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学的背景

经济学的背景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2 15:32:52

经济学的背景

经济学的背景第1篇

背 景

2013年上半年,克强指数与克强经济学两大名词,双双入选中国经济的十大热词榜单。

“克强指数”这一名词于2010年末由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率先提出,由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银行中长期贷款三大权重构成,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量的经济指标。“克强经济学”是英国投行巴克莱资本在2013年6月底提出,认为它有“三大支柱”,即退出刺激政策、金融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

目前,关于克强经济学的标准涵义,经济学界还没有定论。但毋庸置疑的是,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新一届总理的经济哲学,将会是中国未来十年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基础,并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发展、企业转型等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国企》杂志希望能结合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推行的各项举措,解读“克强经济学”的一些政策导向,研判其对中国经济、行业、企业带来的影响。

邀 请 嘉 宾

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兼首席研究员 李 锦

北京工商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陈 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有企业研究室主任 张政军

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祝波善

“克强经济学”的核心在于结构性改革

《国企》:巴克莱资本将“克强经济学”解读为退出刺激政策、金融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三大支柱,而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倾向将三大支柱定义为理顺要素价格、打破准入限制和涉足改革深水区。您认为哪一个更准确地把握了克强经济学的核心所在?

陈及:巴克莱的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它符合现代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也是中国当前客观形势发展的合理的必然要求。以往政府由于过分强调保增长,用各种强力政策手段不计后果地全面刺激经济,通过毫无节制的放松国内融资条件,以超过实际需要的大规模信贷刺激经济中的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来保持GDP的高速增长,这必然制造并持续积累各产业大量过剩的产能,地方债务风险也由此迅速积聚。这种GDP的增长是没有效益的增长,只能使经济泡沫不断迅速扩大,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大大增加。

总理上台后强调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行政性干预,减少行政性审批,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效率和创造力。这表明,“克强经济学”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原理的、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的应用经济学。现在各级政府都在简政放权,逐渐消除以往影响经济发展与制约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天花板”和“玻璃门”。今年5月,国务院就取消和下放了117项行政审批项目。向市场放权、向企业让利,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这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李锦:“克强经济学”的核心是结构性改革。这不仅是巴克莱所指的结构性改革,而且是全面的结构改革,沈建光关于改革深水区的表述相对笼统一些。“克强经济学”的改革。指从供给端入手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这种结构性改革涉及中国经济乃至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土地和财政制度改革是重中之重。但与城镇化和房地产业息息相关的土地体系,和国企改革等其他基本面改革的前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政府很有可能进一步推进财税和金融方面的改革。

对于“克强经济学”三大支柱的说法,目前是概念性的语言,不应过度解读。尽管新政府对较低增速的容忍度高于上届,并且越发重视改革、环保和风险管理问题等其他目标。但是,它不太可能容忍像上世纪90年代末那样的持续低增长。预计出台一些温和的刺激政策和改革措施,但两方面都不会太激进。这一方式可能带来略有放缓但更持续的增长之路。

祝波善:巴克莱资本的解读更接近“克强经济学”的核心。过去一段时间尤其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的经济政策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经济刺激、金融杠杆化,相应地经济体制改制停滞。这些问题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引导,是新一届政府必须正视的抉择。从执政以来推行的各项新政举措来看,逐步退出经济刺激政策、金融去杠杆化的有关举措或政策倾向已经显现,接下来必然会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核心体现在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国企》:中国的“克强经济学”和日本的“安倍经济学”是目前国际上最热的两个领导人名词,有人说这代表了同一时代东亚最重要的经济思想对决。安倍经济学出场,股市创历史新高,经济连续增长,克强经济学登台,宏观经济数据表现疲软,“克强指数”下行。请问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陈及:“安倍经济学”的特点是货币驱动,量化宽松;“克强经济学”则是去金融杠杆,调结构紧缩信贷。前者的大规模刺激政策与执政者的退出刺激政策以及紧缩信贷刚好相反。这是因为,两国的经济背景显著不同:日本长期处于紧缩、衰退状态,而中国经济恰恰是长期的虚火过热。因此,采取的宏观经济举措自然也就截然不同。

“安倍经济学”最直观的效果体现在日元大幅贬值和股市大幅上涨。其经济增长只能通过日元的贬值来增加,只能产生短期效应。中国产业结构相对传统,全球经济不振出口市场受阻后,不能再依赖高流动性来制造高投资的增长路径。因此,新一届政府开始寻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稳增长途径。如部署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确定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措施等等。中国要想切实的转型,就需要付出无法逃避的阵痛,用短期的阵痛换来长治久安。

祝波善:“克强经济学”是在中国目前特殊的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中国的经济现状是通过政府持续几年强力通过投资刺激而来的,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与不可持续性。目前出现的问题,不是“克强经济学”的相关政策带来的问题,而是国内经济本身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

“安倍经济学”的种种避实就虚,无力根治日本经济顽疾。“克强经济学”是来应对与消化过去刺激政策带来的隐患,并寻找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克强经济学”的出台,是立足于长远持续发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短期内的疲软属于正常情况。

李锦:欧美媒体喜欢将“克强经济学”与“安倍经济学”相提并论。这种对比对面对复杂国内经济局势依然选择管住经济刺激冲动的来说,可能并不公平。相比安倍这种标准的带有“饮鸩止渴”色彩的政客经济学,所秉承的“长痛不如短痛”的策略显然更具备勇气也更需要智慧。

在7月16日的会议上指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在这一表述中,“合理区间”才是讨论宏观经济政策的前提。只有当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中的时候,“调结构”才成为政策的着力点。如果经济运行不在合理区间内,则政策目标是使经济运行回到合理区间。这涉及到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以及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宏观经济学这两个根本问题。

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向全球出口工业品多年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宏观看中国实现了出口拉动下的GDP持续高速增长,微观看企业在追求外贸订单,而国内内需不足。

全球经济陷入危机泥淖且复苏艰难这一大背景,导致中国面对的局势有两个“行不通”:一个是靠出口来保增长的老路行不通,一个是靠SNA体系来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行不通。在这样的境况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高层今年会先后发出不一味追求贸易顺差和GDP的言论。因为中国经济现在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在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的前提下“调结构”,也就是对外要转变依靠出口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对内要盘活存量、激活市场。

“克强经济学”所进行的宏观调控是基于对全球经济局势以及自身发展态势的统合分析之上的。它清楚地表明,过去看重的经济指标的一时变化,甚至经济运行滑出“上下限”的合理区间,这些情况在中国经济转型期间都将不再足以构成改变宏观政策走向的全部原因。中国经济升级版正在呈现雏形,我们可以期待一条不同于扩张性资本主义体系的宏观经济道路。

从结构性改革看企业转型升级

《国企》:外资认为,“克强经济学”的成败取决于是否能够推动“结构性改革”,然而,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一直失之空泛,进展缓慢。对于所谓的调结构,您觉得哪些行业会受益?哪些行业会有不利影响?

李锦:“克强经济学”不是通缩经济学而是结构经济学。“克强经济学”的成败取决于是否能够推动“结构性改革”。其中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今年中央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企业来说,核心认识是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

“克强经济学”的调结构和去杠杆从长期来看将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但短期内政策的效果很难马上显现,甚至给产能严重过剩带来很大的冲击。过去高速发展的行业,如钢铁、煤炭、有色、水泥、造船甚至包括新能源,几乎是产能过剩。当然,还有金融业和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金融业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很难想象现在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到底有多少,西部荒漠上修的高速公路和高铁,能否收回投资是一个巨大的问号。而房地产业绝对过了鼎盛时代,与房子相关的行业,如建材、水泥以及工程机械,黄金时期也过了。

一些高污染、高耗能和产能过剩的行业必将成为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那么,哪些行业会在调结构中受益?我认为是服务业,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等。只要是这些行业中的优质企业,都是极佳的投资标的,半年的时光已经证明,其实,未来的三五年也会是他们。

祝波善:从本质上看,2008年启动“4万亿元计划”,让我国失去了一次绝佳的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机会。对于我国经济的调结构,不是简单地哪些行业受益、哪些会有不利。从某种意义上讲,过去几年不是一直进展缓慢,而是根本没有真正推进,因为我国经济中对于实体经济的挤压、对于民营经济的挤压已经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积累到今天,矛盾重重、难度巨大。这个首先要解决。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其中绕不开的问题是资源要素定价机制的问题。对2008年之后出台的一些产业规划必须进行重新审视与修正,有些规划可能已经过了时效期,但是其中传递的一些导向需要纠正。因为这其间出台的很多产业规划是导致产能过剩、引发“国进民退”的重要因素。上述两个问题解决了,才有可能分析哪些行业受益、哪些行业受不利影响。

张政军:中国经济要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实现对发达经济体的赶超,不可能各个行业、各个地区、各个梯次的产品和技术都获得平衡的发展,必然是在某些行业、某些地区、某些梯次的产品和技术率先发展起来,所以,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会在较长时间一直存在。

产能过剩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造成全球性的需求疲软,加上近两年房地产调控和前松后紧的货币政策,导致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大大降低,使大宗原材料的市场需求萎缩,从而在很多的周期性行业出现了周期性产能过剩。比如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煤炭和船舶等行业。由于外需和内需在中短期内看不到有大的回升,所以这些行业周期性产能过剩很可能不是短周期的,而是中长周期性质的。

其次,政策体制原因导致的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异化的投资行为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也是产能过剩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另外,在产业不断升级过程中,也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即在部分低端领域会留存较多技术工艺落后、能耗和污染高、商业模式落后的产能。这些产能要么是由于上述体制原因导致的,要么是技术、工艺和商业模式完全被淘汰而且失去了自我造血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仍在维持运营,钢铁、水泥行业存在不少这类产能,也就是在技术工艺低端的领域,进入门槛低,投资能够很快转化为产能,典型的如钢铁行业的粗钢、螺纹钢产品。

调结构的重点,应当是对结构性产能过剩以及政策体制原因导致的产能过剩加以调整。这些调整,对行业内龙头企业而言是会直接受益的,对经济发展也有长远的好处。

国有企业要在调结构中发挥主导作用

《国企》:有人认为,目前新一届政府的一些举措,是加大市场经济的表现,这对国有企业有无影响?国有企业很多身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可能“船大难调头”,您对此有何建议?

张政军:新一届政府加大市场化力度,如取消上百项行政审批项目,对小微企业出台的利好消息,以及调整产业结构,既对小微企业有好处,对国有企业好处。一是精简行政审批对任何企业都是利好,凡是涉及行政审批的事项都可以更高效率地完成;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各类企业的长期有效发展;三是很多领域的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都是同一产业链上的上下游合作关系,小微企业更有竞争力非常有利于整体产业链竞争力的提升,对市场化经营的国企也有大的好处。

另外,我不太同意用“船大难调头”来形容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领域的国企。首先需要正视市场经济下周期性产能过剩是正常现象,对政府和企业来讲最重要的是评估周期的长短和对企业影响的程度,并拿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其次调整过剩产能采用退出政策,应主要针对结构性产能过剩;再次从长期应重视消除导致政策体制性产能过剩的政策体制原因。

祝波善:目前出台的一些政策,对于国有企业影响并不大。实际上,国有企业发展的问题与“船大船小”无关,而是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定位密切相关。这个问题不真正搞清楚,就不会真正聚集其促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和压力。

眼下的现实是,央企中一些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存在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企业内部也存在大而全、小而散的现象。过去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央企大干快上拼规模,应该说央企“做大做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间,这时候提出做‘减法’是有必要的。

国有企业最需要的是改革。改革的核心是:第一,对于国有企业实现分类监管;第二,真正实现国有资产的有进有退,不仅要能够做加法,而且要学会做减法,对于一些低效资产必须要能够退出;第三,立足于产业升级的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新一轮的重组,这个绝对不同于过去为了监管数量的重组。

陈及:最近在看一些行业财务报表时,我发现与民企和外企相比国企的效率相对较低。前一段时间有一些央企巨亏,这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是因为国企体制不能充分适应市场变化的客观要求导致的。如果将外部环境和行业特点当作亏损的主要理由,企业无疑会理直气壮地要求国家财政补贴企业来降低负债率。但民企和外企也同样身处这个大环境之中。动辄要求行政干预,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占据最优资源的国企,要反省企业在投资决策上的失误,管理水平较低与盲目扩张追求速度,而不是找各种理由开脱。

“克强经济学”的经济理论是市场化取向的、反对政府过度干预市场机制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国企要转型,要弱化政府主导,不能再走计划经济时期的套路,要充分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政府对国企必须减少行政干预,不能再用统制经济的办法管理国企。比如,政府不应该大量补贴国有企业。其次,政府不应该对国企干预过多。如有的国企明明一直在亏钱,却还要大量生产。按市场规则来说,亏钱的企业自然就会退出这个行业。这样不会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中国经济转型要成功,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拒绝权力支配市场,必须攻克各种既得利益集团的拦阻。

李锦:“克强经济学”的成败取决于是否能够推动“结构性改革”。随着市场化的加快与金融向小微企业倾斜,国有企业面临更大挑战。目前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大多分布在传统产业,不少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比较低。“结构性改革”对国有企业影响很大,不调整不行。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根据自身功能定位,进一步梳理主业,明确不同领域不同特点的布局结构调整思路;根据各个行业的现有布局状况,明确加强和调整的重点,做强优势行业;根据产业发展的趋势,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占领新兴产业制高点。要通过兼并重组、关停并转、加快“走出去”等方式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要考虑区域布局,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注重东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国有资本的合理高效配置。

经济学的背景第2篇

关键词: 留学经济 高校通识课程 国际化

一、“留学经济”概述

留学教育可以上溯到千年以前,如中国唐朝时期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算是留学教育史中较早的记载。但是将留学教育当做一项国际服务贸易却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开始的。1989年,关贸总协定(WTO的前身)开了“服务部门参考清单”,将教育服务列为14个国际服务贸易项目之一,留学教育便是国际教育贸易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与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有越来越多的人涌进国门。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留学热潮正在孕育和发展成为“留学经济”。

中国是世界上的留学生输出大国之一,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有近100万名考生放弃高考,其中出国留学的高中毕业生近80万人,而这一人数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攀升。《一个中国留学生养活一个美国家庭》(《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24期)中称,留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每年超过200亿美元,其中中国留学生直接提供超过44亿美元的收入,“留学经济”正成为美国经济复苏过程中的新亮点。

而在中国,“汉语热”、“中国经贸热”引发来华留学生迅猛增长。2012年,中国共接收留学生328,330名,比上一年增长了5万多人。迅速增长的来华留学生逐渐形成一股新力量,“来华留学经济”给中国各领域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

由于留学经济具有双向推动作用,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对于特别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使更多本国学生走出去,同时让更多世界学生走进来,意义尤为重大。由于留学热潮针对的群体主要在高校,因此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途径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而课程的国际化无疑是重中之重,通识课程具有普遍意义,因此通识课程的国际化是我们应该更关注的重点。

二、高校通识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1996年经合组织(OECD)在其课程国际化研究报告中对课程国际化下了一个定义:“国际化的课程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在内容上趋向国际化,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社会工作环境中生存的能力。”该组织的相关报告认为课程国际化有九个特点,即课程具备国际内容、与传统课程内容有不同之处、职业导向的课程、课程具备跨文化的技能、各学科间的学生交流项目、跨国的专业内容、修完课程具有联合或者双学位、部分课程由海外的教师讲授、为海外的学生设计特殊的课程。也就是说,所谓国际化指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从未来战略高度出发,以培养的人才解决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在交流、合作和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隔阂、障碍和差异为宗旨,通过比较、分析、鉴别和筛选,将其他国家相关文化、社会、科技和管理方法等知识和经验融入本国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的过程。以民族精粹和国际背景知识的兼收并蓄为主要特征,强调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有机融合,旨在培养既爱国又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的“全球通”。

如果以这个内涵为标准,我国高校国际化程度显然还不够高,如针对中国学生的出国项目当前在各高校中还处于补充地位,而对于来华留学生来讲,高校多为汉语培训课程,如果学生要选修一门中国本科课程,很多课程与国际课程体系是无法对接的,学生选课只能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

具体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课程目标不明确,缺乏对通识课程国际化内涵的理解与贯彻

在我国一些高校,还有一些领导和学生在国际通识课程的认识上,缺乏深入理解,把其等同为公共课,有的人则把其等同为外语课,实施人员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与人格完善的培养,并没有把扩展学生国际化视野作为目标,而学生要么抱着不重视的心态,要么抱着极为功利的心态,违背通识教育的初衷。

2.课程内容单一,结构不合理

(1)外语课程比较单一。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外语学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国高校的外语课程主要是英语,对于非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学生只把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最终目标,这样造成我国高校对外国先进知识的吸收主要集中于英语国家,被动复制和传播英语国家文化,而不是在多种文化中自主创造知识影响世界。

(2)其他课程国际化程度参差不齐,商科和工科多一些,但是对于体现中国特色的课程如中国语言文化等很少与国际接轨。

3.缺乏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教师对于国际化参与度不高

有学者认为高校课程的国际化意味着将国际因素整合到课程实施中,因此教师的参与是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条件。教师对国际化的态度、理念,教师的国际化知识、经验、方法,直接影响课程国际化政策和计划的制订及其实施。但是高校现在还很难做到所有老师阅读外文文献、学术背景与国际接轨,甚至能够双语授课的老师不多。

4.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影响课堂效果的重要方面,我国多为形式主义的强化灌输,以大班上课为主。教学中,信息的传递是单向、机械的,师生、生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及训练。

5.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缺乏整体规划

尽管高校都提出要重视国际化与通识教育,但是缺乏专业的人对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很多高校缺少实施通识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通识教育的管理处于松散状态,随意性较大。有的学校管理还存在官本位思想,课程开设资格评审不够公开公正,这些都会影响国际化进程。

三、高校通识课程国际化的建议

1.课程应目标具体化

对于要出国或进入国内修本科的来华留学生来说,通过通识课程的实践,应该让学生实现的目标是:(1)提高个人素养,具有公民意识;(2)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塑造完善人格;(3)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思考、实践、学习、创新等能力;(4)具有全球化视野。

依据这样的目标,将国际通识课程进一步分解,每一课程模块都有相应课程目标,以便操作。

2.课程内容应广泛,教学形式应多样化

通识课程要广泛,除了设计语言能力培训外,还包括人文、逻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相关课程,但是切忌贪大求多,必须做到精干。同时要使用一些国际通用教材,不能局限于本土教材。

形式应该多样化,不仅限于课堂,而且可以在课堂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讲座、年会、读书会、研讨会、访问、沙龙、企业与海外实习等。

在教学方式上,不局限于教师唱独角戏,而应采取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主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不同课程依据各自特点采用合适课程,营建一种师生共同研讨、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平等民主自由的氛围。

3.加大对师资的投资力度

鼓励本校老师积极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与进修,扩大国际化视野,以适应国际通识课程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招入一些具有国际学术背景与视野的教师等。

4.加强通识教育的管理

学校应在国际合作办学机构成立专门的国际通识教育中心,从而对通识教育各环节实行有效监控与管理。成员组成可由教师和学生及一定行政人员组成,并制定相应政策制度,严格执行,从而规范学生的上课与教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欧内斯特.博耶,著.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译.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2]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柯闻秀,陶小舟.高校课程国际化背景、涵蕴及实施要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4,11.

[4]卓梅英.国际通识教育课程(IGEC)项目运行与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6).

经济学的背景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毕业生就业思路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作为社会的热点话题被广泛关注,尤其是自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到各级地方政府,都给予其高度重视。2009年1月7曰,总理还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指出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1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率却连年持续下滑,数据表明,2009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611万人,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人员,该数字将突破700万,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将会更加凸显。网络流传的一副对联:“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也生动地概括了当前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今年两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孙狄提出建立企业学士后、硕士后制度,为毕业生设立两年的见习期,解决就业难题。2009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突破100万,比去年增加20余万人,最高的岗位竞争比例达到4584∶1。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正在不断地“侵蚀”我国的实体经济,由其引发的裁员、降薪、破产、失业潮还在不断蔓延,大学生就业空间变小,就业难度加大,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数增多,大学生背负沉重心理压力,金融危机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1)企业裁员减薪,就业竞争残酷。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是直接的,也是剧烈的。我国不少出口外向型企业就在这场金融风暴中骤然“倒下”,不少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大幅度的降薪和裁员,迫使一部分原本已经就业的大学生要重新走上求职择业的漫长道路。这部分人的再就业又大大增加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使的就业竞争变得更加残酷。(2)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岗位减少。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我国亦不能独善其身。随着危机的不断扩散加深,其对我国各个行业的灾难性影响日益凸显,各地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而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用人需求,放缓的经济增速导致众多企业用人需求缩水,许多企业明确提出取消今年的校园招聘计划,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随之减少,大学生就业陷入“僧更多粥更少”的窘境。(3)给大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位求职者的心灵,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对“毕业即失业”的焦虑和担忧。部分大学生因为不能很好地调适就业心理,成天感到焦躁不安,烦恼而又无所适从。这种心理压力不仅影响学习、生活,还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有的大学生因此而产生消极、悲观的思想,慢慢地开始逃避就业,甚至对就业产生恐惧。

3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思路

面对这似乎还遥遥无期的就业“寒冬”,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主动调整就业思路,积极应对就业竞争,从而成功实现就业突围。

(1)了解金融危机,正视危机对就业的影响。大学生应当主动了解金融危机,密切关注其对各行各业产生的影响。既要看到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挑战,也要看到金融危机所蕴涵的大学生就业的机遇。由于金融危机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自然导致企业对技术含量不高、素质较低的简单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而对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需求加大,从这个层面上讲,还是促进了大学生就业的。

(2)适当调整就业预期。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毕竟已经产生,并在不断扩散,严峻的就业形势客观存在。为了顺利实现就业,大学生应当适当调整薪资待遇的期望值,做好从基层干起的思想准备,转变“非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不去”、“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落后地区不去”的错误观念,避免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固执地徘徊,树立多元化求职和大区域就业的思想。

(3)不片面追求专业对口。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人数比例仅占15%左右。大学生就业不必片面地追求专业对口,尤其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应当采取灵活的求职策略,广义地看待专业对口问题。只要所学专业对自己将来的工作能够带来帮助,就可称之为专业对口。其实,现在的用人单位在选聘大学生的时候,最注重的已非专业知识,而是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学习能力以及工作态度等。

(4)主动出击,积极就业。求职成功几率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求职者对待就业的态度。大学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应当要有主动意识,主动分析就业形势,拓宽信息渠道,搜集就业信息,多走访人才市场,多参加供需见面会,客观主动地推荐自己,慎重对待每一次可能的就业机会,认真做好面试前的准备工作,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5)扬长避短,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所谓合理的就业目标,就是指选择的职业既符合个人的特点,也符合社会需要,体现人职的合理匹配,能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发挥个人优势,多为社会作贡献的就业目标。在确定就业目标的过程中要客观全面地对自我进行一次剖析,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挖掘自身的技能特长,要明白自己的能力能做什么样的工作,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不足在哪里,优势是什么,在求职的过程中遵循人职匹配、扬长避短的就业原则。

(6)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金融危机背景下残酷的岗位竞争和沉重的就业压力,大学生求职路上遇到一些困难、挫折甚至委屈是再所难免。如:数十简历投出却杳无音讯;缺乏工作经验而屡遭拒绝等,当诸如此类的问题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大学生不要沉浸于抱怨和失落的情绪当中,要学会调整心态,勇于面对现实,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注意培养自信心和坚强的信念,敢于在逆境中继续前行,乐观进取,放眼未来。另外,要克服焦虑恐慌、自卑畏怯、患得患失和过度依赖的心理。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背景第4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高职英语英语教学改革

引言

2005岁末,欧盟各成员为2007至2013年度预算方案可谓争执不休,其背后原因之一就是在于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盟大国在欧盟经济甚至世界经济舞台上角色出现了新变化。2004年,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2%、3.2%、2.9%和3.2%,而日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经济增长率则分别为2.7%、1.6%、2.0%和1.2%,英语国家经济增长快于非英语国家。我们从英语国家经济与非英语国家经济的增长差别,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经济全球化更加凸现了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优势,英语语言广泛使用于信息技术和产业,对英语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经济全球化以其不可阻挡的气势正在席卷全球,各国经济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全球价值链关系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贸易的全球发展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2004年中国贸易额达到1万1547亿4000万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德的第三大贸易大国。(来源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已连续多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东道国,一方面以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大家庭,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全球化人才极度缺乏的现实。作为全球化人才,除了要具备全球视野、全球化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国际通用语言,具备全球化的沟通能力。全世界有4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全球1/3的人讲英语,75%的电视节目是英语,在联合国各种场合中使用的语言95%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互联网上的信息80%也是用英语传播的。因此,英语是全球化能力的必备能力。

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形势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如何使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这是我们既面临的发展机遇,又是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中国的教育体制和英语学习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改革中国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英语教学模式。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事关如何培养新一代高素质创新性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局,同时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最有可能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加入WTO,科技活动国际化,国际交往活动越来越频繁,使得英语正成为像汽车驾照一样的日常工具。然而,高职英语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颇,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哑吧英语”、“费时低效”和“题海战术”问题。大部分毕业生经过近10年的英语学习,其英语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仍不能适应时展对英语人才的层次、水平、专业、种类的需要,不能流畅地、恰如其分地进行话语交流。用人单位普遍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不甚满意,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用人目标存在相当大的偏差。

2000年10月,针对高职、高专、成人专科教育的特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是按照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的基本培养要求,在总结10年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提出高职英语教育“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大方向。《基本要求》提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事务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高职高专学生将来从事的是与其业务相关的涉外交际活动,而不是专业翻译,在听、说方面,毕业生应能够听懂日常会话以及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话,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与其业务相关活动的交流。读、写、译方面应能够看懂应用文献,会书写应用文,能翻译与业务相关的文献。调查表明:高职毕业生中英语口语能力强或非常强的仅为3%;差的或极差的为41%;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参加国际会议讨论的仅为2%;能胜任或基本胜任参加对外业务谈判的仅为2%。很显然,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

2.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

2.1 明确培养目标,制定符合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和时展要求的课程目标。

职业教育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为目标。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目标服务的根本应该是以人为本。高职课程目标的设定应该面向职业性,要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以能力为本位,任务为驱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基础能力具备系统的英语语法知识和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立于基本,立于实用,立于实践,贯彻“加强实用、加强表达、加强听说”的“三加强”的要求。

2.2 改革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模式并举。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2002年春节前夕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校领导和教师座谈会上曾说:“学好外语不仅要靠学生的勤学苦练,又要讲求科学的教学方法,讲求教学效果。”在借鉴传统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语音室、无线发射台等信息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要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增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2.3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高职英语教学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高职教育毕竟是一个人终生教育的一个阶段,在现代社会中多项技术高速发展、不断创新,职业岗位也在不断演变,所以高职英语教学应该使学生具备接受未来延伸教育的基础,即高职英语教育应具有前瞻性。

2.4实施分类、分层次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呈多元化态势,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职高生许多连48个音素还认识不全,写不出完整的句子。如此现状,若按现有统一的目标实施教学,其结果差者更差,一部分成绩不理想者,没有适合的内容与方法促其进步,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减弱学习动机,使差生的队伍壮大,从而失去了教与学的的积极互动。高职英语教学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编班,分级管理,分类教学,分别指导,适得其所,争取所需,学有所获。各自尝到不同阶段、不同水平 成功的快乐。并鼓励学生由低层次向较高目标推进,从而最终达到“乐学善教”的目标和任务。

2.5 营造“多维度”的语言交际环境,强化第二课堂活动。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方向”的教学思想,我们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做到“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大力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由外语教师专门负责组织筹划具体活动项目,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校园广播、校园网等的作用,强化实践环节。利用课外时间举办英语角、口语大赛、演讲比赛及各类英语辅导班,并邀请外籍教师参与,全方位培育校内语言交流环境,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

2.6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有效的教学质量考核是常规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建立严格、科学和规范的教学管理保证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高职英语教学要加强教学工作的量化考核,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加强测试研究,实行教考分离,同时要改革现行的教学评估体系,高职英语教学评估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客观的、准确的、公正的评价,反映教学中的长处和短处,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结束语

随着我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新形势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社会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综合素质高,英语交际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高职英语教育任重而道远,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必须注重实效,结合自身特点,遵循语言学习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优化外语教学环境,走出一条符合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因素分析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韩立芳 第28卷第7期

[2]英语也是生产力 英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显优势 国际先驱导报 外交部通商司 徐清军

经济学的背景第5篇

【关键词】中职 经济法 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B-0086-02

当前世界是信息技术新世界,整个世界都在接受着信息技术的熏陶和洗礼。作为一门高智能化的现代技术,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中职教育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增强了,然而,当前来看,中职经济法教学中依然未能充分利用和普及信息技术,需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灵活利用力度,支持中职经济法教学不断创新。

一、中职经济法信息技术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经济法实施信息技术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不仅是经济法这门课程自身的要求,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跟上现代教学趋势的一大需要。

(一)经济法学科特征的要求。不同于普通科目,《经济法》属于法律学科,是国家权威立法部门制定的文件材料,其必然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变化性,会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经济法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修改与完善,以确保其法律约束功能的发挥,这就意味着教育教学也要相应做出调整。中职经济法教学只有积极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才能更好地跟上这些动态变化,为科学教学服务。

(二)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现代学生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成长的,他们时刻都在接受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洗礼,这就要求教学课堂也应该充满现代技术。只有打造出一个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沐浴在多媒体、网络等环境中,才能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享受其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学科教学效果的需要。经济法这一学科属于法律科目,法律学科的特点就是讲求精准、真实,内容如法律条款比较枯燥,所以,在实际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学生通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单纯的黑板、书本教学模式较难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不理想,也无法较好地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中职经济法教学策略

(一)利用网络系统创建资源数据库

网络信息系统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与信息资料,从而为经济法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可以打破课本的局限、打破枯燥的氛围,深入网络系统搜索一些与经济法相关的教学资料,如一些比较离奇、荒诞却又是真实的经济案件,将这些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成一个较大的信息库,创建一个资料系统。这样,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个系统,建立网上登录项目,随时从中抽取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享受到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体会到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或者利用这些网络信息资源来制作多媒体课件,以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添加一些较为丰富、有趣的信息和案例。

例如,在学习经济法中的《合同》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合同法的相关资料,将其整理成课件。从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到合同的撤销等逐条展示给学生,并对应附上一些经济案件实例,让学生一边熟悉理论知识,一边分析经济案件。这样不仅丰富并拓展了经济法的学习资料,而且同时也让学生经历了从学到应用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

经济法教学同现代科学技术的积极融合能够有效促进资料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料,学生会收获更多的经济法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网络数据信息数据库的创建,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好的探索机会。当学生有问题需要咨询时,只需搜索网络信息资源系统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多播放视频,丰富教学

传统的经济法教学主要依靠课本、黑板和纸笔,这种较为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往往无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中职学生自身由于缺乏约束力、自制力,当学生遇到不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教法时,会逐渐产生厌学、弃学等问题,影响经济法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妨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课堂。发挥多媒体视频播放功能,根据所学章节、所学的理论内容等对应播放一些视频案例,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观看视频案例,从案件发生到当事人的举止言行,再到后期的法律取证、经济法运用,法庭宣判等了解整个案件的过程,从而了解经济法的适用范围,掌握经济法的作用和规律。利用真实的案件和案例来帮助学生学会利用经济法去分析并解决这些案例,体会经济法的教学意义。

例如,教师可以挑选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经济犯罪案件,如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纠纷、金融领域的信贷危机以及第三者经济诈骗等。教师可以采用逐段播放、暂停、问题提问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随着播放的镜头逐渐深入分析、了解并掌握案件的进展情况,并根据教师的问题来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问题。让学生对这些案件作出自己的评论,待学生的评论结束后,教师再为学生播放该案件中律师或其他专家的分析与评论。

这种通过视频带动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学习当中,主动参与讨论,积极分析和总结,自觉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经济案件解读中。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到专家的意见,并把自己的分析跟专家的评论进行对比,从中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获得一种实践经验,学会合理地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经济法的能力。

(三)任务驱动,高效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也适合用在中职经济法教学中。它是一种有目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激励式教学法,它围绕学生的学习内容设定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掌握相关知识,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理解与灵活运用。

教师借助多媒体界面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驱动其掌握经济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

例如,学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方面的知识后,教师不妨尝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时注意各个成员间的搭配、合作、配合),给各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即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与日常消费相关的案例,要求学生用所学的法律理论知识来分析案例。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当堂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案例中各个行为主体的行为责任,所触犯的法律条款,以及各个行为主体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鼓励小组内部成员间相互讨论,相互探究,将理论与实际案例进行有效结合,深入分析,得出结论,完成学习任务。

(四)创设学习网站,鼓励思想交流

网络系统是面向大众人群的系统,人们通过网络信息系统能够进行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教师可带领全班学生创设一个以“经济学”为主题的网站,要求学生注册登录这一网站,让学生借助这一网站平台来分享学习感受、经验等,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个网站上传一些学习资料,供大家分享与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教师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设置意见箱、意见栏,注册的学生可以以匿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经济法学习与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宝贵意见,或者对他人提供的资料、学习经验等给予评价,发表感想等。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有效交流,将整个班的学生凝聚在一起,增进彼此间的交流。教师也能够从这个平台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为学生解决问题,解除思想困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还可从中收集学生的意见,将学生意见进行整理,优化教学。

教师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对中职经济法教学要有创新性意识,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探究性、兴趣性的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经济法学习的乐趣,从而坚定信心更加努力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李华,吴云勇.“互动式”教学模式论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2]朱广东.国际经济法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创新规划[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05)

经济学的背景第6篇

一、 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金融监管产生的内在原因

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在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下,每一个微观市场和整个经济可以达到一般均衡,从而导致资源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然而现实经济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这些理想化条件很难成立,因此,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也就很难实现。“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

多种情况可以导致市场失灵,但对于金融市场失灵而言,在笔者看来,主要原因在于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换句话说,实施金融监管就是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重点消除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1. 外部性与金融监管。在实际经济中,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成员带来损害,而不用对此担负必要的成本,这被称为经济活动负的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例如在公共场合吸烟会对他人的健康构成危害;但如果经济活动对社会成员带来好处,而自己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就是经济活动所谓正的外部性或外部经济,例如自己辛苦种植的花园会让邻居赏心悦目。关于外部性另一种更学术化的描述是,“当不同的人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相互关联时,则他们就相互施加了收益或成本,收益和成本的这种非意愿性转移,就是‘外部性’”。

“如果外部效应出现,市场就不一定能产生资源的帕累托有效率供给。然而,其他一些社会机构,例如法律体系或政府干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市场机制从而实现帕累托有效率的”。政府采取措施对于负的外部效应进行规制(征税、禁令等),而对正的外部效应进行提倡(补贴、精神鼓励等)。

金融市场的外部性主要体现在:一是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主要是金融企业)不遵守规则从而对其他金融主体产生的损害;二是金融市场失灵对整个经济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前者(所产生的损害)往往是以后者(所造成的消极影响)的形式最终体现出来的。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对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使得负的外部性充分展现出来。首先,次贷危机对美国房地产业产生重创,大量次级贷款的借款人无家可归,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业务量剧减,甚至破产、倒闭。其次,间接持有次级按揭贷款债券或参与承销、投资的美国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在次贷危机中也未能幸免,导致出现融资成本提高和信贷紧缩等问题。第三,次贷危机使美国纽约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二”, 截至2008年1月末,次贷危机对美国股市形成了三次较大的冲击波,受此影响,全球其他主要股市也呈现出强势震荡的格局。第四,次贷危机对美国的投资、消费、贸易等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美国经济疲软。第五,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国次贷危机对欧盟、日本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是金融监管的缺失,而次贷危机所造成的负的外部性从反向表明了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监管。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市场。而资金融通,是指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资金的供需双方运用股票、债券、储蓄存单等金融工具调节资金盈余的活动。金融市场的主体主要包括资金供应者、资金需求者和信用中介。这三类主体对信息的掌握和占有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单个的资金供应者处于信息劣势地位,而信用中介和资金的需求者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金融系统具有内在脆弱性。当金融市场受到冲击时,信用之链遭到破坏后,引发的问题会因信息不对称而进一步放大并呈现递增性,识别有效信息的难度加大,从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例如,一家银行因为支付能力而引发挤兑潮并倒闭后,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民众恐慌,出现“羊群效应”,其他银行也会因挤兑而破产倒闭。由此可见,信息不对称是金融监管的另外一个内在原因。

从这次次贷危机来看,信息不对称是其迅速蔓延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信息不对称及金融脆弱性使得次贷危机的传染具有加速放大效应,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由于次贷证券化链条涉及到众多利益主体,使得次贷危机在诸多市场间的传染具有加速放大效应。其二,由于对冲基金的杠杆操作,使次贷危机传染呈现加速放大效应。其三,由于金融机构之间信任的缺失,次贷危机在其他国家和其他市场间也呈现加速放大效应,并最终伤及到了实体经济。

二、 效率与公平:金融监管追求的价值目标

任何一项管制都有其追求的目标,金融监管也不例外。金融监管的直接目标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弥补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缺陷,而价值目标或根本目标则是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维护金融市场各个主体的合法权益,即保证金融市场公平正义的实现。

1. 效率与金融监管。经济学中为多数人所接受的效率是指帕累托效率和卡尔多―希克斯效率。一般地,如果一点不能再使一方的效用增加,除非它使另一方的效用减少,则该点的状态便是帕累托最优,此状态下的效率最高。

经济学的背景第7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市场经济文化;主体人格

一、思想政治理论与市场经济文化的必然联系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市场经济文化,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不相关的命题,实则,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市场经济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其阐释的是特定的文化心态、文化追求。个体开始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冷漠、回避、敬而远之的态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之于当代的大学生,其缺失性、荒芜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市场经济文化的氛围中,当代大学生要如何找到正确的出口、适合的契合点以良性成长?市场经济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又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这都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并且应采取有效措施。

二、市场经济文化在人类活动中的体现

谈及市场经济文化,首先应对市场经济有个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市场经济,又称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其时代最基本的特征是:工业取代农业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市场营销成为最普遍的经营形式。其一般特征是: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事实上,市场经济的兴起有它丰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文化基础。所以,从文化的高度来探寻市场经济作为人的现时代、现生命的意义及价值,是一种可取而通达的路径。首先,它是人类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一个时展的烙印,是一个时代崭新的面孔,随同其被孕育出来的人类阶段性文化是不可否认的。其次,它是人在活动形态中不断作用于物而产生的,这就注定了人文气息在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失的形态。最后,从哲学的思维出发,把市场经济理解为人类活动的过程即实践的体现,把文化理解为理论形式的存在,两者相辅相成,紧密融合在社会历史的大潮流中。因此,市场经济文化从产生到不断发展的各个程度都是社会现象的直接指向。既然是一种文化,就定然具有导向性。

三、市场经济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主体人格的影响

市场经济在把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向更新、更高层次的同时,还携带了诸多负面因素,诸如趋利性、目的性、竞争性等。如果不对其发展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那么会极大程度地造成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政治素养理念、文化精神追求出现倒退抑或变质,从而滋生出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自我主义。大学生作为即将跨入社会的群体,容易受到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渗透和影响。

(1)关于竞争的扭曲化。竞争性作为市场经济很重要的一大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在理论意义上和现实运用中,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错,只是在认识的高度上应该重视其两面性——在具有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具有不可低估的压力。

作为动力,竞争能激发人们解放思想、奋发向上、开拓创新、不断加强自我竞争实力。一部分大学生在竞争意识的催促下,抓紧时间早早开始自己的考研“马拉松”之途,或积极参与校园内的各种活动,或投身到社会中从事兼职工作,或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作为压力,市场经济文化的消极影响在青年大学生身上日益凸显,基于经济主体利益的多元化和个人物质欲望的膨胀化,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出现分离甚至是背道而驰。核心价值观念成为被淹没的角色,物质的诱惑性架空了大学生本应有的主体人格。就国内的市场竞争机制而言,在不健全的条件下,还融入了大量的灰色成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校大学生不仅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学业的压力,更大程度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压力。这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还未做好进入市场经济的心理准备,就将自己的竞争价值观扭曲。学业上的好成绩,可以投机取巧而不是凭自己的真正实力;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挖空心思找所谓的“后门”,而不考虑如何加强自己的就业能力。经济理性诉求促成了大学生趋利性的心态,过程可以不断地被简化,定位只在于结果。如果在遭遇到打击的情况下,内心的忧困意识蔓延成焦躁、自卑、无奈,最后演化成条件反射性的自我封闭,逃避现实,甚至导致逃学、离家出走、自杀行为。

(2)关于自主的偏激化。在市场经济文化倡导的自由、平等、开放的经济活动中,社会人作为理性人,思想观念的开放、政治观念的民主,使其形成个人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但一部分人追求无限自由、开放无度,从而导致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泛滥。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开放的环境增强自我意识是追求实效的必然趋势。大学生处于思想的敏感地带,思想更加开放,极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一些学生热衷于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并把它同实现人生价值等同起来。这就导致了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求知求新欲望极强,但主体人格的确立尚未完成,个人价值观念尚待确立。所以他们在把握自己、控制自己、重塑自己的时候,容易走进市场经济文化的误区。

四、市场经济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对青年大学生所处环境加以改善,再加强其人文教育,从心理上灌输主题价值观,从而使青年大学生建立起自身的主体人格,最终实现青年大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现实意义上的统一,是我们需要及时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和改进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不可被忽视的。作为隐形渠道,陶冶式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容易被接受和认同;作为背景文化,这是大学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和全面反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淡化了说教的痕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在学生会、团委及各种社团活动的组建中,大学生不仅充实了自己的课余生活,找到了学习之外的个人兴趣,还开发了自己的潜能,锻炼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参与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兴趣爱好融入到现实活动中。在特定的校园规则和思想道德环境中,认识自我,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培养起自我的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道德意识。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再结合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起自我的优秀主体人格。

总之,在正确、深刻认识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大学生的优秀主体人格。以大学生为立足点,并优化其所处的校园环境,真正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功效,使大学生契合市场经济文化的优势更好地成长、成才,最终完善校园文化,为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程.论市场经济作为文化伦理现象[J].中国社会科学,1995(5).

经济学的背景第8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实践模式

1 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位授予资格与学科专业水平为目的,在相关教师的教学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论文设计、撰写等一系列工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最终检验,也是高校教学水平的直观反映。经济学作为推动国家建设进步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在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的重要背景下,如何有效革新毕业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毕业设计教学管理、增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打造优质创新人才队伍成为各大高校经济学教学研究改革的关键环节。

以经济学专业为切入点,结合国家“双创”发展基本要求,以加强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为目标进行有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合理性与实践性,为其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增强毕业设计内容的应用价值,全面提升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确保其专业性与实践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经济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求学、积极思考、善于发现的方向转变,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科研水平,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落地实施,打造实用型、复合型的优质创新人才队伍。

2 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2.1选题缺乏应用价值

由于学科限制,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与毕业实习内容相关性较差,不符合教学培养目标。全球经济发展瞬息万变,部分论文选题创新性不足,时效性较差,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相脱节,忽略现实情况,在解决实际经济发展问题方面难有建树,缺少应用价值。

2.2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期间,学生面临就业、继续升学等方面的重大压力,对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视有所下降。此外,学校缺少相应的意识教育与号召工作,学生缺乏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的认识,对待毕业设计态度较为敷衍,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与自律性,毕业论文质量难以提高。

2.3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较差

本科阶段对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的教学力度较弱,学生对相关研究方法及运算软件的掌握不足,缺乏相应的科学研究经验,系统性实践训练较少,论文局限于理论知识,缺少实证研究作支撑,文章内容稍显单薄。创新创业教育不足,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薄弱,论文独创性较差,创新点不足,抄袭现象较为严重。

2.4教师指导工作不到位

教学指导工作不够深入、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对学生的辅导帮助作用较小。未合理考虑不同学生间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差异,教学指导计划过于笼统,学生个性与特点难以施展,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毕业设计教学指导大纲不完善,缺少长远规划与适宜的管理考核目标,毕业设计教学与日常教学工作相脱节,学生无法得到全面系统的教学指导。缺少相应的创新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较为不足。

2.5相关激励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相关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相关的监督管理约束机制不完善,教师指导工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难以提高;相关教学指导模式缺乏改革创新,不满足双创背景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3 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方法

3.1优化日常教学质量

一是根据高校自身学科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合理拓宽专业口径,针对财政、经济、贸易、金融等基础专业门类,科学制定招生培养指标,有效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师资配置,创新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从源头上改善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与学科发展。

二是依托全国高校经济学重点课程设置基本要求,结合本校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师资情况,合理制定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与培养计划,加强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与创新课程的科学搭配,提高经济学专业教学效率。

三是将毕业设计(论文)与日常课程教学有效结合,在日常教学中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与思维意识,制定科学、详尽的教学指导规范,提高经济学学生培养质量。以日常教学环节的课程论文融入为切入点,倡导将提交课程论文作为学生专业课程能力考核的最终检测形式,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科学推动毕业设计(论文)日常指导常B化发展。

四是紧跟全球经济研究新进展与经济发展新趋势,重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效平衡,及时更新和修改教学内容与教材选择;合理吸收管理学等关联学科的教学经验与研究内容,促进经济学与管理学、社会学、数理统计、科技、能源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关注全球经济热点问题,加强课堂讨论分析;加大推进双语及全英教学,培养国际化经济人才。

3.2重视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

加强计量经济学、现代统计方法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力度,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及SPSS、Eviews等研究工具,提高案例分析、统计模型等相关实证研究在论文中的应用比重,解决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重理论、轻实践、缺乏数据支撑的突出矛盾,增强论文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快推进经济学实验室、经济学教学实践基地等平台建设,培养学生科研应用与实践操作能力。积极响应国家双创发展战略号召,大力推动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经济学知识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模拟证券投资大赛等相关专业及创新活动,加大创新型、实践型、复合型经济学优质人才储备。

3.3加强论文选题管理

为有效解决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重理论、轻应用”的尴尬情况,应以应用目标为导向,积极推动科学化选题的顺利实施。将教学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紧密结合,争取将实习内容,尤其是在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的实习情况与研究内容作为选题来源,增强选题实践性与应用价值。

一方面要增强学生选题自,在保证论文选题与毕业实习内容、专业培养方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自,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培养。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论文选题审核制度,设立专门的选题审核小组,学生在确定论文题目后应及时提交《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核表》,审核小组从合理性、创新性、可行性、应用价值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对选题进行严格的审核,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退回修改,以此保证选题的科学、有效。

此外,在选题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切合专业培养方向,从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满足教学培养计划对学生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的考核要求,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结合生产科研实践,在操作可行的基础上,尽量向毕业实习内容靠拢,保证选题具备相应的创新性与先进性,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毕业设计的应用价值。论文题目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更新,确保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符合当下相关理论知识的发展趋势,避免老套、陈旧的选题出现,增强毕业设计(论文)的时效性。

3.4有效区分学生能力层次

一方面,高校应建立适宜的学生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学生前三年的学习表现与潜力,从学习态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划分为不同水平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因材施教。对于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不能因此降低考核要求,应积极提高其毕业设计(论文)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增强其科研素养与创新意识,丰富其实践训练经验。对于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应在毕业设计的合格基础上适当提高标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进一步开拓其研究思维、锻炼其科研能力,在保C质量的前提下,增强论文独创性,创造更多优秀论文,争取大部分毕业设计(论文)在修改完善后能在相关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

另一方面,根据区域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财政、贸易等不同研究方向,合理分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指导,有效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3.5加大监管考核力度

一是规范相关政策制度,以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为目标,设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小组,协助教师和本专业有关部门完成学生毕业设计的教学、监督、管理、考核等工作。对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工作内容与预期绩效进行明确规定,包括对学生论文完成情况的检查监督、毕业设计质量的考核与评定、优秀论文的选拔等等。二是加强质量管理,构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监控系统,加大教学监管力度,定期开展相关检查工作,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动态调整教学安排,及时提出指导意见,优化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计划与管理考核目标,适当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合格标准,加强教师和学院的监督约束力度,定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测工作。三是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学习态度、毕业设计质量、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等多个方面,严格把关毕业论文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参考文献:

[1]武卫莉.加强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实践和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1,31(5):117-120

[2]喻永红.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3(34):276-277

[3]马洪云,黄启.经济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3(4):20-25

[4]费志勇,冀宏.高校“双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6(16):66-69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加强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实践和研究;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湖北省产学研合作机制与运行绩效评价研究。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