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21 17:13:28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第1篇

摘 要 职业教育“2+1”模式下培训劳动者劳动技能中体育教育应结合职业教育的本专业的职业属性,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限定选项教学所占的课时总量的比例。目前看来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属性 相关技能

本研究从人文的角度、实用主义的立场上来思考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的现状,反思形成现状中所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原因,力争为今后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发展摸出一条即适合学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劳动时所应具备的体能与体力,又能满足中职学生们多变的兴趣要求并能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身体的需求。锻炼这种体育能力所需运动能力的体育行为的培养方案和养成习惯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在社会中生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以此为题研究在“2+1”模式下中职学校体育课改革的方向及实施方案。

广州地区各中职学校体育课开设的现状并不理想,有部分学校、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上出现体育课课时量减少的现象。使的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所必需的运动量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希望政府相关的职能部分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管理上完善体育教育的监督机制。要用制度保证青年中职学生们体育课的课时量。能够用强健的机体来促进中职学生们身心成长的健康发展。以保障建设祖国的青年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能更高效地为社会奉献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执业技能。本文是想在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业已开办专业中的几种专业具体工种执业专门性劳动所需执业体力、适宜于执业专门劳动的体能储备进行科学、有益的探讨。

职业教育的实质本就是培训劳动力的劳动技能。职业体育教学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把身心健康、强身健体、体格塑造、终身体育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必须注重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育自然演化成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养成的必备学科,是促进劳动力从事终身体育活动的最直接的教育养成活动。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强有力的保障、是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劳动技能基础。

“2+1”模式下是我国教育部倡导的中职学校职教改革的新方向,在该模式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应该结合专业劳动的社会实践需求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进行教育改革。用加强中职学生的参与专业劳动相适宜的体育活动,在促进专业技能发展时培养中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使他们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努力增强中职学生的体能为中心,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从事本职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体力特征、体能领储备为重点,为学生的专业劳动与职业发展为基准,以确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思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在2010 年度召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改革创新的方向,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就是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成果。体育课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然而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虽然按照新《纲要》推行素质教育及选项教学,但改革却没能反映出中职教育的中等职业技术劳动特点及中职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所必须坚持的以职业属性为导向的专门化体育课程, 改革成效并不明显。本文认为只有以中职学校特点及中职学生的学情为改革的立足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才会有新的突破。

专业教育与素质训练、行为规范、就业训练的关联技能教育必顺整合,使专业教学能有效结合企业(用人单位)岗位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证的教学;教学过程充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使学生素质训练与企业的社会评价密切相连。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唯一可行的出路。

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在课时安排上必须要注意在充分完成专业教育学时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在中职的学习学生每周至少二节体育课。在校阶段必须要安排学生们两学年的体育课以保障学生们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来完成职业劳动。专业培养需求不能以牺牲学生体质下降为代价,学生体质健康与否是生产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体质决不会有先进的生产力。所以中职体育的教学改革必须为提高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服务。

结合各校特点结合各个专业的职业属性合理规划校内体育课教学大纲,合理地修订体育课程教材的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的比例。加大关系着职业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项目的教学,加强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的储备。在测验评价体系中加大相关项目的测试概率。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用更多样、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充分能够享受到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欢乐。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丰富合作内容,灵活合作机制。尽快组织编订结合职业属性特点的职业院校体育教材。

中职体育教学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把身心健康、强身健体、体格塑造、终身体育的理念传授给学生,必须注重体育教学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适宜的、科学的结合,以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现代大工业化生产劳动中,劳动力体能的强弱业已变得对劳动技能的施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中的体育教育自然演化成劳动力技能培训及养成的必备学科,是促进劳动力从事终身体育活动的最直接的教育养成活动。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强有力的保障、是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劳动技能基础。

“2+1”模式下是我国教育部倡导的中职学校职教改革的新方向,在该模式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应该结合专业劳动的社会实践需求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进行教育改革。用加强中职学生的参与专业劳动相适宜的体育活动,在促进专业技能发展时培养中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使他们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努力增强中职学生的体能为中心,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从事本职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体力特征、体能领储备为重点,为学生的专业劳动与职业发展为基准,以确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思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在各级学校的深入开展,中职学校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在2010 年度召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改革创新的方向,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就是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成果。体育课作为中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有重要意义。然而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虽然按照新《纲要》推行素质教育及选项教学,但改革却没能反映出中职教育的中等职业技术劳动特点及中职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所必须坚持的以职业属性为导向的专门化体育课程,改革成效并不明显。在劳动过程中,力量因素愈益从属于空间和时间因素。在机械化生产的条件下,时间因素已经最后地使力量因素从属自己。于是巨大的力量运动就进一步分割为较小的分量运动,直至出现手指头的小运动。然而还有许多由肌肉来完成的大运动和小运动同时存在。向自动化生产过渡要求最大限度的精确性和反应速度(即提高时空成分的作用)。大肌肉的活动是不可能实现这种精确性的。只有最细微的手指运动才能保证必要的精确性。在操纵遥控装置时,大量小运动的出现也是与此联系着的。在这些运动中,力量因素并不消失和简单化,而是发展和完善起来。可能这些小运动较之粗俗的力量运动,更要求一定数量的肌肉用力[1]。”关于不同的劳动过程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应的身体能力和技能。国外学者称之为职业素质或职业属性,包括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运动素质两个方面[2]。本人认为只有以中职学校特点及中职学生的学情为改革的立足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才会 有新的突破。

专业教育与素质训练、行为规范、就业训练的关联技能教育必顺整合,使专业教学能有效结合企业(用人单位)岗位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证的教学;教学过程充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使学生素质训练与企业的社会评价密切相连。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唯一可行的出路。

中职体育课教学内容必须要体现出全面性、均衡性及可选择性,必须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基础,以职业属性需求为目标、兼顾学生个人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必须限定选项模块所占课总量的比例。目前从实践中总结,各部分教材所占比例以达标项目占比例30%、个人兴趣项目占比例40%、专门性体力、体能储备项目占比例30%为宜。

在课时安排上必须要注意在充分完成专业教育学时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在中职的学习学生每周至少二节体育课。在校阶段必须要安排学生们两学年的体育课以保障学生们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来完成职业劳动。专业培养需求不能以牺牲学生体质下降为代价,学生体质健康与否是生产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体质决不会有先进的生产力。所以中职体育的教学改革必须为提高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服务。

结合各校特点结合各个专业的职业属性合理规划校内体育课教学大纲,合理地修订体育课程教材的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的比例。加大关系着职业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项目的教学,加强专门性劳动所需体能的储备。在测验评价体系中加大相关项目的测试概率。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用更多样、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充分能够享受到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欢乐。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形式、丰富合作内容,灵活合作机制。尽快组织编订结合职业属性特点的职业院校体育教材。

参考文献: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第2篇

传统教育重知识而轻能力,重传授而轻实践,重动脑而轻动手,重分数、学历而轻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导 致学校走进应试教育的死胡同,所培养出来的人高分低能,与社会需要相脱离。因此,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 ,就必须更新观念,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依据社会尤其是深圳特区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努力推进学校教育现代 化。

教育现代化是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建立在现代化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以实现人自身现代化为主旨的 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从科学原理的发现到新的生产能力的 形成的时间大大缩短,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更新。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必然要求加快教育尤其 是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推行面向全体、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勇于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并能在激烈 竞争中走向成功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新型人才。而劳技教育现代化,则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必 要条件。我们认为,现代劳技教育有利于学生贴近现代生活,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强化“劳动创造美”的劳动 观念,培养起与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相适应的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可以这样说,没有劳技教育现代化,就没 有学校教育现代化,也就不能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我们正是凭籍从教育现代化生发出来的观念,去努力加快 本校劳技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的。

二、课程:以造就高素质的现代人为出发点

课程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因此,实现劳技教育的现代化,必须重视构建现代化的劳技课程体 系。我校从造就高素质的现代人的目标出发,以现代教育观念和科学管理措施确立了劳技作为一门必修课的学 科地位,并以《普通中学劳技课教学大纲》为基础,按照“一全二高,分类分层”要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及 大教育思想,建构起富有创造性的劳技教育课程体系。

一“全”,即门类齐全。我校劳技课程按现代人发展及现代社会与生活的实际需要来设置,目前有烹饪, 电工、金工、工艺缝纫、工艺木工、家庭装饰设计、鱼类饲养、花卉种植、植物无土栽培、电脑打字及陶艺、 摄影、汽车修理、汽车驾驶等十多种门类,远远超过了《大纲》的要求。这些课程既有触及日常生活的,又有 涉及高科技领域的;既有与现代生活相关的,又有与现代生产相关的,这就为学生涉猎多领域的知识提供了有 利的条件。

二“高”,即高起点、高标准。我校是深圳特区的窗口学校,在劳技教育建设方面,理所当然地要遵循深 圳市“先一步,高一层,优一等”的教育发展方针,以体现特区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现代化特征。如木 工课,我校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使锯弄凿,仅图实用;而是把劳技教育与美育结合起来,形成跨学科的、内涵丰 富、功能多样的课程样式——工艺木工课。又如烹饪,也不是简单地烧饭做菜,以求裹腹;而是在其中渗透中 ,西饮食文化及乡土饮食文化的精髓。至于无土栽培、电脑文书编辑、汽车修理与驾驶等,则也站在当代科学 与技术、现代产业与生活的前沿,让学生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对现代的科技与生活进行有益的实践体验。

“分类”。我校贯彻与深化现代课程理论,把劳技课程按管理要求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按操作形式 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表现形态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如植物无土栽培、电脑编辑、航模、摄影、 汽车修理与驾驶等,属选修课,其余则为必修课。每门课都按自编的教材与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理论教学与必 要的实践,是为学科课程;而相关的试验、竞赛、展览等活动则为活动课程。至于劳技教育的隐性课程,则主 要是指一种学校所着力营造的弥漫于校园、渗透于人心灵的劳动技术教育活动的氛围。

“分层”。我校按不同年级规定劳技教育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容:在初中开设烹饪、工艺缝纫、工艺 木工、花卉栽培、无土栽培、金鱼饲养、电脑打字等课程,在高中开设电脑编辑、摄影、陶艺、家庭装潢设计 、家庭摆设设计,安装设计等课程。不同年级课程的内容区分,均以教育学“可接受性”原则为依据,按学生 的年龄特点、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同生产、生活的时间距离来确定。

三、教学:体现现代教学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原则

教学是实现课程价值的关键。我校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的劳技课程体系,但通过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使之 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呢?学校的做法是:依纲据本,科学运作。

教材是课程的具体体现。我国的劳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冲击,本来其发育成长就处于艰难困苦的状态;而 我校又是在进行现代化劳技教育的超前实验,因而更是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教材,尤其是创新 课程的教材。为了使教学有本可依,我校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以及有关培养 高素质现代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师自己动手编写教材。现在,降少数几门新设的课程教材尚在编写之外,绝大 部分已完成。

有了教材,便有了教学的依据。于是,我校按照现代教学的科学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原则,构建了“六 结合”的劳技教学模式:

其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这是一般教学的典范模式,它使劳技教育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其二,教学与科研结合。为了提高学生最基本的科研能力,我校劳技教育也按照教学与科研结合这种本来 是高等院校所特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如,植物无土栽培教学在学校的生物科研实验室进行,师生共同确定组培 、移栽等方面的多种课题,并共同研究、完成。

其三,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劳技教学本质上是为学生掌握基本的生产与生活技能作准备的教育,因此, 与生活结合是其开放性与实践性的重要体现。这种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巩固其所学知识 ,还可以美化生活,满足生活需要,直接实现劳技教育的实用、审美价值。例如,学生学金鱼饲养、工艺木工 、工艺缝纫、摄影等,都可以其成功的实践来美化家庭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我们还定期把学生带到工厂 、农村去参观与实习,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课堂里接受熏陶和训练。

其四,劳技教学与其他学科学习结合。我校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劳技课也当作一门工具课、基础课来处理的 ,如学电脑打字,就要求学生用电脑作文;而学植物,则要求学生从无土栽培中增强对植物的感性认识。我们 重视劳技学科向其他学科或其他学科向劳技学科的主动渗透,使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彼此强化。

其五,劳技教育与创造教育结合。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有赖于创造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为此, 我校劳技教育与创造教育密切结合,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 意识与创造能力,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来检验学生的劳技水平。

其六,劳技教育与德、智、体、美、心诸育结合。这一结合,是劳技教育丰富的价值内涵的体现,也是劳 技教育开放性原则的贯彻。我校的工艺缝纫、工艺木工、陶艺等,就反映了劳技教育与美育、技术与艺术结合 的思路。

四、管理:渗透现代教育的效益观念

同其他教育管理一样,劳技教育的管理也要追求高效益。劳技教育的管理效益,就是学校通过对劳技教育 系统中各个因素、各个环节的管理,使之产生真正的育人价值,而绝不是把其当作一种点缀和摆设。我校在探 索劳技教育现代化之路的过程中,全面加强管理,同时又重点抓了教师队伍建设与对学生评价、激励、督促这 两方面工作。

为了适应劳技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我校制订了《深圳中学劳技教师任职标准》,规定了劳技教师任职所必 须达到的学历、思想观念、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以期通过高素质的教师落实高标准的劳技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苗子。现在,我校劳技教师平均达到大学本科学历,他们个个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人人 具备执教三门以上劳技课程的业务修养。他们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验操作、开展科学研究,还能自 编教材,自己设计教具。为了鞭策、激励劳技教师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学校制订了《深圳中学劳技教师业务 考核办法》,定期对劳技教师进行严格的业务考核。达不到要求的教师,或被调岗,或被送去有关院校参加脱 产进修。学校在晋级、升迁、评优以及外出考察学习等方面,对劳技教师与主课教师一视同仁;在业务进修方 面,劳技教师还有优先权。学校还把劳技科组作为“等级科组”建设的试点,使之在学校各科组中率先进入“ 一级科组”的行列。

实践证明,只有重教与重学两者有机统一,劳技教育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此,学校同样重视对学生学 习的管理,除了按学习常规进行管理外,还特别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劳技学科结业证制并使之与毕业证挂勾。我校劳技课程分必修课与选修课。其中,初中必修课6门, 选修课3门;高中必修课3门,选修课3门。必修课与选修课各有学分,学分的分配以实验操作为主,理论考试为 辅,两类课程的考核积分达到标准便发劳技学科结业证书。这是获得“深圳中学毕业证”的必要条件。这项措 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劳技课程的积极性。

2.创办深圳中学劳技节。劳技节与体育节、艺术节、科学节一样,主要属于活动课程。每年“五·一”节 ,劳技节按运动会的组织形式,进行征文竞赛、作品展评、作品拍买,以及现场操作、制作竞赛等,并评出团 体(班级)与个人的名次,颁发奖品与奖状。劳技节的创办,展示了劳技教育的成果,激发了师生的积极性, 推动了劳技教育的发展。

3.建立委托家长协管制度。我校的劳技教育加强开放性,从校园内向家庭拓展。这就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如汽车驾驶与修理这门选修课,适用于家庭拥有汽车或有条件接触汽车的学生选修。整个学习过程不在学校, 也没有老师直接参与。我们的管理办法是:当学生向学校申请学习这门选修课后,学校便委托家长协同管理, 只在最后阶段进行一定的测试,即按其水平给予相应的学分。再如热带鱼的饲养,被列为选修课程,但这是一 项持续时间久、规律性强、技术性高的实践活动,而学生往往由于学习紧张或玩性大而忘记定时换水、喂食以 及观察。于是学校便要求家长及时提醒学生,使学生的饲养实践能善始善终,取得成果。

五、条件:反映特区相对发达的物质文明

实现劳技教育现代化,不仅需要软件的现代化,而且需要硬件的现代化,如设备、设施的现代化。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第3篇

1代际差异下企业新生代劳动力的相关概述

1.1代际差异下企业新生代劳动力定义

所谓“代际差异”是很自然的年轻者与年长者的差异。由于社会发生剧烈变更,年轻人与年长者的认知和行为发生了重大改变。“代际差异下新生代劳动力”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并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大时期内,接受过较高水平教育,拥有新思维、新观念和新需求的适龄劳动者。而“老一代劳动力”则是与新生代劳动力相对而言的,是指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出生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思想观念较为传统,但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劳动者。

1.2当前企业新生代劳动力特征

基于对中国的特殊国情和新生代的成长背景的研究发现,目前当代企业新生代劳动力与过去的劳动力相比,有三大特征:

(1)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国教育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文化素质教育不断得到重视,高等教育范围逐步扩大,全社会对于教育的关注度逐渐提升。根据我国2013年全国人口普查情况显示,我国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劳动力高中以上学历约占新生代总体的44%,其中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约占20%,分别高于1980年以前出生的老一代劳动力的25%和9%。

(2)拥有较为明确的职业规划。新生代作为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劳动者,长期以来接受着较为系统性的教育,并且受到社会开放的影响,对自身长远发展存在较为全面性的规划和思考。相比较于老一代劳动力而言,新生代劳动力工作不再单纯为了自身和家庭的生计,也不再受到传统的现实性因素约束。

(3)个性化能力发展较为突出。由于新生代的成长接受全日制的教育,同时受到社会经济环境转型变化的影响以及新思想新文化的熏陶,使得新生代劳动力的思维个性出现了较为明显地变化。与老一代劳动力相比较而言,新生代劳动力在工作中更具有个性化特点,能够更加容易地接受新事物,提出新想法和新观点,工作更加大胆高效。

2代际差异下企业新生代劳动力管理遇到的问题

2.1新生代劳动力技能水平偏低

面对近年来“招工难”、“用工荒”现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所谓结构性矛盾是指企业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而作为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却长时间处于滞后的状态,由此形成就业市场虽然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在调查中发现,相比较于老一代劳动力而言,新生代劳动力最主要的不足在于技能水平较低的约占17.65%,居于所有选项的前列,而对新生代与老一代劳动力的调研中则发现同样的迹象(如图2-1所示),即新生代劳动力认为自身最欠缺的是技能的被调查者中约占44.83%,高于老一代的38.69%,均在两类人群中居于前列,都一致认为这是致使自身发展的主要障碍。

2.2新生代劳动力心理承受力较弱

伴随着“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的接连爆发,使得全社会对于新生代劳动力的心理承受力问题越发关注,新生代劳动力的心理承受力问题正在显示出较为严峻的形势。

从新时期下代际差异角度分析企业难以把握新生代劳动力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新生代劳动力心理承受能力较老一代劳动力低许多。根据新生代与老一代劳动力的调查显示(如图2-2所示),偶尔在工作上出现压力较大的新生代劳动者约占全体新生代劳动力的53.10%,而经常出现的约占38.63%,两者相加的比例约为91.73%;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老一代劳动力在工作中偶尔出现压力较大约为总体的59.85%,而经常出现的则约占27.01%,两者相加的比重约为86.86%,从两代人的压力情况中可以看出,偶尔出现工作上的压力均比较高,都在一半以上,而相对来说,经常出现压力较大的则主要集中在新生代劳动力这一群体身上。

2.3新生代劳动力的需求多样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新生代劳动力的需求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传统上第一代劳动力主要以物质需要为主的需求方式逐渐转变为新生代劳动力的多样化需求,诸如:对工作环境的需求、对自身工作信任的需求等等,而企业负责人往往很难与之同步提供,且其对新生代劳动力的认识还依然处于传统意义上对于第一代劳动者的认识阶段,很难为新生代劳动者提供适合其自身要求的新需求。

在新生代劳动力需求情况的调查中,新生代劳动力的需求为较高的薪资和福利水平的约为35.29%,占总体的三分之一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新生代劳动力对于更多假日娱乐机会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的需求都在16%左右,相较于新生代劳动力而言较低。

2.4新生代劳动力工作流动性较频繁

新生代劳动力作为在特殊时期成长起来的特殊群体,在职业的选择上和在工作的取舍上往往根据自身的喜好来做出决定,这一点与老一代劳动力有着较大的差异,传统的老一代劳动力选择工作或者取舍岗位往往根据家庭生计以及薪资待遇来做出判定。

根据调研发现(表2-1所示),与老一代劳动力择业观念有所不同的是26.21%和61.38%的新生代劳动力认为自身会经常考虑或者偶尔考虑再择业,这都明显高于老一代劳动力的18.98%和50.36%,显示出新生代劳动力对于再就业观念的不同看法,折射出企业对于新生代劳动力工作流动性频繁的无奈以及人员管理上的难度。

3代际差异下企业新生代劳动力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3.1新生代劳动力工作专业不对口,企业职业培训不足

新生代劳动力在学校在专业技能教育方面的缺失导致了新生代劳动力步入社会后工作专业不对口,近年来,我国教育水平虽出现整体上的向上发展趋势,但是关于技能教育以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互结合的情况却显得不容乐观。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形式虽然使得新生代劳动力获得了更多的理论知识,并在学历水平上相比较于老一代劳动力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在实践操作和应用方面却难以有所表现,特别是在处于工作岗位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其与实际岗位的磨合期较长,接触面较为狭窄以及接触的内容较少都导致了新生代劳动力无法马上融入到工作当中,与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以及发展存在一定的空档期。

此外,我国目前大多数的企业均属于民营中小企业,企业负责人为能够减少成本,换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往往并不是特别重视新生代的职业化技能培训,从而使得新生代劳动力在工作中较为容易出现差池,最终导致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3.2新生代劳动力特殊的成长环境,企业高强度的工作环境

新生代劳动力大多数是家庭当中的独生子女,长期以来受到长辈以及父母的关爱,较少与社会有较为深入的接触,很难在社会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当中得到必要的锻炼,同时长时间在校教育也使得大部分的新生代与社会之间存在脱离情况,致使步入社会独自承担生活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下降,而老一代劳动力由于所处的时代以及所处的环境使其不得不去较早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接受社会,承担起自身以及家庭的生活,也使得其在社会的历练当中更好地培养了自身的承受力。

除此之外,不可否认的是企业的高强度工作也是使得新生代劳动力心理防线出现严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我国2013年全国人口普查情况显示,新生代劳动力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约为45.95小时,超过每周法定工作时间40小时,每天循环往复的工作导致新生代出现严重的心理疲劳。

3.3新生代劳动力需求差异较大,企业不足以重视

对于第一代劳动力而言,其主要的需求在于生理和安全上的需求,属于较为低层次的需求,而对于新生代劳动力而言,其主要的需求已经不再是最低的两个需求,而是关于情感、归属和尊重上的需求,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寻求自我实现上的需求。此外,不难发现,新生代劳动力群体内部也存在需求上的差异,刚刚步入适龄工作阶段的新生代主要为较低层次的需求,诸如情感和归属上的需求,而对于已经较长时间工作的新生代则开始了寻求自我实现上的需求。

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如图3-1所示),第一代劳动力在被调查到最希望企业能够提供的需求时,43.07%的希望企业能够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其次则是较好的生活保障和基本的工作权益,对于同样的问题,新生代劳动力的回答则是30.34%的希望获得较高的工资待遇,其次则是基本工作权益和假日娱乐机会,与第一代劳动力之间出现了较为细微的一致,但差异有所扩大,可以看出新生代内部需求差异的程度同样较为大。

3.4新生代劳动力职业期望与企业现实存在差距

新生代劳动力虽然具有较为明确的职业规划,但是依然存在较多与实际不相符合的内容,以及自身能力水平尚未达到企业所规定的标准,由此形成两者相互之间的差距,致使其更频繁的换工作,根据我国2013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情况显示,在失去工作的原因调查中,新生代主要是由于个人原因而失去或放弃工作的这一情况占全部新生代的15.88%,高于老一代劳动力的比重;另一方面的原因则在企业一方,由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较少关注新生代劳动力自身发展的规划需求,而是认为新生代与传统的老一代劳动力一样,只要提供基本的需求就能够满足,往往很少提供符合新生代预期的晋升机会和展示平台,造成新生代劳动力心理上的落差,进而造成一定程度上对于企业的抵触情绪甚至大多数新生代劳动者会用“脚”来表达对于这种差距的不满。

4.实现企业新生代劳动力创新化管理的建议

4.1建立新型师徒关系,增强技能水平

所谓新师徒关系,是指前辈对晚辈或老手对新手等在工作和学习中对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经验经历等给予亲自传授的学习型组织。新生代劳动力的知识程度较高,更容易学习和掌握一门技能,老一代劳动力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有长年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和更加娴熟的工作技能,企业正好可以利用新生代劳动力的学习积极性,结合老一代劳动力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为新一代创造条件,提供培训机会,建立与时俱进的新师徒关系,符合新一代劳动力的特性,注重技能的灵活性和实用性,长期的,组织的动力技能规划更有助于学习组织计划的实施开展,考虑企业形势灵活调整技能培训标准,并且结合新生代劳动力的岗位需求和兴趣爱好给予员工相对应的技能培训,从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构建沟通对话平台,创建和谐企业氛围

所谓的构建沟通对话平台是指可以企业通过“网上对话”,电子留言板,网上信箱,视频访谈,心理咨询室,定期员工聚会等来了解员工心声,倾听员工诉求,排解员工压力,加强员工的心理承受力,注重新生代的心理变化,同时积极开展专业的心理知识讲座,丰富工作之余的生活,,让员工做的放心,做的安心,做的开心。从而调动对于工作的积极性,最终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提升。

企业应该加大对新生代劳动力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加快完善建立专门的员工心理咨询机构,注重新生代的心理发展,关注新生代的心理变化,同时积极开展专业的心理知识讲座,丰富工作之余的生活,引导新生代劳动力注重自身心理健康,树立积极、乐观以及轻松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水平,从而调动对于工作的积极性,最终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提升。

4.3体验职业轮岗制度,满足个性化需求

一个人长期固守一个岗位,好处是稳定,坏处是容易出现缺乏活力和带来僵化。职业轮岗制度是指在企业内对核心员工有计划地调换职位任职。若一个人长期置身某个岗位,其视野和角度之外的人和事会墨守成规可见,必要的轮岗是人才辈出的有效机制

长期有序系统的轮岗制度不仅可以让员工体验到工作的新鲜感 ,满足员工发展的需求,给人才一个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也可以避免一个人在某个岗位上工作时间过长而出现的个人资源垄断,对企业的利益形成潜在危险,而且可以减少企业招工和培养的损失,提高企业员工储备力量。

做好职业轮岗制度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轮岗时间人员安排计划,对于轮岗中的交接手续及轮岗中出现问题的责任人和轮岗的薪资激励体制都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最后应该将这样的管理方式规范化、制度化,使其能够实实在在体现出“以员工为核心”的理念,提升新生代劳动力对于企业的满意度,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4.4建立融入式管理体系模式,加强归属感

新生代劳动力具有自我、张扬,独立性强的特性,建立融入式管理模式,使员工目标与企业目标的统一,加强劳动力对企业的归属感,减少企业人才流失,就成为了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公司要引导新生代劳动力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使员工的职业目标和企业的管理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帮助新生代劳动力对自我的职业价值观,兴趣爱好特长,行为能力倾向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了解劳动力的职业目标,岗位需求愿望,满足其职业追求。

其次,企业应充分展示公司文化,通过讲座,视频,实地考察,团队活动等建立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方式,提供公平轻松的工作环境,灌输企业的文化凝聚力,增强劳动力对企业的认同感。

最重要的是企业应该建立完备的晋升的评估、管理办法以及薪资绩效激励制度,让员工做公司的主人。对于考核优秀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让新生代劳动力看到其工作的价值和上升的空间,设计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实现新生代劳动力的多元化发展,兼顾劳动力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做好阶段管理工作。

4总结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第4篇

[关键词]价值 劳动者 高职教育

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对劳动者的价值认识正确与否,劳动者的价值能否得以实现,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而且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劳动者价值,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等职业教育促使劳动者价值理念确立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最核心职能是促进人的发展,从而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劳动者价值的提升。关于价值,马克思有过明确的论述,他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在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在这里,马克思表明了主客体相互关系中产生的人和物之间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对应关系。而主客体价值关系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人的主体性。劳动者不仅被动地接受外界提供的生存资料,而且主动地创造自己作为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劳动者的价值,或者说劳动者的有用性,就在于创造价值。

高职教育正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它既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同时又注意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在职业领域里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社会,对于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应该有一个更广阔、更符合现代精神的看法。他们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是社会活动的积极主体,他们为社会劳动,也就是为自己劳动,他们是自己未来物质生活条件的创造者,是生产关系发展的动力。只有当每一个劳动者对自己的地位、能力、职责、权利有较清楚地认识,才能有真正的自信、自强、自重、自尊和自爱,也才能使劳动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提高自己的主体地位尽其应有的责任。进一步讲,也只有在实践中,真正地、现实地依靠劳动者、唤起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提升劳动者的价值理念,才能把千百万劳动者吸引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

二、经济发展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者价值层次的提升

经济发展不仅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展、专业结构的调整,而且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者价值层次的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实际上是一种高等专业技术教育,其目的是教育与培训高级职业人才。可以说他是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管理方式现代化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第三产业中新兴服务领域的开发;第二产业科技含量较高的设备和技术的引进;第一产业科技含量的渗透,使得一些岗位的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工作方式逐步由体力技能操作转为智力技能操作,技术的发展对操作性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它的出现和发展是为适应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发展需要,适应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高层次应用人才的客观需要而产生与发展的。在高职教育层次提升的同时,经过高职教育的职业劳动者在自我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自然也就实现了劳动者价值的提升。

知识经济引发的经济革命,对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高职教育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知识经济对高职教育培养知识型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和任务有了新的诠释,他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高职教育的重点。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型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决定生产、经营和管理运作的主体。人力资本积累将成为改善经济系统运行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时,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决定着就业的起点和收人,知识结构决定着就业方向,知识积累决定着其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也就意味着劳动者的价值也在提升。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高职教育就是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通过技术的运用提升产业结构的能级,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高职教育通过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在提升产业结构的能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劳动者的价值。

高职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具体的发展形式。高职教育符合马克思提出的通过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来实现人的发展的原则。高职教育通过精心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具体的实践方式,使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自我能力展现中提升劳动者的自身价值。

三、高职教育创造了实现劳动者价值的条件

劳动者的价值包括个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的自我价值。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一个人的行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越大,它的社会价值就越大。个人的自我价值是指人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满足自己的需要。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内在统一,不断平衡的。实践证明,要想真正提升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价值,真正实现劳动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就需要造就一个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环境。高职教育正是适应了这种社会需要。因此,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性、适应性、前瞻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已经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职教育是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培养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银领”人才的体现。高职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劳动者价值,为社会培养高质量“银领”人才上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具有特殊的意义。转贴于

第一,高职教育为现代化条件下实现人的持续发展创造了理想的途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怎样把人类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和现实的社会发展水平相契合,使其不仅具有思想引导作用,而且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已经成为教育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实践证明,高职教育不失为现代社会条件下实现人的发展的理想途径。现代社会职业活动是人类活动和交往的基本方式。人们必须从属于一定的职业,在特定职业岗位之内实现其发展。高职教育就是着眼于人的职业发展的教育事业,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高职教育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上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高职教育为实现劳动者全面发展,不断展现自我价值创造了条件。

第二,高职教育更加重视人的个性发展。高职教育在实现人的一般发展需要基础上,满足了人的特殊发展需要。知识经济时代强调教育的人格化和个性化。高职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关注和探求,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高职教育不仅承认个性的差异性,而且通过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育内容、不同的教育形式为不同个性提供了发展的选择性。这种教育,有利于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因此更有利于激发和张扬个体的特殊潜能。由于高职教育的专业以社会的职业分工为基础,较为具体地反映了社会不同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不同要求。根据职业指导理论,人的各种能力模式和人格模式,总能与某些职业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性。一旦个体找到并进入与自身个性相宜的职业发展轨迹,就如鱼得水,天赋潜能必然实现最大限度地发展,劳动者的价值自然得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可以使学生为发展个性而选择专业进而发展个人的职业能力。由于专业与他们的兴趣、能力较为接近,一般学生都能比较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当前的学习和未来就业的密切关系,这就可以有效地激发高职生在学习期间全身心地投入到自我潜能的开发中去。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在高中阶段学习平平的学生,进入高职后由于所学专业适合本人的特点,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使学习真正成为表现其个性的自由活动。

第三,高职教育促进了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人的个体价值是以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来衡量的,主要体现在职业成就方面,正所谓“有所位,才有所为”。高职教育以指导学生就业、创业、乐业、立业为宗旨,对劳动者个体价值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可以赋予学生以职业能力,使其成为现实的职业者。高职教育担负着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能够满足各种社会职业需要的现实职业者的任务。高职教育是未来劳动者的职业引领人。高职教育对于提高个性职业能力、提升其职业地位,展现其职业劳动者的价值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四, 高职教育创造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高职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关系到受教育者本人,也关系到整体劳动者价值的提升。教育不是把人作为工具来锻造,也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而是把教育对象作为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主体加以培养、塑造。高职教育不是授人以一技之长,谋得一个职业的功利性教育,他的价值取向是以构建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拓宽学生创就业渠道为目的,指导帮助学生在确立社会坐标系中找到自身发展的位置。在认识职业的基础上,熟悉职业、发现职业、发展职业。高职教育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强调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注重受教育者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从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元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2]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3]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4]周明星.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5]何向荣.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马必学,王式正.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训练[M].±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美)肯尼思·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M].陈志武,崔之元译.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第5篇

【关键词】村社;后现代化;教育

会宁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素有“秦陇锁钥”之称,地处甘肃中部的陇中高原,地形地貌成“七川八塬九道梁”。国道312线、309线,省道207线从中穿过。而地处该县中部的甘沟乡袁岸村没有那样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地形,上面提到的公路到不在本村地界上。本村海拔在1500—2000米之间,地形总体上呈一小舟,为南北走向,东、西、南三面由相对海拔500米的山环抱,而北面是一个缺口,有一条干沟延伸到村外,这条干沟的唯一作用是雨后的山水随沟排出,带走大量的肥沃土壤。这儿虽有比较狭窄的三面环山的平地,但被流水从山上冲下来的肥土无一留在田间,反而使得土地盐渍化加重。另外,在夏季,一股股热气由村外向村内流动,遇到南山被迅速抬升往往形成暴雨,使得15里长的山川遭受洪水。在冬季,刺骨的西北风由背面的缺口——干沟直涌而入,使得冬季格外寒冷。本村有一千九百多人,干旱与洪涝交加,但很大部分农户还在温饱线上的袁岸村在与时代的车轮赛跑中一点也不落后。

1 村社的后现代特征

本村的主要交通干道为在东面山脚下蜿蜒着的约三米宽的乡间小路,在这条路的南头有一条路从西面山坡上延伸下来与之相接。这样的交通条件与地理条件反而带给了本村一个跟上时代步伐的综合条件,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后现代化。本村的后现代化集中表现为村社的后现代化,后现代化条件下的村社必然有这后现代化社会的特征与之相适应。

1.1 经济领域:适当的技术和社区的合作化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城乡二元体制消弱,本村剩余劳动力的80%在农闲或农忙时节出外打工,剩下的年龄在50到60之间,虽有体力,在贫困山村还是劳动力,由于子女的孝顺和老年人安逸情节留在家中。这部分劳动力其实质是年轻人眼中的象征劳动力。老人的在家照料使得自己有时间甚至放心家里的事出外打工。另外,老人这样的劳动力在家族中只是一种象征资本。在这样的山村谁家的老人退出劳动更早,表明谁家的儿子更孝顺,也就给年轻人带来更好的声誉。

1.1.1 村社的“老人拥有”与合作化相一致。在农忙时节,常年剩余劳动力外出,留在村中的大部分为妇女、儿童、老人。一家之中的体力性的繁重家务,只能依靠大家的力量。在“老人拥有”的村社中,家家户户形成了一种劳务合作网。

1.1.2 技术的合作与合作化密不可分。面对如此 多的左邻右舍,建立长久合作关系对象的选择需要经过慎重考虑。单向的合作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技术,任何一件事与相应的技术密不可分,就是合作化必然与技术的合作相协调。

1.1.3 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是对马太效应受害者的扶贫。当今的经济是一种资金、知识等融合在一起的复合经济,它的增长必然是一种内源式的增长,再也不是依靠单纯的条件或投入的刺激,内源式经济的发展动力在于在身,也就取决于融合于主观之内的必备条件。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需要给一些人技术等的支持帮助脱贫。

1.2 政治领域:社区化管理和网络化。

村社的政治是一种乡土政治,村社的管理夹杂着很多的感性,管理仅仅停留在维持百姓自身经营的维持。农民的生活水平的衡量以及对村社的整天模型的综合评价都借助于网洛,这一切从实质上实现了社区化管理和网络化在政治领域的萌生。

1.3 文化领域:一种新的根基隐喻。

当前的村社文化已不同于以前的文化,传统习俗已经淡出,取而代之的是新时代的文娱项目。各种各样的广告宣传,特别是政治、商业宣传代替了宗教,在村社文化中,以往的宗教消退,是一种隐喻,政治和商业宣传成为文化特色的明喻绽放光芒。

2 村社教育模式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20世纪作为工业经济的时代,人类文明和文明人类发生了空前重大的变革,管理是变革的重要领域。“管理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已成为共识。21世纪作为知识经济的时代,将是人类社会竞争更趋激烈而前景又更令人神往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本村的教育理论特征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特征有着不协调之处。

2.1 知识价值论与狭义的劳动价值论的矛盾。

知识经济时期,劳动价值论不再是以往的简单劳动,而是一个集合概念或总体劳动,其中只是在价值的生产、价值的增值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论中以往的简单劳动价值论必然是一种复合劳动,劳动者作为由分工与协作所决定的“总体工人”概念出现,广义上的脑力劳动者成为总体工人的一部分,成为价值生产者和创造者。

本村的课堂教育采用简单的单一方法遏制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只能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者,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下的狭义劳动观。

2.2 知识消费与物质消费不协调。

本村居民对教育的支出为总支出的百分之十多一点,大部分支出用于基本的生活需求。知识消费主要是指发展性资料的消费,对知识的消费在本村主要体现在教育的支出上。消费总体结构可分为知识消费和物质消费,本村的消费结构极为不合理,对教育的投入与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消费系数不对称。本村虽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后现代化,而教育被抛弃在后现代的边缘。

3 后现代背景下教育矛盾的解决策略

一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进步,而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教育,科教兴国是我国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该村村社的后现代化与教育的后现代边缘之间的矛盾在于没有经济发展支撑的村社后现代化必然不能持久,要实现该村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后现代化。

从本质上讲,物质的贫穷首先是因为精神的贫穷,经济的落后根源于教育的落后。教育脱贫是解决社会贫困问题的治本之举。

面对教育与村社发展的不协调,只好实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实现本村的文化、政治、经济的协调与长远发展。

3.1 师资是关键。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加大教师的引进力度,使教师安于自己的岗位,稳定教师队伍。

3.2 经费是基础。各级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从多方面筹措资金,为教育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3.3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教育工作认真的抓起来。特别是县、区、乡要把办好农村教育放在首位,使教育更好的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第6篇

1.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载体和平台。城镇化是农民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接受新的教育和培训、获得在城市谋生的手段和技能,适应城市的生活、工作方式,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与城市市民交往并学习、使用城市主流语言,逐步实现农民身份市民化、就业方向非农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居住和生产活动的范围非农村化。现代职业教育,在城市要承担实施就业、再就业培训工程的任务,在农村要承担实施教育富民工程的任务。现代职业教育不但要为青年农民“进城”创造条件,让他们有适应进城务工需要的一技之长,更承担着将农民转化为工人,提高“农转非”人员整体素质,加快我国城市化步伐的重任。许多来自农村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将成为工人之一员,成为其新鲜成分的中坚力量。现代职业教育对提高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促进其生活方式的转变,进而促进我国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我国的城镇化质量,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2.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补充。我国要走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通过现代职业教育引导农民进城务工,明确城市准入政策中现代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将无序流动变为有序流动。要解决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必须使这些被转移的劳动力有技能,有在异地生存的能力,所以必须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使他们转移得出去,留得住,并能得到较好的生存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进城青年农民的素质并拉动农村教育的普及。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为城乡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一线劳动者,提高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竞争力,应该成为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重要特点。

二、现代职业教育有效地提高了服务城镇化建设的水平

1.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全国城镇化率预期性指标是51.5%[2]。这一数字离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城镇化的主要表现是,农村人口居住地向城镇转移,并在城镇就业和生存、生活。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程度决定其向城镇转移的数量和速度。一个地方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越高,特别是适应城市第二、第三产业需要的能力越强,他们向城镇转移的可能性就越大、数量就越多、速度就越快。以技术、技能教育为主的现代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和介入当前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加强对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为加快实现城镇化提供智力支持。职业教育不仅能够让农村劳动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非常注重对他们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正是通过改变从业者的择业观念、更新技能来增加他们的就业能力的。一般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是生产效率较高的农业产业或非农产业。从总体上看,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对于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职业教育程度决定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易程度;职业教育程度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和现实收入;职业教育程度左右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距离。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这部分“城市移民”在进入新的生产部门前必须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再接受一定程度的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其受教育的水平和就业能力。

2.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城镇化不在于有多少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在于这些人在改变户籍、改变工作性质后能否享有有尊严的劳动。根据国家规划,2020年前,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应规划与布局义务教育的配套设施,只有这样,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才真正称得上“落户”。但仅此还不够,进城农民还应有职业技能。农民只有掌握了职业技能,才能有生活保障。应以人才开发为导向,探索建立有助于城镇化“转型”人员提升素质的职业教育平台。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后,能否在城镇站稳脚跟,关键要看他们有没有适应城镇生产、生活的能力,他们生活幸福的程度也决定于他们能否很快融入城镇和能否赚到更多的钱。现代职业教育针对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的结构和能力状况,结合了当地的产业发展情况及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有效地制订培训计划,为他们量身订做,积极开展就业培训。从培训内容上,使他们学到了符合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知识;从培训方式上,采取适合农民的订单培训、半工半读、夜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并随着当地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职业学校对他们的培训也及时做出调整,使他们能及时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使进城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了,也让他们来到城镇生存得下去、生活得幸福。

3.职业学校吸纳进城农民子女就读,为城镇和谐稳定做出贡献。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随之而来的还有他们的子女。他们子女的读书问题解决不好,必将影响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也会影响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由于目前城镇教育资源普遍不足,义务教育学校成班率偏高,特别是重点高中资源不足,一些进城的农民子女要进重点高中很难。因此,当地职业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招生力度,主动吸纳农民子女就读现代职业学校,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一些初中文化成绩不太好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要主动接纳他们到职业学校学习,使他们掌握生存和发展能力,以融入当地社会,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三、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高质量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必要途径

1.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能够加强校企合作的政策引导。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没有全过程的校企合作,就办不出真正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培养现代企业工人的重要模式,也是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职业学校与产业转移园区企业合作,要紧紧抓住园区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特别是在园区企业用工和在岗员工技能提升两个方面推进校企深层次合作。职业学校应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当地劳动力素质,优化技能人才结构,切实为企业解决用工难、稳工难的问题。“就业导向”是“民生工程”的主要实现方式,为劳动力市场培养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的。在实践层面,职业教育要开展面向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职业学校要从专业建设入手,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改革,力求实现“产销”对接;通过“订单式”培养推进毕业设计、岗位训练和就业安置的结合;打通产学合作的途径,培养双证人才,搭建企业需求人才的桥梁。开展技能竞赛、实习实训等活动拓宽渠道,扩大毕业生就业的领域。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的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技能比赛等一系列改革,使职业教育从外延到内涵得到良好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我国职业教育应有更高层次的发展,打造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端技术人才应成为下一步的重点。同时也不要忽视继续教育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培训、企业的再培训,特别是关键行业及关键岗位的继续教育,能够为我国经济转变与发展产生直接推动。职业教育作为直接培养一线的实用人才,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群体的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能够完善办学经费的配置。政府投资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人才,促进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拨款的“杠杆”作用,既激发职业院校重视内涵发展,自觉提高育人质量,又保障教育投入的公平,促进我国教育多元化发展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近几年,职业学校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办学经费十分紧缺,上级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一是整合资源,重点扶持每个地级市办好一个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二是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办学资金的扶持力度;三是增加欠发达地区师资培训经费的投入,提高地区职业教育师资水平。

3.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能够提升小城镇以及乡村的现代职业教育水平。与迁入城市的移民一样,那些留在农村的人同样面临一系列的学习需求。这些需求包括学习农业生产技术、手工加工技艺、健康和营养知识、家庭生活的改善和就业等。根据我国的国情,中央已确定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协调发展的方针,小城市将成为我国城镇化的重要增长点,并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职业教育是城乡分割的。城乡分割导致城市里的职业学校没人上,农村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没地方去。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进行大胆创新,城市的现代职业教育要打开城门,农村的现代职业教育要走出农村,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第7篇

当前现代远程教育具有终身化、协同化、职业化、国际化、城镇化等特征。终身教育是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施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远程教育打破了教育原有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教育的可能性扩展到所有的社会单位,使远程教育可以成为终生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在于经济部门和就业部门,而不是教育部门,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是现代远程教育的有效途径。现代远程教育注重产学结合,强调实践教学环节,重视职业技能的训练。现代远程教育能依托国内外市场,有效配置优质资源,替学员们创造了更优质的成才环境,培养出与国际接轨的优秀人才,同时现代远程教育已深入到农村各个乡村,是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远程教育的网路优势为农民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提供了终生的学习的机会。现代远程教育以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丰富多样的办学内容,满足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当前农村的基本教育有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是农民科技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服务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现状

1、现代远程教育以当地经济需求为导向,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农村成人教育的对象在农村、在基层,现代远程教育具有覆盖面广、层次多、内容丰富,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展开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使农民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建立学习-工作-学习-再工作的终身教育。

2、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以城镇化建设为切入点,将剩余劳动力转为新的人力资源。目前农村都在搞城镇化建设,把农业生产推向了规模化、集约化,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土地耕种上释放出来,在这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村成人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变为新的人力资源,使这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但是,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文化底子差、科技素质低的问题,成为制约剩余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瓶颈”。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通城市相差3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40%,初中文化程度占4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2%,受过职业技能训练的仅占9。1%,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进城务工就业问题十分关注,因此在农村成人教育中,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前的指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劳动力就业能力,这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也是大中城市、城镇化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

3、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以农民奔小康为目标,实施终身教育。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是农民科技教育的主阵地,目前农村成人教育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农民实施终生教育创造了条件,培养了大批懂知识、懂管理、懂经营的现代化知识型农民,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把科学技术送到农村,方便农民学习,在教学上根据农时季节结合农民需要,尽量减少理论性的东西,建立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完善实习实验场所的建设,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使他们看了就会用,用了就能增收,给农民带来实惠,带来经济效益。

4、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普及,需要政府的支持。现代远程教育具有投资少、容量大、快捷方便、灵活实用的特点和优势,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基础条件差、底子薄。各级政府应该把农业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的基础事业来做,充分认识农业远程教育的投资是国家重要的基本建设投资,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到农业远程教育,切实解决制约农业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发达国家的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

发达国家的农民教育和培训进入了信息化、知识化、个性化阶段。如美国已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及农业培训中,美国的农场主家庭计算机网路已普及,随时可以获取各种农业信息包括接受各类培训服务。美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和支持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业培训。据统计,美国有5万多个农民俱乐部采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帮助青年农民学习各种专业技术,制定生产计划,提高经营管理能力,美国农业部每年用于农业教育的经营达到600亿美元。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点第8篇

关键词:农民教育主体探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能否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只有不断分析研究新时期农民教育的特点,完善农民教育体系,改进农民教育方式,使真正的农民内在素质“质变”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具有更可靠的保障。

一、农民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长期来国家不断加大农民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开展“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多渠道、多形式农民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村依然表现出农民素质偏低、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得不到充分应用、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产品竞争能力不强、农民收入不能稳定提高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归根结底在农民教育中,真正从业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和培训,农民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

(一)“农民”定义上的不清晰,使得农民教育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农民是指农村中从事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居民,而人们习惯上不是以农村居民的职业特性界定农民身分,往往是以农村户籍为依据,将农村户籍的居民统称为农民,模糊了农民与农村居民的概念。农民教育则应以农业科学技术为内容,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居民为对象,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科技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活动。由于“农民”定义不清晰,使得农村开展的各种技能培训和教育活动,自然也就纳入农民教育的范围。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和鳃决农村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的复杂性,使得从业农民从未设定也难以设定年龄界限,在年龄段上也不易明确农民教育应突出的主体对象。习惯上或广义上的农民概念,极容易忽视真正从业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的受教育问题,使得农民是农民教育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二)对解决“三农”问题理解上的偏差,使得农民教育的方向发生偏移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村增收、农民致富的两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我国有8亿多农村居民,农村劳动力4.8亿左右,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只需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培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对增加收入,富裕农村,改变农村面貌等有着积极作用。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输出后从业的适应性,有必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高素质的农民为基础,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同时,并不能放松或忽视农民教育工作。事实上在农村教育和培训过程中,往往出现重劳动力转移培训,轻农民教育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是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体对象,这部分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得到转移后,农民教育又不能同步开展,更突显农民素质低下和农民老龄化问题,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三)接受教育的需求意识不强,使得农民自我放弃接受教育的主体地位

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知识具有眼见为实的特点,农民获取的农业科技知识较多的是通过农民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示范影响,加之“学者不农、农者不学”的传统意识和传统耕作方式的沿袭,影响了农民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农民接受教育在时间和经济上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付出,农民的收入状况和接受教育后获得收益的滞后性,同样影响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更突出的是农村劳动力中38%左右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49%左右是初中文化程度,增加了农民接受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难度,降低了接受教育的欲望和信心。农民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某种程度上是自我放弃接受教育的主体地位。

(四)农民教育的体系虽然健全,但培养新一代农民的重视程度不够

建国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农民教育工作,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无论是教育职能,还是地域分布的覆盖面上,都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民教育体系,这是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民教育或农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然而,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加之社会对学农、务农的偏见,农民教育体系中培养新一代农民的职能有所削弱。农业院校不断向多科性、综合性学校发展,农科专业学生数在学校中只占30%左右,同时学生“服务农村、献身农业”的观念比较淡薄;农村职业教育并没有突出培养新一代农民的办学理念,往往偏重于以劳动力输出为培训导向;农村基础教育不仅缺乏对学生“学农、务农”的必要引导,往往以跳出“农门”作为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动力。现代农业是以相对完善的生产条件和物质装备为基础,有效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等要素来组织和经营,要求农民需要具备农学、机械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要取得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不能仅仅依靠对现有农民的教育和提高,更重要的是确立培养新一代农民的教育理念,着力于对新一代农民的教育和培养工作。

二、突出农民是受教育的主体地位的措施

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理念不可动摇。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惟有进一步重视农民教育工作,加强对现有农民的教育,重视对新一代农民的培养。只有突出农民是受教育的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农民教育的实际效果,才能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一)推行农民登记制度,合理界定农民教育的主体对象

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历来没有从业条件和职业要求,使得农民教育的实际效果不能显现。推行农民登记制度,就是从职业特性和年龄要求上明确农民从业条件和职业要求,从机制和制度上确定农民的职业身分,真正意义上赋予农民与工人、教师一样具有职业内涵。农村居民通过系统的农民教育获得“农民从业资格证书”,使农民有表明职业身分和职业技能的“工作证”,或是农村劳动者从业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准人证”。只有推行农民登记制度,合理界定农民的职业资格,规范农民的从业条件和职业要求,才有利于突出农民是受教育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教育的针对性,让从事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真正得到教育和提高。

(二)发挥国家宏观调控职能,调动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农民无论是受教育的程度,还是收入水平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的素质状况和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民教育不仅是要加强引导,使农民从关心自身利益的角度提高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农民教育更重要的是社会问题,国家必须从提高土地产出率

、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相关保障机制,推动和促进农民教育工作的开展,调动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1.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农业,从制度上调动农民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实行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小规模、家庭式的经营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在保持农村现有行政组织体系的框架下,注册成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新型的农村政企关系,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农业。农民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下,必须主动接受教育,获得“农民从业资格证书”,使农民更新传统农业和经验农业理念,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真正在素质上“质变”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同时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农业,能够有效地开拓农村就业市场,吸收更多的接受高等农业教育的学生回到农村创业,从而改变农民的整体素质状况。

2.进一步调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方式,让受教育者有施展才能的空间。由于土地是农村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了显示公平,农村居民均享有土地承包权。随着农民家庭人口的变化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分散、小规模的土地承包经营方式必须调整,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状况必须改变。鉴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和农村居民享有土地承包权的特殊性,农村居民可将土地承包权以入股的方式流转到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并参与分红,使土地相对集中达到适度经营规模,实现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的分离。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将通过农民教育取得“农民从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吸收为职工,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获得劳动报酬,同时在失业、养老、医疗服务等方面纳入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实行农村居民土地收益与农民劳动收益的分离。

3.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机制,让农村居民获得基本保障。确立农民职业化,提高农民教育的成果,离不开社会保障机制的支撑,实行农村居民土地收益与农民劳动收益的分离更离不开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健全。

首先,建立健全农村居民转移后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其离开土地后的后顾之忧。农村居民转移到城镇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往往都被称谓“农民工”,在社会地位和劳动报酬上均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公平。农村居民通过技能培训后转移到城镇就业,国家必须实施强制性政策措施,使之在失业、养老、医疗服务等方面纳入城镇社会保障机制,保障农村居民转移后的基本权益。

其次,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机制,让老龄农民老有所养。目前农村还没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老龄农民不得不依靠承包土地的粗放经营来维持生计。如果让老龄农民在维持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退出农事操作,必须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机制,使老龄农民的生活通过承包土地的股份分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等途径得到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