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茶文化的定义

茶文化的定义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7 17:50:49

茶文化的定义

茶文化的定义第1篇

不仅重新定义和提升了普洱茶,也重新定义和提升了云茶,

不仅重新定义和提升了普洱,也重新定义和提升了云南。

而这,或许是某些茶种,某些人所看不顺眼的,但这只是一瞬间的不适应。因为归根结底,普洱茶重新定义、提升和丰富的是整个中国茶。

普洱茶王者归来的故事已经是一个老故事了。可和许多经得起时光磨洗的老故事一样,它依然越陈越香,越老越颇有嚼头。普洱茶的故事很老,老得地老天荒。可由于云南地处边疆,远离中原主流文化,普洱茶这个老故事,确立自己的名号花了太过漫长的光阴。

仔细追溯,从没有普洱茶名号的久远年代,普洱茶的故事其实早已开始了。这很简单,因为世界的茶,源于云南。在文献记载之前,云南的少数民族早已种茶,但云茶最早进入文献,是在唐代。那就是茶界早已耳熟能详的《蛮书》中所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的记载。“普茶”之名始于明代记载。但在明代,普茶只不过更多的是一个茶叶产地的概念,而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茶种的概念。普洱茶作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茶种概念诞生于清代中晚期,并且诞生不久,就获得了“名重于京师”的盛誉。究其原因,那是因为清代中晚期,云南茶成为重要的中国茶产区,不仅边销于藏区,也销往内地和进贡宫廷。云茶产量和贸易量的增加,自然有助于确立普洱茶的名号。此外,普洱茶“味最酽”也是确立其名号的重要原因。“味最酽”的普洱茶质地迥然有别于内地的各个茶种,它未必讨好内地茶人的舌尖,但一经接触便给内地茶人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让他们明确知道这是来自云南的茶。此外,那时的普洱茶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采造法”,其形体上的“七子圆茶”也以鲜明的形象区别于内地的众多茶种。总之,各种因缘聚合的结果,使普洱茶在清代中晚期作为中国茶的一个重要茶种成功确立了自己的名号。可是,和内地的各种名茶早在唐代、宋代、明代以及清代早期确立了自己的名号相比,云南由于僻处边疆和中原主流文化之外的缘故,长期藏在深山人不识,其名号确立的时间还是严重滞后了。

并且,普洱茶确立的名号还是脆弱的。1905年,普洱茶停止进贡京师,品牌影响力开始极大削弱。之后,普洱茶的种植区域虽一度有所扩大,但作为一个重要茶种,品牌名声却在不断萎缩。到了20世纪下半叶之后,普洱茶甚至湮灭无闻了。那时,云茶的产量虽然不小,但品牌影响力却几乎丧失殆尽。虽然“滇红”、“滇绿”、“下关沱茶”有一定知名度,但云茶却没有自己的拳头品牌,而是沦为一个茶叶的原料基地。那时,用云茶为原料,虽然可以做几乎任何一种茶,但云茶已经丧失了自己的品牌灵魂,用“寄人篱下,苟且偷生”这句话来形容云茶当时的状况,似乎并不为过。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特别是到了新世纪之初的头十年,云茶开始觉醒,再次找到了自己的品牌灵魂。而这,便是普洱茶的强势复兴和崛起,它不仅一举跻身中国十大名茶之列,并且其强势的影响力不断发酵和扩散,大有成为现代中国茶名列前茅的几个经典茶种之列。

普洱茶的强势复兴和崛起意义重大,它对云茶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是全面而深刻的。

新世纪以来,普洱茶一举重新确立了云茶丢失的灵魂,强有力地整合了云茶资源,带动了云茶价值的巨大提升。普洱茶的复兴和崛起,使云茶有了一个响亮的代表性名号,终结了云茶没有代表性品牌的混乱年代,使云茶一举摆脱了没有自己代表性品牌的中国茶叶原料基地的从属地位。普洱茶的响亮名声和卓越声誉,使云茶具有以前不敢想象的高附加值,从整体上极大提升了云茶的价值。普洱茶的强势,受益的不仅是普洱茶,而是整个云茶。正是因为普洱茶的高价值,带动了云茶的高价值。在普洱茶火爆的时候,一些商家用川茶、贵州茶、广西茶为原料来制作普洱茶,冒充普洱茶,这当然是不值得赞扬的行为,但这却从一个侧面证明云茶价值的巨大提升。此外,近年来“滇红”的强势崛起,更是直接受益于普洱茶带来的云茶价值整体提升效应。普洱茶整合云茶资源,带来云茶价值的提升,直观的体现就是大益、龙润、七彩云南、帝泊洱、下关沱茶、滇红集团等一大批普洱茶和云茶龙头企业的崛起。这些企业的崛起,构筑起了现代云茶的产业和市场基础,让回归的云茶之魂找到自己强健的肉身。

新世纪以来,普洱茶的强势复兴和崛起,重新定义了普洱茶的概念,也重新定义了云茶的概念,使云茶的价值在中国茶谱系中获得了再次确认和提升。如今,对于什么是普洱茶,茶界虽然还有争论(比如是生普主义还是熟普主义,比如普洱茶到底是不是黑茶),但普洱茶的基本定义还是确定的,那就是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无论它们是生普或者熟普,都具有“越陈越香”的共同特点。而更加重要的是,普洱茶的定义中还有它特定的地理价值和健康价值。如今,澜沧江中下游河谷地带的优越地理环境孕育生长而出的普洱茶在全国茶种中独一无二的良好生态价值以及其良好的降血脂、降血糖、减肥瘦身功能和对现代人普遍具有的亚健康状态的良好防治作用已经得到公认。普洱茶这种特殊的生态价值和健康价值,是中国别的茶种很难媲美的。正是因为普洱茶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价值和良好的健康价值概念的确立,使普洱茶不仅一举确立了在现代中国茶谱系中十大名茶之一的地位,也极大地刷新了现代中国茶的谱系地图。它的意义,绝不仅只是为现代中国名茶谱系增加了一个茶种,而是给现代中国茶找到了一个灵魂上的根。这个根,不是那种老生常谈的所谓“茶禅一味”的道上的根,而是具有实体意义的肉身血缘上的根——世界茶、中国茶都源于云南的茶。

新世纪以来,普洱茶的强势复兴和崛起,使普洱茶文化价值和云茶文化价值广泛传播,使普洱式生活,云南式生活具有了生活价值的意义。在中原式、内地式、沿海式生活方式大行其道的年代,僻处边疆的普洱式生活、云南式生活是落后的象征,是不值一提的,甚至是应该逃离或者摒弃的生活方式。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生活节奏普遍加快,自然生态气候环境急遽恶化的当下,依旧缓慢的、多元包容的、自然气候环境优越的普洱式、云南式生活方式获得了特殊的价值,成为内地人、沿海人、都市人趋之若鹜的高品位高价值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在普洱茶文化中得到集中体现,同时也赋予了普洱茶特殊的文化价值。这种生活文化价值的变迁,使得今日的普洱茶不仅名重于京师,而是名重于天下。

总之,普洱茶在新时代的王者归来,不仅重新定义和提升了普洱茶,也重新定义和提升了云茶,不仅重新定义和提升了普洱,也重新定义和提升了云南。

而这,或许是某些茶种,某些人所看不顺眼的,但这只是一瞬间的不适应。因为归根结底,普洱茶重新定义、提升和丰富的是整个中国茶。

茶文化的定义第2篇

关键词:赣南;采茶舞;茶文化

0引言

赣南地区,人杰地灵,从古至今,这里的居民都朴素而辛劳的生活着,靠着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和文化。千百年过去了,赣南地区采茶舞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成为能够代表赣南地区的奠定文化形式。赣南采茶舞依托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以舞蹈和音乐的形式,更加生动、更具特色的展现赣南地区的茶文化,赣州地区的采茶舞蹈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表演与创作将本族的人文精神、性格特征、情绪变化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他是赣南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时也使地方戏剧的发展得到了滋润;通过采茶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与表演内容,为客家文化、风土人情的传播提供了基础。

1赣南采茶舞的起源

赣南是采茶舞蹈形成的最早地点,在这里居住的人以采茶为生。常年从事采茶工作,因此将主要的时间都花费在种茶、经营茶园以及采茶的事情上。为了缓解采茶时的疲劳,也为了让采茶工作变得更有乐趣,她们在采茶时经常一边唱歌一边采茶,所以逐渐形成了采茶舞,而在采茶时所演唱的歌曲,则被称为采茶歌。赣南采茶歌与采茶舞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为了增强歌舞结合的观赏性,也为了增加舞蹈表演的形式与风格,当地采茶舞的风格逐步完善,并根据地域区分为不同流派,这些流派的主要特征是:表演轻快、诙谐幽默、喜剧性强,也正是由于表演风格的不同,才让采茶舞能够更好的被现代人所接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采茶工作变得更加快乐。为留住在采茶时所哼唱的小调,茶农开始了最初的歌曲记载,并以哼唱的方式传承。在赣南地区,为了迎接远方到来的茶客,也为了展示对这些客人的友好,当地人首先会泡上最好的茶,以示热情。然后,会为这些茶客表演自编自导的舞蹈,由于表演形式的特别,因此,茶客会更感兴趣,并由衷的表示感谢。采茶舞的表演过程经过改编以后,具有一定的表演含义,每位人物个性鲜明,在特定的情节中表演着不同的角色,精湛的演技也让人物更加鲜活。表演时有的负责炒茶,有的负责送茶,而这也是比较经典的桥段《送哥卖茶》的内容。还有一种是当地人十分喜欢的事物“采茶灯”,这也是采茶舞的表演雏形。赣南彩灯还有很多内容,有的表现了茶农辛苦的劳作过程、有的记录了茶农在工作时的快乐,虽然记录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但却十分具有地方特色。采茶歌也有多种演唱形式,经过当地人改变以后,形成了另一种表演风格“采茶戏”。采茶戏有许多经典桥段,比如《挖笋》、《补皮鞋》、《捡田螺》等等。这些经典曲目结合采茶舞的表演形式,既是对当地劳动人民生活的一种记录,又能让多种唱腔和民族风味的演唱形式得以推广,让更多人了解采茶舞的文化内容,因此更受广大人群的喜爱。

2赣南采茶舞与茶道和茶艺的发展

中国人种茶、饮茶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随着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和印象的加深,逐渐形成了茶文化。茶文化既是我国古代人民精神文化的代表,也代表了物质文化的象征,二者相互促进、共同融合,才能让现代的茶文化变得更加完整。随着国人饮茶习惯的养成,茶道和茶艺随之产生。具有良好茶道思想的人在饮茶时,会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享受,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层面的想法,也是多数饮茶者无法企及的。进行茶艺表演,可以让茶文化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茶艺表演的整个过程更具有观赏性,被现代社会上流人群所推崇,成为了文人墨客体现个人高尚情操的一种方式。茶艺表演具有一定的美感,整个表演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茶文化的核心讲求天时、地利、人和,而在人们追求精神文明的今天,也成了值得学习的经典。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对于现代人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促使其了解古人的想法与观点,这也是茶文化被现代人所推崇的主要原因。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赣南采茶舞蹈形成有直接关系。由于采茶舞蹈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性和表演性特点,所以在表演之前,表演者应对茶文化的内容有所了解,既追求表演形式的完美,又要保证表演内容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可以体现一定的文化价值。各种元素共同叠加,成就了赣南采茶舞蹈表演形式的多样化特点。

3赣南采茶文化中的茶歌和灯彩艺术

茶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是我国古代乃至近代多种优秀文化集中体现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学习价值和传承价值。由于茶文化中含有多种艺术形式,因此可以将茶文化用于文学、绘画、舞蹈等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当中,并能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正是茶文化内容的特殊性,才能将茶文化应用于教育领域,确保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赣南民族的灯彩也十分流行,为了增添节日气氛,会开办各类灯彩活动,纷繁多样的灯彩,既代表了祥和,也代表了家丁兴旺,富有浓郁的吉祥意义。灯彩有多种形式,比如龙灯、狮灯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始终不变的一句话是“百善孝为先”,这也是历代子孙时刻尊崇的有道理的遗训,灯彩也受了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古代文化得以传承的工具。从现有的调查分析来看,茶歌的形成与诗歌有直接关系。茶歌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所以在被世人传唱的过程中,其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一同被传承,这也是茶文化被现代人所推崇的主要原因。古人有饮茶的习惯,还有许多文人骚客喜欢自己种茶,在远方好友到来时,为其亲手沏上最好的茶水用于款待,并以茶为主题,吟诗对话,其乐无穷。茶农为缓解采茶时的疲劳,也为了让采茶的过程更加有趣,缓解采茶时的寂寞之感,通过演唱茶歌的方式,让采茶的过程变得更加愉快。有心人将这些歌曲做了记录,因此这种艺术形式得到了保留。有些茶歌的最初原型是歌谣,歌谣的内容都是夸赞茶的美感,让饮茶文化流传得更广。多数茶歌是茶农自行创作的,因此可以更好的体现原始演唱风格,并从最初的清唱演变为现在的歌曲,让配上乐器以后的演唱形式更具有吸引力。

4茶舞和茶戏促进了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

采茶舞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以后,已趋于成熟,其舞蹈演奏形式和演奏风格等内容也得以统一。茶舞是当地人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在与茶歌融合以后,其舞蹈形式也变得多样化,进一步促进了采茶舞的形成。随着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也随着经济发展的迅速,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所以有更多时间去完善采茶舞的内容和形式,并保证这种优秀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现代人处于节奏较快的时代,并没有闲暇时间去饮茶,也没有时间去享受来自生活的快乐,因此,很难体会来自茶农的那种特殊的娱乐感受。采茶舞的出现,改变了其原有的枯燥生活方式,赣南地区的人们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会自行编排各种舞蹈,确保业余时间更加充实。茶戏的出现与采茶舞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当地人为了将舞蹈与灯彩的艺术形式相结合,也为了让表演的内容更为充实,因此,会在表演的过程中添加一些管弦乐器,让有节奏的声音促使表演的内容更加完整,而这些体系的综合,恰恰促使了茶戏的诞生。在茶歌与灯彩艺术结合的基础上,逐步衍生出了采茶舞。由于赣南地区的采茶舞最为原始,因此,其它采茶舞即使处于不同的地域,但总体的舞蹈形式却十分相似。采茶舞自被人们发现至今,其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我国许多省市都争相学习采茶舞,并深深的被这种特殊风格的舞蹈形式所吸引。由于采茶舞融入了文人墨客的高雅文化,并可以进一步体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内涵,所以人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也同步学习了茶文化的内容,这也进一步增添了学习采茶舞的意义。虽然多数采茶舞的动作都较为单一,并且整套舞蹈也不过十余个动作,但人们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仍然对这种简单的动作充满兴趣,认真的梳妆、打扮然后出门,整个过程极其认真。赣南采茶舞的发展,展现的是一种特殊的舞蹈形式,而随着与现代舞的结合,其舞蹈动作也变得更为丰富。有些舞蹈动作是模仿动物、而有些动作则带有一定的喜感。为进一步区分不同采茶舞的样式和风格,也为了让采茶舞更具吸引力,每位舞蹈者都会因演奏环境和气氛的不同,换取多套服装,给观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表演者需要做到体态优美,并可以按照事先制定的舞蹈动作认真完成整个舞蹈过程。谦虚的态度以及坚韧不拔的执着精神是学习采茶舞的基础,为了将这种特殊的文化进行传承,适当的融入茶文化,可以进一步提升采茶舞的文化价值,让融入茶文化以后的采茶舞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提升采茶舞的传承意义。

5结语

研究赣南地区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对赣南地区采茶舞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采茶舞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形式,在赣南地区,采茶舞是当地居民的最主要娱乐形式,也是当地文化艺术的主要类型,更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在茶文化日渐繁荣发展的今天,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更好的研究、发扬和传承采茶舞,这不仅仅是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的需求,也是实现中国民族文化完整性需求。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赣南采茶舞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文化部门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也能够为采茶舞的传承创新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卢忠华.茶文化与信阳茶歌的艺术研究[J].福建茶叶,2016(11):385-386.

[2]巴玥.茶文化对提升茶产地景观品质的作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7(3):273-274.

[3]刘达,岳艳峰,李锲.英国文学艺术中的茶文化研究[J].福建茶叶,2016(5):332-333.

[4]王宏燕.茶的多维意义及中西茶文化比较分析[J].福建茶叶,2016(4):320-321.

茶文化的定义第3篇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都是东方文化的奇葩,在世界文明史上,各显风采,要想更内在地、更深刻地了解中日两个民族,不了解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都难以全面地了解。因为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文化都蕴含丰富,充分体现了各自的民族特性。

日本茶文化源于中国的茶文化,然而,从最初的不断模仿到不断的改造并注入日本的民族特色,而最终成为代表和体现日本民族性的文化。本文通过对这两种文化进行比较,以说明这两种文化所体现的民族性和在各自的思想文化中的不同地位及不同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中国;日本;茶道;文化;渊源

一、茶文化的定义及研究目的、意义

(一)文化及茶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人们生活样式的全部,是人们亲手创建的有形无形的成果的总和,每个民族、地域、社会都有自己的文化,通过不断的交流得以发展,尤其在哲学、艺术、科学、宗教等领域发展迅猛。文化由人类创造并推进了人类和社会的进步关于茶文化先学大家们有各自不同的定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茶文化以茶为载体传播各种文化,茶和文化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特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茶道是茶文化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现今的茶道追求修身养性,遵从礼法,日本饮茶起源于镰仓时代,后发展成诸多派系。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茶由中国传入日本,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日两国文化的象征,因此也可以说茶是中日交流的结晶和见证。研究日本茶道,对于促进对日本文化的了解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当今这个物质化世界,竞争更加激烈,人们的心理也容易失衡,人际关系紧张,而茶道中的“和、静、清、寂”正是当今世界所需要的,因此,提倡茶文化,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二、提出问题

茶道精神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可以从茶在日本的由来,发展及所传达的精神方面来考虑中国对日本茶文化的影响,此外,还可以考虑其作用和历史地位。

三、研究方法并收集资料

(一)收集资料。本文不仅有老师的细心指导,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有关茶文化的资料,以确认其中的人物、时间、历史事件都是正确的。

(二)研究方法。读很多有关茶文化的文献,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取素材,观点,发现茶的起源,发展和历史,探求茶文化的社会意义。

四、茶的起源及茶文化的发展

(一)茶的起源。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清代郝懿行在《证俗文》中指出:“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司马相如凡将篇有荈诧,王褒僮约有武阳买荼。”郝懿行认为饮茶始于东汉末,而萌芽于西汉。西汉著名辞赋家王褒《僮约》“烹荼尽具”的约定,是关于饮茶最早的可信记载。《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一般都认为“烹荼”、“买荼”之“荼”为茶。《僮约》订于两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故中国人饮茶不会晚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的西汉晚期。我们认为中国的饮茶始于西汉,而饮茶晚于茶的食用、药用,中国人发现茶和用茶则远在西汉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二)茶文化的发展。茶在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茶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精髓,是东方民族不朽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發源地,也是最早发现、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茶,是文人异士会面必不可缺的一种东西。这些人能在茶中喝出友谊、喝出交情。中国人,自然谦和,不重形式。所以不管是唐代的茶经,宋代的大观论茶,或明代的茶疏,一般人民将饮茶融成生活一部份,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任何宗教色彩。中国茶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是中国礼仪之邦的体现点之一。

从汉魏、两晋、南北朝开始以来,饮茶风俗从巴蜀地区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茶文化由萌芽逐渐发展。王褒是四川资中人,买茶之地为四川彭山。最早对茶有过记载的王褒、司马相如、扬雄均是蜀人,可见是巴蜀之人发明饮茶。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据推测,中国茶叶传播到国外,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五、日本茶道的发展

约于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公元805、806年,日本最澄、空海禅师来我国留学,归国时携回茶籽试种;宋代的荣西禅师又从我国传入茶籽种植。

据记载,中国茶传入日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是奈良时代(六朝—唐),虽然这一时期没有记载文献,但是1422年的《公事根源》有记载,圣武天皇赏赐给僧侣遣唐使带来的茶叶,当时唐朝把茶叶当做药来使用,而这一点也被日本人所学习;第二期是平安时代(六朝—唐),日本佛教徒最澄和空海于804年和遣唐使一起乘船回到唐朝,最澄于805年回到日本,空海于806年回到日本,两人在传播佛教的同时,也带回了我国的茶叶。在当时的日本,茶属于珍贵物种,因此只有天皇、僧侣及贵族阶级等人才可以喝,庶民是喝不到的。《茶经》详细记载了茶的起源、制法、饮用以及茶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茶书:第三期是镰仓时代(宋),此时代有荣西去我国学习临济宗,同时,为日本带去了茶籽,茶的功效很容易被日本人接受,中国的陆羽被称作“茶祖”“茶圣”“茶神”,而日本的茶祖是荣西,他也有卓越的功绩。因此,这一时期随着茶产量的增加,能喝到茶的庶民也逐渐增加了。以上三个时期都是以抹茶法为主,而从第四期江户时代(明)开始更盛行煎茶法,江户前期,隐元禅师晚年应日本长崎兴福寺之请赴日弘法,从福建省来到日本,带去了当时明朝盛行的煎茶法,永谷宗円于1738年将煎茶法成功进行改良。现在饮茶成为日本人的日常,茶在超市和便利店都有卖,在居酒屋也经常喝乌龙茶。

茶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日本得到了登峰造极的发挥,它并不是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吸收,而是从最初的模仿到不断改造,最终形成了深含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文化,并成为日本的国粹,享誉世界。日本的茶道非常注重精神主义,有一种“脱离世俗别具风格”的精神表达。

六、儒教、道教、佛教和茶道

茶道文化是儒教、道教、佛教等诸家思想的结合,结合了唐代文化的特色,奠定了茶文化的基础,创造了茶道精神。其中,“和、敬、清、寂”形象地表达了茶道精神,“和、敬”表达主客心灵相通的意蕴,而“清、寂”则表达出茶院和茶室之间微妙的关系。“和”即同事之间相互协作,和睦相处,“敬”即朋友之间的相互尊敬,“清”即身心清净,心无杂念,“寂”即普通,以平常心看待事物。

(一)道教和茶道。暂且不谈饮茶始于道教这种说法的真假性,在道教中,茶道实现了人生的艺术的完美结合,道教主张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思想和茶道的协调(也就是“和”的精神)相一致,中国的历史学家说道教思想是对道教“生于现世术”的回答,也就是说道家思想在现在也是以自我为中心展开的。现在是无限移动的,处于相对性的主要地位,相对性对于调整来说是重要的,是具有艺术性的。道教和儒教、佛教不一样,道教会调整周围的生活环境,从生活的痛苦中看到美好的一面。

老子主张虚无当中存在本质的东西,可以说虚无当中包含着全部,也就是说在什么都没有的空间里也存在运动的可能;自己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支配自由不被践踏,那是因为整体通常是由部分来支配的,这种教育思想具有自我解脱的意蕴,这和茶道精神相同。

茶道在生活中有很多的表现形式,虽然可能会觉得茶室和日常生活中的有所不同,实际上那正是人们生活的场所。所有的事物和自己一体化,身处其中,过更加自由的生活,所以说日常生活和茶室没有区别,同处一个世界。

茶道的主流是包含着道教老庄思想的“禅”,茶道的全部理想,就是从“在人生微小的事情中学习到重要的东西”这样的禅的思想中得来的,道家思想为茶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禅就是其中真实存在的东西。

(二)儒教和茶道。镰仓时代日本传来了供僧侣学习的程朱理学,这是继佛教以后,接受了中国的儒学、老庄思想和道教的影响。日本人从镰仓时期开始,就集儒教、佛教和神道为一体,不久,在室町时代末期,儒教从禅宗当中独立,但是,实际上在接近国家安定期的江户时期开始扩展,江户幕府把程朱理学定位官方学说,朱子理学很受欢迎,随着儒学的发展,不仅程朱理学,古学派、折衷学派也积极扩展,据资料记载,儒学对武士道和茶道有很大的影响。

儒学思想是中国百家思想的纲领,也是茶道思想的主体。儒家思想中的“中庸”和“仁礼”被用于茶道,在饮茶的时候能够促进交流,创造氛围,增加友人之间的情谊,而且在烹茶的时候,可以进行自我反省,从而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世界。内省不仅可以增进理解,促进协调,而且还可以增进友好发展。在儒教中可以实现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调和,或者可以说实现个人和社会共同进步的理想,这就是茶道的基本理念。

(三)佛教(禅)和茶道。日本的茶文化由中国传播而来,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佛教的僧侣们,他们带着茶的种子和茶器回归,把茶作为药来使用,而且以他们为中心把饮茶传播开来,所以说,日本的茶文化结缘于佛教的传播。

佛教的修行可以达到净化精神的作用:而禪就是集身心于一体,达到无我无心的境地,所以说宗教是茶道主要的因素,茶道存在意义的根源,最明了的定义就是茶道是禅的化身。

茶道深受儒教、道教和佛教三种精神的影响,佛教中的禅给茶文化带来了巨大发展,融合儒教形成了茶礼来敬奉先祖,而且融合道教进一步发展。

茶文化的定义第4篇

目前学术界中以社会学视角开展的茶文化研究并不多,“茶社会学”的提法与用法也并未出现。但无可否认,中国茶文化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必然催生这一专有学术领域。笔者通过对该领域的尝试研究,得出了些粗浅的认识,由于行文限制,在此只对该学科的学科基础、研究对象与方法相关问题加以简要讨论。 一.以社会学研究茶文化的基础 茶社会学的学科基础在于如何把社会学的学科方法与视域与茶产业、茶文化相结合,以社会学的学科视角来构建一个新的社会学分支学科,所以其中涉及到茶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性质、茶与茶文化的社会性以及学科产生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一)茶与茶文化是一种社会事实 自茶被认知和利用以来,中国的茶饮及其文化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出现并初步传播(秦统一之前)、向全国逐渐渗透与传播(秦汉至南北朝)、全国茶饮的高峰出现(隋唐五代)、茶业与茶文化的高峰(宋元时期)、茶业与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曲折进程(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等。可见,中国茶文化发展不是由哪个人来决定的,而是一种按其自身规律发展的社会现象。陈文华在《中国茶文化学》中把广义的茶文化定义为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认为茶文化结构可由如下部分构成:物质文化层(茶生产活动及其实体)、制度文化层(行为规范,如茶政、税收、外贸等)、行为文化层(茶的生产、消费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模式、茶礼、茶俗等)、心态文化层(在茶饮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艺作品、哲学观念等)。可见茶文化是一种范围非常广的领域,它超越了个体的层次,并以社会现象的形式凌驾于个体之上,形成了其体系内的强迫性与集体性。古典社会学家涂尔干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社会事实(也称社会现象),他认为,社会学应把社会看作一个“事物”,它独立存在于个体之外,并对个体产生影响。社会事实具有外在性(客观性)、集体性、强制性三个特点,根据这一特征,包括语言、宗教、道德、法律、文化、人口、农村、城市、动乱等等许多社会现象都是社会事实,因而都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因此,茶及其文化当属社会事实,具备了以社会学学科进行研究的基础。 (二)茶及茶文化具有的社会性 1.茶与茶文化体现了一种社会互动的关系 茶不仅是一种实体,也是一种关系,即通过茶或茶文化体现出的社会互动。首先,茶具有社会仪式的含义。早在南北朝时已有了用茶进行祭祀的文字记载。传统社会中,以茶为祭的对象都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如天、地、神、佛,甚至亡魂。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把这种祭祀看得十分神圣。作为祭祀品的茶也就被赋予了仪式的内涵,它传达的不仅仅是“实用”性的价值,而且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即“以茶接灵”,把世俗事物上升到神圣事物,茶成为了“集体欢腾”(涂尔干语)的重要媒介。所以,它直指向了传统社会的核心:集体整合。在传统社会中,集体的维系是一种集体的道德范畴,族规、仪式、制裁针对的不单单是内部的个体,更重要的是对集体的意义,以保证集体的有效运行,即保证社会成员互动的有效性、规范性及对集体的遵从性。涂尔干在研究社会整合时提出了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概念。前者指传统社会中社会成员依情感结合到一起,完成社会整合。后者指社会成员的紧密联系依据的是劳动分工。涂氏认为,后者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但他同时意识到,仅仅依靠劳动分工的作用远不能完成现代社会的整合。所以,涂尔干在后期提出了“新型宗教”的概念。他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阐述。这种“宗教”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并汲取营养,以弥补科学的片断性。所以,他认为社会整体层次的精神与道德对现代社会的整合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社会中,茶文化自产生以来,贯穿了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不同时期。通过茶文化的传播,特别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后,以茶为媒介的社会互动大量增加。茶在交际、待客中的普及,特别是中国茶元素作为一种中国符号在世界各地的生根发芽,带动了范围更加广泛的文化互动,并有效地参与到了社会精神层次的整合之中。冲突社会学家科林斯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互动仪式链理论。他认为互动的仪式连接起了微观与宏观,即有效的人际互动无限地延展下去就构成了社会。所以,行动者怎样创生、延续、扩充互动就成为了具有微观与宏观双重意义的命题。茶文化自诞生之日便与商业、宗教、文学、歌舞、书画等有了密切联系,茶文化也就随之嵌入到了社会互动的诸多领域。以此而言,茶已不仅仅是实体文化,而成为了一种动态的社会媒介。如茶在传统婚姻习俗中代表了“纯洁、坚定、多子(籽)多福”的意涵。所以,民间有“好女不吃两家茶”、“姻缘三茶”之说。在对茶文化的众多研究中,绝大多数都把茶与茶文化视作一种社会关系与互动的纽带,如把茶文化视作社区文化积极发展的纽带(卢祺义,1994)、都市文明的积极推动元素(徐永成,1997)、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构成(朱云松、江平,2007)等等。 2.茶文化中的群体性与组织性 社会学把不同的人群聚合称作群体,如家庭、社区、乡村、城市、部落、民族等等。组织是有一定规章制度与纪律性的群体。茶的群体性指茶在社会中反映出的与群体的关联性。主要包括了初级群体与偶遇群体。初级群体主要指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群体。对每个家庭而言,茶几乎都是必备元素,邻里之间的交往,如串门聊天,一般也少不了茶元素的参与。以茶为敬来招待客人和朋友自古以来几乎是中国家庭中不成文的律条。茶对儿童们的作用主要在于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主要指在家庭或邻里关系中)耳濡目染父母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对茶有了一种熟悉,产生了一种社会化的印痕。偶遇群体指没有固定成员的临时组成的群体,或者说主要是以特定事件或工作为纽带组成的临时群体。此时,茶成为群体内对话的重要媒介。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之风随着社会互动量的几何态增长,也迅速传播开来。而且,以茶待客比起酒席宴请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更显庄重和高雅。所以,无论在商界还是日常交往中,茶被更多的人所推崇。组织具有正式性,所以组织内部与外部的交往也具有正式的交际色彩。在单位内部,茶是必备的招待用品。单位具有科层制特点,韦伯甚至认为它是现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形式上可以应用于一切任务,从纯技术角度而言已经达到了最完美程度。#p#分页标题#e# (1)但韦伯也指出,科层制越彻底,越背离人的价值,或者说剥夺了人的工作幸福感与创造力,使人成为机器零件。现代管理学关注的中心之一就是如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排解掉压抑与不快,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科层制的负面效用。茶在科层中扮演了剂的作用。有学者这样评价茶:“杯中人性”(KakuzoOkakura,2008“thecupofhumanity”),英国首相格莱斯东也曾这样评价茶:“当你寒冷时,茶会温暖你。当你燥热时,茶会清凉你。当你失意时,茶会鼓舞你。当你得意时,茶会平静你。”所以,任何科层制组织中,备有茶水(或招待用茶)已不仅仅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更是一种以茶道团结员工,弥补科层缺陷的重要手段。 3.茶在现代社会中应具有的“和谐”之音 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时期,一方面腐朽的现象会趁机大量滋生,另一方面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机遇;社会的变动性增加了其自身的可塑性。在此举几例说明茶与茶文化在社会转型中可奏出的和谐之音。社会化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塑造过程,主要依靠文化与环境的影响来实现。低劣的文化或庸俗的社会风气会使个体走上歪路,社会化失败。而优秀高雅的文化与成长环境则会培育出优秀的社会人,从而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毫无疑问,茶文化中传达的正是一种高雅、清淡、对人生品味与珍惜的思想,这在唐宋时期的茶诗词中已经有了深刻的体现(余悦、陈玲玲,2010)。因此,茶文化对个体社会化的成功大有裨益。中国社会的社会分层现象已十分明显,也愈发复杂。学术界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分化趋势主要有四种观点:断裂化、中产化、结构化和碎片化。中科院于2001年发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把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阶层间的流动呈现逐渐增多的态势。按理论界的观点,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均衡状态,也是一种较理想状态。上层与中间阶层包括了除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半失业人员外的所有社会成员。他们的生存状况、经济收入以及休闲空间都为茶文化的开展与传播提供了有利空间;反之,茶文化对中国阶层社会的良性和谐发展也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对高雅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茶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优秀的传统、丰富的内涵以及高雅的意境等等。这就注定21世纪必将是中国茶文化大放异彩的世纪。现代化是一种整体的社会状态与进程。实现现代化,不仅包括物质文明现代化,也包括精神文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等。要提升人的素质与精神文明,就必须发扬优秀文化传统,摒弃糟粕文化,抵制低俗文化。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不仅有益身心素质的提高,而且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有益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从而推动现代化进程。中国茶文化在世界各地备受推崇,这一点足以说明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就此而言,物质文明越发达,越应该重视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其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学科必然性与产业必然性 郑晓瑛对交叉学科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交叉学科是两门以上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相互渗透,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过程的证明,形成了更为有效的学科群。在理论研究及实践过程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1985年4月,在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学者的倡导下,中国科学技术培训中心会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17个学会、研究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首届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提出了“迎接交叉科学的新时代”的口号。交叉学科的产生有其必然性。⑴科学发展本身自生的动力。研究一类问题的理论方法和体制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就会强迫性地逐渐形成相关的学科。⑵社会发展需要交叉学科的支持。⑶“界”间的交叉学科是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2)余悦认为,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研究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围绕茶研究出现了三个主要的子学科:茶学(自然科学类)、茶业学(茶业经营学或茶业商品学)和茶文化学(人文社会科学)。他在《中国茶文化学论纲》中认为,中国茶文化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一门开放的学科,还是一门边缘学科、一门当代之学。 (3)建国后,茶文化研究得到了进一步传承与发展。1984年茶产业内市场经济的建立为中国茶文化研究开辟了全新的局面,相应分出了几个主要学科,而且研究的深入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为新的与茶相关的学科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与机遇。由以上的论述不难发现,茶文化研究与其它学科产生的交叉学科是学科发展与茶文化研究不断深入的必然。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和最大生产国之一的中国,尚未产生一个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茶品牌。而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08年时中国的出口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平均每公斤仅售2美元左右,比印度低40%,比斯里兰卡低60%多,甚至比肯尼亚的茶叶价格还要低20%。茶叶产品也仅仅占据了世界市场份额的6%。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杨江帆等认为,中国茶业具有七大竞争优势:茶文化优势、品种最为齐全、内外的市场优势、区域资源优势(产茶区域广)、产业优势(历史的久远与从业者的众多)、产业政策方面的支持、技术人才优势(人才培养的不断强化)。 (4)但这些竞争优势并未在国际竞争中真正显现,在整合利用方面仍显不足。另外也要着重开发产业内策略,加快产品升级步伐,提高茶产品附加值,注重广告策略与营销策略的应用,切实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把握时机研发新的茶产品,增强创新能力。除了这些茶产业内的举措之外,还要积极开拓新的外在推动力,这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茶业界人士与茶学专家的认可。以交叉学科的视角来推动茶文化的影响与传播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一种必然趋势,不可否认,把茶所附有的高雅性与学术性有机结合,再与市场与社会生活结合,这是对现代中国茶产业纵深发展、良性发展的一种巨大推动力量。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中国茶文化以茶业经济活动为基础,又与美学、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相结合,一般而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茶文化是指整个茶业产生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了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等多个方面;狭义茶文化仅指其精神财富部分,是以茶为载体展现出的特定文化模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健康理念,如茶艺、茶道、茶德、茶的医药与保健文化等等。在对茶文化研究时,多数学者更注重其狭义方面,而把茶树栽培、茶叶制作、茶具生产、茶叶包装、茶叶营销、茶品牌打造等方面归入茶学(自然科学类)和茶业学(茶业经营学或茶业商品学)之中(余悦)。王玲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认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与茶相关的自然现象,更不能简单地把其作为茶史或茶考古来研究,而是要研究茶在社会生活中所带来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这代表了茶文化研究的典型范式。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已在前了相关介绍。对社会现象的研究是其主要研究领域,也是主流社会学家们所致力开垦的领域。在社会学中,二者作为一种具有外在性、强迫性与集体性的社会事实而存在,凌驾于个体之上。所以,茶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研究也就在研究对象方面达成了统一。另外,本文所关注的是一种交叉学科的概貌,也必须首先从最直接的、宏观的视角入手,达到浅显入门、抛砖引玉的作用。具体而言,茶社会学概论所关注的研究对象是与茶相关的文化现象(以狭义茶文化为主)与社会现象,主要通过角色研究、影响研究、关系研究、功能研究、群体研究、互动研究、组织研究、分层研究、社区研究、文化研究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来。#p#分页标题#e# 根据茶社会学概论的研究对象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整体主义方法论。以涂尔干为代表的研究方法论被称作整体方法论,其基本原则为:⑴把社会现象看作社会事实;⑵以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而不能以个体现象来解释社会现象;⑶严格区分因果关系与功能关系。在社会学中,还存在着其它方法论,如以韦伯为代表的个人主义方法论,芝加哥学派的符号互动论,吉登斯创立的构造化方法论等等。是不是仍可以用这些不同的社会学研究范式来研究茶文化呢?本文认为这同样是可行的。因为茶文化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对不同的文化现象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视角与理念。比如,韦伯所倡导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强调重视对个体主观能动性研究,以理解和解释的方法来阐述社会现象,这完全可以用来研究茶农、茶商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的各种际遇与选择,进而达到对中国茶产业不同层次的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理解。不同的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关键看对社会现象进行解读的能力。所以,茶社会学并不排斥以其它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来进行茶文化研究。 三.结语 作为一种正在被广大茶学研究者关注的研究视角,茶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理论与现实基础,本文只是对该学科存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学科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探讨,进一步的研究还有待于有志于此的学者们不断开拓,以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推进中国茶文化的社会学研究。

茶文化的定义第5篇

由于历史背景及社会发展情况的不同,中西方茶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中西茶文化比较对于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应该充分利用中西茶文化中差异元素,对中西茶文化进行全方位对比,以多元文化充实英语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当代大学生西方文化适应能力,养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比较;大学英语

在当前茶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更加频繁,这不仅引起了当代社会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视,更对当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但是当前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境中以中国思维理解、判断西方茶文化现象,出现很多文化误解和矛盾。鉴于此,如何以中西茶文化对比充实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内容;如何以茶文化对比为基点,吸引英语学习者跨文化学习兴趣,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中西茶文化内涵比较

1.1中西方茶文化物质内涵对比

物质文化是异质文化进行比较最直观、最客观的外在形式,而在中西茶文化的物质形态方面,中西方在茶叶选择、茶具选择等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茶叶选择的差异。中国作为典型茶叶出产国,茶叶种类繁多,无论是红茶、绿茶还是白茶、黑茶、黄茶都深受我国社会青睐,尤其绿茶更是在我国茶文化中以其自然、未发酵的特点,自古以来受到一致好评和推崇。然而西方很多国家,例如英国受制于海洋气候,无法产茶,在茶叶选择上更青睐发酵性、易储藏的红茶。其次,茶具选择的差异。我国茶文化在茶具上受到儒家、道家哲学思想影响,崇尚自然淳朴,以瓷器为主。同时无论茶壶、茶托、茶盅、还是水方等辅茶具都讲究“雅趣”二字。而西方茶文化中茶具多以西方宫廷贵族元素为特点,尽显奢华和高贵。无论茶杯、茶碟还是糖罐或点心盘都凸显物质品味及贵族气质。

1.2中西方茶文化行为内涵对比

中西方在茶叶饮用中饮茶习惯、礼仪等方面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首先,饮茶习惯的差异。中国茶文化受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的影响,重视饮茶中对茶叶自然味道的保持,注重茶味的单纯,提倡“清饮”的饮用方式。而西方茶叶消费者崇尚口感与个性,在茶叶饮用中掺杂各种材料,如:牛奶、糖等,推崇“混饮”的多重生理感受。其次,饮茶时间差异。我国茶文化中没有饮茶时间的固定要求,而西方茶叶消费者根据其生活习惯形成了“早茶、午茶、下午茶”的社交和饮用习惯。除此之外,中西方在饮茶上存在很多行为差异,但是都讲究饮茶的礼仪,只是因为社交礼仪的不同认识,在礼仪表现上两者略有不同。

1.3中西方茶文化精神内涵对比

茶文化在我国封建社会经历了数千年发展,已经将我国传统哲学思想融于其中,可以说茶文化在我国已经升华为更高的价值观层面的思想内容。其中儒家、道家哲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天人合一、中庸、自然”观念让茶饮超越了物质层面,让饮茶者在茶俗及茶事中获得更高的精神领悟或道德感受。相比之下,西方茶文化因时间较短,与西方传统价值观及哲学思想发展不同步,导致在精神层面上西方茶文化更倾向于物质文化方向,茶被视作解决消费者生理需求的物质象征。西方文化中,茶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色彩,茶、茶具、茶俗成为代表财富和修养的重要内容,茶饮活动也更多被赋予社交意蕴。

1.4中西方茶文化语言应用对比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内涵,而中西方茶文化在语言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一方面,语言含义不同。我国茶文化中语言多立足茶俗及茶相关活动,含义质朴简单,指向性较强。而西方茶文化中语言的含义被极大的拓展,多具有隐喻性和暗示性社会含义。例如,英国茶语中出现了大量“隐喻、转义”的词汇,将茶的词性和词摆脱了中国茶文化的底蕴,形成了个性化语言结构。例如“Blacktea”(红茶)与中国茶文化中的“黑茶”完全不同。另一方面,西方茶文化中语言交际范围较窄。据统计,西方常用茶语如“teaparty、teafight”等仅有不到200个,与我国茶文化中茶语言的词汇数量难以同日而语。

2中西茶文化比较对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影响

对中西茶文化内涵进行比较,正确理解中西茶文化差异,能为当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提供重要的视角或教学资源,可以极大提高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的文化性,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1培养大学生西方文化思维

中西方茶文化的比较可以让大学生在英语课程中形成对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思维,尤其在跨文化交际方面让学生能以西方思维审视西方人群的行为选择,进而在语言应用中注重自身语言习惯的规范和实用性。例如通过中英茶文化对比,学生可以认识到英语的印欧语系本质,在历史文化、社会文化方面与我国汉语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茶文化的引导下,大学生可以西方文化视角和内涵理解西方茶俗、礼仪及其他行为,形成英语思维和英语行为习惯。

2.2丰富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内容

通过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比较,学生和英语教师都能充实西方文化认知,例如可以对中西方茶叶历史、饮茶习惯、饮茶风俗中涉及的物质文化、语言文化元素形成直观认识。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对中西茶文化的比较,丰富了跨文化教材的教学内容,让课堂跨文化案例更加形象具体,有助于学习形成对西方文化的辩证性认识。大学生可以在中西方茶文化元素的冲突和矛盾中,正确认识、理解英语国家文化选择,将英语语言内容与文化内容结合在一起,提高自己对文化现象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

2.3创新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方法

茶文化蕴含丰富的趣味性文化元素,能以形象、生动、具体的案例吸引大学生对文化实践及语言学习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茶文化比较让大学跨文化教学摆脱了传统的书本教学模式,形成了较为现代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以文化体验、参与激发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语言的感受和判断积极性。同时这种文化比较解决了纯文化灌输的枯燥性弊端,大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得以解放。同时中西茶文化中很多文化元素相较传统书本知识,更容易和多媒体、互动教学、任务式教学模式结合,提高大学生英语跨文化兴趣及实践能力。

3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与茶文化比较的接轨

大学英语要想将中西茶文化对比纳入日常跨文化教学,就必须从培养大学生交际能力出发,开发茶文化与大学英语结合的校本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现大学英语与中西茶文化的接轨,提高跨文化教学的质量。

3.1开发中西茶文化跨文化校本教材

当前,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应该将茶文化、茶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以中西茶文化为基础的校本跨文化交际教材。首先,学校应组织跨文化专家、茶文化专家、英语教师共同编写相关教材,教材的茶文化比较内容既要符合跨文化理论,又要满足英语学习和实际交际需求。其次,校本教材不仅要介绍中西方茶叶文化的理论知识,更要组织丰富对比性元素全方位展示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区别和相似之处。最后,校本教材必须立足真实的、实用的文化语境,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与学生日常英语应用形成呼应。如茶叶名称英、汉区别对比、茶叶饮用习惯对比,应该予以重视。

3.2构建茶文化主题的英语跨文化教学活动

中西茶文化差异性元素为教师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根据中西茶文化对比选取代表性内容,进行案例教学、任务式教学、情景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例如:英语跨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中西茶文化中“Darktea”的含义区别,采取案例教学,让学生分组讨论“黑茶”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含义,进而归纳中西茶文化在语言、历史文化、社会认知心理上的差异,培养大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对比能力。另外,教师可以根据茶文化设置情景,例如“西方茶饮礼仪”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异域文化体验中,将英语语言、西方礼仪和茶俗知识结合在一起,在文化体验中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3.3形成茶文化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

大学跨文化课程应该充分利用中西方茶文化中丰富的比较资源,以将其与多媒体结合在一起,直观生动的吸引学生在英语环境内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感性认知和娱乐性,为培养跨文化意识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根据西方“早茶、午茶、下午茶”过程中不同茶、茶点、茶室的图片、视频,甚至电影让学生在直观的音像世界中感受茶的魅力及西方文化魅力。同时教师可以制作中西茶文化对比的PPT动画情景展示,让学生了解茶词汇、茶饮礼仪及用具的差别,了解特定茶叶词语意义及文化特殊性。例如通过“taketeawithsomebody”一词的PPT情景展示,学生直观了解到其真正含义表述“与某人发生冲突”。可以说,视频、图片、PPT可以让中西方茶文化生动直观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英语氛围下了解西方文化的特定内涵。

4结语

中西茶文化在物质、行为、精神、语言层面的差异,为我国大学英语开展跨文化教学提供了丰富有益的文化元素,对当代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识高度,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将中西茶文化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密切结合,让茶文化比较真正融于跨文化教学体系中,培养大学生英语跨文化的应用能力。

作者:肖少华 王立宾 单位: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丽娟.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福建茶叶,2016(2):255-256.

茶文化的定义第6篇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际交流中茶文化翻译研究

研究目的:为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中国政府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在“一带一路”政策春风的吹动下,中国的茶叶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茶叶自古以来是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重要商品,茶文化也一直是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重要象征。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如何能够将其内涵用准确典雅且符合西方文化语境的英文翻译出来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然而目前茶文化的相关英译研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错译误译现象较为普遍,对国外消费者理解和接受茶文化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为了能将中国茶文化更好的传播和融入世界文化氛围中,加强茶文化的英译研究在当今历史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贸易国家的文化交流也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首先对中国茶的起源、发展、茶叶的种类、不同种类茶叶在各个地域的象征意义进行梳理。其次对我国茶学典籍,茶艺表演,茶曲,茶诗歌等茶文化内容进行剖析,探索中国茶文化所包含的诸多被古人传承至今的精神内涵与文化意境,并对比区分中外茶文化内涵的差异。再者,要对国内著名的茶叶产地如福建武夷山(武夷岩茶产地),福建安溪(铁观音产地),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产地)及其相关茶叶加工作坊和茶叶销售行业进行走访调研,将文本研究与田野考察相结合,更加深刻的理解茶文化内涵。最后,还要对当今国内外茶文化英译研究现状,趋势以及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运用恰当的翻译理论与翻译策略对已有的茶文化英译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及修正,同时对较少或未曾涉及的茶文化翻译领域进行一定的尝试,为加强中国茶文化英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3. 拟突破的重点、难点:在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下,茶文化英译需要克服多种困难,首先译者要对茶文化英译的相关内容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把握其含义,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其次译者还需对目前的茶文化英译研究有着较为广泛的了解,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研究。再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尽量保持茶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底蕴,也要兼顾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文化习俗,使得译文既符合西方文化语境,又能准确传达茶文化的文化主旨和内涵。最后,要对译文语法的适用性、用词的准确性、译文概念表达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反复的琢磨,把翻译效果达到最优化。

茶文化的定义第7篇

作为泱泱茶叶大国,我们一直骄傲着自己悠远的农耕文明史和五千年茶文化史。然而纵观国际茶叶市场,只要还不是那么阿Q,我们必然会对之大之古的自己产生几多令人揪心揪肝的叩问

中国为何不是国际茶叶市场的领跑者?

中国能成为国际茶叶市场的领跑者吗?

中国怎样才能成为国际茶叶市场的领跑者?

澳斯汀・霍奇先生是美国人,是国际上认可的中国茶叶专家。曾多次到中国和云南的茶区考察,他的《中国茶叶与国际市场》从历史角度和全球的视野有许多独到的见地,本刊特摘编出重要章节以饕读者。

中国为何不是国际茶叶市场的领跑者?

如果中国无庸置疑地生产着世界上最好的茶叶,那么中国茶叶界在21世纪最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应当是中国为何不是国际茶叶市场的领跑者?这个问题具有迫切性,一方面茶叶在国际型公司发展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另一方面中国在尝试将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及其价值融合到高速发展的经济中时所要付出的努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决定了它在具有全球性的21世纪中的领跑者角色。对于看待中国参与国际商业行为中的问题,茶及茶叶贸易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暗喻。因为作为一支新兴的世界经济力量,在茶叶商业中许多问题的答案对中国其他国际商业问题也是适用的。

中国如果在茶叶贸易的方式上进行一些调整,会对中国重新成为国际茶叶市场的领跑者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可以重新获得它所丧失了的产品质量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

清政府在贸易中的错误

那些妨碍中国成为国际茶叶市场领跑者的问题始于中国与欧洲和世界其他各地茶叶贸易的最初。

最先将茶叶从中国带到西方国家的是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但真正定义国际茶叶市场模式的却是英国人。需要注意的是,领导一个市场的方式之一就是定义这个市场。我们稍后还会回到这一点上。

清政府当时犯了一些重要的错误,这使得国际茶叶市场的控制权转移到了欧洲供应商手中。清政府这种做法的本意是想由自己来控制市场,但是从长远看,它的做法却使得其他国家掌握了国际市场的控制权。

清政府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最初贸易的交易方式。茶叶是一种国家财富。清政府设法隐瞒茶叶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他们对外国茶商限制茶叶贸易、隐瞒和拒绝提供茶叶知识和信息。这种做法使得外国人无法接触到高档茶叶,他们只是隐约地知道名贵茶叶的存在。这种限制规定茶叶只能在广州的沙面岛上交易,而且规定中国人不得学习外语,外国人不得学习说中国话。这种限制至今仍对茶叶市场存在最具破坏力的影响。茶叶的知识得不到交流,没有人来教育茶叶的起源、生长、加工和茶叶品质标准的相关知识。欧洲茶商从事茶叶贸易已经几百年了,却甚至还不知道红茶和绿茶来自同样的茶树。

第二个主要的错误或许就是规定茶叶只能用硬货币(黄金和白银)购买。将白银用船只运送到中国的巨大风险促使了英国人开始鸦片贸易。这样他们就能从中国获得硬货币来购买茶叶,但最终的结果是,购买中国茶叶的硬货币是来自中国本土的。这种贸易周期削弱了清政府的实力。最后,绝望之下清政府试图取缔鸦片贸易。英国军队对中国挑起战争,迫使鸦片贸易得以继续,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际茶叶市场的需求。

到此时,英国决定将中国完全排除在茶叶市场之外。英国人在中国境外开始了茶叶生产。最初,他们试图将从福建带来的茶树移植于印度,但是失败了。后来,英国人从印度阿萨姆地区的古茶树上成功地培育了一种适应性更强的茶树。阿萨姆的这种古茶树原产自中国云南。这种阿萨姆杂交茶树品种可以在广泛的地区存活,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非洲和南美洲。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当时都由大英帝国控制。

英国人定义了国际茶叶市场

英国人定义的茶叶市场是这样的,茶叶成为了一种大型种植园生产的产品。这种种植园生产是建立在奴隶劳动或廉价劳动之上的。种植园生产致力于获得品质稳定并且最大可能数量的茶叶生产。种植园生产提供的是商品,而不是珍贵的高档产品。在中国,茶叶原本是一种珍贵的奢侈品,每种茶叶都有稳定而独特的味道。与茶叶丰富的种类相比,每种茶叶的产量是相当少的。而英国人控制的国际茶叶市场却是十分依赖拼配的做法。这种拼配的做法注重的首先是根据品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譬如立顿品牌。其次是将较高品质的茶叶与劣质茶叶拼配起来,这样就可以保证最大数量的茶叶产品。茶叶贸易商关注的是在品牌拼配茶叶的范围内来评定茶叶的好坏。根据中国的传统标准来定义茶叶品质的做法就完全从国际市场中消失了。英国人甚至订立了一套区分茶叶等级的标准,而且这套标准至今仍在使用,显得好像是英国人首先发现了茶叶,并且给全世界定义了茶叶一样。

与此同时,清政府了。中国不再是国际茶叶市场的一支主要影响力量,而英国也十分高效地将这 种植园,拼配的模式推广到全世界。国际茶叶市场开始关注红茶。茶叶这种曾经是呈献给帝王的珍贵礼物就成为了一种近乎是毫无价值的商品,其价值甚至都比不上装好了茶叶的小茶包。

中国在20世纪后期重新进入国际市场,追随了现有市场的模式,采用了与英国同样的做法。而在当时,国际茶叶市场是由印度控制的。印度从英国人手中接管了国际茶叶市场。印度获得的不仅是茶叶生产权,更为重要的是,印度接管了大英帝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建立的国际茶叶销售渠道。这样,印度公司就可以进入中东,欧洲,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北美洲市场。印度塔塔茶叶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公司,也是现在世界最大的公司之一。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印度出口的茶叶数量在递减,但茶叶销售渠道的控制权使得印度依然是定义国际茶叶市场的主要力量。印度和受其影响的其他一些国家将中国定义为质劣廉价茶叶的生产国。而作为茶叶出口国,中国所关注的也仅是茶叶的价格而非茶叶的品质。

中国有可能重新获得茶叶市场的领导权

全球市场的趋势

国际茶叶市场充满活力,茶叶市场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此时,整个国际茶叶市场可能会转换,而中国也可能重新获得其在茶叶市场的领导权,为世界重新定义茶叶。这些可能的出现是有许多原因的。中国重新作为一个在全球具有与日俱增文化影响力的国家出现,唤醒了国际社会对所有与中国相关的事物的兴趣。理所当然,与中国深厚的文化最具有同一性的产品就是茶叶。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英语格言就说“中国茶叶博大精深”。这句格言表达了西方国家对中国茶叶种类繁多的印象。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全球对茶叶保健功能的兴趣与日俱增。中国走上了世界经济舞台,国际上对中国医药的兴趣,以及对茶叶对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方面的认知也在广泛传播开来。中国茶叶在西方国家的重新发现得益于西方医药界对茶叶,特别是绿茶的广泛研究。与其他保健产品一样,消费者开始询问更多的问题,譬如茶叶的起源、品质、加工制作,是否是有机生产,以

及其营养成分等等。作为世界上唯一可以提供丰富种类茶叶的国家,中国必定要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担当重要的领导者角色。中国以资源来重新定义茶叶,这会使得中国在高品质茶叶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

品质需求是重新定义国际茶叶市场的机遇

现有国际茶叶市场一直都关注茶叶价格而非茶叶品质。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劳动力成本成为竞争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国家在竞争中就会具有优势。中国和印度都是本国生产的茶叶的最大消费者,但两者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都处境艰难,其原因各异。在印度,特别是阿萨姆,这种国际种植园/拼配的生产模式正在瓦解。原因在于他们在劳动力成本上无法与非洲和南美洲竞争。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劳动力成本会上升,这会继续损害低品质茶叶的国际销售市场,而这正是中国出口茶叶的主体部分。随着日本制茶机械的引入,非洲已经开始生产低品质绿茶,低品质中国绿茶的市场处境只会更艰难。

现在市场对较高品质茶叶的需求大于供给。此时,在茶叶种类丰富方面只有中国有能力满足市场需求。日本能满足一定的绿茶市场需求,但远不及中国。实际上,相当大份额以日本绿茶名义在国际上出售的绿茶其实产自中国,而且在这方面,非洲正迅速地取代中国。最近几年,许多茶叶公司中都存在一场纷争,是应该关注茶叶质量还是茶叶数量?争执的趋势似乎是在引导市场向较高品质的绿茶开放。较高品质茶叶市场需求的增长带来了一个重新定义国际茶叶市场的良机,中国能够抓住这个通过关注茶叶质量来定义茶叶市场模式的良机。

从世界模式的转变看中国的优势

随着世界朝向可持续性农业的发展,以及种植园/公司农场的失败,中国的农业结构拥有相当大的优势。中国的茶叶生产提供的是一个久经时间考验的农业到商业模式,它经历了许多个世纪的考验。这种模式是发展高质量农业生产的关键,它带来的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国际上正在兴起一种趋势,人们更喜欢小型农户种植的产品。在这里,农业技巧高的农民们生产出味道更好,而且通常是有机的食物。它们能在市场上卖到更高的价格。美国和欧洲将此称作食品革命。

在茶叶方面,这种国际趋势是显而易见的。大公司茶叶生产的经验已经有150年历史了,其市场主导力正在下降。中国的茶叶生产模式经历了更长时间的考验,正在发展和兴起中,而且具有极好的国际推广潜力。在中国国内和国际上,对有机生产的农作物的市场需求都在不断增长。而在建立有机生产方面,茶叶是居于领先地位的。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农民是农业大师,他们在小农生产上积累了优秀的农业技巧。

大公司茶叶种植是英国人引入印度的。现在,印度的这些种植园正在分裂成小的农庄。塔塔茶叶公司现在对茶叶产业的生产份额不再感兴趣,它将大的种植园进行分裂,将其转变成为农户生产。塔塔公司甚至还将一些种植园改为旅游景点。

中国缺乏通向世界市场的有效的销售网络

中国现在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缺乏通向世界市场的有效的销售网络。如同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关注的是将其他国家的茶叶购买者吸引到中国来买茶。中国政府每年都大力资助茶叶展览。这些茶展的目的是将国外的茶叶购买者介绍给中国的茶叶生产商。实践证明,这种战略的作用十分有限,并不能将中国的茶叶销售渠道拓展到境外。

最近几年,中国政府在全国各地修建公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些基础设施的修建对刺激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销售渠道就像这些公路一样,只是更加抽象。在境外,基本没有中国仓库,在世界各国的首都,很少看见在当地设有办事处的中国经纪人,也极少有中国茶叶公司在中国境外投资茶叶生产及销售。

中国怎样能成为国际茶叶市场的领导者

中国应通过品质来重新定义茶叶市场

毫无疑问,世界上品质最好的茶叶产自中国。只有中国才拥有品种如此繁多的茶叶。丰富的茶叶品种使中国在产茶国中脱颖而出。虽然其他产茶国试图模仿中国,试图生产绿茶,白茶和乌龙茶,但他们在茶叶制作工艺上是无法接近中国水平的。因此,理所当然应当由中国来定义茶叶,也只有中国才有足够的权威来定义茶叶。中国要利用市场中的这个良机来赢回领跑者的位置。所有的因素都已经到位,而且,随着中国政府对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从事茶叶贸易的政策作出一些变化和调整,这些因素的作用会更突出。中国已经开始朝向正确的方向行进,这些政策的变化和调整也会起到提升的作用。

成为世界茶叶市场的领跑者对中国的国内和国际形象的重要象征意义是不可低估的,茶叶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在国际茶叶产业中的领导者地位相当重要,如果在市场领导权方面处于弱势,就不可能在国际茶叶市场中赢得受人尊敬的地位。茶叶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的最被广为消费的饮料。茶叶或许没有高科技产业或者大型工厂那样的赢利能力,但茶叶在中国国际贸易和中国国际贸易史上是处于中心地位的。

清楚地知道中国的精神在农村,而中国农村中活的财富就是茶叶。就像陆羽在唐代提升茶叶的地位一样,中国茶叶在世界范围内的受尊敬度应该得到提升。谁定义了市场,谁就拥有市场的控制权。正如陆羽在古代定义了茶叶一样,中国现在需要通过关注品质来定义茶叶。

透明的产品链信息与诚信

中国的茶叶出口在保证茶叶的纯度和稳定性方面做得相当不错。2008年初,中国通过了一道新的立法(茶叶出口生产基地备案)。这道立法将会使得茶叶产业成为出口诚信的领先者。它不仅有助于保证茶叶达到纯度标准,而且使得购买者可以从市场追溯到茶叶的实际生产商。这可以极大地帮助建立一条国际市场上史无前例的透明的产品供应链。世界上所有大的茶叶公司的标准做法是隐藏茶叶产地的真实信息,这样完全公开茶叶供应链的信息是真正具有革命性的。一条透明的供应链会打乱现行的对消费者隐藏茶叶来源信息的做法,使得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受益,迫使贸易中间商在商业活动中更诚实。

清王朝隐瞒茶叶信息的做法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如果不提供信息,那么品质以及与品质相关的价格就建立不起来。这道新立法的颁布和公开透明的商业做法是一个好的征兆。这必然会在战略上使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导地位。这措施需要加以突出,宣传,并附加以关于产品标准、生产、文化和历史的更多信息。这样,中国必将在茶叶方面处于市场领导地位。

有机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显然,中国的茶叶生产是建立在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上的,中国2000多年的茶叶生产历史可以证明这点,有机农业生产占据了中国茶叶生产历史长河的绝大部分。

为了使这股有机生产趋势继续向前发展,中国可以做一些调整来推动向有机生产回归的进程。有机认证的标准需要保持,但有机认证的成本需要降低。应该使农民们方便地使用上便宜的有机肥料。有许多古老的和创新性的控制害虫的方法,应该教育农民掌握这些有机地控制害虫的方法原理。中国大学中的茶叶科学研究者的工作成果是非常宝贵的,应该加以推广。政府和大学应

当继续利用各种方式将这些知识传授给茶农。

将传统生产方式作为品质标准之一加以强调

国际市场上,茶叶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就是“名茶”。名茶是茶叶产业对高品质茶的一种婉称。

这一状况给中国茶叶产业用“品质”一词来定义高品质茶和建立区分茶叶品质的标准创造了良机。

中国政府建立了产品安全标准,对茶叶产地进行认证,这些工作应该得到嘉许。但这仍然只能间接地影响茶叶品质。要使中国所有茶叶生产者走到标准化这一道路上来而又不影响中国茶叶的丰富多样性(这正是中国茶叶市场如此具有吸引力的原因),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或许我们应该到荣文化中去寻求一些指导。

从文化意义上理解,最顶级的茶叶应该是这样制作的 技艺高超的茶农培育了茶叶,技艺娴熟的采茶者将其摘下,并由茶叶大师依照传统方法完全手工制作而成。从绿茶到普洱茶的任何茶叶都是如此。这种茶叶生产正逐年变得稀少,有些传统的制茶工艺正在消失。如果这些技艺失传,这该是多么大的个文化悲剧。对需要靠人类的感官做出判断任何产品,每个人的品味会很不相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茶叶生产工艺是完全客观的。虽然有些制茶者可能会比其他同行更有天赋,但在保证茶叶品质方面,制作茶叶的工匠们肯定会比机器更有优势。地毯就是国际市场上的一个例子。用传统方法手工制作的地毯虽有各种瑕疵,却比那些机器制作的毫无瑕疵的地毯珍贵得多。传统的茶叶工艺应当得到保存并加以推广,这对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非常重要。

显然,强调传统茶叶制作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为何这种茶叶如此昂贵?”国际标准就是手工制作的产品质量是最好的,价格也是最贵的,譬如地毯,珠宝和艺术精品,茶叶也当然如此。应当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保存和推广传统茶叶制作工艺。这样,像制作霍山黄芽这样的传统工艺就不会在市场上消失?从茶文化的角度去认证茶叶品质的高低将有助于保存传统制茶工艺并提升其地位。

国际市场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并未得到满足。有意思的是。接触高品质茶叶最多的欧洲国家是德国,而且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德国已经从一个基本上只饮用咖啡的国家转变成为一个基本上只饮用茶的国家。与高品质的咖啡相比,高品质茶叶的价格依然是十分低廉的。而且,将高品质的茶叶与高品质的葡萄酒相比较才是更贴切的比喻,因为只有制作高品质葡萄酒的工艺才堪与制作高品质茶叶的技艺相提并论。

茶文化的推广和教育

人们这种对茶叶价格和认知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教育。专利信息只是在一个产业刚起步时是有利的。清政府限制外国人获得茶叶的信息,这就使英国人在国际上成为了所有关于茶叶、茶叶品质和茶文化信息的来源。事实上,英国人所提及的茶文化和历史与中国的茶文化和历史在你能想象到的每一个方面都是不相同的,包括茶叶的起源。目前,尚没有一本权威的用英语写成的茶叶书籍。几乎所有的茶叶知识都是用中文写成,而又没有被翻译成英文。现在中国的茶叶产业依然是一个外国人无法透视的黑匣子。我们应当注意到,在唐朝伟大的茶叶教育家陆羽将茶叶教育引入了中国文化,使茶叶成为生活的七大必需品之一。在陆羽大力教育茶叶知识之前,中国饮用茶叶的历史至少已经3000年了。但茶叶文化的普及、茶叶的广泛饮用以及茶叶对中国和日本的深深的文化意义始于陆羽时期。茶叶兴盛于唐代,唐代之后注重文化发展的宋徽宗又继续推进了茶叶的教育,直到明朝茶叶依然兴盛。清代对茶叶教育的限制助推了清王朝的瓦解。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全世界都需要复兴陆羽所提倡的茶叶理念。

与茶叶相关的知识需要在其他国家翻译和出版。不仅要出版聚焦干茶叶的外语杂志和期刊,茶叶研究的成果也要用其他语言出版。还需要出版关于茶叶历史与文化的权威书籍。中国伟大的电影艺术也应将荣文化作为其主题之 。茶文化是一个底蕴深厚的主题,人类对它了解越多就越是着迷。中国茶叶大师应该到国外旅行发表演说,而且应当在海外高调地进行中国茶艺表演。

茶叶是中国呈献给世界的一种完全现代的国际产品,而这产品又是根植于古代中国优点之上的。政府应当给予茶叶教育以财政资助,这一崇高举措不仅带来利润,更带来荣誉。

茶文化旅游

没有包括旅游的教育项目是不完整的。茶树生长在地球上最美丽的一些地方。外国游客,特别是茶叶爱好者,对参观中国的产茶地区相当有兴趣。这种兴趣并不局限于游览风景,他们还真正有兴趣参观茶叶制作,欣赏茶叶制作工艺,并且体验现场品茶的乐趣。中国和亚洲游客喜欢的旅游景点譬如杭州、黄山、武夷山和云南都从旅游业和茶叶产业中大大受益。中国的一些产茶区也正在做旅游开发的工作,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公共关系和市场营销

美国经济的幕后力量是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即使生产出了了不起的产品,但如果无人知晓该产品,那也是没有意义的。中国人把茶叶视为理所当然,而中国茶叶市场似乎也认为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生产的茶叶是世界上最好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对那些活跃在国际市场的其他产茶国而言,中国仅仅拥有生产低品质茶叶的声名。当然,人们知道茶叶源自中国,但国际上普遍认为在清代随着中国作为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逐步殒落,中国的制茶工艺也在许多年前渐渐失传。这与埃及在其权力巅峰时期丧失了其作为世界上最好啤酒的生产国的声誉是一样的。

显然,这是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的失败。要向国际社会成功地介绍自己,中国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在茶叶方面尤其如此。要做到这一点,中国需要向纽约和伦敦的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公司寻求大量帮助。这些公司是这一领域的精英。鉴于目前中国的茶叶产业是边缘化和地区化的,介绍中国茶叶的任务或许需要政府来执行,目的是使中国成为定义茶叶市场的领导者。茶叶是中国的重要象征,可以说中国商业的整体声誉的提高取决于中国作为国际茶叶市场领导者的崛起。这种崛起并不意味着中国必须比世界其他国家出口更多的茶叶,但这的确意味着中国必须重获其作为世界上最好茶叶的生产国的声誉。现在中国正力争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之一,中国必须将自己建立成为质量的领导者。中国在茶叶贸易中失去了声誉,中国应当从茶叶贸易中再赢回其声誉。这种处境中的一条好消息就是,毋庸置疑现在世界上最好的茶叶产自中国,国际社会只是需要去发现这一点。

开拓国际销售渠道

最后一个关键要素是建立由中国控制的销售渠道。中国在这方面需要更加积极一些,需要积极探索和实施在中国境外建立经纪公司和仓库的设想。这是公司向海外拓展到欧洲、北美洲、南美洲甚至印度的一个良机。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市场之一,然而在这个市场上却几乎寻觅不到中国人的踪迹。不要想着“我们如何才能将外国人吸引到中国来购买我们的茶叶”,相反,应该思考“我们如何才能在中国境外立足”?

建立销售渠道与修建公路将产品带到市场上是一样的。控制了公路就控制了市场。现在市场需求茶叶,如果首先用茶叶来建立国际销售渠道,这些销售渠道还可以延伸到其他市场,尤其是农产品市场。

简短的小结

茶文化的定义第8篇

关键词:言语行为;茶艺解说;语用特点

中图分类号:H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8-0135-03

茶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艺是指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茶业原理,是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而狭义的茶艺是指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即“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艺”[1](P576)。 本文涉及的概念为后者。

茶艺的展示是一个艺术化的过程,其间融汇了文字叙事、语言叙事,甚至肢体的叙事。而其中语言的叙事就是茶艺解说。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因为品茗者文化层次及素养迥异,对茶艺表演过程中的沏泡、品茗程式及其茶艺精神未必能尽明其意,所以表演者需在表演中做附加的知识性解释说明。以往对茶艺解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美学的欣赏,鲜有对其话语本身的应用,即语用功能进行思虑的。

一、从语用学视角分析茶艺解说话语的可行性

茶艺解说,首先应是话语的运用,再次才是由其产生的美学效应。因此,对茶艺解说的研究,抑或应先立足于分析其语言的运用,释解其“何时,何地,因何”说出了“什么样”的话语,进而分析这些话语产生或达到的效果。而这正是语用学研究的本质所在。

首先,从语用学的定义来看,一个较为普遍的界定是:语用学是研究某一语言的使用者如何利用句子而达到成功交际。[2]而交际的过程主要是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进行意义的传递和理解。其次,语用学的研究区分句子和话语的意义。一个句子的意义是抽象的、脱离语境的;而一个话语的意义是具体的、依赖语境的。对前者的研究是把语言作为一个抽象的系统,而语用学则强调后者,研究语言的运用,研究其意会大于言传的部分。那么,茶艺解说也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利用话语解释说明泡茶的技艺,使听者或称之为品茗者领悟茶的艺术。从这个角度看,茶艺解说的过程也是一种交际,它也传达了某种意义,达成了某种理解。而且,这里我们把茶艺的解说界定为话语而非句子,也说明在茶艺的展示过程中,这些解说用语是有其特定的含义,或曰取得了“意会大于言传”的效果。

从这些方面来看,把茶艺解说话语纳入语用学的分析中是可行的。当然,语用学的研究是广泛的,其主题主要包括直指,言语行为、间接语言、会话、礼貌用语、跨文化交际和预设等。[2]这里,我们主要以其中的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茶艺解说话语的语用特点。因为,从茶艺解说发生的过程来看,交际的双方主要是以说话者,即茶艺解说者的话语为主体,听者鲜有话语,所以对它的分析不在于对话,而在于说话者的话语本身。

二、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丁提出的。简单来说,言语行为理论就是指一个人说出一句话语时,他也同时完成了一种行为。或曰:“实施一个说话行为,一般也是,而且本身就是,实施一个(我所谓的)行事行为”[3]。奥斯丁曾经例举过一个经典的例子:I name this ship the Queen Elizabeth(我把这艘船命名为伊丽莎白女王号)。 在这个例子中,奥斯丁指出,“……我不是在描述这个命名仪式,我实际上是在完成这次命名”[4] 意即当这个授权人说出这句话时,他实际上也完成了对这艘船实施授权的行为。奥斯丁在发展其言语行为理论时,大致历经了他对施为句(如前所举的这个句子)的探讨直至后来发展为行事行为(也即言语行为)理论的过程,后由美国的另一位哲学家约翰・赛尔进一步发展、完善。奥斯丁的行事行为理论指出,说话人在说话时可能同时执行三个动作:言内、言外和言后行为,也即言语行为的“三分说”。[4]下面我们将从这三方面来尝试分析茶艺解说话语的语用特点。

三、茶艺解说话语的言语行为分析

1.言内行为

言内行为也称之为说话行为或话语行为。即发出语音,并按规则将它们排列成合格的词、词组和句子的行为,并通过句法、词汇和音位学传递字面意义(牟杨,2009)。[2]在茶艺解说中,这应是指茶艺师说出解说话语的行为。那么,从言内行为的角度来看,或曰从其句法、构词和音位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解说话语具有哪些特点呢?

前面提到,在茶艺展示中,对泡茶、饮茶各个环节的解说必不可少,但这些解说毕竟是为茶艺表演服务的,处理不当会喧宾夺主,破坏茶艺表演的整体美学风格。因此,茶艺解说的话语总体来讲需简练、优美。从构词的角度来看,茶艺解说的话语往往结构齐整对称, 喜用成双成对的格式。如主谓结构的四字格:春风拂面、孟臣净心、乌龙入宫、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鲤鱼翻身、三龙护鼎等。又如“名词+动词+名词”的五字格形式:冰心去凡尘、清宫迎佳人、甘露润莲心、观音捧玉瓶、春波展旗枪等等。从音位学的角度来看,茶艺解说的话语往往音韵押韵。如:提铫冲水先热罐(guang),遍注甘露再热盅(zhong);烫杯三指飞轮转(zhuang),铿锵入耳灵犀通(tong)等。

2.言外行为

言外行为也称为施事行为或行事行为。根据奥斯丁的解释,这是表明说话人的意图的行为,即说话人为什么要这么说。他把言内行为,也即前面提到的说话行为所表达的意义界定为指称和含义,实际上也就是指字面意义;而言外行为(也即行事行为)中所表达的意义则是一种言外之意,是通过表达字面意思间接表达的,奥斯丁把之称为“行事语力”,而表达这种意义的行为,就是行事行为。[3] 那么,当茶艺解说员说出解说词,即发生了言内行为,传递了解说词的字面意思之后,茶艺解说的话语的行事语力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这里我们以“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两句话语为例佐以分析。当茶艺表演人员说出这些话语的时候(也就是言内行为或话语行为),所传递的字面意义,也即指称和含义,应该是 “关公这个人去巡视城池”“韩信这个人去调兵遣将”。从其句法、词汇结构来看,这两句话属于四字成语。那么,茶艺表演人员说出这些话语的意图何在,他所要传递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

如前所述,对言语行为最基本理解就是指一个人说出一句话语时,他也同时完成了一种行为,或是表达 “语力”意义的行为,就是行事行为。在茶艺演示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语境)中,茶艺表演人员说出这些话语,其意图绝对不会只是让听者去理解为一个成语,及它的所指,即指称和含义。而茶艺表演人员也不可能真的在实施“巡视城池、调兵遣将”这样的行为,或是让听者去实施这样的行为。那么,这里茶艺表演人员完成的行为,或曰这种行事行为是什么呢?我们知道,茶艺的解说一般是指对茶叶泡煮动作要点的概括[5]。这种概况并不是直白式的,采用的语词要尽量形象化、含蓄化,但又不失茶艺程式说明的本义,以此来引起欣赏者抽象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因此,茶艺解说话语多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技巧。比喻的生命力就在于相似点,存在于本体和喻体之间。这样看来,茶艺表演人员完成的“行事行为”应是茶艺展示的动作,这种行为不是这些话语本身的意义所指,而应是它们的喻体所指。因此,茶艺表演人员在说出“关公巡城”一语时,往往是在做分茶汤的动作,两者的相似点在于:分茶汤时的往复动作,让人联想关公的巡视;经温润过后的紫砂壶热气腾腾,有如关公之威风凛凛;而“韩信点兵”则是指分完茶汤后,还要分别在各饮茶杯中点一点茶汤,喻指这种点茶的技巧,犹如点兵。其他例子如:以“凤凰三点头”一句旨在让听者理解沏茶时高冲低斟的往复动作,并引申为向来客“三鞠躬”的礼节;“白鹤飞天”则喻指将杯盖揭开后热气腾腾之形,等等。这才是茶艺解说话语的行事语力,才是言说者真正想表达的意图。

3.言后行为

言后行为又称之为“取效行为”。顾名思义,就是指说话的效果,或曰,一句话的事后效应。这种行为可能会和言说者的意图相吻合,也有可能大相径庭。因此,取效行为实际上和说话人的意图无关,它只指一句话导致的结果,不管这是什么。[3]还是以上述两个句子为例,听者在听到茶艺表演人员说出“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时,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呢?其一,有可能会和当时在进行的茶艺演示动作联系起来;其二,也有可能知道解说人员说出这些话语,一定是另有所指,但却未能联想到演示的动作,或干脆对此无动于衷,视而不见,等等。应该说,前者是茶艺表演人员最期望达到的效果,抑或可说是茶艺表演之最终目的。因为,茶艺表演的目的就是要让听者在茶艺演示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领悟言说者的解说,并能够与其相应的演示动作相结合,形成一种内在的主观感受与已有经验的心理交融,最大限度地实现话语本体和喻体的统一。

然而,目前一些茶艺表演往往都是走过场,只求尽早结束,全然不顾听者的反应;或太拘泥于程序化,不会根据具体的变化,如演示的场所,斟泡的茶品,面对的听者群体等,而调整或变换自己的解说话语。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茶艺表演是失败的。当然,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听者的因素。语用学理论中曾有论述:语境是由说话人和听话人共有的知识构成,其中就包括对其所使用的语言的知识,有关世界的知识,语用交际发生的特定场景的知识等等。[2]茶艺演示也不例外。听者或曰品茗者对解说话语的了解,茶艺表演的场景的了解程度、对茶艺演示的环节的了解、对茶的知识等等都会对取效行为产生影响。

在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中,言后行为不是关注的重点。但从茶艺解说话语的语用分析来看,对取效行为的研究反而显得很重要。在进行一个特定的茶艺演示动作时,选择什么样的解说话语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这里就包括要对听者群体进行研究),应是一个茶艺解说者不可不为、不能忽视的因素。

结 语

茶艺解说是茶艺演示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表演中,茶艺解说充当了审美中介,其解说话语广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借以使茶艺的展示动作形象化,以丰润茶艺表演的审美意象。从语用学言语行为理论的“三分论”(即言内、言外和言后)来分析,茶艺解说的言内行为,即说出的话语具有简练、优美的特点,讲究语词结构的齐整对称、音韵押韵。而茶艺解说话语的言外行为往往是指向这些话语的喻体,即演示人员在演示的茶艺动作;而最佳的言后行为则是希望听者或品茗者能把这些话语的所喻和动作有效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听者已有经验和内在主观感受的交融和统一,领悟茶道精髓。

因此,从语用学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来研究茶艺解说话语给予我们的启示应是:如果茶艺解说者了解了言语行为取效的重要性(言后行为),会有助于他们在演示当中,选择更为恰当、更形象的言语(言内行为和言外行为)进行表述,以达到听者最大限度的联想,从而促进茶艺解说话语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宗懋.中国茶叶大辞典[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牟杨,新编简明英语语用学教程 学习指南[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李菁.翻译研究的语用学转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5]余悦.中国茶艺的叙事方式及其学术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