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员工管理的方法

员工管理的方法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8 17:19:08

员工管理的方法

员工管理的方法第1篇

关键词:员工 八小时 教育管理 方法 探讨

员工八小时以外的教育管理无论是教育主体、管理的主体、内容、范围,还是方式、方法都有别于八小时以内,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这些特点的正确认识与把握至关重要,也是当前搞好员工八小时以外教育管理的一个前提条件。因此,结合实际,我们积极探索了“五种”机制,实现“五清”的管理目标,确保对员工八小时以外的教育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1 建立考勤严管机制,八小时内员工管理状况清

考勤的意义是严肃劳动纪律,提升企业效益,提高员工绩效,维护企业规范化管理的良好形象。企业建立考勤制度,就需要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勤管理机制,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员工八小时以内的工作状态,而且能够辐射员工八小时以外的教育和管理。基层干部应对不同员工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重点关注的员工一定要在考勤上真抓真管,实施“三必问”的对策。重点员工出现缺勤,基层干部第一时间内要与员工本人联系,问出缺勤的原因;然后再与其家属或家庭成员联系,核实员工请假事由;最后再通过家人了解员工在家状态和心理活动,建立员工家庭约束管理和单位教育管理相结合,对员工八小时以内的教育管理做到全方位,无死角。

2 建立思想分析机制,八小时外员工思想状态清

通过加强对员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加速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稳定员工的思想情绪,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既能教育人、引导人,又能理解人、关心人,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员工的心坎上。结合员工队伍实际,适时开展“两会一结”活动,及时掌握员工八小时以外的思想状况。各基层党支部要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员工思想状况座谈会,由党支部书记组织站队干部分时间、分层次、分类别和员工座谈,与员工零距离接触,给员工讲道理,办实事;作业区党群工作组坚持每个季度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召开一次员工思想状况分析会,要求各基层站结合实际汇报本站问题员工的思想变化情况,就如何做好员工八小时以外的管理教育工作进行分析,大家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力争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做个有心人,时时关心员工的情绪波动、思想变化以及能够及时掌握突发性的特殊情况。

3 建立法制教育机制,八小时外干部责任意识清

抓好八小时以外的教育管理,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和自制力,保证员工做到社会单位一个样,家里家外一个样,班间班后一个样。这就需要加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机制,不让一个员工掉队,并利用“物、像、影、音”的“四维”教育方式,规范员工一言一行,确保员工八小时以外思维认识清晰,清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的道理。一是开展“做遵纪守法员工,共创和谐矿区”主题宣教活动。提升了员工遵纪守法意识、提高违纪违法带来社会危害的认识,用客观的事实、翔实的案例分析,给员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二是开展参观监狱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参观,让员工了解监狱内服刑人员的真实生活、改造经历,以鲜活示例触动员工心灵,在思想上引起震撼。三是开展“珍爱生命、远离”警示教育活动。

4 建立干部家访机制,八小时外员工社会活动清

目前,社会上形形的诱惑太多,这就很容易导致员工社会活动过于复杂。基层干部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对重点员工实施“一对一”的家访机制,主动深入员工家庭了解情况,与员工配偶或家庭成员谈心交心,全面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家庭状况、在家表现、生活习惯、社会交往等情况,倾听员工家属对企业管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5 建立社会联动机制,八小时外员工社会关系清

员工八小时以外的社会关系较为复杂,了解并掌握他们的社会关系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前提条件。对于个别重点员工,采取基层干部进社区的方法,与社区管理人员沟通、交流,了解员工在社区管辖内的主要社会关系和活动状况,进一步掌握员工的社会行为动态。

6 结论

坚持以文化育人,使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取得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一是组织员工参与各种活泼、健康的协会活动。成立健身协会、烹调协会、营养协会等,组织法律、读书、技术革新等讲座,不断引导员工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用有形的文化塑造员工,凝聚员工,鼓舞员工。二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要高度重视典型示范在做好员工八小时以外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举办“先、优、模”评选,将各岗位最优秀的员工选出来,用身边的榜样带动身边的人,让员工觉得可亲、可信、可学、可比。三是群团组织扩大员工八小时外工余活动项目。组建自行车协会,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自行车协会的员工一起外出郊游,既锻炼身体又能享受生活的乐趣。这些大家喜闻乐见、参与面广的集体项目既丰富了员工业余生活,又极大地促进员工思想境界不断提高和升华,为企业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庆.加强银行员工八小时外行为管理的思考[J].现代金融,2012(07).

员工管理的方法第2篇

[关键词]文职教员;工作满意度;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021-02

一、文职教员的工作满意度及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工作满意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和管理者的重视,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企业的效益密切相关,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其努力工作的意愿就会明显增强,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一研究成果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文职教员制度是我军改革的方向。文职教员已经成为军校教员队伍的重要部分。其工作满意度是影响军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文职教员概念

2005年6月2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中国人民文职人员条例》[1],从2006年起,文职教员就走上了中国军校的讲台,与现役教员一起承担军校的教学与科研任务。文职教员制度是我军在总结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现役军官编制员额;另一方面广泛吸纳社会优秀人才,增强军队院校人才队伍活力。军校文职教员制度在推动军校建设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工作满意度的含义

工作满意度的概念来源于心理学,是当前管理实践研究的热点话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工作满意度给出不同的定义。Hoppock于1935年在著名的《工作满意度》一书中首度提出了工作满意度的概念[2],即工作者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对环境因素的满足感受,亦即工作者对工作情绪的主观反应。Ponter认为,工作满意度是由个人认为其所应该得到的,与其所知觉真正得到的两者之间的差距决定的,差距越大,则越不满意;差距越小,则越满意[3]。

(三)研究文职教员工作满意度的意义

我军真正实行文职教员制度只有几年的时间,文职教员制度仍然属于新生事物。关注军校文职教员的工作状态和心理健康,以文职教员的工作满意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满足文职教员的合理需求,才能激发文职教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全体文职教员的满意度,使他们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从而提高军队院校的教学质量,为我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因此,提升军校文职教员的工作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职教员工作满意度现状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军校文职教员的满意度进行研究。问卷的样本考虑了文职教员的工作认同感、从教原因、职称以及个人背景等因素。工作满意度量表包含五个分量表,分别为学校管理、工作收入、工作本身、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采用5点评定, 5、4、3、2、1分别代表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中立、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军校文职教员工作满意度总体状况

统计结果显示,军校文职教员的总体工作满意度居于中等水平。文职教员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了较高的满意度,同时随着对教学环境的逐渐适应和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文职教员的工作本身满意度,也显现出了相对较高的水平。然而,在学校管理满意度及工作认同感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在工作收入满意度方面,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同级别相比,文职教员的福利待遇并不低,但同现役军校教员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有些院校对文职教员的管理还做不到和现役军校教员一视同仁,因而导致军校文职教员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二)影响文职教员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部队对文职教员的认同感,整体文化氛围影响,文职人员福利待遇与晋升机制,个人职业规划与现实状态间的差距等等都会成为影响这部分人群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本文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军队作为国家准备和实施战争而建立的武装组织,传统意识中军队的整体文化氛围更为倾向于重视现役人员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文职教员工作的认同感。

其次,不同从教原因在各项工作满意度因素上都有显著差异。以教师作为自己理想职业的文职教员他们能够从教学中得到极大的满足,这部分人群的工作满意度远远高于别无选择从教的文职教员;另一部分别无选择而从教的文职教员,存在个人目标较高,成为教师只是无奈之举等状况,这部分人群过分苛求工作环境,计较个人得失,现实情况很难达到他们的期望值,工作满意度会明显低于以教师作为自己理想职业的文职教员。

再次,不同职称的文职教员在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职称为助教的文职教员高于职称为讲师的文职教员。由于助教比较年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助教刚刚参加工作,主要任务是适应工作环境和培养工作能力,和同事发生矛盾的可能性很小,教研室一些资历较深的同事由于和年轻人没有利益之争,往往对他们关心爱护。所以助教在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上比讲师更能达到较高的满意度。

最后,不同婚姻状况的军校文职教员在工作满意度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差异显著。由于已婚文职教员需要照顾家庭,和同事相处的时间比未婚文职教员相对较短。人际交往相对较少。未婚文职教员因为没有涉及家庭的因素,人际交往更为密切,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也较强。因此,未婚文职教员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满意度高于已婚文职教员。

三、通过科学管理提高文职教员工作满意度的建议

文职教员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能力、工作积极性高、知识结构新等优点,但现阶段部分文职教员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对事业缺乏敬业精神,加上目前我国军队文职人员制度还不完善,使得部分文职教员思想不稳定,工作满意度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军队院校如何发挥这些人员的优势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根据对军校文职教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的结果,加强对军队文职教员的科学管理,是提高文职教员满意度的有效方法。

(一)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军进入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对文职人员的要求尤为凸显。文职教员群体对改善我军整体文化知识结构起到重要作用,是我军适应和推广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新生力量。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意义在于改变原有观念,教育和影响文职教员,增加他们工作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从而使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完善军校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是一个组织的灵魂,正确而健康的军校的文化氛围可以成为影响个人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核心力量。一个积极向上的大环境可以起到良好的导向和凝聚作用,使文职教员逐渐建立积极乐观的思想理念。

(三) 职业规划引导

文职教员的职业规划引导旨在帮助其建立将本职工作当做人生事业的信心和理念,梳理事业的发展道路,明确中、长期发展的目标规划。部队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重视文职教员群体的可持续性成长发展,使文职教员群体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追求,有目标,有动力”。

(四) 增加归属感

马斯洛认为,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文职教员同样需要通过教学工作获得他人认同的感受。充分肯定文职教员的工作成就,增加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协助其拓宽在组织中的社交圈等都是激发归属感的有效方法。

(五)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文职教员激励机制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与管理体系,是将这部分人群实现对部队承诺的有效途径。部队的激励政策除建立健全可调动文职教员工作积极性的奖惩政策外,还应关注精神激励、荣誉激励等方面。激励政策一旦形成,将成为对文职教员职称评定、工资级别、福利待遇、职位晋升判定的标准,因此应注意政策制定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推行方法。

结论:文职教员承担推动我型发展时期高端知识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其工作满意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工作投入程度和教育工作的成果质量。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军校文化建设、开展对他们的职业规划引导、增加其组织归属感以及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等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文职教员的工作满意度,将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文职人员条例》国务院、中央军委,2005.08

员工管理的方法第3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管理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将以规模扩张为目的的外延型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型发展模式[1]。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校在吸收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学校+企业+员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如何构建适应、对接、推动“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1.“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1.1“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第一学年,学生接受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分批分段送入企业学习,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然后再回到学校进行学习,根据企业不同的岗位要求,有选择性地开展项目化教学;第二学年,把学生送入企业进行“师徒制”培训,即企业指派能工巧匠担当师傅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作为徒弟进行学习和工作,提高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凸显“学校+企业”的紧密结合;第三学年,把学生送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进行岗位轮训,使学生熟悉不同的岗位,具备岗位核心能力,独立从事岗位工作,成为一个真实的“员工”,进而形成“职业人”,凸显“企业+员工”特色。

1.2“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性

“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高职院校传统的“2+1”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学校―企业”循环、递进的培养方式,丰富了校企合作的内涵,专业人才实现了“学生”―“兼职员工”―“职业人”的快速转变,实现了“无缝对接”、“零距离上岗”。并且在“学校+企业+员工”模式运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促使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通有无,实现双向共赢,为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作出积极的有益尝试,对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有着重大意义。

2.构建与“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和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一切内部组织、管理、规范形式等的转变。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核心内容,其管理模式的创新就应紧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切入点,其管理方法的创新应适宜专业、教学、课程改革的特点为突破口,其管理文化的提升应结合办学特色的具体形式为载体[2]。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除了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外,还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方式共同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对于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基本呈现一种以“说教”和“管教”为基本特征的单向的、主体缺失的行为[3]。而“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的是以职业素质为重点的“柔性化”管理,所以构建与“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3.构建与“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管理体系的措施

在全面了解“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大胆探索,构建适应高职院校“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模式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

3.1创新学生管理的组织构架和制度

“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工作不是单单通过谈谈话、聊聊天、搞搞活动就能达到目的,由于教育客体和教学环境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很多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由于学生的时间、人数等原因而无法开展,为此,我们优化了学生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制度。一方面,通过建立学校、企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机制,有效促进三者之间的互动性。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譬如,辅导员可以与学生一起参加实训,定期走访不同的实训单位,通过网络定期跟踪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实习实训情况,解决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问题。

3.2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管理理念

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是育才、育人,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造就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社会劳动者。将学生入学时不同个性差异的“材”培养成为毕业时具有一技之长的“才”,这与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水平、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是“以人为本”实现了以管理为本向以学生需求为本的转变,把“重视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依赖学生、满足学生、发展学生、”的精神贯注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如设立“学生信箱”,鼓励学生给学校提建议,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再出现“石沉大海”的现象。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认识学生,相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想觉悟,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

3.3创建企业形态的高职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与互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行“校企融合”,是培养高职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需要;是高职教育服务于企业的需要;是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是创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需要。因此,创建“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园企业文化迫在眉睫。

首先,学校必须主动学习和研究企业文化。设置专职教师从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研究;为学生开设企业文化及相关人文课程,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并开展相关的职业素质训练;定期选派相关人员(如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到优秀企业学习并感受企业文化。其次,邀请企业精英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征求他们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书面意见和想法;成立有优秀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的“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企业精英参加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题会议等。最后,注重来自企业的反馈信息。要有专门的途径来获得企业各个部门就学院校园文化对毕业生影响的评价,学院的就业指导部门和各专业在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时要把毕业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状况和企业各个部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作为重要的调查内容,调查时要制定出细化分解的表格[4]。

总之,在“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下,必须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来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功能,自觉主动地为大学生成长和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1]栾永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2008,(1).

[2]陆梅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员工管理的方法第4篇

1、制定程序

企业各部门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结合部门培训目标以及部门年度发展计划制定出本部门的年度培训计划,上报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再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结合企业年度发展计划以及企业培训总体目标制定整个物业公司的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

2、计划内容

为保证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工作按时、按质地实施,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培训方式、培训控制、培训评估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1)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是指通过培训工作所期望取得的成果,这些成果包括个人的、部门的、整个企业所要求达到的培训结果。培训目标是制定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的基础,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目标决定了培训课程、培训方式等一系列的内容。同时,培训目标又是培训考核和培训评估的依据。所以,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目标的制定应该准确、细致并具有可测量性。

(2)课程设置

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课程包括了培训课程的名称、培训的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教员简介、针对培训课程的培训要求等内容。明确的培训要求有利于员工提前对所培训的内容有所准备和有所侧重,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

(3)培训方式

根据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内容以及培训对象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方式。常用的培训方式包括讲授法、学徒制、小岛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戏法、观摩范例法。

①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常是让一位教员向学员直接传授某方面的知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节约经费、教授对象多,可同时面对多名学员,一次教学可让很多学员同时受益。

②学徒制。学徒制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但至今为止仍然是企业培训新人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由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负责帮带一名或几名新来的员工,通过传授、示范、练习、检查反馈等一系列过程提高新人的工作技能。学徒制较适合物业管理工作实践中保安、绿化、保洁、维修等技术性工种。

③小岛讨论法。员工以5-7人为一组围在一个圆形桌前(也称“小岛”),对特定的话题或主题进行讨论。指导老师控制培训的时间和进程。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不允许反驳别人的意见。指导老师将每个人的意见都写在黑板上,同时鼓励员工说出更新或更古怪的想法。当大家将自己的想法全部讲完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员工对每一种意见进行评价,最后选出大家都满意的答案。这种小岛讨论方式是引导员工自己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④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让培训对象假想自己是公司的某一角色,并以此角色的身份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能让培训对象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员工提高工作技能和改造工作习惯都很有帮助。例如:让员工扮演业主要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以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让工作习惯不好的员工与上司角色转换以达到改变工作习惯的目的。

⑤管理游戏法。这种方法寓教于游戏中,通过完成事先设计好的精妙游戏,让培训对象领悟到其中的管理思想。例如:组织员工对有争议的物业管理事件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提高认识。

⑥观摩范例法。通过组织实地参观考察,运用电视机、录像机、幻灯机、投影机、收录机、放映机等设备来向学生呈现有关资料、信息,让员工学习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3、培训控制

培训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监视培训活动以保证培训活动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培训过程中的偏差。可采用培训签到制、教员评语制等方法。还可在每次培训结束时对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纳入绩效考评,与员工的待遇挂钩。

4、培训评估

每次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结束后可通过员工的培训报告、员工的工作表现等对培训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在今后的培训中采取更好的培训措施。

六、培训组织实施

培训组织实施是物业管理培训工作的核心,它包括了培训工作做什么,培训工作如何做,培训工作由谁来做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和任务

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是物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其主要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协调、监督等内容。具体职能和任务包括:

1、确定各级人员的培训要求,听取各部门的培训需求,依据培训需求制定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

2、组织执行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

3、定期向上级汇报培训费用开支情况;

4、组织实施各种培训课程与活动;

5、做好员工的培训档案管理工作;

6、做好收集培训资料,编制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特点的基础教材;

7、维护培训设施与场地,充分开发与利用各类培训资源。

(二)培训分类及实施要点

分类是为了建立一个立体的培训模式,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物业管理公司培训计划工作,培训分类可根据培训的对象、阶段、内容、类型不同来划分。

1、以培训对象的不同层次分类

(1)高层管理者

①培训目的精通企业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物业管理基础知识,熟悉与工作相关法律知识,了解财务管理相关知识。

②培训内容

A、企业管理类管理基本职能、组织文化建设、决策、战略管理、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创新管理、组织行为学、员工激励、沟通与人际交往、控制系统、品牌策划、公共关系。

B、物业管理类房地产经营理论知识、物业经营管理知识、建筑知识、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基础知识、物业环境保护及管理基础知识、治安管理基础知识、绿化管理基础知识。

C、法律知识类公司法及相关法规、消费者权益法及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物业管理相关法规、建筑物相关法规、房屋修缮相关法规、房屋装饰装修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治安管理相关法规、消防管理相关法规、水电气相关法规、环境卫生相关法规、绿化管理相关法规、会计法及相关法规。

D、财务知识类学会阅读会计报表、了解基本会计科目、了解财务管理基本指标。

③培训方式专题讲授、参观考察、短期脱岗学习、在职学历教育。

④组织实施由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接组织实施。

⑤培训评估每次培训工作结束后可通过面谈法对培训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在以后的培训中更好地采取培训措施。

(2)中层管理者

①培训目的掌握企业管理相关知识,精通物业管理基础知识,熟悉与工作相关法律知识,了解财务管理相关知识。

②培训内容

A、企业管理类管理学基础知识、物业管理相关公文写作、决策学、组织行为学、员工激励技巧、沟通与人际交往技巧、控制方法、公共关系学。

B、物业管理类房地产经营理论知识、物业经营管理知识、建筑知识、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基础知识、物业环境保护及管理基础知识、治安管理基础知识、绿化管理基础知识。

C、法律知识类物业管理相关法规、消费者权益法及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建筑物相关法规、房屋修缮相关法规、房屋装饰装修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治安管理相关法规、消防管理相关法规、水电气相关法规、环境卫生相关法规、绿化管理相关法规。

③培训方式专题讲授、观摩教学法、小岛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戏法。

④组织实施基础课由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接组织实施,专业课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协助、指导各职能部门具体实施。

⑤培训评估每次培训工作结束后可根据员工的培训报告对培训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在今后采取更好的培训措施。

(3)基层管理者

①培训目的了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掌握物业管理基础知识,熟悉与工作相关法律知识。

②培训内容

A、企业管理类管理基本职能、物业管理相关公文写作、员工激励、沟通与人际交往、公共关系。

B、物业管理类物业经营管理知识、建筑知识、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基础知识、物业环境保护及管理基础知识、治安管理基础知识、绿化管理基础知识。

C、法律知识类物业管理相关法规、建筑物相关法规、房屋修缮相关法规、房屋装饰装修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治安管理相关法规、消防管理相关法规、水电气相关法规、环境卫生管理相关法规、绿化管理相关法规。

③培训方式专题讲授、观摩教学法、小岛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戏法。

④组织实施基础课由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接组织实施,专业课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协助、指导各职能部门具体实施。

⑤培训评估每次培训工作结束后可根据员工的培训报告、员工的工作表现等对培训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在今后采取更好的培训措施。

(4)基层操作人员培训,该类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基层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基本操作规程,可由各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2、以实施培训的不同阶段分

(1)岗前培训

①培训目的为新聘员工提供基本的任职知识和技能进行的培训,通过培训认定其上岗资格。

②培训内容

公司的历史、公司的组织结构、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对待顾客和员工的管理理念、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对员工的期望、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

③组织实施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

④培训评估考核合格后上岗。

(2)在岗培训为在岗人员提供学习履行职务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的培训。

(3)转岗培训为在职人员岗位轮换之前进行的培训,目的是让轮岗人员熟悉新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3、以培训的不同类型分

(1)学历教育是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方式,公司应在工作时间上积极给予支持,如条件允许还可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学历教育的主要方式有夜校、函授等方式。

(2)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规定,物业管理、电工等技术性工种必须持有技术资格证方能上岗,凡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应参加相应的培训并通过鉴定后取证。此类培训一般是委托劳动部门批准的培训机构来进行。

(3)专项培训为提高员工某方面的专业技能而进行的培训。此类培训一般是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来进行。例如:为提高员工公文写作能力而进行的写作培训;为提高员工服务水平而进行的礼节、礼仪培训等。

七、培训工作误区

员工管理的方法第5篇

一、前言

罗伯特-欧文曾说过:把钱花在提高劳动力素质上是企业经理最佳的投资。被称为朝阳产业的物业管理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显现出越来越强的生机,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物业管理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已显得十分重要。

二、目的和意义

(一)员工培训是物业管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

物业管理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物业管理企业除了从市场上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外,更为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培训提高现有员工的素质,使其成为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

(二)员工培训是物业管理企业管理者激励员工的方法

当今社会,学习培训已成为很多人改变自己生活和环境的重要手段,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对学习的需求和渴望。物业管理企业内浓郁的学习氛围,以及有效的学习政策都会对员工产生足够强的吸引力,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有远见的管理者甚至还把学习培训作为一种员工福利用来赠送或奖励员工。

(三)员工培训是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基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物业管理行业已从过去传统的房屋协作管理转向以委托管理方式为主的市场化经营管理。这种社会化、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物业管理已不仅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需要有大批精通管理的优秀人才来推动它的发展。因此,员工培训是实现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基础环节和可*保证。

三、制定物业管理企业培训规定

培训工作对物业管理企业来说是一项长期工作,物业管理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培训规定使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培训规定主要包括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培训的基本内容、培训的方法、培训的分类、培训的组织实施、培训的监督管理、培训的效果评估等内容。

四、物业管理企业培训的内容

物业管理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培训工作相对复杂,但总的来说,培训可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企业相关知识的培训

该类培训是为了让每一个员工对企业的历史、现状、未来规划、管理服务理念、经营范围、内部规章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物业管理工作基础知识的培训

该类培训主要是让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熟悉并掌握与企业管理、物业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

(三)物业管理从业人员专项技能培训

该类培训是为了提高基层管理者及操作者的实际工作技能。

五、物业管理企业培训计划

(一)培训需求分析

1、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

在编制培训计划之前,首先要对企业的培训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培训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⑴组织分析

结合企业的年度经营管理发展计划,分析企业及各部门需要哪些培训以保正计划的实施。

⑵任务分析

依据企业的工作内容,分析个人需要进行哪些培训才能保证任务的完成。

⑶个人分析

依据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哪些人需要培训,培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需求分析的方法

⑴问卷调查法

向企业员工发出培训需求问卷,让员工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应当组织怎样的培训提出建议。让员工结合自己的工作任务提出培训要求;让员工结合自己的个人发展提出培训需求。问卷法是一种非常普遍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培养员工关心学习、热爱学习、参与学习的热情,既是培训需求分析方法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较为有效。

⑵约见面谈法

挑选不同管理层次、不同工作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不同工种的操作人员进行面谈,根据面谈了解到的信息以确定公司的整体培训需求。

⑶会议调查法

召开培训需求分析会,让参加会议的人员提出培训需求。

⑷工作表现评估法

根据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以确定员工在哪些方面有缺陷,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以提高这些方面的工作能力。

⑸报告审评法

根据各部门提供的培训需求报告进行综合评审以确定所需的培训内容。

(二)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是为了规定培训工作的目标,制定整体规划以实现这些目标;以及将培训计划逐层展开,以便协调和将各种活动一体化。

1、制定程序

企业各部门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结合部门培训目标以及部门年度发展计划制定出本部门的年度培训计划,上报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再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结合企业年度发展计划以及企业培训总体目标制定整个企业的培训计划。

2、计划内容

为保证培训工作按时、按质地实施,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培训方式、培训控制、培训评估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⑴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是指通过培训工作所期望取得的成果,这些成果包括个人的、部门的、整个企业所要求达到的培训结果。培训目标是制定培训计划的基础,培训目标决定了培训课程、培训方式等一系列的内容。同时,培训目标又是培训考核和培训评估的依据。所以,培训目标的制定应该准确、细致并具有可测量性。

⑵课程设置

培训课程包括了培训课程的名称、培训的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教员简介、针对培训课程的培训要求等内容。明确的培训要求有利于员工提前对所培训的内容有所准备和有所侧重,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

⑶培训方式

根据培训内容以及培训对象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常用的培训方式包括讲授法、学徒制、小岛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戏法、观摩范例法。

①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常是让一位教员向学员直接传授某方面的知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节约经费、教授对象多,可同时面对多名学员,一次教学可让很多学员同时受益。

②学徒制:学徒制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但至今为止仍然是企业培训新人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由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负责帮带一名或几名新来的员工,通过传授、示范、练习、检查反馈等一系列过程提高新人的工作技能。学徒制较适合物业管理工作实践中保安、绿化、保洁、维修等技术性工种

③小岛讨论法:员工以5-7人为一组围在一个圆形桌前(也称“小岛”),对特定的话题或主题进行讨论。指导老师控制培训的时间和进程。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不允许反驳别人的意见。指导老师将每个人的意见都写在黑板上,同时鼓励员工说出更新或更古怪的想法。当大家将自己的想法全部讲完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员工对每一种意见进行评价,最后选出大家都满意的答案。这种小岛讨论方式是引导员工自己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④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让培训对象假想自己是公司的某一角色,并以此角色的身份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能让培训对象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员工提高工作技能和改造工作习惯都很有帮助。例如:让员工扮演业主要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以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让工作习惯不好的员工与上司角色转换以达到改变工作习惯的目的。

⑤管理游戏法:这种方法寓教于游戏中,通过完成事先设计好的精妙游戏,让培训对象领悟到其中的管理思想。例如:组织员工对有争议的物业管理事件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提高认识。

⑥观摩范例法:通过组织实地参观考察,运用电视机、录像机、幻灯机、投影机、收录机、放映机等设备来向学生呈现有关资料、信息,让员工学习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3、 培训控制

培训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监视培训活动以保证培训活动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培训过程中的偏差。可采用培训签到制、教员评语制等方法。还可在每次培训结束时对员工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纳入绩效考评,与员工的待遇挂钩。

4、 培训评估

每次培训工作结束后可通过员工的培训报告、员工的工作表现等对培训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在今后的培训中采取更好的培训措施。

六、培训组织实施

培训组织实施是物业管理培训工作的核心,它包括了培训工作做什么,培训工作如何做,培训工作由谁来做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和任务

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其主要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协调、监督等内容。具体职能和任务包括:

1、确定各级人员的培训要求,听取各部门的培训需求,依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2、组织执行物业管理企业培训计划;

3、定期向上级汇报培训费用开支情况;

4、组织实施各种培训课程与活动;

5、做好员工的培训档案管理工作;

6、做好收集培训资料,编制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特点的基础教材;

7、维护培训设施与场地,充分开发与利用各类培训资源。

(二)培训分类及实施要点

分类是为了建立一个立体的培训模式,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培训工作,培训分类可根据培训的对象、阶段、内容、类型不同来划分。

1、以培训对象的不同层次分类

⑴高层管理者

①培训目的

精通企业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物业管理基础知识,熟悉与工作相关法律知识,了解财务管理相关知识。

②培训内容

A、企业管理类

管理基本职能、组织文化建设、决策、战略管理、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与创新管理、组织行为学、员工激励、沟通与人际交往、控制系统、品牌策划、公共关系。

B、物业管理类

房地产经营理论知识、物业经营管理知识、建筑知识、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基础知识、物业环境保护及管理基础知识、治安管理基础知识、绿化管理基础知识。

C、法律知识类

公司法及相关法规、消费者权益法及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物业管理相关法规、建筑物相关法规、房屋修缮相关法规、房屋装饰装修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治安管理相关法规、消防管理相关法规、水电气相关法规、环境卫生相关法规、绿化管理相关法规、会计法及相关法规。

D、财务知识类

学会阅读会计报表、了解基本会计科目、了解财务管理基本指标。

④培训方式

专题讲授、参观考察、短期脱岗学习、在职学历教育。

⑤组织实施

由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接组织实施。

⑥培训评估

每次培训工作结束后可通过面谈法对培训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在以后的培训中更好地采取培训措施。

⑵中层管理者

①、培训目的

掌握企业管理相关知识,精通物业管理基础知识,熟悉与工作相关法律知识,了解财务管理相关知识。

②、培训内容

A、企业管理类

管理学基础知识、物业管理相关公文写作、决策学、组织行为学、员工激励技巧、沟通与人际交往技巧、控制方法、公共关系学。

B、物业管理类

房地产经营理论知识、物业经营管理知识、建筑知识、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基础知识、物业环境保护及管理基础知识、治安管理基础知识、绿化管理基础知识。

C、法律知识类

物业管理相关法规、消费者权益法及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建筑物相关法规、房屋修缮相关法规、房屋装饰装修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治安管理相关法规、消防管理相关法规、水电气相关法规、环境卫生相关法规、绿化管理相关法规。

③培训方式

专题讲授、观摩教学法、小岛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戏法。

④组织实施

基础课由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接组织实施,专业课由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协助、指导各职能部门具体实施。

⑤培训评估

每次培训工作结束后可根据员工的培训报告对培训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在今后采取更好的培训措施。

⑶基层管理者

①培训目的

了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掌握物业管理基础知识,熟悉与工作相关法律知识。

②培训内容

A、企业管理类

管理基本职能、物业管理相关公文写作、员工激励、沟通与人际交往、公共关系。

B、物业管理类

物业经营管理知识、建筑知识、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基础知识、物业环境保护及管理基础知识、治安管理基础知识、绿化管理基础知识。

C、法律知识类

物业管理相关法规、建筑物相关法规、房屋修缮相关法规、房屋装饰装修相关法规、价格法及相关法规、治安管理相关法规、消防管理相关法规、水电气相关法规、环境卫生管理相关法规、绿化管理相关法规。

③培训方式

专题讲授、观摩教学法、小岛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戏法。

④组织实施

基础课由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接组织实施,专业课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协助、指导各职能部门具体实施。

⑤培训评估

每次培训工作结束后可根据员工的培训报告、员工的工作表现等对培训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在今后采取更好的培训措施。

⑷基层操作人员培训

该类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基层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基本操作规程,可由各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2、以实施培训的不同阶段分

⑴岗前培训

①培训目的

为新聘员工提供基本的任职知识和技能进行的培训,通过培训认定其上岗资格。

②培训内容

公司的历史、公司的组织结构、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对待顾客和员工的管理理念、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对员工的期望、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

③组织实施

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

④培训评估

考核合格后上岗。

⑵在岗培训

为在岗人员提供学习履行职务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的培训。

⑶转岗培训

为在职人员岗位轮换之前进行的培训,目的是让轮岗人员熟悉新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3、以培训的不同类型分

⑴学历教育

是成人继续教育的一种方式,公司应在工作时间上积极给予支持,如条件允许还可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学历教育的主要方式有夜校、函授等方式。

⑵职业技能培训

根据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规定,物业管理、电工等技术性工种必须持有技术资格证方能上岗,凡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应参加相应的培训并通过鉴定后取证。此类培训一般是委托劳动部门批准的培训机构来进行。

⑶专项培训

为提高员工某方面的专业技能而进行的培训。此类培训一般是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来进行。例如:为提高员工公文写作能力而进行的写作培训;为提高员工服务水平而进行的礼节、礼仪培训等。

七、培训工作误区

(一)员工培训不重要

的管理者认为培训工作不重要,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员工培训十分重要。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管理者的意图得到贯彻;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公司的制度得到具体落实;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员工的素质得到提升;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员工培训有风险

有的管理者担心自己培训好的员工跳槽,因此不太重视培训。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其结果只会使公司员工素质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好的员工会因为得不到培训而离开企业,最终企业只留下一些平庸的员工。

员工管理的方法第6篇

【关键词】新时期;财务管理;人员转型

一、新时期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转型的要求

(1)对人员法制意识提出了新要求。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企业自身还是对于投资者、债权者,提高管理的正规性,严格依法办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会计法》、《新会计准则》等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切实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工作能够自觉遵守相应的规则制度,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切实发挥财务管理的应有作用。(2)对人员团队精神提出了新思路。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提高财务人员的团队意识成为了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突出要求。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工作的各个方面,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协调,因此财务管理已经从传统的闭门造车型的岗位变为了协调沟通各个部门的综合型岗位。(3)对岗位职业性质提出了新内涵。专业技能的高低是工作人员履职尽责的关键和核心。传统的财务技能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一方面,财务管理已经从传统的管理变为了管控。企业财务管理不仅仅是简单地统计核算,更重要的是风险控制、预算管理等内容。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已经从传统的执行型变为了决策型。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财务人员必须要转变观念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人员思想观念太陈旧。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以往的认识中,对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国际化趋势的发展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对自身职责的定义、对岗位的实际需求、对企业一线工作的实际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工作中还处于记、算、画的初级阶段,难以发挥财务管理的真正作用。(2)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环境不规范。在一些企业中,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中,不少财务管理人员并非专业出身,缺乏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系统认识,在工作中不规范、不合法、不真实等问题还时有发生,影响了其工作的开展。相关财务制度制定执行不严格也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工作随意性大。(3)财务管理人员培训方式不科学。著名企业家牛根生曾讲到,培训是企业最大的福利,企业最重要的事就是培训,如果不能把你的员工培训到你想要达到的标志,你就难以达成目标。而在实际的操作中,企业缺乏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正规化培训,造成了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的实际脱节。(4)财务管理人员考评机制不合理。一方面,企业缺乏对财务人员考核的有效机制,在确定评价指标、制定合理标准方面还不规范;另一方面,对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鸡西评价监督机制。对企业财务人员的绩效评价的监督不仅仅是合法性和合规性审核,而应转向创新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评价监督,绩效评价不能只限于发现资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是要转变为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提出建议,进行改进,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三、促进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转型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1)注重财务管理人员思想认识的提高。一是加强财会人员的法制意识。就是要进一步提高财会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自律意识,加深对职业道德的理解,规范履行自身义务。二是加强财会人员团队意识。财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团队意识的重要作用,主动参与到企业管理、决策之中,加深与企业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全面了解企业真实情况,提高工作的实效性。三是加强人员创新意识。在工作中将企业实际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真正建立适应企业特点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2)注重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一是要重视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促进财务管理人员转型的基础,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打造财务管控平台。二是要重视财务管理与企业决策之间的有效衔接。(3)注重财务管理人员培训体系的构建。一是在选拔上不仅仅要将专业技能作为重要条件,更要通过短期实习、轮岗交流等方式,让财务人员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等环节之中,使财务人员能够全面了解企业情况。二是在使用方面,要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特别是企业管理者要将财务管理作为决策的重要基础,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三是注重考评机制的确立。在评价体系、评价奖惩等方面做好工作。通过对企业财务人员绩效评价工作的实施,发现资产经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反馈给具体财务人员,由其对问题制定相关制度和解决方案,从而对工作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形成一个“考核―评价―反馈―改进―考核―评价”的闭环体系。

参 考 文 献

员工管理的方法第7篇

【关键词】护理人员;层级管理法;临床效果

医院职能内容除了相关主治医师的工作内容外,护理人员工作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质量和医院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息息相关,管理工作直接对护理工作质量产生影响[1]。在医院护理工作管理方法中有很多管理方法,其中护理层级管理是近些年来较为受到瞩目的管理方法。在护理层级管理过程中,主要将患者的护理分级为四个界别,比如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而护理人员的分级则为高级护理人员、中级护理人员、低年资护理人员以及实习护理人员等[2]。在临床中与护理层级管理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作者在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中在本院选取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方法进行相关研究和评估,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作者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选取研究内容中的120例护理人员,计利用算机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护理人员,并将这两组护理人员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组共60例护理人员,其中包含女性护理人员28例,男性护理人员32例,年龄在21.23~42.23岁之间,平均年龄经计算为(30.11±5.42)岁,护理人员平均体质量为(56.82±9.56)kg,平均身高为(164.45±8.15)cm。其中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为20例,大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为30例,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为10例;对照组共60例护理人员,其中包含女性护理人员30例,男性护理人员30例,年龄在22.25~40.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经计算为(31.77±6.77)岁,护理人员平均体质量为(58.22±7.57)kg,平均身高为(163.77±4.77)cm。其中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为15例,大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为35例,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为10例。在本研究项目开始之前,以上所有参与本次实验的相关护理人员对本实验项目有足够的了解,参与此实验项目均属于自愿行为,同时签署实验相关自愿协议作为证据。为贯彻伦理学原则,在整个实验进行过程中,所有护理人员均可以随时退出。以上所有护理人员在一般资料方面,如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以及病程等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5),因此以上病例在实验过程中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照组中60例护理人员的管理方法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60例护理人员则给予层级管理法进行管理。

常规管理方法:院方护士长统一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日常进行分配。

层级管理法:根据观察组内部护理人员的职称和学历以及工作经验等情况,将护理人员分为护士长和护理组长以及责任护理人员,另外还有助理护理人员,总共为四个级别。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每一层级别的护理人员都有自身明确的责任。

护士长职责。根据护理部门要求,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与本科室情况相符的工作计划,并落实执行计划,定时检查和总结相关科室的护理工作情况;了解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实行人性化排班;对整个科室的护理工作情况及时了解;培训相关护理人员;开展新护理业务;查房;掌握医院护理工作制度和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方面的需求;定期开会,总结工作经验,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护理组长职责。对风险较高和护理技术要求高的患者进行护理;发现科室中的高危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处理医患矛盾;突况安排相关人员抢救危重患者;护理工作检查;对二级和三级病房进行查房;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吸收意见或者建议;协调其他科室工作人员。

责任护理人员工作内容:按照护理组长所分配的内容进行工作;告知患者医嘱;观察患者病情;记录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综合护理。

助理护理人员工作内容:助理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人员所指导的工作;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

将观察组护理人员和对照组护理人员管理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并同时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得分和操作技术得分以及患者满意程度,并对其进行分及讨论。

1.3.观察指标

显效: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高。

有效: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患者较为满意。

无效: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水平无变化甚至倒退,患者对护理有不满意情绪。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在实验结束后,将本研究项目所有实验过程中的研究结果数据准确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可信区间以95%作为标准。当数据比较结果为p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在经过不同管理方法后,其中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得分和操作技术得分以及患者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人员总有效率经过χ?检验,检验结果为p

3讨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患者治疗期间,其护理过程能体现出一个医院整体的工作情况,且可以对患者造成直接影响[3]。因此,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化管理会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护理层级管理方法为医院较为新兴的管理护理人员的工作方法,其关键点在于根据护理人员的相关经验和能力等实施不同层次、级别的标准护理工作管理。护理层级管理系统善于在实际护理情况中找到解决所存在问题的方法,提高医院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总有效率90%均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总有效率60%,p

综上所述,层级管理法在护理人员的管理应用过程中,效果良好,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水平,还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兰萍,张云芳,李荣等.国内外护理层级管理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87-88.

员工管理的方法第8篇

今天,我们在新城办事处党工委召开全县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站工作会议,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四个文件中《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更好地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努力使我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刚才,我们参观了新城党工委华侨城社区居委党支部设立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分站。同志们通过参观对服务站的工作职责、内容、形式和方法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新城党工委书记饶新昌同志对新城党工委开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站(分站)试点工作作了具体的介绍,讲得很好,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就如何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新城党工委华侨城社区居委党支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分站试点工作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县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不断提高对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种人员在地区和产业间的流动量越来越多,流动方式呈现多样化,流动范围越来越广,党员流动也日益频繁和增加。流动党员的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流动党员的特点,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管理,探索和创新有效的管理方法,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必须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对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我县各级组织部门在固本强基工程中,对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先后推广了白渡镇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在梅州城区设立临时党支部等做法,使我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走上正常的轨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央、省、市委对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我县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外来流入党员的管理不够重视。一些基层党组织习惯于管理组织关系在本单位的党员,包括外出党员,而不重视对外地流入党员的管理,对外来流入党员的联络沟通、跟踪教育、服务管理方面远远做得不够。二是一些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够到位。党员自由流动后,出现了流向不固定、时间不固定、居住地不固定等松散的特点,对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挑战,一些党组织无所适从,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不够到位。三是一些流动党员党性观念有待加强教育。一些流动党员外出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导致组织观念淡化,外出前不与党支部打招呼,外出期间不主动与党支部联系,不进行思想汇报,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发挥党员作用。有的甚至连组织关系都不要,有的外地流入党员不愿接受组织纪律约束,基本上不愿暴露党员身份。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县委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积极探索和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决定在全县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努力使我县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性。

二、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工作方法

我县根据新时期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需要和上级的有关要求,决定从上至下设置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机构。一是在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基层办成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负责对全县流动党员的协调、指导、管理、检查、服务工作。二是各镇(高管会、办事处)设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站。镇级服务站一般设在社区居委,由党委组织委员担任站长,社区居委支部书记担任副站长。新城办事处党工委由于地处县城,管理服务任务较重,除在办事处设管理服务站外,在下辖5个社区居委分别设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分站。下面,我重点谈谈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站的工作方法。

(一)对流入本区域的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过去,我县对流入本区域的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工作是一个弱点,基本上处于失管状态。这既有流入党员少的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主要是我们的工作不够主动、积极。今后,我们要突破这一难点,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1、登记流动党员。我们要采取在服务站(分站)驻点登记和主动上门登记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每人一页的《**流动党员(流入)管理服务登记本》,把每一名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流出地党组织情况、流入本地党组织情况、,现就业单位情况,以及参加党的活动和交纳党费情况等详细记录在《流动党员(流入)管理服务登记本》中,使每位流动党员纳入党组织的管理之中。

2、核实流动党员身份。服务站工作人员要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等党员身份凭证。对持《党员证明信》的党员,要想办法与流出地党组织联系和沟通,确认其流动党员身份,然后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3、编入党组织管理。服务站接收了流入本区域的流动党员后,要按照“就近、好管、管好”的原则,把流入的党员编入有关党组织管理(主要是编入社区居委党支部)。

4、记录《流动党员活动证》。对编入社区居委党支部由服务站管理的流动党员,服务站要如实记录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交纳党费情况、工作表现和遵纪守法情况等,并督促党员每年一至二次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回流出地党组织,接受流出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

5、建立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服务站要详细了解和掌握流入党员情况,填写好《**流动党员(流入)管理服务登记表》(表一)的内容,采集、汇总流动党员信息资料,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并将信息录入党务信息管理系统。

6、推介党务人才。服务站要了解和掌握流动党员中有党务工作经验的人才,为“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提供后备人才库,并向有需要的“两新”组织推介党务人才。

7、服务流动党员。服务站要本着热情、周到,尽力而为的服务宗旨,想方设法为流动党员排忧解难,为流动党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等给予力所能及的咨询帮助。

8、服务本县各镇流入新县城的党员。我县各镇流动到梅州城区的党员有992人,各镇在梅城共设立了16个流动党支部,新城办事处在各居委设立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分站和程江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站的党员活动室、党员学习室,要免费为我县各镇在梅城建立的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提供会议、学习场所。各镇的流动党支部有需要借用学习室、会议室的时候,可以先跟新城党工委和程江镇党委的管理服务站联系,这两个党委要尽力提供好服务。

(二)对流出本区域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

我县约有3000名流动党员,其中有2000名左右是流到外县、外市、外省的,有992名是流到梅州城区的。我县流出的党员占了全县党员的10%左右。加强对流出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是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重点。具体要做好如下工作:

1、填发《流动党员活动证》。各基层党支部对流动党员外出前要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并按规定登记、编号、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同时,对不再外出的流动党员收回《流动党员活动证》。

2、建立流动党员动态情况登记制度。各服务站要及时掌握流动党员动态情况,建立流动党员动态情况登记制度,记录好《**流动党员(流出)管理服务登记本》,随时掌握流动党员的动态。

3、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出党员所在党支部要每年一至两次检查流出党员的《流动党员活动证》,查看有无在流入地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

4、指导开展党组织活动。各镇服务站要指导督促各村党支部利用中秋、春节等传统假日,组织返乡的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

5、做好“流动党员临时支部”管理服务。各镇的服务站要对在梅州城区的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加强管理,指导其开展好活动。要求一年要组织4次以上支部活动。

三、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工作要求

保持党的先进性,核心就是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党的先进性,流动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的发展趋势,给管理带来更大的难度。成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创新理念,做到“管住、管活、管好”。

1、要创新管理机制,力求“管住”。流动党员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流动性”,而流动性又决定了党员活动地的分散性和所在地域的不确定性。加上流动党员中有不少是“口袋党员”,有些流入地党组织接纳的热情不高等因素,“管不到、管不住”的问题成为困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一道难题。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要求做到:一要合理设置党组织。要本着有利于发展经济、有利于党的建设、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党组织。在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行业和地方,可以按照我县前几年的做法,各镇健全完善在梅州城区设立的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把全县半数左右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好。二要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党支部要对每个流动党员确定一名联系人,各镇要造册登记,采取“一对一”的办法,联系人至少一年要有4次与流动党员保持联系,联系方法包括电话谈心,介绍家乡情况,寄送学习资料等等。三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服务站建立起来后,要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要防止“一阵风”,要持之以恒,确保管理服务工作到位。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做到以制度管人,从制度上管住。

2、要创新教育和活动的方式,力求“管活”。见识多、思想活跃是流动党员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各基层党组织要根据这一特点,不断探索和创新流动党员教育和活动的有效方式。首先,教育的形式要多。要根据流动党员的职业性质、行业分布、知识层面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同时,要坚持分类指导,流动党员服务站所在的党组织必须因人、因时、因地制订教育计划,使每一位流动党员能够在党的组织生活中各得其所。其次,教育内容要新。各基层党组织和流动党员服务站对流动党员的教育不能停留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宣传、灌输知识等内容上,更要与时俱进,本着“实用、实在、实际”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流动党员学习法律、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学习生产经营管理方法,进行劳动技能培训等丰富多彩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流动党员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再次,活动方式要活。针对流动党员思想活跃的特点,流动党员服务站点可以组织一些如“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文明经营户”、“我为企业献计策”等别开生面的党员活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务实管用的教育内容、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既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注入了新活力,也吸引了党外群众。

3、要创新发挥作用的办法,力求“管好”。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意义十分重大,各党委成立流动党员服务站点后,一定要想方设法,把站点所辖的流动党员管好。一是要引导流动党员把作用发挥好。根据流动党员务工从商多的特点,重点要引导好他们诚实守信,做文明经商的带头人;引导好他们学法懂法,做守法经营的带头人;引导好他们按章办事,做执行政策的带头人;引导好他们乐善好施,做兴办公益事业的带头人。二是要尽可能把他们的创业环境营造好。只有保护好他们的利益,为他们创业提供有效的服务和宽松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我们要尽最大能力解决流动党员在生产经营和生活中的遇到的各种困难。三是要把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好。充分发挥他们经商兴业的能力和本领,鼓励他们不断创业,大力扶持流动党员兴办的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创名牌、争市场,勇立市场经济的潮头。流动党员服务站要设法把流动党员这支队伍教育好、管理好、组织好、引导好,充分发挥他们在经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富一方群众,搞活一方经济。同时,要教育流动党员“在外不忘家乡,富了不忘乡亲”,引导流动党员以实际行动支持家乡建设。

4、要用好4本登记本,发好公开信。各个管理服务站从会议回去后,就要使用这次下发的4本登记本,以便将组织使用情况检查。同时,县里印发了给流动党员的公开信,要求各镇务必在1个月内发至每一名流动党员手中。此外,各镇在会议结束之后半个月内,要把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的牌子挂起来,县统一制作的工作职责要上墙。

四、切实加强领导,推动我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各镇党委、各基层支部和流动教育管理服务站要从这一高度出发,认真抓好这项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各级党组织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站,切实履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职责。党委书记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组织人事干部和基层党支部书记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发挥职能作用。各级组织部门要履行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职责,科学制定计划和教育管理方法,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明确责任。要十分明确做好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是社区居委党支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份内事,不能有添麻烦的想法。要认识到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没有做好,党支部的工作也就没有做好。

三是强化督查。各镇党委要建立和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目标管理,通过层层建立责任制、定期检查督促、严格年度考核、完善和落实工作情况通报制、责任追究制的方式,保证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组织、社区居委等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结合各自的实际,齐抓共管,做到上下联动,分工负责,协调行动,形成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