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体检前台工作计划

体检前台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2-04-22 10:50:50

体检前台工作计划

体检前台工作计划第1篇

2015年9月,公司印发《设备主人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广州局对设备主人管理工作进行试点探索。广州局积极落实公司要求,承接细化工作方案,成立专项工作组,选取试点站点(班组)、明确工作要求,在生产部门进行设备主人管理模式试点工作,为总结工作经验和不足,不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特开展试点工作总结汇报。

一、工作目标

根据网公司《设备规范化管理标准(试行)》、公司《设备主人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按照“试点应用,分层次、分阶段,突出核心”的思路,以设备为主体,开展核心业务监督,建立设备主人管理机制。通过监督设备管理各专业工作计划的制定、执行与回顾,向上承接管理要求,避免设备管理责任缺失问题;向下明确执行要求,确保设备规范化管理要求落地。强化设备管理责任传递链条,实现促进设备规范化管理、提升设备运维管理水平的目标。

二、工作思路

1、必要性分析

目前,变电专业工作分变电运行、变电检修两大业务领域,分别由不同部门组织开展工作,业务相对独立。某些业务流程节点较多,不同部门分别负责同一业务流程中的不同节点,虽然可以通过制度、标准对流程节点加以规范和管理,但是一旦制度空白或者理解偏差,极易造成流程中断,导致责任链条断裂,不利于生产业务的闭环管控。并且,运行班组按照“三班倒”的模式开展工作,运行业务本身也存在持续性不够的情况,可能出现表面上各运行班组都在负责、实际上无人关注等“人人都在管,实际无人管”的现象。

输电专业工作按运维一体化开展,日常巡视和检修维护均由输电班组人员开展,工作整体性较好。但是输电专业往往以班组为整体,统筹安排班组工作,部分工作未具体到人或者工作持续性不够,缺乏对设备的持续管控。此外,输电业务区域分散、跨度大,也增加了工作管控的难度。

基于以上实际问题,目前设备管理各环节“工作是否达标、执行是否规范,整改是否及时”等问题缺少责任主体去持续跟踪、监督整改情况。因此,很有必要在现行设备管理模式下,并行建立监督机制,为每类设备或某区域设备配置专人,负责所辖设备的全方位监督,实现每台设备有人跟踪、有人检查、有人维护、有人负责,提高发现问题、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效率,强化设备管理责任传递链条。

2、总体原则

(1)厘清工作主次,明确工作职责。设备主人的职责定位为“第三方”管理、检查、督促整改,监督原有业务的执行环节,不改变原有业务的执行流程。因此,设备主人不能混淆了作为原有业务流程节点的职能与“第三方”的监督职能。

(2)突出核心业务,确定工作内容。生产业务管理内容众多,流程节点复杂,在设备主人试点探索阶段,尚无成熟的经验,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应立足于基础性工作、设备运维直接相关的核心业务,衔接网公司《设备规范化》要求,便于统一各部门认识,有效推进设备主人试点工作,快速积累工作经验。如设备台账图档等基础性管理工作,缺陷管理、检修维护计划、运维策略等核心业务管理工作。待设备主人管理机制运转顺畅后再逐步增加工作内容。

(3)兼顾生产实际,分步试点实施。广州局管辖站点众多,在设备主人管理模式探索阶段,不宜在所有站点开展。同时,考虑到不同站点之间比较、借鉴性,分别在变电、输电专业各选取两个站点(班组)开展试点。其中,变电专业,选取投产年限相对较短、设备较多且运行趋于稳定的穗东换流站代表特高压直流,投产年限长、设备较少且运行稳定的肇庆换流站代表常规超高压直流作为试点;输电专业,选取班组管理工作相对出色的输电6班(广州工作站)、输电9班(增城工作站)作为试点。

(4)弱化责任考核,提倡正面激励。设备主人管理模式属于当前运维模式之外的另一套体系,本身不是岗位职责规定的任务,在设备主人管理模式处于探索、试点阶段,工作流程、机制均不完善,应以激励为主,提高设备主人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不进行考核,以免造成设备主人“只关注自身管辖设备”,不关注其他设备,而忽略了自身岗位职责范围内业务。

(5)确保主体唯一,配置设备主人。公司方案要求变电设备配置2名设备主人,分别由运行和检修人员担任。目前管理模式下,各站设备的检修业务由检修班组长进行统筹管理,检修班组长对其负责维护站点设备运行情况均要掌握,相当于班组长即为检修主人。同时,同一设备配置多名设备主人容易造成责任缺失或者职责界定不清,因此,每类设备只配置一名设备主人,由运行人员担任,真正履行主人职责。

三、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2015年9月,公司印发《设备主人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广州局对设备主人管理工作进行试点探索。

2015年10月,广州局在认真领会公司设备主人建设工作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局实际开展积极讨论,印发《广州局设备主人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设备主人工作职责,选取穗东站、肇庆站、输电6班、输电9班作为试点站点(班组),开展台账图档管理、缺陷管理、检修计划管理、运维策略管理四个模块的工作监督,明确 设备主人工作运转机制等。

2015年11月,设备部组织开展工作方案宣贯培训暨设备主人试点工作动员会。各生产部门、试点站点和班组利用部门例会、站务会、班组安全学习等形式,对方案进行学习和讨论,并按方案要求配置设备主人61名、制定设备主人工作计划。变电二所还专门组织专题会议,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了部门设备主人试点工作方法。

2015年12月,按照方案要求,各试点站点、班组正式启动设备主人管理工作。

2016年1月7日,设备部组织召开设备主人第一次月度例会,讨论试点过程中好的做法和遇到的问题,对方案中部分执行性不强的措施及时纠偏,并对下一阶段做法进行讨论和明确,进一步增强了设备主人管理的可执行性,推进设备主人管理现场落地。

2016年3月3日,组织召开设备主人第二次月度例会,对试点工作进行回顾,初步总结设备主人建设工作经验,理顺工作流程并固化已有成果。3月29日,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总结报告编写内容和要求。截止3月底,变电专业开展检查、监督工作1052项,对于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均通过工作联系单进行跟踪和反馈,共发出工作联系单51份,主要问题为部分厂家维护手册缺失、不具备消缺条件的常发同类的缺陷、消缺后未及时填写消缺记录。输电专业开展检查、监督工作602项,发出工作联系单27份,主要问题为设备变更后台账更新不及时、部分树障未及时清除等。

2016年4月,根据方案要求进行设备主人试点工作开展全面总结,形成总结报告。

四、工作模式

1、总体运转机制

根据设备主人管理的总体思路,设备主人开展检查、监督工作,沿用“计划+表单(记录表格)”工作模式,按照“确定工作内容-配置设备主人-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工作监督-反馈存在问题-定期分析总结”的模式,实施设备主人管理,持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设备主人总体工作流程见附件1。

(1)确定工作内容

根据工作内容总体思路,在试点阶段,首先立足于基础性工作、设备运维直接相关的核心业务,按照“先简后繁,已有标准的先执行”的原则,确定从设备台账图档管理、缺陷管理、检修计划管理、设备维护管理四个维度开展设备主人工作。同时,以《设备规范化管理标准》为工作要求,促进设备管理水平提升,避免“两张皮”。

(2)配置设备主人

变电专业按照“一类型设备配置一主人”的原则,由站长结合设备重要程度、人员技能水平配置设备主人,建立设备主人档案,实现设备的全覆盖。同时,明确相应设备的检修责任人或联系人,负责跟进发现的问题。变电设备主人配置表见附件2。

输电专业按照区域,由站长根据输电线路外部情况、人员技能水平配置设备主人,设备主人负责责任区域内输电线路、杆塔及外部环境的管控。输电设备主人配置表见附件3。

新设备投运、设备变更、人员岗位调整等情况发生时,及时更新设备主人档案。其中,新设备投运或设备变更前一周、人员岗位调整后一周内,做好相应变化管理。

(3)制定工作计划

设备主人针对所管辖设备,围绕工作内容,收集设备主人监督工作所需的资料(如三年滚动计划、消缺计划等技术资料、手册),按照设备主人工作流程、管理节点及跟踪时间要求,每月25日梳理制定需要跟踪的工作,形成下月设备主人工作计划,格式见附件4。

(4)开展工作监督

按照设备主人工作计划,逐项开展工作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一是检查工作到期是否开展,二是检查已执行的工作是否符合规范,并按照附件4填写工作记录。

(5)反馈存在问题

当设备主人在检查和督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及时填写设备主人工作联系单(附件5)报站长,由站长统一编号后反馈给被监督对象所在部门专责,对口部门专责2日内对工作联系单进行反馈。设备主人根据收到的反馈联系单对整改情况跟踪,直至问题处理完毕。

(6)定期分析总结

设备主人每月25日对台账图档管理、缺陷管理、检修计划、设备运维管理工作运转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形成记录(附件4),记录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对于未能及时整改的问题进行持续跟踪,并编制月度总结报告(附件6),对当月开展设备主人工作发现的问题、需协调的问题、好的经验做法等进行分析总结。

2、具体工作内容

设备主人管理工作内容包含台账图档管理、缺陷管理、检修计划管理、设备运维管理。以下按变电和输电专业,分别对具体开展内容进行说明。

(1)台账图档管理

根据台账图档管理规定,设备主人负责监督所管辖设备台账和图档资料(使用说明书、图纸)等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设备变更时监督落实台账、图档的变化管理。

Ø 变电专业

管理内容

管理职责

内容

分类

监督资料

(支撑材料)

工作内容

时间要求

台帐图档管理

监督所管辖设备台账和图档资料等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设备变更时监督落实台账、图档的变化管理

图纸资料及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厂家图纸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安装图纸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设计规范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设计变更证明文件和实际施工图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大修技改资料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科技项目资料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图档信息管理

图档清册目录

检查是否建立现有图档清册

投运后1个月内、设备变更后5日内

图档清册和实物一致性检查记录

检查纸质图档是否和清册一致

每季度20日、设备变更后5日内

图档借阅登记记录

检查现场是否有借阅登记记录

每季度20日

生产系统台账管理

一体化资产管理系统

检查生产系统台账是否完整

基建工程为验收前1个月,技改工程为验收前5日

一体化资产管理系统

检查生产系统设备台账更新

设备信息变更后5日内

变电专业,以“集中梳理”与“动态监督”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图档资料归档工作。首先开展已有图档资料“集中梳理”这一基础性工作,组织设备主人集中精力,利用试点开始一个月的时间做好开展设备主人工作必须的图档资料收集,包含电子图档、纸质图档、检修专业图档资料,建立各自图档资料库,形成设备主人专用文件夹,并梳理出缺失的文档或资料清单,通过工作联系单的形式反馈存在问题。 对于改扩建、大修技改等造成设备台账图档资料发生变化,则通过开展日常“动态监督”进行动态更新管理,确保更新及时。

Ø 输电专业

管理内容

管理职责

内容

分类

监督资料

(支撑材料)

工作内容

时间要求

台帐图档管理

监督所管辖设备台账和图档资料等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设备变更时监督落实台账、图档的变化管理

图纸资料及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厂家图纸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安装图纸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设计规范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设计变更证明文件和实际施工图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大修技改资料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科技项目资料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大通道档案信息表(“1+4”表单,附件7)

外部情况表更新是否准确、及时

每月30日

图档信息管理

图档清册目录

检查是否建立现有图档清册

投运后1个月内、设备变更后5日内

图档清册和实物一致性检查记录

检查纸质图档是否和清册一致

每季度20日、设备变更后5日内

图档借阅登记记录

检查现场是否有借阅登记记录

每季度20日

输电运维系统

运维系统杆塔信息

检查生产系统台账是否完整、更新是否及时

每周五

运维系统照片档案

运维系统中照片拍摄规范性

每周五

日常工作记录台账

直升机巡视资料

直升机巡视记录是否齐全

每季度最后一月30日

护线员报表

护线员报表检查及归档及时

每月30日

在线监测系统

平台监测照片是否拍摄保存

每月30日

输电专业,充分依托输电运维系统,基于设备基础台账,借助直升机、无人机巡视,强化输电设备本体台账核对更新。同时,运用“1+4”表单管理模式(一张大表、四份明细,见附件7),实时掌控输电线路外部环境。“一张大表”指将输电线路所有外部环境信息概况,如道路河流等交叉跨越情况、树障、外力破坏爆炸源等;“四份明细”分别是与道路交叉跨越、与输电线路交叉跨越、附件爆炸源、外部隐患等详细情况统计表。设备主人通过监督运维系统、“1+4”表单动态更新情况,及时掌握设备本体及现场情况。

(2)缺陷管理

根据设备缺陷管理办法及缺陷定级标准,设备主人监督所管辖设备缺陷定性是否准确、是否制定消缺计划、消缺是否及时等。

Ø 变电专业

管理内容

管理职责

内容

分类

监督资料

(支撑材料)

工作内容

时间要求

设备缺陷管理

监督所管辖设备缺陷定性是否准确、是否制定消缺计划、消缺是否及时等

缺陷定性

缺陷记录

是否符合网公司《设备缺陷定级标准》

缺陷录入后1日内

编制消缺计划

消缺计划

检查相应专业专责是否制定消缺计划

重大缺陷:1个工作日后;一般缺陷:30日内

消缺

工作票、工作方案

检查是否按计划开展消缺工作,设备缺陷未处理前,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有缺陷定期跟踪记录。

重大缺陷:4个工作日后;一般缺陷:4个月内

验收

验收记录

检修消缺后,运行人员及时进行验收,写明验收意见。对于需观察的缺陷,写明跟踪期限。

工作票终结时;需跟踪的缺陷不超过一个月

统计分析、反馈

备品备件采购计划、 设备改进建议

按月度、季度、年度定期组织进行设备缺陷统计分析,设备缺陷分析结果应作为备品备件、设备采购的依据。同时,针对重复出现的缺陷,要对设备采购、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阶段的相关技术标准提出改进。

月度、季度、年度

设备缺陷梳理表

设备缺陷梳理表(附件8)

按设备类型、功能分类梳理缺陷

每月23日前

明确设备主人在缺陷管理各流程节点的工作要求和触发条件,根据缺陷发生的概率和影响范围,进行分析总结。

1)发现缺陷时,当班运行人员将缺陷记入生产信息系统。重大紧急缺陷由当班值通知对应设备主人,设备主人更新管辖设备台账,重点关注是否为重复性缺陷,负责向当值站部、值长提供历史信息,参与分析处理。重复性缺陷、风险较大的一般缺陷,设备主人负责形成专题分析材料,站内管控。

2)网内设备事故事件通报时,核对管辖设备是否存在同类缺陷隐患,按照第1)点工作要求进行管控。

3)设备主人按月梳理管辖设备缺陷情况,根据影响范围进行风险辨识,并编制《设备缺陷梳理表》(附件8),形成全站设备缺陷清单,提交至检修专业,由检修专业从是否需停电处理、备品准备情况、厂家准备情况、是否可开展消缺等4个方面反馈消缺工作计划,确保设备主人全面掌握设备缺陷处置进展情况,并敦促消缺。

Ø 输电专业

管理内容

管理职责

内容

分类

监督资料

(支撑材料)

工作内容

时间要求

设备缺陷管理

监督所管辖设备缺陷定性是否准确、是否制定消缺计划、消缺是否及时等

缺陷描述

输电运维系统缺陷记录

系统中上传的缺陷定级及描述准确性

每周五检查

缺陷核实

输电运维系统缺陷记录

班长审核缺陷的及时性

每周五检查

核查消缺计划编制

运维系统工单及月度工作计划

(1)班长是否制定消缺计划;

(2)是否存在超期未处理缺陷。

每月底

核查消缺情况

输电运维系统缺陷记录

(1)检查是否按计划开展消缺工作;

(2)超期未处理缺陷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消缺后在运维系统更新。

每月底

统计分析、反馈

统计分析报告

按月度、季度、年度定期组织进行设备缺陷统计分析,设备缺陷分析结果应作为备品备件、设备采购的依据。同时,针对重复出现的缺陷,要对设备采购、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等阶段的相关技术标准提出改进。

月度、季度、年度

结合运维系统,设备主人定期对自己所负责区段的缺陷进行全过程跟踪,从缺陷来源(定期巡视、直升机巡视、护线员报表)、缺陷描述、缺陷核实、消缺计划制定、缺陷消除以及系统录入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

(3)检修计划管理

设备主人监督所管辖设备是否按照检修、预试等规程及反措要求、设备设施维护周期、修理技改等形成生产工作计划以及工作计划的闭环执行。

Ø 变电专业

管理内容

管理职责

内容

分类

监督资料

(支撑材料)

工作内容

时间要求

检修计划管理

监督所管辖设备是否按照检修、预试等规程及反措要求、设备设施维护周期、修理技改等形成工作计划以及工作计划的闭环执行

制定检修需求规划

三年滚动计划

是否依据检修规程、预试规程、维护检修手册、反措要求的周期和项目等,制定设备检修需求规划,包括修理、技改、预试、维护检修、检查性操作等内容。

每年3月

制定年度检修计划

年度检修计划

是否结合检修规划和检修策略,制定年度检修计划,包括年度设备修理计划、设备技改计划、设备维护检修计划、设备预试计划、设备检查性操作计划。

每年9月

制定月度检修计划

月度检修计划

是否将年度计划分解为月度计划、周计划,并及时上报检修申请需求。

每月10日前

检修计划实施

工作票、工作方案

对照设备部的月度停电计划和检修申请,监督是否按计划开展检修工作。

停电时

更新检修需求规划

更新后的三年滚动计划

综合考虑设备巡视维护情况、风险评估结果、反措要求和消缺等要求,实时调整、滚动修编检修计划。

检修工作结束10日内

设备主人根据三年滚动计划和设备部月初的月度停电计划,监督检修申请票是否及时上报,工作内容是否包含消缺计划所列项目、预试定检和大修技改项目等。

Ø 输电专业

管理内容

管理职责

内容

分类

监督资料

(支撑材料)

工作内容

时间要求

检修计划管理

监督所管辖设备是否按照检修、预试等规程及反措要求、设备设施维护周期、修理技改等形成工作计划以及工作计划的闭环执行

核查检修需求规划

三年滚动计划

滚动计划中所列项目的正确性及合理性

滚动计划下达后5日

核查年度检修计划

停电检修方案

检修方案中所列的预试定检、消缺计划是否正确、完备

检修开始前2周

停电检修方案

核实检修所需工器具、备品备件的数量是否充足

检修开始前2周

核实检修工作完成情况

输电运维系统

核实检修方案所列检修内容是否全部完成

检修结束后一周

输电设备主人主要通过参与检修方案审核,对检修任务进行核对和回顾,确保检修计划执行到位、检修内容全覆盖。检修负责人编制检修方案后,设备主人对方案内容及备品备件开展核实,确保检修内容无遗漏,备品数量满足要求。检修完成后,设备主人一周内需对所有检修工作内容完成情况进行核对及反馈。

(4)设备运维管理

根据设备健康度和重要度,设备主人监督所管辖设备是否按照管控级别制定运维策略并执行到位,设备状态发生变化时,是否针对性的调整管控级别和管控措施。

Ø 变电专业

管理内容

管理职责

内容

分类

监督资料

(支撑材料)

工作内容

时间要求

设备运维管理

监督所管辖设备是否按照管控级别制定运维策略并执行到位,设备状态发生变化时,是否针对性的调整管控级别和管控措施

制定运维工作计划

作业指导书、定期工作表

根据运维策略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定班组日常、专业巡维计划,不缺项、不漏项,周期满足要求。

运维策略下发后1个月内

执行运维工作计划

执行后的作业指导书

按照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和定期工作计划,开展日常巡视、专业巡视、动态巡视,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录入生产系统。

根据运维工作计划周期

运维策略调整管理

运维策略调整表

根据设备健康状况变化,监督设备状态评价中心提出设备管控等级调整和管控措施调整需求,反馈至设备部。

设备健康状况变化5日内

运维执行情况统计

运维策略执行情况统计表

每月第二个工作日对本部门运维策略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检查是否按计划完成,并上报设备部。

每月第3个工作日

设备主人负责跟踪管辖设备的运维策略执行情况,在运维策略后,及时了解运维策略要求,一是跟进相关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执行情况,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修编要求;二是结合设备健康度变化,进行动态设备状态评价,跟进局设备状态评价中心的评价结果,必要时提醒对设备管控等级及措施进行调整,督促填写《设备运维策略调整清单》(附件9)。

Ø 输电专业

管理内容

管理职责

内容

分类

监督资料

(支撑材料)

工作内容

时间要求

设备运维管理

监督所管辖设备是否按照管控级别制定运维策略并执行到位,设备状态发生变化时,是否针对性的调整管控级别和管控措施

制定运维工作计划

输电运维系统

(1)日常巡视计划符合周期性要求;

(2)重点区段的巡视是否符合运维要求;

(3)结合季节性特点制特巡计划;

运维策略下发后1个月内

执行运维工作计划

输电运维系统

按照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和定期工作计划,开展日常巡视、专业巡视、动态巡视,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录入生产系统。

根据运维工作计划周期

运维策略调整管理

运维策略调整表

根据设备健康状况变化,提出设备管控等级调整和管控措施调整需求。

设备健康状况变化5日内

运维执行情况统计

运维策略执行情况统计表

每月第二个工作日对本部门运维策略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检查是否按计划完成,并上报设备部。

每月第3个工作日

设备主人在运维策略后,及时了解运维策略要求,督促班组按运维策略要求安排运维工作任务,通过月初提醒、月中跟踪、月末督促的方式,确保运维计划执行到位。

五、工作成效

通过开展设备主人工作,已初步实现每台设备有人跟踪、有人检查、有人负责的目标,从问题的发现到解决,全过程设专人跟踪,提高发现问题和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效率,做到问题的闭环管理。自实施设备主人管理以来,变电专业开展检查、监督工作1052项,对于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均通过工作联系单进行跟踪和反馈,共发出工作联系单51份,主要问题为部分厂家维护手册缺失、不具备消缺条件的常发同类的缺陷、消缺后未及时填写消缺记录。输电专业开展检查、监督工作602项,发出工作联系单27份,主要问题为设备变更后台账更新不及时、部分树障未及时清除等。就设备主人管理涉及的四个模块而言,在台账图档动态更新、缺陷跟踪及闭环管控、检修计划执行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此外,通过实施设备主人管理,还推动了部分设备管理等基础性、专业性工作的深度。

1、变电专业

(1)按类型为站内设备建立了设备主人管理文件夹,存放设备主人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资料,文档结构相对清晰,便于统一管理和查找相关资料,提高了工作效率。

(2)加深了对变电站辅助设备的认识和关注,如穗东站为空调系统、建筑物、构筑物、图像监控系统等辅助设备配置了设备主人,梳理了详细的台账和资料,便于辅助设备出现问题时及时定位故障位置,改变了传统运维观念中只关注和掌握主设备,弥补了辅助设备的认识空白。

(3)扩展了设备主人的应用范围,将设备主人工作延伸至工器具管理等非设备运维工作中,有利于站内公用物品的保管和维护。

(4)年度检修或者重点缺陷消除时,设备主人开展工作总结及时编写专题报告,有利于提升设备主人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

(5)设备主人参与工程前期各类技术规范审查,提出合理化建议。如穗东站设备主人积极介入穗东换流站扩建第一、二号主变扩建前期工程,在扩建初设内审提出建议15项,其中7项被设计院采纳;参与技术规范书审核,提出建议33项,其中19项被采纳。

2、输电专业

(1)设备主人工作与输电设备外部隐患管控结合,全面详细掌握输电线路外部隐患。设备主人通过对电力线路与铁路公路统计明细、电力线路与电力线路统计明细、电力线路附近爆炸源统计明细、隐患排查统计明细等输电线路外部信息更新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实时掌握外部隐患变动情况。

(2)通过实施设备主人管理,强化输电线路隐患通知联动机制。设备主人通过监督班组长定期对该联动档案信息进行完善及更新,确保线路在受到外力破坏、山火等外部隐患威胁后,能够第一时间与政府等当地部门做好联动,做好风险管控,防止影响范围扩大。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

1、变电专业设备主人工作缺乏统一的信息系统支撑,目前,运行和检修专业资料分别保存,而且不同班组保存资料方式也不同,导致开展设备主人管理的信息、资料保存相当分散,信息获取和的机制欠缺,资料收集和更新完全依靠人力,工作量大而且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在生产系统尚不满足设备主人管理运转的情况下,建议在FTP、网络硬盘等公共平台保存和更新相关资料。

2、台账图档等基础性资料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建工程投产移交情况,但是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台账图档资料移交效果并不佳,台账图档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存在存量问题,直接影响了设备主人的监督工作。目前,设备主人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对台账图档的变化管理进行检查,对增量问题进行监督。建议后续新建工程,基建管理部门按照相关制度要求,按时移交完整、正确的工程图档资料。

附件1:设备主人总体工作模式

附件2:**站变电设备主人档案表

序号

设备类别

设备类型

设备主人

检修责任人或联系人

设备主人变更记录

(新设备主人)

姓名

联系电话

姓名

班组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更换时间

更换原因

1

一次设备

2

二次系统

3

辅助系统

4

直流系统

备注:一次设备类型包括主变、站用变、换流变、融冰变、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二次设备类型包括变压器保护、直流保护、线路保护、开关保护、交流滤波器保护、测控装置、通信装置、远动装置、安自装置、接口屏等;辅助系统包括在线监测装置、消防、空调、水处理系统、建筑物、视频监控和脉冲围栏等;直流系统包括换流阀、阀冷系统、极控、直流控制保护等。

附件3:输电设备主人档案表

序号

线路名称

责任区段

设备主人

设备主人变更记录

(新设备主人)

姓名

班组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更换时间

更换原因

1

2

3

4

附件4:设备主人工作计划及执行记录表

管理内容

管理职责

监督资料(支撑材料)

监督对象

监督检查工作内容

规定时间

计划完成时间

设备间隔

核查时间

存在问题

联系单编号(可选项)

整改完成情况

备注

示例:台帐图档管理

监督所管辖设备台账和图档资料等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设备变更时监督落实台账、图档的变化管理

产品说明书

运行/检修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2016年

01月31日

厂家图纸

运行/检修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2016年

01月31日

安装图纸

运行/检修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2016年

01月31日

设计规范

运行/检修

检查图档资料是否齐全

设备投运前15天内

2016年

01月31日

附件5:设备主人工作联系单

站点/班组

编号:

年-月-序号,如:2015-06-002(序号为3位数)

管辖设备

上报时间

问题分类

设备主人

问题描述

对口责任人

反馈时间

反馈内容

过程跟踪

填写人

时间

填写人

时间

是否完成

附件6:设备主人制管理月度总结分析(模板)

设备主人制管理月度总结(模板*年*月)

一、设备主人变更情况

共任命设备主人**人,本月变更*人,执行中设备主人共*人,变更情况如下:

序号

管辖设备

原设备主人

变更后设备主人

变更原因

二、设备主人工作开展情况

本月设备主人共开展检查、监督工作**项,发现执行不到位*项,其中*项已完成整改,整改率*%。

管理要素

设备主人工作开展次数

发现管理异常数

已闭环处理数

备注

台账图档管理

缺陷管理

检修计划管理

设备运维管理

合计

三、未处理问题记录表

截止目前,设备主人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仍有*项在整改中,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

管理要素

联系单编号

管理不到位情况

设备主人

岗位责任人

整改计划

四、工作亮点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需要协调的问题

反馈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上级协调整改的问题。

体检前台工作计划第2篇

【摘要】本文首先讲述了信息化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然后介绍了提升安全管理的必要性,最后介绍了入户安检管理信息化管理。【关键词】城市燃气企业,入户安全检查,信息化管理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一、前言安全用电用气是家庭用户必须了解的知识,用户在使用燃气时有很多不正确的行为,这些行为都会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城市燃气企业入户安全检查就是排除隐患,确保用户能够安全用气。二、信息化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众所周知,企业的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只有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与时展的脚步保持一致,并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企业才能得到健康、长足的发展。因此,在当前这个普遍推广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信息时代下,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符合当前时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调整企业结构,加快企业的产业升级,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意义是,利用信息化来带动企业生产,进而推动工业化经济增长。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信息化时代下,企业只有通过信息化,加快企业自身发展,强大企业资本,在不断拓宽市场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前提之下,才能从容而有效的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对于国内燃气企业来说,燃气企业信息化不仅是贯彻中央所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核心,还是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要以及促进企业自身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三、我国燃气企业发展所遇到的难题就国内多数燃气企业而言,其在实际发展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应该是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这里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以及社会需求等。燃气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来不断调整和改变企业的资源组织方式,以确保企业内部资源能够在企业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积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管理目标。燃气企业为了实现其管理目标,就必须要对自身管理工作提出高要求,更加科学、有效的进行企业经营管理。而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质内容是对经营信息的管理,企业通过对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保存和利用,使经营信息与企业实体的生产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在必要时候作为参考依据,及时提供利用。事实上,企业对经营信息的管理全过程就是档案管理中的一部分,如果采用手工操作来对经营信息进行管理,其管理难度是非常大的,只有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推行信息化管理,才有可能更快更好的实现企业经营信息的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四、提升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城市燃气具有使用风险大、服务对象组成复杂、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隐患较多等特点,提升安全管理势在必行。1、燃气使用风险大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一氧化碳有剧毒。燃气客户分布面广,点多线长,一户存在隐患,将危及众多住户的安全,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2、服务对象组成复杂燃气客户分为:社区居民、出租户、公商客户等,中老年人、儿童、外来人员较多,整体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能力较低。3、安全管理难度大小区燃气管线点多面广,相对分散,风险源较多。4、隐患存在率高由于设计不规范、客户擅自改动、燃气设备使用超年限、设备质量瑕疵、软管老化等原因造成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以XX燃气公司某片区统计数据(截止2013年7月)为例,无隐患客户仅占36%,严重隐患客户占12%,在71923户客户中有45727户客户存在隐患,其中严重隐患11071处,一般隐患73745处,平均每户存在1.85处隐患。隐患中软管及热水器烟道、管道问题尤为突出,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是保证客户安全的重要途径。五、入户安检管理信息化管理1、建立燃气入户安检信息平台全面使用安检管理系统信息平台,首先为入户安检人员配备了平板电脑、检漏仪、安检包、维修工具等设备,安检员在入户安检时,利用移动平板电脑摄像功能将用户燃气安全信息并分门别类上传到安检系统中,通过信息共享,数据库分析,形成详细计划和执行系统,如安检计划分配和执行实施、隐患用户情况、隐患处理情况、到访不遇用户情况、拒绝安检用户情况等诸多情况,可直观系统的为后续管理决策服务,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管理效率。构建入户安检管理信息系统(一)、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也是重点。目前公司依据《入户安检规程》对所有入户的安检工作进行了细致的需求分析,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安检PDCA工作环(又称戴明环):事前有安检总量下达,安检计划编制,安检计划派工;事中有安检计划下载,安检计划执行,安检结果回传;事后有安全隐患处理、稽查(注重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回访(注重对服务态度的检查)。最终形成统计分析表,便于绩效考核,并实现全程临控,掌握入户安检工作的实施进度和工作状况,以便及时调整工作安排。(二)、信息系统的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公司结合已有的运营管理信息平台,进行了入户安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采用J2EE三级架构,使用JAVA JDKl.5开发,在WEBSPERE7.0上应用程序。在设计时应注意与运营管理信息平台硬件、网络的共享和无线接入点的新增。与运营管理信息平台共用2台数据库服务器及3台应用服务器,根据该项工作的推进考虑逐步部署在其他应用服务器上。与运营管理信息平台共享网络资源,并新增无线接入点便于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三)、功能入户安检管理信息系统共有一级功能模块3个:模板制定,安检,稽查;二级功能模块8个:安检项管理,后台管理,移动安检管理等;三级功能35个:安检项定义,安检计划编制,安检结果处理等。移动终端具备坐标定位、数据备份、安检计划下载、安检计划执行、安检记录上传等功能。2、完善入户安检和抄表计量功能为避免燃气使用量抄表二次入户,利用安检管理系统信息平台实现安检、抄表一体化,将研发安检和抄表开发在一个系统界面上,利用平板电脑记录上次的安检和抄表时间,安检员根据平板电脑通报实施安检、抄表的操作,解决了二次入户的问题。 3、实现安全隐患信息化管理为切实消除户内安全隐患,完善了安检管理系统信息平台与隐患整改联动机制,将安检系统和收费系统关联起来,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即收费人员可直接查询缴费用户最近一次安检时间、隐患处理等情况,对于到访不遇的用户,客服人员立即联系相关的安检员及时的为用户安检;对于存在隐患且未整改到位的用户,客服人员采取限购气的措施,用户必须在充值气量使用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整改,复检合格后恢复购气,通过安检管理系统信息平台与隐患整改联动机制有力的促进用户限时完成隐患整改。六、结束语燃气安全工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安全稳定的基础。入户安全检查是对用户的负责,也是一种责任的表现,参考文献[1]王志峰,刘亚平,于英莲.户内燃气设施安全检查工作管理和实施[J].煤气与热力,2011,31(7):B35-B36.[2]董宏理.建立燃气安全检查标准实行科学监管[J].煤气与热力,2010,29(6):B33-B35.

体检前台工作计划第3篇

摘要:深入研究船舶建造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对于提高造船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结合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MW452-1/2#系列37000DWT散货船的建造过程论述现代造船模式下项目经理负责制在船舶建造项目管理这一系统复杂的工程项目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总结船舶建造项目管理经验,以便在今后的船舶建造过程中更加优化项目管理模式,以达到在控制建造质量、节约建造成本、缩短建造周期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圆满完成按期交船的建造任务的目的。

关键词:船舶建造;项目管理;缩短建造周期;物资纳期计划;船舶建造计划

MW452系列船是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10年承接的37000DWT散货船,共计2艘。该船设计航速时续航力约为4000nmile,入级中国船级社、挂中国旗、适用于国内近海航区,船东为洋浦浙海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在该船的建造项目管理方面应用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使该船建造从设计出图、主要物资设备采购到生产建造等各个环节衔接紧凑,缩短了建造周期、节约了成本,最终使该船圆满完成建造任务、顺利交船,从而在造船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规避了船东弃船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

1建造过程中的项目管理

1.1建造思路

船舶建造是一个多工种交叉作业的漫长过程,属资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危险系数高。针对该船型特点和公司在建船舶生产状况,以笔者为项目经理的项目组初步拟定该船分段建造思路:由公司的两个分段外协单位承担,公司场地主要用来分段总组及上建分段建造;选用公司本部3.5万t船台建造该系列船(3.5万t船台配备200t龙门吊和60t塔吊);拟定上台前1个月分段储备需达90%开始大范围分段总组,以满足船台周期70天、下水完整性85%的整体要求;码头系泊周期70天。

1.2生产前准备阶段

管控项目经理部在建造合同签署后首先认真研究造船合同及技术规格书,吃透合同和规格书的具体要求,然后编制出建造方针书和各类计划,如针对该型船舶的技术设计出图计划、物资纳期计划、大日程计划、中日程计划、小日程计划、质量管理计划、资源管理计划、劳力负荷平衡计划、铁舾件集配完托计划、分段建造计划、船台搭载计划、码头系泊计划等。在进行这些计划工作的同时,就该船舶建造的各阶段提出所需开展的工作,以及有关该特定船舶建造的全面要求和规定,包括技术方面、质量方面的要求等,进而制定出相应的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施工要领等。在各项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引入了先进的计划编制软件Project(一款优秀的项目管理软件),通过该软件项目经理部可以更详尽的进行计划的编制和相关的劳力平衡以及施工周期平衡。项目经理部根据建造合同约定的建造周期,充分发挥项目部内各个专业成员的专业知识,合理制定各项计划,为各阶段生产顺利衔接、缩短建造周期提供重要保障。特别是物资纳期计划的合理制定,不仅要做到物资能及时到位不影响生产需求,又要做到不过早到货以避免造成场地和资金的占用。

1.3分段建造阶段

管控该船分段主要在两个分段外协单位建造,为保障建造质量和建造周期,项目经理部分别安排项目建造主管和项目检验主管常驻分段外协单位,协调生产进程、控制建造质量,并且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巡查小组,不定期赴分段外协单位巡查分段建造质量并进行相应考核。为减少材料浪费和提高搭载效率,对该船提出了无余量下料和无余量上船台的要求;建造方针书规定,该船无余量下料需达到60%、无余量上船台需达到90%的要求。为此,项目经理部在设计阶段开始介入,控制出图质量,实现无余量套料;成立分段建造精度控制小组,每一个分段上胎到下胎必须经过精度控制小组的验收,验收通过后才允许进行下一步工序。同时,在项目建造准备阶段即根据预装管路及预装铁舾件的制作周期,要求技术设计部门将管子放样图及铁舾件托盘表紧跟分段结构图下达,并安排专人跟踪管子及铁舾件制作进度,在分段建造接近尾声的时候预装管及铁舾件即可配送到位,开始管路及铁舾件安装。这样工序衔接紧凑,避免了分段完工后等待材料预装的情况,缩短了分段建造周期,提高了分段储备率。

1.4船台建造阶段

管控项目经理部根据分段划分图等图纸、吊车起运能力、总组场地大小以及船舶舱室划分等要素制定分段总组方案,进行大范围分段总组,在船舶上台前即完成60%左右的分段总组;并且采用密性焊缝抽真空、制作角焊缝真空工装等工艺工法将部分密性工程提前至分段总组阶段,为舱室涂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分段上台后,项目主管根据需求及时协调船体合拢和管工合拢管制作,在船体进行合拢的同时进行合拢管制作,待焊缝报检完毕合拢管也已制作处理完毕可以上船安装了,这样节约了大量的合拢管安装制作时间。项目经理部根据散货船建造特点有针对性的策划不同搭载时期的施工要点,按照搭载合拢、舱室完整性密性、管路系统完整性密性、主干电缆敷设、舱室及区域涂装、上建内装等各阶段重点内容分头责任到人,并跟踪到位;制定详细可行的船整性计划和月度生产计划、周生产计划,并且分解到每个作业课,及时根据生产现场实际进度和计划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总结,针对建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找出不足,提出解决方案确保船舶建造按照计划严格落实,通过控制好每道工序的施工周期,最终使整个船台周期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在船台建造阶段,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巡查小组,根据项目建造准备阶段制定的报检项目清单,对各施工作业课完成的项目进行质量抽检,监督施工部门的施工质量,确保对外交验一次合格率,在保证建造质量优良的同时缩短了对外交验周期,赢得了船东、船检的一致好评。同时成立安全“6S”巡查小组,定期督查船上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各施工作业课执行公司安全生产规程的情况,以及生产现场的“6S”情况,给船东、船检和全体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创造一个安全、清洁的工作环境。通过项目经理部对项目的纵向管理和各施工作业课对各施工部门的横向管理,形成合力,最终使得船舶建造顺利进行,施工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确保船舶在计划的下水节点以较高的完整性下水。

1.5码头建造阶段

管控船舶在船台建造阶段通过高效的项目管理方法,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锻炼了建造团队,使该船以较高的完整性下水,为加快码头系泊进度、缩短码头系泊周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下水之前,项目经理部就提前组织召开码头系泊准备会,详细研究该船的系泊试验大纲;根据系泊试验大纲和船舶水下工程施工计划、舱室涂装计划等,制定系统调试计划并逐一制定调试项目完整性检查清单。系统调试人员提前介入检查系统完整性,项目经理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系统完整性和系统调试上来;组织各专业项目主管每天定时召开项目协调会,针对性的解决当天检查发现的系统完整性问题和当天系统调试报检中船东、船检提出的意见。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使系统调试进程能快速的进行下去,且船东、船检的系统调试意见也能得以及时的解决。成立工艺工法巡查小组,根据公司制定的工艺工法推进项目清单,逐一检查船舶建造过程中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评比考核;并且在建造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工艺工法改进项目,使得船舶建造的工艺工法水平显著提高。针对调试项目和舱室及区域涂装在时间节点和施工中会互相干扰的情况,项目经理部经过讨论和反复权衡之后决定按照先后顺序分区域将舱室和区域六面体完整,然后区域和舱室涂装同时进行,将调试项目和涂装项目分区域独立进行的施工方案;这样就使涂装和调试这两个码头系泊阶段最主要的工程尽量减少互相干扰的时机、尽量同步进行,从而缩短码头系泊周期。

2总结

单船项目经理负责制的项目管理模式是对造船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一种变革,是先进的项目管理学成功应用于船舶建造这一系统而复杂的庞大工程的范例。在项目经理负责制的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和项目经理部作为单船项目建造的最高决策者和指挥机构,所有参与单船建造的设计、物资采购、生产等部门必须无条件服从其指挥和管理。这样职权明确、责任明确,避免了在以往的项目建造过程中因权责不明而导致的看似大家都管实质最后大家都不管的现象,减少了推诿扯皮的情况发生的概率,使项目建造更加高效、项目建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快得到解决,从而使得建造周期更短。项目经理在建造合同签订后就开始被任命,其对前期的商务谈判、合同签订、设计出图、重要设备物资的订货都了然于胸,且一直到船舶建造完毕交付使用,甚至后期运营中的保修意见都要配合售后服务部门跟踪到底,是对整个项目的进展过程了解最全面、最清楚的人。

所以,项目经理负责制就避免了传统建造管理模式所导致的分阶段负责、各自阶段的负责人只顾自己一亩三分地不从全局着眼的弊病;而且使得项目经理有全局观、统筹考虑安排工作,可以使船舶建造的各个阶段衔接的更紧密,实现无缝对接,从而节约造船成本、缩短建造周期。公司在船舶建造过程中所采用的项目经理负责制的项目管理模式应用经实践证明是科学有效的,它基于项目管理学原理,以按期完工交船为项目目标,注重项目建造前的项目策划和项目建造过程控制,项目建造期间涉及船舶建造项目工期管理、船舶建造项目质量控制、船舶建造项目风险管控、船舶建造项目成本管理、船舶建造项目劳力平衡、船舶建造项目沟通协调管理等多方面要素,并将这些要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的作用,最终达成项目目标。船舶建造是一个系统性的、涉及面广泛的大型工程项目,项目管理科学在工程管理中有其独到的优势。随着公司越来越多地承建各类型船舶,项目管理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船舶建造中,更好地服务于船舶建造。

参考文献:

[1]刘术华.现代项目管理在船舶建造项目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1(20):126-127.

[2]郭开展,李智杰.船舶机舱建造工序的规范化研究[J].江苏船舶,2011(2):36-37.

[3]曾宪诚.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造船精度管理研究[C]//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工艺学术委员会造船企业精益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106-109.

[4]王彧,张勃,胡希贵.全力打造现代造船模式[N].中国水运报,2010-07-14.

[5]谢欣.现代造船模式:体制如何突破?[N].中国船舶报,2008-12-24.

[6]王承文.现代造船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

[7]康正.单船建造进度控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8]窦培华.基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船体制造双层调度研究[D].江苏:江苏科技大学,2010.

体检前台工作计划第4篇

一年就要过去了,我们又期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在新的一年中,我们会更好的工作的。

根据公司制定的2009年度生产工作计划,2009年生产工作任务繁重,生产时间紧迫,设备检修时间有限。设备检修大部分大中小修均采用见缝插针的检修方式进行,力争有计划地进行。部分大修由生产部根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及设备运行情况,另行通知车间进行。工作安排如下:

1、初步推行设备维护保养模范 岗位示范点,首先以动力车间锅炉房为推行示范点。

2、各车间在日常工作中要落实好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日常巡检、维护保养、设备日常检修、中修和大修。

3、生产技术部和各车间要设立重要设备台帐,利用台帐统计分析重要设备的运行特点、配件的库存情况,提前进行配件计划或自制加工,并有预见性地提出检修计划;根据公司年度培训计划,设备管理员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各车间机修工进行设备技术培训,各

车间要利用班组安全会对机修工进行日常的设备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机修及机器操作员队伍的技术水平。

4、由于制酸车间设备腐蚀、老化、技术力量较弱。

5、设备副经理和设备管理员要经常深入车间生产一线检查和了解各重要设备的运行情况,跟踪主要备品配件的库存和采购情况,督促供应部对主要紧缺配件的采购,检查车间自制配件的加工制作情况,确保主要配件随用随有;检查和督促车间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并作技术上的指导,做好安装检修、使用、维护、检查统计一条龙的工作;合理协调生产和设备检修工作,加强设备的巡回检查,增强计划性的检修工作。遇到异常情况及时作出调整,遇到抢修任务时,做好三个车间机修人员的调配工作,确保生产的连续稳定。

6、做好生产设备检修的统计调查工作,为2009年设备工作计划提供统计依据。

7、关注***线一段炉的抽风收尘系统,考虑方案为重新布置和选择旋风、一台尾气风机进行改造。解决一段炉收尘效果较差引起风机经常结叶轮料振动的问题。

8、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发现适用的新材料新设备时,及时计划应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9、计划对动力车间煤气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修工作,给已磨损的炉篦座加装一圈防护圆筒,并更换其

附件二联柱一台。

10、对4t锅炉进行全面检查检修工作,全面清理炉内结垢一次。

2009年应加强对制酸车间设备巡回检查,加强对制酸车间设备备件计划的周密性和足够备件的准备工作,同时监督制酸车间对反应炉温度的控制,从使用上保证反应炉筒体的正常使用,减少非正常腐蚀。

1、计划更换6号反应炉的焦子塔及导气管

2、鉴于制酸车间反应炉托轮与轴损坏频繁,及时处理已拆出的托轮轴和托轮进行外委修复,以留备用。

5、综合考虑酸泵、混料三通、混料外壳、密封座的备件备件情况及时给予计划,加强了与供应部的沟通并联系跟踪。

6、不定期计划金属衬胶风机9-19-8d风机3台及风机叶轮约8个。

7、考虑计划更换3#中和炉大小齿轮,对已腐蚀严重的中和炉筒体进行大面积的补焊。

8、分时分次对***车间的换热器进行清理疏通,考虑改造制酸用水水量及水质,保持冷却效果。

9、计划2#反应炉出渣机的螺旋主轴螺旋2条及其组件1套

10、视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计划清理吸收塔填料。

体检前台工作计划第5篇

关键词:铁路机车 修程修制 改革探索

1.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机车设计和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得到广泛的采用,机车在运用和检修生产中监控和检测手段日臻完善,使机车运用状态更加可靠,机车原有“定期检查,计划修理”体制与当前铁路设备质量提高形势之间不匹配日益凸现出来。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机车检修工作要求,对机车进行修程修制改革,克服传统机车修理制度带来的诸多弊端,降低检修成本支出,提高机车质量与机车运用率,已成为铁路机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2.机车修程修制状况

2.1机车中修修制

近几年经几次调整和完善,机车中修修制基本成熟。济南机务段设有四个中修台位,主要承做本段及外段DF4AB、DF5、DF4D、DF11型机车的中修工作和DF5型机车换件大修以及DF4D、DF11型机车轻大修工作。

2004年6月,对DF11机车实行“一中一大”修程,对DF4D机车实行换件状态修,执行“三中一大”修程。2004年7月,对DF4A、B型和DF5机车 “两中一大”、对DF11和DF4D型机车修程调整为 “一中一大”的修程修制模式,相应调整检修工艺范围,界定有关分工和职责,至今,我段一直采取对DF4A、B和DF5机车实行“两中一大”的修程模式,对DF11和DF4D机车实行“一中一大”的修程模式。在生产组织结构上,未做大的调整,在坚持专业化集中修的基础上,对个别班组做了适当调整,优化了人员结构,加大现场卡控力度,几年来运作情况良好,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2.1.1提高小辅修修程质量为修程修制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因修制改革延长了修理周期,个别机车主要配件的寿命在一定时期内很难满足修制改革的要求。如:DF11机车280活塞、DF11气缸盖、DF4D增压器、DF4D柴油机机体、DF4D柴油机自由端齿轮系、DF4D气缸盖、DF11柴油机喷油器等为防范其发生故障破损,结合小辅修合理添加检修防范程序,减少计划外修理内容。针对DF4D机车30万公里左右整体轮踏面剥离、抱轴箱体裂、增压器故障、自由端齿轮轴承破损、气缸盖裂纹等问题,在30万—45万公里期间三、四级修程内扩大检修检测和互换范围;针对DF11机车走行部轴箱轴承质量问题,通过可靠的检测设备对轴承进行状态换修,结合三、四级修,对轴箱轴承进行检查修理等。三级修以检查为主,四级修突出检测、换件修,不断摸索、总结,完善机车小辅修修制改革,对机车运用、保养、检修进行科学划分、合理组合,逐渐向机车“修用分离、修养一体、修检分离、检验合一”的新管理模式过渡,做好检修人员劳动生产的组织,严格“四按三化”记名检修,完善机车检修信息管理体系,保证检修配件的供给,确保了修程修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2.1.2修程的主要内容

(1)周期确定:DF4A、B型机车为30-36万公里,DF4D、DF11型机车为45-50万公里,DF5型机车为3-3.5年。

(2)基本范围:将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电机电器系统、走行制动系统各部件全面互换下车,按中修范围及工艺技术要求检修试验。

(3)基本程序:开工前一天22:00转非,进入检修台位,机车在台位各工序完毕后,启机整备,上水阻台进行水阻试验,水阻完毕后整备试运,交车、喷漆、整备,上线第一趟由检修车间电工跟车添乘。

(4)停时要求:DF4A、B、D、DF5型机车中修为7天,中修现车修为12天;DF11型机车为10天,中修现车修为15天。(均不含喷漆时间)。

2.1.3参加修程车间及有关人员职责分工

(1)检修车间负责进车前的放油、放砂工作,其它车间不再参与此项工作,中修、专修工区各班组负责对柴油机及其辅助系统、电机电器系统、走行制动系统的备品检修及上车组装、水阻、试运、交车、油漆等检修任务,并负责修程内的机车油润保养工作。交车工长负责整个中修过程的作业协调及与整备地勤接车人员的联系工作。整个生产组织及与其它部门、车间的协调工作,由车间生产副主任及检修生产调度室负责。

(2)整备车间地勤组接车人员参与机车验交并进行接车,交车后组织保洁人员按标准要求擦车,以备喷漆。

(3)监控车间负责走行部及牵引、主发电机各轴承检测,对监控器进行检修,并负责各配件的探伤。

(4)技术科负责对备品及车上部件检修的工艺作业指导,解决中修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5)局驻段验收室负责各备品检修、车上组装、水阻、试运各工序验收及整体交车验收。

2.1.4简单效益情况

截止到2010年12月初,我段共配属内燃机车DF1144台、DF4D49台,合计93台,仅自2007年初-2010年底:

DF11型机车共走行11343194+10668672+11069058+11454134=44535058(公里),DF4D型机车四年共走行9927294+11417719+12948991+

13227502=47521506(公里),合计9205.6564万公里;四年来平均每台车走行:9205.6564万公里÷93台=98.99万公里/台;保守的讲按原二中一大则每台车进2次中修,按一中一大则每台车进1次中修,这样每台车少做1台中修,仅自2007年初-2010年底共少做中修至少93台车,相当于减少了我段一年半的中修检修任务。减去因一中一大扩大换件引起的资金消耗,折合后按每台中修平均单价30万元计算,四年共节支:93×30=2790万元,按每台车停时16天(含喷漆时间)计算,共节约检修停时台日:93×16=1480(台.日),同时也减少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大大提高了机车的运用效率。

2.2原机车小辅修状况分析

多年来,我段对机车小辅修一直采用“定期检查,计划修理”的机车维修模式,机车从新造出厂或中修后,不管机车运用状态如何,机车各部件可使用寿命周期长短,定期必须检查与修理,即以固定的机车走行公里为周期对机车进行小辅修。在职责分工上,运用车间负责“机统-28”提票、机车油润和清洁保养及保养评定工作,检修、监控车间负责机车的检查修理,验收室负责机车验交工作。在生产组织上,采用专业化集中修和包修制相结合的生产组织结构。随着近几年的铁路发展,机车设备、监测水平、配件质量的不断提高,原“计划修”的小辅修凸现出了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机车修理周期短,在修时间长,机车频繁进修程,造成机车维修成本居高不下,同时也降低了机车运用率。

2.2.2检修针对性差,容易造成机车“失修”。同一车型机车相同部件在不同的运用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故障特点,原“计划修”修制忽略了这一特点,而随着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多数配件使用寿命延长,再按部就班地沿用传统的计划预防修方式,已不适应机车部件的寿命周期规律和机车质量的变化规律。

2.2.3检修范围不合理,容易出现“过剩修”。运用机车某一配件的状态好坏,无法透视出机车整体质量状况,而局部质量问题亦不能通过某一现象及时地反映出来,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是扩大检修范围,因而在检修过程中必然造成不必要的人、材、物的浪费,出现“过剩修”,人力、物力和投入已不适应机车质量的变化规律,造成了不必要的修车成本支出。

3.对机车小辅修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自2005年以来,我段把机车修程修制改革作为重点工作,以克服“计划修”的弊端为目的,在优化机车小辅修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先后实施了机车“状态修”和“分散修”修制。

3.1实施机车“状态修”的修制改革情况

2005年按照“保证质量,重点检查,项目细化,必须有用,减少投入,措施配套,确保提效”的修程修制改革思路,将DF11、DF4D型机车取消小辅修修制,改为“三级检查、状态修理”模式。

2007年,随着我段内燃机车检修及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国产内燃机车工艺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机车配件可靠性的不断巩固,我段以确保机车质量稳定为前提,以减少“过剩修”为目标,科学延长机车检修周期,合理压缩检修费用,逐步完善了“三级检查、状态修理”的模式,进一步深化了对小辅修的修程修制改革。

2009年配合我段机车轮乘制改革,将原先的“一、二、三”级状态修模式调整为“一、二、三、四”修模式(一级修即机车出入库检查、二级修相当于机车中检、三级修相当于机车辅修、四级修相当于机车小修),对机车状态修制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重新界定了运用、检修等车间的职责,将原运用车间地勤检车职能移交检修车间,结合我段新定编启动,将机车保养工作逐步分解到检修、整备车间,并将机车乘务员的自检自修范围逐步压缩,减少了乘务员的作业时间。在这种检修模式下,我们在机车质量控制上、检修成本节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2对小辅修机车实施“分散修”的探索

在对前期机车小辅修改革实践进行总结、分析、查找不足的基础上,2009年底,我段按照“用修分离、养修一体,修检分离、检验合一”的检修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合理调整生产组织结构,对机车小辅修范围进行合理分解,利用库停时间完成机车辅修工作,依托先进的机车检测设备,提升对机车主要部件的质量检测水平,研究制订了《机车“分散修”实施办法》,杜绝机车“失修”,避免“过剩修”,降低检修成本,提高机车检修质量与运用效率,为机车运用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3.2.1基本原则

(1)坚持“有利于减少工作环节,有利于发挥职能作用,有利于明确岗位职责,有利于机车检修生产”的原则,重新界定、理顺各车间、部门在机车检修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的职责。

(2)坚持抓住机车出入库检查把关的关键,形成闭环管理,消除质量控制结合部的管理漏洞,实现机车质量有序可控。

(3)坚持全段围歼机破态势不弱化的态势,合力攻坚,全面提高机车质量。

(4)坚持检修标准、范围及验收范围与“分散修”修制相适应的原则,适当调整机车各级修程检修范围和验收标准。

3.2.2修程修制

对我段配属的DF4D、DF11型轮乘机车实施“一、二、三、四”级分散修模式,其修程依次为“一级修”、“二级修”、“三级修”和“四级修”,并在对其检修范围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全部根据机车走行公里或质量状态实施“分散修”运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机车检修停时,提高机车运用效率。

(1)一级修即机车出入库检查修理。机车每次入库,乘务员提报机车途中故障信息,机车入库到达上油台位,填写好“机车质量信息反馈表”交整备车间,整备车间地勤检车司机立即上车按《轮乘制机车一级修检查范围》检查机车,提报“机统-6”票,检修、监控车间组织人员上车修理,施修后由地勤检车司机负责对施修情况进行验收。同时,地勤油润副司机对机车进行油润保养状况进行检查并给油保养,地勤清洁监督员对保洁公司的清洁保养工作质量进行监督、验交。出现影响日班计划交路的故障机车,由行修组与运用车间调度室联系机车转入临修。

(2)二级修检修周期为1.5~2万公里,由检修车间随时掌握机车走行公里,按照机车运用计划,组织人员按《轮乘制机车二级修检查范围》的内容和技术要求检车并修理。主要是针对机车走行部及牵引电机相关部分的彻底检查,机车验交由检修车间组织专人验交。整备车间地勤油润副司机负责机车的油润保养工作,地勤清洁监督员负责保洁公司擦车质量的把关。

(3)三级修检查周期为3~3.5万公里,原则上要求“三级修”充分利用运用机车在库内白天停留时间进行合理整备,不能影响当日18:00后的运用交路,不纳入检修停时。对机车进行全面检查、保养清扫,做故障诊断、按状态修理,将柴油机辅助部位必换、必检的程序如更换燃油粗滤器滤芯、“三盖”打盖检查、电机吹扫等纳入本修程,大修程程序调整到四级修。机车进修程前1-2趟,整备车间负责安排专人添乘机车,提报“机统-28”质量信息;乘务员提报机车途中故障信息,机车入库到达上油台位,填写好“机车质量信息反馈表”交整备车间。整备车间与运用车间对机车附属件和轮乘工具箱铅封状态进行确认、交接。整备车间按计划组织当日三级修机车及时进入检修台位,并做好机车防溜工作,注意机车不能联挂。检修、监控车间及时组织有关检修人员上车,按相应的检修范围全面检查施修,并结合“机统-28”、早复检提报的活件及自检活件开展施修工作,机车的油润保养和电机、蓄电池及冷却单节等的吹扫工作由检修车间负责。验收员验交完毕后,由包修工长会同整备接车人员到运用车间机车调度室办理交车手续。

(4)四级修检修周期为6~6.5万公里。对机车进行全面检查,小范围(关键部件)解体检修,有针对性地恢复机车运行性能,将涉及充电、探伤、轴承顶轮检测、全面油润清洁保养及换滑油等特殊程序纳入本修程全面检查施修,检修停时24小时,技术科专业人员参与早复检。整备车间同运用车间乘务员办理机车附属配件及轮乘工具箱铅封状态交接后,将机车调到指定检修台位;在进修程前1-2趟,整备车间负责安排专人添乘机车,提报“机统-28”质量信息;检修、监控车间组织有关班组人员及时进行“机统-28”、早复检提报的活件及自检出的活件的施修工作,修程中机车油润保养工作由检修车间负责。经验收员、整备接车人员及包修组工长全面验收合格后,三方在机车验交单上签字,包修组工长到运用车间机车调度室办理交车手续。

3.2.3配套措施

(1)调整优化生产组织方式

一是检修车间重新组建行修组,施行四班制,隶属检修车间包修工区管理。工长任用以竞聘的方式选出,每班职工的确定实行了工长与职工之间的双向选择,优化了人员结构。

二是成立整备车间地勤机车检查组,面向运用车间选拔检车司机,将原整备场拿车人员合并管理,实行四班制,每班设置两名油润副司机,负责运用机车的油润保养工作。

三是成立整备车间日勤接车组,主要负责大中修、三级修和四级修及临修机车的接车工作,“机统-28”活件的提报和台帐管理、统计、分析和“机统-6”活件统计、分析工作。

四是将运用车间保养管理职能移交整备车间,负责各级修程的油润保养管理工作。

(2)修订相关的标准、办法

为了保证“分散修”方案的落实,制订完善了机车“分散修”的检查范围,制订了与修程相对应的“四按三化”记名检修记录,制订了各级修程相应的验收范围及标准。检修车间按照新修制的要求及检修范围,制订了“分散修”作业网络图。段财务科、劳人科、计统科根据新修程修制的变化,对涉及段内工资分配、成本计划调整等方面的有关办法进行相应修改。

同时,组织制定了《轮乘制机车出入库质量控制办法》,规定了乘务员提报途中动态质量信息的要求,明确了地勤检车司机的管理规定;制订了《整备车间检车司机机车作业程序及考核办法》、《轮乘机车乘务员自检自修范围》,重新修订了《机车质量应急处理预案》、《机统-6管理细则》、《机统-28管理细则》等办法。

3.2.4新修程修制的主要特点

(1)按照“分散修”的要求,重新确定了机车主要部件的检修周期,合理分解了原小辅修的检修范围,给部分机车部件以较为准确的维修周期定位,较好地解决了部分配件“过剩修”和“失修”的现象。

(2)在保证机车质量的同时,合理延长机车及部件修理周期。其中“三级修”较原辅修延长0.5万公里,同时原则上要求“三级修”充分利用运用机车在库内停留时间进行合理整备,不纳入检修停时,合理进行状态修检查,将大修程项点纳入“四级修”,同时“四级修”较原小修延长近1万公里,大大减少了机车检修停时,提高了机车的运用率。

(3)重新调整了部分工作职能。将机车保养管理职能全部移交整备车间,区分不同修程,划分机车油润保养职责,“一、二级修”的机车油润保养工作由整备车间负责,“三、四级修”的机车油润保养工作由检修车间负责;将机车入库检查提票、验交职能移交整备车间。

(4)按照双向选择运行机制的要求,优化了部分班组人员的结构,使职工的业务素质更能适应新修制的运作。

(5)充分利用机车在运用和检修生产中的监控和检测手段,加大了对个别关键部件的监测力度,关键就是根据机车配件的寿命周期,合理确定其维修的最佳时机,突出状态修。借鉴北京内燃段等机务段在轴承检测、电器检测、增压器检测等方面有较成熟的检测手段和设备,尤其利用增压器工作状态检测仪对增压器增加检测频次(每次三、四级修前提前检测),利用轴温报警装置加强了对走行部及电机轴承的监测分析力度,加强了对电器及线路易发故障部位的检查,有效地配合了“分散修”工作的开展。

3.3实行机车“分散修”的效果

新修程修制方案自2010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我段配属的DF11和DF4D型机车中进行运作,全部按“一、二、三、四级修”进入修程, 运行一年多来日趋完善,新修程修制运作良好,对提高机车运用率、降低机车检修费用和运用成本,提高机车工作可靠性、经济性和降低机车机破、临修率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其潜在的效益已经初步显现出来。

3.3.1机车质量趋于稳定

进一步理顺了生产组织和职责,实现了检、修分离,使工作者的职责更加专一和明确,提高了工作者专业化业务素质,机车检修的针对性有所加强,入库检车及修程质量明显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失修”和“过剩修”问题,使机车质量渐趋到有序可控的局面。

3.3.2机车运用率得到提高

通过实施机车“分散修”,机车进修程的走行公里延长,与原小辅修比较,同期进车台数减少,机车总停时下降。2009年机车小辅修台数872台,总停时为20412.9小时,2006年机车小辅修台数526台,总停时为13276.5小时,小辅修检修停时下降35%,2005年辅修台日364.7天、2010年79.1天,压缩了285.6天;其中,DF11和DF4D型机车小辅修2009年734台、2010年367台,下降50%。机车运用率得到大大提高。

3.3.3提高了劳动效率

在检修人员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新修程修制的运作提高了检修人员劳动生产效率。四级修台车综合工时455小时,三级修台车综合工时410小时。以8月份为例,全月共完成72台三、四级修,机车检修工时完成31050小时,劳动效率在115%左右,比原修制提高了8%左右。

3.3.4检修成本管理得到加强

年初,结合小辅修修程修制改革的推行,段加强对小辅修修车成本的关注,细化了预算管理项点,将检修成本费用分解到车间、工区,将成本预算进一步落实到班组、责任人;同时在监测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加大了对技改、加装项目的控制,减少了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车间在加大修旧利费的同时,加强对职工技能培训,减少了不必要返工修造成的成本二次支出。

4.中修和小辅修修制改革需要配套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4.1由于我段DF4D、DF11机车实行“一中一大”的方案,机车运行周期在45-50万公里,而厂方在某些配件的保修期仍然延续老的修制修程,保证期为原先的一个中修期(30万公里),这样配件质量无法保证一个中修期内质量不发生问题,影响了机车质量的稳定,同时,出现质量问题向厂方索赔的难度加大。因此建议厂方将中修质量保证期延长到45-50万公里。

4.2由于个别机车配件(活塞销)无使用寿命期限,机车中修时只能根据其质量状态决定是否予以更换,考虑到检修成本,在每次机车中修时不能全部予以更换。建议路局向厂方反馈信息,将所有影响机车质量的配件明确使用期限,或者由路局根据各段机车实际检修情况,制订此类配件的使用期限,便于我们进行质量控制。

4.3目前我们的检测手段还不能达到提前诊断某些关键部件质量状态的水平,一些突发性的质量问题无法提前发现并予以消除,完善质量信息系统和开发利用机车状态检测技术,是机务系统下一步围绕修制改革的主攻目标,在确保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加快质量信息化进程,加大力度引进、开发检测技术。

4.4近几年,各机务段在机车修程修制改革方面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摸索,模式较多,而且个别机务段还走了不少弯路,建议路局在此次调研的基础上,能够在全局统一机车修程修制改革模式,制订出较为成熟的改革方案,便于基层单位执行。

4.5配套制度的及时完善是保证机车“分散修”顺利推行的基础。我们在制订修程修制改革方案时,往往侧重于总体框架和工作。

体检前台工作计划第6篇

二、制度管理及台帐方面,上半年随着专业公司整体__体系认证及__制度的要求,我们制定了相应文件和记录的修改计划,对原有设备文件和记录进行修订和完善,以符合体系及内控要求并对设备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三、设备维修方面,我们坚持分出层次,实行计划维修和故障维修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主要设备,我们始终坚持进行有计划性的预防性维护工作,按计划做好预防性维护,如今年,我们加强对__的监测,通过对每台__测厚工作,及时了解在用的情况,努力做到预防性维护;同时确保备件的供应和附属设备的完好,以保证关键设备可靠完好,生产进行正常,可靠的为市场供应产品。对于对生产影响不大的设备/设施,则采用故障维修的方式,以节约资源。年初我们结合实际和上级部门下达的修理费额度,对修理费的使用进行了规划和分类,优先将资金用于影响__生产运行的重大设备和项目上,以充分发挥设备和资金效能。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在__修理方面,安排了部分__工作,目前发生修理项目支出资金约95万元,实际结算28万元。由于生产及其它情况影响,上半年修理费使用较少,目前,正在尽快安排。

技措方面,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1、新厂房项目目前正在施工中;完成了__安装。

2、__动力电缆改造项目已完成电缆铺设和配电柜安装。

四、电气仪表管理方面,我们严格按制度执行,严格执行票证管理,电器仪表备件的更换上给予资金方面的保证,对电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吹扫,变压器、避雷系统等进行了定期检测,以确保电器仪表的安全可靠运行。

五、关键设备管理上,坚持进行计划性的预防性维护管理,同时做好全员维护和管理。如__生产线运动部件较多,备件多而繁杂,但设备转速不高,如果使用维护得当,出现大的故障的可能性不大,不同备件使用寿命出入较大,即使同一备件在不同部位安装,由于执行动作频次不同,使用寿命可能差别也比较大,无法用统一标准衡量,如果严格按计划检修实施,势必造成大批备件过早更换,造成过维修,如果我们对其备件进行合理的分类,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重点放在备件的准备上,进行合理地配备,备件不好用及时更换,在使用维护上下些功夫,维护计划细化到类上:如机械上分为齿轮传动咬合类、链条传动类、气缸类、螺栓螺母类等的磨损松动情况;电气上分为配电柜内元器件和接线段子类,包括各种保护开关的动作可靠性、继电器的触电电阻大小、接线端子的虚实等,机械上光电、磁接近开关类是否正常等。经过细分,将计划编制的详细可行,并抓好落实,较好地解决了关键设备的管理问题。

六、特种设备管理方面,严格按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管理。在用压力容器7台均办理了压力容器使用证,按检验周期实施检验和年度检查,附件实施定期年检,叉车13台也按规定办理了使用证,并实现了年度检查。

七、设备的正确使用与合理维护是设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把设备管理的重点放在设备的使用维护上,是我们设备管理的不懈追求。不管是__设备、__设备、还是__设备、__设备、辅助设备,如果那个环节使用维护不当,轻则可能造成设备故障或人身伤害,重则造成生产、设备事故或人身伤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作好特种工种如电工、焊工、叉车工的持证上岗以外,我们坚持对操作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培训合格方能上岗,目前正在实施操作人员技能评定工作,努力实现持证上岗。

八、计量管理及__认证情况:

我们的__体系和HSE体系已运行数年,实践证明它的计量管理是一项十分有效的管理措施,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按体系进行计量管理,以确保计量系统的可靠进行。结合目前的计量C认证工作,由于分公司地位的特殊性,我们积极行动,分别与__技术监督局、计量协会和__部门进行了沟通,正逐步按__认证体系要求修改__体系、HSE体系文件文件,以保证既能够按__统一标准执行,又能够结合__实际。

九、公司应加强各单位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沟通、了解,提高管理水平。

十、下半年设备管理工作的设想及大修项目情况

1、继续在基础管理上下功夫,结合设备特点将设备管理工作做足做细;

2、继续做好设备的计划检修维修工作,用好有限的检修资金;

3、继续做好设备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和新增设备的建档工作,以保证技术资料齐全;

4、搞好职工操作维护技能培训,提高职工对设备的操作维护技能,努力推行设备操作持证上岗,如对__操作的培训和对新生产线操作机械电器维护人员的培训,使设备运转维护最安全、最经济;

5、加大自动生产线的投入力度,搞好设备维护与备件供应,深入挖潜设备效能,尽可能使设备达到额定生产能力,形成有效生产力,确保不因设备问题影响销售,不拖__生产经营后腿;

6、继续做好计量控制和__认证工作,实现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保证计量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__标准要求;

7、设备大修方面继续做好资金使用评估,将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如__设备和电气设备、仪器设备、厂房的维修,以使现有设备维护资金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体检前台工作计划第7篇

【关键词】区县级供电企业;电能计量;管理新模式

1.区县级电能计量存在的问题

1)资源配置不够。实验室的设备配置不够,设备陈旧;人员不足,4、5个人负责电能计量管理、业扩勘察、客户工程验收、用电检查、用电稽查、大用户抄表结算等工作,且分工不明,存在串岗工作现象;计量工作人员技术素质参差不齐,适应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亟待培训和提高。

2)区县级电能表轮换率难达标。目前,区县级企业运行超过lO年的电能表约占电能表总数的42%,电能表轮换率远低于指标要求,部分区县级只有20%。区县级电能表轮换率低的主要原因是:①38个区县在运行的电能表属于用户产权的高达96.1%,到期应轮校、轮换的电能表,用户不愿出资进行校验和换表,甚至人为阻挠检定和轮换工作,电能计量管理工作难度大;②农网改造的电能表轮换工作量大,供电公司没有足够的人力开展居民用户表计轮校和轮换工作,只针对部分大用户开展定期轮校和轮换工作。

3)电能表检定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目前,38个区县供电公司电能表检定质量保障体系标准还未统一,质量保障体系的差异较大,部分存在缺少相应规章制度、未明确岗位职责、对设备监管松懈的现象。

2.区县级电能计量需求分析

2.1 企业发展的需求

1)市网公司的需求。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关于“加强电能计量管理”的要求和重庆电网公司“七统一”管理任务,需要改革现有的电能计量管理模式,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电能计量管理模式,以顺应电网发展和企业发展。

2)区县级企业发展的需求。在大力推进农村电网建设、优化农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区县级供电企业的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促进区县级供电企业更快、更好地融入重庆电网的发展轨道。从节约能源、降低公司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等方面考虑,需要解决区县级客户产权电能表的轮校、轮换问题,提高区县级电能表轮换率和抽检合格率,以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2.2客户的需求

围绕国家电网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服务价值观,电网经营企业有义务有责任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大规模实施及“一户一表”的普及,客户关注的焦点不仅在是否能用上电,而且会越来越关注供电质量、服务质量、消费者合法利益等。因此,需要供电企业加强电能计量管理,搞好电能计量工作,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制定完善的管理、服务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维护好客户和供电企业的合法利益。

2.3社会的需求

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深入、用电户数的剧增、居民阶梯电价的推进,需要供电企业依法履行职责,加强电能计量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电能计量的准确、可靠、公正,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做出最大贡献。

3.“统一配送制"计量管理新模式

根据重庆电网区县级电能计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客户需求和社会需求,本文提出“统一配送制”新模式。

3.1模式定义

“统一配送制”新模式:在重庆电网系统集中取得电能计量授权的前提下,成立以区县级电力公司为主体的电能计量检定、检测中心,负责其所辖的电能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对区县级供电企业按需统一配送电能计量器具,区县级供电企业不再开展电能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工作。

3.2管理职责划分

3.2.1 市级计量中心的管理职责

电能计量业务归口重庆电网公司直接管理,同时接受上级计量行政部门及技术机构的技术监督和指导。其职责为:①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规定;②参与制定本公司电能计量发展规划和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规划;③负责建立、使用和维护本公司最高电能计量标准,开展量值传递、标准比对和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④负责各类电能计量器具的选型试验和招标采购技术服务,以及运行质量分析工作;⑤参与本公司管辖范围内关口电能计量方式的确定、电能计量装置及低压集抄系统方案的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⑥承担管辖范围内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的投运前管理、现场检验(测)、周期检定(轮换)、监督抽检、故障处理等工作;⑦负责电能计量技术监督、技术服务和新技术的研究、鉴定、推广应用工作。

3.2.2区县级供电企业管理职责

区县级计量中心为区县级公司独立的二级机构,业务归口市级计量中心,同时接受上级行政部门及计量技术机构的技术监督和指导。其职责为:①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规定;②按要求建立电能计量标准,并负责使用、维护和管理;③参与有关电力工程中电能计量方式的确定、电能计量装置和低压集抄系统方案的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④负责编报本公司电能计量器具需求计划,并承担其入库验收、检测、存贮、配送等工作;⑤负责所辖电能计量装置的投运前管理、现场检验(测)、周期检定(轮换)、监督抽检、故障处理等工作,以及采集终端安装和运行维护管理工作;⑥负责各类电能计量装置和采集终端运行质量分析工作,参与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和计量差错调查、分析工作;⑦负责电能计量资产和技术资料的统一管理。

3.3业务范围划分

区县级供电企业所涉及的电能计量业务接受市计量中心监督管理,区县级计量中心所涉及的电能计量业务接受市级计量中心监督管理,市级计量中心所涉及的电能计量业务接受重庆电网公司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具体业务范围划分如下:

1)重庆电网公司统一组织电能计量器具和采集终端选型、招标采购工作。市级计量中心协助制订电能计量器具和采集终端招标技术协议,并参与招标选型和技术服务工作。区县级供电企业负责编制所辖电能计量器具和采集终端需求计划,经审核后,报重庆电网公司营销部。

2)市级计量中心承担电能计量器具和采集终端出厂(到货)前抽检工作。区县级供电企业承担所辖电能计量器具和采集终端入库验收和存贮管理。

3) 区县级计量中心承担所辖电能计量器具和采集终端检定、检测工作,分析评价产品质量,协助有关部门处理不合格的电能计量器具的采集终端。

4) 区县级计量中心负责根据市公司营销部批复的计划,向所辖区县地区配送电能计量器具和采集终端。区县级供电企业可对其所辖供电所配送电能计量器具,但应具有严格的管控措施。

5)市级计量中心负责重庆电网公司管辖范围内统调发电厂上网关口、跨省输电关口、市级供电关口、或受托开展跨国(区)输电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前的管理、现场检验(测)、周期检定(轮换)、监督抽检、故障处理等工作。

6) 区县级计量中心负责区县级公司供电营业区内非统调发电厂上网关口、区县级供电关口、趸售供电关口以及内部考核关口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前管理、现场检验(测)、周期检定(轮换)、监督抽检、故障处理等工作。

7)区县级供电企业负责其公司内部考核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与运行维护工作。

4.实施规划建议

“统一配送制”计量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秉承“依据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结合重庆电网特点,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的原则,实现公司电能计量“资源优化、管理强化、工作规范化”的总体目标。“统一配送制”计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是先全网统一规划,再试点应用,之后全面建设应用,具体分3个阶段实施,如图1所示。

图1“统一配送制”计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

1)整体规划阶段。计划用1―2年时间,完成重庆电网电能计量统一授权和制定体系建设方案。具体主要工作有:全网取得电能计量授权(包括已经上划到重庆电网的区县级供电企业);修订重庆电能计量

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制定详实的体系建设方案,尤其是市级计量中心的建设方案和区县级计量中心组建的试点方案;出台区县级用户产权电能表轮换指导意见和更换电能表产权的实施方案,并投入资金完成该阶段用户产权电能表更换任务。

2)分步实施阶段。计划用1―2年时间,完成市级电能计量中心的组建工作,同时完成供电公司电能计量中心组建的试点工作。具体主要工作为:完成市级电能计量中心组建;出台电能计量中心技术队伍建设规划,着手开展电能计量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出台重庆电网公司《电能计量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统一电能计量业务流程;对现有的电能计量资源进行整合,做好全面组建区县级电能计量中心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电能表更换的阶段性任务。

3)稳步推进阶段。计划用l-2年,全面完成“统一配送制”计量管理体系建立。具体主要工作:完成用户产权电能表的阶段性更换任务;出台推进区县级电能计量中心组建的指导意见,完成电能计量中心的组建工作;贯彻落实公司《电能计量管理办法》,开展验收检查,提出整改意见,逐步完善管理模式。

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内容包括:全网取得电能计量授权、修订重庆电能计量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用户电能表产权更换、制定详实的“统一配送制”计量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建好计量管理体系的保障机制。

5.“统一配送制"计量管理新模式的效益

根据重庆电网区县级电能计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客户需求和社会需求,本文提出“统一配送制”新模式的效益体现在如下4个方面。①管理更科学,资源结构更优化。建立“统一配送制”计量管理新模式,可实现重庆电网公司电能计量的集约化管理,有利于优化公司电能计量资源结构,充分发挥公司系统现有的电能计量资源,提高电能计量检定工作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保证电能计量的公平、公正和准确、可靠。②劳动生产率更高,经营成本更低。由于“统一配送制”实现流水线式的自动化检表系统,表计入库、出库,电能表装卸、检定等都借助自动化智能系统来实现,少了人工参与,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高电能计量检定设备的利用率,进而降低经营成本。③服务质量更好,更有利于维护客户的合法权利。采用“统一配送制”新模式可以减轻区县级供电企业电能计量检定相应的管理工作,使区县级电能计量工作将重点放在用电检查、用电稽查、电能表现场检验以及线损管理等用电服务上,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④更有利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采用“统一配送制”新模式更有利于重庆电网公司在新经济形式下接纳更多的区县级供电企业,壮大重庆电网的规模;有利于加强电能计量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电能计量的准确、可靠、公正,提高重庆电网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进而提高重庆电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体检前台工作计划第8篇

各村(街)民委,乡直各单位,认真学习《__乡20__年“7·11世界人口日”纪念活动工作方案》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开展20__年世界人口日纪念活动。围绕“弘扬婚育新风,共创健康幸福生活”主

题,结合计划生育工作成就、调整完善生育政策进展和妇幼健

康服务便民惠民措施,在组织好世界人口日集中性纪念活动的同时,要抓好经常性宣传教育活动,确保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抓出实效,让群众更加了解全世界特别是我国人口形势, 自觉遵守计划生育国

策,转变婚育观念和婚育行为,自觉实行负责任、有计划的生

育。

活动时间:20__年7月11日。

参加人员:计生办全体人员、各村计生专干。

活动地点:乡“一办三中心”大楼前。

活动内容:在活动现场以“弘扬婚育新风,共创健康幸福生活”主题开展宣传世界人口日相关内容活动,宣传计划育各种相关政策。设以下八个咨询服务台:

1、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咨询服务台。 负责人:

2、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咨询服务台。

负责人:

3、免费发放“宝塔糖”咨询服务台。

负责人:

4、流动人口管理咨询服务台。

负责人:

5、生育证办证咨询服务台。

负责人:

6、计生宣传资料发放咨询台。

负责人:

7、计生协会惠民政策咨询服务台。

负责人:

8、计生奖扶政策咨询服务台。

负责人:

利用7月11日当天,__街圩日来往群众多的优势,各工作人员认真完成各个咨询服务的工作。设置宣传专栏、派发计划生育宣传资料和避孕药具,回答群众提出的各种计划生育相关问题。宣传“婚育新风进万家”核心信息,普及单独两孩政策、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婚前医学检查、孕产妇保健、生殖科普知识、母婴健康“一免二补”幸福工程、地中海贫血、防治、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妇幼保健服务便民措施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为卫生计生工作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成立__乡人口计生部门实施20__年“7·11世界人口日纪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__乡人民政府乡长

副组长:

__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成员:

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所长

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副所长

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副所长

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宣传员

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统计员

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工作人员

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协会管理员

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工作人员

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幸福家园管理员

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工作人员

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政法管理员

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政法管理员

__村计生专干

__村计生专干

__村计生专干

__村计生专干

__村计生专干

__街计生专干

__村计生专干

__村计生专干

__村计生专干

__村计生专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