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立春的传统文化

立春的传统文化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7 17:19:59

立春的传统文化

立春的传统文化第1篇

最新社区春节文化活动总结2022   随着春节临近,胜利社区按照上级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排查专项整治要求,社区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严厉打击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春节期间食品安全。

  一是开展节令性和热销食品专项检查。加大对市场热销食品特别是地方特色食品、风险较大食品的抽样检查力度,严格落实后处理措施。社区干部告诫经营者及时将不合格食品撤柜下架,坚决防止春节后退食品过期食品重新回流现象。

  二是开展宣传食品安全活动,面对面宣传政策法规知识、发宣传单等形式,积极营造食品安全大检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宣传氛围,进一步加强居民的防范意识;同时,通过公布举报电话,鼓励居民举报,提高违法食品单位的发现率,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辖区居民集体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是开展食品安全排查。通过积极联系食品安全相关单位、部门及各社区,对食用农产品环节、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流通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等进行逐个排查,对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决予以取缔,切实解决源头问题.

最新社区春节文化活动总结2022   为继承发扬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文化,校团委要求我校围绕“我们的节日—春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我校组织的“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为确保此次活动顺利开展,我校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各团总支会议对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并下发了主题系列活动的文件,精心组织,把节日活动与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的结合起来,全面推进我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二、精心策划,丰富内容

  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在各地呈现不同的特色。旺苍中学围绕春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等主题,结合实际,遵循简洁可行、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则,主要策划了以下五项工作:

  1、寻找经典活动。利用寒假期间,让学生寻找关于旺苍文化的优秀历史典籍,围绕春节文化内涵,通过收集“春节的由来、春节风俗习惯、春联的起源和意义、家乡举行的风俗活动”等,开展“红色经典赏析”等活动,让广大学生积极参加,深刻领会,增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喜爱,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

  2、开展公益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做好事、献爱心,宣传节日文明礼仪和低碳生活知识,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3、让学生认真记录自己的节日生活,结合寒假作业,引导学生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参加节后组织的各类评选活动,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4、组织社区调查活动。让学生进行社区建设调查活动,亲身感受旺苍大地上的巨变,增强对社区的思想感情。

  5、进行一次“我所认识的'低碳生活描述”活动。

  三、强化措施,落到实处

  1、加强宣传,着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传统大节,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放假前,学校召开专门会议,开展了春节传统习俗扫尘、祭祖、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等春节文化内涵宣传,增进了广大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各位教师、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发挥其作用,分利用板报、宣传标语,积极开展春节文化宣传,弘扬春节民俗传统,倡导文明过节、勤俭过节。

  2、制定计划,合理安排,确保每位学生将此项活动落在实处。

  放假时,每位学生都按照学校要求,制定了计划书和时间表,确立了活动办法,使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的有声有色。

  3、结合实际,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春节期间,各村活动小组开展了以扶老助残、社会治安、文化服务、环境卫生为重点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为残疾困难户、贫困户及敬老院、福利院提供帮助、进行慰问;结合春节“扫尘”习俗,组织居民整治卫生死角,维护社区公共环境等。

  本次主题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了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最新社区春节文化活动总结2022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在全社区范围内营造欢乐喜庆、文明祥和、温馨和谐的春节节日氛围。按照通知、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精心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总结如下:

  1、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文化活动。

  为了营造春节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xx社区在春节前夕为辖区内的5个小区分别送去了大红灯笼,精心装扮小区,给社区居民营造一个温馨喜庆的过节氛围。当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小区门口时,xx辖区四处洋溢着浓厚的新春佳节喜庆气氛,让我们一起喜气洋洋迎新年。春节家家户户贴福字、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2月10日上午,xx社区、xx物业联合“字立方书法”开展了义务写春联、送祝福活动,提前将新春的问候和祝福带给居民。本次活动邀请了3位书法家到场,他们准备了很多内容不一的春联供居民选择。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书写桌旁聚满了写春联的居民,不时有人举着春联挤出队伍,趁着灿烂的阳光晒福晒春联。

  短短一个上午,现场为居民送出春联200余对,福字100余副(包括“平安开发区”印刷版春联和福字各50副)。社区通过开展送福送春联活动,真诚祝愿居民朋友们羊年新春平安幸福,万事大吉。

  为了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饮食安全意识,帮助大家更合理地选购、消费食品,更好地提升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防止春节期间病从口入,并使人人关心饮食,人人参与食品安全成为一种社会风尚。2月11日上午xx社区举办了“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讲座活动,特别邀请嘉兴市科普讲师团讲师储老师为居民授课,20多位社区的居民聆听了讲座。储老师分别从食品安全的定义与如何挑选安全的食品;食品的保质期和保存期的区别;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区别;食品添加剂的认知及其危害;如何处理蔬菜;学会辨别问题水果和反季节蔬菜等不同的角度对食品安全相关科普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居民对讲座的内容兴趣浓厚,认真做了笔记,并且详细咨询了储老师一些食品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大家要在生活中树立科学、理性的饮食习惯和观念,选好食材,吃出健康的身体。

  2、大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为及时给困难群众送去温暖,xx社区开展了新年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活动,先后走进5户困难群众和2户1+X扶贫帮困户家中,同他们拉家常、问冷暖,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生活、工作情况,并送上慰问金和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

  xx社区始终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群众工作的标准,带着嘱托、带着感情为困难群众送去温暖、送去信心、送去希望。这次慰问不仅给困难家庭带来了物质上的关怀,更给予了她们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励,使她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感受到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馨。

  3、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

  为了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2月10日上午,xx社区特邀请字立方书法协会的书法老师为社区青少年现场手把手教学,学写书法欢乐送福。根据老师专业的教学方法,同学们学得不亦乐乎!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社区居民学习书法兴趣和能力的同时,在欢乐中喜迎新年来临。

  为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喜庆的气氛,共同庆祝元宵佳节,3月5日下午,xx社区精心准备了200余条灯谜供大家竞猜。谜面通俗有趣,其中涵盖着科普、法律、养生、计生知识等内容,生动而活泼,社区居民有的三五成群,结伴猜谜,有的自己独立推敲,有的爷孙一起冥思苦想。猜中的居民还可以得到奖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热闹的元宵猜灯谜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活跃了社区文化生活,加强了社区与居民间的沟通即,又让广大居民享受了元宵猜灯谜的乐趣。

最新社区春节文化活动总结2022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使我镇人民度过一个安定、欢乐、祥和、文明的春节,营造充满生机、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我镇在春节期间,充分利用农村文体设施、文化活动室开展了群众新春篮球比赛。内容虽然不是很丰富多彩,但却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了文体联欢的乐趣,增加了节日的氛围。

  我镇的松柏、黎洞、湖溪和xx四个村于大年三十至年初二在松柏小学的篮球场上举行了20XX年春节篮球比赛活动,比赛有xx队、黎洞队、湖溪队、xx队和松柏2个队共六支队伍参加,现将有关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到位

  镇分管领导高度重视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谢海雁委员就此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村干部按照上级安排和部署,立即行动,精心组织,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主动地推动作用。

  二、活动基本情况

  20XX年正月初二当天,松柏村小学篮球场内外站满了围观的村民,携老带幼的,场面热闹非凡。首先是欢迎身穿统一球服的各参赛人员入场,领导发表赛前讲话。接着宣读各项比赛的活动规则,然后开始了激动人心的比赛。活动过程中,参赛人员个个面带笑容、精神抖擞,为即将开始的比赛增添了更多的活力。比赛搞循环赛,最后决出冠军,此次活动中,年轻人成为了赛事主力,精彩瞬间时时出现,博得了观众阵阵掌声。比赛结束后进行了本次文体活动的.颁奖仪式,为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三、活动体会

  通过20XX年春节文体活动的开展,我们主动思考,总结了以下深刻的体会:

  1、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是农村体育文化运动发展的有力保障。我镇今年的活动群众参与主动性较高,人数较多,最重要的一条是上级领导的主动支持和鼓励,极大地鼓励了村民主动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进一步体现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民对文化活动的新认识和新变化。

立春的传统文化第2篇

    关键词:求真;致用;传统史学;近代史学

    中图分类号:K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求真与致用,是中国传统史学的两大治史思想。对求真与致用传统的研究以及对二者关系的分析辩证,近年来颇得学者关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史学的治史思想以及形成这种传统的背后的文化因素,亦可看到传统史学在近代的转向。

    一、中国传统史学中的求真理念。

    被视为中国传统史学“求真”理念开端与典范的《春秋》中记载了董狐与南史的实录精神。

    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襄公二十五年,太史公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问既书矣,乃还。

    在这里,孔子将“书法不隐”作为了“良史”的标准。

    同样,《春秋》本身也在许多地方遵循了实录的原则,例如:隐公四年记:“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将卫国的内部斗争如实记录,并未为尊者讳。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春秋》对史学实录精神的提出和确立,对后世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正如瞿林东先生所论:“所谓‘董狐精神’、‘南、董之志’,成为中国史学上秉笔直书优良传统的先声和楷模。”

    二、中国传统史学中的致用理念。

    如前文所述,“致用”包含了政治得失借鉴与道德善恶褒贬两个方面,本文只讨论道德善恶褒贬一方面。史书蕴含褒贬,有致用目的这一传统亦是由《春秋》开启的。《左传》成公十四年云:“故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春秋》中褒贬手法是“暗含褒贬”,即所谓的“春秋笔法”。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用词的褒贬;二为《春秋》中的书与不书。

    《春秋》中用词的褒贬主要反映在“书例”上。杜预曾详细论证《春秋》中的书例。“其发凡以言例……皆行事而正褒贬。” 例如《春秋》庄公十一年记:“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晋。”《左传》注:“凡师,敌未陈曰败某师,皆陈曰战,大崩曰败绩,得俊曰克,覆而败之曰取某师,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

    另外,《春秋》还通过书与不书来表明作者的褒贬。

    《左传》对《春秋》的注释中有很多地方补出了《春秋》不书之处。例如,隐公九年记:“夏,城郎。”《左传》注:“夏,城郎。书,不时也。”意在讥居上位者不恤民情。书与不书,是作者对史料的取舍,其中便融入了作者的褒贬。

    《春秋》强调了史学褒贬致用的功能,这对中国传统史学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三、“直书其事,褒贬自见”——求真与致用的结合。

    细观中国史学中的求真传统与致用传统,就会发现二者并不是置于对立的两极,而是求真传统蕴含在致用传统之中,致用统摄了求真。分析《春秋》宣公二年的那段史学求真精神的源头和典范的记载便会发现,董狐已在其中作了道德价值判断。赵盾虽未弑君,但由于赵盾未返国护君,董狐认为其罪与弑君同,因而书曰:“赵盾弑其君。”由此可见,传统史学中的实录是并不排斥道德价值判断的。

    最早对“实录”一词进行明确定义的是班固。他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云:“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其中“不虚美,不隐恶”中便是有了一种美与恶的价值判断在其中的,只是实录要做到的是不夸张、不修饰而已。由此亦可见,“实录”与价值判断并不冲突。

    又如传统史学的总结性理论着作《史通》对直笔非常推崇。但同时,刘知几也认为史家的职责彰善显恶,而直笔实录就是彰善显恶的方式和手段,“其有贼臣逆子,淫乱君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史通?直笔》)

    可见,由《春秋》发端的中国传统史学中所谓的实录、求真始终是在明道致用的意涵之下的,甚至实录、求真只是作为明道致用的手段而已。这是作为史学开端的《春秋》同时又作为经书带给中国传统史学最大的影响,即史学的经世传统。

    史学的经世传统也是传统史学区别于近代史学的最大不同。近代史学在西方科学主义史学的影响下出现了追求纯粹知识的转向。这样,史学的责任便从明道致用转变为追寻客观的历史。史学的求真从致用中独立了出来,求真与致用的关系转化为了客观与主观的对立,因此便出现了矛盾与冲突。

    求真与致用的冲突是在近代史学的语境下才出现的,反观传统史学,这一矛盾是根本不存在的,如前所述,中国古代史家并未将二者视为对立冲突的两种观念。在传统史学中,求真与致用是统一的,求真是求大道之真,而并非客观之真,始终是有一种主观在里面的。求真观念的转变,正体现了传统史学与近代史学的不同。

    中国古代史家既强调实录,又强调褒贬,实录为直书其事,而褒贬则需要有一种价值判断在其中。究竟实录与褒贬何以能够在古代史家那里统一呢?我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史家普遍有着一种“直书其事,褒贬自见”的观念,正是这种观念消解了实录与褒贬之间的矛盾。正如章学诚所云:“夫据事直书,善恶自见,《春秋》之意也。” 。在古代史家看来越是实录,越能体现善恶褒贬。而 “直书其事,褒贬自见”之所以能够成立,就在于传统史学背后是有一个由经学确立,被普遍接受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的,即如韩愈所论:“凡史氏褒贬大法,《春秋》已备之矣;后之作者,在据事实实录,则善恶自见。” 但是在近代,随着经学的衰落和教育在近代的改革,这统一而普遍的道德体系崩塌了,史学也就失去了背后统一的道德善恶标准。经学背景的失去,使近代以来的史学语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造成了近代史学与传统史学的本质上的不同。另一方面,脱离了经学的史学也不再需要承担明道经世的社会责任了,史学转向了纯学术、纯知识的领域,开始追求客观的真,求真从致用的涵盖中独立了出来。求真与致用由此发生了区分与对立。

    参考文献:

    [1]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大势》,张越编:《史学史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2]杜预《释例》。转引自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页.

立春的传统文化第3篇

听到二十四节气评审通过的消息,当时在现场的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激动地站起来与周围人握手。他表示,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不仅是教科文组织对中国“二十四节气”的一致认可,也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

消息传出后,国内一片欢呼声。为什么欢呼,这是有一个注脚的。要知道,二十四节气历史悠久,其中“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早在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中已有记载。二十四节气和农耕文化紧密相关,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主要根据季节变化来指导农事活动,是全球较早能够纪录春夏秋冬变化的立法。作为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至今是中国农民安排生产耕作的重要依据。

这套体系由于形成得早,在日本韩国等东亚季风气候国家都有着广泛影响,因此……没错,就是那样,韩国人民也打算就这一项目进行申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中国申遗评审后,韩国人民表示很不开心……

目前,包括“二十四节气”内,我国已经共有31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1个项目入选优秀实践名册,总数名列世界第一。

不过,近些年,也有个别国家在某些相似的项目上积极申报非遗,例如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这引发不少质疑声,也有观点呼吁,我国应尽快申报,以免被“抢注”。

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巴莫曲布嫫表示,联合国保护非遗《公约》的精神,是提高非遗可见度的“共享”,而不是像“抢注商标”那样。不能把一个国家申请某项非遗,简单跟拥有这个项目的所有权划等号;也不是别国申报成功,自家遗产就成了别人的。

对于联合国官员的这番话,我等吃西瓜群众表示热烈地鼓掌!

二十四节气申遗虽然成功,但民俗学者王娟认为,这个消息很令人高兴,但对于传承传统文化习俗来说并非一劳永逸,“关键还要思考让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活动‘接地气’,能让民众都自发参与、自发传承”。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在先秦的一些典籍中,已经零星出现了后世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如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中便有所记载。”王娟说,《淮南子》中就有了完整的24节气记载,“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在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则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古代,人们根据日晷测得,冬至那天日影最短,这也是被最早确立的一个节气。当时,很多朝代都将冬至当作过年,所以民间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随后逐渐确立了其他节气。”王娟表示,二十四节气每年日期基本不变,是一种很科学的时间概念,并逐渐衍生出了一些丰富有趣的习俗。

二十四节气比较符合世界非遗条件。主要要求“口口相鳌保表述传统艺术、社会民俗、风俗礼仪、节庆,包括自然界,甚至对银河系宇宙的知识实践。不仅是中国人,全球华人都在使用,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遗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巴莫曲布嫫解释说,相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最大的特点就是与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承载更多精神价值。整体上说,“二十四节气”属于第四类遗产领域。非遗保护主要保护社会实践、观念形态、知识、技能等遗产,实际承载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与人分不开。

立春的传统文化第4篇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梁诗若

今天全校师生观看了2015年《新春第一课》,通过这部影片,我了解了宜昌的历史、风景名胜、传统文化以及宜昌的未来与发展。为了实现宜昌梦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从现在开始,要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智慧,好好学习,打好基础,长大后报效国家,创造宜昌美好的明天。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向峻垲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宜昌"新春第一课".片中的峡江号子王胡振浩爷爷和诗、书、画大师汪国新伯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弘扬了家乡的传统文化,让长江上的峡江号子唱遍了全中国,唱到了海外,唱响了春晚;让长江风情、三国文化、历史人物在诗中、书中、画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展现。在不久的未来,我们所居住的家乡宜昌将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段,连接武汉和重庆的一座大中型城市,我爱我的家乡,我爱美丽的宜昌!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黎彦姝

今天,我看了2015年宜昌新春第一课: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在我的心里,宜昌不仅是一个水电之都,更是巴土文化、楚文化的摇篮。宜昌也有许多的名人:永远的峡江号子王DD胡振浩,著名的诗书画家汪国新。他们为传统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在宜昌正在为创建现代特大型城市而努力。宜昌:宜人之城,昌盛之地,我们一起用心建造,我爱我的家乡,我为宜昌而自豪!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张书瑞

今天我们在学校观看了《新春第一课》,以"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为主题。通过介绍巴楚文化、峡江文化、三国文化三种宜昌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美德,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教育我们从小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理想信念。我为我是宜昌人而感到骄傲,现在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宜昌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段圆登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全班同学共同观看了宜昌三峡台拍摄的《新春第一课》,片中主要介绍我们宜昌的风俗风貌有关的历史人文故事,以及颇具影响的文化名人,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关羽也露头脚,记得关羽有一次中了毒剑,要华坨为他治病,华坨说:要把先生绑在木头上,蒙上双眼把肉割开,刮出里面的毒。关羽说:先生直接在我背上动刀就可以了。说完就把右臂伸给华坨,自己和大臣们下起棋来。

片中还用沙画的形式把宜昌美好未来蓝图展现给我们,在未来三至五年武汉与重庆之间建立特大而美丽的城市,那就是我们宜昌,我为我是宜昌人感到自豪!从小我们就要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热爱自己的家乡,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自己的家乡作贡献!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赵子逸

今天,我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视频。里面的故事很精彩,讲到了三国文化、巴土文化和三峡文化。我为自己是宜昌人而骄傲,更为这些渊源流长的古文化所折服,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汪国新先生画的三国人物关羽。他在我的记忆中忠义勇敢,我很喜欢他。我想把文化课学习好,多看课外书,多学习课外知识,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宜昌学生!哈哈!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简宜凡

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学校组织我们在各班教室里观看了《新春第一课》.影片向我们介绍了三位弘扬传统文化的宜昌人,还介绍了宜昌地域的传统文化,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未来的宜昌",宜昌不仅是武汉和重庆两大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纽带,而且还为全国很多城市发电,我的家乡宜昌太强盛了,我为我是宜昌人而感到骄傲,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也要为建设美丽的宜昌做出一份贡献。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林紫h

今天,我观看了以"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为主题的《新春第一课》。其中气势磅礴的峡江号子、源远流长的三国文化、三位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宜昌名人先进事迹、还有以沙画形式呈现出的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美丽富饶的土地、奔腾不息的长江,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博大精深的巴土文化底蕴,赋予了宜昌"宜人之城,昌盛之地"的美称。我为自己能生长在这个美丽的城市而自豪。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王B雅

今天,我在学校观看了《新春第一课》的节目,内容可精彩了。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里面的内容吗?跟我一起聊一聊吧!

我记得节目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我还记得有一位诗、书、画家,名叫汪国新,他画的人栩栩如生,他画的宜昌风景美极了!他最擅长的就是画三国英雄—关羽,他还说关羽是中国典型美男子的形象。我也非常喜欢画画,我要坚持画画,以后也像他一样画出美丽的新宜昌。

我看到未来的宜昌是个又大又强的城市,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美丽宜昌做贡献。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方雨菲

今天我观看了《新春第一课》,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宜昌有巴楚文化、峡江文化和三国文化,我印象最深的是"未来的宜昌".长江的下游有许多的大城市,而中上游只有武汉和重庆两座大城市,它们这两座城市带动了周边八座城市的发展,在武汉和重庆之间需要一座特大型城市,能承担这个使命的只有宜昌。宜昌的所有特点都符合特大型城市的标准,现在我们住的地区是老城区,现在宜昌正在向周围发展,它将是一座又大又强的城市。两年后你即将看到这座城市的模样,五年后你将会住在这座城市里。我很高兴我生在宜昌,我为宜昌自豪,我相信以后宜昌一定会特别美丽!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吕若鑫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在教室里观看了《新春开学第一课》。影片开头介绍了关于宜昌的一些名胜古迹,历史名人,然后还介绍了宜昌的传统文化,比如有峡江号子,土家山歌等巴楚文化,让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家乡。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宜昌的名人汪国新先生,他热爱并发扬宜昌的传统文化,他非常喜欢关公,也爱画关公。影片后面还介绍了宜昌未来的一些发展,看着将来更大更美的宜昌,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宜昌人,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李洋龙

今天,开学第一天,我们全班同学看了《新春第一课》,看完后我受益匪浅,同时更为我在的家乡——宜昌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了。

这次是以"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为主题。通过介绍巴楚文化、峡江文化、三国文化三种宜昌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美德,从小让我们就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的理想信念。

我从小出生在宜昌长江边上,小时候宜昌也非常山清水秀,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通过看了这次新春第一课,介绍了宜昌的历史,巴楚文化及三国文化等,我对宜昌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爱我的家乡,我热爱这里的每一个人,我会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为祖国有用的人,用我学到的知识、专业,努力的建设我自己的家乡。以后不管我去哪里,我都会骄傲自豪地告诉他们,我的家乡在宜昌,我是宜昌人,我们家乡一定会越来越好,加油,宜昌!加油,我们所有的小伙伴们!我们一起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努力建设更美丽的宜昌。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温峻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潘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个课》的视频,其中内容讲述了宜昌的过去和未来。丰富的内容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峡江号子,因为我爷爷曾经跟我讲过相关的故事:爷爷说他小时候住在镇江阁,但是不是现在这座精美的阁楼,而是一个两层楼的土楼,镇江阁的由来是因为曾经在两江交汇的鱼嘴水域水流湍急,当时上游又没有三峡大坝和葛洲坝这样的防洪措施,到了夏天很容易发生洪水,常常危及老百姓的生命,传说中这里有一条龙,而龙头就在镇江阁所在地,所以人们在这个位置修筑了一座木质土楼,取名为"镇江阁",寓意是镇住这个龙头,不让它再兴风作浪,从此风平浪静,老百姓都得以平安,因为当时的没有这么先进的防火材料,所以爷爷说他的记忆里还曾经发生过一次火灾。经过了这么多年,镇江阁的重建保存,成了宜昌一处很有名的历史旅游景点。

我是一个小宜昌人,在宜昌出生和长大,今天看了《新春第一课》让我更多了解了我的故乡,我要感谢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这个风景秀丽的城市,虽然现在常常被雾霾笼罩,但是我坚信它会有重现蓝天,阳光更加灿烂的一天,我爱宜昌!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王睿琪

今天下午,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的节目,心中很受启发。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有古老灿烂的三国文化、有生育养育我们的巴楚文化、还有宜昌当地的名人事迹,我要好好学习,为建设美好祖国美丽的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冀髁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带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里边讲了湖北宜昌的著名建筑,历史,三峡大坝,葛洲坝等。还有宜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上这里发生的著名人物事件。我很受教育,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多做贡献!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严泓翔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和妈妈在家又观看了一次《新春第一课》,短片讲述的是宜昌的巴楚文化、峡江文化和三国文化。其中我最喜欢看的是我们宜昌美术家汪国新先生笔下的三国故事和关公人物,好想立刻阅读《三国演义》的故事书,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三国古战场上关羽兵败回马坡的情节,想着我好激动呀!短片最后还介绍了未来几年宜昌的新规划,新面貌,真让我大开眼界啊,看到了宜昌更大更美的变化,心里感到好高兴,连忙对妈妈说:"这真的是未来的宜昌吗?"妈妈笑着点点头!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黄维依

今天是新春开学第一天,教室里,同学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主要内容是宣传宜昌的传统文化,比如人工号子、哭嫁……宜昌还有许多历史人物呢,像屈原、王昭君、关羽等,他们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人。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五年后,宜昌将发展成特大城市,那时的宜昌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我为我是宜昌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看完后,我不禁感叹:宜昌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美丽城市!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宜昌的繁荣、祖国的强大做出贡献。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侯宜安

今天,我看了《新春第一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有一位画画的人,他开了四家美术馆。他最拿手的是画关羽,他说画关羽的时候头不要画的太正,要斜一点,因为那样就能看出关羽的神情是在环顾四周,观察军情。我觉得他的观察力很强,可以留意到很多细节的东西,而且把人物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要向他学习,做一个善于观察做事仔细的人。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杨陈安卓

今天,老师让我们看新春第一课,开始之后,我们看的津津有味几乎连旁边的声音都听不见了。

给我印象最最深刻是巴楚文化中巴王和楚王的故事,了解到伟大的诗人屈原、古代美女王昭君都是我们宜昌人的骄傲。

宜昌是全国文明城市,也是中国的水电之都,拥有葛洲坝和三峡大坝。

了解宜昌的文化历史,让我更加喜欢宜昌,我的家乡。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刘文露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观看了纪录片《新春第一课》,它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片中介绍了许多宜昌的名人,其中包括本土知识文化人周立荣,他非常喜欢巴楚文化,为宜昌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介绍了峡江文化人胡振浩,他用自己的呐喊声实现了三峡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片中还介绍三国文化名人汪国新,他毕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不懈探讨,弘扬了中华名族的精气神,他最喜欢画三国的关公,还喜欢画我们宜昌秀美的风景。

我爱家乡--美丽的宜昌,我现在要好好学习,争取将来成为对宜昌的建设有贡献的人。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徐彬睿

今天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

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宜昌的习俗、文化以及地理位置。这里有人类灿烂的巴楚文化,有世界闻名的三峡大坝和葛洲坝。还用我最喜欢的沙画巧妙地展现了宜昌的过去和未来。宜昌未来将会是一个美丽而繁荣的大都市。

有这样一座城市,雄奇的山峰到此,就会变得平缓。蜿蜒的江水到此,就会变得开阔。这就是我的家乡——宜昌。我为我美丽的家乡而自豪。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闫t如

今天,我观看了《2015年宜昌市新春第一课》,这堂课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通过宣传,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美德,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教育我们从小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理想信念。我则通过这次学习,了解了巴楚文化、峡江文化、三国文化,以及这三种宜昌地域文化的代表人物。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文化",很多学校开展了了解"三国文化"的活动,像演三国、画三国、读三国、品三国。影片的最后还播放了宜昌的未来与发展,我为我是宜昌人感到自豪,我为我美丽的家乡宜昌而骄傲!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李思羽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我认真地观看了这部影片。通过观看,我了解到宜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城市,许多的著名人物都曾在宜昌生活过,他们有的为宜昌的文明作出了贡献,有的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称赞和歌颂的故事,比如三国时期的大将关羽。听妈妈说在宜昌当阳还有专门为纪念关羽修建的关陵呢,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看。看完这部影片我有很多感想: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用我们的双手把宜昌的未来建设的更加美好!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陈苏晗

今天我在学校观看了《新春第一课》的视频,讲述了三国文化,巴土文化和三峡文化,展播了三位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宜昌人的先进事迹。影片告诉我们要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美德,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理想信念。看完后我更加热爱我的家乡——宜昌,因为她毗邻奔腾不息的长江,拥有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博大精深的巴土文化底蕴,享誉"宜人之城,昌盛之地"的美称,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要把宜昌建设得更加美好!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陈祺

我今天在教室里观看了《新春第一课》,上面说了一位老爷爷——峡江号子王,生在三峡,长在三峡,对峡江的船工号子十分钟情。他创作了《峡江船工号子》的诗歌,他把这首诗歌从秭归传到北京,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他非常了不起,我非常佩服他的刻苦精神。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李可

今天,我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观看了《新春第一课》,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主要是讲宜昌的山水、名人和历史文化。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峡江号子王"胡振浩,他祖籍秭归,他一生酷爱船工号子,从青年唱到老年、从秭归唱到北京,唱遍了全中国,唱响海内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至今他一共整理出了二十多首船工号子,他写的《西陵峡船工号子》架起了一座世界文化之桥,让外国人更加了解三峡文化。

看了这些视频资料,让我受益匪浅,原来我的家乡有这么多值得骄傲的人,做为一个宜昌人,我真为我的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高琛杰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里面展现了宜昌的美丽,介绍了周立荣、胡振浩、汪国新等为传承发扬宜昌传统文化做出贡献的英雄人物,感受到家乡的独特人文魅力。最让我难忘的是"峡江号子王"胡振浩,为了使船工号子不沉落到江底,他花了很多很多时间来收集整理船工号子,还让船工号子受到人们的喜爱。我爱宜昌。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李沐晨

今天我们开学了,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这次《新春第一课》的主题是爱祖国、爱家乡、爱宜昌,讲的是我美丽富饶的家乡—宜昌。首先介绍的是宜昌的起源,宜昌历史源远流长,先有巴楚文化,再有三国历史;其次介绍了宜昌的名人文客,有王昭君、周立荣、胡振浩、汪国新等,他们为宜昌做出的贡献让我深深感动;最后讲述宜昌的未来规划,宜昌在未来五年内将变成更繁华昌盛的特大城市,将变成一座宜人之城,昌盛之都。我为我是宜昌人而骄傲!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杨麟

开学第一天,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主要讲述了宜昌的历史文化和未来发展规划。印象深刻的是耳熟能详的《川江号子》,让人们从青年唱到老年,一路唱到北京,从号子声中我们听到了昂扬和慷慨,看到了众人劳作、齐心协力的场面,想到的是对困难的挑战、抗争,是不屈,是倔犟。《新春第一课》也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了我们的家乡——宜昌,我们作为这里的小主人,更要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我们只有更加勤奋的学习,将来才能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向云茜

今天我和老师一起观看了《宜昌新春开学第一课》,它介绍了王绍君、船夫们喊着号子、推着船、沙画。我觉得我的家乡很美,我做为宜昌人感到自豪,我要努力学习,我以后要为我的家乡做出贡献。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刘湘骜

立春的传统文化第5篇

近两年,申牌企业、获牌企业数量高速增长,持续拉动中国直销市场。欣欣向荣的行业发展态势,对于置身其中的企业而言,面临的却是更加剧烈的竞争。

如何以新的理念引领企业提升市场占有率,持续发扬自身优势,是每一个拿牌企业面临的问题。正是看到问题所在,春芝堂及时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以传统和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方式,创造新的增长机遇。

3月9~10日,为期两天的“‘同扎根・共筑梦’春芝堂大健康产业园奠基庆典暨2016业务启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春芝堂集团董事长王爱兴、总裁王爱庭,与来自全国各地近3000名经销商共同见证了此次盛会,也标志着春芝堂希望以此为契机,让公司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

弘扬传统文化

成立于1999年的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17年来始终坚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治未病”为核心,结合现代高科技的产品理念,连续11年举办了健康百年工程,开创了具有春芝堂特色的事业平台。

据了解,春芝堂以“中华三宝”为核心的四大系列优质产品,惠及人群超过700万,春芝堂的健康事业平台更是改变了无数平凡人的命运。

“春芝堂大健康产业园预期三年完成,总面积3.68万平方米,首批投资6亿元,是一个涵盖健康科研、检测、养生、产品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健康产业园。这意味着春芝堂大健康产业的正式启航,同时也象征着春芝堂‘中国元素・国际标准’战略的正式实施和春芝堂大健康事业的全面升级、全力提速。”春芝堂董事长王爱兴表示,这是春芝堂大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意味着春芝堂的梦想、责任、使命即将迈入一个新台阶。

“摒弃浮躁,回归传统,扎根务实”是春芝堂多年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准则。“我们将来自长江的土、黄浦江的土和东海入海口的土,三土汇合在一起。”王爱兴表示,这三份土分别取自后土祠、春芝堂公司所在地和优秀经销商们出生地,三土合一的融合,是春芝堂同扎根,共筑梦的开始。

作为大健康产业的先行者,王爱兴向记者介绍道:“春芝堂将以大健康产业园奠基作为起点,秉承治未病的核心理念,构建一个‘从食疗到医疗,从养生到养老’的完善健康管理体系,打造健康检测、健康科研、健康产品、健康养生四大板块,形成产业集群,实现跨界整合及健康长寿百岁的未来愿景。”

构建现代化直销

在传承传统文化,打造大健康产业的基础上,春芝堂也对当下市场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最近三年,整个传统行业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当然也有转型带来的痛苦。我这些年走过了很多地方,看到了比如制造业、餐饮业、服装业这些传统行业,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不仅是中小企业,很多巨型企业也是如此。”春芝堂集团副总裁张国祥告诉记者,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新机遇涌现的同时,还要善于抓住机遇,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张国祥强调,春芝堂坐落于上海,拥有中西方文化交汇的独特优势,“秉承‘中国元素・国际标准’,将祖国传统医药与现代高端科技完美结合,开创属于春芝堂的独特文化、独特理念、独特产品、独特模式。”

随着直销市场的竞争加强,如何让企业在市场中持续保有竞争力,成为春芝堂首要考虑的问题。“直销是趋势,它让人人参与创业成为一种可能,让人人互助成为一种可能,让个人的价值通过帮助别人来体现。所以,我们更需要借势来实现成功。”张国祥坦言。

“为了契合市场需求,我们将产品结构逐步进行调整,尽可能满足80、90后的群体;同时,加强现有的硬件和软件基础,夯实文化根基,在剧烈变化的年代,达到一个实现平衡型企业的目标。”张国祥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春芝堂也积极寻求创新和改变,以现代市场的发展形势来重塑企业的直销之路。2016年,春芝堂将立足“互联网+”的全新运作模式,结合大健康产业园开工奠基的良好契机,推动大健康事业更上一个台阶。同时,春芝堂在研发、生产方面投入巨资,引入意大利生产线,全面革新生产技术,推出以沙棘、蓝莓为首的系列优质产品,从产品口感、包装、宣传、体验等方面入手,不断满足现有经销商群体需求的同时,让更多的年轻群体、潜在消费人群能够更好的融入到春芝堂这个事业平台上。“让大家看到一个与时代同发展,共进步的全新春芝堂,也让大家看到春芝堂人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决心。”张国祥强调。

立春的传统文化第6篇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县文明办有关通知精神,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激励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更好地体现传统节日的魅力和时代感,积极营造喜庆祥和的社会文化氛围,由于领导重视,周密部署,积极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策划,丰富内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我校围绕春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凝心聚力等主题,结合实际,遵循简洁可行、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则,主要开展了以下四项工作。

1.创编“节日手抄报”。结合“春节”主题,开展了传统节日主题教育,结合寒假社会实践,引导全校学生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并办出“节日手抄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展评。

2.开展公益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村委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做好事、献爱心,宣传节日文明礼仪和低碳生活知识,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3.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在寒假期间,学校领导组织教师代表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离退休困难职工等,向他们送去了新春的祝福。

4.参加春节文娱活动。我校组织学生参加了新春联欢,丰富了学生的节日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喜爱,加深了学生对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理解。

二、主要做法

1.加强宣传,着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传统大节,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放假前,我校将“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实践活动写入《寒假告家长书》中,要求家长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春节传统习俗、丰富春季文化内涵宣传,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2.制定计划,精心安排,确保每位学生将此项活动落在实处。我校结合自身实践情况,顺利完成了本次主题实践活动。

3.收集成果,集中表彰。

立春的传统文化第7篇

对于中国元素的透彻理解是张艺谋的长项,这从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就可现一斑。如今张艺谋与好莱坞一起打造的《长城》,瞄准全球电影市场,在68个国家和地区上映,这也是首部在全球上映的中国电影。从2016年12月29日起,《长城》陆续在港台及东南亚、土耳其、冰岛等海外国家和地区上映,并轻松夺得多地首日及首周票房冠军。

阿历克斯评价说,《长城》上映的时机背后的逻辑很精明:春节、华人、合家欢。“让全世界都来过春节”,让全世界通过春节来认同中国元素,这是一个最强大的IP衍生品,也是所有中国演艺人都在争夺的获得成功的契机。

被中国人亲切地称为“小扎”的Facebook的创始人扎德伯格最近来吃中国的年夜饭,这让网友们兴奋不已。

这是蓝色光标的作品。北京蓝色光标传播集团助理总裁孔晶对《中国名牌》介绍说:“西方传统媒体控制在西方经营者手里,是很难打破的壁垒。而社交媒体具有传播的自主性、广告性和互动性,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传统壁垒能够被打破。所以在新媒体形态下,作为Facebook的A级,蓝标希望将这个活动在海外通^社交媒体,尤其是美国社交媒体力量传播出去。”

这个活动就是“年夜饭”,而且是在Facebook的食堂做,一做3天。为什么要选择美食呢?孔晶说,因为美食是跨越国界的。蓝标请了国内顶级大厨,精心设计了适合美国人、又适合在Facebook这样的地方、又具有表现性的菜品进行现场制作,而且还现场教授Facebook的员工做中国菜。

很小的项目就可以达到世界级传播的水平。孔晶说,现场来了很多人,前两天是内部参加,第三天就带家属来。有的人连吃带拿,吃了一顿在后面还排队接着拿,特别受欢迎。吃美了以后,Facebook的员工就开始拍,然后放在Facebook上。活动覆盖了200万人次,300万份的贴文互动。比如Facebook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是200万粉丝大V,其转发有超过10万次的点击。

小扎本人也提到了这些大厨们,感谢大厨给做年夜饭,播放量近3000万,18万的转载量,随后国内也转载,加在一起有过亿的转载量。“没想到有这么好的效果。”孔晶说。这是典型的中国元素、世界表达的成功案例。

文化部外联局“欢乐春节”办公室负责人韩立昕说,中国春节拥有4000余年的历史传统,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追求。

那么春节这个概念要怎样挖掘呢?韩立昕说,春节跟圣诞节、感恩节等是一样的概念,体现团圆、传承、家庭和谐,是带有一定仪式感和文化符号的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立足于这个概念,“欢乐春节”这项活动便深入到文化内涵的层面。

文化可以分成三个层面: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春节作为节庆文化,应该包含这三种文化。物质文化更多是一种显性的有形产品,例如挂的红灯笼、春节的装饰等。行为文化具体的表现形式是舞蹈、民乐、杂技、武术等。而家庭团圆、天人合一、对自然的向往则是精神文化。

因此,要讲好中国故事,便不能单纯地靠简单的表演、展览推介,宣传的时候还要能够以情动人。韩立昕说:“为此,‘欢乐春节’包括三个H:大自然的节日Hope,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交流,春节、春天蕴涵着中国人民对自然的敬重之意、感恩之情和欢喜之心;家庭的节日Home,比如在美国办了很多家庭日活动,鼓励全家老小一起参与,特别设计一些小朋友、大人、不同年龄层次都能参与的综合性活动;心灵的节日Harmony,新的一年来到了,让大家从日常繁琐的语境当中出来,引导人们更加从容自省,以积极健康心态迎接新一年挑战。”

正是由于这种恰当的定位,使得“欢乐春节”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逐渐成为品牌。2009年“欢乐春节”正式命名,2010年启动,2016年达到了全球性覆盖的规模。在140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开展2100多个活动,不管是从地域、参与人数覆盖面来说都是史无前例的。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例如东南亚地区、加拿大、美国纽约州等,都把春节定为公共假日。一方面春节文化不断在海外成长结果,另外一方面这些国家把春节定为本国法定假日,给开展“欢乐春节”活动提供了宝贵资源和难得的机会,这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

立春的传统文化第8篇

201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杨丽萍与王迪表演舞蹈《雀之恋》。寂静的丛林深处,静谧的月光下,两只孔雀慢慢靠近,互相吸引。无可挑剔的舞蹈,唯美空灵的意境,让观众瞬间进入一个纯洁自然的原始森林,最后一刻,孔雀开屏,全场惊艳。

作为萨顶顶的成名作,《万物生》已经在不同场合多次演绎,2012年央视春晚舞台,同一首歌,同样的人,因为有了仙境般的背景,波浪起伏的立体舞台,这首歌又重新散发出了魅力。

当张明敏站在蜿蜒起伏的长城前再度演唱《我的中国心》时,你会感觉到春晚三十年间切切实实发生的巨变。360度全背景的立体动态舞台、铺满全场的LED大屏幕以及配合完美的海量视频文件、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的舞台灯光,还有3D版立体春晚给观众带来的视觉震撼,而立之年的央视春晚舞台将艺术想象与技术变革的融合力量发挥到了一个新高度。

“今年春晚舞美的最大变革是电视美术,不是舞台美术。”央视春晚美术总设计陈岩向《综艺》表示,央视作为国家媒体,外国人评论你的制作能力,不会从小品、歌舞中判断,会从舞台判断,因为它代表了文化和产业的标号,而LED、视频的大量使用让舞美所承载的信息量大大增加,电视舞台的多样化时代来临,“我更希望我的舞台用它自己的语言方式,模块之间的那种默契,通过计算机编程,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会跳舞的舞台

“我们做了改变,但不是颠覆,也不是创新,只是让电视显得更加成熟。”

今年的春晚舞台由原来的半圆形舞台向观众席延伸,形成了一个大大的T型。地面的LED立体模块配合304根升降柱的机械运动,构建出一个“会跳舞的舞台”,这种设计更有利于3D电视的播出。陈岩说:“3D版不仅要求视频3D,层次运动感等物理性的变化都要考虑,这就要求舞台必须变化。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做了改变,但不是颠覆,也不是创新,只是让电视显得更加成熟。”

“办一万个展览会都不如办一个春晚影响力大。”作为央视春晚多年的美术总设计师,陈岩的这种执拗也影响到了设计方案的实施。在建模成立后的实施评判阶段,陈岩向合作方表态:“理论上成立就够了,不要告诉我某方案有多‘危险’,理论上成立的一定能实施,如果总是从常规的、理性的、安全的角度考虑,就什么都做不成。”

据了解,此次参与央视春晚舞美工作的人员有几百人,其中负责创意的设计团队有10人左右,视频团队有十几个人,这些人都是“跟了很多年春晚,不需要上课的。”在实施阶段则有很多合作方,比如,舞台搭建选择了中视节点,舞台机械选择了浙江大丰,LED选择了金立翔,视频制作有13个合作公司。“春晚是个航空母舰,无论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会‘走不动’。所有参与的人都非常职业,各部门都是‘GPS定位’,要极其准确,这样实施过程中才能非常到位。”陈岩说。

对于外界传言央视龙年春晚仅舞美就花费了1.5亿元,陈岩表示了否定,“哪个单位能批1.5亿?就是一个舞台机械,是控制系统,还有一些虚拟文件,LED的费用也没有太多,又赶上对一号厅进行改建,是央视的下属公司在实施,怎么可能花费那么多?我们今年连广告都没有了,都是很严肃很简单的事。”况且,不少设施是一次性投入,比如大丰的舞台机械合同一签就是五年,春晚之后还可以继续使用,不需要时就埋在地下,重新搭建的钢架也将长期保留,而LED已经有部分拆除归还给了金立翔。

舞台搭建 从拆开始

304个升降台的自由运动,配合LED屏视频文件的多样变化,是构成龙年春晚立体舞台的关键所在。

与往年一样,2012央视春晚仍然是在央视1号演播大厅举行。2012央视春晚总导演哈文表示,今年春晚的主题是回家过大年,因此要把一号演播厅打造成一个“家”,回归到联合晚会的本质。在这种思路下,一号厅打破了原来观众区、表演区一分为二的传统设计,把原先的所有设备、装置、座椅都彻底拆除,舞台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延伸。

元宵晚会结束后,记者来到正在清理现场的一号演播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舞台上方的白色立方体。据北京中视节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海峰介绍,这些立方体的规格是1米*1米、离舞台高14米,每一个立方体都能降到地面,材质是在钢结构的框架外侧粘上灰白色的布。“这个区域最初也设想过安装LED,但涉及承重问题,最后换成了布,布比较轻,可以通过灯光的变化产生不同效果,另外还有吸音的作用。”

“除了升降台、LED,这个演播室你能看到的所有布景都是我们做的。”侯海峰说,今年春晚他们的工作量比往年都多,从去年9月21日进厂,到12月21日交付,足足干了三个月,而往年只需要一个月多一点。今年春晚舞台的改造工程比较大,拆就用了半个月,置景的难度首先在于高空作业。“以前的春晚舞台是半圆形,2米以上就算高空作业了,今年则是14米,算上演播室上方的结构有18-20米,相当于六层楼高。而且以前的高空作业是在已有的框架上施工,今年刚开始施工的时候演播室是一片空地,要搭梁,用吊车,人也要上去,找到固定点去焊接,带上安全带也害怕。”与此同时,中视节点还承担了舞台上方200个升降装置的设计、安装。

304个升降台的自由运动,配合LED屏视频文件的多样变化,是构成龙年春晚立体舞台的关键所在。作为央视龙年春晚舞台整体机械工程的承建方,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从去年9月底接单,到11月24日交付,中间经历了设计、制作、配件采购、现场安装的紧张过程。

“做舞台的车间工人都是三班倒,付出了很多心血。”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正理向《综艺》表示,除了工作周期短,龙年春晚对舞台的机械运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来只是6块大的升降台,上面铺木板,这次则是铺304个LED立方体,每个下面都是一个独立的控制单元。”与此同时,安装之后的调试、保驾任务也很重,“以前只需要配合导演、程序,今年则是白天与导演、演员配合,晚上11、12点以后与视频团队配合。”

6600平米的LED

2012年春晚,LED的使用已经达到极致,舞台视效的概念渐渐清晰。

从全球舞美的发展来看,现在国内电视晚会LED使用的比重是最大的。在央视龙年春晚舞台中,LED的使用面积达到6600平米,创下历届之最。舞台整体分为A-H屏幕区域,其中B区由304根立柱组成,每根立柱五个面分别由独立屏幕构成,共4178块,B区舞台前区从2米升降到最后一排的5米升降,各个独立单元通过运动产生的立体空间效果千变万化。

作为央视舞台显示设备的长期合作伙伴,北京金立翔艺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本届央视春晚提供的LED显示屏几乎覆盖了整个舞台。其中,四根龙柱应用了彩幕P10的产品,每一块彩幕单元之间都做到了无缝拼接,大大提升了视觉的整体性;地面LED则运用了彩砖与彩幕的结合,坚实且画面清晰。“为了避免LED方块在升降时发生碰撞,又不让演员的高跟鞋卡在接缝中,地面LED的间隙设计是:舞台上面1公分,下面2公分。”金立翔董事长兰侠说。

央视最早使用LED是在2004年,系统使用则是在2008年的春晚,从章子怡的《天女散花》、费玉清的《千里之外》始,有了LED背景的概念。从2009年春晚毛阿敏《天之大》、多媒体舞蹈《城市变奏曲》起,有了舞台透视关系的概念,但这时大屏幕的设计还相对传统。2010年的春晚开始对舞美进行系统化操作,王菲演唱《传奇》时立体星球的运用是当年舞美设计的一大亮点。到了2012年春晚,LED的使用已经达到极致,舞台视效的概念渐渐清晰。

由于LED本身可以发光,LED的大量使用使得传统的道具、灯光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现在的灯光主要是把演员打得更漂亮,营造场景大体的气氛,实际上是加白光。现在的舞台空间感设计越来越强,高清16:9的构图在设计上要求舞台越来越宽,透视关系越来越好,同时视频的大量使用也让舞台创作的空间越来越大。”央视春晚图形设计统筹刘新说。

数字仿真技术

“舞台数字仿真系统”可以建立时间空间的动态三维仿真模型,并提出视频分解的解析方案,三维创作人员只要创作一个视频,就可以通过系统实现素材数据的重组。

地面、顶棚、侧面以及舞台背景等等各个角度的LED显示屏幕,都需要通过大量模型、特效、后期、动画、渲染工作等最终呈现出高清的舞美画面,这给制作人员带来了远超往年的海量工作。刘新说,以往他们做屏幕是增色,今年则是做“减法”,因为与在电脑屏幕上显示不同,在呈现上,大屏幕视频需要考虑舞台的远近透视关系,必须要控制。

2012年央视春晚剧组一共设计制作了40个视频呈现文件。一个节目平均4分钟,每个节目的文件容量至少80G,从创意到制作到数模分析,一个节目需要耗时一个半月完成,为此央视联合了13家制作公司共同完成。在后期彩排阶段,经常是第一天彩排完后连夜修改,然后传输,对数据进行重新分析、分屏检查,再上传播出,仅是文件传输就需要四个小时,“有时候那边开始彩排了,这边文件还传着呢。”

为充分挖掘舞台机械的表现潜能,央视技术制作中心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组建了舞台数字仿真小组,所开发的“舞台数字仿真系统”可以建立时间空间的动态三维仿真模型,并提出视频分解的解析方案,三维创作人员只要创作一个视频,就可以通过系统实现素材数据的重组。

今年央视春晚在舞台效果还只有概念时,就利用这一系统对几十种台型创意进行了空间分析与计算,预演创意的效果,并对各种效果进行预先评估、校正和选择,不仅为编导创意提供了很大帮助,还为现场录制的实施提供了有效保障。“虚拟技术这几年一直在用,但以前的功能性比较强,真正让其成为艺术创作是本届春晚。现在春晚舞美更多是IT和TV之间的融合,传输是IT,播出是VIDEO,文件怎么制作、区分、传输都要涉及。如果没有央视的平台,没有春晚的平台,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施展自己。”刘新说。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