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安全教育评价

安全教育评价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12 16:01:40

安全教育评价

安全教育评价第1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安全评价;运动风险;指标体系;权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1—0063—07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并下发了一系列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延长学生活动时间的文件。但是,中小学体育的“缩水”情况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人们对学生健康与学习成绩的认识程度、社会环境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育师资队伍以及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问题等等。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体育风险事件时有发生。据教育部、公安部和卫生部等部门的初步统计,意外伤害事故已成为我国中小学生第一死亡原因,其中60%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在户外。因此,一些学校为了避免体育风险事件的发生,取消或禁止开展那些难度大、危险系数高以及身体活动比较剧烈的运动项目,甚至不开设体育课程。上述做法违背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通过调查了解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现状,明确学校体育风险类型,从而构建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为解决学校体育安全问题提供可操作性的评估、预防体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通过对黑龙江省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绥化、富锦、阿城等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学生家长、体育教师和学校主管体育领导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校体育运动安全影响因素,初步构建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全面了解此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查阅大量关于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文献,并对检索所得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1.2.2问卷调查法 此研究所采用的问卷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青少年运动风险评估与运动安全体系”课题组所制定的《学校体育安全现状调查问卷》,选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绥化市的18所中小学作为调查对象。小学生家长代替小学生答卷,中学生及家长均参与调查(见表1和表2)。

1.2.3访谈法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牡丹江等地区的部分学校体育负责人、教师和校医为访谈对象,了解黑龙江省部分地区中小学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体育安全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和EpiDate软件对统计获得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

1.2.5层次分析法将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因素的各项指标两两进行专家评估,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发放专家问卷36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所选专家均是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常年研究运动损伤和体育保健的学校体育专家。

2 结果与分析

2.1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风险因素分析

2.1.1学校在运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校体育安全制度建设问题。在调查的25所学校中,只有9所学校制定了《学校体育课安全标准》。因学校体育安全制度建设以及制度执行差导致学校体育运动风险出现率为19%,说明学校体育安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是学校体育运动风险评价的一个指标。

(2)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问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也是引发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调查中,有32.4%的人认为本校体育场地设施布置、场地器材数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质量及规格不符合要求是导致运动风险的原因(见表3),说明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质量、布置等是评价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的主要指标之一。

(3)学校体育中医务监督问题。本次调查发放了“校医版”和“学校常见损伤记录卡”两种与学校医务监督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校医务设施齐全,有着较为完善的医务监督制度。调查结果显示,有29%的人认为医务监督问题是导致运动风险的原因,说明医务监督是评价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的主要指标之一。

(4)学校在体育安全教育方面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有43.8%的人认为学校缺乏对教师、学生体育安全急救知识的培训是导致运动风险的原因;有33.3%的人认为学校缺乏对学生运动安全技能培训是导致运动风险的原因,说明黑龙江省学校在体育安全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存在严重问题,也说明学校体育运动风险教育是评价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的最主要指标之一。

2.1.2体育教师在运动安全教育与防护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有41.7%的人认为体育教师课前对场地器材和学生个人安全检查不严格是导致运动风险的原因;有35.2%的人认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安全问题的详细讲解与示范是导致运动风险的原因,说明体育教师因素是导致运动风险的最主要指标之一。

2.1.3学生自身特点对运动安全的影响通过学生因素对运动风险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差,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差,学生在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出现违纪行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冒险行为,学生不进行充分准备活动,学生隐瞒疾病运动风险的原因,学生不愿参加练习以及饮食问题是导致伤害发生的原因。学生因素中有3项导致运动风险出现率超过30%,有2项在10%以上(见表4)。该结果说明在评价学校体育运动风险时,学生因素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2.1.4家长对学生运动安全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家长对学生运动安全的影响因素,有17%的人认为家长担心安全问题,阻止孩子参加锻炼是导致运动风险的原因,有2%的人认为家长缺乏对孩子预防运动损伤技能的传授是导致运动风险的原因,说明家长因素也是评价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的一个指标。

2.2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评价指标的确定是建立客观、有效评估的基础,能否准确、科学地完成评价关键在于指标确立的合理性。此研究通过调查问卷、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初步确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把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定位为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学校安全评价、教师安全评价、学生安全评价和家长安全评价。各一级指标包含二级、三级指标。

2.2.1学校运动安全因素 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学校对教师、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排在前列,包括体育器材布置不合理,数量、质量及规格不符合要求位列第八位;医务监督不利位列第九位;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执行差位列第十位。

因此,学校层面的安全是评价学校体育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学校安全评价指标包括运动安全制度、运动环境、运动安全教育与检查、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学生人数和医务监督6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共包含18项三级指标(见表5)。

2.2.2体育教师运动安全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课前对场地器材和学生个人安全检查不严格位列全因素总排序第二位,体育教师因素是导致运动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师运动安全因素包含运动安全检查、运动安全教育、运动安全意识、运动安全能力4个二级指标(见表6)。二级指标共包含9项三级指标。

2.2.3学生运动安全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身体素质和组织纪律性等是运动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在评价学校体育运动风险时,学生因素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学生运动安全因素包括运动安全教育、运动安全意识与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3个二级指标(见表7)。二级指标共包含12项三级指标。

2.2.4学生家长运动安全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家长的运动支持、运动安全教育是影响学生运动安全的一个指标,包含运动安全教育1个二级指标和3个三级指标(见表8)。

2.3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说明

研究通过调查、访谈学校体育领导者、体育教师、学校体育专家、学校医务保健人员、管理专家,初步确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把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学校运动安全因素、体育教师运动安全因素、学生运动安全因素和家长运动安全因素4个指标;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42个。根据专家对各指标的重视程度,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终确定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3.1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说明

(1)根据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层。把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体系作为最高层,即总目标,设为A;中间层有两层,把学校运动安全因素、体育教师运动安全因素、学生运动安全因素、家长运动安全因素,四个一级指标作为准则层1,设为B;把运动安全教育与检查等14个二级指标作为准则层2,设为C。把针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运动安全知识培训等42个三级指标作为最底层,设为D。

(2)构造比较判断矩阵,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在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后,请专业人员对各层次中的准则、指标及最底层的各个方案两两比较其重要性,构建比较判断矩阵,再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w,然后将特征向量归一化(使各个分向量的和为1)后所得到的特征向量的各个分量就是该准则下各个元素的权重。

(3)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指标CI(Consistency Index),一般定义为:CI=λmaxn/n-1。此外,当元素很多的时候,判断矩阵的规模较大时,还需要引进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Random Index)。表9给出了1—10阶正互反矩阵在1 000次试验后得到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与其他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的方法相比,AHP法的最大优点在于通过一致性检验,保持专家逻辑思维上的一致性。CI与RI的比率称为一致性比率(CR,Consistency Ratio),即CR=CI/RI,当CR

(4)层次总排序。在求得单一准则下各指标的权重后,还要计算各个层次所有元素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称为层次总排序。层次总排序完成以后,也要作一致性检验,这也是从上到下逐层进行的。类似地,当CR

2.3.2

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配根据上述层次分析法的统计运算得出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见表10)。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学校层面因素、体育教师层面因素和学生层面因素,其次是家长层面因素。

(2)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学校体育运动安全因素、体育教师运动安全因素、学生运动安全因素和家长运动安全因素4项,二级指标包括学校体育运动安全制度、运动安全教育等14项,三级指标包括运动安全制度、体育教师对学生运动前安全检查等42项。

(3)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第一位的学校运动安全因素权重为0.4579;第二位的体育教师运动安全因素权重为0.3494;第三位的学生运动安全因素权重为0.1444;第四位的学生家长运动安全因素权重为0.0483。在此基础上,可以使用该体系对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安全进行科学评价。

(4)此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权重分布,尚未进行评价体系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检验工作,拟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取与此次研究调查对象相类似的学校进行可行性检验工作。

3.2建议

安全教育评价第2篇

关键词: 普通高校 国防教育效益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

一、引言

自1985年国家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等六部委下发《关于高等院校、高级中学进行军事训练试点问题的通知》(教体[1985]001号)文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颁布以来,各普通高校根据文件精神不同程度地在大学生中开展了国防教育活动。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为主要形式的高校国防教育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国防后备役队伍建设和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国防教育效益的特殊性,以及缺乏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很多高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国防教育在国家战略和人才培养中的战略意义和实际效益,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对开展国防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缺乏效益观念,实行“粗放式”教学,严重影响了国防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实现。在此背景下开展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效益评价体系研究,对于促进高校认清国防教育的战略意义,强化国防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国防教育效率和效果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国防教育效益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明确指出,国防教育是国家为增强公民的国防意识,提高公民的国防行为能力而进行的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国防建设和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以看出,国防教育是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它要解决的问题,既有国防建设的问题,又有公民素质教育的问题。从国防建设的角度来说,国防教育主要体现在全面提高公民的国防素质上,即通过教育在公民的心中筑起一道保家卫国的心理长城,而且要培养公民较强的国防行为能力,以更好地履行国防义务,从而达到巩固国防的目的;从育人的角度来讲,学校开展的国防教育对青年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青年学生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和毅力品德的培养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功效。所以高校国防教育效益是国防效益和育人效益的综合。高校国防教育效益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战略性

国防教育效益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涉及到国家和个人最高层面的利益问题。纵观世界发展,弹丸之地的瑞士之所以能屡次避开战争的侵扰,傲立世界强国之林,正是源于其国防体系和国防教育的收益。而屡遭战争浩劫、积贫积弱的国家都是因为其国防体系和国防教育的脆弱。所以,国防教育的效益是居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层面的收益。

(二)潜在性

一是国防教育直接效益在和平时期是不明显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当国家安全利益受到威胁时就会显现出来;二是高校国防教育效益并非独立显现的,而是体现在国防现代化建设和高等教育领域等各个部门效益之中,尤其是体现在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其间接效益价值甚至高于直接效益。

(三)长远性

一是体现在其培养的高素质国防人才在国防实践中是长期发挥作用的,而且产生的国防效益越来越大,呈现良性循环的态势。二是对人的影响是终身的。在国防教育中所获得的启示和形成的健全人格、良好素养能有效地推进他们的事业发展和走向成功,让他们终身收益。

(四)复合性

高校国防教育效益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既有物质领域的,又有精神领域的;既有显性的效益,又有潜在的效益;既有国防建设领域的,又有其它社会领域的;既有现行的,又有潜移默化、逐渐呈现的,体现出复合性的特点。

三、国防教育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效益评价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认识活动,需要评价者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综合相关要素和信息,对被评价者的行为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基于高校国防教育效益的战略性、潜在性、长远性和复合性特点,其评价过程也是十分复杂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专业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同时需要评价人员和评价对象的积极配合才能顺利实现。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评价指标设计过程中,除了秉承相关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等一般性原则外,还需紧密结合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效益的个性特征综合进行设计。

高校国防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生军训、军事理论教学和国防活动开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提高其国防行为能力,并能自觉履行国防义务。高校国防教育的育人效益和国防效益的实现分别体现在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树立、国防精神养成、国防知识掌握和自觉的国防活动开展方面。另外,高校在实施国防教育过程中,其自身组织队伍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高也是国防教育实施的结果,同时为国防教育提供条件和保障,同样反映出国防教育的效益。因此,评价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效益的要素主要在受教育者的国防观念、国防精神、国防知识、国防活动和实施主体的教育保障5个方面,它们构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

1.国防观念

国防观念是保卫国家安全、履行国防义务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所采取防务措施的思想观点的统称,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兴旺的重要精神因素。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在国防教育过程中形成并固化于头脑中的思想意识,真实全面地反映大学生国防观念的因素有大学生的国家安全观、国防形势观、国防义务观和国防建设观。国家安全观是对国家安全及国家安全相关问题的历史、现状、发展、规律、本质等的认知、评价和预期;国防形势观是对国家安全现状及其防务能力的判断和评价;国防义务观是对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职责认知;国防建设观是对国家国防体系建设和军队建设的理性认识。

2.国防精神

国防精神是公民对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观念、意志、精神状态及心理活动的综合。国防精神主要体现在爱国主义信念、国防奉献精神、革命纪律性和牺牲精神四个方面。大学生的国防奉献精神反映在大学生接受部队挑选、主动服兵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革命纪律性反映在大学生对三大条令的认同及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牺牲精神反映在国家国防安全受到威胁时大学生牺牲个人、保卫祖国的信念。

3.国防知识

国防知识是公民为了履行国防义务所应当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只有熟练掌握一定的国防知识,才能进一步强化国防观念,自觉履行国防义务,担负起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大学生国防知识体系主要反映在对现代军事知识、现代武器知识、现代防护知识和国家安全知识的认识和掌握上。

4.国防活动

国防活动是大学生在国防观念和国防精神指引下,自觉开展国防宣传、国防教育活动的总称。大学生自觉的国防活动的开展,反映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防精神状态,同时又是学校国防教育的进一步延伸,能提高国防教育效益。评价大学生国防活动效益的要素有国防活动体系建设、国防社团组织建设、国防教育活动开展、军事体育开展、军事选修课开设等。

5.教育保障

教育保障是高校为开展国防教育所提供的人力、财力和政策支持。国防教育保障是取得国防教育效益的必要条件,在当前高校办学资源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它又是国防教育效益的直接反映,因为理性的办学者只会把钱用在刀刃上,追求投资的效益。评价高校国防教育保障要素有学校军事课的定位、主讲教师数量及素质、教学课时与学分、军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等五个方面。

据此,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构成。具体评价指标体系见表一。

表一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效益综合评价指标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根据大学生国防观念、国防精神、国防知识、国防活动和学校教学保障方面建立起普通高校国防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后,面临的任务是把种类众多的特征指标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最终结论。

在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为定量指标,可通过统计数据获得;有些为定性指标,只能采用主观评价法获得,而且要求最终的结果能够量化,具备可比性。对于这样的评价问题,常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即用模糊(Fuzzy)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过程如下。

1.构建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单层综合评价模型

设U={u1,u2,…,un}为n种因素(评价指标)构成的集合,称为因素集;V={v1,v2,…,vm}为m种评价结果所构成的集合,称为评语集。一般的,各因素对事物的影响程度是不一致的,故因素的权重分配可视为U上的Fuzzy集,记为

A={a1,a2,…,an}∈F(U)

其中a=1,a表示第i种因素的权重。

另外,m种评价结果也并非都是绝对地肯定和否定,故综合的评语B也应看作为V上的Fuzzy集,记为

B={b1,b2,…,bm}∈F(V)

其中bj反映了第j种评价结果在评价总体V中所占的地位。

从U到V的一个模糊映射R的像(向量)R(ui)=(ri1,ri2,rim)叫做单因素评价,它是V上的模糊子集,其中rij(0≤rij≤1;i=1,2,…,n;j=1,2,…,m)表示从因素ui考虑该事物能被评为v的隶属度。将模糊映射R的全体像(向量)并列起来得一单因素评价矩阵R,称综合评价的变换矩阵。

R=r r … rr r … r…r r … r

这样,当权数分配和变换矩阵为已知时,应用模糊矩阵的复合运算即可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出模糊综合评价的初始模型:

B=A・R=(a,a,…,a)r r … rr r … r…r r … r=(b,b,…,b)

通过对因素集的划分,上述模型亦可扩展为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它就是将初始模型应用在多层因素上,每一层的评价结果又是上一层评价的输入,直到最上层为止。其具体方法这里不再介绍。

2.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是指一项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的确定方法一般有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两种。前者属于主观赋权法,能够反映决策者的偏好,适合于各指标间关联性较低的情况;后者属于客观赋权法,更加适合各评价指标间具有较强关联性的情况,能够减少评估权值的工作量。基于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效益评价所选择的指标特性,我们选择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步骤如下。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将评价指标层次化。我们将评价指标分为两个层次,确定了上下层次指标间的隶属关系。

(2)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目标层次结构建立后,对同一层次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其比较结果常以1―9标度法表示。各级标度的含义见表二。

表二1―9标度的含义

这样对于同一层次的n个指标,可得到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A={aij}。判断矩阵中的值应满足下列条件:

aij>0,aij= =,a=1。

(3)计算权重

①计算判断矩阵A的每一行元素的积M;M=a i=1,2,…,n。

②计算各行的M的n次方根值;= i=1,2,…,n。

③将方根向量(,,…,)T归一化,得排序权向量w=(w,w,…,w)T,归一化计算如下:

w=

即为所求的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4)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一般由一群专家(一般为10人)给出,其数据是否合理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其检验过程如下:

①计算一致性指标CI,CI=。式中,λmax为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λmax=。

②查同阶矩阵平均一致性指标RI(见表三),其值是根据大量随机构造的指定阶数的正互反判断矩阵求出的平均一致性指标)。

表三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③计算一致性比率CR,CR=CI/RI。当CR=0时,A具有完全一致性;当CR≤10%时,一般以为A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当CR≥10%时,A具有非满意一致性。一般以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说明权数分配合理,否则就必须调整判断矩阵,直到取得满意的一致性为止。

(三)指标度量和标准化

上面将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效益评价综合指标设计为5大类22个小类,这些指标有些是定性指标,有些是定量指标,这里要将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指标分别进行量化和标准化,以便于代入数学模型进行运算,以得出最终评判结果。

1.定性指标的量化

定性指标的量化一般是利用专家调研法进行模糊评定。根据G.A.Miller的研究表明,在对某指标属性的若干不同对象进行判别时,普通人所能正确区别的属性等级在5―9级之间,这里将我们将评语集分为五个等级,即V={v1,v2,v3,v4,v5}={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其赋值分分别为100、80、60、40、20。拟定因素评语集的评价标准略。

2.定量指标的标准化

对于一些能够准确度量的定量指标,这里需要依据其对国防教育正向影响关系选取合适的标准化方法。标准化从其本质上可分为直线型、折线型和曲线型三大类,其评价结果没有太明显的差距,故一般情况下采用最为简便的方法―直线型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y=20+×80

其中xiuj为样本高校i关于指标ui的度量值,yiuj为样本高校i关于指标ui的标准化值,minxui与maxxui分别是指标uj在所有样本高校中的最小和最大度量值。计算结果对照等级评价矩阵归入相应评价等级。

(四)综合评价结果量化并分析

根据前面评语集的赋值,得等级评价矩阵P=[100,80,60,40,20],则综合评价量值S=B・P。再根据S的大小,对照评语集赋值查出相应的等级评语,这个评语即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效益的最终评价结果。

四、结语

我们根据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效益的内涵,构建了国防教育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价指标的特点,将模糊数学方法引入评价过程,应用专家意见法评定指标评分和取值,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模糊向量单值法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量化,使得评价结果更趋客观和更具可比性,也使得国防教育效益评价更为方便快捷,更具可信度和指导性。

参考文献:

[1]张正明,章涵恺.浅谈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J].三江学院学报,2009.(12):13-17.

[2]白华,张骞文.基于素质教育的国防教育模式[J].长安大学学报,2007,(2).:54-56.

[3]周永卫.论高校国防教育价值评价要素[J].福建论坛,2008,(4):28-30.

[4]周永卫.论高校国防教育评价[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96-98.

[5]毛芳才.高校国防教育效益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59-61.

安全教育评价第3篇

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等技术的应用性人才,是我国现阶段实施科教兴国及现代化进程的需要。虽然《安全评价》课程在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处于空白状态,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门课程的教材已趋于成熟化,已形成服务社会、适用企业的知识体系。(1)现有的相关课程为《安全评价》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现阶段高职院校已开设的相关安全课程与《安全评价》课程的内容有相似或重合之处,如已开设的《安全系统工程》、《安全学原理》、《消防工程》、《职业卫生及工程》、《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安全法律法规》等。这些课程虽然是独立的,但均有着自己的特点和特定的内容,它们在某些章节和内容是一致的。如果我们从安全评价的角度对这些课程进行整合,再借鉴《安全评价导则》和国家安全评价师鉴定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可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更具有实用性,可实现节约教学时间,优化教学资源的目的。(2)化工企业的需求满足了《安全评价》课程开设的现实条件。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应适应市场的需要。近年来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化工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国家对化工安全生产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要想化工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要想提高国内化工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安全工作的力度。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危险物品单位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人员必要具备的一定安全生产知识,并对学历提出了化工专业大专以上的要求,这就造成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才的缺失,懂化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会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2我院增设《安全评价》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安全评价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安全评价涉及的规章制度繁多,安全问题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类专项的安全评价应用范围及方法各有不同,遵循的规章制度更是有很大差异,想在有限的时间全面掌握是非常困难的;②安全评价教学内容很多,本身是一门复杂的边缘学科,涉及到安全、数理统计、管理、系统工程等多个方面;③安全评价相应的规范更新较快,如果脱离实际,必定很难适应实际需要,教学要与时俱进。结合以上实际,在安全评价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

2.1课程教材选择目前,市面上安全评价教材种类较多,多为安全类本科教材,真正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材不多。经过专业教师筛选并结合我院学生学习特点,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安全评价》课程教材采用的是教育部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安全评价技术》,该书由蔡庄红等主编,主要介绍了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及评价单元的划分、安全评价方法、安全对策措施及安全评价结论、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及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等内容。该教材系统性强,能通过较多的实例说明安全评价方法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高职学生容易接受掌握。除此之外,结合专业自身情况及本地区化工企业现状,专业教师还编制了《安全评价实践讲义》作为本书的辅助教材,提高学生的安全评价实践应用能力。

2.2教学内容改革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呈日新月异态势,需要进行更多危险种类的分析。因此,在教学中专业教师要时刻关注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改革教学内容,注重把当前安全评价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式及其在现场评价实际应用的内容反映到教学内容之中,对选用的安全评价实例或评价报告尽量贴近化工企业生产实际,又要融进社会上的热点、难点或焦点问题,有利于知识的学以致用;《安全评价》课程要结合专业特点,对化工企业的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要精辟讲解,如危险预先评价法、概论分析法、指数分析法等;第二课堂作为是教学内容的重要阵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道化学是化工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课堂教学时采用理论和案例结合的方法,课后布置大作业或要求撰写小论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直至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在安全评价教学中,注重使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案例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所学的安全评价知识和理论来对模拟场景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给出事故案例或设计命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如可以给出我院化工实验实训安全分析、学生宿舍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等命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学手段是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保证,对初学安全评价课程的学生而言,仅靠“灌输式”教学进行抽象理论的讲解效果是甚微的。多媒体不但可以呈现丰富的语言和文字,更能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性认识,使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易于突破。如在进行危化品安全事故进行评价时,由于人们没有亲生经历或目睹,对危化品事故认识难以达到想要的结果,因此教学中通过播放视频或录像,将危化品爆炸、辐射、腐蚀等产生的严重后果展现给学生,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危化品的重灾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危化品安全评价的欲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4实践教学改革安全评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我院从安全评价公司或化工企业聘请经验丰富、有一定理论高度的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指导老师,经过探索,结合本地区的企业实际,安排了以下实践教学内容。2.5教学效果本专业自增设《安全评价》课程以来,学生的安全意识、实践能力明显增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的学生素质高,安全能力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在学院校园安全活动竞赛中,获得了较好的名次。专业教师反映学生在其它课程的实验实训课程中,安全操作技能规范、熟练,已初步养成了分析及解决各种安全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安全习惯。

3结论

安全教育评价第4篇

这些实验的开展不仅要借助专业实验仪器进行实验,还要到野外爬山涉水、接触化学试剂实验测定,因此实验的开展也存在不少的安全风险。如在野外考察中实习区域出现的有毒植物、动物的生物灾害;突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雷电等的自然灾害;机械仪器设备使用不当对人产生的伤害等;在实验室中用到水、电和某些有毒、有强腐蚀性、易燃烧的化学药品的使用不当造成的意外事故。此外还有因大学生的个人安全意识不强而出现的出行交通事故、贵重财务遗失、实验仪器损坏、登山失足造成身体伤害等问题。地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的损失,影响实验的正常进行,还会导致大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实验,影响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安全第一,以生为本。”地理实验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还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但是许多高校在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经费、师资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对地理实验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常常只能保证计划实验项目的开展,忽略了相关安全知识和理念的教育,或将更多的实验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导致大学生接受的实验安全教育非常有限,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实验教学存在安全隐忧。加强大学生实验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和实验教学融为一体,强化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避免或减少各种地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地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保证参与实验的大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加强地理专业大学生的实验安全教育

建立规范的实验安全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的实验安全规章制度是地理实验顺利开展的秩序保障。高校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实验开出的时间、地点,参与实验的大学生数量等制定适合学科专业的实验安全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实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实验教师安全教育制度、实验人员安全责任制度、大学生实验安全守则、实验仪器规范操作程序、实验安全规范流程、野外实验安全守则等制度。此外还应建立安全监督机制,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对于违反实验安全的人员应尽快处罚,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只有建立规范的实验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让大学生在实验时严格遵守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正确掌握实验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明白实验的内容、操作程序和药品的性质及防护措施,才能确保大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确保实验的顺利开展、达到地理教学效果。

开展系统的实验安全教育。人为事故是由大学生的失误而致,预防事故的重点在于强化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事故发生。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运用多种教育平台创新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地理实验安全教育,使大学生掌握全面、系统和科学的实验安全知识。安全教育和实验教学应融为一体,将实验安全教育内容规定为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集中授课,并将安全实验的相关制度和资料发给大学生学习,授课以形象教育方式为主,用实物演示、规范演示、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教育方式来提高教育效果,同时通过专题讲座、课后活动演练、教学公共场所海报、图片展示实验安全教育知识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加强大学生对安全实验知识的学习和巩固。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内容应全面,包括安全实验相关制度、实验安全规范操作规范、实验化学药品的使用规范、化学中毒、烧伤等事故的处理及防火常识的学习,内容应涉及大学生的身心安全、财产安全、出行安全等内容,以确保大学生对实验安全及防护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安全教育让大学生明白遵守安全守则,规范开展实验是保障自己和他人安全的重要基础。

实施实验安全教育考核机制。大学生系统地学习相关实验安全知识后,对相关的实验安全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大学生个体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一,对实验的机理、内容和安全知识的完全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高校实施实验安全教育考核机制,是指在大学生开展实验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和考试,考核可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安排知识问答、场景模拟、应急处理等方式考核,并把通过安全考试做为准予实验的必要条件,实行安全教育结合实验的准入制度。对于缺考或考试不合格的大学生,应安排重修和考试,直至合格后才准进入实验室。通过系统的安全教育考核机制的实施,让大学生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让每名实施实验的大学生掌握相关实验的安全知识,确实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保障实验安全教育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安全事故。

建立高效的实验安全保障机制。安全事故发生有其规律性,通过对安全事故发生规律的研究,建立高效的实验安全保障机制,将事故的发生和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首先高校要加大实验经费的投入,建设安全的实验场所。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建设合格的实验室,配制先进的软、硬件物质基础设施,如实验防火、防电、防爆、防毒设备,在实验室门口张贴危险提示标志,明示实验禁止行为(如吸烟、带入磁性物体等),为大学生备置合格的实验服、口罩、手套等防护仪器。其次选择安全的野外实验场所、实验时间安排科学,对实验使用的含安全隐患的实验仪器定期安全检测,提高野外实验的装备水平,配齐各项实验安全防护设备。再次对实验用的高危仪器和药品要认真登记和安排专人保管、使用,在摆放位置做好警示标识,标识内容包括该危险药品的性质和预防、安全操作、应急处理措施,不断提醒实验的大学生要时刻规范操作,当危害不能避免时能采取正当的防护措施,将危害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后要加强实验教师的安全业务培训,并将实验安全情况列入实验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范围,落实实验教学和管理教师的安全责任。

安全教育评价第5篇

关键词 情境学习理论 生命安全 网络系统 系统开发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Life Safety Education Network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ituated Learning

HAO Haitao, ZHANG Yingying, LI Guangcun

(Dept. of Sports Militar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Based on the situated learning theory as a guide, developing College Students' life safety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WEB, it establishes the theoretic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life safety based on situational learning theory. it woul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with survival attitude, consciousness of existence , methods to understand the security risks , elusion and of escaping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living values.

Key words situated learning theory; life safety; network system; system development; teaching design

0 前言

社会发展不断向教育领域提出新的课题,为此,国家建议开展学生安全自护意识与能力教育,而且将每年3月的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确定为“学生安全日”,并要求学校都要有自己的安全教育守则。

生命安全教育是一个要求教育者必须言传身教的过程,受教育者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和进行技能训练,才能在灾难来临之际减少恐慌,正确地应对险情,避免生命安全受到伤害。综观目前制约生命安全教育的诸多问题中,一方面是生命安全教育资源十分匮乏,近年来一些学校尝试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教育资源来实施生命安全教育,但从目前所开发的教育资源来看,系统功能较少,且主要适用于小学生,适用于大学生群体的同类项目开发较少。另一方面,随着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兴起,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质量和成效成为制约现代网络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网络学习迫切地呼唤着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理论指导。情境学习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与情境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过程,有效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顺应了网络学习的要求,展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如何在情境学习理论指导下有效地推进生命安全教育系统建设和教学改革,是广大教师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

1 情境学习理论及其对生命安全教育的启示

1.1 情境学习理论概述

(1)知识观。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社会情境的一种活动,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2)学习观。情境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传输和接受,而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过程,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由于情境问题的复杂性,情境学习理论倡导在学习过程中要建立实践共同体,强调成员主动参与,共同承担责任,进行积极的良互,达成认知成长、意义协商、身份建构的学习目标。(3)教师观。情境学习理论要求教师转换角色,认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共同体中的一员,是学习伙伴,必要时甚至要向学生学习。(4)评价观。传统的评价机制往往脱离真实情境,强调最终学习结果,而忽略评价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得到的成长与发展。而情境学习理论的评价注重真实情境中的真实任务的评价,强调在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践活动能力,注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评价。

1.2 情境学习理论对生命安全教育的启示

(1)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发有效的教育资源,创设良好学习情境;(2)转变教师角色,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生命安全教育需要;(3)通过实践共同体的构建,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动机;(4)采用基于真实情境的多元评价方法,并让学生能够理解情境理论的评价标准与评价结果。

2 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网络教学系统建设

2.1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生命安全网络教学系统设计原则

(1)针对性原则。网络教学系统资源是生命安全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扩充,针对性的学习情境,是为了让学习者在不同的情境中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其最终目标还是为了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因此,生命安全教育系统的情境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至关重要。(2)真实性、互动性原则。生命安全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通过真实体验、实践及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互动的过程。因此,创设互动性强的真实情境和真实的活动,将有利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3)活动性原则。生命安全网络教学系统资源的开发,并不只是简单地将学习内容简单地移植到网络系统上面来,而是应该将问题置于整体的、具体的环境中,让学习者经过一种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去掌握生命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4)问题性原则。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引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生命安全教育的本身就是要让学习者在不断的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因此,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要围绕问题情境的创设。

2.2 生命安全教育网络教学系统结构

依据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情况,确定生命安全教育网络系统采用基于B/S模式的三层体系结构来实现,第一层是客户端,第二层是web服务器。第三层是数据库服务器。

2.3 生命安全教育网络教学系统功能模块

生命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常识、紧急避险、灾难逃生、紧急救护、逃生素质训练等基本内容。围绕这些教学内容,搜集整理生命安全教育相关资料,对安全常识、紧急避险、危机评估、应急处置、灾难逃生、应急预案、紧急救护等基础资料及图片、视频进行系统的整理,建立生命安全与危机、灾害应急基础研究资料库。

结合生命安全和生存教育的实践,构建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体系,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运用ASP和Virtools等技术,编写脚本,开发生命安全教育系统。已开发完成的网络系统主要由管理模块、学习模块、教师模块和交流模块组成,如下所示:

管理模块主要具有用户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等功能。

学习模块主要包括下面几个内容:紧急避险、灾难逃生、意外事故、疾病防范、紧急救护技能、生存素质与技能训练等。

教师模块主要为教师提供一个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功能。

交流模块旨在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具有师生在线交流和学生之间在线交流功能。

3 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实践

3.1 确定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指导理论

为了适应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培养的教育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综合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基础上,选择情境学习理论作为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指导理论,并依据该理论进行教学设计。

3.2 构建大学生生命安全教学操作模式

(1)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教师根据生命安全教学内容,利用自救互救模拟实验室、模拟逃生训练场地以及网络系统等教学资源,创设实际相符或相近的情境,开展生命安全教学。(2)导入问题、自主探究。在每一学习环节的导入阶段,教师引入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答案。(3)建立实践共同体,实现竞争情境下的合作学习。在生命安全教育中,有许多教学内容和问题是个体无法独立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实践共同体。共同体具有聚合性、协商性、竞争性等特点,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共同体内部的合作学习和共同体间的竞争学习形式,创设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良好学习情境。(4)评价反思,迁移提高。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基于真实的活动和任务的情境性,为了科学准确地对学习者进行评价,将评价始终贯穿于情境化的教学过程,主要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在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的思维方式、问题解决方法、应用知识技能的能力进行评价。通过教学评价,引导学习者反思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增强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迁移提高之目的。

4 小结

情境学习理论构建了全新的学习观、知识观、教师观和评价观,强调知识与情境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过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为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本研究基于情境学习理论,总结生命安全网络教学系统设计原则,开发了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系统,为生命安全教育提供一个通用型学习、体验和模拟训练平台,拓展了生命安全教育的学习空间。

以情境学习理论为教学指导理念,对大学生生命安全教学的开展形式、教学策略、师生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创设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情境,制定相应的教学原则和实施策略,构建情境教学操作模式。

情境学习理论在生命安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对改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基金项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3YJAZH032);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编号:126220633);2013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项)课题(编号:zgt201313)

参考文献

[1] 杨焓.情境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启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

[2] 王欧.情境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兼论对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启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

[3] 邬智,胡冰玉,李秋奇.基于情境学习的多媒体教学设计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 2010(8):72-74.

[4] 林枋,成丽娟.情境学习理论支撑下基于问题的网络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20-22.

安全教育评价第6篇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突出问题等情况。针对我区教育发展壮大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暴露出的尖锐问题以及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如人民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需要与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问题,校园周边存在“脏、乱、差”现象和安全隐患,“双减”政府下校外等,急需压实各区直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能责任、街(镇)履行教育工作属地责任,与教育部门形成合力,营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结合《2021年度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对区直部门和街(镇)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故制定《长沙市岳麓区区直部门和街(镇)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实施方案》。

二、评价实施的基本流程

(一)评价内容

为落实区直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的职能责任以及我区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矛盾以及不稳定因素,制定了区直部门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主要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各类教育规范发展,统筹推进本行政区域教育工作情况,加强教育保障情况,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教育重大决策、意见和年度教育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5项一级指标,共50项二级指标。为压实街(镇)履行教育职责的属地责任,制定了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透彻推进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推动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确保教育安全稳定等5项一级指标,共20项二级指标。

(二)评价程序

评价实施工作采取与区直部门、街(镇)年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工作实行百分制,满分100分,具体指标根据省、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年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区年度重点任务等确定。

1. 通知。年度评价工作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确定后,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区级有关部门印发自评通知,组织我区评价工作。

2. 自查自评。区直部门和街(镇)接到自评通知后,按照统一部署,认真就本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开展自查自评,形成自评报告,并按要求报送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区直部门和街(镇)对自评报告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3. 满意度调查。对各类学校及部分教职员工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学校及教职员工对区直部门和街(镇)履行教育职责情况。

4.实地督查。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在对区直部门和街(镇)自评材料和满意度调查情况研判的基础上组织有关部门、督学和督导评估专家组成督查组,依据评价指标进行实地督查,随机查阅文件、会议纪要以及相关数据。

5. 结果反馈。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区直部门和街(镇)自评报告、相关佐证材料、实地督查以及第三方评价等情况,形成反馈意见和问题清单向区级有关部门反馈。

6. 整改落实。区直部门和街(镇)接到反馈意见和问题清单后,按要求进行整改并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视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三)评价结果运用

评价结果将作为区直部门和街(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对履行教育职责一到位、整改不力、出现重特大教育安全事故、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将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三、评价实施的初步成效

(一)履行好领导教育工作的职责

一是加强改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完善了区委区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区委常委会3次听取教育工作专题汇报、研究相关工作,区政府常务会议3次研究落实教育具体工作,如“双减”任务、学位建设、教师工资收入等问题。建立了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和专题会议制度,今年以来多次调度“双减”任务的实施,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宣传部通过党史学校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

二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制定出台全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范性文件,今年两办出台贯彻落实“双减”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方案、制定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明确了相关区直部门和街(镇)的职能职责,确立了全区教育发展目标,规范了全区教育发展方向,为岳麓教育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组织部联合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岳麓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八项举措》的通知,实现了全域中小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顺畅了党组织隶属关系。

三是建立健全党对教育工作支持制度。建立了街(镇)党政主要领导深入学校一线调研、联系学校和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制定,做到及时了解学校的发展情况、研究和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联合发改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健全了治理教育乱收费联系会议制度,加强了对教育收费的日常监管和定期简称,实现了教育收费零投诉、无举报。

(二)履行好发展教育工作的职责

一是科学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发改局把教育优先发展和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联合资规分局、财政局、住建局、统计局以及相关街(镇)等协同教育局制定区域内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稳步推进各类学校布局调整,“十四五”规划了33所中小学校、61所幼儿园,新增小学学位38070个、中学学位20250个、普惠学前教育学位14580个。

二是加快完成优质学位建设。为切实解决人民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需要,为满足区域内新增义务教育人数和幼儿数上好学、好上学的需求,财政局落实学校建设配套资金,住建局加快学校建设进度,今年新开学4所小学、1所中学、3所幼儿园,新增小学学位5730个、中学学位3600个、普惠学前教育学位990个。

三是全面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我区涉农面积高达400多平方公里,为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广大农村学生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教育,财政局安排1.2亿专项建设资金对博才雨敞坪学校、莲花实验中学、含浦中学等3所农村学校进行扩容、薄改与能力提升,发改局、资规分局、住建局以及相关街(镇)在项目立项、用地手续审批、建设手续予以优先办理,相关街(镇)对学校用地征拆、学校建设外部环境优化予以重点推进,为了3所学校如期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为鼓励优秀教师扎根农村、支援农村,编办足额配齐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数,财政局保障教师乡镇工作补贴资金,人社局在农村教师职称评定予以政策支持。

四是规范发展各类民办教育。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政法委牵头成立了校外培训机构处置小组,对全区各类民办教育进行逐一摸排、整治,市场监管局、公安分局、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配合教育局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次,对18所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虚假宣传、违规办学及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责令整改。行政审批局、金融事务中心联合教育局建设了“岳麓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服务平台”,最大限度保障学生家长的权益,有效解决“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宣传部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对“双减”工作的政策宣传、阐释、解读力度,全面推介新举措、新成效、新经验。网信办全面加强相关舆情管控、处置,防止产生负面影响。街(镇)牵头对辖区内无证办学机构的排查整治,确保无证办学机构年内全面清零。

(二)履行好管理教育工作的职责

一是构建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优质的外部环境,区城管综合执法大队联合相关街(镇)对校园周边脏、乱、差现象进行专项整治,着重拆除违章建筑,取缔流动摊点,查处占道经营、随意张贴、悬挂各类广告牌等现象。公安分局严厉打击侵犯学校和教师正当权益、扰乱正常教育秩序,危害中小学生、幼儿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并对全区学校、幼儿园安保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市场监管局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地毯式排查,取缔无证摊点门店。文旅体局联合街(镇)对学校、幼儿园周边200米范围内的网吧、KTV、游戏厅等娱乐场所进行了关停处理。

二是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为调动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教育、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街(镇)每年召开辖区内教育工作座谈会,及时了解教师群体所面临的困惑,研究并解决教师群体的实际问题,帮扶、慰问困难教职员工,表彰优秀教育工作者。总工会安排专项资金对全区274位困难教职员工进行了慰问,总计慰问金额为428600元,最高为2万元。

三是发展高尚的师德师风生态。为推动全区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组织部通过指导学校党建工作,强化教师队伍的党性教育与思想政治素质考察。纪委监委协同教育局对全区学校、幼儿园师德师风工作进行专项巡查整治,并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宣传部(文明办)积极发掘教师先进典型,今年全区教师1人获评“中国好人”、7人获评“长沙好人”、1人获评“岳麓楷模”,并在“指尖岳麓”和全系统广泛宣传推介。为全域高尚的师德师风生态发展提供了强劲保障。

(三)履行好保障教育工作的职责。

一是建设优秀稳定的师资队伍。为实现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有一批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编办根据在校学生人数变化,做好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工作,今年新核编1163人,并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人社局及时补充招聘教师,合理控制空编数量,逐年消化临聘教师,今年新招聘教师400人。财政局严格按照教职工工资总额(含绩效工资)的1.5%的标准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切实满足教师对业务能力水平提升的需求。打造了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安全教育评价第7篇

国内学校体育长期以来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为片面的追求考试分数,体育被边缘化,甚至在有一些学校体育课被其它学科占用也时常发生,造成学生没有太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在课程安排上灵活性较差,学生参加体育项目的积极性相对国外发达国家较差。

2、中外学校体育教育模式比较分析

2.1、国外学校体育教育模式

美国属于实行学校教育分权制国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负主要责任,在美国不同地方依据各个州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实施,这样在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上不同,使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呈多元性和灵活性。美国的体育课内容设置非常细致,仅中学教学计划就有10大类,包含冒险运动、体能运动、水上运动、团队运动等60多项,跑步、游泳、网球等具有终身体育价值的项目占47.6%,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使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良好的氛围。日本学校体育教育体制由原来的高度中央集权发展到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个体需要为发展目标,引导学生增进体质健康,提高运动技能。日本学校倡导快乐体育,学生下午放学后大大小小的足球场都是踢球的孩子。据了解这种生活模式已经盛行日本全国,学生放学后的不同去向折射出一个国家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理念乃至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国外有很多学校的在录取时要看3个指标:一是看学生参与学校运动队的情况,二是看社会责任服务时间,三是看SAT(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水平测试成绩,这个只要达标即可,由此可以看出体育的重要性。

2.2、国内学校体育教育模式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以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增强体质两者协调发展,并贯穿于体育教育的整个过程。在教学大纲的安排上运用综合分类的方法进行安排,但在教学内容上还是较单一,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增强体质,培养道德意志品质等方面,但是不能充分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高校体育教育的模式主要采用了分层次型,选课型等,然而这些模式存在针对性不强,缺乏创新性等方面的不足。

3、中外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3.1、国外课程设置研究

国外大多数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比较注重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把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美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儿童青少年基本运动技能,促进终身体育运动,从而促进儿童青少年在体质、精神、社会和情感方面的全面健康发展,其学校体育教育计划也是一种开放式的结构形式存在。美国的课程设置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和要求的角度出发,教学内容具有娱乐性,学生对教师的选择面也比较广。

3.2、国内课程设置研究

我国对学校体育课程设置长期以来都比较单一,没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不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了兴趣。通过对中美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比较,发现我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主要注重技术教学,忽视学生的兴趣需求,同时缺乏体育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4、中外体育教学评价的比较分析

4.1、国外体育教学评价分析

体育教学评价通过对教学效果进行判断,保证教学活动向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美国主要通过运动技能和体能测试、书面测验、教师观察等手段,综合这些测验结果来决定学生的课程等级,体育教学评价强调根据努力程度而不是根据结果进行奖励,体育计划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一种伴随一生的体育活动方式,强调体育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以及体育习惯的养成。因此,肯定进步,奖励努力行为应是体育教学评价的追求目标。

4.2、我国体育教学评价分析

我国体育教学评价对评价结果比较看重,而对于评价过程不够重视,这与国外的体育教学评价具有差异性。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提出要改变评价过多强调选拔功能,要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素质及改进教学的功能。评价应该更多关注过程,能够使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协调配合。

5、结论及建议

5.1、结论

我国学校体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不健全。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下滑,儿童青少年身高低于日本、韩国,儿童的肥胖以及近视率不断上升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家庭方面看,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加大,家长怕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对孩子要求很高,导致片面的追求考试分数,忽视了身体素质的锻炼;第二,从学校方面看,一些学校为了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加大学生的学业负担,导致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学校师资方面,许多学校体育教师队伍人才匮乏,体育设施器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常常出现“放羊式”教学现象。(2)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不完善。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上较单一,在发展类型上虽然运用分层的教学模式,但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3)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不科学。在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都是安排的必修课,学生的兴趣不高,自主选择性不强;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国外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发展学生的个性,选修课与必修课协调安排,充分考虑学生爱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身心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所以学校体育课程应该科学的进行设置。(4)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不合理。在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过程中,发现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评价对评价结果比较注重,而对于评价过程不够重视;与此相反国外发达国家在进行体育教学评价时对评价的过程比较重视,而不会仅仅从评价结果这一单方面进行判断。

5.2、建议

安全教育评价第8篇

一、建立校内督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能

随着形势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这些学校规模大,管理起来难度也更大。为此笔者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一些学校建立了校内督导机构,实施校内督导。这些督导机构的名称虽然各不相同,如“督导部”、“督导处”等等,但是其基本职责是一致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履行监督、评估、指导、反馈和验收的职能,依法保障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强化和扩大指导、咨询、服务职能,突出监督教育执法职能,探索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执法的职能。

3.按照岗位目标管理规定,对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以及各级部落实学校工作意见、规定,执行学校决议情况以及履行工作职能情况进行监督、指导与验收。

4.负责落实当地政府教育督导室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对教育教学、后勤服务、师德建设、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实施监督检查和评估指导。

5.直接对校委会负责,做好两个方面的反馈,一是向校委会反馈,二是学校各部门、各级部进行反馈。

6.主持开展对师德、教风的问卷调查反馈等;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监督或主持对职称、荣誉的评定。

7.对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实施过程性督导、发展性评价。

二、建立专业化督导队伍,各司其职、密切合作,确保学校管理无缝隙覆盖

笔者调研发现,实行校内督导的学校中,大都建立健全了督导队伍。人员组成首先注重从办事公道、群众威信高的同志中选拔,其次注重人员的知识结构、学科背景、专业及实践经验优势等。当然,督导成员大都是兼职的,都在教学岗位上任课。为保证督导能够覆盖学校各项工作,学校督导部(督导处)分设多个督导中心,使其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所设立的各督导中心及其职责如下:

1.教学常规督导中心

具体督查内容是:①教学办公秩序的督查。②教师教学业务的督查。③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督导检查,对学校教科研档案、学校教科研课题以及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课题实验管理等工作进行督查。④教学模式改革落实情况的督查。⑤教育教学成绩评价量化。

2.学生养成教育督导中心

具体督查内容是:①学生“五个一”成长工程的督查。②落实学生成长导师制,对于全员育人的班级管理落实情况进行督查。③学生出勤、课间秩序、午休晚休纪律;就餐、就寝秩序;两操、大课间活动情况的督查。④学习习惯、文明礼仪、学生形象等的督查。

3.师德建设督导中心

具体督查内容是:①负责教师教育教学“五评价”工作。②负责导师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功勋教师的申报、资格审查等工作。③负责“师德标兵”、“爱岗敬业先进个人”、“我最爱戴的老师”评选。④教师仪表、廉洁从教情况的督查。

4.后勤保障督导中心

具体督查内容是:①公物爱护(教室、办公室、功能室的桌凳,电教设备,实验仪器)情况的督查;②文体器材的管理使用情况的督查。③节水节电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

5.学校文化建设督导中心

具体督查内容是:①校园美化、绿化、知识化,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等的督查、调研。②办公室文化、楼道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校内宣传栏文化建设情况的督查。③楼道版面、校园文化宣传栏管理使用情况的督导。④音乐、体育、美术、健康教育课程计划的落实情况的督导。⑤快乐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的督导。

6.卫生安全督导中心

具体督查内容是:①办公室、教室、班级责任区、宿舍、活动室、餐厅卫生的督查。②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安全专题教育、安全保证书的督查。③校舍安全、用电设施安全、体育题材安全管理与维护情况的督查。④学校治安保卫管理情况的督查。

三、实施过程性督导和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