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毕业就业方向

大学生毕业就业方向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1 17:42:06

大学生毕业就业方向

大学生毕业就业方向第1篇

关键词:GIS;毕业生;就业去向

本文旨在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GIS专业历届毕业生去向总体状况和变动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和发现我校开设GIS专业以来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规律,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为学校GIS专业今后办学方向,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以及大一新生的学习提供参考,希望可以对我校GIS专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一、我校GIS专业历届毕业生去向分布结构分析

(一)我校GIS专业历届毕业生去向基本现状

统计数字表明,GIS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就业、读研和出国3大类(详见表2-1)。

从表2-1可以看出,我校 GIS专业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就业,其次是读研。这是因为GIS专业所学知识专业性更强,更易就业;在读研的毕业生中,考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的毕业生占绝大多数,也有一小部分毕业生由于修读了金融学、会计学而选择考取金融学、会计学方向研究生。

(二)我校GIS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总体分析

从就业地域看

从毕业生就业区域看,本文通过分析获取的数据将其分为河南省,北、上、广、深和其他三大类(详见表2-2)。

从表2-2可以明显看出,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充分说明了我校GIS专业学生更大程度上愿意留在中原大地上,为中原经济建设和家乡建设,贡献知识和力量的决心。其次为北、上、广、深,一是一线大城市经济发达,本来就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一线大城市地理信息产业较发达,市场需求更大,平台更高,毕业生更愿前往发展。同时,也有极少数毕业生选择前往除省内,北、上、广、深以外的其他地区打拼。

从就业单位性质看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来看,通过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本文将其分为公司企业,党政机关,金融业和学校、科研院所四大类(详见表2-3)。

从表2-3可以明显看出,就业的毕业生中,到公司企业就业的人占绝大多数,到党政机关工作的毕业生占比位居次席。同时,也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在大学期间辅修了金融学或会计学而从事金融业,当然也有个别毕业生选择了在学校、科研院所的稳定工作。

从性别差异看

性别也是影响毕业生去向分布的因素之一。总体来看,在考上研究生的毕业生中,女生人数明显高于男生。主要原因可能在于,GIS专业作为理科专业对女生来说学习和就业的压力都很大,就业相对困难,多数同学希望通过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女生的学习成绩整体好于男生,在考研方面具有优势。从考上研究生的毕业生报考的专业来看,考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方向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只有极少数同学考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产生这个现象的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GIS方向研究生相对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方向难考;二是在考上研究生的毕业生中,女生占了绝大多数,而女生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较男生更吃力。

二、结论与思考建议

(一)主要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 我校GIS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就业、读研和出国。

2> 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其次为北、上、广、深等一线发达城市。

3> 就业的毕业生中,到公司企业就业的人占绝大多数,也有较少部分到党政机关、金融业、学校、科研院所工作,在读研的毕业生中,女生人数明显高于男生。

4>从读研的毕业生报考专业来看,除一小部分毕业生由于修读了金融学、会计学而选择考取金融学、会计学方向外,绝大多数报考了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方向,报考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的同学很少。

(二)思考建议

总体看来, 我校GIS专业的办学方向是正确的,值得肯定的。但是也有需要加强的地方,为了使办学更上一层楼,本文提出 3 点建议作为参考。

1> 做好毕业生就业质量反馈

毕业生的成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其他许多与满足社会需求的职业素质, 比如,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立能力等。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业过程就是毕业生接受市场检验和反馈的一个漫长过程。毕业生就业, 对学校来说并不是结束, 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学校应定期做好毕业生质量反馈工作, 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科学合理地调整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使在校生的就业辅导具有了针对性。

2> 改革完善课程设置

通过对我校GIS专业个别已就业毕业生访谈,听取他们的感受和建议,笔者认为GIS专业作为地理学与计算机的交叉学科,应该加强计算机语言和数据库的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扎实的运用计算机知识处理分析与空间位置有关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当然,学生也要也要注重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质学等基础地理学科的学习,但有些实践性较弱、对动手能力要求较低,须死记硬背的课程可作为选修课开设。(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解廷民,王彤,王琦.北京地区法学类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J].2012.

大学生毕业就业方向第2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率 影响因素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对于高校来说,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学校今后的招生质量和在校学生的情绪。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学生填报高考志愿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由于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各高校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受到计划经济惯性的影响,目前,人们还倾向于认为毕业生就业率高低是高校就业部门工作好坏的结果。事实上,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提高就业率,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一、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毕业生质量。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每年向社会提供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的余地也越来越大,标准越来越高,已经从以前的“饥不择食”转为“挑肥拣瘦”,从重视数量转变为重视质量。因此,在“双向选择”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质量。毕业生的能力与素质越高,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越小,在就业市场上就越具有竞争力,就业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反之,如果毕业生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也就无从谈起。

2.就业观念。“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使毕业生在就业时,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因此,在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或态度对高校就业率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务实的就业观念能使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利实现就业。而过高、不恰当的就业期望则会使毕业生脱离社会实际情况,形成就业阻力。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仍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来自家长、社会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旧观念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与社会需求产生了极大矛盾,突出表现在择业的地区性矛盾和行业性矛盾两个方面①。

由于很多毕业生都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上述矛盾,同时,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身定位也不准确,从而出现许多毕业生有业不就或待业的现象。这部分学生的大量存在,必然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产生负面影响。

3.高校的专业设置。在精英教育、供给导向的情况下,不管什么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会被社会接受,顺利实现就业。然而,如今社会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由以前的“供给导向”转向了“需求导向”。在这种新的社会形势下,一个高校所设置的专业合理与否与其毕业生的就业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按照社会需要设置的专业能使该专业的毕业生适销对路,从而提高就业率。相反,如果高校只根据学校师资状况和办学条件,设置一些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专业,或不按照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招生,就不仅会损害该专业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对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也会造成消极影响。

4.高校就业部门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服务。高校就业部门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服务水平如何也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来自以下两个方面:(1)就业信息。高校就业部门一个重要职能是为毕业生提供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信息。丰富的就业信息能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就业信息的匮乏,则会使毕业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找不到将自己推销出去的渠道和机会。(2)就业指导。高水平、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能使毕业生获得顺利就业的利器,增加成功求职的机会,从而提高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5.学校的社会声誉。不可否认,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状况也会对其毕业生的就业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实现:(1)用人单位认可毕业生的程度。学校声誉越高,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认可程度也就越高。在同等情况下,用人单位选择该校毕业生的可能性也就大于其他学校的毕业生。(2)吸引用人单位主动来校选用毕业生的多寡。毫无疑问,学校声誉越高,就会有越多的用人单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或主动来校作专场招聘会,这无疑会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1.开展职业发展教育。职业发展教育是指从学生进校开始所进行的全程化职业指导工作。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发展目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原动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

当前,许多学生上了大学后,之所以学习不努力,根本原因是失去了人生发展动力,缺乏职业发展目标和人生目标。职业发展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既树立大学生涯发展目标,又树立长远的职业和人生目标;教会大学生如何规划大学生涯,怎样实现大学生涯目标;培养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

有了人生发展目标和就业主体意识,大学生必然会将就业时面临的压力转变为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动力,激发自己学习知识、培养素质及锻炼能力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自己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并将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转变为自己主动、自觉培养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的外因条件。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提高了,学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必然会得到提高。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总的来说,高校可以通过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来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指南。学校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的要求,优化方案。要加强通识教育、拓宽专业面向、实施分类培养、注重发挥个性特长,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成长规律②。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定期开展社会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努力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形成特色。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思想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敬业精神③。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为了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一方面,学校要努力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营造引进人才、尊重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管理,特别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

三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现在,一些学生不愿上课,并不是教师授课水平不高或方式不好,而是教学内容陈旧、过时,跟不上社会变化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学校要顺应科技发展趋势,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是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深化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巩固理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学校要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传统观念,不断更新实践教学的内容,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增加应用性、开放性的实验和实习项目,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素质以及创新精神。

五是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实践表明,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在改革高校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师生信息科技知识素养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④。高校要改变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大力推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3.就业围绕市场转,合理设置专业。以市场为取向的就业模式,要求高校必须面向社会办学,按照市场和社会需求合理地设置专业。真正按照市场和社会需要设置的专业能使大学毕业生按照社会需求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使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适销对路,提高就业率。为此,高校应该经常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了解社会需求。对于那些市场需求明显不足的专业,应该停招或限制招生规模。而对于市场需求旺盛的新兴专业,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办学的优势,结合经济建设的需要,开设新兴专业。总之,以市场为取向的就业模式,要求高校办学必须主动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衔接。

4.优化就业指导工作。当前,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就业的观念和行为,比如观念陈旧、期望值偏高、定位不合理、缺乏自信、盲目攀比、不知道如何推销自己等,这些观念和行为是可以通过就业指导来有效解决的。通过就业指导可以:(1)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合理定位,帮助学生走上一条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2)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认识职业环境,根据自身特点,结合社会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职业,实现人职匹配,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优势;(3)帮助毕业生掌握就业技巧,使毕业生获得成功求职的利器;(4)帮助毕业生提高心理素质,维护毕业生的权益。

5.拓展就业信息。丰富的就业信息能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在毕业生自己求职的同时,也应该努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就业信息。

一是要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会。高校要定期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并诚恳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参加。对于主动来校的用人单位,学校要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让用人单位满意,让学生满意。学校也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向社会和用人单位进行广泛宣传,使他们了解学校、了解毕业生的总体情况。

二是要走出校门,到社会中去。除了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外,高校就业部门还应走出校门,到社会中去。尤其是要到用人单位中去,了解和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除此之外,高校就业部门还应该加强与人才中介机构的联系,诚恳邀请他们带团来学校选用毕业生,或从他们那里了解、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

三是要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在建立有形市场的同时,高校还要建立自己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通过网站,毕业生可以及时查阅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在网上个人的基本情况和求职信息,以备用人单位查询。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可以大大提高就业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就业信息的受众面以及增强信息的时效性,从而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注释]

①马于强.关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21-122.

大学生毕业就业方向第3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理性选择理论;就业流向;社会学

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近几年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的改革在经济社会和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这些巨大的成就背后,隐藏着许多“内伤”。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便是内伤之一,据统计,2006年全国有120多万大学毕业生没有实现就业。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约为495万,因此,今年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累计将超过600万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现状

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各级党政领导关心的重大问题。为此,中央连续召开全国高校会议,下发文件。就业率的高低决定各高校下一年度的招生规模与专业设置,也从某一方面反映了高校的办学质量。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注及各高校主要领导的重视,出现了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各种形式的调查与分析,据此可以找出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高校改进教学与管理,调整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提高学生技能与竞争力。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分析,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的细化和深入。从毕业生就业流向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的价值取向与就业心理。毕业生作为“理性人”,从他们的就业地区选择、单位选择中可以折射出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启示意义。从整体情况来看,对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研究体现了由点到面的进展,有以独立院校为单位的分析,有以省为单位的分析,还有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分析。从调查的对象来看,有针对研究生的、有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大学师范生、药学人才的就业流向的分析,也有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和工科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分析等等。各种方式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调查表现出的共性,一是希望到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占多数,主要流向北京、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希望到城市就业的远远大于到县乡就业的,更不用说到农村就业了;三是希望到党政机关、外资企业、事业单位与国有大型企业就业的远远多于希望到中小型企业的。从2004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来看,到东南沿海11个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有115636人(2003年为10914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4%(2003年为45%)。其中,到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4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有77004人(2003年为70725人),占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属院校毕业生总数的29.1%(2003年为29.3%)。2005年,教育部针对30多所高校的两万多名在校大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在就业城市选择上,大学生依然向往上海、北京、东部沿海地区、广州和深圳。2006年12月,广东省学联对中山大学等广东高校进行的关于求职问题的调研显示,将近95%的广东省大学毕业生希望就业地区为经济发达的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而愿意去粤东、粤西、粤北等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只占3.1%。笔者所在单位是广东省属的职业院校。笔者对本院2006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95%以上的毕业生就业意愿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之外的就业机会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不作考虑。

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状况下,为什么毕业生留恋于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为什么钟情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及外资企业?这是笔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有关学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探讨,多是描述现状或提出一些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的解决对策,但理论分析较少。其中,袁乐平、王昭君在《制度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影响的经济学分析》一文中,用经济学成本—收益的方法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和再就业市场的流动情况,并引进制度变量集中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制度因素是如何影响高校毕业生的流动成本与预期收益,以至于影响他们的就业决策的,分析透彻,很有说服力。但是,笔者认为,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分析,首先应该从分析“人”入手,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积极因素,是社会事实的制造者与主导者。高校毕业生作为“理性人”,初次择业是人生的重大关节点,每一位高校毕业生都会考虑多种社会因素并进行博弈,而不是仅仅考虑制度因素。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社会学理性选择

20世纪50年代,社会学研究开始把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运用到社会学研究之中。理性选择理论是社会学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社会问题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学派。理性选择理论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概念,与经济学的经济理性不同,社会学中的“理性”强调有目的性、有意图的行动,其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假设,即最大限度地获得效益。这种效益不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自理性选择理论提出以来得到不断修正与扩充,在西方,经过修正与扩充的理性选择理论模型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国内学者近十年也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对诸多社会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如农民工流动、人口迁移、村庄兼并与乡村社区重建、集体行动、生育行为、大学生宗教信仰以及大学生考研等等。转贴于

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表现为一种“个体行为”与个人的理性选择,但又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流动、社会结构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高校毕业生十几年寒窗苦读,就是预期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获得好的回报,面对就业选择不可谓不谨慎。为什么高校毕业生一味追求留在大城市与经济发达地区,热衷于到好的行业和好的企业就业?为什么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会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尔曼认为:“理性行为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通过人际交往或社会交换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行为,这种行为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高校毕业生是“理性人”,其行为是“理性行为”,其选择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至于高校毕业生怎样选择、如何选择,则是高校毕业生微观行为的个体理性选择与宏观社会结构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理性行为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理性、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理性行为表现往往十分复杂,理性人不仅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还要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理性人在理性行为过程中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而且其中多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因此,理性人只能在众多因素的权衡中寻求一个“满意解”,无法达到最优。比农民工更具理性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到哪里就业,首先要经过经济理性的选择。高校毕业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已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获得了一定的技能,与在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其他劳动者相比,更具有竞争力。如果只是为就业而就业的话,即使在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他们也应该有业可就。

初次择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到主要市场就业,二是降低要求到次要市场就业。他们一般会考虑未来的预期收益,然后做出流向选择。拥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如果愿意到次要市场就业,基本上都能找到工作。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高校毕业生在主要市场就业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次要市场,而且足以弥补找工作所花的费用。因为高校毕业生要考虑到未来预期收入的巨大差距,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有业不就”甚至“自愿失业”的现象了。

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多会考虑未来的预期收入。如果城市里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也会迫使他们到次要市场就业。只要主要市场与次要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凭借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次要市场流动到主要市场的可能性极大。如果从次要市场流动到主要市场,即再择业比较容易,花费的成本较小,高校毕业生暂时到次要市场就业不失为权宜之计。这就要考虑与流动相联系的预期收益现值,预期收益现值是对劳动力的流动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预期收益现值大于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成本与心理成本之和,便会发生流动;反之,就会停止流动。实际情况是,由于次要市场缺乏人才,用人单位会设法阻止人才流动,如控制档案、规定服务期、设置高额违约金等。如此就导致高校毕业生到次要市场就业后再择业流动困难。另外,在次要市场工作几年之后,再回到主要市场找工作,竞争力也会下降,这样就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不均衡。

高校毕业生面对就业选择,经济理性的考虑是主要的因素,制度与文化等社会理性的影响也很大。如果说经济理性作为微观个体的理性行为起作用,那么制度与文化等社会理性则作为宏观社会结构起制约作用。首先,户籍制度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劳动就业、医疗保险、住房补贴、退休养老等社会福利和权益无不影响到个人的未来收益;其次,由于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货币收入差距悬殊,城市拥有的丰富资源可以给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再次,城乡文化差异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也不容低估。因此,多种因素促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主要是在大城市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正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简短的总结

1.高校毕业生主要选择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就业,是作为理性人的高校毕业生理性选择的结果。

2.从理性选择的层次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同于农民工流动,生存理性所起的作用很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主要表现在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上,是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然就无法解释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与“自愿失业”等现象。

3.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制度预设等加剧了就业流向的不均衡。

4.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经济理性是根本原因,现有制度与文化因素是主要障碍。因此,解决此问题,首先要促进地区、行业的均衡和谐发展,其次要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各种关系,消除流动障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人才观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及就业流向分析[J].云南教育,2005,(6):12-13.

[2]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6):19-29.

[3]袁乐平,王昭君.制度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6,(6):22-25.

[4]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202.

大学生毕业就业方向第4篇

关键词:运动训练专业学生 就业现状 问题 建议

1前言

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让更多的运动员通过高等教育,全面掌握教学、科研、训练等系统专业知识和能力,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据2009~2013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红灯专业”社会体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都榜上有名。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就业,已经成为毕业生不可回避的棘手问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石河子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近三年部分应届以及历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与需要,对近3年历届毕业生89人,应届毕业生33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就业行为、就业状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问卷调查。

3结果与分析

3.1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

3.1.1运动训练专业发展现状

石河子大学是全国72所大学开设运动训练专业中的一所。由于其兵团特殊建制和地理位置差异,其发展过程呈现其专项化、区域化。该专业每年面向新疆计划招生40人,培养目标为具有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能从事专项运动训练与教学以及运动训练科研工作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3.1.2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性别比例分配情况调查

调查统计显示,运动训练专业中男生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例为61%,女生人数所占百分比例为39%。石河子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高出一倍多。但近几年,男女招生比例略有持平。

3.1.3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所属专项情况的调查

调查统计显示,田径占34%;篮球占24%;跆拳道占22%;拳击占8%;射击占6%;乒乓球占4%;射箭占2%。

3.2石河子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3.2.1石河子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调查与分析

与其它专业比较,运动训练专业的就业率高于“红灯专业”的标准,就业率逐年降低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危机。调查统计显示,篮球,乒乓球、田径、跆拳道、专项的毕业生相对容易就业,这与目前用人单位基层开展比较广泛的运动项目有密切关联。

3.2.2毕业生就业取向的调查分析

3.2.2.1学生就业的取向调查统计分析

就业取向,是指就业个体在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受固有文化传统和社会总体就业趋势的影响,在就业心态、就业观念指导下进行相对应的职业或职业岗位选择时所采取的对策和方法。

调查统计显示,毕业生实际就业状况与就业取向基本吻合,公务员、中小学教师仍然是毕业生的首选。而理想的用人单位都是“逢进必考”且应聘者众多,这无疑又给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因此,鼓励疆内大学生“走出去”,“自主创业”是减轻就业压力拓宽就业渠道的有效途径。

3.2.3运动训练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对运动训练专业近三年109名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低与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难、就业方向单一、就业区域较为集中,学院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够合理,等诸多主、客观因素是造成了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逐年降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3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3.3.1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3.3.1.1社会因素

一方面,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门槛逐年降低;另一方面,与其相配套的就业指导和岗位需求还未形成,供需矛盾日益明显。此外,不良的择业环境,利用各种关系寻求工作等不良社会风气扭曲了大学生的就业观。

3.3.1.2学校因素

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完善,没有把就业指导工作更加系统地融入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之中,致使大学生在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计上没能尽早的得到指导与安排,以致错过了最好的就业准备期。

3.3.1.3毕业生个人因素

毕业生对当前实际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缺乏系统性的全面了解,绝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相关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除毕业生期望值过高,自身能力相对较低等原因之外,就业大环境影响与学校调控不力无形中降低毕业生的就业。

3.4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

3.4.1加强毕业信息收集与信息流通工作。一方面,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及时收集、整理、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另一方面,主动与用人单位以及专业对口部门进行联系,切实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推荐与宣传工作。

3.4.2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学校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对毕业生及时调整好就业心态,做好就业的各方面准备,直到顺利找到工作岗位。

3.4.3增加考研人数,提高再深造竞争力。继续深造,一方面,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另一方面,为了暂时避开就业高峰压力,暂时缓解当前的社会和自身就业压力。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考研,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有助于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4.4响应国家号召,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尤其是缺乏体育人才的广大的农牧团场,加入西部大开发的服务行列中,发展西部的体育教育事业,为毕业生开辟新的就业渠道。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4.1.1运动训练专业从2011~2013年学生就业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4.1.2近三届毕业生就业取向与实际就业岗位基本吻合,且主要集中在疆内行政与教育单位。

4.1.3造成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毕业生期望值过高;学校在就业信息与毕业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社会各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缺乏长效供需交流平台影响了就业渠道的畅通。

4.2建议

4.2.1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健全就业岗位招聘工作的公平竞争机制。

4.2.2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使“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落到实处,真正为大学毕业生谋福利。

4.2.3构建学校与用人单位就业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招聘就业信息,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和就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赵艳.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9.11.

大学生毕业就业方向第5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意向

高职高专院校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提高大学生整体就业率的最大潜力所在,也可能成为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全局性问题。因此,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和任务。

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本文采用的研究数据均来自“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2006年在江苏部分高校中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调查对象为某高校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共发出调查问卷480份,回收424份,回收率为88%,其中有效问卷390份。

调查内容采用自编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由样本基本情况和就业意向考察两部分构成。调查以问卷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分析方法调查问卷用spss10.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百分比分析与卡方显著性分析方法。

结果分析

择业观念的调查笔者设计的问题分别涉及就业目的、择业标准、职业定位等几个方面。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就业目的有明显的功利价值取向。毕业生对就业有明确的判断和意愿,而不是茫然不知所措。毕业生对于就业目的的选择依次是:生计需要(32.6%)、实现自身价值(27.7%)、享受物质生活(11.0%)等。这表明现代社会中讲求利益导向、效率优先等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专业水平的发挥。值得注意的是,以“为社会做贡献”为就业目的的仅占4.6%,这表明目前高职高专毕业生择业具有较强的利己性和功利性。女生在就业目的中选择“生计需要”的高达40.0%,而男生则把“实现自身价值”作为就业目的的首选因素。经卡方检验,X2=45.156,df=7,P=0.00

2.择业标准呈现多重性趋势。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依次是:工作稳定性(19.7%)、经济收入与福利待遇(19.5%)、行业发展前景(16.7%)。而选择“适合兴趣爱好”、“发挥能力”、“专业对口”等因素的只占很小的比例。这表明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加注重实惠、注重稳定、注重发展,说明毕业生在择业标准上呈现出明显的多重性。

3.职业定位的多变性与不确定性。虽然有45.1%的学生在刚上大学时就确定了未来的职业,但仅有14.4%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将来的择业目标具有清晰的定位,31.8%的学生进大学时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还不确定,在毕业前对今后的职业选择仍然不太明确或根本没有定位的学生分别占29%和3.6%。个别访谈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的择业目标曾经发生过变化。因此,必须加强就业指导,特别是面向低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促使毕业生尽早明确自己的择业目标。

择业心态的调查为了解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心态有哪些变化,本研究针对就业压力、专业对口、就业期望等问题设计了问卷,统计结果如下。

1.就业压力的调查。毕业生普遍感受到巨大的就业压力,93.3%的毕业生觉得就业压力较大或很大;61%的学生看到校友毕业时找工作的情形后十分着急;88.5%的学生担心自己毕业时找不到好工作;62%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不太乐观或者不乐观,这表明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认识比较清楚,并表现出复杂而矛盾的心理,有平静、乐观、兴奋,更多的是紧张、无奈、烦躁、焦虑。

2.专业对口的调查。有53.6%的毕业生希望以后从事的工作能够专业对口,只有16.7%的学生不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有36.4%的毕业生明确表示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有46.9%的毕业生主张“先接受,再调整”。在竞争面前,毕业生理智地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女生希望以后从事的工作能够专业对口的占57.2%,男生只占42.9%,经卡方检验,X2=6.088,df=2,P=0.048

3.就业期望的调查。77.9%的毕业生表示如果求职状况不尽如人意,会降低就业标准。只有2.1%的毕业生表示不接受与期望值不一致的工作。而在选择接受与期望值不一致的工作的毕业生中,只有23.8%愿意努力适应工作,有高达74.2%的毕业生则准备“跳槽”或继续深造。如此高比例的毕业生选择就业后再调整,意味着他们在初次就业后流动的可能性和比例都较大,这会给用人单位带来不良影响。有25.9%的毕业生希望直接就业,有71%的毕业生打算继续深造或在参加工作后继续深造,这说明高职高专毕业生对学历的看重,相当多的学生并没有把“高职高专毕业”与“就业”直接联系起来,这将直接表现为求职行为的被动与消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有待提高。男生选择“参加工作后继续深造”的占47.0%,而女生则高达66.1%。经卡方检验,X2=16.707,df=3,P=0.001

就业去向的调查在问卷中,用“择业地区”、“择业单位”、“择业行业”、“薪酬期望”四个关于职业的显性特征的变量测量毕业生具体的就业意向偏好,统计结果如下。

1.择业地区的选择重自我利益。51%的毕业生首选城市就业,愿意去县级及以下地区就业的只占3.3%,愿意去西部地区就业的只占5.6%。这说明毕业生在择业选择中更加看重自我利益,忽略了社会责任。尽管学校大力宣传并采取了许多鼓励措施,但仍然收效甚微,这不能不引起重视。有36.4%的毕业生选择回生源地,其中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有这样的要求;另一部分则是希望借助亲朋好友的社会关系获得理想的工作。女生选择回生源地的高达39.7%,男生只有26.5%;而愿意去西部边远地区就业的男生占10.2%,而女生只有4.1%。经卡方检验,X2=21.413,df=6,P=0.002

2.择业单位的选择呈多元化趋势。学生的理想就业单位依次是:学校及科研单位(占52.8%)、国家机关(占21.5%)、自主创业(占8.5%)、外资企业(占7.4%)、国有企业(占4.9%)、中小及私营企业(占2.1%),其他(占2.8%)。虽然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有了更为广泛的选择,但由于国家机关、各类学校等事业单位工作比较稳定,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等方面占有优势,仍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只有8.5%的毕业生有自主创业的想法,虽然所占的比例不高,但应该是今后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选择的趋势。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扶持体系,学校在就业指导中应进一步加大创业教育的宣传,以此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男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占14.3%,而女生只有6.5%,经卡方检验,X2=37.072,df=6,P=0.00

3.择业行业的选择期望值较高。毕业生希望从事的职业排序在前三位的是:教师(占36.9%)、公务员(占30.0%)、管理人员(占13.3%)。毕业生不切实际地抱着过高的期望值,必然会导致就业难。过高的期望值是大学生为自己顺利择业设置的一道障碍,这就需要高校及早进行就业观的指导和教育。

4.薪酬期望的选择趋于理性化。有73.3%的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为1000~2000元,只有6.7%的学生月薪的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这说明大部分毕业生薪酬期望趋向理性化,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较为健康,就业心态日趋成熟。男生对月薪的期望值在1000~2000元之间的占61.2%,女生则高达77.4%,月薪期望值在2000~3000元之间的男生占23.5%,女生则只占11.7%,经卡方检验,X2=14.129,df=3,P=0.003

择业渠道的调查在就业渠道的问题上,有36.9%的学生选择家长和亲友介绍,17.7%的学生选择校外招聘会,16.4%的学生选择校内招聘会。这表明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视野开阔,希望多渠道、多途径地收集信息。亲友介绍工作不但可靠,而且有良好的发展预期,因而受到毕业生的普遍关注。互联网和大众传媒可使信息传递更加迅捷,使毕业生的选择面大大拓宽,降低了择业成本,但许多毕业生面对大量的信息无从下手,不知所措而错失良机。主动联系用人单位的占13.8%,反映了学生主动就业意识的增强。毕业生选择学校提供的信息的较少,这说明学校提供的大量信息没有被充分利用,或者学校需要考虑提供给学生的信息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影响择业因素的调查在影响择业的因素的调查中,学生对“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的哪些条件”进行排序,排在前三位的是:学历(占23.3%)、职业能力与特长(占22.3%)、所学专业(占16.9%);对于影响择业的不利因素,毕业生的选择是:学历层次偏低(占25.1%)、社会关系不足(占16.4%)、自身竞争力有限(占13.3%)、缺少实践经验(占13.3%);对于影响择业的主要问题,毕业生的选择是:人才供大于求(占37.2%)、就业市场不规范及凭关系走后门现象严重(占13.6%)、毕业生就业思想不端正,期望值过高(占8.5%)。以上调查结果说明:(1)毕业生已经认识到用人单位首先看重的已不是学习成绩,而是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2)高职高专毕业生对自己的学历与就业竞争力信心不足。(3)多数毕业生认为社会关系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这表明目前我国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程度与公平性较低,大学生在择业时仍然存在依赖心理。(4)毕业生认为现在的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这反映了毕业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忧虑。

对学校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笔者的问题涉及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与学校教学工作两部分。

1.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调查。有66.2%的毕业生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对于“学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是:与毕业生的沟通和个别咨询指导不够(占23.6%),就业指导工作未得到充分重视(占21.5),就业指导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不足(占13.8%);对于“你希望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哪些服务”的回答是:为就业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搭桥(占32.6%),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占16.4%),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占13.6%)。在访谈中,有的毕业生提出应提高校内招聘会的针对性,只有专业对口率较高的招聘会才能提高签约成功率。部分学生还提出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了解就业市场行情,然后把信息提供给学生。有的学生对就业指导的效果表示不满,认为针对不同的专业,就业指导应有所区别,特别是对就业相对比较困难的专业更应该加强针对性的指导。校内的学习和求职招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如果要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提高就业率,就业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但从目前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与完善。

2.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调查。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不高,认为合理的只占2.6%。当问及如何改进课程设置时,有48.7%的毕业生要求“多开实用性课程”,有32.3%的毕业生要求“增加社会实践课程”。在访谈中,很多学生反映在学校所学的课程到社会上用处不大,究其原因,有的是内容陈旧,与实际脱节;有的是只学理论,不讲操作,等到实习的时候还要从头学起。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策建议

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对待择业的问题上存在就业期望值较高、择业功利性较强、竞争自信心不足、缺乏职业规划、创业意识不足等问题。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对高校教育教学及就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不高,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学生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在择业时,要正确地认识自我,给自己一个客观正确的定位。在正确评估自己的同时,要充分地了解社会需求,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结合起来,给自己确定一个适当的位置,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要鼓励学生从基层做起,自觉服从社会需要,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要注意培养学生面临挫折与不利处境时的心理耐受能力,同时要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明确指出:有首创精神和学会创业,应当是高等教育主要的关注点,目的是使毕业生更容易就业。高等院校培养的未来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还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岗位创造者。因此,学校要多渠道地对大学生进行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的培养训练,多渠道地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使学生拓宽就业思路,从被动就业转向积极创业。

学校教学:加快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根本上说,大学生就业取决于社会需要与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归根到底取决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只有增强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有效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题。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必须从社会对人才的近期和长远需要出发,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在进行专业调整、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以及调整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的就业作为重要衡量依据,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全面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关注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不断积累社会工作经验,为成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就业服务: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对毕业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够使其准确定位求职目标,避免在求职过程中因非能力因素而影响就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就业效率。因此,应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在就业指导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帮助毕业生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全面了解就业现状及前景,加大分析和开拓就业市场的力度。要将提供有效信息作为就业服务的重点,积极、主动地与用人单位联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要加强政策宣传,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另外,还要加强对毕业生情况的调查分析,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及就业意向,抓重点专业、重点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咨询。要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在学生入学后就要有计划地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向大学生系统地传授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大学生从心理上、方法上全面做好择业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王国宇,曾宪皆,何艺辉,黄劲.关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向的调查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4,(12).

大学生毕业就业方向第6篇

论文摘要:针对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从毕业生就业心理及就业形势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各高等院校开始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广泛好评。然而,几年后跟随而来的是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使得就业形势将会更加严峻,高职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尤为突出。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成为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制度进行了改革,“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模式的建立,给大学生择业赋予更大的自主性,创造了更为广阔的择业空间,同时也给各高校带来了许多新的困难和课题。我们学院也同样面临着新的压力和考验,如何进一步搞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学院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这也是我们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针对我院毕业生的具体情况,笔者的几点看法是:

1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及时做好教育辅导

踏入最后一学年,毕业生就业问题开始困扰着许多同学,不少同学由于主观认识和个性方面的原因,在择业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差,针对毕业生容易产生的心理偏差及时做好辅导和引导工作。

1.1毕业生就业心理偏差的分析

(1)期望值过高:缺乏对社会需求和求职单位的了解,忽略对自身特长和专业的分析,盲目追求到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要求环境舒适,待遇高的职业。(2)缺乏主见、依赖他人:有些同学对自己适合干什么工作缺乏认识,对“供须见面,双向选择”感到茫然。(3)焦虑心理:担忧自己所学专业是否受社会欢迎;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在选择单位上应该以发展为重还是以报酬和地位为重等等。(4)过于自信、盲目乐观。(5)互相攀比、盲目从众。(6)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便悲观失望,怨天尤人。

1.2对毕业生的教育和辅导工作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引导毕业生正确处理实现自我和服从国家需要的关系,树立起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毕业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坚持自身价值与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2)加强就业心理教育和辅导。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人才市场上,大学毕业生既是选择的主体,又是被选择的个体。正确认识择业过程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而不能让市场来适应自己。引导毕业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估自己,不要脱离实际、好高骛远。

(3)加强形势教育。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新政策的不断出台,人才供求市场的不断变化,大学毕业生由于自身经历和政治理论水平的限制,对国情和形势的认识水平较低,因此学校应在毕业生中进一步做好形势政策教育,让毕业生对当前形势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2分析形势,把握好方向

2.1我院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作为高职类毕业生,尤其是对行业依赖较大的毕业生,更有必要让毕业生认清当前的形势,一方面增强毕业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毕业生过分乐观。作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存在的有利因素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1)我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较大空间,我省经济总体走出困境,呈上升趋势,人才的需求总量比较大。

(2)近年来,我省的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交通行业在“十五”规划期间我省将投入资金1176亿,重点建设和完善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国、省道网络、县乡公路网络、公路、水路运输网络、信息化网络,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给我院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3)专业特色明显:我院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强,实用性强。

2.2我院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1)高校连年扩大招生,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总体形势呈现出供过于求。(2)受多种因素影响,我省新增的就业岗位正在收缩。据广东省劳动部门介绍,“十五”期间,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多重调整任务,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压力空前增大。

(3)长期以来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充分,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其在整个教育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还普遍不太了解,在思想观念上,总认为“高职是比专科还低一个层次的三等教育”,用人单位在录用专科毕业生方面还不太尽人意。

通过分析形势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当前的处境,把握好方向,更好地把握自己,积极面对毕业就业的关键时刻,成功踏入社会。

3对策的思考与探索

如何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做得更好,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齐抓共管,积极挖潜

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学院今后的生存和发展,笔者以为应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学生部门的事,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时还需要充分调动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潜能,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共同迎接新的挑战,将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3.2练好内功,保持特色

为了更好地锻造我院的优良“产品”——毕业生,学院经常组织老师们到用人单位去了解毕业生的使用情况,根据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从反馈的情况来看,普遍认为我们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肯吃苦,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但对新技术,新工艺掌握得不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高职院校除了要抓好课堂教学质量,还要抓好实践教学,练好内功,保持自身的特色,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加曩外联,立足交通,面向社会从首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我院毕业生大部分在交通行业,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阵地”,要牢牢的把握好;另一方面,由于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专业设置越来越多,以后将会有更多的毕业生跨出交通行业就业。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学院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加强外联工作,做到“走出去,请进来”让社会上更多的单位、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学院,了解我们的毕业生。为毕业生就业拓展更大的空间。

3.4调整专业结构,突出竞争优势

学院在专业设置上,既要与其性质和任务相匹配,体现学院的专业特色,又要紧密配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思想,始终要有自己的拳头专业和名牌骨干专业,在保证专业技能要求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增强学院和毕业生在社会竞争中的实力。

3.5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1)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学院积极地向各界用人单位推荐我们的毕业生,另一方面鼓励同学们自找单位或独立创业。2)加快就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完善的毕业生管理系统,多渠道开阔就业门路,收集就业信息。3)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朝着“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大学生毕业就业方向第7篇

内容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改革,现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纵观其改革历程,分析其内在的政策性倾向和市场导向,旨在创建全新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以适应我国大学生就业发展的新趋势,不断改进我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从目前我国高校就业趋势分析,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十年多年来,在教育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高校和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从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形势和发展趋势来看,可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建设与政策倾向

1999年国家在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方面就出台了政策,《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的工作意见》(国办发〔1999]50号)明确要求各部门积极储备人才,需要加强的部门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机会,吸纳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同时,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支教、支农、支医、扶贫或到企业锻炼,还支持和鼓励毕业生到非国有单位就业,并协助解决好户籍和人事等问题。各地方、各部门都要积极疏通毕业生就业渠道,放宽对毕业生就业地区的限制,消除各种人为障碍,为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为顺应时代的要求,教育部于2000年采取十大措施支持西部大开发。其中第七条明确提出“采取切实措施,鼓励、吸引高层次人才在西部创业”。200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唱响了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就业和创业的主旋律,重塑了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时代强音。国家首次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积极响应。2003年也是国家出台毕业生就业政策最多的一年。先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制定了11项政策措施,后是中组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团中央等中央和国务院相关部门出台了14个配套文件,明确了107项具体政策,从不同角度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同时,各地方也相继出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配套措施,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和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框架体系。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会紧扣时代脉搏,会紧随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大局。而且还有一点内在的趋势就是政策会越来越宽松,广大毕业生的就业环境会越来越开放。我区师范类毕业生一直以来原则上只能在教育系统就业,对师范生的就业机制依然实行派遣制,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关于切实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中决定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区域开放,允许在全区教育系统内流动,允许长线专业毕业生跨行业就业。可见,政策的宽松性是必然的趋势,同时有一点要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在就业政策不断得以“解放”的同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法制化进程应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引下得以快速发展。毕业生就业关系合同化,就业行为法律化是必然的趋势。

二、就业形势的回顾与展望

(一)市场需求分析

从学历需求上看,研究生的需求旺盛,2002年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 2.6,2003年研究生供需比为1:2.5;对本科生的需求大体持平,2002年本科生供需比约为1:1.3,2003年本科供需比依然保持1:1.3:对专科(高职)毕业生的需求明显不足2002年专科(高职)毕业生供需比约为1: 0.4,2003年供需比仅为10.37。由此我们可以预见,高层次、高学历的毕业生就业大战将愈演愈烈,而低学历、低层次的学生就业将变得举步维艰。

从学科专业需求上看。就全国范围而言.近年来需求数量较多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与电子工程、英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市场营销等。需求数量比较少的专业有:历史学、社会学、哲学、农学等;就我校而言,外语、中文、数学等短线专业依然十分抢手,只有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就业市场反应平淡,形成这种情况.其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教学课程设置以迎接高考为主要目标,所以对必考课专业教师始终有较大需求。

从地区需求来看,就全国范围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对毕业生需求旺盛,中西部地区的需求有所增加,而一些边远省区及经济相打乡后的地区需求不足。就我区而言,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需求旺盛、其余地区需求不足。

从院校需求来看,重点大学、名牌院校、名牌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大,而一般院校、一般专业的需求相对不足。

以上对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作了简要分析,显而易见,市场需求很不平衡,这是市场规律作用于大学生就业领域必然会产生的一种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会在我们今后的就业工作中长期存在。

(二)市场流向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多年来毕业生所向往的大城市、大院所、大单位和党政机关等传统就业单位的人才日趋饱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层次等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不同(见图表1),到三资、私营企业就业的人数增幅较大。另外,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增多,2003年到重庆、陕西、贵州、内蒙古等西部12省区就业的毕业生共有38451人,比2002年的31 240人增长了7 211人,可见相关的就业政策和措施初见成效。

在全国高校毕业生流向发生显著变动的大背景下,我校毕业生流向也随之产生新特点,以我校本科生毕业去向为例(见图表二、三).除充分保证教育系统的需求外,依据我区师范生就业政策的持续宽松性开始向其它行业辐射,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进企业去锻炼自己。另外,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选择考研深造,使得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更可喜的是,我校毕业生中报名志愿到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三)未来几年就业形势展望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进人一个急剧增加的阶段、而同时期.社会的就业岗位并没有急剧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进人了买方市场趋强的阶段,换言之,高校毕业生就业进人“就业大众化”的阶段。加上每年新增几百万的下岗再就业人员和几十万的复转军人就业等多方就业需求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构成明显压力,不难想象.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在未来几年的竞争会日趋白热化。

对于师范专业的就业市场也会如此,从总体上看,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随着适龄儿童的人学高峰和教师退休高峰期的度过,一些地方师资出现饱和。加之国家实行拓宽教师来源渠道政策,师范专业就业市场已成为理工、综合院校竞相抢占的目标.种种因素导致这一市场的竞争也会日趋激烈。因此,师范院校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感,勇于迎接新的挑战。

三、就业工作部门的职能转变与全新就业指导体系的创建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促进了就业工作部门职能的逐步转变。我校的就业工作者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构建全新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一)就业工作部门的职能转变

就业工作部门职能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由过去纯粹的管理职能转变为如今的服务兼管理职能,但管理是基于市场规律下的管理。是开放式、灵活式的管理,不再是过去计划经济下的封闭式、呆板式的管理”。

当前,就业部门应下大工夫扮演好如下五种角色:(1)教育者,为使毕业生尽快适应新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应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力、各类讲座等方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使毕业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把握好自己的职业期望值,掌握推销自己的技巧,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竞争,主动择业,顺利就业;(2)宣传员。宣传当前的就业机制、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还应通过宣传促进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相互沟通;(3)服务员,一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方面的咨询服务。二是快速、准确地为毕业生收集、人才需求信息、,三是为用人单位提供服务。如提供招聘场所、推荐毕业生等等;(4)管理员,推荐、审批毕业生就业手续、规范毕业生就业行为和就业市场;}s}调研员,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的调查,正确把握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研究各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吸纳大学生的潜力,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考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从而为培养、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与此同时,还应多方面调查了解毕业生在择业前的思想状况、职业期望值以及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种种心态与行为,为有针对性地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工作提供材料和依据。

今后一段时间,就业工作部门的职能将进一步转变,强化服务、淡化管理,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大力推进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业队伍建设将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

(二)全新就业指导体系的创建

1.转变就业指导观念。转变就业指导观念不仅是要强调要为毕业生和社会提供一流的就业服务、构建一流的就业平台,而且强调要通过完善的就业指导,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将未来的就业压力转化为在校期间的学习动力,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具体体现。

2.构建全新的就业指导体系。首先要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这是构建全新就业指导体系的必要条件。其次,要探索高校就业指导的新方式、新途径、新方法、新内容,构建全新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因此,面对新形势,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面临的关键问题。

(三)科学、有效地指导高校的就业工作。

1.就业指导将更注重激励创业。从目前来看,由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已经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

2000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引导、鼓励和教育毕业生面向基层;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的成才之路”。相信随着就业指导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对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人,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必定会逐渐树立,这必将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并真正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2.就业指导会更加突出时代特色。传统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多进行就业政策、就业策略、就业准备、就业技巧等方法上的辅导,强调就业指导的实用性,而省略或忽略了就业指导的时代性。在国际国内形势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人,就业指导将更加紧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脉搏,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相适应.对毕业生除进行传统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外.还要对他们进行创业和创新教育。

3.群策群力,加大力度,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对高校来说,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难以预测的因素。而毕业生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层次)还受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气候影响,因而市场需求时起时伏;对高校来说,自己有多少“产品”,质量如何相对来说比较清楚,而对社会究竟需求多少,类型如何则很茫然,处于一种“知己不知彼”状态,这样势必在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必须在一批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就业基地,以保证市场运营中良好的供求关系。

4.大力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开辟就业工作的网络平台。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2003年。2003年6月13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亲临教育部,点击开通了“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标志着我国就业工作进人了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

大学生毕业就业方向第8篇

摘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备受关注,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已成为现阶段就业工作重中之重。但是,目前很多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意愿不强,需要作出适当调整及激励,使我国就业工作全面开展。

关键词:就业政策 基层工作 毕业生

1、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重大意义

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2005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将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连年创新高、大中城市就业岗位日趋饱和、农村和中西部基层紧缺人才以及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的大背景下,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正在成为全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教育部等决策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新举措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中仍然把推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可以预见,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仍旧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到基层就业仍未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流。据最新统计,2007年到县(含)以下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有58万人仅占已就业毕业生的16.6%,2008年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的全面推行,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也只是稍有提升,这显然不符合基层对人才的需求,也没有达到我们制定政策的预期。

2、目前大学生基层工作现状

2.1 工作状态不佳

很多毕业实际工作能力相对较差,不能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工作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另一面,又缺乏正确的工作目标和动力。很多毕业生怀揣着在基层工作当“跳板”的想法,工作敷衍了事,无所事事,混日子。

2.2 对基层工作不适应

大学生大学四年大多在城市里度过,城市里各种配套设施都很健全完善,如饮食、娱乐、休闲、交通、购物等非常便捷,而且可选择性非常大。而到基层工作之后,这些方便的条件都很难实现。交通不方便,娱乐设施不健全,饮食结构单一,购物不方便且品种较少,当地风俗习惯不适应等客观因素都存在。

2.3 与同事领导关系不融洽

有些大学生怀揣着大学生天子骄子的荣耀感高基层工作,看不起单位中学历低的领导与同事。此外,看不到或不适应基层的工作方式和身处这种工作方式之中的领导与同事。加之,基层单位中固有的排资论辈惯例,也是这些新到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所不能接受的。这些观念上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大学生与领导、同事之间产生分歧与摩擦,导致关系不融洽。

3、影响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因素

3.1 基层客观环境限制,难以吸纳毕业生

基层特别是县级以下企事业单位工资待遇较低,与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相比有一定差距,再加之基层本身宣传不到位,对高校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另外 近年来,国家机关“精兵简政”,压缩机构、编制和人员,国有企业实施减员增效,事业单位因历史原因拥有大量人员,难以承接大量的高校毕业生。

3.2 受观念影响,毕业生不愿到基层

传统的就业观念影响着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一些毕业生及家长对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发展缺乏正确认识,对岗位的选择视野比较狭窄,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动力不足, 仍存在“ 一次就业定终身”、“到行政事业单位就业”、“非城市不去,待遇不高不去”等陈旧观念,缺乏参与竞争、参与市场和扎根基层的意识。还有不少毕业生担心到基层下去容易上来难,过高的城乡转换成本,使一些高校毕业生对到基层就业望而却步。

3.3 学校所设专业不能满足基层需求

一些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毕业生的自身能力不能满足基层的需要。有的院校不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而是根据现有教师开课程,造成有些专业“ 产”、“ 销”不对路,就业面窄。另外,一些高校毕业生没有过硬的知识技能,缺乏实践经验和吃苦耐劳精神,个人能力和社会需求有差异。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对农村工作经验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不十分熟悉和掌握,使得他们在工作中,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还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4、提高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对策

4.1 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制约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是观念,多数毕业生面对就业选择时都存在“求稳观念、创业理念”滞后的情况。一味追求稳定的就业观念固然可以理解,但是,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农村急需人才的结构性偏差要求高校必须多种方式因势利导,强化对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改变一次到位的就业观念。2010年5月份出台的《关于促进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政策,即大学生到村任职政策的意义主要在于为农村输送新鲜血液,为青年学子打造良好锻炼的 平台。因此,高校在宣传相关政策时应该强调到村任职对同学们长远发展的意义,而非扎根农村献身农村,以消除部分同学对到农村基层就业任职的畏惧感。

4.2 落实好基层就业政策

当前,为引导和鼓励广大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在户籍管理、薪酬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与此,相对应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创新工作方法,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要从政治上爱护、工作上关心、生活上体贴毕业生,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积极为他们在各项事业中贡献聪明才智创造条件。

4.3 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基层紧缺人才

各高校须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尽快将发展规划、专业设置、培训模式等方面与毕业生就业状况紧密挂钩。学校培养人才要定位,不同类型的高校工作方向、工作重点也各不相同,应用型高校就是要面向企业, 面向市场,为生产一线输送实用技术人才; 教学型大学要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各类专门人才;研究型大学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基层、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要把学生输送到国家发展急需人才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基层单位去。高职类院校要切实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培训放在突出位置,根据自身办学条件,按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培养的就应该是基层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