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学文献综述

经济学文献综述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21 09:07:13

经济学文献综述

经济学文献综述第1篇

侯君(1986-),男,汉族,山东菏泽人,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研究生。

摘 要:我国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出版研究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发展到80年代,研究者对《手稿》中的文本结构、异化理论、私有财产以及共产主义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如今,对《手稿》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承接研究者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综述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手稿》 文本结构 异化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一、我国对《手稿》的研究状况

《手稿》大约写于1844年5月至8月,是马克思一部未完成著作,由三个笔记组成。1932年第一次以德文全文发表,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件大事。

我国对《手稿》的关注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并且最初的研究仅涉及《手稿》中美学的方面,认为美学由实践产生,并且未来的实践会对美学产生重要影响。到80年代,对《手稿》的研究更加深入,对《手稿》中的文本结构、异化理论、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等观点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手稿》研究在全国全面展开,成果蜚然。

(一)版本结构的研究

当今中国理论界希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层次理解,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更好结合。《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了解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了解它的版本结构。

传统理论学界大部分把《手稿》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工资、地租、资本、异化劳动以及资本理论;第二部分主要涉及私有财产;第三部分主要涉及生产与分工、货币、共产主义以及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当然,有些学者认为应该将《手稿》分为四部分,北京大学哲学系王东教授就版本结构发表文章《应否分出相对独立的“哲学手稿”》,认为传统的版本结构不能充分体现马克思思想进程,应该把哲学部分独立划分为第四部分,以体现结构的完善。为证明自己的观点,王东教授主要从六个方面论证自己的观点:“马克思本人《序言》的提示”[1];“手稿出版史的版本比较”[2];“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3];“相对独立的理论内容”[4];“相对独立的理论意义以及吸收前人探讨的有益成果”[5]。

(二)异化劳动的研究成果

关于异化劳动主要是对异化思想的解读上。有人认为马克思在用人的劳动异化来论证资本主义剥削、说明私有制产生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主观唯心性。但杨适在其述评中认为异化理论是从经济学研究出发的,有其产生的现实根据,“绝不可能是凭借人的主观猜想去推演出来的”[6]。

也有人提出疑问,马克思当时的思想是否已经脱离了费尔巴哈的思想约束。孙佰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中明确提出异化劳动理论的发表表明了“马克思与费尔巴哈越来越远”[7],异化劳动的提出在马克思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理论研究者对异化劳动的研究充分验证异化劳动在马克思理论中的基础性地位。同时也强调还有许多的研究空白。例如,聂锦芳提出了关于异化劳动的研究空白:对于异化劳动是不是马克思这一时期仅有的思想?“异化”在马克思以后的著作中是否不再使用?“异化”是某一时期特殊的现象还是一个具有广泛普适性问题?

(三)对私有财产的研究成果

私有财产是伴随马克思异化劳动而来的,在对私有财产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就从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关系出发去研究私有财产。曾瑞明就提出从“在对私有财产概念的本质追问中得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异化劳动逻辑”[8],并且“用异化劳动逻辑透视私有财产运动的秘密”[9]。

理论学者还从私有财产与共产主义的关系中去把握。曾瑞明提出“扬弃异化与扬弃私有财产的双向互动构成通向共产主义的现实途径”[10]。李磊在对私有财产产生原因以及私有财产关系分析后提出对私有财产要积极扬弃,并且“私有财产积极扬弃的归宿―共产主义”[11]。

(四)对共产主义的研究

对共产主义的研究学者充分考虑了《手稿》关于劳动异化的内容,并且强调在劳动异化中产生私有财产、阶级剥削,并且私有财产的发展导致人的全面异化,进而整个人类社会通过自己的实践实现共产主义。

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学术界有三种认识:第一,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运动;第二,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第三,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韩玉霞在《论的共产主义思想》一文中认为马克思在《手稿》里论述的共产主义不是具体的目标,而是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必须通过对异化劳动、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中理解共产主义。

陈东英从自然维度、社会维度、精神维度来把握《手稿》所体现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以人为中心,马克思在论述共产主义时也包含一定的人性论。陈东英在论述共产主义时希望从三个维度的推演来说明:首先,“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共产主义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12]其次,“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13]。最后,“人的本质的归复是实现了的共产主义”[14]。在其文章中,还论述了共产主义论述的独特性,认为共产主义是思维的创新。

二、关于《手稿》研究的未来

首先,虽然我国对《手稿》的研究步入了更加深入全面的阶段,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对《手稿》的研究还达不到完善的地步。所以,当我们取得一定成就时不要自满,而要借助研究热潮,挖掘更深层次、更全面的理论内涵,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能够跨越一个层次,掌握他的思想动脉,吸收他的理论精华。

其次,我们所做的研究仅仅是对《手稿》中理论的探索,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永恒主题。所以,踏实走好第一步,完成对《手稿》的挖掘。再此基础上,找到理论与我国现阶段实际的结合点,使理论的实效性得到加强。不要总是纸上谈兵,真正用于实践的理论才是我们需要的且必须的。

最后,开辟新思路,打开新思维。我国对《手稿》的研究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我们所关注的点都是别人所研究过的,而且我们的成果很难出现新意,这就要求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它。例如,我们完全可以先认真解读马克思一生的经历、所有相关的著作等,然后,根据依据推测马克思的写作精髓,根据推测再去找寻相关证据证明你的观点。所以,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开拓研究思路,从更多方面去了解马克思,去解读他的著作,最重要的就是要讲求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2][3][4][5]王东.应否分出相对独立的“哲学手稿”―《1844年手稿》版本结构新发现[J].东岳论丛,2006(7):23-25.

[6] 杨适.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7] 孙佰.探索道路的探索[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

[8] [9][10]曾瑞明.私有财产概念与异化劳动逻辑的关系[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第1期.2003(3).

经济学文献综述第2篇

论文摘要:对于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中国而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贸易效应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和思考,本文将对相关文献按照总体和区际分类的角度的进行评述。

1.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总体贸易效应研究评述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关于人民币币值汇率波动对我国总体贸易影响的讨论一直十分激烈。纵观这些成果的研究结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观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有着正面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有着负面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影响不大。

1.1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有正面影响

魏巍贤早在1997年发表于《统计研究》的《中国出口与有效汇率的关系分析》一文对此有比较详细具体的实证分析研究,最终笔者得出结论:从长期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出口总量的不断增大与有效汇率的持续贬值密切相关,因此这意味着两方面内容,一是我国以促进出口增长为目标的汇率政策是长期有效的,改革以来的汇率贬值确实起到促进出口长期增长的作用;二是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尽人意,长期的出口增长过分依赖于汇率的贬值。临时眭政策因素在短期内也百弱f起出口总量的变化使之脱离它与有效汇率的均衡关系水平。

另外,李海菠2003年在《世界经济研究》发表的一文《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根据1973—2001年的年度统计数据,采用与魏巍贤相类似的方法.即用单方程协整分析检验调整后的实际汇率ARER、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的协整关系。加之EG两法估计它们之间的长期关系,最后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也得出了相类似的结论,即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笔者还证实了实际汇率可以改善短期内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

通过检索文献发现.该类文献的数量相对而言比较少,原因应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事实与该理论有所不一致。

1.2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有负面影响

郑恺2006年发表于《财贸经济》的一文《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基于SITC比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有负面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简要综述如下:

根据有关的国际贸易理论,决定对外贸易通常有3个变量。第一是外国收人大小,第二是相对于外国商品的贸易条件,第三是货币比价即汇率大小。由此,为了度量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必须控制以上3个变量。但由于GNI不存在月度统计数据,笔者采用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来代替GNI或GDP数据,此外由于我国不存在进出口价格的完整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可以利用实际汇率进行替代。在构造实证模型时,笔者将波动率作为外生变量,在存在协整的情况下,相应采用VAR的扩展VEC模型来估计估计短期内波动率对贸易波动的影响。其构造的模型为:

其中,EX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数量的自然对数值,i表示为不同的行业,IPF为美国工业,生产指数的大小,R表示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的自然对数值,v表示实际汇率的波动率,ecm为误差修正项,反映了贸易变化的长期趋势。J表示变量滞后阶数。

笔者运用了以上VAR的扩展模型进行分析,由于VAR可以解决不平稳数据造成的不稳定性以及内生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可以更好的估算出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他研究了自1994年以来中国对美国按SITC出口贸易与实际汇率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的一些行业受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较大。

此外,李建伟、余明2003年在《世界经济》发表的《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及其对中同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文也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围总体贸易有负而影响”这-fq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笔者利用的是1995年1月一2003年6月的季度数据,与郑恺使用的方法不同.李建伟、余明两位学者运用的是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的十日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的重要因素,从而他们认为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度波动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巨大负面冲击。

1.3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影响不大

曹阳、李剑武于2006年在《世界经济研究》发表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与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一文基于1980—2004年的年度数据,首先用AK—GARCH模型测算出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率。最后采用Engle—Grnager两步法,进行了协整分析,从而对“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笔者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增加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

强永昌等2004年于《世界经济研究》发表《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对外贸易分析》一文.笔者通过对我国1990—2001年各种价格研究了1990年以后的人民币汇率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首先分别构建了出口方程以及进口方程,根据1990—2001年的样本数据,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出口额、进口额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存在的弹性关系不大,相关性较弱的结论。

综上所述,以上三类文献分别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的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和影响不大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

2.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区际贸易效应研究评述

刘巍、郭友群2003在《国际经贸探索》发表了《对人民币汇率与广东省进出口额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一文,笔者运用广东省1987-2001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人民币牌价汇率变动1个单位,广东省的出口额就同方向变动O.15亿美元.人民币牌价变动1%,广东省出口额就同方向变动29%。这个结论说明,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广东省出口的增长。得出同样结论的有关研究文献是戴世宏2006年发表于《上海金融》的《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上海市贸易收支的影响》一文,笔者采用ADF检验,对上海1993—2004年度的GDP、进口额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进行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力地促进了上海市出口贸易的增长,这种促进作用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进口方面,人民币贬值对上海市进口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以上两篇文献主要是基于实际汇率与进出口量的关系分析,而陈志昂2001年发表于《商业经济与管理》的《人民币汇率与浙江出口变动的实证研究》一文则是分别考虑了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对贸易的影响,在泰米姆·贝佑米估计的贸易方程的基础上,利用浙江省1990-1998年的相关数据,建立了以汇率和贸易国国内生产总值为变量的长期和短期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分析得出结论:人民币名义汇率对浙江出口正相关,实际有效汇率对浙江出口负相关,但汇率弹性较低。

所以,结合以上文献总的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各省对外贸易的影响的不同结果符合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制造”和“世界加工厂”逐渐形成的事实,并且市场规模的出口效应大都分布在中国的沿海发达地区,基本与经验判断一致。

经济学文献综述第3篇

一、引言:范式及其演进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范式。所谓范式(paradigm),按照科学哲学家kuhn(1962:第9页)的理解,就是一种“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该科学共同体共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了共有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并成为规定相应学科发展方向的共同传统。1kuhn给出了范式的一般内涵,在此基础上,lakatos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用之于范式内部的基本结构的分析。按照lakatos(1978:第7、66、67页)的理解,研究纲领或范式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包括内核和保护带两部分。对某种特定的范式而言,保护带是,由种种辅假说构成,是不稳定的,可变的;内核是核心,由基本理论构成,是稳定的,不容改变的。范式的演进有两类:一是范式进步,即内核不变,通过对保护带作出适当的调整,包括取消、修改、完善或增加辅假设,以增强该范式的解释力;其二是范式革命,即抛弃既有范式的内核,用一种新的内核取代原有的内核,由此形成了一种新范式。范式演进的现实形态,首先是通过保护带的调整,以适应事物的新变化、新发展,从而提升解释力和预见力,这就是所谓的范式进步。否则,就要寻找和确立一种新内核,发生范式革命,最终促使一种新范式的形成。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么一个范式进步与范式革命这两种类型交替出现即范式演进的过程。

上述分析表明,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范式演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门学科解释力与预见力提升的过程。经济学自然也不例外。综观经济学发展史,范式演进的脉络清晰可见。不同的经济学范式,对知识问题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伴随范式的演进,经济学家对知识范畴的认识不断深入。

二、古典经济学范式:知识的逻辑起点与动力泉源

深入领会古典范式的精髓,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所蕴含的知识命题的某些涵义。

(一)古典经济学范式

分工和专业化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古典范式的内核是: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按照smith(1776)的阐释,这其中的逻辑是:(1)国民财富增长,源于劳动分工;(2)劳动分工成百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3)分工虽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分工的水平受制于市场范围。沿着smith的分工思想,经济学家们进一步作出了深入的探究。2

综观smith及其承继者对古典范式的发展,与古典范式内核相适应的保护带可以表述为:人类自身得以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物质财富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持续进行,及其伴随的社会生产力的内生演进势态,也即人类社会劳动分工内生发展假说(smith,1776;marx,1876;marshall,1890;young,1928;杨小凯、张永生,2000)。这个保护带囊括了以下两个重要命题:其一,分工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的,分工的层次与内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其二,分工的演进是与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提升息息相关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必然要从浅层次的低级分工演变为人类共有的知识要素的高度专业化分工。这实质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知识分工。3

(二)古典经济学所蕴涵的知识命题

古典分工思想为知识分工范畴的出现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知识分工范畴是根植于分工思想之中的。因为正是分工的深化才最终产生了知识分工,并引起了后来经济学家的关注。hayek(1937)在20世纪30年代与兰格(oscar lange)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大论战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知识分工范畴,正式地把知识问题纳入经济学的视野。hayek(1937:第50页)指出:“……显然存在一个知识分工的问题,它与劳动分工问题非常相似,起码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是,自从我们的科学诞生以来,后者就是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而前者则完全被忽略。尽管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的中心问题”;becker & murphy在1992年的《分工、协调成本与知识》一文中所作的均衡分析首次引进了“知识”变量;4汪丁丁(1997)试图以知识互补性为基石,建立所谓的“知识经济学”;以drucker(1971、1998)为代表的管理学家更是浓墨重彩地提出和解释了知识分工、知识劳动、知识社会等范畴。5

对知识的研究,古典范式的贡献有两点:其一,古典范式的分工内核为知识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逻辑起点,为后来者研究知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思想源流;其二,古典范式的保护带内涵又是经济学家研究知识问题的动力源。正是由于人类生产方式的不断演进所推动的物质财富创造机制的变革,才最终提出和突出了知识这一要素的重要地位。知识之所以能够独立地走上当今社会经济舞台,并成为一种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归根到底是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必然要求。

但是,古典经济学只不过为知识的经济学分析提供了一线光。古典经济学中关于知识的认识是间接的、浅层的、表面的、模糊的,是很不深入的。

古典经济学中没有直接论及知识问题,并非是一时的疏忽,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要素是不一样的。古典经济学时代可以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那时,资本是一种最为稀缺的要素,知识还是浅层的、低附加值的,还远不是一个独立的要素,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机制尚未成熟,知识只能附着在其他要素上发挥作用。由此,古典经济学家没有把稀缺的“注意力”配置在研究知识问题上是很自然的。此外,19世纪中期以前,经济学家还缺乏研究知识问题所需要的一系列的分析工具。关于这一点,笔者在下文中会作出说明。

三、“纯粹”的新古典范式知识的漠视

新古典经济学的一切理论观点集中体现在最具代表性的debreu 完全竞争模型中,该模型通过个体主义分析方法和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来解释经济行为。6从debreu完全竞争模型可见,稳定性偏好、理性最优化以及相互作用的均衡结构构成了新古典范式的内核,而新古典范式的保护带则是:完全理性、充分信息与完全竞争。显然,这三个保护带所指向的是一个确定性的世界。笔者在本文中把具有这样保护带的新古典经济学称之为纯粹新古典经济学,以区别于下文将要论及的经过修正了保护带的新古典范式。

认真研读marshall(1890)、edgeworth(1881)、walras(1874)、debreu(1972)等人的新古典经济学,我们很难看到有关知识范畴的论述。7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新古典范式的保护带内在地消解了对知识范畴的研究。完全理性和完全信息假设意味着经济行为者在一个无摩擦的世界中拥有实现其效用的完备的知识和预见,也即经济行为主体的知识是完备的。在主体关于目标和手段的知识已经是给定的世界中,自然不需要也不可能有发现和学习。只需确保主体进行选择的价格本身是合理的,就能实现一般均衡。由此,价格机制是经济活动中唯一有效的协调机制,价格理论成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而“知识”在这里已经不是“问题”。同时,由于一般均衡理论和边际替代的分析工具排斥了要素使用过程中的行为层面的内生演进与效能层面的持续递增状态,关于知识自身的性质与特征的揭密,在确定性的新古典世界中是无能为力的。这样,经济学与知识的联系在纯粹新古典范式里内在地被割裂开来了,知识范畴无法进入也无需进入纯粹新古典范式的视野之中,这就是纯粹新古典范式对知识的漠视。

四、“修正”的新古典范式:知识研究的进展

难能可贵的是,在marshall等人所创建的新古典经济学蒸蒸日上之际,新古典阵营中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并对新古典范式保护带作出了适当地调整。

首先是不确定性范畴的提出。knight(1921)认为,不确定性与风险是不同的,真正的不确定性是不可概率化、不可保险化的客观存在,不确定性意味着人们难以通过现有理论或经验对事件进行预见和定量分析。8knight不确定性范畴的提出直接挑战了新古典经济学完备知识及其完全理性的假设,引发了经济学界对新古典范式保护带现实性、合理性的审慎思考与认真对待。

其次是交易成本范畴的提出。在knight以批评性眼光看待新古典经济学的同时,年轻的coase(1937)也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提出了质疑。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coase通过放松新古典经济学充分信息的假设,引入了交易成本范畴来解释企业的性质与边界问题,认为企业是一种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的契约安排。9在coase开创性工作的推动下,以交易成本为核心概念的新制度经济学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第三是有限理性范畴的提出。coase之后,simon(1957)把人类的认知结构引入经济人的行为分析之中,提出了有限理性假设。simon认为,经济行为主体在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只能在有限程度上做到这一点。这大大拓宽了经济学家关于人类经济行为的研究视野。

经过以上保护带调整的新古典范式,是一种范式进步,我们可称之为修正的新古典范式。在修正的新古典范式中,知识范畴就逐渐进入了主流经济学家的视野。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天然地是与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等认知特征联系在一起的。纯粹新古典经济学保护带的调整,大大开拓和启动了经济学家们关于知识性质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知识配置问题进行了极有学术价值的探索。

(一)关于知识性质的探索

1.知识不完备性。得益于knight的启发, hayek(1937,1945,1952)把自己的心智理论与经济理论联接起来,从主体心智的局限性层面阐释了主体知识内在的局限性,提出了知识不完备性假设,10进而开辟了崭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首先,知识不完备性意味着,我们所应用的关于环境的知识不是以一种集中且整合的形式存在的,而是由不同的个人分散持有的,因此,经济学就不仅应该研究给定的知识能否利用问题,而且应该研究分散知识的传递和利用机制问题。其次,知识不完备性还意味着,对经济行为主体而言,存在着某种完全无法意识到的东西,经济学必须探寻经济行为主体发现和获得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构建有利于主体学习和交流的制度安排。hayek正是基于知识不完备性假设,在修正的新古典范式内开了知识的经济学分析之先河。可以说,关于知识不完备性特征的揭示,是经济学中对知识“黑箱”的第一次真正触及。

2.知识互补性。在hayek的知识不完备性基础上,我国学者汪丁丁(1997)从哲学和经济学角度对知识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提出了知识的互补性特征。在汪丁丁(1997)看来,知识互补性包括空间互补性和时间互补性。前者是不同类型知识或者不同知识传统沿着空间经验表现出来的互补性;后者是同一类型知识的不同知识片段沿着时间经验表现出来的互补性。其实,早在汪丁丁之前,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侧面提出了知识的这两类互补性,只是没有作如此明确的归总而已。hayek(1937)和becker(1992)等人的知识分工范畴就隐含着知识空间互补性的特征,因为知识分工也是生产者知识结构的专业化,其结果是生产者之间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知识物化品的生产只能由不同知识传统的生产者来共同完成。而arrow(1962)、romer(1990)关于知识积累过程的研究,becker(1964)、lucas(1988)等关于人力资本积累的研究,都表明了知识与能力的获得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过程,在时间上具有互补性特征。grossman & helpman(1991:第67页)在研究知识资本的累积特征时更是直接提到“知识互补性”范畴,他们指出,科学知识的生产函数并非是规模收益不变的,当知识之间的互补性非常重要时,存在规模收益递增,这时,如果有更多的可以获得的信息,某一部分知识的有用性增加。这里,grossman & helpman的“知识互补性”正是汪丁丁所指的知识的时间互补性。承认汪丁丁的知识互补性假设,对知识的经济学研究就无法回避以下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关于知识分工或不同知识传统的配置、协调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问题;二是关于知识的演化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问题。如前文所提及,汪丁丁正是试图以这两种形式的知识互补性为基石,建立所谓的“知识经济学”(汪丁丁,1997:第77页)。

3.知识的非竞争性、部分的非排他性及其溢出效应。arrow(1962)在《干中学的经济涵义》一文中除了揭示知识的积累过程及其经济学涵义外,还指出了知识具有非竞争性和部分的非排他性特征,并由此推引出知识的溢出效应特征。11romer(1986、1990)进一步发挥了arrow的这些思想,明确提出了知识的非竞争性和部分的排他性,并证明正是知识的这种特质,才产生了溢出效应。lucas(1988)关于人力资本外部效应的研究也确证了这一命题。很显然,承认知识的溢出效应,也就承认知识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知识溢出效应命题为基石,arrow(1962)提出了第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形成了 romer(1986)的知识溢出模型、lucas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以及becker & murphy(1992)的内生专业化模型等。

(二)关于知识配置问题的研究

以上对知识性质的探索,为建立以知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提供了理论铺垫。基于以上知识性质的理解,经济学家们在关于分散知识的传递和利用、获得知识的学习过程以及知识主体的激励等知识配置问题上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这里,有大量的文献可供攫取与归纳,由于文献零碎,条分缕析的工作颇为棘手,下文只能作个简要的梳理。

1.知识的传递与利用。作为一个知识的经济学拓荒者,hayek立意鲜明地向人们指出,分散化知识的利用乃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并对此给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在hayek看来,经济协调的难题在于如何最好地发现和利用经济主体中多样而零碎的“关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12hayek给出的答案是——利用价格体系。市场经济中的价格体系作为信息交流机制,通过竞争为个体提供了发现知识并采取行动的机会,是一种传递、利用分散知识的有效的制度安排。

企业作为市场机制的替代物也是一种利用分散知识的制度安排。demsetz(1988)认为,获得、维持和使用知识是要付出成本的,但企业的分工可以节约这些成本,而且企业的边界由维持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的成本所决定。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代表人物williamson(1985)等人也注意到,企业能促进知识的分享与转移,在一体化企业中,研发部门与企业里实施新技术的人员之间的信息流动比市场上优越得多。demsetz、williamson等人是在研究企业与市场的替代关系时附带地提及知识问题的,并没有直接对企业组织中的分散知识的传递、利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2.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及其效应。我们不难理解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实,即经济主体所拥有的知识不仅是一个存量,也是一个流量。存量表明,现在的知识是长期以来积累的结果;流量表明,任何主体的任何一种知识都是处于不断更新势态。另外,现代经济学理论表明,经济主体是以各自所拥有的要素来获取收入的,而不管是使用哪种要素于生产实践之中,都是各要素所有者使用某种或某些知识的过程与结果,这当中同时也是各经济主体获取知识的学习行为。以上的分析集中为一点,就是经济主体获取知识的过程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前面我们所指出的知识的不完备性与互补性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隐喻了这个命题。而对于知识获取的学习过程的具体描述,新古典经济学家业已提出和形成了不少模型和理论。

有限理性学习模型(simon, 1957; winter, 1971; kreps, 1990; ellison & fudenberg, 1993; conlisk, 1996)与不确定性学习模型(alchian, 1950; stigler, 1961; akerlof, 1970)探索了在认知限制以及不确定性环境下经济行为人的学习模式与机制;社会学习(banerjee, 1992; blonski,1999)和路径依赖性(arthur, 1989;north, 1990)等概念的提出既阐明了学习的特性,也说明了学习过程不是发生在一个无摩擦的环境中,而是一个行为互动的延续过程;作为研究互动理性决策行为的一门学问,博弈论中有大量关于学习的文献(bernheim, 1984; milgrom & roberts, 1991; knight,1996),研究了行为者如何从过去的行为进行学习、行为者如何通过对环境结构以及他人行为的理解来学习以及调整信念的贝叶斯学习等。这些博弈学习理论有别于行为者被假定为在已知他人行为的情况下能够正常运作的传统模型,考察了经济行为者在不知道其他行为者的行为和制度环境的情况下,通过相互作用并学习从而理解对手的过程;arrow(1962)的“干中学”学习模型考察了工作实践中知识的积累对生产力的影响,验证了smith的分工原理,同时也表明了个人和组织所获得的经验会滞后于改进行为,进而又修正了纯粹新古典范式所持的经济行为人即时性反馈机制的假设。

3.知识产权主体的激励。当知识以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发挥作用时,知识本身就成为一种产权。知识产权主体需要相应的激励以促进知识的持续利用与进步。这样,对知识产权主体激励的研究自然要进入新古典经济学家的视野。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汪丁丁(2002:第91页)从知识的“代数格”表达方式和知识的互补性原理来研究知识产权的博弈均衡。汪认为,通过买方叫价的竞争机制,产权博弈将自动找到均衡的知识价格,一个经济的知识产权均衡价格与该经济体社会成员的知识水平正相关。另外,汪丁丁还就知识产权的经济学分析作出一个很好的文献综述。根据汪(2002:第83页)的概括,人们对知识产权研究的重心在于“在动态经济过程中确定受保护的知识产权的最佳适用范围和最佳适用时段”。这些文献的主旨是:①长远看,知识属于全人类,应实行共享制;②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为促进知识进步,应当保护知识产权;③知识互补性特征决定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容易压抑知识的自由发展与知识进步;④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探寻特定社会在特定发展阶段上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度”。

随着知识要素作用的日益凸显,知识产权的资本化现象也就随之产生。schultz(1971)、becker(1964)、lucas(1988)等人的人力资本理论以及周其仁(1996)、杨瑞龙(2000)等人的人力资本产权理论深入探讨了知识要素所有者的激励问题。在高科技产业中,创业者以及高科技人员一般都能凭借创意知识或技术能力而拥有一定份额的股权。在当代高科技经济中,人力资本股、创业股、创意股等范畴早已不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了。rajan & zingales(1998)等人的企业进入权命题以及willax(2000)、singh(2001)等人的创业企业观也从不同的视点对知识要素所有者的激励作出了理论上的阐释。

除了知识要素所有者之外,高科技企业也是一个知识产权主体。对高科技企业激励的研究,主要是着眼于知识产品的定价问题,这方面的研究聚集了一大批著名的经济学家。coase(1972)的《耐久性与垄断》一文,对高科技企业之间的竞争策略以及知识产品的定价策略具有指导性的意义。friedman、laffont、tirole、fudenberg、varian、shapiro以及汪丁丁等经济学家运用博弈论、契约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以及信息经济学等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shapiro & varian(1999)对高科技企业竞争规则作出了令人折服的分析。shapiro等认为,高固定成本和低边际成本、网络外在性是知识产品两个最为突出的特性,二者的结合决定了知识产品的基本竞争策略,如差别定价、标准竞争、捆绑销售和锁定等。

以上经济学家关于知识产权主体激励的研究,奠定了知识经济中的契约制度的理论基础。但总的来看,新古典济学家对知识范畴的理解是聚焦于成文的、可标准化的显性知识层面,对知识产权理论的研究大多拘囿于成文的专利保护问题。而对于隐性知识及其产权主体激励则很少涉及。

经济学文献综述第4篇

关于地方文献分类思想的相关论述,可参见韩朴先生的《地方文献分类思想研究》一文,文章中,针对地方文献的基本性质,对编制适合地方文献特点的专门分类表的思想认识做了详细的阐述。本文仅就具体的地方文献分类法及类目设置等问题进行论述与分析,以期与同行进行探讨。

1 “地方文献应有特殊的分类法”

早在1949年,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专家杜定友先生为适应地方文献分编工作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地方文献应有特殊的分类法”的观点。

众所周知,文献分类表是依据文献内容立类,更具体的说,就是按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或知识属性来进行科学分类的。它是任何一部分类法的主旨或者说是核心。从地方文献的本质特征出发,它是对某一地区自然、人文诸般现象的描述,因而从其内容看,地方文献反映的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不是人类对事物的一种“认识”。

因此,地方文献中没有人类对自然、社会的宏观认识,因为它属于人类思想意识共性的东西;也不包括大多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方法论,因为这些内容是不同地域人们的共识,不具有地域特征;地方文献中不可能有哲学以及马列主义、思想,它不具地域特征。地方文献中记录的自然、人文环境和各项地方事业,并不等同于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等学科的文献或学科信息,而是对地方事物的客观记录与报导,这就是地方文献的本质。

因而,利用现在的《中图法》、《科图法》来类分地方文献显然是不适宜的,《中图法》要考虑所有存世文献的内容,它按照学科立类并组织文献,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而地方文献则是地域性文献,文献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范畴与超地域性文献都有所不同。其次,用《中图法》等分类表类分地方文献,不能反映其地方特性,为读者使用地方文献造成障碍;很显然,鉴于上述原因,类分地方文献应采用一部专门的分类法。

2 地方文献分类表立类的依据

任何一种分类法,都是依据一定的观点、一定的方式立类,最终以类目表的形式出现。地方文献分类法也不例外。尽管各地地方文献的内容存在着差别,但就其性质而言,的确存在着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地方基础信息的内容范围,至少包括本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地方事业三大要素。具体而言,大致包括本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历史、人物、政治与法律、社会、文化、教育、艺术、经济、工业、农业、城乡建设与管理等等。

上述内容构成了地方文献分类表最基本的内容范畴,进而确定了地方文献的基本类目。再有,确定地方文献分类表的基本范畴,也可参考各省、市地方志篇章的分类目录,它也是形成分类表基本类目的重要参考依据。尽管方志篇目中各项内容的顺序有所变化,这只是兼顾了新编方志的编修体例,而并不影响类表基本内容的确定。

从上述两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地方基础信息的内容与方志篇目的内容基本相同,即: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人文地理、地方历史、地方人物、地方社会生活与现象(宗教、民族、语言、风俗)、地方政治(含地方军事)与法律

地方事业———地方经济(含地方财政、金融)、地方工业、地方农业、城乡建设与管理、商业服务业、旅游业、地方文化事业、地方教育、地方体育、地方医药卫生、地方文学事业、地方艺术

3 地方文献分类表类目辨析

在确定了类表的基本范畴后,需对各类目的内容进行阐述与分析。

3.1 地方文献最基本的文献形式之一,是各地的地方志。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在特定时期内自然和社会的全貌,也是地方文献中最全面的综合性资料,故将其单独列类。地方文献分类表将地方志放在首位,其他分类表一般将其列在史地类下。这里的方志一般为通志,或称综合性方志,即全面记述某一地区的行政建置、沿革、疆域、山川、津梁、关隘、名胜、资源、物产、气候、天文、灾异、人物、艺文、文化、教育、民族、风俗等内容的文献。而记述某一地区某个行业的文献,即专业志则入有关各类。对于不大成熟的志料、综述、概论地方各方面情况的文献也分入此类。此类是依据文献类型作为分类标准的。

另一类同样依据文献类型作为立类依据的是地方文献的专用工具书,它包括一些专门的字典、词典(辞典)、年鉴、手册、指南、

百科全书、政书、类书、年表、索引、书目、图谱、名录等等。由于使用目的的需要,有必要单独立类。 3.2 从第二个大类开始,按地方文献的基本内容分别列类。依次为: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历史、地方人物、地方社会现象、地方政治、法律、地方经济、地方工业、地方农业、城乡建设与管理、商业服务、旅游业、文化、教育、体育、医药卫生、文学、艺术。

3.2.1 自然环境:除自然环境综述外,还包括天文(该地区所能观察到的天文现象)、测绘、水文、气象(气象和物候方面的文献)、地质、地形地貌、土壤和自然资源(矿产、动植物资源、风能、地热等)等。

3.2.2 人文地理:包括综述本地区人文地理概况的著作,以及行政建置沿革、市街坊巷、名胜古迹、山水、游记、游览指南、杂纂杂考、舆图等二级类目。

历史悠久的城镇地区,街巷稠密,各地关于地名的掌故俯拾皆是,构成了本地特有的文化风貌。无论从地名学还是城市学的角度,都能提出众多的研究课题。

名胜古迹集中体现了各地历史文化的发展渊源,具体内容因地而异。大致可包括城垣、宫殿、园林、寺庙、祠堂、陵墓、故居、遗址等。将其各项尽量列出,供选择使用。

杂纂杂考类与历史类中的史料汇编相类似。多为笔记体文章,因其细分不易,故单独列出一类。

舆图是地理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行政区划图外,还包括地形图、地质图、气象图、经济图、人口图、交通图等各专业地图。

游记、游览指南是从人文地理的角度出发,对自然山水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研究人文现象。它与自然环境类中的地貌等类目显然不同。游记是一种文学形式,游览指南是一种工具书,它们从旅游的角度记录了特定地区的种种现象和事实。不同时期的游记和旅游指南共同构成了一个文献系统,对研究某一地区的人文名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文献。

3.2.3 地方历史:包括了地方的通史、断代史和各种历史/:请记住我站域名/事件。文物考古是研究历史手段之一,也列入该类。历史类的内容基本为纯政治史、军事史的范畴,其余各专业史各入其类。除了正史外,别史、野史也收。

3.2.4 地方人物传记:是地方文献的又一重要内容,包括总传、分传、图谱和名录等二级类目。总传依时代细分,分传依人物的职业细分。

3.2.5 地方经济、地方工业、地方农业、城乡建设与管理、商业服务、旅游业基本属于大的地方经济的范畴。它基本概括了国民经济的全部,财政、金融、商业等。工业和农业基本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别出。主要收录了具有地域特征的生产技艺和科学实验方面的资料;城乡建设包括本地区的建设规划与建设成就、绿化、房屋建设与管理及公用事业、城市服务业、交通、邮电、环境保护与城市防灾等,体现了地区的全部建设与管理的内容。

3.2.5.1 地方经济:为宏观的经济内容与范畴。首先为地方经济的综述,其次为经济结构与体制,将地区的各种经济形式,以及企业类型,如国营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全部列入该类下,有关具体企业也列入该类下。另外,此经济类还包括国民经济统计、审计、劳动经济、工商、物价、财政、金融、税务、投资、保险等经济领域的内容。

3.2.5.2 地方工业:地方工业概述中除各地方工业总论外,还将各地方的新兴工业园区等内容列入其中。各类工业包括了矿业、能源、动力、冶金、机械、电子、仪表、化学工业、建筑与建材、水利工程、航空航天、轻工业等。这里的航空航天在地方上表现为制造航空航天有关材料的工业企业,而不是航空航天事业。

3.2.5.3 地方农业:包括地方农业综述,另外,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部门经济、农业技术等内容都体现了地方农业的结构。

3.2.5.4 城乡建设与管理:城乡建设包括本地区的建设规划与建设成就、绿化、房屋建设与管理及公用事业、城市服务业、交通、邮电、环境保护与城市防灾等,体现了地区的全部建设与管理的内容。

3.2.5.5 商业服务、旅游业:由于旅游经济在新世纪的飞速发展,和旅游相关的一些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旅游设施的建设,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而对旅游商品的需求又促进了制造业和商业的发达。各种游记文学、旅游手册、指南大量地涌入市场,因此,旅游业与商业密不可分,成为一类。

3.2.6 地方社会生活与现象、地方政治、法律、文化、教育、体育、医药卫生、文学、艺术基本上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3.2.6.1 社会生活与现象:内容庞杂,包括有社会学的有关文献,还包括语言(方言)、民俗、宗教、民族作为社会现象纳入该类。

3.2.6.2 地方政治、法律: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各级党、政、工、团的工作,派,政治生活的内容。法律反映了某一地区的司法行政工作的全部内容。

3.2.6.3 文化:包括了事业综述、各种文化行业、文化机构,以及文化活动的范围,还有科学研究事业与机构。

3.2.6.4 教育:属于大的文化范畴之内,包括各种教育机构和各级各类教育等。

3.2.6.5 体育:包括体育事业及各种专门的体育项目、运动会、群众体育活动等的具体类目,因此均单独列类。

3.2.6.6 医药卫生:医药类中除反映地方病的文献外,主要是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内地方医药卫生事业的水平。

3.2.6.7 文学:地方文学事业的总体概述、地域文学现象、文学作品集及评论研究。

3.2.6.8 艺术:汇集了独特的地方艺术形式与手工艺方面的文献。

4 其他特殊载体形式的地方文献的分类处理

报刊、照片、金石拓片、缩微制品、视听资料等属地方文献殊的文献类型。有的因为载体特殊,有的因为内容特殊。针对这些特殊形式的地方文献,采用针对书本式文献而编制的分类表,对它们显然是不太适合。就各地区而言,应根据各地的形象资料的内容特征,参照《地方文献分类表》,同时参照新闻、文博、档案机构对形象资料的分类,文物机构对金石拓片的分类,影视部门对缩微、视听资料的分类,编制《地方文献照片资料分类表》、《地方文献金石拓片分类表》、《地方文献缩微资料分类表》、《地方文献视听资料分类表》。

面对报刊中大量的地方文献信息,地方文献工作者一般是针对报刊中的相关内容,做成题录式索引,或建成报刊全文型数据库的形式。其内容范围与图书文献基本一致,只是没有方志、舆图、地方文献专用工具书等依文献类型类分的类目。其余各类均可在原基础上,针对报刊文献的内容特点将《地方文献分类表》中各类目进行细化和修改,进而形成《地方文献报刊信息分类表》。

5 从地方文献的本质出发,对类表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问题

5.1 由于《地方文献分类表》是以客观存在的地方事物作为地方文献分类的依据,因此,它与《中图法》按事物的学科属性分类所产生的基本大类有所不同。

《中图法》中大类下设置“××学”,然后才是具体各类目,而《地方文献分类表》在各大类下设置的是“××事业综述”,然后是具体各类目,这是《地方文献分类表》与《中图法》最明显,也是最本质的不同。

5.2 在《地方文献分类表》中,各级类目的注释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分类标引过程中,对文献的类分产生二义性的问题。

分类表中的类目注释,主要是对该类目的概念与所收内容进行解释;除此之外,类目注释还对两个概念与内容相近的类目进行分别解释,以上两种注释,都是为了在分类标引时,比较准确地赋予类号。

5.3 需站在全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角度来看待统一地方文献分类标准的问题。

经济学文献综述第5篇

一、综合要素生产率数学模型

采用实际中用得最广泛、分析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C―D生产函数法。假设生产函数: 式(l)

其中,Y是产出,K和L是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t是时间。在式(1)两端求全微分,并简化整理得:

上式中分别为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设则GY、GK、GL分别为产出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和劳动投入增长率,而GA为综合要素生产率。将式(2)改为: 式(3)

式(3)是衡量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数学模型。它的意义是:产出增长是由生产要素(其中包括资金与劳动)投入量的增加以及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所带来的。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数学模型中测算的综合要素生产率是指扣除了资金投入和劳动投入的贡献以外其他所有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因素贡献的总和,这个总和包括了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规模经济、教育进步、随机因素等。

二、基础数据的估计与修正

1.产出增长指标的选用。本文选用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产出增长的基本指标,这些数据可以直接从相关统计资料中获得。但为了消除价格因素,增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根据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对以现价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进行了换算。

2.资本投入增长指标的选用。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出阜新1985年~2003年的资本存量。

3.劳动投入增长指标的选用。选用全市1985年~2003年的从业人数作为劳动投入量的基础数据。

4.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采用最为普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为估计方程:

其中分别是t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投入量,劳动投入量,A0是初始的技术水平,t表示时间,t=0,l,…,n,是非物化的外生的技术进步水平,是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是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是误差项。对C―D函数取对数后得到:

如果假设规模报酬不变,于是,由此可得:

以下根据上述公式的推导和原理,来估算阜新的C―D函数。对1985年~2003年数据取对数,得表1数据。

(1)规模约束的生产函数估计式为(由于时间变量的t检验值很小,因此不考虑时间量):

由此可知,

(2)无规模约束的生产函数估计式为:

表1 阜新1985年~2003年要素投入与产出对数表

从上述计量分析的结果看,当无规模约束的生产函数回归后方程并不理想,而有规模约束的生产函数估计式估计的拟合度优,总体显著、单个参数的T值检验都令入满意,估计结果是可靠的,从经济意义上看也是合理的。于是,在大样本统计检验可靠的基础上,采用C―D生产函数估计的结果,确定资本产出弹性=0.7,劳动产出弹性=0.3,以此来进行阜新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和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三、经济增长因素及其特征

通过前面的论述和基础数据的准备,现在就利用经济因素的总量分析模型进行测算,得到各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并算出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分年的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阜新TFP及增长因素的计量结果表

从表2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1985年~2003年,阜新经济增长的年平均速度为7.4%,其中资本投入的贡献为89%,劳动投入的贡献为5%,而综合要素生产率则为0.4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可以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阜新还处于工业化前期,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化增长方式。

图 TFP与阜新经济增长因素的时序趋势

从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时间序列数据(上图)可以看出,该因素波动很大,并且具有明显的阶段和时点特征。从1986年~1990年综合要素生产率比较低,开采的成本大幅上升。1991年~1993年是阜新转型前经济发展最快速的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两位数。

1993年以后国家逐步放开煤价,煤炭市场遭遇寒冬。1994年至2000年,这一阶段综合要素生产率在比较低的-8%至3%之间,是比较符合阜新经济发展困难的实际。

2001年阜新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以后,年平均速度为15.1%,其中资本投入的贡献为64%,而综合要素生产率则为5.4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6%,阜新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创新,经济增长趋于合理。

四、结论

经济学文献综述第6篇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开题报告注意事项

一、题目要准确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要明亮而有神,是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整篇论文的研讨中心,题目就是告诉别人你要干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因此,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题目应当精练并完整表达文章的本意,但切忌简单的罗列现象或者陈述事实;文章题目不宜使用公文式的标题;文章题目要体现研究的侧重点,要呈现研究对象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一定要在题目呈现);论文题目要新颖、简洁,字数最好不超过20个字,如果确因研究需要,就采用主副标题;

二、框架要完整

开题报告框架主体部分包含的内容主要有:

1.选题缘由

2.文献综述

3.研究的理论基础

4.研究的主要内容

5.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6.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7.研究的步骤

8.论文提纲

三、主体要完美

(一)选题缘由

选题缘由就是要说清楚我们为什么选这项研究。首先,要阐明我们的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综合考察研究人员在这个领域的合作研究更切实一些;第二,选题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以及后续研究具有哪些代表性、典型性、新颖性;第三,该选题的时代背景和实现背景的意义如何;

(二)文献综述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文献是我们文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我们的文献综述很容易犯两方面的错误,一是只是高度的加以概括和总结,三言两语就结束了;二是把所有的文章和书本都一一罗列上去。文献综述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理清思路,看前人是如何研究的,已有哪些方面的研究成果;文献综述是我们现有研究的依据。对于文献综述的梳理我们不能马虎或潦草的完成,文献资料查询一定要结合论文的关键词,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观点提炼,并在归纳总结中思考自己研究的亮点。

(三)概念界定

概念界定就是要对论文的关键词下操作性定义,借鉴前人已有的经验和经历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尤其是要解释清楚自己本研究中的相关概念的实际含义。如教学就研究论文当中就必须明确是学科教学、课堂教学、单纯的指教师对学生的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等,我们就必须根据论文内容的需要界定清楚。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研究的理论基础要基于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选择,我们常常所说的理论基础有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各类学科的权威性的一些教育教学观点和理论。

研究对象:根据自己的选题,确定研究对象,首先,一定要介绍清楚你的研究对象来源于哪些地区;其次,这些研究对象你是如何选取的;第三,你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哪个年龄段,哪个学历层次等等;第四,你的研究对象一共有多少人,男女各多少人等,也可根据研究的需要对研究对象分类。

四 内容要要点化,注意术语的选用。

研究内容一般是2~3点,当然也可以更多,但是如果只是一点是绝对不够的。在研究内容中,首先提一下自己的研究内容,然后对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一些简单的解释。这一部分一般有半页到一页基本也就够了(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研究内容是要和将来的毕业设计结合起来的。所以在决定研究内容的时候要注意工作量和涉及的内容。首先工作量一定要够,其次是涉及的面不能太散乱。因为在后面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自己的研究内容也就两章,所以要把自己的工作做的相对集中一些,这样更有利于将来写毕业论文。 在写研究内容时的术语。一般可以选择的有:改进…的方法,提出…的方法。切忌写:实现…的方法,研究…的方法;在写自己的研究内容的时候,一定是要可行的,有科学依据的,切忌自己凭空想象。

开题报告范文

一、立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意义等):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期,绿色经济作为21世纪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形式之一,发展绿色经济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生态资源, 是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保障,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山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可以促进经济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山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山区生态环境的稳定与优化是人类生存环境有效平衡的保障。无论从全球还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最不发达地区大多是山区, 研究山区、保护山区、开发山区,实现区域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经历了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粗放式发展阶段后,在统筹区域发展中,尤其是山区经济的统筹发展中,大家开始关注发展的方式和质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经济作为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增长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形态,追求的是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和谐发展,自然成为区域统筹,发展山区经济的必然选择。

浙江共有57个山区县市,区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7%,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有着丰富的山区资源。但是由于山区特有的区位地理以及环境制约等因素,全省山区的经济社会并不平衡,综合来看也落后于全省的平均发展水平,已成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据xx年统计数据显示,浙江省山区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水平(27359元)的达到14个(不包括10个没有测算数据的山区县),其中宁波、嘉兴和绍兴市山区县的城镇居民收入均超过全省水平,山区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省水平(11303元)的有23个,其中宁波、嘉兴、湖州和绍兴市山区县的农村居民收入均超过全省水平,台州、衢州和丽水市山区县的农村居民收入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恩格尔系数低于全省水平35.5%的山区县达到18个。社会保障和就业、一般性公共服务支出和环境保护三项合计支出占当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比重达到25%以上的山区县有30个,最高的开化县达到33%。山区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和不平衡,已经成为浙江省统筹区域发展,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山区资源,加快建设“山上浙江”,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富民强省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全局。

临安地处长三角南翼、杭州市西郊,市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14个乡镇298个行政村,人口52万,是太湖和钱塘江两大水系的源头,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两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部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76.55%,是杭嘉湖重要优质水源供给地和浙西北主要生态屏障。近年来,在经历了与自然的激烈交锋后,临安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秉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理念,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着力打造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社会和谐的“品质临安”。先后获得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县、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等十多项部级荣誉称号,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

xx年,临安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达到340.8亿元,增长10.6%,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三次产业比重为9.2:58.3:32.5。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9.2亿元,增长30.3%,地方财政收入21.1亿元,增长24.4%。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94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926元,增长15.9%。初步走了一条依托生态优势和科技创新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

经济学文献综述第7篇

中国中原经济区研究述评——兼论中原经济区“2345”发展框架

西部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及城镇化对总消费的影响研究——加入人口因素的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发达地区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员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苏州吴中区21家合作社331个农户的调查

中国模式下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动力与路径研究

我国保障性住房管理现状与完善——以重庆市为例

深化“三项”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探讨

基于市价交易观的利得损失定义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直接测度理论模式研究

国外关于基金持有人选择能力的最新研究方法评析

中国企业出口与生产率关系实证研究——对制造业企业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效应的分析

“对外开放带动区域创新的渝北模式”研究

“五个重庆”建设效果的阶段性评估与思考

我国注册税务师制度的供求均衡与优化对策

行业板块股价对重大污染事件的应急反应分析

基于DC-t-MSV模型的套期保值研究

参考文献格式说明

未来十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新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与税制改革

公共部门定点扶贫的利益冲突与平衡

中国农村人口流动性压力的形成及其化解基础

从话语权失衡透视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拉大

敬告作者、读者

交易成本、行为选择与治理经济学——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斯特罗姆和威廉姆森学术贡献述评

语言经济学的成长

有效资源流动、比较优势与收入差距——以自然收入差距为收敛值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基于企业性质和贸易方式的VAR模型研究

参考文献格式说明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模式的国际比较与我国选择

农民工群体生活状态与态度研究——基于重庆的调查分析

新中国城市化:历程、问题与展望

单边转售与双边平台模式选择的定价权条件

零股利不能带来公司与高管的双赢——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国际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创新、合作与共赢——“2010中国重庆供应链与物流国际论坛”会议综述

“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征文”启事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主体功能区建设论纲

教育部经济类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工作会在我校召开

双溪模式:农民需要与改革措施——重庆江北区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影响调查

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城中村”改造的变革

农民工低工资:现状、原因和对策

“中国农村经济论坛”会议综述

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现实论证——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加拿大劳里埃大学社会工作学院院长LesleyCooper教授访问我校

西部农业水资源的创新管理与永续利用

欠发达地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探索——来自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的报告

长三角FDI空间格局演变与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基于贸易自由度的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分析

循环经济、环境金融与金融创新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的调查报告

维吾尔习俗中的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内生增长理论评述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企业会计信息结构重构:基于企业与市场的互动视角

基于二次调整的不同部门员工绩效评价方法

上证地产股指节日效应实证分析

惠稿须知

经济学文献综述第8篇

[关键词]并购动机 并购绩效 文献综述

一、引言

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简称, 泛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主并公司以产权转让为内容, 以获取资本控制权为目的的一种市场行为。它于十九世纪末在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兴起,先后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中国的并购自二十世纪末逐渐升温,与此同时,理论界和实务界也开始关注这些并购活动。

二、国内外并购动机与并购绩效的文献综述

1.国外并购动机的文献综述

Coase于1937年最早提出了交易成本说,后来Williamson、Grossman 和 Hart分别于1968年和1986年深化扩展这这一理论,形成了以交易成本为中心的为了获得垄断地位这一兼并动机理论。Weston 提出的协同效应理论,并经过Porter、Majd and Myers等人的发展,形成了兼并是为了追求效率的提高这一动机理论。在管理层方面上的研究,由Mueller于1969首先提出了管理主义理论,后来Shefrin于2001年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理论,由此形成了以问题为中心管理者追求自身利益的企业并购动因理论。1986年,罗尔提出了管理者自大理论,认为管理层可能因为自己的盲目乐观而高估目标。而Hermanand和wenstein于1988提出了掠夺者理论,指出企业进行并购是为了获取被并购企业原来的股东转移出来的利益。

2.国内并购动机与并购绩效的文献综述

对于并购动机的研究,1998年冯启等从定性的角度,运用了七个理论系统的阐述了企业进行并购的动机;2004年催保军从横向、纵向、混合并购这三种并购模式的角度下研究了企业并购的动机。梁国勇于1997年指出企业购并就是在内因和外因的交互作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2002年,杨万里则是从企业兼并与收购行为的参与双方的内在动因着手,分析了其参与企业兼并与收购活动的动机。此外,杜海平,李瑶于等人的文章中都指出外资在中国的并购都是为了占有中国的市场份额。

对于并购动因与并购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2002年顾勇,吴冲锋采用了回归方法证明了我国买壳上市主要是炒作动机;2006年,罗贤的分析认为买壳上市的行为是由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问题。李增泉等人2005年对416家上市公司的兼并行为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兼并过程中的掏空资产行为是因为公司没有保配资格之忧,并购能够迅速提高企业的业绩。张玉珍2006年,建立了核心竞争力兼并动机模型,表明兼并后的企业整合能力若能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双方便有了以获取核心竞争力为动因的兼并行为。此外,2010年,章新蓉等通过对不同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兼并行为的研究,指出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并购,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绩效中的表现都优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对于并购动因对于并购绩效的影响,娄金2006年认为企业在进行并购初期,管理者由于偏离动机而进行的并购会损害企业的价值。之后夏新平,辛婷婷等人都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企业并购主要是出于动机。此外奚宾在2010通过对沪深上市公司的并购的研究,指出国有股比重与管理者的自负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董继扬等人在2012年通过建立因子模型证明了管理者的努力程度与企业的并购绩效呈正比关系。

3.国内外并购动机与并购绩效的文献综述评价

从国内外研究比较来看,由于国外企业的并购历史较久,先后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因此相关方面的研究也较早,而且针对于每次的并购浪潮都有各自的特有的动机,并对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漫长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相比,国内的并购历史较短,不过二三十年间,在并购动因理论上的研究尚不系统,尤其是针对中国并购历史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理论体系,在这一方面需要加强。

国内的研究大多倾向于某个单一因素或者背景下的研究,具有中国特殊环境下的本土特色,比如政府动机,卖壳上市,掏空,投机等兼并动机,然而这些特色的兼并动机的阐述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对应并购发展脉络的理论,所覆盖的范围也不够全面,互相之间也没有联系。并且在分析兼并动因对绩效的影响上,国内学者大多将焦点集中在管理上,所考虑的因素也不全面,实证上的研究也欠深刻,鲜有能够从多角度动机方面考虑的文献。因此国内学者对于中国的并购史上动因的研究还有待于多角度,系统化,针对化的提升。

参考文献:

[1]Coase.R.H.:“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s,1937

[2]Manne.H.:“The Higher Critieism of the Corporation,Columbia Law Review.1962.

[3]张佳林,蔡军辉.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动因与绩效研究.经济问题.2005 (11)

[4]焦跃华.企业并购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动机.专家视点,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