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04 16:40:28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第1篇

关键词:电子系统 自动化 控制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001-02

1 应用电子系统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科技技术的需求在不断增大。电子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在现在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末以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日益趋向计算机管理的自动化控制。依赖于计算机强大的功能,自动地去实现逻辑化的分析、编译、分割以及综合等工作,以达到电子线路的系统化功能。然而在现代的电子系统发展中,容纳的内容更为广阔,电子设计、数字处理、技术优化等都包含在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中。电子系统的发展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一些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被不断的开发和应用,当传统手工的制图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科技的设计精度以及工作效率时,计算机的二维平面辅设计由此而逐步发展起来。人们开始从传统印刷电路板和集成电路繁杂机械的设计工作中解脱出来,走向了以计算机软件工具等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设计、生产以及分析和测试工作。而在20世纪90年代,电子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开始发展出现以计算机高级语言描述以及系统级仿真、系统综合优化技术为特征的新型电子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使得电子系统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使得设计者们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做出更具创意的设计方案。

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最基本的特征是采用计算机的高级语言系统进行语言描述,采用“自顶向下”的电子设计方法,对电子系统进行设计以及功能的划分,然后通过对高层次和电子系统各种行为的语言描述进行设计,通过计算机逻辑综合的各类优化工具的作用生成最终的目标文件,然后通过系统的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1]。电子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如今已有30年,大致分三个阶段。即计算机的辅助设计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计算机的仿真和自动布线为主要核心技术的辅助工程阶段、90年代后以计算机的高级语言描述以及电子系统仿真综合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概念驱动工程阶段。电子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驱动工程的梦想得以实现,不仅利于工程早期发现设计上的错误,同时也避免对设计工作的时间浪费,大大地提高了设计的效率。

2 应用电子系统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本特征及作用

在过去传统的电子系统中,其中手工设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然而手工设计的方法使得电子系统在调试的时候十分困难,而且手工设计的电路又十分的复杂,由于硬件系统无法进行功能模仿,所以如果在设计的某一过程存在错误时,十分的难找同时也不方便修改。在设计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文档,对于电子系统本身来说,十分的不方便管理。况且对于手工设计而言,很难完全实现将设计过程与具体的生产工艺相一致,因此手工设计存在可移植性差的因素影响。而应用电子系统中自动化控制技术则可以在电子设计的各个层次和各个阶段进行模拟的验证,对电子系统的抽象行为和各项功能都可以具体详细的描述到内部线路等的结构,不但可以缩短电子设计的周期,并且可以降低设计的成本。其次,自动化控制技术拥有各类库的支持,除了逻辑仿真的模拟库和逻辑综合的综合库以外,还有版图综合的版图库和测试综合的测试库。当然,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文档语言也极大的简化了电子设计文档的管理工作。

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具有系统功能的仿真作用,即能够验证电子系统设计模块的各项逻辑功能是否准确到位。设计人员利用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工具,对平台进行测试以此来进行各种功能的验证[2]。同时测试平台也可以对被测试的单元输入信号实现自动地测试矢量功能,并通过输出的波形、文件的记录与在测试平台中所设定的输出矢量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仿真的结果。其次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具有逻辑的综合与优化作用,即就是所谓的逻辑综合作用,是将设计中较高而抽象的层次描述进行自动地转换,从而形成较低且抽象层次描述的一种独特的方法。现在的电子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工具可以提供良好的逻辑综合功能和优化功能,利用计算机的综合器进行综合的优化处理,从而将设计人员所设计的逻辑电路图进行自动化的转化成为门级电路,之后生成相应的计算机网络表文件。

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具有系统时序的仿真作用,即计算机的验证系统在设计模块时的时序关系。可以对输出的时序波形图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争取到系统的延迟时间以此来符合设计的各项要求。经过几个设计的不同步骤之后,在确定计算机的设计系统基本下载成功后,即可进行硬件验证。伴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不断发生着的日新月异的各项更新,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各类电子产品开发以及研制动力源和加速器,同时也是现代电子系统的核心内容,尤其是21世纪以来,伴随各类逻辑器件的不断广泛应用,各类描述语言硬件的不断普及,以及各项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现代电子产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3 结语

21世纪以来,中国加入WTO以后,电子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现代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伴随各类逻辑器件的不断广泛应用,各类描述语言硬件的不断普及,以及各项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传统的电子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科技日益更新的需求,电子系统自动化控制成为发展的重要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我国电子工业在迎接世界竞争和挑战时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融合创新

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日新月异,在生活、经济、工业、医学、科技等各个领域影响颇深。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电子工程项目的扶持措施,可见对其重视程度。迅猛的发展造成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应从过往的经验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需要保障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有效运用,挖掘其潜在优势,把握未来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发展走向,切实应用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优化生活质量,并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1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概述与应用

1.1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概述

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即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对电子信息实行监控、处理和整合,是一门涉及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多门学科相对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学科[1]。作为现代化技术的标志,其具备网络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三大特性。其特点是发展速度快、前景广阔且应用领域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实现电子工程技术的融合和发展还能形成新的改良方法,并促进技术产业链快速形成。

1.2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

当今的现代化信息时代是人类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时代。现在正处于高级形态的发展阶段。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过程就是以数字化手段为依托,对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信息资源通过二进制编码进行处理,进而达到表达、储存和传输的目的。身处数字化的时代,享受着数字化带给我们的高端科技、高效生产和高品质生活。我们已离不开数字化、离不开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我们身边充斥着如数字手机、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数字化音乐、电子杂志、各种各样的数码产品和五花八门的广告等。

2保障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有效运用的途径

2.1鼓励产品融合创新

积极鼓励产品的融合创新,利用创新带动新兴技术的发展,推动电子工程技术的向前发展,促使电子企业蓬勃发展和更多的电子产品走进生活。任何事物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优化信息技术创新投入体系、提升投资结构,实行电子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加快推进电子信息技术的改造,能建立有效的市场共享机制和技术创新联盟。对电子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融合创新,能提高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和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与业务创新,及时完善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以此推动电子工程的现代技术的发展。

2.2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要想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得到更进一步的应用与发展并保障其稳定性,就需要联合各个电子工程企业互相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相互参考对方的成功案例,积累优秀经验,弥补自身产业不足,不断优化,从而使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整体水准提高一个层次,迈向新台阶。企业间加强合作和交流还能够完善市场,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有利于产业化发展[2]。然而企业间不可能长期处于合作状态,企业间的状态更多的是竞争,这样才能构建完整的市场秩序。为规范这种秩序应积极引导企业间进行良性竞争,为避免企业之间的竞争最后演变成价格的竞争应做到公平、公正。

2.3加大技术改进力度

各个电子工程企业为加强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应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和当前的市场经济架构及其特点,加大技术的改进力度,建立新型技术发展交流平台,让企业内部人员围绕如何更有效改进创新电子工程技术多多沟通交流,使每一个员工都成为其中的参与者。并积极融资为技术改进提供后备支持,加强企业管理,完善企业结构,积极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改进办法并积极实行。使技术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外企业的交流,将先进技术应用到自身企业当中。能够结合市场的大环境对技术应用进行效益与风险评估,进一步拓展改进技术在市场当中的应用范围。

3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3.1政策逐渐健全

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是新兴技术,它已逐渐成为我国的经济推动力,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保障国家的信息安全,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得到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为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提供保障。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实现对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例如,计算机技术与三网的融合,促进了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形成。

3.2电子工程产业不断完善

电子工程产业不断完善,加大推进“三网融合”力度,提高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和产业工程的技术产业标准,加大电子产品的生产力度,健全融资政策,完善科技法规,促进完善中小型企业的企业标准。同时,通过发挥市场需求的动力,使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得以发展和优化。促进电子工程技术与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并使其具备与其他产业结合发展的可行性,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要保障电子工程发展领域的完善性,就要重视电子工程的发展作用,并将其自身的职能更好发挥出来,不断提高自身的宏观调控能力,真正做到保证计算机电子技术工程产业得到纵向和横向全面发展[3]。

3.3人才培养规模扩大

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属于高科技产业,人才是高端技术得以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发展需要高端技术精英。国家应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人才是技术发展、企业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因素。在目前社会发展态势和市场经济形势下,创新型人才和综合型人才普遍缺乏[4]。国家完善教育制度,企业完善人才挖掘和人才培养体制,不断探索和科学规划,以实现人才队伍的多元化和综合性发展,为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突破提供后备力量。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可以了解到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在这个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深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是众多行业中最有发展前景、取得发展成果最大的行业。为保障其有效运用,应积极鼓励融合创新、企业间良好有效的沟通合作,不断完善改进、加大技术改进力度。政策项目不断完善、体制趋于健全,合理培养精英人才促进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更快更好发展。在该发展趋势下,不仅可以实现电子技术产业的良好发展,还能推动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作者:郝伟 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王媛媛.关于当前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5(5):361.

[2]郑金梅.我国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6):230.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第3篇

作为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EDA借助于工具软件平台,以系统逻辑描述手段完成文件设计、逻辑编译、化简、综合、优化以及级结构综合和仿真测试等利用软件和面熟性语言对系统硬件功能的实现。EDA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利用计算机程序编辑功能,人们开始用计算机取代手工劳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对于提高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由于技术还处于初步阶段,第一阶段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发展水平还不是太好。随着EDA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进入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实现了自动布局布线、电路设计、PCB分析等功能,这一阶段由于发达国家竞争激烈,推动了EDA技术的进步,使EDA的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EDA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也即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EDA技术已经变得更加智能化,采用高级描述语言、系统仿真和综合技术将许多高层次设计用EDA工具完成。作为一个设计工具,EDA可以完成很多电子产品的设计工作,和传统的手工设计方法象比较,EDA技术具有以下特点:电路有较高的可靠性,速度快,硬件描述语言的使用,设计文档管理里更加简单方便,强大的电路仿真功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技术的可用性强、对设计者的经验要求低等特点,比传统手工设计更加简单、可靠、迅速、便捷,给电子线路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EDA技术在通信电子线路中的推广应用

EDA技术对电子产品设计行业带来巨变,是电子通信领域的重要元素,对电子线路设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EDA技术在通信电子线路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通信电子线路将和EDA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电子设计线路变得更加的方便、可靠、安全。

(1)EDA技术应用于通信电子线路的教学实验中。通信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重要性,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掌握通信领域的基础知识,了解通信领域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需要更加精确的实验仪器加以师范,使其更加形象丰富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而传统的实验仪器精确度不够,进而印象实验的准确度,达不到实验想要的结果。但是EDA技术可以带给学生更加份丰富形象的课堂,使实验条件大大改观,不仅提高了实验的精准度,也丰富了学生的拓展能力。

(2)EDA技术在通信产品中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待通信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抗干扰功能要求越来越高,数字业务逐渐升级,模拟信道、模拟话音、模拟加密等对数字化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以上要求,电子线路需要较大调整,使用大量高速电子电路以及数模混合电路,使电路设计更加复杂,传统的设计多是拼接经验进行设计、验证、修改、再验证等一系列过程加以实现的,不仅耗时,还会增加成本,更重要的是缺乏精密仪器的分析,可靠性低。利用EDA工具可以进行更快、更准、更精确的设计出通信产品所需的电路。

(3)EDA技术在射频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设计射频电子线路是EDA技术在通信电子线路设计中最主要的表现,EDA技术是科学发展的产物,它主要借助于计算机在软件平台上用硬件描述性语言VHDL进行电子线路设计的编辑,然后自动完成逻辑编译、化简、分割、综合、优化、布局、布线和仿真等一系列过程。EDA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电路的可操作性,降低了设计工作者的设计难度和强度。为电子电路设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4)EDA技术在理论分析仿真方面的应用。传统的设计方法是需要先设计制作出一个整机,然后进行实验,合格之后才可以批量生产,不合格就需要重新设计制作新的样机,可靠性较低,且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而仿真软件则解决了电台设计中许多的技术难关,仿真软件砸器制作整机之前先进行原理仿真和虚拟联机两个过程,简化了整机制作的过程,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同时仿真系统提供更加精确的设计标准,使设计过程更加科学,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EDA技术已经成为产品研制,开发不可或缺的技术。

3结语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第4篇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人工智能;关系;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3.099

一般意义上而言,机械类工程包括两种类型:动力类和制造类。制造类大家都比较熟悉,包括机械的加工制造和一般的加工制造业;而动力类的有带动各种机器的发电机等等。由于纯机械制造的衰落,传统机械与电子工程的结合成为发展的主流。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增长,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也向着高精尖方向发展,服务大众生活的功能越来越强,尤其是人工智能与机械电子工程的结合使得其功能越来越强大。

1关于机械电子工程的简述

1.1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

机械电子工程已经有了一个相对较长的发展时间,20世纪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高的水平,尤其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又一次把机械电子工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新科技革命完美地将电子科技和传统的机械工程结合了起来,使得机械电子工程越来越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并把它们应用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管理过程中。

总的来说,机械电子工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在西欧中世纪晚期,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生产关系出现,生产力有所发展,但仍然相对低下,新的商业贸易促成了货物需求的大量增加,然而当时具有的动力仍然是水力、风力和牲畜力,这些动能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大大制约了生产的发展,这时的科学家,准确的说是处于工作一线的机械技师开始思考如何提高动力,逐渐推动了机械工业的初步发展。第二阶段主要是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大部分企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的质量,依据马克斯・韦伯的流水线程序安排产品生产,然而,这种流水线对机械的水平要求很高,当时的机械相对不能满足流水线生产的需要,于是就出现了该种技术的第二阶段的发展。第三阶段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了工作的便利,生活简易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产品的机械化、智能化、灵活度要求极其的高,以机械电子技术为核心的高灵敏性技术便应运而生了。第四阶段是随着工业4.0的发展而发展的,工业4.0技术进一步推动了机械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是的该行业领域内即将出现另外一次革命的征兆,将人们带入更加便捷的时代。

1.2机械电子工程的特点

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自造技术和电子工程科技的有机结合,因此,该专业不仅具有机械工程的一般特点,还有电子工程的一般特点,同时,还具有机械电子工程本身独有的特点。综上所述,机械电子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2.1设计上的综合性

机械电子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他是由几种学科综合而成的一门学科。因此,作为一门综合性特别强的学科,从设计上可以看出,机械电子工程会依据现实的需要而结合其它技术,例如它会根据具体现实需要结合企业需要的管理技术、生产制造技术等,以利于现实的需要。

1.2.2机械电子产品的复杂性

机械电子a品体积小,结构比较简单,但是构造确实很精细,产品性能很高,大大满足了人们对高灵敏性、高智能性的要求。同时,这种机械电子产品体积特别小,特别容易携带,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不失为一种好的日常用品。

2关于人工智能的简述

2.1什么是人工智能

什么是人工智能呢?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定义,Nierson认为,所谓人工智能就是关于如何得到科学并把科学运用到现实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著名教授Wenston认为,人工智能是使计算机去做只有高级人才才能做的工作。综合以上的定义,我们认为,所谓的人工智能是指综合了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心理学语言学等对门学科的一门高精尖的学科,它通过延伸扩展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的一门技术。

2.2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2.2.1最初时期

在400多年前,法国科学家发明了第一台可以计算数字相加的计算器,此后,科学家们纷纷朝着这一方向进行攻关,以求完善这一创造,后来美国著名学者冯诺依曼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动的计算器。在最初阶段,也可以说是人工智能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技术发展缓慢,但是仍旧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些基础。

2.2.2第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第一次使用了“人工智能”这一概念,从此人工智能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将人工智能应用到翻译、证明等事情上,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人工智能在这一阶段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坚信只要通过科学研究就可以总结人类的逻辑思维方式并创造一个可以模仿人们生活的机器。

2.2.3反复阶段

随着对人工智能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发现,对人类高智能的模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者不能完全设计出对人类模仿的简单映射。但是这一时期仍然出现了相当多的成果。

2.2.4稳定发展阶段

当人类意识到建立全方位模仿人类高智能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之后,他们开始安定下来潜心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和相应的功能,随着科学界学者的努力,他们逐步攻克了难题,同时世界互联网的发展也大大普及,这一切都促使人工智能的稳定发展。

3人工智能与机械电子工程的综合应用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已经渗入到我国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的民众生活离不开智能化的发展,无论是各行业的模型的建造,还是事故处理都离不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机械电子工程当中起着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简单的人工智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复杂的工作需要,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综合性的人工智能技术,使其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傅丽玲,杨平.机械专业综合型实验平台建设[J].电子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5(7):37.

[2]陈庆霞.人工智能研究纲领的发展历程和前景[J].科技信息,2009,(33):127.

[3]史忠值.高级人工智能[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肖斌,薛丽敏,李照顺.对人工智能发展新方向的思考[J].信息技术,2009,(12):3132.

[5]王孙安.机械电子工程系统设计[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06,10.

[6]王建,黄宗艺.工程机械一体化、机器人[J].中国机械工程,1996,7(3):6466.

[7]周文盛.发展中的机械电子工程[J].中国电子教育,20021997,(1):4851.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第5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技术  现状  发展趋

    abstract: machine incorporation is the resul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t analyzes the basic things and developing background,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trend of machine incorporation.

    key words: machine incorporation; technology; current condition; trend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1  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由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系。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被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延伸,智能化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2)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予很大的关注和支持。(3)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

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逐渐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入“863计划”中。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许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一些大中型企业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差距。

    3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智能化

    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一体化的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之一。这里所说的“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及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诚然,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但是,高性能、高速度的微处理器使机电一体化产品赋有低级智能或者人的部分智能,则是完全可能而且必要的。

    3.2  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和环境接口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等。有了这些标准单元就可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同时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了达到以上目的,还需要制定各项标准,以便于各部件、单元的匹配。由于利益冲突,近期很难制定出国际或国内这方面的标准,但可以通过组建一些大企业逐渐形成。显然,从电气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带来的好处可以肯定,无论是对生产标准机电一体化单元的企业,还是对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企业,模块化将给机电一体化企业带来美好的前程。

    3.3  网络化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等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政治、军事、教育等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各种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全球化。机电一体化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的应用使家用电器网络化已成大势,利用家庭网络(home net)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appliance system,cias),能使人们呆在家里就可分享各种高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乐。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将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3.4  微型化

    微型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微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在于微机械技术。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即超精密技术,它包括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两类。

    3.5  环保化

    工业的发达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一方面,物质丰富,生活舒适;另一方面,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于是,人们呼吁保护环境资源,回归自然。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下应运而生,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绿色产品在其

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生命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极高。设计绿色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

    3.6  系统化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之二是通信功能的大大加强。一般除rs232外,还有rs485等智能化通信接口。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电一体化的人格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人的智能、情感、人性等等,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家用机器人,其高层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另一层是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出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事实上,许多机电一体化产品都是受动物的启发而研制出来的。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产物。当然,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

    参考文献: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第6篇

关键词:机电工程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机电工程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自成一体的新型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必将被赋一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工程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汁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 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 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 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 并使整个系统最终达到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 就成为一个机电工程系统或机电工程产品。因此, “ 机电工程” 涵盖“ 技术” 和“ 产品” 两个方面。只是, 机电工程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 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工程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

一、我国机电工程现状

机械工程技术由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 仍属传统机械, 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现。但一一机电工程的发展状况机电工程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1.世纪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 在这一时期, 人们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 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战争极大地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 这些机电相结合的军用技术, 战后转为民用, 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从当时研制和开发的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 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使用。世纪一年代为第二阶段, 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 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 为机电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电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3.世纪年代后期, 开始了机电工程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 机电工程进人深人发展时期。一方面, 光学、通信技术等进人了机电工程,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工程中崭露头脚, 出现了光机电工程和微机电工程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工程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工程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 为机电工程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 将促使机电工程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使人们有更好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生活的方便。

二、我国机电工程的发展趋势

机电工程的发展趋势机电工程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 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因此, 机电工程的主要发展方向如下智能化智能化是世纪机电工程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机电工程建设的研究日益获得重视, 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这里所说的“ 智能化” 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 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 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 模拟人类智能, 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 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

1.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工程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 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工程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 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 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这样, 可利用标准单元迅速开发出新产品, 同时也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这需要制定各项标准, 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和接口。由于利益冲突, 近期很难制定国际或国内这方面的标准, 但可以通过组建一些大企业逐渐形成。显然, 从电气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带来的好处可以肯定, 无论是对生产标准机电工程单元的企业还是对生产机电工程产品的企业, 规模化将给机电工程企业带来美好的前程。

2.网络化世纪年代, 计算机技术等的突出成就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政治、军事、教育、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各种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片, 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全球化。机电工程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 只要其功能独到, 质量可靠, 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 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 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工程产品。因此, 机电工程产品无疑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3.微型化微型化兴起于世纪年代末, 指的是机电工程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国外称其为微电子机械系统, 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的机电工程产品, 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微机电工程产品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微机电工程发展的瓶颈在于微机械技术, 微机电工程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 即超精密技术, 它包括光刻技术和蚀刻技术两类。

4.绿色化工业的发达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方面, 物质丰富, 生活舒适另一方面, 资源减少, 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于是, 人们呼吁保护环境资源, 回归自然。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下应运而生, 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生命过程中, 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 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 资源利用率极高。设计绿色的机电工程产品, 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机电工程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 报废后能回收利用。人们大量倡导绿化工业能够给人们带来的美好的生活,良好的生活品质。

5.系统化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 进行任意剪裁和组合, 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之二是通信功能的大大加强, 一般除外, 还有、人格化。未来的机电工程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 机电工程的人格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工程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它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当然,与机电工程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机电工程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

参考文献: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第7篇

【关键词】电子工程;EDA;技术

1、EDA技术的含义及应用现状

所谓EDA技术,就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概念发展而来的。EDA 技术就是以计算机为工具,设计者在 E-DA 软件平台上,用硬件描述语言HDL完成设计文件,然后由计算机自动地完成逻辑编译、化简、分割、综合、优化、布局、布线和仿真,直至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和编程下载等工作。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电路理论、信息分析与信号处理的结晶,也是现代电子工程的最重要的应用技术。

自从该技术研发至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对EDA的概念或范畴用得更加宽。包括在机械、通信、电子、航空航天、矿产、化工、医学、生物、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EDA的应用,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反馈,也为所在的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EDA在教学、科研、产品设计与制造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其包含的技术的先进性,致使其相关的产品的研发有很大的技术研究价值。在技术教学方面,现在几乎所有理工科类的高校都有开设了EDA课程,成为了理工科的学生,尤其是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必修的科目,也是学生们了解目前的科研方向和市场动向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EDA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用HDL语言编写规范、掌握逻辑综合的理论和算法、使用 EDA 工具进行电子电路课程的实验验证并从事简单系统的设计。一般学习电路仿真工具(如multiSIM、PSPICE)和PLD开发工具(如 Altera/Xilinx 的器件结构及开发系统)。科研方面主要利用电路仿真工具(multiSIM或PSPICE)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可以在仪器和工具的设计阶段有效的解决各种电路的假设与试验,大大的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利用虚拟仪器进行产品测试,作为流水线的一个重要环节的产品测试,对于该技术的应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将CPLD/FPGA器件实际应用到仪器设备中;从事PCB设计和ASIC设计等。在产品设计与制造方面,包括计算机仿真,产品开发中的EDA工具应用、系统级模拟及测试环境的仿真,生产流水线的EDA技术应用、产品测试等各个环节可以大大的提高流水线的作业效率,节省了人工。EDA软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功能也日益强大,原来功能比较单一的软件,现在增加了很多新用途,极大的丰富了软件的作用。如 AutoCAD软件可用于机械及建筑设计,也扩展到建筑装璜及各类效果图、汽车和飞机的模型、电影特技等领域,随着未来该技术的发展,其应用的范围必将越来越广泛。

2、EDA技术的特点

EDA技术之所成为今天电子信息工程中的重要技术,具有“自顶向下(Top—Down)”的设计程序,这种设计程序的最大特点就是改变了以往的软件程序的设计思维,也就确保设计方案整体的合理化;由于EDA采用高级语言描述,有语言公开可利用、描述范围广、可以系统编程和现场编程等特点;该软件的自动化程度高,所以可以进行各级的仿真、纠错和调试工作,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这些特点也EDA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的重要原因。

3、EDA技术的作用

EDA技术中的温度分析和统计分析功能可以分析各种温度条件下的电路特性,便于确定最佳元件参数、最佳电路结构以及适当的系统稳定裕度,真正做到电路特性的优化设计。

在进行电路测试时,测试的结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准确度受到影响,另外由于受到测试手段和仪器精度限制,测试的时候会出现很多技术问题,这种情况下DEA技术,就可以依据其全功能测试解决数据测试和特性分析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应用的效率。

4. EDA常用软件

EDA软件发展很快,目前被我国广泛应用的有:multiSIM7 (原EWB的最新版本)、PSPICE、OrCAD、PCAD、Protel、Viewlogic、Men-tor、Graphics、Synopsys、LSIIogic、Cadence、Mi-croSim 等等。但是很多软件的应用技术具有专门性的特点,使得其应用范围大大的受限,所以下面简单介绍一下PCB设计软件、IC 设计软件、PLD设计工具及其它EDA软件的常见种类。

4.1PCB设计软件

PCB(Printed-Circuit Board)设计软件是最早的基于 EDA 技术的软件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更是种类繁多,常见的如 Protel、OrCAD、Viewlogic、PowerPCB、Cadence PSD、MentorGrap-hices 的 Expedition PCB、Zuken CadStart、Win-board/Windraft/Ivex-SPICE、PCB Studio、TANGO、PCBWizard(与LiveWire配套的PCB制作软件包)、ultiBOARD7(与 multiSIM2001配套的PCB制作软件包)等等。

4.2IC设计软件

IC设计工具也很多,ASIC设计领域有名的软件供应商主要有 Cadence、Mentor Graphics和Synopsys。中国华大公司也提供 ASIC设计软件(熊猫2000)。

4.3PLD设计工具

电子产品开发综述第8篇

北京银行与京东商城合作共建京东商城线上融资平台,为京东商城上游小微供应商提供在线融资服务。京东商城近6000家供应商可以在线享受高比例应收账款融资,银行凭合同订单、由融资平台系统自动放款。

《互联网周刊》评述:

网络零售位列互联网的前沿阵营,大量的上下游交易数据带来了上游供应商的高质量信用评估数据。银行,本质是经营信用的服务性机构。这两者的合作把“信息化”的真正内涵非常生动的展示在了世人面前。

创新案例2

东方钢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的上海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主要提供基本的信息共享与动产权属登记、对仓单货物实时跟踪控制的规范化实物管理以及在经营数据信用评级基础上的融资服务。

《互联网周刊》评述:

相较于基于不动产提供的金融服务,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金融产品远远落后,本项目的意义在于帮助银行业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创新案例3

四川电信eSRM 供应链协同与融资平台的核心是在信息化供应链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引入金融银行,为其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融资服务。自平台投入使用,截止到2013年底,四川电信年均降低采购成本达15%,减少库存资金占用达12%。

《互联网周刊》评述:

电信基础运营商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其市场化程度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甚至是诟病,在这个行业内开展供应链电子商务以及在线供应链金融的举措,已然把大型国有企业带入了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群体,其意义不仅仅在项目本身,更是国有大型企业在互联网新时代来临时的“亮剑”。

创新案例4

湖南全洲医药消费品供应链有限公司建设的全洲“网仓”金融供应链平台将在医药厂家、经销商与医院之间搭建敏捷供应链,在对于医药产品开展供应链电子商务的同时通过挖掘整理企业动态经营数据开展在线供应链金融。

《互联网周刊》评述:

医药行业的健康度一直为社会所关注,这个领域中供应链电子商务尤其是在线供应链金融的开展,是对整个行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的一种积极探索与尝试。

创新案例5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的招商银行智慧供应链金融,将招商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智能化的IT 系统、专业定制解决方案融为一体,在传统产品元素的基础上,重点聚焦贸易金融、跨境金融等领域,实现“参数化”的产品创新、建立了全流程的在线金融服务渠道。已与近200 家核心企业(或平台、交易市场等)开展战略合作,联动上下游客户数千家,累计发放授信超过1000 亿元,业务增速保持在年均50%以上。

《互联网周刊》评述:

银行,作为开展在线供应链金融的关键群体,在相关金融业务开发方面的进步速度似乎落后于被服务的实体企业。而招商银行对于在线供应链金融的战略定位、相关服务体系的建立向传统商业银行展示了在这个时代银行的积极进取的态度与胸怀。

创新案例6

吉林信托的“吉信通”供应链信托是在供应链中以链主为核心,将资金有效投入链条中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将信托支持融入上下游企业的经营与业务行为。

《互联网周刊》评述:

以信托为主体开展在线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富有激情和勇气的尝试。

创新案例7

中国建设银行在客户评价中引入“网络信用”概念、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开展预警和监控,结合合作平台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电子商务客户开发不同类型的在线供应链金融产品,并建立网络银行信贷系统。

《互联网周刊》评述:

本项目能够为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带来不易获取的金融服务,在扩大银行自身业务体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真正普惠了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一大类群体,让世人看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造价值的良性态势。

创新案例8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租赁有限公司开展的基于信息化的工程机械供应链金融,以徐工集团主机制造企业为核心企业,包含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用户在内的供应链各环节为服务对象;以融资租赁业务解决方案及信用销售风险控制整体解决方案为服务方式;开发满足核心企业需求的金融服务产品,配套提供如金融、资产运作、经营租赁等综合型支持服务;为制造企业、经销商、用户解决现金流并提供信用销售整体风险控制服务。

《互联网周刊》评述:

链主自办金融企业,由这个金融企业为供应链的其他环节开展按需定制的从在线供应链金融到业务经营的综合服务体系,强化了链主主导性的同时也强化了所在供应链的一致性以及整体的竞争力。

创新案例9

由山东高速信联支付有限公司与金润保理(上海)公司合作建设的山东高速物流服务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物流企业提供在线商业保理服务,通过交易平台了解物流企业、发货方、收货方的交易情况,并根据平台交易信息对交易各方进行交易信用与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交易平台的上下游企业、特别是物流企业提供商业保理服务。

《互联网周刊》评述:

交易数据是交易平台的真正金矿,拥有数据就拥有了一把服务对象潘多拉盒子的钥匙,带来的不仅仅是成本的降低,更多的是效率与品质的提升,以及帮助第三方支付与商业保理行业在科学健康发展方面的进步。

创新案例10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中国外运长航集团金融物流信息化平台集成先进管理思想和技术手段,旨在通过对与金融物流有重要关联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采集和集成,为供应链各方提供基础信息,满足各方信息交换、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需求,真正实现“三流合一”。本平台目前已经支持了分布在全国的近万个监管项目,涉及钢铁、煤炭、矿石、油品、粮食、棉花等十余个大类产品;与50家银行合作,协助银行贷款授信5000多亿元;为超过上万家各行业客户提供了金融物流信息服务。

《互联网周刊》评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行业迎来高速发展,物流行业在中国经济产业结构中的受关注程度也迎来了历史高峰,无论是2C或是2B,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互联网化程度很大程度影响着电子商务的整体发展水平,物流的进步带给社会经济的是基础性的重大影响。

创新案例11

中国农业银行的国内贸易融资产品, 涵盖了应收、存货及预付三大类产品,基本覆盖供应链全流程,拥有包括票据、国内信用证、国内保理、网络融资平台-电商融资系统等多项产品系统,向供应链“1+N”全体企业提供在线融资、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

《互联网周刊》评述:

数据集中管理是本项目的核心,与链主以及第三方物流等企业通过ERP系统直接对接进行数据共享,银行才能真正与企业的业务系统相融合,这是在线供应链金融的关键。

创新案例12

北京中企融达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建设的融资通金融服务平台通过银企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在基于企业信息流、商流、物流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贸易环节植入金融机构提供的网上融资产品,从而实现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四流融合;围绕链主的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打造上下游与交易双方的网上资信中心,借助链主的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的信用辐射给供应链上下游、交易双方提供应收类与预付类融资。

《互联网周刊》评述:

供应链信用是本项目的亮点和基础,也是在线供应链金融的内在价值;供应链信用是对供应链电子商务的高等级理解与表达,更是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供应链电子商务、价值创造的支点。

创新案例13

中建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建设的外贸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易单网依托中建材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聚合外贸上、中、下游资源,为国内生产企业提供全新的一站式出口渠道。优质的国内生产企业免费进驻平台,通过嫁接中建材的平台、资源、品牌和海外营销网络,带动中国企业产品走向世界。易单网“E 点通在线融资”是中建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使用银企直连方式进行电子信息交互,通过受让上游供应商为中建材国际贸易供货或者提供服务所产生的应收账款,为中建材国际贸易遍布全国的上游供应商提供“一点接入,全国共享”的全流程网络保理服务。

《互联网周刊》评述:作为中国传统行业之一,建材行业一直在找寻自己的传统行业转型道路,易单网“E 点通在线融资”为传统建材行业开展供应链电子商务以及跨境电子商务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创新案例14

上海斯迪尔电子交易市场经营管理公司开展的在线供应链金融,通过“平台+基地”的全流程管理实现货物线上交易、支付、结算,再依托仓储管理公司静态的仓储管理和动态的联运管理,保证货物安全及时交割,是国内首个完成交易交割支付结算一体化集成的电子商务平台。在此基础上通过安全成熟的系统化运转与全流程管理,引入银行业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融资授信。

《互联网周刊》评述:

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及均衡性都具备较高水准,对行业发展起到了启示与样板作用。

创新案例15

苏宁在线供应链金融是苏宁上游供应商申请贷款的平台,是连接供应商和苏宁信贷核心系统的枢纽,苏宁在线供应链金融平台提供丰富的贷款产品,供应商可以通过系统,根据贷款金额、期限、还款方式等选择适合的贷款产品。

《互联网周刊》评述:

作为传统零售商业企业的代表,苏宁在互联网化的道路上从不缺乏勇气与真诚。苏宁的轨迹对于传统企业转型与O2O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参考价值。不仅仅由于体量与规模、更因为苏宁对于创新的内在渴望,让苏宁对社会带来了更为积极和广泛的影响。

创新案例16

唐山智远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中国骨质瓷产业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项目为针对行业的产业链一体化智能平台,功能涵盖电子商务、在线投融资质押服务、智能物流解决方案三个部分。是具有供应链资源整合性质的、以B2B2C、C2B、O2O为特征的第三方公共电子商务平台。

《互联网周刊》评述:

陶瓷行业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行业,作为细分领域的骨瓷,也同样会有其他传统领域遇到的共同问题,骨瓷的行业整合以及开展的供应链电子商务与在线供应链金融,为传统行业的企业转型乃至供应链整合发展提供了开创性的示范。

创新案例17

天津物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的天津物产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系统与中国大宗商城在线融资系统,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施物流的全流程监控,改变银行传统的授信模式、对中国大宗商城用户融资的授信主要参照企业交易记录,实现银企直联、线上对接,设绿色通道,银行审批T+2h放款,商城用户(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天物大宗商城的融资服务可以迅速获取资金、组织销售、盘活库存、提高资金使用率。

《互联网周刊》评述:

大宗商品交易是B2B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在集成度、系统科学度完善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准,对于B2B领域的供应链电子商务以及在线供应链金融具有较强的指导和示范意义。

创新案例18

五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展的本项目为基于数码仓技术的面向钢铁流通全行业的集成化第三方大宗商品在线供应链金融电子商务平台。平台以打造安全高效的数码仓体系为核心,以基于真实库存的现货交易为基础,开展金融协同业务和高端资讯服务。

《互联网周刊》评述:

流通环节中,货物与仓单的数字化是B2B供应链电子商务的空间信息化基础,数码仓以及数字化货物与实体的实时对应为大宗商品的B2B供应链电子商务开辟了前行的路径。

创新案例19

四川中国白酒产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正在建设的白酒金三角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依托“包材采购、原酒生产―酒类销售―物流配送”的白酒供应链,以中国白酒产品交易中心为第三方平台,打造集融资、结算、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为上下游供应链企业提供物流仓单融资、提货权融资、酒类价格评估融资等金融服务,并对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提供的产品检测、商务信息分析、技术支持等增值金融服务,实现金融服务与相关商业要素的集成与服务创新。

《互联网周刊》评述:

白酒行业的供应链电子商务水平以及在线供应链金融的开展情况,将对白酒乃至整个饮料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创新案例20

北京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网络融资服务平台,通过利用交易市场已经建立起的棉花交易、资金、物流监管、信息等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借助于银行的资金和网络优势,通过双方系统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三流合一,为交易市场的交易商提供全流程网上操作的网络融资服务。“e 棉通”网络融资业务是交易市场与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携手合作,推出的全流程网上操作的融资业务方式,包括网络仓单融资、网络订单融资两种类型。交易商向建行申请开户并获得贷款额度后,只要将棉花存放在交易市场交割(监管)仓库并申报生成仓单,即可通过“e 棉通”在线网络融资平台进行融资,获得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