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财务系统资产管理

财务系统资产管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3 16:44:30

财务系统资产管理

财务系统资产管理第1篇

关键词:水利系统;会计财务运行;安全管理

作者简介:黄秋月(1961-),女,汉族,郑州市引黄灌溉工程管理处财务科长,经济师,研究方向:财政税收、财务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5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127-02

随着近几年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科技的投入逐渐提升,非营利水利系统在各类经费使用过程中呈现成倍上涨的情况,为水利系统开展各项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在水利系统各项改革过程中,可以提升各种项目经费的综合利用水平。为水利系统各类人员顺利工作提供保障,为水利系统更好的服务社会提供重要的会计财务管理支持。从当前的水利系统会计财务运行状况看,存在很多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水利系统改革过程中存在管理人员大幅度缩减的问题,会计财务人员与新形势下会计财务安全管理要求不适应,严重影响了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管理的实施,对水利系统全面协调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水利系统长期发展情况看,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水利系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对资金的使用和监督方面的问题,需要对其效益进行全面考核,从近几年水利系统会计财务运行状况看,各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加大了对水利系统经费的投入,同时对资金的监督力度存在不足。各个单位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会计财务资金方面的改革,通过加强经费管理,提升资金的会计财务安全管理水平[1]。水利系统发展过程中要根据会计财务运行状况进行经费和资金安全管理,与企业单位进行比较,水利系统在资产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财务咨询服务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会计财务从业人员在素质方面与水利系统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一)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基础工作不规范。水利系统在会计财务管理过程中会计制度执行比较单一,很多水利系统把本单位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纳入事业核算过程中,其包括下属的经济实体等。最终容易造成核算混乱和事企不分的状况。水利系统的会计处理方法经常变更,科目设置过程不科学、不规范。很多水利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乱用会计科目,有的水利系统对新老会计制度的理解存在误差,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水利系统在会计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只做流水账,有的单位存在账表不全的问题,造成账目不清的现象,对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水利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薄弱。水利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共享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系统设备费用存在私有化等方面的问题。大型设备采购存在重复购置等问题,设备资源利用率低,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设备采购过程中存在人员不熟悉业务等问题,设备采购过程中与主要人员缺乏相应的沟通,水利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与使用人员缺乏相应的沟通,造成专用设备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无法满足单位正常使用。固定资产建账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账物、账账不符的现象比较严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折旧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对于丧失固定资产价值的账不需要进行处理。水利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虚增固定资产的问题,固定资产管理薄弱等问题,导致随意处理固定资产问题严重,固定资产流失现象普遍[2]。

(三)水利系统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流于形式。水利系统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流程不够清晰,很多事情因人而异,因此会计财务处理程序很难规范化、标准化,水利系统固定资产处理标准经常出现变动,凡事按照主管领导的标准进行处理,造成制度虚设现象比较严重,工作效率比较低。水利系统固定资产支出合法性不能得到合理的控制,系统支出挤占公款现象比较严重,挪用公款现象比较普遍,对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性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从水利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看,整体支出界限比较模糊。

(四)水利系统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与实际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水利系统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财政供给情况进行会计财务状况分析,当前水利系统的收入相对比较稳定,如果不能对业务状况进行规范化管理,存在会计财务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从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状况看,很多单位对会计财务收入状况不够重视,任务会计财务只是一种算账,没有从制度上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导致水利系统资金运行存在不安全的因素[3]。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不重视是影响会计财务安全的重要原因,水利系统会计财务人员大多数是一种调入,主要是从原职工中选拔产生,因此其在会计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漏洞,未经专业性训练。如果水利系统不能很好的加强业务学习,很难承担起会计财务管理的重任。

(五)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分析、咨询服务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分析过程中只是对一些会计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缺乏系统性的会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对水利系统会计财务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管理工作造成负面作用。从根本上限制了水利系统机构会计财务管理职能作用,造成会计财务指标体系不完善,会计财务分析和管理工作相对比较滞后,导致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实施,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得到保障。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过程中很难对会计财务整体状况进行全面把握,缺乏相应的会计财务指标管理体系,水利系统的经费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经费利用率不高,对水利系统提高管理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水利系统绩效管理效益不能得到提升,对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运行产生负面作用[4]。

二、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运行措施

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从资金和资产两个方面开展工作,水利系统的资金收入和支出主要包括四个类别,分别为基本建设费、事业费、业务费、科技开发、经营服务收入等。

(一)水利系统严格预算管理,从根本上确保资金安全。预算资金在保证水利系统公益性工作顺利开展同时,需要保证水利系统各项资金能够高效运转。水利系统在业务工作方面需要进行不断创新,会计财务安全管理是各项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保证和前提,会计财务安全工作也是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的重点和核心,对水利系统全面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作用[5]。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围绕本单位业务中心开展,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编报相关预算,按照量入为出、优先保证、突出重点,提升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水平。水利系统在落实会计财务预算之后,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工作,对会计财务运行状况进行定期考评,及时了解水利系统经费开支进度,针对水利系统会计财务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升水利系统会计财务预算执行水平。

(二)水利系统项目资金管理需要强化,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水利系统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需要强调监督意识和服务意识,掌握各种类别项目管理具体要求,指导和配合相关人员了解水利系统会计财务预算管理状况。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水利系统的基本要求,在项目立项、执行和验收过程中对各种环境进行强化会计财务服务管理,从而能够对会计财务的约束性尽心综合研究,确保会计财务经费能够发挥最大化的作用,提升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运行水平,为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运行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加强水利系统生产经营会计财务管理,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需要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水平,降低会计财务管理安全风险。水利系统通过服务社会获取一定的报酬,为建立独立核算或者非独立核算经营单位创造基础,严格按照水利系统会计财务成本核算,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已经成为其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组织单位创收的过程中,需要发挥经营实体经济的能力,逐步提升水利系统会计财务安全管理水平。

(四)水利系统需要强化基本建设资金管理,从根本上保证基建资金顺利进行。基建资金在水利系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资金来源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好的提升水利系统基本建设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提升单位的创新能力,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和生活水平。水利系统建设基金建设过程中存在数量大、收支集中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不断加强基建资金的监管,确保水利系统各项会计财务管理工作顺利推进,提升水利系统会计财务资金综合管理水平,保证水利系统会计财务资金安全运行,从根本上解决水利系统会计财务漏洞的问题。水利系统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规范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水利系统在会计财务管理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清查资产,加强对设备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登记制度,确保登记、领用、报废、归还等管理制度,提升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综合水平,为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奠定重要的基础,为水利系统全面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艳萍.浅谈如何加强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J].成功(教育),2011,(02).

[2] 白玲.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9,(01):78-79.

[3] 张荣中.浅谈如何加强水利系统会计财务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2010,(03):56-57.

财务系统资产管理第2篇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基础资产投后管理存在的缺陷

(一)投后管理制度体系尚不健全

1.未根据各类理财业务的不同特点出台系统性的投后管理办法。在信贷业务方面,各商业银行都通过对贷后管理环节涉及的内容进行了全方位梳理,针对贷后资金监控、贷后检查与分析、担保管理、风险分类、资产保全、档案管理、考核激励等方面做出了系统地、明确地规定,操作性较强。但理财业务目前作为各商业银行的创新业务,很少针对各类产品制订系统性的投后管理办法,仅对“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理财产品明确了投后管理原则是“比照信贷业务执行”,但理财产品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产品对融资客户的管理要求不同,信托贷款类、信托受益权转让类、未贴现票据类、资产收益权类等信贷替代类理财产品可以参照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进行投后管理,但是超短期融资票据、短期融资票据、中期票据、企业债、上市公司股票、基金、债券、金融衍生品、同业存款等非信贷替代类的理财产品与信贷替代类理财产品投后管理工作的内容有一定区别,不宜完全参照信贷业务贷后管理的办法进行投后管理。

2.缺乏对投后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的办法。绝大部分商业银行对于理财业务仅重视对融资客户营销端和资金募集销售端的考核,对于融资客户投后管理的考核评价则往往被忽视,投后管理的好坏缺乏科学的评判方式和评价指标,易滋生“重投轻管”的经营理念,不利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

就信贷业务而言,各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完备并覆盖贷款全流程的对公信贷业务流程系统,但是理财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相对滞后,尚未建立流程化的控制系统,信息传递的及时性较差,与信贷业务之间互通、互联不足,容易出现产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利于银行对融资客户的统一风险控制。

(三)管理效能不佳

由于上述制度体系的缺失,无明确的岗位职责要求,无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理财业务投后管理尚不能形成像信贷业务贷后管理一样较为完整的职责分工、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导致了上级行对理财产品投后管理工作的要求和压力不能有效地传导落实到理财产品基层管理机构,基层机构的投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再加上信息系统的不完善,投后管理效果往往不佳,近期国内屡次爆发的理财产品刚性兑付危机和各商业银行投后管理工作不到位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后管理的主要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理财业务的投后管理:

(一)完善理财业务投后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1.根据非信贷替代类的理财业务的不同特点分别制订系统性的投后管理办法。由于非信贷替代类的理财业务投后管理的内容和重点与信贷替代类理财业务不同,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管理部门应进行全流程梳理,总结归纳非信贷替代类下不同类型理财业务投后管理的环节和工作要点,针对性的制订投后管理办法,让经办机构有章可循。

2.制订科学的投后管理考核评价制度。良好的投后管理效果离不开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严谨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可以对投后管理工作的效果做出客观的评判,明确投后管理人员的工作目标,提高工作积极性。各商业银行管理部门应参照信贷业务贷后管理考核评价的经验,结合理财业务的特点,制定系统的考核评价制度。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建设,将精细化和规范管理的要求体现在投后管理的过程中,使每个环节有章可依、有迹可循,以此形成健全、完善和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

(二)建立专业从事投后管理的岗位或团队

比照信贷岗位设置的制衡要求,逐步建立专职投后管理岗位。科学的岗位设置是投后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前提,在此可积极借鉴信贷业务岗位设置的经验,统一协调管理盲区,将投后管理岗位设置贯彻到业务的每个环节。建议可先建立非信贷替代类理财业务的投后管理岗位,然后逐步将信贷替代类理财业务的投后管理也纳入专职投后管理岗位的工作范围,与信贷业务团队或岗位相对独立,专项从事理财产品投后管理、监督检查工作。

(三)完善理财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各商业银行应从管理客户的角度出发,完善理财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将理财业务各个环节的规定动作纳入系统操作,并以同一客户、不同产品间数据共享为前提,创建不同操作系统的数据接口,让同一客户办理的不同条线产品在系统内实现电子化的信息共享,提高理财产品电子化管理水平,变“人控”为“机控”。

1.信贷替代类理财产品资金用于融资客户生产经营活动,还款来源主要为融资客户的综合经营收益。其具体产品包括信托贷款类、信托受益权转让类、未贴现票据类、资产收益权类等信贷类理财产品,以及以相关方回购作为还款主要或唯一来源的股权投资类(含私募投资)、股权收益权投资类、并购融资类、资产支持投资类、项目投资类等理财产品。

2.非信贷替代类理财产品投资标的为特定资产,该资产一般具有公开透明的交易市场,变现能力较强,且理财产品的偿付资金来源主要为该资产自身产生的收益。具体产品包括投资于超短期融资票据、短期融资票据、中期票据、企业债、上市公司股票、基金、债券、金融衍生品、银行存款等的理财产品以及另类投资等其他类理财产品。

注释

财务系统资产管理第3篇

关键词:动态财务管理;房地产企业;构建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一、财务动态管理的含义

动态财务管理是在对企业未来财务经营状况的预见基础上,对未来的状况以及结果做出前瞻性的模拟,专业财务人员运用事先设定好的动态财务指标,通过预先设置好辅助管理工具,使得制约企业财务信息的因素产生变动的一个过程。也是财务管理的一种模式,并且这种管理模式的管理过程是一个整体性的财务信息管理过程。财务动态管理模式在房地产企业中采用实行,其主要方式是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目标进行一个可行性的设定,在选用动态财务指标基础上,通过计算辅助与动态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公司项目状况的因素进一步作出分析,在预定目标同实时动态的目标对比的基础上,对制约因素加以改变,以此使得房地产企业财务动态管理的实现。

二、财务动态管理实施的可行性

(一)房产企业有实施的欲望

房地产企业和其他行业企业在资金运作方面相比,其运作的资金是非常大的,仅仅一个楼盘的开发,所运作的资金就达几亿甚至还有几十亿、上百亿的,因而,对这些成本资金的控制,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因此,房地产企业迫切需求更好的财务管理模式来对企业资金进行管理和监控。由于财务动态管理模式,能够实时的了解进行中的项目资金使用状况,并能够在与预定计划相比较的同时将问题环节迅速反映出来,从而促使企业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始终能确保其安全性与准确性。

(二)房地产企业具备实施条件

实施财务动态管理,对信息的及时性与实时性有很高的要求,因而实施企业的信息技术水平也一定要具有高度水准,房地产企业也不例外,必须要拥有一套强大的财务信息处理系统。在我国,房地产企业得规模目前还是良锈不齐,但是大部分的企业都拥有强劲的经济实力,对信息化管理也相当的重视,在其财务管理部门,已经实现了的局域网与计算机办公。目前实施动态财务管理的话,只需搭建相关的信息网络、开发相关的软件。因此,对房地产房地产企业来说,其实施财务动态管理的条件已经具备。

三、财务动态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原理

在房地产企业内实行财务动态管理,其模式的构建是对整个企业都有关联的一个系统性工程。因此,在模式构建之前,首先要做的便是对系统设计原理的明确,也就是动态财务管理的框架内,通过及时处理和反馈财务数据,将动态财务管理系统构搭建成一个信息平台,这个信息平台要能将房地产的项目资金运作情况实时反映出来。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将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目标资金的变化模拟出来,同时还能后及时向系统反馈目标值同动态财务指标的对比结果,将此反映给企业决策者使用,这为房地产企业防范投资风险与市场风险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构建思路

在房地产企业内构建财务动态管理,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构建思路。首先是要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使用特点进行了解,根据使用特点制定出一个控制动态财务管理系统的流程。在这样一个动态管理链中,企业内的任何一个资金项目的运作,都将在动态财务管理系统中直接反映出来。这样一来,房地产企业在财务控制方面,达到了全新的水平。一方面,通过动态财务管理系统,房地产企业对本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另一方面,运用动态财务管理系统,能有效地预测企业资金的未来运作情况,有利于房地产企业对公司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使人力、物力、财务都得到合理地使用。

四、财务动态管理模式的系统设计

所谓系统设计,就是要建立一个合适企业的动态财务管理平台,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在同一个系统内都能够得到实行。

(一)需求分析

首先要明确房地产企业动态财务管理的实施目标和要求,再针对目标和要求,对所要设计的系统应当具备的功能进行确定,从而保证系统功能模块能够得到科学合理地设计。一般情况下,房地产企业构建的动态财务管理系统,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实现信息化管理。也就是说,在企业范围内对日常的财务信息查询、修改,和落实责任,以及预测执行结果等。并且还要能够实时反馈、统计和分析企业项目的财务具体运作状况的信息,并对信息作综合评估。需求分析的明确,为动态财务管理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正确的准备工作。

(二)系统模块设置

明确了需求分析后,再根据应当具备的功能需求,进一步的设置财务动态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对房地产企业来说,系统模块的设置,一般包括基本信息、成本控制、可行性探究、和企业绩效评估等模块。

(三)系统的运行

动态财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是房地产企业构建此管理系统,并用于企业财务管理发挥作用的环节。这一环节包括了一系列小的环节:前期工作的准备、分解财务成本、跟踪成本管理、评估考核等。这些不同的环节,其工作都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通过此系统的运行,使动态财务管理系统发挥了功效。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企业的资源,尤其是资金得到了合理的配置,促使企业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四)系统的集成管理

系统内的每个模块之间都有其自身的功效,因而选择合适的数据集成平台,对每个子模块之间的信息交流有积极作用,促进了系统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在构建信息管理系统时,采用Access系统进行构建,这对于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性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加强了管理的规范性。

五、结语

通过上文的探究和分析,可以看出在房地产企业中采用财务动态管理的可行性以及现实性。财务动态管理的实施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其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实施具有现实意义。它的实施,不仅对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同时能够实时监控企业资金运作,从而使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得到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田林永.当前房地产企业财务现状及管理建议[J].中国住宅设施,2011(07) .

财务系统资产管理第4篇

关键词:资产 信息 全寿命 管理

一、电网企业资产特点及管理现状分析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之一。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地点分散、种类繁多、产权复杂、规模巨大、变动频繁等特点,固定资产管理历来是电网企业经营管理的难点,如何完全实现资产账、卡、物一致是困扰资产管理人员的难题。

二、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江苏省电力公司近年来为实现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资产优良”的目标,按照公司信息“集中集成”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资产的信息化管理,针对电网企业资产的特点及管理现状,优化资产管理的流程,有效利用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简称FMIS3.0),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做到资产信息的实时共享,从而有效实现了固定资产的全寿命实时管理。

(一)“以资产项目管理为主线”

从管理的需求出发,“以资产项目管理为主线”的业务流程本身可以细化为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工程项目完工等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又是由若干具体流程组成的。公司把组成资产项目管理整体流程的每一个分流程按照业务流程的基本走向,大致分为横向业务流程、纵向业务流程和横、纵混合业务流程三类。其中,横向业务流程是指在同一层级(省,或市,或县)的不同部门(发展策划部、基建部、财务部等等)间流转的业务流;纵向业务流程是指在同一层级或不同层级(省、市、县)的同一部门内流转的业务流;横、纵混合业务流程是指在不同层级(省、市、县)下的不同部门间流转的业务流。

(二)“以生产系统为纽带”

1、以生产系统为纽带,将财务系统采用的固定资产格式、标准、口径与生产系统统一。在各系统尚未集成前,各部门只考虑自己需要制定本部门的数据格式、标准与口径。对同一项资产数据,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格式、标准与口径。首先,财务部门以往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比较粗放,存在为一条线路上的所有资产仅建立一个资产卡片的情况,而生产部门却对一条线路上的每个资产单元(例如杆塔)都会分别建立一个设备台账,这就会在将来出现生产部门提交某个杆塔的技改或报废申请时,财务部门无法直接更动相应的杆塔价值,而只能对该杆塔所隶属的线路进行部分增值或报废处理,从而引发固定资产“账、卡、物”不一致情况的发生。其次,生产部门与财务部门确定一项固定资产的方式不同。生产部门以设备生产厂家主要以及设备出厂编号来区分每项固定资产。一般来说,设备生产厂家以及设备出厂编号这两个数据组合在一起能够唯一地确认一项固定资产。而财务部门出于其结算方便的需要,只根据设备的归属地及资产名称来辨认一项固定资产。如果生产运行工区自行更换变电站的主变电器,即用工区内的另一型号的主变电器备品来取代原来运行的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财务部门无法区分这两个设备的不同,只能把这两个不同的设备等同对待。久而久之,财务部门的“账”就会与设备部门的“物”之间就会产生很大的分歧。

2、改变资产信息流动模式,使固定资产信息在各部门间的传递由传统纸质方式转为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流方式,这样一来,既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又有效地防止了信息失真。原来在“集中集成”之前,生产系统要根据基建部门提供各种纸质材料建立资产台账,人工传递资料的环节往往耗时过长,导致竣工决算、资产入账时间滞后。此外,由于资料以纸质形式流转,各部门在使用、翻阅过程中存在人工错漏的可能。“集中集成”之后,项目系统的设备清单与基本信息直接将项目系统中的项目物资需求清单自动转入生产系统,一线专职人员仅需对设备进行复核,随后再完善设备台账信息即可。这就避免了以往因为人工疏漏而可能发生的设备现场清点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或是人工录入错误的问题,确保了设备的实际数量与型号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三)“以财务系统为核心”

财务系统资产管理第5篇

一、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

财务信息化,就是利用计算机软件、硬件等有效技术手段,对财务管理各方面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形成反映单位财务状况、运作情况的各类数据、报表等信息资源的工作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可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减少和防止各类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发生,从而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但是,财务信息化必须适应单位的具体实际。不同类型的单位,对财务信息化的要求和侧重点不同。脱离实际的做法,只能事倍功半,弄巧反拙。

因此,我局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本系统、本单位实际提出了软硬兼施、标本兼顾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思路,并按照这个思路规划系统财务信息化工作。软,指计算机软件;硬,指计算机及其设备;标,指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本,指财务信息化的基础和平台。具体说,我局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既要根据工作需要开发设计软件,又要立足高标准、适度超前配备计算机硬件;既要针对财务管理的具体薄弱环节,实行“脚痛医脚、头痛医头”,又要立足长远、着眼今后,搭建系统财务管理综合应用的平台。按照这个思路,我局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实施财务信息化,使财务管理工作全过程、全方位纳入信息化管理之中。

(一)建立全市财务集中管理系统。

我局在考察华东各地工商系统财务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地分析和论证,决定借鉴江苏省工商局的经验,依托全市系统内部基础网络,选择先进的用友nc财务应用软件,搭建全市财务集中管理系统,实现财务远程即时监控、瞬时响应,使系统财务资源信息共享、监管到位。

为建好这个基础平台,我们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需求分析,根据本系统的会计核算层级和预算管理模式,采取了财务数据大集中和财务账套大统一的做法,全市系统各单位的会计账套全部集中到市局信息中心财务专用数据库中,各单位原有管理、审批权限保持不变。尽管去年系统经费十分紧张,我局党组非常重视和支持这个项目的实施,专门挤出部分已落实用途的信息化建设资金。同时,还按照适度超前的标准,设立了财务专用服务器、构建了财务专用网络,还为全系统各单位财务主管会计配备了手提电脑。

我市工商系统nc财务集中管理项目从去年9月开始启动,今年1月起正式运行,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接下来由财务科进行详细阐述,这里不重复了。应该说,经过近一年的运行,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实现了财务监管方式的重大转变,取得了两个加强、三个提高的成效:一是加强了对下属各单位财务管理的力度和深度。该系统实现了全市系统财务数据的完全集中,使各单位的所有财务活动均在市局的实时监控下。市局可以随时开展网上检查和审计工作,任何违规问题均可以在事中发现并及时进行整改,实现了财务的动态管理;二是加强了系统预算管理。该系统实现了全市财务处理的大统一,促使各单位财务口径一致,市局将需要预算控制的经费,如接待费、设备购置费等,设置预警线。凡达到或接近预警线,系统将发出预警,使预算控制和管理真正具有现实意义。三是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该系统的建立使全市财务形成一盘棋,市局能够充分施展经费调控艺术,逐步提高系统资金绩效,盘活全局,为我市工商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四是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该系统实现财务资源信息共享,各类报表将实时汇总和自动生成,使以前需要反复修改的报表统计工作可以高效率完成。工作效率的提高,使财务人员可以更多地将精力放在综合管理和资金调控上,为局领导当好理财参谋。五是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该系统实施的前后必须经常进行操作培训。而这种培训不仅提高财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而且还提高财务人员账务处理的能力,有效增强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标准化意识,促进了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对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应用。

在工作中,针对固定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薄弱环节,按照工作的要求,我局尝试对固定资产管理、基层工商所报账管理、收费管理等财务工作进行信息化改造,建立了信息系统。

1、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为加强系统固定资产的管理,我局开发设计了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这个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具有固定资产录入、查询、统计、打印等功能,涵盖固定资产处理的各工作流程,可打印输出固定资产的卡片、标签、领用单、验收单和分类、明细报表等,实现了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保证了固定资产安全、可靠。今年,我局还进一步优化了固定资产数据库,使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实现网络即时监控和远程管理,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2、基层工商所报账管理系统。在理顺市县一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

我局将管理重心进一步下移,把规范基层工商所财务管理纳入今年的工作重点。通过调查研究,我局发现基层工商所的财务管理工作仍基本实行手工操作。由于基层财务人员少、素质参差不齐且流动性大,导致绝大部分工商所的报账工作不统一、不规范。为此,我局根据系统实际,按照操作简单、记录方便、高效实用的原则,自行开发设计了基层工商所报账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实现工商所——县局——市局三级连通,并具有自动汇总、自动出账、自动上报报表等功能,使以前较为复杂繁琐的手工记录日记账、统计报账表格,变得仅需点鼠标和录数字就可完成。现在该系统正在进行调试和在部分工商所试运行,待成熟后,将推广到全系统所有工商所使用。3、收费管理、收费公示系统。为抓好收费工作,做好收费方式的改革,我们根据系统各单位所在地银行的设置情况,由各单位和银行联合开发了收费软件,建立了适应各地需要的银行收费扣费系统,使收费工作基本由银行完成,促进了基层工商所的管理方向由收费向执法转变。同时,围绕收费数据库,还统一设计了收费公示系统,使全系统所有工商所利用电脑触摸屏实现了收费结果公示。

4、安装网上银行系统。为了实时监控下属各单位的银行账户资金使用情况和收费过渡账户管理情况,我局与建设银行合作,安装了网上银行系统,把系统所有在建设银行开设的账户全部纳入监控。通过这个系统,我局可以在办公室随时调出各单位的账户资料,审查各单位的资金日常运作情况、资金结余情况、收费上缴情况,使全系统的资金流动完全呈透明状态。使用这个系统后,全市系统在银行账户、收费上缴上的不规范做法基本杜绝。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体会。

(一)财务信息化不仅仅是会计电算化。

早在本系统垂直管理时,系统就应用了会计电算化软件,而且使用的效果还比较理想。因此,一谈起财务信息化,很多人都理解为就是会计电算化,从而产生既然有了电算化软件,何必多此一举再搞财务信息化的想法。其实,会计电算化只是财务信息化的其中一个方面。将会计电算化等同于财务信息化,是以偏概全,是片面的理解。会计电算化,是财务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之一。除此之外,财务管理信息化还要求把财务管理的所有环节都纳入其中,这样才有利于财务信息的共享和整合。因此,财务信息化建设要跳出会计电算化的思维定势。

(二)财务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财务管理涉及单位的方方面面,财务信息化建设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广泛的范围。如果把财务信息化孤立于其他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信息的整合。另外,财务管理各个环节也必须统筹起来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否则各信息子系统将成为“信息孤岛”,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财务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按照财务工作需要合理规划,统筹建设。这样,财务信息化实际上可以理解为财务方面的“erp”应用。如果本系统的企业注册、监管系统与收费、票据系统关联起来,人事管理系统与工资发放系统关联起来,执法办案系统与办案经费管理系统关联起来,等等,我们各项工作的效率、质量和成效将有质的飞跃。

财务系统资产管理第6篇

关键词:erp;财务管理;应用

一、erp的概念及其深刻含义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系统化为管理思想,通过集成和整合企业组织内部及其供应商以及客户的数据与信息。为企业决策层及其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日益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要具体理解其深刻的含义,笔者认为必须从三个方面去把握:①从管理思想来看,erp理论是在mrp(manufacturing resourceplanning:制造资源规划)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是面向sc(supply chain:供应链)的管理思想,为企业的信息化集成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它的根本特点是将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综合平衡和充分考虑企业的资金、人力、生产设备、原材料、生产技术、时间和信息等各项资源,提倡最大限度的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②从管理系统的角度看,erp系统提出全面规划和集成一个企业分散在不同地方的所有子公司及其工厂的资源,协调不同地域的员工去进行团队合作,它是集成企业管理理念、基础数据、人力财力、业务流程、计算机软硬件等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③从软件产品的角度看,它是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管理软件产品,集成了gui(graphi c userinterfaeet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面向对象开发技术、开放式web系统技术、电子商务支持技术等信息技术。

二、erp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可能erp的子系统模块会有所不同,笔者列出的以下的几个子系统是一些基本的子系统。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erp财务管理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数据交换关系。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向财务管理模块传递企业员工的工资、福利、奖金等信息,用于工资的核算;生产管理模块向财务管理模块传递消耗的原材料、工时、水电费、产成品、在产品信息,用与计算产品成本,进行成本分析和核算。销售管理模块向财务模块传递销售合同数量、价格、销售发票、销售费用等数据。库存管理模块向财务模块传递出入库单据、盘点数据、主要形成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数量及金额等数据。采购管理模块向财务模块传递采购订单(其中包括采购数量、价格),可以形成用款计划,也可用于核对或监控采购价格、采购发票、采购入库单等等。技术管理模块向财务模块传递购买的商标、技术等无形资产信息。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向财务模块传递设备购买、损耗、处理等信息,用于固定资产的清查、折旧及处理。计划管理模块向财务模块传递预算信息,财务模块也要反馈信息回来,已确定现金流是否足够支撑。

三、erp在某路桥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实例

(一)实施erp前路桥公司财务管理现状

以某路桥公司的财务管理为例,实施erp之前,公司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核算模式比较落后,表现在:公司的电算化管理照搬传统的财会流程,其作用发挥不充分,缺乏有效、健全的财务管理手段,侧重于事后核算,在利用会计核算信息用于公司决策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为财务管理提供事先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等功能。2、财务信息比较分散,表现在;公司的下属子公司独立核算,信息收集与集成、用于分析决策比较困难,财务管理体现为静态性与事后性。3、资金管理分散,体现在;资金的流向、流量等不及时、不全面、不明确,无法掌握资金的动态信息,资金安全问题存在隐患。4、预算管理困难,表现在:缺少战略目标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体系;5、业务管理失控,表现在:公司总部不能及时、准确的获得各分公司核算信息,导致集团难以控制各分公司的业务状况。另外还存在的问题是:财务分析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脱钩,缺乏完整性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归结到一起,就是没有将erp系统应用于公司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与公司的其他方面的管理模块如生产管理模块、采购管理模块等集成性不强。

(二)公司需求分析与erp软件的选择

该路桥公司的对财务管理的需求简单描述如下:①急需统一规范该路桥公司的做帐制度与科目体系;②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收集、汇总公司内部的各种财务、统计报表,并且能够自动进行部分公司内部的损益抵减,按不同的行业分类、按不同的上报对象等快速生成多种组合方式的合并报表;③在集中式管理的基础上,一方面嫩够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司内部往来对账的功能,有助于加强公司内部往来管理,提供清晰的内部往来账目信息;另外一方面是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分公司的基础数据,进行各类管理分析报表统计,以获得及时、准确、全面的财务业务信息,快速做出相应决策。④能够加强公司的预算管理,从事后的核算转变成全面管理、控制与优化。

通过对公司上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软件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稳定性与易用性方面,我们选择oracle财务系统作为该路桥公司的erp管理软件。因为oracle erp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持技术,它具有按照会计准则、基于流程控制进行细分的会计过程分割及严格的操作步骤,在windows环境下多种多样且不断更新的支持工具与excel配合下的便捷的财务数据处理等优点。并且oracle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具有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撑,能实施erp系统的所有模块。最终定制的适合该路桥公司的erp系统的模块包括:总帐、应付、应收、现金管理、固定资产、库存、采购、订单管理等模块,基本涵盖了上文所述的各子系统模块的功能。

(三)erp系统在该公司的应用过程

分三步进行:1、公司财务基础应用阶段。这一阶段重点解决的是集团总部的管理需求,同时兼顾分公司的基础财务核算需求。从应用范围上看,主要包括在公司总部财务和分公司财务两个层次部门上应用,erp系统主要由以下子系统构成:总帐系统、报表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收系统、财务分析系统、合并报表系统、合并帐务系统、现金流系统等。2、分公司业务扩展应用阶段。这一阶段继续巩固信息化成果,完善公司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分公司内实施财务业务的一体化,是公司总部获取的数据更准确及时。这一阶段还能兼顾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应用等需求。这一阶段的产品子系统包括:标准帐务系统、供应链系统、采购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组织规划系统、考勤管理系统、薪酬设计与核算系统、福利保障系统等。3、公司全面深入应用阶段。这一阶段解决的是公司总部和分公司高层的管理需求,同时将公司的预算管理更进一步深入。这一阶段的系统主要包括:公司财务系统、预算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和ceo平台系统。

四、结束语

实施erp软件之后,该路桥公司的财务管理状况发生了可喜变化,主要包括:财务核算、管理会计和决策支持等层次的功能得到具体实现,实现了财务的精细化管理,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了科学、准确地财务数据。

参考文献:

[1]罗鸿 erp原理·设计·实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财务系统资产管理第7篇

关键词:资金流;价值链;erp(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

一、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不断循环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一种科学管理思想的计算机实现,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物料需求计划(mrp)时代和制造资源计划 (mrpⅱ)时代。20世纪90年代,一种面向企业所有资源管理的思想开始提出,从而管理模式由mrpⅱ(制造资源规划)进入erp时代。erp的管理理念是将产品研发与设计、作业控制、生产计划、投入品采购、市场营销、销售、库存(投入品、半成品、成品)、财务和人事等方面进行集成优化的管理,各部分有机地形成不同的管理模块。erp系统不是将各模块机械地适应于企业现有流程,要求在模块运行中对企业流程不合理部分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并可能导致组织机构的重新设计和业务流程的重组。

企业管理模式一般表现为三个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不断循环, 财务管理主要是指企业的资金管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下,资金流是物流和信息流的核心。这是因为:(1)传统企业的物流从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的采购开始,经过机器设备的添置调试以及生产人员的到位和生产制造等,直至生产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并实现销售的实物流,都可以借助于会计的货币计量形式加以反映,企业的物流就在财务看来转换成了资金流;如果物流所反映的资金流流转不畅,就意味着物流存在着问题。(2)资金流是从股东投资和外部借入开始,经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行为,最后卖出产品,输出劳务,收回资金的资金循环流转;财务目标是最直接体现企业终结目标的。因为企业财务目标是通过价值的角度来反映企业目标的,其基本特性可以概括为终结性和综合性,企业其他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依赖于财务目标的,反过来这些目标作用于财务目标。(3)信息流是企业资金流和物流活动对应记载的数据流和相应加工而成,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能够动态地反映企业从筹资、投资、采购设备和材料、制造产品、销售产品、分配利润等基本经营活动和经济行为。企业信息沟通系统是企业的神经网络,应该包括自上而下的沟通管道,还应有由下向上的交流渠道,以及企业内部横向的以及对外界的信息沟通管道。企业会计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计系统通过为企业提供成本信息、营运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等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企业应加强会计系统及其他方面的信息沟通体系的建设。事实上,一个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的物流和资金流、信息流均应该有相应的管理部门,组织的终极目标也就是他们如何通过这三个流的有效管理去获取企业价值最大化(最满意的利润),这就集中体现了资金流管理的核心地位。

二、erp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如何实现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有效集成。

erp(企业资源计划)是信息时代企业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的一整套经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因此,对企业而言,它不仅仅是一套软件的运用,更多的是管理思想和理念的结晶和体现。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供需链管理。它是在mrpⅱ(制造资源规划)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其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联接的供需链,并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基于价值管理的要求,企业可对内部供需链上的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成本控制、经营风险与投资、决策支持、实验室 / 配方、人力资源等有效地进行管理,从管理范围和深度上为企业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和工具。供需链按原文supply chain直译是“供应链”,但实质上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含有“供”与“需”两方面的双重含义, “供”与“需”总是相对而言、相伴而生的,国外也称demand/supply chain。作为供应系统,通常是指logistics(后勤体系)的内容,后勤体系是“从采购到销售”,而供需链是“从需求市场到供应市场”。

1. 财务电算化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许多企业在价值管理中都采用了计算机。通过财务电算化来强化财务管理功能,而其间,企业的大多数财务电算化的功能仅表现在于以键盘操作代替了帐簿填写,实现了财务数据的简单统计和查询。企业财务管理的价值管理功能与业务管理并未实现有效的结合。其管理模式如图1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司财务部只是单向地反映了由业务部门向财务部门传递的信息,从供需链角度考察,传统的财务电算化使得企业财务部门只是企业业务流程的需求方,财务信息难以从及时地反馈回业务部门,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务信息流和企业业务流的动态沟通反馈机制,这往往造成:管理部门各自形成的信息都是孤岛,沟展速度缓慢,没有效率,更不说上系统性。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在作出决策时,缺乏必要的价值信息作为决策支持;同时,财务人员认为业务部门发生具体业务行为发生时,没有价值观念,增加了企业的营运成本。

2. erp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企业实施erp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实质就日常业务处理而言,是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成为相互间的信息系统的供求方,是运用信息技术将企业内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集成,实现企业内部的生产、库存、经营、供销等业务与财务的互动管理,把实物形态的物资流动直接转换为价值形态的资金流动,保证业务和财务信息的交互协同。使其协调动作,从而实现整个系统工作绩效最优。

从图2中可以看出,erp是一个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高度集成的系统。对于企业而言,传统上的企业的管理信息包括由上向下流动信息和从由下往上流动信息,前者的信息流动是指信息从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的信息汇总过程,后者的信息流动实质上也就是企业对战略、目标、方向的分解过程。erp的实施,增加了信息的水平流动,带来了信息在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处于系统中心地位的财务人员,能够通过财务对业务物流的处理过程,进行全面适时的价值反映和监控。在erp环境下,财务信息不再是一些简单的数字符号,它确切地提供了业务部门物流价值的实际产生和流转过程,是企业实现价值管理的基础。另一方面,erp可以带来的高效率的信息传递,有利于企业实现动态的价值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具体业务处理中出现的价值差异,保证价值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增加了企业管理信息格式规范化、传递渠道固定化以及预警提醒功能。

财务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企业的一种资金流量的管理,因为企业资金流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综合的运营质量和经济效果。erp环境下,财务人员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原料过量与停工待料现象、产品积压现象及销售环节的呆帐现象,及时解决浪费问题,及时暴露管理瓶颈,解决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财务管理仅限于事后核算而无事前和过程控制的问题。例如,以制造电器元件、成套电气设备的广州白云电器设备厂,1998年开始实施erp和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经过两年多的开发、实施和投入,系统运作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原来人工翻找零配件、图纸常常要数小时,将有关信息纳入系统并实现共享后,图纸的调用缩短到几秒,零配件消灭了非必要库存。同时,资金周转、采购周期、产品设计周期大大缩短,交单速度比竞争对手平均高了30%~40%。

3. erp实施后的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

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供需链管理系统的一个环节,erp的实施,改进了企业内部的供需链系统,有效地实现了企业内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企业的价值链结构转变成以财务为中心,业务为主体,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效合成的环状体系,企业的财务管理呈现出以下重要的经济特征:

第一,企业财务管理以价值管理为导向。

在企业实施erp系统后,管理者可以将企业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营销、配送和售后服务等职能看作一个价值链,产品通过整个过程的流动,体现出其附加价值。价值链被视为一个整体,借助于财务管理系统,管理者能够控制着整个价值流的总成本。企业价值流的体现主要通过财务管理系统表现。erp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块,能够方便地查询公司的成本构成和各种影响因素,确认物流流程中各项可降低成本的高价值活动,为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决策依据。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主要通过制定标准(standards)、预算(budgets)和分析差异(variances)的方法进行经营管理,解释经营结果。在此基础上,财务管理还将实施co(controlling)模块以全面提升企业决策水平。

erp环境下财务管理以价值管理为导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贯彻并强化成本控制职能。我们知道,erp是由mrpⅱ(制造资源规划)发展而来。mrpⅱ主要是面向企业产品制造成本的控制,即控制用来制造产品的所有资源的成本,mrpⅱ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出发,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把企业各种制造资源和产、供、销、财务各个环节实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调整,使他们在生产经营过程得以协调有序,充分发挥作用,其最终目的是:既要连续均衡地进行生产又要根据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物料的库存量,各环节均能并行主产,消除生产过程中一切无效的劳动和制造资源,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mrpⅱ控制的制造成本仅仅是价值链的中间一个环节。erp系统提出产品完全成本的概念,产品完全成本在这里是指产品整个价值流上使用的全部资源的成本,包括研究与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市场开拓、销售及售后服务。 由于erp财务管理模块有效地实现了各种数据的集成,这就为企业统一规划企业内部的各项活动,促进推行组织战略的活动进行管理,消除非增值的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erp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另一个特征就是,财务计划更具全面性。erp环境下产品基础数据子系统、材料采购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生产计划子系统、车间管理子系统和销售子系统,相关的各子系统都可以通过财务子系统将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资金需求计划管理中,采购请求的产生代表了未来在某个时点潜在的资金需求,采购订单的建立代表了对资金的实际需求。其次,系统为计划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提供了持续监控的控制报告体系。例如,在费用管理中,系统可对每个成本中心、每个费用项目在某一特定的期间的发生额作出计划,并能随时以报表的形式对计划与实际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考核,改变了以前划而不管的状况。

第二,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是一种面向企业业务流程适时的财务处理和报告系统。

erp管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企业财务系统必须适时地反映企业业务流程中的价值产生并发生价值流转的所有环节,在erp系统中业务流程的物流与财务系统的价值流是同步的,事实上,财务系统与业务流程已经成为供需链的有机的组成部分,财务信息系统区别于传统的从会计数据中选择简单加工成财务信息的做法,借助erp平台企业有效地扩大了财务信息的采集面,提高信息的加工程度,做到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相结合,会计信息和生产、销售信息相结合,原始信息和加工了的信息相结合,实现物流和财务信息流的有机统一。erp环境下建立的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建立企业全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的前后台管理、库存控制和资金流向控制等;由于实现了价值流与业务流的互动与集成,管理者借助于财务管理适时的内部财务报告体系和已经建立企业财务综合分析数据库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反馈包括财务预算在内的企业各项预算的执行情况,把握并不断地反映企业动态变化趋势,直观表白企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预算执行情况,对照有关指标的最大允许范围,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超前提出财务建议,使财务管理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提高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三,erp环境下财务管理系统有助于企业价值增值链的形成。

传统的企业,其价值链的表现从生产的来料、加工到销售构成了一个主价值链。随着电子商务的渗透和普及,企业的环境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如果企业仍然基于全能型的发展模式,象过去那样大而全,什么东西都从头干,自己干,将很难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现在更多的是在全球范围内优选合作伙伴。企业对外部的依赖度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不仅是一个内部管理的问题,还有外部供应链的问题。搞好供应链对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erp的实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思路,由于实现了产、销、存一体化和信息的高度集成系统。这就使企业各方面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可以实现最有效地利用,使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得到合理配置,而erp中的财务管理系统的实施为企业提供了分析增值过程的工具。有利于企业价值增值链的形成和增强了企业的整体实力。

erp实施中财务流程的一个特点是规范和透明,例如企在业财务的销售模块中,企业的每一张销售定单都伴随着一份清晰的单据流程。财务流程可以清晰地显示销售业务的全过程,从定单的创建、产品拣配、销售开发票到财务收款。其中在拣配时,系统按照物料的标准价格结转销售成本,在开票时系统自动按定单中的销售价格记帐收入,每一笔销售业务为企业创造的边际利润一目了然。这就为企业分析价值链提供了数据基础。

参考文献:

1.interdependenceandcontroversyingroupdecision making:antecedentsto effective self- managing teams.organizational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1998.

2.harland c.supplychainoperationperformanceroles.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1997.

财务系统资产管理第8篇

关键词 ERP系统 供电企业 财务管理 资金核算

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上的创新改革是新时代需求下的产物,为了使供电企业符合国家体制改革,将ERP系统应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是必然结果,这样使企业的信息得到传递共享。在新的技术发展下,采用新型的管理系统,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资产得到最大程度使用,提高供电企业的效益。

一、ERP的概念

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它通过一种系统对企业资源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共享资源,使企业更好地运营。ERP是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整理和传递,使企业资源在科学的计划下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ERP系统处理了大量的信息,是一种对企业管理非常有效的实用工具,通过收集广泛的管理理念,增强企业各部门的管理能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二、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内容

(一)创新资金管理

现如今全球经济文化稳定发展,我国供电企业应适应发展潮流,在管理方面进行改进创新,供电企业在财务方面首先要对资金进行科学管理。因为近几年科技发展迅速,所以在更新升级电力企业的设备资源时将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随着企业改革工作的展开,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企业管理标准,为实现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创造条件。对企业资金的管理要不断创新,首先供电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再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形,综合得出整个供电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使企业工作执行的紧密有序。然后筹备企业资金,规划资金的安排用处,根据预算资金来设计企业接下来的工作任务,完成工作得到收益,偿还筹借来的企业资金。最后对企业的两大部分财务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分别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这两部分资产有本质上的区别,应该结合各自不同的特征,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降低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使它持久稳定发展。

(二)改革成本管理

如果说创新资金管理是供电企业的首要任务,那么成本管理则是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前提条件。成本管理包括整个企业的很多部分,企业通过成本的波动而改革发展方向,对总体有着决定性作用,供电企业要不断完善成本管理体系,使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更加科学合理,从而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使成本管理更加符合供电企业的财务标准。

(三)收益管理

供电企业的收益是从所有用电的国民中收取的,包括个人用电和工商业用电,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供电企业为顺应新时展的需求,也做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对供电企业收入利润实行新型的管理方式。在满足国家对电力企业的管理准则下,控制企业的收益效果,使收入与成本统一,有助于供电企业的全面发展,实行收益管理使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三、ERP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近年来,供电企业基础建设投资量庞大,所以供电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应该做出一种新型的改革,将ERP系统应用于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是必然的,并符合企业持久发展战略。供电企业应用ERP来解决企业财务管理所涉及到的巨大资产,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主要作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准企业成本的核算

企业成本要想达到精细化管理,要先将企业工作进行总体概括,大致上制定一个项目标准,涵盖企业各部门的开展项目,为接下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创造条件。然后将制定的项目大纲逐一的精细划分,将项目的每一组成部分都做精细的分析,使项目结构更加符合标准。ERP系统可以使供电企业在成本核算时更加精准,保障企业的资金成本。

(二)增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能力

ERP系统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解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排除财务报表与实际资产不统一的难点,利用科学的技术设备管理资产。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对固定资产进行实时监控,更加方便快捷地为各部门提供资金保证,同时ERP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分析企业固定资产,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并节省了人力资源。固定资产与供电企业的各项工作通过系统配合相关信息,使企业工作任务与企业资产协调发展。

四、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ERP的改进

(一)提高ERP系统的实际应用水平

虽然将ERP应用于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是必然趋势,但如何应用也是一大难题,为保证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高效实行,将ERP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完善优化到最大限度,使系统本身不存在漏洞,再加强工作人员对系统的实际操作能力,再通过职工培训,在短时间内掌握ERP系统的操作过程。提高工作人员对ERP系统的适应性,从而加大ERP系统的使用效率,也使工作人员掌握学到了一门现代化技术,实现个人价值。

(二)加强供电企业业务交流

无论何时交流沟通都是人类世界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与供电企业进行业务交流,学习竞争对手的优秀经验,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注重合作的优势,扩大员工的知识面,相互协助实现共同发展,取长补短,培养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素质较高的综合型人才。

(三)逐步完善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将ERP系统运用于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可以帮助供电企业共同完善电力企业管理机制,利用先进的科技产品,建立精细化管理结构,使实际工作完成的过程更加顺畅。将ERP系统对数据的处理进行合理化的整理,收集出来重要的信息,为企业工作分析提供条件。将信息经由互联网传播到使用处,而且在整理财务信息时,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更加现实立体的掌控财务现状,降低企业财产风险,提高企业资产利用率,逐步完善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深化ERP系统的应用。

五、结语

我国进行电力体制改革的执行方式还不够完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着诸多困难,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来克服它,加强执行力度,增强ERP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向先进化发展,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为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

[作者简介:肖玉,会计学硕士,201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电力公司盐城供电公司集体资产运营中心财务部总账会计。]

参考文献

[1] 罗羿.探析ERP背景下的供电企业财务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4(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