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发展能力

经济发展能力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2 09:14:52

经济发展能力

经济发展能力第1篇

一、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培育和提升知识技术能力

1、生产力的核心是知识技术能力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同,衡量经济是否发展的标准不是看短期产出的变化,而是看生产力的变化,或者说,发展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所谓生产力,是指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但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劳动者。因为劳动资料本身也是劳动者劳动的产物,其先进程度取决于劳动者能力的发展;而劳动对象的源头虽然是自然界,但其扩展的广度和深度同样取决于劳动者能力的发展。所以,生产力的核心是劳动者的能力,是人们学习、掌握、运用、改进和创新科学知识与生产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及扩展生产范围的能力,本文称之为知识技术能力。显然,知识技术能力依托于良好组织的人力资源(或称人力资本),知识技术能力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与生产相关的各种人力资源的培育、提升和合理组织的过程。

2、国家知识技术能力的载体是智力产业

一切生产都是应用一定知识与技术的生产,生产的发展依靠知识与技术的进步。而知识与技术根源于知识技术能力,是知识技术能力的外化,其进步依靠知识技术能力的提升。因此,归根结底,生产的发展依靠知识技术能力的发展。反过来,生产实践又是知识技术能力成长的土壤,任何知识技术能力都是在相应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养成和发展的。没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技术能力也就难以产生或维持,更谈不上提升了。当然,学校教育对于培育知识技术能力也很重要。但是,实践是决定性的,实践出真知,成才靠实践,教育只有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人才摇篮的作用,脱离产业应用环境的学校教育是毫无意义的。

生产分为需要较多知识与技术的复杂生产和需要较少知识与技术的简单生产。复杂生产需要并且养成较高的知识技术能力,而简单生产需要并且养成较低的知识技术能力。一个国家知识技术能力的高度取决于其复杂生产的状况,因此,一个国家要培育和提升知识技术能力,就必须建立和发展进行复杂生产的高知识技术含量和高创新的产业,本文称之为智力产业。相应地,对于进行简单生产的低知识技术含量和低创新的产业,本文称之为体力产业。

需要说明的是,智力产业与体力产业的区分不在于其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和创新性,而在于其工作的知识技术含量和创新性。实际上,由于产品内分工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普及,产业工作的智力性与其产品的智力性早已不是一回事。任何产业或产业区段,按传统划分,不管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只要其工作为高知识技术含量和高创新就属于智力产业,反之则属于体力产业。当然,智力产业更多地存在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中,而体力产业则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但这不是绝对的,比如知识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属于智力产业,而中国多年来依靠引进技术、设备和核心零部件运营的大量资本密集型产业仍然属于体力产业的范畴。

由于高知识技术含量和高创新带来高门槛、高市场控制力和高附加值,而低知识技术含量和低创新导致低门槛、低市场控制力和低附加值,所以智力产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端产业或产业链中的高端环节,而体力产业则是通常所说的低端产业或产业链中的低端环节。

3、发展经济必须以建立和发展智力产业为中心

在国民经济的产业体系中,智力产业是提供技术与资本品的产业,好比人的大脑和内脏;体力产业需要从智力产业获得技术、装备与材料,好比人的四肢。对于人的生命而言,大脑和内脏比四肢更为重要,只有先把大脑和内脏健全了,四肢才能获得活力,才能持续发挥其作用。同样,在一个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中,智力产业和体力产业虽然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决定知识技术能力进而决定生产力高低的是智力产业,体力产业的前途最终取决于智力产业的发展。如果不与本国的智力产业相结合,却依附于外国的智力产业,一个国家体力产业发展得再多,对其知识技术能力的成长也帮助不大,最终其体力产业也必然因受制于人而衰败。反之,尽管发展智力产业在短期内可能部分挤占体力产业所需资源,但从长远来看,智力产业的成熟将为体力产业的繁荣提供最强大的动力与最持久的支撑。因此,处理两者的关系必须树立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必须抓住主要矛盾。

综上所述,发展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核心是知识技术能力,因此,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培育和提升知识技术能力。中国的经济落后,其根源在于知识技术能力的缺失和落后。中国经济要想真正得到发展,就必须全力培育和提升国家的知识技术能力。而要培育和提升国家的知识技术能力,就必须逐步建立和发展各种智力产业,进而使之形成相互促进的有机体系,这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

二、损害知识技术能力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1、长期主导中国经济发展思路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长期以来,主导中国经济发展思路的是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该理论将自生能力作为资源配置的标准,要求所发展的产业具有立即的成本优势,能够仅靠自身就能迅速盈利。该理论宣称成本优势源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中国的优势在于劳动力丰富而廉价,所以中国应立足于国际分工,主要发展低工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产业区段。由自生能力概念出发,该理论极力反对倾斜发展重工业,认为这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不如直接引进资本品,腾出资源用于当前更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技术升级方式上,该理论同样强调直接引进适用技术,避免自主研发的高风险和高成本。

显然,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割裂了国民经济的有机联系,把各顾各地赚现钱当成了经济发展,建立在该理论之上的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脱离甚至毁灭知识技术能力。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实质是鼓吹发展使用简单劳动的体力产业,而反对发展需要复杂劳动的智力产业。因为智力产业培育知识技术能力需要熬过一个相当长的没有效益甚至需要输血的学习期,只有体力产业才能各顾各地赚现钱,所以要集中资源全力发展体力产业。其实现途径是,首先发展体现比较优势的外向型体力产业,以之为引擎,进而带动国内其他体力产业的发展。

2、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引发的严重后果

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是一种机械思维,而缺乏系统思考,是一种眼前主义,而没有长远观点。按照该理论发展经济,优点是简单、见效快,能让人立刻感受到好处。然而,由于损害了智力产业和国家知识技术能力,这种粗放型、依附性的经济发展方式注定是先甜后苦且不可持续的。

第一,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导致内需严重不足和民生日益艰难。比较优势战略将我国定位在国际产业分工链的低端,全国片面发展低工资的体力产业,千军万马都挤在这个狭小的领域展开最为惨烈的竞争。由于资源缺乏和自由贸易的冲击,中国过去建立但尚未成熟的智力产业逐渐衰败,国家知识技术能力亦随之退化,生产所需的技术与资本品严重依赖进口。与此同时,低工资造就低消费能力和国内市场狭窄,体力产业的发展严重依赖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这种“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两端依赖使得中国企业彻底失去市场定价权,上游被迫支付垄断高价,下游被迫接受过度竞争导致的产品低价,产业的附加值不断遭受挤压,经济增长的利益不断大量外流。在正常利润空间日益微薄条件下,企业必然不择手段地压低人工成本和逃税避税,最终形成低工资、低利润、低税收且相互冲突的三输局面。由于低工资,居民的大多数服务性需求受到抑制,使得第三产业发展乏力,既妨碍需求扩大又导致就业极端困难。由于低利润,企业无法推动产业升级,结果被锁定在低端,从而进一步地加大了竞争强度。由于低税收,政府无力提供公共产品和建设社会保障,难以为经济转型提供有力支持。所有这些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内需问题和民生问题日益突出,最终陷入困境。

第二,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导致国家经济安全形势趋于恶化。由于缺乏知识技术能力的支撑,体力产业对发达国家两端依赖,中国在国际经贸关系中既争取不到规则制定主导权,也难以分享规则制定话语权,在经济全球化中只能被动接受各种贸易、投资、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不利条款,处处受制于人。时至今日,中国的主要产业和市场已基本被外资掌控;重大技术、装备和核心零部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石油、铁矿石等战略资源进口遭遇钳制与勒索;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制裁此起彼伏;国际热钱在国内呼风唤雨,人民币升值和外汇储备安全问题左右为难,金融体系漏洞多多,等等。所有这些情况不仅导致巨额利益源源流失,而且有朝一日完全可能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

第三,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酿成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苦果。其一,在赚现钱思想的作用下,各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矿大开、小矿小开,有水快流、有钱快赚,使得大量资源不是被贱卖就是被不合理开发所糟蹋。其二,廉价资源是中国外向型体力产业的重要优势来源,过度竞争使得中国企业单位利润极为微薄,不得不靠数量取胜,但大量出口造成资源被迅速耗竭。其三,各地唯GDP主义盛行,不顾一切地招商引资,发达国家纷纷将高污染项目迁往中国。其四,知识技术能力被损害后,国内难以找到低成本的污染治理方案,只能被动容忍环境恶化。

第四,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难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多年来,建立在低工资基础上的中国经济自然陷入内需严重不足的困境。为了扩大内需,政府已经动用了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住房货币化等一系列手段刺激消费;通过大搞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搞房地产开发等途径来维持超高投资率。然而,所有这些措施都不是治本的长效方法,反而制造出更多的问题和积累了更深的矛盾,使得内需扩而不大且愈扩愈萎缩。在出口形势良好和外需增长强劲的条件下,内需不足的矛盾还能暂时掩盖。然而,外需的容量也是有限的,人口规模决定市场潜力,全世界的体力产业产品都盯着发达国家的市场,可所有发达国家的总人口也就8亿多。中国不通过发展智力产业从而不断提高大众收入,开发13亿多人口的广阔内需,却希望在潜力相对狭窄的国际需求中分一杯羹,结果是外需也迅速饱和,随之而来的是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同时贸易条件也一落千丈,使得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外需再无可能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中国企图继续使用短期措施刺激内需的做法已经行不通,而且这样的措施也基本用尽,只有进行根本转变才有希望。

第五,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无法承受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劳动力是分年龄结构的,外向型体力产业吃的是“青春饭”,主要需求年轻劳动力,否则生产率将大幅下降。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得益于人口红利,一方面年轻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保证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一胎化生育政策大大降低了劳工的养家成本,使得极低的工资也能够被接受,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外向型体力产业的竞争优势。然而,长期过低的生育率使得中国人口老龄化成为必然,且以排山倒海之势迅猛袭来。人口老龄化彻底动摇了中国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一方面年轻劳动力严重不足降低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养老负担急剧上升造成劳工养家成本急剧上涨,维持低工资与维持社会稳定之间难以两全。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外向型体力产业就会因失去竞争力而迅速外迁、收缩和瓦解,由其所牵引的整个国民经济也将随之面临崩溃。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基于自主创新的产业升级

1、基于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根本

随着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和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渐成为官方与民间共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

然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关键是找好切入点。我们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培育和提升知识技术能力,而知识技术能力的成长依赖智力产业的建立与发展,两者是高度统一的关系。中国现在是低端的体力产业一统天下,这是旧发展方式的根本弊端所在。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并且是在自主创新基础之上的产业升级,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民族智力产业。自主创新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知识与经验进而培育、养成、提升和证明知识技术能力的过程。通过不断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产业工作的知识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市场控制力,产业升级也就水到渠成。我们不仅要向高端产业和高端环节挺进,而且还要挤入和占领标准制定的制高点。

2、基于自主创新的产业升级创造了中国经济突围的条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要以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为切入点,是因为这是解决各种其他问题的基础。第一,民族智力产业和知识技术能力的崛起才能独立自主且低成本地向国民经济提供技术与资本品,才能摆脱生产上游对国外的依赖,进而夺取产品的市场定价权和争取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与修改的话语权或主导权。

第二,智力产业是迂回的生产方式,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同时其高附加值可以实现高工资、高利润和高税收的三赢,从而为就业增加、收入上升和内需扩大的良性循环开辟了道路。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智力产业支撑和拉动各种体力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促进服务业的繁荣,体力产业反过来又强化智力产业的进步。在国内经济大循环中,各种产业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同时就业不断增加,工资持续上升,形成内需生生不息的内需型经济。只有建立这样的内需型经济,才能彻底摆脱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超然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第三,一旦生产两端的对外依赖消除,不仅经济增长的利益不再外流,而且政府可以完全根据本国需要制定各项政策,从而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第四,体力产业是一种生产率提升较慢和低门槛的产业,这种产业只有在由国民经济的系统协调效应激发出巨大需求和因各行各业均衡繁荣发展而分薄了竞争强度的条件下才能维持较好的收益,其从业人员的收入才能提高。显然,这只能在由强大智力产业支撑和牵引的内需型经济中得以实现。因此,智力产业的发展是民生改善和人民富裕的根本保障。

第五,智力产业的发展和知识技术能力的跃进将源源不断地生成经济适用的技术与装备,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创造新的资源,防止污染和改善环境,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六,智力产业的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很强,其产出具有指数化增长的特征,通过产业升级实现技术与资本品的进口替代将导致社会资本加速积累。在老龄化过程中,才有条件用资本替代劳动,从而大大缓解劳动力的短缺。同时,在知识技术能力成长和生产率上升的基础上,主要依靠人的知识与技术发展生产,减轻了对体力的依赖,使得延迟退休成为可能。因此,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承受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唯一出路。

经济发展能力第2篇

从2007年开始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不断的深化与蔓延最终导致了美国乃至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并且以2008年9月美国的雷曼公司倒闭为大爆发的标志。2008年的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对中国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施了一系列扩大需求、特别是扩大周内需求的经济政策,抑制经济通胀。设计产业将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以创新而立命的设计终于在中国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契机,而作为推动设计发展的重要力量,设计教育被赋予了重大的使命。平面设计教育面对的是知识经济的世界,巨大的发展空间将带动其走人一个崭新的时空。对于平面设计专业而言,借助整个设计产业的发展契机,捉住时机、培养具备创新设计的能力合格的人才,已经成为中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发展的关键。

2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人才的现状与出路

我国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潮流的转变,使我国的平面设计教育正面临着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随着中国大学教育的扩大招生,目前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人才包括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中职生……呈现出多层次性,每个层次都各有其优势.而中职学生在学历上的优势无疑是最弱的,所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突出重点、以发展职业能力为核心,“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把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工作课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随着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对课程的要求越来越严峻,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发展刻不容缓.工作过程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以计算机平面专业基础课色彩课为例。研究一份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色彩课课程设置,使学生学有所成.使学生的实践技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3.1增加应用类美术内容与课时。从社会反馈的信息我们发现单纯的专业毕业生已不受社会欢迎,而综合型的复合人才越来越抢手。所以根据情况我们对色彩课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减少纯美术内容、增加应用类美术内容。加大应用类美术内容与课时,使其尽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毕业到社会上有更强的竞争力。

3.2调整传统类教学内容。我们从已在就业领域崭露头角的历届优秀毕业生(2006级优秀毕业生杨丽媛等)的情况上看到,那些速写能力强、注重色彩技法研究的学生,容易在社会上取得优秀的成绩。因此,色彩课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增加色彩技法的内容.让学生通过纯技法的训练,大胆的使用现代的材料、涂料、不同质地的笔等进行综合技法的研究来丰富和开拓色彩画的新技法,新局面,使色彩作品更丰富。同时。

逐渐增加设计色彩人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为毕业打基础。通过积极的建设,将色彩基础理论教学,色彩写生教学,色彩实践教学三个部分有机结合,把本课程建设成为教学体系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科学,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突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课程,在同课程中具有独创性和示范性.达到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

4工作课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色彩课程的建设步骤

4.1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修改教学大纲;在2010级电脑美术设计专业进行教学大纲初稿的方案试验: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使本课程达到校级精品课程的标准。

4.2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以色彩基础理论教学为基础.加强色彩写生教学和色彩实践教学.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进色彩课教学改革.开展互动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在2008级电脑美术设计专业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进行教学大纲和新教学计划的试验;强化教学管理,完善课程建设,充实授课教案

4.32011年7月至2011年8月。制作色彩课多媒体教学课件。

4.4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根据教师自身特长,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优势和积极性。在2010级电脑美术设计专业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进行教学大纲初稿的方案试验;让学生能得到老师的指导。不断挖掘和寻找色彩教学与创作实践的结合点,积极引导学生形成个性的色彩语言和思维创新能力,创作出较高质量的色彩作品。翻拍或搜集复印色彩参考资料,不断充实学生的色彩参考资料。

4.52011年11月。积极开展《色彩》课程的科学研究,完成教学研究项目及教学论文的编写工作:以科研促教学.教师积极地申报科研立项,推出精品成果,然后把科研成果固化到教学中.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5“职业能力”的项目作业与“职业规划”指引相结合

在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尝试开设项目作业课程是一种整合各学科内容的新课程体系方法,若干真实的项目课题将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科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蕴含其中,它把学生学校期间的专业课学习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规划,把具有内在关联的学科知识点根据不同项目的实际需要分别整合进项目课程中,如平面设计中、版式设计、字体设计、书籍设计等相关专业课都可以在一个出版物的设计项目课题中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和学,让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内容各异的各项课,程共同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学生在经历几个项目作业课程的学习后,也就学完了相应的专业课程学习。

经济发展能力第3篇

在会上,曹建方充分肯定了云南省金融业2010年1-7月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五个月工作提出努力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要求。

金融业亮点纷呈 工作成效显著

2010年以来,云南省全省金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保增长、转方式、保民生,成功克服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保持了经济射虎持续向好发展的势头。取得的具体成绩可以用几组数字概括:一是全省的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万亿元,而且存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为第4位和第10位。7月末,全省人民币贷款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11.89亿元,首次进入了“万亿元俱乐部”,在西部省市区中,排在四川、重庆后,第3家进入“万亿元俱乐部”。1―7月,全省新增人民币贷款1232.26亿元,完成全年信贷增长计划的77%,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新增涉农贷款357亿元,新增中小企业贷款281.8亿元,向遭受旱灾地区累计发放应急贷款276.9亿元,新增银政合作贷款12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全省金融业效益明显提高,1―7月份全省金融机构实现利润突破100亿,比去年同期增加20亿,增长了25.34%,这说明云南经济持续发展,金融业的效益才会更好,支持经济发展等于支持自身的发展,任何时候不能忘记这是双赢的举措;三是全省直接融资突破100亿,达到17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3亿,增速达到58%。其中:股权融资24.8亿元,债权融资146.5亿元;四是1―7月全省实现保费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27.3%,保险赔付达到36.6亿元,同比下降10%。全省建立了保险资金运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项目数据库,积极向多家保险公司推荐保险资金运用项目40个;五是解决乡镇金融服务缺失问题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年内将减少70%的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六是1―7月全省成功发行3只中期票据,融资29亿,实现了我省中期票据零的突破。

上述六组数据充分说明了全省金融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尤其是前4组主要金融数据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对云南这样落后的省份,是非常了不起的,也是来之不易的。回顾1―7月的金融工作,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不容易。第一个不容易,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云南金融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云南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近几年实现了信贷规模的快速增长,全省2007年新增贷款868亿,2008年新增贷款1000亿,去年新增贷款2000亿,短短三年,新增贷款翻了2番多,这主要得益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的货币政策总的来说是稳定的,但货币投放的总量比去年减少2万亿,这直接导致各家银行调减信贷投放计划,年初信贷计划基本上比去年减少,并在信贷投放过程中加强了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控制了新增贷款的快速增长。第二个不容易,全省遭遇了百年不遇特大干旱。在旱情严重的时候,很多受灾地区连吃水都成了大问题,更不要说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当时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抗旱救灾。旱情基本缓解以后,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果断提出全省的工作重点是一手抓抗旱,一手保春耕,一手促发展。尽管如此,干旱对我们的生产生活还是造成了很多困难,给我们完成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长时间的干旱以及后期的洪涝灾害也给金融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第三个不容易,随着国际金融的一体化,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项目向发达地区聚集,人才向发达地区聚集,资金向发达地区聚集,欠发达地区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难度非常大,全省信贷增速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在调整与发展的矛盾之中,在需要与可能之间,云南金融成功地克服了困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实属不易。这充分说明在特殊的环境下,在困难面前,全省金融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善于面对困难,敢于迎接挑战,敢于战胜困难,也能够通力协作、同舟共济、勇往直前。全省金融部门可嘉的勇气、良好的作风和不懈进取的精神风貌,将载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史册。

抓住机遇 助推“两强一堡”建设

曹建方强调,2010年是云南省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夯实长期发展基础的关键之年。要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组建股权投资和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力争当年建设,当年见效,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支持云南省优势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要合理布局金融机构,吸引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和国内股份制银行来滇设点、落户。加快推进村镇银行组建,力争每个州市有一家村镇银行,经济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县级市有一家村镇银行;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放大功能和抗风险能力;加快“走出去”步伐,做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富滇银行在老挝设立办事处等工作;加快设立地方保险公司;支持驻滇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在量上有新扩展,规模上有新发展。

1―7月,云南省全省金融工作实现了开门红,实现了全省金融历史上的重大突破,成绩值得充分肯定和认真总结。曹建方特别强调,虽然后5个月金融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多,但是不利因素也不少。有利的因素主要是党中央、国务院将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国家启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以及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还有较大增长空间、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全省大兴水利建设等,这些都为全省金融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而不利因素主要是规模限制,这也是今天各家银行反映最多的问题。1―7月份,全省大多数银行的信贷投放计划已经完成80%,个别银行已经完成了全年计划任务,后5个月怎么保持信贷快速增长?曹建方表示,在本次会议上,大家对1―7月的工作进行的系统性总结,以及后5个月的工作计划,都非常可行,并强调了5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年内要确保完成的主要金融指标有5项,一是全年新增贷款2000亿,这既是云南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云南金融发展的需要。在当前货币政策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新增2000亿元贷款是可能的。二是直接融资250亿。三是保费收入突破200亿。四是新增村镇银行8家,这是促进全省“三农”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金融手段,去年就要求每个地州都要设立一家村镇银行,但是步子放慢了一点,今年一定要加快推进这项工作。五是金融服务空白乡镇今年内减少70%以上,提前一年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任务。

第二,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近期,省政府作出两项重大决策。一是要求省金融办尽快提出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的方案,考虑由省财政出资,设立地方政府引导基金,规模1亿元,分5年到位。首期引导基金到位后,发起组建基金管理公司,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发起规模50亿元的股权投资基金。二是要求省发改委尽快提出组建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的方案,新基金也是由省财政每年出资3000万元,五年达到1.5亿元的规模,同样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达到放大集资规模的目的。当前,全省既要巩固传统金融产品,更需要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尤其是在当前全省间接融资比重较大的情况下,要做好基金这篇文章。发展基金对于云南来说是首创,但沿海发达省市很早就迈出了很大步伐。所以,要加大工作力度,争取两只基金当年设立,当年见效,早日实现全省投融资体制的新突破。

第三,加快全省金融机构的发展。总的来说,云南的金融机构不是多了,而是发展不足,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桥头堡”建设的顺利推进,全省需要更加完善、更加开放的金融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坚持增加金融机构数量,完善布局,提升发展质量,鼓励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始终是云南金融的发展方向,也是省委、省政府关于金融工作的基本思路。今后一段时期,全省一定要解放思想,抓住国际金融一体化的机遇,积极吸引世界级的金融机构到云南来设立网点。前不久,我率队到英国、法国访问,介绍了云南的金融环境和经济发展前景,汇丰银行、美信集团等英、法金融机构都表示将进行回访,到云南寻找设点的商机。同时,要鼓励支持北京银行、恒丰银行、重庆商业银行等国内股份制银行来滇设立机构。要提高审批效率,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支持国内外银行来滇设点、落户。要加快推进村镇银行的组建,做到每个州市至少设立一家村镇银行,经济实力强、发展条件好的县级市都至少有一家村镇银行。要支持和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重点增强小额贷款公司放贷功能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和质量均衡发展。要深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加快金融业“走出去”步伐,富滇银行要加快设立老挝办事处;要鼓励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和省内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周边国家金融机构开展合作。要争取在年内完成地方法人保险机构设立工作,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云南省分行、恒丰银行昆明分行顺利开业。

第四,融资平台要有新的作为。对于融资平台清理工作,国务院下发了19号文件,省政府已经转发了这个文件。我省的态度是坚决贯彻落实好国务院的工作要求,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清理,积极规范”,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是“先清理、后规范”。我们将通过增加资本金、注入资产、引进战略伙伴等方式来降低融资平台的负债率,通过兼并、重组、改制提升融资平台的内部合力。省级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掌握真实情况,明确工作目标,确保清理规范工作顺利完成;金融部门要积极配合,支持全省投融资平台清理规范工作,切实保障好省级投融资公司承担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的信贷资金需求。各融资平台更要正确认识本次清理的重要意义,积极研究应对措施,探索增强融资能力的新思路、新模式。总的来说,融资积极稳妥推进,既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要防止脱离客观实际,脱离财力能力搞形象工程,争取在支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新作为。

经济发展能力第4篇

三农,工作水平全面提升。累计投入涉农资金15.8亿元用于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建设高标准农田10.69万亩,新建千万级农机专业合作社3个,泥草房改造投资5400万元,累计享受国家农机补贴1491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452台(套),农田路建设完成500公里,公路沿线风貌改造等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功打造了1个五星级村、14个四星级村和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农业综合产出能力和农民收入大幅提升。

特色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加快。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特色产业优化升级。旅游产业品牌效应日益扩大。累计投资6亿元,建设了“界江游”客运码头、中华恐龙塔、永安东湖风景区等重点旅游项目21个,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成功晋升为4A级旅游景区,安置就业1500余人。同时,嘉荫口岸在俄方口岸闭关的不利条件下,累计投资1.3亿元,先后完成了港口码头、口岸延伸公路、口岸客货监管区、口岸货运站、口岸浮箱固冰通道5个重点工程,口岸货物年吞吐能力达到100万吨,为口岸恢复通关奠定了坚实基础。

边陲名城建设初具规模。五年来,累计投资8.9亿元,先后完成专项规划编制14项,开工建设了第二热源一期工程、幼儿学校等城市基本建设43项,建设了西环路、体育路等市政设施49项,“七纵五横”城区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城区规划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累计改造棚户区8.37万平方米,城区人均住房面积突破20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2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9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0.49%。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民生及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累计投入民生资金32.96亿元,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61.6%。教育投入累计达到2.5亿元,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十二年免费教育,对14所城乡学校基础设施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在全县实施了营养餐和免费校服工程,学生福利水平全国领先。启动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了药品零差价销售。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了体育公园、射击场等体育设施,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推进全县各项事业发展。

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8391万元,实施了结烈河堤防及河道治理工程、乌云镇和向阳乡国土防护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了红光乡500亩大豆、保兴镇500亩水稻等6个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高标准农田5万亩。种植和改培北药2.6万亩。种植食用菌5000万袋,实现产值1.4亿元。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全县新增农民合作社37个,流转土地27万亩。进一步健全了金融支农制度,全县耕地参险面积达到67万亩。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完成实测面积33.3万亩。继续加大对俄农业开发力度,全年共组织赴俄农民440人,耕种俄方土地36万亩,总产值实现7500万元。2016年,粮豆薯总产量达到25.5万吨,农业总产值实现19亿元。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树立全域旅游理念,打好旅游发展组合拳。先后实施了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工程,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森林氧吧”。成立了嘉旅茅兰旅游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及伯龙瑞嘉有限公司,为今后茅兰沟、恐龙馆景区的融资、经营及开发搭建了平台。弥补冬季旅游短板,打造了江边广场“冰雪乐园”,开发了江上垂钓、捕鱼、冰雪运拥嚷糜蜗钅浚举办了首届“全民冰雪活动日”暨嘉荫县徒步行活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篇文章正在破题。

项目带动能力显著提升。坚持以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总投资3亿元,建设重点项目25个。建设了保兴镇、青山乡生态高产标准农田等涉农项目;重点推进了滨江旅游带精品景区等旅游项目;实施了教育基础设施改造、乡镇卫生院建设等文教卫生项目;实施了建制村通畅、三级公路建设、危桥改造等重点交通工程;县林业扑火营房、金地阳光小区等城市基本建设项目基本完工;历时3年的黑干流堤防工程嘉荫段已进入收尾阶段。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组建了旅游开发、城投、房地产开发等4个国有公司,成功与哈银金融租赁公司签署10亿元融资合作框架协议,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难题。

城乡建设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完成房屋征收面积2.6万平方米。实施了城区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施划停车位1857个,增设交通信号灯41个,有效解决了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开通了覆盖县城和城郊的公交线路,居民出行更加经济、便捷。巩固强化“三供两治”能力,推进自来水计量收费、智能水表安装入户,改造供热和给排水管网6公里,加大了污水处理厂、净水厂、垃圾处理场维护改造力度。实施了老旧居民小区集中改造工程,成立业主委员会19个,引进了优质物业服务公司,有效改善了废弃楼、单体楼无人管的现象。美丽乡村建设有力推进。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机制和制度建设,探索建立了村内基础设施和农田路社会化养护的长效机制。

民生事业持续发展。14件民生实事有效落实,坚持教育投入力度不减,继续推行十二年免费教育,在全县各学校实施了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省检。继续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力度,完成了中医院改制工作,县内主要医院全部回归公益性质;新建了6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7个乡镇卫生院周转房和4个贫困村卫生所业务用房,为10个医疗卫生机构购置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14种医疗设备。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出台了《嘉荫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嘉荫县人民政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8个政府工作制度,对办文办会、合同管理、工程建设程序等政府行为进行推进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积极开展行风评议,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召开城乡规划委员会会议4次,并按照法定程序,召开了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价格听证会,政府行为更加规范、民主。

坚守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底线,用良好生态促进发展。牢固树立“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发展理念,不断巩固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成果,抓好沿江生态公益林保护工作。着力做好茅兰沟、平阳河、太平岛自然保护区及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建设,加强水资源、大气、土壤的监察和监测,让嘉荫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夯实主导产业振兴这一根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着力建设全省生态农业示范县、伊春对俄贸易桥头堡、龙江生态旅游聚焦点“一县一堡一点”,做到农业以“质”取胜、工业以“效”振兴、旅游以“精”立业,形成“多点发力、多点生金”的发展格局。

释放改革开放这一动力,积极融入“龙江丝路带”。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严格规范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落实“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主动融入“龙江丝路带”建设,加快嘉荫和俄帕什科沃跨境经济合作园区建设,全力扩大以对俄合作为重点的对外开放。

经济发展能力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辩证思考

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又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发展的需要,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统一于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建设实践之中。

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必要性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正确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的正确性。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对党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打开了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新局面。市场经济体制,意味着交换主体的独立、自由以及不同社会分工之间的普遍协作。这种协作,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由市场支配的秩序,而不是政府和其他权威力量所控制。这种转变使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关系面临重大的调整,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复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调节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手段、方式和制度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必须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

其次,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体制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如何统筹兼顾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妥善解决各类社会重大问题,使市场秩序有序发展等仍需要进行长期探索和实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长期性、艰巨性,决定了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能一劳永逸,更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第三,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已经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为一个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既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它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结合,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模式和经验可供借鉴。尤其是,我们是在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特殊国情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又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自身特殊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

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积极意义

能力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能力的高低强弱,影响着实践的方向、速度、水平和质量。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中练就和提高,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起推动作用。这个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力提高了,就能坚持把握方向与创新手段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它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上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提高,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既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又不断创新手段,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点上找到发展最有效的突破口,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

第二,能力提高了,就能坚持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动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的发展,就是坚持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统一。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了,有助于做到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紧紧抓住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一实质,实现经济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统筹兼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的发展。

第三,能力提高了,就能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改革和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两手抓的能力提高了,就能够妥善处理经济体制改革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就能够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从而以改革的攻关、开放的突破去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

第四,能力提高了,就能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与发挥政府职能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随着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提高,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也会随之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更好地实现党在领导经济工作中,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等职责。与此同时,更有力地支持政府依法充分履行职责,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加快转变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管理经济工作的职能。坚持二者的有机统一,就能充分把握市场经济的基本取向和规律,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在实践中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中不断练就和提高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以下环节:

转变观念,把握趋势

观念是先导,只有实现由计划经济观念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的转变,才能适应新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目标。把握趋势,与时代的脉搏同步,就是要准确把握和适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我国改革发展的形势是,进入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关键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转变观念,审时度势,使思想认识适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潮流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在抓住战机,实现既定目标的实践中锤炼能力。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掌握本领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前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全新的实践,一所全新的学校,一门全新的功课,一张全新的试卷。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学习市场经济的新知识,研究市场经济建设中的新情况,把握市场经济的内在特点和运行规律。要深刻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市场经济的知识作为一种责任,成为工作的一种需要,养成习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认识规律,尊重规律

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基础。要驾驭市场经济,就得全面认识市场经济的这些根本特点,准确把握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要求来规范经济行为。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和快速发展。

抓住机遇,勇于实践

抓住机遇,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关键。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只有善于抓住机遇,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加快发展步伐,锤炼真实本领。要抓住机遇就必须勇于实践,要应对挑战就必须敢于创新。因此,要投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闯荡、磨练;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他人又有所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经济发展能力第6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服务经济社会 提升 能力

职业教育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这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主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之中,提高其适应、服务和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 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境

我省高职院校61所,在校生54万人,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4.2%。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职业特色更加鲜明。但仍存在着有效供给不足、结构质量不合理、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种种问题,还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1.1 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其一,政府统筹管理不够。政府、社会、学校、企业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各自为政,削弱了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二,《职业教育法》约束不强,执法不力。其三,职业教育科研力量薄弱,难以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地科研保障;其四,行业企业参与度不高,制约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

1.2 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存。产业升级形成了数量庞大的技术性岗位空缺,从南到北蔓延的技工荒需要通过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来填补。可目前职业教育却因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教学模式落后等原因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出现“就业难”与“用工荒”同时存在的怪现象。

1.3 招生难与上学难并存。职业学校的招生难已经日益显现。有的学校、有的专业教师比学生还多,教学资源闲置,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财力浪费。可同时,大量的农村孩子上不了学,初中毕业后进入社会,成为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偏低的弱势群体。

2 我省、我市“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

河北省“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新局面。具体内容包括:实施“四个一”战略重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服务业、城乡一体化进程,强化航空、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建设等等。张家口市“十二五”规划指出,今后五年是我市实现科学发展、跨越赶超和建设强市名城的关键时期。旅游服务、新型能源、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和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矿产品精深加工三大成长性产业是张市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我省我市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必然需要数量庞大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为职业教育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如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势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成效,也会成为制约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3 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3.1 以服务为宗旨,更新职业教育理念。职业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树立学校与市场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与需求对接的办学理念,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为路径,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互促互利的良性循环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职业院校只有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紧紧围绕支柱产业发展,打造服务特色,提升服务质量,才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保证,从而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体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

经济发展能力第7篇

关键词:低碳;新能源经济;绿色竞争力

面对这种恶劣气候的严峻挑战,“低碳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当前,世界各国正经受着金融危机的考验,世界的经济环境恶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在推行绿色新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将低碳新能源技术、低碳新能源经济作为新的战略经济增长点。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如何有效地提升绿色竞力,不仅是在国内同行业以及国外市场立足的制胜法宝,而且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步骤。

一、我国企业绿色新能源竞争力现状

(一)绿色化新能源水平参差不齐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牺牲为代价换取物质产出的不断增长。一般情况,只有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通过绿色经营取得极大效益的企业,或为了开拓国际市场而在生产中实施环境战略管理的企业和大中型国企才会有较高的绿色化水平,从我国的产业结构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第二产业工业,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产业化水平低,第二产业中钢铁工业和水泥工业等都是高能耗产业,绿色化水平低。2007年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费总量为4.78亿吨标准煤,占整个工业部门能源消费量的25.1%。2007年水泥制造业能源消费总量为1.43亿吨标准煤,占建材工业能源消费量的73.4%,占整个工业部门能源消费量的7.5%。

(二)缺乏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环境管理体系

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在绿色技术上的创新能力不足,长期以来,我国通过引进外资来促进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研发能

力的提高,进而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但我国大部分企业只

是一味的效仿国外先进技术,却没有真正的学习到如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包括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更为关键是我国企业对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政府以及相关的金融机构也缺乏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同时,我国大多数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尚未建立,仍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管理者思想意识落后,缺乏绿色经营管理理念,忽视制定绿色发展战略,企业的基础设施较差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三)我国的环保法规及相关环保标准落后且不完善

欧美、日本等国家经济发达,其环保法规与环保标准较为完善,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环保法规及相关环保标准与其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我国对节能减排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甚至将节能减排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但是从“低碳新能源”发展的各个方面来看.同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差距。

(四)环保政策制定滞后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常常滞后于环境问题的出现,例如:2006年甘肃徽县铅中毒事件,2008年江苏省邳州市铅中毒事件,2009年8月陕西凤翔铅中毒事件。直到2009年9月2日环保部才对外宣布正同发改委等八部委抓紧制定《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然而悲剧没有停止,2010年2月份湖南嘉禾县250名儿童血铅超标,紧接着2010年3月份湖南郴州又发生了血铅中毒事件,环保政策的制定者不能总等到污染事故发生了才开始行动。我国环保政策的制定缺乏长远规划,只是针对发生的问题出台相应政策,出现制定环保政策的短视现象。目前,在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针对能够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这种能够兼顾环保和经济利益的环保政策仍是缺乏的。

二、微观方面提升我国企业绿色新能源竞争力的建议

我国企业应该转变环保观念,树立绿色低碳新能源意识,大力发展创新企业绿色技术,将绿色化贯穿生产始终,建立企业的绿色管理机制,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转变环保观念,树立绿色新能源低碳新能源意识

企业实施绿色化管理,需要从思想意识上彻底认识到绿色化以及低碳新能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企业应制定和实施适合于本企业的绿色战略,同时还要使环保意识、低碳新能源意识融入企业价值观以及企业的经营理念中,让全体员工意识到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只有思想上的认同,才会有行动上的贯彻执行,在低碳新能源经济下,我国的企业应承担起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同时,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引导着企业按照绿色要求进行生产设计,这样可以推动企业的管理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使企业环境与发展共赢。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低碳新能源新能源技术,推动企业绿色技术的创新。

我国企业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新能源技术和低碳新能源产品,低碳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创新与应用是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也是企业提升绿色竞争力的关键,我国企业应尽早实现技术升级,加强与国际先进低碳新能源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企业要制定适用于低碳新能源产业与产品的技术标准,因此,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率先应用最先进的绿色技术的企业,会更具有竞争力,实现企业供应链低碳新能源化与进行绿色营销管理,企业可以从自身的环境战略定位出发,建立一个完善的绿色营销体系,有针对性的实施低碳新能源营销策略。未来“低碳新能源消费”市场是一个广阔的市场,企业若想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应在传统供应链之中加入低碳新能源化元素,强化对“低碳新能源消费”市场的研究十分必要,企业应使得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协作,形成一个更加科学、绿色的供应链,使产品在生产、销售、消费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而资源效率达到最高,同时企业生产的低碳新能源产品价格应该经济、合理,还要加大对低碳新能源产品的绿色促销,形成低碳新能源产品的绿色品牌效应,使消费者对低碳新能源产品、绿色产品认可,并乐意进行绿色消费以及低碳新能源消费。

三、宏观方面提升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建议

宏观方面,我国要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还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企业在低碳新能源经济下绿色竞争力的提升创造好外部条件。

(一)建设低碳新能源社会,营造全社会的低碳新能源意识

低碳新能源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国家要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节能减排工作的需要制定低碳新能源经济发展战略。在碳减排的过程中,公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制定低碳新能源战略的同时,国家要动员全民参与到发展低碳经济中来,全民参与可以使得人们对环保的宣传更加关注,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发展低碳新能源经济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实行低碳新能源生活。

(二)完善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制度,建立关于保障低碳新能源经济有效实施的法律体系

我国应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加大环境资源的执法力度和监督机制,提高环境法律制度的可执行性,要完善资源税,建立环境税收制度,发挥税收在节能减排中的调节作用。同时,为促进低碳新能源经济的发展,我国应建立一系列配套法律制度。支持企业走发展低碳新能源经济的道路,如制定与低碳新能源相关的财税政策,既可以鼓励企业进行节能技术的研发,又可以提高高能耗资源的使用成本,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新能源生产,国家还可以通过设立低碳新能源基金的方式,推动与促进企业低碳新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低碳新能源产业发展

为了持续推进节能减排,我国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将促进经济发展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科学结合,将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形成良性循环。在产业战略发展上,国家应大力宣传低碳新能源产业的光明前景,选择低碳新能源产业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加大对低碳新能源经济的政策性倾斜和扶持,使低碳新能源经济在我国稳步、持续的发展,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一大亮点;扩大低碳新能源产品的出口,鼓励低碳新能源消费方式。要科学合理的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产品结构,使低碳新能源、绿色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要提高企业装备水平,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与设备,逐步限制并最终取缔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生产,积极的发展绿色、低碳新能源产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整体国际竞争力。

(四)参与国际环境标准的制定和推广,进行环境外交

经济发展能力第8篇

内容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赖于生产力的智能化及其应用。生产力的智能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重要,特别是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如何充分利用生产力的智能化为人类造福,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任务。

关键词:生产力智能化 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 影响

问题提出

马克思(1971)曾经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生产力智能化能渗透到各个经济活动中,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因此,生产力智能化发展趋势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生产力智能化能够节约资源

在传统西方经济学中,资源包括了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种基本资源具有排它性,当所有这类资源转移到提高一种物品产量的同时,就会相应减少另一种物品的产出,这就是替代性。替代性是一个基本经济规律,在一定情况下要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的配置总是有一定的限度。而信息这种资源具有一种特性――共享性(严耕,1999)。不过要受到物质载体的限制,不能独立存在。网络的出现突破了这种物质载体的限制,大大降低了信息的传递费用和搜索费用,使得人们可能有效地搜索信息,从而在经济活动中有效地分配有限的经济资源。因此(有用的)信息无形地附在各种有形的经济资源成为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第一,生产力智能化节约能源。经济学家认为,通过加大信息资源的投入,或人们智力与知识的投入,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各种物质资源和能源的投入,并减少物质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从而转变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大量数据表明,信息网络化程度越高,物质能源的消耗就越低。

第二,生产力智能化节约人力资源。经济学家们建立经济增长模型一般采用三个要素: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而资本又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使得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应验了马克思(2001)关于“劳动者从生产的流程解放出来”的预言。网络经济的到来将体力劳动减少到更小的程度,脑力劳动成为人类主要的劳动形式,从事科学研究和其他脑力劳动的人员,成为社会生产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网络经济对人力资源的节约作用还表现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第三,生产力智能化节约资金。网络与信息的完美结合更好地解决了社会经济活动中资金流的问题,信息代替货币以更廉价的方式传递,加快了资金的流通速度。主要体现在电子转账系统、电子货币的出现和普及上。据统计,我国每年在途资金高达300多亿元,而美国用于周转的在途资金只有5亿美元左右,仅相当于中国的13%(乌家培、纪玉山,2000)。

生产力智能化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网络经济可以提高信息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相互结合的程度,增加其他生产要素的信息含量,并且使其它要素配置更加合理,从而提高生产力系统的整体素质和利用效率。信息、管理、科技等软要素起到调节配置其它要素,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当网络成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应用到劳动中的时候,劳动者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进行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网络信息产品和网络信息服务可以创造GNP,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产值的年增长率是传统产业的3-5倍,是国民经济增长的2倍。在1995-1999年中,美国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要归功于信息产业。据日本通产省预测,其信息产业以年均13%的增长率扩大其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己经成为对日本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我国1999年信息产业国内生产总值虽然只占GDP的3.4%,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却已达到10%左右(张德斌,2001)。网络经济还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知识和技术的投入比重逐渐增大,物质资源投入比重逐渐降低。网络经济本质上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将由外延增长为主向内涵增长为主转化。

生产力智能化减弱经济的周期波动

经济周期是以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活动总水平的波动。马克思(1975)指出:“现代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及其所特有的物质技术关系,是产生经济周期波动最根本的、具有物质性和本源性的条件。”经济周期波动是现代工业所特有的生活过程。网络经济的直接性可以极大减弱经济的周期波动,它缩短了生产到消费之间的迂回路径,弥合了产销鸿沟,从而更好地抑制经济波动。

同时,网络时代,新技术、新知识,及其获取方式的创新速度,要远远快于传统工业技术革新的速度,导致新行业、新市场新需求不断涌现,成为决定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再者,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优化了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功能,弥补了市场经济价格机制失灵的缺陷,也使得经济运行趋于平稳。网络的出现减少了交易的许多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度和传输量,从而使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产业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幅度缩小,使经济增长的升跌幅度减小。

生产力智能化优化社会的经济结构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经济结构作为社会的原生结构决定和制约着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并构成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即社会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社会经济结构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1972)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生产力智能化优化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力智能化使劳动力和资金在整个要素中的比例不断下降,技术和组织要素的比例不断上升。研究表明,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资至少能为社会带来 30%的收益,而新机器设备等有形资本投资只能带来8%-10%的收益。近年来频繁出现的知识经济概念,实质上是突出科技和管理在生产要素中的作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提升科技和管理在生产要素中的地位。

历史上,产业结构的每一次重大变化或调整,都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带来一系列的新产业群。科技进步,尤其是新兴技术领域的开拓,必然会导致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导致新产品的不断出现。随着新产品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逐渐形成新的产业部门。另一方面,生产力智能化可促使产业结构向工业化、信息化方向转变。生产力智能化刺激需求结构,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对需求结构具有十分重要影响生产力的智能化使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生产力智能化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给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带来重大影响,特别是凝聚高新技术、有很大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在科技,希望也在科技。通过生产力智能化,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形成合理的规模和结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

生产力智能化影响现代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力的不断智能化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趋向平等化、合理化。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元化。首先表现在劳动者越来越有机会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一方面,生产资料所有者正在由相对单一的“公有制”或者“私有制”变为公有、国有、个体私有、合伙、股份等多种所有制;另一方面,占有股份的人数占社会人口总数的比例越来越大。其次,表现在产生了人们获得生产资料的有效运行机制:由于以智能化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市场机制在各种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通过股票市场获得生产资料所有权已经成为一种灵活的、操作性很强的机制。在这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多元化”的过程中,劳动者尤其是“白领”劳动者越来越多地成为生产资料所有者。随着“白领”阶层人数的增加,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比例也会大大增加。这种多元化实际上意味着要求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平等化,这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所决定的。

第二,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趋向平等化。突出表现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在生产组织内部,由于生产中操作知识和技术方面的需要,劳动者中白领阶层的比例不断扩大。由于生产资料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分离,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生产资料所有者逐渐失去了以往高高在上的生产指挥者的地位,而作为劳动者的白领阶层则逐渐成为生产活动的主导者,甚至成为生产的指挥者;在生产组织的结构方面,出现了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的转变,等级和层次越来越不明显。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生产组织中原有的上下级关系转变为平等的关系,由封闭在某一岗位中的同事关系转变为相互平等的“网络化”同事关系,由执行自己并不十分了解的命令转变为参与式的工作,由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与其他人同步转变为充分理解公司的意图和合作的知识,从而达到一种工作上的默契;在生产组织相互之间,大生产组织与小生产组织也不再是一种完全的“大鱼吃小鱼”的竞争与吞并关系,而更多地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是一种更加“平等”的双赢关系。

第三,产品分配更加合理化。由于生产力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产品分配不再是单一的“按资分配”或“按劳分配”,而是多种分配方式。在这种分配关系中,劳动者可以分配到更多的与劳动需要有关的消费品,有些产品既是生产资料,又是消费资料,如电话、电脑、汽车等,因此,也使产品分配更加合理化。

结论

综上所述,生产力智能化使现代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并且还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的总趋势是生产关系的平等化、合理化。历史经验表明,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带来了一次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新的宝贵机会,失去这个机会,将使我国在信息时代再度落后。所以,抓住机遇,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生产力的高度智能化,促进我国的繁荣发展,是当代中国人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人民出版社,1971

2.严耕.终极市场-网络经济的来临[M].北京出版社,199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人民出版社,2001

4.乌家培主编,纪玉山等.网络经济[M].长春出版社,2000

5.张德斌等.网络金融与风险投资[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