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2 09:38:06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第1篇

案例某县C村共有64户,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发生腹泻病人252例,罹患率高达71.79%,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为2个月,15岁以上的罹患率为68.12%,15岁以下为78.69%。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程短暂,一般3~4天即恢复健康。经调查全村351人均饮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数人饮用1号与2号井水,饮用者罹患率为77.81%;而饮用其他井水者为2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48.8、P<0.01)。病前有饮冷水习惯者罹患率为81.45%;无此习惯者仅为39.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50.9、P<0.01)。于发病后10天采水样,从水源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

你认为这次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流行面貌呈现什么型?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进行病因学调查?怎样控制及消灭这类腹泻病?(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5):319)

第一节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在人群中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对传染病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统称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

传染源泉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均为传染源。

(一)人作为传染源

1.病人(patient)病人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因病人体内存在着大量有毒力的病原体且病人的某些症状亦有利于病原体从体内排出。例如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咳嗽,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患者的腹泻。病原体污染外界环境,增加易感者感染机会。

各种传染病的病程长短不一,按病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各期病人作为传染意义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排出病原体,排出数量与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1)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称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而异,短的仅有2~4小时(如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长的可达数月、甚至数年(如麻风病)。同一种疾病不同病例潜伏期亦有长短,但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此时病人已有传染性,例如麻疹、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①潜伏期长短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疾病其流行波持续较久。②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有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③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常见潜伏期加1~2天(附表6-1)。④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在麻疹潜伏期最初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其效果最佳。⑤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

(2)临床症状期(clinicalstage):为出现该病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在该时间内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最多,有些症状又有利于并于病原体排出,故传染性最强。有些疾病在此期可有多种途径排出病原体。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除血液外,唾液、汗腺、乳汁等均可排出病原体,增加污染外界环境的机会而使易感者获得感染。

轻型或非典型病人往往未进行隔离与治疗,作为传染原的意义较大。个别病例如从事饮食工作则可导致该疾病的爆发或流行。慢性临床过程的病人,由于排出病原体的时间长,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可忽视。

(3)恢复期(convalescentstage):在此期病人因病而引起的功能紊乱开始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机体产生免疫力,体内的病原体被消除,不再起传染源的作用,例如麻疹。但有些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在恢复期内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作为传染源。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更长,甚至可终身作为传染源,例如伤寒慢性带菌者。传染期(infectionperiod)指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传染期的长短因病而异,传染期短的疾病其续发病例呈簇状出现,每簇病例之间的间隔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疾病,续发病例常陆续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传染期是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2.病原携带者(carrier)指外表无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因其所带的病原体不同而相应的称带菌(细菌)者、带(病毒)者、带虫(原由开蠕虫)者。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数量比病人少,但携带者因缺乏症状而不易被发现,且能自由活动,有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甚至引起疾病的爆发,一般可分为潜伏期、恢复期及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种。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ivecarrier):指感染后至临床症状出现前已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有人认为是传染病的前驱期。例如白喉、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carrier):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例如白喉、伤寒、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多数传染病人在恢复期病原携带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但少数传染病的病人持续时间较长,个别病例可终身携带。凡病原携带者持续三个月以内,称暂时病原携带者(transitorycarrier)。超过三个月称慢性病原携带者(chroniccarrier)。

(3)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carrier):指过去从未患过某种传染病而能排出某病病原体的人,多为隐性感染的结果,一般只能用实验方法证实,但隐性感染不一定均能成为健康病原携带者。此型携带者一般排出病原体量较少,持续时间短。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排出病原体的多少,持续时间的长短,个人职业及个人卫生习惯等。

(二)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感染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畜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约有200余种,对人有得要意义的约90种。

1.人畜共患疾病按病原储存宿主性质可分四类:

(1)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在动物中保持延续,在一定条件下能传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引起传播,例如钩端螺旋体病、森林脑炎等。

(2)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动物感染是偶然的,例如人型结核。

(3)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均可作业传染源,例如血吸虫病。

(4)真正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例如牛、猪肉绦虫病等。

2.作为传染源的动物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家禽及野禽均可传播一些疾病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动物的接触机会与密切程度,且与动物的种类和密度有关。

二、传播途径(modeoftransmission)

病原体为了维持其生物种的存在,需不断地更换宿主。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另一个易感机体,它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途径称传播途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媒介,例如空气、水、食物、手、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参与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物称传播因素。

(一)经空气传播(airbornetransmission)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存在于呼吸道粘膜的粘液或纤毛上皮细胞的碎片中,当病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其粘液或渗出物随气流经口、鼻喷出至传染源周围一定范围的空气中。根据颗粒的大小又可分类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三种形式传播。较小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被易感者直接吸入而引起感染,例如麻疹。在空气中悬浮的飞沫,当外层水分被蒸发时形成有传染性的飞沫核,它在空气中能飘浮一定时间,即使传染源已离开,易感者亦可因吸入飞沫核而感染,例如白喉、结核病等。含有病原体的较大飞沫干燥后落在衣服、床单或地面上,当人们在整理衣服或清扫地面时,带有病原体尘埃又飞扬,可造成呼吸道传播,例如结核杆菌、炭疽芽胞等。

空气传播的发生取决于多种条件,其中人口密度、卫生条件、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起决定性作用。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患者多为儿童,且多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人群。

2.多呈周期性并伴有季节性高峰,以冬春季多见。

3.流行强度与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及易感人口的比重有关。

(二)经水传播(water-bornetransmission)

许多肠道传染病,若干人畜共患疾病以及某些寄生虫病均可经水传播。

1.经饮水传播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疾病的水型流行早年十分猖獗,随着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建立及水质的卫生管理,因饮水被污染而引起爆发在城市已很少见,但在广大农村仍是一个重要问题。经饮水传播疾病历史上已有多次记载,如1854年英国伦敦发生霍乱流行。流行强度取决于污染水源类型、供水范围、水受污染的强度和频度、病原体在水中的抵抗力、饮水卫生管理等。

经饮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分布一致。

(2)除婴儿外,各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均可发病。

(3)停用被污染的水或水经净化后,爆发即可平息。

2.经疫水传播当人们接触疫水时可经皮肤或粘膜感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其危险性取决于人体接触疫水的面积大小、次数及接触时间的长短。

经接触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物特征:

(1)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2)呈现地方性或季节性。

(3)接触方式以游泳、洗澡、捕鱼及收割等多见。

(三)经食物传播(food-bornetransmission)

所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个别呼吸道传染病(白喉、结核病)及少数人畜共患病(炭疽病)均可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可分两类:

1.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感染绦虫的牛、猪、患炭疽的牛、羊,其肉类含有病原体。患结核病的乳牛所分泌的乳汁可含有结核杆菌。感染沙门菌家畜的肉及家禽的蛋可含有沙门菌。当人们食用后可被感染。

2.食物在各种条件下被病原体污染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与销售的各个环节均可被污染。水果、蔬菜等只是机械地携带病原体,其数量不再增多。在另一些食品,如牛奶、肉馅等在适宜的温度下病原体可大量繁殖,人们食用后可感染而发病。

经食物传播传染病病的流行特征:

(1)病人有食用某种污染食品史,不食者不发病。

(2)易形成爆发,累及为数与食用污染食品的人数有关。

(3)多发生于夏秋季,一般不形成慢性流行。

(4)停止供应污染食品爆发即平息。

(四)接触传播(contacttransmission)

接触传播包括两类传播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例如性病、狂犬病等。

2.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contacttransmission)易感者因接触被传染源排泄物或分泌物所污染的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而引起感染造成疾病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某些呼吸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皮肤传染病等均可经此途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传播中起特别重要的作用。

间接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与病原体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日常消毒制度是否完善、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及卫生习惯等有关。

经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病例多呈散发,可形成家庭或同室内成员间的传播。

(2)无明显的季节性。

(3)流行过程缓慢。

(4)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病例较多。

(五)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transmission)

作为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节肢动物甚多,有昆虫纲的蚊、蝇、蚤、虱等。蜘蛛纲的蜱和螨。由于传播疾病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两大类:

1.机械性传播节肢动物接触或吞食病原体后,病原体在它的体表或体内均不繁殖,一般能存活2~5天。当它们再次觅食时,通过接触、反吐或随同它们的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而污染食品等,当人们食用这类食品后被感染。例如苍蝇能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2.生物性传播吸血节肢动物呆咬处于菌血症、立克次体血症或病毒血症时的宿主,使病原体随着宿主的血液进入节肢动物的肠腔,使肠细胞或其他器官造成感染,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繁殖,然后再通过节肢动物的唾液、呕吐物或粪便进入易感机体。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增殖或完成生活周期中某些阶段后始具有传染性,其所需要时间称外潜伏期(extrinsicincubationperiod)。外潜伏期长短常受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为数极多,例如鼠疫、斑疹伤寒、疟疾、绦虫病等。还包括大约200种以上的虫媒病毒性疾病。

吸血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有一定地区性,病例分布与媒介昆虫的分布一致。

(2)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季节性升高与媒介昆虫繁殖活动的季节一致或稍后。

(3)某些传染病具有职业特点,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及野外作业的工人。

(4)发病有年龄特点,老疫区病例多见于儿童,新疫区病例无年龄差异。

(5)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六)经土壤传播(soil-bornetransmission)

土壤可因种种原因而被污染,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使土壤污染。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由于埋葬不妥而污染土壤。有些肠道寄生虫病的生活史中有一段时间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才能感染人,例如蛔虫卵、钩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胞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例如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这些被污染的土壤经过破损的皮肤使人们获得感染。

经土壤传播病原体的意义,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与频度、个人卫生习惯等。

(七)垂直传播(verticaltransmission)

孕妇在产前将其体内的病原体传给好的胎儿垂直传播,亦称母婴传播。从广义来看,可分为下列几种:

1.经胎盘传播受感染孕妇体内的病原体可经胎盘血液使胎儿遭受感染,但并非所有感染的孕妇均可引起胎儿感染。可使胎儿感染的病毒有:风疹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B族病毒、腮腺炎及巨细胞病毒等。

2.上行性传播病原体经孕妇阴道通过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例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3.分娩引起传播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母亲严重污染的产道内,胎儿的皮肤、粘膜、呼吸道、肠道均可遭受病原体感染,例如淋球菌、疱疹病毒等。

(八)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transmission)

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及预防工作中人为地引起某种传染病传播,一般分两类:

1.易感者在接受治疗、预防及各种检测试验时,由污染的器械、针筒、针头、导尿管等而感染某些传染病。

2.生物制品单位或药厂生产的生物制品或药品受污染而引起疾病传播。

各种传染病流行时其传播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一种传染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例如细菌性痢疾可经水、食物、媒介节肢动物及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当某种传染病在人群中蔓延时,必须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了解其真正的传播途径,从而采取有针对性防制措施。

三、人群易感性(herdsusceptibility)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称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以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判断某一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水平的高低,可从该病以往在人群中流行情况,该病的预防接种情况及对人群进行该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而定。

(一)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

1.新生儿的增加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易感,由于他们体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2.易感人口的迁入某些地方病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区,当地居民病后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当非流行区居民迁入使流行区的人群易感性增高。

3.免疫人口的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

4.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有些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等病后有长期免疫力,有的能维持终身。一般传染病病后或人工免疫后,其免疫力逐渐下降,最后又成为易感者,使人群易感性增高。

(二)影响人群易感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预防接种对易感人群施行人工免疫是降低人群易感性最积极的方法。人工免疫所获得免疫力不能维持终身,故对易感人群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2.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经过一次流行后,大部分易感者因感染而获得免疫,但不能依靠这种方式来降低发病率,因流行后传染源数量增多,有时反而可促进该病传播。3.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隐性感染者虽无症状但也是传染源,不可能期望它的增加来制止疾病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与疾病流行关系

易感者大量减少能抑制疾病的流行,甚至使流行终止。但也不能认为易感者上升至某种水平就一定能发生疾病流行,因疾病的发生必须有传染源的输入。

四、疫源地与流行过程(infectiousfocusandepidemicprocess)

(一)疫源地

指传染源向周围排出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每个传染源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但一个疫源地内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疫点。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一片称疫区。

1.疫源地范围

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源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例如疟疾的疫源地范围,一般以传染源为核心、以按蚊飞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麻疹的疫源地则为传染源周围较小的范围。不同传染病的疫源地大小不一,同一种传染病有不同条件下,其疫源地范围也不相同。

2.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1)传染源已被迁走(住院、治愈或死亡)。

(2)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传染源排至外环境中的病原体。

(3)所有易感的接触已度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未发病或感染。

(二)流行过程(epidemicprocess)

每个疫源地均由它前一个疫源地引起的,而它又是发生新疫源地的基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疫源地被消灭,流行过程也就中断。

1.流行强度(epidemicprocess)

(1)散发(sporadic):某病在一定地区或国家其发病率维持在历年水平。一般多用于区、县以上的范围。各个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常无联系。

(2)流行(epidemic):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的水平。

(3)大流行(pandemic):某病发病率远远超过流行时的发病率水平。它的特点是传播迅速,大流行可超越国界而波及许多国家。

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既是生物学现象又是社会现象。流行过程又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1)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起作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动植物等因素。其中以气候与地理因素尤为重要。自然因素可直接作用于传染源,对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影响更大。例如疟疾、乙型脑炎的流行常受气温、雨量和湿度等影响。疟疾病例多在春夏季复发,其时如按蚊密度高,复发病例作为传染源的作用就大。自然因素对传播途径的作用亦大,夏、秋季因暴雨可引起洪水泛滥,如当地猪或鼠类中流行钩端螺旋体病,它们的尿可污染水体,当人们接触污染的水体后可导致钩端螺旋体病爆发。自然因素对易感人群亦有一定作用,寒冷季节,人群室内活动多,接触密切,常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季节性高峰。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第2篇

遗传病以及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精神发育不全、癌症等已成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这些疾病也会发生流行,但它们的流行方式,流行因素与传染病等的流行有很大不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就是遗传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遗传病流行病学是人类群体遗传学的一个新分支,它是在人类群体遗传学和流行病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探讨的是与遗传有关的疾病的流行规律。它已经而且还将进一步阐明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的传递规律和发病原因,这是优生学的重要依据之一。它目前的主要任务在于探索复杂性遗传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精神失常和肿瘤)的遗传原因和环境因子,还可寻找其在中老年发病的复杂疾病的时态特征。

1 遗传病的流行方式

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3大类。不同类型的遗传病在家系或由家系组成的群体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传递方式,此外某些遗传病的发生,还需环境中特定因子的诱发。遗传病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或条件而发生流行的。

1.1 单基因病的流行方式

1.1.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D) 其流行特点是:(1)患者的双亲中,往往只有1个患病,且大多数是杂合子;(2)患者的同胞中,发病患者的数量约占1/2,且男女发病机会均等;(3)系谱中,连续几代都可看到发病的患者,但是,有时由于内、外环境的改变,致病基因的作用不一定表现(外显不全)。

1.1.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R) 其流行特征是:(1)患者的双亲往往都是无病的,但他们都是携带者;(2)患者的同胞中,发病患者的数量约占1/4,且男女发病的机会均等;(3)系谱中看不到连续几代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往往表现为散发;(4)隐性基因的频率很低,为0.01~0.001。因此一个携带者或患者随机地与群体中一个成员结婚时,生出患儿的机会很小;但是若实行近亲结婚,则比例就会大大提高。

1.1.3 X连锁隐性遗传病 其流行特点是:(1)人群中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家系中往往只有男性患者;(2)双亲都无病时,儿子可能发病,女儿则不会发病,儿子如果发病,其致病基因是从携带者的母亲传来;(3)由于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兄弟、外祖父、舅父、姨表兄弟、外甥、外孙等可能是发病的患者,其他的亲属不可能是患者。

1.1.4 X连锁显性遗传病 其特点是:(1)此病代代相传,故患者的双亲一般有1人是本病患者;(2)致病的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女性患者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女儿和儿子发病的机会都为1/2,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女儿全部发病,儿子都正常;(3)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但症状上男重于女;(4)连续几代相传。

1.1.5 Y连锁遗传病 其特点是:父子、兄弟、祖孙、远祖远孙、叔侄、堂兄弟、远房叔侄或兄弟的相关都是1,而祖母孙、母子、外祖外孙、舅甥和兄妹的相关都是零。当在Y染色体上存在致病基因时,从优生角度考虑,此类家系应只生女孩,这样就杜绝了该有害基因在家系中的蔓延。

1.2 染色体病的流行方式

1.2.1 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遗传病 (1)性染色体数异常:如45,X;47,XXX;47,XXY;47,XYY等。对于45,X的由来尚未弄清,也就是XO核型的遗传病流行学有待探讨。47,XXY即为小睾丸症,其母亲生育年龄过大或许是一个因素,是该病流行的一个原因。(2)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十几种综合征,在此仅举几例,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它们在遗传病流行学上的意义。①先天愚型:患儿的核型有以下几型:21-三体型:母亲年龄过大是本病一个重要的流行因素,21-三体型先天愚型偶有能生育的,后代中约有1/2将发育成先天愚型儿,这是21-三体型先天愚型遗传流行的一个特征。嵌合型:有的细胞核型正常,有的细胞核型为21-3体型。易位型:其中较常见的有D/G易位,也就是14/21易位,患儿母亲核型常为D/G的平衡易位携带者,常常有自然流产史,所生小儿中约有1/3为先天愚型患儿,1/3为平衡易位携带者。G/G型易位,即21/22易位,频率比D/G易位低,这种易位型核型的产生,基本上也可经突变或遗传而来,与D/G易位型者基本相同。②18-三体综合征:这种病也较为常见,新生儿中发病率为1/4500,即0.02%。③13-三体综合征:这种病少见,新生儿中发病率为1/25000,即0.004%。

此外,尚发现过22-三体综合征等。常染色体三体综合征除21-三体征外,对其遗传病流行病学特点还很少研究,原因是病例罕见,患儿受到严重影响,常常过早夭折,因此难以进一步观察。

1.2.2 染色体结构异常导致的遗传病 染色体结构异常分为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环形染色体和等臂染色体等。平衡易位除了能从祖代往下代传递外,可能还是造成重复和缺失的原因之一。除平衡易位外,其他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对个体的影响则较大,常常引起流产等现象。据报道,有自然流产史、死产史或有畸形生产史的夫妇(一般仅其中之一有畸变),染色单体畸变(包括断裂、碎片)和染色体畸变(包括断片、双着丝粒染色体、微小体等)数均较对照显著为高,可见有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双亲在遗传病流行中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1.3 多基因病的流行方式 在多基因遗传病中,当一对夫妇生出了第2个该病患儿,表明他们带有更多的与易患性有关的基因,其一级亲属患该病的风险将会增加。病情严重的患者,其一级亲属的患病风险性比病情轻的要高。当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的一般群体发病率有性别差异时,发病率低的某一性别患者的一级亲属发病率高。如果已发病,其一级亲属的发病率将比发病率高的另一性别患者的一级亲 属为高。

2 影响遗传病流行的几个因素

2.1 突变 突变造成的最大危害性是使群体的遗传负荷增加。除少数突变外,对生物自身来说,大多数突变都是有害的。由于突变造成某些性状使个体在成熟前过早夭折,某些性状降低了结婚的机会,以及另一些性状使个体的平均产子数较群体为低。由此,突变产生的不正常基因比正常个体传给后代的机会要小,致使代代相传时突变基因的频率降低。突变问题使人类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之所以如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致使人类基因突变率有增无减。

2.2 隔离 隔离的后果使遗传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原因是隔离有类似于近亲婚配的效应。由于隔离,使纯合子的比例增加,而使杂合子的比例下降。如果在隔离人群内不实行随机婚配而实行近亲婚配,则遗传后果更为严重,实行近亲婚配隔离人群内的多种遗传病尤其是智力低下极为普遍。

2.3 迁移 迁移带来种群的混杂,迁移使大群体中的基因流向隔离群,从而打破了隔离的屏障,对抗隔离的有害影响。因此,迁移和混杂具有优生的作用。

2.4 遗传漂变 遗传漂变可以使不受影响的中性基因固定或消失,有时甚至也可使选择上不利的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固定或消失。遗传漂变只对小群体有效应,对大群体来说没有什么效应。由少量祖先起源的隔离群,其遗传病的流行可能受到随机漂变的严重影响。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第3篇

关键词: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

蛋鸡呼吸道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家禽业刚刚起步时,蛋鸡呼吸道疾病在临床上表现得非常典型,很容易确诊,虽然很难将其彻底根治,但只要对症下药,措施及时得当,还是可以有效控制的。随着家禽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呈现复杂、失控、难以防治等特点,给养鸡业造成经济损失。为此,现将近几年常见的几种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

(1)病原。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败血支原体混合感染。

(2)临床症状。精神萎靡,呼吸困难,鼻腔有黏液,呼吸湿性罗音,毛色暗淡无光泽,鸡粪稀而恶臭。体重和产蛋都有所下降,后期死淘率明显增加[1]。

(3)病理变化。气囊膜增厚,浑浊不清,干酪样物凝结。心外膜、肝脏表面及腹膜呈黄色,有纤维素性伪膜附着,胰腺和小肠浆膜出血。

(4)防治。这种混合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常造成鸡群健康状况的降低,鸡采食量下降,淘汰率逐渐增加,饲料报酬增加,产蛋量逐渐减少。可能1周的下降幅度只有1%~2%,但整个发病期的下降幅度可达15%。这种疾病发病期比较长,鸡群慢慢受到影响,由于时间较长,养禽业主很容易贻误时间,造成最佳治疗时间的错失。控制这2种病原引起的混合感染,通常用广谱抗菌药,过去常用的有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等,现在疗效不十分明显。目前常用的药物有沙星类药物及其衍生物,如泰乐菌素、强力霉素、红霉素、泰妙菌素等,按照一定的用药浓度,几种药物配合使用,3~5 d为1个疗程,停药3~4 d后,再用1个疗程,基本能有效控制病情。除药物治疗外,还可以使用疫苗进行预防,同时要引进无污染的雏鸡,以控制病原的入侵,从而形成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

2传染性喉气管炎和禽流感

(1)病原。这2种病原都是病毒性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属疱疹病毒,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它们都能引起鸡强烈的呼吸道症状,危害巨大,后果难以预料。

(2)致病因子。主要是病原经中间载体传播到鸡群中,引起鸡群发病,中间载体主要有空气、水源、工具、工人、动物[2]。禽流感主要通过病鸡或携带者的粪便进行传播。这2种疾病并不象大肠杆菌病和支原体那样经常是捆绑式发生,而是单独发病,随即引发另一种疾病更强烈地发生,即它们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较多见。

(3)临床症状。发病时间极短,2~3 d就可使30%以上的鸡感染并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病鸡呼吸困难,头颈伸直,张口喘气,有黏液从鼻腔、口腔内甩出,有时黏液中带有血丝。鸡群中有一定比例的眼炎症状,死亡率明显增加,达2%~5%;产蛋量和蛋品质明显下降,产蛋率下降可达20%~40%,这个过程需要2~4周。如果继发禽流感,则鸡群的呼吸道症状可能延长2~3个月,鸡的死亡率更加明显,可达10%或更高,产蛋下降可达40%以上,严重的可能绝产,损失相当严重。此时,禽流感的症状较明显,如眼内分泌液增加,鸡冠稍肿并伴有出血点,脚部鳞片处有淡淡的出血斑。

(4)病理变化。发病早期,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气管黏膜出血,黏液中混有血凝快,卵巢出血,输卵管水肿。病程长一些,生殖系统病变更明显,生殖道组织变性坏死,生殖道阻塞,造成成熟的蛋无法产出体外,引起生殖道黏膜水肿,腔内积液[3]。生殖系统的病变造成成熟卵子无法进入生殖道而掉入腹腔,引起腹膜炎,最后,因异物性腹膜炎和营养衰竭而死亡。

(5)防治。控制疾病的进一步恶化,避免继发性疾病的发生。一般添加维生素以提高鸡的抵抗力,运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传染性喉气管炎和禽流感单独感染鸡,都能引起鸡的呼吸道病变和生殖系统的病变,但病程一般都比较短,造成的影响一般不大,除非高致病力的毒株感染。目前存在于各鸡场的传染性喉气管炎和禽流感病毒不是强毒株,而造成严重后果,其原因是继发或并发了其他疾病。要控制这种呼吸道疾病,一是加强生物安全体系,预防病原的入侵;二是预防和控制继发症及并发症的发生;三是免疫接种。

3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支原体

(1)病原。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属冠状病毒,支原体为败血支原体。

(2)临床症状。鸡呼吸罗音,羽毛无光泽,蛋品质下降,畸形蛋增加。传染性支气管炎感染在雏鸡中危害较明显,产蛋鸡中呼吸道症状不十分明显,容易被忽视,但蛋品质和产蛋率的下降会逐渐表现出来。如果有支原体存在,呼吸道症状明显,死亡率增加[4]。因此,混合感染危害严重。

(3)病理变化。气囊膜增厚浑浊,卵巢萎缩,输卵管黏膜水肿变薄,有时可发现一侧输卵管囊肿,也有腺胃乳头的病变及肾脏肿胀,尿酸盐沉积。

4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

(1)病原。新城疫病原为副粘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为冠状病毒。

(2)临床症状。呼吸道症状很明显,较远处都能听到鸡的咳嗽声,产蛋率下降可达20%,蛋品质下降,畸形蛋增加,有一定的死亡率。

(3)病理变化。气管内有卡他性炎性渗出液,胰脏、小肠有出血点,卵巢出血,输卵管黏膜水肿,泄殖腔口有出血点,有时发现腺胃乳头出血和肺脏炎性病变。

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支原体,无论哪2种病原并发感染,后果都很严重。除直接的产蛋减少,鸡发生死亡,药费增加以外,还可造成间接的隐患,如饲料报酬增加、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鸡体质不良、疾病易感性明显增加,特别是支原体感染后,极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和继发症,如传染性鼻炎、巴氏杆菌病。目前发生的呼吸道疾病很复杂,究其原因是病原的复杂性,且有些感染后的症状非常相似,临床上很难确诊,误诊和延误治疗时间的现象很常见。因此,净化支原体和防止其他疾病的入侵,对各家禽业主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减少鸡病的发生,促进养鸡业的持续发展。

5参考文献

[1] 曲峰,许彩霞,杨殿茭.家禽最常见的两种呼吸道病诱因[J].家禽科学,2008(4):30-31.

[2] 丁文卫,张洪让.禽呼吸道症候群的鉴别诊断[J].中国家禽,2006(4):49-50.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第4篇

在禽畜养殖也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所需营养物资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禽类养殖行业必须及时对禽畜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效益问题制定一系列相应措施来改进养殖状况,特别是加大对养殖环境的改善、加强对禽类患病的防治工作、严格规范禽畜兽药市场等。而且伴随着温室效应对温度的影响,禽类之间疾病的传染也越来越迅速,因此做好我国的禽病防治工作是禽类养殖业的当务之急。

一、禽病灾害的原因

(一)养殖环境污染严重

伴随着禽类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规模也在不断壮大,但是简陋的禽类养殖环境、高密度的饲养空间、以及饲养环境消毒工作不及时不彻底等原因导致禽类的养殖环境越来越差,再加上对于病死的禽类处理不得当,随意乱扔病死禽类使得污染源四处散播,而且养禽业的环境隔离不到位,养殖制度不完善等因素,这就加剧了养殖环境的严重污染。还有很多不法商贩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赚黑心钱,就对病死的禽肉进行低价收购然后对禽肉进行加工用更高的价格贩卖出去。这不仅将传染源的传播范围扩大,加剧了环境的污染,与此同时还严重危害着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严重危害着我国禽类养殖业的养殖制度并严格阻碍着禽类养殖业的发展。

(二)病原体的变异

禽病在传播感染过程中,由于环境中很多自然等因素的干扰,生病禽类体内的病原体会发生变异,使得疾病的毒性不断增强,而且在病毒的变化过程中易出现亚型株,加快了病毒的变异速度。不同的禽类对传染病的免疫性不同,再加上病原体在抗原性、致病性等方面的变异,这就使得一些禽病在流行症状及病例治疗过程中出现非典型特征。相继就会出现非典型感染病,出现新的变异特征,这就导致禽类疾病的治疗更加复杂,延长了疾病的治疗时间,并且会导致更多变异型疾病的产生和传播。例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病,传染病的前期临床特征为呼吸型传播疾病,但是随着病原体的变异,现在已经转变为腺胃型传播疾病,这使得此类传染病的治疗越来越复杂,传染病的治愈性也越来越难。

(三)禽病种类多,防治工作量大

随着禽类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禽类的贸易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由于禽类的养殖问题频繁产生以及缺乏养殖经验、禽类疾病的防范措施不到位及禽类养殖技术落后等原因,使得禽类的疾病种类不断增多,特别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鸡类传染病猪类传染病等各种疾病层出不穷,例如鸡产蛋下降综合症、鸡病毒性关节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等。并根据相关材料统计显示禽类疾病以达到上百种,有病毒性疾病即传染性疾病、细菌性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等等。其中传染性疾病对禽类养殖业的危害性最大,所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大,例如我们众所周知的甲型H1N1流感,不仅对禽类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且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而且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损失。与此同时,细菌性的疾病种类也在日益增多,不断威胁着我国禽类养殖也的发展。因此在应对禽病种类繁多的今天,我国的禽病防治工作量非常宏大,但是我国落后的疾病防治技术尚不能满足禽病防治工作的实施。

(四)禽病混合感染现象严重

在禽类的养殖过程中,由于疾病的不断出现、养殖环境不断受到污染、饲养密度高、饲养环境的消毒工作不及时不彻底、病死禽类隔离制度不健全等因素,这就使得不同病禽之间病原体相互传染,继而发生混合感染现象,这在禽类养殖场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例如大肠杆菌病是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同时感染产生的、多种病毒同时感染产生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细菌性疾病同时感染产生的大肠杆菌疾病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同时感染病毒和寄生虫疾病所导致的新城疾病等,同时也有在天生有遗传因素的基础下饲养管理造成的疾病,例如呼吸系统疾病等。因此禽病混合感染在禽类养殖过程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非常严重的一种混合型疾病,也是治疗难度颇大的禽类混合疾病。

(五)兽药质量和疫苗的免疫效果查

我国兽药生产技术落后,疫苗开发缓慢及免疫效果差,使得我国禽病防治工作难以展开实行,而且兽药市场销售制度不健全,这就使得大量质量低劣的假药不断流入禽类养殖市场,再加上国家对兽药的监督制度不强,使得禽病防范工作更加难以施行。与此同时,禽病的疫苗开发缓慢,不能在短时间研制出有效的疫苗。而且我国的禽病免疫工作缺乏经验,免疫制度不健全,而且免疫方法太盲目,不科学,这就使得我国的免疫效果不佳,很难对层出不穷的禽病做到合理有效的预防工作。

二、禽病防治的改进措施

(一)预防为主,防范为辅

首先养殖行业应该重视饲养环境的卫生消毒工作,特别是对于种蛋的引进,种禽等工作,要管理好饲养环境卫生,进行严格消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进行养殖工作的部署,做到有效地防疫禽病,消灭并控制好禽病。与此同时,兽医行业也应该加大对禽类疾病的研究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的医学方针,建立健全疫病防范措施系统,特别是对于传染性较强的支气管炎等禽病等。然而对于市场上出现的贩卖假兽药的现象,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执法力度,抓获违反者并给予严重处分,以儆效尤,尽可能杜绝因为养殖场使用质量低劣的假兽药而导致疫病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导致病情的加速蔓延,使得损失更多的经济效益。因为我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成员之一,因此不可避免要进行物种的引进,这就会导致更多疫病的传入,因此海关检疫机构要加强禽类疾病的检查工作,提高检疫科技水平,避免疾病的引入。

(二)加大养殖技术的投入,强化养殖管理能力

禽病防治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禽类养殖方面相关的制度,也需要大量科研人员的深入探究和帮忙,更加需要禽类养殖专业型技术人才的引进,通过一系列的名师讲座,现场施教,举办养殖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来提高禽类养殖工作人员的养殖水平,使科学研究防治禽病的最新研制成果得以推广和使用,促进我国禽类养殖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在拥有养殖新技术的条件下,增强禽类养殖的管理工作也是推动养殖业告诉发展的指向标之一。为了获取更多的生产效益,养殖人员应该科学合理的使用相关兽药,并且在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实施高效合理的养殖管理技术,避免高密度饲养禽类,合理有效按时进行饲养环境的清理消毒工作,提高禽类生产养殖的质量及产量,降低禽类疾病的发病概率,控制好禽病的蔓延。

(三)加强饲养环境建设

随着我国当下禽类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养环境的污染状况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控制好禽类饲养的环境污染是防治禽病的重要工作。首先应该增强养殖户的环境意识,向他们传授良好环境对禽类生长的益处及对防治禽病的重要性。虽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一些地区的饲养环境建设初具规模,但是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仍得不到良好地解决,再加上一些原有疫病的存在即新的病种的变异,特别是一些生产力落后的乡村地区养殖条件更加简陋,养殖人员也缺乏相应的疾病防范意识,对环境的消毒不及时等,更加导致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工作是养殖行业的重中之举,是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改良措施。因此养殖人员必须定时定期对环境进行清理消毒工作,对于病死的禽类要进行埋葬等措施消除传染源,对外来引入的禽类物种要提前进行健康检查,并且定期对禽类进行一系列的卫生健康检查工作。

三、总结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第5篇

关键词:流行性传染病;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78-02

长期以来,人类从未放弃同传染病做抗争,到现在为止,人类已能生产多种疫苗,而这些疫苗能有效避免这些流行性传染病传播,如乙肝、天花等。但是流行性传染病病毒的变异特别快,旧的传染病刚刚得到控制,新的传染性疾病可能又出现了,如普遍流行的艾滋病等,至今仍不能根治或有效控制。所以,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是一项艰巨、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球、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1流行性传染病的诱因

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因为一些地区的经济还处于落后、贫困的状态,可能导致健康不良,人口大量增长和流动等问题,这也将增大流行性传染病发生、传播;大城市中过度拥挤和不良环境状况、生活方式等因素都会导致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另外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可能导致部分人群精神颓废,而产生不正当的、吸毒和不合理饮食结构等问题,这些都可能成为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其次,环境破坏。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全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比如兴修水利,砍伐森林,开垦荒地等行为使原来的生态屏障遭到破坏。大量的野生动物为了生存离开了它们的原住地,与人类之间的距离缩小,有些动物携带的致病微生物就被传到了人群中。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把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人和人的接触也更加频繁,任何国家的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都可能导致流行性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并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传染病预防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第三,我国的监管机构对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和监测措施都不到位。但是通过流行性传染病工作者的坚持不懈地努力,使流行性传染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然而,我国一些地区对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策略和控制措施的松懈,专业预防传染病机构减少,相关防疫人员的专业训练培训不够,可能导致新传染病发生或者传染病发生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2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病及预防方式

2.1常见流行性传染病:我国目前的流行性传染病主要包括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甲型H1N1、结核等,这些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为唾液传染、接触传染和血液传染等。为了加强预防、控制,根据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危害,我国对流行性传染病进行了分级划分:甲类、乙类和丙类。

2.2流行性传染病进行预防

2.2.1接种预防:预防接种,通常称为人工免疫,这种方法主要是把生物药剂接种到人身体内,使机体对流行性传染病产生特定免疫力,这能够有效提高人群的免疫能力,有效预防该流行性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2.2.2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能提高大家自我保护意识,也是有效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的方式。健康要从学校教育做起,注重青少年的健康教育。许多证据表明流行性传染病得以广泛传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人们对健康知识知道得越多,预防传染病的效果越明显,这是一项高效益低投资的措施。

2.2.3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对可能存在病原体的环境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改善饮用水条件,对水要消毒,保证饮水卫生;做好污水、粪便排放的无害化处理;完善致病性的微生物实验室和医院的规章制度,防止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积极作好各机构、社区、学校消毒、杀虫和灭鼠工作。

3如何对流行性传染病进行控制

3.1加强传染病的监测:传染病监测的监测内容包括传染病发病、死亡;动物宿主种类和媒介昆虫、分布和病原体携带状况; 病原体型别及其特性;人体免疫水平和人口资料等。有时还需开展对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流行因素的研究, 并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目前,国内的传染病监测包括哨点监测和常规报告。常规报告包括甲、乙、丙3大类共39种法定的报告传染病。另外,国家还在各地区创建了上百个艾滋病监测点。

3.2针对易感者采取措施

第一,免疫预防。传染病的免疫预防分为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其中主动免疫又称为计划免疫,是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的主要方法。另外, 对于流行性传染病,如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等,可以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应急接种的方法提高群体免疫力以遏制传染病的大范围流行。

第二,药物预防。为了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也可以选择药物预防作为一种应急措施。然而,药物预防的作用时间较短、效果不稳定, 容易产生耐药性,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等。因此,通常情况下不建议使用药物预防这种措施来预防。

第三,个人防护。对于需要接触传染病病人的医务人员以及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的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有机会接触到传染病生物病菌的相关人员必须穿戴如手套、护腿、口罩、鞋套等防护用品,在疟疾流行的地区可以使用个人防护蚊帐。我们还必须对那些被传染源污染的环境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杀灭病原体。由于,各种肠道传染病常常通过粪便等渠道污染环境, 因此还要强化对被污染物以及周围环境的消毒;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痰传播或呼出的空气来污染环境, 因此加强通风和对空气进行消毒也至关重要。

4结论

综上所述,人类对大自然地开发和探索可能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为传染病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必须加强对传染病的研究,从源头切断病源,人类的健康才能得到保障。本文对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进行的简单阐述,应该采取以切断其主要的传播环节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进行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在预防中需要控制每个传染病的薄弱环节,并且采用相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种流行性传染病。

参考文献

[1]吕元聪,谭春梅.新发现的传染病与应急对策[J].中国热带医学,2005(02):35

[2]雷仙育,李立壮,金忠平.2001~2005年遂昌县法定传染病重点疫情动态分析[J].疾病监测,2006(05):36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第6篇

近日,小眉觉得排尿时总是不太舒服,有轻微的刺痛,白带分泌也增多,颜色很黄。一开始,她以为是阴道有点炎症,以前也得过阴道炎,就自己到药店买了点消炎药吃了。但过了一段时间,症状还是没有缓解,小眉这才急着去市医院看病。经检查,衣原体阳性,诊断为非淋菌性宫颈炎。

医生告诉她,非淋可通过性接触传染,她的丈夫也应该到医院检查。小眉的丈夫小李是一家外企的业务员,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出差在外。听到这是性病,小眉不禁起了疑心,难道是丈夫……

等丈夫回到家,小眉就旁敲侧击地询问,丈夫开始还不承认,小眉只得把自己检查的结果和医生的建议拿给丈夫看。经过一番耐心的说服,丈夫才不得不坦白,有一次出差时发生了一次,之后就觉得排尿时疼痛,还有少量分泌物。他害怕被小眉知道,就偷偷到一个私人诊所治疗了一段时间,花了不少钱,感觉症状好多了,还以为治好了。谁知道不但病没好,还传染给了自己的妻子。拿着小眉的检查结果,丈夫对自己的一时冲动和错误的就医选择后悔不迭。

后来,小眉和丈夫一起到市医院检查,坚持足够疗程的治疗后,终于病愈如初了。

发现:尿道刺痛警惕非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教授 江鱼

过去,梅毒、淋病、软下疳及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常被称为四大经典性病,也称为第一代性病。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西方社会的“性解放”、“性自由”,导致多样化,使流行的性病不断增加,发病率猛增。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决议,凡是由传播的疾病,统称为性传播疾病,并将性传播疾病的病种增加至20余种,包括非淋、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等。我国法定的性传播疾病只限于淋病、梅毒、艾滋病三种,非淋、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等5种列为监测性性传播疾病。

发病率直线上升

非淋的发病率较高,在欧美是性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已超过淋病感染的发病率。据报道,在美国每年用于治疗非淋的医疗费高达20亿美元,可见本病传播之广。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非淋的发病率并不高,但是进入90年代后,发病率直线上升。目前,已成为危害较广的性病。

尿道刺痛警惕非淋

非淋菌性尿道炎即排除了淋菌性尿道炎的其他尿道炎,主要由性接触传染,女性可有宫颈炎,还可称为非特异性尿道炎、非特异性生殖道感染等。非淋菌性尿道炎与淋菌性尿道炎的症状表现有些相似,但患者的尿道分泌物涂片和培养找不到淋球菌,其典型症状是:尿道刺痛,伴有或轻或重的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男性有尿道黏液性分泌物,尿道口红肿;女性白带增多、下腹疼痛、子宫颈水肿、黏液性分泌增加。

性伴越多感染率越高

感染非淋的病原体主要是沙眼衣原体和解尿支原体,还包括滴虫、单纯疱疹病毒和白色念珠菌等。支原体是一种很小的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壁,比细菌还小,在显微镜下都不能发现,可存在于健康的带菌者,而在性乱者、同性恋、、淋病患者中检出率较高。我国调查表明,性伴数越多,性活跃指数越大,解尿支原体感染率越高。

确诊:病原体检查不可少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泌尿科教授张家华

非淋的潜伏期一般为2~3周,偶尔为1~6周;好发于性活跃的中青年,男性较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尿道刺痒、烧灼感和排尿疼痛,少数有尿频、尿急。

2.体征:早晨排尿前或较长时间不排尿时,尿道外口可逸出少量水性黏液,有时仅表现为痂膜封住尿道口或裤裆污秽,尿道口稍红;女性患者白带增多,偶见血尿、会疼痛。

如何确诊

非淋主要由沙眼衣原体和解尿支原体引起。前者发病率在30%~50%,后者发病率30%,其他多种病原体包括阴道滴虫、白色念珠菌、阴道嗜血杆菌等,所占比例较小。因此诊断检查主要是寻找这两种病原体和炎症证据。

病原体检查:包括免疫学检查、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

炎症证据:取尿道分泌物、晨尿或末次排尿后2~4小时的尿沉渣涂片,进行显微镜检查,每高倍视野下白细胞≥10个有诊断意义。

【诊断】有不洁史,有上述症状体征,淋菌检查阴性,分泌物或尿道沉渣白细胞≥10个,衣原体或/和支原体检查阳性,诊断即可成立。

治疗:坚持足够疗程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泌尿科教授张家华

非淋的治疗主要针对病原体――沙眼衣原体和解尿支原体,治疗方法有:

阿奇霉素1.0克,每日1次,连续3天。

强力霉素0.1克,每日2次,连续7~14天。

美满霉素(二甲胺四环素)0.1克,每日2次,连续7~14天。

司帕沙星0.2克,每日1次,连续7~14天。

氟嗪酸0.2克,每日2次,连续7~14天。

红霉素0.5克,每日4次,连续7~14天。

以上药物都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其中1种或几种联合应用。

【注意事项】

1.沙眼衣原体和解尿支原体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作用于细胞壁的药物有耐药性,因此用此类药物治疗无效;

2.患者的性伴或配偶,即使没有症状,也应同时接受检查。如查出有与患者相同的病原体,应同时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或戴;

3.治疗期间及治愈后3个月应忌酒;

4.由于非淋本来症状就轻微,治疗后症状更不明显了,有些患者就认为已经治愈。这是错误的。必须完成一个疗程的足量治疗,治疗结束2周后应随访复查;

5.临床上有一些患者在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仍有尿道不适症状,但体征和实验室检查都正常。这是“性病治愈后综合征”,可能与心理作用及尿道的轻微刺激有关,并不能构成重新治疗的足够依据。患者应多参加文体活动,转移注意力;行热水坐浴、理疗等;

6.非淋绝大多数可治愈。若长期未治疗或反复感染可发生急性附睾炎、前列腺炎等并发症,但发生率不超过1%。

女性:未育尤须警惕

北京妇产医院妇产科硕士冯静/副主任医师樊庆华

女性尿道短而直,又接近阴道,容易引起尿道炎。女性患阴道炎后也易发生非淋菌性宫颈炎。因为女性的生殖道有比较完善的自然防御机能,其阴道内存在的正常菌群和正常分泌物均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入。但是一旦患了阴道炎后,生殖道正常环境被破坏,此时更易感染非淋菌性宫颈炎。

未育女性须警惕

很多人感染了支原体或衣原体后,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因而往往不易察觉。男性患非淋后,其典型症状为:尿道刺痒、轻重不等的尿痛及烧灼感。而女性患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后,尤其是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常常是在感染较长一段时间后有明显症状了,才到妇科门诊就诊。

女性非淋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尿道炎症状,如尿道刺激症状(尿急、尿频、尿痛)或尿热;也有阴道炎的表现,如白带增多、分泌物呈黄色但无气味。由于症状较轻,因而常常被忽略,以为吃吃消炎药或上上栓剂就可以了。但是,女性患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后常合并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等,感染时间长后容易导致输卵管形态改变,造成输卵管粘连、狭窄或阻塞,继而出现宫外孕或不孕等较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是未育的女性,对该病尤其应警惕。

确诊依据

女性确诊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的主要依据,是在宫颈分泌物中检查出支原体或衣原体。由于目前临床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有些患者反复感染、长期用药,容易出现耐药的情况,或首次感染即为耐药菌株的感染,因而在检测病原体时,最好同时进行病原体的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由于非淋的某些症状与淋病很相似,应注意与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相鉴别,可用宫颈分泌物直接涂片或细菌培养检查确证有无淋球菌。

准妈妈患非淋怎么办

作为准妈妈,对自己的身体和孩子都非常关注,一旦发现自己得了病后都十分恐慌,不知道对孩子会不会有什么影响。的确,患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的产妇可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妇产科医生和母亲的手指也是把病原体带给新生儿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胎膜完整的情况下,从羊水、胎盘和胎儿血液中可分离支原体,因此胎儿在宫内也可发生感染。

当然,即使这样也不必过分焦虑,该病不是不可治疗。对于待产的孕妇,可推荐用红霉素(琥乙红霉素)或阿奇霉素,这些药对胎儿的影响都是很小的,是孕期可以使用的药。但是绝对禁用多西环素和氧氟沙星等药物,因为这些药对胎儿有不良作用。

新生儿若被感染,一般会引起眼结膜炎及衣原体肺炎。所以新生儿出生后,医务人员大多都会给婴儿滴眼药水预防新生儿眼结膜炎,所以不必过于担心。如果新生儿真的被感染了,则应及时治疗,防止该病迁延反复。

预防:避开传播途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教授江鱼

非淋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要预防本病,就要切断它的传播途径,本病可通过下面三种途径传播:

直接性接触感染。与患非淋的患者时,可被传染。男性患非淋,可通过传染给女方;25%~50%患有衣原体性宫颈炎的女性,可经传给男方。

间接接触感染。使用患有非淋的患者用过的衣裤、床上用品、毛巾、浴盆、抽水马桶、便器等,可被传染。

产道感染。患有非淋的产妇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妇产科医生和母亲的手指也可将病原体带给新生儿。胎儿在子宫内也可发生感染。

其中,性接触是非淋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因此,要预防非淋,须做到:

1.避免男女双方的不洁,避免婚外。

2.提倡使用。

另外,平时要注意清洁卫生,勤洗手,注意贴身衣物和日常生活用具的消毒。不要与他人共用盆、毛巾等,以避免间接感染。女性患阴道炎后应及早治疗。

治病解惑

问:一些广告打着中医药的旗号,宣称自己有什么“专利产品”、“独家秘方”,治疗非淋疗效很好。这些广告可信吗?中医药治疗非淋是否效果很好?

江鱼教授:近年一些媒体传播药物广告的现象愈演愈烈,对群众的误导也越来越多。中医病因学中并没有非淋之称,只有“热淋”一名的症状类似非淋,因此中医药治疗非淋的效果很难说;中医药治疗“热淋”主要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调动整体的抗病能力,现在已知某些中药有抗病毒作用,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对于一些夸大宣传的广告,患者要冷静对待,不可轻信,正确的做法是到正规医院就诊。

问:怎样才能认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已经治愈?

张家华教授:非淋的治愈标准是:症状消失,无尿道分泌物,尿拭子涂片或尿常规检查无白细胞,或偶见白细胞。

问:夫妻一人患了非淋,另外一个人需要治疗吗?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第7篇

[关键词] 畜牧养殖业 传染性疾病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2-0248-01

传染性疾病是动物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种类,其危害性十分强烈,常常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严重威胁到一个地区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动物传染性疾病主要源于病原微生物,其传播速度快,流行性强。有些传染病病原一旦出现在养殖场内就很难清理,有时还会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了保证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动物传染性疾病防治的重要性,结合地区疫病流行趋势,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传染性疾病l生和传播,降低养殖风险,更好地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效益。

1 做好定期检疫工作

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为了更好防控动物传染性疾病,需要对动物进行定期检疫。养殖户要结合地区疫病流行趋势,定期开展动物检疫工作,认真执行现行的防疫制度和诊断标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治疗,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动物检疫是发现隐性患病动物的有效措施。针对一些发病后养殖场,通常进行定期检疫,能够及时发现隐性带菌动物,便于对动物群体进行净化。例如针对猪瘟、蓝耳病、猪呼吸道综合征、链球菌病、猪肺疫、牛肺疫等疫病,在扑杀、防疫之后还要定期对动物群体进行检疫,逐渐淘汰带菌动物,净化动物群体。

2 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导致动物传染性疾病发生的饲养管理因素主要有饲料营养、饮水质量、饲养密度、通风条件、温度、粪便和污染物处理、环境卫生和消毒、动物圈舍管理、生产管理制度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只有做好上述多种饲养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疫病传播途径,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不同批次的动物群体中交叉传播,危害到不同动物群体的生长。

3 做好疫情报告和诊断工作

首先,疫情报告。当养殖场出现动物传染性疾病后,应该迅速准确地上报疫情,保证防疫部门能够及时掌握疫情发生趋势,及时对动物传染性疾病做出判断,制定控制和消灭动物传染性疾病的措施。饲养户、生产经营户、屠宰加工厂、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当发现疑似动物传染性疾病后应该立即上报当地的动物防疫检疫机构,防疫单位接到报告之后要及时进行诊断,制定紧急防控措施,确诊为一类动物传染性疾病应该及时上报上级部门,通知相邻地区的相关单位;其次,诊断。科学诊断关系到能否早发现疫情,减少损失,并有效组织防疫。整个诊断过程包括了临床诊断、病理学诊断、流行病学诊断、实验室诊断和免疫学诊断。

4 动物传染性疾病扑灭和净化

首先,隔离患病动物。隔离是将被感染的动物放置于不能传染健康动物的环境中,便于对养殖场进行消毒,避免健康动物继续受到感染,将动物传染性疾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将患病动物、疑似患病动物和健康动物全面隔离;其次,封锁。以该养殖场为中心,规定半径内为疫区,对病原进行封锁,避免疫情向外传播,将疫情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当发生重大动物传染性疾病后,应该由当地政府部门划定疫情,将患病动物、疑似患病动物全部扑杀,对扑杀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疫情进一步传播;最后,净化。在某一个限定的区域内,结合流行病学、检疫监测结果,及时发现患病动物并及时淘汰处理,使限定动物群体中某种患病动物逐渐被清除,从而控制动物传染性疾病,净化动物群体。

参考文献

[1]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探讨[J]. 沙维,杨智勇,周来宝. 农民致富之友. 2014(10)

[2]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与控防措施探讨[J]. 时利亭.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4(03)

[3]探析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J]. 刘安全.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2)

传染病产生的原因第8篇

[关键词] 病原体;感染;妊娠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4(a)-0040-03

Influence of TORCH series pathogen infection on pregnancy outcomes of pregnant women in middle and late pregnancy

GAO Shuyou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uanghua City, Hebei Province, Huanghua 061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ORCH series pathogen infection on pregnancy outcomes of pregnant women in middle and late pregnancy. Methods 846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in middle and late pregnanc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06 to June 2010. TOX, RV, CMW, and HSV-Ⅱwere detected in the pregnant women. All pregnant women were grouped, on the basis of the detection results. 678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with TORCH series pathogene negative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168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with TORCH series pathogene positive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regnancy outcomes situ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uerperal disease, dead fetus, fetal distress, stillbirth, neonatal asphyxia,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adverse pregnancy ratio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uerperal disease, dead fetus, fetal distress, stillbirth, neonatal asphyxia,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adverse pregnancy ratio of the mixed infec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ingle infec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ORCH series pathogen infection will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pregnant women in middle and late pregnancy. Detection of TORCH series pathogen for pregnant women in middle and late pregnancy can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intrauterine fetal infection effectively,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pregnancy.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Pathogen; Infection; Pregnancy

当前我国孕妇不良妊娠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造成胎儿流产、早产、死胎、宫内感染等病症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胎儿的正常发育[1-2]。胎儿发育期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除家族遗传因素外,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是造成孕妇不良妊娠的主要原因之一[3]。为了探讨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对中、晚期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我院846例中、晚期孕妇经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检测后追踪记录孕妇的妊娠情况,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中、晚期孕妇846例,年龄21~43岁,平均(27.6±15.8)岁。所有孕妇均为单胎妊娠,孕周为17~39周,平均(24.9±14.2)周。根据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单纯疱疹病毒检测结果,将所有孕妇进行分组,将TORCH系列病原体呈阴性孕妇678例作为对照组,将TORCH系列病原体呈阳性孕妇168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平均年龄、孕周、平均孕周、职业、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孕妇采集静脉血4 mL,平均分放于自凝管和抗凝管各2 mL。孕妇取膀胱结石位,对其外采用常规消毒,暴露孕妇子宫颈后,用无菌干棉球轻轻擦净孕妇子宫颈表面的分泌物,再用无菌棉拭子探入孕妇子宫颈管内2 cm处转动采取其子宫颈内分泌物,取出置于预先放有生理盐水的PCR离心管中,采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基因扩增仪和上海中亚生物基因研究所生产的试剂盒对样本进行检测。当孕妇足月妊娠时,无菌条件下取其脐静脉血4 mL,操作方法同母血。所有孕妇在观察期间无一例死亡。

1.3 诊断标准

待检样本经PCR扩增后,弓形虫病毒目的基因长度为199 bp,风疹病毒目的基因长度为270 bp,巨细胞目的基因长度为300 bp,单纯疱疹病毒目的基因长度为372 bp,均呈现橙黄色条带,可诊断为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妊娠情况比较

观察组在胎膜早破、产褥病、死胎、胎儿宫内窘迫、死产、新生儿窒息、先天性畸形儿、不良妊娠等方面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妊娠情况比较[n(%)]

2.2 单一感染与混合感染孕妇妊娠情况比较

混合感染组在胎膜早破、产褥病、死胎、胎儿宫内窘迫、死产、新生儿窒息、先天性畸形儿、不良妊娠等方面比率均明显高于单一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单一感染与混合感染的孕妇妊娠情况比较[n(%)]

3 讨论

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孕妇后会对母体和婴儿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母体和胎儿间由胎盘相连,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病毒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4-5]。不同的病毒对胎儿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产生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胎膜早破、产褥病、死胎、胎儿宫内窘迫、死产、新生儿窒息、先天性畸形儿等[6]。因此,预防和控制TORCH系列病原体病毒感染是提高孕妇预后的一项重要措施。

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主要为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单纯疱疹病毒和其他病毒[7-8]。弓形虫是一种全球性的共患传染病,人、兽是其主要的宿主。我国弓形虫感染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其隐蔽性极好,不易发觉,只能通过检测来判定是否发生弓形虫病。孕妇如果在怀孕的中晚期发生弓形虫病将严重影响胎儿的智力,使胎儿宫内发育变缓,多发弱智胎儿[9-10]。风疹病毒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口越多越密集的地方,传播速度越快,且与职业有一定关系[11]。先天性的风疹感染会导致孕妇内胎儿发生流产、死产、胎儿畸形等,中晚期孕妇要避免去风疹高发地区,降低被传染的几率。巨细胞是一种孕妇妊娠期间最容易感染的病毒,其危害性极大。中晚期的孕妇体内免疫功能受到了一定抑制,使得巨细胞原发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其感染后还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易出现流产、早产、死产、新生儿死亡等。单纯疱疹病毒也是一种传染病菌,通过与其他患者的接触而受到传染,感染后会在全身范围内出现疱疹。单纯疱疹病毒也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胎儿发生畸变,出现脑积水或视网膜脉络炎等病症,中晚期孕妇是极易受感染的群体,主要与其机体的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下降有关[12]。

本次研究表明,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观察组孕妇在胎膜早破、产褥病、死胎、胎儿宫内窘迫、死产、新生儿窒息、先天性畸形儿等方面比率和总不良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病毒确实危害了母婴的健康,且混合感染组在胎膜早破、产褥病、死胎、胎儿宫内窘迫、死产、新生儿窒息、先天性畸形儿等方面比率和总不良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单一感染组(P < 0.05),表明多种病毒的联合作用使得患者机体的状况更加恶化,对胎儿的影响更加严重。一旦在中晚期发现存在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一定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不可轻忽懈怠。

综上所述,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对中、晚期孕妇妊娠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对中、晚期孕妇进行必要的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检测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胎儿宫内感染的发生,大幅降低不良妊娠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周先军.1082例妊娠妇女TORCH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8):680-681.

[2] 翁慧男,赵杨,陈敦金,等.177例孕妇TORCH感染的妊娠结局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2,2(1):46-47.

[3] 曹云霞,邱林霞,张庆玲,等. TORCH感染治疗与否对胎婴儿预后的关系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8(5):61-62.

[4] 邱群芳,陈明艳,魏玉娥.2862例孕妇TORCH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9(17):43-45.

[5] 罗觉春.新生儿TORCH感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8):77-78.

[6] 张婷,罗亮,许飞,等.2461例孕妇TORCH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1):2250-2252.

[7] 匡红,府伟灵,曹利.重庆地区2067例育龄妇女TORCH感染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1):1254-1256.

[8] 李宝艳,周萍,刘晓瑛,等.不良妊娠结局与TORCH感染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2):1628-1630.

[9] 朱英宏,刘瑞东,于艳春.妊娠期TORCH感染与妊娠结局相关性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9):1249-1250.

[10] 花元清.宠物接触史与先天性弓形虫病及其他不良妊娠的关系[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4):20-21.

[11] 古似丹,肖娟.妊娠期TORCH感染与围产儿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3):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