形成网络互连,在电网整个系统中,智能电网实现用电的优化,节能减排和整体高效运行[1]。电能传输不仅要考虑到安全性、传输损耗、新能源电力上网、维护成本、电能调度优化、用户管理和监测,还需要考虑到能源供给和消费不均衡带来的远距离传输问题。传统的高压输变电方式显然不能完成如此复杂的电能传输任务,智能电网成为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它通过信息化手段,使资源开发、转换(发电)、输电、配电、供电、售电及用电的电网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智能交流,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智能电网结构如图2所示。

2 物联网与智能电网的融合

物联网是一个集感知、通信、网络、计算控制系统为一体的数物复合型系统,物联网发展就是基础架构智能化的过程,需要从基础架构学的角度进行科学、系统研究。物联网是否成功取决于行业应用是否成功,智能电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物联网的感知和控制是通过通信、网络和计算的环节集成在一起,有效的物联网软件中间件是其中的关键。物联网软件中间件实现嵌入式计算实时性,数据中心的高效能和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的完美结合[2]。智能电网与物联网有着非常紧密联系的结构、特点,方法主要体现在:(1)在智能电网的广泛应用中,促使物联网技术与智能电网技术更好的融合,现有的调度自动化,集成控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物联网应用中的各种不同的形式;(2)物联网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智能电网技术支持,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全面提升智能电网信息感知的程度,分析能力、电力系统的预警灾害处理能力等都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从电力的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实现节能,高效、经济的目的;(3)智能电网和网络的深度整合,可以带动物联网以及智能电网中相关检测设备,传感器,通信设备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物联网与智能电网的融合[3]。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如图3所示。

3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3.1在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电能计量是现代电力营销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国内传统的远程抄表系统主要有RS485总线式抄表、电力线载波抄表、RS485总线、低功率无线混合抄表和RS485总线、低压电力线载波混合抄表等几种方案。存在通信距离较短、抄表读数误差大等缺点,而且对于一些不可控电表不能实现远停远送操作。因此研制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和光纤/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采集与集中一体的设备,将采集到的电表读数通过广电的同轴电缆传输数据的设备,能够对电表的数据进行实时的读取并可存储,以备主站人员调用;对普通485不可控电表实现远程停送电的操作[4]。如图4所示。

3.2在智能用电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实现电网与用户之间的实时交互响应,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电网综合服务能力是智能电网服务系统的根本要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具有集中计量、作息时间用电分时段控制、超负荷控制、电热负载限制、用电数据网络实时查询等功能,可以满足现代公寓式办公/商住/教学的实际用电管理需求,提供了一整套安全、高效、先进的管理手段[5]。系统具有电量、负荷、禁用电器功率的设置和用户管理、房间配置、储值记录、费用统计、安全用电参数远程批控制、免费电量远程批控制、远程监控、违规用电记录管理功能。手机购电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服务业务,该业务的开展给用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提升了服务水平,实现用户与电网的交互。

3.3在电力设备状态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电网资产规模的扩大,设备数量的增加,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运行标准要求的日趋严格,对于电力设备的状态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电力设备状态检测是值班人员定期检查各设备状态,同时做设备的检测试验。这种方法对巡检人员的要求较高,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和误判性,费事费力,效率低下,且事故率高。因此物联网的应用可以使对电力设备的状态检测实现智能化。在智能电网中实现对电力设备的状态检测,实现可视化、信息互动化带电检测是在电力设备通电运行状态下进行检测的一种新技术[6]。利用基于物联网的传感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测,获取设备运行状态的各种物理量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预测运行状况,根据实时数据得出检测报告。该技术作为基础的带电检测相比传统的打压试验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带电检测所用到的超声波检测仪、局部放电检测系统、红外热像仪都是国外非常先进的高科技产品。带电检测在国外经过多年的市场运作,技术成熟,设备运行稳定,得到的数据详实可靠。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各种相关参数经过处理后,再经过无线传感网络上传到管理监控中心,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实时在线检测。

4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了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的概念及其发展状况,以及在智能电网中的具体应用。物联网作为智能电网末梢信息感知层和通信层的基础环节,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也会给电网带来一定的安全问题。由于物联网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无线传输,这种暴露在公开场所之中的信号很容易被窃取,也更容易扰,这将直接影响到应用物联网的智能电网体系的安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必将与智能电网有着更多的渗透与融合,会进一步提升未来电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熊华.物联网促进智能电网建设探讨[J].电力信息化,2010(8).

[2]马韬韬,李珂,朱少华,等.智能电网信息和通信技术关键问题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2010,30(5).

[3]王德文,宋亚奇,朱永利.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电网信息平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22).

[4]周洪波.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M].北京:电子上业出版社,2010.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第4篇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TD-LTE网络;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物联网的原理

早在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2.物联网的应用

2.1城市交通领域

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损失。道路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可以减少拥堵,提高社会车辆运行效率;道路自动收费系统可以提升车辆通行效率;智能停车系统可以节约时间和能源,并降低污染排放;实时的车辆跟踪系统能够帮助救助部门迅速准确的发现并抵达交通事故现场,及时处理事故清理现场,在黄金时间内救助伤员,将交通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通过监控摄像头、传感器、通信系统、导航系统等手段掌握交通状况,进行流量预测分析,完善交通引导与信息提示,缓解交通拥堵等事件的发生,并快速响应突发状况;利用车辆传感器、移动通信技术、导航系统、集群通讯系统等增强对城市公交车辆的身份识别,以及运营信息的感知能力,降低运营成本、降低安全风险和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对交通“一卡通”数据的分析与监测,优化公共交通服务;对出租车辆加强实时定位、车况等信息监测,丰富和完善出租车信息推送服务;通过传感器增强对桥梁道路健康状况、交通流、环境灾害、安全事故等全寿命监测评估;完善停车位智能感知,加强引导与信息显示,基本形成全市停车诱导服务平台;建设和完善城市交通综合计费系统。针对全市的交通企业、从业人员和运行车辆,统一配发电子标签,加强对身份的自动识别,提高管理水平。

2.2城市运行管理领域

应用物联网可以于对城市水、点、热力、燃气等重点设施和地下管线实施监控,提高城市生命线的管理水平和加强事故的预防预测,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和烈度,提高事故的处置效率。通过视频监控、传感器、通信系统、GPS定位导航系统等手段掌握各类作业车辆、人员的状况,对日常环卫作业、扫雪铲冰、垃圾渣土消纳进行有效地监控。通过统一的射频识别和数据库系统,建立户外广告牌匾、城市家具、棚亭阁、城市地井的管理体系,以方便进行相关规划管理、信息查询和行政监管。

2.3公共安全领域

通过传感技术,物联网可以监测环境的不稳定性,根据情况及时发出预警,协助撤离,从而降低天灾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将物联网技术嵌入城市智能管理系统,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测监控及预警,增强网络传输和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公共安全事件监控;利用电子标签、视频监控、红外感应等手段,加强对危险物品监控、垃圾监测处理、可燃物排放、有毒气体排放、医疗废物、疾病预防控制等的全流程过程监测和控制;利用公共显示屏幕、感应器等设备,增强对建筑工地、矿山开采、水灾火警等现场的信息采集、分析和处理;加强监察执法管理的现场信息监测,提高行政效能;通过智能司法管理系统,实现对矫正对象的监控、管理、定位、矫正,帮助各地各级司法机构降低刑罚成本、提高刑罚效率。

2.4农业领域

可以广泛应用于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测控制、动物健康检测、动物屠宰监测。通过统一的射频识别和数据库系统,建立主要农副产品、食品、药品的追溯管理体系,以方便进行相关信息查询和行政监管。通过传感技术实现智能检测,可以及时感知土壤成分、水分、肥料的变化情况,动态跟踪植物的生长过程,为实现调整耕作方式提供科学依据。在食品加工各个环节,通过物联网,可以实时跟踪动植物产品生长、加工、销售过程,检测产品质量和安全。

2.5医疗卫生领域

可用于医疗监管、药品监管、医疗电子档案管理、血浆的采集监控等。为病人监护、远程医疗、残障人员救助提供支撑,为弱势人群提供及时温暖的关怀,是物联网备受关注的先导应用领域之一,且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在隐私保护的立法基础上,予以推广应用。此外,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管理、家庭远程控制、远程医疗、安全监控方面,物联网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3.TD-LTE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伴随着人们对于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无线上网,移动视频业务,家庭和企业客户类的业务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业务,这些业务的无线网络带宽需要达到1Mbps以上,而企业级别的高清视频会议等业务,更是需要8Mbps以上的带宽才能满足。从而可以看出对于移动带宽的需求有多么的紧迫。TD-LTE技术的核心是能够更有效对抗宽带系统多径干扰的OFDM(正交频分调制)技术和能够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的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TD-LTE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各种业务对带宽的需求。

TD-LTE技术的峰值速率是所有现存通信技术中最高的,TD-LTE在20M带宽下可实现下行峰值速率大于100Mbps,上行峰值速率大于50Mbps。

其次,由于TD-LTE技术采用TDD制式,所以它具有在不对称频谱上工作的能力,而且移动互联网业务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上、下行数据量不对称,因此TD-LTE更适合移动互联网业务。同时TD-LTE可以灵活配置5M、10M、20M等多种带宽,因而充分的利用零碎的闲置频谱,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频谱利用率,降低无线数据的传输成本。

TD-LTE技术在具有高速数据传输能力的同时,还具有低时延的特点,这使各类实时业务成为可能。例如实时的联网游戏,也可以将移动状态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医疗,应急指挥等场景,从而使信息和服务瞬间可以到达任何一个角落。

并且我们可以利用TD-LTE的位置特性,来实现更为快速、精确的定位和导航。将该特性与高速数据传输能力相结合,将会产生更多的新型应用。例如运营商通过位置信息和用户数据的整合,可以提供定位服务,还可以实时查看街道是否堵车,精确的搜索到里用户最近的餐厅,商场,加油站等。

上述TD-LTE技术的特点说明,TD-LTE作为主流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在物联网的应用中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相比有线通信,采用TD-LTE技术实现互联会更加方便,适用的范围更广,成本也会更低,很多物联网的应用都只能采用无线的方式与网络互联;相比其他的无线通信技术,TD-LTE技术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它的覆盖范围更广,理论最大覆盖距离可以达到100km,支持移动速度高,可以达到350km/h等特点。TD-LTE不仅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和容量、更大的覆盖范围,还可以降低业务的延迟以及系统的运营成本,有利于运营商推出更多实时性、高速率业务。

中国移动在国内不断加快TD-LTE的建设步伐,相信在未来的三年内,在每个城市都能够实现TD-LTE网络的无缝连续覆盖。这将给物联网发展提供一张优质的接入平台,完全能够满足物联网技术对无线互联的需求。

4.结语

物联网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且高性能的移动通信网络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条件。伴随着TD-LTE的出现,将为物联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再促进现有业务发展的同时,也将催生出新的各类物联网应用,提供例如车载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家庭系统等各类服务,满足政府、企业、个人等不同客户的需求,对整个社会的生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第5篇

关键词:标准;安全;成本

中图分类号:TP391.44

物联网是上个世纪90年出现的一个概念,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相关。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是使用无线射频技术在开放系统环境中进行对象识别.这种识别的优点之一是无需物理接触或其它任何可见的接触.现在,许多人已将RFID系统看作是一项实现普适计算环境的有效技术,而电子标签与产品电子编码EPC、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孕育出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的物联网。

1 物联网概述

最初在1999年提出: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RFID+互联网)、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实时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物联网概念模型

1.1 物联网发展简介

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21世纪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将物联网的定义为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实时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广义上说,当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

1.2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2 物联网相关技术发展概况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在射频识别系统的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被识别的物体上,,一旦带有电子标签的被识别物体进入可识别范围时,阅读器可以自动以无接触的方式将约定的信息从电子标签中读取出来,从而完成自动识别物品或者自动收集物品标志信息的功能。194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射频识别技术,1948年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21世纪后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射频识别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

3 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实现“网络泛在化”,并因此改变人类对物理环境的理解和交互方式。射频识别技术是最广泛的物联网的应用。

3.1 RFID标准的制定

目前RFID存在三个主要的技术标准体系,总部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Auto-ID Center(自动识别中心)、日本的Ubiquitous ID Center(泛在ID中心,UIC)和ISO标准体系。

3.2 RFID技术的应用

目前,RFID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物流:物流仓储是RFID最有潜力的应用领域之一,UPS,DHL,Fedex等国际物流巨头都在积极试验RFID技术。零售:由沃尔玛、麦德隆等大超市一手推动的RFID应用,可以为零售业带来包括降低劳动力成本、商品的可视度提高,降低因商品断货造成的损失,减少商品偷窃现象等等好处。

3.3 RFID安全问题的解决

RFID主要存在隐私保护和数据通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根据上面提出的RFID系统的安全性要求,目前一般采用设计一定的安全协议来解决相应的安全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主要有基于“询问与应答”模式的安全协议、基于公钥密码机制的方法以及在分布式场景下的方法。

3.4 RFID成本的降低

RFID由标签、阅读器、天线三部分组成。标签的成本相对较高是智能标签推广进程的瓶颈。因此,全面推广智能标签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进一步提高标签的性能及降低标签的制作成本。采用适当的导电油墨,通过网印方法在底材上印刷导电线圈,作为智能标签的内置天线,这无疑是降低智能标签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

4 结束语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在我们都周围都处处可见息息相关,但是面临我们的挑战还是许多,国际的标准还是很模糊没有得到统一,各种安全问题油然而生,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重视与有效推进芯片技术与产业的务实发展做好重点行业应用的推广,不断探索新的应用运营商要紧跟物联网发展步伐、改造网络,选好运营模式、努力成为产业引领者。

参考文献:

[1]戴刚,刘沅杰,郝俊华.基于RFID的物联网研究与应用[J].广东通信技术,2010(10):15-17.

[2]朱仲英.传感网与物联网的进展与趋势[J].微型电脑应用,2010(26):1-3.

[3]蔡丽华.浅谈如何正确处理群众文化两个效益的关系[J].华章,2011(01).

[4]徐燕.基于RFID物联网的应用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1(27):46-48.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第6篇

关键词:物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具体应用

0引言

移动通信网络具备了接入方便、无缝覆盖的特点,为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二十一世纪初,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为物联网的诞生创造了背景条件,使得物联网逐渐引起了全球各国家的高度关注,并成为了经济发展重点之一。而中国是在2009年以后,开始加强对于物联网的发展,并将物联网发展划为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此外移动通信技术的改进,使得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物联网中,且逐步达到物联网的基本物质要求。为此,探究在物联网发展中,应用移动通信技术极为重要。

1何为物联网

其一,定义:国家不同,对于物联网的理解也并不相同。欧美等国家认为物联网就是“Internetofthings”,日韩等国家认为物联网就是泛在网,而我国则直接称为物联网,指的是物品与物品间的联系,也指的是在实务领域内互联网的应用。而从广义上而言,物联网是基于某些感知方式,通过感知实物的物体信息,采取网络信息技术,明确物体和物体间的联系,完成远程传输,继而进行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定位是由信息控制部分、应用部分、传输组织、信息感知组织等构成。其中,信息感知与控制部分在最底层,包括了控制器、传感器,通过接触物体实际。信息感知部分通过感知物体信息,通过一定格式,将信息发送至信息传输网络中。信息控制部分通过监控对物体信息,确保物体信息能够符合实际需求。信息传输部分则处在物联网的中间位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办公过程中,所用的网络包括了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以及局域无线网,信息传输部分的核心作用在于将信息完整地连接成网,加强信息管理,为应用信息提供完善的信息资源。信息应用部分则位于最上层,包括了应用程序以及系统程序,其主要作用在于对互联网中的所有实体进行实时定位,对联网物体加以监督控制。在物联网中会涉及到诸多物体信息。因此在对物体信息加强管理的过程中,往往采取数据挖掘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继而完成物体定位以及物体监控工作[2]。其三,特征:和互联网相比较而言,物联网有着自身的优势特征,包括了三个方面:连接对象的广泛性,在互联网中能够连接的对象包括了所有的实物以及人等,能够实现物体和物体、人和物体之间的信息连接以及信息传输。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较强。一般情况下,在物联网中所连接的实物是个人拥有或集体拥有,物体传输的安全性较强,以此避免信息窃取。在互联网中,要求对实物信息做好远程监控工作,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因此要求全面提升物联网运行的可靠性[3]。

2在物联网中,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

移动通信业务逐渐普及应用,且移动通信技术的工作范围扩大,为物联网的改进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

2.1应用形式

移动终端、网络管理、传输网络、网络维护作为移动通信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物联网中,对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诸多方面:移动通信终端的实时应用、网络管理平台的实时应用、传输网络的应用等。其一,物联网中,移动通信终端的实际应用。移动网络信息节点的情况下,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将会随之移动,继而能够保证信息节点、网络通信并不会因为地点以及时间而发生任何变化。对物联网的信息节点以及移动通信终端的实际作用、运行方式加以比较,不难发现,完全可以利用移动通信终端来替代信息节点感知终端[5]。其二,移动通信传输网络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能够保证所有移动信息节点的连接,完成信息远程传输,在先行的物联网中运用移动通信技术,加强网络设备管理,加强用户业务管理,提高网络性能,才能够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笔者认为在管理物联网的过程中,应结合网络管理平台的运行原理以及操作规范,定期维护,同时还需做好日常管理工作[6]。

2.2技术改进

在功能结构方面,移动通信与物联网之间存在着相同性。因此移动通信技术能够被广泛应用在物联网中,确保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够提供更好地语言通信服务。目前,在物联网中,所应用的4G业务以及3G业务,虽然能够扩大数据通信2017(Sum.No173)信息通信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功能,但是无法在物联网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要求对技术进行改进。改进移动通信终端。现阶段,运行的移动通信系统,并不能感知物品信息,也无法准确控制物品信息,只具备了语言通信功能以及数据通信功能,所以无法直接在物联网应用中。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加以改进。其一,在移动终端上增设传感器以及控制元件。其二,针对网络管理加以改进。现阶段,所运行的网络管理平台能以达到物联网的实际管理要求。通常情况下,物联网用户主要包括了实物以及人,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和传统用户存在着明显差别。因此,笔者认为应采取用户标识方式,区分人与物,继而保证物联网的安全运行,以此改进物联网的实际管理方式[7]。

3结语

在物联网广泛应用移动通信技术,结合物联网实际运用要求,全方位改进物联网的具体应用形式,充分发挥出物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优势,继而全面提升物联网的实际运行效率。然而,现阶段,物联网与移动通信的结合并不完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不够广泛。所以,笔者建议完善市场规范以及市场标准,结合高新科技,以此满足人们对于业务的开发要求。

参考文献:

[1]叶惠春.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化,2013,50(19):951-559.

[2]徐劼.物联网中关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21(15):347-348.

[3]赵学智.浅谈移动通信与物联网技术在消防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27(28):1123-1124.

[4]戴中华,张琼,姜文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研究和应用[J].中国信息化,2013,23(13):1255-1255.

[5]戴中华,张琼,姜文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研究和应用[J].中国信息化,2013,20(8):462-466.

[6]刘国枫.浅析在物联网技术下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1,21(4):360-361.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第7篇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研究分析;技术思想;应用原则

引言:

随着当前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广大群众的生活逐步的迈向现代化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化等方向之中,在实践当中,相关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准进一步的提升。在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一方面应当明确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的原则和核心的原理,另外也应当加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逐步的对其中关键性的网络通讯技术、布线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进行研究,以更好的实现应用水准的增强,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和居住氛围。

1.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的原理和概念分析

明确物联网技术的相关技术原则和技术的核心思想对于保证后期应用的效果和基本的质量有着关键性的意义,所以在实践当中还应当重点的加强对此方面内容的深入分析,以更好的实现相关技术的革新与向前发展。随着当前全球范围之内的科学技术水准不断提升,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在呈现出不断改进的趋势,进而出现了一些智能化的相关概念,当前智能化以及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再加上智能家居建设水准不断增强。

?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在今后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和相关的发展也相当关键,在实践当中不仅应当加强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在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应当明确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的原则和核心的原理,同时还应当加强对设计基本现状的研究,进而使得设计的水准可以得到稳步的增强,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和居住氛围。真正意义上实现相关科学技术的稳步向前发展。

2.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要点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实际的原则等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其在实践当中应用的思想环节。下文将针对物联网技术在家居当中的应用基本现状等进行分析,重点的对家庭控制中心、家庭娱乐中心以及数据中心的应用现状等进行研究,旨在更好的促进物联网技术向前发展和创新。

2.1家庭安防中心和数据中心

家庭数据中心,常见的诸如游戏资料、电影资料以及音乐数据等等,均可以通过物联网存储至服务器之中,进而可以帮助居住者可以随时的进行查看,另外,在一些关键的数据中心之中还包含有家庭环境当中的必需品,使得其可以很好的与家庭当中的设备相互连接,彼此之间形成一种相互连接和相互交互的工具,进而使得交互的效应和应用的价值大大增强,更加的进行资料和数据的整合,保证最佳的物联网连接状态,帮助家庭成员之间很好的对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分享。

通过物联网技术设计,可以使得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运作更加稳定和可靠,并且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客观资料的调查,可以初步的确定得出最佳的初始运营方案,进而使得数值的检测以及对物联网技术的分析更加可靠,在实践当中应当加强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保证反馈的效益和质量,初步的修订得出最佳的设计方案计划,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相关事业的整改和创新。保证控制技术可以得到妥善的发展。

2.2家庭娱乐中心和控制中心

常用的家庭信息,如天气预报、咨询信息等可以通过连接入网的家庭终端设备及时了解到。娱乐的内容也是涵盖影视、音乐、游戏、通讯等众多应用,并且内容的来源需包含来自专业机构制作的、来自亲朋好友分享的、以及自己采集录制的三大部分,有的需付费,有的可分享,甚至还有的可以去收钱。通过物联网与外部的服务连接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服务与设备互动。总的来讲加强物联网技术的改革,意义重大。自从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飞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且很好的突破了技术发展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后还应当加强相关物联网技术中关键性技术的分析,同时对应用的具体层面和应用过程当中应当掌握的重难点等进行集中性的分析,以更好的促进相关事业迈向成熟的发展局面。

3.结束语

总的来讲加强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要点和基本思想原则的分析有着重大的意义,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随着当前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广大群众的生活逐步的迈向现代化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化等方向之中,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现代化的物联网技术和其在实践当中的广泛应用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今后工作的发展方向和一般性的思想原则等进行分析,旨在更好的实现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水准和效益的持续增强,为现代化的生活质量改善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葛东,张国海,胡国栋,孙立贤. 物联网技术的现状及应用[J]. 价值工程. 2012(12)

[2] 陈明阳,宋文广. 物联网发展现状分析与新构想[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7)

[3] 侯立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构想[J]. 数字通信. 2011(06)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第8篇

【关键词】物联网,感知技术

1、感知技术分析

物联网的架构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本文将感知层涉及的相关技术统称为感知技术。感知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它跟现在的一些基础网络设施结合能够为未来人类社会提供无所不在、全面的感知服务,真正实现所谓的物理世界无所不在,物联网联接的对象包括智能装置及通过传感器感知的整个物理世界。物联网感知层涉及的技术众多,这里对自动识别技术、传感技术、定位技术、传感网标准作简要分析。

1.1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是数据编码、数据标识、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传输的标准化手段。包括条码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图象识别技术、OCR、磁识别技术等。自动识别技术要素是标识与识读,物联网中用标识代表连接对象,具有唯一数字编码或可辨特征,识别分别是数据采集技术和特征提取技术,标识编码和特征的唯一性、统一性对物联网应用至关重要。每一种自动识别技术的固有特性都使应用具有优势和限制,许多情况下必须多种技术、多种手段并用,来满足实际应用需要,如:条码和RFID就经常联合采用。

1.2传感技术。传感器将物理世界中的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转化成供处理的数字信号,从而为感知物理世界提供最初的信息来源。感知的对象包括温度、压力、流量、位移、速度等。物联网感知层除了有传感器,还有执行器和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与网关互联或先行组网与网关互联,包括传感网、工业总线等。IEEE 1451传感器接口标准规定了智能传感器的通用接口命令和操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工业总线标准不统一问题,降低了传感网应用集成开发的难度。目前市场上智能化、网络化的传感器种类和功能都有成长,随着技术进步体积和成本呈下降趋势。

1.3定位技术。可应用于物联网的定位技术分为卫星定位、无线电波定位、传感定位等。卫星定位技术有GPS、GLONASS、北斗等。美国GPS技术比较成熟,且广泛应用。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也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中国北斗导航定位系统预计2020年前后覆盖全球,但目前北斗系统的并发容量、定位精度和终端成本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俄罗斯的GLONASS也在从新布网,但竞争力还无从判断。

无线电波定位主要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小区定位技术,运营商提供小区定位服务,但定位精度与GPS有差距。

另外,可利用物联网感知层进行定位,如利用RFID传感、车牌,集装箱图像识别等也可感知物体的位置。

1.4传感网标准。传感网就是感知设备组网,通常是指由大量传感器节点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技术和建设热点。传感网与通信网的融合,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形成物联网。如此多种类和数量的物理设备整合,需要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ITU是最早进行传感网标准化的组织之一。ISO/IEC JTCl正式成立传感网标准化工组(WG7)。我国成立了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化工作组,积极参与国际传感网标准化工作,具有较高的话语权。作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国际国内传感网技术标准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将不断有新标准出台,其对能建立什么样服务价值链的产业链规模意义非凡。

2、未来物联网技术可应用地震抗灾

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人与物、物与物的时刻相连与动态感知,以及智能决策和泛在应用,使城市减灾救助服务工作的重点前移,从灾后救助逐步转移到以防为主的感知预警。可以说这是革命性的转变,大大减少了灾难的发生,从被动应急救助逐步转向主动的预警防灾。物联网在救灾中的应用给灾难救援带来极大的便利。

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难在近几年频繁出现,而作为新兴技术的物联网技术,在面对灾难时也将更多的应用到灾难的预防与救援当中,RFID、无线传感、GPS全球定位、条码技术等在各种自然灾害面前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很好的技术保障。

在时间就是生命的灾难面前,物联网技术为在各种情况下的突发事件,赢得了更多的应急和救援时间。那物联网技术具体在灾难中有哪些作用呢?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又能起怎样的作用呢?下面浅谈物联网技术在灾难中的各种应用。

早在几年前,英国研究者已开始研究使用RFID和传感器来监控地震中的房屋,他们把已建成在希腊的原型称为“自治愈”房屋。这种房屋在墙中专门设计了缝隙空间,并且墙体中加入了可在强压下变为流体的材料。如果受到地震引起的压力,流体回流到缝隙中,不会对固体墙面产生影响。其结果是,房屋依旧存在,但可能会移动位置。如果建筑没有坍塌,通过RFID和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会用来判别位置偏移量。此外,建筑中的RFID标签和传感器可以共同构建一套警报系统,来预警即将到来的地震。

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在灾难中的RFID的识别和引导作用应用较大,而物联网的其他技术也大有用武之地。在长江三峡库区特殊地带滑坡灾难监测预警中,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利用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信息,通过无线的方式将信息传输给控制中心,能够解决布设有线监测系统的缺陷,而且适用于GMS网络信号无法覆盖的偏远山区滑坡灾害监测。正是由于WSN本身的冗余性、无线性、网络的自组织性,而具有较强的抗破坏能力,可以在基础通信设施可能被毁坏的情况下,完成一定的通信任务,所以WSN技术才能成功应用到滑坡危险地带的灾难监测预警中。

类似的用于地质监测的物联网技术,还有对瑞士阿尔卑斯山地质和环境状况的长期监控有应用,监控现场不再需要人为的参与,而是通过无线传感器对整个阿尔卑斯山脉实现大范围深层次监控,包括:温度的变化对山坡结构的影响以及气候对土质渗水的变化。所搜集到的数据除可作为自然环境研究的参考外,经过分析后的信息也可以作为提前掌握山崩、落石等自然灾害的事前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