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1 17:17:42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第1篇

关键词:健康心理学;自然观;科学技术;研究方法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221-03

自然辩证法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进行哲学概括的学科(刘大椿,2008),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交叉与综合,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任何一个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都遵循自然辩证法的普遍规律,健康心理学也不例外。健康心理学是研究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等心理活动和心理社会压力与生理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体系(李虹,2007)。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健康心理学的目标在于保持并促进健康水平,预防并治疗疾病,鉴别病因以及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联,分析并改善医疗保障体系和健康政策。从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健康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认识健康心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究心理因素如何使人们保持健康、使人们生病以及应对疾病,提高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实践活动的质量与效率,从而达到最佳健康水平。

一、健康心理学的自然观

(一)系统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物质普遍联系的基本形式是系统,物质系统是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基本的、普遍的存在方式。第一,健康心理学认为,健康系统具有整体性,健康心理学领域疾病与健康被看成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两者有重叠和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第二,在健康心理学看来,健康系统是不断变化的实体,其组成部分通过交换能量、物质和信息而保持着相互联系。第三,开放性。健康心理学汲取了心理学、医学、生物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流行病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理论。因而,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整体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特征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自然观的具体表现。

(二)演进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演进自然观指明,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按其内在的固有规律运动、演化、发展和灭亡。人类对健康的理解经历了生物医学模式,身心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健康观的演变影响了现代心身医学、行为医学、医学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与变化,为健康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健康心理学学科独立的标志是1978年美国心理学会健康心理学分会的成立。健康心理学不是封闭、静止的理论体系,它随着社会实践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修正、丰富和发展。中国健康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晚。经过20多年迅速发展,学界陆续创办了《中国心理卫生》、《临床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学术期刊。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历史沿革一样,健康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也遵循自然界各种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

健康心理学领域具体研究也秉承辩证唯物主义演进自然观,例如人的毕生发展,人的生理系统、心理系统和社会系统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改变。一个人的特征与其早先成长历程、目前发展水平和今后可能的发展过程都密切相关,健康与疾病的特征随着人类的成长而改变,不同年龄的疾病存在明显差异。

(三)生态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是解决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矛盾冲突的基本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健康心理学正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其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情绪和精神的全面健康。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具有共同利益,符合自然辩证法生态自然观的要求。人类生活方式是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社会因素。过度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奢靡生活习惯一方面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加剧了对自然的破坏程度。健康心理学研究实践重在预防不良行为与各种身心疾病,引导人们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二、科学技术是健康心理学发展的推动力

科学技术本身变成了日益庞大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建制(谭斌昭,2006),同时科学技术的成果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健康心理学发展的特殊规律,是自然辩证法的普遍规律在科学技术领域发展中的生动表现。一方面,科学技术发展直接推动了健康心理学研究方式多样化、发展速度加快、价值取向人性化。另一方面,科学技术通过促进相关学科知识与技术创新,间接推动健康心理学的良好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对与健康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学科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包括医学、生物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的高速发展。

三、健康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研究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本过程及其手段、方式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内容是建立自然科学知识、创造技术成果的途径与手段(陈光,2004)。科学研究方法是从科学研究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准则、规律,其中观察法、实验法、模型法、测验法、调查法、归纳法等被健康心理学研究广泛应用,科研方法发展也是健康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大体分为实验研究和非实验研究两类。

(一)实验研究

心理实验是指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对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和测定,从而确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关系的方法。实验研究具有主动性、重复性、验证性和精确性,能够发现心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内容属于健康心理学范畴的设计常被称为健康研究实验。以应激研究为例,首先需要建立假设(应激水平越高,患心脏病可能性越大),其次选取适当的样本随机分组,通过不同程度的生理唤起操控自变量应激水平,最后比较因变量的结果差异。得出研究结论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自变量和因变量同时发生变化,2.原因在结果之前,3.所有其他解释均被排除。

(二)非实验研究

1.相关研究

当研究者需要探寻变量之间的关系,又不能对自变量进行操控时,相关研究变得很有价值。相关研究是探索两个变量间统计学相关程度和方向的非实验性研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代表变量的相关程度。若要探究运动量与体重的关系,先测得被试一周的运动量和体重,计算两者的相关系数,说明运动量改变,体重也随之发生变化,但不能据此做出运动量改变导致体重变化的结论。相关分析能为健康研究实验设计指明方向,找出可能影响疾病的危险因素。

2.准实验研究

有时研究者会根据一些机体变量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如男性和女性、自我效能感高低,这种对象不是随机分组,变量未经过操控的研究设计即准实验研究。其主要包括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前者重在分析研究对象的历史资料,探寻疾病的普遍性原因;后者研究某一时间某个变量的差别是否和一段时间后另一个变量的差别有关,发现某些特征或事件与疾病的关系。此外,成长研究法也属于准实验研究,年龄段视角是健康与疾病研究的重要途径,侧重了解观察不同年龄阶段的差异。对于年龄变量,又可分为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

3.基因研究

基因研究能够帮助研究者了解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包括双胞胎研究、收养研究两种。大多数有关遗传因素的研究都聚焦于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表象上的差异,其基本假设是同卵双生子的差别来自环境因素,相同特征由遗传决定;异卵双生子的差异由环境和遗传共同决定。收养研究则是比较被收养孩子的特征与他们亲生父母及养父母之间的异同,若被收养的孩子更像亲生父母,便可以看出遗传因素的作用。

四、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

从自然辩证法视角审视健康心理学的迅速发展,其研究内容、取向和方法上呈现出一些新趋势。第一,加入了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治疗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积极健康心理学以人的积极力量、智慧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疾病状态的人们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处于正常状态的人们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与社会生活、远离疾病、长伴健康。第二,越来越关注文化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文化为中心的观念提供了除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对人类行为解释之外的第四个解释维度(叶浩生,2001;付翠,汪新建,2006)。文化转向使文化在心理障碍建构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也推动了健康心理学研究重视跨文化差异。第三,质的研究方法得到健康心理学研究者更多重视和应用。研究者对特定情境不进行操纵或干预,运用各种办法收集与现场自然发生事件相关联的一切原始资料,然后从其关系结构发现事件发生的缘由和意义。质的研究与整体健康模式、健康的动态性、健康促进的主体性存在许多契合之处。

参考文献:

[1]陈光.自然辩证法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付翠,汪新建.心理障碍的文化建构――健康心理学发展中的新趋向[J].心理学探新,2006,(26):25-29.

[4]顾瑜琦,刘克俭.健康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李虹.健康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6]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Rice,P. L.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第2篇

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市场竞争中,大部分企业时刻面临着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困境,特别是私营企业,由于工作节奏快,职工的压力较大,因而更具有特殊性。任何一家企业的正常运营都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奋斗,但是私营企业往往无限度的给员工加压,这种压力不仅包括工作环境和工作负担等因素,也包括企业过度忽视员工的工作感受。过度的压力会导致员工工作态度消沉,并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员工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反应,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重大隐患。

工作不安全感是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1]。目前理论界对工作不安全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Greenhalgh和Rosenblatt认为:“工作不安全感是雇员在一个受到威胁的工作情境中,对于维持所希望的继续性的一种无力感。”[2]强烈的工作不安全感在不同程度上对于组织、家庭、以及个体都会带来很多消极影响,一些可以阻碍和减弱工作不安全感消极后果的缓冲或者调节变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社会支持。

目前,国内关于员工工作不安全感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欠缺,在国内私营企业管理方式还存在很大缺陷的情况下,私企员工工作不安全感总体状况如何?它对私企员工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吗?社会支持是否能够减弱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的损害呢?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工作不安全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以及华人心理健康量表对私营企业中工作的员工进行现状调查,并探讨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同时探索社会支持是否在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图1所示: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私企员工工作不安全感与心理健康

随着员工身心健康不断出现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关注工作不安全感对个体身心健康影响的重要性。Sverke等人的元分析表明,工作不安全感对雇员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会形成极大的威胁,但相比之下,工作不安全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程度高于身体健康,这说明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更大影响[3]。Cheng和其工作伙伴对中国台湾25-65岁之间的8705名男性雇员和5980名女性雇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工作不安全感在职业人群中的总体流行率达到50%,而且在调整年龄、控制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及工作中的社会支持以后,雇员的工作不安全感仍旧与较差的健康状况之间仍存在强烈的联系[4]。Strazdins(2004)研究发现,存在工作不安全感的员工通常都有一定的抑郁、焦虑问题[5]。

相比于国外二十多年的研究积累,国内对工作不安全感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解决。国内对于这两者之间的研究相对来说还比较少。如冯冬冬等人对广州某中外合资企业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研究,结果发现,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的身心健康有非常显著的消极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工作不安全感与身心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6]。胡三??和李中斌(2010)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中国企业中的工作不安全感由五个维度构成,即工作丧失不安全感、人际关系不安全感、工作执行不安全感、过度竞争不安全感以及薪酬晋升不安全感[7]。

基于以往国内外学者对工作不安全感与心理健康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1: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H2-1-1:工作丧失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H2-1-2:人际关系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H2-1-3:工作执行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H2-1-4:过度竞争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H2-1-5:薪酬晋升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1.私企员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

已有一些研究指出,社会支持水平对员工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如高校图书馆员工的社会支持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联系[8]。另外龚德英等人(2008)在关于外企员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中也证实,员工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9]。

本研究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量表进行研究,该量表将社会支持分成三个构面,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率,在国内研究中被广泛的使用。研究表明,主观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越高[10]。

基于前人的研究,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2-2:员工社会支持对私企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2-2-1:主观支持维度对私企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2-2-2:客观支持维度对私企员工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H2-2-3: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对私企员工心理健康有显著正向影响

2.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

Sverke等人在其工作不安全感整合模型中提出,社会支持可能在工作不安感与心理健康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并指出未来研究应该检验如何减少工作不安全感的消极影响,特别要检验工作不安全感与结果关系中调节变量的作用。

国内学者如胡三??、佐斌等人对工作不安全感影响的因素及其各种后果变量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11]。但国内关于社会支持对工作不安全感和心理健康之间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极少,那么,在不同水平的社会支持下,工作不安全感及其各个维度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会如何呢?

基于Sverke(2002)的工作不安全感的调节变量整合模型以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2-3:私企员工社会支持正向调节工作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H2-3-1:私企员工社会支持正向调节工作丧失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H2-3-2:私企员工社会支持正向调节人际关系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H2-3-3:私企员工社会支持正向调节工作执行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H2-3-4:私企员工社会支持正向调节过度竞争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H2-3-5:私企员工社会支持正向调节薪酬晋升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

按照随机取样原则,选取绵阳市私营企业中的员工共300人,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来收集数据,数据收集的过程是在被调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相关领导的支持配合下完成。

在此次调研中,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263份有效的问卷,回收率为87.7%。本研究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3-1所示。

(二)变量测量

为确保测量工具的效度及信度,本研究尽量采用现有文献已使用过的量表,再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加以适当修改作为搜集实证资料的工具。

员工工作不安全感:采用胡三??与李中斌所编制的25个条目的量表,此量表由员工进行自我评价,示例问题如:“我害怕丢了现在的工作再难以找到与之相当的工作了”、“我害怕自己没有特别努力就会被单位淘汰”。员工基于likert-5点评分方法进行评价(1=非常不符合;2=不符合;3=不确定;4=符合;5=非常符合)。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为0.809,五个维度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88、0.799、0.768、0.709、0、785,这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员工社会支持:采用肖水源(1994)所编制的10个条目的量表,此量表由员工进行自我评价,示例问题如:“您有多少关系密切,可以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只选一项)”、“过去,在您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安慰和关心的来源有:”。员工进行评价的评分方法为:第1~4,8~10条,每条只选择一项,选择1,2,3,4项分别计1,2,3,4分;第5条分A,B,C,D四项,将四项得分相加得总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4分;第6、7条如果选择“无任何来源”则计0分,若选择“下列来源”,那么有几个来源就计几分。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为0.659,这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员工心理健康:采用我国杨廷忠教授经过中国大陆适宜性研究后,对台湾学者郑泰安所编制的量表进行调整之后的12个条目的量表,此量表由员工进行自我评价,示例问题如:“请问您最近是不是觉得头痛或是颈部有压迫感?”、“觉得神经兮兮,紧张不安?”。员工基于likert-4点评分方法进行评价(1=比平时严重的多;2=比平时严重些;3=和平时差不多;4=一点也不)。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为0.807,这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控制变量:以往的研究表明,员工的背景变量(如性别、年龄、工龄、婚姻状况、学历、职位层次、月薪)会影响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胡三??2010),工作不安全感又会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因此,本研究将选取员工的性别、年龄、工龄、婚姻状况作为控制变量处理。

四、数据分析和结果

本章首先检验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社会支持各个维度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其次,根据调节效应的判定原则,探讨社会支持水平在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和员工心理健康之间关系中起到的交互效应。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私企员工工作不安全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进行考察,从相关系数矩阵表可以发现,各研究变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私企员工心理健康与工作不安全感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

(二)假设验证

1.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将可能会对心理健康有影响的性别、年龄、工龄、婚姻状况等控制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第一层,再将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第二层,结果如表4-2所示。多重共线性的VIF检验值都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说明进入模型的各个变量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该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接受。

从表4-2中可以看出,心理健康与工作不安全感的“工作丧失不安全感”维度之间的标准化系数为-0.053,P?0.05,未达到显著,研究假设H2-1-1未得到验证;心理健康与工作不安全感的“人际关系不安全感”维度之间的标准化系数为-0.046,P?0.05,未达到显著,研究假设H2-1-1未得到验证;心理健康与工作不安全感的“工作执行不安全感”维度之间的标准化系数为-0.154,P

2.社会支持对工作不安全感影响心理健康的调节效应检验

(1)社会支持对私企员工心理健康的关系检验

通过上述相关分析,我们了解了社会支持各个维度与员工心理健康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然而通过相关分析只能说明研究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无法说明变量之间具体有怎样的关系,也无法看出研究假设是否支持,因此,此部分将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层次回归的方法来检验各研究变量间的关系及验证相关研究假设。

从表4-3数据运行结果来看,私企员工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维度之间的标准化系数为0.292,P

(2)调节效应检验

值得说明的是,工作不安全感共有五个维度,社会支持共三个维度,因此,如果两两维度之间进行交互项讨论的话,就会产生15个交互项。在很多现有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也经常把社会支持作为一个整体构念来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在接下来的讨论中,会把社会支持视为一个整体概念,检验其在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效应。

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检验社会支持在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具体操作步骤为:第一步,将控制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二步,将自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三步,将调节变量放入回归方程;第四步,放入调节变量与自变量的交互项。如果交互作用显著,则说明存在调节作用。为了避免在进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分析时回归方程产生多重共线性问题,需对交互项的各变量进行中心化转换。

模型1表示心理健康对控制变量的回归,F值为2.390,P值?0.05,模型不显著,模型1的调整后的R2为0.021,模型解释了员工心理健康2.1%的方差。

模型2表示心理健康对控制变量和自变量(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的回归,F值为9.547,P值

模型3表示心理健康对控制变量、自变量(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以及调节变量(社会支持)的回归,F值为11.124,P值

模型4表示心理健康对控制变量、自变量(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调节变量(社会支持)、交互项(工作丧失不安全感×社会支持)的回归,F值为10.620,P值

模型6表示心理健康对控制变量、自变量(工作不安全感各个维度)、调节变量(社会支持)、交互项(工作执行不安全感×社会支持)的回归,F值为10.628,P值

为了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示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绘制社会支持在工作不安全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效果图4-1。

从图4-1可以明显看到,工作不安全感高的私企员工在获得较少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其心理健康得分尤其高(即其心理健康水平尤其低);而获得较多社会支持的私企员工其心理健康虽然会受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但程度却并不大,即便是体验到高工作不安全感的私企员工在感受到高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其心理健康得分也较低(即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这一结果再次说明社会支持能够有效缓解私企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负向影响。

五、结论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第3篇

1.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质的研究较少

有些学者认为尽管实验、测量、调查等定量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这不能充分揭示深层次心理结构和心理因素。目前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仍然以人文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多处于调查结果的分析水平上,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一味良药,但是这方面深层次干预研究及相关研究还很少见,大多数研究只是从心理疏导与咨询角度提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具体干预理论还不曾出现。

2.我国对研究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说起来重要,坐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6]。人们对研究生这类高学历人才心理素质的培养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其作为社会人群中的佼佼者,除了具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外,还必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专门针对研究生心理特点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或研究课题量都很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里,对硕士研究生的德育、智育、体育必须达到的水平都有较明确的规定,并且入学和毕业时严格把关,而对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应达到何种水平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目前,研究生培养单位基本没有对研究生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做出明确要求和必要培训,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本专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倾向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重对个体严重心理障碍问题的处理,轻对群体事先心理保健预防”的不平衡倾向。不少人片面地将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疾病,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缺乏全面理解,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放在个别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治疗上,偏离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质,出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认为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少数有心理障碍的硕士研究生克服心理障碍,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发挥潜能、完善人格、实现价值这一主要功能。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调适心理障碍问题较多,而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交际过程中的一般心理问题较少,使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被动地位。

4.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倾向

由于没有建立完整、独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主要由德育工作者构成,由于思想惯性的影响,他们有意无意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范畴。从教育学伦理上讲,德育强调的是社会道德和行为需要,从社会道德伦理要求出发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发展的真实体验需要,从人性角度出发以自我发现为目的促进心理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必然出现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为道德品质问题的不足,从而在不自觉过程中忽略学生的真实心理需求,约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形式。

5.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科同质化倾向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一直以科研为导向,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目标,从而忽视作为自然人的心理需要,更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人格魅力、促进潜能发挥、实现自我价值这一重要功能的体现,没有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视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而在发现这一教育缺失后,在缺乏针对性研究的基础上,误以为是本科心理健康教育的后续,只简单套用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没有针对研究生特殊心理要求区别对待,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本科同质化,流于形式,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很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提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赖于探索和完善,教育方式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完全适合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二、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析

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紧密相连,更多地聚焦社会发展,审视个人成长,并积极探寻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最大限度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这一情况之下,要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借鉴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和成果之上,结合研究生教育培养需要,建立适合研究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正视和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学术研究,通过学术研究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加强咨询队伍建设,对研究生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和研究生教育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心理咨询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心理咨询方法和手段,提高咨询业务水平。鉴于目前高校中研究生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大多由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兼任这一现实,要特别提醒这些教师注意角色转换,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德育化。其次,围绕心理咨询本身开展公关活动,让研究生了解心理咨询,形成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消除对心理咨询的神秘感和恐惧感,愿意提出心理咨询,愿意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袒露自己的心声,愿意接受辅导和帮助。

2.建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组合各种有机要素,得到1+1>2的效果。理论指导上,逐步形成以研究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为主,专业咨询指导为辅助,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互为补充的教育体系。教育实践中,形成以心理测量为科学依据,以团体辅导活动为载体,以参与社会实践为形式,以心理咨询和普及宣传为手段,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为目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生主动参与,专业咨询师积极介入相结合的立体化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与干预体系,首先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地深入调研,编制富有实效性的教材;其次课程安排上,尽可能安排人生阅历较为丰富、专业实践力更为扎实的教师;其次建立完整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全面了解研究生情况;最后建设研究生心理咨询体系,由年龄较大、亲和力更强、更了解研究生心理问题特点的咨询师为研究生提供咨询服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预警和干预。

4.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

现行研究生教育实施现导师负责制,研究生的绝大部分实践都是在导师实验室和项目组里,研究生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与导师言传身教紧密相连。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承担责任。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增强导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知识和技能,从而促使其主动与研究生交流与沟通,真正起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指导作用。

5.努力营造良好学习生活氛围

社会性应激是研究生心理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如婚恋、就业、自我价值实现等都是诱因,特别自我价值实现是研究生自我发展的主导需要,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不一定能得到充分实现,也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最大的压力源。因此,学校要把改善研究生学习生活氛围作为工作重点,努力为研究生成才提供良好条件,促进自我实现和维护心理健康合于一炉。

6.关注研究生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第4篇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实证研究;家校联动;实验;小学生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特别是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实验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综观这些研究,存在以下问题:(1)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多,描述性研究和影响因素研究多,实证研究少;选择性干预研究多,整体干预研究少;(2)选择青春期的中学生作为发展性干预对象的多,选择小学生的少,教师和家长的干预研究还是空白;(3)研究模式基本上是学校干预或家庭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二者结合的干预性实证研究几乎没有。现有的调查研究已经能够说明,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小学生主要在学校和家庭范围内活动,其身心发展受学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在学校和家庭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本研究尝试从整体和发展的角度,采用实证研究的手段,对学校能够影响到的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进行干预性研究,以探讨家校协作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作用。

二、实验方法

(一)概念界定

1.家校联动:是指学校心理教育活动和与学校心理教育活动相一致的、学校能够影响到的家长系列活动的结合。学校心理教育活动专指学校开展的心理活动训练课;家长系列活动包括家长讲座、家长参与学生活动、家长报、家长沙龙、评选好家长等。

2.心理健康水平: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认识和个性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通过相关心理量表测量到的学生心理状态。

(二)研究对象

小学中年级学生,以苏州地区××小学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见表1)。

(三)测量工具

本实验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作为实验前后的测量工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healttest),简称mht,由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步成主修,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mht量表由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陈倾向和冲动倾向八个分量表和一个测谎量表构成,共100道题目,八个分量表的得分相加构成总分,即总体焦虑水平。

(四)实验设计

1.实验变量

(1)自变量:学校心理活动训练课和家长系列活动两个因素,分为有和无两种水平。

(2)因变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控制变量:学生活动和家长活动次数、内容,教师教学活动,学生自身成长发展;家庭差异和学校难以影响的家长活动等,可以通过实验设计进行平衡。

2.过程设计

(1)前测与分组。采用2x2完全随机设计方式进行实验分组,随机选取×x小学四年级的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mht进行前测,选取心理健康水平在同一个层次的班级参与实验。

a、实验组进行心理健康活动训练课,进行系列家长活动。

b、对照组1不进行心理健康活动训练课,进行系列家长活动。

c、对照组2进行心理健康活动训练课,不进行系列家长活动。

d、对照组3不进行心理健康活动训练课,也不进行系列家长活动。

(2)进行实验。分为两个学期,每周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活动课;每学期两次家长讲座,两次家长参与学生活动,每月一次家长沙龙,每月一份家长报,期末评选好家长。

(3)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mht进行后测。

(五)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三、实验结果

(一)实验后各组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变化对参加实验的四个小组mht前测数据所进行的组间方差分析(f检验)表明,在总量表和所有分量表上都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参与实验的四个小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经过一年时间的实验后,对四个小组的mht后测数据采用同样方法分析发现,四个小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见表2)。

注:f指方差分析结果,p指显著性水平,*表示在0.05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差异,**表示在0.01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差异,***表示在0.001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差异,以下同。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上;而实验后在对人焦虑和过敏倾向方面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在总体焦虑和恐怖倾向方面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学习焦虑方面出现了极其显著的差异,说明实验结束后各小组之间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实验后各组在总体焦虑方面的变化分析

表2的数据说明根据设计进行了实验后,各组之间的总体焦虑状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实验处理上及各处理方式之问是否有差异,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从总体焦虑(见表3)情况看,实验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实验后的得分低于实验前的得分,二者差别极其显著(p<0.001);对照组2实验后的得分同样低于实验前,二者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1实验后的得分也低于实验前,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对照组3则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保持原来水平。

从各处理组前后差别之问的方差分析(见续表3)可以看出,各实验处理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验后比较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1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3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其他相互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实验后各分量表变化情况

实验后各分量表的数据处理方式与表3同。数据分析表明,实验组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和恐怖倾向方面,实验前后发生了极其显著的变化(p<0.001);各处理方式前后差别的方差分析显示,学习焦虑(f=3.057,p<o.05)和恐怖倾向(f=6.317,p<0.001)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对人焦虑(f=1.696,p=0.17)和过敏倾向(f=2.386,p=o.071)有所变化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其他分量表实验前后差别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四、讨论

(一)家校联动的效果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学者,一致同意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优缺点,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才更有可能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本研究实验数据表明,家庭干预和学校干预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较好的效果。从数据比较看出,联合干预的实验组变化最为明显。在总量表上,实验组实验前后的差异极其显著,实验后明显好于实验前,在各分量表如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和恐倾向方面,也都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实验后也都好于实验前。

在对各实验处理方式前后差别的方差分析中也能够看出:在总体焦虑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1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进行家校联动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仅有家庭影响或没有任何因素影响方式更能降低学生的总体焦虑水平。

(二)单一因素(学校或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在家庭因素方面,研究者认为,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长教育方式与态度、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较之正常儿童,有行为问题的儿童的家庭环境(家庭心理气氛)以矛盾性高,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和组织性低为显著特征,内向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表现出较高的控制。在学校因素方面,多停留在专家呼吁、理论探讨、对分析和方法指导(如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学科渗透、个别辅导、团体辅导等)等方面,而具体指明效果的研究很少,或者这些效果只是定性的现象描述。

此次实验的数据也表明单一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有影响。从表3数据分析隋况看,试验后对照组l和对照组2总体焦虑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只不过效果没有联合干预明显。

(三)无干预情况下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

在无干预即自然成长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变化和怎样变化?对此问题的研究很少或缺乏系统的研究,现有的横向调查不能说明这一点。发展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心理问题也是不断变化的。大部分心理问题会自行缓解甚至自行矫正,有的一般心理问题也会累积、迁延、演变而发展成其他更为严重的心理异常。

从对照组3在实验前后的数据变化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无干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变动的,但总体状况变化不大。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第5篇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实证研究;家校联动;实验;小学生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特别是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实验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综观这些研究,存在以下问题:(1)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多,描述性研究和影响因素研究多,实证研究少;选择性干预研究多,整体干预研究少;(2)选择青春期的中学生作为发展性干预对象的多,选择小学生的少,教师和家长的干预研究还是空白;(3)研究模式基本上是学校干预或家庭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二者结合的干预性实证研究几乎没有。现有的调查研究已经能够说明,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小学生主要在学校和家庭范围内活动,其身心发展受学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在学校和家庭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本研究尝试从整体和发展的角度,采用实证研究的手段,对学校能够影响到的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进行干预性研究,以探讨家校协作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作用。

二、实验方法

(一)概念界定

1.家校联动:是指学校心理教育活动和与学校心理教育活动相一致的、学校能够影响到的家长系列活动的结合。学校心理教育活动专指学校开展的心理活动训练课;家长系列活动包括家长讲座、家长参与学生活动、家长报、家长沙龙、评选好家长等。

2.心理健康水平: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认识和个性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通过相关心理量表测量到的学生心理状态。

(二)研究对象

小学中年级学生,以苏州地区××小学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见表1)。

(三)测量工具

本实验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作为实验前后的测量工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HealtTest),简称MHT,由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步成主修,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MHT量表由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陈倾向和冲动倾向八个分量表和一个测谎量表构成,共100道题目,八个分量表的得分相加构成总分,即总体焦虑水平。

(四)实验设计

1.实验变量

(1)自变量:学校心理活动训练课和家长系列活动两个因素,分为有和无两种水平。

(2)因变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控制变量:学生活动和家长活动次数、内容,教师教学活动,学生自身成长发展;家庭差异和学校难以影响的家长活动等,可以通过实验设计进行平衡。

2.过程设计

(1)前测与分组。采用2x2完全随机设计方式进行实验分组,随机选取×x小学四年级的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MHT进行前测,选取心理健康水平在同一个层次的班级参与实验。

A、实验组进行心理健康活动训练课,进行系列家长活动。

B、对照组1不进行心理健康活动训练课,进行系列家长活动。

c、对照组2进行心理健康活动训练课,不进行系列家长活动。

D、对照组3不进行心理健康活动训练课,也不进行系列家长活动。

(2)进行实验。分为两个学期,每周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活动课;每学期两次家长讲座,两次家长参与学生活动,每月一次家长沙龙,每月一份家长报,期末评选好家长。

(3)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MHT进行后测。

(五)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三、实验结果

(一)实验后各组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变化对参加实验的四个小组MHT前测数据所进行的组间方差分析(F检验)表明,在总量表和所有分量表上都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参与实验的四个小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经过一年时间的实验后,对四个小组的MHT后测数据采用同样方法分析发现,四个小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见表2)。

注:F指方差分析结果,P指显著性水平,*表示在0.05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差异,**表示在0.01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差异,***表示在0.001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差异,以下同。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上;而实验后在对人焦虑和过敏倾向方面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在总体焦虑和恐怖倾向方面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学习焦虑方面出现了极其显著的差异,说明实验结束后各小组之间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实验后各组在总体焦虑方面的变化分析

表2的数据说明根据设计进行了实验后,各组之间的总体焦虑状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实验处理上及各处理方式之问是否有差异,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从总体焦虑(见表3)情况看,实验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实验后的得分低于实验前的得分,二者差别极其显著(P

从各处理组前后差别之问的方差分析(见续表3)可以看出,各实验处理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三)实验后各分量表变化情况

实验后各分量表的数据处理方式与表3同。数据分析表明,实验组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和恐怖倾向方面,实验前后发生了极其显著的变化(P

四、讨论

(一)家校联动的效果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学者,一致同意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有优缺点,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才更有可能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本研究实验数据表明,家庭干预和学校干预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较好的效果。从数据比较看出,联合干预的实验组变化最为明显。在总量表上,实验组实验前后的差异极其显著,实验后明显好于实验前,在各分量表如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和恐倾向方面,也都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实验后也都好于实验前。

在对各实验处理方式前后差别的方差分析中也能够看出:在总体焦虑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1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进行家校联动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仅有家庭影响或没有任何因素影响方式更能降低学生的总体焦虑水平。

(二)单一因素(学校或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在家庭因素方面,研究者认为,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长教育方式与态度、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较之正常儿童,有行为问题的儿童的家庭环境(家庭心理气氛)以矛盾性高,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和组织性低为显著特征,内向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表现出较高的控制。在学校因素方面,多停留在专家呼吁、理论探讨、对分析和方法指导(如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学科渗透、个别辅导、团体辅导等)等方面,而具体指明效果的研究很少,或者这些效果只是定性的现象描述。

此次实验的数据也表明单一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有影响。从表3数据分析隋况看,试验后对照组l和对照组2总体焦虑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只不过效果没有联合干预明显。

(三)无干预情况下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

在无干预即自然成长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变化和怎样变化?对此问题的研究很少或缺乏系统的研究,现有的横向调查不能说明这一点。发展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心理问题也是不断变化的。大部分心理问题会自行缓解甚至自行矫正,有的一般心理问题也会累积、迁延、演变而发展成其他更为严重的心理异常。

从对照组3在实验前后的数据变化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无干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变动的,但总体状况变化不大。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第6篇

一、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回顾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来说起步较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这十多年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自发尝试阶段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浙江省杭州、宁波等市的一批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和班主任就自觉地开展了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他们在工作中发现,对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有时甚至起反作用。而当教师应用心理学原理帮助学生时,不少心理问题便迎刃而解。这激发了部分教师学习心理学的积极性,他们通过自学,请专家做讲座和参加学术交流会的方式丰富心理学知识,结合实际工作摸索心理辅导的规律。该阶段的特点是没有上级领导部门的行政干预,教师凭热情学习和工作,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的科学性不强。

(二)经验累积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浙江省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些市(县、区)的教育管理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例如:到20世纪90年代末,杭州市普及了中学心理辅导站,开通了“西泠青春热线”;宁波江东区普及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富阳市启动了“区域性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计划”。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浙江省初步形成了一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从开始的由兼职教师负责转向由专家、专门工作者负责,现又形成了专家指导下的以校长、德育教师、班主任、心理教师为骨干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与此同时,不少教师和单位积极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三)全面推广阶段

1999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后,浙江省开始全面推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以及学术团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2000年8月,浙江省教科院组织本省专家编写出版了《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纲要(试用本)》,并举办了由200多名教师参加的首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培训班。

2001年2月7日,浙江省教育厅颁发了《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省、市、县、学校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并于2001年8月底成立了以厅领导直接负责,各有关部门领导共同参加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各地、市、县也相应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由此,心理辅导中心建设便有步骤地从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向各级各类学校推广,计划在2005年底所有初级中学都建立“心理辅导室”,各市(县、区)建立区域性心理辅导中心,工作覆盖面达100%。2002年4月17日,浙江省教育厅又颁发了《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书管理办法(试行)》和《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职责(试行)》,进一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方面的问题

1.理论研究比较薄弱。

首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哲学基础几乎没有研究。哲学是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缺少哲学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难获得深层次的突破和发展。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比较模糊,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概念需要更确切的界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及其与五育(尤其与德育)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澄清。

2.应用研究存在不足。

从已发表的论文和学术会议交流文章看,应用研究中“方法中心”现象比较突出,即运用心理测量法的调查研究比较多。具体问题有:重复性调查多,有新意的研究不多;对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和小学生)的干预研究多,对教师和家长的干预研究少;采用心理因素取向的研究比较多,采用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相结合的立体取向研究少;运用国外量表多,自编量表少;横向研究多,跟踪研究少;实证研究和人文研究相结合的少;取样范围小,跨地区协作研究缺乏;对弱势群体如民工子女、残障学生、贫困地区学生等的研究少;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研究很少。

(二)实践方面的问题

1.市(县、区)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

杭州、富阳、舟山普陀区等地建立了各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但有的市(县、区)进展缓缦,不少学校处于应付层面,一些学校尚未开展工作。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原有的工作基础、领导的重视程度、教师的工作兴趣和热情等。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得到良好发展,必须要有领导的支持,要有满腔热情的教师。

2.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针对人格和生活心理问题展开的,相对忽视学习和生涯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的包括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学习潜能,培养学生选择未来发展方向的能力。所以,忽视学习和生活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片面的。

3.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

虽然许多学校已采取了诸如上课、讲座、学科渗透、热线电话、咨询信箱、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等活动,但由于缺乏系统规划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少地方游离于学校整体教育工作之外,表现为心理辅导教师“孤军奋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被其他教育活动随意取代,“心理辅导室”有牌无人等现象。有的活动过于形式化,如大面积建心理档案、搞心理测量;有的活动过于成人化、课程化、知识化,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此外,市场上各种教材和读物良莠不齐,有些是匆匆组织“”编写而成的。这些都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和学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

4.对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调查表明,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检测率为10.60%,中学生父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16%,小学生父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97%。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因此,开展教师和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杭州市已开展这项工作,如开通教师心理热线等,但其他地方尚未启动。

5.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短缺,在职培训是目前提高心理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有的地方(如杭州、富阳等)培训比较系统,教师的素质比较好。但大多数地方只进行讲座式或观摩式的培训,个别学校甚至把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编余”教师用来应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就影响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三)管理方面的问题

1.行政立法欠缺,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虽然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明确规定了各市(县、区)教育部门在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于2001年8月前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统,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以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组织、有领导地稳步发展。(注:方展画.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势与任务[J].浙江教育科学,2001,(3).)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比较具体的行政立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没有从根本上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不少地方的组织管理工作或不到位,或处于虚设状态。

2.人事制度不到位,教师职称无法解决。

从2001年起,浙江省教育管理部门开始根据教育部的有关精神,着手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称问题,但具体的人事制度还没有出台。目前中小学还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个编制,意味着这类教师还没有合法的地位。

3.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

中小学的其他教育活动都有比较完备的评估机制,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机制还不成熟。因此,这项工作到底做得怎么样,目前还没有一个为大家认可的评估方法。这一问题不解决,即使人事制度到位,也无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

三、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一是方向问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科学道路,以学校心理学为理论和方法的依据,从本省各级各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客观情况出发,努力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避免德育化、学科化、医学化、形式化等不良倾向。

二是发展问题。尽管广大师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非常迫切,但作为一项科学工作,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在没有条件或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一哄而上,搞假大空。掌握好发展规模和速度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稳健发展的必要措施。

三是行政立法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必须有相应的法规作保障。有了行政立法,就有了设岗、考核、奖惩的依据,工作就有了合法的地位,一切相应的措施就能名正言顺地得以落实。

四是机制问题。要建立培训和监督机制,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分地区、分层次接受系统的培训,明确省市县区各级培训的任务,并通过监督、评估,引导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提高教育水平;引进竞争机制,对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建设对科研与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在教育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开展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二)具体目标

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总体目标,我们认为,到2010年为止,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努力实现以下八个具体目标。

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积极参与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

基础理论问题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哲学基础、科学基础、对象、任务、目的、方法、内容、原则、途径、师资培训、效果评价等等。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需要同行的协同努力,浙江省应积极参与,力争在该领域内发挥重要作用,在理论上有所建树。

2.加强应用研究,形成“问题为主,方法为辅”的研究风格。

由于大量的研究流于方法中心,为矫枉过正,必须强调“问题中心”,形成“问题为主,方法为辅”的研究风格,以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核心,开展科研工作。至于应用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科研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引导,如对创新性研究、长时期的研究加大投资等。

3.发展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从心里健康教育的实践来看,学校—家庭—社会全员参与模式、家长—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合作模式、班级心育模式、学科渗透模式以及心理辅导活动课为载体的心育模式都有其行之有效的一面。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应该考虑学生的特征、教师的特征、教育内容、学校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如游戏模式适合小学生,但不一定适合高中生;活动课模式不一定适合每个教师(注:蒋建民,等.农村中小学心理辅导站工作现状调查报告[J].浙江教育科学,2001,(5).);小组练习适合提高交往技巧,但班级讲座可能是性教育的最佳方式;有的乡镇妇联与村委会合作组织家长学校,与家长的一些经济利益挂钩,效果很好,但城市学校这样做比较困难。这些差异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走多元化道路。

4.建立“以班主任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从某种意义上说,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天然”资源,建立以班主任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现实的,也是必要的。

5.培养一批“研究—实践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从浙江省近年的情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主要是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人员,实践者主要是中小学教师,两者合作时,实践者对研究者的依赖性比较强,而研究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做过多的指导,以致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以编书或写调查论文的形式结题,课题结束了,研究工作甚至心理健康教育也就终止了。所以,发展一批“研究—实践型”教师对于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稳健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6.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可由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持建设,各市(县、区)网站由相应的指导机构建设,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建立网站,各级网站相互联系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网站内容可以根据年级、性别、问题等分类,并使用个人密码,保证不同年龄的人进入合适的网站。

7.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管理制度。

浙江省已有专家在研究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和评价问题,(注:刘宣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2,(4).)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形式如个别和团体辅导的效果评价也需要研究。只有确立了有效的评价指标和方法,质量管理制度才能建立起来。

8.加强对弱势群体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弱势群体学生主要有三类:民工子女、贫困地区学生和残障学生,他们特殊的生活环境和自身条件必然会对其心理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浙江省有49个少数民族,他们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的特殊性会使学生心理发展有别于汉族学生。因此如何根据他们的特点建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四、浙江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对策

(一)行政立法,使心理健康教育有法可依

根据浙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行政法规,使心理健康教育合法化,同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人事编制问题,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二)整合各方面力量,系统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在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起引导作用的力量有: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教委教研室、学术团体。目前这些力量之间的合作不多,没有形成合力,广大中小学领导和教师感到“山头太多”,无所适从。对此,有关部门可组织分级培训,如省级培训(高级培训)、地区级培训(中级培训)和县(区)级培训(初级培训)。要确定培训教师的资格,制订培训大纲和考核方法。同时,结合培训工作可以组织科研活动,共同研究具有浙江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模式。

(三)加强宣传和普及活动,消除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种种误解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和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其次是帮助少数人治疗心理疾病。但有人以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治疗心理疾病,结果使人敬而远之。此外,也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一种特殊途径,其功能是“感化”或“教化”那些常规教育无能为力的“差生”。还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老师给学生提供解决各种心理困惑的标准答案,这使学生对老师期望过高。要消除这些误解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

(四)以点带面,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繁荣

杭州、富阳、舟山普陀区等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地区,尤其是富阳在农村开展的区域性推广经验值得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借鉴。落后地区要主动邀请发达地区的教师去传授知识经验,或到发达地区观摩学习;管理部门可以有组织地安排学习交流和观摩活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有系统有步骤地向落后地区推进。

(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和方向,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浙江省只有杭州师范学院、浙江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等有心理健康教育类专业或方向,浙江省自学考试办公室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专科和和本科专业,但培养的人远远满足不了中小学的需求。从长远看,高等院校设置这类专业或方向是心理健康教育向科学化和正规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各地区的师范院校能在今后3至5年内开始招收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或方向的学生,则到2010年就会有一批良好专业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第7篇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245-02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工作和学习。建筑工程院校研究生是从事建筑工程工作的新生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必然影响其个体工作能力的发挥和工程事业的发展。对建筑工程专业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研究,能够真实地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铺平道路。然而,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对建筑工程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少之又少。为此, 本文选取建筑工程院校研究生为对象进行调查和研究,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象:吉林省某建筑工程高校建筑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314名。其中男生199名,女生101名。研一学生120名,研二学生100名,研三学生80名。

2.研究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由Derogatis编制,由吴文源引进修改,包含90个测定项目共含10个因子,各因子分别是: F1(躯体化)、F2(强迫症状)、F3(人际关系敏感)、F4(抑郁)、F5(焦虑)、F6(敌对)、F7(恐怖)、F8(偏执)、F9(精神病性)、F10(睡眠与饮食)。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方法,1分表示“从无”,2分表示“轻度”,3 分表示“中度”,4分表示“偏重”,5分表示“严重”。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测查。SCSQ由积极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组成,包括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

3.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1.建筑工程院校研究生SCL-90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 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建筑工程院校研究生的SCL-90总分、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敌对因子和偏执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些因子得分都低于全国常模;而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2.建筑工程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见表2。

研究生的消极的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

三、讨论

建筑工程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状况问题发生率较高的因子依次是以强迫症状、抑郁、敌对等。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结论接近。与全国常模相比,建筑工程院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表现出的特点。研究生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显著低于全国常模,这可能与学校开设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为研究生进行心理疏导等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有关。本研究还发现,建筑工程院校研究生的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除敌对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成负相关外,其余各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表明使用积极应对方式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更高,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更低,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具有密切关系。

根据本研究结果可以认为, 建筑工程院校的研究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略优于全国成人水平。同时,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上,提出以下提出下面几点建议:1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在最大范围内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增强研究生自我调节和应对障碍性问题的能力,使其心理疾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程度。2、建立合理、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我们应该在教育与管理中不断探索思路、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并针对研究生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和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掌握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解决研究生心理素质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使不同心理健康需求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3、重视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程的内容要针对研究生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以预防为主,将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自我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从而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心理教育课程化将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自我教育是研究生自觉解决心理问题,促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向积极方向转化。4、积极应对各种压力。由于研究生所处的环境相当复杂,面对外界的巨大压力,每个研究生都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待,做到了解压力,重视压力,学会缓解心理压力的技巧。适当的压力有利于激发人的斗志,增加做事的效率。压力并不可怕,关键是找出个人所能承受的压力极限,当压力过重时使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排解和疏导。5、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利于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活动。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文化,它的主要教育作用在于创造一种文化氛围,去感染、熏陶、陶冶师生。因此,必须重视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尤其应当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有利条件,这对提高研究生的心理素质是很有好处的。6、积极构建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帮助研究生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使研究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类型及其成因,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这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前提。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应包括心理危机监测体系,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心理危机学生痊愈后鉴定与跟踪咨询制度等。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122.

[2]毛富强,李振涛,王建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及生活事件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0):663.

[3]毛富强,毛光民,李洁.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初步评价[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1)36.

[4]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00.

心理健康研究方向第8篇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180-03

自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行研究生扩招政策以来,我国研究生一直以每年将近30%的速度递增。研究生教育已经由精英型向普及型发展。随之产生的社会竞争也日益激烈,研究生在学业、就业、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对各种心理压力而产生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医学院研究生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使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易被社会所忽视。作为未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综合素质不仅影响着个人未来的发展,更关系着我国医疗事业未来走向,而心理健康状况对个人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一、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

2004年肖蓉[1]等人在对第一军医大学262名研究生进行调查发现睡眠质量不同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其中强迫、焦虑和抑郁症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最大。2007年申琳[2]等人对中山大学798名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发现他们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且阳性检出率达13. 94%。2008年杨秀兰、薛磊[3-4]等人调查安徽四所医学院248名毕业班研究生,发现多数研究生心理状况较好,但也有一部分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为24.19%。同时对压力来源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面临的最大压力是就业,用SCL-90检测出的心理健康问题达到24.19%。且就业压力高的学生在SCL-90各项因子分上的得分均高于就业压力低的学生,说明就业压力是导致他们的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同年金晓凤[5]等人对温州医学院450名研究生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主要压力有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压力等。医学研究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偏执、精神病性、敌对性等因子上得分较全国青年常模高。2011年赵淑芳[6]等人对河北省人民医院200名在读临床医学硕士的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中发现研究生生活事件主要来源于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因子等,且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研究生受生活事件影响较大,心理健康状况差。

综上所述,我国对于医学研究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是在2000年以后,对他们的健康问题也做了一些深入的探讨,包括睡眠质量、人格因素、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压力应对等方面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对医学研究生的健康问题探讨大多选用的是SCL-90量表。根据近几年全国各地对医学研究生的调查可以看到,多数研究生的心理是比较健康的,然而,还有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且这种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影响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

多项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主要包括学习、就业、经济婚恋等三大压力和人际关系、求职择业、抗挫能力等三大主要问题。

1.三大压力

(1)学业压力。首先,医学研究生阶段和本科阶段存在本质差异:研究生阶段要求有较高的自主性、创新性,强度远远高于本科;此外,由于该阶段要求学生短时间内要掌握一整套与本科截然不同的学习、科研方法,所以学习压力明显增加。其次,随着生命科学不断发展,医学与科技互相渗透、融合,对医学研究生要求不断提高,有些研究生因无法忍受学业压力,而选择了极端方式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2)就业压力。医学研究生的就业矛盾已是普遍问题。一方面,由于逐年扩招,竞争随之加剧,而多数研究生自身定位不准,心理期望值较高,导致现实和理想难以找到完美的契合。此外,部分研究生读研的目的旨在回避矛盾,并期望更高学历能在将来有更好的机会,有些学生为此盲目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或不擅长的专业。但现实并非总遂人愿:更深入的研究意味着分科的更细更专,合适的单位相应减少,再加上很多学生都是应届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导致就业竞争更激烈的同时所能获得的待遇也不是很理想,前途的不可测加上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给医学研究生带来极大的压力。

(3)经济、婚恋压力。研究生的经济条件并不理想。医学是学制相对较长的专业,到了研究生的年龄,他们不太愿意依赖于家庭,但由于课业的繁重,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兼职。对于未婚者而言,到了这个年龄,不免萌生对异性与情感的渴望,但职责的特殊性要求他们天天在医院和实验室里忙碌,很少有空余时间,接触的群体单一,生活单调,给婚恋带来一定的影响,经济的困难也会使他们对于恋爱、结婚这两种高消费的行为望而却步;同时,父母的期盼对于那些大龄青年来说,也是一种压力。至于已婚研究生,他们承担着更多的家庭义务和责任,而临床的压力、科研的枯燥以及与同龄人的反差,使他们对生活感到无奈,却又力不从心,因此,经济问题是医学研究生难以回避的一个主要问题。

2.三大主要问题

(1)人际关系、沟通能力。首先,医学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方式特殊,日常主要工作就是独自查阅文献、跟几个人一起做实验、去医院值班等,这就拉大了与周围同学的距离,接触交流的机会较少。其次,医学研究生整个群体内年龄参差不齐,人生阅历的不同使他们中的部分人缺乏相互交流的话题和对象。此外,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导师带的学生增多,再加上有些导师业务繁忙,研究生和导师的交流日益减少,都大大降低了研究生人际交往的能力。这种同学、师生之间以及与外界交流的缺陷常常会使人有种无力和孤独感。这种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导致的沟通不良,严重的会产生交往障碍,出现苦恼、焦虑、浮躁和无所适从等现象。

(2)求职择业。近年来,医学研究生就业矛盾比较突出,医学岗位饱和,求职难度增大,也有些研究生心理准备不足,在求职中出现心理偏差,影响了顺利就业。医学研究生工作之前需要有比其他专业更长期的投入,但从业初期回报却非常微薄。在择业取向中,受市场经济与精英意识的双重作用,同时又无法彻底摆脱精英意识影响下的理想化特征。表现在地区选择方面,趋向于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不愿去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同时,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以及社会舆论加重了他们从事医生职业的担忧,动摇了其从事该职业的决心。

(3)抗挫折能力。导致医学研究生产生挫折的原因很多,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很多时候是各种因素综合的作用。医学研究生遇到的挫折主要包括学业、交往、恋爱、就业等方面的挫折。造成这些挫折的根本原因是研究生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而挫折本身无好坏之分,它既是一种危机也是一种挑战。有研究表明,研究生遇到挫折时的舒缓方式多种多样:如转移性的娱乐、逛街、学习,发泄性的倾诉、痛哭等;部分学生选择自然调整,但仍有少数选择压抑自己。而当研究生遇到挫折产生压力时,家人、朋友和恋人是他们最多选择的求助对象,极少数研究生会选择向导师求助,这对现行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提高师生间的信任度,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对策

1.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及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研究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主要还得借助研究生群体自身的努力。

当前的社会形势要求研究生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正确认识自我,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完善自我,对自身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此外,医学研究生要自主调适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合理并充分运用社会和学校为自己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及时宣泄和排解压力,更好地适应研究生紧张充实的学习科研生活。

2.高校的应对措施

首先要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网络。高校必须提高认识,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开展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要注重其硬件、物质方面的建设,如加快校园网建设,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同时,还要注意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使整个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对多数正常研究生的调节、开发、发展等方面的功能,而不仅仅针对少数有心理健康问题或障碍学生的预防、治疗和矫正,如定期开展相关的心理文化月、心理健康专家讲座、组织心理电影赏析,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快乐生活。同时,建立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好研究生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依据。其次是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对研究生就业政策、就业观念、择业艺术的辅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就业的现状,寻找理想和现实的合理衔接点,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采取“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的办法,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最后要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研究生自费比例逐渐加大,虽然国家、学校也已做了大量工作,给予生活补贴、设置奖学金等,但这还远远不够,建议高校健全和完善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特困补助、临时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多项制度。为研究生创造良好条件,减轻由经济造成的心理压力,为其顺利就业提供保障。

3.加强对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多以人文研究为主,特别是对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较多,而相关的干预研究较少。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研究生进行心理压力的干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寻找到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压力应对能力的举措,为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提供更有利的证据。

[参考文献][1]肖蓉,张小远,等.医科研究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5).

[2]申琳,刘大钱,李绍斌,等.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 [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1).

[3]杨秀兰,薛磊,等.安徽省四所医学院校毕业班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9).

[4]杨秀兰,黄琳燕,赵智,等. 安徽医学院校毕业班研究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08,12,29(12).

[5]金晓凤,苏丹,等. 医学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调查 [J]. 医学与社会,2010,23(2).

[6]赵淑芳,梁翠萍,等. 临床医学研究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1,5,14 (5A).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the Medical Graduates in China

SONG Jian, DAI Jia-juan

(Postgraduates Department,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Jiangsu,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