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0 17:11:27

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第1篇

一、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对经济运行环境的需求

虽然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绝对数和在GDP中的比重都在不断增长,但从发展趋势分析上看,民营经济发展速度逐渐下降且发展方式遭遇瓶颈,急需转型升级。

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是转变增长“类型”,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变为“低投人、低消耗、低污染和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这一转型过程企业涉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信息化与产业的融合、兼并重组等大量的经济活动。为破解遭遇的瓶颈,很多民营企业都在自发探索转型升级的路径,有的通过强化技术创新,不断研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来占领新的细分市场;有的围绕产业链延伸,着力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有的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产业,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这对相应的经济运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涵盖了市场准人、要素供应、行业管理、产业布局、社会服务、税收等多方面制度、机制的完善和提升。在调研中不少民营企业也提出,希望地方政府结合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进一步优化经济运行环境。反映较普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规划,包括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二是产业政策,包括招商引资政策、产业扶持政策、人才引进奖励政策等等。三是行政管理和审批,包括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应用、行业管理、标准管理、税收制度等。

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及时开启和布局相应的行政审批、产业布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的建立和持续优化等一系列改革进程。这些改革涉及到大量利益格局的调整、管理思路的转换和创新,牵动着县域数万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一个地区能否把握时代赋予的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采取何种方式来协调各方、达成共识?如何保证改革具有充分的针对性与合理性?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决定改革的成效。我们认为,构建多方参与、广泛多层的协商民主制度,将是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和有力保证。

二、构建广泛多层的协商民主制度,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一)总体思路。

紧扣民营经济发展亟需破解的瓶颈,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着力构建广泛多层的协商民主制度,通过商量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助推郫县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二)协商层次。

探索构建多个层次且各层次协商内容各有侧重的协商层次体系。一是政治协商会议协商,主要针对 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疑难问题进行民主协商。二是工商联(总商会)协商,组织总商会会员围绕促进县域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进行研讨,收集意见建议,就解决问题进行协调、呼吁。三是行业协会协商,重点就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和行业自律水平提升专题讨论。四是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协商,依托已经建立的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制度,会同相关县领导和县级部门(镇),组织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收集意见建议,研讨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根源,提出解决办法、建议。五是建立县级部门和镇级协商会议,主要针对县级部门和镇职责范围内与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交换意见。六是民营企业内部协商,主要针对企业发展、员工管理和工资福利等进行协商,发动职工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促进劳资和谐,增强企业凝聚力。

(三)主要措施。

1.强化重要政策制定前的协商。一是依托县政治协商会议’就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政策、措施与包括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民营经济领域专家在内的各阶层人士进行广泛协商,寻求最大公约数。二是农业、工业、服务业主管部门牵头起草各产业项目人驻投资强度、建设强度、税收贡献等准人控制指标和产业布烏、产业扶持政策时召开协商会议,邀请一定数量且具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征求意见,吸纳合理意见修改后再提交县委、县政府审定。三是国土、规划部门和各镇在制定与较大数量和规模民营企业相关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道路规划时,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征求规划区域内民营企业的意见。四是能源保障部门制定水、电、气管道设施建设规划和方案,召集相关专家和部门进行论证时,邀请区域范围内的民营企业代表参加;能源使用高峰期采取应急措施时,与受影响较大的重点企业事先沟通、交换意见。

2.深化调査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建议。一是依托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制度,围绕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的建立和持续优化等,组织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深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二是依托工商联和各产业协会,就促进民营企业从资本、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型,选择一些具体领域、行业,在深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专题讨论,形成提案建议。三是行业标准主管部门会同行业协会,挖掘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标准、行业标准,组织专家和行业企业进行调查、论证、完善,推动企业标准、行业标准上升为地方标准、国家标准或更高层面的行业标准。

3.完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实施协商制度。一是相关职能部门在制定与民营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具体实施办法(材料报送、工作流程、尺度把握等)时,采取适当方式与民营企业进行沟通,交换意见。二是在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具体事项的处理中,多沟通、多商量,对不合法或难以实现的要求多解释,减少分歧和误会。三是以协商促行政审批效率提升,对反映较多的问题,由职能部门召开专题协商会议,听取相关企业意见,共同商议提高效率的办法,亦可向参会企业解释推进缓慢的原因,争取理解。

4.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工作领域的协商。一是制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政策时,组织专家论证期间,邀请部分民营企业代表参加,深人听取意见,充分发挥政策在撬动企业科技创新投人方面的作用。二是依托总商会和各产业商会、行业协会组织的座谈会、沙龙等活动,选择一些细分产业(行业),就整合资源,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进行协商,提升细分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0三是在县级部门组织的企业家培训会、座谈会等活动中,邀请专家和具有成功案例的企业家参加,交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第2篇

乘势做强 三年翻番

贵州百强集团董事局主席 张之君

今年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领导多次提及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着力激活民间资金,推进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这是我们民营企业跨越发展的大好机会。

作为一家多元化发展的本土企业,贵州百强集团一直在努力做出成绩、做成样本,尽力为贵州经济腾飞、社会发展做出贡献。2013年,我们将沿着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的脉络,稳健发展,抓住机遇,把公司做大做强。

首先,公司主营的制药业要以40%的增速向前发展,争取3年内规模、盈利、效益都翻一番。同时,保证其他产业扎实稳健发展,既重视品质效益,又能在规模上有所发展。

其次,延长产业链,增加投资项目,加大对制药业上游的种植、养殖业的支持。同时,我们还与省外公司合作,计划开办一家胶囊厂。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制药原材料的品质,又能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再次,加快转型,不仅是产业转型,更需要观念转型。按照“实业立本、投资发展、创新驱动、品牌引领、融合联动”的五环战略,让企业融于全球化、融于中国发展的趋势、融于贵州经济发展的未来。

我相信,贵州会一天比一天好。只要能坚持科学发展、实事求是、改变观念、解放思想、结合实际、做好规划、具体落实,贵州民营企业一定能够做大做强。

牛头牌要“上市”

贵州永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汤克林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提高工业经济、城镇化率、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四个比重”;要深入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要努力使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3%。这些规划让我这个民营企业代表深受鼓舞。

2013年,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政策、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工作,力争实现各项经济指标增长20%以上。

永红公司的主业就是农副产品的深加工。2013年,我们要抓好大龙乡长征村万头牛肉养殖基地的启动建设工作,续引进西门塔尔等优质品改牛投放基地饲养,逐步实现原料生产基地化、规模化、良种化、专用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的农户创收。同时,充分发挥“牛头牌”中国驰名商标的效应,进一步拓展市场发展空间,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产品质量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围绕产品质量这个核心,从原料采购、生产、运输等环节层层把关……我们要用良心做产品,用真心做企业。

现在,我们公司新建的冷冻食品生产线已投入经营、市场前景可观。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开发建设,把产品从休闲食品延伸至餐桌食品,以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永红公司要成为上市企业,实现销售售收入10亿元、上缴税金1亿元、解决就业5000人以上。

“贵三红”产值今年将破10亿

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广芬

参加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我非常兴奋。省委、省政府的考虑确实到位、规划确实长远,特别是在发展民营企业方面提出了很多策略,给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希望这些规划能够落实到位,使民营企业能够实现跨越发展。我相信,在贵州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进程中,民营企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我也希望,贵州省能够大力支持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尤其是在资金贷款方面给予支持。希望贵州各地都能多帮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多帮助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企业得到支持,农民得到实惠,当地的经济也能得到发展,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2013年,我们公司异地搬迁扩能技改项目将全面竣工投产。搬迁过去以后,公司的生产量和产值都会成倍的增长,预计产量能达到10万吨,产值达到10亿元,可以解决当地400名农民工就业,带动遵义县及周边地区辣椒生产基地10万亩,带动种椒农户5万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同时还可以带动全县蔬菜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带动企业周边交通运输、餐饮文化及劳务经济的发展。这是贵三红发展的新起点。

作为一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建一家工厂,兴一项产业,富一片百姓,活一方经济”,企业发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帮助椒农致富,解决当地留守妇女、老人的就业问题。

2013年突破技术瓶颈

贵州千叶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 震

作为民营企业经营者,我在参加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期间有一些思考。

第一,贵州不断优化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民营经济呈现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态势,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和发达地区比较贵州民营经济份额并不高。提升民营经济份额、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希望省委、省政府继续出台更多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加快融资创新改革步伐,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

第二,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却时常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技术人才匮乏、基础工人素质较低、人才流动性大,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开展岗前职业基本素质培训教育,大力督察劳动法的贯彻执行,强化劳动合同严肃性,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熟练工人,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结合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千叶塑胶公司在2013年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随着药包材异地技改扩能工程项目的完工,公司新建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生产线3条,购置主要工艺及测试设备75台(套)。这样一来,我们突破了技术瓶颈,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总产能达到1.5万吨/年,药品包装容器年产能达到1.5亿套/年,还能够提供就业岗位230个。2013年,预计生产经营目标收入同比增加30%。作为一家本土民营企业,我们尽力为贵州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以自身发展助力贵州经济腾飞。

提升贵州民企软实力

贵州阳光西部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彭 炯

以前,我们更多地强调发展速度,现在不但强调速度,还强调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贵州省以投资拉动内需,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贵州民营企业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必须同时提升硬实力和软实力,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贵州民营企业还处于创业或发展的初期,企业组织尚未壮大,很多经营者仍在沿用经验式、摸索式、苦干式的方法来管理企业,往往存在很多漏洞,甚至是错误。如今,企业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就必须建立起一个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软实力。经过多年的调研,我认为,贵州民营企业发展的前景非常好。我经常到企业去,那些特色产品总能给我带来惊喜,很多国外的的朋友也啧啧称奇。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贵州应该展现民族特色,让产品走出去。不只在包装上改进,更要学会做品牌,包装企业而不是包装产品。

2013年,我们想为更多的贵州中小企业进行职业经理人培训,帮助企业走向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软硬兼顾,增强实力,我相信,贵州的经济发展能够再上一层。

围绕“五个100工程”大展拳脚

贵州顺兴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龙其凡

参加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我感觉到,贵州省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更强更大。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发展机会。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五个100工程”,我们要围绕着这个计划大展拳脚,开发房地产项目和旅游项目。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公司规模翻两番,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

贵州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赵克志书记强调,要彻底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打破民营企业发展的桎梏。这让我深有所感。

在贵州,民营资本投资仍然受到限制,看得见但进不去,所谓的“玻璃门”、“弹簧门”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还有,民营资本受到很多方面的“歧视”。贵州民营企业所占的比例较小,而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所占的比例高达70%~80%。

事实上,民营资本的作用非常巨大,不仅能解决就业,增强市场活力,还能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与民营资本的份额紧密相关。因此,希望省委、省政府的措施能够真正落实,打破阻拦在我们面前的“玻璃门”、“弹簧门。”

总而言之,我认为贵州民营企业发展潜力巨大,有广阔的前景。贵州进一步开发、开放,民营经济发展的机会就更多,贵州经济的发展也会更快。

为贵州民企发展做好“杠杆”

贵州鼎盛鑫担保投资公司董事长 郭镇华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为贵州明年的发展划定了路线图。许多代表都提出建议,要大力支持贵州民营企业发展,扩大民营资本所占比例。

目前,贵州民营经济的份额较低,而发达省市的民营经济比例往往高于60%。民营经济所占比例越大,意味着一个地区更发达。我认为,贵州要跨越发展、后发赶超,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

发展民营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关键。贵州的中小企业,处于资本金字塔的下层,规模小但数量多,一旦成熟以后,沉淀下来的都是优质企业,对贵州的贡献非常大。贵州民营企业底子薄、渠道少,必须通过担保公司来借贷、盘活资金。作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中介,担保公司充当着“杠杆”的角色,与民营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因此,我建议贵州大力支持担保行业,在放宽金融支持政策方面先行先试;建议由省政府牵头,成立再担保服务中心,为中小型企业贷款加持双保险。这样一来,政策利好,结构合理,贵州的担保行业能够得到大发展,通过杠杆效应发挥出来的优势就更加明显,有助于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对于我们贵州鼎盛鑫担保投资公司来说,2013年我们有三大计划:一是在六盘水、铜仁等地开设分公司,扶持当地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增资扩股,在全国开设分公司,让贵州企业走出去;三是重点打造我们的品牌产品,为更多企业提供担保服务。

全力打造高端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贵州中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石校瑜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很好的规划,求真务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相信,只要实实在在、不打折扣地落实这些政策,贵州就一定能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第3篇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确立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以后,同全国各地一样,我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及各项有关政策,采取多种措施调动民资民力投资创业的积极性,民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为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将进一步凸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民营经济是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 民营经济增强了我区经济的竞争力。民营企业是“品牌旺区”的生力军。我区现有4个省著名商标、 11个市重点商标和17个市名牌产品均为民营企业所拥有。民营企业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面优势明显。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8家,其中民营企业100家,占63%;年生产能力超亿元的有14家。民营企业对推动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区现有民营企业中,部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3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市民营科技企业114家,年产值29.0亿元;85%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建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一批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成为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二、发展民营经济是增加群众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三,发展民营经济是建设经济强区的战略举措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确立了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和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消除了人们长期习惯于以财产多少作为先进与否的评判标准,进一步解决了民营经济发展上的理论认识问题,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民营经济具有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的特点,生命力旺盛,不用国家投资,就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是市场经济的天然主体。无数民营企业家白手起家,历尽磨难,最后干成大事业的生动事例表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正如张德江书记所讲的,民营经济是“一有土壤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只要我们政策对头,把这些生产力引发出来,释放出来,就会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从温州、珠三角等地的实践经验看,凡是民营经济活跃的地方,往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就高,经济发展就快,反之,凡是经济发展缓慢的地方,往往也就是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的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与省内外发达地区、兄弟城区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我区提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强区的奋斗目标,靠什么发展?靠什么实现?从我区情况出发,一靠招商引资,二靠民营经济。汕头人多地少,原有工业基础、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二十多年来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和特区优势、侨乡优势,在外资侨资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外源型经济特征明显。外源型经济,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一步到位,见效快,是汕头市也是我区多年来发展的一大优势,是我区今后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外资进入中国的地域更加广阔,汕头市的地缘优势、特区政策优势已经弱化,客观环境要求我们在继续发展外源型经济的同时,必须致力做强内源型经济。做强内源型经济,重点就是发展民营经济。对于金平区来说,发展经济的根本途径就是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民营经济发展起来了,经济总量壮大了,税源和财政收入,内源型经济实力增强了,建设经济强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才能够真正得到解决。

总之,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都是我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任务,张德江书记在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地县一级发展经济,主要是发展民营经济”。我们要形成共识: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是抓发展是第一要务,就是实践“三个代表”。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和决策上来,不争论是非、不区分“门派”,认清形势,加大力度,推动我区民营经济跨上发展的新台阶。

二、扫除障碍,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为民营经济扫除各种障碍,提供一个施展的舞台,创造一个宽松优良的外部环境。为此,全区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到“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以实际行动为民营企业加温鼓劲,鸣道开锣,让他们放手发展,在推进金平经济建设事业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首先,要解放思想,放开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待遇,在市场准入、投资领域等方面存在一些限制和规定,在执法管理上受到较多“四乱”现象的骚扰等,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解决的思想观念问题,克服各种僵化滞后的思想意识,打破各种条条框框,毫不动摇、满腔热情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切实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经济工作长期坚持的“主战场”,保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各单位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级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对民营企业“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要抓紧清理在企业登记、土地使用、项目审批、人才引进、收费标准、财税扶持优惠等方面存在的不合时宜的规定,落实民营企业的“国民待遇”,确保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要放宽投资领域,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对民营资本开放;凡是国家承诺对外商逐步开放的领域要引导民营资本加快进入,放宽经营条件,放宽注册限制。要制订出台新的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从政策上、经济上给予民营经济更大的帮助和支持,努力形成民营经济“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发展新高潮。要积极宣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中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下来,区人大、政协要适当增加民营企业代表、委员的比例,把素质好、贡献大、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推选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发挥他们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其次,要提高效能,强化保障,营造高效廉正的政务和法制环境。发展民营经济,涉及到政府、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经济社会的系统工程。全区所有党政部门特别是涉及民营经济的相关管理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意识,克服“官本位”思想,以促进发展为已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打破狭隘的部门利益,自觉服从大局,为推动我区民营经济发展各尽其责、各出其力。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把“办事最快,服务最优”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要从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出发,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办事程序,全面提高行政效能。要切实为民营企业提供四项保障:一是人才引进保障。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创造条件,为企业设立集体户口、保管人事档案、申报技术人员职称提供便利条件。二是资金融通保障。针对民营企业中较突出的“贷款难”、“融资难”问题,采取政府牵头、组织银企合作、实行财政贴息和土地出让收益减免等措施加以解决。三是技术和信息服务保障。建立社会科技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构筑“金平民营科技园技术与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四是法制保障。要贯彻落实十六大关于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精神,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行政责任制和行政不作为、行政过错追究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规范政府部门收费,坚决取缔加在民营企业头上各种巧立名目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损害民营企业权益的行为,对个别害群之马要严厉查处。要加大力度,坚决整治无照经营,打击走私贩私、制假售假和欺行霸市等经济违法行为,为守法企业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打破瓶颈,积极为民营经济搭建发展平台。工业园区作为我区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载体,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区民营工业经济的重要发展基地。今年3月,经省科技厅批准,金平民营科技园成为汕头市首个省级民营科技园。下来,我们要在不断完善金平民营科技园建设的同时,着眼于保持经济高增长态势,着眼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抓住行政区域调整契机,下大力气解决制约金平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土地问题,使民营经济“英雄有用武之地”,拓展发展空间。一是积极争取市的支持,开辟新的工业园区。区近期已着手启动升平工业区第二片区的方案设计,同时将继续抓紧筹建莲塘工业区。二是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抓紧清理盘活现有工业园区闲置的用地和厂房。三是清理盘活农村集体自留用地。通过适当集中,统一规划,统一调剂,统一管理,尽早发挥土地效益,加快经济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第四,加强规划和建设,着力打造商业热点与骨干专业市场。金平区人口密集,商贸活跃,旅游资源丰富。商贸服务业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区的一大优势产业。要按照《汕头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要求,规划建设潮汕路物流配送园区、东厦北路家居装饰配送园区,发展现代物流业。要继续抓好品牌一条街、潮汕老字号美食城、华侨新村路、博爱路商业步街、“金园路-金新路-长平路-金环路”环形商业街区的建设、管理,提升档次,使其成为商业品牌。要依托辖区现有商贸优势,进一步整合盘活零碎商业资源,提高辖区内商业消费的集中度。要加强沟南许地民俗生态旅游区和桑浦旅游带的招商推介工作,带动我区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五、完善管理,营造协调高效的体制机制环境。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区委区政府已制定了区五套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和定期召开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的工作机制,加强与企业间的联系,及时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各街道也要建立健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努力提高行政服务质量。要重视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行业标准推广、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协作作用,适当下放部分政府职能,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开发、经营管理、投资决策、招商引资、技术培训、法律服务、专利申报等全方位服务,形成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管理新格局。要发挥工商联的桥梁作用。区委决定成立“民营企业投诉中心”,由区工商联负责运作,工商联要尽快建立投诉中心的工作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维权,当好他们的代言人。

三、突出重点,切实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

根据我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印刷包装、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电机械、医药化工、新型材料以及建筑施工、餐饮美食等特色产业,引导企业向民营科技园、市场群集中,尽快形成企业规模群体,产生集聚效应。下来要从全区各类民营企业中选取100家作为区级重点民营企业,下功夫扶大扶强。具体要突出重点扶持四类企业:

一是民营科技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要以建设金平民营科技园为契机,从科技、用地、财税和融资等多个渠道,重点鼓励、扶持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扶持企业走“产学研”道路,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纳入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享受专项资金支持,鼓励、扶持企业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名牌产品。今年,省政府拨出3000万元专款扶持我区民营科技园区的建设,区决定按省政府扶持资金的1∶1比例再投入相应配套资金,用于民营科技园内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财政贴息以及信息服务。

二是有市场、有竞争力的外向型民营企业。进一步支持和协助民营企业取得进出口经营权资格,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开拓国际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通关、出口退税,参展、技术和培训等环节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经贸活动开拓国际市场,或“走出去”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要培育、扶植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出口大户,重点是加工型出口企业。

三是大型民营企业。要着力扶持技术先进、主业突出、行业优势明显、规模经济效益好、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支持大型民营企业、拥有名牌产品的民营企业走资产集聚、品牌集聚路子。通过资本运营、品牌合作、专业化大多种形式,推动大中小企业联合,以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大协作的“多赢”方式,促进企业快速扩张,带动民营经济在整体实力上有一个大的提高和飞跃。

四是就业型民营企业。要鼓励民营企业广泛吸纳劳动力,对吸收下岗人员再就业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经营的,要按上级有关规定给予政策优惠和适当补贴。

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第4篇

一是进一步加强事故隐患整改和危险源监控。要进一步提高事故隐患的知情率、一般事故隐患的整改率和重特大事故隐患的根治率。安全生产检查必须做到三个“到位”,即组织领导要到位,检查要到位,整改要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就是检查要有计划、有组织,领导同志要带头参加,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检查到位,就是检查要严、细、实,不留死角;整改到位,就是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迅速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及时整改到位。对重大危险源要建立档案,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和严格的防范措施,做到万无一失,确保安全。对宝泽楼市场这个省级消防隐患重点单位,区商业局要进一步落实整改方案和监控措施,坚决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各级、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吸取湖南衡阳11月3日特大火灾事故教训,加强学生宿舍、居民住宅楼、商住一体楼、店铺及仓库的消防安全管理。要加强对车站、商场、影剧院、网吧、歌舞厅、宾馆、饭店等公众聚集场所的安全检查,保证消防设施和救生设备完好、有效,对不具备安全条件、违章经营、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要坚决予以停业整顿。节日期间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要有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和意外事故处置预案,确保不发生群死群伤及重特大事故。针对我区山林火灾多发的特点,林业部门要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安全工作,重点检查防火责任制落实情况、扑火队伍及护林员上岗情况、扑火器具配备情况和防火基础设施情况。当前,正值清明时节,务请同志们高度重视,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二是进一步落实安全评估(评价)和建设工程“三同时”制度。各级、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安全评估(评价)有关通知精神,切实开展好安全评估(评价)工作,特别是非煤矿山和化工企业的安全评估(评价),要确保达到100%。对达不到安全标准的企业,要坚决进行停产整顿,直至关闭。要认真落实建设工程“三同时”制度,安监局、建设局要对这一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对没有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的建设项目(工程),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发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对不执行“三同时”制度引发安全事故的单位的责任人,要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三是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各级、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技能和特种作业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努力提高各类人员的安全素质。

四是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首先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和“消防安全责任状”,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落实到人头,努力形成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无缝责任体系。其次要树立抓好监管,就是为企业、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减少事故,就是为企业增加效益的观念,从宣传、培训、检查、整改、事故处理等环节体现监管工作的成效和水平。安监部门、消防部门要按照《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等相关法规要求,深入基层和生产单位实施安全生产监管,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处罚力度。监察部门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查处要有力,真正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另外消防进社区活动已经展开,希望各试点乡镇予以高度重视,并结合社区亮点建设统筹运作。

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形成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合力

2003年,我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总量大幅增长,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区发展最快的经济增长点。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区的民营经济还存在总量份额不大、规模企业不多、结构层次不高、外向开拓不足、市场与产业互动不强等薄弱环节。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为民营经济加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对民营经济的认识。要牢固树立起“信州区发展在民营、希望在民营、活力在民营”的观念,真正做到思想上放心、经营上放开、工作上放手、机制上放活、发展上放胆。当前,尤其要注重增强解放思想的针对性、实效性,既对事又对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问题做起,抓深入、抓突破、抓落实,真心实意地帮助民营企业业主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承担起培育环境的主体责任,为民营经济的创业起步和发展提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更加完善的政策保障。其次,要大力倡导并促进形成亲商、扶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要敢于同民营企业业主交朋友,不争论、不张扬,消除对发展民营经济干部怕接近、金融部门怕贷款、群众怕担风险的“三怕”思想,对民营企业业主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多一些支持、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帮助、少一些拒绝,真正形成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业主干事业、干成事业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另外,要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敢于负责、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坚决冲破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坚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去破解发展民营经济中遇到的难题,善于把执行上级要求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把执行政策规定与本地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把执行程序规则与营造宽松环境结合起来。凡是部门职责内该办的事,要速办“快通”;当工作运转不畅需要协调时,要及时“沟通”;在企业面临困难和矛盾时,要积极“

疏通”;对有利于信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事,要从实际出发善于“变通”。只有这样,政府部门服务才能真正到位,市场主体遇到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投资软环境才能真正改善,信州的发展才大有希望。

二是要强化措施,千方百计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加快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要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全力支持、加快发展”的方针和“放心、放手、放胆、放开、放活”的总体要求,突出鼓励发展和引导提高两个方面,促进全区民营经济总量上规模、结构上档次、质量上水平、管理上台阶,使之成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一)明确主攻方向,突出五个重点。要在鼓励各类民营企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把扶持的重点放在那些能够提高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实业型、成长型企业上,特别要大力支持民营科技型、流通中介型、扩大就业型、资源转化型和农业产业化龙头等五类企业的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这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要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产学研协作;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二是大力发展流通、中介型企业。要把引进流通型企业作为积极策应市委、市政府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环节来抓,不断壮大城区商贸流通总量、提高中心城区辐射功能。继续发挥民营经济的流通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各类专业市场建设,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吸引和活跃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加快传统的物流经营方式向连锁、配送、仓储,以及网上营销等多形式转变,逐步实现流通方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同时,积极发展各种民营中介组织,进一步拓展经营服务领域,为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提供多样化服务。

三是大力发展扩大就业型企业。要鼓励发展以社区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对广泛吸纳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吸收下岗人员再就业的私营企业要给予政策优惠。用足用好用活中央及省、市各项再就业政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能减免的尽量减免,能优惠的尽量优惠。鼓励更多的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四是大力发展资源转化型企业。要依托资源优势,立足特色培育,发展资源转化型企业,特别是要组织和引导民营业主加大对高效农业、矿产、旅游、教育、医疗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开发特色产品,做大特色规模,发展特色经济。

五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级各部门要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因势利导,鼓励更多的民营经济投向农业产业化领域,投资兴办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全力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为纽带,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组建企业集团,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与联营,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四、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提升区域经济竞争能力

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区委、区政府年初已经出台了《信州区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这里我结合省市有关精神再强调六方面工作:

(一)扶优扶强,大力发展主导产业与名牌产品。大力发展工业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要的是要明确我区工业在全国乃至世界整个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突出特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立足于打造闽浙赣皖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大力发展纺织服装、食品医药、光学电子以及机械制造等4大主导产业,尽快形成对全区经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其次要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大力培育大企业集团。重点扶持博能集团、成功信息、惠达纺织、宏福服装、海潮纺织、傅氏家纺、名驹制衣、桑王绢纺、华澳皮革、众力光学、陆羽泉啤酒以及天元金属等一批行业吸引力强、市场前景好,产品潜力大的企业做大做强,并以上字牌仪表、三清牌棉纱、陆羽泉牌啤酒、方圆牌漆包线等知名产品为龙头,加快上下游企业纵向组合,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品牌经营,加快相关企业的横向重组,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实施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双轮驱动,引导优质资产、优秀人才向大企业集团集中,扩大集团规模,打造地方工业的“航母”,把优势企业做强做大。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切实加大对工业的投资力度。高投入才有高产出,投资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动力,是实现规模膨胀的直接途径。今年要重点实施惠达纺织2万锭纺纱扩建工程、成功信息集成线路板卡项目、陆羽泉啤酒年产10万吨啤酒项目、奥康油脂药用油品、丰源实业碳纤制品、天元金属年产万吨高纯氧化锌项目、索密特汽配汽车电子升降器项目等一批技术起点高、关联度大的技改项目。当前,我区工业运营资金不足的矛盾还比较突出,获取资金的来源主要靠银行贷款。要想加大投资,就必须在招商引资、启动民间资本、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上狠下功夫。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利用外埠资本,拓宽发展空间。要发挥产业优势,从单一产品引进外资向整个产业全方位合作转变,抓住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以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契机,着力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推动和引导外资投向我区的优势行业和企业。发挥资本整合优势,从技术合作向资本合作转变,引导外资参与企业改组改造。要依托现有的企业,围绕优势产业,主动策划一批大项目,广泛吸引国内外资金。全力推进今年已包装策划好的大项目招商建设,尽快形成区域经济块状发展的新亮点。博能集团、惠达纺织、成功信息、华盛制革、天元金属、桑王绢纺等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要瞄准国内外一流企业作为重点招商目标,广泛开展合资合作,提高产品档次,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积极倡导科技兴工,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一要找准“产学研”结合的切入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及有关人员以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构建利益共同体。二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发展高

新技术产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在经济日趋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只有发展市场急需的有生命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才能赢得工业发展的制高点。三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大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推广运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工业化。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竞争力。抓紧研究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要通过“五新”(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技术的运用,重点对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光学电子以及机械制造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技术改造。四要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扎实有效地推进“质量兴区”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五要高度重视科技,重用人才。针对我区工业中科技人才偏少的矛盾,要不拘一格地选聘人才,以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广纳各类科技优秀人才为我所用。要充分发挥好各种培训机构、人才交流中心的作用,切实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及员工的素质培训。

(四)加快三江工业基地建设。工业基地是产业集聚的平台,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有效地集中各类生产要素,高质量、高品位、高效率地抓好工业基地建设,使之成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工业经济的增长极。要学习兄弟县市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实践有利于基地开发建设管理的运行机制,吸引各种资本参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支持和吸引各类工业企业向三江工业基地和凤凰工业基地聚集。鼓励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招商优势,吸引配套企业不断加盟,增强特色产业链延伸,扩展集聚效应,促进形成块状规模经济。要切实加大对入基地项目进行督查、跟踪、问效,实行每月一调度,不断提高项目的履约率、进资率、开工率、投产率和回报率,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在审批、建设、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要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企业管理。继续稳步推进以明晰产权和转换职工身份为重点的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力争年内全面完成企业两个置换工作。要进一步强化以区经贸委、中小企业局以及招商局为主体的对口服务体系,主动及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要学会并运用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向成本、费用、管理要效益。按照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打牢、夯实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能力。积极更新观念,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大力培养公关、营销队伍。在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鼓励骨干企业申请自营进出口经营权,逐步融入跨国销售公司和国际连锁经营公司的销售网络。

五、搞好民主评议行风建设,创造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

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是强化人民群众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增强群众观念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开展行风评议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各级、各单位、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地对待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积极克服各种麻痹和畏难情绪,纠正“行风自我感觉良好”、“评不评议无关紧要”等错误认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切实增强搞好行评工作,推进行风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与使命感。这些年来,为适应新形势要求,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行风建设活动,各级、各单位、各部门在兑现承诺,规范行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的工作离高标准、严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从全区范围看,行风建设工作发展不够平衡,开展得不够广泛和深入,一些单位和部门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不够健全。二是行政行为的规范性还不够强,办事的透明度还不高;有些职能部门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强,办法还不够多。三是在执法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执法不公、多头多层执法、以罚代管、执法乱收费和执法人员管理不严、违规执法等现象。四是在廉政建设上,奢侈浪费现象屡禁不止,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尽管发生在少数单位、少数人身上,但产生的影响是恶劣的,危害是大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门和行业整体形象。民主评议行风,就是要全方位、多层面、多渠道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与建议,动员社会各界对我们进行公开监督;就是要找准并解决在工作作风、行业风气、行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广纳群言,开门纠风,公开整改;就是要借助广大群众、行评代表、行风监督员、新闻媒体的监督,以评促纠,以评促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服务行为,规范政策行为,规范办事行为。各级、各单位、各部门是政府管理各方面工作的职能机构,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行风,就会影响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损害政府威信和部门形象,同时也会影响经济发展环境。我们一定要以行风评议工作为契机,创造条件让广大群众、行评代表、行风监督员充分行使监督权和评议权,真心诚意地接受他们的批评和评议;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服务经济发展;要切实解决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严肃处理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为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推动全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行风评议工作取得实效。各级、各单位、各部门要把行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行评工作。相应成立行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要采取“统一组织,分级负责;上下联动、条块结合;评议系统、覆盖行业;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面向社会、注重实效”的方式进行,形成统一行动、协调有力的工作局面。一要落实责任,条块结合。民主评议行风是个系统工程,落实责任、条块结合是实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互相促进的一种重要机制。在民主评议行风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要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注意加强与政府纠风办的工作联系,积极主动地接受指导并汇报各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只

有上下联动,条块结合,落实责任,才能有力地促进全区行评工作的深入开展。二要广纳群言,开门评议。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广纳群言,开门评议,公开整改,这是确保行风评议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领导要开明,要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在行风评议的实施过程中,要广开言路,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要通过公开信、开辟专栏、公布举报监督电话、走访服务对象等形式,表明我们的态度,向社会各界诚心诚意征求意见,营造关心和监督行风建设的氛围,揭露问题不怕丑,纠正错误不护短,认真整改不敷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行风评议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三要强化督导,边评边改。为防止行评流于形式,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大督办督导力度,边评边改。一是各窗口单位都要聘请行风代表、行风监督员明查暗访,收集意见,了解实情,监督检查,督促整改。二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分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督办督导,检查指导行评工作。三是对照行风评议内容和要求,切实搞好自查自纠,边评边纠,边评边改,以评促纠,以评促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行评工作取得实效。同志们,行风评议是落实群众参政议政,实行民主监督,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好形式、好制度,是一项“民心工程”。我们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规范我们的各项行为,扎实工作,把行风评议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要通过评议,振奋精神,完善制度,改进工作,促进全区行风建设上新台阶、工作上新水平。

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第5篇

我受**常委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年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工商联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牢记宗旨,努力进取,不断开拓,全面完成了确定的工作目标,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代表人士队伍健康成长

积极引导会员企业科学发展。年初,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会员企业召开了一系列学习会、座谈会,及时传达了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全民创业动员大会精神,引导会员企业学习浙江经验,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铁本”事件后,及时召开了部分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引导正确理解和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走科学发展之路。六月份成功举办中国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企业家论坛暨沿海城市商会联谊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亲自到会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做了深入分析,要求民营企业家正确对待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动摇,给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极大的鼓舞。为了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培训工作。赣榆县工商联邀请清华大学教授为民营企业作报告,参训会员达200多人次。10月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到中央党校学习培训,进一步坚定了企业发展信心,明确了发展的思路。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教育培训活动34次,市、县(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直接受教育面达到90%以上。

积极推进会员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发展内动力。十届三次执委会期间,太阳雨、顺泰艺术团以及美容美发商会以文艺节目表演的方式展示了企业文化建设成果;金海蒂超市、家得福公司也分别举办了学浙江创辉煌迎新春文艺演出和“家得福杯”全民创业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竞答活动;金秋十月,康缘药业举办了第二届文体艺术节,这些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省民营企业内部报刊交流会上,波司登、红豆等一批有影响的民营大企业报刊主编来连交流,对我市民企内部报刊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培育典型,民营企业家形象宣传工作产生良好效果。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投身光彩事业,市联组织副会长王新军、常委胡启旭等民营企业家扶贫捐赠6.5万元;康缘药业捐资50万元实施“阳光助学工程”;韩金鹏捐资18万元设立“韩金鹏失学儿童助学基金”;卢明立捐资15万元设立了“天明机械希望工程基金”;兴云集团、乐丰种业分别捐赠20万元和16万元用于扶贫济困;九龙公司捐赠30万元为省春节晚会冠名“花果山之春”宣传推介**;东海县工商联组织常执委捐资设了扶贫助学基金,每年资助一批特困家庭子女就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会员企业引进光彩项目投资4.89亿元,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捐款累计达到559.95万元。

认真履行政治推荐职能,全力推进民营企业正面形象的系列宣传报道。积极配合市委统战部推荐一批优秀的非公代表人士进入市工商联的领导班子,7位民营企业家增补成为市政协委员。今年以来,经各级工商联组织推荐,先后有6家民营企业和37名企业家获得了国家和省、市级73个项次的表彰。鹰游集团获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表彰的就业先进民营企业,恒瑞、康缘获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等表彰的纳税先进民营企业;周步道、卢明立获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授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贡献奖;卢明立被推荐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年初我会就与《**日报》、**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建立了宣传报道合作机制,共组织对光彩之星、创业之星和优秀民营企业家先进事迹的专题宣传报道64篇。在《**日报》设立了创业之星专栏,组织稿件报道了19位先进创业之星典型事迹,市电视台《港城日历》节目连续报道了10期民营企业先进典型,赢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参政议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实际为依据,按照市委、市政府优先发展民营经济的战略部署开展工作,是今年各级工商联调查研究、参政议政的主脉络。组织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在深入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共提交工商联团体提案22件。市工商联关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和在政协全会上《关于推进我市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建议》的发言中所提出的建议,在市委、市政府今年出台的鼓励支持民营经济政策措施中得到采纳。市工商联在政协全会上提交的5件集体提案,有4件被列为重点提案,3件被确定为市政协主席督办提案。《关于加大民营经济目标考核力度》的提案被市目标办采纳,市政府办专门发文将民营经济的各项指标体系首次纳入全市年度考核范围。《关于实施港城服务品牌战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建议》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作了批示,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达了文件,把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窗口单位的满意度纳入评议体系,为提高我市行政效能,打造港城服务品牌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东海县工商联《关于建议建立东海县民营企业党工委》的集体提案得到县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很快落实。

突出重点课题开展系列调研活动。今年以来,市联围绕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主题开展了7项专题调研活动,年初通过对我市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情况调查,推荐恒瑞集团入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列268位;针对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涉及的39个方面139个问题,与市民经局合作,市、县(区)工商联联动开展全市私营企业8‰比例的抽样调查,形成了《我市66家私营企业抽样调查分析报告》供市领导决策参考,也为工商联服务会员提供了工作基础。组织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对来连投资民营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形成了《关于来连投资企业发展情况和建议》作为市政协十届三次全委会上的大会发言;参与市政协开展的今年以来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报市委、市政府;四季度还对民营经济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问卷抽样调查,形成市工商联集体提案。我们还就创新工商联工作,加强全市行业商会建设、商会如何服务招商引资等专题开展了一系列学习考察调研活动,分别形成了专题调研文章。年内全市各级工商联组织共开展调研活动29次,形成调研文章22篇。积极履行工商联参政议政的职能,为全市民营经济的加快发展建言献策。

三、坚持服务大局,招商引资工作又有新突破

夯实商会招商基础工作。建立起近千名客商资料库和近百个重点招商项目库,编印了全市45个重点招商项目简介和《**总商会》画册等有较高质量的商会宣传资料。建立起沿海十一个城市商会合作机制,年内还与杭州、金华、扬州等市工商联缔结友好商会,东海、连云、海州等县区工商联还积极与常熟、江阴、昆山等市建立友好商会。全市累计已缔结友好商会达44家,其中市级友好商会24家,初步搭建起与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商会的招商服务平台。通过这一平台,配合各招商主体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形成一批在谈、在建项目。全市各级工商联机关引荐市外实际到位资金6162万元。新浦、灌南、市开发区工商联机关招商引资成效突出。

积极引导会员企业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周步道、林荣、胡启旭、尤建霞、陆峰都是企业发展和以商引商的领头人,促成文峰集团、瑞邦药业等一批有影响的企业在我市落户发展。市浙江投资企业商会的以商引商工作成为今年商会招商的一个新机制、新亮点,得到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以民营企业为招商载体的江浙民营工业园,已成功引进项目进园区开工建设。今年以来,全市工商联会员企业实施引资到位过千万元的外引内联项目20个,引进市外到位资金6亿元,成为我市以商引商的一支主要力量。

积极组织、参与重点招商活动,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面上服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成功承办了中国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企业家论坛暨沿海城市商会联谊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会长李仁,市委、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亲临会议,来自沿海18个城市商会的领导和知名民营企业家百余人聚会港城。会议期间举办了**市发展情况说明会,进行了实地考察,有效推介了我市的发展空间和发展优势。加强了与沿海地区知名民营企业家的直接沟通联系,厦门海谊集团总投资9亿元的闽侨工业园区开发项目合同正式签约,一批在谈项目跟踪推进。10月中旬,我会还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和市发展计划委共同参与了省“333工程”苏南企业家沿东陇海线产业带投资考察洽谈会,组织我市80多位企业家与来自苏南52家企业的60位企业家进行了合作洽谈,达成18个合作意向。

四、加强组织建设,行业商会活力明显增强

企业会员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批改制企业、来连投资企业、规模型民营企业加入了工商联组织,年内全市工商联系统新发展企业会员618个,1412家企业信息进入了市联企业会员数据库,322名县(区)以上工商联执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在各地有影响的非公人士基本情况信息进入市联代表人士数据库,为有针对性开展服务工作打下基础。

各级工商联开始把行业商会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先后成立了10个行业商会,全市行业商会总数达到37家,其中市级7家,县区级23家,乡镇级7家。餐饮、眼镜等行业商会相继完成了换届工作。在筹备成立市浙江投资企业商会的过程中,我会加强了与上海、浙江各地城市商会和知名民营企业家进行了沟通联系,搭建起以商引商新平台。省工商联和市领导亲临成立大会,市委陈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增强了在连浙商加快发展的信心。

各级行业商会在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活力也明显增强。市联美容美发业商会积极组织参加全省“百店诚信”活动,作出公开诚信承诺,开展免费咨询,设立行业投诉中心。市联眼镜业商会组织会员统一办理生产许可证,方便了企业,节约了办证成本,受到会员和质监部门的欢迎。市浙商会、市药品零售业商会先后多次组织会员企业与金融、担保和职能部门同志的沟通。市县餐饮业商会积极开展烹饪技术观摩交流活动。灌云县工商联种业商会引导会员开展光彩事业扶贫济困。赣榆茶果业商会在组织会员带动百姓致富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市浙江投资企业商会、海州市场商会等都在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全市乡镇(街道)商会的组建率达到86%,培育了板浦、青口等一批乡镇商会建设典型。新浦区花果山商会的成立,为市区基层商会组织建设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强融资服务工作。市、县(区)工商联先后13次牵头组织银企、银政座谈会和担保公司参加的贷款项目推介会,积极向银企联席办公会议推荐会员企业申贷项目103个,获得银行承诺贷款项目69个。灌云、东海、赣榆在协助企业解决融资难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市工商联副会长企业君臣实业牵头组建了苏北最大的民营投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了新的担保渠道。我会还积极通过政协提案向省、市政府争取为苏北市县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加快发展提供政府财政扶持资金。截止11月底,全市工商联系统协助会员企业实际落实到位贷款资金8320万元,在信贷紧缩的情况下比去年同期有了新的增长。

加强信息服务工作。我会今年实施了商会、企业信息“双百过千”工程,初步搭建起一支近百人的商会信息员队伍,举办了商会信息员培训班,通过电子信箱向民营企业发送政策和商务信息1900多条(次),增加总商会网站与会员企业、兄弟商会链接100多个,在网上会务信息595条,编发《工作简讯》10期,有152条(次)信息先后被中央、省委统战部和全国、省工商联采用。

开展发展项目的服务。在调研的基础上实施市县(区)联驻会领导20个会员企业重点发展项目联系责任制,认真筹备开好每季度一次的政府、商会、民营企业发展项目联系会议,加强经常性沟通和引导工作,组织企业现场交流活动。20个重点项目已完成项目投资4.73亿元,其中引进市外资金1.8亿元。

当好政府服务助手,配合部门做好工作。主动配合劳动人事部门开展企业人才用工服务。共同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全省再就业援助联动大型招聘会”、“全省大中专院校、技校、职校毕业生大型联动专场招聘会”,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1000多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签订意向书。与市外经贸局、财政局合作,组织会员企业申报和实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开展开拓国际市场的商务知识培训。配合市质监局、经贸委等部门组织会员企业参加质量管理培训和统考。

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机关工作水平

继续认真实施了工商联系统年度目标考核。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考核内容,突出考核重点,创新激励措施,加大实施推进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全市各级工商联机关在人手少,经费紧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爱岗敬业,顾大局,讲奉献,与广大常执委和会员企业齐心协力,较好地完成了十届三次执委会确定的工作目标。

分析一年来的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一是从总体上看,工作还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二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还不够,与会员企业的沟通联系面仍需加大;三是基础性工作还比较滞后;四是商会的运作能力亟需提高。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切实加以改进。

**年工作安排

工作总体要求:

**年,民营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从政策支持转向制度保障,民营经济迎来新一轮的发展,为此,明年市工商联的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全民创业动员大会精神,引导会员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和提升会员企业内在素质并重,不断增强商会凝聚力和影响力,为全面推进我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代表人士的健康成长作出更大的贡献。

十项重点工作:

1、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实施代表人士培训工程,认真组织开展非公代表人士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推进“双赢”和“两争一树”活动持续有效开展,代表人士直接受教育面达90%以上,促进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健康成长。

2、开展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纳税先进民营企业、就业先进民营企业评选表彰活动,推出先进典型,与主流媒体合作开展港城民营企业家新形象系列集中宣传活动。

3、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重视抓好工商联团体提案工作。组织开展全市工商联系统首次调研成果评比表彰,推荐调研文章参加省工商联第三次优秀调研文章评比,推进调研工作深入开展,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高。

4、大力推进行业商会建设,市场、园区等重点领域行业商会有新的突破,行业商会总数过50家。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在微观服务中的作用,不断增加行业商会的凝聚力。加强行业商会调研工作,形成加强行业商会建设工作意见上报市委、市政府。

5、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人性化的服务工作。开展新年送祝福,佳节搞联欢,建立常执委健康档案,举办企业家沙龙,丰富商会交流联谊的服务功能。为企业家常委和副会长分别订阅《江苏经济信息》和《中华工商时报》。

6、继续推进市、县(区)工商联领导与会员企业发展项目联系责任制,组织召开现场交流活动,牵线召开政府、商会、企业发展项目座谈会。积极开展融资服务,协助企业融资实绩超去年。

7、继续实施信息服务“双百过千”工程,加强商会信息员队伍建设,开展网上信息互动工作,丰富信息服务的内容,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扩大信息服务成效。

8、不断完善商会招商服务平台,积极配合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招商活动,牵头组织2次以上有影响、有成效的招商活动,商会引资再上新台阶。

9、切实加强商会参政议政能力、服务会员能力、外引内联能力,培养队伍能力、组织建设能力、自身建设能力等六个方面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商会办事效率和工作水平。

10、加强**年度工商联系统目标管理工作,推进各项工作在全省工商联系统争优进位。

主要工作措施:

一、深入开展代表人士责任意识教育,促进非公代表人士健康成长

**年要把引导和促进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宣教工作的重点,贯穿到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的全过程。以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主线,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落实市委九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组织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牢记社会责任,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争创优秀建设者。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文化责任、教育责任、环境责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企业必须承担起经济责任之外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各级工商联要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做好引导、服务工作。明年将通过参加论坛、培训、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企业家及时了解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部署和工作最新要求,了解会员企业的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获得双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使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形成良好的财富观、价值观和发展观。

引导会员企业根据自己的实践,丰富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内涵。与市有关部门合作,在全市民营企业中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树新时代职工形象”活动。创新丰富宣教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保证活动的精心组织和卓有成效开展。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典型展示活动,开展民营企业内部报刊的经验交流,召开工商联系统宣教工作研讨会。

光彩事业是工商联发现和培养代表人士的主要抓手,是企业家回报社会的重要形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各级工商联要继续引导企业家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扶贫济困,扶贫助学,拥军拥属,还要组织和动员民营企业家每逢重大节日,看望和慰问本企业员工,重点是本企业职工中生活困难、因公致残、生产第一线的职工和热爱企业为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这十分有助于企业构建和谐、新型的劳动关系,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企业、员工“双赢”的基本作法,各级工商联组织要积极配合统战部、光促会把光彩事业这一品牌工作常抓不懈,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奉献的民营企业家群体形象宣传。年内将与市委统战部、经贸委、工商、劳动、国税、地税、民营经济发展局等部门合作,开展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纳税和就业先进民营企业的评选表彰活动,做好向省联、全联典型的推荐工作。与主流媒体合作以“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宣传典型,开展集中采访,整体推出的系列宣传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港城民营企业家的风采。加强与统战、商会报刊的联系与合作,对我市民营经济和工商联工作等方面进行专题或系列报道。市总商会网站版面要进一步创新,增大信息量,加强宣传报道的力度,扩大影响。鼓励和支持县区联、行业商会、会员企业创办自己的网站,或与市总商会网站合作,资源共享。

二、抓好调查研究,在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上狠下功夫

在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改善之时,要把引导会员企业走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相统一之路作为调研工作的主线。明年调研课题要早明确,调研活动要早安排,调研文章早形成,多酝酿,实现调研报告早上报,早出成效。通过政协会议、市委定期召开的派、工商联双月谈、以及政府、商会、企业联系会议等活动和会议,提出相关团体提案、调研报告,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新的一年要力求争取形成更多的重点提案,主席督办提案。

要推动、鼓励和组织更多的代表人士作为参政议政的主体,参与到工商联的调研工作中来,各县区级工商联要有明确的调研工作责任和任务,行业商会也应有切合行业实际的调研工作目标,注意发挥行业商会在微观层面的参政议政作用,使我们的参政议政更贴近企业实际,努力形成大调研的格局。同时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和工商联界别委员的经常性沟通联系,加强对商会信息员队伍的培训和指导,力求来自民营企业家之手的社情民意工作有新的突破。

要注重开展特色调研,要把调研课题建立在资料采集科学、数据准确、系统分析的基础性工作之上。年内要进一步完善规模民营企业数据库,工商联已有的企业会员数据库、代表人士数据库、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库、进出口企业数据库要及时调整充实完善,受表彰的纳税、就业先进民营企业也要建立数据库,并形成相应有分量的调研报告,供市领导决策参考。明年初要完成《**年**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年内组织开展全市工商联系统参政议政成果评选表彰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推荐参加省工商联第三次优秀调研报告、论文的参评活动。

三、把行业商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牢工商联工作基础

行业商会对工商联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当前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工商联发展行业商会创造了的最佳时机。为此大家要特别珍惜这样的时机,把行业商会的发展放在组织建设的突出位置。

各级工商联要针对行业商会建设情况,认真调查研究,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专题报告和工作意见上报党委和政府,争取领导支持。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的行业和领域中民营企业相对集中,会员需求明显,积极分子活跃的行业要不失时机促成组建行业商会。全市年内行业商会总数确保突破50个。

大力推动行业商会和乡镇(街道)基层商会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方向发展。要坚持行业商会会长述职、秘书长例会制度。要推进行业商会、乡镇商会届满及时换届。行业商会不仅要吸收企业会员,而且要吸收本行业的专家,这是行业商会正常运作的保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对行业商会提出的内在要求。行业商会要靠经常开展对会员有吸引力的活动来凝聚人心,注重组织行业内会员与兄弟商会的交流学习。加大中心城区工商贸密集区基层(街道)商会的筹建工作力度。新成立和换届乡镇商会要培养企业家担任会长。注重加强基层商会典型培育和经验交流,用典型引路的方法推动工作的规范化。

在组织建设中,仍然要坚持发展企业新会员,这是工商联保持活力的关键。注重把会员的发展与行业商会、基层商会的建设相结合;与经济服务、交流联谊活动相结合;与调查研究工作相结合。重点发展外向型、科技型、规模型、外来投资企业和国有改制企业加入工商联组织,进一步优化会员结构。各级工商联尤其要注重收纳各类行业组织的协会、联谊会作为工商联团体会员,发挥工商联“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综合优势,与他们合作一起共同为民营经济发展做工作。着力实施会员入会,数据入库,数据库入网三同步工作制度。

进一步加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发现和培养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典型,实施非公代表人士队伍市、县区分级动态管理。及时把素质较高、有作为、有影响、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家吸纳进入代表人士队伍,认真开展代表人士的团结、帮助、引导、教育和政治推荐工作。

四、坚持服务立会,不断提升经济服务工作水平

明年的经济服务工作,要紧紧围绕落实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和省、市民营经济会议精神,在帮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做优做强做大的同时,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在经济服务中要注意处理好宏观服务与微观服务的关系,既抓好有影响的活动,在活动中创服务品牌,提升服务效果,对外扩大影响。又要注重在微观服务上有创新,出实招,增强工商联凝聚力。要十分注重发挥行业商会在沟通协调,行业规范等微观服务中的作用,不断丰富工作内容,提高服务质量,让会员得到实惠。

明年商会服务招商引资工作要瞄准一个目标,完善两库建设,推进三个合力,运作好四个平台。即瞄准引荐客商、签约项目,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再上新台阶的目标;完善招商项目库、客商资料库建设;推进与政府部门、园区和会员企业长期合力招商机制;运作好友好商会、海外商会、行业商会(异地商会)、会员企业以商引商四个服务平台。

继续扎实推进信息服务“双百过千”工程。市、县区商会都要开展信息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工商联信息员业务能力,激发参与信息工作的热情,加强信息工作指导和管理。加强推进总商会网站改版工作,设立“网上党校”,加强网上信息交换传输工作;在向企业传送政策、商务信息等上下功夫,在丰富总商会网站内容和形式上,发挥作用、扩大影响上下功夫,切实提高信息服务工作的效果。

注重把商会的服务落实到会员企业的需要上,继续实施服务项目联系责任制,力所能及地做好沟通服务工作。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合作,积极鼓励和帮助民营科技企业、外向型企业申报项目,争取资金扶持。牵线银企合作,力求在推荐贷款项目和银行承诺贷款资金上有较大增长。继续配合组织、人事和劳动部门组织好人才交流会、招聘会,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工作。协助搞好民营企业质量体系的认证培训工作和争创名牌产品。举办法制教育培训班,开展为会员企业维权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商会工作特点,开展更多深受企业家欢迎的人性化服务工作。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商会运作能力

加强工商联自身建设。注重发挥常执委的整体作用,探索企业家副会长轮值制,推进驻会领导与会员企业结对联系服务制度有效实施。同时切实加强工商联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转变。不断加强学习,加强商会干部能力建设,提高工作成效。增强引导会员发展的能力,善于自我调整,勤于调查研究,勇于攻坚克难。在服务对象中树立求真务实的形象。努力建设一支作风正派、廉洁奉献、爱岗敬业、会员信任、求真务实的工商联干部队伍,力求从整体上提高工商联自身的参政议政水平和服务会员企业办实事的能力,外引内联、服务招商引资的能力,认真完成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工商联交给的各项目标任务。

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第6篇

2012年12月27日,重庆市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市委书记孙政才主持会议并讲话。他指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动力。

【对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要认识到位】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具创造力的力量,是繁荣城乡经济的有力支撑。一个地区,有“民”才稳、有“民”才富、有“民”才活。党的十强调,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要深入贯彻十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的有关部署,全力支持、鼓励、引导、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出一大批“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形成国有、民营、三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下大力气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要真正降低准入门槛。坚决摒弃对民营经济的偏见、歧视,加快建立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市场准入制度,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都要向民营经济开放。要下决心破除阻碍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放宽初始经营条件限制。二要优化政策环境。落实公平待遇,做到一视同仁,就是对民营经济的最大支持。根据党的十精神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坚决改变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坚决革除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真正使广大民营企业放开手脚加快发展。三要优化政务环境。坚持多关心、多扶持、多服务,少干预、少检查、少添乱,真正做到放开、放手、放活。四要优化市场环境。加强市场秩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坚决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五要优化法治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不受侵犯、合法经营不受干扰。六要优化舆论环境。鼓励创业、宽容失败,使致富光荣理念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尊重和爱护企业家的浓厚社会氛围。

【弘扬“重信重义、自强不息”的渝商精神】要引导更多群众创业,不断壮大企业家队伍;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各类创新型人才,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技术、品牌、产业组织、商业模式的创新;要守法诚信,重视人文关怀,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以强国富民为己任,以产业报效国家,用真情回馈社会。

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第7篇

一、围绕“三个中心”,精选调研课题。

工商联的调查研究、参政议政,要从工商联的职能和任务出发,为地方经济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为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建言献策。为此,宿迁市工商联明确了“围绕三个中心开展调研,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即围绕党委和政府的培育创业文化中心、工商联基层组织建设中心、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中心开展调研工作。

(一)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为经济建设大局服务。

去年以来,宿迁工商联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如何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产业,鼓励和促进全民创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工业突破”战略等进行了调研,形成调查报告20余篇。其中,《xx年宿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全面、详实地记录了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了本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总结了我市在发展民营经济中的4条成功经验,并就如何实施市委提出的“强力推动大项目,强势发动大创业”战略部署提出3个方面18条对策和建议,该文受到了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等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并荣获省联颁发的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此外,我会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形成的《树立科学发展观营造民营经济和谐发展环境》、《关于实施“村企挂钩”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打造投资创业最优环境》等报告,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通过业务工作调研,提升商会工作水平。

近年来,我们就如何充分发挥新形势下商会职能和优势,为会员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有益尝试。

宿豫、泗洪等地紧紧围绕“三来一加”项目,组建行业商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进一步提升行业组织化程度,实现行业内的优势互补,资源互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作为“55210”工程的龙头项目,也是全省规模最大的商贸流通中心,在它建设之初,我们就组建了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商会。商会成立一年来,始终坚持“服务立会、服务兴会”的理念,为推动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规划、建设、开业、发展、繁荣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作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开来的,这些工作的开展,既促进了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工商联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民营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调研。

去年底,我们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组织专人对我市3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行调研,结果发现90%以上的企业存在专业人才招聘困难,培养人才成本过高,现有人才流动性大等问题,绝大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人才瓶颈”的约束。为此,我们撰写了题为《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建议》的文章,提出建议市政府授权,由市总商会和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建立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人才库,根据民营企业需要,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及市外等公开组织招聘各类紧缺人才,对于招聘的人才采取事业专项编制人才派遣的形式安排到用人企业。市委书记张新实在该篇专报上批示:“我们必须继续大力扶持、全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倾心帮办、真情服务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市长缪瑞林对文中提出由市政府授权,市总商会和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建立规模以上企业人才库的建议,责成市编委出台了相关方案,并要求尽快实施。目前,我会就该项工作正在与人事部门进行进一步磋商。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工商联上报各类专报、专题调研信息20余篇,均受到了当地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许多领导同志对专报作了批示,提出的建议大都得到了落实,促使一些难点、热点问题的解决,对推动本地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二、拓宽工作思路,形成大调研工作格局。

(一)借助外力,扩大调研工作成果。

长期以来,我会受到人手少、办公经费紧缺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工作开展难度很大。为此,我们开拓工作思路,通过主动与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地方高校专家密切配合,联合开展调研工作,从而达到了优势互补、扩大调研成果的良好局面。去年以来,我们就关于规模企业培育工作的现状与思考;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推动企业跨越发展;民营企业人才保障机制研究;关于我市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等重点课题,先后与市委办、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环保局、市国土局等部门多次进行联合调研,收到了较好效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工作不仅有利于准确把握问题的尺度,而且增强了调研工作的权威性,有利于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同时,延伸了工商联调研工作的触角,扩大工商联的影响。

(二)上下联动,促使调研工作纵深开展。

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第8篇

一、经济运行情况

*年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共计24家,其中民营企业7家,占规模以上企业家数的29.17%。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和出货值分别为219304万元和54312万元,其中民营企业总产值和出货值分别为127908万元和10186万元,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的58.32%和18.75%。

*年6月份,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共计63家,其中民营企业43家,占规模以上企业家数的68.25%,比*年1月份增加了5.14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和出货值分别为509774万元和218878万元,其中民营企业总产值和出货值分别为299615万元和103405万元,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的58.77%和47.24%。比*年1月份分别增长了1.34个百分点和9.15个百分点。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创新突破。区委、区政府及时成立了翔安区民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我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的制定充分体现周边地区的优惠政策我区都能借鉴的原则,为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使我区对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上放得更宽,在投资领域上放得更开,在经营方式上放得更活,在注册条件上放得更松,真正做到了放心、放手、放胆。在贯彻落实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

(二)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民营经济工作会议,区五套班子领导和市民营办领导出席了会议,林国耀书记、吴南翔区长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重奖了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和纳税大户,确定了20家区重点民营企业,重点民营企业实行五套班子领导和部门领导挂钩制度。会后,政府办、组织部、监察局等挂钩部门立即深入挂钩单位乐安制衣、大家族鞋业、吉和制香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困难。形成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三)根据自身实际,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点,在当地经济发展规划的领域和行业中,只要能向民营经济开放的,都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在内厝划出一定地块,创办民营创业基地,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周边民营入驻。

(四)除国家和省规定外,区级部门一律不准设置登记发证的前置条件,企业注册实行核发临时营业执照和预备期管理试点,允许跨行业经营,成立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挂靠在招商服务中心),在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引下开展工作,为民营企业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工作。

(五)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能源、交通、水利、工业区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组改造,参与投资兴办教育、文化及公益性事业。例如:鼓励引导大型民营企业银鹭集团进行巷北工业区标准厂房建设;出台相关政策允许部分民营企业与村办、镇办企业脱钩,进一步明确产权,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广泛的空间;规划文教园区,引进华天涉外学院等民办高校在我区兴办教育、文化及其他公益性事业。

(六)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探索“引进来、走出去”的有效途径,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经济合作,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我区银鹭集团、如意集团、万里石集团、舫昌佛具成功嫁接了外资,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

(七)建立企业工作午餐会制度,为加强和改善政府与企业间的沟通联动关系,切实解决企业在投资、筹建、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区政府决定建立企业工作午餐会制度,由区领导亲自主持,会议主要收集、了解企业在生产中遇到问题,明确责任部门,在下一次午餐会前必须及时解决并将解决落实情况反馈给企业,对因政策原因无法及时解决的,也向企业说明原因,取得企业谅解。例如:厦门弘信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反映,今年2月6号与翔安区鉴定《投资框架协议书》,征地100亩建立弘信翔安工业基地,但该基地建设审批手续缓慢,午餐会上,有关部门及时解释:公司与区政府签订的是《投资框架协议》,凡是签订投资框架协议的项目其土地皆为基本农田,应待调整后方可建设。今年我区共举办四次午餐会,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45件。

(八)培育产业集群成效明显。开展了全区民营企业产业调研。目前,我区初具规模的民营企业产业集群比较突出的有粮食加工、汽车运输、农副产品加工、贡香制造,针对发展现状和民营企业的特点,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培育全区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思路,规划建设贡香城、汽车城等市场,引导全区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区域聚集为特征,以功能定位、资源整合、科技创新为手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积极促进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有效聚集,做强支柱产业,提升特色产业,培养成长型产业,推动“三个转变”实现农民、企业、政府、投资者“四赢”的成功经验,指导各镇结合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我区银鹭集团、如意集团、兴盛食品被评为国家农业龙头企业;新时鲜、源水水产等7家企业被评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齐翔食品、华普水产等14家企业被评为区级农业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为我区农村民营经济发展起到带头作用。

(九)继续推进民营经济外向化发展。在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获取进出口经营权的同时,广泛组织企业参加产品交易和商务洽谈活动,引导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年我区13家民营企业组团参加了市经贸局组织的赴日考察活动,组织9家民营企业参加了*年沈博会,组织9家民营企业参加第二届福建省网上投资洽谈会,组织6家民营企业参加第二届福建省商品交易会,进一步推动了我区民营经济的外向化发展。截至今年6月份,全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累计出货值为49465万元,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出货值的41.77%。

(十)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积极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建章立制和流程再造进一步促进了局机关依法行政和职能转变:一是制定和完善10多项工作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广大干部规范行政行为,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办事流程;二是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三是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证》,继续清理、削减行政审批项目,并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例如:针对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民营企业因历史遗留的产权问题、拓展用地问题采取相关部门集体办公的形式一次性给予解决;四是持续开展“治乱减负”,工作成效继续巩固扩展。

(十一)实行名牌战略。我区民营企业实施细则第十二明确规定,对*年1月1日以后获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一次给予50万元的奖励,获省级名牌产品和省级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给予30万元建立,获市级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扶持力度居全市各区之首,极大调动企业创优意识,从新区建立到目前为止,我区获得著名中国驰名商标一项,福建省著名商标一项,厦门市著名商标三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一项,福建省名牌产品四项。

(十二)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国家和市、区科技部门加大对民营企业的科技扶持力度,*年国家和市、区科技等有关部门扶持我区民营企业资金高达563万元人民币,比2003年的165万元增长了2.41倍,截至目前我区共有民营高新技术企业4家、民营科技企业23家、通过iso和其他管理体系认证的民营企业12家,为我区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十三)充分利用商会和行业协会作用。区人大、区政协充分利用区商会、各行业协会开展民营经济工作,多次调研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决策的依据。

(十四)加大了对发展民营经济的宣传导向,各级新闻媒体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大力宣传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民营经济对国家、对社会的巨大贡献,大力宣传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民营企业的典型人物,大力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今年五一,我区评选7名市级劳模,其中就有4名是民营企业家,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关心和爱护。

三、今后工作要点

(一)、发展目标

实施重点扶植工程,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重点扶持企业,推动中小民营企业上规模,力争至2008年底培育3-5家年产值达5亿元企业、30家年产值5000万以上企业、100家年产值5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把我区营造成厦门市最具活力的民营经济发展区域。

(二)、工作重点

1.积极实施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根据民营企业的特点及其在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统筹下,实施科学的符合其角色定位的发展战略。一是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结合我区产业发展规划,培育一批与我市大企业大集团配套的中小民营企业集群,不断提高地方产品协作配套水平,同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特点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贡香、农副产品加工、汽车运输产业集群。二是实施集中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实施厦委[2003]14号文及配套文件精神,推动民营企业向工业集中发展区聚集。三是实施分区域推进战略。根据我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对中心城区、近郊区及远郊区不同区域要求的区别,在产业发展的选择上各自有所侧重,促进城乡就业和农民增收。

2.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高潮。二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及14个部门的配套文件,把国家、省、市有关放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经营范围、注册资本、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限制,以及在融资、税收、劳动用工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到实处,并继续清理、废止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三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国家、省、市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宣传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四是广泛听取企业呼声、广集民智。继续坚持实行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和对话制度,搭建党委、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直接、畅通、高效沟通的平台。五是切实搞好民营企业投诉受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投诉受理机制和工作网络,认真受理影响和制约民营经济发展、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各类投诉,有效地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3.继续推进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和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积极与市民营办联系沟通,争取市财政支持,尽快筹建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

4.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开展项目年工作。一是鼓励和引导广大的民营企业紧紧围绕我区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食品等主导产业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和产业集群发展,积极与相关大企业大集团协作配套,在重大项目发展的分工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精、特、新”作用。二是紧紧围绕壮大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以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为重点,下大力气抓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大项目,培育一批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不断壮大龙头企业队伍,提升经营水平。三是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广泛参加国内外各种商务考察、经济技术合作洽谈活动,不断提升开放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注意招大引强,开展项目招商和专业招商,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带动我区扩大产业化规模,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密切跟踪引进利用外资、内资重点项目,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切实搞好后续服务。四是不断完善区民营企业服务中心功能,积极整合社会中介资源,为民营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市场营销、投资融资、贷款担保、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对外合作、展览展销和法律咨询等社会化的服务。

5.大力推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继续加强对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扶持,引导民营企业把握市场脉搏,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一是鼓励和引导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相关产品,做到产品生产、研发和项目储备的良性循环;二是鼓励和引导传统型加工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快速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鼓励和引导广大的民营企业积极采取与大企业配套、加盟名牌企业等等方式,提升技术水平;四是积极争取国家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市科技专项经费、市级产学研技改资金,为我区民营企业专业化发展、与大企业协作配套、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等提供支持;五是尽快建立区级产学研技改资金和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