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当地的传统文化

当地的传统文化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4 17:19:01

当地的传统文化

当地的传统文化第1篇

(一)增强现代声乐教学的文化底蕴

声乐不仅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声乐发展来看,声乐一直都是一种文化地位的象征。因此,在现代声乐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我们通过在现代声乐教学中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能够进一步将现代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增强现代声乐教学中的文化底蕴,从而增强现代声乐教学中的文化性。通过这种文化底蕴的提高,能够极大地感染教学者和学习者,使现代声乐教学更加具有传统文化内涵。

(二)培养现代声乐的综合性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当前,社会不仅仅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相关人才,还需要这些人才能够是多方面共同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通过在现代声乐教学中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能够方便在培养声乐专业的学生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好地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将自己打造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三)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也多种多样。然而,我国传统文化要想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需要选取一些具有实际效果的传播途径。在现代声乐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运用,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我们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得到更大的传播。在这种意义上,通过现代声乐教学这种途径,能够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声乐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现代声乐教学已经逐渐认识到运用传统文化在增强文化底蕴、培养综合性人才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性。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文化在现代声乐教学运用中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单纯重视现代声乐知识的教学,忽视传统文化的运用

现代声乐知识的内容繁多,在当前的现代声乐教学中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重。这也已经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现代声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由于现代声乐教学的内容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运用空间则不断被挤占。最终导致传统文化的运用不断为现代声乐知识的教学让路。使我国的现代声乐教学呈现出一种局面,即只重视现代声乐知识的教学,而传统文化的运用则被大大忽视。

(二)在现代声乐教学中运用传统文化的方式不恰当,导致效果不理想

在现代声乐教学中,运用传统文化的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也直接导致学生们接受传统文化的实际效果与预想状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比如有些教师在现代声乐教学运用传统文化中,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法,或者在传统文化内容的选取上与现代声乐教学缺乏联系,致使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不利于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三、加强传统文化在现代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的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在现代声乐教学中运用传统文化存在着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以及运用传统文化的方式不恰当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在多个方面加强传统文化在现代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一)提高传统文化在现代声乐教学中运用的意识

现代声乐教学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现代声乐教学也不例外。同时,现代声乐教学是我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今后的现代声乐教学中,要不断提高我们学校以及教师的传统文化运用意识,要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声乐教学中。同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更好地指导我们下一步在现代声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运用实践。

(二)选取恰当的传统文化内容,提高传统文化与现代声乐教学的贴合度

在我们加强现代声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运用中,要选取恰当的传统文化内容。在选取的过程中,要紧紧把握住重要性、关联性以及文化性等几个重要原则。即要选取与我们的现代声乐教学关系重大,文化内涵丰富同时又十分重要的传统文化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传统文化与现代声乐教学的贴合度,另一方面使这些传统文化内容易于被学生们所接受,从而将排斥程度降低到最低。

(三)采取恰当的运用方式,提高传统文化在现代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当地的传统文化第2篇

关键词:湘西;传统图形符号;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应用研究

0 引言

地域文化特色化发展,离不开其本土化自觉性唤醒和对外来文化的理性批判与运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浪潮下,为了有效提升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竞争力,增强其地方发展特色,需要重拾独具特色的地方性传统文化魅力。我国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语言、图形以及文字符号。在当前旅游业兴盛发展的情势下,强化湘西地区传统图形符号在当地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对于传承和弘扬该地区传统文化,提升湘西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1 我国湘西传统图形符号相关内容简析

传统图形符号立足于人们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发展而发展,是我国先辈古人生活行为的记录方式。我国传统图形符号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不仅有古典神话传说图案、部落图腾图案、民间谚语图案,还有祭祀器皿图案和佛教字符图案等。在我国的湘西地区,主要聚居着土家族、苗族、壮族以及维吾尔族等50多个少数民族,多民族的长期居住生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图形符号,传达了不同的民俗信仰。

1.1 我国湘西地区传统图形符号典型代表分析

在我国湘西地区,传统图形符号众多,炎帝、祝融、盘瓠、舜帝、飞山神、傩公傩母以及白虎神等都是人们颂扬的对象,并对其行为进行了图形符号刻画,形成了独特的湘西传统文化。我国湘西地区传统图形符号的典型代表主要有土家织锦、苗绣、蓝印花布、扎染、蜡染、印染、传统祖神图形、传统自然图形、传统民族图形以及传统象征图形等。这些典型的传统图形符号代表有着不同的来源和艺术特征发展形式,当地居民依据其不同的来源与艺术特征将其运用于不同的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形成了地方特色浓郁的创新经济发展点,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产品和旅游业发展。

1.2 我国湘西地区传统图形符号审美因素分析

“审美”是一个抽象的词汇,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具有不同的效果结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打造了迥异的人文环境。该地区在语言文字、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风俗以及审美情趣、审美心理等与其他地区有很大不同。影响湘西传统图形符号审美的因素主要有色彩、线条、意蕴和形式。湘西地区对传统图形符号色彩上的审美追求是热烈浪漫、亮丽绚烂、清新可喜,线条上的审美是飘逸流畅、回旋曲折、长短随意、气势磅礴、线随形动,追求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的传统图形符号形式之美以及虚实相生、隽永含蓄、巧拙浪漫的意蕴之美。在这些审美情趣的诱导之下,湘西地区的传统图形符号具有了别样的魅力,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为湘西地区地域性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特色支撑。

2 湘西传统图形符号在当地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依据湘西地区传统图形符号的特色和当地居民的审美情趣,利用传统图形符号对当地旅游产品进行包装设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应与湘西传统图形文化相契合

利用湘西传统D形符号进行当地旅游产品包装设计,需要将扎根于湘西的传统图形符号文化与产品包装设计理念进行高度融合,以设计出独具湘西地方特色的产品包装形式。湘西传统图形符号在历经岁月洗礼之后,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和坚韧的生命彰显力。在设计当地旅游产品包装时,需要将传统图形符号的内在因素注入实物载体,才能提升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的商品气质,赋予其更多内涵,并促使其散发出湘西地区特有的文化气息。与湘西传统图形文化相契合的旅游产品包装,能最大限度地彰显湘西地域文化,并对其旅游产品包装进行图形符号解码,增强其地域性特色和感染力。例如,针对古丈毛尖茶叶的包装,就应当突出其茶叶的“绿色”特点,将湘西地区的传统图形符号融入其中。湘西土家族中,存在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等各式各样的图案形式,这些形式都在抽象符号中表现了出来。例如,土家织锦的“四十八勾”“牛头纹”“九曲江河图案”等。若是将这些图形文化融入毛尖茶叶的包装中,就可以在旅游产品包装上体现出湘西地区的传统文化风情。

2.2 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应与湘西传统图形符号功能相契合

基于湘西传统图形符号的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不仅要展现当地传统图形符号的内在魅力,还要整合其信息传递和实用便利功能,突出包装产品的功能作用。图形符号作为一种展现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工具,是一种独具一格、别有意味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湘西传统图形符号的功能作用于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可以最大化地以描绘形式来展现和领悟湘西的文化特色,传递湘西地区的情怀和别具一格的审美形式。例如,在湘西文化中,有着表达“凤戏牡丹”“三阳开泰”“连年有余”“和合二仙”以及“富贵平安”等意义的传统图形符号。这一系列符号都可以,并且也应当运用于当地的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例如,姜糖的包装、黄金茶的包装、酒鬼酒的包装、根雕艺术品的包装等,都可以用到这些传统图形符号,借以表达湘西地区人民对于生活的追求和愿景。

2.3 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应与湘西传统图形符号所蕴藏的情感相契合

情感的共鸣是产品包装设计灵魂的升华,将湘西传统图形符号作用于当地旅游产品包装设计,需要契合二者所蕴含的情感交流。湘西传统图形符号记录了该地区人们多年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感悟,只有设计出与传统图形符号所蕴藏情感相契合的旅游产品包装,才能给予包装实物的情感体验,达到以情动人,引起人们情感共享,进而促使其产生购买欲望与购买活动的目标。

此外,基于湘西传统图形符号的旅游产品包装设计还应该与传统图形符号的审美相契合。要给予人们一定的视觉体验效果,激发并深化人们的审美感悟,进而增强其产品包装的吸引力,彰显地方特色,丰富产品包装内涵。

3 结语

地域文化特色化发展,离不开其本土化自觉性唤醒和对外来文化的理性批判与运用。在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下,重拾传统图形符号文化,大力发展地域性经济,能够有效提升地方经济的竞争力,推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湘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多样化的民族生活方式给予了其地方特色。将其传统图形符号作用于当地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能够有效带动当地旅游产品和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涛.湘西传统图形在旅游产品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

当地的传统文化第3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031-02

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累积下来的,充分体现了我国陕北民族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

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体育活动体现在各方面。历史悠久的体育文化更是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蕴含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和精神价值。陕北的体育文化有着长远悠久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如何保护、传承、发展陕北体育文化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是时代的结晶,充分代表了当地民族的生活状态。但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现代娱乐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陕北传统体育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根据数据显示,有些非物质文化显然已经消亡或者正在从现代人的生活中消失。因此,我国党和政府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我国政府经讨论决定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日,各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但是,如何切实有效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保护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亟待探讨。

(一)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

我国党和政府应该出台相应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政策,加强对传统体育的重视,清晰认识到传统体育的重要性,并且对破坏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群众给予一定的处罚并进行深刻的教育。政府应该从多个角度去保护陕北体育文化,除了出台相关的政策之外,更应注重的是思想教育和引导,带领陕北当地群众如何更好地保护传统体育文化。毋庸置疑,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和传统体育的知识问答会是保护陕北体育的最好方法之一。这样既可以让当代青年深刻地认识到当地的体育文化,也可以起到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作用。

(二)树立正确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观念

陕北民族个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观念,形成“从我做起,从陕北民族做起”的风气,让体育非物质文化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来看,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陕北地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多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衰落与周边的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人都推崇现代全球化发展的新兴事物,如网络游戏、奥运比赛等项目。陕北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已逐渐被忽略甚至被遗忘,所以,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人民群众占据主体作用。特别是年轻一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年轻人的认识和心理倾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根本的转变。现在的青年人几乎已经脱离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学习与认识,作为老一辈的陕北人,也应当传授传统体育文化知识给后代,教育后代。

党、国家、人民群众不仅要保护好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更要做好传承和发展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工作。

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一)深入群众,广泛宣传

陕北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漫长的文化历史,显现了陕北民族体育文化艺术资源丰富。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由此观之,深入群众广泛宣传,加强公众的整体保护和认识能力是必须的。现阶段,还应该广泛宣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相关法律,促进陕北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弘扬。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积极支持并组织新闻媒体开展专题采访、报道;积极发动多项体育文化研究、表演;举办体育活动展演、论坛、讲座等活动,促进陕北体育文化的传播,增强陕北地区人民甚至全社会保护和传承陕北体育文化的意识。

(二)加强对陕北体育文化传承的引导和指导性培训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无非就是年轻一代,开展体育文化遗产保护、鼓励和支持陕北体育文化传承的活动是一项重要措施。党和国家要增强体育文化传承工作,能够使年轻一代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保护和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义务;同时,应当赋予年轻一代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和发展传统体育文化的责任。作为陕北民族人民,应自觉将自身所掌握的体育文化传承下去,做到后继有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进一步推进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弘扬和推动陕北地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及推由缁峋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年轻一代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明确的目标方向,或是有的人追求片面性的东西和利益,导致不能正确传承发展。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陕北地区民族甚至全国人民进行引导、指导性培训,给他们明确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条例规章等,正确引导他们向正规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对体育文化传承人的教育培训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应该有效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如陕北地区的陕北秧歌、安塞腰鼓、靖边跑驴、边鼓等,广泛宣传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事实上有很多人认为,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不大,或者他们会带着一种疑问,时代是进步的,没有必要去传承古老的传统体育文化,也认为不能体现陕北民族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他们有着先入为主的思想,认为当代的体育活动才是最有意义的活动,才是最能体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一种时尚方式。无可厚非,这是一种不积极又不具时代性的想法。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是时展的结晶,能体现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

三、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一)陕北地区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文化生活融合速度也不断在加快,其深度也在增加。另外一个外力因素就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和冲击。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限制,陕北传统体育文化大多数都是通过言传来继承和发展,存在“交流面”狭窄等问题。加上作为青少年传承的这一代,“崇洋”更加使陕北传统体育文化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除此之外,个别陕北地区人们还坚持着“原封不动”的思想观念,保守观念根深蒂固。认为“传统”就是一成不变,就是要原封不动地去传承,而年轻一代的思维恰恰相反。所以造成意见的不统一,逐渐中断了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再者,传统体育活动一般都是群众自发性的,缺乏有效传承和活动组织。可以说,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发展的困境,随着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水平的提升、艺术品位、表现形式等多种因素对陕北体育文化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建议

第一,将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相融合,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们重视传统体育发展,就要将传统体育继承和创新发展引入规范化、轨道化发展体系。除此之外,传统体育处于困境之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传统体育文化人才,以及多数年轻一代对其缺乏认知和认同。只有适当地将传统体育文化列入到学校课程中,才能最有效、最直接地解决该问题。

第二,党和政府应该要起到主导作用,带领陕北地区人民群众努力开展各项传统体育活动,如陕北秧歌、安塞腰鼓等富有代表性的活动,这些体育活动是陕北地区民族经过长期劳动生产和社会实践形成的。因此,党和政府应该要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指导,确保传统体育项目可持续发展。

第三,构建多种平台,营造传统体育继承发展氛围,甚至带动全国人民发展陕北体育活动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否认,要想做好发展陕北体育文化这项工作,就必须要借助多重平台。无论是在陕北地区的传统节日,还是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应处处以“发展”的观念去看待传统体育文化。

第四,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本身也应该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市场和传统体育发展相结合,实现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想要壮大兴起陕北传统体育,就必须要重视传统体育的市场化,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政府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将传统体育文化引入到市场之中,通过陕北传统体育的市场化,为传统体育经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通过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陕北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我们深刻地意识到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是经过漫长的时间而产生的一种非物质文化。体现出了当时陕北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娱乐方式,是陕北地区的文化结晶,更是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陕北传统体育文化也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我们不但要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赋予体育文化生命力。政府要制定相关机制进行调控,鼓励以文化艺术节的形式大力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活动。

另外,把陕北传统体育置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中,就必须要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规律对其展开探讨。保护和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过于保护,可能会造成传统体育文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保护和发展”应该是同时进行的,并不是“原汁原味”地保护,陕北传统体育文化也要发展,可以适当添加现代化元素,但又不失传统体育文化的味道。

四、结语

陕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申请非物质文化z产,可以从文化、民族和体育发展的整体中研究与保护,这不仅对国家和民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传统精神和传统文化,增强我国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陕北地区民族地区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陕北传统体育文化既要受到保护,又要发展,这永远值得我们去探讨。

参考文献:

[1] 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J].科技信息,2008,(24):510-511.

当地的传统文化第4篇

2012年底,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无痕 当代琴人生活美学与生命态度》的展览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是古琴艺术家王鹏通过古琴这个载体,来诠释中国传统古琴文化精神,解构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之间的关系;并传达出传统文化精神和当代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主张。期间的数场雅集更是成为北京各类文化精英的聚会。

当下,以诸如茶艺、香道、听琴、品瓷、昆曲等为主要形式的雅集,仿佛一夜之间,在中国各地开始盛行,甚至成为最时髦的生活方式。雅集成为当下精英阶层日益关注与追捧的生活内质,并由最初的时髦逐渐融入到生活当中。

雅集作为中国传统士大夫日常生活中会友、聚会的形式,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特征的生活方式。这种具有一定仪式感和丰富文化艺术内容的方式,成为当代精英阶层重新确认自己的社会身份,寻找文化归属感的种标识行方式。通过类似的方式,一些曾经失落的传统正逐渐在民间慢慢恢复。

更重要的是,通过雅集等形式,越来越多的主流人群切身体认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活方式表达的具体形式,于其中找到了文化的归属感和自信。并由此产生对当下的趋西方化的生活方式的反思。这种生活方式的反思,落在设计上,体现为设计师开始由最初对传统建筑形态、传统器物及传统符号的借鉴转向对传统文化精神、传统生活形态的研究,并与当代生活对接,开始在设计中进行延伸与传承。

二、从传统中寻找新的设计方法

在这场设计的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学习方法,树立起新的设计价值观,是中国设计新文化运动很重要的特征之一。但这是种倒逼式的方式。

西方现代设计体系为我们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居住形态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形式。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大都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几乎颠覆了中国传统意义的居住形态,构成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中国传统的聚落、邻里关系被打破,人与人的关系变得陌生化和不确定性。文化的失落感在这个过程中便显得越来越明显,对文化根源的找寻,及对自我价值观的重新确认也变得更加重要。不同背景的设计师采取了不同的路线未完成自己的创作实践,但目标都指向创造具有中国文化属性的当代设计。

在解决类似的设计的社会化问题上,有些设计师开始回望传统,通过对传统居住形态的研究,来发掘传统聚落、传统民居的当代意义。而中国丰富的地域性也为设计师提供不同的解决之道。不同地域的居住形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材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凝结了中国传统的建造技艺与生活智慧,如何将这些传统建造经验和生活智慧用于当下,用于解决的当下都市化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成为一部分设计师的“传统”之道。

中央美院、西安美院等四校联合组织的陕西窑洞改造课题,就是通过对窑洞的独特价值的再发现与再设计。陕特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特征,造就了窑洞这种特殊的居住形态,但随着城镇化和“农民上楼”,很多窑洞被废弃。但现代居住方式也带来了系列诸如冬冷夏日、传统邻里关系消失等问题,课题组希望通过对窑洞这种传统民居样式进行再设计,以传统智慧未解决现代居住方式所存在的问题。设计师通过一个下沉式院落来联结几个窑洞,共同构成一个小型的院落,院落成为一个公共的户外区域,窑洞内部则通过现代设计打造适宜现代生活需求的各项生活设施。

都市实践的土楼项目则更加具有实验性,如何在高密度的社区里实现良好的邻里关系,如何创造内外环境的交流等系列问题是都市实践在进行这个试验的重要考量依据。他们从福建土楼建筑中找到了灵感,在抛开土楼建筑的防御功能以后,都市实践发现土楼建筑所具有的邻里互助,公共资源共享等特点恰是能很好地解决都市化中越来越稀缺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公共资源的共享。

在家具设计中,以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工艺、陶瓷工艺、竹工艺为基础,以现代的造型为呈现形式的设计,成为中国设计师对传统进行对接的种有效地方法,既保留了渐将流失的民间工艺,并通过当代设计的介入,让传统工艺与当下生活产生活色生香的美妙关系。类似的案例体现了中国设计师开始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以传统智慧更有效地解决当下的居住、生活问题。

三、中国设计的独立价值观

中国设计正逐渐呈现出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独立价值观和设计美学的新面貌。

如何将传统融于当下生活,如何以当代设计对接传统,是中国设计师在构建本土设计美学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一部分设计师由传统中溯源,寻找传统文化流传的根源与脉络,试图找到文化自然生长的模式,希望在设计中将这种文化脉络自然流露。另一部分设计师则从设计的当代性入手,期望以新的方式重新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不论何种路线,都体现了当下中国设计所具有的文化自觉与自省精神。设计师远离了对传统符号的挪用和对造型的描摹,开始向精神层面拓展。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为中国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向――如何将传统建筑形态与现代设计进行对话,以及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如何呈现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极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恰恰是中国设计能与世界对话的根本。王澍在建筑中对地域文化、地域材料的独到运用,体现了植根于中国传统中的设计所创造的新的设计美学。普利茨克奖颁发给他,也证明了他的中国设计美学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设计师从不同的途径重新审读文化传统的传承方式,摆脱了宏观叙事的一贯方式,在设计、生活的细小层面具体而微地呈现文化传统的力量与魅力。在设计中逐渐形成一些明确的特征。

营造具有东方情致的空间意境感

中国传统艺术中对写意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世界的独特认识,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模式在艺术上的呈现,虚实轻重黑白之间所蕴含的丰富思想。中国当代设计在产品造型与空间中的写意化处理,体现了设计师对空间意境、对空间的东方式气质的追求。

简约禅意

设计上追求简约富有禅意的表现,是中国当代设计所呈现出来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现代设计的简约化风格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禅意不期而遇,为中国设计师联结传统与现代提供了非常便捷的路径。在家具设计中,以明代家具为基础蓝本,结合现代设计与工艺,创立具有禅意的新中式主义风格,成为许多中国设计师在探索的方向,设计作品中呈现出思辨性和隐喻性的特点,并期望设计作品在使用过程中与使用者之间能产生特殊的情感关系。

当地的传统文化第5篇

关键词 传统民间艺术 文化特色 美术 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1.074

Cultural Ecology of Traditional Folk Art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

YAN Chunting

(School of Arts,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Chuxiong, Yunnan 675000)

Abstract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splendid culture, traditional folk arts and culture is a culture of Chinese grassroots groups working people in long-term life and the practice gradually formed, which has a unique cultural values, art forms, local customs and aesthetic sty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value of traditional arts, elaborated traditional art TCEs and style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art and modern art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arts.

Key words traditional folk ar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rt; cultural values

中国上下五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所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主要包括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以及民俗风情等,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着不同地域的环境、文化和审美,且传统民间艺术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过去,传统民间艺术以生动、有趣、接地气的表现形式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随着我国现代科技和现代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日益崇尚简单、快捷、高科技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关注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人越来越少。因此,促进传统艺术文化的发展成为民间艺术研究者考虑的重要问题。

1传统民间艺术的研究

传统民间艺术作为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其所蕴含文化和发展,与地域特征、风俗人情、社会风貌等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传统民间艺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关于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系统的资料收集和实地勘察,并对具有传播价值的个案进行深入分析;二是展开对传统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表现内容等进行理论分析。但由于研究者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了解不够全面,无法充分了解当地传统民间艺术的来源和发展,因此研究者大多只能从外观、形象的塑造,创造出与当地民间文化相似的另类艺术,而无法真实还原出具有当地民间特色的艺术。

2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特色

不同地方都有着当地最出名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民间艺术。传统民间艺术是从民间发展而来,具有大众的统一审美,即使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传统民间艺术依然代表着当地大众的审美情趣。传统民间艺术最主要的特色是质朴、率真等,并体现着当地人们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征。

2.1 传统民间艺术的地域性

2.1.1凤翔泥塑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不同地方所演变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也各不相同。如凤翔民间美术,凤翔处于关中西部,凤翔的木板年画被称为我国五大木板年画之一。凤翔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年画、泥塑和脸谱等,其受到当地文学、宗教的影响,在一些传统节日中,表达出幸福、健康、美满等具有美好祝愿的意义。泥塑被凤翔人称为“泥货”,是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美术工艺,有着数千年的传统。泥塑是由民间艺人手工制作,再经过绘制毛稿、翻坯、打磨、绘图、上色等十几道工序加工完成。凤翔泥塑的形状、花色多种多样,在过去,泥塑是在热闹的节假日用来相互送礼的礼品,因此凤翔泥塑多以夸张的造型和艳丽的色彩为主。凤翔泥塑的样式主要包括十二属相、神话人物和英雄人物等,并各自有不同的意义,如坐虎样式的泥塑则表达着健康和勇敢的寓意。凤翔泥塑不仅在当地传播较广,还在国内其他地区,甚至国外都享有盛名。

当地的传统文化第6篇

摘 要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伴随着社会历史进程发展至今,融入了诸多的时代元素,但是在中国城镇化背景下,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断适应现代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同时,还面临着现代化建设的冲击。为促进广西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就要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城镇化建设相融合,以使广西民族体育文化适应性地保留下来,并促进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城镇化 广西 传承 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属于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源自于各族人民的生活实践,在民族内部流传,除了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之外,还成为休闲活动充实人们闲暇的生活。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生产实践中积淀而形成,发挥着社会功能,即作为人们情感沟通的载体而存在[1]。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城镇化的冲击,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为了促进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就要以城镇化视角审视传统体育文化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并对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广西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一)城镇化建设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协同性

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致力于社会学研究,将城镇化纳入到社会学领域,并与人类学研究相结合。其研究成果已经逐渐地被用于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中,对城镇化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研究要从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进行研究,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更为突出民族特色。从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要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就要在加快城市文化建设的同时,凸显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使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中促进文化的形式展开[2]。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民族地区研究学者提出,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就要将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相协同,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二)广西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的民族工作中,要将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体现出来,就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任务的实现。中共十六大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指导方针,对促进中国城镇化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2007年,中国实施西部城镇化发展战略,广西壮族自治区是重要的战略对象。按照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将城镇化发展脚步迈入到西部民族地区,事实上就是要着力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在近些年来所存在的城镇化问题。从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发展进入较快,且出于良性、持续、稳定地发展中,但是,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存在着不同步性[3]。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较快的自治区为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的城镇化水平则相对较低,但近些年广西的城镇化进程稳步,具有赶超之势。

二、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点概述

在广西民族文化体系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被社会所关注。各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受到欢迎,并已经成为健身的重要形式。广西地区的民族体育形式多样,且多在音乐的配合下完成,一些体育运动还与舞蹈相融合,发挥着其休闲娱乐价值和观赏价值。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体现为活动形式多样,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已经被政府纳入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之中,这将有助于促进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一)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1.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

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当地民俗文化中的一部分。追溯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很多体育项目在宋代就已经盛行了。比如,广西传统的抛绣球活动,在宋代就已经开始盛行;而打铜鼓作为广西瑶族的体育活动,从宋代开始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祭祀的活动或者庆祝丰收的活动。其他的具有地方民族特点的体育活动形式,包括踩石轮、抢花炮等等,都是从宋代流传至今[4]。

2.广西民族传统体育被赋予了文化内涵

广西地区人杰地灵,这里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与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存在相关联。如长鼓舞就被当地的居民赋予了传奇色彩,文化内涵孕育其中。追溯长鼓舞的由来,相信很多瑶族人民都会提起盘王,长鼓舞本是用于祭祀盘王的。当长鼓舞被赋予了文化内涵之后,加之心理的体验,就会在精神上赋予长腰鼓以各种美的因素,使长鼓舞活动呈现出力量之美、节奏之美,在音乐的伴奏下,形成独特的具有区域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二)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代表

地域文化的特点在于文化的呈现更具有地域特色。广西是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通过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区域内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是各少数民族多年生产实践的结果,其中涵盖着民族个性特点、民族思想观念、民族道德伦理等等,伴随着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且以活动的形式将这些文化流传[5]。如苗族的民族传统体育“芦笙踩堂”。“芦笙踩堂”这个名称以当地的俗语解释,就是“听见芦笙响,脚板底发痒”,与当地的民族风情、族群生活密切相关。

广西少数民族有许多民间体育项目,项目形成与发展早期,许多民族以本民族内部的民间体育活动为主,很少能够看到几个民族共同参与到同一体育活动中。随着民族文化的融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重要的文化内容,逐渐走出本民族,成为被大众所喜爱的体育运动。如,抛绣球、跳竹竿、板鞋竞速等等,这些体育活动都成为了广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从体育活动形式来看,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同一体育项目展开形式也会有所不同[6]。比如,广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就有舞狮,与北方的舞狮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体育活动的形式多样,可以证明地域文化所存在的差异,体育活动的内容更会根据民族文化的不同而呈现出地域特色。

三、城镇化与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城镇化与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传承

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经历了几千年延续,已经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体系。这种以传统为核心的区域文化传承是体育文化的社会历史性体现。民族传统体育是广西人民长期社会实践所总结出来的健身方式,经过多年的积淀,形成了特殊的体育历史文化形态,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以文化的形态存在,不仅实现了历史社会价值,更是形成了民族文化。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广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进作用,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性的同时,也融入到现代体育文化之中,并以多种形式展开[7]。

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善,广西传统体育不再局限于本地域的范围内,而是作为民族意识逐渐向全社会普及。体育文化社会普及的过程,也是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由于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对于广西当地的少数民族而言,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健身、娱乐的方式,而是一种精神文化形态[8]。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所形成的体育内在精神,只有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并以体育艺术形式呈现,才能够使这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广西原有的民族传统体育存在的文化生态已经逐渐被打破,亟待通过政府、社会、族群协同重构。

(二)城镇化与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功能转型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广西地区的“城镇化”所导致的文化负面效应日益突出。广西民族地区本是半封闭的生活环境,当地的人们在这里长期生活,包括生存观念、价值观念都已经积淀为民族文化世代沿袭,传承至今。城镇化促进了广西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随着人们的生存空间发生了改变,生活观念有所变化,生活习惯和休闲方式也不再保留传统的方式,而是跟随着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打破传统的局限,融入到体育经济化环境中。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异化的现象对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带来挑战。经济结构的改变,必然会引发社会文化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而随着广西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文化中,原生态的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中融入了现代文化的内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娱乐表演的形式出现,与旅游融为一体,使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出现了功能转型[9]。可见,将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可利用的文化资源,通过合理开发,与当地的自然生态相结合,不仅可以适应城镇化发展环境,还会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保留其原始的文化形态。

(三)城镇化与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转型

目前正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西方文化渗入到中国文化环境中,以其强烈的文化冲击对民族文化造成了威胁。民族依赖于文化的支撑,而文化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广西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要使文化传承并持续发展下去,就要充分认识到不同文化的对立统一性。少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在文化的大范围内相互依存,才能够使文化创造性地发展下去[10]。广西民族体育文化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已经被列入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以对该文化遗产实施保护。城镇化背景下,广西民族传统体育要在传承中求发展,就要适应现代的体育观念,改造体育形式,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载体,融入到广西区域经济与文化变革当中,以对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施有效的保护,促进其持续稳定地发展。

四、结论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以其特有的方式传承下来,所延续至今的不仅是体育形式,更多的是体育文化历史。广西民族地区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出现了文化的转型。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在城镇化背景下传承和发展下去,就要以保护求发展,将自身的社会文化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融入到广西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当中,利用各种资源环境实现广西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文化的功能转型,以更好地对广西民族体育文化实施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烨,刘礼国.清水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活态传承探讨[J].体育科技.2012.33(2):28-31.

[2] 黄宗峰,韦丽春.城镇化进程中红水河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与发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4):113-116.

[3] 刘冰洋.城镇化加速期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2.2(32):74,76.

[4] 卜宪琴,刘靖南,郭洪光.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定位和思路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32(3):39-41.

[5] 时传霞.城镇化加速期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3):38-42.

[6] 冯胜刚.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效传承路径的实证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2.33(2):159-165.

[7] 汤立许,蔡仲林.近十年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综述[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1):63-68.

[8] 宋海辉,宋海霞,熊曼丽.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变迁[J].体育世界(学术).2011(5):19-20.

当地的传统文化第7篇

陈鹤琴在对中国古代先哲教育思想进行研究时就特别推崇孔子的教育思想,认为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个别教育”、“行重于学”等教育思想非常先进,很值得研究。后者则可以直接对这些文化的实体展开研究。此外,还有一类是以非物质文化的形式存在,看不见,摸不着,如民间艺人的技艺等,陈老认为这类传统文化遗产更为宝贵,后人可以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学习与传承。总之,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而精深的,需要我们全面而广泛地加以学习与研究。为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陈老主张成立专门的机构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研究。为此,陈老曾多次呼吁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专业人员,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专项研究,以确保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正确解读和传承。例如,1962年陈老在江苏省政协会议上提议,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内成立儿童教育研究室,以研究儿童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加强、改进儿童教育工作[1]406;1978年陈老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设立全国儿童玩具研究促进会的建议[2]659。在对传统文化遗产展开研究的同时,陈老主张以辩证的态度来传承传统文化遗产,认为对传统文化遗产应进行合理的继承、改造和创新。陈老的“活教育”理论就是在继承儒家教育思想和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基础上,革新创造出更具有活力的教育理论。在对待中国古代经书典籍问题上,陈老辩证地指出,“《三字经》、《百家姓》当然不是幼年儿童所能理解的”[2]636,“如果是为研究古代文学,那么这么多经书,大学专科里才有读的必要”[3]140,而如果读经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儿童的人格,那么经书是需要重新改造的,他特别反对“把经书熟读在肚里,将来自然就会应用”的“反刍式的教育”[3]140。同样,在对待私塾教育问题上,陈老认为:“私塾教育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的优点,我们应当采用,并发扬而光大之,但是它的弱点太多,它的组织,它的内容,太不适于现代的情形了。”[1]535反观当前有学者鼓吹所谓的“儿童诵经运动”,则愈彰显出陈老对待传承传统文化遗产的这种科学而辩证态度之先进性,对指导当今幼儿教育工作仍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当年,陈老就是以这种开放兼容的思想,科学地处理了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外来优秀文化的吸收关系。陈老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世界各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他认为,外国有很多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陈老认为,中国的儿童不仅要汲取本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还要了解、吸收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儿歌“小星星”本是法国的一首民歌,为了让中国儿童了解法国的文化,陈老译配了歌词后将之编进幼儿园教材,至今“小星星亮晶晶,满天都是小眼睛……”这首儿歌在中国代代传唱[4]1。当年,在陈老主持的南京鼓楼实验幼稚园的教材中,加入了不少外国文化的元素,许多世界经典的文化,如“荷兰的小英雄”、儿童舞蹈“土风舞”等也列入幼儿园教材。此外,陈老还曾亲自编写小学英文教材,其中1939年编写的英文教材《少年英文诗歌》一书,共选录43首世界各国经典的童谣、诗歌。

作为一位幼儿教育家,陈老认为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应从幼儿园开始抓起,为此,他为幼儿教师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好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陈老认为,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遗产应坚持创新性,要有时代精神,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主张用革新升华的方法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遗产,最为集中地体现在陈老在幼儿教育目标的制定上。陈老十分赞赏孔子的“做人教育”思想,当年陈老的“活教育”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3]352,就是在继承传统教育核心价值或基本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时展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陈老的“活教育”目的论是对古代有关“做人教育”思想的批判与继承,为“做人教育”赋上时代的烙印,使“做人教育”的内涵得到升华。陈老认为,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改编与创新,将传统文化遗产有机地填充到幼儿园的教材中,“经书的文字古奥,叙事说理多偏于政治道德方面。幼年儿童不易明白,只好选择其适合儿童心理之记述,改编作故事或戏剧的体裁,教他们阅读,教他们表演,他们自然就能明白了解,兴趣浓厚”,“将经书变成明白浅显饶有兴趣的现代儿童读物,那读经一课在学校里面才可以有利无弊。”[3]140为了让儿童以寓学于乐的形式来学习、接受中华传统文化,1938年,陈老与陈选善主编了《中国历史故事》一书,该书以浅显的文字、儿童的口吻、生动活泼的形式,将中国古老的历史编成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此外,陈老认为不少民间歌谣、儿歌很适合幼儿学习,为此,在陈老主持的南京鼓楼实验幼稚园教材编写时加入了很多民间的元素,如民间儿歌“放纸鹞”,民间游戏“猎人、老虎、枪”等。陈老认为,我国不少的传统文化遗产是可以通过改良制作而成为很好的幼儿园教具、玩具的。例如,麻将是我国的国粹,是很具吸引力的工具,当年陈老独具慧眼,将麻将变成幼儿识字的活字块教具,具体做法是:先从儿童用书中选出了200多个字,在每块麻将上刻上字,每个字各刻2块,并选用儿童喜欢的颜色,“比如‘鸡’、‘鸭’二个字,‘鸟’部用红的颜色,‘奚’、‘甲’部都用绿的颜色”[5]109。活字块主要有两种玩法:一种是凑对子,一种是拼句子,都很受幼儿喜欢。后来在民间艺人的启发下,陈老又创制了“过桥洞”、“放电影”、“益智盘”、“傀儡戏”、“皮影戏”等幼儿喜欢的教具、玩具。其中“傀儡戏”、“皮影戏”就是采用民间艺人制作傀儡和皮影戏的方法,将适合幼儿的剧本或故事制作成傀儡戏或者皮影戏,由幼儿教师或幼儿进行表演操作。同样,在乐器的选择上,陈老大量地选用我国民间乐器,如鼓、钹、钟、箫、磬、木鱼、琵琶、笙、箫、古琴等取代昂贵的钢琴、西洋乐器,这在财力匮乏的年代确实是非常明智的选择。陈老十分珍视被旧社会有权势者所瞧不起的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当年为了让幼师生学习傀儡戏、皮影戏、木偶戏的操作技能,陈老曾多次把木偶戏班请到学校里来。当年,陈老邀请民间艺人到鼓楼幼稚园现场表演木偶,通过口传心授的方法,让幼儿教师学习掌握了木偶的具体操作手法;不仅如此,陈老甚至把玩猴戏和玩西洋镜、拉洋片的卖艺人也请进学校给幼师生演出。当年,为了研制幼儿园教具,陈老曾拜街头巷尾的民间艺人为师,如向民间捏面人学习用面粉替代橡皮泥做美工材料的方法;研究街头小贩卖糖人的转盘并改制为“得赏盘”、“识字盘”[6],并分别作为幼儿学数学和学语言的教具……实验证明,这些民间技艺改制的教具玩具很受幼儿的喜欢,同时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木偶戏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陈老认为木偶戏相当于立体故事,有会活动玩具的功效,是教育的利器,幼儿园可以利用木偶进行教育。当年,国难当头,为了激发民众的爱国救国热情,陈老与虞哲光合作组建了儿童木偶表演队,利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到社会上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当年,由他们组建的儿童木偶队演出的木偶剧有《原始人》、《卧薪尝胆》、《文天祥》、《木兰从军》等,他们曾利用“三八”妇女节和国际儿童节到兰心剧院对外演出,新型的儿童木偶剧的诞生,受到了人们热烈欢迎;在鼓楼幼稚园,陈老还利用民间乐器,如小鼓、小锣、小木鱼、小磬、小铙钹,组成儿童小乐队,学习民族乐器的演奏,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影响。

文化传承作为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专业人才参与其中,而老师则应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项神圣的使命。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理应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第一站。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7]幼儿教师应在践行“新纲要”精神的活动中,自觉地将传承传统文化遗产视为己任。笔者认为,幼儿教师要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播者,一是幼儿园管理者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全园教职工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培训,如购买图书、补充学习材料、聘请专家做专题报告、开展专题讨论、举办知识竞赛等,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幼儿教师的文化素养。二是要善于将传统文化有机地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从幼儿园的环境布置、教材内容、教学途径、教学方法等多方位地思考,将传统文化有机地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三是应向家长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不少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他们过多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发展,而忽视了孩子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幼儿园教育需要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因此,针对目前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普遍模糊的状况,幼儿教师必须大力加强宣传和指导工作,如采取发放宣传单、园内开辟专栏介绍、组织专题讨论、网上留言互动、家长经验介绍和推广等多种形式,提升家长的传统文化素养,共同承担起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担。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可谓博大而精深,但纵观当前幼教界,特别是幼儿教育机构,在对传承传统文化遗产的理解上却是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内容被窄化。不少幼儿教师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片面地理解为蒙学教育、历史教育,甚至将“读经”理解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唯一形式。不少幼儿教师一提起传承传统文化遗产,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让幼儿诵经,似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就只有这些经书了。其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包含神话故事、歌谣、民间游戏、猜灯迷、汉语言文字、印染、国画、刺绣、剪纸、泥人、皮影、腰鼓、地方戏曲、茶文化、酒文化、十二生肖、京剧脸谱等多种形态[8]。幼儿教师应全面地理解传统文化遗产的内涵,并根据本地区的资源及本园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教育。二是功能被弱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简单灌输,而忽视对幼儿民族精神的教育、民族情感的体验,其实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知识只是外壳而已,其深层次承载的价值观念、思想和行为方式才是传统文化遗产的内核。因此,幼儿教师除了需要向幼儿介绍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更要重视幼儿民族情感的体验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以提高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萌发爱国的情感。三是形式被简单化,突出表现在幼儿教师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过于简单地照本宣科,缺乏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必要的改造与革新;简单地模仿、套用其他幼儿园已有的做法,忽视因地制宜地开展富有本园本地区特色的教育活动[9]。当年,陈老就告诫过幼师生,在对待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要有辩证的态度,传统文化遗产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要创造性地学习,汲取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改造甚至剔除其中的糟粕,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遗产在新的时期更具生命力,永远发扬光大,传承不息。(本文作者:严碧芳 单位: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

当地的传统文化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传播 困境分析 主要考量

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性

著名学者梁漱溟分析了中国文化“文化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吸收若干邻邦外族融成”、“内部具有高度之妥当性调和性”等七点个性,①即使到了当代,传统文化之价值犹在,“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西跨文化交流只能局限于与当代的对话而缺乏与中国古代伟大心灵的对话,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西跨文化交流是不完整的交流,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文化是没有魅力的。”②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传统文化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角色,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需要跟时代很好地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才能在当代挖掘其存在的更深层次意义,才能被更多的人所认同和支持。

第一,提高国家软实力竞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1990年)首次提出了“软实力”概念,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概念而提出的。文化软实力对外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对内关乎国民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相对于硬实力而言,文化软实力的力量更能以和平的方式来完善人类的思维方式,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彰显国家魅力。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各国在提升国力的同时仍不断强化其软实力,从而增强综合国力的竞争。第二,加强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一直秉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宗旨,文化现代化的目标也正是得益于经济的迅猛发展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被赋予了商业价值,出现“文化唱戏、经济搭台”的现象,进而世俗化、娱乐化、商业化,挖掘不到价值的文化则无人问津,落得逐渐走向衰退的境地。然而随着文化建设在社会整体规划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经济的发展同样受制于文化的反作用力,依附于经济发展的文化最终也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循环。第三,凸显文化交流的新理念。梁启超在1896年《变法通义·论学会》一文中论证了文化交流的必要性:“道莫善于群,莫不善于独。独故塞,塞故愚,愚故弱;群故通,通故智,智故强。③”只有通过文化交流才能启发民智,将传统文化推向更高的视野。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转型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撑,因此解决了传统文化的转型问题,将会带动整个社会转型。

转型期传统文化走出去困境分析

困境的成因分析。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积累了辉煌的文化财富,也经历了全盛时期和社会改革时期,然而不管处于何种社会阶段都未曾放弃对文化事业的追求和改造。当代中国始终坚持不渝地走文化强国的发展路线,当人类迈入了新的时代,世界整体格局也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有了大的转变。走固步自封、死守传统的老路,中国的命运将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呼唤传统文化走出去不仅仅是重拾传统,而是立足传统、创新传统,在不失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向现代化看齐。

随着中国在全世界的国际地位稳步提升,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也必不可免地与世界产生交集,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大问题上也不得不考虑到的全球大环境。仅从文化层面来说,一方面中国悠久的文化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从好奇热爱到深入研究严谨对待转变,从美国唐人街的兴起就可以看到这里面不仅有广大华人的努力,还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传统文化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我党一直为创造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的和谐努力,积极做好文化走出去工作,为整个社会转型贡献力量。

困境的表现形式。民族自卑情节的心理阻碍。我国各民族创造了诸如“四大发明”、“剪纸”、“戏曲”等传统文化形式,无不彰显着我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也吸引了西方国家对此进行积极的探索。然而随着近代鸦片战争的爆发,逐渐击毁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世界不再是天圆地方的乐土,蓄有辫子的老祖宗被人嘲笑,四书五经因为拯救不了当时的中国也被抛弃在角落,民族自信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民族自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新鲜器物的出现对国人思想的冲击。器物的变化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能够反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举例来说外国的火车引进到了中国,以往骑马赶路几天的路程只要一天甚至更短时间就能到达,这让国人产生了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器物的改变往往都与老百姓吃穿住行紧密相关,也是他们内心最能深刻感受到自卑的源泉。其二,传统文化本身所致。自古以来的封建枷锁已经造成了人们内心卑微,安于天命的惯性。传统文化已经规定了生活的林林总总,规定了作为子民必须顺应上天和君主。其三,综合国力的悬殊。尽管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极力追赶,但在很多方面的竞争力仍不如西方国家,这样的现实对民族自信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文化交流的被动接受。根据文化交流规律,高势能文化总是向低势能文化进行文化输出。目前,鉴于经济、军事、话语权等因素,西方国家必然要进行大规模的文化输出和渗透。就世界范围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仍处于低势能文化地位,出现了文化交流的逆差现象,同样也显露出资本主义国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在这样的整体形势下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走出去,化被动为主动,充分掌握中国在国际上的主动权。

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提出“西方中心论”指出世界上的文化都是围绕西方而展开的,西方文明是世界的中心,鼓吹所谓的民主和自由,用自己的价值观去普及世人,用隐蔽的手段来达到他们统治的目的。实践证明,西方对中国的认知是片面愚昧的,是没有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妄自揣度。中国的文化交流活动从近代开始一直受到西方的影响,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没有真正占据主动权。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已经迫在眉睫,传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大众传播媒介的引领;强化海外孔子学院的建设;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合作等。通过这些途径,不断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精髓,打开西方了解神秘东方的窗口,加快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步伐。

传统文化认同艰难。在封建社会走向消亡以后,中国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摒弃旧制度旧思想,传统文化相对经历了被完全批判、被、被边缘化的过程。西方的文化快餐已经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改变了生活方式和观念。“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有着淡出我们视界的趋势,经典文化受到挤压和排斥;影视、通俗小说报刊、卡拉OK、MTV等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快餐文化’的盛行;好莱坞大片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冲击;图书出版受到话语权利和市场经济的制约越来越带有商业化的特征等等。”④诸如此类的种种现象,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给人难懂难学落伍的印象。

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一个漫长的心理征服过程,需要正确地引导,实现其迅速发展可以通过多方面多途径来解决。传统文化从边缘化走向现代化这条艰苦之路过程中,必须得到受众内心的广泛认同才能促成传统文化走出去,这也是民族自信的一个构建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造成传统文化认同艰难的转型困境。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前提,必须在此基础上去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

实现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途径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费孝通首次提出了“文化自觉”概念:“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⑤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我们受之于历代祖先的中华文化,民族自信要建立在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只有真正了解传统文化底蕴的民族才有可能自信起来。其次文化自觉中的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一定要占有自,不能被迫按照西方的模式和要求来进行改革,那样就失去了国际话语权,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必然也会被别人所表达。

文化自觉也是发掘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前提条件,为其加大实现的可能性,文化自觉需要的并不是简单地重拾传统文化,更应该对传统文化中有利于或者有害于文化建设的部分进行扬弃。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说的文化自觉并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认识,更应该对西方文化采取文化自觉,这是未来一种大趋势,必须结合西方文化的优越来创新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

不可否认中国距离西方的科技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但盲目崇拜和学习都不是一种好的消除自卑心理的手段。民族自信的构建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群体凝聚力,是中国在国际活动中的一股底气,必须作为文化建设中一项重要指标考虑其中。建国立本之际,文化建设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化来展开,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重拾自信更好地为现代化事业贡献文化力量。

文化传播机制的完善。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拉近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竞争,一方面在大和谐背景下发达国家进行军事战争活动不仅消耗了本国的资源而且也败坏了自己的形象,为此他们便转向文化领域寻求新的解决途径。另一方面,在竞争角逐中经济的比拼已经不能彻底征服弱小国家,他们转而向文化软实力投入更多的力量。由此看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只等着别人来发现,还需要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把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利用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向全世界展现东方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

传统文化走出去必须完善文化传播机制,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需要对文化进行适度的宣传才会被更多的人所知晓。这里说的文化传播机制的完善并不仅仅是对外的传播,也包含国内的传播与弘扬,因为本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是推动文化转型的一股力量。文化传播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突破传统拥有了新的媒介,增大传播范围和效果,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传播机制的创新。在国际社会上如果不主动表达自己就必然被别人所表达,完善文化传播机制是中国外交的必要选择,必须立足本国国情,把传统文化能为现代所服务的精髓进行提取和优化,打造文化品牌,这不仅仅加强了国际对中国的进一步了解和肯定,也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生机。

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传统文化产生于封建制度之中,也在封建社会繁荣并被统治者极度推崇过,延续几千年依旧地位稳固,必有其可借鉴之处,虽然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主义时期有所弱化,但在某些方面还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和许多制度化、规范化的东西盘根错节、紧紧缠绕在一起,由此形成的文化网络仍然在很多情况下维系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⑥,传统文化也在支撑着社会文化体系,凝聚着社会的向心力,在新的时代必须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做好文化继承发扬工作。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放在更重要的战略位置。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拓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更好地守护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传统与现代文化确实存在客观上的差异,发掘其现代价值才能缩小其差距,加快完成现代化转型。一方面传统文化可以创造商业价值,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带来了人的流动,给中国经济市场带来了新的投资者和消费群体,给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机。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发达国家的民族文化应在这些国家所进行的争取自由的斗争的中心地带占有自己的位置”⑦,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必将发挥积极作用,为中国争取自由公正的国际地位做出贡献。

传播主体的现代化培育。培育现代化的传播主体,是与马克思关于人类全面发展的思想相契合的,如果人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层次,那么必然会成为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最强阻力。著名的“英格尔斯效应”也印证了这样的观点,就算是再先进的生产工具如果交给还停留在传统思想的人身上就不会起到作用,“国民的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构成了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⑧

当代中西文化交流带来了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也激发了国民冲破传统约束,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经由群体文化向个人文化的转型,就是要个人为寻求自己的价值而努力。当今社会也要求为民族为国家而奋斗,但是不以牺牲个人的价值为前提,让一小部分人先发达起来带动落后的群体,只有人民真正自由民主富裕了,整个国家才能真正地富强起来。

传统文化走出去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假说是这样表述的:任何社会行动背后都需要有无形的社会精神的支撑。而在传统文化走出去这项大事业中同样也需要社会各阶层的齐心协力,只有中国人民自己真正认同的文化才有可能打动世界。

总结

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历史上的任何一次交流活动都不一样,也给传统文化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主动走出去才能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占一席之位。在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很有必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来构建中国的形象,只要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国情,坚持我们既定的原则,就会不断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播步伐,从而彰显传统文化价值。

(作者分别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注释】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8页。

②崔婷:《全球化与当代中国跨文化交流》,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3页。

③吴佳勋,李新华:《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第17页。

④王宁:《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4页。

⑤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第195页。

⑥孙兰英:《文化共存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4页。

⑦[法]弗朗兹·法农:《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纽约:格鲁弗出版社,1968年,第1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