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16 16:25:19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第1篇

【关键词】企业 财务预警系统 金融危机

企业财务预警是根据企业得到的各种信息,运用上市公司的多种财务报表和生产计划等,时刻注意设定的预警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利用比例分析和建构数学模型等财务研究办法,提前向企业报告可能将要遇到的财务困难与金融危机,并马上向合作伙伴提出警告,提醒合作伙伴躲避风险。企业在建立财务预警系统中,预警指标的确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财务预警模型的制定和预警的准确性。

一、现有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建设不足

(一)现有财务预警指标反应迟缓

现在财务有关预警的指标基本上都是财务评价指标,因为财务评价主要体现企业运行的良好状况,但财务预警则是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保障企业不受外来因素的威胁,因此财务评价指标不能准确体现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不能有效表现财务风险与预警的对应关系,所以不能准确判断企业财务方面的危机。

(二)现有财务预警指标不能及时反映财务风险

在企业当中,因为财务预警主要依靠财务报表,而财务报表都是在本期结束后很长时间才会予以公布,在时间上不能保证及时性,但对于风险预警来讲,时间起着异常关键的作用,由上可以看出,现有的财务预警在时间上明显落后,假如出现财务危机,再进行预警报告,那么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了。

(三)没有做到动态研究

现在关于财务预警的分析只是一种静止的研究办法,只着重研究企业某一方面的预警情况,不能很好地进行跟踪分析,也就是运用运动的眼光进行研究。

二、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

(一)依据各种数据标准,及时发现隐患

针对我国当前企业可能出现的财务困境进行分析,能够得出企业出现财务困难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企业的过度融资出现财务风险。因为企业经营连年遭遇亏损,入不敷出,企业的大量融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形成企业的负债无法偿还,财务紧张;二是由于企业进行日常生产的资金缺少。因为企业没有富裕的资金进行生产,不能偿还所背负的外债,在所欠债务的利息日渐增高的情况下,给企业的财务状况形成一定的困难。所以企业在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时,要把上面两个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要建立一定的预警标准,对企业的情况综合分析,对于企业运行中出现的风险问题能够提早发现,并依据以前的工作经验进行解决。

(二)结合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明确财务隐患

在我国范围内,企业的融资一定要具备合格的条件才能进行,企业担负巨额的债务是企业财务出现风险的重要原因。所以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一定要明确各项预警指标的实行情况,其中应该包含企业所欠的外债情况,只有综合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才能确定企业的财务是否存在风险,企业应该利用各种办法保障企业实现盈利。在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建立优质的财务预警系统,可以保证企业有效融资,根据财务的各项指标,能够使企业的财务风险程度降到最低。企业的领导人员要时刻观察市场运行情况,根据各个合作伙伴提供的各种数据,建立准确的评价指标,认真分析企业的财务危机状况。企业确定的风险指标要内容齐全,主要包括企业的生产能力、未来发展、资金是否充足、偿还债务的能力等。在进行财务风险预警报告时,不能只凭借各种风险指标就下决定,而要将各种研究数据和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比较,从而断定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真的存在风险。

(三)积极应对企业财务安全隐患

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反映企业财务方面出现的各种风险,企业建立财务预警体系要有一定的理论做依托,并且要易于操作与管理。企业的内控制度能够保障财务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优秀的内控制度与优质的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提供有效的实行范围。企业内部职工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与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都能为财务预警系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认真观察财务预警系统的各项指标,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财务方面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针对观察到的异常情况,不管是否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行构成威胁,都要进行仔细地研究与分析,要研究出现风险的各个方面,并要积极制定各种措施进行应对,消除企业财务方面出现的安全风险。

(四)加强建设企业财务内控机制,保障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有效运行

来自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能够为企业的预警系统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所以拥有优质的内控系统可以保证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及时获得各种有效的信息,只有具备真实有效的信息,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才能发挥其准确的预报性能,企业才能据此积极应对财务方面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准确谋划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五)要提高财务预警系统的效率,必须要综合研究各项指标

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为财务预警系统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是财务预警系统进行预报的主要凭借手段,运用财务报表中的各种数据分析进行研究非常重要。现在的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是数据不齐全,不能全面体现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在进行企业财务指标分析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各种指标研究相结合,这样才能做到研究全面,预报准确。

三、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逐步融合,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处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具备较高的能力规避财务风险,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水平,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抢抓机遇,从而获得稳定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慧.议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研究中的财务指标选取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0(21).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第2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内容

一、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内容

首先是内部,第一是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状况,也就是对企业可以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分析,这项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财务风险。第二是,分析企业资产利用率,主要是说在企业进行经营的时候所使用资产后收获的最大效益值,资产循环快,利用率就高,反之就低。第三,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具体是对盈利和分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经过分析能够总结出企业的财务组成和实际经营表现。第四,分析社会作用,也就是站在国家以及社会大众的角度分析企业的作用和为社会国家所做出的有效贡献。企业不仅要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追求,还要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争取最大限度的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企业价值。第五,分析综合财务能力,也就是要对企业的财务和具体经营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整体分析,对其表现特点,具体内容和发展方向具体分析。

其次是外部,第一,分析企业筹资。首先要确定企业所需要筹措的资金数量,然后要对企业实际的财务经营水平和可预见的收益性能进行评估;之后要探讨企业有可能产生的经营成本及筹资风险预见;最后要整理合适的方案提供给资金提供方,争取实现资金筹措。在这中间可以实行一定的指标,包括筹资比和成本率等内容。第二,要分析企业投资。先要对其进行投资行为的可行性科学分析,总结出投资决策可以参考的依据,这是最为主要的部分。然后要加强分析投资行为控制,尤其是投资过程,设定并掌控投资的规模,最终实现效益的提升。最后要进行事后总结,分析结构,总结业绩。

二、建立财务分析体系

首先是会计分析,会计分析的具体内容包括阅读报告、分析报表、解释并修正几个部分。一般财务过程的会计分析要分析不同经营重点对涉及到的筹资、投资、经营与分配多项内容进行会计分析。

其次是财务分析,是对企业经营情况和影响进行分析。一般是对盈利、营运、偿债和能力增长状况几方面展现其实际情况。

再次是综合分析,综合分析企业内部各环节的实际财务表现内容,要在细节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整体的运行经营水平。这样能够帮助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确定和达成,其主要内容有财务综合分析、评价、预测和企业评估四项。

三、当今财务分析体系的弊端及完善方向

首先说财务分析体系的弊端,第一,不利于资产负债重组。企业以外的人员在分析的时候不能准确判定会产生利息的资产组成,以及负债的利息状况。所以,要设定更为明确的会计区分标准。另外还要依照本企业的具体状况确定资产以及负债的分组,并且要具体注释。第二,财务分析一般都是根据资产负债和利润进行分析,没能结合现金流量进行详细研究,就不能完全充分的掌握企业的具体状况,表面的报表信息研究,不能深入进行内部了解。并且只是研究过去经营内容,没能探究今后发展需求。第三,现有的财务分析基本强调短期分析,这样就会使企业强调短期收益,忽视长远利益。

其次研究今后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方向,第一要制定标准的资产负债确定规则,要依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分类确认,并且要进行备注。第二,要完全发挥四表一注会计信息的内容应用到财务分析中,并且充分利用动态,本—量一利以及成本控制等几方面的内容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计划进行分析掌握。第三,要及时应用新的分析结果,像经济增加值、平衡记分卡等内容,要强化分析,并且完善更加实用、具体、有益的财务分析体系。

四、完善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具体方法

首先要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关系进行明确完善,要确定净经营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股东权益两个部分。要分清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内容。前者是保证经营生产的资产,是在总资产中去掉没有使用在经营生产部分的金融资产。也就是说,资金是保证生产经营的必然条件,但是对于企业以外的人员来说,想要分辨金融资产和投资声誉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将两者统称为不在运行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有利息,这样金融资产在分析的时候依照实际计算。另外要分辨经营与金融负债,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有无利息,一般应付的无息的就属于前者,有息的就是后者。

其次要完善相关的利润表,一般情况下,经营利润去除净利息所得的就是净利润。一是要分辨经营和金融活动损益,前者是利息收支的净额。后者则不可以算在前者当中。要明确分别,认识到利息支出所包含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缺少分析依据,就不能把资本化的利息计算到其中。这样资本化利息就算到了成本中,形成费用不易改变。假如不存在债权投资利息,那么财务就能够代替利息费用的数值。只要不是金融损益,那么就可以看成是经营损益。所以,这两者的分辨应该与资产负债表对经营与金融资产的划分划分状况相呼应考量。二是在经营活动损益中,要将主要、其他和额外三种利润收入相区别,前者是正常的生产生活收益,也就是售出额去掉费用和成本的部分,是具有稳定性和可预见的利润。其余的收益不具备这样的稳定性,基本都比经营收益要少,另外营业收支因为不稳定所以也不好计算。第三就是要明确利润表的所得税是统一扣除的。想要分析就得将其依据税率比分配到经营收益和利息费用两者身上。

结论

在财务分析体系当中,要对其主要部分,分析方式及内容有深入的了解,由此加以具体深入的研究。与过去财务分析不同的格式,当今的财务分析要保证能够得出更为合理的数据,以确定结论的精确性。完善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是要在保留传统的财务分析体系的优势及稳定的内容之下,实现更好的分析企业实际情况的机会,要将传统和现代实现完美的融合,发挥长处,规避缺点,实现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永春;现行主要财务分析方法的改进探析[J];经济师;2004年12期

2 杨棉之;关于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黄旭辉;;论沃尔财务分析法的局限性及其改进建议[J];市场论坛;2006年01期

4 张玉周;关于构建科研机构财务分析体系的设想[J];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04期

作者简介: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第3篇

关键词:债务融资;杠杆效应;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0.043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下,国内外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国内企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生存发展关系到国家民生和社会的稳定。对于企业来说盈利才是其本旨,而其中财务杠杆效应就反映着企业的经济后果,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才是整个体系的核心。有关债务融资的杠杆效应问题一直都是学术界的焦点,许多研究都让我们对其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是这些研究都未给出明确调控债务融资杠杆效应、给出合理资本结构的具体方法,因此本文将主要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给出可靠的建议。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综合比较分析、规范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深入、广泛的资料搜集和文献阅读了解债务融资以及其产生的杠杆效应的概念界定以及本文所能涉及的所有相关财务指标的知识。

其次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搜集相关实例或者数据,运用横向和纵向比较方法来充分证实债务融资杠杆效应所面临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最后通过具体企业的实际数据,利用规范研究方法以及案例分析方法,运用各项财务指标的相关计算公式为案例企业探寻较为合理的资本结构和债务融资结构,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有效控制企业债务规模,降低资本成本,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债务融资及相关财务指标的概念界定

2.1债务融资杠杆效应的相关概念

2.1.1经营杠杆

企业因存在固定的经营成本,在不超过固定经营成本的范围内,企业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额来降低单位销售额的固定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营业利润,这就形成了经营杠杆。企业销售量的变动对息税前利润产生的影响就引发了经营杠杆效应。企业利用经营杠杆既能获得经营杠杆利益,又遭受经营杠杆风险带来的利益损失。经营杠杆用息税前利润EBIT表示资产总报酬即销售额减去变动性和固定性成本,经营杠杆的大小用经营杠杆系数DOL来表示即企业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销售变动率之间的比。

2.1.2财务杠杆

企业因固定资本成本的存在,当企业债务经营时,无论企业掌握多少营业利润,债务的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固定的。一旦息税前利润增大,每一份息税前利润所要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使得企业普通股收益或者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从而会给股东带来较大的收益。这就产生了财务杠杆。它是用来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用财务杠杆系数DFL来表示即息税前利润与息税前利润减去债务利息差额的比,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则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反之亦然。

2.2债务融资相关财务指标的概念

2.2.1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即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现为企业资产总额中,债务资金所占的比重,用来综合反映企业偿债能力。

(2)流动比率是企业存在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企业最合理的流动比率是2,在此情况下企业偿债能力才有保障。

(3)速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扣除存等变现能力差且不稳定的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准确可靠地评价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4)股权比率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与资产的比率,股权比率越大则表明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占比大。

(5)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即净利润、所得税和利息费用三者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它代表企业获利能力对债务利息偿还的保障程度。

2.2.2盈利能力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两大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代码为ROE,定义为净利润/净资产,反映企业权益资本的获利能力。总资产报酬率指标代码为ROA,定义为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效果。净资产收益率越大表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好;在总资产报酬率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息税前利润率全面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水平,一般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越高,则表明该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的获利能力也就越强,经营管理水平也就会越高。

3债务融资杠杆效应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现今债务融资模式运用较为广泛的形势下,我国企业仍然存在着依靠自有资金经营发展或者由于企业自身规模太小难以举债经营发展的两大举债不力的问题。

首先,针对企业依靠自有资金经营发展的情况来看,家族企业在这类不进行债务融资的企业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家族企业众多且分布广泛,家族企业的利益高度相关,其经营者即所有者拥有了家族共同的整体利益。一旦家族企业进行了债务融资,不管是利用债务融资获得了利益还是利用债务融资承担了风险,对于家族企业来说,无疑是不妥的。如果企业通过债务融资获取了相应的财务利益,作为家族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就会因为缺乏如其他企业那样的科学分配模式而造成家族企业为了获取的利益而分崩离析。为此,在众多不利用债务融资的企业中,存在着很大一部分的家族企业是很少通过债务融资来进行企业的生存发展的,更多的是利用家族自有的资金来发展企业,在此传统的经营模式下,这类企业就会丧失通过举债引起的杠杆作用而产生的收益。

其次,针对企业难以举债经营发展的情况来看,这类企业目前融资能力有限,融资非常困难。由于债务融资中发行债券和股票的筹资方式受到政府的宏观调控和金融风险的影响,导致该类企业难以通过这两种方式进行融入资金经营;再者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自有资金有限,但是鉴于债权机构对于该类企业的评估,可知该类小型企业规模小,资金运营能力以及盈利能力较差,一旦债权机构向其借入资金,就必然会承担着到期不能收回债务的风险,为此,尽管这类规模较小的企业期望债权机构给予相应的借贷资金来谋求企业长久发展,债权机构也不愿意向这类企业借入资金来增加自身的投资风险。

4解决债务融资杠杆效应存在问题的对策

企业通过债务融资的筹资方式无疑能够获得财务收益,若企业放弃这一方式就会丧失利用借入资金获取收益的机会,因此部分举债不力的传统企业需要改变经营模式,适度举债经营,具体对策如下:

(1)企业应当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分离经营权和所有权。传统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相结合,若举债经营,一方面获取财务收益,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难以科学分配利益;另一方面发生风险,企业所有者即企业经营者,必然承担全部责任,难以区分责任的大小及其归属。为此,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分离经营权和所有权,只有在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才有可能通过债务融资方式来筹集资金,改变其经营模式。

(2)政府应当提供政策扶持。企业难以通过举债来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债务融资的常用方式:发行股票及债券、银行借贷受到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旦政府出台政策就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了让企业能继续发展来给我国国民经济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那么政府就应该在适应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下出台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给予企业政策扶持,以方便企业更加透明地经营发展。

5债务融资杠杆效应的实证分析

5.1案例企业介绍及选取

常州市天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独资企业,是一般纳税人性质的企业,该企业财务指标的相关数据如表1。

基于债务融资的杠杆效应在现今运用不合理,存在着较多问题,大多数企业难以合理控制债务比率,无法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适度债务来把控企业财务杠杆并且经营企业,在此,为了对常州天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债务融资下的财务杠杆效应状况进行可靠性分析,本文将运用2012年、2013年、2014年三年常州天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具体数据作为分析所需要的样本数据来客观认识该企业的相关财务指标,然后通过相关财务指标运用其计算公式来分析目前该企业在债务融资的情况下各项财务指标的使用程度以及企业的经营形势,进而可以对症下药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来自我调节企业的债务,使得在债务融资的筹资方式下,利用更大的财务杠杆利益来最大程度地减少财务风险所引发的不利影响,并且科学控制相关财务指标来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下去。

5.2案例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债务融资到期需要偿还一定的本息,因此分析该企业的偿债能力,能够更好地使得企业认识到债务融资给予的是财务杠杆利益还是财务杠杆风险,并且为企业做出科学的债务融资规模提供切实可行的根据,本文将对该案例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支付倍数、股东权益比率进行分析,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作出判断,见表2。

从短期偿债能力角度看,该企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较低,表明该公司并没有偿还流动负债的良好保障,无论是流动资产还是扣除存货以后的速动资产都难以有效地保证企业能够偿还债务,这表明该企业的短期还能力较差;从长期偿债能力角度看,该企业的股东权益比率较小,2012年所有者投入占企业资产的29.41%,2013年所有者投入有所增加,2014年则继续保持了增加态势,增加了债务融资,总体上分析,该企业的股东权益比率较低,过度依靠债务融资,对于债权人缺乏有效可靠的保障,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5.3案例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指标分析

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财务杠杆系数等于1,代表企业获得少量的财务杠杆利益,也承担着少量的财务杠杆风险。在上述两大指标下,若企业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那么该企业就能够具有偿债的保证和具有获取财务利益的可能。根据第二章重要盈利指标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该样本企业的盈利能力,见表3。

根据表3的企业盈利指标数据的显示表现常州天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全国30%-50%的平均水平,总资产报酬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都比较低,ROA明显低于同期Rd。

根据表3中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负债率数据,可以得出下图1,直观地看出两者的变动关系。

通过图1可以得出常州天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线性关系,随着在产负债率的增加或者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呈现降低或者增加的趋势。

通过图2直观反映了常州天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总资产回报率与资产负债率也呈现负相关关系,随着资产负债率的降低或者增加,总资产报酬率呈现增加或者降低的趋势。

6结论

本文首先通过介绍债务融资杠杆效应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来引出本文的研究主题债务融资的杠杆效应分析。其次通过相关概念界定更加详细地阐述了债务融资的概念、特点、类型结构以及它的作用,方便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融资结构中的债务融资方式;由于涉及杠杆效应,为此本文也介绍了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的定义、主要计算公式、两者各自的杠杆系数,企业使用债务融资的筹资方式,在规定的到期日期需要偿还债务,因此本文也介绍了相关的财务指标概念即企业的偿债、盈利能力来更好地分析债务融资的杠杆效应。然后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发现目前我国企业债务融资有着令人堪忧的现状,通过我国各类行业债务融资相关财务数据的分析得出我国一部分企业债务融资比例偏小甚至不进行债务融资,一部分企业却过度使用债务融资使得企业财务杠杆效应存在着不合理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本文各自针对两大潜在的问题给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最后本文通过具体实际的案例企业相关财务指标的分析,给出了该案例企业财务状况的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虽然财务风险不可避免,但是本文运用具体案例企业的数据证实了财务风险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这就需要企业从客观上认识自身的财务指标,通过运用科学的公式调控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在自身合理的资本规模内就可以达到财务利益最大化,增加公司财务收益,最小程度地降低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邵函.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效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

[2]沈航.企业财务杠杆应用探讨[J].现代商业财会研究2014,(21).

[3]张爱玲.浅谈财务杠杆的利益与风险[J].现代商业,2011,(07).

[4]邹宗荣.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研究[J].现代商业,2010.

[5]袁卫秋.债务融资与企业价值[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

[6]赵晓东.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3,(23).

[7]刘丽莎.企业债务融资下财务杠杆效应对企业的双重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

[8]李家豪,潘洪霖.财务杠杆效应对企业债务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09).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第4篇

关键词:Z评分模型;信用风险;跨行业比较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Z评分模型的我国农业与化工制造业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比较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24日

一、研究目的

随着现代社会信用交易的扩大,信用风险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金融机构乃至整个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上市公司作为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和间接融资的有效保障,其面临的信用风险不仅影响着市场投资者的判断,更影响着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政策。因此,利用各种定性、定量手段考察企业信用风险,并以此为依据对银行结构性贷款风险进行防范和预警是非常必要的。

二、研究背景

2002年,向德伟用Z模型把沪深两地证券市场共80家企业作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经营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2004~2009年,先后有学者分区域对我国中部和新疆上市公司经营风险进行分析;2005~2015年,不少学者分行业对我国畜牧业、林业、房地产业、机械制造业等上市公司进行研究;还有一些学者按照二级市场的分类,分别对我国A股市场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高新技术类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研究。但至今为止,尚没有对农牧饲渔和化工制造业的定量研究,也没有跨行业的信用风险比较分析。事实上,由于农业、尤其是现代农业与工业制造业的融合程度日益加大,且都是利用现有资源生产出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两者都具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因此对农业和化工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比较研究是可行的。

三、模型介绍

Z评分模型由美国经济金融学家Edward Altman在1968年提出,随后广泛应用于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爱尔兰、日本和荷兰的财务预警系统。该模型以多变量的统计方法为基础,在经过大量的实证考察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计算出一组反映公司财务危机程度的财务比率,然后根据这些比率对财务危机警示作用的大小给予不同的权重,最后进行加权计算得到一个公司的综合风险分,即z值,将其与临界值对比就可知公司财务健康状况和面临信用风险的严重程度。

其中:X1=流动资本/总资产,该指标反映了公司的流动性和资产规模;X2=留存收益/总资产,该指标反映了公司的累积获利能力;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该指标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取得盈利的指标,它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资产利用率;X4=总市值/总负债,这一指标反映了股东提供的资本与债权人提供的资本的相对比例关系,也反映了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股东资本的保障程度,它衡量的是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X5=销售收入/总资产,该指标衡量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增加营业收入的能力,反映了企业资产周转率。

Z评分模型从企业的流动性、资产规模、获利能力、债务结构、资产利用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Altman通过对Z评分模型的研究分析得出Z值与公司财务恶化、进而产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成反比。即Z值越小,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行就越大;Z值越大,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小。

根据Altman的研究结论,当Z

四、样本选取和数据分析

本文首先选取沪深两市A股农业上市公司共61家、化工制造业上市公司共152家,分别考察截至2016年上半年末农业和化工制造业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情况;其次,从61家农业类上市公司、152家化工制造业上市公司中选取总资产规模大致相当的各20家公司共计40个样本进行跨行业比较。

考虑到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存在非流通股的情况,因此在计算X4时还加入了非流通股的净资产情况。上市公司销售收入数据一般没有披露,因此在计算X5时用主营业务收入代替销售收入。具体调整如下:

X1=(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

X2=(公积金+未分配利润)/总资产

X3=(利润总额+财务费用)/总资产

X4=(每股市值×流通股股数+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股数)/总负债

X5=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

以上数据来源于沪深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和东方财富终端。根据Z评分模型公式,计算结果如下:

(一)农业、化工制造业上市公司Z值分布。从表1、表2可以看出,农业上市公司共61家,其中ST类公司1家,面临破产风险的5家,处于灰色区域的11家,财务状况良好的45家。化工制造业上市公司共152家,其中ST类公司7家,面临破产风险的26家,处于灰色区域的14家,财务状况较好的有112家。(表1、表2、图1、图2)

(二)农业、化工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Z值比较。在农业类中,总资产分布在20亿~40亿元之间的上市公司比较密集,在化工制造类中,总资产分布在20亿~30亿元之间的上市公司比较密集,因而按照升序方式选取总资产在19.4亿~39亿元的农业上市公司和总资产在20.1亿~32亿元的化工制造业上市公司各20家作为样本。(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在两行业总资产相近的各20家上市公司中,处于破产区的数量都是2家,但明显两家化工制造业企业的Z值较小,说明其财务状况恶化程度较高。处于灰色区的化工制造业上市公司只有1家,而灰色区域的农业上市公司有3家,说明这些农业类上市公司虽不至于马上面临破产风险,但抵御风险能力差,在受到不确定因素影响时财务状况仍然堪忧。

五、研究结论

近年来,尽管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国家“三农”政策,对涉农贷款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农业企业缺少有效担保抵押物,加上受自然灾害因素影响较大,要获得贷款仍然比较困难。2016年,根据银行中期报告的数据,四大国有银行对化工制造业的贷款占比远高于对农业的贷款占比。事实上,通过本文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从财务危机引发信用风险的角度,农业处于破产区的上市公司比例远低于化工制造业,这一点与农业ST类公司较少而化工制造业ST类公司数量较多的事实是一致的,说明总体来说,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恶化的风险远小于化工制造业企业。但处于灰色地带的农业企业比例是化工制造业企业的近两倍,说明相当一部分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无法应对因为政策环境发生变化或者企业内部经营不善可能带来的失信风险。与化工企业相比,这些处在灰色区域的农业企业更需要产业补贴和政策扶持。

主要参考文献:

[1]Altman,Edward I,Robert G.Haldeman,and Paul Narayanan,“ZETA Analysis:A new model to identify bankruptcy risk of corporations”.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1977.

[2]叶蜀君.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信用管理.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3]陈宁.基于Z模型的财务困境预测应用――以亚太周边市场及中国A股市场为例.金融经济(理论版),2009.9.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第5篇

1.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研究起步较早,关于企业并购研究的广度及深度均处于领先地位。

F Modiglian,Merton H Miller(1958)提出,在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体系中,首次将不确定性引入该体系,企业的市值与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折现之后的资本化价值一致,尽管未能解决折现率的合理确定问题,但是可以确定折现率与风险程度的大小成比例。

Philip.H.Mirvis(2010)提出,就宏观战略而言,并购该项业务与并购企业自身的不匹配会导致企业并购的失败,在并购过程中对财务风险的关注程度不够,全然依赖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未制定适当的并购计划,包括定价、融资等,也会导致企业并购的失败。

1.2国内研究现状

与国外研究现状比,我国学者的研究仍然有些落后。

沙亮(2008)提出,要想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重点要提高获取目标企业的信息质量,运用定价模型及多种价值评估方法进行合理评估、科学定价。

罗春华,李曦华(2011)提出,通过采用多种增长模型计算的市值与上市公司实际市值比较分析发现,采用二阶段自由现金流量模型计算,最能对目标企业进行较为准确的市价估值。

徐黎明(2014)提出,企业并购中的定价风险需要通过提高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水平及采用适当方法,全面评估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的防范措施加以控制。

2 企业并购的动因

企业并购的动因可以通过协同效应理论进行分析。并购中的协同效应在这里指的是两家公司合并后的经营效益超过他们独立运作时所希望取得的效益之和的部分,通俗地讲,协同效应就是指1+1>2的效应。

并购的协同效应主要是由于并购双方并购前管理方面或运营模式方面都有不足之处,并购后双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因此导致并购后的企业管理效率提高,运营模式也得到了改善,使得公司整体的价值得到提升,形成协同效应。但是协同效应还受很多因素是影响,比如:宏观因素、行业因素、企业因素、交易因素等,协同效应并不是总能产生,甚至有时候会带来负协同,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成本,?@主要取决于双方的整合情况和企业在所属行业处于什么样的经济规模水平。

3 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广汇汽车在2015年12月12日通过全资控制的子公司香港广汇提出自愿性附条件现金部分收购要约,收购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宝信汽车不超过75%股份。基于这个背景下,我分析了此次收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3.1防范定价风险的对策

定价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收购方与目标公司的信息不对称,在并购前期充分获取目标企业的信息有助于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本次收购定价采用了市场法,定价虽比较合理,但由于股市情况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广汇汽车可以运用多种评估方法,并寻求第三方的帮助,对目标公司的进行价值评估,以此降低定价风险。

3.2防范融资风险的对策

首先,广汇汽车虽采用了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相结合的方法,但是外部融资只选用了向银行借款的方式,融资结构比较单一,应运用多种融资方法分散风险;其次要考虑融资资本成本,选出资本成本最合理的融资组合方案,债务融资对企业未来偿债造成很大的压力,但是股权融资又会稀释股东的股权,造成股东的不满,因此确定合理的融资结构对于防范融资风险非常重要。

3.3防范支付风险的对策

本次收购广汇汽车选取的支付方式为单一的现金支付,由于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容易造成支付风险。采用不同的时间及方式进行支付会给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了降低由于支付方式及支付时间选择带来的风险,企业应综合考虑企业实际财务状况,合理确定现金支付的最高承受额度,选取多种不同的支付方式,包括现金支付,股票支付,杠杆支付,及这三种支付的各种组合支付等,以保证有效降低收购支付风险。

3.4防范整合风险的对策

整合风险是企业收购过程中面临的最后一项风险,战略整合需要广汇汽车详细了解双方的战略,取长补短,确定一个有效的能够提高公司价值的企业战略;对于人员整合,在对管理层进行合理安排的同时,也要注意注入新鲜血液,外聘一些管理人员;文化整合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两个公司要进行充分的沟通,相互渗透包容,以取得整合的成功。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第6篇

【关键词】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考察与分析

一、中国独立第三方理财市场现状考察与分析

所谓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是指独立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之外,能独立为家庭或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的中介机构。与传统模式下的金融理财服务机构相比,独立第三方理财机构目前在国内提供的服务模式大致有四种:专业理财规划建议与咨询服务、会员制理财服务、金融资产配置服务以及委托理财服务。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不仅仅局限在为投资者提供某个特定的金融理财市场、特定金融机构以及特定金融理财产品上的服务,而是根据理财需求者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资产状况以及理财目标等,为他们量身定制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方案:如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养老计划、税收筹划、财产分配规划等服务。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通货膨胀居高不下而且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在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管制的条件下,中国家庭储蓄存款和现金资产进入了一个负利率的时代,出于追求风险与收益最优组合的家庭,金融资产组合调整或金融资产替代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这也正是近年来银行、信托等金融理财市场兴起与快速发展的微观经济基础。面对着一个快速发展的、风险与收益各异的理财市场、金融机构和理财产品,普通的中国家庭尚不具备金融资产选择的能力,或者说金融资产组合调整的交易费用太高,由此衍生出了对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的市场需求。

(一)中国独立第三方理财市场的主要特点

1.金融资产高净值人群大幅增长。据招商银行和贝恩管理顾问公司联合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10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达到62万亿人民币,比2009年增长19%。2010年,中国的高净值人群达到了约50万人的规模,比2009年增22%;高净值人群持有的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

综合各项宏观因素对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的影响,《报告》预测,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全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将达到约7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中国高净值人群将达到59万人左右,同比增长16%;高净值人群持有的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到约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中国高净值人群的快速增长,为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2.金融资产组合的需求日益明显。在过去5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快速发展中,独立第三方理财机构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理财产品,出现了某些理财产品混业化经营的趋势。如,诺亚财富与PE机构、好买基金网与阳光私募机构合作发行理财产品等。但是,在中国主流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监管模式下,此类的理财产品混业经营模式依然处在市场发展的初期,尚不能完全满足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为投资者进行金融资产组合调整的需求。

3.私人财富管理出现个性化趋势。历史上看,2008年之前,中国理财市场基本上属于金融理财产品供给引导型的市场结构,各类理财产品均处于供不应求的时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随着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的大规模发行,中国的理财产品日益丰富,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选择偏好直接影响着各类理财市场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高净值人群大规模的金融资产组合(数万亿人民币规模)调整深刻影响着金融资源配置的方向和效率,单一金融机构和单一理财产品再也无法满足投资者对金融资产选择的需求,高净值人群的需求引领市场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明显,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已经进入了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的新时代。

(二)中国独立第三方理财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1.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缺乏法律依据。目前中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尽管各单一金融行业内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指导理财服务业务开展,但在涉及跨市场的金融产品交易中,并没有明确的针对性法律、法规指引。一方面造成对开展第三方理财业务的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约束,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另一方面参与理财市场各方的利益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不利于调动独立第三方理财业务参与者的积极性和整个理财市场的规范发展。

2.主流金融机构的强势地位压缩了独立第三方理财机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目前看来,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主流金融机构的金融市场主导地位短期内无法改变,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因起步较晚,相对弱小,无论是从网络覆盖面(基本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少数经济发达城市)、客户基础,还是从品牌知名度上看,尤其是在中国目前的信用环境和主流文化背景下,独立第三方理财机构和有着政府信用隐性担保的主流金融机构相比,尚不具备同台公平竞争的条件,依附于主流金融机构、拾遗补缺可能会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面临的尴尬境地。

3.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的匮乏,可能是目前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面临的主要困难。金融理财业务的复杂性以及个性化特征,不仅要求理财师具有较强的金融理论专业知识、具有对国内外金融市场以及理财产品投资标的市场进行趋势性判断的能力,而且还要求能够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资产状况、理财目标等因素,为投资者规划金融资产组合或进行金融资产组合调整。鉴于中国金融专业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以及长期金融分业经营环境下从业人员形成的思维惯性与从业经验,国内理财领域的多数所谓理财专家,充其量也仅具备单个领域的所谓投资经验,距复合型金融理财专业人才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二、独立第三方理财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

(一)美国独立第三方理财市场的发展模式考察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美国金融市场上销售的所有金融产品中,独立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市场份额接近60%(澳大利亚、香港分别为50%和30%,中国大陆地区不足1%)。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在美国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从发展的模式考察,主要有以下两种:

1.金融机构内生的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20世纪70年代,一方面,美国通货膨胀高企、税收高、税制复杂、投资市场低迷,除了房地产,其他投资领域的回报率均差强人意;而另一方面,政府的养老金体系,即社保体系也面临运营困难。面对市场的变化,很多金融机构首先在内部建立了个人理财业务部门,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个人理财业务部门在大机构内部并不能健康生存下去。因此,众多商业银行在设立了个人理财业务部门一段时间之后,又相继将其作为非核心业务部门进行了裁撤。然而,市场对理财服务的需求依然存在,同时那些曾在金融机构个人理财部门工作的人员也积累了相当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和客户关系。在此情形下,许多前金融机构个人理财业务部门的高管们便另起炉灶,建立起美国第一批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

2.以保险经纪人为主外生的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最初,这些保险经纪人在向客户推销证券、保险等金融产品时,附带提供一些理财顾问服务。久而久之,其中一些人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客户资源,于是不再推销特定的金融理财产品,而是专门提供独立的理财顾问服务,成为了美国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的主流。目前为止,美国约有上万家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公司或事务所,满足着投资者日益多元化、专业化的理财服务需求。

(二)美国独立第三方理财市场监管模式考察

从监管角度来看,目前美国并没有专门针对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作为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国家之一,美国对整个金融行业有着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实际上构成了美国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开展业务的法律基础。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包括次贷危机在内的历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基本上都是起源于美国,而在每次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和国会都会相应地通过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和法律,以保证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以2008年次贷危机为例,美国在危机后启动了二战后最大规模的金融体系改革。美国政府在的《金融监管改革白皮书》中宣称,要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不受不当金融行为的损害。为了重建对金融市场的信心,需要对消费者金融服务和投资市场进行严格协调与监管。具体而言,就是强化针对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金融产品及服务的监管,促进这些产品和服务更加透明、公平、合理。同时,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的行业标准,促进公平竞争。这些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从源头上对金融产品的供给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保证了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提供的金融理财产品具有安全性。

三、中国独立第三方理财市场的发展路径选择

随着我国理财市场的逐步发展,市场细分也将更加明显,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只有打造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这种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强大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研发能力以及广泛的市场销售网络。研究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投资者需求的分析、对金融理财产品的研究以及对资本市场走势的研判;而销售网络则决定着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的生存与盈利能力。同时,完善相关政策、法律和人才环境等,为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1.进一步完善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的政策环境。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等基础制度建设,保障理财市场参与者各方的合法权益,为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完善信用制度的建设。一方面推进信用制度的立法工作,建立专门的信用协调机构,建立统一开放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另一方面积极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加强信用执法,协调部门间行动,实行对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治,解决失信成本过低问题,建立失信惩治机制。

3.培养高素质理财人员。通过规范从业人员资格,设定从业人员准入门槛,提高独立第三方理财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加强对第三方理财规划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诚信体系,健全第三方理财规划师认证体系等,以提高独立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的社会公信力。

参考文献:

[1]招商银行和贝恩管理顾问公司联合《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R].北京,2011,4,20.

[2]翟立宏,孙从海,李勇.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机制与投资选择[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2.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第7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5%以上,工业生产总值占全部工业生产总值60%以上,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一环,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但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并不乐观,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小、资本和技术力量薄弱,加上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的影响,使其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没有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还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第一,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资本主要为内源型融资,资本额少,而且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大问题;第二,财务管理能力不强,内部控制薄弱,企业经营者一般都是企业拥有者,专权不受约束,不重视财务管理。

二、中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不明确是目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病。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时刻面临着生存压力,中小企业的工作重点,都放在具体的生产、销售环节。企业领导者普遍不够重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甚至把财务管理看成是简单记账工具,只交给一个会计负责,对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风险控制等内容熟视无睹。财务管理的某些方面不能够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财务管理在企业运行中更大的作用在于对企业运行状况的控制和对各个环节的监督。如果一直忽视财务管理,在企业遇到资金困难、严重亏损或者经营出现风险时,就会因为没有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来应对,直接危及企业的生存。中小企业更应该把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不仅对资金进行有效控制,还要实时监控企业的运行和做好对可能的风险的应对准备。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财务管理制度是财务工作的准则,中小企业由于不够重视财务管理,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很不完善,没有具体的操作规范,这不仅仅影响到财务管理本身功能的发挥,也会使企业管理出现漏洞,出现会计舞弊、违规操作等现象,直接危害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也有相当部分的企业有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不按规定记账,凡事唯领导吩咐是从,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客观性,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积极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三)资金短缺

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绝大部分资金都是来自于自有资本和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额度小,而且很多企业的银行贷款也由于自身实力原因存在很大的障碍。资金的短缺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合理转型,客观上也延缓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总的来说,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主要是由自身问题造成。

(四)管理模式过时

伴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模式都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用最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武装自己,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革新却显得尤为困难。究其原因:第一,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拥有者同时也是经营者,这种情况给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私营中小企业还普遍存在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这些人又不具有对财务管理全面的认识,对于财务管理的模式、方法缺乏应有的了解,不能很好地完成财务管理工作,反而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另外,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更令财务管理状况雪上加霜。第二,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不足,管理思想落后。管理者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核心,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这两方面的现状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三、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调研,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

中小企业在进行具体的财务管理操作之前,应该首先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制定前,应该针对企业的客观状况做好充分的调研,目的是使财务管理的目标更有针对性,针对各个企业不同状况,有不同的侧重,真正做到财务管理为企业管理服务、为企业运行和发展服务。从根本上说,财务目标应当和企业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要能够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可能的风险有正确的评估和控制。一般情况下,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目标,中小企业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具体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和确定上,不能引经据典,夸夸而谈,必须要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和发展要求来制定,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目标导向、约束和评价的功能,现实上对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转变观念,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要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除了有明确、合理的管理目标以外,还要以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为圭臬。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制度措施,使财务人员的财务工作有章可循,避免财务管理的随意性,不给财务舞弊以机会。企业领导者应当重视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明确一个完整的财务制度体系可以帮助企业规范各项财务操作,减少人为因素使管理出现问题,加强企业对各项资产特别是重要资产的管理和控制,降低企业的风险。财务制度应当具体可行,可以实行岗位分工和轮换制,例如会计和出纳,尽量不能让一个人担任。岗位轮换按时间进行,接任者应当对当前账目进行核查,加强监督。具体造作过程中,勇于突破“家庭式”、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敢于接受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并致力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加以实施。重视人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适时引进高级人才,努力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现端倪。人才对企业的影响是深远而重大的,有高级人才的加入,会给企业带来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在合理的财务制度下,财务管理手段的提高能够对财务管理工作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目前,ERP软件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中小企业应当在合适的发展阶段,根据自身现实需求和发展需要引进先进财务管理手段,不能好高骛远,要始终明确,财务管理是为企业发展服务,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负担或者羁绊。

(三)巧妙运作,扩大资金来源

中小企业因为自身条件的原因,在资本市场上很难有大的作为,银行贷款也面临不少困难,所以融资来源主要在合法的民间融资和信托业务。民间融资的资金来源有利于发挥地缘优势,缓解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从目前中国的企业融资结构看,中小企业中资本金普遍不足,银行贷款困难,资本市场难有作为,某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因为股本融资渠道缺乏而受到许多限制,不仅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也不利于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和业务扩展。如果有适当的股权融资私募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分流到民间融资市场并进行股权融资、或者是股权与债券的混合融资,就能提高其整个社会的股权融资的比例,改善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使中小企业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投入到关键的部门,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待股权融资的比率提高之后,才有可能继续通过贷款、以及债券融资等债务融资形式对中小企业进行金融支持,从而到达一个企业发展和融资的良性循环。丰富融资渠道信托、融资租赁的业务范围很广,市场成熟,运作规范,也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的路径之一。但目前,信托、融资租赁产品主要是针对特定对象开发,倾向于有风险承受能力的高端客户,现阶段还只适合中小企业中实力较雄厚的企业。依托民间资本和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内部监管逐步健全,企业自身实力有了质的飞跃,信托、租赁公司防范风险的能力增强了,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运作,扩大发展资金的来源。

(四)重视财务管理人才培养

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人才问题。财务管理方面亦不例外,优秀的人才基本上被有实力、有背景的国企、外企挖走,本土的中小企业对人才需求应该更加倾向于内部培养。中小企业要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开展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内部学习、在职学位、岗上培训等多种途径,使财务管理人员对工作性质和部门在企业中的作用有新的认识、财务管理技能有较快提高。待企业发展的一定阶段,更要大胆、积极引进职业经理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改善经营管理队伍素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下,中国金融市场、产品市场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财务管理在许多方面都增添了新内容,如风险管理、税金管理、保险管理等。一般的会计人员都这些工作很难胜任。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国际化也给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中小企业促进法》指出:“国家鼓励有关机构、大专院校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及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人员,提高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和技术水平。”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当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条件展开,但一定要高度重视,企业发展壮大后,伴随企业成长的、能够跟上企业发展潮流,拥有国际视野的老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总结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一环,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本文针对现阶段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从应当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扩大资金来源、重视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改进和发展提出了建议,相信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永宁.现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规范与优化研究[J].会计之友.2006(8)

[2]张文祥.《如何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J].《经济师》.2007(5)

[3]张瑞杰.对中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与经济.2006(19)

[4]李惠萍.论中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现代化.2007(7)

[5]汪汉英.《浅谈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1)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第8篇

一、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沪深A股2010年-2011年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149家上市公司(截止2011年末)中剔除9家经营不善的ST公司以及两家引起Z3值异常变化的000656金科股份和600094大名城(2010年的Z3值分别为479.2701、-244.8120),以其余138家公司为代表样本进行研究。本文样本数据均来源于样本公司公开发表的财务报表,通过东方财富网收集样本公司相关财务数据,使用Excel办公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模型建立 Z值模型是一种经典的多变量财务预警模型,

由金融经济学家Altman在1968年创立,用以衡量公开上市交易的制造业公司的财务状况。将加权计算的Z值与临界值对比就可以了解企业财务危机的严重程度。在对公司5年内破产的可能性进行诊断和预测时,其准确率高达70%—90%。由于该模型的研究对象仅限于上市公司,并且范围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因此在2000年7月,Altman对该模型进行了两次修正,最后分别形成了非上市公司财务危机Z2模型和非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Z3模型。这两种模型同样也通过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证明其在美国企业中的预测准确率非常高。从2007年开始,史富莲(2007)、郦大海(2010)等多位学者先后运用Z3值模型对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进行过实证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证明了它的合理性。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亦采用Z3值模型。Altman的Z3值模型判别函数如下:Z3=6.65X1+3.26X2+6.72X3+1.05X4

其中:X1=营运资本/总资产。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X2=留存收益/总资产。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财务费用。X4=股东权益/总负债。股东权益=流通股票期末市价+未流通股票账面价值。该模型主要将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分析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当Z3≤1.23时,代表企业具有很高的破产概率;当Z3≥2.9时,说明企业处于安全状态,破产的可能性很小,可以不予考虑;当1.23

二、实证检验分析

(一)Z3值统计 计算得出样本公司2010年至2011年的Z3值如表1所示。

(二)Z3值各区间分布 为了更好地分析样本公司所面对的财务风险,本文按照Z3的两个临界值,对138家公司的Z3值进行了区间统计,包括Z3值各区间的公司数量及其所占比重,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2011年,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较2010年略有恶化(Z3 2010均值=3.1633,Z3 2011均值=3.1120),这主要表现在Z3≥2.9(企业处于安全状态)的公司数量有所减少,而其他两个(处于不稳定或危险)区间相应地略有增加。但不难发现,恶化的程度远低于人们的预期,这与房地产调控周期较短有关。随着调控周期的拉长,加之整个行业高负债率和高库存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12年,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程度会更加严重,Z3≥2.9的公司会大幅减少,而Z3≤1.23的公司会有较明显的增加。由于业绩的两极分化,重组并购势在必行。表3列举了连续两年Z3值均小于1.23的公司的X和Z3值。笔者将12家公司的5个变量与行业的均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这些公司的5个变量都明显小于平均值,其中X1(营运资产/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这两个变量的值明显偏低,意味其持续获利的能力较低,且未来面临资金周转不灵和短期的偿债危机。这12家公司无疑是财务破产的高危企业,应引起相关企业和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及风险防范加强建议

(一)从“求发展”到“求生存”,以价换量,加速资金回笼 据权威机构统计,2011年,81家上市房企合计库存市值高达9641亿元,同比涨幅达41.6%,相比同样面临调控及市场危机的2008年同期,库存值上涨了180%。面对如此窘境,房地产企业必须转变开发和经营思路,从以往的“求发展”到现在的“求生存”。应该抛弃对调控政策松动的预期和幻想,“降价、打折,去库存”理应成为未来两年的主基调,以价换量,加速资金回笼,换取“求生存”的现金流,避免资金链断裂给企业带来的巨大风险。

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前周期,对住宅的刚性需求是客观存在的。申银万国的数据表明,2012年因结婚和拆迁产生的刚性需求为6.5亿平,占预测住宅销量的69%。有专家预计,如果未来投资需求基本稳定,每年的刚需占比将维持在70%左右。因此,对于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而言,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关键是,在这一轮调控之后,谁能“生存”下来。

(二)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和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加强,标志着房地产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也可以说,房地产业过度低风险的盈利机会正在发生变化。为了应对这一变化,房地产企业第一,应该强化风险意识。摒弃以往“拿地”即赚钱的思维模式,在战略上提升对财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第二,要建立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在地价和房价快速上涨的盈利模式下,房企在资金运作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没有真正从风险管理的高度上去分析成本。而如今不仅要对单一项目进行财务预算与核算,而且要对整个企业各个项目和部门进行系统的成本控制管理,有效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第三,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建立短期的财务预警系统,同时建立现金流量监测体系,以确保资金合理、安全地运转,将财务风险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三)合理调整融资方式与结构,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为了挤压房地产泡沫,近两年虽然开发贷款没有全面叫停,但实际上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银行已经在大规模压缩开发贷款,致使房企的资金链日趋紧张。东方证券分析师杨国华曾以2011年6月作为分析起始点,预测到2012年6月,扣除招保万金后的115家上市房企整体的资金缺口合计约1329亿,基本相当于2011年6月时的现金总量,而这一缺口比2008年6月时还大。另一个不利的信息是,据Wind资讯对9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统计,2011年合计利息净支出已达64.87亿元,较调整后上年同期的47.15亿元锐增了38%。有19家上市房企利息支出增幅超过100%。面对贷款难和借贷成本激增的双重压力,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要做好两个转变,一是从过去习惯于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转向市场的直接融资,包括信托、PE、委托贷款等各种债券和股权的形式。二是从过去习惯于短期的债权融资转向股权融资,积极吸引民间资本,与投资者一起分享投资的收益,也一起分担风险,增强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郦大海:《基于Z3值模型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财会通讯(中)》2010年第8期。

[2]严碧红、马广奇:《基于Z-Score值模型的我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实证分析》,《财务与金融》2011年第5期。

[3]朱大鸣:《刺激刚性需求政策是改变调控的突破口》,《国际财经时报》2012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