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5 17:40:03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第1篇

尽管“问题”和“问题意识”如此重要,但国内出版的经济学思想史著作,却鲜有以“问题”为核心来组织材料的。传统的“经济学说史”虽以“经济学的皇冠”――价值理论作为贯穿全书的骨架,却把其他包孕着丰富内涵的经济思想一笔掠过或拒之门外,甚至把不同于正统观点的学说简单斥为“谬误”。近来通行于世的经济思想史教材,例如亨利斯皮格尔编著的《经济思想的成长》,收集资料更加丰富,持论力图更加客观。然而,这些著作仍以人物和学派为纲领进行梳理,更像是博物馆里的展览陈列,读者或能“知道”更多的知识,却难在思想上得到鲜活的启示。

汪丁丁教授的《经济学思想史讲义》,是他在北京大学的“讲堂实录”,也是一部以经济学核心概念的发展为中心编撰的经济学思想史。作者始终认为,“经济学思想是对经济学核心议题的反省”,并以十几个“元概念”为骨架组织叙述全书,例如“财富”、“效用”、“价值”、“成本”、“利润”、“货币”、“均衡”等。作者反复强调这些核心概念所本有的“生命”与“张力”――概念越是基本,所包含的不同方向就越多,围绕它的争论和对话的可能性就越多,“生命力”就越旺盛。沿着时间之流,作者对这些核心概念的演化史详加阐释,娴熟地描绘了经济学思想发展的动态图像。

先看目录的读者也许会陷入困惑――为什么一部《经济学思想史讲义》,在讲完了“导论”(第一讲)和“方法论”(第二讲)之后,要以对“善与幸福”(第三讲)的讨论开头?细读全书可以发现,这样的安排绝非一时兴起,而是独具匠心。经济学与道德伦理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亚当斯密曾经是格拉斯哥大学的伦理学教授,《国富论》便是由伦理学脱胎而来。实际上,当代经济学与伦理学仍然处理相似的应用问题,即现实生活中的选择问题。经济学在讨论“效用”、“福利”的时候,免不了要追问“什么是善?”“什么是幸福?”没有对这些问题的追究,讨论“财富与效用”之类关键词难免底气不足。

作者以“正义”和“理性”这两个“重中之重”的概念收尾,更包含深意――如果对“社会正义”概念的论说,体现了作者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济世情怀,那么对经济学“理性主义危机”的批判反思,则构成了作者学术思想的“阿基米德支点”。作者认为,发乎人类理解力的“情境理性”和“判断力”的运用,是解决经济学“效率”和“正义”两大问题的钥匙,然而,要找到具体的解决途径,仍需研究者付出艰苦的努力。作者坦言,“别看这部分的讲稿只有两页纸,它提出的问题,可能还要琢磨几十年”。

从上世纪90年代在《读书》上讨论《经济学的关键词》起,汪丁丁就致力于经济学核心概念“正本清源”的工作。这份讲义的出版,可说是作者十余年阅读与思考的结集。为了使历史的叙述与现实相契合,作者引用了大量当代文献与思想史相互印证。不可否认,这本书体系比较庞大,不同概念间复杂的关联纠缠在所难免。对读者的整体把握能力而言,的确是一大考验。考虑到这层困难,此书在每讲前面都附有一张“心智地图”,即根据人类发散性思维特点而编制的思想网络图,以此描绘各讲的概念关联,使讲义眉目清晰,更便于读者理解和思考。

经济学是一门显学,经济学思想史却似乎是显学里的“冷门”。然而,回首20世纪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流大学对经济思想史也是关注备至的。即使肯尼斯阿罗这样以数理见长的经济学家,也亲执《经济学思想史》课程教鞭达十余年之久。如今,经济学前沿研究充斥着深奥的数学模型与复杂的数据验证,却越来越疏远了思想,而一门缺乏思想的学科是不会有长久生命力的。这部讲义,也许是经济学者向思想史宝库开掘的引路之作,引导我们在“根本问题”和“核心概念”的路上,与休谟、斯密、密尔等思想大师相遇、对话、共感、相知,感受到思想元典的浑朴之力与淋漓元气。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第2篇

(一)发展历程纵观统计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从中得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将统计学作为知识体系的核心,还具有较为独特、清晰的发展流程。这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利用3个发展阶段概括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下文针对这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第一个发展阶段:在该阶段,经济学专家主要关注国民经济的重要统计指标,研究比较国家经济实力的实际发展情况。第二个发展阶段:属于国家经济核查体系的完善阶段。多数和本体系有关的部门,在分类上更加细化,使得国家经济核查体系逐渐完善。在本阶段,统计学设计思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进,确定核心指标,形成指标体系和国家经济行业分类体系,细化国民经济结构部分等,不断充实宏观经济分析中的科学统计体系。在科学应用统计学的基础上,优化资料配置,将社会经济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三个阶段,也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目前所处的阶段。在本阶段,在经济统计领域中,形成了微观统计与宏观统计互相促进、互相融合、不断完善的新局势,使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信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化、网络购物以及企业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独立性地位更加重要。这就要求人们要从新的社会发展途径中,深刻理解经济统计,为统计分析打好基础。一些人无法全面理解国民经济核算,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主要是只是用来说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这无法发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分析作用。此外,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在旅游业、收支分配调节、交通运输、物流、金融体系以及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统计要求都无法得到满足。

(二)欧美发达国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多数经济学专家和统计学专家都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进行了研究。其中经济学家、统计学法威廉•配第就对国民收入总量进行分析、统计。随后,出现了价格与需求函数关系量化分析,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完善,进而实现统计和分析这两门科学的相互融合与共同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了国家经济核查体系,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充实国家经济核查体系。此后,出现了投入产出分析法与资金流量表。这些都极大了促进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推广应用和发展。

(三)中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统计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检查与制定工作之一,在企业,乃至国家所有部门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成为了总结与分析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但是就我国目前形势而言,统计学数据等有关内容并没有获得较为深刻的利用,统计学的重要性经常被忽视。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明确统计学在整个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研究方向、核心地位、知识体系中的关键所在等,并不断发展此趋势,利用措施弥补数据的不足和数据质量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采取现代统计学分析法,实现统计学的独立发展,以此发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

二、结束语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第3篇

我国医学类院校最早成立统计学本科专业的是第四军医大学,随后中山大学、潍坊医学院、滨州医学院等院校也相继成立了统计学本科专业。该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未来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和i皆发展,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熟练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卫生行政机关、卫生防疫及医药相关部门从事统计调査、统计分析工作,或在医药卫生、教育机构从事科研与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我院统计学专业本科(卫生统计方向)自2006年开始招生,其培养友案涉及的主干课程可分为医学类(含基础医学_、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统计类、数学类、经济管理类、计算机类、外语及人文社会科学7类课程。其中计量经济学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于统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已经学习的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掌握计量经济分析的方法和基础理论,通过模型研究经济问题的数量规律,对经济问题的前景做出正确的预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评价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即学生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含考勤、作业)组成。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终结性评价存在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内容缺乏全面性等诸多缺陷,而“一考定乾坤“的不公平评价方式也给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造成一定的考前突击、考试作弊现象ra,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迄今为止,尚没有形成性评价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应用的文献,但形成性评价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表明,它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信心得到增强M。因此,有必要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应用形成性评价的具体方案进行探讨。

2调查结果分析

自制“计量经济学课程形成性评价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态度等,以便改进。在2011级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本科学生中,抽取两个班级进行整群调査。发放调査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调i。问卷调査结果显示,首先是认识方面,91.25%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的主体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相结合;其次是态度方面,90.00%的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感兴趣,98.75%的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考核实行形成性评价有必要和很有必要;再次是授课效果评价方面,87.50%的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总体评价是优;最后从结果来看,95.00%的学生认为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对计量经济学的掌握有进步,87.50%的学生自我评价分数达80分及以上。由此可见,在计量经济学考核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保证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充分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增强学习效果,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3结语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第4篇

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变迁。因此,从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形成环境入手,方能探明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之演进原理,揭示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之发展规律。

(一)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形成的经济环境 随着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过去,当今世界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企业资产结构由有形化逐步向无形化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地位显著提升,逐渐居于主导性和支配性地位。经济价值和财富的创造不再是来源于传统的物质生产,而更多的是来源于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利用。会计是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反映与监督,会计的变化取决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必须服务于特定的经济环境。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现行会计模式赖以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了重大变更,对现代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发展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形成的法制环境 法制环境主要是由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和立体系统。法制环境对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自上而下的影响。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法律制度的完善,而法律制度的完善又加速了会计理论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突出了知识经济对国家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支配作用。这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促使了相关法律制度规范中对知识产权法律地位的重视。当前,知识产权在宪法和民商法中的地位凸显,《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的建立,充实了无形资产保护的内容,并逐步完善了无形资产的法律制度。这为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法制环境,使无形资产也随之成为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核心控制对象。

(三)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形成的文化环境 文化是经济和法制政策的根源,决定着会计理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文化环境是制约和影响会计模式形成与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由思维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趋向、行为准则和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构成。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体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财富。不同社会和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导致了各国会计模式的特色性。当前,各国会计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就体现在无形资产会计的差异上。西方文化中对个人价值的关注促进了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本会计的发展。我国文化中的相对保守主义和集体主义等,促进了无形资产会计中的谨慎性和对公允价值的排斥性,也形成了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独特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文化的差异性,既导致了无形资产会计在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演进阶段

环境的变迁促进了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也拓宽了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研究的边界,使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历经不同发展阶段。

(一)传统无形资产会计阶段 传统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所探讨的通常是无形资产的基本理论及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所涉及和规范的问题,主要体现于对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研究。(1)时间。据考证,国外对无形资产问题的研究是在19世纪末期,由美国经济学家托尔斯・本德首次提出无形资产概念。19世纪末期以后,无形资产开始被司法实践承认并在一系列经济纠纷案中得到强化,而会计和资产评估活动也推动了无形资产的运用。1926年,我国著名旅美会计学家杨汝梅先生的《无形资产论》为无形资产会计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1985年,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首次将无形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而我国开始全面系统的规范无形资产会计是自1992年的会计改革之后。1993年,在《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中我国对无形资产首次作出了权威完整的官方界定。(2)关键词:“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在会计上,无形资产通常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因此,传统无形资产会计阶段主要是对专利权、商标权和非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的探讨,这些无形资产的会计理论问题基本已经反映在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之中,纳入会计法律制度与规范之内。(3)主要理论成果。一是无形资产的基本理论。无形资产基本理论主要涉及无形资产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分类及特征分析等。国内外对无形资产概念的界定主要采用直接列举法(西德尼・戴维森,1983等)、特征归纳法(佩顿,1922等)和本质描述法(杨汝梅,1926;巴鲁克・列弗,2001;等)三种方法。概括而言,无形资产概念的代表性观点有:超额收益观、无形固定资产观、无形资源观、智力资本与知识资产观、无形财产权和无形成果观、集合观、未来收益要求权观、非货币性资产观等。对无形资产分类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按是否具有存续期限分类、按是否可辨认分类、按存在形式分类或产生的条件分类、无形资产的扩展分类、广义和狭义无形资产的分类(汤湘希,2010)。而在无形资产特征上,学者们提出了“三特征说”到“八特征说”等不同观点,均赞成无形性和价值不确定性特征。二是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对传统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于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中。伴随会计国际化的趋势,世界各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逐步趋同,我国经过对《企业会计准则》的多次修订,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都有了比较详尽的理论规范。而自1996年至今,我国会计学术界已召开九届无形资产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其中均涉及无形资产会计准则,至今争议仍较大的问题主要在于:无形资产准则核算范围;研发支出资本化与费用化问题;无形资产摊销问题;无形资产价值评估问题。

(二)商誉会计阶段 在无形资产会计理论问题中,商誉会计理论问题是关注最多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国内外学者曾从经济学、会计学和法学角度对商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其本质上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使得商誉至今仍是会计界尚待解决的难题之一。(1)时间。根据美国在线辞典中关于商誉的定义,商誉(Goodwill)一词最早出现于12世纪。然而,商誉普遍引起会计界的重视并出现于会计账簿中却始于19世纪末期。1926年,杨汝梅先生所著的《无形资产论》(Goodwill and other Intangible Assets),实质上就是商誉会计研究的典范。(2)关键词:“商誉”。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术界对无形资产的研究主要都集中于对商誉的研究上。应当说,无形资产最初的雏形即为“商誉”,而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研究最初则源于对商誉会计的研究。(3)主要理论成果。一是商誉的基本理论。法学、经济学和会计学领域均对商誉的概念提出了不同的概念。以会计领域而言,其更侧重于从计量角度审视商誉。至今为止,会计界对商誉的概念与本质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代表性观点有总计价账户观、超额收益观、好感价值观、“核心商誉”观、协同效应观、无形资源观和核心能力观等。对商誉的分类,学者们基本赞成将其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两类。而大多数人也基本认为商誉的构成具有多元性,由许多因素所构成。二是商誉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我国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商誉予以确认和计量。对于外购商誉(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大多数学者坚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传统做法,只是对某些计量问题有所分歧。目前,商誉计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计量法,即超额收益法。另一种则是间接计量法,即割差法或残值法。对商誉的后续计量则主要有直接冲销法、系统摊销法、减值测试法、永久保留法四种典型计量方法。而会计学界对商誉会计理论争议较大的主要是自创商誉和负商誉的确认与计量。负商誉是否存在?自创商誉应否确认?如何确认?自创商誉能否计量?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待商誉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三是商誉会计报告理论。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商誉信息披露在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反映严重不足,而学者们对于商誉信息是表内确认抑或是表外披露持不同观点。有的学者(张秋生、李玉菊、冯卫东)提出,无论是并购商誉还是自创商誉,都应当纳入会计报表核算体系,反映在财务报告中。也有学者(侯海玮等)提出,商誉信息披露应采用表内谨慎确认与表外补充披露相结合的方式,对商誉的不同信息以不同模式反映在财务报告中。这些理论的适用性目前并未能在实务中得到证实。实质上,其理论分歧主要源于商誉会计计量的复杂性,因此,商誉计量的完善依然是商誉会计理论与实务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智力资本会计阶段 智力资本虽不完全等同于无形资产的概念,但其内涵与外延却与无形资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学者甚至认为智力资本即为无形资产(安妮・布鲁金,1996;托马斯・A・斯图尔特,1997)。(1)时间。理论上,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IC)最早是西尼尔(Senior)于1836年作为人力资本的同义词提出的。1969年,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发展了这一概念,首次明确提出了“智力资本”这一名词。智力资本会计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会计内容的扩展与升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会计与经济管理领域的学者们就开始了对智力资本确认、计量与报告的研究(Guthrie&Petty,2000)。1995年之后,瑞典Skandia保险公司的一系列智力资本报告为智力资本理论奠定了现实基础。而我国对智力资本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末期。(2)关键词:“智力”、“知识”。“智力(Intellectual)”与“知识(knowledge)”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汇,但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均可由“Intellectual Capital”这一词汇翻译而来。在许多文献中,“智力资本”、“智力资产”、“知识资本”和“知识资产”等术语经常混淆使用,这些词汇虽有细微差异,但在本质上并无实质差异,均突出了知识经济中“智力”与“知识”的重要性。(3)主要理论成果。一是智力资本的概念与构成。关于智力资本概念主要从知识和能力观角度、企业权益角度、企业价值认定角度三个方面进行界定。而对智力资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二元论、三元论和多元论。到目前为止,西方大部分学者支持智力资本三元论,即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三个部分。二是智力资本会计的理论基础。有研究者认为,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和智力资本稀缺可推演出智力资本会计的理论基础(谭劲松等,2001)。智力资本会计流派以企业契约理论和基础资源理论为理论基础,其研究重点为智力资本的测量、评价、呈报和信息披露(李东伟等,2009)。而有些研究者(冉秋红,2007;杨帆,2010)认为,智力资本会计以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能力理论、知识理论为基础。三是智力资本会计计量理论。目前已经开发出的智力资本测量体系主要包括以财务指标评价为主的客观测量和以量表测评为主的主观测量两种方式。这些计量方法可分为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两类。从财务角度对智力资本的会计计量方法包括经济增加值法、托宾Q比率法、现实期权法、智力资本会计法与智力资本潜能增值法等单因素测量法,以及斯堪迪亚导航仪法、平衡计分卡法、无形资产监视器法与技术经济人法等综合测量法(朱瑜等,2009)。由于智力资本构成要素在不同行业及不同阶段的异质性,至今还没有一种计量方法被普遍接受。四是智力资本会计报告理论。20世纪90年代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学者、学术性团体和企业开始对智力资本计量与报告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些智力资本报告模式中影响最大的是无形资产监视器、斯勘迪亚导航器、智力资本评级、丹麦智力资本报告指南、欧盟智力资本报告指南等几种典型的智力资本报告模式(董必荣,2010)。

(四)无形资产会计新阶段 20世纪90年代,“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使得以无形资产为载体的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凸显,也促使了无形资产会计的新阶段――核心竞争力会计阶段的形成与发展。(1)时间。“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于1990年由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率先提出。至此之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已历时二十余年,核心竞争力理论问题一直是经济学与管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长期以来,鲜少有学者从会计视角研究核心竞争力。21世纪初期,学者们开始关注核心竞争力理论与会计的关系,并初步尝试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研究。谭劲松、熊传武(2000)明确提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应该怎么办”这一命题,正式开始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会计关系的探讨。(2)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随着人类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内容。企业核心竞争力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汤湘希,2003)。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其载体(李悠诚等,2000)。核心竞争力会计成为无形资产会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而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亦随之成为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3)主要理论成果。一是核心竞争力理论。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概括其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流派主要包括能力流派、资源流派和知识流派等不同流派。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已基本形成了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构架观、平台观、技术能力观等观点(陈劲等,2000)。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从“三特征说”到“八特征说”不等,而其要素则从“两要素”至“十三要素”不等。二是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基本理论。一些学者(如姚刚,2003;汤湘希,2003,2006,2009;盛明泉和李昊,2006;林克利,2008)对核心竞争力会计的概念进行了不同的描述,但总体而言,均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应包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在已有研究中,部分学者基于财务会计视角进行了研究(如姚刚、汤湘希等),而部分学者则主要基于管理会计视角进行研究(如胡玉明、冯巧根、黄曦、郑丽惠、林克利等)。三是核心竞争力会计核算理论。当前只有少数研究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核算体系进行研究。有研究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属于一项资产,可在改革现行财务报告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参照其他资产确认方法予以确认。同时,将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模式结合,形成了以过去超额收益为基础、以未来现金流量为基础和其他计量方法等三类具有代表性的核心竞争力会计计量方法。对核心竞争力会计报告,则可采用自愿信息披露机制,通过彩色报告模式、对内报表与对外报表相结合的模式或表内披露与表外披露结合的模式等进行揭示与披露。然而,核心竞争力的难以计量性,必然导致对货币计量假设的挑战,对现行会计概念框架提出挑战,也影响了实务中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确认与报告。因此,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会计核算,首先应从理论与实务上解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计量问题。

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上述四个演进阶段并非绝对的递进发展关系,而更多体现为交叉融合与并行发展的关系,这主要源于社会经济发展对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发展的促进,使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体现出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的异质性。

三、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19世纪末期开始,国内外学者们对传统无形资产会计、商誉会计、智力资本会计及核心竞争力会计等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这些理论对无形资产会计实务的运用与完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然而,由于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的复杂性,使得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仍然存在值得深思及尚待完善之处。

(一)完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框架 未来无形资产会计理论研究应注重完善其框架体系。(1)明确无形资产会计边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过较长时间的理论探索之后,无形资产的边界在逐步拓宽的同时也有泛化的趋势。从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发展之初开始,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商誉、人力资产、智力资本(或资产)等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混淆不清。明确界定无形资产的边界,是完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框架的基础和前提。(2)补充或更新会计概念框架。当前,对诸如商誉、核心竞争力等会计理论的主要争议源于无形资产的难以计量性及难以确认性。对此类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将导致对当前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等的挑战,进而引起对现行会计概念框架的变更。因此,建立完善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体系,需要补充或改革现行会计概念框架体系,将更多信息纳入会计信息系统。(3)建立无形资产会计系统。在明确无形资产边界的前提下,对无形资产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建立较为全面的框架系统。为此,可采取以下做法:一是在现行会计系统中,确定哪些无形资产应当确认与计量,并在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中反映或披露;哪些无形资产采用其他报告形式予以披露。二是在现行会计系统基础上,补充建立一套适应无形资产的辅助会计框架。三是对现行会计系统进行彻底变革。

(二)加强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建设 在完善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推进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建设的改革,将是无形资产会计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1)扩宽无形资产确认范围。受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确认标准的限制,目前我国准则中所确认的无形资产范围较窄,仅确认一些知识产权类的可辨认无形资产。然而,这远远不能反映企业真正拥有和控制的无形资产。为此,应考虑适量扩充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确认范围。智力型资产、人力资产等是否应予确认?自创商誉是否确认?网络经济中计算机软件、网址和域名等无形资产是否确认?等,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正确区分自创无形资产研发支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应予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而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应予费用化。自创型无形资产的计量,必须正确分配企业研发支出,根据研发特点区别对待。因此,提高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合理分配研发支出是无形资产准则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3)改善无形资产会计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一直是会计界的难题。关于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是否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否对无形资产采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模式,以保证无形资产的充分披露?在考虑无形资产减值时是否应考虑增值?这些问题应结合无形资产会计理论体系的完善对会计准则进行适当调整。(4)强化无形资产信息披露。针对目前披露过于简略的现状,对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应合理界定披露范围,分类进行整体和具体的披露。并结合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框架的完善增加披露的方式和内容,如详细披露企业的研发支出和其资本化与费用化的具体金额及无形资产的辅助信息等。

(三)构建无形资产审计理论体系 随着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不断提升,无形资产数量和种类的增加扩大了无形资产审计的比重,而无形资产计量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其审计的难度。由于现今许多企业无形资产观念单薄,无形资产管理较为混乱,致使无形资产流失严重。对比其它有形资产审计,无形资产审计更具复杂性、风险性和综合性,因此,无形资产审计应在强化责任和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的同时,兼顾效率与效果原则。适当合理进行无形资产审计,应构建无形资产审计理论体系,拓展无形资产审计领域的研究。而建立无形资产审计的研究框架则是无形资产审计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完善的商誉会计和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基础上,构建商誉审计框架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审计框架等。

[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课题(批准号2011B09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1072166)阶段性研究成果]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第5篇

1.1教学的目的

了解以公司法为核心市场主体法、以物权法和知识产权法为核心的财产法、以合同法为核心的市场交易行为法、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市场交易秩序法、税法为核心的市场调控法、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为核心的市场监督法、以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为核心的经济纠纷解决法。

1.2教学的意义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立法活动,2015年3月15日修改并实施的《立法法》第八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六)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七)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八)民事基本制度;(九)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十)诉讼和仲裁制度;……”只能制定法律的(六)到(十)项都是关于经济法的,足见经济法教学的意义重大。

2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的问题

首先,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很多教师直接从这个大学到那个大学,没有实际进行过立法、司法、执法等领域的法律操作,举的案例都是从书本到课堂,很不生动;其次,教师教学没有针对性。很多教师不管下面坐的是那个专业的学生,教学往往采用相同的案例轮流适用,忽视了经管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最后,教师教学不能与时俱进。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经济立法也在不断完善,司法领域出现很多新型案件,但很多教师还是使用老案例旧思路教学,不进行前沿理论的研究。

2.2学生的问题

首先,经管类专业学生对学习经济法认识不足,经济法是平台课或专业基础课,不是经管类专业主干课程,很多学生没有考虑为什么学经济法?学到了什么经济法知识?更不知道如何具体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经济法律问题?其次,经管类专业学生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对经济法的没有兴趣,没有兴趣怎么学好经济法?最后,经管类专业学生草率应付经济法考试,学生为了通过考试,使用要求老师考前划重点或者作弊等方式来应付考试。

2.3教材的问题

经济法教材的滞后性。教材是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价值观念、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具有静态性。但是经济法顺应于国家立法、司法、执法等法治发展进程的,经济生活也是日新月异,不断会产生新问题、新案例,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因此经济法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一本落后的教材,怎么给学生使用和老师教学?

2.4课时的问题

由于经济法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不是专业主干课,很多学校往往只开设32学时到40学时,导致很多内容没有时间讲解。对于没有法律基础的经管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么短的教学时间,理解法律条文都存在很大难度,更不谈用法律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没有足够的学时,怎么学好经济法课程?

3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3.1针对教师的问题

首先,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比如每5年去律师事务所等企业、法院、检察院顶岗实习至少6个月或者每到寒假暑假去上述单位挂职学习。在那里可以得到大律师、大法官和检察官的指导,可以认识很多优秀的法律界同事,可以接触真实而鲜活的法律案件,可以让自己的法学专业得到发挥的空间和境界的提升。其次,要求教师制作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教案。比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计划,不同教案。比如工商管理专业至少三分之一课时;讲公司法和劳动合同法;市场营销和物流专业就要至少三分之一课时讲合同法;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至少三分之一课时讲税法、会计法和票据法;金融专业至少三分之一课时讲金融法等。最后,要求教师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发表法学论文。在课堂授课的教学方法中,把自己论文中或别人论文中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学生。在案例教学法中,以律师事务所等企业、法院、检察院顶岗实习真实的活动情境或事件为题材,或选择网上有目的性、时效性的热点事件为题材,老师总结争议焦点,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头脑风暴式”的对案例提出自己的看法。

3.2针对学生的问题

首先,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对学习经济法认识。从法律案例讲解中强调经济法对每个人的意义。比如于润龙案前后经历13年,当事人两次入狱,四次受审,几经反复,终获无罪。于润龙案说明人治的时代,个人生命随时可能被国家机关剥夺,个人财产随时可能被国家机关以各种名义侵占。中国只有走法治,个人生命和财产才能得到保障。说明经济法很重要。其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比如可以进行法律顾问式教学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法律顾问教学教师的指导下,为处于纠纷中的法人、非法人企业和自然人提供法律咨询、解决他们经营中的法律困惑,为他们提供解决法律问题的思路。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角色小组,分别代表原告、原告的法律顾问,被告、被告的法律顾问,法官、仲裁员等对案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最后,改革成绩评定标准。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热点问题讨论题,法律顾问教学角色扮演教学,以学生在案例的处理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参考依据。期末考试一律闭卷考试,考前不准划重点,严查作弊,倒逼学生学习经济法,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3.3针对教材的问题

可以用电子教材和纸质教材结合方式解决经济法教材的滞后性的问题。电子教材是指数字化、交互功能的智能化将教材内容以科学直观的视、音、图、文展现出来的通过电子介质阅读的课本。电子教材形式多样,比如PPT,WORD文档。教师定期发放PPT,WORD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电子教材上的案例和最新法律条文和法学理论。电子教材可以弥补纸质教材滞后性的缺陷,可以加入书签、笔记和标注等功能,更好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传统教材模式向现代网络化教材转变提供了好的模式。

3.4针对课时的问题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第6篇

关键词:广告学;核心研究问题;研究视角;理论视角

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式各种各样,多种形式的广告逐渐的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伴随着产品的宣传手段多种多样,广告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与广告的有关的知识也就逐渐的形成了一种体系,逐渐的涵盖了传播文化、经济学理论,甚至涵盖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所以本文对于广告学之中的核心研究文艺以及视角进行了相近的分析。

一、广告学的核心的研究问题详述。

当代的各种各样的产品繁多,多样化的广告也就随之衍生而出,也就衍生出了一系列对于广告的研究,也就是本文下文将要介绍的广告学之中的核心的问题,正是这些核心问题使得广告学在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1广告学与社会的具体的关系。

广告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其向社会传递了多种多样的信息,无论是盈利性还是非营利性的广告,都会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所以,笔者认为广告学会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广告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广告学传递的信息之中,涵盖了许多社会上的元素,例如在一条广告之中,可以包含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政治问题,社会上的文化因素,甚至是可以在广告之中加入现代社会上的科技元素,在这些元素的影响之下,广告的形式多样变得更加,其中表现得内涵也就更加具有了社会的含义,给社会带来了许多的积极的影响,所以广告与社会具有相当的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广告系统成为了一直具有强大力量的文化元素,传递了社会上广泛推崇的信念、理想、大众文化、社会审美、以及代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所以广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广告学的核心研究的问题。

1.2广告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

广告学的存在形式,将其分为了公益广告形式以及商业广告,作为大多数的商业广告形式存在的广告,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产品的最主要的特点以一种鲜明的形式展示在社会大众的眼前,以期使得观众可以记住广告的主体,对广告产品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这也是商业广告的主要的利润来源,当商业广告实现了这样的目的之后,广告学在商业广告的制作上也就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从另一层面上说,商业广告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以及问题都是广告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另外,在公益广告的制作上,传递的社会理念是我国传统的美德,对于我国社会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对于社会大众的价值观的健康发展也就有着相当大的意义。

可见,广告对于社会大众的行为有着积极的影响,其中还涵盖了社会上最为关心的信息的传递,这样的影响力根据广告业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广告产业机制。

1.3广告系统自身的核心问题研究。

无论广告业有着怎样的社会效应,其本身最主要的还是其自身的发展形式,也就是广告业其自身的发展形式以及运作的行业规律。在广告业之中,每一个广告公司的侧重点不同,制作的环节以及形成的系统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各种行业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制约使得广告业自身的也形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核心问题。

在进行深入的研究之中,广告业之间的问题也就是行业的运行规律以及对行业的经验的研究,使得广告业的自身的发展问题成为了一项对于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有利的一项值得审图研究的问题。

1.4广告业核心问题的总结。

在广告业的发展潮流趋势之中,随着社会的变化速度,广告业必需时刻追随着社会的潮流发展,所以广告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广告业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广告业自身的成为了广告业内的最为核心的问题,在这样的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下,为了更快的加快发展脚步,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只有采用最新的视角研究才能将这些问题做到最佳的处理,甚至是将其中的优势发挥出来。

二、在广告学之中的研究视角。

伴随着广告学的健壮的发展,对于广告学中的核心问题的研究,采用新的视角进行研究,是一项必要的措施。

2.1在传播学的视角看广告的核心问题。

追究广告的最初的起源,广告归根结底是传播学,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倘若一个广告具有了优秀的传播途径以及传播的形式的时候,这一支广告也就可以被品评为一支成功的广告,所以,在传播学的视角上审视广告的发展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

在传播学的视角里,广告必需具备的就是品牌效应、并注意品牌的形象,如何将广告产品的特点鲜明的表现在广告之中,并要时刻的注意广告带来的利润效益,所以传播的形式以及传播的途径就相当的重要,在塑造一支广告的时候,在传播学的视角上看待广告的订制是一件重要的问题,在传播学的角度扩大广告的传播效益是增强广告人文性的重要视角。

2.2在经济学的角度上看待广告的核心问题。

广告的制作问题在实现了社会效益的基础之后,最终的目的依旧是实现一定的经济利润,只有这样广告业才能够茁壮的成长。在经济的角度上观察,广告在制作的时候需要考虑制作的投入以及能够带来的产出,能够发挥的社会效益的大小以及在众多的竞争产品之中如何能够起到最佳的竞争效应,所以在经济的角度上,广告的成本以及盈利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当一定的经济基础形成之后,才能做到最佳的广告制作,广告的传播效应也就可以起到最佳的效应。也只有在一定的经济效益下,才能将广告学的意义发挥到极致,使得广告具有真实的意义。

三、总结。

广告学的发展在我国的社会上从出现到发展昌盛的过程之中,经历的时间尚且不算很长,但是有着很强的意义,虽然广告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阻碍,但是只要解决了广告业的核心问题,在最佳的研究视角解决类似的问题,广告业也就可以顺畅的发展,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第7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经济赶超

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326—02

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甘落后、勇于进取的民族。自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无数的先进分子为了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一个独立、自由、繁荣、昌盛的现代化中国而前仆后继。他们坚信中华民族的落后、贫弱只是暂时的,坚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振兴,中国一定能够赶上和超过西方。近现代中国就是在这种强烈的赶超意识支配下,走上了追求现代化,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艰难历程。

从鸦片战争后的魏源,康有为,孙中山等民族思想先驱的各种尝试,到中共成立后,以为代表的历代领导核心的探索与实践,一路走来,充满艰辛与挫折。中国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历程,是一部中国近现代追求现代化的奋斗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先驱及中共成立后历代领导核心经济赶超思想的发展史。王军教授独辟蹊径,其编著的《百年追求——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经济赶超思想研究》一书,将研究的视角定位于经济赶超思想,以此来论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率领中国人民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的历史。这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确实是一个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全书除去前言和最后的结语部分,共分为八章。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铺垫。第一章奋起赶超:当代中国经济“赶超”的历史必然。详细介绍了“赶超”思想的内涵,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论证了当代中国经济“赶超”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章“夙愿追求”:“赶超”思想的由来,主要梳理了“赶超”思想的理论渊源,论述和评价了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民族先驱者的“赶超”思想。第三章到第八章是全文的主体。第三章“大干快上”:的经济“赶超”思想;第四章“改革开放”:邓小平的经济赶超思想;第五章“与时俱进”:的经济“赶超”思想;第六章“科学发展”:的经济“赶超”思想分别从时代背景、思想内涵和特征等方面详细的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共历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的经济赶超思想,让读者从历史的逻辑演变中对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的经济赶超思想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第七章“继往开来”: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经济“赶超”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则对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的经济赶超思想进行归纳分析,剖析了他们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论证了他们的思想继承和发展的逻辑关系。第八章“现实审视”: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经济“赶超”思想的历史启迪则是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王军教授将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的经济“赶超”思想与时下我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相结合,得出了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经济“赶超”思想对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的历史启示,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在追赶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该书将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的经济“赶超”思想,置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和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规划的图景中予以观照,力图系统地研究阐述中共历代领导核心领导中华民族追赶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思想演变轨迹和继承发展创新之处。进而揭示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发展的历史规律,为新世纪中国赶超发达国家,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思考和历史借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书对于中共党史研究和现代经济史研究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通阅《百年追求——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经济赶超思想研究》一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选题新颖,视角独特

对于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段历史的介绍,大部分学者都是从经济上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上的四个现代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政治上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方面展开介绍和论述。很少学者能够从“小点”入手,将这段历史陈列在读者面前。而本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此,同样是介绍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历代领导核心带领中国人民,追赶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王军教授另辟蹊径将研究的视角集中于经济“赶超”思想这一个小点之上,以点代面,点面结合,让读者从经济“赶超”思想演变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二、结构严谨,逻辑严密

作者针对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经济赶超思想这一问题,构建了一个内在关联的逻辑体系。该书的前两章首先进行理论铺垫,在简单介绍经济赶超思想的内涵后,深刻论证了当代中国经济赶超的必然,然后梳理了赶超思想的理论渊源,概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先驱者的赶超思想,紧接着按照时代的顺序分章节从时代背景、思想内涵、思想特征等方面详细的阐述了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的经济“赶超”思想。在此基础上,作者在第七章对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的经济赶超思想做了深刻的对比分析,剖析出它们之间的历史继承和发展关系。最后,作者结合当今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得出了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经济“赶超”思想对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的历史启示,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在追赶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全书内容严谨,逻辑严密,通读全书让人感觉前后连贯,上下呼应,环环相扣,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一气呵成。

三、内容充实、理论深邃

从该书所列题目来看,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信息量,作者首先阐述了赶超思想的内涵,然后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华民族的夙愿追求和中国的现实选择等发面深刻论证了当代中国经济“赶超”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章“夙愿追求”,追述历史阐述了赶超思想的由来,第三、四、五、六章分别从时代背景、思想内涵和特征等方面详细的论述了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的经济赶超思想。第七章对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经济“赶超”做了对比分析,剖析了他们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论证了他们的思想继承和发展的历史逻辑。第八章则是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得出了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经济“赶超”思想对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的历史启示,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在追赶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征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使得整部著作内容系统、丰富、充实。

四、注意史与论的结合,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该著作材料剪裁得当、取舍有度,内容丰富翔实而不凌乱。既有科学的考证,又有大胆的阐释。每一个论点的得出,都有扎实的材料为支撑。内容详实,史论结合。

注意史与论的结合,应该是该著作极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在理论铺垫中,作者联系鸦片战争及以后的历史,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前思想先驱们的赶超思想。随后,作者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深刻剖析了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经济赶超思想的内涵、特点以及历史演变。其次,作者十分注意分析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经济赶超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从理论和历史渊源上厘清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的经济赶超思想的内在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历史逻辑关系。在该书的第七章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作者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的经济赶超思想的异同点,从时代紧迫感与历史使命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人民群众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处理、自力更生的内涵、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中共历代领导核心经济赶超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性强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第8篇

英文名称:Economic Review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3425

国内刊号:42-1348/F

邮发代号:38-204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