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22 09:32:22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第1篇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曹雪芹呕心沥血之作。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巨著,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顶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最新版红楼梦读后感作文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1《红楼梦》是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巨著,它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大小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林黛玉从小体弱多病,来到了荣国府,认识了住在大观园里的一群女孩,她们不但容貌美,而且心灵也美。贾宝玉是这起人中的唯一一个男孩。他不同于古代的其他男性,都自以为高出女性一等,而是把把自己和对方看作平等的人。

故事的中心地位,是贾宝玉和表妹林黛玉丶表姐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这样的问题,悲剧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结果。

而整个贾府,则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外表之下充满了污浊丑恶的贵族家庭,只有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并且和整个社会的污浊连成一片。

《红楼梦》的悲剧之所以特别震撼人心,就因为它充分写出了被毁灭的女性不仅是外形美,而且内心是更美的。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2《红楼梦》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喜剧。说它是喜剧,因为它是古往今来第一部女性的颂歌,以女性为主题的小说。在曹雪芹的笔下,“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在贾宝玉眼里,他“见了女儿便觉得浑身清爽,见了男儿便觉得浊臭逼人”;在大观园里,有超凡脱俗的林黛玉,有雍容华贵的薛宝钗,有心直口快的史湘云,有处世干练的王熙凤……在过去思想禁锢的年代,如此出色的一部小说,如此不凡的一部小说,怎能说不是一部喜剧?

然而,说它是一部悲剧,也确实如此。而导致这成为悲剧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主人公。黛玉本是书香门第的女子,比别人更出类拔萃。她刚进贾府的时候,贾府上上下下都称赞她,喜欢她。可是她太聪明了,锋芒都露了出来,她不像薛宝钗那样有心计,她嘴巴想说啥就说啥,比刀子还尖利。因此,贾府的人都有意疏远她。即使她很出色,贾母也很喜欢她,但是人们喜欢她完全是因为贾母,贾母至高无上,喜欢黛玉不过是对贾母的溜须拍马罢了。于是,在书中,我们真真切切听到黛玉的悲吟,知道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中的大观园,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场所;知道在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以教泪洒窗纱湿”的凄凉长夜;知道在每次诗词比赛中,才华洋溢的她,每次忧愁的时候,也只能是“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太多太多的悲,太多太多的叹,太多太多的感,太多太多的痛。如此聪明出色的女子,在过去的年代,就这样被埋没、被遗弃、被淡忘,直到今天,黛玉的神情,的动作,的思想还在人们心中。

而在大观园里,唯一真正关心黛玉的,就只有贾宝玉了。贾宝玉,名副其实一块“假”宝玉。在贾府里,他是家长眼中的“混世魔王”。读书,不读;考功名,不考,他还大骂科举八股文是文人“饵名钓禄之阶”,批判考取功名制度。宝钗和袭人劝他,他却说:“好端端的一个女孩子,竟被世俗功名所污染了!”但吟诗作对,他却比那些所谓的文人雅士高出一筹。他和林黛玉骨子里都含有一种叛逆,但他是男子,不会受到唾弃。林黛玉在过去,仅是女流之辈,就算学富五车又有什么用?那时候,“女子无才便是德”。会纺织针线才是最重要的。黛玉那张嘴已经得罪不少人了,她就算是大观园里数一数二的才女又有什么用呢?可悲可叹啊!

《红楼梦》是历史性的悲剧,通过对封建豪门贾、史、王、薛四家从辉煌到腐败的过程描写,揭露了封建贵族家庭的极端腐朽,展示了它无可挽回的堕落和崩溃,以及必定灭亡的命运。虽然是必定灭亡,虽然是应该灭亡,但是,造就“灭亡”的这个社会,是很令人深思的。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3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做《红楼梦》,刚拿到书的时候我还有点发愁,这么厚的书什么时候能读完呀?等我静下心来慢慢看时,我渐渐的被书中的人物所吸引,随着他们一起悲一起喜。

现在我就来说说我读过后的感受吧,翻开《红楼梦》,一个人物熙熙攘攘的大观园赫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聪明灵秀的贾宝玉,端庄大方的薛宝钗,精明能干的王熙凤,心直口快的湘云,特别是林黛玉和贾宝玉,是那么深入人心,令人回味。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每当看到关于林黛玉的情节,我总会情不自禁的落泪,这个心肝多一窍,病如西子剩三分的女孩令我产生了无限无限的怜爱,无论是离别恨还是草木枯荣,都会让他酣然泪下,这个敏感细腻的女孩,或许她是那株美丽的降珠仙草,来到这个世间只为还累泪吧。

《红楼梦》真不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那荡气回肠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相信每个读它的人都会像我一样沉淀于其中,不忍释手。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4梦中,那一袭白衣的女子哭得梨花带雨,默默地挖着坑,埋葬着花篮里掉落的花瓣。那个女子,有着倾城的容貌,她叫,林黛玉。

林黛玉,那个才华横溢多愁善感的女子,那个前路坎坷爱哭爱笑的女子,那个红颜薄命的可悲女子……她与贾宝玉的感情可以说是布满了荆棘,原以为只要越过荆棘便会看见希望,可谁知,在她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丝光芒之后,却得到了贾宝玉要迎娶薛宝钗的消息。最终,香消玉殒。

或许,她很漂亮,但美丽的容貌在古代便是致命的缺陷;或许,她很聪明,但她终究只是一个手无寸铁的'弱女子,面对那限额的人心,她又能怎么样呢?

林黛玉的的结局是悲惨的,正如那阳春三月的桃花。绽放一时,明艳一时,芳香一时,最终却仍是逃不了命中注定的凋零。她们的一生,如此这般的短暂,离去后,又会有几个人能想起她们,能因她们而感到悲伤?花开花落,乃是自然规律,人人都是习以为常的,大概,也只有像林黛玉那样的善良女子,才能从中读出那不甘和哀戚吧,那般深刻的无力感啊……

人似乎都是如此。当你站在巅峰的时候,会有无数人仰头注视着你,然,当你跌入失意的谷底,灿烂之后的凋零,又有谁,会去在意?初到大观园,贾母对她百般疼爱,可当她病危之时,贾母却是对她置之不理。最后,林黛玉也只能含着满口鲜血,孤独地死去。

在林黛玉给大家的印象中,最多的,恐怕就是哭泣吧。其实,她也是常笑的。她也和其他女子一样,一样会任性,会使小性子,会因为一件小事乐得眉眼弯弯。这些画面,使她平平静静的生活多了些许的生气。然而,这些欢快却短暂的小插曲,就如烟火般,稍纵即逝……

仔细想想,林黛玉和桃花,也是有不同的。桃花绽放过,灿烂过,芳香过,她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所以,作为一朵花,她不后悔。但林黛玉不同。林黛玉需要一份爱,却偏偏得不到爱。昔日的那些欢声笑语,到最后,徒留下更加凄凉的回忆。犹记得林黛玉撑着最后一口气,将那题了诗的帕子丢尽火炉,然后,与之一同化为灰烬的,还有她那早已千疮百孔的心……那一口鲜血,红得凄美,红得刺目。带着眸中彻骨的寒意,她拼尽全力,似是不甘,似是怨恨地说道:“宝玉,你好……”话未说完,她便合上了那双清润的眼眸。最后,她到底想说什么呢?是指责贾宝玉的欺骗,还是怨恨贾宝玉的狠心,亦或是,希望贾宝玉自己,好好保重?那句没有说完的话,或许谁也不会猜到其中的内容了吧……只徒留一片遐想的空间,以及,她不尽的痛楚……

命运于她,实在不公。或许,她本可以读读书,写写字,作作诗,画画画,平平凡凡,简简单单,然后,过完一生,了无牵挂。但,如若是这样,何来《红楼梦》呢?其实,她的这一生,或许已经够了。她笑过,哭过,爱过,也恨过。她的生命透着凄楚,却也夹杂着一些快乐。她有牵挂的人,有致死不忘的人,也有可以为之付出生命的人……所以,与其每天重复着平静却无聊的安逸生活,这样的一生,也不错。

前世,她是一株绛珠草,坠入红尘,只为为他流尽一生泪水;今生,她做到了,却悄然离开了……她报了前世的滴水之恩,他欠了今生的不尽情债。红楼梦,注定悲剧一场……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5近日读完《红楼梦》,才明确其妙地方在。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杯具为重要资料,经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活泼描述,而深入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活泼地描述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范围雄伟,构造严谨,人物活泼,语言精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色,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段,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杯具。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此刻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色,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斥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芳香。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亮,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慧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常",令人徒加评论。不仅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力美,梦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错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景,构成性情“迷人的真实”。

作者善于经过那些看来十分平常的,日常生活的艺术描述,揭示出它所蕴藏的不寻常的审美意义,甚至连一些不成文的,史无记录的社会习惯和细节,在红楼梦里都有具体活泼的刻画。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第2篇

五年级学生对于《红楼梦》并不熟悉,课文又是节选自原文,虽略有修改,仍有许多语言艰涩难懂,甚至连读通都存在难度;而且王熙凤语言话中有话,学生没有关于《红楼梦》的背景知识和生活体验,理解更为不易。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阅读课文之初,学生对“凤辣子”的印象多为美丽泼辣、热情善良。如何在有限的时空内,通过细致研读,自主探究,寻找真实的王熙凤,令一个泼辣张狂、善于奉承、见风使舵、喜欢炫耀特权的人物形象在学生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从而获取与作者创作意图较为接近的解读,这是本课教学的一大难点。笔者对此作了尝试。

【教学过程】

一、导课:激发探究的欲望

[片段一]

教师出示诗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让学生读。问:知道这是谁写的诗句吗?知道这所谓的“荒唐言”指的是哪一部小说吗?随之介绍曹雪芹与他的《红楼梦》。作者“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十年成书已令人称奇。而二百多年来,红学研究层出不穷,从未间断,堪称一绝。出示课题《“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提问:在这篇课文里,出现了三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是哪三位?(王熙凤、林黛玉、贾母)教师简单介绍三个人物当时的关系。

学生对《红楼梦》缺乏了解,也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以简洁易懂的诗句导入,让学生对《红楼梦》充满好奇,从而形成阅读期待,以提高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感受探究的必要

[片段二]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读通课文。你觉得王熙凤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学生自读结束后,教师提问:你觉得这篇课文哪些词句最难读,谁愿意来读一读?多媒体配合出示王熙凤服饰外貌方面的描写段落,请学生来赛读。学生交流初读后对王熙凤的印象。通常答案是:美丽、活泼、热情、善良,也有个别学生提到虚伪之类的词。教师随之提问:善良与虚伪,那可是截然不同的评价呀!那么,王熙凤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共同来做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到字里行间去探真实的王熙凤。

这篇课文的文字带有古文色彩,某些字词生僻难读,尤其是描写王熙凤服饰打扮的部分,是朗读的难点。因此教师在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时,重点点拨读好这一段,通过赛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在得到的不同评价中激发学生想要一窥究竟的探索欲。

三、精读:初探真实的王熙凤

[片段三]

学生回顾从课文前两个段落的学习中总结出来的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师边请学生回答,边板书: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与侧面描写。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描写的句子,反复读,细细品,思考:从这些描写中可以感受到王熙凤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王熙凤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所画句子旁做旁注。

本环节先帮助学生整理和总结已学过的人物描法,再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入体验。

四、交流:再探真实的王熙凤

[片段四]

1.外貌描写,观其形。学生交流所画句子,说感受。对于王熙凤的服饰外貌描绘,引入《蒋勋说红楼梦》中的相关章节,配合画面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适当介绍当时在场的其他几位姑娘以及黛玉的服饰外貌描写,让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领悟王熙凤的奢华与张扬。

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来感知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善于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人物的特点。由于这段服饰描写离现代生活较远,为使学生有更为形象的感知,笔者利用对比和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解读。

2.语言描写,听其声。所谓“言由心生”,透过人物语言,我们可以探究她的内心深处,可以感受到她的性格。读相关描写,让学生畅谈感受。很多人说王熙凤是个语言学家,短短一段话,50多个字,却关心到了林黛玉的方方面面,包括年龄、学习、健康及心情。引导学生回答:如果你是林黛玉,你听到哪一点会特别感动?这么感动怎么不见林黛玉回答?再插入电视剧片段,让学生观察演员的表演。帮助学生理解:如果王熙凤真想知道答案,她提出一个问题时,应该会有停顿。王熙凤并没有兴趣进一步了解林黛玉,并不是真正关心黛玉。她说这番话除了要表明对黛玉的关心之外,还有什么用意呢?(展开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王熙凤逢场作戏,善于阿谀奉承,做表面文章,明为称赞林黛玉,暗里投合贾母的心意。作者就这样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

王熙凤的语言描写是解读其形象的一把钥匙,这部分教学可以说是本课的难点。此处借助多媒体观看演员的表演,并创设让学生一口气回答一连串问题的情景体验,让学生在手足无措中体验到王熙凤对黛玉的关怀备至并非出自真心,而是表演给众人看的一场好戏。这里尊重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抓住文本的细节,揭示矛盾,引发深思,引领学生从偏差走向正确,由浅表逐步深入,对人物的认识也逐渐丰满,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第3篇

《灰姑娘》——珍珠一样的幸运梦幻

小时候,最爱看的书要数《格林童话》了吧。《灰姑娘》的奇妙之旅总是让我最着迷的。一个默默无闻,忍受着继母虐待的女孩儿,竟然如此幸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与王子浪漫邂逅。那星星一样闪耀的冠饰,月亮一样温柔似水的眼眸,太阳一样绚烂的衣裙……一切都是那样梦幻而又不可思议,弄得我总是喜欢做白日梦。王子倒是没有,可灰姑娘的善良真诚却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颗美德的种子。

“宋词”——水晶一般的婉约大气

稍大之后,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中国古典文学。 “宋词”则一直以其丰润的光泽诱惑着我。她是一个奇女子,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苦苦寻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戚戚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也失归路。双溪上的小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梧桐冷雨,成就了词苑中一株婉约的奇葩——李清照。

他,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失意,政治漩涡的挣扎,使他注定了颠沛流离。他也曾想去推开他紧闭的仕途之门,怎奈官场容不下这生性豪放的他啊!于是他舍弃功名,与明月同饮,吟“把酒问青天”,与浪涛共舞,唱“大江东去浪淘尽”,成就了这“千古风流人物”——苏轼。无数宋词作品,让我体味了词学的韵味。

《红楼梦》——玻璃一样的易碎思绪

到了多愁善感的年纪,看什么都像抹上了一层灰色。黛玉,便成了我书中的知己。初读红楼,不满于她永远只会写些小女子的泪,整日“愁锁眉头”,叹“花水易逝”。可她是个让我爱而不能,舍却心碎的女子,于是我再读了红楼。也许是有了同样玻璃一样易碎的思绪,这次,我好像才真切看到了那泪里的真。那泪,必是有一番凝结的过程;那泪中,是困苦的灵魂堆压的苦痛的呻吟。试问,曹雪芹为何要将黛玉写得如此脆弱敏感,这才是本书情感的温床,一个悲剧的完美体现,是红楼的一首短暂却又深情的悲歌。正是红楼,陪伴了我最盲目的岁月。以泪温拭愁绪;以悲柔掩苦情。

从晶莹浪漫到纷华柔美,书给予了我灵动的想像。

从活泼可爱的童话到经典浓重的小说,书给予了我飘逸的思考。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第4篇

——题记

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几张印有字的纸张,书,是知识的来源,是属于生命的一部分。书,教会我们执着,教会我们坚强,勇敢,奋进;书,给我们力量,懂得生命的精彩;书,宛如酷热中一阵清新舒适的凉风,给我们心灵的慰藉,让我们心旷神怡;书,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从小,我对于书有着莫名的情愫。小时候,我喜欢听着妈妈讲一些无聊的童话入睡,还一直沉浸在这些自以为很有趣的故事中,还常常幻想着自己是童话中的女主人公,做着一个个温馨、甜美的梦。后来,渐渐长大了,我就自己看一些简单的连环画。在连环画中,我认识很多动画人物,像孙悟空、葫芦娃、奥特曼等等。虽然连环画很幼稚,而且以漫画居多,但是,这也的的确确是书啊,是我第一次看的书啊。在连环画中,我也学到了众多人物的品格。像正直、正义、勇敢这些品质,在连环画中述说得淋漓尽致。再长大了些,我就会看些《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之类的寓言和童话。我总觉得这些短小的故事正如一个成语所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些故事中也蕴含着众多的人生哲理。而这些,是连环画所不能表现的。《狼来了》这个故事我一直有着刻很深的印象。故事虽然简单,但富有教育意义。它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要撒谎。而这个道理也是在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信用,就无法在社会中很好的生存。中国的四大名着也渐渐地加入了我的阅读队伍之中。这些我们中国的瑰宝四大名着,我一直沉迷其中。其中我最喜欢曹雪芹写的《红楼梦》了。这本书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贯穿全文,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一开始我阅读《红楼梦》的时候,对里面的故事情节似懂非懂。后来,我又阅读了许多遍,才对这本书有了大概的了解。这不禁让我对《红楼梦》,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更大一点我就渐渐被古代诗词所吸引。我赞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感慨杜甫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我心酸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我神往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敬佩王昌龄的“黄沙百兆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书,在我的生活中成了不可切割的一部分。伤心的时候,失败的时候,受伤的时候,有书这个挚友,我就不会孤单,就能尽快回复状态,重新投入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第5篇

关键词: 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 脂砚斋批评《红楼梦》 比较分析

一、引文

《金瓶梅》与《红楼梦》都是真实描写当时社会风俗人情的人情小说。《金瓶梅》反映了欲望的过度膨胀最后带来的毁灭,社会中处于被侮辱、被损害地位的女性与小人物是如何面对强权,以及面对比自己更弱小的群体。《红楼梦》深刻揭露了奢靡软弱的封建贵族家庭必然走向败落的趋势和封建礼法的残酷与荒谬。两本书都渗透了作者的血泪情感和对人性、社会的反省和思索。张竹坡与脂砚斋对这两部书的评语使都有很强的学术价值。本文对两人的点评加以比较分析,寻找张评与脂评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本文所依据的版本是《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以清康熙间刊本(甲种)为底本,参校绣像崇祯本(包括翻刻本)与第一奇书的几种主要版本;《脂砚斋批评红楼梦》,以“庚辰本”为底本。

二、张评与脂评的相同之处

1.文因情起,物伤其类。

《金瓶梅》与《红楼梦》都是血泪之作,字字动人。评书者用心去体悟书中繁华落尽喜尽悲来的世界,随着书中情节的起落而倾入个人的喜悲,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对世事的态度来评书。

《金瓶梅》作于明朝万历年间,全书的背景虽是北宋末年,但刻画的是明代现实。清康熙年间,张竹坡以《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即“崇祯本”为底本,进行详细评点。张竹坡于《竹坡闲话》中提出了他认为作者著此书的原因:“《金瓶梅》,何为而有此书也哉?曰:此仁人志士、孝子悌弟不得于时,上不能问诸天,下不能告诸人,悲愤呜,而作秽言以泄其愤也。”并在此篇文章中提到了自己评此书的原因:“迩来为穷愁所迫,炎凉所激,于难消遣时,恨不自撰一部世情书,以排遣闷怀。”由此可见,《金瓶梅》作者著书“以泄其愤”,张竹坡批书“排遣闷怀”,都是在复杂黑暗的社会中陷入了精神上的困境,以此书寻找出路。其在《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第四十条到四十二条写道:“将它当自己的文章读,是矣。然又不如将他当自己才去经营的文章。我先将心与之曲折算出,夫而后谓之不能瞒我,方是不能瞒我也。”主张将《金瓶梅》当自己的文字看,用心体悟。

张竹坡的评语多为感性表达。如第二回,武松因公差即将前往东京,酒劝武大和潘金莲一段。评“武大接了酒道:‘兄弟见得是。我都依你说。’”一句,只有四字:“我欲哭矣。”紧接着评劝潘金莲的话中“我的哥哥”四字,又是:“我哭亦不能成声矣。”可见张竹坡将自己的全部情感都注入书中。第二十六回,潘金莲说:“真个由他,我就不信了!今日与你说的话,我若教贼奴才与西门庆放了第七个老婆――我不喇嘴说――就把‘潘’字倒过来。”张评:“可杀。”第五十七回,西门庆猖狂说道:“咱闻那佛祖西天,也只不过要黄金铺地……也不减我泼天的富贵。”张评为:“该死。”个人的情感取向、价值判断即为评语。

《红楼梦》是曹雪芹根据自己早年的生活经历写成,处处都有曹雪芹早年生活的影子。从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语中,可以推测出其对作者的身世与人生经验极为了解。如第二回评“就是后一带花院子里”一句,“‘后’字何不直用‘西’字?恐先生坠泪,故不敢用‘西’字。”第八回“众人都笑说:‘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字法越发好了,多早晚赏我们贴贴。’”脂砚斋有眉批:“余亦受过此骗,今阅至此,赧然一笑。此时有三十年前向余作此语之人在侧,观其形已皓首驼腰矣,乃使彼亦细听此数语,彼则潸然泣下,余亦为之败兴。”第十六回脂砚斋命曹雪芹删去天香楼一节,说明脂砚斋对曹雪芹的创作情况极为了解,且是曹雪芹创作上的伙伴。脂砚斋与曹雪芹拥有相似的人生经验,最能理解曹雪芹的创作心态。同时,曹雪芹在写自己人生的同时也在写脂砚斋的人生,对脂砚斋的触动最大,脂砚斋无法不用深沉的情感来面对,在批书的过程中融入自己对人生的回忆、感悟与反省。

2.对写作手法,艺术技巧颇为关注。

张评与脂评不仅感情丰富,而且不乏理性的评价。作为评书人,二人对书中的写作手法、艺术技巧都颇为关注。如《金瓶梅》第二回回前评:“故作文如盖造房屋,要使梁柱笋眼,都合得无一缝可见;而读人的文字,却要如拆房屋,使某梁某柱的笋,皆一一散开在我眼中也。”第四十回回前评:“文字无非情理,情理便生出章法,岂是信手写去者?”可见张竹坡认为写文章时,应尽量做到顺应情理,自然为文,注重情理与叙事的浑然天成,在读人的文字时,应该学习人的写作手法,用心分析。第四十二回回前评:“文字不肯于忙处不着闲笔衬,却又必不肯徒以闲笔放过。”提出闲笔在叙述中的衬托作用,反映了评者对小说写作技巧的熟悉。

脂评也是如此,《红楼梦》第一回:“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有眉批:“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刳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此一句体现了脂砚斋对书中写作技巧的了解,也可看出脂砚斋善用画家的画法来评文章的写法。第四十五回:“宝钗因见天气凉爽,夜复渐长,遂至母亲房中商议打点些针线来日间做。”脂评:“‘复’字妙!补出宝钗每年夜长之事,皆《春秋》字法也。”四十六回回前评如此评价回目:“只看他提纲用‘尴尬’二字于邢夫人,可知包藏含蓄,文字之中莫能量也。”这些点评反映了作者的文学观念,如欣赏简洁凝练、形容准确的文笔,含蓄蕴藉的表达。

3.通透豁达,讽刺世相。

张竹坡与脂砚斋的点评,不仅仅局限于点评书本身的情节、结构、写作手法,不仅仅就书评书,而是将自己的人情观,对社会的态度写入书中。张竹坡在《竹坡闲话》中谈到自己评书的理由:“迩来为穷愁所迫,炎凉所激,于难消遣时,恨不自撰一部世情书,以排遣闷怀。几欲下笔,而前后拮,甚费经营,乃搁笔曰:我且将他人炎凉之书,其所以前后,细细算出,一者可以消我闷怀,二者算出古人之书,亦可算我今又经营一书。”可见张竹坡是带着“经营一书”的态度来评书的,其点评既是由读书而来,又是自己独特的领悟。如《金瓶梅》第七回回前评:“瓶儿于竹山进谗时,一说即信,坏在容易信。玉楼于张四进谗时,屡说不信,坏在不肯轻信。此何故也?瓶儿悔墙头之物轻轻失去,心本悔矣,故一说即入。玉楼为薛嫂填房之说着迷,心已迷矣,故屡说不改,各人有各人的心事,用笔深浅皆到。”第六十回回前评瓶儿缠孽之因:“彼乌知着相受迷之故,而自己先着相受迷也。”评者认为,人之所以犯错不是因为外部的因缘,而在于自己内心的一念之间。第七十六回写玉楼劝和月娘与金莲,对“玉楼道:‘贼奴才,你见你主子与了你好脸儿,就抖毛儿打起老娘来了。’”一句,评道:“总是以游戏处之,真是处天下事,无一难者也。”可看出作者主张冷眼看炎凉,顺势而为,以圆融、游戏的态度处事。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把自己早年的生活作为小说的原型,与作者有相似身世经历的脂砚斋在评小说时更容易被曹雪芹笔下的文字所打动,在评点《红楼梦》的同时也是在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省。如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一回:“……宝玉听了,带着奶娘、小厮们,一溜烟就出园来。”脂砚斋点评:“不肖子弟来看形容。余初看之,不觉怒焉,盖谓作者形容余幼年往事,因思彼亦自写其照,何独余哉?信笔书之,供诸大众同一发笑。”第四十八回薛蟠要离家去外地做生意,薛宝钗与母亲商议道:“……有了的吃,没了的饿着,举眼无靠。他见了这样,只怕比在家里省了事,也未可知。”脂砚斋感慨批道:“作书者曾吃此亏,批书者亦曾吃此亏,故特于此注明,使后人深思默戒。脂砚斋。”这些脂评反映脂砚斋坦然面对自己过往的人生,将自己深刻的体验淡淡写来,真诚并且沉痛。在脂砚斋看来,全书处处是对社会现状的反省和讽刺。第四十三回:“贾母听说,道:‘这使不得。你们虽该矮一等,我知道你们这几个都是财主,分位虽低,钱却比他们多。”脂砚斋读此,评道:“惊魂夺魄,只此一句。所以一部书,全是老婆舌头,全是讽刺世事,反面《春秋》也。所谓痴子弟正照风月鉴。若单看了家常老婆舌头,岂非痴子弟乎!”

4.引导读者,透露后文。

张评与脂评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评点的过程中有多处透露后文的地方。如《金瓶梅》第二十一回:“正是: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评道:“月娘扫雪,正是玉楼受困处。”第六十二回:“李瓶儿道:‘你只收着,不要对大娘说我与你银子。’”张竹坡不禁感慨评道:“一句直照墙头寄物,深深埋恨,此日方吐一字。盖前此寄放之物,月娘有矣,今后瓶儿之物,瓶儿岂不自知亦必为月娘有乎!既必为月娘有,则此日之物,虽暂为瓶儿一日之有,既无非月娘之物。异日皮袄尚能动玉姐之酸,况瓶儿自己之柔肠乎!故知与王姑五两,即算取月娘五两与之,不令其知,真大痛也。”这些点评,贯通前后大章节,提醒读者用联系的眼光看前后文,引导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文本。

《红楼梦》八十回后已散佚,但脂评透露出很多八十回后的内容。根据脂砚斋的身份,可推断其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第十九回:“彼时,他母兄已是忙另齐齐整整摆上一桌子果品来。袭人见总无可吃之物。”评道:“补明宝玉自幼何等娇贵。以此一句,留与下部后数十回‘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等处对看,可为后生过分之戒。叹叹!”第二十一回《贤袭人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回前评写道:“此曰‘箴宝玉’、‘软语救贾琏’,后曰‘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今只从二婢说起,后则直指其主。”第六十四回写林黛玉做《五美吟》一段,宝玉“于是不容分说,便提笔写在后面。”脂评:“《五美吟》与后《十美吟》对照。”这些点评都有助于反映曹雪芹本人对整本书框架和结局的构思。不仅如此,脂评也对文中晦涩艰幽的文笔进行了解读。第五回警幻仙子称贾宝玉为“古今第一淫人”,“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为‘’。”脂评怕读者误解,进一步解释道:“按宝玉一生心性,只不过体贴二字,故曰‘’。”第二十一回:“一时宝玉来了,宝钗方出去。”这一句容易被读者泛泛看过或感觉不理解文中主人公的行为,做出了大段解释。又写出了宝、黛、钗三人当时的情感亲疏关系:“……故二人之远,实相近之至也。至颦儿于宝玉实近之至矣,却远之至也。”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以至于梦中作诗、说梦话。脂砚斋恐读者只是将其当成玩笑,评道:“一部大书起是梦,宝玉情是梦,贾瑞淫是梦,秦氏家计长策又是梦,今作诗也是梦,一并风月鉴亦从梦中所有,故曰‘红楼梦’也。余今批评亦在梦中,特为梦中这人特作此一大梦也。脂砚斋。”这些对文本进一步的阐释,使读者更准确地理解了《红楼梦》和曹雪芹著书的苦心。

5.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金瓶梅》与《红楼梦》是明清时期的人情小说,张竹坡与脂砚斋二人在点评时,思想也会受到时代的局限,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比如二人对封建礼法都很认同。如《金瓶梅》第六十五回写西门庆为李瓶儿举行隆重的葬礼,有一句:“西门庆同敬济下来还礼,黄主事道:‘学生不知道尊阃没了,吊迟,恕罪,恕罪。’”对其中“尊阃”二字如此点评:“一语遂令西门之于瓶儿俨然以正配之丧治之,非礼过分为何如?”《红楼梦》二十四回宝玉探望偶感风寒的贾赦,见邢夫人一节,写邢夫人先站起来请过贾母安,宝玉方请安。对二人如何行礼,脂评道:“好层次,好礼法,谁家故事?”第六十三回写:“佩凤、偕鸳两个去打秋千玩耍。”脂评为。“大家千金不令作此戏,故写不及探春等人也。”第七十三回“呆大姐”捡到春意香囊,脂评道:“荣府堂堂诗礼之家,且大观园又何等严肃清幽之地,金闺玉阁尚有此等秽物,天下浅阁薄幕之家宁不慎乎?虽然,但此等偏出大家世族之中者,盖因其房宝香宵,鬟婢混杂,焉保其个个守礼持节哉?此正为大家世族而告诫。”“大凡知此交媾之情者,真狗畜之识耳。”这些评语都是评者以封建道德为标尺来衡量书中自然合理的人情。

在婚恋观上,张竹坡与脂砚斋也都很传统。如张竹坡在第一回回前评写道:“写月娘恶处。又全在继室也。……故做继室者,欲管不好,不管不好,往往多休戚不关,以好好先生为贤也……”体现了封建宗法制对张竹坡的影响。《红楼梦》虽然饱含着对妇女无法自主自己命运的同情,但对庶出身份的贾环和侧室赵姨娘有明显的厌恶,也是很认同封建宗法制。第一回写甄士隐家的丫鬟娇杏在贾雨村来找她时,只是淡淡丢过,不放心上。脂砚斋评曰:“是无儿女之情,故有夫人之分。”这些观点有待商榷。

三、张评与脂评的差异

1.对作者著书原意的理解程度不同。

脂砚斋与作者有相似的生活经历,是作者著书过程中的伙伴,对作者在创作时的构思、所使用的艺术原型颇为了解,所以在点评时更能准确传递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作者原笔原意。如解释人物事物命名的深意,“大荒山”,“荒唐也”;“无稽崖”,“无稽也”;“千红一窟”,“隐‘哭’字”;“万艳同杯”,“隐‘悲’字”。点评书中人物:“黛玉一生是聪明所误。宝玉是多事所误。阿凤是机心所误。宝钗是博知所误。湘云是自爱所误。袭人是好胜所误。”这些都比较符合作者原本的构思。

反之,张竹坡在点评《金瓶梅》时有很多臆测之处。如第七回回前评:“其写月娘为正,自是诸花共一月。李花最早,故次之。杏占三春,故三之。雪必于冬,冬为第四季,故四之。莲于五月胜,六月大胜,故五排而六行之。瓶可养诸花,故排之以末。而春梅早虽极早,却因为莲花培植,故必自六月迟至明年春日,方是他芬芳吐气之时,故又在守备府中方显也。”第一百回回前评:“春梅死于周义,亦有说也。夫周者,舟也。周秀者,舟中遗臭也,因春梅而遗臭也。周仁,舟人也。周忠,舟中也。唯周义乃一义渡之舟,凡人可上,随处可留,喻春梅之狼藉不堪,以至于死也。”这些解释都很牵强,有生拉硬扯之嫌,不一定是作者原笔原意。

2.点评的侧重点不同。

张竹坡的评点,有读法一百零八条,回前总评、眉批、夹批、专论。其在《第一奇书凡例》中写道:“若《金瓶》,乃隐大段精采于琐碎之中,只分别字句,细心者皆可为,而反失其大段精采也。然我后数十回内,亦随手补入小批,是故欲知文字纲领者看上半部,欲随目成趣知文字细密者看下半部,亦何不可。”可见张竹坡更侧重于点评文章的整体结构,“大段精彩”。所以在每回篇头,提纲挈领的点评整篇回的结构,其所理解的作者意图,以及带给他的感悟。虽有逐字逐句的评点,也批得很精彩,但是放在次要位置。

反之,《红楼梦》也有大段的回前评,如第二回、第二十一回,总括全篇回结构写法,但很少,并不是每回都有。有时回前用一首诗来评,如第八回,或者没有。脂砚斋对每章回中的具体文字点评甚细。有时作者的淡淡一笔,引起脂砚斋很深很多的感触。如二十二回评宝玉生气读《南华经》,读到“‘源泉自盗’等语”,对此短短一句,发表了数十句感慨。也善于点评一两个字的妙用,如第三十八回,评“黛玉放下钓竿,走至座间,拿起那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捡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一句,“妙杯,非写杯,正写黛玉。‘捡’字有神理。盖黛玉不善饮。此任兴也。”第四十八回,宝钗笑香菱学诗“呆头呆脑的”,脂评:“‘呆头呆脑的’,有趣之至!最恨野史有一百个女子皆曰聪敏伶俐,究竟看来他行为也只平平。今以‘呆’字为香菱定评,何等妩媚之至也!”与之相比,张竹坡对字句的点评更为简短凝练,更多的笔力放在评点结构上。

3.张评强调理性的回归,脂评有更强的反封建性。

《金瓶梅》反映了明朝万历年间,商业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崛起的时代背景。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受到了金钱与权势的冲击,发生了改变,世风骄奢淫逸。人在内心深处对钱、权和性的欲望是放纵的,不加掩饰、毫无节制的。合理的欲望符合人性,膨胀的欲望接近兽性。张竹坡面对书中描写的近乎兽性的欲望和道德的沦丧,用心感悟和反省,呼吁一种理性和传统的回归,强调于书中描写的淫欲世界悟圣贤学问。如六十九回,评“西门庆当下竭平生本事,将妇人尽力盘桓了一场。”一句,“造孽者只图‘尽力’二字”。寥寥数字将刻画得露骨不堪。《苦孝说》一文,表达了张竹坡对伦理道德的认同。第二十一回回前评有一句:“夫利人之财,而人挟其财以来,虽不骄我,我已不堪矣。”第五十九回回前评写瓶儿的病、死和官哥的病、死将贪占花子虚的财产几近花费殆尽。从这些评语可看出作者认为不应贪人之财,应谨守个人本分。

与张评相比,脂评具有更强的反封建性,如对男尊女卑的反抗。第五回写贾宝玉游太虚幻境,警幻引宝玉见诸仙子,仙子怨谤警幻道:“……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脂砚斋有眉批曰:“奇笔摅奇文。作书者视女儿珍贵之至,不知今时女儿可知?余为作书者痴心一哭,又为近之自弃自败之女儿一恨。”怜惜女儿,厌恶束缚女儿的封建礼法。如第二回,原甄士隐家的丫鬟娇杏成了贾雨村的正室夫人。脂砚斋评“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一句,曰:“更妙!可知守礼俟命者,终为饿莩。其调侃寓意不小。”第四回薛蟠打死冯渊,却“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脂砚斋评此:“是极!人谓薛蟠为呆,余则谓是大彻悟。”看透社会黑暗,明主贤臣的假官话。

四、结语

张评与脂评既有很多共同特点,又各有其特色。张与脂在对原著做了全面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评论,点评中都融入了自己深刻的感情,都有通透豁达的评语,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金瓶梅》、《红楼梦》,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齐鲁书社,1987.1,第1版.

[2]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凤凰出版社,2010.4,第1版.

[3]中国小说史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4,第1版.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第6篇

《红楼梦》是中国历代以来唯一以一本书的研究,而建立起一门专门学问的作品,这就是大家所称的“红学”。进入“红学”圈子的人,上至高层官员,国学大家,著名作家,下至普通的研究者,人数之众多,可与西方的“莎士比亚学”相比美。特别令人困惑的是,不论政治权力如何变化,不论意识形态如何“操控”,《红楼梦》的文学经典地位不可撼动,不像其他作品那样在权力的更替和意识形态的变动中起起伏伏,可以说《红楼梦》是经典的“长青树”,这里究竟存在什么奥秘?

一 《红楼梦》的艺术品质与文学经典第一极

《红楼梦》作为中国十八世纪的一部古典小说,其后成为文学经典的“长青树”,首先是它的艺术品质非同寻常。它所描写的是当时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和一个爱情悲剧,题材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但他的描写、叙事和抒情,却带有高度的艺术印记。

《红楼梦》的艺术品质可以就以下四点来谈:

1、《红楼梦》艺术描写的重大突破。它把客观性的描写和主观性的描写艺术地融合在一起。《红楼梦》对生活的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原始、丰富、多样和复杂,可以说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虽然大体而言《红楼梦》只写了一个大家族的生活,但涉及的生活面是很宽的。我们甚至于可以说,生活有多么辽阔,《红楼梦》描写的世界就有多么辽阔。问题还不完全在作者反映生活的辽阔上面,而更在对待生活的忠实把握上面。即作者尊重生活固有的逻辑去写,“尊重”笔下每一个人物自身的性格轨迹,不把他们当傀儡,不把自己的好恶强加到人物上面,随意进行褒贬,哪怕就是对贾政、王夫人、王熙凤作者也能很客观地加以对待,让他们说他们所说,做他们所做,充分写出了他们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论作者同情谁,厌恶谁,决不把自己的感情倾向表露出来。作者喜爱林黛玉、贾宝玉、晴雯、鸳鸯等,但他尽力把这种喜爱隐藏起来;作者厌恶贾母、贾赦、贾珍、贾琏、王熙凤、薛宝钗等,他也尽力把这种厌恶隐藏起来。诚如曹雪芹自己所说的:“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至失其真。”

《红楼梦》描写的客观性又不是“冷”的,它是“热”的。或者说它的描写又是最主观的,因为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诗情画意的审美体验,充分地艺术地渗透进对生活的描写中,形成了“冷眼深情”的艺术特征。或者说,作者通过对描写素材的进行了熔铸和提炼,加以审美化和诗化,似乎每一回都留下了曹雪芹诗人的体温,灌注了他的心血,让人感受到所描写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生气勃勃的,趣味盎然的,读者不能不为他的描写所感染和感动。诚如作者自己所云:“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字字是血”我们可以《红楼梦》中从字里行间体会出来。

最客观又是最主观,在《红楼梦》中形成了一个具有张力的冷眼深情般的艺术悖论,正是这艺术悖论,是《红楼梦》的生活世界既超越了客观的世界,又超越了主观的世界,真正寻找到艺术的世界。

2、“言情”小说模式的重大突破。中国古代描写爱情的小说很多,为什么这许多爱情小说都经不起历史和时间的筛选,《红楼梦》独能“脱颖而出”,二百多年来赢得无数读者的青睐,在文学史上获得崇高的地位,成为永远不被摧垮的文学经典呢?这里我觉得有三点是其他言情小说无法达到的:第一,《红楼梦》创造了言情小说的新范式。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小说、戏剧和诗歌也有不少描写爱情的优美篇章。但是,其范式是这样的:“才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佳人”,或倒过来“佳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才子”,两人一见倾心,瞬间产生了感情,于是暗中传递消息,表达彼此爱慕之心。但他们的心思或行动终于被人发现,因为违反礼教而受到阻绕,“必旁添一小人拨乱其间”,彼此相思、痛苦,其状十分令人同情。最后必是“才子”科甲及第,一般是中了状元,皇上知道了事情原委,终于赐婚,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范式的写法构成了一个“文学社会”,如著名的《西厢记》、《牡丹亭》等,都属于这个“文学社会”,连朝鲜的《春香传》也无比如此。更不要说那些比这些作品更差的言情作品。有清一代所产生的言情、人情世态、才子佳人小说很多,如《林兰香》、《金云翘传》、《女开科》、《平山冷燕》、《情梦拆》、《风流配》、《春柳莺》、《玉娇梨》、《好逑传》、《吴江雪》、《定情人》、《玉之玑》、《赛红丝》、《锦香亭》等等,这些作品都是这样或那样地重复这个范式,而落入窠臼,逐渐湮没无闻。在这个范式里面所演出的各种各样的小说的意义都是有限的。《红楼梦》则冲破了这个陈旧的“范式”,开创了言情小说的“新范式”:贾宝玉与林黛玉则因经过长期的相互了解,并因都反对“仕途经济”而相互爱慕。可他们的爱情终因违背了封建礼教的规定而遭到封建卫道士的扼杀而失败,并酿成了悲剧。林黛玉死了,贾宝玉出家了。这个爱情“新范式”的要点是:男女主人公的相爱乃是由于共同的思想感情的基础,和相互之间长期的了解和爱慕,但由于反人性势力的压迫或由于无法避免的原因,最终造成了悲剧。这个新范式容纳了现代爱情悲剧的要素,因而具有现代意义。实际上,《红楼梦》的爱情新范式一经流行,那种“才子佳人”式的“文学社会”就被拆解,而一个以《红楼梦》言情新范式的故事框架的“文学社会”就被确立起来。不论哪为作家,只要他写的是现代的爱情悲剧,就自觉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加入《红楼梦》新范式的“文学社会”中。鲁迅的《伤逝》、张爱玲的《金锁记》、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差不多都是《红楼梦》新范式的变异。可以肯定,我们今后还会有新的“爱情小说”,特别是爱情悲剧,不论如何创造,很难跳出《红楼梦》新范式的“窠臼”,真是写不完的《红楼梦》。

3、典型、意境和意象同时并现。一般的作品或者创造典型,或者营构意境,或者塑造意象。唯有《红楼梦》三者兼而有之。《红楼梦》创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许多典型,已经是十分可贵。但同样可贵的是,它还营造诗一般的意境.读者走进大观园,就会走进有情景交融所构成的或热烈或温馨或凄凉的或悲哀的意境中,让人体验到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情感,使人达到物我皆忘的境界。在《红楼梦》还有那奇怪的写满字的石头,有绛珠草,有贾宝玉生下来就挂在脖子上的玉,有“太虚幻境”,有“正册”、“副册”……这些象征意象,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其中的文化和哲学意味都耐人寻味,至今仍是未能解开之谜。典型属于“知”的领域,意境属于“情”的领域,意象属于“意”的领域,《红楼梦》是人的全部心理功能的全部展开,是人的智慧的结晶。

4、汉语白话的成熟形态。《红楼梦》所使用的语言是白话。它的白话是最纯净的,最典范的,最丰富的,最生动的,最具有表现力的。《红楼梦》之前,没有产生这样的白话;《红楼梦》之后,白话则因受东洋和西洋文化与语言的影响,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遭到各种“标准化”的影响,而遭到“污染”,失去了纯净的丰富的品质。我们现在很难想象还有谁能超越曹雪芹用纯熟的白话写出新的小说来。

以上四点,是我对《红楼梦》艺术品质的看法,应该说多数人都这样那样地肯定过《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只有著名的“红学”家之一的胡适尽管拿《红楼梦》的考证来宣传他的研究方法,可他对《红楼梦》的文学价值缺乏认识的,甚至认为“《红楼梦》在思想上比不上《儒林外史》,在文学技巧上比不上《海上花》(韩子云),也比不上《儒林外史》??也可以说,还比不上《老残游记》。”①这只能证明胡适并不十分懂文学或他持有文学偏见。他的这些说法与鲁迅等绝大多数人的看法相反,因此他的观点无法掩盖《红楼梦》的艺术光辉。

文学经典有两极:一极是作品的艺术品质,即作品的艺术原创性、意义的丰富性、艺术描写的特点、艺术展现的辽阔空间和艺术语言的生动性等。只有高度的艺术品质所产生的艺术魅力,才能征服一代又一代的接受者。这才能保证作品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冲刷而作为文学经典保留下来。一部艺术品质不高的作品,可能因一时的权力推崇和意识形态的推波助澜而喧嚣一时而成为经典,一旦推崇它的权力和意识形态过去,那么它就必然要跌回非经典的地位。《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文学经典的长青树,是因为它的艺术品质这一极是经得起严格的审美检验的。离开这艺术品质这一极,无论谁权力多大,鼓吹得多么卖力,都无法保证《红楼梦》的文学经典地位。

二 “红学”与文学经典第二极

文学经典的成立不仅需要文本的艺术品质第一极,还需要“文本接受”这第二极。如同“接受美学”所阐明的那样,当一个文本未被阅读之前,还不能成为审美对象,文本的艺术品质再高,也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当文本被读者阅读之后,其艺术世界被具体化之后,那么文本才构成审美对象,才真正成为作品。对于文学经典来说,它必须经过历代作者的持久的阅读、评论和研究,特别被一些具有权力的人、具有学者资格的人所评论和研究。《红楼梦》成为文学经典的长青树,就是它的艺术品质被众多读者所评论和研究,并非常幸运地形成了“红学”,从而使这第二极变得十分强大。因此考察几代“红学”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考察它们从哪个角度切入《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对于解开《红楼梦》的文学经典长青树之谜,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从《红楼梦》的意义空间说起。《红楼梦》实际上围绕着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描写了一个大家族贾府由烈火烹油之盛到“落了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般衰败的过程。中国封建社会是由家族为单元的。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意味着,“家??国??天下”是一个链条,可以透过一个“家”看一个“国”,透过一个“家”与“国”再看一个“天下”。这样,曹雪芹的《红楼梦》由家族描写所展开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超越了许多小说。从这一个意义上看,《红楼梦》历史地具体地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家族”,其意义的多义必然是多元的,说不尽的。人们必然可以从中解读出不同的东西来。诚如鲁迅所言:对于《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②

大家知道,乾隆年间,曹雪芹家道中落后,他在北京住了下来,化了十年时间,默默无闻写出了《红楼梦》前八十回,正如他自己所言“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乾隆56年(1791年),高鹗续成了120回本,并两度印刷。在冲破了封建统治阶级以“”为名最初的“焚书毁版”灾难之后,《红楼梦》开始盛行,遍及海内。当时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此后,有所谓“索引派”的“旧红学”的解释,有胡适、俞平伯的考证派的所谓“自叙传”观点“新红学”,有1954年受到支持的“革命红学”,还有更为激进的“”红学,有“”后的五花八门的新新红学,……,虽然对《红楼梦》的意义发生了争论,各种意识形态在这里角力,赋予《红楼梦》各不相同的意义,但它们都不能不说是这样或那样地抓住了《红楼梦》部分意义,而《红楼梦》作为“文学经典”地位则不但始终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在争论中更更见灿烂和辉煌。各种意识形态都承认《红楼梦》是文学经典,都从《红楼梦》里发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且都有其一定的理由和说服力。这难道是偶然的吗?这说明了作品本身的辽阔意义空间,引来不同读者对文本的不同接受,这是《红楼梦》建构为文学经典的另一极。

那么,具体说来,各派“红学”都是如何来接受和阐释《红楼梦》的呢?这种阐释是否都是勉强的?他们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投射给《红楼梦》的时候,根据的理由是什么呢?

我们首先来看最早产生的“索引派”。“红学”中的索引派是把《红楼梦》中的本事与历史上某些实有的人物与事件相互比附。那么这种比附是否能从《红楼梦》的描写中找到它的道理呢?原来红学索引派的产生确有作品本身的某些原因。《红楼梦》第一回引作者的话说:“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裤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这段话对于一般的读者可能会觉得毫无疑义。但对于研究《红楼梦》的人来说,其意义是巨大的。作品中的确有“甄士隐”和“贾雨村”两个线索人物,看来作者的确是把真事隐去了,用假语村言写出来了,那么作者隐去的“真事”是什么呢?这就不能不使人去推测而想揭示其真事。其中又有“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裤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等忏悔的话,似乎用此书回忆一个曾经兴盛过的家族的往事。这样,就怪不得有人去猜测这是否是写清初一个大家族的兴衰过程。于是早期索引派的“明珠家事”说、“傅恒家事”说、“和坤家事”说、“张侯家事”说相继问世。这些索引派总是通过小说人物与现实人物的所谓“关合处”,使小说与历史构成某种“互文”关系。

“红学”索引派的文化蕴含在于古文章的一种风尚,即所谓“文人感事,隐语为多;君子忧时,变风将作”。就是说,文章做法有隐有显,隐是一层,显又是一层。隐为谜底,显为谜。用今天的话来说,即通过文章的隐语来暗指某人某事,已发泄心中的感情,成为一种文化传统。所以索引派对于《红楼梦》的“真事隐去”、“贾语村言”特别加以关注,并由此切入展开对《红楼梦》的影射对象的解读,是有一定根据的,是中国写作传统的一种延续,根本不为足怪。至于说到后期的索引派,如蔡元培的《石头记索引》,明确提出《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小说,就更有另一重理由。那就是“排满”。蔡氏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持民主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以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义”。如“书中红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汉也。”即“红”字影“朱明”王朝;“宝玉有爱红之癖,言以满人而爱汉族文化也;好吃人口上胭脂,言拾汉人唾也;小说中之人都以生活中人为依据,并有象征的作用,如贾宝玉“言伪朝之帝系也;宝渔者,传玉玺之义也,即指胤初。”③这种解读中已经隐含“反满”的意识形态,这对于“反满”、“反清王朝”的一代知识分子来说,自有他们的批评眼光,也与《红楼梦》所写的事件与细节有某些“暗合”。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胡适、俞平伯的曹雪芹“自叙”说,相对于索引派的“旧红学”,被称为“新红学”。他们认为《红楼梦》是作者的“自传”。他们通过大量的曹雪芹家世的考证,力图说明《红楼梦》所写的人与事不过是曹雪芹自身的家世,是他的亲历亲闻亲见。应该说,这种“新红学”是有一定根据的。从大量的考证来看,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当时政府的重要官员,曾任“江宁织造”,很有权势也很富有,但后来获罪,最终被抄家,全家被勒令回北京。家族的这一由盛而衰的变故,对于少年的曹雪芹印象极深,体验极深,严重影响其日后的人生出路。 “新红学”从考证《红楼梦》作者的身世出发,得出结论:“《红楼梦》是一部隐去真事的自叙,里面的甄、贾两宝玉,即是曹雪芹自己的化身,甄贾两府即是当日曹家的影子。”④作者以“自然主义”之笔墨,展现了一个封建世家由盛及衰的过程。这应该是一种“洞见”,它揭开了《红楼梦》“写实”的精神⑤,揭开了作品所展现的艺术世界与作者亲历亲闻、切身体验的密切关系,认为可以从曹雪芹家事的考证中,获得了解《红楼梦》的钥匙,为《红楼梦》的研究开辟了新路。胡适和俞平伯的“自传”说与《红楼梦》所描写的场景大体契合,也就具有了相当的价值。当然,这种研究是具有“五四”时代的意识形态性的,即从“五四”的新精神,特别是“个性解放”出发,更多关怀个人的身世变化,而与“索引派”往往关心影射某个家族不同。

1954年在批判胡适唯心主义的运动中,胡适和俞平伯的“新红学”遭到严厉的批判。而当时青年教师李希凡、蓝翎为代表的“革命红学”观点则得到的支持。从今天的观点看,对胡适、俞平伯的“新红学”的批判并不恰当。“新红学”一派观点完全可以存在和继续发展。但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又不能否定以李希凡、蓝翎为代表的“革命红学”。李希凡、蓝翎的“红学”观点当然是充满政治意识形态含义的,那就是到了封建社会运转到了后期,封建贵族阶级已经不配有更好的命运,他们的没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从这种意识形态催化出来的“革命红学”,也自有合理之处,也贴近作品本身,也成为一种“洞见”。李希凡、蓝翎最早的评红论文《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⑥写道:“红楼梦出现在满清帝国的乾隆盛世,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乾隆时代正是满清王朝行将衰落的前奏曲。在这一巨变中注定了封建官僚地主阶级不可避免的死亡命运。这恶兆首先是有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崩溃开始。曹雪芹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的封建官僚家庭在这时代的转变中崩溃了,使他不得不过着贫苦的生活。自然,作为在富贵荣华中生长起来的曹公子,在‘贫穷难耐的凄凉’的生活中,对‘当年笏满床’的盛世是不无惋惜怀念的。作者通过书中许多人物的对白,时常流露出追怀往昔的哀感,这正是作者世界观中的矛盾所在。像其他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一样,曹雪芹的同情虽然‘是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但是他从自己的家庭遭遇和亲身生活体验中已预感到本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他将这种预感和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崩溃的活生生的现实,以完整的艺术形象体现在红楼梦中。把封建官僚地主内部腐朽透顶的生活真实地暴露出来,表现出它必然崩溃的原因。作者用这幅生动的典型的现实生活的图画埋葬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历史命运。尽管这是一首挽歌,也丝毫未减低它的价值。”我之所以要不厌其烦地引用这段话,是因为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概括出“革命红学”的基本观点:1、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必然灭亡论;2、阶级论;3、作者亲身体验论;4、挽歌论;5、现实主义论。应该说,“革命红学”的这些观点几乎统治了半个世纪,至今仍有它的价值,这是为什么呢?显然,这些观念尽管是充满政治意识形态的,但也是符合作品的实际的。从《红楼梦》具体感性的描写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到“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崩溃的活生生的现实”,的确可以感受到作者用一幅“生动的典型的现实生活的图画埋葬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历史命运”,的确可以感到作者的描绘是“从自己的家庭遭遇和亲身生活体验”得来的,的确感到这是作者为自己所同情的阶级唱起了“一首挽歌”,的确可以感到作者整个描写是“现实主义”的。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关于作者亲身体验的观点,与胡适、俞平伯的“新红学”观点并无二致,实际上是把“新红学”的考证的结果原本地接受过来,这说明了“革命红学”与“新红学”之间的联系,而且是密切的联系。

从索引派的“旧红学”到“新红学”,再到“革命红学”,它们的意识形态的支持是完全不同的,“索引派”背后的封建社会写作文化传统,或者是“反满”的意识形态;“新红学”背后的意识形态是“五四”时期所形成的启蒙主义思想,“革命红学”背后的意识形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和唯物史观,但它们都支持《红楼梦》作为文学经典,都形成了对于《红楼梦》经典的“洞见”,都揭示出《红楼梦》所蕴含的某种意义。不同意识形态却都支持同一部文学经典,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首先,这三者都指向“一个家族的兴衰”,可见“家族的兴衰”对于中国社会历史面貌的一种缩影,具有广阔的意义空间,不同的观点都可以从“家族的兴衰”中作出不同的解读。当然,描写家族的兴衰的作品不止《红楼梦》一部,还有别的作品也写“家族的兴衰”,为什么就不能获得与《红楼梦》相同或相似的阅读效果呢?

当然,这与《红楼梦》的艺术品质相关,与《红楼梦》的意义空间是否辽阔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与文本接受状况相关。文本接受的权威性、普及性很重要。像《红楼梦》接受的权威性和普及性,是任何作品无法比拟的。如索引派的存在,与乾隆的阅读参与有关。索引派中的“明珠家事”说,广为流传,据说与乾隆有关。据《能静居笔记》作者赵烈文回忆,他曾听说过:“曹雪芹《红楼梦》,高庙末年,和坤以呈上,然不知所止。高庙阅而然之,曰:‘此盖明珠家事也。’”⑦这条记载的可靠性如何,很难断定。但起码有此传说,则是无疑的。另外对《红楼梦》的阅读、评论是大家都知道的,以他领袖地位和在国内外的崇高的威望,他的正面阅读参与和文本接受,使《红楼梦》的文学经典地位更为稳固,也是在情理中的。“新红学”的创始人也非平凡之辈,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在学术界颇有影响。更令曹雪芹感到幸运的是,他的《红楼梦》获得普通百姓的欣赏,自一百二十回的程甲和程乙本印出来后,不胫而走,红楼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这就回答了为何以一个“家族的兴衰”的故事写的小说,而获得大家都认同为经典原因。由此也说明,政治意识形态对于文学经典的建构,不完全都是负面的,不都是偏见,有时候倒构成一种研究的视野,而生发出对经典作品的一种真知灼见,那种认为意识形态只是一味“操控”的看法并不是完全妥当的。

三 《红楼梦》研究视野与文学经典化两极的连接

前面我们以《红楼梦》研究为个案,阐明了文学经典化的两极。但是“艺术品质”这一极与“文本接受”这一极不能连接的话,那么文学经典的建构仍然是不可能的。那么文学经典化这两极如何才能连接呢?这是一个必须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我们知道有不少作品艺术品质并不差,但因文本接受情况不好,而不能成为经典。反之,有些著作文本接受情况很好,却因艺术品质差,而难以成为经典。这里的问题关键仍然是作品本身的思想意义是否开阔,可供挖掘的东西是否深厚,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某部作品是否“说不尽”,总之仍然要“回到文本本身”。只要是作品的思想意义无限辽阔,可供人们挖掘的东西很多,那么虽有意识形态风暴和文化权力的横行,也可能出现作品的意义“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情形,而在“文学经典”里立稳脚跟。最典型的就是西方的莎士比亚和中国的曹雪芹。如上所述,曹雪芹的《红楼梦》由于它所描写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达到极致,艺术表现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所产生巨大张力等,因而是一部具有辽阔阐释空间的超越性的作品。它经得起不同意识形态的冲刷和解释,也经得起研究视角的探索与挖掘。换句话说,由于作品本身的艺术品质,它以多元的召唤结构,可以向各种研究视野敞开,从而形成文学经典化两极的对接。

“红学”流派除了上面所举的“旧红学”、“新红学”和“革命红学”之外,也许更重要的还有王国维开始的《红楼梦》批评,这种批评的视野和价值取向显出更为多样的形态,从这里也许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两极”连接的桥梁。

例如,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与前述的索引派和考证派专从作品外部下功夫不同,它力图回到《红楼梦》自身的价值结构。王国维评论的视野是叔本华的生命哲学。曹雪芹乃中国18世纪作家,叔本华是德国19世纪哲学家,他们之间有何关系呢?曹雪芹的“色空”观念与叔本华的生命哲学有和关系呢?但是王国维在熟读了《红楼梦》之后,在理解了叔本华之后,终于在生活与欲与痛苦三者为一的生命哲学,与《红楼梦》“之人有与生活之欲相关者,无不与痛苦相始终”的现实之间,实现了一次顺理成章的连接。

又如,夏志清的《〈红楼梦〉里的爱与怜悯》一文,也是着眼于《红楼梦》的内部的“爱”与“情”的层面。但《红楼梦》的中的“爱”与“情”会与基督教的教义有联系吗?当然一般人根本不会从这个视野去考察《红楼梦》。然而,夏志清的上述文章就是从基督教的教义的视野对《红楼梦》作出诠释。夏志清说:“《红楼梦》虽是一部言情小说,它最终关怀的‘圣爱’(agape)原胜于‘爱’eros,是怜悯与同情远胜于。”这种诠释对于《红楼梦》提出的“”的确可以对接起来。

我们来说说王蒙的“红学”研究。我们读王蒙的《红搂启示录》,觉得王蒙把《红楼梦》读活了。似乎他把红搂人物和事件看成是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同行等,他似乎在评论《红楼梦》,又似乎在评论我们经历过的生活本身。为什么会这样呢?曹雪芹曾想到二百多年后,会有人这样来解读他的书吗?按照我的观察,王蒙是按照现实的人、人的生活来理解《红楼梦》的。在王蒙那里,生活里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到《红楼梦》中去寻找答案。印象非常深的是,他曾写了对王夫人的分析,我读后,就觉得他是对照某个年生的人和事来写的。但王蒙否认这一点。他说他只是照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本来的样子分析王夫人。王蒙提问:“为什么《红楼梦》偏偏提供了歧义性?同是著名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怎么就没听说过被研究成‘密码’,‘缩微’,‘图是信息’?外国文学瑰宝多矣,怎么也没听说这种独特命运?”王蒙自己回答:“说来说去还是由于《红楼梦》相当全面、真实、丰富、准确、而又包罗万象地、规模宏大地反映了生活,反映了人。人们对《红楼梦》的兴趣就是对于世界、对于生活、对于人自身的兴趣。”⑧看来王蒙对于《红楼梦》的研究,也就是对于现实人生自身所存在问题的研究,他觉得红楼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角色。我们可以通过《红楼梦》种种人物来理解现实生活中的角色。王蒙的“红学”研究是通过人、生活本身在《红楼梦》文学经典两极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上面所举三例,研究的视野完全不同,但都可以“艺术品质”和“文本接受”两极实现连接。这就说明对于文学经典化过程的两极,可能会因作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连接。我们不能肯定那种一概以外部的所谓权力作用、意识形态的“操控”的单一视野,来解释文学经典化问题。在文学经典化问题上,充分理解这两极及其连接是十分重要的。对于目前正在进行的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我们理应有更具说服力的精微的思考。

参考文献:

① 《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90页。

② 鲁迅:《〈绛洞花主〉小引》,见《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19页。

③ 蔡元培《石头记索引》中认为:“《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说也。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见《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上,第319页,中华书局出版社1963年版。

④ 胡适:《红楼梦考证》(改定稿),《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08页。

⑤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红楼梦》“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见《鲁迅全集》第8卷,第19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⑥ 李希凡、蓝翎文章发表于《文史哲》1954年第9期,《文艺报》同年18期加以转载。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第7篇

艰难地行走在贵州乌蒙深山间泥泞不堪的小路上,切身体味着孩子们上学的艰辛,慢慢回忆着走过的支教日子……我在小路的拐角处停下脚步,观望群山,绵延起伏,望不到尽头。也许你会为此绝望不已,因为希望被阻隔,梦想被遮掩,但山群之中却有一所孕育希望和未来,充满梦想和期待的山村小学——华农大石希望小学。这是我支教的山村小学,一所蕴含力量的小学。

当主席关于中国梦的声音响彻神州大地时,我的内心难以平静。我为我所做的选择和付出感到无上荣光。一年深山的支教生活又多了一份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深山里的孩子们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承载者和寄托者。而我作为一名支教志愿者正在为这个梦想奉献青春和智慧,积聚平凡却又不凡的正能量。

《天边边那树红杜鹃》,华农大石希望小学的校歌。我的支教之路缘起于这首为徐本禹所写的歌曲。10年前,徐本禹用他朴实的肩膀扛起了深山小学倾颓的教室,用真诚的诺言感动了中国,触动了我稚嫩的心灵。我也想和他一样把自己的青春描绘得如此有意义,把自己人生的价值践行在祖国西部这片热土上。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动力。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进了徐本禹就读的大学。进入大学后,我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徐本禹的故事,更见到了其貌不扬甚至给人感觉很“木”的老徐。听他的讲述,看他的纪录片,成为红杜鹃爱心社成员,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我对“助人为乐,助人有乐”有了更多的体会,对“担得小爱,万物皆爱”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对“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本科毕业,我选择了支教,选择了徐本禹曾经给予过力量和动力的地方。支教梦想的实现让我成长,让我懂得了付出,让我找寻到了有意义的青春。

宏大叙事的中国梦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想!也许平凡,也许简单,中国梦却因这千千万万的平凡与简单变得触手可及。十三亿分之一的你我心中的梦想汇聚而成的是一分之十三亿的中国梦!

乌蒙腹地的大水乡大石村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成为我一年静心坚守的“圣地”。贫穷让乡亲们充满了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十年努力,十年探求,今天的大石已今非昔比。乡亲们用自己的勤劳让贫瘠的土地焕发希望,昏沉的大山出现生机。村里的教育面貌也因支教老师的接力而拥有了全新的生命力。我自豪于自己是接力志愿者之一,我们戮力同心,付出了十个三百六十五天,奉献了属于自己最美好的青葱年华。

清晨,伴随着琅琅读书声,我会和队友们开始一天的工作。教学是我和队友们最主要的工作。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体育等是我们主要承担的课程。一年时间,这些课程会重复很多遍。你可能会问,这样的日子不枯燥吗?我会坦诚地告诉你确实很枯燥。开始有着享受不完的新鲜感,越到后来越是枯燥无味。可是我能够和队友们坚持。有时我们还能于枯燥中寻找别样的乐趣。

从宿舍走到六年级的教室需要爬楼梯,楼梯的阶数永远不会改变,可是我每次爬楼梯的想法总不一样。有时,我会想当自己老去后是谁搀扶我上楼。有时,会想这楼梯在我们离开后会不会铺上地砖……孤独、无味的生活总会在不经意间向我的内心涌来,这是我能承受的,因为我是一名支教志愿者,是一名为孩子们的梦想,为乡亲们的期待和盼望而坚守、付出的志愿者。

当我询问孩子们的梦想是什么?他们会用朴实而真诚的声音告诉我自己想成为一名武警,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成为一名博学多才的学者……孩子们诉说的心中梦想是坦诚的,是最纯真的。他们的梦想需要我和队友们去浇灌,去呵护。他们的梦想也是我们所期所盼的。“花红易衰,青春难再”的感慨之于我的青春是值得的,虽孤独,虽枯燥,但为梦而坚守。

读红楼梦的感受简短第8篇

从决定接手新版《红楼梦》的那一刻开始,李小婉就知道,这不是一次功利性的投资,甚至,这都算不上是投资那么纯粹商业化的行为。“从娱乐行销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案例。而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这是人生最值得去拼搏的一次,并且是带着使命感去做的,一种国家的使命。因为它是仰仗着《红楼梦》所传承的浸染了几百年的魅力而完成的,也是仰仗着那么多热爱着《红楼梦》的企业家和幕后工作人员的支持才能完成的。”

获益的将是整个行业

这段时间,正是李小婉最为忙乱的一段时间。新版《红楼梦》的陆续播出,身为制片人的她,无可厚非,有太多工作需要和等待她来处理与打点。

我们了解到这种“日理万机”,一大早就赶到了她的办公室,她正兢兢业业的校对着台本,“这里有,那里也是”,她指着堆积着厚厚的书沓给我们看,这是这几日必须要完成的工作。于是,她抱歉的说,“我们一个小时聊完吧。”有种速战速决的意味,想来,这样的采访已不计其数。

无疑,从方方面面来归纳,创作《红楼梦》都是一次庞杂又艰辛的工作。物质的投入角度,我们看得到的也许还只是每一集260万的投入,而看不到的,李小婉称,其实更多,这里涵盖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比如,我们用《红楼梦》的一些资源进行的置换,《红楼梦》中会用到的一些服装和道具,置景的窗扇、门扇、隔扇,还有一些精美的凤冠、头饰类,一些纸版读物、图片等,甚至包括演员、导演、制片的资源,都放进去进行了置换。”这就意味着,即使《红楼梦》的播出完毕,他们还需要花大量的去完成这些置换,去兑现当初向赞助方的那些承诺,《红楼梦》的制作,到现在,远没有结束。

而《红楼梦》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二十年才制作一次。李小婉介绍,来自社会的参与力度也是史无前例的,譬如,很多收藏家都愿意抓住这次机会,把他们的私人收藏的东西拿出来,放到2010新版的《红楼梦》里,“不管是贡献也好,租赁也罢,这本身就是一种含金量的增加,对于收藏家是,对于《红楼梦》更是如此。”

前前后后,为《红楼梦》所大费的周章,李小婉觉得都是值得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并没有把它单纯地看成一部电视剧,而是看做中华文化瑰宝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的电视剧版。我们当初做了这样的决定去拍摄名篇名著,我们能将这样的经典再一次演绎,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的生涯,我们用最认真的态度将能发挥的一切发挥到极致。这个年代这样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我是校对,我看完之后就觉得什么苦,什么累,什么压力,统统都闪一边!值了!”

过去的中国电视剧留给国外观众的印象不深,而这一次,李小婉有这个信心,新版的《红楼梦》出现后会让众多海外的朋友对中国的电视剧彻底改观。在此之前,中国的电视剧并没有严格地按照国际统一的技术标准来制作,这是一个差别,即便是《大明宫词》、《橘子红了》也是如此。而《红楼梦》的拍摄却打破了以往过于简单的模式,单从技术上来说就不同一般,“虽然采用的依然是高清的机身,但我们使用的是全套的电影摄影镜头。我们有三台机器,光是其中的一个连接用的小小的转接环就是27万人民币的价格。所以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包括画面的层次、光效、美术设计,从整体影像上来说都绝对不亚于在电视上放的电影,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规模上,《红楼梦》在十个电影摄影棚里打了九十套实景,配上灯光、摄影,营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环境,这在视觉的冲击上是一次完美的突破。“最重要的是,新版《红楼梦》是一个全本电视剧。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版本拍摄,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在影像上呈现过。这样的《红楼梦》才可以经久不衰地传承下去。我可以先不说它是一个里程碑。我们可以交给这个市场去评说。在这个历程中,获益的不仅是这个行业,还有观众。”言语间,李小婉满是豪迈。

他们的大山,我们的小溪流

若你还问,《红楼梦》遇到了哪些困难?有过怎样的妥协?定会遭来诸多的不屑,传媒还是坊间,已经有过了太多实与不实的传闻……面对本刊,李小婉坦然说,“我并不觉得这能够称之为妥协,因为如果是妥协的话,人就不会那么有激情和干劲了。我把它看成是一种开拓。”

每一次,往前艰难地行走一步,走到几乎看不到任何光亮和希望的时候,是什么原因又往前走了?现在回过头来反思,李小婉坦诚的总结,“我觉得这个原因除了刚才我所说的信仰和使命感之外,一是来自主战场给我的信心,所有的工作人员一起日日夜夜一丝不苟地在摄影棚里,李少红导演带着大家对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画面精益求精的追求着;二是来自市场对这部剧作的高期待,没人不知道《红楼梦》,有那么大那么好的一个群众基础,我必须要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待;三是中影集团、北京电视台和华录百纳三个投资方,他们给了我们非常大的创作空间,给予了我们这个创作团队非常大的信任。是这三点给了我巨大的鼓励。”

像是一场战斗,《红楼梦》剧组的每一个人都是战士。这么久以来,他们一直守候在一起,并肩作战。当灯光师把已经出生了六个月却还没来得及看一眼的孩子抱到剧组时,他们哭了。当摄影指导曾念平身患疾病、当他的父亲离开,却一天不落的坚守岗位时,他们哭了。当所有的所有……已经顾不上歌功颂德,也不必要去歌功颂德了。“大家一心想的就是怎么争取能把这捧水一滴不漏地捧到观众的面前,送进观众的嘴里,就这么一个质朴的愿望。”李小婉动情的告诉笔者。

除了这些,还有一种可以称之为信仰和使命感的东西,让他们在不可能的时候坚持了下来,这是生活和生长经历赋予给李小婉的,“我们现在都是成熟的年龄,有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都明白,有很多东西是比利益更加重要的。这也许是国营企业带给我的一个基础,一个烙印。有很多老一辈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后山,是元大都的城墙,那儿有一个美丽的花园。每天早晚散步的都是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个个都曾经风光过,都为电影事业无私奉献过,可都那么的不计回报。他们才是我的参照对象,而不是稍纵即逝的功名利禄。”

“他们是一座大山,我们就像是一条小溪流。我们在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流动,而他们投射下来的巨大的影子永远都照着我们,并且告诉我们:太阳永远有七种颜色,永远都有日出和日落、潮起潮落,而我们要宠辱不惊。一百个镜头、一千个镜头、一万个镜头,就是一百个困难、一千个困难、一万个困难。他们在考验我们,也在看着我们,看我们怎么用他们所教的武艺去解决现在所遇到的这些困难。当我们用这样的思维去看待困难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快乐,很乐意接受这样的挑战。这个跟纯粹为了金钱的利益去做这件事完全是两个概念了。”如果单单只是出于利益的考虑,那在精神不会是自由的,亦会是不快乐的。“我不会说完全不考虑市场。这整个项目的输入、运作它都有一个市场的规律,都有一个投入和回报的标准,这是一个系统。但我们背后有这么那么专业的榜样在监督着我们,我们怎么可能会有大相径庭的误差呢?这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我们是一种革命友谊

自一起创办荣信达影视艺术公司以来,李少红和李小婉这对搭档,合作15年来,一起制作了七部作品,新版《红楼梦》是迄今为止,她们所经历过的最艰难的一部作品。她们之间,早已超越了女人之间单纯的友谊范畴,携手并进、甘苦与共,还有一份义气在,李小婉称,这是一种革命的友谊。

九岁就认识,同是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氛围里长大,两人生日只相差一个月,两家人从父辈起就相交甚深……然后一起经历了、改革开放,分享过彼此生命中重要的大事以及不那么重要的小事,人在成长,友谊也一直都在成长,“这样的友谊是不能复制的,更是人生经历中的一笔财富。我们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互相提携、互相包容,我从她身上学习到的、被感染到的是在人生的每一个时期都有。”

李小婉的眼中,李少红坚强、理性和智慧,从小就是,“小时候我愿意跟她一起玩是因为我觉得她身上女孩子的缺点少一些,男孩子的优点多一些。她从不会像一些小女孩那样喜怒无常,长这么大我从来没见过她因为脆弱而流过泪。”

也许只有信任,才能让彼此成为更为靠近的朋友。“人走过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一次记忆的筛选,就像咱们今天的采访一样,可能谈了两个小时,但你所筛选出来的可能只有十几分钟,这是根据你个人的判断而来的。在人生中的记忆筛选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智商和判断力而决定的。如果每次筛选出来的都是比较精华的部分的话,那这个人就很了不起。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但如果能意识到并去扬长避短,也会比较容易获得成功,少红的特点就是她非常具备这样的判断力去做出自己人生的筛选。”

“我读《红楼梦》”之

李小婉:让你流泪的是人生

采访很快进入话题,随着沟通的深入,原本规定的时间推了又推,直至答了我所有的疑、解了我所有的惑,才告结束。有几次,我为李小婉声情并茂的演说,深深折服。有几度,我在李小婉哽咽的话语里,浑然忘我。

1973年,风趣地问许世友:“许世友同志,你现在也看《红楼梦》了吗?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

我也问李小婉,你看了几遍《红楼梦》?李小婉不假思索,肯定超过五遍!

李小婉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在11岁,正是时期,那个年纪,那么浅显的人生阅历,还不足以读懂《红楼梦》。

16岁,李小婉做了新华印刷厂的印刷工人,有机会利用“职务之便”博览群书,“那时候我们在印《毛选》和马列的著作,又印《第三帝国兴亡》。到第三年才印《红楼梦》,而且还是印给看的大字本的节选的《红楼梦》。我就看那个,如痴如醉。那两年时间,我光看那个折页的《红楼梦》,某些章节最起码看了十几遍。”

比较系统的阅读《红楼梦》,是在参与《红楼梦》的拍摄以后,李小婉在辗转反复的城市奔波间、在这三年来竭心尽力跑社会资源、拉赞助的旅途上,看了很多遍《红楼梦》,“我觉得确实是把人生看成很多个层面。原来也不知道黛玉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但现在能理解她了,一个寄人篱下的一个小女子,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不咸不淡地说别人的现象,真让你打个冷颤,真是太深刻了。还有那种‘千里大良朋’,‘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这些惊世大良言,会让你越想越觉得曹老爷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