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当地的经济发展

当地的经济发展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1 17:17:54

当地的经济发展

当地的经济发展第1篇

关键词:旅游开发;不利影响;对策

梁子湖是全国十大名湖之一,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它南北长82公里,东西长22公里,常年平均水深3米,湖面面积42万亩,梁子湖99个岔,四周伸展分别与武汉、咸宁、大治等交界。湖泊汇水面积2085平方公里,进水口300多个,出水口仅有长港一处,并受樊口、磨刀矶两闸控制,出水水流通过90里长港直注长江。梁子湖(岛)生态旅游区规划面积358平方公里,地处鄂州市域南部,东与大冶市交界,西与江夏区毗邻,处在武汉市、黄石市、黄州市、鄂州市、咸宁市、大治市、江夏区六市一区的中心地带。距武汉市65公里,黄石60公里,咸宁70公里,水陆并进,交通便捷。

1 梁子湖旅游发展的实践

1.1 旅游开发现状

在基础设施方面,目前,樊湖公路已投入使用,长岭旅游码头完成了二期工程。供电现有10kv主干线二回,10kv公用配电所4座,梁子岛35kv输变电站已完工。梁子岛现建有梁子电讯支局和邮政支局各一座,程控装机容量500门,已建立移动电话数字基站,总投资15万元的环保型水冲式旅游公厕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有自来水厂(日产2000吨),硬化道路3公里,完成了梁子湖航标工程和航道疏流工程。

在承接服务方面,梁子岛现建有星级标准的梁苑宾馆、宏达宾馆、梁子岛度假村、七星山庄等,家庭特色旅馆50多家,岛上接待床位2000多张。三家水上客运公司共有5人座快艇30台,20—25人座快巴20台,50人座快巴1台,80座豪华快巴两台,日运送能力可达1.5万人(次)。

1.2 旅游实施现状

自从2002年梁子湖陆续开始大规模开发以来,其旅游活动出现了极速的增长。尤其2008年省级公路梁湖大道正式开通以后,大大缩短了由武汉市区到梁子湖旅游区的距离。在政府大力吸引外部资金投资的扶持下,旅游基础设施大规模兴建,梁湖宾馆、梁子湖生态农业园、梁子湖高尔夫俱乐部都为吸纳旅游者提供了场所。另外,梁子湖的主打农产品武昌鱼,大闸蟹等已在农产品农贸会上为众人所知。时下,秋季去梁子湖品鱼尝蟹已经成为武汉市民最热的休闲选择了。根据武汉市2008年最新统计年鉴,旅游产业对武汉市gop的贡献值已经达到了10.4%。旅游业日益成为国内生产总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梁子湖旅游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2.1 有利影响

(1)提供就业机会。政府大量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如投入4亿多元修建梁湖大道以及其他的基础设施,给农民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武汉统计局数据,江夏区农民的纯收入已经从2002年的3246元上升为2008年的5388元。另外,在政府投资乘数的作用下,必然会带动其他的投资刺激当地的就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增加农民的收入。梁子湖的进一步开发,刺激了社区居民参加旅游的积极性,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向第三产业转移,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随着湖北梁子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武汉大学生态园项目、宏达宾馆、梁子岛度假村、七星山庄、武汉地龙体育中心、彩弹射击、水上游乐 、梁子湖自来水厂等相关旅游企业在江夏区落户以来,给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加快了该地区的城镇化进程的脚步,促进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然而盲目大量开发,给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埋下了隐患。根据2008年武汉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一些数据表明,江夏区的一些经济指标在武汉各县区之间的变化,详细见下表:

2.2 不利影响

(1)土地资源减少的速度过快,会改变当地的农业结构。由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远城区中,江夏区的耕地资源面积达到了42.28千公顷,排名第三位。是每年农作物、蔬菜、瓜果出产的重要出产区。同时,其年内耕地面积减少的数量是1.1千公顷,是各区县减少面积最多的。大量耕地面积的减少必然会导致粮食作物的产量锐减,作为农业人口约占64%的江夏区来讲,按照这个土地流失速度,一面是自己不能自给,另一面是大力发展旅游时所面临的扩大需求。2008年上半年发生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来看,我国虽然暂时没有被波及到,但是也给我们敲醒了警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在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2)江夏区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中,初中学历以下的占总分数的86.4%,这些低学历的外出打工者只能从事最基层的工作。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以来,广东沿海地区吸纳大量农民工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大量农民工返乡。由于他们没有再就业的能力,既没有失业保险,一旦他们再失去土地,他们如何保证自己最基本的生活?

(3)作为农林牧渔产业占各区县中重要一部分的江夏区,同时其农业增长速度第一,是否有必要将大量的农业用地来发展非第一产业。在发展梁子湖生态农业园的同时,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湖北梁子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武汉大学生态园项目、宏达宾馆、梁子岛度假村、七星山庄、武汉地龙体育中心、彩弹射击、梁子湖自来水厂等的建设,将占用江夏区大量的农业用地。由于耕地具有不可再生的性质,一旦将其变成工业用地或者第三产业用地,再将其变回农业用地将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另外,发展旅游活动必然会产生污染及生活垃圾,这些都将对当地的土地和居民造成影响。

(4)社区参与旅游的程度不够,农民直接获利少,体现在外来投资对旅游地农民利益的侵蚀。外来投资的旅游企业,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人才济济。本地农民经营的企业根本无法与之竞争,而且外来企业甚至连服务人员大部分都是从外地直接引进,大量本地农民根本无法通过提供劳务以解决就业问题。这样一来,就达不到以发展旅游业来发展当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3 避免不利影响的对策

(1)减少盲目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如果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重复性建设,应由政府出面,给出具体的规划结构。另外,针对土地这一资源的特殊性,政府在审批用地方面要严守把关,尽量减少土地的浪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江夏区吸引力大量的工业企业在其落户,2007年武汉富士康及其相关基础设施的建成,已经花费了江夏区10万亩的土地。在其带动作用下,江夏区流芳镇的农业用地已经全部转换成了工业用地。但是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的冲击,很多开发的土地成了闲置状态,造成大量的土地浪费。因此,梁子湖生态园的进一步开发和发展,要严格制定土地审批流程,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

(2)旅游产品单一,季节性强,对旅游产生地的依赖性特别强。因此,要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提高旅游产品的多样性。以江夏区梁子湖为例,不仅要发展其旅游,在旅游产品上也要大做文章。充分利用其武昌鱼,大闸蟹等特色的水产品,发展深度加工,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在武汉政府的扶持下,在每年的湖北省农贸会上,梁子湖的水产品都赢得了大批的订单。梁子湖旅游区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努力将自己的旅游产品做大做强。每年举办类似于“螃蟹节”“武昌鱼节”“龙虾节”之类的活动,扩大旅游地的知名度,延长旅游期。

(3)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的程度。比如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引导农民发展农家游、农家乐等,给农民直接参与经济提供机会,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但是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低,以至于经营水平参差不齐,有待提高。政府可以以培训班组织农民学习、发放书籍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服务水平,实现旅游活动的持续发展。另外,农民还可以提供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在毒奶粉,毒鸡蛋等食物安全事故发生以来,人们对健康食品已越来越重视。农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提供绿色有机农家食品,不仅增加了收入,也提高了参与旅游的积极性。

当地的经济发展第2篇

关键词:河源市;公路建设;经济

一、河源市基本概况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的中上游,是粤东北地区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境内有包括105国道、205国道、河梅高速、河惠高速、粤赣高速以及建设和规划中的广河高速以及大广高速和汕昆高速等。到201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720.9公里。

河源市在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477亿元,比2009增长13.5%,速度快3%。其中,第一产业增值62亿元,第二产业264亿元,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15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约为16000元。全市的工业总产值为883亿元,比去年增长230亿元,排广东省第十五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42亿元,实际外资利用1.68亿美元,外贸出口17亿元,增长21.4%,。民营企业也迅速发展,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3.8%。

二、公路建设对河源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需要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支持,便利快捷的交通则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下面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阐述山区公路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一)宏观角度

1.促进山区GDP的增长

公路建设项目本身就是物质生产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税金、利润以及工资等增加值,这些可以说都是建设公路本身的贡献。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河源市建设河惠高速前,河源市的GDP年增长率是11.7%,而在建成后的一年,GDP增长值就为19.5%,在实现通车后的一年,GDP又增长26.5%,其中的工业总产值GDP增长幅度为37.9%,增长速度排广东省前三甲之列。根据凯恩斯投资乘数原理当存在闲置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投资的增加,会引起成倍的生产能力的增加;反过来,投资的减少则会引起成倍数的生产能力的减少,这个增加和减少的倍数就是投资乘数。通过相关计算模型计算得到河源市“十一五”期间投资乘数约为1.45,公路建设投资每增加1亿元,为河源市GDP带来1.45亿元的增长;“十一五”期间河源全市公路完成投资54.36亿元,根据投资乘数原理易知,约拉动本市80亿的经济增长,为我市的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此外,公路建设过程中要提供各个工作岗位,按照定额,山区公路建设每日用工约20万人。而在通车后又要提供相关的管理、养护等岗位。此外,通车后公路带附近的还会带来旅游、餐饮等服务产业,这些都为当地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对当地产业布局及结构的影响

公路的修建,交通设施的改善对沿线资源有一个明显的“激活”作用,对于沿线的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这种激活效应更为显著。可以说任何一个地区的产业带的基本走向均是依据公路来分布的,进而向着公路的两侧扩展,经济的发展与周边地区相比,有集中的产业群体,发展水平明显较高。可以说公路网络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公路网络越发达,不同地区所存在的各种天然屏障被清除的越彻底,统一市场的形成速度就越快。市场竞争中的淘汰机制,又必然促进不同产业再进行重组、调整,区域经济向着集约化、规模化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进而使得公路沿线区域的工业产品结构更高级,农业实现产业化,农产品实现商品化,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最优化。

以河惠和粤赣高速公路为例,随着该高速的开通,使得河源市至广州、东莞等珠三角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大为缩短,促进了沿线地区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与旅游业的兴旺发展,推动了沿线地区就业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由农业向工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促使科技含量与附加值高的产品与企业大幅增加,使得生产要素与资源重新配置,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统计资料表明,随着公路通车里程的逐年增长,河源市的产业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37.2:26.5:36.3上升为2010年的13.0:55.2:31.8。.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们常听到“要想富,修公路”这句话。农村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差异,文化的发展不均衡等到,交通设施落后。只有修通了公路,提高了区域的空间可达性,才可以提高农村矿产资源、物产资源的商品化程度,加快信息的流通,从而提高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河源从2003年开始完成了行政村通水泥路硬化改造5488公里,全市1251个行政村实现通水泥路目标。极大缓解了沿线群众出行难问题,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深受沿线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4.改善地区投资环境

从发达地区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工业经济无不聚集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达地区。日本40%的工厂建在高速公路附近,仅名古屋至神户高速公路旁就新增了工业企业900多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推动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公路建设。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改善了投资环境尤其是山区投资环境,增强了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了对外开放,为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二)微观角度

1.公路对农业的影响

经济规律本身决定了公路交通条件对于农业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农产品有着显著的季节性,其产品实体不易储存、易腐烂,对于其转化为商品的时间和周期要求比较短,因此交通条件的发达程度就成了决定农产品市场范围的关键因素。交通公路条件不同,农产品的市场范围必然会有所不同,而所形成的供求均衡条件也会随之不同。所以改变公路交通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改变了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选择范围。

2.公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旅游产业也成为人们提高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河源是“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这一系列的称号都说明了河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公路的建设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刺激了旅游需求的增长,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公路的建成通车,大大改善了旅游景点的出行条件,提高了旅游出行质量,并可提高旅游的快捷、舒适等性能,缩短旅行时间,提高旅游连续性,使潜在的旅游资源显示出来,带来了游客的显著增加以及旅游收入的增长,促进了沿线旅游业的发展。。2009年全年河源市共接待旅游总人数840.4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84亿元。

3.公路对运输业的影响

公路运输系统有站场设施、车辆以及公路网络等要素组成。而我国的公路网络恰恰是这其中的薄弱环节。公路运输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公路网络的发达程度,尤其是高速公路。公路的建设可以缓解道路运输紧张,运输条件得到改善,运输成本有所降低,节约了运输时间,并且减少拥挤可以提高交通安全的系数。此外,在公路运输量有所增长的同时,公路运输行业的维修、搬运、客运以及货运和运输服务等分支产业也会有所增长。

4.公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由上述文中我们了解到,河源市在河惠高速建成后,工业总产值GDP年增长接近38%,因此公路交通的建设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育新兴的产业,在倡导低碳生活的今天,河源市的落户企业主要是低污染、资源加工型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美平家电、银龙汽车、福新纺织以及各大电子产品企业,年产值10亿元的上市公司龙记集团、中兴通讯、汉能等大型企业也落户河源,这些与河源市是粤东北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是分不开的。其次,由于公路交通发达程度提高了,就必然改变了企业原材料采购市场以及产品需求市的距离,从而对企业的战略布局有着直接的影响。企业从最开始选址到后续的布局,都会将交通是否便利作为投资的首要条件,从某种程度上讲,一条公路可以形成一个发达的经济带,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第三,公路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降低了企业物流的成本,交易费用也随之降低,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此外,交通便利还可以加强企业之间信息、人才以及商品和物资的交流。河源市的交通状况因为各高速公路的通车有了彻底的改变,珠三角的部分产业也加快了向河源市转移的步伐,并且是以资源开发型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比如从东莞转移过来的鞋业制造、服装制造,从南海、佛山等地转移过来的陶瓷业等。第四,促进公路两边的土地增值,经济开发的速度提高。土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社会属性以及自然属性与其它商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公路的建设能让一块空间可达性低的土地,由于交通的便利而大大提高其空间可达性,附近的土地随之产生空间位移,从而大幅度的提了土地的价格和价值。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作用更为明显,沿线土地开发、租赁越来越多,吸收了大量的资金,经济得以发展。河源市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广惠、惠河两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位于该两条公路交汇处的小金口,其地价在几年内呈几何速度增长。

三、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尽管公路建设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也要看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公路建设项目投资要先做出效益分析,以避免盲目投资;对于当地环境资源的破坏问题,以及公路建成后的养护和管理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做出相应的举措,比如建立公路项目投资效益评估机制、完善公路养护机制以及道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机制等。克服这些问题,使得公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地的经济发展第3篇

关键词:高校 服务 地方经济 发展 对策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院校着力在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抓好学科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需求的对接、科技项目与支柱产业的对接,可以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提高创新能力,是推动高校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对策如下:

1 调整结构,增强能力

1.1 科学构建学科专业结构。高等教育要科学构建学科专业结构,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要求,实行学科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培育地方支柱产业与新兴产业急需的学科专业群。瞄准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组建优势特色学科群。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

1.2 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人才、学科、科研综合优势,以学科建设和协同创新为重点,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科研教学团队,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

1.3 增强高等教育服务能力。高等院校要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推进技术与资本融合、成果与市场对接、专家的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同企业家的管理创新与市场创新相结合,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基础和支撑作用。开展面向企业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引导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农村和社区开展科技服务;大力开展科技兴农和科技扶贫活动,全面实施“十百千万”社会服务工程。

2 加强协调,促进合作

2.1 全力支撑产业发展。围绕地方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电子等支柱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由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联合攻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技术标准。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集群、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企业的发展需求,加强发展战略研究、技术攻关、智力服务和人才培训,促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

2.2 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产学研对接。高等院校通过专利许可、技术转让、产品开发、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黄冈的高校就依托大别山林业种质资源及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大别山旅游与文化研究中心、黄梅戏曲研究中心、鄂东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服务基地,转化一批成熟项目,确立一批创新项目,储备一批前瞻性项目。

2.3 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强信息沟通,定期组织信息会、科技洽谈会、科技成果展示会,建立行业需求与高等院校成果信息对接制度。鼓励高等院校成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提高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立科技项目的知识产权目标管理制度,积极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建立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有效激励机制。

3 创新机制,提高效率

3.1 创新高等院校科技管理体制。高等院校依据应用研发和科技服务工作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机制,对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在职称评定及业绩考核中,应重点考核其成果转化创造的经济效益及企业的评价。建立和完善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鼓励高等院校教师以职务成果创办企业,允许职务成果作价入股,推动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推行知识、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重奖获得重大研究突破和重大技术发明、科技成果转化取得重大效益的科技人员,维护高校科技人员从事科技研发和服务的合法权益。支持高等院校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研究和自主创业。将自主创新、知识贡献、产学研合作和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评估指标,评估结果与高等院校获得办学支持、资源配置等挂钩。

3.2 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发挥高等院校科研基地、科技中心、图书馆、体育场馆等资源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完善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和科研项目、科技成果、大型仪器设备等科技创新资源信息库,强化高校科技资源向社会、企业开放共享。建设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共享平台,加快“产学研用”相结合,以整合的资源、技术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相互聘用各类人才,推进人才资源共享。

3.3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按照创新平台功能确定不同的投入和运行方式,探索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财政、金融部门和相关行业、企业要重点支持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基础创新平台建设。

3.4 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出台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法。政府每年遴选几十家企业作为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并挂牌,挂牌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支付给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的工资支出,符合条件的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共担顶岗实习风险机制。

4 领导支持,监督保障

4.1 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建立由地方发改委、商务局、经信委、科技局、教育局、财政局和相关行业、企业参加的市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协调机构,在信息服务、科技立项、扶持政策、经费支持等方面,为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指导服务。

4.2 强化部门责任。各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高等院校要加快制定并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为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4.3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本行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立足长远发展,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和吸收、承接、转化高等院校科技成果的能力,提高接受高等院校科技辐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与高等院校合作的内在需求,形成依靠科技进步的良性发展机制。

财政部门要逐步加大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专项经费投入力度,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和产学研合作项目资助计划,对承担国家、省重大科研项目的高等院校提供配套资金,对科技创新发明团队或个人提供奖励经费。

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各类科技计划中,设立面向高等院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专项。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进行政策引导,对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突出的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博士点和硕士点设立等方面争取政策扶持和倾斜。对高等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和产学研合作服务基地建设等要给予指导和服务。

行业、企业要营造有利于高等院校科技人员开展工作的环境,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积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

4.4 建立督导评估机制。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协调机构要对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专项督导评估。建立督导评估结果公示制度,把督导评估结果作为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高等院校、企业领导班子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广泛宣传产学研合作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意义,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模式,大力表彰奖励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先进典型。

参考文献:

[1]冯晓宁.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问题与路径探析[D].河南大学,2010.

[2]张娜依.我国高校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当地的经济发展第4篇

[关键词] 农村农民社会保障 经济发展 土地流转 土地保障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021-01

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是目前国家在农村必需实施的一项保障措施,是各级政府通过财政支付向农村农民提供生存保障,满足农村农民基本需求的政策措施,是稳定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方式。农村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农民得到保障的依据,是满足农村农民社会保障需求,维护公平正义,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再配制,产生最大收益促使农村经济发展的效途径。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土地仍然是农民生存的安全保障线,很多农民不愿意经营土地又不愿放弃土地,使土地不能顺利流转,降低了土地的使有价值和利用价值,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一、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阻碍了土地的有效流转

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能使农民没有顾虑摆脱土地束缚,有效进行土地流转,没有合理的农村社会保障对土地保障的替代,农民就不会离开土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较窄、缺乏与农民工相配套的保障制度。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对城市居民是一套政策,对农村农民又是另一套政策 ”,用于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范围小、基底少,而城市保障制度是按城市基本生活保障制定的,进城务工农民不能享受,没有农民工进城的社会保障制度,严重地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也就阻碍了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二是农村农民社会保障费用少,最低生活保障有待提高。我国农村农民的保障制度建立的较晚,社保基金少,农民在面临的市场风险、生活风险时束手无策,为了生活,还得依靠土地、致使农村土地流转畅受阻。三是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渠道单一,农村农民养老金很低。在保险基金的筹集上,资金来源是以农村居民个人、集体以及国家财政三方共同筹资为主要形式。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养老保险制度还在发展阶段,没有重大突破,还没有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四是农村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发放、保值增值进行高效管理的机构不健全,支出水平难以控制,影响着农村农民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农村农民社会保障建设与农村土地流转的联系

1.土地流转需要可靠的农村农民社会保障支撑

可靠的农村农民社会保障是农民摆脱土地束缚,没有顾虑地实现土地流转的依托。没有可靠农村农民社会保障对土地保障的替代,农民不会真正离开土地,流转出土地。要想农村土地流转顺利实施,需要满足两个根本条件:一是农村劳动力能够稳定地进入二三产业,家庭收入远远大于农业收入。二是农民在二三产业失业后,社会保障能够为他们解决生、老、病、死、伤、残等事故风险,使生存有保障。这两个条件我国还无法保证,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

2.建立健全农村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能使土地流转的建立长效机制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大多数农村仍处在被动要方市场,农村农民的土地只是被动地租用部份土地,剩余的土地要么必须在家经营,要么搁荒外出打工。最重要的是,因没有健全的农村农民社会保障,农民外出打工失业最终还是要回来收回土地依靠土地,使流转出的土地又回到农民手中。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必要的配套制度之一。我们可以从两者的关联性来分析农村农民社会保障对农村土地流转长效机制的促进作用:首先,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促使农民彻底从土地中走出来,不再依靠土地,流转出的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统一规划经营。其次,健全的农村农民社会保障使农民彻底脱离了土地,有可靠的社会保障支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外出打工和为土地规模经营者管理农田所得,农民对土地没有经营权和支配权,使流转出的土地让使用者放心长远规划,产生最效益,建产长效机制。

三、意见与建议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不容乐观,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多数农民处于进退两难之中,在家经营土地,有限的土地取得的收入又不能满足货币支出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农民社会保障的不健全,外出打工但收入的不稳定又不能保证生存、生活的需求,使得农村土地最终是他们的落脚点。因此建立健全农村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让农民从土地中彻底走出来,对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是我国经济发展上一台阶的根本出路。

1.建立健全农村农民外出务工相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外出务工土地流转交给集体的农民在政策、社会保障方面着重考虑,制定确实可行的农民工保障政策。

2.完善农村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解决农村农民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加大农村老年人及丧失劳动力的养老,确保老有所养。二是在农村对让出土地的农民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三是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来源,逐步提高标准、扩大覆盖面。

3.尽快建立农村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试点逐步进行,完善新农村养老体制建设:(1)提高农村农民老年人养老金,让农村老年人生活有保障。(2)建设农村养老院,让农村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3)对老年人加强组织管理,组建老年服务社,为社会贡献余热。

当地的经济发展第5篇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随着时代的推进,我国在传统和现代文化发展中一直寻找平衡。加之,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各种地形资源都有涉及,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旅游资源较为富足和全面。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和运行,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仅仅几十年,我国就实现了开始的一穷二白到当前的国家经济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好的被满足。而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之下,我国的经济结构逐渐开始了转型和升级,其中,旅游经济愈发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之一。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已经意识到旅游经济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效果,开始立足于自己省份环境的特点,积极对当地的旅游业进行开发和完善。根据当地的资源进行针对性的,因地制宜的发展和建设。例如,海南、北京等省市已经将旅游业作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已经将旅游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面,并作为当地脱贫攻坚的重要因素,具有很高的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价值。

二、我国当前旅游经济的省际差异比较

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的旅游经济发展前景较好,速度较快,经济效益也较高。但是,我国总体的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能够达到每年平均接待海外游客100万人次,而对于广东来说更是有着高达600万的接待人次,这些省市是我国旅游经济的第一阶队。而类似于云南、贵州、山东、浙江等省市则是第二梯队,也是我国的最为主要的旅游经济发展省市,其对外接待游客能够达到50万人次,而接待国内游客能够达到1500万人次,其发展空间大。但这些省市同我国发达省市的旅游经济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和不同,对此,当地的旅游主管部门和企业都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而第三梯队,则是西藏、青海等欠发达的省市,这类省市旅游业资源开发较少,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但是限于当地交通结构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当地无法承载太多游客,更不能为其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这样对于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是负面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在进行旅游经济发展时,当地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公共服务作为基础保障。旅游资源丰富能够推动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这仅仅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前提,但旅游经济不可能在缺乏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的环境中发展,缺乏交通、生活等基础服务,会大大降低国内外游客前往当地旅游的意愿,对于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来说,反而会大大降低其发展效果和旅游经济发展质量。

三、我国进行旅游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研究我国的旅游经济发展情况时,需要有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只有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之上,在进行旅游经济研究时才能更加地专业、科学和准确,对于我国未来旅游经济的发展才会有较为深刻的影响意义和价值。首先,对于当地的旅游接待人数,可以分为国外游客接待人次以及国内游客接待人次,并进行游客形象画像分析。其次,对于当地的旅游企业来说,数量、质量和类型等是当前旅游经济评价指标的重要内容。最后,对于当地旅游经济的外汇等方面,也因纳入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分和因素的考虑和分析中。基于以上几个方面,当前,我国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旅游经济的细分评价,分别为海外游客接待人次、国内游客接待人次、旅游外汇经济、旅游企业数量、国内旅游经济收入以及国内旅游企业的资产数值。通过这六个能够量化的方面能够为我国的旅游经济数据分析打下基础,更有效率的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并且相关数据也能够较为准确,不是含糊不清的数据资源。

四、中国旅游经济的分析结果

从我国不同省市的旅游经济研究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旅游经济的省际总量差距还是较大的,其中,首先是以经济较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3座城市为主的旅游重点城市,和以江苏、浙江为主的旅游省份,而这5个省市成为我国当前的主要旅游经济发展城市,其当地的旅游经济创造出的经济价值是巨大的,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前景也是较好的。而第二梯队的省市,由天津、辽宁、海南、山东等15座城市领衔,成为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后背力量,其旅游经济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其发展前景和发展速度还是值得期待和关注的。而在根据六大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后,我国的旅游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三大阵营,第一大阵营就是我国旅游经济得分最高的城市,对于我国整体的旅游经济有着带领效果和领头作用。而第二大阵营则是我国的中坚力量,对于吸收其他地方的游客有着关键地位,并且第二阵营的城市数量较多,虽然其服务能力以及游客承载能力相较于第一阵营来说还有差距,但是其针对性的旅游发展特点对于我国的整体旅游经济发展还是有着关键效果和影响意义的。而第三阵营则是我国旅游经济欠发达省市,其主要限制于当地的社会基础设施发展状况或者是本身自然资源较少的缘故,导致实际的旅游经济发展程度较低,但是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还是有着推动意义和价值的,对此相关旅游企业和旅游部门对于当地应该引起重视,因地施策,提高旅游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和价值性。

当地的经济发展第6篇

关键词:山区农村;林业经济;发展;途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对于山区农村来说,确实是一大政策利好。这不仅能有效地释放出我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巨大能量,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而且将进一步促进山区农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般而言,山区农村在发展中由于耕地少,往往先天不足,但拥有广袤的山地资源可加以有效利用,重点是发展林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为进一步推动山区农村发展,必须要对林业经济加强重视,积极分析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以有效途径及策略积极发展山区农村林业经济,使其进一步加快发展。

一、发展林业经济对山区农村的重要作用

首先,发展林业经济对山区农村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当前山区农村经济增长乏力,亟需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效利用山区农村广袤的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突破口。过去一段时间里,在山区发展林业经济都是以农户分散性经营方式为主。新常态下,应该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提倡集中式经营和产业化经营,加大力度发展林业经济,注重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山区农村可持续发展,促使山区生态环境得以较好改善,防止水土流失情况产生。同时,加快林业经济发展,可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提高农村经济效益,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尤其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业是一项重要措施及发展途径,在当前合作社经营模式下,对山区脱贫致富十分有利,形成山区特色产业,提升山区经济发展水平。其次,发展林业经济对山区农村可持续具有促进作用。俗语有云“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可见,发展林业是一项惠及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对山区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山区经济能够得以稳定良好提升,十分必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加强山区林业建设,积极实现林业综合性发展,使林业经济所具备环境特色能够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使林业经济能够实现生态化发展及产业化发展。此外,还应当对林业经营管理加强重视,以农民为服务对象,合理规划及经营,对各种现代化技术进行利用并合理调节,使山区农村经济较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发展林业经济对山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引领作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新时期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却越来越严重,发展生态经济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发展方向及目标。无疑在众多经济形式中,林业经济是最具有生态经济特征的形式之一。对经济发展来说,千万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应当加强对国家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严禁乱砍滥伐,避免出现人为破坏情况,确保林业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事实证明,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林业,可使生态系统得以强化,使生态环境得以较好改善,可使社会对于生态环境需求得以较好满足,这在山区经济生态建设方面可提供良好支持及重要保证,可使山区经济得以更加健康发展。

二、当前山区农村发展林业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资源相对较少

当前,发展山区农村林业经济,存在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森林资源相对不足。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总体数量虽然较大,然而人均占有量却较低,森林资源缺乏已经成为影响林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导致林业经济未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以L县为例,北部山区由于传统上是林业产品的输出地,其森林资源占有率就相对较高,当地农民发展林业经济的积极性就高;而在中南部地区,受林业经济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影响,则是荒山较多,森林覆盖率明显不足,植物多样性不显著,树木品种有限,当地农民仍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主导,尚未充分认识到发展林业经济的好处,国家虽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投入力度,滥砍滥伐情况仍比较严重,造成植树造林没有砍伐快,林业经济发展缓慢。

(二)植树造林技术较落后

发展山区林业经济,必须加强植树造林。其中植树造林技术是属于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对林业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当前,我国植树造林水平仍旧比较低,尤其对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山区来说,造林技术作用难以得到较好发挥,在有些山区农村植树造林过程中,由于缺乏眼光和必要的技术手段,未能对山地资源进行科学、高效、合理的应用,导致山地被浪费。这不但对环境保护十分不利,而且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业经济发展。

(三)林业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

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林业经济结构。而林业经济结构变化会受到很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影响因素就是市场价格规律。在市场价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林业种植业以及林业加工业比例均会发生较大变化。比如,在林业加工产品市场比较良好的情况下,林业产品市场价格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林业加工业比例必然就会有一定程度提升。以L县为例,其林业经济结构模式仍以林业种植为主,林业产品加工为辅,受资金、市场以及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林业加工业发展出现不平衡情况,所生产的林业产品质量及效益均比较差;而林业种植方面,也表现为林木品种单一,没有兼顾生态平衡,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

(四)林业生态破坏情况比较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林木资源需求越来越大。为获得更多经济利益,很多人不考虑实际情况,对山区森林资源大肆砍伐及掠夺,或者是大量连片种植单一品种,比如在我国很多地方引种的速生桉树林,导致很多林业资源被破坏,尤其是生态平衡的破坏,直接造成水土流失的环境问题,有些地方还出现土地沙化和饮用水危机,危害和破坏了支撑林业经济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的势头,直接影响到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林业生态环境破坏也是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加快山区农村发展林业经济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林业知识宣传力度

为使山区农村林业经济得以更快发展,其首要任务就是应对林业知识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要加大《森林法》及相关法规的普法教育,并扩大其普及范围,使山区人们意识到发展林业就是经济发展、收入增加、脱贫奔康。而林业经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长期工程,周期较长,问题较多,且难度较大。对此,主要还是要从教育入手。一方面是要加强对农民进行发展林业经济的教育,促使他们充分认识林业经济是惠及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大自然给人类最好的恩惠;另一方面是要积极引导农民学习相关的林木栽培、保养、砍伐等专业技术,作为相关部门也应当积极推广林业种植相关技术,提高他们的林业知识理论水平,保证农民能够对林木进展合理种植,保证林木得以更好生长,激发其发展林业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森林资源能够得以增加,为林业经济更好发展奠定良好物质条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同时还应当积极鼓励农民尽可能多地订阅林业科技期刊,促使其更好地掌握更多的林业发展前沿信息及市场导向,使林业经济能够得以更好发展。

(二)进一步优化林业经济产业结构

林业经济要得以更快发展,首先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导向作用,尊重市场,对林业经济发展及时加快转型升级,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标,通过合理方式对山区林业经济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既要发展经济林,也要发展生态林,防止出现产业结构单一情况。以L县为例,可依托各地的资源禀赋开展多种产业项目,要以建设林业大县向林业强县转变,如大力发展油茶、松香加工、百香果等项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还可以把林业发展与乡村旅游深度结合,对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国家森林公园,积极调整及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林业经济产业结构多样化,积极通过各种方式使林业经济效益能够实现最大化。

(三)合理选择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在山区农村,林业资源得天独厚,因而林业经济模式对农村发展属于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和影响因素。因此,选择合理林业经济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在山区农村发展林业,应当注意与地理环境、气候物种相结合,依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林业经济得以更加健康良好发展,如若所选择林业经济模式不合理,不但无法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并且还会对林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阻碍,最终会对当地经济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发展林业经济时,应当对当地实际情况加强调查研究,选择能够与当地相适应的发展模式,最大程度地推动林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四)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

为使山区农村林业经济发展得长远,必须要使林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有效结合,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理想效果。实践中,要引导相关从业人员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及发展观,在林业经济发展方面达成共识,充分认识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区发展林业经济加大统筹力度,对林业经济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对生态保护及经济发展两者最优结合点应当科学把握,从而实现平衡协调发展。同时,还应当对林业资源所具备的生态型功能充分重视,并且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满足现代社会良好生态需求,严禁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发生,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破坏生态者予以依法严惩,不断丰富林业资源,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及保证,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避免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当地的经济发展第7篇

关键词: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影响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新农村战略的稳步实施,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管理理论也应运而生,农村经济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流通性的增强,受市场经济影响日益增大,因此对于农村经济进行合理规划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农业科技的不断应用,农副产品的转型与升级,农村经济的有效管理能够从社会层面提高农村收入水平,缩小我国收入差距。

一、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概述

农村经济管理对于提升农村整体经济增长和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村管理人员要对乡镇企业发展进行一定的引导和规划,从而提升农村经济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在实际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农村经济管理理念陈旧、缺乏专业管理体制,这些都难以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问题探析

第一,农村经济管理理念落后,我国大部分农村因为经济管理方式和理念陈旧,所以对农村经济管理提供了阻力,我国农村管理阶层安于现状,缺乏危机意识,对创新经济管理理念的落实没有引起重视,还是给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缺乏长久效益,这就导致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混乱不堪,导致了恶性循环。第二,农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因为部分农村在经济管理中结构不合理,管理人员和农民集体出现断层,沟通能力和凝聚能力不足,导致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缺乏战斗力,其经济管理与规划缺乏正确的思想与理论引导,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健全与畸形化,甚至部分农村地区经济管理无法做到因地制宜,而是死钻牛角尖,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办法不能灵活变通,使得经济规划与经济发展模式不具备可操作性,从而造成当地农业发展方向阻力明显的情况。第三,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可以说农村经济管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延伸下的产物,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对于农业生产的规划具有市场导向型,需要根据市场引导而确定其经济发展模式,然而一些农村地区对于当地经济的管理仍然沿用几十年不变的计划经济模式,与当前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农村生产力水平出现较大的反差,从而造成了当前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方式落后,无法从正面指导当地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完善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的策略

首先,要对农村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当前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对于机械的依赖性逐步增强,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多样化,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方法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当前的农业生产力与市场规律对当地农业发展的方式做出合理的规划,使农村经济发展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的市场规律。第二,要不断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做到因地制宜,我国当前时期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农业生产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的规划与发展需要面向市场与社会,传统的农业因地制宜是狭义的根据当地的水源、土壤、气候等情况发展符合本地区水土特点的种植也,而当前时期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以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其经济管理与农业指导需要立足于市场与当地社会,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选择性进行种植或养殖,同时,要开发当地农村地区的资源与潜力,发展多种经济模式,如田园旅游业、采摘园、生态种植示范园等,根据农村地区所具有的社会资源与财力,发展多种经营形式的农村经济系统。第三,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农村经济管理不能只停留在传统制度方面,对于其管理方法必须得到创新,现代农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契机,而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当前形势下农业生产力与生产要求的发展,如果一味的固步自封只会导致该地区更加落后,农村地区想要脱贫致富,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使之适应当地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同样,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农业经济市场,要根据农业经济市场导向适时制定新方法,新思路,确保农村经济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四、总结

在本次研究中,市场经济体制形势下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在不断的创新进行了探析,并根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较为完整的管理创新模式,不仅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层次,还能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志国,张洋,高启然.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因素识别[J].中国农村经济,2014,03:4-13+26.

[2]石建华.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发展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2014,17:99.

[3]李靖,徐雪高,陈兰,陈传波.农村劳动力就业对“十二五”时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45:2-13.

[4]许丹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经济纵横,2013,10:27-31.

[5]时圣柱.浅谈农村经济管理对农村发展的影响[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11:38.

当地的经济发展第8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交通输送提升意识经济变化

交通运输(以前称交通运输工程)是研究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的工程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铁路、公路、港口、海洋、航道、机场工程勘查、设计、施工与养护,机车、汽车、航舶及航空器运用工程,铁道、公路、水路、航空信息工程及控制,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规划,经营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交通是运输和邮电的总称。运输是人和物借助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邮电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交通运输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国防意义。

一、经济变化对运输业的影响

早期的经济学家就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作出了充分肯定,如威廉·配第对交通运输的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肯定,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指出交通运输网络是生产力的丰富源泉。在此基础上,有些学者提出了交通运输的区位经济理论,如沃尔特·艾萨德提出,在经济生活的一切创造革新中,运输工具的革新在促进经济活动和改变工业布局方面,具有最普遍的影响力。胡佛提出运输费用的降低是工业和贸易能够实现规模经济的先决条件之一。沃纳·松巴特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开发联系起来,提出按交通干线布局产业,随着连接中心城市的重要干线的建设将形成新的有利区位。一些学者也提出了关于交通运输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如我国学者赵一平研究了运输结构的演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经济后发国中各种运输方式的演变存在着互相影响和制约,并且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工具相对饱和度较低,而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一些学者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如蒋敏分析了广西地区的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董大朋和陈才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之间的关系。刘雪莲认为铁路的开通对完善周边地区城市交通体系和枢纽功能、增强城市辐射与聚集功能、促进周边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张国强在《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理论研究综述》中提出中国应调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

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区域产业的产生与发展,由于运输成本占商品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所以如何降低运输成本便成为生产者考虑的因素。故而,在陆路运输线路上或者水路运输线路上,选择一个既离消费者较近又离原料产地较近的地点作为生产场地,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这种行为的常态化结果就是区域产业的产生,而这种区域产业的产生,又使得生产得以规模化,极大地降低了生产者原料的成本,促进了生产,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是持续运行的体系,因此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是长期的。

经济的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各地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生产方式主要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经济发展区域有明显的界线。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钢铁等一些大的建设方面,这些大的工程建设都需要交通运输进行对接。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不同,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也完全不同,当然对于交通运输要求也越来越高,经历了以往的快速发展,再到现在的安全、舒适、高速的变化,给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更多商机。

二、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的内容包含社会生产的多个方面,比如地区之间的生产和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等。较之于其他系统来说,一致性、层次性和关联性是区域经济所特有的特征。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区域经济系统进行划分,可以将之分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条件、区域生活以及基础设施等各式子系统。此外,作为经济发展的子系统,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二者缺一不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中不断进步、完善。目前,交通运输行业已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其不断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条件,经济和交通运输业就必须做到在均衡的状态下获得不断发展的空间。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区域的可达性提供发展的便利条件,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对区位条件进行改善。可达性通常是指从一个位置到达指定的活动位置存在的便利程度。可达性的提高,将直接促进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以及加强本地区和外界的沟通联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减少运输成本和缩短运输距离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区位条件,为其带来地区性竞争优势。

对交通运输的基础建设投入与产出是成正比的。国内很多经济不发达地区,因为加大了交通运输的投入,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还间接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济联系的增强。

第一,交通的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的便利有利于改变经济的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农民收入的增加创造有利的条件。公路的发展让优质的产品走出去,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也加快了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二,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建设铺平道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吸引外来人员发展旅游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第三,便利的交通更便于招商引资,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逐渐趋于稳定的时候,加快发展当地的第三产业经济,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活力。

因此,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建设密不可分,是发展经济重要的纽带。只有路好了才能更好地发挥当地的优势,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由此可见,交通运输体系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交通运输的规划有利于经济产业结构的形成

交通运输的大量投入,促使区域空间的距离缩小了,同时也使得区域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这样就使得区域资源得到优化,生产力的发展和产品自由流动加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换句话说,正是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其经济的服务才更周密。交通运输的发展,不仅能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更能带动一个地区以及周围社区的经济发展,进而缩短交通运输时间,并且能让资源不断流向附加值较高的地区,从而影响了沿路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交通运输影响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

组成区域之间联系的主要有交通运输、通信设施、动力设施等因素。这些因素影响了相关地区经济的发展,再加上缩短了地区之间的运输时间,瞬息可达。交通的便利无形中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区域之间的交易成本,大大提高了交易量。

五、交通运输对经济的影响

(一)交通的发展加快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打破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壁垒,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农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交通运输的发展让优质的农产品走出去,为当地人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

(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道路畅通、四通八达,有旅游条件的地区都搭上了一列顺风车,让距离不再成为问题,吸引了更多外来人员来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便于招商引资

交通的便利,给更多的地区带来了更大的商机,也推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逐渐趋于稳定的时候,加快发展当地的第三产业经济,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活力。

总之,交通运输发展与当地经济建设密不可分。只有交通建设好了,当地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体系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仍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发展阶段,我国的运输业从总体上看也处于初级阶段。探索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發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能够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运输业初级阶段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决策者和管理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我国是一个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交通条件也不一致的大国,区域差异及其特征明显,不仅有东、中、西部的局部差异,还有局部之中各省份之间的地域差异。因此,基于运输化理论研究区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为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运输局) 

[作者简介:陈卫东(1968—),男,本科,从事新常态下濮阳承接产业转移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明生,董华伟.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J].产业经济,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