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20 16:25:06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第1篇

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10年,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和结构调整的敏感期。在经济增长惯性及政府干预下,中国仍能维持一定时期的较高增长态势,但如果在此期间仍是“有量无质”的简单重复,经济发展方式不能转型,经济社会结构并未实现成功调整,将不断加剧矛盾和风险的累积,最终使得经济增长难以维系,不仅可持续性出现困难,甚至会受到“停滞”性的挑战。因此,必须从国际视野和国家战略的角度看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机制和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一、2012年中国迈向中高收入阶段

世界银行从1987年开始进行国家分类标准的计算,依据动态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将全球各国或地区划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又可细分为中低收入和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经济体。按2009年的最新标准,2008年人均国民收入≤975美元为低收入,人均国民收入在976―3855美元区间为中低收入,人均国民收入在3856―11905美元区间为中高收入,人均国民收入>11906美元为高收入经济体。

我国在1998年人均国民收入为790美元,首次超过了世界银行低收入国家761美元的标准,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下限。10年来,我国经济增速较快,根据世界银行计算,我国2008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为2940美元,接近了中高收入国家的下限(见表1)。

为了大体上勾勒出中国经济的“赶超”过程,我们可以基于世界银行相关国家和我国1987―2008年的数据分别计算出21年来人均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以进一步估计出我国跨越中高收入区间下限的大致时间。公式为:

计算得出:世界银行中高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下限平均增长率为3.32%,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为11.66%。再以2008年数据为基础进行推算,得出世界银行中高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下限2012年为4390美元,我国为4570美元,届时我国将跨越中高收入国家的下限(见表2)。

如果做一个更为保守的估计,假定在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9%和8%的情况下,2012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将分别为4502、4461和4420美元,都会超过世界银行中高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下限。只有在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低于7.2%、或中高收入国家出现异常增长的情况下,我国进入中高收入国家的下限的时间才会有所延迟。

二、国际视野下的“中等收入陷阱”

2006年世界银行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其含义是当一个发展中经济体从“起飞”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会面临比之前更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挑战,如果不能正确应对,就可能在中等收入阶段长期徘徊,如同一个人落入“陷阱”而难以自拔,无法实现向高收入国家的过渡。

根据国际发展经验,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经济体一般都会面临四大挑战。

第一个重大挑战,是如何协调好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可持续方式保持较长期有效率的高速增长。由于在中等收入阶段之前所运用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和政府干预在新的政治经济动态条件下是不能被简单重复运用的,这意味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相机调整发展战略,来应对工业化扩张和经济高增长所累积的长期供需不平衡、增长结构失调、环境污染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其它新矛盾。

第二个重大挑战,是如何协调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垄断、寻租、腐败以及过大的收入差距、地区差距都会阻碍经济的长期增长,也有可能成为政局和社会不稳的根源,甚至危及政权,国际间新兴工业国家此类的教训屡见不鲜。

第三个重大挑战,是如何协调好经济增长与国家安全、稳定之间的关系。在制定以增长为导向的政策时,要清楚识别并避免那些可能对国家安全和国民利益造成不良影响的潜在危害发生,管理好高增长可能带来的脆弱性、通货膨胀、资产泡沫及各类危机;同时也不能因噎废食,在困难和风险面前或是驻足不前、无所作为,或是过度恐惧而错失发展良机。

第四个重大挑战,是如何协调好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关系。经济赶超过程中,政府干预似乎是一个常态,尤其在东亚实现增长奇迹中政府的角色更为突出,许多后进国家都比较成功地通过集中资源和实施扭曲性政策等达到了经济快速发展目的。但其负面影响也很突出,“父爱主义”观念下的政府积极干预、动员、补贴、担保和救援等容易使政策制定者、企业和民众产生政府是无所不能的错觉,并形成一种路径依赖。长此以往限制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企业缺乏竞争和创新能力,缺乏自我发展后劲,经济增长因此难以为继。

在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中,欧美主要发达国家自不必说,其余只有东亚的日本和“四小龙”完成了从中等向高收入阶段的飞跃,真正实现了经济追赶。但亚洲“四小龙”相对经济规模都比较小,其经验对于刚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大国来说并不具有可以完全照搬的借鉴意义。后发的大国如拉美国家虽然在二战后不长时间内很快进入中等收入区间,但此后却难以为继,人均GDP长期在3000―8000美元之间徘徊,迄今尚不能实现向10000美元的冲刺和跨越。实际上东欧国家也是如此。“中等收入陷阱”几乎成了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一种宿命的“魔咒”了。世界银行资料比较清晰地显示了这种发展格局(如图2),其中的三个箭头上、下两端分别代表了东亚5个高收入国家、拉美8国、东亚5个发展中国家集团的人均收入上、下限,其中拉美8国和东亚5个发展中国家已经在中等收入陷阱停留了较长时间了。中国当前的增长路径刚达到东亚5个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下限水平,离追赶并超越发达国家的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诸多挑战却已经开始显现。

三、后危机时代的全球挑战

随着2008年9月以后美国华尔街次贷危机演变成发达国家的金融海啸,并向实体经济逐步蔓延,世界各国被卷入了一场空前的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直至目前,这场危机的阴霾仍未消散,其深远影响更是未知之谜。世界经济处于大调整之中,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也存在机会。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二战以后的25年是整个全球经济的黄金增长时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5%。而从1970年代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到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基本结束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西方世界一度出现了困扰他们多年的“经济滞胀”,世界经济平均增长只有3%左右。从进入新世纪到次贷危机爆发之前,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美国9.11之后采取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全球经济又恢复了强劲的增长。2000―2007年,全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12%,而2004―2007年的增长又接近5%(4.91%)。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在进行调整,2010年的增长水平如能达到3%,不过是西方发达经济体滞胀期的水平。尽管2011年之后的增速可能会有所提高,但达到危机之前的水平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世界经济将不可避免地进入一个相对缓慢的增长期,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其潜在增长率(或趋势增长率)都会下降1―2个百分点。鉴于二者增速绝对水平的差异,发达经济体的潜在增长率可能会降0.5―1个百分点,而发展较快的发展中经济体,其增速可能会下降1.5―2个百分点,如此态势可能会维持一段时期。

从经济长波和创新周期的角度看,这场危机是世界经济从工业化技术创新时代逐步转向以服务业技术创新为标志的技术革命浪潮“创造性破坏”的反映。和最近一、二十年来危机发生在边缘国家、发展中国家不同,这次危机发生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国家,是美国近30年来以美元扩张、资本市场扩张、双赤字扩张、服务业扩张的负债增长―技术创新周期的阶段性重大调整。它既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动荡,同时也可能在孕育新一轮的全球创新革命和经济竞赛周期。世界经济很可能从高投入、高消耗的工业化技术创新时代逐步转向新能源、低消耗的服务业技术创新、低碳经济时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将发生重大改变,并很可能导致各个主要经济大国的分野。在此历史大机遇的激烈竞赛前,如能抢占先机,就可能成为明日赢家,若错失良机,就可能被列强远远抛在后面。

从全球经济结构的角度看,会出现一个再平衡过程。这个再平衡早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即是一个非常重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真正进入再平衡的调整则是在危机过程中以及危机之后。再平衡意味着增长动力的转换,是对过去较长一段时间的增长方式的扬弃,甚至是一场根本性的转变,这需要制度机制的转换,需要政府、企业、个人三者都来重新适应这种变化。这种增长动力的转换,在短期内还会导致增长速度的放缓。如果发达国家的经济减速持续下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也难以恢复危机前的水平,因为没有足够的需求来吸收其产出的应有增长。对于中国目前高度依赖外需的经济结构而言,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低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可能是巨大的,但亦可能具有转折性意义。

四、中国经济的现实挑战

从1949年解放以来,中国每30年完成一大飞跃。在1949―1978年的第一个30年,中国经济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通过动员型的计划经济封闭模式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1978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高达48%。1949―1978年年均增长6.6%,保持了相对高速。但这一增长是以经济大幅波动、出现和社会动荡为代价的,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缓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经济增长无法持续。1978年改革开放启动后,中国改变了经济发展的机制,引入了市场化改革,实施对外开放,推进体制转型,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实现了第二个30年的再次飞跃。1978―2008年GDP年均增长9.7%,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实现了经济“起飞”,经济增长平稳,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从中国现实来看,过去30多年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提升了中国国力和人民生活,使得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长期推行国家干预下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也带来了相应的负面结果:(1)经济结构失衡。总供给和总需求、内需和外需、投资和消费、出口和进口、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等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尽合理。(2)经济发展质量欠佳。在成功实现了数量扩张的同时,长期形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和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改变,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效率亟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贸易条件恶化,外资流入与国家安全等问题比较突出。(3)国内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各方面的利益协调难度加大;就业压力、资源短缺依然是经济发展的硬约束;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文、教、卫发展滞后,生活质量还有待改善。(4)国际冲击带来不稳定和风险。随着对外开放日益扩大,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平衡程度进一步加剧,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和风险增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2008年9月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也改变了中国。中国经济内外环境一度变得极为严峻,经济增长率急速下滑,民工回乡潮、大学生就业难等都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压力。在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高度依赖外需、高投资、高资源消耗、高排放的增长模式的潜在隐忧更加凸显。保增长、扩内需、促民生、求稳定成为宏观政策之急。政府为此迅速进行了流动性支持、税收扶持、大规模公共投资计划、产业振兴计划等一揽子强有力的政策干预,使得经济较快地走出了低谷,在世界各国中率先出现了经济向好态势。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第2篇

一、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导向从总体上,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准确地说还是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题。如果说在进入新阶段以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还在农业和农村内部,那么进入新阶段后,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更多地来自农业和农村外部。目前非农收入已经占农民收入的50%左右,农民收入来源逐步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已经越来越取决于工业和农业、城乡经济的相互关系。因此,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把着力点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之外。

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大力推进工业化,使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高工业、服务业部门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而且要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这种生产经营方式难以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难以应对市场的千变万化,回避农业交易成本高的问题,还会增加农业和农户的市场风险。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从而也是最终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进入新阶段,要发展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济方式,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鼓励农民建立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农户之间的相互联合,降低生产交易成本,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分享规模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

发展县域经济最重要和最迫切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从全国来看,经济大县强县,无不都是工业或服务业发达的县市。进入新阶段,推进工业化要改变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两张皮的状况。要看到,农村“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并行发展和过度竞争,在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发展空间已受到明显制约。特别是在入世后,迫于激烈市场竞争的压力,乡镇工业也强化了资本替代劳动的机制,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发展乡镇工业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如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运输业等;积极促进城乡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配套关系;打破现有的阻碍城乡产业整合的管理模式,在规划、政策制订和实施上对城乡企业一视同仁,鼓励和引导城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重组和合作。需要指出的是,进入新阶段后,我国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相对过剩,为县域经济工业化既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增大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只有继续推进工业化,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二、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城镇化为支撑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而城镇化又能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同时加

快城镇化进程,也应成为县域经济的重头戏。相对于城市已较大程度地实现了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现代生活方式而言,农村很大程度上还延续着传统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城镇化,也有利于从根本上改造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因而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应该看到,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这个层次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小城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进入新阶段,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要改变以前盲目追求“硬化、亮化、绿化”的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改变政府主导圈地造城搞建设的机制,实行务实有效的城镇化战略,使小城镇建设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和效益,切实防止抽取农业和农村资源超前建设小城镇,这不仅从根本上不利于城镇化,还会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的恶化。要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融资渠道,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带动小城镇建设。要分别轻重缓急,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小城镇建设。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为重点,使之尽快完善功能,繁荣经济,发挥城乡经济结合部的作用,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整已经不合时宜的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安居乐业。我国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很大,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东部地区可适应大都市圈和城镇体系发展的需要,推进城镇网络发展,中西部地区要重点发展中心镇和发展重点小城镇。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小城镇建设更不能急于求成,贪大求洋。

三、发展县域经济要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进入新阶段以前,县域经济较快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度创新的推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创新,极大地提高了解放了农业生产潜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90年代初中期,县域经济的较快发展,主要是乡镇企业崛起,有了农村办工业的制度创新,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离土不离乡”的方式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民从“多元化”经营中得到了单一农业经营模式难以得到的收益。

进入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同样需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来源于思想解放,来源于社会实践。当前,县域经济制度创新又进入活跃期,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定单农业、农民户籍制度改革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等,这些领域的制度创新,必将带来生产力的新的解放。因此,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为制度创新创造宽松的环境,必将促进新阶段县域经济的新发展。

县域经济的制度创新,必然要更加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市场化为改革取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目标,应是通过对农业生产制度、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和社会组织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清除阻隔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体制障碍,加快推进城乡商品和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自由流动,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城乡产业整合和城乡企业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重组,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县域经 济发展新体制和新机制。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第3篇

关键词:红利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供给管理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4—0010—04

一、红利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供给约束

为了研究红利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供给约束,我们有必要研究各种红利空间的变化给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对需要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所处阶段进行准确判断,并概括总结该阶段的新特征。

根据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观点分为三类:(1)结构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发展的本质是生产结构的变动,通过设置结构性指标体系划分经济发展的阶段,代表人物是霍夫曼和罗斯托。(2)总量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发展过程最终是一个总量扩张的过程。因此,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方法是采用诸如人均GDP等总量指标。代表人物是西蒙·库兹涅茨。(3)综合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不应该是唯一的,而是若干指标的综合。代表人物是井村干男。另外,关于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内容因划分的阶段数不同,各阶段的顺序和名称也不尽相同,分为三阶段论、四阶段论、五阶段论和六阶段论。而中国正处于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的总体扩张状态,长期看来,宏观经济发展已经逐步由利用外生经济机会向利用内生经济机会转变,为了对这个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准确界定,本文依据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总量标准、经济结构标准、制度水平标准和创新水平标准,构建了一组指标体系来衡量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见表1。

通过计算指标的权重系数来计算经济发展度,其中经济发展度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权重计算出各年的经济发展度并进行阶段划分得到结论: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逐渐成熟、开始迈进工业化高级阶段和经济稳定增长阶段。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征:第一,当前经济发展具有“双重制度变迁”的特征,一方面完成由贫穷落后向富裕状态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加速实现传统工业化的同时迎接信息化时代工业化的挑战;第二,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消费结构、需求结构等的调整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题;第三,以知识为基础的相关产业均呈现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第四,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公共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加强;第五,经济发展中短期需求因素的作用在下降,而长期供给因素的作用在进一步提升。

在目前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中国体制转轨红利、投资红利、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外资红利和外贸红利等六大红利变化对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新要求。这些红利空间的变化分析表明我国目前处在红利变化的大背景下,而且红利的增加或减少都是经济发展至特定阶段的产物,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变化的红利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更新的要求,一些红利的消退也为新红利空间的创造提供了现实条件。

红利变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经济结构变化速度快、物价波动不稳定的局面,又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双重制度变迁”“结构调整”等特征。这些特征使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一系列供给约束:第一,生产技术滞后造成技术供给缺乏,技术供给可以直接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从而约束经济增长质量,不仅表现为高技术、人力资本投资的滞后,还严重表现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领域,因此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技术创新的要求迫在眉睫;第二,生产要素的供给约束,包括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电力供应紧张、部分行业劳动力缺乏等;国家统计局2011年《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超过30岁的农民工比例高达61%,其中41—50岁占比24.7%,50岁以上农民工占14.3%。劳动力供应年龄结构的变化,是导致十年民工荒的原因。制造业和服务业最需要的是年轻农民工,而劳动力蓄水池中绝大部分是中老年农民工。第三,制度供给缺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规模报酬递增的经济效益不能完全发挥;第四,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供给约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在资源环境问题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供给约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红利变化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求管理的局限性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第4篇

我国21世纪初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到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首先是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果说,几年前这种阶段性变化表现还不是十分清晰,那么,经过几年来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普遍地感受到,我国确实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显示出来的阶段性特征,可以概括为8个方面:

(一)从经济发展看。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整个中国大地一派蓬勃发展景象。同时要看到,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长付出了过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不仅经济总量需要继续增长,更艰巨的任务是提高科技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

(二)从经济体制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各个领域的改革在继续推进。同时要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何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化改革,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从人民生活看。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反贫困取得全世界最突出的进展。城乡恩格尔系数的持续降低标志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衣、食、住、行、用水平继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使贫困人口免除了饥寒之苦。同时要看到,目前所达到的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且平均数往往掩盖着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农村除列入低保的*多万贫困人口外,还有几千万人处于低水平温饱状态,列入城市低保范围的贫困人口也有*多万人。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各方面还有不少困难。保证全体人民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也取决于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经济和社会政策。

(四)从发展的协调性看。由于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由于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抑制。同时要看到,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仍很明显,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地区差距将会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仍然是突出矛盾。

(五)从民主政治建设看。随着整个改革进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政治体制总体上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要看到,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不少亟待完善和发展的环节,这些不完善的方面是和扩大人民民主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以解决。

(六)从文化建设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要看到,文化建设总体水平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和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适应,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样的历史任务是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全过程的。

(七)从社会建设和管理看。在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下,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就业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建立,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同时要看到,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民生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

(八)从对外开放看。我国已经从封闭半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要看到,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同国际社会联系日益紧密,风险也随之增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形成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对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述情况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确实进入了新的阶段。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多亿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21世纪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发展的诸多阶段性特征,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特征。在新的形势下推进发展和改革,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

上述情况也说明,从大的发展阶段看,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这个大的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根本上说,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深刻认识这一点,对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做的全局性、总体性判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中国实际出发,首先是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要地说,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我国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必然要经历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从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100年时间,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发达的状态,仍然带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总体判断,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在经济上包括双重的任务:既要推进常规的工业化,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现在,我国产业结构落后,增长方式粗放,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还是初步的,在工业生产、流通和其他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仍然有大量的落后设备在使用着。科学技术水平、国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第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虽然国家在促进协调发展方面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但是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从抑制差距扩大到逐步缩小差距,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还会长期存在。

第三,城乡二元经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城镇化进程加快,*年城镇化率达到43.9%。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2020年可望达到60%左右,届时将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仍然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目前世界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据预测,2030年世界城市化率将超过60%。

第四,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升至世界第四,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美元,仍居世界后列,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总量大表明国家有比较大的经济实力,人均少表明还是一个比较穷的国家。生产力的落后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限度。

生产力的落后状况,也从根本上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伟大的创举,但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实践还是很初步的,还需要继续在探索中前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需要继续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且愈往前发展愈要注意解决市场经济体制本身所固有的矛盾和问题。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建立之后,仍然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逐步找到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适应经济基础变化要求的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重申和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并且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七大之所以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之所以在阐述重大问题时再三强调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这是因为,认清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正确提出和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是推进改革和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回顾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包括一些制度安排和发展目标,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纠正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对不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的制度和体制进行了带有根本性的改革,对发展目标和步骤进行了战略性的调整;同时坚决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保证了改革的正确方向。在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对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首先和最重要的,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既然我国社会主义之所以叫做初级阶段,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不发达,因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那么,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也是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政治保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30年来的实践反复证明了这种“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如果不注重这种“统一”,只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外的方面,就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任重而道远。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是伟大的,但前头的路更长。在发展和改革取得历史性进展的条件下,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今天,叫好之声不绝于耳,但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前途的漫长和任务的艰巨,居安思危,克服盲目乐观情绪,戒骄戒躁,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这也是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深刻用意。

人类社会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关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划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之一。恩格斯说得好:“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位置。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第5篇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历史作用近现代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基础

中国特殊的国情是当时形成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重要基础,半封建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以对旧中国半封建经济特点的分析和对中国旧经济制度的批判为基本的出发点。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为了转嫁这次危机,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控制和剥削,加紧对中国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特别是企业投资部分,在这个时期也加剧增长,使得中国经济为其所控制。

随着统治时期官僚资本在金融领域地位越来越强大,其统治的资本同时进一步向工业领域进行了大范围的扩张。在其垄断地位确立以后,通过银行的债务关系吞并或控制民营工业企业,形成了他们侵占民族资本的经常手段。抗战前夕,官僚资本完全取得了垄断的地位,四大家族以及所属派系通过商办的形式控制一批垄断工业企业。因此,可以看出,政权是建立在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与大地主联盟的基础上的,那一时期的农民税赋负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从而导致了农民和农村经济的破产。另外,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派不能让中国实现现代化,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不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不能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在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加上由于长期战乱的影响,新中国在经济上接受的不但是一个落后、畸形,而且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从这一点出发,产生了我党一系列战略上、策略上和政策上的问题,这些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基础。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特殊国情发展社会经济的产物。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以新民主主义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贯穿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讨论了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等细节方面的具体问题,另外,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还同时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如何在中国现实情况下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以及新民主主义经济在中国现实情况下应如何向社会主义经济转轨等一系列与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许多最为基本的问题。另外,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同时也凝聚了共产党领导人同志以及同时代其他领导人的共同贡献,是几代共产党人共同的发展经济的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新民主主义经济存在的几类主要的形态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个体经济,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形态,既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此间主要起领导的作用,又有其他多种性质的经济成分,在很长时间内可以并存和共同发展,以促进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这种经济形态既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更不同于英美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当时的现实情况下是非常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有利于在经济上实现向社会主义经济方向发展的过渡性的经济形态。新中国解放前后,中国共产党没有更多地关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支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步立场所表现出来的同工人阶级妥协的一面,而强调对立、斗争、绝不相容的一面, 在认识上扩大了小生产产生大量资本主义的危险性,导致主张尽快消灭私人经济成分,尽快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结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是为了满足革命和战争的需要,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不是一般的经济建设,它是在复杂的国内外政治背景下的经济建设,不可能不考虑政治因素的影响。因此,势必会出现偏颇,这已为建国后的历史所证实。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没有基于新时期新国情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内容丰富,不可能代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

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科学评价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对于在新时期新阶段正确地看待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以及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理论启示。我们必须尊重历史事实,还原历史发展的轨迹,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现代意义。

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认清我们当前处于新时期新阶段,既不能照搬书本,也不能照搬外国经验,而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过去,我们之所以犯“左”和“右”的错误,是因为没有认清楚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没有结合实际,没有科学把握中国的国情特点。新时期新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过改革开放30年发展和建国60年建设的新发展,新时期新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脉相承的。我国已经进行了30年的改革开放,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前提。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必须坚持现代化建设不动摇,坚持市场经济道路不动摇。新阶段不过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新时期的一个特定时间段,我们要充分认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这样有利于在新时期新阶段实事求是地发展与完善市场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新时期新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不动摇。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构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场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得了较大成就。同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市场经济与中国的发展需求密切吻合,因此,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同时,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另外,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而来的,是由上层建筑的政权力量强制转变和发展而来的,是由苏式传统计划经济改革而来的,多种形式的利益主体都还不够成熟,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且实施国民待遇原则仍是当前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一项重要任务。生产社会化的实现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性资源配置方式,明确了这些对于科学把握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的逻辑结构和科学体系极为重要。如果缺乏对市场理论的研究,我们的改革就会有盲目性,就可能迷失方向。我国进行的所有的经济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出发点的。因此,经济的改革需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同时还要深入研究市场经济在中国与外国的区别与联系,明确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切先进经营和管理的方式方法,并且还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政治环境等方面的重大经济相关的具体特征。

建设中国式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但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突破点更是在农村。构建中国式新农村,必须让农村成为和谐有序的、稳定发展和稳定繁荣的新农村。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把中国式新农村建设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最重要的位置。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必需的物质基础,更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从这个角度与程度上说,建设中国式新农村,不仅仅是保持农村的安定发展,也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特有的物质保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式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实现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发展的辐射与带动作用,逐步建立新型的城乡经济发展体制与机制,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积极打破城乡壁垒。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001-02

党的十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①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理解十报告精神的一把重要钥匙。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过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发展,我国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新阶段所显示出来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经济发展上看。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3万亿元”,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加,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长付出了过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第二,从人民生活方面看,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但目前所达到的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而且平均数往往掩盖着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按2010年的标准,全国仍有贫困人口2 688万人,而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 300元人民币/年),中国还有1.28亿人口。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各方面还有不少困难。

第三,从发展的协调性方面看。“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①同时要看到,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仍很明显,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发展基础、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地区差距将会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仍然是突出矛盾。

第四,从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看。“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同时要看到,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不少亟待完善和发展的环节,这些不完善的方面是和扩大人民民主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以解决。

第五,从文化建设方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然而,文化建设总体水平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和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适应,还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第六,从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看。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①。同时要看到,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民生方面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

上述情况说明,我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多亿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21世纪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发展的诸多阶段性特征,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特征。从大的发展阶段看,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这个大的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根本上说,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深刻认识这一点,对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客观中国国情判断,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我国从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100年时间,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该阶段的明显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与发达国家工业化相比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①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在经济上包括双重的任务:既要推进常规的工业化,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落后,增长方式粗放,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还是初步的,科学技术水平、国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第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①。虽然国家在促进协调发展方面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但是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从抑制差距扩大到逐步缩小差距,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还会长期存在。

第三,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升至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只有5 414美元(2011年),② 仍居世界后列,排在第89位,②属于中等偏后收入国家。总量大表明国家有比较大的经济实力,人均少表明还是一个比较穷的国家。生产力的落后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限度。

第四,生产力的落后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尚未根本革除,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固有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有待加。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逐步找到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适应经济基础变化要求的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

党的十之所以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之所以在阐述重大问题时再三强调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因为,认清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正确提出和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是推进改革和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回顾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要求。“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①这就是党的十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深刻用意。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经之路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第7篇

关键词:四川;经济活力;发展阶段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课题:“四川省经济活力研究”(课题编号:15SB0258)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7日

一、四川省经济活力测度指数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称为经济活力,关于经济活力的探讨是一个热点课题,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时期。在《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四川省经济活力测度体系构建》一文中,作者采用综合因子分析法对经济活力测度体系进行了构建,最后利用该体系对四川省的经济活力进行了测度,数据如表1所示。可见,近年来,四川省的经济活力并不成线性发展,其变化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表1)

二、四川省经济活力发展阶段

利用四川省经济活力总指数绘制经济活力指数图,如图1所示。(图1)可以看出,从2001~2013年,四川省经济活力指数起伏变化很大,以2008年为界,可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震荡上升阶段;第二阶段:快速下降阶段。

第一阶段:震荡上升阶段。2001~2008年,四川省经济活力指数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上升的时间长度分别是两年、一年、两年,下降的时间长度则都为一年,上升时间长,下降时间短,且下降的幅度只需一年就获得了修复,因此总的趋势是震荡上行的趋势。2001年经济活力指数是考察期内最低的一年,为-1.44。究其原因,主要为所研究的10个指标中,人均进出口额(-0.02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占GDP比重(-0.1316)、参加城镇基本保险的人口比例(-0.0509)等3个指标的变动幅度为负数,而这三个指标对经济活力的贡献度分别为11.32%、7.4%、5%;另有人均GDP(0.0847)指标是各年度最低值,4个指标对经济活力的贡献度达到35.5%,其他指标表现也居于偏后的位置,所以导致2001年经济活力指数考察期内最低。2008年经济活力指数为考察期内的最高值,达到2.67,其10个指标的增幅均为正值,在整个考察期内仅有2008年和2012年具有这种特性,虽无1个指标表现最优,但有9个指标的表现高于平均水平,各指标的高质量表现共同推高了经济活力指数。2002~2007年,反映经济活力的指标在各年度表现不均衡。

第二阶段:经济活力指数呈现出快速下降趋势。2009年和2010年四川省经济活力指数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分别达到44%和92%,2011年有所回升,2012年、2013年继续下降,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收窄。2009年、2010年反映经济活力的大部分指标的增长幅度相较于上一年均放缓,从而导致经济活力指数大幅下降。2011年经济活力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大。2012年经济活力指数小幅下滑。从增长来看,各项经济指标均获得了一定的增长,但是相对于2008年90%的指标增幅高于平均水平(2001~2013年的平均水平)不同,2012年的10个指标中,只有4个指标高于平均数值,其余6个指标均低于平均水平,且高于平均水平的指标高的不多,但低于平均水平的指标却低得较多,从而导致经济活力指数与2008年差异较大。2013年经济活力指数在2012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但是下降幅度缩小。

三、提升四川省经济活力的思考

2001年以来,四川省经济活力经历了震荡上行和快速下降两个阶段,以2008年为分界线。2008年之前,四川省经济活力总体上行,虽中间有下降时期,但上升时间长、下降时间短;2008年之后,经济活力指数从高点快速下滑,中间也有回升,但呈现的特点,却与前期相反,由此意味着现阶段四川省经济活力的下降以及经济持续增长能力的减弱。而要提升四川省的经济活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努力。

(一)注重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国家或地区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往往采用推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这些地区、行业、单位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再由先进带动落后,由非均衡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我国的经济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水平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提高,经济已逐步具备了向均衡协调方向发展的条件。而反映经济活力的经济现象的均衡协调发展,对于经济活力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研究中考察的经济指标与经济活力指数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因此对于经济活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纵观2001~2013年,经济活力指数位列前五位的是2008年、2009年、2011年、2005年、2012年,五年的10项分析指标中,2009年、2011年、2005年这三年中有9个指标为正,其余两年全部指标为正,根据回归模型,正指标越多、越大,经济活力指数就越大,反之则越低。因此,要提升经济活力,就需要保证构成经济活力的各个指标都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反映经济活力的各个指标均衡、协调的上升,使经济活力增强。

(二)重视科技研发,鼓励创新。我国的国家领导人一直重视科技研发、鼓励创新。邓小平早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出我国到2020年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大国,其中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说: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强调:“中国必须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大国”。为此,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鼓励、资助科学技术研发和创新,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活力、促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由经济活力指数也可以看出,2004年、2006年、2009年经济活力指数的下滑,对应的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占GDP比重的下降。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占GDP比重指标呈现正增长、负增长交错发生的情形,说明相关研发经费的增长不稳定,影响到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加强科研意识,重视科技研发,鼓励各级创新。

(三)刺激消费,以需求带动生产。投资、消费、出口,多年来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保持我国经济充满活力的“三驾马车”,但是目前,这三者的关系逐渐失衡,投资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弱;消费一直不旺盛,居民把大量的资金用于储蓄、进行股票投资、社会融资;由于国际经济不景气,出口下滑严重。对于拥有全球20%人口的中国,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内部需求潜力很大,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消除影响人们消费的障碍,刺激消费,以需求带动生产,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力的提升。

总的来说,2001年以来四川省经济活力经历了前期上升较快,但近期下滑比较严重的两个阶段,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经济活力下降,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减弱,要提升经济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需要根据出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

主要参考文献:

[1]易伟,马莉.全国视角下四川省经济活力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第8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阶段;经济政策;意义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1

一、经济发展的本质内容

1.经济发展的本质内容

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就是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而出现的经济总体容量的扩张行为。主要反映在国内经济总量的大幅增长,国际上习惯采用国内生产总值或者是GDP来衡量国内经济总量的变化情况。国内经济总量是经济发展的直接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只要国家经济发展了,国内经济总量必然会上升。

2.经济结构的变化

经济发展是向着经济结构多层次化与种类多样化的趋势发展的。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国家经济结构产生的变化使国内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内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就会带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国内经济总量的变化不能完全表示国内经济增长,也有可能只是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时候经济结构的转型也有可能造成经济总量的短暂下降。但长时间发展的结果肯定是促进经济总量的提高。所以说经济结构的变动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效果。经济结构主要包括经济制度结构及生产要素结构等。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经济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也带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体系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持,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完善经济制度。国内经济生产要素主要是指劳动力分配结构及城乡结合结构。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国内主要生产结构由最初的第一产业及自然农业转向第二产业即工业生产,待第二产业发展成熟后第三产业逐渐发展,经济发展阶段可以按照产业结构来划分。

3.经济发展阶段性划分的依据

经济发展阶段性划分主要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实质内容的转变,换句话说就是经济发展内在内容的变化。对于经济发展内涵及时准确把握能够使正确划分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科学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能够有效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划分经济发展阶段主要参考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经济发展结构及国内经济制度的完善程度等因素。经济发展必然会造成国内经济总量的增长,国内经济总量是最能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参考指标,其次就是经济结构产生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包括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国内人民就业结构的变化及国内消费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变化的最终目的就是使经济发展摆脱生产要素的过分依赖性。最后就是经济制度的变化。经济制度的完善程度在一定层面是经济发展特性的反映。目前国内经济发展主要是提升国内生产力,良好的国内经济制度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经济的持续发展。长时间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发展最终会向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要站在宏观历史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要注意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失败及总结的教训。对于历史进行客观的分析能够使我们更好的走好未来经济发展的道路。

1.我国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可以将我国经济发展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这段时间可以概括为计划经济体制发展时期。在计划经济发展时期,国家领导人过于追求经济发展的效果,急于提升国内经济总量。政府制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发展策略明显不符合当时时展的规律。导致国家宏观干预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别大,国家经济发展层面过于单一,虽然当时制定的经济发展政策是极端错误的,但是很好的将计划经济体制的缺点表现的淋漓尽致。计划经济已经明显不能满足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经济政策亟待突破创新,要建立适合经济国内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来激活国内经济,因此改革开放应运而生,可以说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运。

2.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从确立改革开放到二十世纪末,在此经济发展时期我国为重点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相关经济政策。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其实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外开放,另一方面是对内改革。政府确立了先从农村开始改革的发展政策。众所周知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天辟地的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对内改革的标志性事件,对外开放则被列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一项国策,经过实际发展证明,改革开发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选择。改革主要是指对于现有经济制度的改革。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将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体制,搭理发展民主经济模式,鼓励政企独立经营。在实现改革开放的将近三十年里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是实现了飞跃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大大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地位,增强了我国对外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彻底使我国摆脱了经济落后的面貌,以一个崭新的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的形象屹立在世界东方。

3.第三个阶段就是从上世纪末到现在。上个时期的改革开放的实行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基于此我国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呈现出平稳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方针中的前两步,即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小康水平,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相继完成了加入世贸组织、承办奥运会等重大历史事件。

总结语

建国以来的六十多年间,我国经济发展经历过低谷但也是成就不斐。所有的建设成果告诉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时刻高举马列主义的大旗,结合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制定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坚持有社会主义道路,未来的经济发展还是要遵循现有的经济发展经验及规律,努力开拓新的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新方法,确保我国经济能够保持较快增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