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科研项目

大学生科研项目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3 16:44:39

大学生科研项目

大学生科研项目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项目;项目管理;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34-02

一、引言

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通过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该计划项目较原有大学生科研项目更强调过程管理,实施中期考核、经费浮动等管理方式:通过项目中期验收,给予科研成果突出的项目团队更多经费支持,同时减少或终止验收不合格项目的经费支持,此激励政策给大学生科研项目实施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需要各组织单位对本院获批项目进展情况有实质性掌握。本文拟对目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对部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及其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作用的体现做出概述和论证,并对新形势下对项目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进行探讨。

二、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作为教学活动的进一步深入,每年一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提供大学生了解课本和课堂以外更多专业知识的机会,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组队或独立完成科研项目,提供学生增强专业素养和多方面能力的机会。通过完成项目的方式,使大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可以有效地增强大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和科研水平能力的提升,所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三、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举措

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为例,本文将探索科学、有效地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方式方法及其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学院基层教学组织的严格评审

各教学单位对科研项目申报过程的评选是否公正以及能否严格把关,关系着大学生对科研工作严肃认真性质的认识,并对大学生建立崇尚科学、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有重要影响。在各学院教师认真评审的良好学术环境下,提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的各项目组会更加踏实、认真细致地进行前期资料整理及项目调查论证。

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为例,每年申报部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期间,历史学院都组织学院古代史教研室、近代史教研室和世界史教研室及考古教研室四个教研室负责人、院督导团教师和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师对学院本科生提交的项目申报书进行公开、细心、科学的审核和公平、客观的排序,为各项目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并推荐申报部级训练项目的项目组。逐年进行之下,这项制度逐渐完善、担任评审的教师公正认真,使得历史学院近五年来每年推荐参加学校组织的部级项目答辩会的过关率都很高,获批项目数更是连年居武汉大学人文学部中最高。

公正合理的制度和严格执行的过程使得师生都受益颇深,严谨的学术风气培养了学生科学论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的良好学术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学院本科生的科研水平,使得学院连续多年在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奖中获奖率居全校前列,多年在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奖中获奖率居学校前茅,近五年来在两届全国史学新秀奖中,学院本科生分别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的好成绩,2012年学院本科生还在权威期刊《历史地理论丛》上发表文章,彰显了历史学院本科生优秀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二)宣传、组织申报和过程管理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科研项目参与意识不仅需要依靠学院教师的指导、院基层教学组织的认真评审,还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对申报的良好组织和对获批项目的有序管理。本科教学院长和副书记及其领导下的教学秘书、学生辅导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组织安排工作需认真、及时、有创意。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每年一度的新生入校见面会上,教学秘书都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重点宣传,使新生入校时即对参与科研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有全面、耳目一新的了解,继而介绍培养个人科研能力对其自身专业素养和全方位能力锻炼的价值和意义。

学院还定期组织新老生交流见面会,为高、低年级学生之间沟通大学学习、科研、生活、就业、考研等信息搭建平台,使低年级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高年级学生的优秀学习经验。为保障高、低年级学生间的顺畅交流,历史学院还建设了一项特色制度——“学长制”:优秀学长不定期给予低年级学生有关大学学习和校园生活的指导,这样一来,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大获裨益的高年级学生会在交流中介绍并建议低年级学生进行申报。由于宣传和组织的到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学生历来对科研项目申报极为踊跃,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数更是较2012年申报数翻了一番,且历年申报项目中从来不乏优秀者。

除了申报组织外,对项目的过程管理也是提高项目完成质量的有力保障。作为本科教学秘书,需组织各项目组按时提交申报书、安排好项目评审会;在项目申报阶段保持与学校教务部门的联系,项目评审结果公布后,及时通知学生提交项目合同书;在项目进行中期,给予学生关于项目报告书写规范的指导,组织学生提交科研日志、中期报告和中期报告表,项目完成阶段组织各项目组提交项目完成报告表、项目完成报告和科研总结,并把关项目完成报告的格式;结项后期,安排学生经费报账。整个过程周期长、联系事务多,事务琐碎,如何做好该过程的管理工作是值得每一位教学秘书认真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作为项目指导教师,不仅要了解项目进程、给予项目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式的指导,并严格把关每份报告的学术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看似简单,但是只有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处理好所有细小的问题。

(三)创设院级、教研室级科研基金,营造良好科研氛围

学院为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学院设立研究小组,有的学院组织以科研工作为主题的项目大赛。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建立了院级和教研室级科研项目,以支持和鼓励学生投入科研工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历史学院自2008年起设置历史学院本科生科研基金,并颁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科研基金与本科生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以此激发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努力创新的科研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大学生科研氛围,全面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推进学院本科生培养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史研究所科研基金的评审采用的是校外专家盲评制度,将学生已经形成的科研成果匿名发给校外专家,综合校外专家评审结果,给予学生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的奖励。此举对学生科研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项目评审的公正度增加了砝码,该制度实行以来一直广受世界史学生欢迎,切实资助和鼓励一批向往从事历史学科研工作的学生,使他们在大学学习成长过程中更加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在这样优秀的培养制度下,历史学院每年都走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他们中一半以上走向了海外著名大学和北大、清华等国内著名高校进行进一步的深造,为历史学科研究队伍输送了优秀的新鲜血液。可见,院级和所级科研项目的创设为本科生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为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四)奖励机制的创设

1.对学生的奖励。为鼓励学院本科生参与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院在每年一度的保送研究生和奖学金评定中给予主持和参加部级、校级和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完成项目的成员各自相应的加分,以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热情。

2.对指导教师的奖励。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直接影响着学生科研项目完成的水平,所以指导教师对项目指导所投放的精力多少、是否与项目成员间定期沟通等作法关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质量,所以学院很重视对项目指导教师的支持和鼓励。每年度本科教学劳酬分配中都对指导并完成结项的部级、校级和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教师给予分配倾斜。

奖励机制的创设无疑对教师和学生投入科研项目的激情起到促进作用,使得教师为指导学生科研学习付出大把精力后能得到更多来自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肯定,使得学生在收获科研水平进步的基础上,增强对从事科研工作的信心和兴趣。

(五)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与大学生科研间相互促进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先后建立了国家第二档案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安徽铜绿山考古基地等实习基地作为学院学生集中实习的实践基地,每年大三年级学生都会在学院指定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奔赴各专业基地实习3~4星期,考古专业实习期为一个学期。

历史文献和档案、文物对历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陌生,通过接触第一手资料,紧密结合实习内容与平时专业训练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科研内容,使得学生增强了以后从事史学研究积累处理档案资料的经验,真正做到了实习与专业学习的紧密结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科研水平,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需要从宣传、评审到过程管理都采取认真、公正的态度,并不断挖掘新的思路来支撑和优化项目的实施,从而形成促进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多角度培养模式,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卫飞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项目管理实践[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12.

大学生科研项目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科研项目管理 .NET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大学科研的飞速发展,在校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和学术科研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科技项目、 学术论文著作等科技所取得的成果数量快速增长,科技信息管理与统计的工作繁重随之而来、 管理效率低下的审核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所以,如何更为有效的管理及审计高校大学生的技术信息,及时掌握大学生的科研动态和准确的统计大学生科研的成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外学者对大学生的科研管理系统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发达国家的学生非常注重自身科研管理系统的开发。特别是一些著名学校,更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开发相应的科研管理系统,挑选和留住最佳人才,同时不断提高这些人才的科研效果。

1 编程环境

在后台数据库方面,虽然现阶段采用与兼用性很好 Microsoft Access暂时能够满足需要。但SQL Server 2005提供的非常傻瓜的缺省安装和使用模式,其上手难度并不比Access大。另外,SQL Server 2005可以兼顾小、中、大规模的应用,有着远远比Access强大的伸缩性。鉴于分院科研管理以后的发展需要,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5。

输出输入界面开发工具则采用。的像C一样的执行速度和开发使用的方便性使得它比其他编译—链接—测试的语言的性价比高得多。因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基于Microsoft Windows的应用程序都要访问数据库,因此使用开发的用于各种大小和复杂程度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前端应用程序的数目也越来越多。

2 功能需求

科研项目管理是高校对大学生科技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编制有效的管理部门如何高效有序地处理头绪繁杂的日常事务,相对分散的大学生科研人员如何方便快捷地获取、共享科研信息,一直是高校科技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人才为依托,充分挖掘信息资源,建立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平台,促进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势在必行。

本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开发实现了科研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保证系统的规范性、可实现性、安全性。该系统使高校的科研项目管理以科学、规范、有效地方式达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效果,提高了学校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通过对各学院科研现行业务流程的分析,得到新系统业务流程图如图1所示。

3 研究目标

高校的科技工作是全社会科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国家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大量科研项目。大学生科研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随着高校科研项目数量和体量的增加,使科研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管理难度加大,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改进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更为科学完善的项目管理方法。实现科研项目的无纸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已成为各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科研成果的管理主要存在应用范围比较窄、水平比较差和效果不太理想等问题。因此,应该根据不同院校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始设计开发大学生科研管理系统,以加强和深化大学生科研管理工作,为学校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设计开发本系统时,既要实施一套国际化管理理念,又要能够满足中国特殊的科研管理环境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效管理,使科研管理都能专注于资源的发展和规划,并能达到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的目的。

4 总结

在本课题完成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最终还是把问题解决了。虽然完成作业的时间比较长,但收获还是很大的,首先要有很好的知识功底,还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相信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能够更快的完成,学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刘鲁.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

大学生科研项目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情况;创新人才

作者简介:金翠云(1978-),女,浙江江山人,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汪晓男(1971-),女,黑龙江五常人,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研究员。(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化工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项目“自动化卓越工程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A20120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211-03

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能力,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在21世纪,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时代赋予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SRT)是专为在校大学生设计的一种项目资助计划,它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以团队的形式完成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其目的就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科研条件,引导学生自主选题、组建实训装置,进行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调试,以培养大学生提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培养科研素质,启发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

一、SRT发展概况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最早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1969年提出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UROP鼓励和支持具备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UROP已经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运行体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本科生科研训练。目前,UCLA设有2个“本科生研究中心”,分别在人文与社会科学以及生命与物质科学两个领域组织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3]在90年代,随着斯坦福、加州伯克利两所大学开始对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项目进行组织并提供服务,美国研究型大学中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项目越来越多。[4]

在我国,清华大学于1995年提出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并于1996年开始正式实施。1998年,浙江大学开始试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5]随后一些高校也陆续设立了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加入这一行列。

北京化工大学在借鉴国内外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2006年设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2007年起实施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2008年起实施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这些由国家、省部级、校级组织的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努力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搭建科研创新平台,经过约6年的运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二、SRT实施情况

1.组织管理

SRT计划由学校教务处负责统一实施,设有校院两级组织机构。校级指导小组由校教务处聘请的相关学科、教学科研水平高、治学严谨、德高望重的教授组成,他们来自各个学院及教务处本科教学督导组。其具体职责是:审核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对各学院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评价项目实施效果,评选优秀成果,并对SRT的有关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院级科研训练计划指导小组由院级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由主管教学的院长担任组长,各系、中心主任、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担任委员组成管理指导小组。其职责是:全面规划学院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负责本院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审核、监督、实施、评价和验收。

2.项目实施

(1)课题来源。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新举措。为使学生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中能切实得到锻炼,我们在选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所选课题的意义、可行性、创新性、应用价值等几个方面。选题要充分体现课题的基础性和合理性,又使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课题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教师课题。随着本科导师制的推进,我院每年有近2/3的本科生参与导师制。这使得很多学生可以较早进入导师的课题组,参与科研活动。在科研训练的申报过程中,课题的立项可以源于导师课题。教师课题的优势在于它来自于教师本人承担的科研项目,有一定积累,其可行性和应用价值都有所保障。实施过程也较为严谨。对学生而言,不论从项目立项还是项目实施,都可以得到教师的充分指导。在课题执行过程中,学生接受规范的科研训练,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师而言,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可以分担具体工作,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又能够更好地予以指导,相互促进和提高。

二是学科竞赛相关课题。我院近几年对学科竞赛的投入比较大。对于各类竞赛由专人负责并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在学科竞赛方面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为了将学科竞赛的成果转化也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科竞赛的开展,结合SRT计划,由竞赛指导教师将学科竞赛内容转化为研究课题,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的申报和实施。这类课题因操作性强,另外学生通过项目的训练还能参加与之相关的学科竞赛,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因此比较受学生们的欢迎。

三是自选课题。自选课题一般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自行设计项目的研究内容。学生自选课题完全由学生自行设计,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鼓励学生自主立项,但自选课题必须是可行的、有价值的。根据学生反馈来看,学生对这类课题兴趣浓厚,会投入更高的热情和更多的精力。

四是外部课题。为了进一步拓宽项目来源,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SRT计划的项目还可以来自企业。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推动下,我院与多家企业制定联合培养计划、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在电工电子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我院与多家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申请与合作企业相关的课题。学院也会密切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申报和实施。

(2)项目申报。项目的申报每年一次。一般学校会在每年的10月组织申报工作。为了做好组织和宣传工作,我院在每年的9月会面向大二、大三的本科生做科训计划启动和宣讲会。通过宣讲会,让学生较为系统了解SRT计划的目的、意义,如何选题、申报、实施、验收等,以及相关的奖励政策。通过适时地宣传和引导,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避免部分学生盲目跟风的现象。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我院组织答辩会,由院级SRT指导小组对项目的选题、研究意义、可行性、预期的研究成果等各方面进行审核,根据项目的总体情况,给出部级资助、校级资助、不予资助三个级别,并将建议资助的项目上报校教务处。对于学院推荐的部级资助项目,学校还会进一步组织校级评审专家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再次审核,最终确定是否资助。

我院对SRT指导教师的要求是指导教师必须具有高级职称(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以上)或具有博士学位,为人师表并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参与SRT计划的学生主要是大二、大三的本科生,学院并不会根据学生成绩限定申报资格,仅要求每位学生只能作为1个项目的负责人进行申报,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并能使得更多的学生受益于科研训练计划。

(3)中期检查。在项目执行的中期,学校将统一安排时间进行中期考核,一般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由项目负责人撰写项目中期报告,对项目进展情况、初步研究成果、存在问题及后期计划安排等进行总结,并由指导教师签字。学院组织科研训练计划中期检查评审会,各项目组以PPT及实物演示等多种手段向评审专家汇报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评审专家对各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审核并给出指导意见。根据中期检查情况,及时发现实施较好的项目,予以肯定。对于实施情况较好的校级项目,学院可以推荐其升级为部级项目,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经费资助。对于进度偏慢的项目也加强监督和管理。而对于进度不符合中期要求的项目,学院会对此类项目进行“黄牌警告”,酌情降低经费资助,并在后续执行过程中重点关注此类项目的进展。通过奖惩分明的中期检查制度,对学生能够起到良好的监督和引导作用,从而确保SRT项目得以顺利开展。

(4)项目结题。科研训练项目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中旬进行结题验收。在项目结题时,各项目组需要撰写项目结题报告和工作总结,并由我院统一组织答辩,各项目组向院SRT工作小组进行汇报。我院SRT工作小组在所有结题项目中按照完成情况推荐一定比例的优秀项目上报学校。校教务处对完成优秀的项目组成员给予奖学金奖励。学校在每年的11月举办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成果展,对完成优秀的项目展示其成果,并将项目成果汇编成册,以论文集的形式在校报上出版。在结题阶段,对优秀项目成果的展示,不仅对完成项目的学生是精神上的奖励,同时也是宣传SRT计划很好的窗口。

3.训练时间和场所安排

科研训练计划的主体是本科生。本科生的课业相对比较繁忙,因此训练时间需要合理安排,才能保证科研训练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是合理利用学习阶段性。科研训练计划的执行时间一般为1年。在10月立项之初,一方面学生在这个时期课业较轻松,而课题又刚立项,学生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因此这一阶段项目进展速度较为理想。而到了期末,由于很多课程都已结课,考试科目较多,学生忙于复习功课,在科研项目上投入的精力就少,课题进展在此时基本停滞。根据这种学习时间的阶段性,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将主要的研究训练工作安排在学期初,并合理控制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度。二是充分利用小学期和暑期。根据每年科研训练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学生课程安排的特点,可以将SRT计划和小学期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相结合。学生利用小学期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开展项目的研究工作。小学期之后就是暑假,学生根据课题进展情况,可以充分利用假期的时间,加快课题进展进度。三是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对多数SRT项目,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项目已经结题。但我们建议对完成情况良好的项目,可以根据项目的内容进一步深化项目的研究,结合毕业设计继续深入研究,不仅能够深化科训课题,同时也可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为了营造良好的科研训练环境,校内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等面向本科生全面开放。我院于2011年成立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创新基地,创新基地与传统的专业或通用实验室有所不同,是专为大学生提供创新活动的场所。基地实行开放式管理、预约实验方式,学生首先根据课题、项目研究和竞赛训练需要向创新基地提出使用申请,经批准后进入创新基地,而在结题后须退出实验室,在此期间学生可以自主支配实验室空间、实验时间、实验内容以及实验形式,实行自我管理。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完成其课题、项目所需的设备与器件以及基础维护。

4.相关政策

校级科研训练项目,学校一般给予2000元的课题经费,部级项目每项给予8000-10000元的课题经费。学校对科研训练项目进行过程管理,即如果在中期检查期间,项目的进度缓慢,未达到进度要求,中期检查不合格,学校可以对此类项目予以终止,不再资助。而对于中期进展优秀的项目,学校会加大资助力度。在结题期间,对结题验收合格项目的项目组成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学分;如研究成果得到应用,申请发明专利、公开发表研究论文等,学校会给予奖金奖励。对于结题验收合格的SRT项目的指导教师,给予适量的教学工作量补贴。SRT项目的成果既可作为教师参评学校、学院教学、科研优秀奖的依据,也可作为教师评定职称的依据,以鼓励教师的积极性。

三、SRT训练计划的成效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不断完善科研训练项目运行管理体系,形成了服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教学、科研、协调管理的体制,使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组织管理更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为学生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使本科生及早接触科研,及早了解社会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参加科研训练项目,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和探索,可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近几年,国家对于大学生科研项目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就以我院近5年实际获得的资助情况来看,我院获得立项资助项目97项(含部级、校级立项项目),参与计划的本科生达345人次。立项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信息学院SRT立项基本情况

开展SRT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学生的小作品、硬件制作等15件,程序、软件设计12套,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篇,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在第35届大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中获得铜奖的学生,在我校参加过相应的SRT项目训练;在各类学科竞赛,如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全国西门子杯自动化仿真挑战赛、全国软件设计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获奖的许多学生前期也曾参与了SRT项目的基础训练。从反馈的信息来看,SRT训练计划的实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结语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大学生提供了科研创新平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团队协作精神等。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更科学更系统的指导学生的方法和策略,完善项目过程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林,陆灵云,沈明霞,等.SRT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8-11。

[2]葛亚明,宁红梅,刘俊伟,等.对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大学生科研训练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14-16.

[3]刘碧强,叶勇.基于SRTP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6(3):48-53.

大学生科研项目第4篇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关键词:

1纵向科研项目不能按期结题的主要原因

科研工作是高校的核心任务之一,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它直接关系到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各层次教学的质量、以及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认可度。因此,科研项目本身承载了很多超越科学研究本身的的意义,影响纵向科研项目结项率的因素也非常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1存在“重立项、轻结项”、“重申请、轻研究”的错误理念

从高校角度来说,目前大多数科研实力排名或评比中,都以申请到的科研项目数、到位的科研经费数作为主要指标。这些指标更为直观、更具可比性,可以为提高高校科研地位以及社会声誉等打下基础,为下一步申请更多、更高级别科研项目创造条件,高校科研的重点落在了如何争取更多的项目上,这也很自然的成为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为了鼓励教师多争取科研立项,科研考核、职称评定和科研奖励的时候,不少高校规定只要项目获得立项就给予认可,这样势必引导教师将更多地精力放在追求项目立项的数量上,而不是如何做好研究工作、取得科研成果。

从申请人角度来说,只要项目获得立项就可以更快的完成科研任务、晋升职称、获得奖励。有一些申请人急功近利,投机钻营,申请项目不是为了进行科学研究、创造社会价值,仅仅是为了完成个人科研工作任务、晋升个人职称,获得项目立项达到目的之后,科研项目如何研究、如何产出成果、如何按期结项就不再那么重要。

1.2 “科研经费是自己的钱”的错误思想

纵向科研项目是国家、部、省、厅、市等政府机构下达的科研项目,资金由政府部门提供,经费实行预算管理,执行国家相关经费管理办法,任何一笔支出都需要严格按照项目主管部门批复的预算范围和开支比例来使用。

有的申报者并不习惯这种预算的编制,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申请的项目到底需要多少经费,写申请书的时候为了提高项目立项成功率,有意压低预算中人员经费和管理费而提高科研材料和设备费,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科研设备,执行的时候东拆西借或随意更改,严重背离了科研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触犯了法律。有的申报者认为项目是自己千辛万苦申报下来的,是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限于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而无法支出,为了将所有的经费花光,想方设法延长项目经费使用周期,不惜拖延项目结项时间。

1.3项目申请人夸大自身研究能力

有的项目申报者在研究领域缺乏足够的积累,为获得立项资助,选题设计一味追求尖端和新奇,超出了自己的实际研究条件,研究的时候遇到了超越自己研究能力的问题,很难及时解决,便会影响项目的预期研究进度,造成了项目延期或无法完成而中止;有的项目申报者为了显示科研团队的研究能力,有意夸大自身和项目组的研究实力,在未征得同意的情况下,把相关领域内的一些研究能力强、相关前期研究成果较多的专家列到自己的项目里,获得立项进行研究的时候却只能孤军奋战而无法按期完成研究任务;有部分中青年教师刚刚参加工作,不具备研究生导师资格,为了申报顺利,将研究生列到了课题组里,实际执行过程中,他们除了备课、上课,还面临着结婚、生子等生活压力,自身科研工作投入精力相对较少,有没有研究生帮忙做一些基础工作,导致研究进程严重滞后,这些因素都会延误项目进展。

1.4项目管理不到位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学校各级各类项目的申报、管理、结项等工作,但在现阶段,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项目申报上。近几年来,随着国家财政实力的增强,高校获得的纵向和横向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在项目管理方面,科研管理部门除了要定期的组织科研项目申报外,还要对不同渠道的科研项目进行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在项目申请和项目管理方面发生了冲突,如何用有限的科研管理人员对在研项目进行细致的管理。科研管理人员的有限性和科研项目的逐年增加带来的管理困难,使得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面临冲突,容易出现漏洞。

1.5缺乏有效约束机制

大多数高校都已经采取了一些针对科研项目的奖惩措施,但在执行的时候,科研管理部门过多的考虑到教师争取科研立项的积极性,往往会更多的注重奖励而不是惩罚。惩罚制度执行不到位或不落实的做法,一方面会影响那些高质量按期完成项目人员的积极性,认为学校对项目实施情况并不重视,产生懈怠情绪;另一方面对那些不能按计划完成项目的科研人员起不到应有的鞭策与警示作用,产生了很坏的示范作用,使得老师仅仅注重争取项目,而不是做好研究,导致科研项目结项率低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2提高纵向科研项目结项率的对策

影响科研项目结项率的众多因素,基本都与科研管理部门有直接的联系,针对这些问题,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需要采取一下措施:

2.1引导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

提高教师科研素养,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和科研价值观,规范科研行为,是提高高校纵向科研项目结项率的关键。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通过组织培训和制定政策引导等多种方式,使学校教师明白,主动申请并完成科研项目,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完成个人的科研工作量、晋升职称、获得奖励,更多的也是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提升科研能力的需要,是做好高校教师本职工作的需要。对高校来说,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四项基本职责,高校教师做科研工作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立足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重视科研、做好科研,是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要树立通过完成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凝炼科研方向、锻炼研究队伍。要让教师清楚的明白,纵向项目科研经费是政府用于资助科学研究的,不属于学校,也不属于个人,高校承担了管理科研经费的责任,个人也要严格按照预算来开展科研工作,挪用纵向项目科研经费是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

2.2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

高校在科研设施、人力、财力等方面对教师科研工作给予了很大支持,创造了非常好的硬件条件,但在政策制定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职称评聘制度、科研工作量考核、科技奖励机制等方面,应该进一步将重心向成果倾斜,在项目结项之后根据完成情况和研究成果质量来进行评定;在研究生导师遴选的时候,将有无科研项目作为一个重要衡量依据,向有科研项目的老师倾斜,保证能够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科研项目,也使得学生在科研过程中提高科研能力;在财务管理方面,一方面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严守红线,另一方面要帮助教师合理编制预算,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在团队建设方面,学校应当创造条件,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学科队伍,使广大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紧密协作,合力攻坚,创造出更多更好地成果。

2.3建立纵向科研项目全程管理体系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从申报立项、实施、验收鉴定等几个关键环节入手,建立纵向科研项目全程管理体系。严把申报关,切实提高项目的申报质量。科研管理部门要树立质量先行的观念,在项目申报的时候,要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确保研究方向正确、科研价值高、研究把握大的项目推选上报,在项目申报的时候就能够立足于比较高的起点上,从根本上杜绝低水平科研项目重复立项,提高项目的申报质量,为项目能够按期结题打下基础。项目获准立项后,科研管理人员应立即尽快召开项目负责人召开会议,传达立项信息,使项目组清楚的知道立项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从根本上消除“申请难,结题易”的思想,保证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在项目研究中后期要着重抓好成果落实,提前一段时间与项目负责人联系,提醒项目结项时间将到,尽快按照申报书要求,检查项目经费支出,整理有关研究成果,及时报送立项单位,申请结项。对于一些重要项目,科研管理部门应组织校学术委员会或有关专家进行项目终结评估,及时找出并提前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的项目能顺利结项。对于一些因客观原因确实不能按时结项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书面提出延期申请或申请更改成果形式,及时与立项单位沟通,争取获得立项单位的理解和支持,保证项目最终能够顺利结项。

2.4完善奖励与惩罚制度

有些高校规定了一些奖惩措施,但在实际执行时打折扣。首先要调动和激发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他们的最大潜力,对那些按时结项,有重要研究成果的项目负责人,要有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对于项目在规定期限内没有正当理由而无法结项的,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如收回部分科研经费和科研津贴、五年内不得申请相关领域内的的科研项目、停止招收研究生等,与人事部门沟通将课题完成情况与课题负责人的职称评定、年终考核等挂钩,这样通过不同的方式增加了约束力,增强了项目组成员的责任心,从制度上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结项。

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是衡量一所高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一所高校科研实力的强弱,不仅体现在其获得科研项目数目的多少,更多的还要看其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对国家科技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上,而这些都要建立在科研项目能够顺利结项的基础上。如何加强高校纵向科研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结项率,创造出更多的优秀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重大课题,需要决策部门、主管部门、高等学校和广大科研人员长期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发福,从项目预算的全过程看我国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弊端[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7),59-62

[2]陈英德,高校科研管理的困惑与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3),72-77

[3]耿丹,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0),105-108

[4]李德阳,加强科研管理,提高项目结项率[J],科技资讯,2007,(26),244

[5]刘璇华,影响我院科研项目结题的原因与对策[J],广东工学院学报,1994,(11),11-14

[6]陈甲武,提高高校校级科研项目结项率的对策探讨[J],经济师,2010,(5),98-99

大学生科研项目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在国内外经济严峻及其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研究,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校推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1.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指导工作

1.1 参与项目人员的选择

我校每年进行一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工作。下半年开始组织申报工作,每年3月份公示通过评审的结果。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给广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科学研究机会。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教师按照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优秀的学生参与项目的研究工作。

一般选有一些专业基础的大二大三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平时的教学中了解和发现自学能力强、有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强的一些学生。通过与这些学生的交流,让他们学生了解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具体工作和教师的研究方向,权衡自身的专业方向、兴趣志向、以及业余时间个人计划,确定是否参与项目研究。最后,挑选3-5人组成创新团队,选出一名学生做项目主持人。

1.2 项目选题

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选题、撰写申请书。项目申请书里有院系、人员、名称、金额、等级等信息,学生通过项目申请对创新项目有全面的理解。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发挥,提出项目,和教师一起讨论自己的想法,进行可行性论证。选题要有创新性、专业性、实用性,并且工作量适中。讨论过程要明确目标,确定具有创新性的申报内容和题目。

如果学生选的题目不可行,教师可以在自己的研究方向提供学生项目选题的参考意见。指导学生通过查找文献或者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专业和感兴趣的问题,找到可创新的亮点。

确定项目题目后,学生撰写申请书。从一开始的表述不清,到最后清晰的表述了项目的背景、研究意义,制定了基本可行的研究方案,确定了研究中需要研究方法,制定研究计划并确定研究目标、分析项目可行性、估算经费,明确规划出了研究进度和成员分工。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反复的修改讨论。修改项目申请书时,教师可以将自己做过的的科研项目申请书给学生参考。直到最后项目组成员共同确定了研究思路,写出合格的申请书。

1.3 项目实施

项目运行中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和组织实施,教师定期组织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项目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学生前期做的工作给予肯定,总结研究成果,布置后期工作,并且指出研究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促使项目进行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及纠正,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这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放手指导,引导和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使学生具有持续的学习能力,更好的开展和完成大学生创新项目。如果教师对学生指导过多,就会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挥。教师为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在探索创新工作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2.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给广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科学研究机会,通过科研和实践,理论与实际结合,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接受科学研究的训练,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因而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载体。

2.1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已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是一个以培养创新意识作为出发点,希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科研创新项目研究的新型大学生培养方式。从实践中发现,成员参与度与团队工作质量成正比。对于一个团队,项目的各个阶段需要所有成员的一齐参与,团队要时刻拥有一定的凝聚力。只有团队成员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发出更多的灵感。学生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协同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处理协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才会为自己未来走入社会打好基础。

2.2 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

在项目研究活动中,教师的勤于思考、善于观察、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申请、实施、结题,能让大学生了解什么是科学研究、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处理分析科学研究中的相关数据与资料、如何整理与总结研究成果,从而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养成与提高。

2.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是项目实施和创新的主体。学生在兴趣驱动的基础上,自主进行创新项目实践,学生自主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训练。让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活动,才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我们发现那些工作上手快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综合素质好的毕业生,往往就是在校时参加过老师的科研工作或课外科技活动的学生。

3.总结

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生巩固了已学过的知识,掌握了新的知识和技能,开阔了思维,得到了科学研究与创造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文轩,腾召胜.运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6).

[2]杜新强,冶雪艳.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

大学生科研项目第6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个视角,学术是面镜子,其凸显的是知识社会意义上“特定社会居所”的变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学术知识生产既起到激励作用,也成为学术生产能力显现的重要标志。因而,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学项目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清晰直观地展现我国法学学术生产格局,并透过数据所蕴藏的信息反映我国法学学术资源的分配和流动。

    (一)法学项目立项数量和比例

    高附加值的立项课题数量是反映学科研究进展的基本指标,数量的多少是判断学科学术知识产出的重要衡量尺度。2005~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共资助15761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其中法学研究项目为1366项,法学立项项目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各年度立项数量稳步递增。各年度法学立项项目呈现增长,且增速较快,已由2005年的93项增至2012年的273项,增长近两倍,自2010年起,法学年度立项数量超越200项。多数年份的增长率达两位数,2007年度增幅最快,达30.8%。二是,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所占比例稳定。法学项目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所占比例达8.7%,各年份所占比例稳定,2009年度所占比例最大,达9.8%。三是,学科地位呈上升态势。依立项数量反映学科地位的话,法学学科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已占据重要位置,仅次于应用经济学。从单一年份立项数量来看,1993年法学学科尚在应用经济学、经济理论、哲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历史之后。目前,法学和管理学立项数量相当,仅落后于应用经济学的立项数量,并逐渐缩小与应用经济学间的差距。立项项目的增加与国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国家综合协调发展具有与自然科学同样的重要性有关,也与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基本治国方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进而迫切需要理论支撑密不可分。法学研究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更加注重发挥法学研究者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功能,中国法学正在逐步去除“幼稚”的标签,成为一门显学。学界也顺应了法治在改革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需求,越来越注重运用所积累的法律知识或生产新知识去思索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法治难题,为国家法治现代化建设谏言献策。

    (二)法学项目立项类别组成

    2005~2012年,法学重点项目立项74项,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学立项总量的5.4%,近三年法学重点项目立项比例升至7%左右;一般项目立项775项,占法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总量的56.7%;青年项目立项517项,占法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量的37.8%,其中2009、2010和2012年所占比重达40%。法学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比例整体上略高于同期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的立项比例。较高的法学重点项目立项比重表明,法学学科尚有一些重要的理论有待突破,需要高质量的研究项目确保其难题的破解。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充分体现了“向青年项目倾斜”的特征,法学学科也充分遵循了“要继续增加对青年项目的支持力度,使更多的青年学者能够在承担国家研究任务过程中,培养研究能力,提高学术水平”[16]的趋势,法学青年项目高立项比例表明法学学科更注重青年研究人才的发现、扶持、培养和储备,为法学学科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三)法学项目立项机构分布

    分析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的机构分布,可以揭示区域、系统、依托单位的法学科研实力强弱、研究队伍分布、主导力量所在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动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学项目机构分布广泛,共有284个机构承担了1366个法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立项机构系统、地域、具体依托单位上呈现以下特点。1.法学项目立项聚集于高等院校,而行政司法机构参与度低高等院校、社会科学院、党校、党政机关和其他科研机构所承担的课题所占比例分别为91.8%、3.7%、2.7%、1.5%、0.4%。高等院校承担的比例明显高于1993~2004年的80.1%,学院派系在法学研究中更进一步居于法学研究的优势地位,成为法学知识生产的重要阵地和绝对力量,这主要得力于高校集中了一批具有良好学术研究基础的科研人才和具备展开学术研究的其他硬软件设施。但与其同时,行政司法等实践部门的参与度走低,可能面临理论创新应对司法实践的乏力境况,使司法实践活动沦为“自动售货”。2.北京、上海、湖北等省市成为法学研究的聚集区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学项目的地域分布范围广泛,遍布全国的(除港、澳、台)31个省、市、自治区。法学项目立项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具有不均衡性,北京因其高等院校和其他研究机构集聚,研究人员队伍规模庞大,加上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优势,体现出雄厚的法学整体研究实力,承担了328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占2005~2012年立项的24%;上海、湖北、江苏等紧随其后,其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大学法学院的整体科研实力较强,地区经济发展实力以及崇文重教的传统,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整体立项地域分布高度一致。北京、上海、湖北、江苏等四省、市的法学立项比例达48.8%,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而新疆、海南、广西等地区的年均立项仅1项左右,西部地区以及部分中北部地区法学项目立项较少是不争的事实,即便考虑到2004年始设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资助项目,西部地区的法学研究实力依然薄弱,既有地区研究人员理论素养方面的主观因素,也受制于地方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水平等客观因素。3.政法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已成为主导法学研究的主力军22家获得15项以上资助的机构,其立项数量占47.7%,相比1993~2004年间社会科学基金立项10项以上的13家单位所占的49%的比例[14],法学项目立项依托机构呈现分散态势。主要的立项依托单位没有太大差异,但其次序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政法类院校立项数量和排序大幅提升,中国政法大学以58项领先于其他研究单位,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紧随其后,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项目立项排序出现明显下滑(详见表1)。法学学术生产单位格局中,政法类院校、传统综合性大学法学院仍是法学研究的主要力量,并得到巩固,理工类、财经类、师范类高等院校的法学研究实力明显提升,形成政法类院校、综合性大学法学院以及其他类型高校法学研究相竞争态势。长期积累的法学学科优势在学术研究中得以展示其实力水平,机构的科研团队规模,高素质法学人才资源流动增强部分高等院校法学研究实力,成为影响各机构立项数量的主要因素。

    (四)法学项目的预期成果类型结构

    2005~2012年,87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学项目采取一种预期成果形式,占64.1%,491项法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采取两种成果结合形式,占35.9%。法学项目成果形式主要集中在专着、研究报告和论文集三种形式上,占所有成果形式的99.1%,其中专着占58.4%,研究报告占26.9%,论文集占13.8%。专着型法学项目预期成果高于“十一五”期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整体研究的比例。“由于专着在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能够全面展现研究者的科研水平,一般适用于基础理论研究领域。而论文(集)和研究报告研究周期一般较短,且多为就某一问题的应用对策性研究。”[10]表明法学研究更注重以系统化的形式探索法学理论知识,挖掘法学理论研究深度,建构法学理论体系,对于时效性法律问题的应用对策性研究稍显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同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相悖。法学研究成果结构失衡现象还表现在成果形式单一,译着、工具书、电脑软件等形式只在部分年份少量出现。

大学生科研项目第7篇

【关键词】公民科研 科研创新 科学素养

一、公民科研概述

公民科研(Citizen Science)是兴起于欧美等国的一种非传统的科学研究的形式。它允许业余爱好者们和非专业人士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职业科研工作者主导的科研项目中,自愿承担观测现象、收集数据、分析资料、宣扬科学理念等体系化科研任务中的部分工作。

公民科研把科学带出了专家们的实验室,让所有对科学感兴趣的人都有机会享受科研的乐趣。然而,不同于纯粹由业余爱好者自发开展的科研活动的是,公民科研可以生成高质量的科学数据。因为公民科研项目一般都经过了专业科研工作者的设计规划,志愿参与的公民们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完成工作任务。科研工作者还将负责参与者的培训和管理,并对公民提供信息的有效性做出评估。

公民科研项目的覆盖领域十分广泛。公民科研的项目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信息收集作为公民参与的核心任务,即发动公众参与观测或监察等活动为项目采集数据。如受到美国国家地理支持的“诺亚计划”(Project Noah)。该项目致力于利用全球各地人们的力量,发现记录各种野生动物的信息。为实现这一点,项目搭建了网络平台,开发了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用手机拍摄各地动植物的照片,再上传到诺亚的网站。另一类公民科研项目以数据分析作为公民参与的核心任务,即利用参与者的感知和分析的能力帮助完成计算机难以完成的数据分析工作,进而辨别有效数据,剔除无效数据。①如“星系动物园”(Galaxy Zoo)计划,这是一个由牛津大学等多个研究机构联合推出的公民科研项目,目的是邀请大众对数百万计天文图像中的星系做出种类区分。项目创立者认为在执行这种图案识别任务时,人脑比起电脑拥有更多优势。

二、公民科研科学传播模式

1、公民科研的科学传播过程

公民科研中科学传播不是单次和单线程的,而是发生在公民科研进程的不同阶段中,分为多次进行的。本文主要探讨公民科研活动中科研人员和公众之间的科学传播。根据不同传播目标,本文将公民科研中的科学传播划分为五个不同而又连贯的传播过程:招募参与者过程中的科学传播、参与者培训过程中的科学传播、公民采集数据提交过程中的科学传播、参与者反馈过程中的科学传播、发生在公民科研其它环节中的科学信息传播。

其中,参与者招募阶段的科学传播主要体现在公民科研项目管理者对科研项目的宣传上。如介绍科研目标和科研内容、阐释相关科学原理、介绍参与科研时应该采用的方法、介绍预期成果和研究价值等。如此,科学信息在宣传过程中得到传达。同时,这些科学信息在引发部分公众的参与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扩大公众的科学认知。

参与者培训过程中的科学传播主要表现为项目管理者教授公民如何采用正确的科研方法做科研。培训内容一般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器材、数据要求、研究时的安全防护措施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而具体形式则随项目不同而差别很大。一些借助网络开展的公民科研项目的培训可能就类似一个简单的网络游戏,而一些实地开展的项目则可能采取现场体验的培训形式。

公民提交数据的过程是公民科研活动中科学传播的主要进程。公民经过培训,具备了必要的研究技能。他们根据被告知的研究规范,完成科研任务,再将自己劳动生成的数据提交给项目管理者。项目管理者们整理评估公民提交的数据后,将其存入项目的数据库,以备后续的科学研究所用。不同公民科研项目中公民提交的数据内容都有所不同。环保类公民科研项目中,公民提交的可能是自己观测的信息,比如某种鸟类何时何处出现,数量多少。而一些天文类的公民科研项目则要求参与者提交自己对某一天文图像的归类判断。

参与者反馈中的科学传播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者对公民提交数据的评估以及与公民的成果共享上。数据评估是指项目管理者对公民提交数据的质量审核,其意义在于保证项目获取数据的科研价值。成果共享是公民科研项目对只愿参与的公民回馈的方式。不少公民科研项目采取了和参与公民甚至全社会共享项目数据的策略。比如,前述的星系动物园项目获得了超过1000,000张分类的星系图像,其中900,000张图像的分类结果都被公布在网站上供人们自由下载。

公民科研其他环节中的科学传播主要指参与公民和科研工作者、公民之间随机的交流与互动。项目管理方常常会公开科研人员的联系信息或者在网上建立公共的讨论社区,以方便公民和科研工作者,及所有对此感兴趣的公众就此开展探讨。

2、公民科研的科学传播要素

公民科研中科学传播存在多阶段、多样化、多主体的特殊性,其传播模式和一般性的大众传播和科学传播有所不同。本文依据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将公民科研科学传播系统解构为信息传播者、信息接收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这五个要素进行分析,并单独对传播中的激励和控制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1)传播内容。公民科研中科学传播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公民科研项目的管理者(包括专业的科研人员)对参与的公众乃至社会大众传播的科学信息,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对公民参与科研的要求;另一部分是公民向项目管理者传播自己获得的科学数据。由于公民科研项目中参与公民的人数远多于项目的管理者,后者传播的信息量一般也远远大于前者。

(2)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公民科研活动中科学传播的传播者和接收方一般包括该项目的管理团队、参与项目的公民以及其它任何可能接收到项目信息的一般公民。项目管理团队指项目的设计者和日常运营者,一个完备的团队一般包括项目建设所需的技术专家、科研工作者、负责项目培训的教育工作者和主持项目日常运作的管理人员。

在公民科研科学传播的不同进程中,项目管理者和公民的传播和受传的角色不断发生改变。在招募、培训、反馈阶段,项目管理者通常担任传播者的角色,公民是信息的接受者。而在提交科学数据的进程中,作为科学数据生产者的公民则成为科学传播的主动方,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项目管理方反而成为科学传播中接受信息的一方。此外,由于项目进行中的公民和项目管理者可能开展随机交流,所以此过程中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也是不定的,处在随机的变化中。

(3)传播渠道。从传统的面对面式传播到现代化网络传播,从人际传播和小群体传播到大众传播,公民科研中科学传播的传播渠道往往因为项目类型的不同而差距较大,而项目实施的地域范围和自身的组织管理方式,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传播渠道和传播类型。类似诺亚计划、宇宙动物园等以全球范围内的人作为潜在传播对象的项目,往往采用网络作为信息和收集数据的手段。而在本地进行的环保类公民科研项目中,往往存在项目组织人员和参与者面对面交流的情形,比如,项目管理人员和公民组成小组共同开展地域内的生态勘测,又或管理人员对公民展开面对面形式的培训。

由于技术限制,早期的公民科研项目往往采用邮件、电话等传统的沟通渠道,然而如今大多数公民科研项目都开始利用自建网站、电子邮件、论坛等网络传播渠道和参与者们建立联系。一些项目还利用了社交网络、移动智能终端、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让项目更具吸引力,也让公民的参与更加便利。

(4)传播中的激励和控制。公民科研项目科研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公民提交数据的数量和质量;而另一方面,生产高质量科研数据需要严格执行科学的研究方法,其间涉及的复杂繁琐的研究操作,往往使没经过专门训练的参与者望而生畏。因此,解决如何鼓励公民参与以获得尽可能多的科研数据和如何保证科研数据质量之间的矛盾,对于任何一个公民科研项目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对公众的激励通常贯彻在公民科研科学传播的各个过程中。成功的公民科研项目在招募时会向公众强调项目研究的科学意义,会根据目标受众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和方法,会精心策划宣传方式;培训时会根据参与者的兴趣点和能力水平设计合理的培训方式;会从参与者的角度出发,为其设计简单易行的研究方法并提供各种研究支持,帮助公民开展研究;会尽可能开辟广泛的沟通渠道,促进研究中的沟通和协作;也可能会利用竞争机制以激励公民持续参与。

在激励参与的前提下,为保障数据质量,公民科研项目往往也会在传播中采用多种控制手段,具体表现在设立研究规范、规定数据格式和对公民采集的的数据进行评估这三个方面。设立研究规范的意义在于其简单明确地告诉了参与的公民们数据应该如何被收集或创造。设立规范性的数据格式的意义一方面在于重申项目对数据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对数据质量的初步把控。而数据评估则是公民科研数据质量控制的最终环节。一般情况下,经过评估的数据才能进入项目数据库,被后续的科学研究所利用。

(5)传播效果。公民科研中科学传播产生的效果包括项目的直接产出和间接影响,综合表现在三个方面:项目的科研产出、参与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项目产生的社会影响。

获得科研成果是公民科研项目的主要目标。衡量公民科学项目的科研产出的指标可以包括:项目科研产生的数据集的内容量、数据集被其它科研引用的次数、项目中产生的科学新发现的数量、利用项目数据写作的学术论文的数量、受项目启发而开展的新研究的数量,以及研究公民科研本身的论文等。举例而言,康奈尔大学鸟类研究室一直致力开展鸟类观察和环保相关的公民科研项目,每年产出数以千万计高质量的观测数据。迄今为止,已有六十余篇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引用了该项目所取得的数据。②

美国学者米勒认为公众科学素养由相互关联的三部分组成: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民科研项目开始将为参与者提供科学教育列为项目科研产出之外的又一重要目标。根据美国家非正规教育促进中心(CAISE)对公民参与科研活动所产生的非正规科学教育影响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公民科研确实在某些方面提升了参与的公民们的科学素养,④⑤如有效增加参与者的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参与者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参与者产生积极的行为变化等。

公民科研的社会影响可能存在于四个方面:面向全社会传播科学的影响、科研产出的社会效用、增进科学界和公众之间的了解和互信、参与公众科学素养提升可能带来的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当然,这些影响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累积的过程,可能不易勘察,也难以量化衡量,但无疑是存在的,而且意义深远。

3、公民科研科学传播模式和特点

根据上文,可以总结出公民科研中科学传播的模式如图1所示。

该模式特点如下:

(1)公民科研是科学传播的特殊形式。公民科研中科学传播的流程不再遵循传统中“自科学知识的生产者,通过中介的媒介,最后流向一般大众”的路径,而是一个在交互中推进的过程。在公民参与的框架下,传统的科学研究的流程和传统科学传播的流程各自分离的形态被部分打破了,科学知识的生产和流通被结合在一起。

(2)一方面,从传播的信息量的角度看,公民们创造并提交的科学数据占据了公民科研中科学信息传播的主要部分,另一方面收集公民们创造或收集的科学数据是公民科研的最主要目标,因此公民提交科学数据的过程是公民科研五个传播过程中最主要的传播过程。公民的加入,大大提高了科学知识生产的效率。

(3)随着公民科研项目进行到不同阶段,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身份发生着改变。公民参与了科学信息的生产,并因此成为了科学的传播者。他们学习“如何做科研”的同时,也在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技能,同时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也加深了。而作为传播者的公民科研项目的管理者,则同时向公民们传达激励信息和控制信息,以在促进公民对科研的参与的同时,保证项目的科研质量。

(4)参与科研的公民、对项目感兴趣的公民以及项目管理团队之间随机的交流,随时存在于公民科研科学传播的全部进程中。公民从中获得研究的知识支持以及互动的乐趣,而专家也可能从公民处获得新的启发。

(5)公民科研的传播渠道一般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目前在线传播逐渐成为主流。而社交媒体、智能手机、全球定位系统等新技术的使用,对公民科研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6)公民科研科学传播产生的直接效果包括科研产出和参与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而间接效果可能通过个人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辐射到全社会范围。

三、公民科研科学传播模式的应用展望

近二十年来,欧美等国的公民科研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国内于此却几近沉寂,相关学术研究也极其有限。

一般而论,科学传播的主体包括科研机构、政府、媒体、工业部门和公众。对比公民科研科学传播模式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以我国情况而论,公民科研特别适用于在科研机构和公众之间开展科学传播。这是由于:

其一,科研机构具有开展公民科研项目的需求,适宜作为公民科研项目的创建者和管理者。这是因为公民科研适用于数据处理量大而处理方式又较为简单的科学研究,以及具有在广阔地域内收集数据需求的研究。在这些科研领域引入公民参与式的数据采集形式将在极大程度上为科研本身添力增效。同时,科研机构具备创立公民科研项目所必需的科技资源,可以为项目产出的科学质量提供保证。

其二,公民科研可以为科研人员从事科学传播提供动力,从而增进面向大众科学传播的效果。虽然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提出科普是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责任,但多数科研人员依然认为科普并非自身主业,因而缺乏向大众传播科学的动力。⑥在公民科研中,由于面向大众和公民科研参与者们传播科学是科研人员达成科研目标的必要手段,科研人员往往积极主动地从事该类工作。

其三,作为一种全新的、参与式的科学传播模式,公民科研给予参与者们完全不同的传播体验。它打破了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之间的界限,让传统意义上科学传播的对象——公民,参与到科学知识生产的过程中,从而可能带来超越传统科普的传播效果。针对传统科普传播方式单一、传播效果不佳的情况,公民科研或能提供一条新思路,让科研机构由简单的“场所开放”,变为深度的“研究开放”,以期达到最终“让科学全面面向公众开放”的目标。

公民科研无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本文对公民科研在中国的应用做出了初步的构想和展望,然而公民科研余具体科研领域的应用、公民科研项目的创建和管理、公民科研在我国落地操作等,都还有待后续更为具体的研究。

参考文献

①Wiggins,A.,& Crowston K.Descr-

ib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Scien-

ti?c Research[DB/OL].http://crowston.syr.edu/node/425.2011/2013-03-05

②Bhattacharjee, Citizen scientists supplement work of Cornell researchers[DB/OL].http:///pa/or/polistes/pr/

2010nsf_macro/references/Bhattacharjee2005.pdf. None/2013-03-08

③Miller, Jon D. Scientific literacy: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M]. Daedalus 1983:29-48

④Brossard,Dominique,Bruce Lew-

enstein,Rick Bonney.Scientific kno-

wledge and attitude change: The impact of a citizen science projec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

ce Education. 2005: 1099-1121

⑤Trumbull,Deborah J.,et al.Th-

inking scientifically during parti-

cipation in a citizen science proj-

ect[J].Science Education 84.2(2000): 265-275

⑥王姝、李大光,《科学家对自身参与科学传播活动看法的调查研究》[J]. 《科普研究》,2010(3):68-73

大学生科研项目第8篇

论文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

培育本科创新型人才是研究型大学面临的共同任务,其中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被普遍认为是一条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也就是说,当本科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达到一定程度时,组织他们参加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实行“自主式”学习,使其学习过程和研究过程互相融合,在科研过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发展概况

美国是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展最广泛的国家之一。从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开展全校范围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起,到199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调研报告,提出建立“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构建以探究为主的新生年、跨学科课程研究、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等系列改革措施。该报告的发表标志着美国高校本科生科研活动进入了新的高潮。

我国研究型大学凭借其在学科专业、科研基础、师资力量、项目经费等方面的优势,于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展开了本科生科研活动。清华大学在机械、电子、结构、数学建模大奖赛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基础上,1996年正式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并逐步把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训练纳入本科生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科研能力训练的学分才能毕业。浙江大学于1998年开始每年组织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累计共立项14627项,学生参与面已占同届学生的三分之二以上,构建了国家、省、校院三级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学科竞赛层次从校到省和国家,并融入到国际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大舞台。

通过近15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的本科生科研活动蓬勃开展,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项目种类不断增加,层次不断丰富,项目内容注重学科交叉,参与主体由校内扩展到兄弟院校以及社会机构等等。本科生科研项目已成为研究型大学构建本科生实践教育教学新体系、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人才质量的一项新举措。

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迅速发展,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全面深入地分析本科生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为目标,积极探索科学、规范、高效、持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本科生科研活动种类的不断增加,学生参与面的不断扩大,目前的管理及运行机制已不能适应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多元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开展课余化,缺乏整体层面的培养体系设计

目前我国的本科生科研活动主要还是纳入到第二课堂学分,因此本科生科研主要是作为一种课余活动进行管理,学生主要是凭着兴趣驱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科研活动。目前本科生科研的组织管理流程主要为:学校开展项目申报,学生联系指导老师并根据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或结合实际情况独立思考提出申请,专家评审后确定立项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有限指导下进行项目研究并结题。整个过程与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存在脱节现象,往往一方面导致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处于松散的自发状态,另一方面,使得他们在科学选题方面和问题研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科和专业性指导,从而导致本科生科研水平难以较快提高。

2.项目管理课题化,导致项目考核的结果导向

目前,我国高校把本科生科研当作一种课题研究进行管理还相当普遍,学校管理层一般在立项、中期检查、结题3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科研进程与结果的考核,项目考核往往侧重于结果导向,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监控。但在研究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研究质量与教师指导质量的过程管理是容易忽视的环节:对学生而言,学生是否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科研活动,是否联系指导教师以及与教师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探讨等;对指导教师而言,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及学生获得指导的方式和时间;对管理层而言,如何预先精心设计通过学生科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等,这些环节往往缺乏明确的规定和规范,其结果容易导致本科生科研质量的失控,大大降低学习效果。

3.项目形式封闭化,缺少社会团体和企业单位的参与

从项目和经费的来源看,目前国内高校大多是自行解决,而国外高校则积极面向外部的社会团体和企业界开放。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生科研项目及资助来源于三方面:校内各研究领域提供的研究机会;加州大学系统所管理的国家实验室提供的研究机会;校外提供的机会,如NSF设立的全国性“本科生科研经验计划”以及一些私人基金会提供的研究资助等。这些校外资助是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有效补充。

从项目的参与主体看,国内高校的本科生科研参与主体主要是本校的学生,而国外高校在此方面则显示了较强的开放性。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科研机会向其他大学的学生开放,其他大学也面向加州伯克利开放,特别是鼓励学生参与“暑期研究计划”。科研活动的校际交流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开阔眼界。

从科研组织管理机构看,目前国内高校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尚局限于校内,而美国高校除了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外,还得到全国性民间组织如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UR)和全国本科生科研大会(NCUR)的积极支持。这些民间组织从组织本科生科研项目、寻求资金支持、为美国政府和高校提供总结材料等方面不断发挥应有的作用。 转贴于

三、完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的对策思考

针对以上本科生科研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的主要思路应该从制度设计、平台建设、过程管理、加强激励等方面入手,整体构建由动力机制、运行和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等组成的大学生科研管理与运行体系,真正体现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兴趣驱动、自主立项、重在过程”的原则。

1.加强系统设计,整体构建基于多元主体需求的本科生科研活动动力机制

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需要有学生、教师以及社会团体与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参与。如何建立适应多元主体需求的大学生科研活动动力机制,推动大学生科研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是新形势下高校本科生科研管理的新课题。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科研活动广泛开展的基础。学校通过修订和完善相关系列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动态跟踪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需求变化,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可供选择的大学生科研活动项目和资源,推进大学生科研项目的课程化,注重学生的主体选择性,引导并组织学生在兴趣驱动下积极参与各类科研活动。

教师的全程指导是科研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由于本科生一般不具备独立研究的能力和经验,从近年部分研究型大学的实践来看,指导教师在项目选题、团队组织、科研活动中的方向引导和知识解析等众多决定实施成效的因素中最为重要,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教师尤其是高水平教师参与本科生科研指导的有效机制。

社会力量的逐步加入是科研活动向纵深发展的有效补充。我国高校传统的大学生科研活动主要以学校搭建平台、校内学生参与的模式出现,忽视了社会团体与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忽略了校际之间的科研活动交流,不利于本科生科研活动向纵深发展。学校管理层应该积极调研各类社会力量的需求与特点,创造条件吸引各类社会力量逐步加入到这项活动中来,构建合作共赢的科研活动资源整合模式。

2.深入探索实践,努力搭建适应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展的平台运行与保障机制

整合课程资源,开展课程教学融入科研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发挥本科生科研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第二课堂作用的同时,应考虑设置一些体现“科学精神”为宗旨、注重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训练的课程,这种将科研能力培养与第一课堂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如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农业科学与自然资源学院农业交流专业开设了“农业交流产品开发”高峰体验课程,学生要进行产品设计、出售产品、制作图片、撰写评价、相互交流等各项学习要求,这种在课程体系内对学生实施全过程科研训练的做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可以选择“指导下的小组研究”、“指导下的独立研究”、“田野研究”、“四年级论文”和“荣誉毕业生四年级论文”等研究性课程,该类课程占总学分要求的1/6以上。通过将本科生科研纳入第一课堂,教学与科研共同构成本科生教学的主要内容,能够有效促使学校和教师像课堂教学一样认真做好本科生科研的设计、引导和管理工作。

扩大实验室开放,建立适应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实验室开放机制。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的切赫认为,研究型大学给学生具有震撼力的教育并非来自课程学习,而是让本科生进入研究实验室,使其接触最新设备和尚无答案的问题。实验室作为学生学科专业和素质教育的主基地、学生探索与研究性学习的主场所、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服务的承载体,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扩大科研实验室、工程中心、教学实验室面向本科生科研开放的力度,努力构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坚固桥梁,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创造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