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15 17:16:36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1篇

关键词: 父亲 父亲缺位 家庭教育

我国的家庭教育历来被看做是母亲的职责,然而,随着两性在经济基础和事实上的平等,以及人们对家庭教育中角色分配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必不可少。

一、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现状

“父亲缺位”是学术界对于这一现象的概括表达。所谓“父亲缺位”,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很少参与子女教育,甚至孩子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参与子女教育的状况。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父爱缺位”表现在父亲对子女的时间投入上很少,他们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赚钱养家中,尽管这是一种变相的对子女教育的补偿,但仍然代替不了与孩子们的亲密接触与陪伴。

二、父亲缺位的原因

一方面,传统思想观念导致父亲角色错位。传统思想观念认为,男人是“一家之主”,是应该供养家庭的人,这就使得父亲的事业心越来越强,而家庭教育的责任感越来越弱,“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妻子或者双方的父母,以追求事业为“借口”,错失很多教育子女的良机。

另一方面,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某些不当引导有关系。儿童与母亲有较强的依恋关系,他们大多数时候是从母亲那里获得食物、亲密感和安全感的。如果在家中妻子不理解丈夫的辛苦,在孩子面前无休止地抱怨丈夫不顾家、不一起进行子女教育,则会在孩子们心中塑造一个负面的父亲的形象,使得父亲更难以融入家庭教育。

三、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角色的重要性

记得有位心理学家说过: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父亲由于工作的外向性和社会性,自身具有更多自信、坚强、果断、独立的品格,会为子女教育带来同母亲不同的方式和效果。具体来说,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有如下重要性。

1.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性别角色。模仿是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基本途径。对于男孩来说,父亲是一个适当的行为模范,他们能够通过父亲理解人类行为的男性立场,模仿自己的父亲,从而学会处理挫折、紧张和焦虑。而对于女孩来说,通过与父亲的接触和交流,学会正确地与异往,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和羞怯感,并且意识到自己作为不同于男性的独特的性别角色特征,形成并强化女性意识。

2.促进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和独立性的培养。在孩子的日常活动中,母亲一般是看护者,不时地提醒孩子“别摔着”、“小心点”,这使得孩子没有机会单独探索,久而久之,孩子们容易形成依赖他人的性格特征。而父亲则会给予孩子更多的惊喜,和孩子玩得更“疯”,放手让孩子自主地探索世界,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此外,由于男性的性格特征表现为勇敢、坚强,若孩子经常与父亲交往,则在人际交往的时候会更开放和融洽,赋予冒险精神和进取精神。

四、对“父亲缺位”现象的对策建议

针对现今“父亲缺位“现象及研究表明的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笔者尝试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首先,据了解,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瑞典和挪威的《父亲法》,从法律方面明确规定父亲的责任和义务。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约束,这不仅仅是一种法律的规定,更能从法律的设置看出国外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决心。

其次,开设一些针对父亲的“父亲课堂”。在国内,针对母亲的“妈妈课堂”或者“育婴课堂”已经逐渐形成规模。然而,笔者还没有听说“父亲课堂”的出现,这一方面说明,广大的父亲们并没有专门学习父教知识的愿望,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对父教事业不够重视。

再次,妻子在家庭中应该协调好父子或父女之间的平衡。妻子应该尽可能地理解丈夫,如果丈夫有时不能参与子女教育,作为妻子和母亲双重角色,应顾全大局,不要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发牢骚,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要经常创造一些机会,促进丈夫和孩子的亲子互动,让父亲与孩子增加接触和加深了解,发现乐趣,逐渐将丈夫纳入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妻子要尽力帮助丈夫树立起参与家庭教育的观念,经常讲一些子女的趣事,与丈夫一起看一些温情的家庭剧,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丈夫的育儿观念。

最后,父亲要积极转变自己的观念,投入时间和精力关注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抛弃过去陈旧的观念,不再认为家庭教育是女人的事,而是认识到自己可以给子女更多的东西,并且可以在同子女的感情联系中得到许许多多心理上的满足,在亲子良性互动间寻找快乐。

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父亲投身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弥补“父爱缺位”带来的性格、情感方面的缺憾。很喜欢鲁迅先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的一句话:“父亲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与大家共悟、共勉。

参考文献:

[1]赵连伟.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失现象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夏小林.父亲参与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

[3]康康.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角色投入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魅力中国,2010(06).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2篇

〔论文关键词〕留守儿童;亲子伦理;家庭教育;调适对策 

 

 一、引言 

家庭是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而家庭伦理是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即亲子关系是一种由父母的姻缘关系派生出来的血缘关系,是农村家庭关系的轴心之一。为生命生产而结成的抚养和赡养关系是亲子关系的核心部分,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伦理道德规范都是围绕着抚养、赡养而产生和确立起来的。所以,我们社会主义家庭伦理对亲子关系的道德要求就是:教养子女,孝敬老人。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大规模地、持续地、跨地区地向大中城镇,特别是向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镇流动,形成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民工潮”现象。伴随这股“民工潮”,产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群体即“农民工”群体。有关统计表明, 目前全国流动人口已超过1.5 亿。 

 随着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使农村留守家庭规模变小,结构趋于不完整。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在,不远游”等传承千年的家庭伦理定律逐渐被打破,许多农村家庭亲子之间感情疏远,两代人之间的伦理冲突越来越频繁,造成了家庭伦理的缺失。特别是很多家庭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远离孩子,远离家庭生活,以至于不能保证给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对家庭伦理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我国现代广大的农村家庭中,大量中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他们无法尽到教育子女的义务。因此,分析农村留守家庭里的亲子关系,总结利弊得失,并提出相应的调适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的对策,不但有利于改善目前农村家庭亲子关系的状况,使家庭成员人格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家庭道德建设产生重大的作用。 

目前,社会各界的学者们对民工潮问题的研究己经深入到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各个专题的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侧重于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注重实证研究。鉴于此,本文试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分析民工潮对农村留守家庭中抚育阶段亲子关系的影响,并提出调适对策。 

 

二、农村留守家庭亲子伦理的现状 

 

民工潮带来一种新的社会现象——“386199”现象(“38”代表妇女,“61”代表儿童,“99”代表老年人),这种现象表现得日益突出。这组数字的意思是指以男性为主的中青年劳动力的外出使得农村中留守的家庭成员主要由妇女、孩子和老人构成,造成了留守妻子、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等诸多问题。而随着农村中劳动力、外流家庭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目前,留守儿童已成为了一个需要社会多方关注的群体。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等机构联合开展了“心系好儿童”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活动,并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目前,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外出务工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家长合计占了六成以上,其中,28.5%的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五年以上。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外出务工使留守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给孩子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营养结构的改善和身体素质的提高等。现在农村中的父母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认识到了当今社会只有有知识的人才有前途,所以,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解决子女的教育费用问题。毋庸置疑,经济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子女的教育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但是否这样就能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呢? 

美国社会学家w·古德曾指出,如果说“家庭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组成的一个社会单位,那么成年人与其子女有着亲子关系是形成家庭的一个条件。”亲子关系是家庭的核心,而其中的抚养、赡养关系又是亲子关系的核心部分,父母的抚养教育对子女早期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1.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亲子联系都被看作是一种由父母抚养孩子并塑造孩子行为的过程。一些实证研究也发现,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抚育阶段的亲子关系,主要是建立在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即家庭教育基础之上的。但是农村留守家庭的家庭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两代人之间思想价值观念存在差异,使得农村家庭亲子关系出现失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融于家庭生活中自然而然进行的终生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广泛性、情感性、反复性、终生性、深刻性、权威性、继承性、生活的融合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灵活多样性等多种特点,其优势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教育都难以替代的。然而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认为孩子只要能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父母最大的责任,“养而不教”是很多农村父母头脑中普遍存在的观点,他们当中很多人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 

农村留守家庭在孩子抚育阶段亲子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孩子与外出打工的父母接触的机会大为减少,生活技能、情感和道德等方面的家庭教育量减少,亲子教育缺失;家长与孩子分离的时间越长,亲子教育缺位现象越严重。 

二是家庭教育观念及方式不当。父母对孩子是否耐心教导,能否理解孩子,能否尊重孩子的人格,能否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关键所在。绝大多数农村家长因本身所接受的教育很有限,不知如何科学、有效地教育子女。而对于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家长来说,一年难得回来几天,要想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给予孩子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更是个难题。他们中的大部分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其身不正、溺爱或专制等问题。另外,两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客观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抚育阶段的亲子关系,再加上时空上的距离,更使留守孩子与父母因长期疏离而使彼此之间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的僵化。 

2.农村留守家庭子女的基本状况 

到目前为止,能够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还只是较少的一部分,更多的人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伴随着的就是留守儿童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的剧烈变化。那么,处于这种变化中的孩子,其生活、学习条件以及发展状况如何,在外打工的“游子”如何给予留守孩子必要的家庭教育等问题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目前留守儿童家庭主要有以下类型:(1)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与孩子一起留守的家庭;(2)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的家庭;(3)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与其他亲属在一起的家庭;(4)父母双方均外出,孩子单独留守的家庭。 

大量研究表明,不完整的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负面影响,家庭对儿童言传身教的影响作用的不同程度的丧失,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极为不利。农村中占主流的隔代教养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盲区: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对孩子进行监护和施教时,通常是但求物质生活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而亲友照管下的留守子女,监护人更多是给予孩子学业成绩和物质之类的浅层关怀,很难做到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的深层关心。无人照管的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除在金钱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外,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和关注往往是鞭长莫及。他们年幼缺乏家庭管护,自我保护能力差,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 

 三、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不良的原因 

 

1.与父母的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 

早在2003年,林宏在《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中发现:1~2个周末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经常与父母沟通的留守孩子同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孩子相比,厌学的人数较少,学业成绩差的比例较低。这说明,留守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与跟父母的相处时间和沟通次数有很大的联系。有人将农村中留守子女称为“父母双在的特殊形式的孤儿”,他们的家庭是残缺的,这种残缺导致了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疏远。 

2.空巢家庭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影响,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未成年人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而父母双方都在外地务工的儿童亲子关系、亲子教育完全缺失,长期的分离焦虑状态使儿童对关怀的渴求得不到满足,缺乏感情交流,内心易产生失落、孤独等,这些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排解,易使儿童处于长期的紧张、不确定感状态之中,这必然会导致儿童众多行为问题的出现。 

 3.隔代家庭教育的问题,导致亲子关系的错位 

因父亲外出打工而生活在由母亲一人抚养形成的“单身家庭”,和由祖父母抚养而形成的“隔代家庭”(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后其父辈与其子辈所组成的“祖孙”家庭)中的“留守孩子”,家庭教育的主体缺失,或由父母变成了其他的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亲戚。造成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感情抚慰和亲密关爱,从而对父母产生隔阂和生疏,导致亲子关系错位。 

 

 四、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家庭调适建议 

 

1.更新观念,调整期待 

没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情感更为神圣,父母的心是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马克思)和谐亲子沟通的情感性和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决定了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良的家庭教育对于改善留守家庭亲子之间逐渐疏远的关系尤其显得重要。针对许多打工父母忽视儿童家庭教育的情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要让外出打工父母明白家教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家教责任感,进而更新教育观念。尤其应重视父亲在农村家教中的作用和应尽的职责,孩子只有生活在父爱和母爱完整的家庭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并树起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 

其次,对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要进行普及性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留守学生出现的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问题,明确自己的监护任务和责任,改变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错误观念。当今农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将孩子抚养长大,能否成才全靠孩子自己,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另一部分家长则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认为自己在外面辛苦打工挣钱都是为了孩子,子女在各方面一定要争气。过低和过高的期望都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父母过高的期望会给儿童带来心理压力,易导致儿童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所以父母应从孩子的兴趣与能力出发,与孩子一起共同确定期望目标,虽然不在孩子身边,也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引导其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 

2.提高修养,以身作则 

哲学家巴斯卡指出: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他们倾向于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子女。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村父母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仅靠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舆论来建立和维持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因而在为数不多的亲子互动过程中常出现问题。在此,建议留守儿童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加强心理修养、文化修养及日常生活修养等。在家庭中,父母的行为模式会给亲子关系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父母身体力行。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就是父母给子女提出很多要求,自己却做不到。例如离家的父母在回家探望孩子的有限时间里,要求子女多学习,自己却坐在麻将桌前不愿起来;教育孩子要诚实,自己却常常撒谎。要使子女形成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就应起到示范作用,使子女将身在远方的父母看作是自己最信赖的人。 

3.讲究方法,注重实效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电话成为家长和留守孩子沟通的主要方式。虽然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每个星期和孩子联系一次,但留守儿童与家长沟通不足的现象仍然很突出。接近五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每个月才和孩子联系一次,二十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每年才联系一次,百分之一左右的家长与孩子没有联系。 

调适亲子关系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因此,在外打工的家长要记得经常和孩子交流,可定时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聊天、写信等方式与孩子进行联络,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所传递的浓浓亲情。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可以是用于了解子女的情况而事先设计好的,也可以是用于情感的交流而随机进行的;沟通时要注意鼓励子女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其形成对父母的信任感,鼓励他们当有困难时及时地求助于父母;要允许孩子的消极情绪的发泄,使孩子尽快地调整好心理状态;同时要重视他们的愿望并适当满足,给孩子以情感抚慰;尊重孩子的人格,家长在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时宜进行正面教育,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讲道理,循循善诱;孩子有了出色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奖励。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3篇

【关键词】父亲参与子女教养 父亲缺位

一、父亲参与子女教养研究的产生

父亲参与子女教养是家庭亲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亲职教育的研究普遍侧重于母亲职能,即母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父亲的角色更多地被看做是生命繁衍的一个必要条件,其对于子女教养的作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975年Lamb发表《 父亲:孩子发展中被遗忘的贡献者 》一文,大大激发了人们对父亲角色研究的兴趣,并开始有了相对系统的研究。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转向父亲,父职教育在亲职教育中的位置更加凸显,研究范围逐步扩大,不仅涉及父亲在家庭育儿、家计维持中的角色、父职教育对子女身心发展的作用、父亲缺位的消极影响,而且更进一步探讨影响父亲参与教养的影响因素、父亲参与教养对父亲自身成长的意义等。对父亲参与子女教养的研究方法也从过去单一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发展为观察、追踪、实验、个案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结合,研究结果也更加深入和系统。

父亲群体得到研究者的重视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以及个体背景。从历史背景来看,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在我国,随着工业化与都市化的进程,家庭模式由原来的三代同堂以父子轴为重心的大家庭转变为以夫妻轴为主的核心家庭结构。而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性别平等呼声的逐渐升起和女性就业人数的增多,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模式被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也就是说,当女性走出家庭,在职场上与丈夫一起承受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丈夫自然而然地被要求回归家庭,夫妻之间相互协调担负起各项家庭责任。从社会背景上来说,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和离婚率的不断攀升,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儿童数量逐渐增多,父教的缺失对于留守儿童个性、社会性、情绪、道德、认知等方面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日益明显。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不少父亲也日渐领悟到亲历孩子成长过程的必要性,不希望自己在子女教养过程中被边缘化,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子女的教养中。从个体背景上来说,父亲与母亲在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关注的事物、情感控制类型、接人待物方式、社交圈子等方面都不一样,父亲角色是母亲以及其他男性角色所无法替代的,孩子会从其特有的风格及男性力量中获益。

二、父亲参与子女教养的现状与影响

1.“父亲缺位”的现状与影响

父亲职能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父亲缺位”仍然是家庭教育中的普遍现象。“父亲缺位”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参与很少,甚至孩子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参与子女教育的状况。 [1]“父亲缺位”一方面表现在对子女教育的投入时间上,一些完整家庭或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与父亲的见面时间很少,甚至没时间见面。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孩子的具体教育过程中,有的父亲与孩子见面的时间虽多,但受家庭分工的影响,他们主要忙于事业,很少甚至根本不参与子女的教育。李霞曾对北京地区学前儿童的父亲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父亲与孩子的交往要少于母亲与孩子的交往。其中80%的父亲把没有时间与孩子交往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工作忙。有将近50%的父亲虽与孩子在一起,但并不参与子女的教育。[2] 陈丹对上海市12所幼儿园的27场有家长参与的幼儿园活动的观察发现,参与的家长主要是母亲及祖辈家长,父亲则参与较少。其中,家长助教活动18场,没有父亲参与,亲子外出活动5场,有10%左右的父亲参与,家长开放日活动4场,有15%左右的父亲参与。[3]

李文道等人的研究发现,父教缺失的孩子更容易违法犯罪,父教缺失影响孩子的性别化进程,危及孩子的同伴关系,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现情绪沮丧、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厌恶交友、急躁冲动、喜怒无常、感情冷漠、逃课、早恋、离家出走、偷盗、喜欢使用暴力等状况,即“父爱缺乏综合征”。[4]

2.父亲参与子女教养的作用

第一,父亲参与教养有利于子女认知、同伴交往、人格与道德、性别角色形成等方面的发展。有研究对比了完整家庭的孩子和早期父母离异并缺失父爱的孩子在智力测验中的成绩,结果发现完整家庭中的孩子在方块设计、迷津和算术测验上的得分、操作测验上的得分,以及在全量表智商分数上均显著高于父母离异且缺失父爱的孩子。这说明,早期父爱缺乏而导致的教育作用的减弱会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5] 父亲参与教养程度高的男孩子由于更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其人际关系更融洽,能更开放地活动,进取精神更强。[6] 主要是因为父亲在与孩子交往时,更注重“立规矩”,并更多是通过身体运动和游戏与孩子交流,这对孩子形成勇敢、自信、果断的人格特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 当控制了智商、社会经济地位、年龄、兄妹状况等因素之后,父亲缺失的儿童比父亲存在的儿童在教师评价中的道德方面的得分要低。[8] 父亲通过角色期待、抚养方式、游戏互动等影响儿童性别角色的认同、稳定性和恒常性,同时也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未来婚姻观和社会归属感等性别角色内容的发展。[9]

第二,父亲参与子女教养对父亲本人同样重要。首先,父亲在参与子女教养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了解自己,体验到为人父的喜悦,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更为自信,能更好地应对沮丧情绪。[10] 其次,父亲参与育儿会直接影响到他对家庭的贡献感,而这种贡献感又会直接影响夫妻关系的满意程度,并间接地影响自身心理的健康。[11] 育儿活动会使男性增加与其他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和女性亲属的联系,增进与老年父母之间的代际关系。[12]

三、父亲参与子女教养的影响因素

父亲能否参与到子女的教养过程中,除了受传统思想观念和家庭分工格局的影响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第一,父亲的工作压力。国内外的研究均发现,工作压力较大的父亲会忽视、懈怠自己的育儿职责。[13] [14] 第二,婚姻满意度及配偶的支持。Cummings等人指出,与不和谐的婚姻相比,和谐的婚姻会让母亲和父亲更可能有相似的、共享的和互补的家庭角色,因此父亲更可能参与教养,婚姻的恶化会使父亲参与变得更消极和更不敏感。[15] 第三,父亲的个人特征和角色认同。Volling和Belsky的研究发现,自尊水平更高、更关心他人感受的父亲,与其他父亲相比,会与孩子有更积极的互动。[16] 一个父亲对父亲角色越认同,他就越有可能投入到育儿活动中,并且当其他角色要求与父亲角色相冲突时也会优先考虑其父亲角色。[17] 第四,孩子的气质类型。Sirignano和Lachman的研究发现,如果孩子的气质类型属于困难型,男性在向父亲身份过渡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效能感和控制感的下降,而如果孩子的气质类型属于容易型,则父亲能体验到控制感的上升。[18]

四、研究展望

父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让父亲更多地参与到儿童的教育中来,提高父亲的职能,是个十分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议题。进一步的研究可关注父亲参与教养内涵的界定,也就是说父亲要在哪些层面参与教养,是认知层面、情感层面,还是行为层面,亦或是多维度的整合,这是父职教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此外,如何从父亲参与教养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对父职教育进行考察,如何对参与效果进行评价,这些都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从以往的研究结果来看,在父亲生活的微观环境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父亲对子女教养的参与,如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孩子的性别以及孩子的气质等因素很难人为地控制,但是母亲的工作状况、母亲的态度、婚姻关系等因素都是可控因素。而如何操纵和改变这些因素,促使父亲更加合理地参与到孩子教养中,是今后父职教育研究的一个视角。此外,与西方文化不同,在我国“421”式的家庭结构中,隔代抚养的状况十分普遍,在这种状态下父亲怎样参与到孩子的抚养中来,必然会有不同于西方文化下的特色现象,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450001)

参考文献:

[1]凌文辁,方俐洛.英汉心理学词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李霞.父亲角色在孩子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6).

[3]陈丹.幼儿园活动中的父亲参与不可或缺——基于性别心理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9).

[4][7]李文道,孙云晓,赵霞.父教缺失的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

[5]夏日新.爱心男人 袋鼠爸爸[J].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2005(1).

[6]郝建芳,王忠红.发挥父爱的魅力[J].现代家教,2002(11).

[8]杨丽珠,董光恒.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

[9]黄鸿,李雪平.父亲参与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及教育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2013(5).

[10]侯忠伟,刘晓霞,王立花.国外父亲参与教养研究综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2).

[11]尹靖水,朴志先,中岛和夫,等.城市父亲参与育儿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影响[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2,35(2).

[12]徐安琪,张亮.父职参与对男性自身成长的积极效应——上海的经验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9(3).

[13]Pleck J H.Father Involvement:Levels,Sources and Consequences[M]∥ Lamb M E.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New York: Wiley,1997.

[14]徐安琪,张亮.父职参与对孩子的效用:一个生态系统论的视角[J].青年研究,2008(9).

[15]Cummings E M,O'Reilly A W. Fathers in family context:Effects of marital quality on child adjustment[M]∥Lamb M E.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New York:Wiley,1997.

[16]Volling B L,Belsky J.Multiple determinants of father involvement during infancy in dual-earner and single earner families[J].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91(53).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4篇

【关键词】壮族儿童;入学准备;处境不利儿童;家庭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7/08-0075-06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表明,儿童在学前阶段的生活与学习经历,对其入学准备和后续的正式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与城市儿童相比,农村或处境不利家庭的儿童会面临更大的学业失败风险。我国近年的研究发现,农村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西部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显著低于东部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数概念、加减运算、空间、时间和模式的理解水平要低于非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广西壮族农村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明显低下,尤其是在早期读写、数学技能以及颜色认知方面与汉族城乡儿童的差距很大。因此,如何通过政策的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那些处境不利的儿童在认知技能、语言、社会性适应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已成为越来越多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研究发现,对处境不利的儿童来说,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可以显著改善他们的入学准备状况和学业成绩,但是机构教育并非唯一的重要影响因素。长期跟踪研究表明,家庭学习环境是预测儿童今后学习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因素的影响有时甚至比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和幼教机构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在家庭环境因素中,父母的职业、受教育水平、父母年龄、家长自身特长等方面对儿童入学准备具有显著影响。父母与儿童的互动,如主动给孩子讲解自然知识或科学常识,经常带孩子观看演出、体育比赛、电影等,父亲参与孩子的家庭教育等因素对儿童入学准备也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是,我们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儿童的家庭环境还知之甚少,更不清楚这种环境如何影响他们的发展和入学准备。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察广西壮族农村儿童的家庭环境状况及其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纽约总部与英国儿童互助基金会合作,自2008年起在6个国家(刚果、孟加拉国、埃塞俄比亚、塔吉克斯坦、也门、中国)开展了儿童互助(Child to Child)教育干预项目。其目的是在学前教育普及程度较低的地区运用让小学生帮助学前儿童的方法来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鉴于我国小学教育体制比较严格,在实施“儿童互助”方法时利用小学生这一资源可能难度较大,我们将“儿童互助”方法改成“家长支持儿童”方法(Parent to Child Approach)。

1 样本

样本儿童为广西某县4个乡镇18个村庄的409名壮族儿童(平均年龄M=77,标准差SD=3.63,年龄范围71-89个月)。其中男孩208人(平均年龄M=77.2,标准差SD=3.63),女孩198人(平均年龄M=77.2,标准差SD=3.64),其余3名儿童的年龄信息缺失。

与儿童的人数相对应。有409名家长回答了以访谈形式完成的家长问卷。在回答家长问卷的人中,母亲135人(33%),父亲90人(22%),祖父母143人(35%),其他亲戚37人(9%),其余4人与儿童的关系信息缺失。

2 工具

儿童测查工具根据美国研究院(ARI)儿童入学准备评价工具改编而成。该测查工具由五个部分组成:颜色认知、早期数学、早期读写、手眼协调和注意力持久性。测验工具经过中美专业人员多次修订,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家长问卷采用美国研究院开发的问卷,内容包括家庭基本信息、家庭学习环境、父母教育观念、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期望等信息。

3 数据分析

运用描述性统计显示了被试儿童的家庭生活状况,运用方差分析推论父母不同的受教育水平、父母是否在家、家庭收入、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在孩子入学准备成绩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家庭变量对儿童入学准备得分的影响。

三、结果与分析

1 家庭生活环境状况

(1)家庭人口

每个被试儿童家庭平均人口为5.47人(与儿童住在一起的家庭成员),每个家庭平均有2个孩子,93.6%的家庭务农。有5%的儿童进过附属在村小学的学前班。

(2)父母是否在家

父母是否在家的信息见表1。有约40%的母亲不在家,过半数的父亲不在家。父母均不在家的家庭占到35.6%。

(3)家庭收入

家庭收入情况见表2。对家庭收入进行准确的量化统计比较困难,本研究根据家庭的物质条件把被试儿童分成了三类:当地山区目前仍不供电的地区大多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因而也是经济发展更为落后的地区,把仍没有用上电的家庭归为低收入家庭;把家中有摩托车、洗衣机、电冰箱或手机任意一种物品的家庭归为中等收入家庭:把自家有汽车或空调的家庭归为高收入家庭。结果表明,低收入家庭的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这些家庭应该是该地区较贫困的家庭。

(4)父母受教育水平

父母受教育水平的信息见表3。结果表明,母亲受教育水平相当低,小学毕业或不识字两种情况加起来占了大多数(75%),中学毕业只占了20%左右。母亲的受教育水平总体上低于父亲。但也有近半数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只有小学毕业。

2 家庭变量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

(1)父亲受教育水平

不同受教育水平的父亲及其孩子的入学准备得分情况见表4。将被试儿童的父亲受教育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没上过学、小学水平和中学水平。父亲受教育水平不同,其儿童入学准备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比较检验表明,没有上过学和小学水平之间、没有上过学和中学水平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小学水平与中学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2)母亲受教育水平

不同受教育水平的母亲和他们孩子的入学准备得分关系情况见表5。将被试儿童母亲受教育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没上过学、小学水平和中学水平,母亲受教育水平不同,其儿童入学准备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比较检验表明,没有上过学和小学水平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小学水平和中学水平之间及没有上过学与中学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3)父母是否在家

父母是否在家与儿童入学准备得分关系情况见表6。将父母是否在家情况分为4个组:父母都

在家、父母均不在家、父亲一人在家和母亲一人在家。尽管父母亲均在家的儿童入学准备得分最高,父母均不在家的儿童入学准备得分最低,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四组样本在入学准备成绩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家庭收入

家庭收入与儿童入学准备得分关系情况见表7。结果表明,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家庭儿童在入学准备成绩上有显著性差异。事后比较检验表明。高收入家庭儿童得分高于中等收入家庭儿童得分,中等收入家庭儿童得分高于低收入家庭儿童得分,低收入与中等收入,中等收入与高收入家庭之间儿童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低收入与高收入家庭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5)父母对孩子未来的学业期望

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期望见表8。结果表明,尽管父母自己受教育水平很低,但他们对孩子未来的教育期望非常高。90%的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能接受本科或本科以上的教育。

将父母对孩子未来学业的期望分为中学及以下、大学本科、研究生及以上三个组,其孩子入学准备得分情况见表9。结果表明,尽管父母亲受教育水平越高,他们对孩子的学业期望也越高,但三个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 家庭变量对儿童入学准备影响的回归分析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考察家庭环境变量对儿童入学准备得分的预测能力,以入学准备得分作为因变量,以父亲受教育水平、母亲受教育水平、父母是否在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家庭收入、家庭学习环境、父母教育观念作为自变量,用逐步回归方法考察这些自变量的线性组合对因变量的预测能力,结果有3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即家庭学习环境、母亲受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表10列出了每个预测变量的影响力度数据。3个预测变量与入学得分的相关呈显著正向相关,3个预测变量与入学得分的偏相关也呈显著正向相关,根据这些相关分析,我们可以认为,3个预测变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儿童入学准备的得分。

四、讨论与结论

1 家庭生活环境状况

研究结果表明,有相当高比例的广西壮族农村儿童在家庭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方面都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据我们观察,他们的生活条件很差,所有的家庭都没有自来水,村庄里的卫生情况令人担忧。没有用上电的家庭占三分之一以上,这些家庭大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交通很不方便,信息闭塞。尽管中等收入的家庭占了四成多,但因为地处山区,又没有自来水,拥有摩托车、洗衣机或电冰箱的家庭并不多,所以属于这一类家庭的大多只是拥有了手机。从总体上看,广西壮族农民家庭生活条件大多比较艰苦,真正算得上富裕的家庭只占17%。有半数以上的儿童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中,因为有半数以上的父亲外出打工。其中有多于三分之一的儿童是留守儿童,这些儿童与其祖父母一起生活,但祖父母大多没有文化,他们充其量只能从生活上照顾一下儿童,而对他们的教育则无能为力。从父母亲受教育水平来看,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尤其低,大多数人只受过小学教育或不识字。本研究被试儿童所在的近20个村庄没有一所幼儿园,儿童根本没有机会进幼儿园。有极少数儿童进过附属在村小学的学前班,但这些学前班的教室内除了破旧的桌椅外没有任何其他物品,教育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事实上,我们的数据分析也表明,上过学前班和未上过学前班的儿童在入学准备得分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2 家庭变量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

在家庭变量中,父亲受教育水平对儿童入学准备得分的影响不太明显,没有上过学和小学水平之间没有差异比较好理解。但没有上过学和中学水平之间也没有差异就不太好解释了。唯一的解释是因为没有上过学的父亲的样本人数太少,统计分析难以显示出准确的差异。母亲受教育水平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在我们的意料之中。没有上过学与中学水平之间、小学水平和中学水平之间的差异都很显著。这一结果证实了已有的研究结果。

父母是否在家对儿童的入学准备得分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这一结果也许说明,广西壮族农村儿童的父母亲平时即使在家,他们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也不太关注。与孩子的互动较少。

不同收入家庭的儿童入学准备得分有差异,特别是低收入与高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入学准备的得分上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其他类似研究的结果一致。比较而言,收入较高家庭的孩子可能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如父母会买一些图书、玩具等,带孩子出去的机会也可能多一些,因而孩子有可能与外界有更多的接触。高收入家庭父母是否更多地关注孩子,是否会与孩子有更多的互动,本研究没有深入展开。

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期望较高,绝大多数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能接受大学或研究生教育。尽管家长的学业期望对儿童的入学准备得分有一定影响,但未能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尽管家长对儿童有这样的期望,但他们可能并没有把期望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或没有意识到该采取哪些行动来帮助儿童,以实现这样的期望。

3 家庭变量对儿童入学准备影响的回归分析

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家庭学习环境、母亲受教育水平以及家庭收入三个预测变量本身以及线性组合与因变量儿童入学准备得分有显著相关。本研究中的家庭学习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家长平时是否花时间与儿童一起读书、玩游戏等;另一个方面是家里的图书、游戏材料的提供情况。父母一儿童互动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维果茨基指出,儿童与成人的互动给儿童的认知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条件。这种互动有助于儿童对更为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内化。父母一儿童互动经验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种重要发展机制。本研究中的家庭学习环境变量对儿童的入学准备得分影响最大。这一结果与现有的其他研究结果一致。长期跟踪研究表明,家庭学习环境和母亲受教育水平是预测儿童10岁时数学成绩的最重要的预测因子。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许多父母即使在家,平时与儿童的互动也较少,这也在相当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儿童的入学准备得分偏低。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5篇

2010年快乐男声成都赛区的参赛者刘著引起大众关注,其怪异的女性声音和打扮引发了强烈争议,一时间“伪娘”很火。“这是孩子在成长中父爱缺失的表现。”社会学者、教育专家将其定义为“父爱饥渴”症。①2010年父亲节前,有一项针对青少年的调查: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教育责任?调查中46.9%的人选择了母亲,28.7%的人表示“父母均担”,11.4%的人选择其他,仅有13.0%的人表示是父亲。北京妇联的一项调查,目前家庭负责孩子教育的,母亲占70.2%,父亲仅占20%。②“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显示,中国的高中生选择倾诉烦恼的对象时,父亲甚至比不上网友。③不禁令人感叹,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缺位现象如此严重。

“父亲缺位”, 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参与很少甚至没有的状况。“父亲缺位”主要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的父亲与孩子见面的时间虽多,但由于“男主外、女主内”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或父亲为养家挣钱或为事业奋斗等传统观念的影响,父亲很少或根本不参与子女教育。父教缺位主要包括三种情况:正常家庭的父教缺位、单亲家庭的父教缺位、留守儿童家庭的父教缺位。如果说后两种缺位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正常家庭的孩子有父亲,但父亲的教育功能几乎处于缺失状态就不得不引起思考。

什么原因导致了父教缺位呢?调查显示,“生活压力大,男性忙于赚钱养家”排在第一位,69.2%的人选择此项;其次是“男性的职业压力更大,无暇他顾”(50.9%);40.1%的人认为是观念问题;31.8%的人认为是整个社会不重视男性教育。④“孩子的成长是不能等待的,父教缺失会让孩子一辈子都缺钙。”(孙云晓)

二、父教缺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父教缺位对儿童的成长具有极深远的影响。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中说:“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境界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秩序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等等。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可见,父亲参与子女教育的重要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父亲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

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是指儿童形成与生理性别相同的社会期望的性别认识和性别行为的过程,包括男女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发展心理学认为,父亲在儿童性别角色的认同中起着关键作用⑤。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将父亲视为保护者、教育者和自己未来理想化的形象,使自己的行为越来越像父亲。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是通过同性别父母的榜样强化形成的。父亲为男孩提供了一种男性的基本行为模式,男孩通过对父亲的性别认同和模仿,发展出自己的性别角色行为。对女孩而言,父亲是她们生命中的第一个异性,她们从父亲身上获得有关异性品质的参照,她们对父亲的依赖性往往更强,并从父爱中获得安全感。认知观点则强调,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儿童通过处理大量的、与性别有关的信息,从而形成对性别角色的理解,父母只是信息的来源之一。

在父教缺位的情况下,母亲更多地承担着既是母亲又是父亲的角色,这就使得男孩对男性的性别认同弱化,“男孩女性化,过于阴柔,是父教缺位最直接的表现之一”。

(二)父亲的行为方式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出生那一刻起, 人就逐步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即人的社会化过程。家庭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儿童社会化中的重要他人,父母与儿童接触最早也最频繁,情感联系最紧密,他们往往通过亲子交往影响儿童,从而促进儿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心理学研究发现,除了母亲和婴儿会形成母婴依恋,父婴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可以形成依恋联结。父婴交往对婴儿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父亲是诱发婴儿积极情绪的重要来源,给婴儿极大的快乐和满足。随着孩子的成长,父亲逐渐成为儿童重要的游戏伙伴,父亲与儿童多进行运动的、肢体的游戏,在游戏中诱发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扩大儿童的社会活动范围,提高社会胜任能力。在感受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规则、纪律的约束⑥。3~4岁时更多与父亲进行肢体游戏且表现出积极情感的儿童具有更好的同伴接受性。⑦

(三)父亲缺失与儿童认知发展和学业成绩

男性的思维结构和女性存在一定差异。一般说来,男性的数理能力、识别方位的能力、分析问题的条理性较强,动手能力也较强,而且男性使用的语言更复杂。因此孩子从父亲那儿可以学到更丰富、广阔的知识,并通过操作、探索活动,使儿童逐步培养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刺激、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爱动脑的习惯和创造意识,这对孩子的认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揭示,不论父亲的收入和文化背景如何,他们在儿童的教育中都起着关键作用。当父亲参与儿童的学习时,儿童学得更多,在校表现更好,呈现更健康的行为。尽管父亲并不时时刻刻在家,但是这种积极参与会带来持续而积极的影响。⑧

父亲在孩子心中是力量、智慧的象征,给予孩子力量和安全感,影响孩子的性格和性别角色,影响着孩子的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因此,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具有母亲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三、弥补父教缺位的策略

加强父亲参与子女的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作出改变,首先是意识层面,全社会需要树立父教的观念;其次是实践层面,需要通过一些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来强化父教的实施,尽可能组织一些技能上的培训来加强父教,学校方面可以开展一些活动,鼓励父亲参与子女的学习。

(一)转变观念

1、提高父亲的角色意识

多年来,“父母参与”儿童的学习通常是指“母亲参与”,不论是中学、小学还是幼儿园,甚至是在家庭教育内部,母亲都被视为促进儿童学习和发展的主要责任人。这种理所当然的想法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父亲参与子女的教育。要从根本上扭转父亲缺位于家庭教育的现状,必须转变思想意识。父亲应从“男主外、女主内,孩子的事应女人管”的传统观念中摆脱出来,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家庭的供养者,更是孩子的教育者。认识自己的独特作用,与母亲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作为父亲应该转变观念,提高教育意识,改善教育方法,多抽些时间和孩子交流,关注、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母亲也应该意识到家庭是一个整体,父亲不是家庭教育的配角,他们也有照顾、教育子女的本能。母亲需要从过去大包大揽中解放出来,将照顾、教育孩子的责任适度“放权”给父亲,让父亲从“养家者”转变为“教育者”。

2、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父教

不得不承认社会竞争和压力的增大,迫使很多父亲在家的时间缩短,从而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教育孩子。基于此,我们要给孩子高质量的父教,一方面,父亲要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和传递父爱,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关注和爱;另一方面,父亲应该在家庭教育中保证一定时间,投入适当的精力,做一个称职的父亲。

(二)提供社会支持

1、国家政策支持

在父亲参与子女教育的意识还很淡薄的情况下,实行法律强制有一定积极意义。尤其在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父亲完全忙于生计,参与子女教育的时间极少甚至完全没有。

我国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它们把父亲的教养责任提到立法高度。1995年1月瑞典实施《父亲法》,规定父亲在婴儿出生后,必须请一个月的假,以便父亲能在家中帮助妻子照顾婴儿,若父亲不履行这一义务,他将不能享受政府给予的一个月的薪水津贴。挪威也通过《父亲法》,强调父亲必须请“一个月假”来照顾新生儿。目的是鼓励父亲在新生儿出生后,分担母亲照顾婴孩的责任。美国在1987年针对儿童的全国性会议中就特别强调父教的重要性,2006-2010年,美国政府计划每年分配1.5亿资金支持婚姻和父亲项目。日本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儿童发展与父亲的作用研究会,这个机构由日本财团法人家庭教育研究所中的有志者和一些年轻的研究员建成的。在其研究结果的基础上, 他们建议国家缩短父亲的工作时间。⑨我们应批判性地吸收他人的长处,保证父亲参与子女教育真正落实,提高我国下一代的整体教育水平。2、社区提供资源

对于那些想参与子女的教育却不知怎么参与的父亲,加强相应的技能指导和训练,提高父教能力。我国台湾地区廖永静教授创办“爸爸团体”,旨在提高父亲参与子女教育意识,改进教育方法。街道社区可以开办一些“亲子教育”的公益讲座,为父亲提供一些有效的教育经验,也可以利用社区中的学校、医院等资源,为父亲提供一定的咨询服务和父教课程辅导。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针对父亲和孩子或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亲子活动,为父亲提供机会,在互动中提高父亲参与教养的技能,培养父教的自信。

3、学校等教育机构鼓励父亲参与

我们的各级学校是比较重视家校沟通的,都会定期举办家长会。但参加家长会的大部分是母亲,或者祖辈,父亲出席家长会的比率相对较低。因此,学校等各级教育机构可以定期约谈父亲,和他们谈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让父亲多方面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学校的课程,学习如何更好地参与儿童的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亲子活动,鼓励父亲、甚至父母共同参与,营造一种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整体氛围。

因此,我们希望,在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帮助下,在正确的父教理念指引下,越来越多的父亲意识到父亲参与儿童的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更多地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积极主动提升父教能力,与母亲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教育作用,共同促进儿童更健康地成长,更完善地发展。

参考文献

①学者定义“伪娘”为父爱饥渴症 news.cn.yahoo.com/xinhua/article.html?id=94334 2010-06-18

②中国家庭呼唤“父教” cd.qq.com/a/20100620

/002397.htm2010年06月20日

③李文道,孙云晓,赵霞.父教缺失的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中国特殊教育,2009(10):73-77

④孙云晓.中国的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隐患.中国青年报,2009-4-7

⑤Hirame E F,Mann T,Cabrera N,et al.Diversity in care giving contexts.In: Lerner M R ed.Handbook of psychology,Vol.6,Developmental psychology.John Wiley&Sons,New York,2003:153

⑥Bussey K, Bandura A.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gender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i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999,106(4):676-713

⑦董光恒, 杨丽珠,邹萍.父母行为差异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10):52-55

⑧A Call to commitment:Fathers’Involvement in Children’s Learning.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June 2000.ed.gov/pubs/edpubs.html

⑨卢清,曾彬.对当前子女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的思考.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78-80

⑩李泽志,袁妮.论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31-32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6篇

    一、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亲子关系的涵义。

    亲子关系是法律保护下的血缘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是父母与亲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是青少年儿童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影响他们以后形成的层次的人际交往关系,更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亲子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家庭教育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教育,青少年期亲子关系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家庭其他关系及家庭的幸福及稳固程度,进而成为影响社会的安宁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教育能否顺利进行,依存于亲子关系处于何种状态。

    二、亲子关系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类型与现状

    (一)亲子关系的类型。

    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分类主要有五种,大部分主要是依据测量选取的量表来划分的。1996年“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通过因子分析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六类,即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干涉型,研究结果表明,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干涉型家庭教养方式对于青少年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民主型则对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某些方面可能有积极的影响。此外,郑希付将亲子关系分为六类,即养育型、财产拥有型、反向型、冲突型、泛爱型和亚平等型。调查研究表明,民主型的亲自关系是青少年良好的亲子关系。从教育理论说,它是符合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的。父母与子女民主平等的关系,有利于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民主型家庭的子女具有安全感、健康、外向,具有创造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交能力强等特点,这也与我们当代迅猛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一致的。

    (二)亲子关系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现状。

    在各种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人们思想的分化越来越表现出多极形式,道德判断正处于一个质的分化时期,少年儿童社会化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亲子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家庭结构变化,亲子互动发生改变。

    当前,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三口之家是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典型模式,与非独生子女的核心家庭和几代同堂的主干家庭相比,其具有最基本、最简单及无重复的特点。亲子互动成为孩子在家庭中与他人交往的唯一方式,加重了相互之间的心理依恋。一方面对孩子经济投入和精力投入过大,期望过高,家长与孩子交流大都首先关心的是学习方面的事情,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这很自然就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而实际上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是由于不良的亲子关系造成的。另一方面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得到了强化,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孩子正确的角色认识,使其难以接受父母的正面教育,也影响了亲子关系的和谐。

    2.传媒时代的到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亲子关系淡漠。

    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媒介以空前的速度大量进入家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电子媒介广泛地进入家庭,削弱了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亲子之间的关系。“中国独生子女人格状况与教育调查”表明,尽管有96.5%的孩子表示“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与父母谈话,而实际上亲子之间“经常谈话”的仅为50.8%;而且77.9%是就事论事地谈孩子的“学习”问题。难怪同一调查显示,认为“爸爸很理解我”和“妈妈很理解我”“非常符合”自己情况的仅为36.6%和48.2%,都没有超过半数。而在孩子谈到最烦恼的事情中,涉及父母与子女关系的高达32%。也就是说,在大多数家庭中亲子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

    3.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渴求亲子之间的平等交流。

    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儿童的自主意识增强。通过电子媒介,孩子迅速了解了社会的各类信息,扩大了知识面,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家长了解得更多,他们往往对家长们“老生常谈”的东西不感兴趣,以致产生抵触情绪。现代的少年儿童已经不再是封闭、保守的社会状态下顺从听话的孩子,他们通过耳闻目睹和各种媒介了解了许多社会现象,也了解了自身权益。在家庭中家长说了算的传统已经不被现代的孩子所接受,他们渴求与父辈之间的平等相处、平等交流。在从传统到现代的更替中,亲子关系的特点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心理上相互理解是当今亲子关系的主流。

    4.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对亲子关系提出更高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以个体尽可能充分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的一种现代化国民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重要的前提条件,父母的影响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而无法比拟的独特作用。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问题,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家庭教育要把教育子女学会做人摆在首位,并作为主线一以贯之。

    三、在青少年家庭教育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个机构,而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与方式。还有不少父母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和民主的方法教养子女,亲子间不能形成良好的关系,致使青少年的心理疾病和问题行为日益增多。因此,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是相当重要的。良好的亲子关系能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使父母与子女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尊敬和坦诚沟通的关系,有利于家庭教育的顺利开展。对比,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转变观念,平等相处。

    亲子关系是一种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向的静态关系。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血缘关系上形成的自然角色关系,另一种是在后天交往中形成的家庭社会角色关系。自然角色是天然形成的,不可改变的。但家庭社会角色则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的。父母与孩子各自扮演着不同角色,决定了各自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也规定了互相对待的态度。首先,由于亲子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这就决定了亲子关系的特殊性,在很多父母和孩子的眼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天经地义的,是不可改变的,使得许多人从不认真思考亲子关系有何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等问题。其次,父母是孩子的养育者,是长者,在一定时期内其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及各种能力远远超过孩子,在认知性的交往中占绝对的权威地位。所以很多父母在子女早期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是处于帮助、管理、指导等支配性的地位,再加之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不把孩子看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凡事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过分要求孩子,过分保护孩子。再者,有的家长不了解孩子在成长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对于父母交往的方式、内容等也有不同的需求,常年一贯地采用同一种教养态度和方式,不懂得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从而使得亲子之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疏离、不信任或畏惧,甚至矛盾冲突等。因此,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家务劳动、消费、隐私等方面,还是在交友、子女的学业、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等方面,家长都应当转变传统的家长制观念,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子女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和身份与子女相处,子女也应尊重和理解父母,建立一种良好的心理交往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二)加强沟通,增进理解。

    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加强亲子沟通与交流,促进亲子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在树立正确的亲子交往观念之后,家长和子女之间还必须有一定的沟通时间作保证。人们之间的密切程度是由人们之间的沟通的多少来决定的,要形成密切的关系,就必须用较多的时间沟通。父母不能以工作繁忙或孩子功课紧张,怕影响孩子学习等理由减少甚至不与孩子沟通交流。因为沟通交流是相互了解和理解的基础,而只有建立在理解信任基础上的亲子关系才可能是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之间的良好沟通,必须消除或尽量减少由于代际差异所带来的心理障碍,做到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在各种问题的看法、性格、兴趣爱好、心理需求等方面求同存异,相互主动协调代际关系。

    (三)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

    专家研究发现,子女情感上的忽视多半是由于父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或心理不健全。在家庭中亲子间的情绪往往是最难自控的。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紧张,充满成功的期盼和严重压力的父母往往把委屈和不满向孩子和亲人宣泄。处于更年期的父母的情绪常常不稳定,青少年具有思维的独立性,然而较片面,情绪处于疾风怒涛的状态,希望摆脱父母的管教,渴望独立,亲子矛盾冲突,处于“亲子关系危机期”。当孩子顶撞父母,或使父母失望、束手无策时,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或冷漠或粗暴,这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父母调控消极情绪的方法,一要更新自己陈旧的亲子观、儿童观和教育观,二要学习妥善管理自己情绪的一系列方法。

    (四)改变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现状,重视发挥父亲的教子作用。

    据了解,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现象。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角色观念的影响及现实社会竞争激烈,父亲感到工作、挣钱的重要与紧张,并对父亲教育子女的作用缺乏认识,将教育子女的事全推给母亲,或是以父亲应充当“严父”,即采取板着面孔教育子女的教育方式,无视孩子的人格,导致孩子疏远父亲,父亲由此失去了教育孩子的权利。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7篇

现实

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现象严重

小学生张浩,他的父亲是一名工程监理,常年在外,张浩的父亲说:“现在正是干事业的时候,我不能被家庭牵绊,一心想多接活多挣钱,能使孩子受好的教育,有好的未来。至于孩子,有他妈妈和老人照顾,如果不行,还可以请家教,上培训班,不一定要亲力亲为。”

初一学生李林的爸爸是公司职员,每天正常上下班,但是他说:“我虽然正常上下班,可闲暇时间要参加很多应酬活动,以增进人际关系。因此,孩子的事我很少过问,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空间,孩子也是如此,我不想过多干预,让他自由自在地成长更好。”

孟小洁的父母离婚后,她和妈妈在一起生活,爸爸每月来看她一两次。每次来都是给她送些吃喝穿戴类的物品,亲子交流很少。孟小洁的爸爸说:“我们都有新的家庭,交往起来,有诸多不方便。尽管我知道,孩子很无辜,也觉得很对不起孩子,但没有办法。”

原因

分工细化等诸多方面

丽丽的爸爸:传统观念一直影响着人们,男人大多数会认为自己应该承担家庭的经济负担,而孩子的教育应该归结于母亲。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职场打拼已经让人精疲力竭,哪有心思再关注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细节?各负其责,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了。

白帆的爸爸:我自己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不能长期与家人在一起,总不能因为孩子的教育就放弃工作,七十二行,类似于我们这样的,应该大有人在。不是我们不愿意参与孩子教育,是现实如此。而且,生活中,那些离异的、丧父的,比我们不是更不堪吗?

某小学关老师:很多家长,尤其是父亲,不是没有时间,他们宁愿把大把的时间用在电脑前,酒桌上,一些并不重要的聚会上,也不愿意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归根结底是没有把孩子教育摆到重要位置,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影响。

后果

父爱缺失遗患重重

白帆上五年级,他的父亲是电建工作者,常年在外,一天他回家哭着跟妈妈说,同学们都叫他“大姑娘”。白帆妈妈给老师打电话,说了情况,老师对她妈妈说:“白帆成绩很好,是个很乖的孩子,可是有点过头了,他特别爱干净,同学们谁碰脏了他的东西,他都会很生气。上体育课,一些剧烈活动他从不参加,现在的女孩子几乎都没有这么腼腆内向,长此下去,恐怕对孩子不利。”

小青是六年级的女孩,她的班主任张老师说:自从她父母离异后,小青一直跟母亲一起生活,由于父母的一些复杂原因,她几乎忘记了父亲是什么样子。小青很上进,既听话又懂事,学习成绩优异,老师同学都喜欢。可是自从上六年级后,她对我有着一种近乎病态的依赖。她眼神里流露出的依恋让我隐隐担忧,我知道孩子想在我身上寻觅父亲的影子,孩子正要走进青春期,这种感觉会很不利,现在我正在与她的家人沟通,以帮助孩子走出这种怪圈。

张利(小学老师):我们班里几个不认真完成作业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爱搞破坏的和特别内向懦弱的学生多半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这几个孩子多半是跟着母亲一起生活,虽然母亲能在生活上给予更细致的关爱,但父爱缺失对孩子的成长还是有很大影响。那种家庭关系特别和谐,注重家教的家庭的孩子,大部分各方面发展均衡,学习态度积极。而且,父亲重视家教的家庭的孩子会更优秀。

赵霞(心理咨询师):父爱缺失会带给孩子很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这些孩子的主要特点有:过分怕羞、情绪沮丧、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少言寡语、不爱集体、厌恶交友、急躁冲动、喜怒无常、害怕失败、感情冷漠,严重者还可能上学逃课、早恋、离家出走、偷盗、甚至喜好暴力等。因这样的孩子极度缺乏对自己的认可和接纳,缺乏成长的动力,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与成长。

专家

父亲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和未来成功的基础

张仲庆(著名家庭教育专家)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李文道(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副教授)

以上专家认为,作为父亲,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父亲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戏玩伴。父亲可以和孩子玩一些相对更兴奋、刺激、变化多样的游戏。父亲的幽默、粗犷和力量会给孩子的游戏生活带来无限乐趣。另外,男性活动范围大、内容多,可以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外部环境,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社会生活,进而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父爱有助于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一般来说,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热情、幽默、勇敢等个性特征,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父亲这个词意味着秩序,在父亲与孩子的接触中父亲将会于无形和有形中向孩子传授或渗透社会秩序、规范、准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实施人生观教育。

父爱有助于孩子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 。父亲参与教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行为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对男孩来说,父亲是男性的典范。对女孩来说,父亲是可以教给她们男性的生活方式以及男性与女性有什么不同等知识的人,这些影响主要反映在青春期如何与异往的问题上。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第8篇

【关键词】亲职教育;幼儿父母;养育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12-0050-05

“亲职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亦称家长教育或父母教育,《教育大辞典》将其定义为:对父母实施的教育。其目的是改变或提升父母的教育观念,使父母获得抚养、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技能。通俗地讲,亲职教育旨在帮助为人父母或即将为人父母者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知识以及正确的教养态度与方法,促使其成为一个称职的父母。亲职教育不同于家庭教育,是通过“做好父母”来达成“教好子女”的目的的,涉及的内容包括父母角色与职责的认定、夫妻在儿童教养方面的相处之道、亲子关系等。

一、某些先进国家或地区亲职教育的成功经验

西方国家的亲职教育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近年来更是出现了许多由政府组织建立的亲职教育机构或教育项目,他们通过整合国家亲职教育领域的学术资源,制定了科学有效的亲职教育方案,再通过国家立法以及行政组织加以大面积推广。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在幼儿父母的亲职教育方面也有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一)美国PAT国家中心项目、HIPPY计划和PET课程

美国对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作了明确规定,并且颁布了《家长法案》《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在美国,以家庭为基础的父母教育计划得到了充分重视,有47个州开办了“从出生到3岁”培训班,专门培养“父母辅导者”。各地社会团体与机构也热衷于开展幼儿父母的亲职教育。家庭服务协会分布于全国各地,提供诸如教育玩具选择等方面的指导服务,例如,工作人员会指导家长为儿童选择玩具并引导儿童玩玩具。这类协会还提供玩具借用服务,以解决家庭困难儿童缺少玩具以及儿童不珍惜玩具等问题。在美国的低收入社区,公办托儿所会提供收费低廉但质量较高的幼儿教育,这类公办托儿所录取儿童有一个强制条件,即母亲必须每天下午到托儿所接受再教育,以改善他们的家庭生活与教育气氛。

美国PAT(Parent As Teacher,让父母成为教师)国家中心是一个由政府建立的部级的父母专业化教育机构,为0~5岁儿童家庭提供服务,该机构认为,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所实施的早期教育十分重要,因此所有针对父母的教育方案、家庭支持课程、训练材料以及服务措施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该机构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工作者对所在社区内的家庭进行有计划的家访,在充分理解、尊重不同家庭不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为家庭提供服务,比如介绍社区内有关儿童营养卫生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服务项目或机构,举办各类讲座和培训,引导父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克服儿童的学业、心理和行为问题。美国PAT国家中心组织各方面的技术和资金资源,开发了形式多样的家长培训项目,是目前国际上著名的亲职教育机构之一。

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指导计划(Home Instruction Program for Preschool Youngsters,简称HIPPY),是一项以家庭为基础的亲职教育计划,它把父母培训送入家庭。参与该项目的父母每周会受到一次访问,每隔一周参加一次父母集会。HIPPY会在对幼儿进行全面综合的发育评估之后,根据其发育特点、性格特征、家庭保育情况,请专家制定针对性极强的发展方案,内容涵盖智力开发、儿童成长阶段标志性动作的出现、心理变化等,父母可以按照所提供的方法和措施去执行,从而实现儿童的潜能开发与个性发展。

父母效能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简称PET)课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高顿博士创办的父母培训课程,旨在改变父母的教养理念。课程一般每周安排3小时,共安排8周。PET课程根据培训对象分为单亲型、双亲型和父母/青少年型,各类型的教材有所不同。单亲型教材包括一个视频课程学习材料、一本成人学习手册、一盒录音带以及一本课程学习指导手册;双亲型教材除了上述四个材料,还多一本成人学习手册:双亲型和父母/青少年型教材则多一本青少年学习手册。家长可以单独或组团来学习PET课程,培训人员会在每一期的课程中重点讲解有关儿童发展和亲子关系的知识。实践证明,PET课程能够增进父母的移情能力,有效改善父母的沟通行为,但由于过分注重技巧,使得亲子互动变得有些技术化了。

(二)澳大利亚的家长充权项目

澳大利亚的家长充权项目(Parent EmpowermentProgram)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效能为宗旨,致力于为家长提供相关信息、教具以及相关的教育策略等。项目设计者充分认识到,现有的医疗保健和教育系统能给家长提供的支持太少,家长需要得到更加专业的组织提供的支持。本项目设计了著名的积极父母教养课程(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简称3P)及父母效能系统训练(Systematic Trainingfor Effective Parenting,简称STEP),以帮助家长有效地掌握管教子女的技巧。

具有行为主义取向的3P课程,主要是向父母传授行为改变的技巧,但强调父母应该在温暖、理解的气氛中使用行为改变技巧。3P课程是一个多层次的家庭干预系统,第一层次是通过媒体将科学教养知识传播到广大家庭之中,第二层次是针对有轻微行为问题孩子的父母进行培训。STEP培训多以团体方式进行,通常十个人为一组进行相关的学习活动或演练,这一训练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亲子冲突、减少子女的问题行为,在澳大利亚运用甚广。

(三)英国的“确保开端”计划

英国政府1997年推出的以家庭为切入口、以社区为依托、面向早期儿童及其父母的综合服务计划,称为“确保开端”计划(Sure Start Program)。英国政府投入巨资,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整合的一站式服务。孩子和家长只要去一个服务站点,就可以得到医疗保健、儿童保育、学前教育和家庭支持等一条龙的多项服务。该项目实行国家制定政策、地方管理,边实行、边研究、边整改的管理模式,社区、家长与项目工作人员平等合作。该项目建立了全日制或半日制的儿童保育点,招聘和培训专业人员,通过当地的儿童信息服务机构和国家家长信息服务中心为家长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他们在各站点设立家庭联络员,提供咨询和干预服务,例如,帮助父母制定健康饮食、儿童语言发展计划等。

如South Fenland地区的“确保开端计划”,主

要由家长志愿者与一些公益组织共同管理,其中家长志愿者在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监管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其主要活动包括参与制定图书阅读计划,引导家长在图书馆或家中与儿童一起阅读图书,在流动游戏学习中心与儿童开展一系列有趣活动,参与家长学习联合会活动,等等。

(四)我国台湾与香港地区的亲职教育

我国台湾地区受欧美教育思想的影响,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推行亲职教育,很多学者纷纷对亲职教育进行研究。陈选善早在1930年就在《教育与职业》杂志上发表了《美国父母教育概况》一文,对美国的父母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在实际操作层面,台湾地区的学者普遍认为,针对幼儿父母的亲职教育应该注重和谐教育氛围的创设,以期透过亲情交流促进亲子间的沟通和了解。台湾地区相关法规明确规定,托儿所以6岁以下幼儿为收托对象,并且要实施亲职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台湾积极推动亲职教育,举办各种亲职教育活动,比如母职干部讲习班、父母管教问题座谈会、妈妈教室、亲职教育演讲与座谈、选拔亲职教育模范等。

香港特区教育当局于2000年12月成立了家长教育督导委员会,为家长教育和家校协作探索更全面的政策和方案。他们为此设立了执行小组,设计了一系列的家长课程,以支援家长全面参与孩子的成长,促使家长能有心有力地担当好为人父母的角色。香港地区的家长教育课程形式多样,包括演讲、工作坊、成长小组、宿营、参观、展览等。他们认为,成功的家长教育包含以下要素:及早预防、成为称职的家长教育工作者、构建专业的支持团队及为家长提供充足的参与机会。香港地区的亲职教育不但为一般家庭提供服务,还顾及有特殊需要的家庭,如高龄家长家庭、失业家长家庭、刚来港定居家庭和单亲家庭等。

总体来看,这些先进国家或地区的亲职教育有着比较完备的体系,也有相应的政策为其推行作保障,这些都可为我国发展亲职教育提供借鉴。

二、我国的亲职教育现状

我国的亲职教育观念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礼记・大家》中提到,“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意思是说从来没有先学习如何教养子女然后嫁人的。在我国传统观念中,很多人认为做了父母就自然懂得如何教养孩子了。事实上这种认识并不科学。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鹤琴就在《怎样做父母》一文中指出,人们是要在做父母之前先学习抚养、教育子女的知识的,不要以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有做父母的资格了。

客观地讲,现阶段我国的亲职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相对发达地区的早教机构开始提供面向孩子和家长的双重教育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面向家长”的教育服务相对稀缺。白芸等人对广州市若干0~3岁早教机构在家长教育方面的工作进行的调查表明: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大多集中在亲子活动的内容上,很少涉及教养经验的交流;亲子活动中教师和家长都对“家长教育”的认识不足,早教机构管理者并没有充分重视对家长的教育:专业的0~3岁儿童教育师资匮乏,家长对自己在早教机构课程实施中的角色意识模糊:教师在专业学习的时候大多没有接受过以指导家长为内容的教育,在任职前也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系统培训;幼儿园教师缺乏开展亲职教育活动的知识与技能。以上种种,表明我们对亲职教育尚缺乏充分的、正确全面的认识,现有的亲职教育质量也存在种种问题。

我国现有的幼儿父母亲职教育的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大多是非系统、非专业的。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家长所掌握的家庭教育知识来自各类渠道的比重依次如下:电视(69.8%)、图书(58.7%)、同龄人聊天(46.7%)、报纸(42.5%)、长辈(38.5%)、讲座(20.5%)。电视作为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有着很强的局限性,比如收视行为的随机性可能导致家长得不到需要的知识,电视节目的营销目的可能导致所推广的教育知识并不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等。总体来看,幼儿园是幼儿父母接受再教育的最重要的途径,幼儿园通过办宣传栏、发放家园联系手册、设置家园信箱与家长交流,邀请家长来园交谈或前往家访,定期召开全园或班级家长会以及家长委员会会议等为幼儿父母提供了一定的教育服务,但是,这些活动的开展往往并不全面系统,缺乏计划性,因此往往成效甚微。

可喜的是,我国的一些早教机构正在为发展亲职教育而努力,比如广东惠州东方爱婴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心就与美国PAT国家中心签署协议,致力于在中国推行PAT计划。

三、关于我国幼儿父母亲职教育的思考

养育子女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历史、文化、阶级、种族等的影响。发展我国的幼儿父母亲职教育必然要根植于本土文化。当前,我们要呼吁整个社会改变现有观念,提高对幼儿父母亲职教育的认识。基于现状,我们认为,在我国开展亲职教育最需要厘清的问题是谁去参加、谁来组织、如何组织以及具体的教育内容。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各地教育部门可根据当地情况出台相应的幼儿父母亲职教育政策,以保证相关工作有章可循。

(一)鼓励幼儿父母积极参加亲职教育活动

开展幼儿父母亲职教育可以同时提高幼儿和父母的生活质量。幼儿父母通过参加亲职教育活动可以更好地协调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提高科学育儿水平,有效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亲职教育对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及家庭尤为重要,如果父母接受了亲职教育,更有可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早进行干预,从而增强有特殊需求儿童的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要鼓励广大家长积极参与亲职教育活动。我国多年来一直提倡“优生优育”,现在我们要加大“优育”的宣传力度,以提高幼儿父母的“优育”意识,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宣传的形式可以多样,例如制作亲职教育电视节目,邀请亲职教育专家与观众面对面讨论有关问题,接受观众电话咨询,在报纸、杂志上开辟专栏,介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征集家长面临的教育难题,并请专家解答,等等。

为了切实提高亲职教育的有效性,可以邀请面临相近或相似问题的家长参加同一个主题的活动,比如可以把家长分为同一小区的家长、已婚但没有生育的家长、同一问题儿童的家长等多个类型,组织者根据不同类型家长的不同需求提供适宜的亲职教育,活动的主题、材料和方式方法都可以有所区别。

(二)立足幼儿园和社区举办多样化的亲职教育活动

立足幼儿园和社区是我国开展幼儿父母亲职教育活动的两条有效途径。幼儿园和社区应担当起责任,制定全面而系统的计划,举办多样化的亲职教育活动,以提高幼儿父母的养育水平。活动可以动静结合,充分考虑家长的参与愿望。时间不宜过长,每次活动的时间可控制在两小时以内。举办活动的频率要适当。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社区举办亲职教育活动,都可以将活动尤其是那些操作性较强的技能演练活动等。录制成录音、录像或幻灯片等视听资料,以供家长反复学习使用。

1 幼儿园举办亲职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家园同乐活动引导家长,例如通过亲子运动会向家长讲解幼儿生理卫生保健的有关知识,通过家庭智力竞赛宣传幼儿学习与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通过亲子游戏大赛来培养和谐的亲子关系,帮助父母掌握亲子互动策略等。

“现场指导式”亲职教育值得推崇,它是指幼儿园教师运用现场指导方式,系统性、操作性、针对性地对年轻的父母进行有效教育。现场指导式亲职教育的活动方式比较多元,可以从行为入手,通过教师示范、家长模仿或操作,帮助家长掌握某些要领;可以从情感人手,让家长通过参与,体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而后将有关的教育理念或技能迁移到家庭教育中来;可以从认知入手,通过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讨论交流从而更新家长的教育思想和育儿观念。

有条件的幼儿园(例如幼师院校的附属幼儿园),可以开发园本亲职教育课程。幼儿园可以安排本园有经验的教师担当亲职教育活动的主讲教师,根据本园孩子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亲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幼儿园在组织不同类型的活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邀请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工作者参与并提供指导。

2 社区提供亲职教育服务

社区可以建立长期、固定的家庭交流互动场所或家长学习中心,开展有计划的讲座、研讨、咨询以及专业辅导活动。社区既可以提供整合式的亲职课程,也可以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幼儿父母培训课程,比如新婚夫妇培训班、孕妇培训班、祖父母培训班等。社区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家长提供各种资源、服务,为家长建立学习、交流网络。比如家长可以向社区借用玩具,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缺少玩具以及儿童不珍惜玩具等相关问题。社区与社区之间还可以设立联合研习中心,组织家长开展相互学习的系列活动,比如开设亲职教育活动室、讲习班、座谈会等,还可以印制社区亲职教育服务机构一览表,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

社区还可以通过宣传栏,宣传亲职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家长参与亲职教育的意识;还可以招聘和培训相关的专业人员,设立专职或兼职家庭联络员,为家长和幼儿提供咨询和干预服务,比如社区人员可以进行定期家访,帮助幼儿父母制订健康饮食、儿童体格发展、儿童语言发展等计划。

(三)亲职教育内容要丰富、重点要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