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网络规划的定义

网络规划的定义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30 10:17:10

网络规划的定义

网络规划的定义第1篇

关键词:搭接网络 施工进度 风险 工序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中,经常用搭接施工网络来描述其进度。因此,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风险,就需要探讨搭接施工网络风险的计算问题。施工进度风险是指实际工期超过规定或计划工期的概率。MC(Monte Carlo)方法被用于计算双代号网络或单代号网络施工进度风险[1,2],当然,根据搭接施工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公式[3],也可用MC方法计算搭接施工网络进度风险。MC方法存在计算大型施工网络计划风险所用时间长、计算施工网络时间参数较为复杂等的局限性[4]。许多学者在经典PERT(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方法的基础上,探讨双代号网络计划的解析计算方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5,6],但这些成果并不适用于搭接施工网络。因此,本文拟对搭接施工网络进度风险计算作一探讨。

1 搭接施工网络风险计算模型

1.1 时距工序 搭接施工网络计划中相邻工序的搭接关系常用时距来表达。设有这样一道工序,其连接搭接施工网络相邻两工序,使相邻两工序分别与这一道工序为衔接关系,且该工序的持续时间为原相邻两工序的时距,则称该工序为时距工序。时距工序只消耗时间而不消耗其他资源。

引进时距工序后,只需将搭接网络中相邻工序的搭接关系处理为双代号或单代号网络中的衔接关系,即可得广义双代号或单代号网络进度计划。

1.2 搭接关系处理和广义双代号网络 搭接网络的基本搭接关系有4种:从开始到开始(STS),从开始到完成(STF),从完成到开始(FTS),从完成到完成(FTF)。另有两种混合搭接关系:STS与FTF的混合搭接;STF与FTS的混合搭接。混合搭接要求同时满足两种搭接条件。

工序I到工序J存在的各种搭接关系,如表1。该表中的t、t1和t2分别是各种搭接关系的时距。引进时距工序后,各种不同的搭接关系可转化为衔接关系,并可得到广义双代号网络图,如表1。

在广义双代号网络图中,包括常规施工工序、一般的虚工序和时距工序。常规施工工序既消耗时间,也消耗其他资源;一般的虚工序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其他资源;时距工序则仅消耗时间,但不消耗其他资源。当广义双代号网络中的常规施工工序和时距工序具有不确定性时,即为广义PERT网络。

2 广义PERT网络中时距工序持续时间分析

将搭接网络转换成广义PERT网络后,广义PERT网络中的时距工序和其它工序在属性上主要差别在于时距工序不消耗资源,在其他方面没有本质的区别。时距工序的持续时间在实际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确定型和不确定型两种情况。

表1 各种搭接关系处理

搭接关系名称

搭接关系示意图

广义双代号网络图

STS

STF

FTS

FTF

STS

FTF

STF

FTS

网络规划的定义第2篇

摘要 CDMA网络的覆盖、容量和质量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制约的,从而导致了网络覆盖规划的复杂性。针对CDMA网络覆盖的复杂特点,对网络规划中的覆盖分析做了详细的研究,在仿真关键参数导频强度设置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最后在U-NET仿真系统中对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实验证明当网络负荷增加到设计负荷时,仍然不用对网络进行大量的调整,网络也不会出现覆盖空洞,用户依然能够比较正常地进行通话,保证网络质量。

关键词 网络规划 覆盖分析 链路参数 仿真参数

1 引言

网络覆盖分析是网络规划中的重要步骤,也是衡量一个网络优劣的关键。CDMA网络的覆盖、容量和质量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制约的,从而导致了网络覆盖规划的复杂性[1]。覆盖分析最重要是要进行链路预算,并且链路预算参数的取值同实际相符,才能得到正确的路径损耗[2]。其次必须进行规划区域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选择正确的传播模型得到实际的小区覆盖范围。在得到的小区范围内进行业务建模和业务预测,计算出覆盖范围内的小区容量需求,可以判断是覆盖受限还是容量受限,最后确定小区的覆盖范围。

本文研究了CDMA网络规划仿真系统,该系统能模拟CDMA网络的调节机制,通过前反向链路的功率控制自行调节将干扰最小化,实现网络容量的最大化和覆盖的最优化。文章对CDMA网络规划的关键参数提出了新的方法,分析了仿真结果并做了分析比较。实验证明当网络负荷增加到设计负荷时,仍然不用对网络进行大量的RF调整,网络也不会出现覆盖空洞,用户依然能够比较正常地进行通话,并保证网络质量。

2 覆盖分析基本方法

覆盖分析一般分三步进行:调查并对覆盖区域进行区分;进行链路预算;选择传播模型;结合要覆盖区域的容量需求得出网络覆盖范围。

2.1 规划区域划分

在实际的网络建设中,要基于市场需求,考虑今后的用户发展和投资效益,制定合适的覆盖目标。不同的覆盖区域有不同的覆盖策略和要求,所以首先对覆盖区域进行分类。

根据无线传播环境可分为密集市区、市区、郊区(乡镇)和农村(开阔地)四大类。密集市区:建筑物的平均高度或者平均密度明显高于城市内建筑物,地形相对平坦,中高层建筑可能较多。市区:城市内具有建筑物平均高度和平均密度区域,或者经济较发达、有较多建筑物的城镇。郊区(乡镇):城市边缘地区,建筑物较稀疏以低层建筑为主或经济一般、有一定建筑物的小镇。农村(开阔地):孤立村庄或者管理区,区内建筑物较少,或成片的开阔地,或者交通干线。

除了上述四大基本区域类型外,还有山地、林区、湖泊、海面、岛屿等特殊地形,由于各种地形的无线传输环境千差万别,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3]。

2.2 链路预算

链路预算:对通信链路中的增益与损耗进行核算。即计算在一个呼叫连接中、保持一定呼叫质量下,链路所允许的最大传播损耗,从而结合传播模型确定给定地区小区的覆盖范围。链路预算是覆盖分析的核心步骤,通过链路预算考虑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之间的传播损害差异,在前向和反向两个方向上,很显然实际的覆盖范围应由覆盖较差的一方决定。不同的覆盖范围将造成系统性能的下降,还可能使实际覆盖小区与预期规划不一致。因此,一个优良的系统应在设计时就要做好链路预算,使覆盖区内的反向信号与前向信号达到平衡。

链路预算为有效分配有效无线资源、合理进行网络规划提供依据,在CDMA无线设计时,对前向链路预算进行估算意义不大,原因是前向链路预算不可预测因素较多,而在反向链路预算中,各种因素或为已知或可准确估计,因此结果较为可靠。一般来讲CDMA系统主要是反向受限,计算反向链路更有实际意义[4]。

2.3 传播模型的选择

传播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移动通信网小区规划的基础。可以说传播模型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小区规划是否合理,运营商是否以比较经济合理的投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的无线传播环境千差万别,传播模型也会存在较大差异,一个优秀的移动无线传播模型要具有能够根据不同的特征地貌轮廓,像平原、丘陵、山谷等,或者是不同的人造环境,例如开阔地、郊区、市区等,做出适当的调整。

3 仿真关键参数设置

为了进一步分析规划阶段给出的相应配置的无线性能,需要特定的CDMA网络规划工具对规划结果进行评估。对CDMA这样的复杂系统,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制约,理论上的覆盖预测值往往误差较大,而采用系统仿真,则能够通过模拟系统工作过程,得到更加精确的满足容量需求的覆盖结果,从而合理估计网络规模和投资规模,指导运营商在容量、覆盖、质量三者间寻求最佳点。华为的U-Net仿真系统能仿真这个网络的调节机制[6]。

本文采用仿真的方法对网络规划的覆盖进行分析。在仿真关键参数导频强度的设置上提出了一些方法。

3.1 导频信号强度Ec/Io概述

Ec/Io:这是一个反映手机端当前接收的导频信号(Pilot)的水平[2]。手机开机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搜索导频信号,如果搜索不到有用的导频信号,手机就无法正确识别网络。很多时候,手机经常会处在很多基站重叠覆盖的区域,也就是有很多导频的区域。各个导频之间也会相互干扰,形成导频污染。Ec表示手机当前接收到的可用导频信号强度,Io表示手机当前所接收到的所有信号(有用信号+干扰信号)强度。所以,Ec/Io就表明手机当前所接收到的有用信号占所有信号的比例。反映了手机在这一点上多路导频信号的整体覆盖水平。Ec/Io越大,说明有用信号的比例越大[5]。

在某一点上Ec/Io大,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Ec很大,在这里占据主导水平,另一种是Ec不大,但是Io很小,也就是说这里来自其他基站的杂乱导频信号很少,所以Ec/Io也可以较大。后一种情况属于弱覆盖区域,因为Ec小,Io也小,所以RSSI也小,所以也可能出现掉话的情况。

在某一点上Ec/Io小,也有两种可能,一是Ec小,RSSI也小,这也是弱覆盖区域。另一种是Ec小,RSSI却不小,这说明了Io也就是总强度信号并不差。这种情况经常是BSC切换数据配置出了问题,没有将附近较强的导频信号加入相邻小区表,所以手机不能识别附近的强导频信号,将其作为一种干扰信号处理。 

3.2 小区边缘导频信号强度设置

网络的覆盖规划通常是在建设前期,通过一定技术方法预测未来的网络覆盖能否满足容量需求。本文首先考虑网络规划在空载时设置的导频强度,通过工程容量设置,计算证明在后期的网络发展阶段能满足用户需求。

在系统空载时取不同导频比例,地物损耗取值在0~25dB之间变化的情况时,覆盖规划标准Ec/Io值变化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在规划中的网络空载期,当我们在覆盖区域测试时只要地物损耗小于15dB时,应该取的覆盖标准应该为-7dB。当基站与测试地点之间的地物损耗大于15dB时,小区边缘的导频强度恶化的速度加快。

规划时用75%反向负荷,计算出小区边缘导频如表1所示:

以上的计算以及分析给出了一个预测网络覆盖性能的一个依据,在规划时期进行室外测试时,测试地点与基站天线之间的地物损耗小于15dB时,通过天馈调整只要保证小区边缘Ec/Io接近-7dB左右,这样就可保证当网络容量增加到设计容量时,既不用对网络进行大量的RF调整,也能保证网络质量,从而可以大大减轻以后优化工作的强度。

4 建立仿真

对仿真参数分析后必须建立仿真论证。网络仿真的意义首先在于对运营商网络建设的工程指导作用。作为必要的输入条件,通常需要获取被规划区域的无线传播环境、基站参数(站址站型;馈线型号及长度;天线型号、方位角、下倾角、挂高;信道元素数据、发射机设备参数等)、传播模型、话务模型等信息,其中以话务模型的建立尤为关键。这些输入参数越精确,对提高规划结果的可信度越有利。

4.1 建立话务模型

CDMA网络,业务覆盖范围取决于前向和反向链路空中接口的话务,因此话务建模对研究网络的覆盖有很大的意义,话务建模的逻辑图如图3所示。

业务类型:共有Voice,1X-Data EV-DO三种,在系统中根据不同业务类型设置上下行编码因子,上行信道各种速率的概率,人体损耗等,根据系统默认设置。

手机终端:UNet仿真系统默认有RC1-RC5,EVDO_HAT六种,RC1,RC2用于语音业务,RC3-RC5用于1xRTT语音和数据业务,EVDO_HAT用于DO业务。根据系统默认设置手机的最大最小发射功率,天线增益,噪声系数。

移动类型:50km/h,90km/h,Pedestrian三种,根据用户不同的移动类型设置一下三个值:T-add:扇区成为手机终端的最优服务小区所需的最小EC/IO;T-Drop:扇区离开手机的EC/IO;Min EC/NT:上行最小EC/NT值。

用户行为:分为普通用户和繁忙用户,设置不同类型用户的ERL。

话务环境:在系统中根据地域环境设置四种不同的话务环境Dense Urban,Urban,Suburban,Rural。仿真时根据不同的话务环境分配数量不同的用户密度。

本文根据实际工程从某地市网管得到的数据设置话务模型参数,网络数据如表2所示:

4.2 仿真流程

在仿真操作中,首先如上所述输入必要的仿真条件,然后在电子地图上用不同的多边形划分不同类型的规划区域,如密集城区、一般城区、郊区、农村,通过计算输入规划区各种业务的话务量,并将相应数量的各种业务终端按一定的权重撒入规划区的各种地物之上,即可开始迭代仿真。最终输出运营商所关注的各种网络性能指标,如覆盖范围和覆盖概率、导频污染情况等。由于有详实的仿真结果数据做参考,这样使运营商能全面、透彻地了解未来网络的运营质量,从而针对性地开展建网工作。

U-Net系统是根据Monte-Carlo算法进行仿真的,根据话务地图中的手机用户数量和密度,随机地在地图上分配用户的位置及用户行为,然后对收敛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收敛则完成一次仿真,否则重新分配用户,直到收敛为止,如图4所示。

5 仿真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仿真技术参数设置新方法,从小区覆盖导频强度和小区边缘覆盖率两个方面进行仿真论证。

5.1 小区覆盖导频强度分析

某市的小区覆盖导频强度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接收导频Ec/Io反应出网络在空载阶段和达到设计负荷阶段下的覆盖质量和干扰水平。本文采用的网络负载因子为75%。

在实际工程仿真中,我们取空载时小区边缘的导频强度的覆盖标准应该为-7dB,从表3中看出网络规划空载期的导频强度大于-7dB达到97.6%以上,这时可以认为网络调整好了。根据网络建设需求,在网络达到设计负荷阶段要求在网络达到设计负荷阶段Ec/Io高于-12dB的区域占总规划区域的95%以上。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接收导频的Ec/Io高于-12dB的区域占总规划区域的98.7%,没有出现覆盖空洞,满足网络需求。

5.2 小区边缘覆盖分析

某市的小区边缘反向覆盖仿真图如图6所示。

决定覆盖质量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小区边缘覆盖率,定义为:在小区边缘接收信号大于接收门限的百分比。本文中的小区边缘的定义:小区负荷达到规划时预期的负荷时,由前反向受限方确定的覆盖半径处。

在实际工程仿真设置中,空载时我们要求小区边缘的最低Ec/Io为-7dB,网络达到设计负荷时小区边缘要求的最低Ec/Io为-12dB,解调门限Eb/Nt根据不同的业务速率、移动性设置,对于IS-95的9.6kbit/s语音方案,7dB是一个业界公认的值[7]。从表3中看出网络规划阶段空载期的小区边缘覆盖率大于70%的地区达到99.3%以上 ,这时可以认为网络调整好了。在网络达到设计负荷阶段,小区边缘覆盖要确保话务繁忙时的网络指标。根据网络建设需求,要求在网络达到设计负荷阶段小区边缘覆盖率高于70%的区域占总规划区域的95%以上。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小区边缘覆盖率高于70%的区域占总规划区域的98.1%,满足网络需求。

6 结论

由于CDMA技术自身所具备的诸多特性是互相关联和影响的,从而决定了无线网络的算法设计、网络规划各个阶段都需要于仿真技术做预测分析。本文针对CDMA网络覆盖的复杂特点,对网络的规划中的覆盖分析做了详细的研究,在仿真关键参数核心步骤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最后在U-NET仿真系统中对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实验证明当网络负荷增加到设计负荷时,仍然不用对网络进行大量的RF调整,网络也不会出现覆盖空洞,用户依然能够比较正常地进行通话保证网络质量。通过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满足预计网络容量下的覆盖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红亮,陈岩,袁旭明. CDMA网络覆盖问题及优化措施探讨[J].广东通信技术,200701.

[2] Kyong Il .Kim等. CDMA系统设计与优化[M].中国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3] 李志军. cdma2000 1x&EV-DO覆盖规划及方法分析[J].电信技术,2009年03期

[4] 康亦佳. cdma20001x反向链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 欧阳长征. CDMA1XEV_DOlunwnwang.com 网络规划研究[D].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网络规划的定义第3篇

【关键词】Excel;规划求解;最小生成树

物流点之间道路的选择,城市、企业内部网络线路铺设,自来水管路的布置,天然气管路的安放等等涉及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这些都可以用《运筹学》的知识来减少成本,优化线路。Excel的计算功能非常强大,利用Excel的“规划求解”功能求解最小生成树应用到上述方面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意义。

任意两点之间至少有一条边相连的网络图叫做连通图,一个不含圈的连通图称为树。根据树的性质,对于有m个点,n(n≥m)条边的网络图经过去边之后,最终得到m个点、m-1条边的树。如果对网络图各边赋权,则权数和最小的树称之为最小生成树。应用到生活当中则是线路最短、成本最小的网络图。在传统的运筹学里求解最小生成树有避圈法和破圈法,避圈法和破圈法对点和边较少的网络图求解最小生成树具有简单方便的优点。但在点和边较多的情况下,则避圈法和破圈法有些不知所措。Excel是常用的办公软件,它所含的“规划求解”附件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国内外学者也研究过利用Excel中的“规划求解”来求最小生成树,邱爽[1]曾借助Excel规划求解找寻最小生成树,但需要定义每个点的流入量、流出量、净流入量和流入流出合计量,对于复杂的网络图,很容易漏掉一些点的流入流出量。也有一些专门的软件可以求解最小生成树,但终究不如excel软件使用普遍。

对于一个网络图,每一条边都可能成为树的枝,最小生成树要求经过网络图里每一个节点,所以用excel求解最小生成树时首先需要将任意一点出发的每一条线路全部列举出来,而且还需要将反向的线路也列举出来。这在Excel中使用复制粘贴功能很容易实现。根据树的定义,连通图必须经过每一个节点,并且网络图里的边最多经过一次,这样就构成了规划求解的约束条件。现在以一个网络图为例来求解最小生成树。

有V1、V2、V3、V4、V5、V6、V7七个点构成如图1,各边权数如图所示,求最小生成树。

用Excel求解的基本步骤如图3所示:

1)列出所有正向和反向的边(以流入流出表示线段的首尾端点)。

2)列出各边的权数。

3)O置0-1变量(0代表不经过这条边,1则代表经过这条边)。

4)列出所有节点。

5)利用Excel中“sumif”函数对各节点进行有条件求和。

6)设置目标函数为权数与变量乘积后求和。

7)所有的边最多只能走一次。

8)运行“规划求解”得到最优解。

9)根据最优解画出网络图,去除多余的那一条边。

运行“规划求解”,具体参数如图4。

由于在参数设定中不能直接设置去除哪一条边,所以规划求解得到的最优解是m个点,m条边的图形,形成了一个圈。我们还需要将圈里的最长边去除,最终得到最小生成树。根据excel中求得的最优解得到如图5所示的连接图,其中V2,V3,V7形成了一个圈,不符合树的定义,需要将这个圈里最长边V2V3除掉,得到最小树的解为72-15=57,与人工计算得到的解完全一致。

网络规划的定义第4篇

关键词:IP地址DHCPNAT路由器

中图分类号:TP39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3-0000-00

1、IP地址规划的重要性

IP 地址的合理规划是网络设计的重要环节,企业网络必须对IP 地址进行统一规划才能得到有效实施。IP地址的规划与设计,影响到网络的性能、扩展和管理,也必将影响到网络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如何能够有效的规范网络IP 地址和管理IP地址,并且能够有效的节约网络地址资源,也包含企业的经济资源,是目前企业网络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Internet 和 IP 相关技术经历了快速发展。最初的网络设计没有预料到 Internet 的普及速度如此之快,网络主机的数目激增,是无法预料的。IP 地址可用数量正在快速耗尽,为了解决内部IP 地址短缺和有效的节约公有IP 地址问题,笔者提出了私有IP地址和网络地址转换 (NAT)两项网络服务有机结合的地址规划方案。

2、IP地址规划解决方案

为了有效的解决企业内部IP地址的短缺和管理问题,可在路由器或专用服务器上配置DHCP服务进行配置与管理。

DHCP服务器可以实现为每一个新接入的主机分配IP地址、子网掩码、缺省网关、DNS等参数。与静态配置IP 地址相比在管理的工作量上要减少很多,并且利用配置DHCP服务还能实现跨子网传播。

为了有效的节约公有IP地址,同时也为了节约企业支付WAN的经济负担,可在路由器或专用服务器上配置NAT服务进行配置与管理。

NAT 的应用,使得内部网络主机可借用合法的IP 地址来访问Internet资源。当请求的流量返回时,合法 IP 地址便可重新回收,以供内部主机的下一次 Internet 请求使用。有了 NAT,网络管理员只需设置一个或少数几个 IP 地址,便可通过路由器为主机提供服务,而不需要为加入网络的每台客户端提供唯一的 IP 地址。

3、IP 地址规划实施

本实例中将在RA路由器上配置DHCP服务和NAT服务。一台路由器为DHCP服务器,另一台路由器将DHCP申请转发到DHCP服务器,同时配置静态和动态NAT配置以及NAT 过载。

最佳做法是在全局配置模式中配置要排除的地址,然后创建 DHCP 池。ip dhcp pool 命令创建具有特定名称的地址池.必须配置可用地址,指定 DHCP 地址池的子网号码和掩码。使用 network 语句定义可用地址范围。还应使用 default-router 命令定义供客户端使用的默认网关或路由器。

任务一:配置DHCP服务器。

(1)定义 DHCP 在分配地址时的排除范围。这些地址通常是保留供路由器接口、交换机管理 IP 地址、服务器和本地网络打印机使用的静态地址。

RA(config)#ipdhcpexcluded-address172.16.10.1172.16.10.10

RA(config)#ipdhcpexcluded-address172.16.20.1172.16.20.10

(2)配置地址池的具体信息。

RA(cofnig)#ip dhcppool product

RA(dhcp-config)#network172.16.10.0255.255.255.0

RA(dhcp-config)#dns-server 172.16.40.2

RA(dhcp-config)#default-server 172.16.10.1

RA(cofnig)#ip dhcp poolsale

RA(dhcp-config)#network 192.168.11.0255.255.255.0

RA(dhcp-config)#dns-server 172.16.40.2

RA(dhcp-config)#default-server 172.16.20.1

在复杂的分层网络中,企业服务器通常是位于服务器群中。这些服务器可为客户端提供 DHCP、DNS、PROXY等服务。问题是,网络客户端与这些服务器通常并不在同一子网上。因此,客户端必须找到服务器才能接受服务。客户端经常使用广播消息寻找这些服务器。

本例中的DHCP等网络设备需依赖第2层广播才能起作用。当提供这些服务的设备与客户端不在同一子网上时,它们便不能接收到广播数据包。因为DHCP服务器与DCHP客户端不在同一子网上,所以应使用ip helper-address接口配置命令配置R1转发DHCP广播给DHCP服务器R2。必须在涉及的每个接口上配置此命令。

RB(config)#int f0/0

RB(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172.16.30.2

RB(config)#int f0/1

RB(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172.16.30.2

任务二:配置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

ISP使用静态路由到达RA以外的所有网络。不过,给ISP发送流量之前,RA将私有地址转换成公有地址。因此,必须以公有地址配置ISP,这些公有地址是RA上NAT配置的一部分。

ISP(CONFIG)#iproute219.168.200.240 255.255.255.240 s0/0/1

RA(config)#ip route0.0.0.0.00.0.0.0219.168.200.226

RA(config)#routerospf 1

RA(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originate

任务三:配置静态NAT。

使用 NAT 提供对 Internet 的访问。因此,DHCP 服务器分配动态 IP 地址给网络内部的设备,而启用 NAT 的路由器则保留一个或多个有效 Internet IP 地址供网络外部访问使用。当客户端发送数据包到网络外部时,NAT 将客户端的内部 IP 地址转换为外部地址。对于外部用户来说,所有进出网络的流量均具有相同 IP 地址,或者是来自同一地址池。

(1)静态映射公有IP地址到私有IP 址。

RA(config)#ipnatinsidesourcestatic172.16.40.254219.168.200.254

(2)指定内部和外部NAT接口。

RA(config)#ints0/0/1

RA(config-if)#ipnatoutside

RA(config-if)#intf0/0

RA(config-if)#ipnatinside

(3)利用地址池配置动态NAT定义全局地址池。

R2(config)#ipnat poolcompany-nat-pool219.168.200.241 219.168.200.246 netmask 255.255.255.248

(4)创建扩展访问控制列表,以便确定转换哪些内部地址。

RA(config)#ip access-list extendednat

RA(config-ext-nacl)#permitip 172.16.10.0 0.0.0.255any

RA(config-ext-nac)#permit ip 172.16.20.0 0.0.0.255any

(5)将地址池与访问列珠绑定,建立动态源地址转换

R2(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NAT poolmy-nat-pool

(6)NAT 过载。

NAT 过载可以将多个地址映射到一个或少数几个地址,因为每个私有地址也会用端口号加以跟踪。NAT 过载利用 Internet 上的服务器确保每个客户端会话使用不同的 TCP 端口号。当服务器返回响应时,源端口号决定路由器将数据包路由给客户端。它还会检查是否请求过传入的数据包,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话的安全性。

RA(config)#no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NAT poolcompany-nat-poolRA(config)#no ip nat pool my-nat-pool 209.165.200.241 109.165.200.246 netmask 255.255.255.248

配置与动态NAT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不是使用地址池,而是使用interface关键字来识别外部IP 地址。因此没有定义NAT池,利用overload关键字可以将端口号添加到转换中。已经配置ACL来确定转换哪些内部IP地址,并且已经指定哪些接口是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所以只需配置以下命令:

RA(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NATinterface s0/0/1overload

4、结语

IP地址规划是网络的第一步,也是网络管理的关键。为以后的网络故障排查和网络扩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达.网络组建(第二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网络规划的定义第5篇

关键词:新网络时代;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引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10-02

基金:本文是广西外国语学院2012年度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民办高校大学生生活学习科学引导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网络时代是指在最新的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相互结合基础上构建的宽带、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化电信网络的时代,就是网络普遍使用在办公、生活和各个领域的时代。近年来,无线网络与“微信”产生了,两者与智能手机的结合宣告了一个崭新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现如今,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已经无时不刻将人们与网络联结在一起,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众所周知的,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紧密渗透进人们生活、促进我们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而在大学生群体中,电脑、智能手机已经非常的普及,基本都人手一台,一打开即可进入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使用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普遍的学习和生活的方式,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一、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情况

网络的便利性,促进了大学生更加便捷、广泛地使用网络资源。经过对本校部分大学生的调查了解,在受访的学生中有98%的人每天都使用电脑或手机上网,93.5%的同学表示日常主要使用电脑上网,有80.6%的同学表示有时也使用手机上网,而在这些受访学生中,平均每人每天上网时长达到2.5个小时以上。

学生的上网的目的以娱乐为主,兼顾学习和交流。娱乐方面主要是看视频(电影、电视剧和其他娱乐节目)、查资料、交流、玩网络游戏等。调查分析,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最主要方式为查阅、下载学习资料及搜索、获取信息,分别占35.6%和39.7%;但从上网所花费在各方面内容的时间比例来看,大部分的学生上网大部分是为了娱乐,男生主要通过玩网络游戏的方式,女生主要是通过看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和聊天的形式,每天上网为了娱乐这部分的比例高达80%以上;选择利用网络与老师、朋友、同学互动交流的比例就只占11.2%。

可见,大学生利用网络来学习、帮助提升学业和职业素质的只是占少部分的比例,更多的学生使用网络偏向于打发时间或休闲娱乐。

二、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不良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网络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也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在网络的影响下,如今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有令人欢喜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令人担忧的,以广西外国语学院的大学生为例,具体来说,近几年来网络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部分学生的社会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模糊。受网上西方外来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相对于公立的许多高校来说,部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政治意识普遍淡薄一些;在道德价值取向上,一部分大学生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至上相悖,利己、金钱、物质享受正以种种隐性形式渗透到高校的各个角落。

2、部分大学生养成了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由于互联网对大学生具有无限的吸引力,部分大学生自我约束性比较差,不能自觉抵制网络的诱惑,从而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部分在校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都用在网络休闲娱乐上,一坐便是几个钟头,有的直到深夜两三点才入寝。甚至有的大学生不惜旷课、逃课而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互联网上,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沉浸与陨落在互联网内容之中不能自拔,导致经常旷课,挂科,甚至留级乃至退学,有的还患上“互联网上瘾症”等新型的精神性疾病或者“颈椎病”等身体疾病。

3、网络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孤僻、冷漠及其它心理问题。由于部分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时常感到迷茫,容易倾向躲在网络社会中寻找各种休闲娱乐方式打发时间,从而学生花在网络中的时间大大的增加,用于人际交往的时间大大减少,利于沟通情感的人际传播机会过多的被剥夺,这使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下降,心理有的可能趋向内向,有的将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不断降低,关系趋向于冷漠,甚至还导致人性道德观念和伦理道德素质的下降。

三、在新网络时代背景下引导大学生过好大学生活的对策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并学会利用网络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对待互联网,当代大学生应该善于分析网络的利与弊,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加以正确分析,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加强思想品德、伦理道德教育和理想主义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阶段是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提醒学生:要善于辨析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我们的思想文化渗透,上网过程中要谨防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信念、伦理道德受到侵蚀和消磨;并且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加以正确分析网络资源,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3、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以及正确的学习态度。大学生之所以感到迷茫,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树立清晰的或高远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从而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导致养成了学习不积极,纪律松散,容易受到其他事物影响的学习生活习惯。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正确的时间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坚定自己的理想,勤奋学习。

4、引导和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能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大学学习生活规划。经调查,不少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和将来的职业发展没有经过任何科学的规划,或规划不明确,导致盲目在跟从他人学习生活,严重影响了学生本人对未来发展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将来的生活和对社会的适应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制定大学生活规划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学生对其所规划的内容应进行认真思考和梳理,一般来说,大学生活规划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规划大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学习。由于大学的学习主要是以自学为主,学习方式跟以往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要在大一新生入校时马上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和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迅速找到一套适合自己并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对大学四年的学习进行总体的规划,根据自身情况和大学的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善于按照实际情况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学习规划,根据计划不断推进自己的学习。

(2)生活规划大学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搞好专业学习,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赖于学校内外各种有益活动的有效参与,所以首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要关注政治、关注社会、多参加相关的理论研讨会,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社团活动、文娱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活动、专业实习实践等活动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和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在此,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在网络背景下,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感情,包括亲情、友情、同学情,尤其是要学会处理好恋爱关系,让学生正确认识爱情,善于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失恋,不走进心理误区。

(3)职业生涯规划。首先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其次,要引导学生对大学四年的规划进行合理定位,一般来说,大学四年是有规律的:大一时,应注重对大学的认识和对专业的认识及未来职业的设想,大二时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大三时着重职业定向考虑,大四时着重择业或考研。整个大学四年应该是对职业目标不断探索、逐渐明确的过程,由此,到了大学毕业时,大学生基本能够准确定位,找到适合自己将来更长远的职业发展的目标,可以较快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引导学生加强自律和自我管理意识

大学生活是培养学生学会独立、学会自我管理的的一个过程,有部分民办高校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生活、学习等方面还是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学习和纪律上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强。高校学生管理者要引导学生培养独立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自觉遵守纪律,加强时间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有利于实现自己的学习生活规划目标。

此外,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创造各方面有利条件帮助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比如在学校层面,还可以定期开设法律教育讲座,加强学生法律意识,让学生更好地知法、懂法和守法;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矛盾调解室等,教会学生用智慧和理智解决心理问题或矛盾纠纷,及时使学生的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只有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关心与努力下,共同正确引导大学生,创造利于大学生成长的环境,才可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步科.浅议大学生如何规划大学生活[J].科技信息2011(23).

[2] 冉小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规划初探[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S1).

网络规划的定义第6篇

关键词: WLAN规划; 数据库; C#

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9-11-03

0 引言

无线局域网(WLAN)以高带宽和低成本的优势,正迅速成为除GSM/CDMA/LTE之外的第四大网络。目前,国内各电信运营商、企业和个人对WLAN的应用与日俱增,在“无线城市”和“智能城市”建设和应用中,Wi-Fi已成为手持设备无线接入的重要方式。预计未来三年中,仅仅电信级WLAN的热点建设,将有近千万个AP(Access Point)建成,2012年开始市场将以55%以上的速度增长。WLAN网络的急剧发展,势必推动其建设和维护的规范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因此WLAN规划、设计、监测和网优工具软件的市场需求是迫切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通过调研无线通信运营商、设备集成商、通信研究院、通信设计院以及相关高校,查阅大量无线网络规划方面的资料和文献,可以收集和总结出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产品,针对产品的功能特点,可对相关产品具有的功能作归类划分。网络规划:提供无线网络系统建设推荐方案,仿真预测网络性能等功能;网络设计:提供无线网络系统施工布局和系统拓扑连接等图纸设计等功能;网络监测:收集、监测无线网络各类性能指标和参数;优化建议:提供网络性能预警和优化建议等功能。

1 系统架构及功能分析

1.1 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在数据层有着安全的体系,采用轻量级的MySQL,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通过Mysqldump导出备份数据库,完善数据库的底层机制,系统采用C#为开发平台,可支持多种控件给应用层软件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在服务器端我们采用高性能的云,作为应用层上传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其核心处理的内容为多墙模型,光线发射,光线追踪。

1.2 系统功能分析

项目组经过大量调研和分析,将WirelessNet系统的功能分为四个功能模块:无线勘察、规划设计、监测分析、优化建议。

1.2.1 无线勘察模块

为WLAN无线网络规划和设计提供基础数据。主要实现网络建设中建筑场景的3D建模,场景中电磁场频谱的测量,建筑与勘察结果的3D可视化呈现。

⑴ 数据准备与导入

建筑场景的3D建模,利用3Ds Max 建模,其支持AutoCAD图纸与图像的导入,方便建模工作;完成后系统导入3Ds建筑场景。

⑵ 无线频谱路测

测量空间各位置的电磁场强度S[x][y][z][f], 其中x、y、z为空间坐标,f为某一通道的频率。

⑶ 测量值自动录入和存贮

对应2D地图上的点,测量结果S[x][y][z][f]的输入,并将数据的持久化,存入数据库。

⑷ 2D/3D可视化化

3D建筑模型场景与无线电磁场强度信号的2D/3D可视化。

1.2.2 规划设计模块

规划设计WLAN无线网络建设方案,分析预测网络性能,提供设计报告和施工方案。

⑴ 获取基础数据

建筑场景的3D模型。

⑵ WLAN网络天线布局优化方案搜索

确定广义的天线参数,指天线数量、位置(XYZ)、发射功率,XY面上朝向,Z轴仰角,Pattern参数等;搜索优化的标准是信号覆盖、信噪比、通信容量、天线数量最少。

⑶ 无线覆盖信号计算

确定天线参数后,根据无线传播模型算法,计算空间各栅格点上信号强度。

⑷ 无线传播模型算法实现

成熟算法,多墙模型、射线发射法与射线追踪法实现。

⑸ 手动天线参数设置

设计师也可以通过交互,手动设置天线参数,允许人工调整处理。

⑹ 2D/3D可视化化

3D建筑模型和场景,预测建成后的电磁场强度信号(最佳小区,即每个天线,作为施主天线作用的范围)分布,天线参数,预测的信噪比/带宽等。

⑺ 性能预测与统计分析报表

WLAN网络规划设计方案,各项性能指标汇总报表,递交网规部门审核。

⑻ 施工图纸

导出规划后的WLAN施工图纸,交给施工人员建设。

1.2.3 监测分析模块

监测网络各项指标参数,保证网络的运行质量,确保网络运行安全可靠。

⑴ 测量WLAN网络常见性能参数

AP通信通道、SSID、MAC地址、通信协议、信号强度、噪声、加密方式、通信带宽、吞吐率、调制模式、连接速度、漫游切换。

⑵ 测量WLAN网络扩展性能参数

AP设备完好率、WLAN掉线率、上/下行速率、网络ping时延。这些参数的定义如下:

(a) AP设备完好率

AP设备完好率={1-[AP非运作时间长总和/(AP总数x统计时长)]}x100%

(b) WLAN掉线率

掉线事件定义为用户正常访问网络期间,异常原因导致的掉线。WirelessNet系统提供握手功能,对用户在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c) 上/下行速率

传输测试用的文件应大于5MB,平均下载速度要求达到100KB/s以上。

(d) 网络ping时延

发送32bit大小的包进行测试,每个ping包的时延不大于50ms。

⑶ 显示、分析和报表输出性能指标

提供列表显示、排序、查询和报表输出功能。

1.2.4 优化建议模块

可设置预警和优化规则,当网络参数符合预设规则时,触发事件提出预警和优化建议。

用户自定义优化和建议规则的输入、删除和编辑。

⑵ 网络优化和报警功能

根据监测模块的数据,提出网络优化建议或报警。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如前所述,本系统划分为四大子系统模块:无线勘察模块、无线规划模块、无线监测模块、专家优化模块。四大模块的入口在系统各个界面均能清晰体现,不会让系统平台用户在使用该业务时,选择其他业务时不知所措,做到全方位布局,如图2所示。

2.1 勘测模块

⑴ 3Ds模型导入

系统首先需要用户对场景通过3Ds建模,导出3Ds模型,用户再使用系统导入3D模型,之后便可以在系统中看见所导入的3D图形,此3D图形支持用户的放大缩小,远近观察,方便用户对场景的了解,之后系统会对导入的3d图形进行结构化处理,通过3Ds import得到基础的VTK Object,把VTK Object的属性(长度,宽度,高度,材质)存放至系统的结构体中。3Ds模型导入流程如图3所示。

⑵ 3Ds图形处理与显示

先取出存放在结构体中的VTK Object,在VTK Control中显示出来,之后便需要用户输入所需要切割平面的Z轴数值,对z数值我们采用正则表达式进行控制,要求只能输入正整数。接下来使用VTK Clipping函数处理VTK Object,对其进行截面。获取到截面后存放至新生成的bitmap中。然后在规划模块中将其显示。3Ds图形处理与显示流程图如图4所示。

⑶ 无线信号的获取

在3D模型中得到路测方案,然后进行现场勘测,在系统标注的记录点记录相应的无线信息数据,取得无线信息后对其中的数据(SSID,MAC地址,通信协议,加密方式,信号通道…)进行结构化处理, 把数据存放至数据库存储。无线信号的获取流程如图5所示。

⑷ 路测结果的显示

从数据库获得实际勘测到的无线数据信息,提取信息中的无线强度信息,通过计算墙两侧的无线信息得到该墙体的衰减场强和自然衰减场强,描述记录点周围的信号场强分布,给不同的AP设置不同的色彩,相同AP的不同强度设置颜色深浅的标准,绘制出bitmap图形,把图形记录至数据库。

2.2 规划模块

⑴ 人工天线规划

规划者在该模块首先需要创建AP,设置AP的属性(发射噪声,发射功率,仰角,信号通道等),把规划者输入的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根据图形绘制准则在原有的2D图形中进行图形的绘制,显示覆盖最好的小区,传数据至服务器数据库中。

⑵ 软件算法规划

在数据库中获取AP数据,规划者选择所需要的传播模型(多强模型,光线发射模型,光线追踪模型),选者最小的信号强度值,选择AP的最小发射值,云服务器通过算法计算出最佳的AP位置并返回该算法所获得的场强分布信息在二维图形中显示。软件算法规划流程如图6所示。

2.3 监测模块

⑴ 天线信息监测

在检测模块中客户端收集该点可以搜索到的无线信息,其中包括:SSID,MAC地址,通信协议,加密方式,信号通道等,并且实时更新该点的无线信息。

⑵ 天线信息分析

如图7所示,通过搜集到的无线信息,把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分析,以场强、加密方式等判断是否在标准范围,如果不在标准值范围,系统将以警铃方式进行警告,并给与规划者警告信息。通过多强模型,光线发射模型,光线追踪模型算法计算出周围点的场强覆盖,同样定义要求标准,不符合标准的范围,或者在信号强度过高的范围给出警告。

2.4 优化模块

优化模块中系统提供了两大方向,一个是系统经过服务器给出算法优化后的推荐方案供规划者选择,一个是通过专业的规划人士对无线信息分析给出较好的规划方案,如图8所示。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论述基于C#和3D建模WLAN规划监测优化系统的分析及设计实现过程。重点介绍了无线勘察、规划、监测、专家优化四个模块。系统能根据场景的建筑结构和固定的电磁场环境,进行WLAN规划方案的智能化推荐;产品能避免同类软件功能单一的缺陷,实现网络规划、网络优化、网络监测和优化功能的有机融合;系统支持3Ds建筑模型、AutoCAD图纸的导入与呈现,小区的可视仿真规划设计网络的信号覆盖性能最佳,达到3D可视化呈现WLAN网络设计效果。

但是由于优化系统牵涉较多因素,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电磁场环境,系统有时会无法正确判断和合理分析,导致优化结果的偏差,对此仍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参考文献:

[1] 王瑶.无线信号在建筑物群中的传播——反射、绕射及路径搜索[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 刘斐.电波传播射线追踪法的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2:160

[3] 孙振等.基于预测的室内WLAN定位系统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 贾帅.WLAN在无线城市中的定位[J].电脑与电信,2011.8:43-46

[5] 李婧,李昌华.基于VTK的体绘制系统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08.12:88-90,97

网络规划的定义第7篇

网络事件的定义和研究视角

学界对网络事件或新媒体事件并没有形成一致的定义。从传播学角度出发的定义,多集中于网络事件的传播载体、传播内容和传播范围。也有学者从社会运动角度考察网络事件,如杨国斌提出,“网络事件是勃兴于中国的网络公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①这种研究取向将网络事件放在公民社会中社会运动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强调网络事件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功能。但是,并非所有的网络事件都可以放在社会运动的框架下考察,诸如“芙蓉姐姐”、“杜甫很忙”之类的文化事件,似乎并不属于社会运动的范畴。另外,这类研究很难解释为什么特定的某类情感诉求和表达会促进某一网络事件的讨论,却无法促进其他的网络事件讨论。同时,这类研究过于关注传播者的话语修辞和情感动员,忽视了网络事件中受众的心理机制和选择行为。

另一种研究取向延续了勒庞开创的群体心理学研究传统,将网络事件看成群体的非理,是一种社会病态现象,需要严加防范和管理。如郁彩虹提出:“网络公共事件,在广义上是指有较多网民参与讨论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事件;狭义上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利益或其他相关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响应,对社会政治稳定造成影响的群体性非正常事件。”②但是,网络公共事件并不一定是对社会政治稳定造成影响的非正常事件。将网络事件看做对社会政治稳定造成影响的群体性非正常事件,或直接将网络事件等同于,反映出对网络事件的偏见。究其原因,是研究者在研究之前已经预设了网络事件是负面的的研究立场。站在这种立场观察网络事件,看到的只能是网络恶搞、人肉搜索、网络暴民、群体极化、网络谣言等现象,而忽视了网络事件在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扮演的积极作用。

还有学者将新媒体事件放在戴扬和卡茨提出的媒介事件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韩敏认为:“新媒体事件是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开放式媒介技术为基础,通过公民新闻运动产生的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事件。”③这一定义将网络事件与戴扬和卡茨提出的媒介事件概念联系在一起,有不少学者认同这种趋向。网络事件与媒介事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即媒介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威力,正如戴扬和卡茨所说:“电视事件的时代不仅是一个如本杰明所说的再生产与原生产同样重要的时代,而且是一个再生产比原生产更加重要的时代。”④但需要注意的是,戴扬和卡茨提出的媒介事件是以电视媒体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者只有对戴扬和卡茨的研究结论进行验证和创造性转化,才能用这一分析框架研究网络事件。

网络事件的分类

网络事件有多种分类方式,分类标准取决于研究取向。将网络事件视为网络,汪建昌将网络事件分为有矛盾基础的网络和无矛盾基础的网络;易触发街头事件的网络和不易触发街头事件的网络;有组织—有直接利益诉求、有组织—无直接利益诉求、无组织—有直接利益诉求、无组织—无直接利益诉求四类。⑤这种分类需要对分类指标做出整合,使不同类别的组合能够对网络事件做出有研究价值的划分,否则这种分类可以无休无止地分下去,却对我们理解网络事件产生不了太大的作用。

有学者对常见的网络事件进行了划分:民族主义事件、权益抗争事件、道德隐私事件、公权滥用事件。⑥并认为在不同的社会网络事件的主要表现类型也不尽相同。但这一分类方法显然没有涵盖网络事件的所有类型,而且各种类型的网络事件之间既有交叉,也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

还有学者从社会话语分析角度对网络事件进行了分类,⑦根据这一划分标准,网络事件可以分为:国家(民族)话语,主要体现为重大政治事件、重大社会事件、重大自然灾害事件等;公共性话语,主要体现为网络舆论监督、社会运动事件、社会道德伦理讨论等;民粹主义话语,如网络人肉搜索、网络恶搞、网络暴民与网络审判、民族主义等;文化话语,如文化名人、文化现象、文化反思与文化讨论等。从社会话语角度对网络事件进行分类较有新意,但这几种话语并未涵盖所有类型的网络事件,而且在一个网络事件中可能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的社会话语。也可能在事件发展演化过程中,随着公众讨论议题的转变,事件的话语性质会发生变化。同时,网络恶搞现象似乎不属于民粹主义话语,而更接近于文化话语一类。

网络事件的传播阶段和传播模式

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网络事件传播阶段和传播模式。范明献提出,“网络事件舆论的形成模式为,首先是网民上网发帖,引起网友的评论热议,网站将帖子置顶或放在首页,由此引发更多的关注和讨论,在引发传统媒体的报道和讨论后,事件成为热点事件”。⑧汪建昌提出了相似的模式:首先,通过讨论引起网友话题聚合,随着讨论增加而出现公共舆论,意见领袖开始引领舆论风向。最后,传统媒体开始与新媒体进行互动,使得事件成为热点事件。⑨钟瑛对160起网络舆论事件进行分析后提出,网络事件的传播模式呈现出葫芦状模式。起初,某家媒体发掘信源;然后各媒体开始传播;在经过多家媒体共鸣后,形成事件舆论,并向社会各方扩散其影响。⑩

网络事件的传播阶段有三阶段说、四阶段说、五阶段说和六阶段说等多种观点。三阶段说认为舆情有发生、变化、结束三个阶段。金兼斌认为,网络舆论有三个演变阶段:首先,是议题的出现阶段;然后,是议题的存活阶段;最后是议题舆论的走向阶段。也有学者提出四阶段说。刘毅认为,舆情演化中存在涨落规律、序变规律、冲突规律和衰变规律。还有学者提出五阶段说,认为网络事件舆情有散播、集聚、升华、延续和终结五个阶段。

其实,具体将网络事件的传播过程划分为多少个阶段,并不具备太重要的学术价值,各类网络事件的传播过程和传播模式不尽相同,即便在相似的事件中,各个阶段的出现时间、持续时间、阶段之间的划分也并不清晰,事件的传播过程也不一定是线性的传播方式。阶段的划分可以帮助学者们了解网络事件的传播过程,但学者们需要具体研究网络事件传播过程的结构、传播中的互动关系、信息流向和影响流向等问题。

注释:

①杨国斌:《悲情与戏谑:网络事件中的情感动员》,《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年第9期

②郁彩虹:《网络公共事件的发展态势和应对策略》,《唯实》,2011年第8期

③韩敏:《商议民主视野下的新媒体事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3期

④【美】丹尼尔·戴扬 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⑤汪建昌:《网络:舆论生成与政府决策》,《中州学刊》,2009年第6期

⑥邱林川 陈韬文:《新媒体事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⑦郑恩:《新媒体事件的话语生产类型及叙述模式》,《当代传播》,2011年第6期

⑧范明献:《传统媒体对网络事件传播的舆论引导》,《当代传播》,2010年第2期

⑨汪建昌:《网络:舆论生成与政府决策》,《中州学刊》,2009年第6期

网络规划的定义第8篇

1电信网络安全及其现状

狭义的电信网络安全是指电信网络本身的安全性,按照网络对象的不同包括了PSTN网络的安全、IP/Internet网络安全、传输网络安全、电信运营商内部网络安全等几个方面;广义的网络安全是包括了网络本身安全这个基本层面,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信息安全和业务安全的层面,几个层面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整体的安全体验。

电信运营商都比较重视网络安全的建设,针对网络特点、业务特点建立了系统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我国电信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起步较早。2000年,原中国电信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专门成立了相关的网络安全管理部门,着力建立中国电信自己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分为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在管理体系中,包括组织体系、策略体系和保障的机制,依据组织保障策略引导、保障机制支撑的原则。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的突飞猛进,单靠纯粹的管理和应急相应很难完成有关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为此,建立了网络安全基础支撑的平台,也就是SOC平台,形成了手段保障、技术保障和完备的技术管理体系,以完成中国电信互联网的安全保障工作。这个系统通过几个模块协同工作,来完成对网络安全事件的监控,完成对网络安全工作处理过程中的支撑,还包括垃圾邮件独立处理的支持系统。

然而,网络安全是相对的。网络开放互联、设备引进、新技术引入、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存在等,造成了网络的脆弱性。当电信网络由封闭的、基于电路交换的系统向基于开放、IP数据业务转型中,安全问题更加暴露。从狭义的网络安全层面看,随着攻击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工具的获得越来越容易,对网络发起攻击变得容易;而运营商网络分布越来越广泛,这种分布式的网络从管理上也容易产生漏洞,容易被攻击。从广义的网络安全层面看,业务欺诈、垃圾邮件、违法违规的SP行为等,也是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

2电信网络安全面临的形势及问题

2.1互联网与电信网的融合,给电信网带来新的安全威胁

传统电信网的业务网和支撑网是分离的。用户信息仅在业务网中传送,信令网、网管网等支撑网与业务网隔离,完全由运营商控制,电信用户无法进入。这种机制有效地避免了电信用户非法进入网络控制系统,保障了网络安全。IP电话引入后,需要与传统电信网互联互通,电信网的信令网不再独立于业务网。IP电话的实现建立在TCP/IP协议基础上,TCP/IP协议面临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有可能引入传统电信网。IP电话的主叫用户号码不在IP包中传送,一旦出现不法行为,无论是运营商还是执法机关,确认这些用户的身份需要费一番周折,加大了打击难度。

2.2新技术、新业务的引入,给电信网的安全保障带来不确定因素

NGN的引入,彻底打破了电信网根据不同业务网分别建设、分别管理的传统思路。NGN的引入给运营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从网络安全方面看,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NGN的引入可能会增加网络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此外,3G、WMiAX、IPTV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引入,都有可能给电信网的安全带来不确定因素。特别是随着宽带接入的普及,用户向网络侧发送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每一个用户都有能力对网络发起威力较大的拒绝服务等攻击。如果这些宽带被非法控制,组成僵尸网络群,其拒绝服务攻击的破坏力将可能十分巨大。

2.3运营商之间网络规划、建设缺乏协调配合,网络出现重大事故时难以迅速恢复

目前,我国电信领域基本形成了有效的竞争格局。但由于改革的配套措施还不尽完备,电信市场多运营商条件下的监管措施还不配套,给电信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如在网络规划建设方面,原来由行业主管部门对电信网络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现在由各运营企业承担各自网络的规划、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在这方面的监管力度明显弱化。一旦出现大面积的网络瘫痪问题,不同运营商之间的网络能否互相支援配合就存在问题。

2.4相关法规尚不完善,落实保障措施缺乏力度

当前我国《电信法》还没有出台,《信息安全法》还处于研究过程中,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且缺乏操作性。在规范电信运营企业安全保障建设方面,也缺乏法律依据。运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更多地关注网络建设、业务开发、市场份额和投资回报,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网络安全相关的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等相对滞后。

3电信网络安全防护的对策思考

强化电信网络安全,应做到主动防护与被动监控、全面防护与重点防护相结合,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3.1发散性的技术方案设计思路

在采用电信行业安全解决方案时,首先需要对关键资源进行定位,然后以关键资源为基点,按照发散性的思路进行安全分析和保护,并将方案的目的确定为电信网络系统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安全系统,使其具有统一的业务处理和管理流程、统一的接口、统一的协议以及统一的数据格式的规范。

3.2网络层安全解决方案

网络层安全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控制不同的访问者对网络和设备的访问;划分并隔离不同安全域;防止内部访问者对无权访问区域的访问和误操作。可以按照网络区域安全级别把网络划分成两大安全区域,即关键服务器区域和外部接入网络区域,在这两大区域之间需要进行安全隔离。同时,应结合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监控需要,与实际应用环境、工作业务流程以及机构组织形式进行密切结合,在系统中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体系,包括企业级的网络实时监控、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访问控制,网络入侵行为取证等,形成综合的和全面的端到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从而大大加强系统的总体可控性。

3.3网络层方案配置

在电信网络系统核心网段应该利用一台专用的安全工作站安装入侵检测产品,将工作站直接连接到主干交换机的监控端口(SPANPort),用以监控局域网内各网段间的数据包,并可在关键网段内配置含多个网卡并分别连接到多个子网的入侵检测工作站进行相应的监测。

3.4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配置方案

由于电信行业的网络系统基于Intranet体系结构,兼呈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特性,是一个充分利用了Intranet技术、范围覆盖广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它面临的安全性威胁来自于方方面面。每一个需要保护的关键服务器上都应部署核心防护产品进行防范,并在中央安全管理平台上部署中央管理控制台,对全部的核心防护产品进行中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