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设计

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设计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2 09:14:48

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设计

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设计第1篇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实效性

一、课案存在问题

教研活动中听了很多课,总是觉得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较差。客观地说,有多方面原因,总结起来有两方面原因: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本文仅从教学目标方面论述,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主要原因如下:(1)三个教学目标缺失。只追求知识目标的实现,忽视能力目标的实现,没有情感目标的实现。(2)三个教学目标孤立。在课案设计时缺乏联系,影响整体目标的实现。(3)三个教学目标实现次序混乱,忽视三个教学目标既有递进关系,又有机融合一起。(4)完全脱离教学目标。课堂上随意发挥,自我感觉良好,实效性很差。

二、三个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在备课时教师都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上思考、写教案,但真正能落实的并不多,这必然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除了要排除职高学生的学习状况对老师的影响等因素外,要重视三个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在教授新概念时,避免过于急切的做法:先按教科书叙述一下,之后就是新知识的反复应用。如果没有讲清楚新知识是从哪里来的,知识目标看似实现,实际上没有实现。数学概念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在新概念课中要设法呈现概念形成的生动过程,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课堂教学中对新概念应概括其本质意义,需要适当拓展。教学时要重视对一些感性材料的认识、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过程,需要耐心引导,从而形成新概念。这样的教学既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又能形成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讲完新概念后,再转入新知识的应用,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自然而有效。另外,有的教师把重点放在做习题上,就是讲完新概念以后,紧接着进行大量习题训练,这是急于落实能力目标的错误做法。知识目标都没有很好实现,何谈能力目标的实现。教师要重视课本例题,因为课本例题是编者精心挑选的,需要实现老师仔细推敲体味。教师补充例题,要注意跟新知识有紧密关联,很好地促进知识目标的落实。只有当知识目标落实好了,才有可能有效落实能力目标。教师要充分利用例题和习题,把知识应用的途径和作用讲清楚,教师要考虑课本上安排例题的意图,课本的解法是否符合学生思维实际,有没有更好的解法等。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找到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切入点,发挥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互相促进的作用。

对于巩固新知识的习题课,部分教师的认识存在问题,总认为很容易,能讲清楚就好了。事实上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如何有效达到能力目标。首先,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需要课堂里一点一滴积累而成。教师平时要非常重视能力目标的有效实现和精心设计能力目标的实现。其次,能力是通过知识综合的应用培养起来的。教师要精心设计例题、习题,重视挖掘其作用。此外,注意实现教学目标的次序。如果发现知识目标没有落实好,则要立即采取措施落实,不急于达到能力目标。习题课上教师要重视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更要思考背后所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应用新知识时,要重视新知识和其他知识的联系,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重视利用一些开放的或者有挑战性的问题落实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会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学课上教师要避免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离题太远。课堂上切忌随意发挥,不注意内容难度、不协调实现教学目标,自我感觉良好,而实效性很差。有效实现知识目标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一切影响知识目标实现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落实能力目标要符合学生实际,注意内容难度,注意学生必要的知识技能得到良好的训练,能力目标才能找到落脚点。有效实现情感目标的方法多种多样,注意平时多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有效引导和教育学生,让学生乐于学习、努力学习,同时挖掘体现数学的美与价值的材料。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充满情感的。遗憾的是有的老师往往淡化了情感目标,可能老师认为情感目标比较抽象,很难把握,缺乏素材、缺乏联系。事实上除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外,还可以挖掘很多,比如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注重数学教学的文化功能等,这对学生的成长和继续发展作用巨大。

实际上在数学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倾注了感情,只是还需要进一步激发,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例如在教授“对数”时,考虑到对数概念比较抽象,转换很不习惯,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对数概念的本质设计一个暗语游戏(用对数表示一串数字,代表某种意思),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容易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主动学习。充分认识到情感目标的有效实现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巨大作用,只有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目标协调实现了,才真正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个教学目标有递进关系,同时有机融合一起,设计教学目标应当重视学生发展,少些追求短期效应。每一堂课教学目标侧重点可能不同,但每一堂课都必须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只有有机处理好三个教学目标,较好地落实,才能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也是一种对教学的反思。

参考文献:

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设计第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 贯彻落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17-01

高中政治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一切教学的目的在于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与学习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地位的有机和谐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究教学新方法,创新教学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胜任时代赋予人民教师的伟大使命。

1 正确处理高中政治课堂的设计与实施之间的关系,是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内在要求

课堂的设计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一堂优秀的课离不开一份优秀的课堂设计。因此,有了一份优秀的课堂设计并不等于就有了一堂优秀的课。在现实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总结教育经验,正确处理课堂的设计与实施之间的关系,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在高中政治新课改培训时,李英姿老师在专题八中讲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李英姿老师这堂课的优点很多:在导入新课时结合了大量而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图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个政治学习研究小组学生的演讲也十分精彩,真正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学逻辑严密,师生互动很好等都是这堂课的优点。这些优点有参考和学习价值,有利于正确处理课堂的设计与实施之间的关系。

李英姿老师的这堂课也有许多缺点,如:身体语言单一,过于严肃,学生讨论时间过长,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不充分,提问学生的数量和问题时间太多,而针对个别学生回答的问题的评价太少,重点难点不够突出,没有结合学生自己身边的实例而过分重视大量图片展示教学,这些缺点都不利于学生新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不利于真正做到正确处理课堂的设计与实施之间的关系。

李英姿老师这堂课的以上所述缺点启示我们: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被已有的课堂设计所束缚,要善于在活生生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扬弃课堂设计思路,不断补充已有课堂设计的空白。要适时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辩证关系,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设计与实施的和谐统一!

总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得失,要善于克服多种主客观因素对正确处理课堂的设计与实施之间的关系的负面影响,从而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课堂的设计与实施的和谐统一!

2 正确把握高中政治新教材中所出现的“某些概念和定义”,是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一环

在现实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新教材中所出现的“某些概念和定义”,让学生在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实际的基础上科学高效地学习新的概念和定义。比如在“神奇的货币”这一课中,课标的内容目标要求是“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课标的提示与建议是“对商品交换中没有货币会发生的困难进行分析,说明货币的作用;以金银、纸币、账面结算为例,归纳出货币的基本职能;演示使用支票、信用卡、外汇的情景;讨论‘金钱万能’吗”。

从课标的表述可以看出,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经济生活现象入手,揭示货币现象的本质,明确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并正确看待货币的作用,既有知识的要求,也有能力的要求,最后还要求落实到树立正确金钱观这一思想教育目的上。因此,教材的线索是清晰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教学资源的选择、探究活动的设计等都应该围绕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展开。至于教材中出现的商品的含义、商品的二因素、货币的派生职能、外汇的构成和作用、人民币的币值的变化及其影响等则是非重点,它们不应该作为共同的基础性要求扩充给全体学生,否则两个课时一定教不完。至于这些知识如果有学生感兴趣,可以作为提高性要求,在选修教材中得以体现。

总之,要让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和态度,而不是死记硬背新教材中所出现的“某些概念和定义”,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整合教材,不断创新对新概念的理解处理和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在反思和总结教育得失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新教材中所出现的“某些概念和定义”,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地把新教材中所出现的“某些概念和定义”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要贯彻落实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和谐的高中政治新课改理念,就要防止教师使命的“淡化”

“作为一名当代中国的教育者,不但要有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高度热情,还应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才能自觉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这是大家的共识。”[1]因此,要实现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和谐,就要防止教师使命的“淡化”,教师要正确科学地认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之间的和谐关系,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使命在于引导学生主体正确科学有效地进行学习,而不是教师强迫学生学习!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真正起主导作用,同时让学生始终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任何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要真正做学生的引路人,始终不忘教师的教育使命和职责。总之,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得失,真正做到要实现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和谐,就要防止教师使命的“淡化”,这样才能真正适应新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而作出应有的最大贡献!

综上所述,要真正贯彻落实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新理念,就必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到正确处理高中政治课堂的设计与实施之间的关系;正确把握高中政治新教材中所出现的“某些概念和定义”;要贯彻落实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和谐的高中政治新课改理念,就要防止教师使命的“淡化”的三方面辩证和谐统一,从而真正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设计第3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标理念;落实

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师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生物课程标准指出四个教学基本理念:实施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本文就针对如何落实生物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进行几点思考。

一、新课标理念下的生物教学

1.更新教学理念,适应新课标要求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获得探究知识的能力是新课改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结果”“重理论轻实践”等片面的注入式教学观念,积极采用问题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关注学生主体学习地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的研究性课题,引导学生开拓思维,主动探究知识,摆脱传统教学思维定势习惯,让学生在探究中激活思维,提高探究能力。

2.坚持生物课标的主体——探究

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探究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的主体,在问题面前不再是教师灌输式的答案,而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究,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等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保证一定的探究课程,提高学生探究的质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探究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探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生物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生物实验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究课题,在初中生物实验中有很多材料可以由学生自己准备,并设计一些小实验,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与操作的探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生物新课标在生物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1.创新教学方法,适应新课标理念要求

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实施方法举例:

(1)问题教学法

课堂教学中问题是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问题是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出发点,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重视问题教学的运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创设一定的开放性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学习了“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请同学们设计在五一的时候让开放。这个任务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设置的,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不仅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还能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对实验设计的思路、过程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实验的成功,不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还促使学生积极地动脑思考,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探究式课堂教学

科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体,更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而生物学又是自然学科,更需要学生去探究发现。而探究性教学亦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方式,在探究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不仅能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多领域融合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2.改革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

课程结构体系的科学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科学地设置课程要做到:

(1)要注意理论的授课与实践的应用相结合,合理安排课时,促使理论课堂与实验课堂相得益彰,有效结合。课程设置中还要关注学生,让学生重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更得心应手。

(2)教学内容的设置要紧扣教材,准确解读教学大纲,合理安排设置教学的部分,同时也要善于开发课外资源,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源,开阔学生的学习领域,而不是局限在教学之中,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学必须从传统的教学中挣脱出来,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静.新课标下创新教育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探索[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2(19).

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设计第4篇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0—119—01

物理教学目标是关于物理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落实物理课程目标是实施物理新课程的关键,其途径是将物理课程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师生通过一系列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最终实现物理新课程目标。因此,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确定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整个物理新课程目标的实现。

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来谈一谈课堂教学目标的转变到底对我们的物理教学课堂发生怎样的改变?这是原来的《教师参考用书》中的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同;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一、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叙写我们可以从结果性目标,体现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出发

1、结果性目标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实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课,我们预想学生通过学习,能从几个实际的运动(如随手抛出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释放一片羽毛,用牛顿管演示下落的小铁片)中指出哪个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能说出在空气中静止释放一个小铁球是自由落体运动的原因是空气阻力是次要因素,可以忽略;能抽象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运动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能说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取值9.8m/s2,方向竖直向下;知道地球上不同的位置重力加速度不同,同一地方的不同物体具有相同的重力加速度;能熟练地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和位移关系公式;能熟练应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答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问题。

2、体现性目标 也叫参与性目标,就是指学生在物理课堂中参加的活动、设计、实验、计算的参与程度。《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课的参与性目标有:能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测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两人一组能用一把刻度尺和秒表设计出测定反应时间的实验方案,按步骤进行操作,分别测出自己的反应时间。能从实际问题情景中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模型,能从所给的几种具体的实际运动中识别出自由落体运动。

3、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不明确规定学生在学习完成后所应达到的结果,强调学生与情境的互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的智力工具的发明,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实验和实际事例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其运动性质的思想方法,体会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物理学的实验科学特点。

二、教学目标确定以后,实际叙写的时候,还要考虑以下几点

1、行为主体 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要从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原有基础出发,确定合适的教学“最近发展区”,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2、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物理课程标准中对行为动词也做了界定:了解、认识、理解、应用、独立操作、经历、反应、领悟等等。

3、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第四,表现程度。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来评价和度量学生的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教学目标不仅要适应时代对物理教学的要求,而且要从学校、班级、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调高目标,以适应学生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目标,使他们学有所获,也体验到成功感。

三、基于以上想法,我把《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设计第5篇

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因素,本文拟就素质教育观念下的这些设计作新的审视.

一,对教学目标设定的新审视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教学过程是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当前的生物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已向素质教育的要求迈进了一大步,如仅以认知为课堂教学目标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离素质教育的要求尚有差距.素质教育首先要有教学目标的素质化.

一是教学目标重心应向非认知领域转移.当前,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大多仍是以认知为核心的,非认知目标仍是一种附属和点缀.表现在一方面目标设定中非认知目标往往可有可无或空泛含糊;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定向,调节和评价大多以认知目标为依据,学有余力时才顾及非认知目标,或者有人听课时才"贴"一些标签.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诚然,作为基础教学而言,认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创新的基石,没有一定的知识具备,缺乏必要的基本技能,即使有着创新的火花也会熄灭.但在创新机制中,基础知识主要提供的是材料支持,相对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非认知因素来说,它是较为被动和次要的.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知识并不难,人们常常可以直接应用前人创造的成果,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造,难得的是好的创意.因此,把教学重心从认知向非认知(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就成为一种必然.

二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面向全体学生.目前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大多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差异性.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其学习目标是相同的,这种按统一标准设定的目标,必然难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另一基本特征.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也是一种资源.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并针对这种差异因人定标,因材施教.要制订面向全班每个学生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现实的,但制订分层的教学目标则是可行而且必要的.

二,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的新审视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学难点,是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难,包括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由于学生难学致使教师难教.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目标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教学重点,难点的多样性.但目前我们所见到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中,重点和难点设定几乎都是在认知领域,很少见到有非认知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的.当我们把教学目标从认知向非认知扩展的时候,也需要重点和难点的相应扩展,当我们把教学重心从认知向非认知转移的时候,也需要重点和难点的转移.人们在目标扩展和转移的同时,重点和难点的按兵不动也反映了人们观念并没有真正的转变.

目标的多元化要求重点难点的多元化,非认知目标比认知目标的落实更重要更困难,更难见效,因此在许多时候我们的重点和难点应该是非认知领域的.如高中生物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等部分内容,如果仅从认知角度来看,只需几句话就可概括,然而这些部分的教材内容中却包含了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如科学实验的思想和方法,这理应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三,对教学策略设计的新审视

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多年来,广大生物教师在教学策略上进行了不少实践和创新,不断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这无疑体现了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的素质教育特征的.但由于教师"自我中心"意识的顽固和沿袭传统的惰性的影响,或者是由于缺少切实可行的操作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的状态还未从根本上加以改变.例如,"自学辅导法"不失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一种好的方法,但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时往往是帮助学生确定好学习目标,同时将教材的知识内容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要求学生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由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程序,学习计划都是教师帮学生订制订的,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定向的机会.教师期待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着教师指定的目标和思路进行;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也是依据教师制订的学习目标,教师的评价指标和准则来完成.又如,"引导发现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亲身实证的知识,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也是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但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学生往往已不需要对材料信息进行收集,选择和甄别;在"发现"过程中也不会遇到困境和挫折,也没有新的思路和方式;"发现"的结果自然也都是教师所预期的.这样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无从得到真正的体现.

根据素质教育的特征,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应着重思考下列问题:

一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如:①引导学生自我定向.思考如何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程序,制定学习计划,为自主学习定向.②引导学生自我探究.思考如何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基础和习惯,水平和能力,去读,想,做,说,议,画,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自主活动,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科学结论.③引导学生自主评价.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基于对自己的认识,依据学习目标和自身的评价指标和准则,对自身的学习目标,策略,方法,计划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进而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④引导学生自我调控.思考如何让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寻找学习差距,考虑如何改 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策略和方法,以促

进目标的达成.⑤引导学生自我激励.思考怎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激励自己战胜困难,获得学习成功,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班级授课制下,如何使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有所提高发展,最基本的一条准则,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由于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学习起点(包括动机,态度,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落差较大,课堂教学起点准确定位是保障不同层学生都吃饱,吃好的关键.习惯的"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实际上是以优等生为教学起点,放弃了中下等生的教学,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出发点,但最终以落脚优等生为归宿.有的教师提出"抓中间促两头",以中等生为教学起点,这比起"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来得公正一些,但这是以优等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部分无效和低效学习时间为代价的.因此,在班级授课制中,没有分层的教学过程是难以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的.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积极创设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的机会,如设计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的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设计分层次的练习和作业,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安排难易适中,梯度明显的练习或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学情,有弹性地加以选择和完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学业成就评价方法,以增强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四,对教学媒体选择的新审视

教学媒体是教学设计中要涉及到的物质条件.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涉及的教学媒体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先进.除了传统的挂图,模型,标本及实验设备外,录像,投影,录音等设备也已广泛地进入了课堂,多媒体运用也已不再是新鲜的事.但从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要求来看,还需要在教学媒体设计上作进一步的拓展.

一是要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创造更丰富的物质条件.我们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少实践活动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我们的教材与国外的相比,实践方面已明显不足,而在我们相当部分教师的教学中实践又被大大削减了,许多学生实验变成了演示实验或教师讲实验.如果不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成了空话.

二是要重视研究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在信息时代具有其他工具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各种公开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已不鲜见,这些多媒体的课件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大多数课件在交互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中足,直接带领学生网上冲浪的更少.因此在研究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时,要在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上花功夫,特别要尽量创造条件进行网上的教与学.如带领学生到网上去收集信息资料,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设计第6篇

一、学生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学生有了浓厚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1.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堂引言、小故事、实物模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多种情景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通过感知这些神奇的变化,动脑(问题的实质)、动口(描述实验现象)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

2.兴趣的形成往往是通过满足感的实现而实现的。在平时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好的思路、好的解题方法、好的设计判断、有新意的理解或解释、好的学习习惯等,在课堂或课外及时做出表扬和正面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哪怕是不完整或不正确的回答。使学生有一种被肯定的满足感,激发学生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环节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1.明确每节课的三维目标任务。三维目标不是写在纸上看的,而是切实成为课堂教学实现的目标,教学设计通过哪些方法和措施来落实三维目标?如何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如何检测学生目标的落实程度?等问题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这些问题的恰当处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2.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思维。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能力的提升,而能力的提升重在激活学生的思维。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景。达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情景交融”等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如氯气的泄漏、洁厕净与漂白精的混用,当地的大气及水污染、各地的铅污染等,对这些素材有针对性地使用,可做为问题的引入,或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联想,拓展思路,活跃思维,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3.注重课堂教学落实。课堂教学不论如何实施,是以学生的掌握和运用为最终目标。不管课堂如何精彩和丰富,学生眼高手低只说不做,则谈不到有效教学。课堂内有目的地让学生多说、多写、多问为什么、多分析解释等,从中发现学生知识掌握中的漏洞,知识理解中的偏差,解题思路的灵活性和规范性,题意理解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书写叙述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教学有效性的落实。不能因为课堂教学任务重时间紧而忽视课堂中学生的检测和纠错。同时注重学生作业的错误的分析和纠正落实。

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设计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过程与方法;准确理解;有效落实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57-02收稿日期:2016-05-19

多少年来,我们强调教师要把“授人以渔”作为自己教学的重点目标,这个“渔”即获取知识的“方法”。新课改更是要求教师把“过程与方法”当作每节课要完成的“目标”之一,更加明确地要求教师“授人以渔”。可是到目前为止,部分教师对这一目标的理解仍然存在着模糊现象,一般把它理解为教师教的过程和教师所使用的方法(即教法),与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方法”混同起来。这一误解,不仅使这一目标没有了被落实的可能,更使新课改的精神难以被落实。

一、如何理解“过程与方法” 与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目标的设计理念一样,高中语文仍然从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三维目标),通过三个方面要素的融会整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落实到目标体系中去,意味着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学习过程,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事实上,实践的过程和适合自己学习个性的有效方法是获取新知、全面提高能力的保障,是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之必需。课程目标直接强调或蕴含着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因素,例如,“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这里特别强调过程意识,同时也包含方法因素。为什么要重视“过程与方法”,这是由国家新时代的育人标准决定的。有观点认为: “(新时代的)学力指的不应是靠灌输、训练得来的死记硬背的知识,而应是‘活’的能力。它不是指学习结果,而指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不同于学习后获得的能力或达到的水平,而更反映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符合新时期需要的认知。

我们不是主张去知识化,任何学科都有自己赖以存在的知识体系,掌握必要的知识,是获取相关能力之必需。确保语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前提是教师个人的多角度课文研读,一位连教材、课文都无法进行独立阅读、欣赏的语文教师,是一定设计不出有训练价值的语文课的。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任务是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知识积累,不注重积累的语文教学,首先是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

但是,“教学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学习”,对于初高中学生,我们强调的是不能止步于知识的传输,而要使学习上升到方法的习得、习惯的养成。“教懂”课文不是目的,培养与训练能力才是目的。这个能力的获取,不是靠“教”能够实现的。所以新课改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据此,在课堂教学方面,从理念到手法,从教案(学案)的整体设计到细节的精心安排,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到课堂教学结构,都必须而且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组织与开展属于学生的大量语文实践活动。这就是所谓的“学生活动充分”,也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充分占有时间的前提下,学生去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进行语言学习、技巧习得、能力发展、思维训练。

新课程强调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这个“过程”不是教师的讲授过程,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个“方法”不是教师的教法,而是学生的学法。教师要把认识事物和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实践中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如何落实“过程与方法”1真正实现教师、学生、课堂的转变

一些教师不能恰当理解或者难以在课堂落实这一目标,问题的根源依然在以教师为中心,不舍弃“行之有效”的应试模式,对新课标有着潜在的抵制,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等新课程理念依然停留在口号上。新课程要改变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要真正落实新课标“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必须实现“五变”,即变“讲堂”为“学堂”;变“教本”为“学本”;变“装知识的容器”为“学习主人”;变“知识传授”为“学习能力培养”;变教师这个知识的拥有者为终身学习者,学

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激励者和帮助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而这一根本性的转变,第一责任人就是教师。

完成了转变的教师,备课就是站在学生的位置,从学习者的角度,面对要达到的“目标”(学生的),帮助学生寻找路径与方法。课堂学习,就是要让学习者明确要达到“目标”需要经过的路径(过程)和所需要的方法,并由此让学生掌握要达到此类目标应该经历的过程和需要采用的方法,获取经验,并逐步形成理性认知,触类旁通。

2教师要不懈追求、不断学习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目前一些地方新课标落实中出现了矫枉过正现象,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导致新的形式主义。“以学生为主体”,在一些人看来就是让教师走下讲台,让学生自己去学,学生怎样的举动,都是“好、很好、非常好”,这是一种彻底的误解。“无师课堂”也绝不是“没有教师”的课堂,而是强调教师不再去包办和代替学生的学习。 新课改要求“教师”变“导师”。只要稍微关注“导师”的作用,就会明确。新课改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有相关科目的知识,更要有获取相关知识的方法与技能。教学不再只是呈现知识,而要教给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方法。 简而言之,就是教师不仅要掌握(其实是不断学习)语文教育教学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更需要不懈探究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方法,“自觉觉他,自度度人”。

3准确把握学情,以学定教

有教师急于讲授,说是由于学生基础差,故而只能讲。这里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学情,并据此确定恰当的照顾到全体的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殊不知,如果学生真的学习困难,即便是教师讲述了,学生依然不会达到目标。不仅自己劳而无功,带给学生的也会是更多的负面情绪。

面对海量的知识,教师们都明白教知识是最省力的,但这不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教师一定要顺应变化了的形势,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质疑、探究、获取知识的“方法”。越是“潜能生”,越要教给方法。

三、结语 收获就在过程中。重视“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的创新之举,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重视“一维”目标是落实“三维目标”的枢纽、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北京教育学院语文教师培训课程指南项目组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课程指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设计第8篇

关键词:HPS教育;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

48(2006)12(S)-0015-2

1 HPS教育理念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不仅注重知识与技能这个维度,而且注重从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标准“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提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从而使学生不但学到科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HPS教育正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一个重要途径。

HPS(“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的缩写)经历了由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即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到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 (即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发展过程,主要是指“把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的科学课程中,以期提高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3]

不少专家针对落实科学教育中科学本质的教学提出许多不同的模式,本文主要介绍孟克与奥斯本的融合模式。这一模式由英国学者孟克与奥斯本提出,其理论基础注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如何认知的认识论问题,便于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及教师对课堂的管理。这一模式将教学过程大概分成了六个阶段:

(1)通过演示,让学生注意到某一现象,由此产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2)引出学生的观点;

(3)学习历史,让学生了解问题产生的真实背景、当时科学家的不同观点等;

(4)设计实验;

(5)由教师介绍当代的观点,即教科书上对此种自然现象的解释;

(6)总结、评价[4]。

以上就是HPS理论的一些主要观点,接下来,本文将用HPS理论的融合模式来设计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一节的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来具体展现HPS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 教学案例

“司南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1》中的第三章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教材分为:1、科学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2、自由落体加速度;3、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回眸等三方面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阐述。笔者以为在处理本节教材时,可以将第三节中的有关此问题背景的部分相关历史内容糅合到第一节中进行讲授。

(1)演示某一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让一同学一手拿小纸片,另一手拿小钢球,双手举至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松手,看看纸片与小钢球谁先落地?将纸片捏成团结果又如何?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2)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查找的材料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同学们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相关材料)。

同学甲:重的物体下落快 (例:一团棉花和一块石头下落的现象)

同学乙:轻的物体下落快 (例:一小粒石子和一大张纸片下落情况)

……

(3)介绍产生此问题的背景信息及当时科学家的不同观点(教师可结合多媒体资源进行讲解):

在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即重物比轻物先落地。此后1900多年,很少有人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到了16世纪末,伽利略对此提出了怀疑。伽利略认为如果重物比轻物下落快,那么,把重物和轻物栓在一起下落,重物会被轻物拖着而减慢,轻物则会被重物拖着而加快,栓在一起下落时对应速度应小于单个重物下落速度。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重物和轻物栓在一起,所受总重力增加了,那么对应的下落加速度应比单个重物快。

伽利略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出发,推出了矛盾的结论。那么,究竟是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4)激发学生自己设计试验,进行探究。

教师指出为什么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快?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快?可通过前面的演示启发学生想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使得物体下落问题变得复杂,同学们可以根据现象,结合已有知识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

(5)教师讲解教科书上对这种自然现象的解释。

教师介绍教材的实验(如下图),并引导学生做“牛顿管”实验,由“牛顿管”实验得出:没有空气阻力,只有重力作用时,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在此阶段教师并没有简单断言某一科学观念是正确的,而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体现了当代的科学观:“采用工具性的观点,即现代自然现象的解释是更为精确的预测、更清楚的解释或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6)总结、评价。

从实验仪器的选取、实验方案的猜想、实验步骤的设计等方面,将学生设计的实验与教材上的实验进行比较、评价,得出结论:

①物体不受其它因素影响,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②轻重不同的物体自由下落快慢相同。

从上面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看出:HPS理论将科学史、科学哲学及科学概念或理论的学习有机结合,在问题情景中让学生进行探究,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此种教学拉近了学生与科学家的距离,让学生认识到了一个个“真实”的科学家,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加深了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当然,HPS教育理论并非适合所有的物理课教学,所以,在应用此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选择。此外,在适合用HPS教育模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灵活取舍和适当调整,如果生搬硬套,反而有违设计者的初衷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moe.省略/,2001年7月.

[2]廖伯琴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3、4]丁邦平.国际科学教育导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330、348-354.

[5]廖伯琴主编.国家教材《物理》(必修1).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