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心理学的学科性

心理学的学科性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8 09:19:51

心理学的学科性

心理学的学科性第1篇

关键词:急性心梗 科学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016-02

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科室收治急性心梗患者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33~84岁,平均63岁。均为首次心肌梗死发病,其中17例经溶栓再灌注治疗,广泛性前壁9例,正后壁心梗5例,前壁心梗6例,其余22例经常规治疗。经积极抢救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存活35例,4例因严重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死亡。成功率89.7%。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关心体贴患者,积极做好护患沟通,对病情应耐心地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予保护性解释安慰患者,稳定其情绪。护理中应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指导,使患者有合理的运动量,切勿操之过急

2.2 氧气吸入、止痛

合理给患者使用氧气,急性期病人应给予持续高流量吸氧(4~6L/m),病情稳定或疼痛减轻后间歇低流量给氧(3~4L/m),维持1~2d,吸氧可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缩小梗死面积,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减轻疼痛,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的重要措施。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心脏及重要器官的氧要求,控制心梗范围,因此,及时通畅有效吸氧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患者有持续剧烈的疼痛,说明心肌缺氧严重,病情尚在进展,常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故应及时采取措施止痛,遵医嘱给予吗啡、硝酸甘油等药物镇痛时,应注意随时观察患者疼痛的变化情况,专人守护。

2.3 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是治疗心肌梗死的重要一环,在发病的急性期1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一切生活均由护士协助完成;第2周可下床在床边活动;第3~5周,如病情稳定,可离病室活动及散步,对有并发症者,卧床时间应当延长。在急性期应谢绝探视,以免心情激动诱发心律失常

2.4 心律失常的护理

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应该加强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率、节律的变化。如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为室性早搏。应注意早搏出现的次数与性质,是偶发、频发,还是连发,是单源性还是多源性,R-on-T是最危险的信号,最易引起室速、室颤而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故应及时发现并尽早处理。严重的心律失常往往会导致心脏停搏,所以必须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工作。

2.5 心力衰竭的护理

心力衰竭多发生于心肌梗死的最初几天,以左心衰竭为主。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心率的变化,一旦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烦躁、紫绀、咳嗽、咳粉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竭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2.6 溶栓的护理

溶栓后可能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4h内发病率最高。溶栓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应注意观察皮肤及胃肠道出血倾向,有无药物及过敏反应。密切观察患者胸痛缓解情况,及时做心电图,以了解ST段改变情况,应每小时抽血一次,检查心肌酶及同工酶、凝血酶原时间等。

2.7 饮食与大小便护理

心肌梗死的病人第1周给予半量半流质饮食,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因病人卧床,心功能下降,心搏出量减少,故应给病人进食低脂、低胆固醇、少糖少盐,适量蛋白质、水果、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进食不宜过饱,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防止排便时过度用力使腹压急剧升高,反射性影响心率及冠脉血流量而引起意外,如有便秘时,可适当给予缓泻剂以协助排便,如必须进行灌肠,应注意掌握好压力,液面距不得超过30cm。如出现排尿困难,可让患者听流水声、热敷或轻轻按摩下腹部,促进患者排尿。

2.8 出院指导

认真做好出院指导是防止病情复发的重要因素,我们对出院患者进行了必要的出院指导。出院后应逐渐增加活动量,经过2个月~4个月的一般体力锻炼后,6个月后可酌情恢复工作,但应注意避免过劳过累;保持心情愉快、开朗;戒烟,少食含胆固醇的食物,防止过度肥胖,继续口服药物治疗,并定期到医院复查;注意控制高血压及防治心功能不全,普及有关心肌梗死的知识,使患者能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总的原则是要做到“三要”、“三不要”。“三要”是:一要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二要保持大便通畅;三要坚持体育锻炼。“三不要”是:一不要情绪激动;二不要过度劳累;三不要吸烟饮酒和吃得过饱。

3 结论

通过对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及科学护理,取得了良好疗效。从而证实及时准确科学的护理措施是促进心梗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在延缓病程进展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逢俊桃,张粉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5,19(11B):2359~2360.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06.

[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6.

心理学的学科性第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加之社会中各种思潮的交织融入,高中阶段学生个体分辨事物能力以及抗诱惑能力较差,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如何在新时期做好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思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融合了教育学与心理学两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是一门结合型新兴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倡导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实现心理学与思想政治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依据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价值观形成的特点,制定出与之相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与教育手段,以此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转变传统思政教育的工作模式,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适合时展的需求,更具生命力与活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1.总体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从属性上讲是同属于意识范畴的,所面对的问题都是意识领域的。不同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心理、人格的完善,关注更多的是学生心理品质的变化,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学生道德的发展和品质的塑造。两者在总体目标和任务一致的条件下能够进行有机结合。

2.在职能上两者是相互衔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其形成积极向上、乐观主动地面对生活、面对学习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也将为他们顺利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其他教育奠定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则是培养与塑造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反过来对学生的心理状况的稳定与改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两者之间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3.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心理健康水平形成经历趋同。学生个体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其实质就是个体知、行、情、意的发展过程,其所经历的历程在诸多方面都有着共同之处,知、行、情、意的活动过程是人格因素如情感、理想、动机等共同参与或协同参与的结果,个体的信念、理想、动机、能力水平等是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的基础。德行与人格的健康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无论思想品德的发展还是人格的发展,都是诸多心理要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

4.遵循的基本规律类似。苏联著名的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教育要引导个体的发展,个体即将成熟而尚未成熟之时就是最佳的教育时机,他曾经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来阐述教育与个体成熟之间的密切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该规律也同样适用。它们不仅遵循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也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还要结合高中阶段学生自身的性格、智力、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逐步地实施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心理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由此可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实施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培养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怎样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适应社会生活,学会调整情绪、应付挫折,学会职业选择、职业设计,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等则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合理扩展与延伸,心理健康教育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发展和人格完善。

3.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途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说服、榜样、评价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些方式的实行重在外部的强化和强调外在的影响,有时往往流于形式,使人感觉单调乏味。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发掘学生的自身潜能,提倡尊重人格、依靠自我的人格力量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这种教育方法不仅可以鼓励和促进受教育者提升其自信心,还能积极而有效地内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合理运用和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如心理暗示法、心理咨询法、训练法、疏导法、角色扮演等来挖掘受教育者心理的潜意识能量,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结束语

在高中阶段思政教育课堂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适合时展的需求,同时适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尊重个人的自我选择,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形成机制,因此对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践环节的效果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心理学的学科性第3篇

一、哲学心理学

人心思辨性考究以冯特1879年创立实验心理学作为科学心理学的标志,在这以前哲学家或思想家对人类心灵性质与活动的解说和阐释,都可称为哲学心理学,〔5〕也是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心理探索形式。尽管科学心理学诞生后一直试图斩断与哲学相连的血脉,但是,它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所暴露出的由于忽视理论建设和缺乏对自身理论基础的哲学反思而导致的学科根基虚弱性表明,科学心理学长足进展并不意味着心理学哲学探索终结。哲学心理学依然具有为心理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基础前提或理论预设等功能,在心理学发展中,成为绝对不可或缺的范式。

严格说来,哲学心理学是由那些朴素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对人类的灵魂、人性以及精神等方面的思辨性推想、猜测或反思而构建的松散的、不成体系的知识形式。凭着对人类自身深切关怀与强烈好奇以及深邃的洞察力和通达的智慧,在各自不同的理智背景下,构造出带有明显形而上的抽象概念(如理智、灵魂、人性、欲望等),以此阐发概念化或体系化的理论说明或是“人心”思辨性解说。它们既是一种哲学思想表现,也可理解为一种心理学知识体系。

他们的心理观在表现形式上尽管多种多样,例如,在人性的规定上,性善说、性恶说以及中性说各自据理力争;在身心关系问题上,身心平行论、身心交感论、身心双面体论各行其道,但是,多样化背后隐含着某种假定,即人的“心”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理解的。缘于心理观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就形成了不同特点的心理学理论派别。这些理论派别在彼此论战中,不自觉地实现思想沟通与理念对话,其目的殊途同归:通过思辨性推理,建立理论,从而达成人对自身尽可能的透彻理解。因此,该范式在实现对人性、身自关系、灵魂等方面的解释,的确发挥了一定知识功能。事实上,哲学心理学根据其不同的文化传统,可分为西方哲学心理学和中国哲学心理学。两种不同的文化样式的哲学心理学,因其方法论、心理观、世界观的不同进而建构出两种风格迥异的心理探索形式。

尽管哲学心理学在心理学发展中以其特有的理解方式而存在,但是,必须承认,哲学心理学只是建立在心理生活直观经验上的哲学探索,所以,其认识论、方法论、世界观以及理论上的偏狭也就成为其自身发展难以逾越的障碍。

因为以抽象的、不可捉摸的、难以理解的人的灵魂或心灵为考察对象,这样,在当时不能、也没有实验方法予以量化的条件下,观察、猜想、推论等方法就成为实现解释人心、构建人心理论的主要也是必需手段。思辨性是哲学心理学方法论的重要特征。客观地讲,这既是哲学心理学获得“哲学性”和智慧的标志性招牌,也由于其难以科学验证而授人以柄,成为它的致命伤。

二、科学心理学

心理规律客观性追求科学心理学是当今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范式。它主要包括构造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认知主义心理学以及皮亚杰的认识论等。虽然这些心理学流派的研究方向、问题取向、研究旨趣还有一定差异,甚至是对立的,但是,就它们所持的心理观、方法论、所建构的理论解释框架,可谓异曲同工,并没有溢出科学主义边界。其典型特征为:

在实证主义观统摄下,预先假定人类心理机制,努力追求心理学方法的精确性,寻求并验证人类心理的客观性和规律性,淡化甚至排斥人类心理活动的价值负荷,探究心理知识的普适性,建构起以还原主义为基础的统一却缺乏生命力的人性。

心理学的学科性第4篇

论文关键词 犯罪心理学 犯罪 刑事

犯罪心理学研究就是为了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中的犯罪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与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犯罪心理学科学研究具备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研究对象复杂、异质性大;二是研究更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三是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和独特性更大。具体说来,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致包括犯罪人、一般违法人、虞犯、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揭露与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以及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等几种人的心理和行为。近些年来,我国对犯罪心理学基础理论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以及司法实践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为犯罪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价值理论基础,但是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在发展中仍存在的一些不足。犯罪心理学研究必须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一、犯罪心理学研究在治理犯罪及其刑事一体化的作用

大量的犯罪与对策心理问题存在于治理犯罪过程或者刑事活动中,譬如犯罪心理产生与形成原因及其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等,犯罪心理学能够将与犯罪有关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心理科学的理论、方法以及成果,全方位的协助和支持治理犯罪及其刑事科学、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在犯罪的治理及其刑事一体化中作用甚大。

(一)犯罪心理学研究能够为实现刑事一体化奠定心理科学基础

犯罪活动与犯罪的治理与社会多方面因素有关,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因此,对犯罪活动进行科学有效地治理,从刑法的内部与外部关系之手,实现刑法运行的内外协调,实现刑事一体化,就必须综合分析与研究与犯罪活动相应的各类心理因素以及问题,认真探究因与罪、罪与罚、罚与效的因果关联,使刑法运作具备客观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达到全方位协调的最佳状态、刑事一体化最佳效应的目的。同时,犯罪心理学研究注重犯罪及其治理具体心理因素和问题以及相关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犯罪活动心理因素和问题能够进行综合、动态以及系统地分析,为有效治理犯罪,实现刑事一体化奠定了心理科学基础。

(二)犯罪心理学研究能够提升治理犯罪以及刑事立法、司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

犯罪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犯罪本源当然是指犯罪产生的根本来源,是指不同历史条件下犯罪产生的共同原因、根本原因或本质原因。对犯罪本源问题的研究和解释有助于探讨犯罪的原始性、本质性、普遍性、偶发性以及随机性,对建立科学的犯罪学基础理论意义十分重大。而犯罪心理学研究以犯罪现象与犯罪行为本源为基础,对犯罪心理的产生与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依据不同类别的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特点进行科学深刻地揭示与掌握,对犯罪活动现象与犯罪行为能够正确区别与认识,为犯罪人处置以及教育改造措施提供心理科学依据。刑事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法学界发展的基本思路,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通过科学的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犯罪预防提供心理标准,有利于它们自身研究的提升,从而提升了治理犯罪以及刑事科学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为打击犯罪与改造罪犯提供了理论与措施选择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的课题主要有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等,通过对这些课题的分析研究为犯罪的侦查与起诉,为打击犯罪与改造罪犯提供了理论与措施选择,对提升与增强犯罪治理与犯罪刑事司法的科学与有效性有重大意义。

二、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存在的弊端

犯罪心理学在我国的传播比欧美国家晚。我国在历史上有过犯罪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包括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犯罪心理预防以及审判心理的探讨,但是一直没有成为一门系统的独立学科,直到20世纪30年代,犯罪心理学才有西方国家传入到我国,但是由于历史原理,犯罪心理学发展缓慢,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犯罪心理学学科才与心理学分支,在短短三十年内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弊端,尤其是在实践应用研究方面问题突出。一是我国心理学研究虽然在揭露、发现、证实和打击犯罪、有关刑事立法以及刑事司法上等基本理论问题有所建树,但是关注与投入欠缺,致使犯罪心理学这门学科整体研究的广度、深度不够,应用性与可操作性更是不足;二是犯罪心理学在研究时,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导致一部分人出现认识偏差,片面的认为犯罪心理学的价值和作用主要是学理,失去了具体实践功用;三是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一部分人缺失必须应有的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不能敏感分析出犯罪及其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不能将犯罪现象或者犯罪本源上升到心理学的认识与揭示的高度;四是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一部分人不能充分了解与研究刑事法学等相关刑事学科及其司法实践,难于将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有关刑事学科以及司法实践进行融合。

三、犯罪心理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明确犯罪心理学学科性质与定位

犯罪心理学研究既要为刑事科学以及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犯罪的预防提供着心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刑事司法实践提供着具体的方法与技术,同时能够在刑事司法中具体的方法、技术体现,并能够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以及罪犯心理和行为的矫治等环节,使其兼备了学理和具体方法、技术两个方面的功用。从以上犯罪心理学的功能看,犯罪心理学应该是是刑事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刑事科学中的一门实际应用学科,是介于刑事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必须明确其学科性质和定位,大力增强基础理论研究与提高学科理论水平,加大研究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使犯罪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研究解决犯罪及司法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上下功夫,从而发现与探索新问题与新方法,不断开创新领域,充实和丰富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研究。

(二)掌握犯罪心理学研究发展方向

我过犯罪心理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犯罪心理学研究越来越注重犯罪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应用性和普遍适用性,强调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不但应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还应具有较高的外部效度。其研究方式、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手段也不断体现科学性的特征。正逐渐形成完整的、独特的犯罪心理学学科体系与专门的研究方法,系统化的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知识结构已有雏形。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如果脱离应用就毫无价值,就失去自己生存的价值,因此,犯罪心理学的发展不能搞理论上玄而又玄的所谓“创新”,甚至出现连专业人士都看不懂,既不需要实证、又无实用价值的空谈理论。因此,犯罪心理学应该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是在刑事一体化视野中开展犯罪心理学研究;二是开展犯罪心理学方法论的研究;三是总结回顾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几次争鸣的意义;四是以应用为本,以服务于司法实践为目的,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五是加强犯罪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建设,夯实理论基础;六是加强对现实犯罪问题的心理学研究,使之紧密联系实际;七是加强对犯罪侦查心理、犯罪人心理矫治、犯罪心理预测的研究。

(三)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综合性研究

近几十年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犯罪心理学学科不能够完全准确地解释和预测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现象的发生及其规律,必须在犯罪心理学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主要方法开展研究,才能对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活动的规律释义明晰。因此,犯罪心理学必须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综合性研究。一是加大对犯罪心理学与心理学领域内的各分支学科的交叉协作研究,从各分支学科角度去分析讨论罪犯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矫治的措施和方法,让犯罪心理学融入到心理学各分支学科间形成的动态化体系结构中,达到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目的,从而促进犯罪心理学的发展;二是增强犯罪心理学与心理学领域外的诸学科的交叉协作研究。犯罪心理学研究必须以心理学领域外各学科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其分析研究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生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的发生机制,从而全面掌握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产生及其发展规律,能够从多学科的角度来解释、分析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产生根源。

(四)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多元化与现代化研究

心理学的学科性第5篇

关键词: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各科的教学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利用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自觉、积极地履行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已成为我们的共识。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科教育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教育目标又称教学目的,是指教师打算通过教学引起的学生心智和行为的变化。教育目标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多维性和层次性的完整的体系。一门学科的教育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这一体系由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和各单元、各章节的具体目标构成。各个具体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是为总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体系还是一个多维的结构。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教育目标由三个维度构成:其一是认知领域的目标,由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及智力发展诸目标构成;第二个维度是情意领域的目标,由兴趣、态度价值观、判断力、适应性的发展等目标构成;第三个维度是技能活动领域的目标,由动作技能诸目标构成。每一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又由低到高分为若干层次,低层次的目标是掌握高层次目标的基础,高层次目标则是低层次目标的进一步深化。新的课程标准把教育目标表述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自然也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其教育目标也应该是由上述三个维度和若干个层次组成的目标体系。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从横向构成的角度应由认知教育目标、情感教育目标、意志教育目标、个性意识倾向目标和个性心理特征教育目标五个方面的子目标所组成,每项子目标又都包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三个层次的教育要求;从纵向构成的角度又可以分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每一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个性教育四个方面都有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三个层次上的要求。

在学科教学中,由于学科性质和特点不同,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在每节课教学中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同时准确把握与达成学科教育目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呢?笔者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尚未完整构建完善,特别是在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刚刚起步的现实条件下,只要我们充分完整地体现了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可以说我们也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做到了学科教育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有强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明确本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独特任务,又要突出本学科的特点,紧密与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既要防止把学科教学变成心理健康教育课,忽视学科教学目标和任务,又不能只重视学科的知识教学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甚至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

二、既要体现学科教学中全方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又要突出学科特点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要改变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对所有课程教学的共同要求。各科教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并非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补充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它们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完成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比如,任何一门学科都承担着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坚强的学习意志、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育学生相互帮助协作,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等共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但是,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是要体现各学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和所承担的独特任务。

1.语文学科中的语言学习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独特的作用。词汇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书面语言的掌握有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语文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加工处理信息并加以传达的能力;口头表达需要思维的敏捷性、直觉思维与灵感等非逻辑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语言文字同时也是形象思维的工具,学生通过典范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其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能力得到锻炼;语言文字作为一种载体,必然渗透着人类的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非认知的心理因素,语文教学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任务。因此,语文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全面促进学生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的发展。

2.数学学科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法则和定理,并运用这些概念按照一定的法则、定理进行逻辑转换的复杂的思维过程。数学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品质。这里的逻辑思维与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还有所不同,语文中的逻辑思维是以语言的形式进行的,而数学中的逻辑是数学符号的逻辑,因此它的抽象程度更高。

3.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的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去把握自然规律。其中涉及到许多认知能力,如观察力、想像力、归纳与演绎能力等,但自然学科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所以它与数学纯逻辑的推理不完全相同,它更注重观察与归纳。自然学科特别有助于促进观察与归纳能力的培养,同时它也有助于促进逻辑的与非逻辑的思维品质的结合,形成科学创造思维的品质。自然学科教学还涉及到现代人的一个重要品质即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培养。所以,自然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任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和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4.社会学科是关于社会的、关于人的知识,它更关注人的精神生活、需求、情感、人性的完善及社会在道德生活中获得的和谐。与自然科学突出的科学精神相对应,社会科学突出的是人文精神。因此,社会学科在促进学生的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其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唤起学生的精神需求,培养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民族、对社会、对人类的美好情感和责任心。

5.艺术学科的内容是艺术形象和关于艺术形象的知识。它涉及的心理品质是对艺术美的感受力、创造力。艺术学科教学的独特任务是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及美感与道德感的发展。

6.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发展的同时,对学生的意志品质、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超越自我以及平等竞争等的品质的培养有独特的作用。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因材施教,教学民主,注重体验,使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得到关注,潜能得到开发;培养自信心、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创造性;培养意志力,养成良好习惯等等,其内容十分丰富,而一节课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一方面,各科教学在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提问、教学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可以采取比如创设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等方式,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紧扣教学内容,从课程内容的特点出发,发挥教学内容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在识字教学中,结合对字音、字形的辨认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方法;结合组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培养学生相应的心理品质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教学内容,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形成渗透序列。

三、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发掘方法

进行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是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各科教学的自然组成部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在其《教学与发展》一书中,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所谓“发展”,赞可夫指的就是各种心理因素即各种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他把教学与心理发展看成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发展要在掌握知识过程中进行,学生的心理水平提高了又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在精心选择和编制的教材中,一般都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实现新课标要求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对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因素发掘得比较充分,而对过程和方法因素特别是对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育因素的发掘和利用显得十分不够。其中原因除了受应试教育只重视知识教学的影响外,还在于它不是由自身的、明显的结构体系构成的,而是蕴涵在认知因素之中并通过认知因素而发生作用的。因此,比起挖掘认知因素来讲,更为困难。

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科学性因素。它与认知因素联系最为明显甚至就是认知因素本身。它主要是影响学生的世界观、科学态度和分析判断的价值标准与科学标准。

其二,情感性因素。它是渗透在知识因素之中,能够引起学生肯定或否定情感体验的因素。它是靠感染—体验发生作用的。

其三,哲理性因素。它是指教材中有关待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方面的内容。这些因素,在教材的认知体系中虽然不占重要地位,但对学生的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却十分有力。

其四,示范性因素。它是教材中对学生有示范性影响、可以引起学生模仿的人物和事件。

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体系,主要表现为性质和方向的一致。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切己体验法。教师认真体验教材的情景,凡是对自己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也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2.对比法。把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与学生的表现进行对比,凡是对学生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内容,都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心理学的学科性第6篇

【关键词】心理学 矛盾批评 负面效应 发展建议

引言

心理学之所以得到发展,跟批评与纷争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批评和纷争并存,两者交相辉映,相互刺激,但也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心理观和方法论,最终让心理学在实践当中得到发扬光大,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最终跟我们的现实生活得到完美统一。不过,虽然无休止的批评与纷争虽然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很多消极影响,比如心理学的一些领域心理学的学科定性、方法论等根本性的问题直到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导致心理学纷争不断。而要想得到突破,那么就必须要超越纷争,才能实现质的发展。

一、矛盾和批评

对于心理学的定向,影响力最大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心理学、人文科学心理学以及批评心理学等三种取向。看似有交叉重叠的取向,其实是从不同的知识结构体系来进行区分,而每一种取向还有自己的流派和方法论。

自然科学心理学囊括了结构主义、行为主义以及认知心理学等流派,主要采用分析方法来对心理事件来进行分解,这种方法能够将整体分解为很多小块逐一分析研究,从而解决那些要求精确、细致具体的问题,因此它关注的主要是心理客体以及事件的研究。而行为主义则是采用案例分析和量化的方式来研究信息输入到输出,研究引起人们心里活动刺激的影响因素。对于持这种取向的心理学家来说,他们认为经验是促进人类心理知识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因为自然科学心理学以实证主义认识论为根基,若是联系科学哲学、逻辑经验主义又或者是批判理性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话,通过一系列的精细研究便能够得出心理事实的真理性。

人文主义认为个人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是可以通过心理干预来实现的,通过了解心理学的意义来实现个体、群体或者是文化的发展变化,它以综合性为基本研究方法,把人类的各种心理划为统一的整体,以释义学、现象学则为其认识论基础,重点研究人类心理整体面貌、整体属性。批评心理学则与其他两个心理学取向不同,它是从不同的审视角度来审视现代主流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并通过批评的方式来构建完整的学说。从内容上来说,其基本假设则是批评能够促进心理学学术共同体理论、方法以及时间的改变以及发展。批评心理学的方法论主要是根据心理学学科的复杂性以及概念的多重性来决定的,这一取向的杰出代表为女性主义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等等。

二、各派心理学观纷争的负效应

(一)学科定位模糊。

从历史进程来说,自然科学心理学的一直影响着整个心理学派的发展,并获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理论研究,推动了心理学的繁荣发展。同时,自然科学心理学的理论比较全面,为心理学的研究性质、研究对象、研究依据、研究策略等方面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自然科学心理学的地位十分重要。另一方面,机械还原论等自然科学心理学理论成果也是许多心理学家批评的主要方面,认为这种机械性地理论,割裂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是一种呆板陈旧的传统理论,忽视了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并没有进步可取之处。同时,人文科学心理学的探索步伐也不断加快,提出了精神分析法,广开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先河,构建了一整套系统规范的针对神经症的理论学说。虽然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但人文科学心理学也没有分清人和动物的本质属性,大有生物种族模糊的嫌疑。同时,如果用单一的生物学来进行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这是违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行为,只会越来越忽视人的思想意识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不论是自然科学心理学会还是人文科学系力学,都在学科定位上存在模糊的现象,没有科学客观地综合学科之长来补己之短。

(二)分裂趋势愈演愈烈。

心理学的统一和整合,一直困扰许多心理学专家,他们为此也不断地进行争吵,这对心理学的学科形象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也动摇了心理学的理论地位。诚然,不同的心理学家根据自身的生活实际情况,选取的心理侧面研究依据也不一样,运用的分析方法更不一样,最终才形成不同类型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心理学家之间并没有相同的语言和理论,即便研究成果相互对立和矛盾,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观点。比如,批评心理学认为自然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在前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但其构建的心理学说却完全与最初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互为悖论。事实上,一个不断成熟的心理学研究,是在不断地继承前人的理论研究,又对其不断地批判。为此,许多学者痛心疾首:心理学的发生了严重的危机,心理学出现了分裂。其实,这种观点并不能完全说明心理学的学科价值,为了追求更加深层次的心理学研究,摒弃了以往坚持的理论依据,并不是所谓的心理学倒退,而是严重批判地继承。正是由于站在不同的视野,心理学的纷争才愈演愈烈,甚至在学科理论派系上争锋相对。

三、推动心理学发展的建议

现代心理学的正确性一直是专家和学者争论的焦点,至今一个世纪过去了,批评赞扬并存的心理学理论仍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事实上,每一个不同了理论体系下的心理学观点,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不应该全盘否定。因为一个心理学理论和方法都是经过深刻地认识和研究,反映了其他心理学理论没有具备的侧面知识,这是有可取之处的。所以,本文认为要想不断促进心理学的繁荣和发展,必须行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树立辩证的意识,客观认识不同的心理学观。

从内容上来说,只有正确地认识心理学,保持客观公正地严谨态度,才能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观。如果完全用自然科学的理论来包装心理学,这是十分片面和极端的,因为如果通过假设性的事件进行物理性概括,这种方法并不能揭示出心理学的本质。另一方面,人文科学的心理学更加强调心理的个体属性和社会属性之间的关系,从整体的环境中来反映个人的心理思想状况,从而探寻心理生活的真谛。批评心理学则是通过现代化的理念来批评心理学中存在的弱势,这种批判性的理论并不应该全盘否定,必须客观地认识其积极有益的方面。全面否定主流心理学通过不断完善和丰富女性主义心理方面的内容,提倡男女平等,并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从而得出科学的心理学方法论。所以,不管是何种理论基础的心理学观点,必须辩证地认识其积极和消极的一面,百家学说共同探讨,才能在竞争和矛盾中推动心理学的发展。

(二)不同方式之间积极配合,保留优势条件。

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基础,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改变学科原本的精确性以及严谨性。此心理学科很好的推动哲学思想以及主观内省发展。就人们心理活动研究是通过实验方式以及具体数据揭示的,对于人物个体微观心理机制进行精确的研究,掌握测量性,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绩,获得很多有利数据。像是心理过程、心理机制等心理现象通过实证方式进行研究,但是此种方式受到心理文化历史属性以及社会特征限制,并没有发挥积极的动力。人文科学心理学与自然科学心理学之间并不矛盾。例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人员就通过问卷以及测量的方式进行研究,讲究研究方式多样化,不会使用单一的方式进行研究,这样才能确保非实证方式在心理学中合理位置。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将问题作为中心选择方式,要做到问题是重点,一切都是为了问题所服务的,确保做到兼收共得。此项方式需要遵循方法论原则,这样更能省时省事的保证心理学研究同体,揭示心理生活价值以及意义。但是此项方式并没有具体的试验方式以及测量方式支持,不具备精确的数据定量研究,这样就缺乏具体实证进行证明,相关心理研究成绩也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甚至对于新的研究成绩有的研究学者保持反对意见,虽然并没有完全的否认此项研究,但是对于主流心理学方式所存在缺陷进行研究。

四、结语

实践是心理学发展基础,其主要价值就是服务于人们生活实践。自然科学心理学对于心理学研究开放性以及应用性都有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其推动力,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心理学理论以及实践之间的关联性。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活动过程中因为受到科学主义、个体主义、客观主义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会出现变量研究改变,这样就忽视了心理学理论实践成绩,对于社会生活所需不能满足。人文科学心理学并不认同自然科学心理学中一些不具备理论支持的实验结果,此项研究方式对于人们生活意义探索并没有任何的意义。人文科学心理主要是将人本主义所需、研究动机、自我实现价值作为研究重点,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学与生活研究不分离,同时能够保证人们精神生活质量更好的提升。现阶段内研究过程中需要保证心理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现状,这样才能保证人们心理学有实质性的支持思想。值得恭喜的是:现阶段学者已经认识到价值观念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过程中伦理政治维度对其的影响性是相当重要的,不能通过简单的方式进行处理。无论是何种研究方式,都是需要在社会宏观文化基础上进行的,结合人们实际生活关系,做到面对社会生活,真正的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麻彦坤.边缘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批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9(5).

心理学的学科性第7篇

(一)关于心理学成绩的性别差异

在注意力上,男生注意力分散,稳定性较差,上课容易走神;女生则比男生更容易保持并集中注意力,上课听讲更认真,学习效果更好,因而成绩也更高。在学习意志力上,中国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较深,在部分人中还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潜意识里使男生得到的社会支持比女生多,从而造成男生产生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会导致男生产生惰性而没有女生学习刻苦,一遇到学习困难便选择逃避不能坚持,从而学习成绩也不如女生。其三,不同性别师范生的特点也可能影响到其学习成绩。在大多数师范院校中,女生明显多于男生,这样也造成女生面临更多的同性竞争,学习压力使得她们比男生更加努力,以获得更多的成就。而男生平时感受到的学习压力比女生小,通常只是追求考试不“挂科”,学习竞争性较弱。同时,由于当前师范男生比师范女生的职业选择更加广泛,即使在应聘教师时,男教师也比女教师更受欢迎,这就造成师范女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而学业成绩是以后工作的重要基础,师范女生会比师范男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备考,以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二)关于师范生公共心理学成绩的文理科差异

上述的研究结果表明,文理科师范生的公共心理学成绩存在显著差异,文科师范生的公共心理学成绩显著高于理科师范生。究其原因:其一,在学科性质上公共心理学这门课程更偏文科性质,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多都是对一般理论进行简单介绍,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期末考试,都需要学生进行机械式记忆,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考查非常少。由于文科师范生在高中的政治和历史的学习中,涉及许多理论概念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因而对公共心理学这类理论性课程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而理科师范生比较擅长数理逻辑和实践应用,在公共心理学这门课的初级学习中处于劣势,因而成绩不如文科师范生理想。其二,在学习动机和兴趣特点上,理科生大多重视对一门技术的实际操作和掌握,对于一门偏理论的课程,大多数理科生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的只是为了不“挂科”,因而缺乏学习兴趣,没有追求高分的动力。而文科生喜欢“咬文嚼字”,对心理学基础课程的理解更加深透,对这门课也更加感兴趣,因此学习效果更好。同时,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以社会科学类学科见长,很多理工性质专业的学生都是调剂到自己所学专业的,部分学生不喜欢调剂的专业,因此对学习有抵触情绪,学习动机低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文理科学生成绩的差异。其三,传统观念和答题习惯的差异也可能对文理科学生学习成绩造成影响。在传统观念上,理科生被赋予更多实践操作性要求,大多数理科生不以分数论英雄,而更多关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而文科生实践操作较少,只能靠分数来证明自己优秀。这种观念经过长期积累,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沉淀下来,并且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行为。在答题习惯上,理科生在答题时较少考虑条理性,很少做到分点阐述,大多是“一气呵成”;而文科生在高中的政治和历史考试中,养成了关于很多分点答题的习惯,在这方面有一定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理科学生公共心理学成绩的差异。

二、教学启示

现阶段高校的教学和考试从某种程度上说更适合女生和文科生,尤其是对公共理论课的考查,一般都是教师勾画重点后让学生去机械识记,很难考查到学生的真实水平。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许多学生高分低能,这是值得人们深刻反思的。首先,学校应该建立科学规范的考试评估体系,制定出更加多样化和客观化的评价标准,以能更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水平。由于男生和女生、文科生和理科生在认知能力、接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学习差异化,因此教学评价应考虑是否能真实地反映各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适当引入实践类或理论应用类考试内容,改变传统书面闭卷的考试形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对知识查漏补缺,不断成长进步,方能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其次,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文理科性质和学生性别差异实行差异化教学。对于文科生来说,适当引入实践操作内容,鼓励学生把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而对于理科生,则加强理论基础的学习,同时注意应用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在性别差异方面,遵循性别互补原则,使男女生都能够发挥智力特色。根据男女生学习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引导女生进行更多的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同时针对男生进行形象思维和注意力的训练。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注重调动男生和理科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第三,根据师范男女生和文理科生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认知的调整。一方面,引导师范男生逐渐改变只追求不“挂科”的思想,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成绩的重要性,端正学习动机,保持适度压力,增强学习竞争力,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另一方面,对于理科生来说,要转变“理科生在理论课的学习上不如文科生”的传统观念,树立学习信心,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同样可以取得好成绩;同时,要认识到教育理论课的重要性,培养对理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师范女生和文科生也要认识到成绩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平时也要注意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进行综合能力训练,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第四,培养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畏难心理。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另一方面,由于大学课程和高中课程有所不同,许多课程都是第一次接触,难免会产生畏难心理甚至厌学情绪,因此教师要注意及时疏导和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快乐地学习。

三、结语

心理学的学科性第8篇

班级管理 科学化 人性化 班主任

新时期如何进行普通高中的班级管理,是当前困扰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既要求高等中学班主任在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为一名普通高等中学的班主任,必须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创新班级管理理念,运用更加科学化,更加人性化的方式管理班级,形成符合本班级客观实际情况的特色班级管理方式,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目标。

一、科学化、人性化班级管理之科学规范化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严明的纪律。这就需要我们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制定结合本班实际的行为规范,以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1.实行科学化的激励机制

通过让每个学生树立自信、增强集体荣誉,制定班级管理科学化的激励机制,帮助每一位同学成功。班主任老师应做到:(1)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2)将赞美常态化,教会学生自我激励;(3)用自信影响学生。

要坚信学生潜力无穷,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不断克服学习中的不足和缺点。

2.制订科学的班级管理计划

普通高中班级管理计划要做到整体性计划与阶段性计划相结合。整体性计划要围绕整个高中阶段的三年进行,提出三年高中班级管理的总体目标。普通高中班级管理的阶段性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学习阶段、个体的认识规律、个体差异,按学年、学期分为若干个梯级的具体目标。学年、学期目标要有层次梯度,由低到高,由易到难,逐步深化,目标尽量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3.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要实现普通高中班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这是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制订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是有效进行班级管理的保证。一是要明确班长职责、团支部职责、班委会的职责等;二是要根据普通高中班级学生的特点制定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学期常规和学年常规等。

4.推行班级科学量化考核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检查、评比,充分调动全体同学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班级管理工作逐步趋于规范化、科学化。

二、科学化人性化管理之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1.以人性化管理方式营造良好班级文化氛围

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促进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可以塑造出优秀的学生。在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思想方法、表率作用对班级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双向的沟通交流

班级管理的人性化需要班主任认真揣摩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交流。班主任老师在与学生谈话时,应尽量采用欣赏和注重言语方面的沟通和交流。

3.人性化教育、人性化服务

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本身需要教育者注入更多的人文的关怀。作为班主任,要用爱心去呵护学生,要教育学生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教育学生学会信任和尊重别人,尤其是要信任和尊重自己。

全方位为学生服务。心中要有学生,时刻牢记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贴心人。总之,只要班主任真正贴近学生,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多注入情感因子和人文关怀,就一定是成功的人性化管理。

三、班级科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对立与统一

班级科学化管理和班级人性化管理是辩证的对立统一,注重科学化管理而忽视人性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制度将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反之人性化管理将得不到很好的体现。人性化管理,必须依托于一定的实体、手段和方法,都必须在科学方法的前提下谈论。我们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以理服人,以德感人”的教育效力。

四、科学化、人性化管理对普通高中班主任的要求

在新时期新课标下,科学化人性化管理班级要求班主任要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博大的人文情怀和广泛的才艺能力;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工作中还要做到富有爱心、观察细心、工作耐心、怀有平常心。要具备以上几种能力和素质,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水平

普通高中班主任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水平,既要强化专业知识,又要涉猎广泛,博学多才。

2.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作为一种实践要靠科学理论的指导,只有掌握好科学教育理论知识,班主任才能不断提升科学化人性化管理班级的水平。

3.树立服务理念,追求质量,讲究效率

作为班主任,要紧抓班级常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要鼓励学生从班级管理中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形成智慧,创建学习型班级。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进行内化与积累。要采取多项举措,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和谐环境,培养学生的智力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竞争力。

4.富有爱心、观察细心、工作耐心

(1)富有爱心,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尊重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经常跟学生推心置腹,了解其学习、生活、思想的真实状况;对所有学生要善爱而不偏爱,要严爱而不宠爱,用爱心培养出一个和睦相处、团结向上、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和谐的班集体。

(2)观察细心就是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细心研究学生心理,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做学生人生的指路人。

(3)工作耐心,指班主任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感,要能够在对待学生的反复教育转化过程中,耐住性子,摸准病因,对症下药。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歧视,尽量做到耐心、宽容,通过控制无益的激情和冲动,以博大的胸怀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到班主任是一位和蔼可亲、谈吐文雅、豁达大度、有涵养有理智的人。

(4)怀有平常心。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在面对各种考核评比时是否能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就要求我们每位班主任要着眼于大局,真正做到把我们一切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学生的长远发展上,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总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一套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好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犹如阳光雨露,滋养生命,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戴中维.初探高中班级管理[J].当代教育论坛,2006,(02).

[2]薛岗.高中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1).

[3]张惠珍.柔性管理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