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28 17:01:28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基本内容;基本思想;特点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问题,其前提是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进行扬弃。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凝聚一个民族的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在新世纪新阶段,理应充分发挥中国传统道德积极进步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浩瀚渊博,有诸多的道德规范;有丰富的践履道德规范的德行;有如何实现道德社会的道德教育思想;有中国文化独到的修身之道;以及道德名言、理论等等。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代,《尚书•尧典》中就有“以亲九族”、“协和万邦”的表述。在殷墟的甲骨文字里有“礼”、“德”、“孝”等文字,说明商代就已制定有体系性道德规范,出现了所谓“六德”,即知、仁、圣、义、忠、和的提法。

在我国,传统道德主要指的是儒家道德,其创始人是孔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时值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 他从自己的政治理念出发形成他全面系统的道德思想。他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将“孝”、“悌”、“礼”、“信”等德目置于其下,形成了中国最早的道德学说。

“仁”是孔子道德思想和道德学说中的核心概念,“仁”的含义最基本的解释是“仁者人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就是说要把人当人看,而且要爱人。在孔子看来“仁”是社会规则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①无“仁 ”更谈不上其它德行,由此逻辑地得出“为政以德”、天下太平的结论。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君主忙于征战,政治上的功利压倒了道德上的考虑,所以,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和死后的一段时间内实际遭受着冷遇。封建主阶级的政权得到巩固后,如何保持社会的安定,成了统治者考虑的首要问题,此时,孔子道德观因具有统一人民思想,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而受到重视。到汉武帝的时代,董仲舒根据孔子的道德教义,在提出“三纲”、“五常”的同时,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强硬手段,将儒家道德观念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伦理。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表现出来。如果我们把道德比喻为一张网,那么规范作为网的经纬线必然是丰富而具体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逐步积累与形成了一些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其内容的道德规范,比如:仁、恕、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的规范非常之多,每一个规范都有其独特内涵,另一方面规范更主要地又是对行为的规定。

商代“六德”就提出了知、仁、圣、义、忠、和六个规范;孔子伦理思想中的道德规范主要包括“仁”、“孝”、“悌”、“忠”、“信”等;《管子•牧民》中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政治伦理的规范;战国时期,孟子上继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四德说,并提出“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伦理原则。董仲舒根据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出“三纲”《春秋繁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常”《举贤良对策》说。宋元时期 ,人们在管子的礼义廉耻上,配以孝悌忠信,就成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

张岱年先生在《道德与文明》1992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在总结传统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九个主要规范:公忠、仁爱、诚信、廉耻、礼让、孝慈、勤俭、勇敢、刚直的“九德”。

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罗国杰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的多卷本《规范卷》中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道德规范,有公忠、正义、仁爱、中和、孝慈、诚信、宽恕、谦敬、礼让、自强、持节、知耻、明智、勇毅、节制、廉洁、勤俭、爱物;第二部分是职业道德规范,有政德、武德、士德、民德、商德、师德、艺德;第三部分是家庭伦理规范,选取了三个最主要的方面,它们分别是关于亲子关系的规范,关于夫妻关系的规范,关于长幼关系的规范;第四部分是文明礼仪规范,分别是尊老敬贤之礼,接人待物之礼,仪态言谈之礼,庆典婚丧之礼。

这些道德规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中国封建社会道德的纲目,道德规范体系,充分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在人类道德文明上的智慧和贡献,当然,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又具体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要求,成为统治阶级实现统治的有效工具。所以,对待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既要继承也要批判。

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思想

第一,天下为公。其实质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中的整体意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中的天下,既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也有以仁义为内容,以社会道德风气为主要表现的天下。如顾炎武“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显然, 这两个天下有不同的内涵和阶级属性。但它们或把统治阶级的利益,升华为一种神圣的、必须普遍遵守天命的整体意识,或超越个体的、局部的利益,形成统一的、具有社会性利益的整体意识。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第2篇

关键词:传统戏曲文化;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中国戏曲诞生以来,经历过相当长的辉煌时期。随着时代的需求,目前传统戏曲早已经失去了过去的辉煌,很多戏种却陷入了戏曲人才青黄不接,观众锐减的困境,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娱乐传媒的竞争中,传统戏曲文化是否真正失去了市场呢?面对如此严峻的事实,如不及时转变思路,传统戏曲生存的空间将会变得越来越小。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戏曲的普及,发展在于培养观众、真正走进观众。过去戏曲作为舞台艺术因为场地的局限性,不能更好普及,而广场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传统戏曲文化和群众广场文化二者相互融合、创新才能发展。这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今天这种局面是主观客观、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更多观众,是挽救戏曲免于衰亡的当务之急。

传统戏曲发展至今,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小圈子、小团体的活动,不仅失去了商业价值,更失去了文化意蕴。以珠三角为例,这里的文化广场极为丰富,但是传统的粤剧和粤曲,观众群越来越少,年轻的观众群则更少。而相对于歌舞、魔术、杂技等文艺活动相比,戏曲晚会上人数总是寥寥无几,更显孤寂。戏曲俨然变成一项曲高和寡的高雅艺术,这本身就不符合戏曲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传统戏剧要面向市场,首先要面对开放,定位于广场群众之中,接受群众的检阅,这样才能达到戏曲的推广和普及,才能让大家走近戏曲艺术,领略其艺术魅力。

如何在传统戏曲文化和群众广场文化之间达到融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支持和引导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当地政府要在政策和市场上扶持,走“政府组织,企业投入,百姓参与”新形式,模式以政策上的支持为戏剧团体提供演出便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直以来都是各地以文化活动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然而我们在不少地方看到,这类虽然众星云集,载歌载舞,却往往有台无“戏”,没有真正的主角,花钱搭起的大“台”,没能唱出真正的好“戏”。戏剧团体可以在政府、企业的需求下,创作一些贴近企业文化生活,反映现代气息和热点题材的戏曲,以企业赞助的形式在广场冠名演出。企业得到品牌宣传、戏剧得到发展,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另外,当地文化部门要定时定点的举行一些戏曲文化活动,争取一些相对稳定的群众观看,推出一些适合广场活动的戏曲演出,吸引观众。如:东莞厚街镇举办的戏剧曲艺比赛和戏剧晚会,就是以企业赞助冠名,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经典和创新并举促进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有的传统戏曲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外地人听不懂和当地年轻人热情不高的事实,这样容易流失观众群,为吸引观众,需要在传统和创新两个方面同时着手,在继承传统剧目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一些优秀的新编历史剧,同时更好地创作出现代戏的精品,做到两者的协调统一发展。但是需要注重戏曲创作的文化普适性,注重凸显戏曲当中孕育着的民间文化色彩,以多元化形式把普通群众的心态、趣味、对生活的追求得以传递出来。这样既得到本地群众的欢迎,也能使外地人正真融入进来,参与进去。当然,戏曲的改革是多样式,根据场地、环境等不同因素,插入说唱、舞蹈等新的形式,本地方言要做到字幕与声音匹配,让外来群众理解本地文化,真正达到有机的融合,通过一些新戏让不懂戏曲的人懂戏曲,让不喜欢戏曲的人喜欢戏曲。做到戏曲只要有人看、有人学、也有人做,进入到这样的良性循环,戏曲就有了生命力,就有了发展的潜能。如:东莞的“周六故事”广场活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活动于每周六在广场定期举办、吸引新老观众。特邀省级戏曲专家加盟,以传统民间曲艺说唱特色,以讽刺社会假恶丑、歌颂真善美的故事为题材,吸取口技、戏曲演唱的艺术之长,寓庄于谐,吸引观众。 这是对传统戏剧曲艺向前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

三、理论和实践互补推动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优秀的文化从来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水平的高低往往影响或决定文化水平的优劣,二者相互关联。传统戏曲要想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也离不开理论工作的支持,只有花大力气,加大基础资金的投入,创办一些戏曲学校和理论刊物,丰富理论人才和理论创作,扩大戏曲的影响,推动戏曲的进步。在实践中,要以理论为指导,大力推广戏曲知识普及,戏曲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措施,不仅能培养大量的理论人才,也能选拔、输出更多的优秀表演人才。戏曲的普及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青少年的培养,对一些有经济能力的地方可以从青少年做起,培养青少年对戏曲的热爱,并教授理论和才艺既能,扩大戏曲的影响,真正使文化达到融合,促进进步和发展。如东莞市道窖镇粤曲进校园,开设幼教班,注重培养“小戏迷”为例在进广场进行汇报演出时吸引广大观众,小演员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的演出,得到父母家属支持,观众也愿意看,表演期间主持人还向现场观众讲解了有关粤剧的行当、化妆、戏服、唱做念打、乐器、乐队等小知识,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了粤剧艺术的魅力,也增长了群众的艺术见识,所以演出很成功。广东市粤剧发展中心“粤韵金声”在镇街之间交流演出反响强烈。这些实践都受到了很好的效果,是戏曲文化中应该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工作。

四、寓教于乐沟通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融合

戏曲是一个面向广大群众的开放大舞台,要想吸引并留住观众,仅仅靠优秀的表演水平和创新是不够的,在文化市场的需求下,更需要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直接的参与和交流,真正做到文化的融合。可以适当地选拔一些有一定表演功底的群众参与演出,或现场邀请几名观众表演,充分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会收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以打破传统的中场休息冷场现象,在期间加入知名演员和观众的零距离接触和互动,或以有奖问答和抽奖等一系列的奖励活动,更能让观众感受戏曲文化的美妙和好处。这就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因地制宜,随市场的需求和群众的需要而做出适当的改变和调整。只有真正达到和群众文化的融合,才能得到群众的满意和支持,戏曲作为一种文化的生命力才会更加长久。

传统戏曲文化和广场群众文化的融合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更能使传统的戏曲得到创新和发展。两者之间的融合,促进了外来人员和当地之间的交流和进步,带来社会的稳定,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一个重要文化手段。

参考文献:

[1]董健·戏剧与时代[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在立足于中国实际需要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被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的、能够适应中国实际需要的,并具有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也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过程。要想实现马克思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要通过民族形式来实现,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国情的具体斗争中去,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对传统文化继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挖掘传统文化所承载的反映中华民族优秀气质品格的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学术和实践两大层面。

(一)理论层面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体现在理论层面的主要是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这两种思想对从中国古代一直延续至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唯物主义思想

中国古典哲学具有唯物主义传统,唯物史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最突出的共同特征之一。商周形成了具有唯物主义萌芽的天命观。春秋战国时代,唯物主义思想得到了发展和深化。中国最早的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萌芽的哲学家老子把“道”作为万物的起源。同周人所讲的天一样,“道”不是某种精神性的东西,而是事物存在、变化的最根本的法则和规律。荀子在继承老子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认为人定胜天,对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通过探索、认知而掌握,并且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使之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马克思认识到了物质的第一性,物质基础的重要性。中国早期唯物主义萌芽把“道”作为万物的起源,把事实存在作为万物的起源,而不是精神性的东西作为起源。并且,这里的“道”是指事物存在、变化的最根本的法则和规律,并且这种法则和规律具有客观性,不随某个人意志的转移而转移。历史唯物主义也认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而且“历史进程是受内在一般规律支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思想强调社会历史发展具有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和趋势,而且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与人们的物质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与历史唯物主义具有一致性。

2.辩证法:对立统一与天下一气

中国传统文化集中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从“天下一气”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力求用阴阳二气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阴”“阳”本义是指同一山阜的背日面和向日面,因此就用“阴”“阳”来指两种气,以此来表明这两种气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后来就用阴爻和阳爻来表示宇宙间事物普遍具有的相反的两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学说不仅发现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指出正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也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认为,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于其内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结果。中国的阴阳学说认为,事物发展变化的总根源是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既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内在相通,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朴素表达。

(二)实践层面

1.民本思想与群众史观

中国从古至今,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无论是社会主义革命还是建设阶段都非常重视人民的重要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就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君民关系就是舟和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到了唐朝,太宗李世民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遵从重民、爱民的民本思想,这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有共通之处。中国传统的人学思想也是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注。这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他认为未来社会的原则就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主张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立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就是要通过对社会的批判改造,最终达到解放全人类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产生了共鸣。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思想条件。

2.“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的天命观。道家的《庄子》中多出讲到“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应该以自然无为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使万物顺其自然的发展。庄子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把“天人合一”的思想运用到人与人之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只有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马克思主义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社会化的人,相互关联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这是在说人类不能主宰自然,人类应该合理地调节和控制自然,而不是掌控自然;并强调,经济的发展不应该以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和地球为代价。

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经世致用与重视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较为崇尚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的人生哲理,主张积极入世,希望通过“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真正建立起“仁政德治”的理想社会。这样积极入世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作出了巨大贡献。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实践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通过暴力革命来打破旧的社会枷锁。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主张使得深受经世致用思想的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看到了改造中国的希望更愿意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改造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力图通过实践去争取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要想救国,光靠知识分子来重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应用,也得到了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的认同。这也是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性思想高度契合之所在之一。

4.社会理想: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都在追求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体现了他们在封建社会中对现存社会的不满,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和谐社会的憧憬和追求。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基本是儒家的“大同社会”的理想。《礼记・礼运》中就对“大同社会”有详细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必。是谓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原则是“天下为公”,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平等、有爱、和谐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口号和目标,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实现“大同”的社会理想而赴汤蹈火、前赴后继。

马克思主义对于未来社会的理想与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有着很大的区别。马克思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指导,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的基础上来理解和阐释科学的社会理想社会的构想。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形态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各尽其能,按需分配,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体之间的差别,消灭阶级和国家;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与中国古代自由、平等、和谐的“大同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传统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思考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教训值得我们反思。

(一)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精华,但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给二者的结合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的继承,但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很难完全区分,并非泾渭分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渗透到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当中,要想完全摆脱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是有很大难度的。

首先我们就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于人格修养和智慧等方面我们要继承;对于封残余的因循守旧的东西就要抛弃。认清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结合,才能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

其次,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于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既要防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糟粕的消极影响,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划清社会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界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深入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修养。

最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要立足于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得中国在外来文化的引进中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光辉,使得中华民族仍能立足于师姐民族之林。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的基础,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源泉。用中国的眼光去看世界,用中国的文化来融合世界的优秀文化。

2.“一分为三”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说,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似乎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由精华和糟粕两部分构成。但是实际上,精华和糟粕的区分并不那么泾渭分明,我们的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纠缠在一起的复杂的矛盾统一体。有些思想从一个角度看是精华,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糟粕。如果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就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评价。所以,我们就怕精华和糟粕这两个极端的中间部分,也就是精华和糟粕的混合作为以中国中间状态,用“一分为三”的方法,既基本上符合实际,也不会把问题搞的过于复杂。

(二)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两种关系

1.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离不开政治层面的引导。时期过于重视政治层面,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的严重僵化,现在我们进行了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齐头并进的发展。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完全脱离政治的学术,也没有完全不关心学术发展的政治,保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层面和政治层面的合理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2.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精英化和大众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群众特色,使其成为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实践需要的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精英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与国家精英阶层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英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创造出为社会精英阶层所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在目前的融合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较好地实现了精英化,但是大众化发展还很欠缺。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密不可分,也由于当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方式总是采用说教和灌输的方式,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这比马克思主义精英化更为重要。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更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转变教育、宣传模式,让马克思主义深入民心,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人们的实践生活。

三、结论

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规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只有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意义之所在。在融合的过程中,“一分为三”的区分精华和糟粕,处理好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精英化和大众化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 [D].中共中央党校,2008.

[4]刘力波.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研究[D].陕西师 范大学,2007.

[5]张敏.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D].中 共中央党校,2012.

[6]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 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2011.

[7]刘力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 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2).

[8]黄凯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的互动融合[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8).

[9]包心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融 通――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N].光明日 报,2009-11-21.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第4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传统文化;教职工;内涵建设

“人才强校”已经成为中职学校发展的基本方略,所有学校都在为积蓄高品质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而煞费苦心。应当讲,这些努力是有成效的,许多学校引进了大批的青年教师,无论从学位、职称还是从科研、学术成果来看这些教师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青年教师成为了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承认,我们的教育工作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其问题的“瓶颈”恰恰是我们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另外,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向决定了我们对中职生源挑选的宽松性,而宽入口就带来了中职学校学生有相当部分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不懂感恩,不讲孝悌,被动学习的情况。而这些表现本质上是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或者无力的问题。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获得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共识,但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者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学生,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这给我们新时期中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高品质的教师是学校学生教育的中坚力量,但高品质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高素质,前者更多地体现教师本人的专业知识、学术水平,而后者更侧重于受惠于学生的教师职业素质上。

基于此,如何加强中职教师师德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以教师的职业素质影响学生的言行思想,成为了尚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特别是青年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日益成为了中职青年教师师德内涵建设的瓶颈。

一、青年教师传统文化教育不足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对传统文化的漠视,是青年教师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的重要因素。

(2)传统文化自身的繁琐深奥,难以理解,同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诸如:许多传统政治文化建立在等级秩序之上,与现代社会强调平等、自由的价值追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许多传统文化建立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与现代工商业社会不相适应的问题;许多传统民俗建立在价值模糊、缺乏规范的基础之上,不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问题;许多传统建立在满足于归属感层次,不能满足尊重、自我实现精神需求的题等,从而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脱节。从而造成青年教师在思想上很容易随波逐流。

(3)大众传媒的兴起对民俗文化的挤压。随着大众文化及网络速食文化的兴起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传统文化弱化。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更容易受到大众文化及网络速食文化的影响。

(4)社会经济转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冲击了传统文化。全球一体化,外来文化的输入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取向功利化,再加上年轻人的猎奇心理,使文化西化倾向明显。

总之,“由于受功利化的教育价值取向和短期行为的影响,出现教育与文化的分离。教育的主要目标片面追求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这是当今世界教育的普遍倾向,导致受教育者成了具有知识技能但缺乏文化素养的人”

二、以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中职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教育能有助于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更有助于影响学生的言行。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言教”与“身教”关系问题上,更倾向于身教重于言教,强调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正人先正己”,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先修其德,先立其行,然后乃能育人、乃能化人。所以,教师要加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净化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美丽心灵塑造学生的美丽心灵,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确信其教育指导的正确性、真实性,从而“亲其师、信其言、效其行”,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的教育文化,应当传承,“为人师表”,不仅仅是“学表”,更重要的是“德表”。而传统文化正式弘扬“德表”的有力工具。

伴随着中职教育的大众化,中职生生源的复杂化的情况,中职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但是责任意识缺失。他们认为社会或者他人对自己提供的帮助是天经地义的,他们不需要去报答。但是如果遇到挫折,他们就会抱怨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相反,他们很少反思自己应该做此什么,自身存在什么问题,缺乏一种责任感。而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更容易认识和了解当今学生的思想,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有亲活力、带有传统文化气息的青年教师,把传统文化所饱含的正能量传递给中职学生,会使得学生更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可以说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涵。

三、如何进行中职青年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

1.青年教师以政策为导向,学习传统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着力推进文化建设的现代化、生活化、社会化、教育化、网络化。刘云山在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中这样阐释:“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着浓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可见,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的建设,并已出台了相关政策。所以,青年教师学习传统文化是响应党的号召,具有爱国思想的积极表现。

2.接受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

接受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是教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大纲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制定相关的受教育目标。比如自进入2011年伊始,广西二轻高级技工学校不断派出青年教师赴广东湛江至诚教育文化中心、南宁多闻学堂、武鸣里建育良教育中心等地参加中华传统文化培训学习,受教人数达180人次,涉及面100%。这些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影响着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安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实施模块化教育

广西二轻高级技工学校安排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课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进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组织一批骨干教师,设计一系列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模块。这些模块包括:教师德育工作合格证培训模块、新生入学强化教育模块、日常行为养成模块、孝道感恩教育模块、“经典诵读”模块、主题活动模块等。这些模块形式多样,涵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教师能很好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学生也能通过课程系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4.教工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践行优秀传统文化

学生的感情发展,必定先是“知恩”,然后才会“感恩”,进而明白“报恩”,最后懂得“施恩”。因此,广西二轻高级技工学校利用在学生中开展德行培训的活动,对全体教工再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培训。如,学校在开展学生德行培训班时组织全体教职工分批次充当“义工”,他们为学生端茶倒水、叠被子、打热水、打扫卫生,鞠躬引领学生入座,这些真诚的举动,让学生深受感动。“义工”的示范效应,极大的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学生乱扔的垃圾,“义工”默默的拾起放置垃圾桶;甚至学生吃剩的饭菜,是“义工”自己默默的吃掉……。他们动情地说:“这些事情,我的父母对我都做不到,而我们的老师却对我如此恭敬,让我感到无地自容”。广大教师以自己的言行身教影响学生;学生的真诚感恩对青年教师也是极大地触动。从而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相互感染,相互传递的良好氛围。

5.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氛围

好的环境能影响一个人的心灵,广西二轻高级技工学校注重创造感恩情感氛围来巩固成果。对于培植校园文化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有形塑造,校园里师生每人手一本《弟子规》。学校组织教工学习《弟子规》,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进行弟子规解读。课间感恩励志歌曲;教室的孔子画像、感恩词,每天都由任课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行礼和朗诵。过道旁的标语、图片,无时无刻在提醒大家按照古代先贤的教导去行事。二是无形塑造,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把学校的制度、纪律条例内化为一种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行为,使师生把真心的爱内化为美的心态、好的个性和正确的行为,最终达到素质全面的提高。

6.多渠道开展感恩教育

注重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从而鼓舞教工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信心。广西二轻高级技工学校的感恩教育突破了封闭状态,结合了家庭与社会的因素。例如请学生家长来到学校当中,举行“我为爸妈洗洗脚”的活动,有些青年教师也将自己的母亲请到学校来,亲自为亲人洗脚。这个活动中,动情之处家长泪流满面,学生也是热泪盈眶,广大教职工内心深深受到震撼。在校内我们还开展“孝星”征集评比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孝亲尊师”的征文活动;社会成功人士到学校进行感恩励志演讲等等。大大丰富了感恩教育的外延。

7.以传统文化的学习为契机,建立长效的感恩教育机制

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建立长效的感恩教育机制就显得非常之重要。

(1)广西二轻高级技工学校成立了传统文化办公室,在学校的层面上统一部署、统一步调,把感恩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整体规划。

(2)建立感恩教育的科学评价机制。学校建立了和感恩教育相配套的相关评价机制,将教师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同时对于学生用“德育银行”的方法记录品行。毕业时凭德育银行的积累,发放德育合格证书,优先推荐就业等。从而形成了“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人人进步”的良好风气,形成了全校师生倡导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

四、效果

经过对全校师生开展持续、有针对性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体师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①提高了教工的素质,许多青年教工学会了孝道,学会了感恩。②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班级管理质量。通过感恩教育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的心扉打开了,教师的善根被唤醒了,师生关系更融洽了。③师生的很多行为转变得规范了,恭敬心加强了。大家文明守礼,对长辈鞠躬的现象在校园里变得平常了。④同事之间关系和谐,领导更关心下属,师生关系更融洽。

实践证明,借助传统文化进行感恩教育之后,我们可以感受到教职工在认知、情感、行为这三个层次良性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对全校师生进行常抓不懈的感恩教育,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兆伟,刘北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必须首先培养高素质教师[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3期.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2001

高中语文教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如何认识高中语文中传统文化的形式,以及如何更好地通过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需要进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有些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划分为更细的三个方面:物质文化、社群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有具体的载体,比如饮食、服饰、建筑、文物等;社群文化则主要指人们的道德观念、意识形态、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规则等;精神文化则指的是传统的学术思想、文史记录、宗教体系、医学积累以及书法艺术等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形式

从小学到大学设置的语文课程,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有效载体,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责任。高中语文具有承上启下、系统学习的作用,它不同于小学的初级形态,也不同于大学的自学形态,是由语文教师进行系统传授的课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的选取以及语文教师自身的修养都是比较重要的。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体现可以归结为五个方面,具体如下表。

传统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应用》

古代文学必修的古代优秀诗歌、散文、文言文、辞赋;选修的《先秦诸子散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历代诗歌散文欣赏》

传统学者文章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

传统艺术书法欣赏、绘画欣赏

传统民俗文化《中国民俗文化》

具体解释为,传统语言文字包括早期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以及草行书等传统文字与书法;古代文学则如表中所述,包括优秀的诗歌、散文、文言文、辞赋等,比如屈原的《离骚》、孔子的《论语》、诸葛亮的《出师表》,以及涉及《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水浒传》《红楼梦》等典籍的诗篇;传统学者文章则有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意味,比如鲁迅、朱自清等人的文章;传统艺术指的是书法、绘画艺术等方面;传统民俗文化比如凤阳花鼓、社戏等。

可以看出,高中语文教材中,我国传统文化以文学艺术为主体,科学技术方面所占比重较低,这主要和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形式以及普及的接受度有很大关系。

三、高中语文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文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有冲突的一面。

思考一:多元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有其可取之处,内在文化也有值得珍惜的精华。韩流、美剧、欧洲文化等多元文化的浸染,使学生一方面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予以传承发扬,内外兼修,平衡发展。

思考二:教师教学功利性的问题。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师大多随社会风气,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高考不考的不讲,高考之外的不讲,只讲高考重点区域,完全失去了对语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重之心与责任,对学生的影响较大。高考看总分的问题不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就难以走上正轨,应该确立单门课程修养达到一定水平就可进入大学的通道,为偏科的学生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也榕嘌高水平的继承者做储备。

思考三:学生兴趣的引导问题。由于社会功利性、世俗风气以及手机、网络游戏等的影响,一些学生专注于外在的炫耀,丧失了内在涵养的培育。我们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引导学生欣赏像《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节目。

总之,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让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世英.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高考(综合版),2013(4).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第6篇

民族精神教育是一个国家的魂,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弘扬并积极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当前每一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职责。即使在今天,传统文化仍旧在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现在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象的研究,分析了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课堂上,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重视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将民族文化深深种入学生的心中,将我们的传统文明发扬光大。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意义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发的历史文明逐渐演化而来,是我国从古至今的所有思想的集中表现。它被中华民族世代传承并发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以及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

二、目前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

小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龄,作为老师,及时给学生讲述一些较为简单的古文,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以古诗词的形式存在的,并且出现的内容较少不易进行传统文化的深入渗透。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小学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由于现在社会生活很难接触到古文,所以对古诗词或文章的理解比较艰难,并且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记忆上,所以在学习古诗词或文章时容易对文章出现错误的理解。另一方面就是现在教育教学中参考资料多如牛毛,学生能够很容易的买到与课文相配套的参考书籍。在学习古文时,一旦出现不能理解的词语时就翻看参考书籍,完全不用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这对学习古文是十分不利的。再者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以完成任务为中心,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些现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是十分不利的。

三、让传统文化进入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的方法

1、积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积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此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教育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神,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积极开展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更加了解传统的美德,及时引导学生去学习传统的优秀的文化,这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非常有利的。小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龄,老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可以举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小故事,例如:孔融让梨、大禹治水等,让学生通过故事自己体会到传统美德,这种方法对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很有帮助。

2、在写字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生认识的字还很有限,在教育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学习榜样。因此,老师在写字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一个好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小学生写字,来传授一些我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写字就和做人一样要方方正正等这种理念。让学生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坐姿更学会了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通过这种小事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学习是很有好处的。

3、鼓励学生深入的进行思考

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思考是最有利于学生进步的。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依据。老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透彻了解作者所写文章的中心。同时老师也要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以免学生走进误区。在古诗文教学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及时与同学进行讨论,勇敢的发表自己的观点等来逐渐渗透传统文化,并且这些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或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领悟传统文化,正确看待并学习传统文化。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第7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包容性,让多元文化呈现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文化的发展为当代青年人认识文明、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提供重要的契机,更让青年人的思想价值认知出现了多种新的特征。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 ,必须要充分认识文化发展繁荣下,大学生教育的新任务,必须要适应当前文化发展的新变化,尤其要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关键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现实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文化中所蕴含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是经过劳动人民长期奋斗所创造出的文化成果,反映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由古至今都有着重要的传统价值,反映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的时代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有着高度的契合,并且同样承担着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而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目的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目的相同, 也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将二者相结合能够发挥教育的最佳效能,发挥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帮助学生铸魂塑“三观”

大学阶段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五四青年讲话中多次提到,青年的价值观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抓好这一关键的教育阶段十分重要。而且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华文明发展的沃土中,从幼儿时期,人们已经开始接触, 并且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是一种贯穿教育成长道路始终的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能够做好充分地教育衔接,并且发挥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延续,不断深化对大学生“三观”的教育实践。不仅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并且与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高度的契合,是传统和现代的融合。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要不断的更新和丰富,但是要秉持教育的原则,要明确教育的育人根本。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门类丰富,能够科学的设计融入到思想政治 教育课程中,始终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生动性,让学生能够从多种价值层面感受文化的影响力,对于塑造“三观”有着最为全面的影响。所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融合是能够直接产生对大学生的认知影响,帮助大学生坚定信念,树立 崇高理想价值,从而始终保持正确的认知判断和选择。

(二)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内在的积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吸引力,五千年的文化发展的深厚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是中华民族最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根本,是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展现中国风貌的重要决心。文 化自信也就是民族自信,就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将中华文化进行批判性地创新与发展,使中华优秀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1]对于大学生而言,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是其能够立足社会、投身社会建设最为重要的精神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将这一种对于文化的信念不断深化,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手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形象最为有力的名片,文化自信更是大学生明心立志的充分体现。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用文化去指引大学生自信前行,将这份爱国情怀、强国情怀和报国情怀融入 到梦想的实现在征程中。大学生乐于去接受和感受,更乐于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这种自信所驱使的文化吸引力,让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融合更是增强课程的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激发 大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有助于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内在需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高校课堂教育重视的是对学生理论内容的是渗透和讲解,在接受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有不断理解和消化的过程,但学生最为强烈的意愿就是投身到实践中,想要更早的融入到社会环境中,满足职业成长的发展需求。从学习 、生活到就业,大学生对于未来始终充满美好的期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恰到好处的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与实践项目的融合,让大学生能够实现全面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重视学生的认识感受,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是直接深入生活的,实践课程项目带领学生深入到社区、基层、文化馆等场所,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到文化传统。如感受家风、榜样模范进社区,让大学生能够懂得感恩、用亲身的体验来深化课堂的认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渗透于大学 生的生活中,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课程面临的新变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已经逐步展开,但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机遇与挑战并存,教育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一直受到外在环境的冲击。

(一)文化现象的现实冲击

在多次讲话中提到“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①之所以提出 传承中华文化的要求,是因为目前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着多元文化现象的现实冲击。从传播主体来看,目前“文化名人”成为了追名逐利的代名词,年轻人极易受到该文化现象的影响。网红背后的巨大的经济利益让部分年轻人争相效仿,忽视文化理论学习,以博取眼球的 行为获取经济利益,甚至违背了道德法规的约束,陷入无法自拔的深渊。不仅如此,快餐化偶像的现象,通过选秀、包装炒作等行为,让年轻人快速的走红,成为大众的偶像,而且由于年轻化、流量化的造星模式,偶像明星的职业素养存在缺失现象,对年轻大学生会造 成行为上的误导,高投入追星让没有经济独立能力的年轻人陷入其中,让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受到极大影响。一味追求新鲜事物,追求名利,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冲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也会受到阻碍。

(二)媒体传播的创新发展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接收到的文化信息更为丰富,媒体传播让多元文化的呈现方式和表现力更加多样化。但是媒体的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影响大等特征,如果没有充分的媒体监管能力,媒体渠道的文化传播很可能出现两级分化的情 况。如网络短视频现象,之前也出现过很多视频乱象,短视频内容缺乏严格审核,不良信息的传播充斥网络,无营养式的视频内容、宣扬色情、暴力、等视频信息,让缺乏自制能力的大学生迷失自我。效仿、打赏、盲目交友甚至让大学生生活受到影响、人身受到威 胁。但是不可否认网络媒体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异彩纷呈的文化传播形式,极具吸引力的文化表现方式,如《中华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大国工匠》等优秀的媒体节目,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较为生动的方式实现传播, 更是通过这种文化的传播方式让大众的文化自豪、文化自信、文化参与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可见,媒体传播利大于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要善于发挥媒体传播长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创新发展。如果能够借助媒体传播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进行创新呈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不仅仅可以在实现媒体宣传教育与课堂教育的融合,还能够为大学生传播积极的价值观念,让大学生形成理性的判断能力,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理论传播者,让媒体教育空间成为清静之地。

(三)青年社会参与、认识表达力的增强

当前高校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具有独立个性、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大学生彰显个性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认知能力较强,参与和表达的欲望不断增强。对于任何事物都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都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既是年轻人的性格优势,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开展的契机。准确把握90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思想特点和性格特征,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的时代价值都需要年轻人用自己的理解去表达,去加深其深刻的时代意蕴,年轻人以富有张力和开阔的视野表现能够推动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时代解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为大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大学生去表达,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相互磨合,教学内容和生动的文化理念相互结合,推动教育的革新和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 言,教育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尊重学生的表达,引导学生去表达,通过教育实践活动高校也可以不断丰富教育素材,教育积累,不断更新对于优秀文化内容、价值理念的阐释,以最新、最全面、最具吸引力的教育方式,呈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面性。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课堂教学融合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是一个具有长期性的实践项目,并且需要科学的规划设计,结合不同阶段教育对象进行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方式的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始终保持教育的吸引力、生动性,围绕大学生这一教育主体,激发 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让教育的效果得到深化和巩固,发挥持续性的教育作用。

(一)深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思考,明确教育方向重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的融入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文化积淀,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深度与广度的认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研讨必不可少,教师们要对当前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教育方向要有准确的把握。一要明确教育对象的诉求,了解当代大学生在思想 价值认知、理论认知等方面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计,把握课程教育的整体方向。90后、00后大学生是时展的新生力量,具备活跃的思维和超前的意识,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也较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必须要深入学生中,基于学生的兴趣 点和个性化特点进行课程设计,与学生建立密切的联系,为教学做好沟通铺垫。教师要善于聆听学生的声音,善于总结和发现,以学生视角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吸引力,进而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设计。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对教育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对于传统文化与思想课程体系设计的融合切入点进行讨论,形成具体的课程设计方案。课程体系内容要保持实时更新,教学素材的融入也要保持亮点的更新。这就需要教师有新思考和新解读,新在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之间的契合点进行整合,更 在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思政教学教师之间可以分工合作,对模块内容进行磨课设计,并且录制示范课程视频,形成教师内部的资源共享。并且积极的向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学习,注重交流,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计体系。如“五老精神 ”所呈现的精神内涵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忠诚、奉献、创新等精神品质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十分契合,都是需要现代人去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融入不是简单的内容搬运,而是需要巧妙的融合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明确教育的方向、 重点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教育实践,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为此,教师素质提升为先,才能够保证教育方向和重点的科学选择。

(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科学设计教育内容

教育不能脱离实际,教育内容更不能空谈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且贯穿教育始终,超出教育空间的限制。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载体。为此,高校要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挖掘,以最贴近学生生活、 学习以及未来求职诉求的教育融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感染力。一是明确以“三观”教育为主题的教育内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成功范例,以不同历史环境下,优秀文化的传承路径探索与思考,深化对于优秀传统价值内 涵的思考,让学生能够认可、并且有高度的自信去思考学习。如“五老精神”的最佳诠释者们,老一辈的革命先烈,时代先锋楷模,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正直、奉献、无私、忠诚、创新等优秀品质就是最佳的课程素材内容,鼓励引导学生去收集和讲述这些故事,增加学生 的共情能力,以情感渗透的力量去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影响力。二是明确家庭观教育。将对家风的理解融入到课堂教育中,让家风的理解更加深刻,让榜样模范发挥教育示范作用。大学生多为离家求学,对家风的感悟会更加深刻, 教师可通过“写一封家书”、“你想成为怎样的家人”等课程思考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家庭责任,从而树立积极的家庭观念,营造优良家风。三是融入从业观教育。明确大学生在社会人际交往当中应该掌握的基本礼仪规范,待人接物处理事情应该秉承的原则。遴选先秦 诸子百家思想和国画、民乐、戏曲、书法、武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开设选修课。[3]丰富学生的认知范畴,提升学生减压降压的能力,从而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补充。通过教育内容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呈现,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具实用价值。不仅如此,职场行为准则更应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呈现的忠诚、仁义都是优良从业观的体现。在社会各种诱惑之下,大学生面对各种职业选择所应该坚守的原则,所应该秉承的职业道德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可以有很好的体现,通过思想政 治教育课程的设计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对自身职业行为有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三)开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创新教育方式

思政教育活动是由教育主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境等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构成的复杂运动过程。[4]教育环境的创设十分重要,高校要围绕网络化、立体化、协同化等要点方向。[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展要充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 现方式是多样的,课程表现方式、社会实践方式、媒体呈现方式、社会活动方式等,每一个能够利用的教育空间和教育资源都应该作为高校思想教育课程创新的切入点。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计要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在有限的教育实践内增加教育方式的创新 性和吸引力。一要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为教学主要依托,通过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结合学生不同阶段学习特点,分阶段的逐步渗透。二要注重校内和校外的实践阵地的建设,在学校社会活动中融入民俗文化、国学文化等活动,让学生去设计、展示、分享学习 成果,增加活动的参与性和趣味性。在高校校训、规章制度等中纳入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得学生在谨记高校校训、规章制度的同时,领悟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6]搭建校外教育阵地,与历史文化博物馆、英雄纪念馆等积极沟通,建立校外实践平台,让学生聆听历史,感悟文化。三要充分发挥媒体传播的方式,可以开设校园文化节目,请专业的老师进行学术讲座,每期通过主题征集的方式,让学生去设置内容模块。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去自主宣传和讲解文化内容,扩大教育的影响范围。积极培育优秀的思政宣讲员和 学生自媒体人,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学习习惯。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结合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持续探索,在不断的丰富、创新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效果,从而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优质的 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英豪,刘奉.论高校将“四个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35(01):38-42.

[2]于守海,王新杰.传统文化视阈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33(04):48-51.

[3]宋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2):104-107.

[4]白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作模式与时效性探究———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作模式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04):87.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第8篇

论文摘 要: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在于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又是体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对于现代美学的重要理论意义与价值,并且也体现于对于当代审美与文化、社会与人生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

每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模式、生存方式、哲学观念以及感知方式等等多方面因子的影响、制约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从其发展的表现上说,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系统。它有它的独特性与根源性。”因而,由此而孕育生发出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有着它的独特品格,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

中国传统美学是在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孕育生成的一种很不同于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的思想体系。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这一特质是深契于美学的根本精神的。美学在其实质上只能是存在的诗性之思。

一、人生哲学: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总是与人学思想有着血脉相关的联系,正如许复观所指出:中国文化特征是“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因此,中国古代美学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的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的特点。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大宗师》)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正如徐复观所指出的:“其出发点及其归宿点,依然是落实于现实人生之上”,“他们之所谓道,实际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禅宗美学也因其具有人生美学的内容而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禅”则体现着禅宗美学的一种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禅宗美学是将禅视为人人所具有的本性,是人性的灵光,是生命之美的最集中的体现,是宇宙万物的法性,是万物生机勃勃的根源,是天地万物之美的最高体现。它既是禅宗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境界,又是禅宗所讴歌的最高的审美境界。禅宗美学使中国传统美学加深了对于人生、宇宙的诗性领悟,同时也使中国传统美学增添了于现世人生中使人生诗性化的内容与理论。

二、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

中国传统美学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

现实人生包含了生命与生活,人的生命世界与人的存在状态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直接从中国人的现世人生实践,生命感受,体验、反思之中孕育出来。无论汉字“美”的最始初的文字,还是许慎“羊大为美”之说,都与中国原始生殖崇拜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在这一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观念,都鲜明地体现着中国美学作为生命美学的特征。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气”是生命的本质。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只有具有生命的特征,生气灌注,气韵流转,才有了文学艺术之美,而中国传统美学中许多重要的理论、范畴,也都是由生命的生气之美衍生而来的。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从而又体现出鲜明的体验美学的特征。中国传统美学的体验美学特征,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在审美体验活动中,中国传统美学又十分强调主体的积极参与,内缘已羽,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最终趋于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即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有限的现实时空的超越而获得一种永恒,无限的心灵自由与高蹈。而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三、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美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对人生美与艺术美的研究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独具特色的人生美论与艺术美论。人生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宇宙之中,人是最为宝贵的,“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禅宗,都把对人与人生的探索放在首位,其他一切问题都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而展开的。所谓“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

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

由于各自思想的差异性及其宗旨、目标的不同,儒、道、释三家美学各自在对于人生的审美自由境界的追求中,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审美理想。儒家美学发展出了“和”的审美思想。强调美与善、情感与理智等方面的和谐统一。道家美学发展出关于“妙”的审美理想。强调审美体验并不仅仅在于对自然万物形式美的把握,而且在于体悟其中所蕴籍的作为美的生命的本体的“道”与“妙”。体现了禅宗美学重视对人的内在生命意义的体验,推崇对人生的一种随缘在运,自然适意,宁静淡远,而又圆满自足的自由审美境界。

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表现为一种人生的审美价值取向。还体现为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这种追求因其超越利害关系的束缚而使心灵返朴归真,进入生命的澄明之境,而升华为一种审美人格。

四、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美

如果说人生美构成了中国传统人生美学的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根与干,那么,艺术美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绚烂的鲜花与丰硕的果实。这种中国传统美学中向诗性栖居的生成的关注与追求,现实地展开为两个基本向度。一方面,将个人不幸与家国忧思汇融一体,以诗发愤抒情;或者以诗排解内在心灵焦灼,安顿生命。从而诗(艺术)成为趋向诗性自下而上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在人性的发展、人格的养育与建构历程中,艺术又成为人生现实地超拔为诗性栖居的重要构成部分,所谓“兴于诗”、“成于乐”(《论语·泰伯》)、“游于艺”(《论语·述而》)。这种诗意栖居的向往与追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性个体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的体现,而且也是文化知识群体共同的心声,从晋代的兰亭之会到宋代苏轼及苏门四学士等的西园雅集,都十分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传统美学将艺术也看成同人一样的有机生命体,对于艺术美的看法具有明显的人化特征。刘勰说:“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文心雕龙·附会》)。基于人化的、以人拟艺的美学观念,中国传统美学形成、发展出了十分丰富、重要的并且具有独特特性的美学范畴、美学命题、美学理论。如“形”“神”“气”“韵”“风”“骨”“筋”“血”等等。这些范畴与思想之间相互关联而发展出了关于“形神”、“风骨”、“气韵”等等,而这些丰富、繁多的理论范畴,又往往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形成一个十分宏大的美学理论体系与美学范畴体系,共同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美学作为生命美学的一个突出方面。

中国传统美学不仅将艺术看成是一个犹如人一样的有机生命整体,从而以人拟艺,而且也将艺术生命的特征与艺术创造主体的特征相联系,因此,文如其人、诗品出于人品一类的美学命题与观念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构成方面。从而中国传统美学深入地探讨了艺术家的气质、才识、志趣、学养,乃至于情感、心理、生理、艺术创造力等等诸多因素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文学艺术从根本上而言,是为解决、思考诗化人生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并且,艺术也成为超越死亡,走向不朽的途径,如曹丕所言:“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才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不托良史之辞,不假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典论·论文》)。通过艺术,人的生命获得了永恒。

五、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美学体现出鲜明的生命美学与体验美学的特征,强调、肯定美总是肯定人生,肯定生命的。中国传统美学是基于对人的自下而上意义、向度、价值、方式以及人生境界等诸多问题的探索、体验、追求、领悟而建构起来的,突出体现为人生的审美化、诗化,同时将艺术生命化、人化。因而,中国传统美学在其理论意义上,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藏的一个丰富、珍贵的重要方面,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独特的思想意义与价值。同时,对于当代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世界政治格局步入后冷战时代的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在西方美学话语占有主导地位,中国美学处于边缘性话语地位,甚至有“失语”之忧的现代语境下,如何重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美学理论体系与现代美学话语,都具有不容否认的重要理论意义。

毋庸讳言,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思想成果的吸收、借鉴,离不开西方美学的参照系。然而,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同样也必须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要不要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即我们在自己的民族的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不要提出和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等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原则。”如果我们的现代美学建构从自由民族文化的实际出发,而避免停留于对西方美学思想的追逐与模仿,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充分汲取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资源的丰富养料,在对中国传统美学资源的深入透彻的研究基础之上,发展出自己民族的美学问题,并建构出特有的现代美学范畴、逻辑结构与思想体系。中国传统美学对于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的认识与看法,对于审美主体建构的高度重视,对于理想人格建构与审美人生境界的追寻,以及中国传统美学思维方式、特征,丰富的范畴体系等等,都将具有不可否认的理论价值。

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对于现代美学的重要理论意义与价值,并且也体现于对于当代审美与文化、社会与人生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正如葛兆光所谈到的:“人文思想所指向的,常常是人自身的存在问题,人生在世总会遇到焦虑、紧张、恐惧、困惑,始终缠绕着人心。人怎么样自下而上是自古至今人们思考的老话题,古代人的思考并不一定比现代人的思考浅陋或简单。”美学思想同样如此,人生与审美所面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并不随时代、环境的转移而消逝。中国传统美学的许多思想对于今日而言,并未失去有效性,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美学重视和强调人生理想境界的审美追求,在强调人的现世生命的同时,强调人的生命存在的超越性。它在对人的高度重视与肯定上,也决非后现代主义文化所强调的生物性、本能性的人,而是道德性、文化性的人,强调理想人格的建构,这些传统美学资源,在经创造性现代转化后,当对现代中国人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精神世界的构筑起到诮有的作用。与现代文明相伴而来的是人的内在精神危机、灵魂苍白与心灵焦灼。而中国传统美学强调人的审美心胸的建构与陶养,强调澄心、虚静、澡雪精神,这对于“溺于物”(庄子语)、物欲无限膨胀的现代人,无疑具有解毒、清热、醒脑的功效。

总之,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丰富、宝贵而独特的思想内容,从现代解释学观点而言,中国传统美学不是已然成为过去的陈物,而是在对其不断的解释与理解中生成与常新,在对其不断的追问与运思之中,呈现出永恒的生命与意义。

参考文献:

[1]牟宗三.中国文化的特质[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2]金克木.东方艺术美学序[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刘小枫.人类美学的含义[M].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6]盛 宁.人文困惑与反思[M].三联书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