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幼儿德育的概念

幼儿德育的概念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7 16:29:53

幼儿德育的概念

幼儿德育的概念第1篇

一、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很多同志认为,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只有社会性发展问题而没有品德培养间题,并主张用社会性这一概念来涵盖品德等旧有概念;而有的同志则坚持采用品德和幼儿德育等概念认为社会性发展是与品德发展相伴的一个过程,不能代替或涵盖品德等概念。面对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根本上对幼儿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等概念进行考察,唯有正本清源,方可了却纷争。

1、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一样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两大方面,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它们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并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完整统一体。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全部实质所在。

目前,我国对“社会性”与“社会性发展”等概念还缺乏理论研究,不同研究角度对其定义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教育界对儿童社会性的理解则主要着重在“个人的社会性”,即所谓的儿童社会性就是指儿童个人的社会性而言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出生时所处的既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如家庭出身、籍贯、居住地区等等)所获得的先天的社会特性;二是由后天自身活动继承、学习、创造而获得的各种社会特性,称为后成社会性。我们常说的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主要就是指儿童的“后成社会性”(即后天获得的社会性)而言的,它包括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两大方面。

周宗奎(1992)在其专著《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对“社会性发展”的解释为:“所谓的‘社会性发展’,又可叫作‘非智力发展’,系指除生理和认知发展以外的一切心理特征的发展。……‘社会性发展’与‘人格发展’是密切相联的,二者常常在很多意义上包含相同的内容。”我们认同这一概念。

2、儿童社会性发展包括自我系统、社交系统与社会规则(范畴)系统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内容。

我们认为,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自我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又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内容(庞丽娟、李辉,1993);二是社会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又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以及其它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内容;三是社会规则(范畴)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包括性别角色、社会角色、社交规则、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等规则或范畴方面的建构与发展。这三个方面,可以涵盖我们认定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所有内容。

3、无论从社会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品德)都是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就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为了维护集体的共同利益,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为社会所承认的、调节人们行为的共同准则。道德实质上是人类的社会性(即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的社会性发展而继续发展。品德是每个人所具有的个体心理现象,是一个人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固定的特点。儿童经历了初步社会性发展(1岁以内)—>自我意识发生(1岁以后从认识自己开始) —>品德发生(2岁左右有最初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品德不断完善(2岁一一)的过程。由此可见,品德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并随着其社会性发展而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层次水平的品德.

4、品德是个人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社会道德个体化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

我们认为,品德并不直接是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它是个人社会性发展的产物及其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这是因为:首先,品德只是在道德活动中表现出的个人特点,如果没有道德活动就没有品德可言.因此,品德并不直接隶属于我们所提出的社会性发展三大内容中的任何一部分。其次,品德并不等同于道德,道德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对社会道德的理解、掌握与建构(即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品德则是个人在执行道德准则时才表现出来的固定特点。品德在个体社会化发生到一定阶段后才产生并表现为伴随着社会性发展而不断发展着。而实际上这就是社会道德不断个体化的结果,这是因为道德这种客观的社会存在.从儿童一生下来就开始伴随着其社会性发展过程而不断地向儿童个体施加各种影响(这就是社会道德个律化的过程),从而在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实质是因为道德个体化到一定程度)后才导致个体品德的产生。而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在品德产生以后并未结束,它伴随着个体社会性发展的进程而继续发展着,并贯穿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

二、幼儿德育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关未

1、德育与幼儿德育。

德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某一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是广义的德育概念。狭义的德育概念则主要是指德育中的品德教育,我们常说的幼儿德育,指的是狭义的德育也即,幼儿德育主要是指品德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思想)认识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德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萌发幼儿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其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等”。

2、社会性发展教育.

社会性发展教育就是通过个体社会化过程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儿童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良好的社会行为,促进儿童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方面发展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社会认知”就是指个体对各种社会刺激加以综合认知的过程,如对自己和别人行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交往关系的认知等。

社会行为是指个人在各种社会情境下的个体行为,是社会心理(社会认知)的外部表现。社会行为包括表情、姿态、言语、语气、活动等各种外显表现。一个人的社会行为主要取决于其社会认知水平。

社会性发展的三大方面,即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等都包括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这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认为,关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儿童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等三方面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能力。

3、德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核心和导向力量。

幼儿德育实质上就是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道德内化的过程,即把道德规范等逐步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二是社会道德个性化的过程,即每一个体都有性别、年龄、智力、性格的差异,实现思想品德社会化的共同要求,不是把人变成一模一样的人,而是个性化的过程。社会道德个体化本身是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的(前已论述),那么在这整个进程中,德育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

我们认为,人的社会性发展有两个维度(图略):一是水平(程度)维度,这有高、低之分;二是方向维度.包括两个方向,即亲社会性方向(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并于社会有利的发展)和反社会性方向(与社会规范和要求相违背甚至相对抗的发展),在这一发展方向维度中还有一个中性的,即与社会既无利也无害的发展,那些“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管好自己,休说他人”的人,不可不谓之为“社会性发展程度很高”、“很适应社会”,但对社会却无甚益处。

由此可见,社会性发展程度很高.并不意味着个人发展得很好;社会性发展程度不高,并不意味着个人发展得不好。如果要想让社会性向高水平、亲社会性方向发展.就必须借助于德育。如果没有德育的导向与内在推动.社会性就不会向“高而亲社会”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德育(即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导向力量,它保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正确方向并推动社会性发展的进程。

幼儿德育的概念第2篇

一、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诚信品质的紧迫性

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诚信品质不仅必要,而且十分紧迫。这种迫切性主要是由于当下诚信缺失的严重性与幼儿时期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尽管中国传统社会是具有较高诚信的社会,然而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行为对传统诚信的冲击,导致传统诚信日益消解。而现代诚信尚未建立,传统诚信与现代诚信出现断裂,诚信系统呈现“空心化”的状态,导致诚信缺失严重。在诚信系统建设中,人的因素是主要因素。通过诚信制度和诚信道德建设,目的是规范和引导人的理性,约束人的非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在诚信系统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诚信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树立现代诚信观,养成诚信人格品质,而在诚信教育系统中幼儿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幼儿时期是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形成的启蒙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起始阶段,是建构诚信品质的奠基时期。〔6〕在幼儿时期,如果通过家庭教育能为儿童的诚信人格培养打好基础,能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播种现代诚信观,会为将来人才诚信道德素质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现代诚信观、诚信品质不仅有利于幼儿全面成长,使其更适应现代社会需求,更利于国家的诚信建设长远目标。

二、幼儿诚信现状及幼儿家庭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不容乐观的幼儿诚信现状了解幼儿诚信现状,需要从幼儿说谎和诚信两个方面来考察。首先,幼儿阶段儿童说谎发生率较高,幼儿对说谎的理解与道德评价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有研究发现,即使是3岁儿童,违规后出现说谎的人数至少在一半以上,而4、5岁儿童的说谎人数显著地多于3岁儿童,〔7〕而且4岁儿童比3岁儿童在说谎时更有策略,儿童的说谎水平与错误信念水平有显著相关。〔8〕幼儿对于说谎的理解与道德评价尚不稳定,年龄差异和情境差异显著。交往对象及说谎情境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说谎概念的理解及道德评价影响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说谎的理解更多依据事实判断;3岁~4岁是幼儿对说谎理解及道德评价发展的重要时期。〔9〕其次,幼儿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诚信观和诚信认知。幼儿认知的发展以直觉思维为主,其诚信品质初步形成,但尚不具备跨情境的稳定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幼儿期家庭诚信教育应更多地培养儿童的诚信品质的稳定性。正如陶行知所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在6岁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10〕正是基于此,幼儿时期诚信品质的培养会为成年时期诚信观和诚信行为打下良好的铺垫,对个体一生将产生深远影响。

(二)问题众多的幼儿家庭诚信教育当前,由于社会诚信缺失严重,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11〕很多家长出于保护孩子安全的需要,从小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这本身并无可厚非,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信任、责任、诚实、信用的教育,使得诚信教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一直处于缺失状态,这种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部分家长缺乏诚信教育意识。部分家长尚没有认识到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价值。现代诚信是契约诚信,是陌生人间的诚信。在现代社会的整个道德结构系统中,诚信处于核心的地位。可以说,人们要适应现代生活首先应具备现代诚信观。当前,部分家长尚未意识到培养幼儿诚信品质对于孩子将来适应现代生活的必要性,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常常忽略幼儿诚信品质的培养。第二,一些家长自身常常失信,难以为孩子树立诚信榜样。班杜拉认为,幼儿学习主要是模仿学习。幼儿诚信道德品质的获得,也常常是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家长的诚信行为和诚信观念而习得。然而,在现代社会失信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一些家长形成了失信的习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常常难以树立诚信榜样。第三,一些家长教育方法不当,重言传轻身教。由于幼儿正处于直觉思维阶段,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主要取决于知觉到的事物显著特征。言传说教的道德教育方法不太适合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第四,部分家长注重结果,轻视过程。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存在浮躁心理,过于看重孩子行为的结果,忽略孩子行为的心理过程。这种教育方式使得一些孩子为了避免惩罚或为了获得赞扬而说谎。一旦幼儿发现通过说谎可以逃避惩罚或获得称赞,就会进一步强化其说谎行为。

三、家庭教育中幼儿诚信品质培养体系、路径与方法

(一)家庭诚信教育体系的建构从心理学上讲,诚信主要包括诚信认知、诚信情感、诚信意志力和诚信行为。因此,家庭诚信教育体系的建构应在遵循幼儿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建构以诚信情感为基础、诚信行为为重点、诚信认知为导向、诚信意志力为保障的诚信教育体系。具体说来,家庭诚信教育体系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建构。第一,树立诚信规则,提高幼儿诚信道德认知。研究表明家庭规则、家庭诚信教育是影响幼儿诚信品质发展的直接因素。家庭规则愈明确、严格,幼儿诚信品质发展水平愈高。〔12〕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为幼儿制定明确、严格的诚信规则,并明确告诉幼儿如何遵守诚信规则,遵守后的积极结果和违背后的消极结果。尤其应抓住幼儿诚信认知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对说谎理解、道德评价的能力。第二,聚焦日常行为,让幼儿获得诚信或失信后的情感体验。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认识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及其活动方式而形成。〔13〕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家庭教育应注意培养儿童诚信认知情感体验。家长应在家庭生活中及时捕捉幼儿的诚信教育时机,对幼儿的诚信行为大加赞扬和肯定,对失信行为给予严厉批评和惩罚。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会体验到诚信后的受尊重和赞赏,失信后的内疚、愧疚,从而形成对诚信道德规则的敬畏。第三,通过自我控制力的培养,提升幼儿的诚信意志力。幼儿不诚信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自我控制力差,难以抵挡环境中的诱惑。幼儿自我控制主要由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和自我延迟满足组成。〔14〕通过培养幼儿的这四方面能力会提升其自我控制力,进而提升诚信意志力。第四,通过强化,塑造儿童的诚信行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采用连续强化、定时强化、变时强化、定比强化、变比强化等各种强化方法,引导幼儿做出诚信行为。

(二)失信控制和诚信行为引导的双重路径选择培养幼儿的诚信品质,在路径选择上应注重失信控制和诚信引导。一方面,控制幼儿不诚信行为。以说谎为例,父母应了解儿童说谎的原因、说谎的目的,在了解幼儿说谎心理的基础上,控制说谎行为发生概率,引导儿童诚实守信。对于不同类型的说谎,家长应采取不同应对策略。对于幼儿早期的无意说谎,家长应采取顺其自然的策略。因为这种类型的说谎主要是由于幼儿还不理解说谎的概念,纯粹是无意识的和不自觉的行为,属于幼儿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15〕而对于有意识、有策略的说谎行为,父母应高度重视,可以告诉孩子说谎的严重后果,并给予惩罚,让孩子在心理上形成对诚信道德的敬畏。另一方面,引导幼儿的诚信行为。对于幼儿诚信行为的引导,家长可以采用自身身教和诚信故事言传的方式。家长在生活中“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作风和信任、诚实、守信的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诚信榜样。幼儿在家庭中耳濡目染父母的诚信行为,会潜移默化地习得诚信态度和行为。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积累与诚信有关的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解,让孩子理解做出诚信选择的过程、结果,知晓诚信行为后他人对行为者的积极评价,以及行为者的积极情感体验。通过这些积极的评价和情感体验引导儿童做出诚信行为。

幼儿德育的概念第3篇

【关键词】幼师生 心理问题 道德素养 专业素养 管理策略

幼师生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幼儿教师,这要求他们在学校期间就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练就优秀的专业技能。但当前心理不健康,性格有缺陷,职业道德概念模糊、职业道德水平偏低,对专业知识学习不重视等现象在部分幼师生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造成幼师生整体素质偏低,社会各界对幼师生的认可度不高等不良影响。学校和社会必须对这一现象引起高度重视,对这一群体投入更多关注。

一、幼师生在心理特征、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缺乏理想与追求,学习兴趣不高。

幼师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很多学生读幼师不是心甘情愿的。不少同学入学时都是抱着读职校就是混三年,混个文凭好找个工作等诸如此类的态度。同时还有不少学生认为职业教育是低等的教育,他们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和目标。

2.缺少情感寄托,人际交往焦虑。

很多女生由于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和熟悉的家乡到外地求学,内心会感到孤单和无所适从,曾经对父母的依赖性就开始转移,特别是身边有兴趣相投的同学或者同乡的时候,这种依赖性就体现了出来,但是有的学生不能区分朋友与父母之间的不同,把自己的生活琐事,心里烦恼都交给朋友解决,忽略了“同龄人”这一特点,会给朋友造成很大困扰。此外,在幼师学生当中,女生占到学校人数的绝大多数,异往的缺失也会造成她们现实交往需求上的极度不满足,有不少同学为此热衷于网络交友,迷恋上网上所谓的“友谊”,有的甚至为此荒废了学业。

3.负面情绪得不到有效化解,心理承受力弱。

幼师中职生农村女生居多,这类学生性格内向,情感脆弱,由于学习成绩的不出色,进入中专学习,两种因素的叠加造成学生心理自卑感较强,学生对受挫的耐受力偏低,即便是老师无意的一句批评,或者同学的一个玩笑都有可能伤到其自尊心。

4.职业道德概念模糊。现代社会日趋多元化和信息化,严重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社会传媒一方面对公众宣讲无私奉献,另一方面又对青年们讲求务实态度;一方面本着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呼唤人文道德的回归,另一方面又出于商业的考虑为满足人们的娱乐、猎奇心理把格调低下的精神商品大批量投放到市场。由于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学生们通常对职业道德知识缺乏认同感,他们觉得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仅是一种说教,是虚假的,对老师课堂所讲授的职业道德观念,极易产生厌烦、抵触情绪。

5.生源整体素质不高。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教育结构大幅度改革,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中职学校提高生源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中职学校不得不一再降低标准录取新生。一些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个人素养较差的学生也被录入幼师新生之列。不少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难度。

6.跟不上当前幼儿园发展的趋势。

教育是一项与时俱进的事业,不断有新的知识、理念应运而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虽然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能顺利通过每一次任务。但是想一下,现在在幼儿园里实施的是单元整合课程,而学生还在学习分领域的教学法;现在幼儿园都有自己的园本课程,而学生对这园本课程应该说是知之甚少。

7.学到的知识技能不能够得到有效输出

学生虽然学到了很多知识技能,但是我们缺少了很多的实践机会,不能将所学的专业技能通过有效地途径教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不能活学活用,真正的将专业的知识运用于幼儿园中。

二、解决幼师生在心理健康、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方面问题的对策及途径:

1.关注学生的优点,采取赏识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那些成绩不是很突出但有特长的学生,要多关注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发挥特长的机会,并给与适当的鼓励,教师对学生适当的鼓励,会成为学生在学习知识、克服困难的动力。

2.根据幼师生特点,针对性的展开心理健康辅导。

从幼师生自身特点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压力、考试焦虑、人际交往、早恋等问题,定期展开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对于有特殊需要帮助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给予及时的辅导和治疗,帮助当事人摆脱心理危机,走向自强自立,促进他们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培养学生爱国守法的高尚情操

作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爱国守法,认识到自己从事的事业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自觉地把自己日常平凡工作与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联系在一起。

4.培养学生关爱幼儿的可贵情怀

关爱幼儿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品质。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爱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教师应该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还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关爱学生,给学生树立了好榜样。有了对学生的爱,才能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才会对从事的职业有责任感、光荣感和自豪感。

5.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淡化其原理的讲解,同时又要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把“苦学”变为“乐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多与学生互动”,“多提问,让学生去思考,别让他们总是拿到现成的。”对一些概念性问题的教学,老师可以让同学自己去找答案,或者说让他们在书上标注了以后再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这样就推动学生自己去思考,在学生的表述中,往往会暴露出他们对概念理解的偏差或者漏掉的地方,这时候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的调整教学。

幼儿德育的概念第4篇

我们在广州市辖的四个区各抽取1间幼儿园、共4间幼儿园进行调查,在每间幼儿园选取大、中、小3个班做问卷调查,共向200位家长派发问卷,在200位家长中收回有效问卷171份,回收率达到85.5%,另外,我们在其中的1间幼儿园对班主任推介的大、中、小三个班的12位经常同孩子一起阅读的家长做深度访谈,对其孩子也进行了访谈,并观察这12名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言语及行为。本研究主要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并以访谈法和观察法辅助研究。研究方法实施的顺序为:文献收集与分析、编制问卷、派发问卷、第一次访谈家长、第二次访谈家长、访谈幼儿、观察记录。笔者使用SPSS13.0处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对所获材料进行归纳、比较。以Cronbachα系数检验,得出调查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818,显示该问卷有很好的信度。

二、亲子阅读的基本状况

1.亲子阅读的频率和时长

调查表明,每周亲子阅读3~4次的家庭最多,每周1次的排第二,结果见表2。访谈还了解到,部分幼儿在全托幼儿园,每周只有两天时间与家长在一起,所以家长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愿望没法实现。调查还发现,多数家庭每次阅读的时间能持续20分钟以上,其中超过25%的家庭达到30~60分钟,说明家长有兴趣有耐心与孩子一起阅读,孩子也乐于同家长一起阅读。对不同家庭亲子阅读时间的百分比进行统计,我们对每次阅读的平均时间为10~20分钟的部分家长进行访谈,发现这部分幼儿的注意力保持较短,阅读过程中经常被其他事物吸引而转移兴趣,这些家长迁就了孩子的兴趣,未强迫其继续阅读。

2.亲子阅读材料的获取方式和材料内容

从调查看,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和阅读兴趣选取阅读材料比例最高,根据家长的兴趣或孩子兴趣和要求,家长根据故事的教育价值或内容、情节来选的人分别占40%和30%,还有一些是根据幼儿园老师建议、媒体宣传或朋友介绍来选择的。总体上看,多数家长考虑到了孩子的需求。据调查统计,在阅读内容上选择图画书或绘本的最多,近68%,其次是自然科学类的图书,再次是选择童话书、民间故事或神话故事的,人数差不多,也有家长选择以文字为主的诗词书,通过访谈,了解了家长选取阅读材料的原因,选用图画书,即绘本的最多,这是因为它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为幼儿叙述故事,即使幼儿还不能阅读文字,仅看图画也能明白故事的内容,而且故事内容贴近孩子生活,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不少家长和孩子的首选。有关自然科学的书刊以描述科学趣闻为主,适合好奇心旺盛、喜欢探索的孩子阅读,也是家长选择的重要内容。

3.家长的亲子阅读活动目标和情绪体验

调查发现,家长的亲子阅读活动目标以教育孩子为目的的最多,达到了82.5%,其次是认知占63.7%和情感占52.6%,对家长在与孩子共读时的情感体验调查显示,22%的家长明确表示非常愉快,33%的家长感到比较愉快,39%的家长表示“有时愉快,有时麻烦”,这其中有部分家长本来不愿意与孩子共读,是孩子有要求后才陪着阅读的。

三、幼儿道德教育的基本状况

1.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概念和责任的认识

从对家长的访谈可知,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良好的品德习惯应该从小培养。那么,家长心中的幼儿道德教育概念是什么呢?统计数据显示,77.8%的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是在家庭内成年人对孩子道德、习惯、规范形成的教育,但17%的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是像中小学及成人的思想品德教育那样,应当是老师在幼儿园讲授道德规范的教育,既然大多数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是家庭内成人对孩子的教育,那么道德教育主要由家庭来负责吗?调查显示,高达97.7%的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应该由家庭和幼儿园共同负责,只有2.3%的家长认为道德教育应该由家庭负责。

2.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

我们列出14种德目,“您觉得以下选项哪些属于幼儿道德教育的内容?(可多选)”,结果家长选择善良的占91%,爱心的占84%,诚实的占83%,责任感的占80%,勇敢、友谊、勤劳、宽恕的也在60%以上。笔者在访谈家长过程中,现场拿出包含道德教育具体内容的图画书请家长指认,结果家长选择的图画书作为德育内容的频数与问卷所答基本一致。

3.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途径和方式的认识

调查发现,67.3%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和家庭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孩子施加教育,开展“家园共育”;26.2%的家长认为是针对孩子日常生活,家长有意识地进行教育孩子。

四、亲子阅读对幼儿道德认知的促进作用

1.在亲子阅读中发挥道德教育作用的频率调查发现,84.8%的家长是通过利用日常生活事件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意识地利用亲子阅读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人只有12.3%,

还有近3%的家长利用看动画的机会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日常教育,主要利用生活事件对孩子进行教育,而较少家长会利用亲子阅读进行德育。说明尚未意识到亲子阅读中的德育价值。

2.亲子阅读后幼儿道德行为的变化

“您与孩子一起阅读后,您孩子的言行举止有没有改变?”97.7%的家长表示在其言行举止均往好的方向发展,孩子逐渐养成好习惯,但也有2.3%的孩子没有任何改变,往坏的方向改变的孩子为零,笔者在访谈中向家长了解怎样确定这种变化是亲子阅读带来的?有家长举例说道:“自从与孩子一起阅读了《小蛇散步》这本绘本以后,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会学着小蛇说‘这点小事难不倒我’,自己克服困难。以前没觉得效果那么明显,现在可能因为孩子阅读多了,也有意识了,效果也明显了。”

3.亲子阅读后幼儿道德认知的提高

幼儿德育的概念第5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责任感;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5-0071-01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工作内容上和其他教育工作岗位上的教师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在幼儿园,我们同时扮演着两种角色,一种是教师,一种是妈妈。热爱幼儿、尊重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评价和检验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每一个孩子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理解与尊重。所以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应努力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注、理解、赞赏和支持。”我们的使命是重大的,身上肩负着培育祖国下一代花朵的重要使命,所以我们要力争使每一个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在为幼儿创建优越的物质环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精神环境的创建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所以如何培养教师的责任感,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教师教育责任感的现状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有可能给幼儿带来心灵上的影响。但有的教师毫无察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有可能会给幼儿的成长发育带来不良的后果。

比如,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有时会有个别幼儿说话,有些教师便会把幼儿叫起来说:“就你的话最多,外边说去!”边说边把幼儿拽到门外。从表面上看是幼儿不守规则,应该受到批评。但是,这只是教师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上看待事情,由成年人决定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忽略了教师与幼儿之间互相尊重与平等的原则,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幼儿无条件地顺从老师的绝对权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

二、加强教师教育责任感的措施

1. 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通过网络和视频学习等形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更新教育观念,做孩子们的朋友。青年教师应该放下架子,特别是要细心对待小班孩子,生活上照顾他们,情感上关爱他们,真正融入到孩子的生活当中。拥有一个阳光的心态,做一个阳光的老师。

2. 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这一真谛。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最重要的是看他是否用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把了解孩子、爱护孩子作为工作的根本,做到人格上尊重他们,生活上关怀他们,学习上关注他们,身心上关爱他们,使所有幼儿都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之中,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3. 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拥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作为一名21世纪的教师,必须拥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教学知识,学会新时代的教学技能,发现新时代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以新时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努力解决问题。于是有人提出了开展练“八功”活动,塑造一个多才多艺的深受幼儿和家长欢迎的幼儿教师形象。对教龄3年内的年轻教师,实行师徒结对;对于教龄在5年内的骨干教师实施帮教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逐步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对这些已经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应要求他们打造品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

4. 丰富教师的文化素养

在信息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不缺乏学习的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资源的眼睛。只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才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找到益于自己的学习资源,服务于自身发展。

5. 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

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爱”,儿童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重要前提是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多采用游戏的形式,营造充满趣味的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数学活动对孩子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如果教师能运用游戏的形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实物,使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幼儿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如,用“蛋宝宝找家”游戏学习点数配对;用“图形娃娃找家”游戏学习区分各种图形;用“小猫钓鱼”游戏学习数的组成与分解,孩子们就能很快掌握基本概念,并形成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数概念体系。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应在争取家长理解与配合的前提下,坚持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当幼儿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其想法常常通过外部动作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拥有很强很细致的观察力。教师应重视每天的观察记录,建立幼儿成长档案,随时随地记录幼儿每天的生活情况和发展变化,并根据观察到的结果,总结相应的教育对策,有效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健康发展。

我们应该尊重幼儿说话的权利,善于将教育理论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教师应随时抓住幼儿一日生活中教育的契机,对他们进行渗透教育。遇事应该多给予幼儿充分的理解,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对他的肯定,带给他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帮助他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认知观,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幼儿德育的概念第6篇

【关键词】幼儿数概念;表象;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7/08-0084-03

【作者简介】魏晓虹(1988-),女,四川资阳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硕士。

数学,不仅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更是一门充满着美学意味的学问。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1]幼儿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引导幼儿对数学的感知和体验,培养幼儿对于数学的兴趣。数概念是数学学习中最基础的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数学学习的效果。在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中,表象是重要的途径。那么,什么是幼儿表象?在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中表象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关注表象以使幼儿更好地形成数概念呢?

一、幼儿表象的内涵

心理学将以形象为表征的心理现象分为表象、意象和心象。Richardton 认为,表象是一种能够自我意识到的似感觉或似知觉经验, 这种经验的存在不需要产生真实感觉或知觉的条件。[2]这种关于表象的定义相对而言比较抽象,有学者对表象做过更具体的定义,认为:表象是在感知觉基础上形成的表现在记忆和思维活动中的一种感性形象,主要指当前物体、事件不存在时的一种心理表征,是在没有外在直接信息作用下对内在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加工、提取、操作和重组的一种信息表征的方式。[3]综合以上两种定义,笔者认为,表象是指经过感知的客观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形象。虽然表象是非当前的物体或事件的心理表征,但表象是建立在对于具体事物的感知基础上的,特别是针对幼儿,由于其思维发展还未成熟,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更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来完成表象。幼儿表象是指幼儿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在脑中形成其形象的过程。

二、幼儿数概念形成中表象的作用原理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幼儿园阶段的幼儿(3岁~6岁),其认知发展主要处于前运算时期,其思维表现出了符号性的特点,能够通过表象、言语以及其他的符号形式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但处于前运算时期的幼儿的表象是静态的,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偏差。数概念的建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发展包括计数能力的发展、对数序的认识、数的守恒及对数组成的掌握等几个方面。[4]表象是幼儿学习数概念的内化途径,由于幼儿思维的形象化和具体化特点,幼儿在表象时需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幼儿在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的正确练习,就可以逐渐形成数概念。

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性思维,因此,幼儿对于外在世界的认识是建立在具体事物基础上的。而表象的实质就是一种类比表征,表象与具体事物有着同构的关系。同构是指内部表征的机能与外部客体的结构联系是相似的,表象与外部客体的同构关系是一种对应关系。幼儿通过“事物――表象――数概念”的模式逐渐形成数概念。也就是说,在幼儿学习数字的过程中,是以“数字――物体――数字”的模式进行的。虽然大多数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就已经学会了背数字,但这个“数字”只是机械记忆层面的,幼儿并不理解数字真实的含义,特别是对相对较大的数,如8、9、10等。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口头数数”逐渐到“按物点数”再到“说出总数”,幼儿才逐渐掌握了数字的具体含义。当幼儿在“按物点数”的时候,就是对于物体个数的表象过程,在反复练习后,幼儿就逐渐形成了对于数字的理解,初步建立了关于数字的概念(如图1所示)。 数概念的形成主要是强调“数概念在具体表象中的基础 (或者说是直观基础),在这些表象的内容中找出它们共同拥有的‘抽象物’,而这就是‘数’概念的内容(或内涵) ”。[5]

三、幼儿数概念形成中影响表象的因素

(一)幼儿思维发展水平

在进入幼儿园前,由于每个幼儿所处的环境及受到家庭教育的不同,造成幼儿思维发展水平会有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使得幼儿对于数概念的感知和体验也存在着较大区别,会出现对于同一具体物体的表象结果不一致的情况。总之,幼儿自身思维发展水平会直接影响着幼儿对于数概念形成过程中的表象过程。

(二)物体呈现方式

数的守恒是数概念中一个重要内容,守恒是指个体能够不因外在形状的变化或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正确地感知物体的数、量、形。[6]数的守恒是指幼儿对数的认识能够不受物体的呈现方式的影响。幼儿对于数守恒的掌握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呈现方式(主要包括大小、形状和排列方式)影响着幼儿对数的表象。皮亚杰关于数量守恒的经典实验表明,5岁以下的儿童处于前守恒水平,会受到物体空间排列位置的视觉影响,出现表象偏差而不能正确意识到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学者做过类似的实验,首先将实验分为两组,在第一实验组中,将小白兔的数量和胡萝卜的长度对应,使得数量和长度线索一致(称之为正常知觉线索);在第二实验组中,小白兔数量少的一列胡萝卜的长度反而较长(数量与长度线索是相违背的,称之为反知觉线索)。然后,请幼儿对数量的多少进行比较,再将幼儿得出的结果经过处理分析,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在正常知觉线索与反常知觉线索两种知觉条件下,幼儿对于数量比较的正确率相差达到0.2左右。这表明知觉条件(也就是物体的排列方式)对幼儿的数量比较能力有较大影响。

四、关注表象的幼儿数概念教学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如:结合生活需要,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物体,得出物体总数;通过点数的方式让幼儿体会物体的数量不会因排列方式、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结合日常生活,为幼儿提供‘按数取物’的机会”。 [8]根据《指南》的要求,在幼儿数概念的学习中,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数及数量关系、初步掌握数的守恒、学会计数(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和按数取物)和数序(自然数在其数列中的位置以及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10以内数的组成(数的分解与组合)。由于在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表象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数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关注表象的作用。教学应当在模拟的生活情景中,以形象的、具体的事物为基础,以游戏和操作为手段,促进幼儿的表象发展以有效地形成数概念。

(一)教师树立表象意识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意识是一种觉醒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意识是人们在思维的基础上,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感知和想法,意识使人的行为具有目的性和预见性。[9]幼儿教师在进行数概念教学时,需要具备表象的意识,并善于把复杂、抽象的数概念问题表象化,以增强幼儿学习数概念的兴趣和动力。幼儿对于外界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建构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能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在幼儿园中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也就是说,幼儿对于教师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会影响幼儿的发展,也影响着幼儿对于数概念的表象过程。只有教师自己具有了表象意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表象,以有效的手段促进幼儿对于数概念的表象,帮助他们更好地形成数概念。

(二)有技巧地呈现数学教具

由于幼儿对于具体事物的表象易受物体呈现方式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数概念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教具的呈现技巧。首先,教师应选择大小相同的物体作为数概念教学的教具,使得教具具有一致性,减少不必要的感知觉冲突,避免幼儿对物体的表象出现偏差。其次,教师在呈现教具的时候,最好采用以正常知觉线索为前提的排列方式,即数量和长度线索一致,使幼儿能够比较容易进行物体数量的表象,从而正确地对物体进行比较。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当幼儿能较好地掌握数量的比较时,教师可以通过大小不同或者以反知觉线索为前提的呈现方式来刺激幼儿的感知觉,如果幼儿出现了表象偏差,教师可以当面将以反知觉线索为前提的排列方式改变为以正常知觉线索为前提的排列方式,让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并不会随着物体的排列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从而逐渐建立幼儿对于数守恒的感知。

(三)积极鼓励幼儿动手操作

幼儿总是以好奇的眼光来探寻外在的世界,他们天生就有一种操作的能力,这为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思维缘起于动作,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不断地感知事物,而感知是幼儿表象的基础,所以操作在幼儿的表象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的操作只有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才是有价值的。幼儿动手操作应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而不是教师强加的,幼儿动手操作的真正动因是解决问题的需要。在数概念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根据操作获得感知,并通过提问、总结等方法让幼儿在头脑中再现感知的操作过程。这有助于促使幼儿对操作所获得的经验与认识及时地进行内化,建立和获得清晰的表象,并通过反复练习形成数概念,从而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打下基础。

(四)制定阶段性数概念水平评估表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学的效果,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应制定阶段性的数概念水平评估表,对幼儿的习得水平进行评价,了解幼儿获得数概念知识的水平,并为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提供参考。知识有难易之分,幼儿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学习下一阶段的知识,这样也能使幼儿数概念的学习相对容易些,还有助于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为以后学习数学打下基础。如在幼儿计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包括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和按物取数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层层递进的。格尔曼等认为,幼儿计数时必须遵循五条基本原则,即一一对应原则、固定顺序原则、基数原则、顺序无关原则和抽象原则。[10]因此,教师可以依据这五条原则组织幼儿进行计数活动。当然,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制定比较详细的幼儿数概念水平评估表,针对每个幼儿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决定下一步的教学。如果大部分幼儿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数概念知识,教师就可以按计划传授新的数概念知识,对于还未掌握的幼儿则要及时地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康德认为,概念建立在机能之上,而机能是指把各种不同的表象在一个共同表象之后加以整理的行动的统一性。[11]数概念的形成也是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之上的。幼儿对数概念的学习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要把物体进行分类、排序、一一对应,对其进行比较,在操作中逐渐熟悉相关的知识。在数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幼儿的表象,并为其表象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有针对性的教具,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感知数,在感知的过程中建立清晰的表象,在不断的练习中将表象的知识内化为头脑中的知识,从而形成数概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Martin KA, Moritz SE, Hall CR. Imagery use in sport: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applied model[J].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999, 13: 245-268.

[3]祁乐英.表象表征:心理旋转的实证研究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4] 张惠和,张俊.幼儿园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62.

[5] 楼巍,奚颖瑞.早期胡塞尔对“数”概念的心理学分析[J].现代哲学,2012,(4).

[6] 黄瑾编著.学前儿童数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9.

[7] 宋颖,胡清芬.4~5岁儿童一一对应任务中的比例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7).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

[9] 陈婷,仲秀英.彰显数学意识:幼儿数学教学的诉求[J].学前教育研究,2007,(3).

幼儿德育的概念第7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39-03

大爱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人道精神,大爱精神与幼儿师范生师德教育在价值理念上是高度契合的。师爱来源于大爱精神。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胸怀大爱,对待幼儿应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因此,幼儿师范院校应该把大爱精神作为师德教育的主线,在大爱精神的引领下开展师德教育,构建大爱精神视野下的幼儿师范生师德教育新体系。

一、大爱精神的文化内涵

爱是永恒的教育主题,爱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具渊源的概念。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都对“爱”的内涵进行过思考和探究。我国近代教育家夏?D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一书时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杨福家院士以“一流大学需要有大楼、大师与大爱”为题,首先提出并诠释了教育中的“大爱”命题。这里的大爱,既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照,亦是师生自我心灵的内在审视,反映出的是一所大学中洋溢着的爱与信任、安全与期待的文化。温家宝总理也指出:“学校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对学生的爱,而且是爱。”“爱是一切道德的基础。”

大爱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人道精神,是人们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的统一。大爱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也是先进文化的本质和灵魂。它反映的是人们对人类自身的价值、前途和命运的自觉关爱、高度负责与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道德精神的精华。学者袁旭把大爱精神划分为三个层次:本能之爱、理性之爱和有效之爱。本能之爱,即大善、至善、博爱,是爱人之爱、深远之爱、自觉之爱、持久之爱的统一。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是构成师德精神的核心。理性之爱是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它能使师范生具备成为幼儿教师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效之爱,是本能之爱和理性之爱融合发生作用的机制或效益,也就是成熟而完善的教书育人机制。

二、幼儿师范生师德教育对大爱精神的理性诉求

在师德教育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性的矛盾,即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此矛盾将会导致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学生“能知而不能行”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缺乏紧密的联系。因此,加强道德情感的教育,有助于促使道德情感到道德行为的转化。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具有“大爱”的道德情感,对待幼儿应有爱心、耐心、责任心。但是,目前有关于幼儿教师虐童的事件却屡见报端,其根源在于没能把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同“大爱精神”、“大爱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幼师虐童的悲剧,幼儿师范生师德教育中需要弘扬大爱精神。

(一)大爱精神是师德教育的基石

幼儿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情绪情感上具有较强的依恋心理。因此,他们对来自教师的关注和关爱极为敏感。一个幼儿教师受孩子们喜爱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对我们好”、“不凶人”、“帮我系鞋带”、“奖励我小红花”等。由此看出,幼儿喜欢有爱心的老师,幼儿希望得到老师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教师如何热爱孩子。”幼儿都有一颗敏锐的心灵,能够辨别教师对他们的情感和态度。一个好的教师首先应当热爱孩子,接近孩子,善于和孩子做朋友。这是幼儿教育的艺术,也是做好幼教工作的基础,教师只有把爱心献给孩子,孩子才能积极地接受老师的教育,从而获得愉快与满足的体验。向着这样的方向前进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才是大爱的教育。师爱是师德教育的核心,师爱来源于大爱精神。教师对幼儿的爱是一种本能之爱,是一种爱人之爱、深远之爱、自觉之爱。师爱理应成为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重要职业素质,因此,幼儿师范院校应该把大爱精神作为师德教育的主线,在大爱精神的引领下开展师德教育,构建大爱精神视野下的幼儿师范生师德教育新体系。

(二)大爱精神是解决师德教育困境的有力措施

目前,在幼儿师范院校中师德教育的困境主要在于幼儿师范生对职业的理解与认同度不高。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到,师德教育的内容包括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对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和个人修养与行为。其中,培养学生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与认同是师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有些学生认为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不高、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等,因而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度不高,由此导致师德教育陷入困境。

爱是一切道德的起点,只有在情感上真正接受、认同,才能从心里接受与悦纳。幼儿教师职业同样如此。师爱是支撑幼儿教师在幼教事业上勤奋耕耘、默默奉献的支柱。因此,应该在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的同时贯彻大爱精神的教育。大爱精神不仅包括对幼儿的爱,更包含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职业情感。职业情感是指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同和深刻理解,它是基于“爱”这个核心概念产生的。这种爱是一种已经升华为个体理想信念的爱,离开了爱这个前提,职业情感就无法形成。因此,大爱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同度,缓解师德教育的困境。

三、基于大爱精神的幼儿师范生师德教育体系的构建

在新形势下,弘扬大爱精神,构建基于大爱精神的幼儿师范生师德教育体系是加强师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通过该体系的建立,使现代幼儿师范生形成具有大爱精神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有大爱意识。从而把这种精神传承到幼儿身上,让他们在大爱的浸润下健康成长。基于大爱精神的幼儿师范生师德教育体系的构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大爱精神为导向,制定分层德育目标体系

师德教育目标作为整个师德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校师德教育的第一要素。在制定德育目标时要注意具体化、层次化,注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如果把“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具有献身幼教事业的职业情感”作为刚踏进幼儿师范院校学生的德育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让刚踏入校门的新生理解并认同“献身幼教”的理想显然不切实际,这会让他们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因此,在制定师德教育目标时,应以大爱精神为导向,逐步深入,构建一个按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划分的德育目标体系,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师德素养的目的。

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具有求知欲强、可塑性大、思想较单纯的特点。所以对这一层次的学生设立的德育目标应以训练良好行为规范,培养初步的幼儿师范专业意识为主,使他们完成由初中生向中职生的转变,尽快适应幼师的大学生活。到了高职阶段,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扩大,认识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对这一层次学生的德育目标要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遵守社会公德,巩固幼儿教育专业思想为主。最后一年的学生即将毕业,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前途,关心自己的就业去向,也即将踏上幼儿园的工作岗位。对这一层次的学生应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具备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并熟悉有关教师行业标准的各项法律法规,为其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二)师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渗透

学科教学对师德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各学科教学本身就包含着许多重要的价值和道德教育的因素。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里考纳(T.Lickona)认为,各学科教学对道德教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因此不利用各科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就是一个重大的损失,所以应当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资源。作为幼儿师范院校的任课教师,他们虽然不是直接或专门的德育课程的承担者,但在教学中也应学会挖掘本学科的德育要素。这些要素在各科教学中比比皆是,例如,数学和科学课中科学家的生平业绩、生活和治学态度;语文课中文学大家们的榜样道德作用;历史课中历史伟人们的德行与自律精神;在体育课中展示适度的自我控制对个人健康和品行的影响等。因此,要切实提高幼儿师范院校教师的学科德育意识,充分发挥学科主渠道的德育功能,把师德教育跟各学科教育结合起来。但是,又要注意避免片面的“德化”倾向,避免将各科教学都变成道德教育,最好的做法应当是在直接传授各科知识体系的同时采取“不经意”的方式影响学生。

此外,教师的人格也是一种教育力量,这是一种所谓的“无言之教”。《宋史?程颐传》明确记载:“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德之士,使与之处,以熏陶成性。”大学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言行举止、温文有礼的接人待物态度和为人处世的良好修养来为学生树立榜样,对学生产生熏陶和感染。这种感染是可延续的,幼儿师范生会把这种影响带到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带到幼儿的身边。因此,作为德育的实施主体,教师必须有垂范于学生的道德人格。

(三)师德教育与大爱精神相浸润

在如今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同大爱精神相浸润显得尤为必要。受到文化多元化的冲击,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对我国青少年的不良影响逐渐加大,一些学生在道德方面存在困惑,但一般的德育工作却解决不了他们的困惑。他们在思想观念上特别务实,奉行一种“等价交换”的原则。他们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做事讲回报,不谈空付出。用利益来衡量一切,个人利益第一,集体利益靠后,绝不肯轻易吃亏。师德教育面临困境。要如何走出这一困境,使学生从这种“等价交换”中走出来,需要大爱精神作为引领。以大爱精神中的理性之爱来约束自己的欲念,以大爱精神中的无私奉献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大爱精神在师德教育中一直发挥着明显的价值导向作用,幼儿师范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幼儿师范生进行大爱精神的教育,并促使这种“大爱”能在他们的当前生活和未来职业中得到体现。

幼儿德育的概念第8篇

一、女性教师、教育地位、教育作用的概念界定

1.女性教师概念的界定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即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所谓个体社会化,就是一个个体从自然人长成社会人的过程,社会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一个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是社会文化的传播者。

2.教师教育地位概念的界定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实质上是教育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有目的地传递、学习人类文化,促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借助一定的教育手段为实现既定教育目标、共同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

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者,也就是教师。教育过程不同于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其他过程,它是教师的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所以,离开了教师及其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就谈不上什么教育。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人的因素,并且是一个基本要素。

3.教师教育作用概念的界定

教育的根本首先在于培养人,培养拥有健康人格的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的师德和教书育人的天职,决定了教育的主导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通常是指教师在思想感情和个人性格方面所具有的非凡的品质和魅力。而在整个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说他是首席,不是以他的地位,而是以“好学”的气质,广博的知识,得体的外表和对学生的真挚的爱。

二、女性教师现实教育地位的分析及反思

1.女性教师在幼儿园的教育地位现状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准确地给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当好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角色,则不仅能促进师生间的关系良性发展,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的提高。作为女性教师在做到这些要求的同时,还要弥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以更好地胜任教师的角色。

2.提高女性教师在幼儿园教育地位的反思

幼儿园教师一直是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把她称为“园丁”,培育着幼苗的成长;有人赞她是“绿叶”,扶衬和滋养着祖国花朵的灿烂盛开。如何提高女性教师在幼儿园中的教育地位呢?我认为:首先,政府重视学前教育是解决幼儿园教师问题的根本前提。其次,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检查和监督,规范各幼儿园的用工行为,完善幼儿教师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幼儿教师的薪金待遇。最后,加强师资教育,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业务素质,逐步培养出适合幼儿教育的高素质人才,以达到重视和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地位。

三、女性教师发挥教育作用的思考

1.决定女性教师教育作用的相关因素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决定女性教师教育作用的相关因素有哪些呢?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基本功、业务能力和水平等诸多显性因素,但容易忽视一个隐性问题,那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

2.女性教师的教育作用

在传统社会观念中,仅将幼儿教师视为照料孩子的“保姆”,认为幼儿教师是任何人都能做的职业。其实女性幼儿教师职业的本身有其内在的魅力,有其内在的生命价值。作为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有教育、保育的作用,还需要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支持和引导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第十条规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女性幼儿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发挥出女性教师特有的教育作用,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学前教育,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却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习基础从这里打好,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这里开始,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这里起步,良好的性格特质在这里酝酿。鉴于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女性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不仅要求女性幼儿教师要有专业知识,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还要求女性教师在幼儿的学习中发挥支持、引导的作用,让女性教师成为幼儿学习生活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要做一个成功的幼教工作者,不能仅仅照顾孩子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心灵引导孩子心灵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带着爱心、童心和真诚去成为孩子的朋友,成为孩子成长的伴侣,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最大的快乐和进步。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充分认识女性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现状并发挥出女性教师的教育作用,可以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学习中获得身心发展和为以后的学生时代打好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09.

[2]沈倩.浅谈教师在幼儿自主学习中的作用[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12):172.

[3]季军.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幼儿教学研究,2009(8):42-43.

[4]邓益云.幼儿园亲子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平[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