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赏析八篇

时间:2022-11-25 11:29:18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第1篇

 

关键词:传统养生 体育 绿色养生

0.前言

进入2l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总体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却日益下降,“现代文明病”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与每一个人“亲密接触”。为了“防患于未然”和提高生活质量,人们逐渐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专家们预言,2l世纪是以自我保健为主的世纪。”“自我保健可以说是传统养生的现代说法,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我国历代传统养生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独特而有东方特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深受世人所推崇。然而,“在学术界,存在着重养生著述的医学专门研究,轻养生价值的多学科综合探讨的问题;在体育界,存在着重养生术势套路的传习演练,轻养生观念理论的深人分析的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传统养生与体育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提法众说不一。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绿色养生,并认为绿色养生是新时代的呼唤,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内在和谐。

1.绿色养生概念的提出

绿色是大自然的主色涮。象征着蓬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绵延的生命,象征着理解、宽容、善意、友爱、和平和美好。它已经从像花、草、树木一样的自然绿色内涵,转向人类生活世界更深层次的生态语境。绿色是和F、纯洁、健康的代名词,含有无公害、纯洁、公正、科学、进步和发展之意,是生命旺盛而富有生机的体现。绿色代表人们的渴望和对更高水平的期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以绿色为标志的产品和服务先后被推向了大众,打开了广阔的销售市场。事实已经证明:这些绿色产品和服务迎合并满足了大众的需求。在学术界也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绿色奥运、绿色体育、绿色理论等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渐推广。

养生,又称摄生,是各种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加寿命等措施的总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导引、五禽戏这类养生功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养生的定义是: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等手段,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既要顺应自然,又应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做到内外齐养、形神兼修、动静结合、劳逸结合、把握中和之道等,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常见的传统养生方法主要有静神、运动、食养、药补四种。

体育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本质上与养生血脉相承。但目前国内体育界对养生一词的叫法却是五花八门,有直接叫“养生术的,有叫“传统养生”的,有叫“养生功法”的,也有叫“体育养生”的。暂且不说这些说法的是否符合基本的逻辑学规则,笔者认为这些说法更能说明目前人们对养生知识了解的不够全面、深入。当然,在我国古代养生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存在一个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不断成熟完善的历程;其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相适应,存在一个或强或弱的迷信神灵、崇拜上天的过程。纵观我国传统养生的发展历程和整体轮廓,应该说体育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从事养生的一种手段。

近年来,关于体育与养生的文献逐年增多,但说法不一,有“养生体育”、“体育养生”、“运动养生”、“传统养生体育”等。本文不是对这些说法发表看法,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的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说法—一绿色养生。绿色养生是指按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原则,参与者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养心、养神、养形的一种保健方法。绿色养生是体育和养生的结合,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下位概念,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养生与绿色养生是一般与个别、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2.绿色养生的特点

2.1适用范围广。绿色养生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来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适合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层次。按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变化,不同人群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男性的运动量可适当大些气而女性的运动量应小一些,特别是女性在月经期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及少年时期正是机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其运动对促进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有重要意义,所以运动方式主要是每目的‘两操“(即早操和课问操)和1小时的休育活动;青年时期正是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机体各系统迅速成熟,青春活力最旺盛的时期,可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大运动;中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宜选择较轻柔的运动。

2.2可操作性强。绿色养生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下位概念,所包含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上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要是一些对器械要求不太高或者是徒手活动的项目。所以,它有很强的操作性,运动量可自如控制,特别符合当前国际流行的中、小强度运动健身原则;活动场所也不受限,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且能有效地达到健身养生,祛病延年的效果。

2.3经济性高。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传统的武术项目及散步、慢跑等具有投入少、习练简易,不会因为场地、设施、天气等其它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受到影响。换言之,可以随时、随地、随意愿进行练习,能以较小的投入达到较大的收益,不仅能有效地达到健身养生,而且还可以收到祛除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

3.绿色养生的原则

3.1个体差异原则。有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认识越来越不合时宜,事实证明:养生应该从青少年做起。一些专家还呼吁:在童年期就应该培养孩子们的保健意识,促进他们良好健身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形成。绿色养生提倡个体差异原则,就是指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即要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体状况来选择不同的运动形式和运动量。

人与自然的和谐第2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深化的结论

人类与自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甚至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一些地区洪水、干旱的肆虐,沙尘暴频频发威……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或是走向新的更高的和谐状态,或是矛盾迅速激化,大自然的报复可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再适合人居。

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深化。古代社会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智者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认识,而芸芸众生面对自然力的不可抗拒产生了对自然的神秘和崇拜。近代工业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使征服支配自然的认识在很长的时间里占了主导地位。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日趋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相关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冲突、有限环境与无限增长的矛盾,由此诞生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以来,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和国际公约的问世,标志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问世。20__年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前不久,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讲话中,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成果兼收并蓄,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而得出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结论。

人与自然发展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常说我们以7的土地、8的淡水养活22的人口,这些数字本身就凸显了我国的生存压力。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我国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维系人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草地、森林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1/3、1/2和百分之十几,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也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

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又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地位,总体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长期沿用传统发展模式以拼资源换增长,不仅造成了资源迅速衰减、退化、枯竭,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不断退化,草地过牧,森林超采,海洋渔业过度捕捞,自然灾害频繁加剧。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如今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恶化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据中科院专家测算,20__年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人民群众健康也深受生态环境恶化之害。不少专家已经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电力、钢铁供求紧张,投资增长过快等等,而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新结构危机”。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实际上是两大和谐,即人与人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载体,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将逐渐失去家园,中华民族将失去生存的空间,其他一切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将无从谈起。由此,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的国情都要求我们以循环经济模式替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3R原则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即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量化(Reduce)、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Reuse)、资源再循环(Recycle),力图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初始资源消耗、不增加甚至减少污染排放、不破坏甚至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循环经济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使我们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使我们在文明发展的现阶段与自然和谐相处。

发展循环经济,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需要国家、企业和社会联动,但国家意志至关重要。要通过制度创新(包括法律、体制、政策等)和加大投入,推进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淘汰和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降低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使用量。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建设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治理,是防治自然环境退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 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循环经济的一个核心内涵。要在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地“三化”,同时,强化城乡污染治理,特别是重点流域、区域和海域的水污染、农田污染治理。

人与自然的和谐第3篇

   

一 人与自然的本质断裂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根源

    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一致,内隐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以及当代人对这种不和谐的深深忧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在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制造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对抗,即人类拼命地掠夺和奴役自然界,大自然也对人类每一次胜利都进行疯狂的报复。生态危机作为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标志正在诅咒着人类,威胁着人类的在世生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从而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解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正在承受的生态危机苦难,成为时代的呼唤和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味着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意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与自然和谐是一种善,甚至是一种最高的善;相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由于其隐喻或象征着毁灭,所以它是一种恶,甚至是一种大恶。扬善去恶是人类价值追求的目的之一,因而解除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将生态从危机中拯救出来,便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价值指向。消除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键是确认产生这种不和谐的根本性原因,以便能够为人类找到拯救生态危机的正确道路。尽管对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原因人们有种种猜测和分析,其中也不乏精辟的见解和论道,但笔者认为,人与自然在本质方面的断裂是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本源性原因,正是在人性方面人与自然发生本质的对立,才在实践行为方面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灾难性的后果。

    在人类早期观念中,人与自然之间并不存在一种价值关系意义上的紧张和分裂,无论是中国的儒教、道教和佛教,还是古希腊的哲学自然观,都以各种不同的理解或解释方式将人与自然纳入一个统一的整体之中,人之为人的人性与自然世界之为自然世界的本性在古人那里总是难解难分地纠缠在一起。中国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古希腊人的“小宇宙”与“大宇宙”和谐一致的主张,都表达着人与自然本质同一的看法。古人的这种人与自然一体的人性见识,导致了“万物与我齐一”和“顺应自然而生活”的价值追求,形成了与自然宇宙保持和谐一致,千万不要僭越最伟大灵魂为人类安排的这一必然秩序的行为规范。然而,古人的这种存在维度和意义维度却被现代人所遗忘,西方近生的启蒙运动彻底颠覆了古代人的有机论自然观,自然世界由此变成了一台既没有灵魂、也没有生气,完全由力学支配,进行机械运动的机器。自然概念的含义也由古希腊的“生长”、“涌现”、事物发生的“内在根据”,变为了现代的自然界和自然事物的总和。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沦落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界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的实体,他们之间互不依赖,互不决定,互不派生。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广延,心灵的根本属性是思维。斯宾诺莎反对笛卡儿的二元对立说,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两个属性之间并不发生直接联系,它们互不产生、互不限制。结果斯宾诺莎在建立实体一元论的同时,又在事实上造成了一种属性二元论。斯宾诺莎以后,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人也力图克服机械论自然观的缺陷,消弭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但他们却走向了与古希腊哲人相反的道路,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如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立法”和“自然向人生成”;黑格尔则把自然世界看作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属于“主—奴关系”,即人是主人,自然是奴隶。经过现代形而上学的努力,人从自然宇宙中彻底脱落出来并成为与其对立的存在,人与自然从此分别归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自然存在物属于仅具有广延特征的物质世界和客体世界,人类则属于能够思维的心灵世界和主体世界,“目的王国”和“自然王国”之间从此产生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道德鸿沟。

    现代人不再像古人那样,以自然宇宙为背景认识自己与自然的同一性,而是将人与自然的对立、不同作为人之为人的标志。这意味着,启蒙之后人从本质方面与自然发生了彻底的断裂,或者说从人的本质方面与自然世界划清了界限。人不再是自然世界之中的存在,而是收缩到以自身为参照系统并仅仅向自身认同的独立存在。如仅仅向自身的认识能力认同,从而认为人是理性存在物;仅仅向自己的类特征认同,从而认为人是一个社会存在物。启蒙运动将人从自然宇宙一体中独立出来,似乎解放了人类,争取了人的尊严,但事实证明,近现代人的这种自我启蒙和自我解放在给人类带来自由和享乐的同时,也对人自身和自然环境制造了灾难性后果。首先,近现代人解构了人与自然的存在同一性,从而造成了人类自我的迷失,使人类无法准确确认自己在宇宙中的合理位置,误把对自然界的宣战、掠夺和奴役视为人之为人的象征。其次,人不再向自然认同,而成为仅仅向自身认同的存在物,这势必导致自我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强势运行。如现代人类完全扭曲了生物进化的意义,把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理性,以及生物进化最为辉煌的一幕——人类的诞生,理解为人优越于自然界和强暴自然物的固有资本。人拥有理性,自在地就具有绝对价值,自在地就是目的,所有自然存在物仅仅是服务于人之目的的工具,成为现代性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引发人类对自然的促逼和宰制,并直接造成人与自然的现实不和谐。所以,人与自然在本质方面发生断裂是人与自然最根本和最深刻的分裂和对立,这种断裂直接规定了人类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并为人类占有自然和统治自然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合理而正当的理由。作为人与自然现实不和谐标志的生态危机,正是这种本质断裂的直接逻辑后果。

   

二 人与自然的本质同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根据

人与自然的和谐第4篇

生态文明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应当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一、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

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狩猎和采集方式从事生产活动,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主要体现为依赖和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人对自然曾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在农业社会,从事农业劳动是人类主要生产方式,由于生产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影响较小,人类与自然保持一种融合的非对立关系,但是在一些局部区域也出现了过度开垦与砍伐等现象,特别是为了争夺水土资源而频繁发动战争,使得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促使相对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或区域性的不和谐现象。在工业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但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杨多贵,2005]。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兴起与蓬勃发展,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质的飞跃,它既是划时代的发展观、又是崭新的世界观、文明观和自然观,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社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冲突,对传统的“征服自然”等不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挑战。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规矩所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辨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总之,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2、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间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当生态文明因子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李景源等,2004]。

西方的工业文明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就因其诸多弊端的存在而成为许多思想家反思和批评的对象。卢梭曾对使工业文明过分膨胀的工具理性侵蚀人的道德理性、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发出警告。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进行过深刻的反思。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人们开始了有意识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的过程。对生态文明的选择,可以说是人类对灰色文明泛滥和恶果的积极反思以及在推崇绿色感召下的积极实践。它大大拓展了人类文明的含义和内容。这一大功绩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成的。人不能选择脱离自然的道路,只能选择某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的能力空前提高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和谐。生态文明发展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人类开始了为有效遏制生态危机,为自己重建一个可以使儿孙万代永续发展的绿色家园做了一次有益的伟大尝试。

具体来说,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在评价自然物种的非经济价值时,要承认物种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权利。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2)价值观的革命。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但是,功利与幸福及其程度的界定又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生态文明是人类价值观必然的选择。

(3)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重新学习在地球上生活的艺术,生态先于一切,告别传统的“物质主义”,这是生态文明条件下,生态伦理道德的主题。

(4)生态文明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发展结构理论把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建立起“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因为优美的地球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此,人类为了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人类发展到今天,应该而且已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①

从深层次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到,虽然现代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与自然应始终保持共存共荣关系。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人们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

但是,新的生态不可能一蹴而就。尽管我们对生态问题呼吁了多年,但人类为了满足自己日趋膨胀的欲望,仍然在许多方面以主人的态度“粗暴”地干预自然,生态在一定程度上已失去了内在平稳,出现了诸多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面对生态环境遭受的巨大破坏,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自身的非理性行为,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以热爱自然、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生态道德观为核心,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死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竭。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基于这种认识,著名学者施韦兹和莱昂波特创立了“生态伦理学”,他们认为生命是自然界的伟大创造,对人类和自然的生命都要给予极大尊重,那种“将生命分为价值高的(人的生命价值)和价值低的(自然生物的生命价值)的做法”是片面的。因此,应该将“善”的观念加以扩展,应当从自然界而不是局限于人类来认知人们行为的正误,把善的观念扩充到自然界中去,“凡是有助于维护生物群落的完整性、稳定性的行为,就应是正当的、善良的、美好的”。一种伦理理伦如果不包括人影响自然的行为规范,不确认人和生态是一种特别亲密、生死攸关的关系,就不能算是完善的的伦理理论。因此,应当用生命的纽带把人与自然有机联系起来,把生命的完善和正常运转视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内在要求。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大自然中的生物,并不是人类的奴隶,不是为人类而诞生的,它们理应是大自然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只注意人类自然利益而关心生态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确立一种新型的伦理体系,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坚持反对“人类沙文主义”。不仅承认人的价值,而且要承认生物的和一切自然物的价值;不仅承认人类的权利,而且要承认生物的,以至一切自然物的权利。看似没有感觉的树木、花草、河流、海洋,都有自己的需要和生存权利。它们的价值和权利不是根据对人类有用无用确定的,而是作为一种自然界的平衡链所固有的。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乃是相类似的,都需要水分、氧气和营养,因此,人类决不应凌驾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为依存。如果一味只想“主宰”、“统治”自然,势必人为破坏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瓦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人类与生态都将遭受灭顶之灾。

自然是人类之本、人类之根,是人类的起点与归宿。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的发展相和谐的思想,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的向往和追求。正如《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一书导言中所说[P15]:

整个自然界、整个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在某种意义上数十亿年来都在无意识地、自然而然的“寻求”优秀和卓越,并确实通过它的无数尝试和进化,而终于产生了人,产生了人的意识和灵性这一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确实可以说,“人是万物之灵”,但正像罗尔斯顿所言,我们正要因此而感谢整个生态系统,就像花儿和果实感谢整棵树、感谢整个大地。人是“万物之灵”,但不是“万物之主”。人今天恰恰是要运用自己的“灵性”来摆正自己在自然的位置,处理好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善待自然,善待非人类存在物,这样,他才真正配得上“万物之灵”的称号,而在人类的“灵性”和“知性”的历史和现实的构成中,也确实蕴藏着能够使人恰当地认识和处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的丰富资源,有待于我们去深入挖掘。

从表面上看,生态伦理所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实质上仍然是指人与人的关系,行为者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现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在今天,人类再也不能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而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这是生态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和道德规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实现的,就是说,它是以自然为中介而表现出来的。生态伦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中去,比传统伦理学的内容更丰富了 [陈敏豪,2002,P132]。 三、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环境与发展悖论,应该确立一种新的文明即生态文明,也就是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文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范式的根本性转变。生态文明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是在这个基础上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现代化过程之中,我们必须总结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过程中的经验得失,避免传统工业文明发展中出现的弊病,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人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并以功利主义、不计后果的态度掠夺自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冲突。一方面是人控制自然能力的增强,人化自然的扩大;另一方面则是自然界对人的报复,人的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缩小。这样,不仅人有自然的关系异化了,而且人本身也异化了。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实践已充分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典型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教训极其惨痛,代价极其昂贵。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在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胜生态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2、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那么,如何来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呢?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其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逐步树立起“一个地球”的意识,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因此,提高生态意识,进行环境教育应当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任务。

其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生态道德既包括人对自然的道德,也包括人对人的道德。从“人是自然”的观念出发,人对人的道德亦是人对自然的道德的表现。合理调节与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全人类真正和平相处,这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

其三,加强生态法制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目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开始制订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公约。如联合国于1993年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审议《21世纪议程》在全球的执行情况,目前有80多个国家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交了执行《21世纪议程》的国家报告。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也根据各自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制订了各种独具特色的环境保护纲要和法规。目前环境法学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新视域。生态法制教育的根本宗旨是,让人们了解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法规与条例,从而能更加自觉地遵循自然生态法则。

3、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谋发展

建立生态文明,就必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改变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消费之路;就必须在全社会培养环境伦理和道德,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制度,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只有人与自然相和谐,才能给人类带来福祉,否则,就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与贫穷。我们要把生态文明观贯穿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推进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民用工业道路。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这种理想需要我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变革、创新,这是一项艰巨、持久的挑战性工作。在新世纪,我们要把这种理想作为指引经济社会发展的灯塔,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飞跃。

当代生态文明理念的产生,不仅引起人们自然观的新变化,也延伸到社会政治经济方面。许多人都意识到,生态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甚至还存在于精神心理方面。许多人除了研究自然生态之外,还研究社会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而且提出了精神生态的概念。还有人提出,生态文明在当代,应该成为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或政治)文明并列的四大文明。因此,生态文明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并正在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迅速转化。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71年版,P519。

参考文献:

1、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2、路甬祥: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实质深入探讨和谐发展规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 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

2、李景源、杨通进、余涌:论生态文明,《光明日报》2004年04月30日。

3、〔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4、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5、郭艳华:走向绿色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7月第一版。

6、黄鼎成、王毅、康晓光著,人与自然关系导论,1997年7月第一版,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7、陈敏豪编著:归程何处——生态史观话文明,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8、廖福霖编著: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9、杨多贵 周志田:我国人与自然和写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四期。

人与自然的和谐第5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人;自然;社会;和谐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2)06-0013-07

科学发展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自然、社会和人和谐相处与互动共进的理论,围绕着发展这一主题,着眼于解决人类当前在追求发展中遇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问题,阐明了发展着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一关乎发展本体的重要问题的,它是指导发展实践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所阐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互动共进的关系,对于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上述思想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社会和自然的历史作用及相互关系的论述这一理解和认识基础之上的。深入理解和揭示科学发展观与唯物史观的这种一致关系,是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理解的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不仅是指人民这一群体,而且也包括人民之外的所有人,其中的“本”涉及发展的根本问题,提出这一点,是基于人在发展着的世界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深刻理解而确立的。首先,人是自然、社会的主体。在发生学的意义上,人是自然的产物,但是,当人类诞生以后,人就作为主体同自然相对应,人以自然界为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并通过自己对自然界的不断改造活动,使其按照人的发展目的和要求发生变化,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建构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然而,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各种活动又总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结成社会关系并在其中来进行的,马克思说:“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1]362。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分子,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社会则是人交往活动的结果。马克思从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人类社会发展,提出了全部人类社会生活在其本质上是实践的,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在马克思看来,人以一定形式的社会存在物的方式进行劳动实践活动,进而与作为对象的自然发生关系,在这种对象性活动中,自然才成为人改造的客体得到改造,人才成为真正的人。其次,人也是自然和社会的创造者。在马克思看来,人之为人,在于其自身的创造性劳动。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在自然界中打上人类自己的印记而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2]56,成为了“人的现实的自然界”,“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2]89。与此同时,人在劳动实践中还生产出人与人的全面的社会关系,生产出全部社会结构和国家,生产出全部的人类发展史,实现了由单纯的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历史跃迁,“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2]92。这样,“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2]80。再次,人是人的本质目的。马克思说,人不应当到脱离时间和空间的彼岸的“神的”太虚幻境中去寻求真理,而应当到最近处,到人的心胸中去寻找真理,并按照人的方式来安排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解开现代之谜[3]521。因为,“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4]118。“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2]57。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这种本质并没有得到体现,相反,由于异化劳动的存在,使人不仅降低为商品,而且成为最贱的商品,人同自己的类本质发生了严重异化,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本质的这种异化才能得到消除,人类才能真正步入自由王国。科学发展观正是建立在上述马克思主义对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进行肯定这一哲学基础之上的。既然人是世界万物的主体,离开了人及其活动,既不会有自然的人化,也不会有人类社会的不断繁衍和发展,所以,在发展问题上就应该将人视为发展的主体,围绕着依靠主体谋发展确立发展理念;既然人的世界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体现着人的自由本质,那么,在发展中就必须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发展的最高目标;既然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因市场经济带来的人的各种轻视人、贬低人、边缘人、手段人等异化现象,这就要求在科学发展中,就必须做到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受侵害,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包括人民在内的全体人;既然人是自然人化和和社会历史的创造者,那么在科学发展中就应该切实做到发展的成果应由全体人分享,尤其应由人民共享。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贾英健: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相处与互动共进科学发展观也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所谓全面发展,指的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发展,指的是通过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的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因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体中,经济的因素是基础,起着根本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当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更。但是,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是一个系统,它由若干子系统所组成,不仅每一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而且每一个子系统内部各环节和要素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此外,社会有机体作为一个整体还与其他系统如自然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和经济关系决定作用的论述是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既然经济的因素在社会诸因素中起决定作用,那么,在科学发展中,就应该始终坚持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将社会发展建立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基础之上;既然社会是由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诸因素共同作用推动发展的,这就要求在发展中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而且也要重视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发展,为此,需要确立全面协调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自然、社会和人的关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要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搞好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科学发展观还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所谓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指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通过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所以如此,是由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地位和对社会的基础作用决定的。马克思在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首先肯定的就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不仅作为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而且人的肉体及其器官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即人自身的自然界,来自于自然界的人的生活当然也就离不开自然界,人靠自然界生活,并参加自然界生活。马克思指出,人靠无机界生活比动物更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首先表现在自然界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表现在作为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一一“变成了人的无机的身体”。“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2]106。因而,人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在自然界中确定自己的恰当位置。同时,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具有社会性,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基础。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积极的方面永远是人,是人以自己的活动决定着这种相互关系的性质。但是,人对自然的积极方面也同时意味着人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的增强。这是因为,人虽然在生产劳动中通过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活动,不断使“自在的自然界”转化为“人化的自然界”,但人类的生产劳动决不能只理解为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一面,而且还有调整和控制自然的一面;它不仅改变了人类身外的自然,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自身的自然。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劳动过程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5]201-202,就是说,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这就要求人要能够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然环境,如生态平衡、自然资源等,对人类社会长久存在和长久发展的重要性。离开自然界所提供的条件,人及人类社会便无法生存和发展。正因为如此,马克思特别强调“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警示人类在劳动活动中,人的目的需求要建立在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基础之上,“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251。近代工业社会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随着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尤其是在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迅速推进过程中,人类对大自然贪婪摄取的欲望和需求不断膨胀,让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地位和对社会的基础作用不复存在,其直接后果就是大自然惨遭虐待,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存环境遭遇可持续发展的空前危机。这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关于“自然界优先地位”的思想、“永恒的必然性”的思想、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科学发展观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为哲学基础,在反思以往实践中存在的人与自然关系失衡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要求。既然自然界对于人来说具有优先地位和基础作用,那么,人在科学发展中,就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把对自然界的改造建立在对其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之上;既然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确立的,那么,按照这一要求,就必需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这种和谐相处、互动共进的关系,切实保护好自己的生存环境,确保人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是在尊重自然规律基础上的合理、有利、有节的利用与改造;既然环境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突出问题,那么,治理环境问题就应该成为人类共同合作积极应对的问题,这就需要将环境保护和治理纳入全人类的共同义务的高度积极面对,强化环境治理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实现在该问题上的责任共担、共赢共享;既然劳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进行的,不同的社会关系又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的,那么,环境问题必然会受到社会制度的影响和制约,这就需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不断地进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改革,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以此来更好更快地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统一性出发,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人、自然、社会在其中的统一性,它反映出来的是人、自然、社会的“三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思想。这种思想同以往发展观的最大不同在于:以往的发展观,如自然发展、“物本”发展、人本发展、持续发展等,虽然观点各异,但都主张某一种因素在发展中的重要性;而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则是人、自然和社会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三位一体”意蕴。

首先,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并不是只强调人的唯一性,而是突出人在自然、人、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在发展的世界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发展的动因和动力,还是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速度和效益,都离不开并取决于人的需要、人的价值取向、人的能力、人的交往关系和人的制度安排;从发展的价值目标上看,发展说到底是属人的发展,发展是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和标志的。总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人自身的各个方面的丰富性,而且还表现在这种人的发展还将自然界视为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视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视为按照属于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并通过实践改造对象,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视为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的统一过程,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实现的生活的要素”[2]83。这样,发展的世界就不仅仅是人的发展问题,而是一个由自然、人、社会所共同构成的多层次、多形态有机统一的“现实世界”。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说,强调了自然界相对于人和社会的先在性和根源性;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发展的世界又是一个人化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对于现实社会中的个人来说,构成了其发展的客观前提、发展的承担者或载体,发展着的世界强调的实质上就是自然、人、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人本这一核心,就是要求人们在发展实践中通过正确处理好自然、人、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确保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有效发挥。

其次,科学发展观还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全面不仅是指社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系统发展、整体发展,而且还指把社会看作人用以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实现自我发展的组织方式和整体力量。这既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强调了自然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因此,全面发展指的是自然、人、社会三者都得到发展,这三者之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同样,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和谐。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自然界一方面构成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又是人改造和加工的对象,二者互相规定、互为对象;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之所以是社会的对象性存在,就在于社会是人的社会,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存在才成为人的存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之间不仅存在着相统一的一面,而且也存在着相矛盾的方面,而且在实践中,相统一的方面往往是相对的,更多的情况下,人们看到的是它们之间的矛盾和不协调的问题,以及由于这些问题而引起的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人、自然、社会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否协调和和谐,这是事关发展世界能否实现永续性的重要问题。正因为如此,科学发展观将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基本内涵,就是要人们在发展中把自然、人、社会看作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处理好自然、人、社会以及社会方方面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各种矛盾问题,使发展能够得到不断提升和延续。

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时空两个维度的发展。从空间的维度上来看,人生活在与他人、自然的全面交往之中,离开了与“他者”的和谐共在,人不可能发展甚至不可能存在。正确处理好自我与“他者”(自然、社会)的关系,是一种存在论和生存论的要求。从时间的维度上,正确处理好现代与传统,现在与未来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社会和自然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人类必须以大自然为基础来改造自然。人对自然的改造同时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人与社会的和谐奠定基础。人与自然是一种动态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双向互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协调、依存,形成和谐共处、相对稳定的动态统一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涉社会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当今的自然界不是抽象的、纯粹的、直接给予的自然界,而是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经济运行模式等所介入的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以为政治制度革新、意识形态发展、文化观念多元化的社会提供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在全球范围内解决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共同问题,资本的全球化是从生产方式层面把人类联系在一起,而共同问题的解决就需要达成共识,有共同的价值观,这就从精神层面将人类囊括在全球这个大社会中。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的自由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谛。另一方面,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发展。安定有序的社会是对个人、群体的超越和对现实的超越,对社会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具有约束力和规范性,正如罗尔斯所说:“一个社会,当它不仅被设计得旨在推进它的成员的利益,而且也有效地接受着一种公开的正义观管理时,它就是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7]3。人类在公正有序的社会中对自身行为的调整必定会在全球生态系统自调节、自稳定、自组织能力的限度之内;当全球生态系统能够把这种人类生活与生产技术行为的调整内化到自身系统的时侯,它们之间便会建立起一种新的动态平衡,使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达到一种全新的和谐与互动,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不断适应、互动和谐。

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的深刻意蕴,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人、社会“三位一体”发展思想的复兴,而且也是对当代人类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在当代,随着生产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出现了严重的不和谐,出现了生态危机、生存危机、价值危机等,严重影响了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相处与互动共进。

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不和谐。现代人类无视自然界对人类的根源性,无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和各种原始协调关系,甚至无视自然规律的存在及其对人类的制约性,人类只是一味追求自身的需要,加速对自然的掠夺。正如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所说的那样:“人必须使自己成为全部自然界的中心,事实上他只能按自己的感受来判断事物;他只爱自以为对他生存有利的东西;他必然恨和惧怕一切使他受苦之物;……人类必然确信整个大自然系为他而造,自然界在完成它的全部业绩时心目中只有人”[8]114。人口的过度增长,严重超过了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人类对有限的、稀缺的资源实行肆无忌惮的掠夺,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枯竭;河流、湖泊等淡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还有海洋的污染,特别是海上溢油事故,很多海鸟因此而丧生,许多海上生物因此而几乎濒临灭绝;过度伐木、放牧,造成了森林、草地的锐减,土地逐渐沙漠化;外来物种的入侵,致使本土的物种被排挤出它们土生土长的环境,造成了全球化的生态问题。例如巴西龟、泰国蟒、麝田鼠等都破坏了侵入地的生态平衡。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面对自然以及社会,人们注意的主要只是最初的最明显的成果,可是后来人们又感到惊讶的是:人们为取得上述成果而作出的行为所产生的较远的影响,竟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9]386。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认识根源上看,它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有关。正是人的这种认识的有限性,大大影响了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充分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创造性活动不完善的结果。从社会根源上看,现代市场经济的生产过程中,改造自然目的的剩余价值取向也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随着资本在全球的扩张,全球化的生产目的和动机几乎都是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这就会造成经济效益性和生态效益的不相容,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只顾自身的利益的、眼前的利益,漠视全球和长远利益,经营收益只属于某个群体、某个地区或者某个国家,收益内在化,而成本尤其是资源、环境成本却转嫁到下一代、不发达地区和国家,成本外在化。

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出现了不和谐。在人类享受着世界的文明成果的时候,也面临了更多的共同的社会问题。这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主义、消费主义思想盛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人的意义在于赚钱、消费,他们不停地追逐金钱和财富,物质欲望不断地得到满足,可是面对精神家园的荒芜却显得无能为力;以获取高额的商业利润的多数大众文化愈来愈严重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大众文化消解了传统的优秀文化和现代的精英文化,严重制约了人的精神家园的建构,追求商业利润的大众文化只是给人以短暂的、感官的、视觉的冲击和刺激,最后带给人们的是浮躁、焦虑、烦恼、忧郁、绝望、孤独。精神世界的衰落造成了价值意义的缺失,而人类价值意义的缺失和精神依托的崩溃,导致个性的过度张扬和社会公共性的消解。这些都会对人的主体性、自由性、安全感、幸福感、价值意义的满足感造成严重的危害。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了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社会,人们过度强调自由性、自我性和独立性,否定了他人的存在。在虚拟的社会中人们处于高度自由的状态,不用受现实社会规范的制约,不用承担社会角色带来的社会责任。很多人过分追求虚拟化的生存以弥补现实社会的不足和缺憾,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发生了严重的错位,情感疏远、道德规范弱化,造成了人的畸形发展。

面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出现的危机,人类虽然提出了很多措施,但总是收效甚微,看来解决问题的良药不在外在的措施,而是应该改变对文明的整体观念和认识。为此,需要彻底摈弃在发展观上的种种不正确观点,将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提高到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自然、人、社会“三位一体”的认识上来。既强调自然界对人和人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性地位,将开发、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也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力求以对自然资源的较少耗费换取人的需要的最大程度的满足,这是一个在自然面前争取自由的过程,它包括:摆脱自然灾害的侵袭,消除生活资料的匮乏状态,理智地利用资源避免自然的报复。在自然面前争取自由既是基础也是目标,为了在自然面前争取自由,作为条件和手段,又必须同时消除人际不公,在社会中争取自由。而在自然和社会中实现自由的前提,则是摆脱思想的盲目性,实现意识的自由[10]。具体来说,必须做到:

第一,建构现代宽容的发展价值观。任何思想意识只有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才能外化为行动。所以要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扬弃人类中心、自我中心的思想,把自然、社会作为自身存在的手段和目的,坚持用宽容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把自然界不是看成是在人之外,而是在人中,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对环境的保护就是人对自己的关爱和保护。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更多的是尊重和平等,从“他者”的存在反映自身,人与人之间不仅仅是经济的平等还有话语权的平等,是物质追求和精神价值意义追求的相互共进。

第二,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界互利互惠,共生共荣。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分子,要保护好自己生存的环境,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存权利。同时也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维护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和谐发展的责任。面对着日益严重的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再也不能沉湎于人类中心主义,也不能抱着“人定胜天”的态度来任意地掠夺、宰割自然。人类要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看作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进步与协调发展。这就要求人们认识到人和自然、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其实是处在系统关联之中的,决不能割裂他们之间的这种整体性和联系,要考虑自己行为的长远生态后果和可能对自然界造成的危害,将隐患消灭于未然状态之中。

第三,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环境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结合起来。一方面,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解决环境问题当然也离不开经济发展所创造的条件,但是,保护、建设生态环境虽然在长远看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在短期内,环境保护上的投资会增加产品成本,会减少经济发展上的投资,因此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又是有矛盾的。在二者的关系上,我们既要反对片面的经济观点,在讲究经济效益的时候,同时必须注意生态环境问题,注重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问题,也要反对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使经济实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做法,必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逐步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问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环境保护和开发中的作用。既要不断地发现物质多种多样的用途,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也要使废物资源化,在生产的过程中不仅要将废物问题解决,而且要发现废物的其他用途,变废为宝,使废物和垃圾的排放达到最小化。

第四,建立和谐公正的社会。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个人与社会之间保持的一种良性互动式的发展状态,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价值实现有赖于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也就是要实现人的价值既要从社会着眼,又要从个人着手,使人在社会中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为人类价值的实现提供公正良序的社会环境。对于个人而言,个人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他人、其他民族看作是在地球上的共在,尽已之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我与他者的共生、共荣,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2.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9;92;80;57;106;8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2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20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51.

[7]罗尔斯 J.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

[8]狄特富尔特,瓦尔特.人与自然[M].周美琪,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114.

人与自然的和谐第6篇

【关键词】 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过程中,我们党一贯重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一贯推行控制人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政策,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逐步深化,最终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继提出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后,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生态文明的内涵

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我们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同时,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必须加以全面把握。一是把握生态文明的三个要素,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意识形态思想、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生态法治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法律、制度和规范。生态行为文明是在一定的生态文化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各种推动生态文明向前发展的活动。二是把握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它使全球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生态灾难。三是把握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坚持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科学发展道路。总书记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突出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工作重点及要求。一是在思想上,正确认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保护转变为保护生态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生态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生态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生态问题。二是在政策上,要从发展战略层面切入解决生态问题。发展政策上,抓紧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发展布局上,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三是在措施上,实行最严厉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四是在行动上,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三、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时间中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强化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着力抓好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消费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着力加强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一是强化生态危机意识,及时客观地提示面临的生态危机现状,警醒人们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暂时繁荣的不文明、不科学、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二是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实现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的转变。三是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的资源环境意识,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奉行的价值观。四是强化生态文明实践。大力营造全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着重在生产活动、科学活动、社会活动和宣传教育活动实践生态文明理念,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使建设生态家园成为人人参与的自觉行动。

第二,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绿色城镇化。加快建设生态文明,首要任务还是要在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前提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抓好节水型企业和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努力实现增效节能和环境保护。加快推进绿色城镇化,增强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能力。

人与自然的和谐第7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有关体育与养生的文献逐年增多。但说法不一。有“养生体育”、“体育养生”、“运动养生”、“传统养生体育”等。本文在学习和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体育为立足点,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及人们生活的需要提出绿色养生。即指按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原则。参与者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养心、养神、养形的一种保健方法。并且还涉及了绿色养生的特点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0.前言

进入2l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总体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却日益下降,“现代文明病”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与每一个人“亲密接触”。为了“防患于未然”和提高生活质量,人们逐渐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专家们预言,2l世纪是以自我保健为主的世纪。”“自我保健可以说是传统养生的现代说法,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我国历代传统养生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独特而有东方特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深受世人所推崇。然而,“在学术界,存在着重养生著述的医学专门研究,轻养生价值的多学科综合探讨的问题;在体育界,存在着重养生术势套路的传习演练,轻养生观念理论的深人分析的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传统养生与体育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提法众说不一。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绿色养生,并认为绿色养生是新时代的呼唤,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内在和谐。

1.绿色养生概念的提出

绿色是大自然的主色涮。象征着蓬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绵延的生命,象征着理解、宽容、善意、友爱、和平和美好。它已经从像花、草、树木一样的自然绿色内涵,转向人类生活世界更深层次的生态语境。绿色是和F、纯洁、健康的代名词,含有无公害、纯洁、公正、科学、进步和发展之意,是生命旺盛而富有生机的体现。绿色代表人们的渴望和对更高水平的期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以绿色为标志的产品和服务先后被推向了大众,打开了广阔的销售市场。事实已经证明:这些绿色产品和服务迎合并满足了大众的需求。在学术界也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绿色奥运、绿色体育、绿色理论等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渐推广。

养生,又称摄生,是各种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加寿命等措施的总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导引、五禽戏这类养生功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养生的定义是: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等手段,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既要顺应自然,又应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做到内外齐养、形神兼修、动静结合、劳逸结合、把握中和之道等,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常见的传统养生方法主要有静神、运动、食养、药补四种。

体育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本质上与养生血脉相承。但目前国内体育界对养生一词的叫法却是五花八门,有直接叫“养生术的,有叫“传统养生”的,有叫“养生功法”的,也有叫“体育养生”的。暂且不说这些说法的是否符合基本的逻辑学规则,笔者认为这些说法更能说明目前人们对养生知识了解的不够全面、深入。当然,在我国古代养生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存在一个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不断成熟完善的历程;其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相适应,存在一个或强或弱的迷信神灵、崇拜上天的过程。纵观我国传统养生的发展历程和整体轮廓,应该说体育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从事养生的一种手段。

近年来,关于体育与养生的文献逐年增多,但说法不一,有“养生体育”、“体育养生”、“运动养生”、“传统养生体育”等。本文不是对这些说法发表看法,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的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说法—一绿色养生。绿色养生是指按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原则,参与者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养心、养神、养形的一种保健方法。绿色养生是体育和养生的结合,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下位概念,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养生与绿色养生是一般与个别、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2.绿色养生的特点

2.1适用范围广。绿色养生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来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适合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层次。按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变化,不同人群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男性的运动量可适当大些气而女性的运动量应小一些,特别是女性在月经期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及少年时期正是机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其运动对促进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有重要意义,所以运动方式主要是每目的‘两操“(即早操和课问操)和1小时的休育活动;青年时期正是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机体各系统迅速成熟,青春活力最旺盛的时期,可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大运动;中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宜选择较轻柔的运动。

2.2可操作性强。绿色养生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下位概念,所包含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上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要是一些对器械要求不太高或者是徒手活动的项目。所以,它有很强的操作性,运动量可自如控制,特别符合当前国际流行的中、小强度运动健身原则;活动场所也不受限,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且能有效地达到健身养生,祛病延年的效果。

2.3经济性高。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传统的武术项目及散步、慢跑等具有投入少、习练简易,不会因为场地、设施、天气等其它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受到影响。换言之,可以随时、随地、随意愿进行练习,能以较小的投入达到较大的收益,不仅能有效地达到健身养生,而且还可以收到祛除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

3.绿色养生的原则

3.1个体差异原则。有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认识越来越不合时宜,事实证明:养生应该从青少年做起。一些专家还呼吁:在童年期就应该培养孩子们的保健意识,促进他们良好健身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形成。绿色养生提倡个体差异原则,就是指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即要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体状况来选择不同的运动形式和运动量。

3.2身心协调原则。养生,从整体上来说,即撮养身心以保健延年的思想和方法。体育的终极追求也就是通过科学的身体运动进而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以达到人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绿色养生坚持身心协调原则,特别是在当前强调“健康第一”的大环境和背景中,富有积极的时代意义。如果增进健康只侧重于运动而偏废日常生活中的养生(包括心理状态的调整等),或者忽视运动而过于强调其它方面的调节,则势必会造成整体健康的不协调、身心发展的分离,也会导致中国古代养生思想的丢失。、

3.3动静结合原则。动静结合是现代健康活动的基本特色,足绿色养生应该坚持的核心原则。动,指运动形体,i骂过身体活动完成;静,指清静心神,经由静养实现。动是生命的特征.也是生命存在的条件。动式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武术、舞蹈、慢跑、散步等,对形体锻炼大有裨益。静可以安定心神,调节精神.各种器官生理活动和谐。有利于祛病、健身和延年。相对于身体的运动来说,养生可谓是以静为主的健康活动,其中导引、吐纳虽是运动.但也是绵缓轻柔之运动动静结合且有度协调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和谐发展。

3.4循序渐进原则。传统养生强调静养,通过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消耗,最大限度地减缓新陈代谢的速度,从而延长生命寿限,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我们由此可以得到启示:养生对个体来说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一种生活态度。虽然绿色养生以动为主,可以通过身体外在的运动来活筋骨、调气息、通经络、疏气血、调脏腑,从而增强体质、使人健康长寿。然而,人类健康长寿并非靠一朝一夕、一功一法就能实现.而是要针对人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进行。

人与自然的和谐第8篇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设计 建设

在园林设计方面,难免会在建筑群中涉及到原有的一些宝贵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资源,如历史悠久的古树、特色鲜明的名贵花木、具有人文特征的河流等,这些资源普遍具有特殊性,也是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因地制宜好好将这些宝贵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维护,结合当地生态区域内的花草树木、人文历史等资源,进行有效的设计,将这些宝贵资源合理利用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大特色,既可以有效降低园林建设当中的成本,又能提高当地的生态效益。因此,在进行现代园林设计及建设过程当中,应该对当地资源加以保护,尊重风土人情,才能更加体现出设计的独特魅力和特色。长岛别墅区体现了以大自然的清新气息为基调的度假休闲式的生活场景,在设计风格上追求天人合一,古典风格融合现代手法,元素的利用上以造型别致的绿化植物作为体和面,水和雕塑作为线和点,形成丰富的景观感受层次。

一、长岛别墅区工程简介

长岛位于武汉汤逊湖东北岸,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山水环抱,36平方公里的汤逊湖风光无限,守望着一座绝世臻岛,处处原生美景,一席尊崇领地。360度全景水岸线,勾勒出三面环湖的完美格局。临湖而立,湖光山色,气象万千。即使在武汉这个多湖泊的城市,这仍然是一片难得的岛屿别墅。长岛项目总占地面积达195506.1 平米,建筑性质用地达89392平米,主道路占地24703.4平米,次道路中园路和铺装用地占地14358.2平米,绿化面积达60768.55平米,水系面积达5000平米,会所游泳池面积占地995.2平米,地面停车位21个,占地面积288.75平米。

二、长岛别墅区设计目标整体定位

在设计目标的定位上面,首先,长岛别墅区致力于打造一个英式自然的高品位别墅区,强调高度节约,人与自然共生,维护自然过程与格局,倾力打造出当地房地产界有知名影响的一张名片。其次,长岛别墅区致力于打造一个强调宜人尺度的感性的城市别墅区。同时,长岛别墅区拥有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是一个亲水近水的别墅区。

作为园林设计的一部分,长岛别墅区设计意向的主要目标就是:第一,按项目的定位,基地背景以及优势的条件,方向更明确,制定的方案更具体。第二,按照高品质的社区标准进行高标准的景观设计思考。第三,长岛别墅区在设计风格上力求自然、简洁、现代。第四,在设计上根据建筑的风格给予景观上的呼应。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设计出具有独创性和人性化的别墅区。

另外,长岛别墅区设计意向中的主要立意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整体规划方面,要突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使绿色、水成为建筑的一部分,也使建筑与自然天空,土地相融合成为自然的一角,达到自然环境与生活的和谐统一。第二,在细节处理方面,力求简约的欧洲自然风格。第三,在线条布局方面,力求富有创意,具有幻想力,几何线结合弧线规划。第四,在小区布局方面,力求生动性、可参与性、人文性等。最后,在气氛营造方面,长岛别墅区力求营造出一种休闲、尊贵风格,配合稳重的建筑凸显出奢华优雅的气氛。

三、长岛别墅区基本设计

在商业街景观区的布局方面,长岛别墅区次入口与大地交接处就是商业街区,商业街景观区作为体现岛区景观高贵品质的最理想区域。因此景观设计应处处透露欧洲贵族精致奢华的生活细节,通过铺装、花卉树木等,营造优雅、轻松、具有浪漫气息的消费环境。由于功能需要此商业街有综合楼,综合类是别墅区的配套设施,给司机,管家等家政人员居住的,所以要与别墅区完全隔离。在长岛别墅区的设计中,没有采用生硬的围墙将长岛别墅区与其他配套设施隔离开来,而是用高大密林大树让人有密而透风的感觉。

在植物的景观设计方面,植物景观设计作为整个环境规划中处于的极其重要的部分,是整个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长岛别墅区整体是一个简约的风格,所以在植物配置上以现代自然为主体,以灵活生动的布局手法,将酒店商业度假区、长堤生态休闲区、别墅居住景观区、商业街景区以及样板别墅区营造成舒适休闲而且各具特色的空间。通过以树冠宽阔、枝条优美的优型乔木作为主要节点的骨干树种,以常绿以及落叶结构的乔木、小型开花树交织出立体而富有节奏化的绿化空间。层次鲜明的灌木和地表植被在步道两旁和湖岸各个季节相继繁花盛开。小型开花树,不同质感和色彩的叶饰也为各个节点增加趣味性。相对地,别墅区在中层小乔木及高灌木提供了必要的私密性,既享受到宁静的活动空间,又能欣赏到湖岸的景致。酒店商业度假区在各类高档乔木的点缀下,体现了其奢华、高贵的归属感,疏林草地沙滩的相互辉映体现了长岛别墅区设计中静谧休闲的氛围。长堤生态休闲区是连接酒店和别墅区的一条“金色飘带”,植物配置上主要以色叶落叶乔木为主,结合开花的小乔木,花灌木以及地表植被营造出四季变换的不同景观。商业街景观区主要是体现其浓厚的商业氛围,所以配置形式以规则式为主,体现有序、规律的感觉,在规则之中又不失自然的风格,让人有驻足观看的想法,与别墅区的交接处用密实的结构常绿树作为分隔空间的作用。样板别墅区可根据不同的建筑风格采用不同的形式来配置,主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园林设计中要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自然因素有着较为强大的修复和愈合功能,能够自然形成闭合的物质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链条,保持各物种和谐统一发展的平衡,自然这种修复能力是人为因素无法比拟的。所以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以自然为导师,好好理解自然的造物,并把自然因素合理运用到园林设计中,这样既可以减少在开发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能够返还枝叶、返还地表水、补充地下水。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在庄园内设置一个池塘收集雨水并沉淀污染物,然后将沉淀过的水再返还到湿地中,供湿地的动植物物使用,通过可持续的调节方法不仅顺其自然,还能优化空间环境。

在园林设计中合理借助自然因素,人为的表现自然发展进程,可以使得人们在此区域中更加亲近自然,让人们身临其境去感受自然发展的痕迹,关注大自然发展留下的痕迹,更加直观的理解自然复杂的过程,展现出自然发展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现象。比如在园林设计中,可以根据雨水的流向、汇集以及及再利用的过程,展示成一种独特的形式,不仅可以形成独特的景观,而且可以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在我国就有应用实例,如厚街水道景观就为人们铺开了一幅厚街水道的自然历史景观,在设计过程当中没有人为的砍伐树木,尽量使自然保持原样,即使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建设需要不得不转移的树木,也会做好标记,在建设好后搬回原来位置,将自然再生的过程完整的展现出来。

结语

优秀的园林设计,应该坚持生态原则,保护自然环境,运用科学的设计体现出自然并引导自然,将生态、经济、人文以及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真正富有成效的科学园林,这才是现代园林设计所努力追求的原则和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清坡,康永峰,王久艳,罗东红,孙东冬,杨永涛.论乡土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