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筹资风险的识别方法

筹资风险的识别方法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04 09:45:28

筹资风险的识别方法

筹资风险的识别方法第1篇

一、引言

众筹虽然早在六年前就已经出现在中国,但是直到2014年才真正进入大家的视线。随着p2p、互联网化基金、支付产品等概念在国内的火爆发展,众筹也渐渐的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由于我国法律及文化的因素,我国众筹投资者更多趋向于追逐利益而并不是投资,这就导致了中国的众筹需要以物?|为回报。本文分析了在目前我国法律背景下应如何正确利用众筹为中小企业融资。本文分别研究了中小企业融资特征和众筹融资方法的特征,结合定性及举例论证的方法。在众筹融资方法下研究了中小企业应如何合理利用众筹融资来扩大自身规模,使企业发展壮大。

二、中小企业传统融资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在国内是个老生常谈的难题。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要归根于信息不对称。由于企业对于自己的状况和项目的执行情况远比银行了解,因此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而银行相对来说处于弱势地位。在当互联网新时代到来之际,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又出现了新的特点:首先来说因为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上部分行业产出过剩,中小企业为维持正常运转,迫切需要借贷到流动资金。另一方面,在信贷规模约束下,特别是一直在提高的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下,银行出于对自身出借本金安全的考虑,相同情况下不愿意把钱借给中小企业。

传统融资方法运用于中小企业存在一定的弊端:①向传统商业银行贷款,需要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商业信誉。而中小企业往往很难达到银行的要求,而银行由于制度的原因不能对其进行放贷。②债券融资对企业的资金、规模等要求较高,中小企业要想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具有一定困难。由此分析不难得出结论,这种筹资渠道不能实现。③股票融资融资成本过高。由于股票的高风险,投资者要求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而且投资者购买股票产生的收益是企业用税后利润支付的,因而不能够为企业抵税。最后,股票自身的筹资费用也比较高。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当前融资背景下,中小企业想要通过传统的融资方法筹集资金是非常困难的。而中小企业想要发展壮大,一般都存在资金不足的现象。所以企业需要资金支持。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寻求其他的融资渠道。

三、众筹融资的优点及风险

(一)众筹融资概述

众筹是指运用互联网的宣传手段与方法来展示、宣传自主创新人有创意的作品或创业计划,从而借此来吸引对此有兴趣的投资者通过资助资产,思想或者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来推动项目的进行,并且能够保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项目提倡者预先设定好的的募资金额目标。中小企业进行众筹融资目前大多通过众筹平台,利用互联网建立筹资页面。介绍自己的项目,以此吸引投资者的关注,若能吸引到足够的投资者,募集到目标金额则众筹成功。反之,则只能宣布众筹失败。在此期间众筹中介即众筹平台从所筹集的资金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用作为筹资平台的劳务费即他们应得的的服务费;如果筹资过程并没有筹集到到目标金额,那么筹资人就无法提取资金,资金将会原路退回,项目筹资人宣布筹资失败。

(二)众筹融资的优点

众筹融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受众面广,面对的几乎是社会上所有网民甚至非网民,募资资金的融资企业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有资金需求并且可以提供相应的筹资信息,企业就可以在平台上发起筹资。它对于中小企业的优势可分为以下四点:①降低融资门槛,化解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在众筹平台中融资对企业本身的资产规模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企业只需要提供简单的基本信息。②压缩成本,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减少融资费用。众筹融资可避免高利率并且可以合理避开许多税项,以及交易的手续费,由此可以大大降低成本。③加速资本运转,提高融资速度。众筹融资与传统的融资方法不同,不需要繁琐的申请、审批、审核过程。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资本运转速度。④前期的市场调查,降低了经营风险。由于众筹融资在平台前,平台要对企业进行一定的调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

(三)众筹融资的风险

众筹融资的运作模式不同于一般的金融产品,一方面众筹具有特殊性欺诈风险较大,投资者保护难度较高;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众筹知识的缺乏可能成为众筹筹资的绊脚石。

众筹融资具有不同种类的风险,比如信誉风险,道德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等。本文主要分析众筹融资面临的相关风险如以下几种:①众筹平台缺乏准入标准。②众筹投资者良莠不齐。③众筹的本质导致其与非法集资难以明确界定。

四、完善中小企业众筹融资的建议

因为众筹融资的筹资模式刚刚进入中国不久,在国内也算是新兴行业,所以必然存在很多不足。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很大风险,甚至可能会造成投资人较大的损失。因此,为防范相关风险和负面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足够重视这个新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用正确的引导与合理的规范帮助其在国内稳定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强化众筹平台管理

作为出资人的投资者要通过众筹平台对看中的众筹筹资人进行投资,所以我们应尽最大可能防范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防止众筹筹资人为吸引跟多的投资者而虚构信息,造假信息,错误的引导投资者对其进行投资。相关部门应设立明确的众筹平台管理进入规定及相关的管理细节。明确规定只有达到相关要求的平台才能面向公众开放,并筹集资金。

(二)确保投资者具备相关知识

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并逐渐完善众筹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众筹投资者应具备的资质条件,经过测试确保投资者具备相关的知识体系与风险意识。可参考股票市场准入法则,设立众筹市场投资者准入规则。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众筹投资者,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条件,换句话说也就是投资者应该是通过相关知识测试,能证明其具有相?P风险意识和投资管理能力。只有先确保众筹投资者的专业质量才能更便于管理,在投资之后在进行相关培训,随时更新投资者的知识体系。确保众筹筹资市场的稳定。

(三)明确规定众筹和非法融资的区别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火爆的今天,众筹融资很有可能解决传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于目前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金融风险的防范还不健全,因此我们更应该严格的将众筹与非法集资区别开来。

筹资风险的识别方法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众筹;平台;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2.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国内众筹的发展并不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促使其出现,更多的是来源于国外互联网众筹的火热的影响以及对国外模式的移植和模仿。所以,国内的互联网众筹在发展过程中会伴随着很多不成熟的表现,从而会衍生出许多潜在的风险,阻碍国内互联网众筹的发展。因此,能够很好的识别这些潜在的风险并且加以控制对国内众筹未来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文将要通过对互联网众筹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模式和前景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来发现互联网众筹其本身所具有的风险,从而提出控制风险的建议,使得众筹平台在国内经济环境下良好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3.研究方法

采用实证分析法,着眼于国内众筹发展的现状,着重分析国内众筹目前的实际情况对其现实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制定出适合控制其风险的策略。

二、互联网众筹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 互联网众筹通过互联网这一方式来需要筹资的项目并且筹集资金,是一种更加开放的融资方式。互联网众筹能够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在于它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

其一,互联网众筹的门槛比较低。只要有好的想法以及非凡的创造力就可以发起项目,无论筹资者的身份贵贱、地位高低以及性别、年龄和职业如何,都可以在众筹平台上得到自己想要的资金。

其二,互联网众筹本身的众筹方向比较多样性。科技类、音乐影视类、漫画摄影类、食品类、出类版等各个类别都可以在众筹网站上进行筹资。

其三,依靠大众力量。进行投资的一般都是普通的民众而不是企业、公司或者是风险投资人。这样就将社会上闲散的资金集合起来,依靠大众的力量将一个创意或者一个项目发展起来,让投资者和筹资者都从中的到好处。

三、互联网众筹发展的问题

1.投资人权益有被损害的风险

投资人处于信息劣势的地位,不能从全局来了解项目或者公司的运行,导致其权益有可能受到损失。因为没有建立对于筹资人失信的惩罚机制并且众筹平台对于投资人也没有保障和退款机制,筹资人在自己项目筹资成功并且运行良好的情况下,如果筹资人不想实现自己当初的对于投资人的诺言,那么出资人只能看着自己的权益受损却没法来补救。

2.筹资所得资金运用缺乏应有的监管风险

每一个投资者在投资前首先考虑的都是资金筹资方的诚信问题。互联网环境下的众筹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进行筹集资金,诚信问题是一个不能不考虑的问题。由于缺少行业成型的资金使用标准和规范,资金筹集方在运行资金的时候只能是通过自己的自律来保证资金确实运用到项目之上,然而个人的自律远远不能让投资人放心的进行投资。

3.众筹平台审核机制风险

中国的很多众筹平台对于筹资项目没有一个完整严格的标准审核体系,很多平台对于项目的审核依然依赖于项目审核负责人主观意识来判断。这样的审核机制不仅仅会给众筹平台带来不好的口碑,给投资者带来损失,更多的是给整个众筹行业埋下很深的风险隐患。

四、应对互联网众筹发展风险的对策

1.内部风险的控制

内部风险的来源在于众筹平台,所以众筹平台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众筹平台应该准确的扮演好信息中介的角色,把筹资方项目的各方面信息准确无误的呈现给潜在投资者并且给投资者介绍投资众筹的风险以及风险投资教育。

其二,严格对筹资项目进行审查和评级。互联网众筹需要专业的众筹审查评级机构,但在这一机构没有出现之前,众筹平台应担负起这一职责。众筹平台应该设立严格规范的评审标准,以对筹资项目进行全面审查,保证项目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降低整个众筹行业的风险,让普通群众也可以对筹资项目进行评估和投资。

其三,做好自律;众筹平台本身不得参与项目的投资,更加不能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进行自己融资。

其四,保护投资人的权益。对于投资人权益的保护主要有两点。第一点,确保投资人资金安全以及资金确实运用到项目上。第二点,众筹平台在筹集资金完成并且将资金交给项目发起人后,其工作不能说已经完成,因为投资后的后期管理也是保护投资者的另一个重点。

2.外部风险的控制

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法律赋予相关机构对于互联网众筹相应的监管职责,由此机构设置相应的行业机制和制度,这些机制和制度可以围绕众筹平台市场准入、众筹项目发起人的资质与责任、一个项目中投资人数和投资额的限制、限定众筹筹资人筹集资金额以及次数、明确规定众筹的规则以及流程、明确规定众筹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来制定和运行,从而引导众筹行业合法快速的向前发展。

五、结语

目前国内互联网众筹在速度上发展较快,然而由于众筹平台目前自身的风险以及国家监管和法律文件尚未正式出台,国内众筹行业在各个方面受到限制而且局限于创意类和艺术类的小型筹集而不能向较大的项目展开,难以发展壮大。如果国内互联网众筹自身的建设达到上文所说的水平从而控制好自身的风险,而且随着国家对众筹平台正式开始监管以及出台一些能够规范众筹平台的法律文件从而让众筹的外在风险得到控制,最终让众筹平台在正确的轨道上合法的运行,那么众筹行业将会迎来自己发展的黄金时期。互联网众筹模式代表着未来资金筹集方式的方向,如果对其行业加以完善、规范和国家政策、法律的支持,那么众筹模式可以在国内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李耀东,李钧.互联网金融[J].中国科技信息,2014(9).

[2]郭勤贵.众筹:创业融资模式颠覆与重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刘文献.解放众筹[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15.

[4]邓建鹏.互联网金融时代众筹模式的法律风险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3):115-121.

筹资风险的识别方法第3篇

关键词:投资决策风险管理现金流量税收筹划

股份公司的财务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途径是提高报酬率和减少风险,公司报酬率的高低和风险的大小又决定于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因此,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决策三项。筹资决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公司所需要的资金:股利政策是指在公司赚得的利润中有多少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有多少留在公司作为再投资,股利政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保留盈余决策,是公司内部筹资问题:投资决策是指以收回现金并取得收益为目的而发生的现金流出决策。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股利政策有密切关系,筹资数量的多少要考虑投资需要,在利润分配时加大保留盈余可减少从外部筹资。对于创造价值而言,投资决策是三项决策中最重要的决策,筹资的目的是投资。投资决定了筹资的规模和时间。所以,当公司面对众多的投资机会,应如何有效地控制每一项投资中所蕴含的风险,如何合理地确定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以及如何合理地解决投资中的税收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一、实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任何投资收益都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取得的,在当前资金运用所处的市场环境下,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资金运用的成败和效益,因此,加强资金运用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对资金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从2004年爆发的中航油事件来看,中航油最大的失误就是涉足不熟悉的石油指数期货交易,同时又没有严格的风险限额控制措施。如果中航油能够准确评估石油指数期货头寸的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与资本对应的最大风险限额内,就不会造成5.54亿美元的巨额损失。中航油事件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从中也可以看出总风险限额控制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就应将这些风险控制在总风险额度范围内。从而达成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要想有效地控制每一项投资中所蕴含的风险就应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风险预算管理、信用管理、内控管理和绩效评估五个部分组成的风险控制体系,同时,为了更有效地发挥风险控制体系的作用,还必须建立一个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组织架构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准确、有效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类风险,将总风险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二、科学预测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在企业的投资决策尤其是长期投资决策中,准确识别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大小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现金流量预测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但是,与单独实施的新建项目不同的是,公司投资的项目总是与本公司现有的经营业务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费用和效益往往不易直接确定,这使得项目现金流量的识别工作变得非常困难。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应遵循实际现金流量原则和增量原则来识别公司投资项目的费用和效益,正确区分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相关费用和非相关费用;正确处理折旧费、税金和融资成本;合理解决费用分摊等问题。对上述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后,剩下的任务就是按照常规做法和税收的规定,分别估算项目的增量年经营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然后编制现金流量表。

三、合理进行税收筹划

筹资风险的识别方法第4篇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158-03

引言

当今的竞争是充满风险的竞争,风险无处不在,如何控制和管理风险进而利用风险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物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财务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是在前人的风险管理经验和近现代科技成就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管理科学。财务风险管理是指经营主体对其理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理财活动安全正常开展,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循环的、动态的过程。一般风险管理分为三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对风险所作的定性判;风险度量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对风险的大小进行计量的过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发生地点,风险及发生损失的程度是有差别的;在完成了以上步骤之后就要对是否实施风险控制、如何实施进行决策。风险控制的方法分为两类:制度控制和技术控制。就三者的作用而言,风险识别是基础,风险度量是风险管理程序最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决定了企业对风险的态度和决策结果,风险控制是目的。风险管理的程序在理论上似乎是按顺序进行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风险会随着环境和事件的进展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也要不断调整,并不拘泥于固定的程序。

企业在商品经营活动中,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根据企业以往的资料和现在掌握的信息,编制财务计划,制定财务决策,但企业面对极其复杂的环境,不可能获得它所需要的一切信息,于是企业财务活动必然有不确定性,财务活动的结果也会有随机性,有可能带来收益,也可能使企业受到损失,甚至破产。这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始终,可以这么说,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就是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在新的形势下,正确地认识财务风险,把握财务风险的特征,洞悉财务风险与环境变化的辩证关系,掌握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是事关集团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一、集团财务公司风险控制不足的具体表现

(一)集团公司筹资方面的风险

随着集团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债务往往越多。筹资方面的风险是任何一个企业必须面临的风险。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偿债风险和收益变动风险。偿债风险是指由于借入资金严格规定了借款方式、还款期限和还款金额,很多企业由于负债较多或者经营管理不善或者现金周转不开,最终导致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同时,集团企业使用资金所产生的效益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通过负债的财务杠杆产生放大效应。当税前利润增多时,会加大所有者的收益,相反的,会给所有者收益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集团公司投资方面的风险

一般而言,高风险对应高收益、低风险对应低收益。集团公司面对新的投资项目,首先必须衡量其收益和风险是否匹配。风险再低的项目也不一定能保证项目达到预期的收益。在集团企业的实际投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投入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偏离预期结果的情况,即集团企业经常面临投资风险。与项目投资相关的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经营风险。经过分析,我们可以采用经营杠杆系数和投资收益率方差来评估集团企业的投资风险,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它反映了项目投资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投资项目面临的风险越大,反之,越小。

(三)集团公司经营运转方面的风险

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的风险。经营风险只能控制,不能消除,经营风险按照经营环节的不同分为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集团企业的业务比较多,往往存在着多方面的运营风险,比如,集团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由于原材料市场供应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应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付款方式的变动而导致实际付款期限与平均付款期的偏离;同样的,在生产过程中,集团企业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在存货方面,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从而给集团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的可能。一个集团若想控制好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的控制是重中之重。

(四)集团公司存货方面的风险

集团企业规模大、客户多,企业保持一定量的存货对于其进行正常生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集团企业往往过多的注重生产,不注意销售,导致存货大量积压,存货周转慢,占用了大量资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相反的,还有一些企业存货太少,导致原料供应不及时,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产成品不足时还会造成对客户的违约,严重影响了集团的信誉。

(五)集团公司流动性存在的风险

除了上面所说的几种财务风险之外,集团企业还存在这流动性的风险,一些集团企业因为资产和存货占用过多,导致企业的付现能力大打折扣,由于集团盲目追求利润,但是却不注重现金的收回,集团的利润难以偿还债务。同时,一些集团企业的资产具有很强的专用性,集团企业的变现能力被制约,从而导致集团公司的流动性也存在较大的风险。

二、加强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加强集团公司筹资风险控制

集团公司的筹资风险是指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的可变性,它是来源于负债筹资但由资本承担的一种附加风险。为了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地位,集团公司就必须要对筹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主要可以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进行。首先,在筹资风险事前控制环节中,集团公司要根据自身内外部条件制定出最佳的筹资策略。一方面集团公司在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时,应该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中权衡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选择总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集团公司应该合理地安排筹资期限组合方式,权衡企业在长短期筹资方式下的风险和收益,根据企业对风险所持态度在选择中庸筹资法或者保守筹资法,使企业筹资成本较小风险也较小。其次,在筹资风险事中控制环节中,集团公司要对个子公司筹资活动进行及时的跟踪控制。企业进行筹集资金主要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如果子公司在筹资活动中出现问题,则不能够完成筹资活动,就会影响集团公司整体的获利水平,因此,要在各子公司筹资活动出现问题时及时地找出解决办法,以保证筹资活动顺利执行,实现集团公司的筹资活动风险控制的目标。最后,要对集团公司筹资运用情况进行动态的监督控制,及时地掌握资金的运用情况,及时地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控制,保证集团公司健康的发展。例如,澳柯玛企业集团内部关联方之间存在巨额违规担保,潜藏巨大的财务风险和运营成本导致出现财务困境,融资困难,给集团带来了巨大的筹资风险。

(二)加强集团公司投资风险控制

集团公司的投资风险是指对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投资中可能会遭受收益损失甚至是本金损失的风险。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使得集团公司在投资遇到了更多不可预知的情况,集团公司要使投资有效就必须要对投资风险进行严格的控制。首先,集团公司要灵活的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既可能是威胁也可能是机会,因此,集团企业要对不断变换的宏观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把握其中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以此为依据制定出多种应变措施,在适当的情况下调整投资决策,使投资决策能够适应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其次,在进行具体的投资项目时,要充分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当企业有比较多的可行项目时,将筹集的资金分散到不同的项目中,以实现风险的分散和转移,当企业中存在的投资项目潜在威胁比较高但又没有其他可以采取的策略时,就通过改变项目目标或者行动方案来规避投资风险,以保证集团企业筹集资金的合理配置和高效运行。最后,集团公司要对投资的项目进行连续的跟踪反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分析其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案,为企业实现既定的投资收益目标奠定基础。

(三)加强集团公司经营风险控制

集团公司经营风险控制主要是资金方面的风险控制,针对资金方面的风险的应对措施,首先选择合理的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对于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好的客户,采取赊销的方式,并将累计赊销金额控制在信用额度之内,结算时相应采取分期收款、商业汇票等风险较小的结算方式。对于那些信用状况不好、偿债能力差的客户则宜尽可能采取现销方式,相应采取汇兑、支票等结算方式;其次,集团企业可以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及时催收货款。对逾期未结清欠款的赊销客户,企业应组织人员加紧催收。同时应分清主次,按照应收账款逾期的不同时间和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政策。最后,集团企业还应该建立相应的坏账准备金制度,企业应以谨慎性为原则,对于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金,从而使企业的利润表反映更加真实的利润,以减少本期的虚增的利润,防止资金回收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强生集团在出现过资金困难问题后,意识到运营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对以后的经营选择了合理的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对于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好的客户,采取赊销的方式,并将累计赊销金额控制在信用额度之内,结算时相应采取分期收款、商业汇票等风险较小的结算方式。

(四)加强集团公司相关财务人员培训工作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能否有效的控制,除了要靠单位内外部环境和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以外,还与集团公司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相关人员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加强和提高集团公司相关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以使其能够满足相关岗位的需求。一方面,在招聘相关人员时,集团可以提高招聘要求,尽可能地引进综合能力比较高的人才;另一方面,对在职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思想道德的教育,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力求为集团公司培养出一批思想道德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财务人员。

结论

综上所述,从当今市场经济情况来看,财务风险对企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集团公司也不例外,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程度加剧的情况下,相对于个别的公司集团公司所面对的财务风险更大。集团公司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长远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首先,要对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运营风险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财务风险预警和控制,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加以防范,使集团公司的筹资、投资和运营都能够高效的进行。其次,要提高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认识的重要性,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使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能够覆盖到集团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最后,要对财务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培训教育,有针对性地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将其培养成复合型的人才,以满足新市场经济环境下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需要,为集团公司实现经济利益目标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筹资风险的识别方法第5篇

【关键词】众筹融资 发展 监管

一、我国众筹融资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众筹资金监管力度薄弱。

对众筹融资平台而言,投资者并不集中,缺少一定的联系,投资门槛也不高,无法全面掌握拟投资企业或项目的情况。筹资者和投资者由于相隔很远,这样投资者无法有效监督投资项目业务运营情况,容易造成出现筹资者欺诈的行为。我国最近几年频繁发生众筹欺诈事件,例如:2011年,一家名为“贝尔创投”的网络借贷公司由于在多个网络借贷平台恶意拖欠多笔债务,是我国第一家被公安机关调查的网贷平台;并且监管力度弱、信息不对称,也容易让众筹资金被滥用。

(二)众筹融资平台风险较大。

我国众筹融资企业尚处于发展阶段,在众筹融资过程中容易出现非法发行证券、非法集资等行情况,从而触碰了法律的底线。很多知名众筹融资机构的破冰通常依靠政策上的宽容,个别众筹网站为了防止自身涉嫌非法集资,明确不能将资金或股权作为众筹融资汇报,把这种行为视作购买行为,并作为投资行为。同时我国很多众筹网络平台主要提供“本金担保”服务,采取捐赠的模式,在出现欺诈行为后实行“先行赔付”的措施。如此一来造成由利用众筹平台自行交易的直接融资模式,逐步变为以众筹平台运营方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从而增加了众筹平台融资的风险隐患。

(三)众筹投资者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众筹融资投资者有着小额、分散的特点,因为投资经验不足,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很多投资者不能作出专业判断,无法正确认识到融资项目好坏及投资风险,所以容易受到高利率借贷的诱惑,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1]。对此,我国要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政策,让投资者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护。因为在保护投资者的众多措施中,信息披露最为有效,所以监管机构应该要求众筹融资企业披露更加准确、完整和真实的信息,让投资者能够全面掌握相关信息,帮助他们制定决策。但是,从我国众筹融资模式来看,筹资者主要是初创期企业和小微起来,单笔融资规模并不大,需要最大限度减少融资成本。但是筹资者在减少融资成本后,势必会降低信息披露负担。并且现阶段我国缺乏完善的信用监控机制,这无疑增加了保护投资者的难度。

(四)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瓶颈。

由于众筹融资平台具备开放性特点,投资者的创意会因此被抄袭。比如某个项目发起者有了好的产品创意后,希望借助众筹平台得到资金支持,此过程会将产品设计思路、外观图片等资料信息都到网上,从而项目发起者的产品创意就有被抄袭的风险。众筹融资平台上项目从发起到最终生产,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其盗版产品会在这段时间进入市场,那么项目出资者获得的产品回报并非开始的有创意的产品,产品极有可能已经过时。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知识产权的申请与保护上略显不足,无法为项目发起者的智力成果提供有效的保护。

二、加强我国众筹融资监管的策略

(一)加强众筹平台行业自律,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众筹平台必须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保证经营的合规性和合法性。监管部门要帮助众筹平台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尽快成立行业协会,严格执行风险揭示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不断完善行业内部投诉处理制度。众筹融资平台应发挥中介功能,将项目信息、发起人资信等信息全面展示出来,避免出现搞资金池、直接融资、经手资金管理等情况,同时坚决抵制以互联网金融为名义非法吸收存款、集资或开展证券业务等金融活动。要以信息充分披露为前提,让投资者自己作出投资决策。

(二)防范和疏导众筹平台风险。

众筹平台必须重视控制各种风险,做好对不同来源和类型风险的分层分级,积极制定防范和疏导风险的对策。当前我国很多众筹平台都建立了风险控制制度,例如通过实行会员制,要求众筹项目不能承诺固定回报,规定融资企业要及时开展信息披露[2]。众筹网规定项目发起人应详细介绍自己和项目,比如项目发起的目的、项目进展状况及风险、项目以众筹方式发起的原因、项目众筹成功后的回报等。此外,还规定项目发起人为投资者充分说明项目潜在的风险,让投资者更加全面的了解该项目,从而制定出是否要投资的决定。并且众筹融资企业还要加大对拟筹资的小微企业进培养,让他们及时转变投资理念,尽快掌握先进的管理模式,将公司治理服务提供给这些公司。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记录进行积累,并建立数据挖掘机制,有效减少众筹融资的风险。

(三)实行小额投资者保护机制,增强投资者风险意识。

第一,在监管众筹融资平台时要保护好投资者,提高融资与操作的透明度,加大对众筹资金的管控力度,让融资信息与支付更加安全,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第二,加大众筹融资知识普及力度,增强投资者的防范意识,让他们有能力去识别风险。在我国众筹融资的发展过程中,为培养更多合格的投资者,要充分发挥出互联网传递信息的优势,做好众筹融资知识的普及工作。同时还要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或举办论坛讲座,让企业和投资者掌握更多的众筹融资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投资理念,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第三,应明确股权众筹普通投资者的资质,对投资者每年投资数额加以限制,禁止利用广告促进发行,避免发生误导、劝诱投资者的情况。并且还有将补偿条款确定下来,帮助投资者更好的防范投资风险。

(四)加强对众筹创意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

首先,为加大对众筹项目创意的保护力度,避免被抄袭,项目发起人先要做好专利申请,让自身产品得到保护;其次,才能将项目创意公布在众筹容易平台上,进行众筹融资。在完成众筹融资以后,再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改善,确保产品更具创新性,同时也更加完美[3];最后,众筹融资企业要积极开发一批企业客户,在缺乏科研能力企业与项目发起人之间搭建合作平台,将企业资本和生产能力与项目发起者的技术和创新进行有机结合,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避免项目创意与技术被他人抄袭,同时又降低了出现非法集资的风险,从而真正保证项目能够获得成功。

三、结语

总之,我国众筹融资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为中小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但是我国与众筹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导致频繁发生欺诈行为,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做好对中小企企业和投资者的教育培训工作,让他们全面掌握众筹融资相关知识,保护好他们的利益,让众筹融资模式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心莲.浅谈我国股权众筹融资的发展及监管[J].财经界(学术版),2015(06).

筹资风险的识别方法第6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众筹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2

一、引言

众筹虽然早在六年前就已经出现在中国,但是直到2014年才真正进入大家的视线。随着p2p、互联网化基金、支付产品等概念在国内的火爆发展,众筹也渐渐的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由于我国法律及文化的因素,我国众筹投资者更多趋向于追逐利益而并不是投资,这就导致了中国的众筹需要以物|为回报。本文分析了在目前我国法律背景下应如何正确利用众筹为中小企业融资。本文分别研究了中小企业融资特征和众筹融资方法的特征,结合定性及举例论证的方法。在众筹融资方法下研究了中小企业应如何合理利用众筹融资来扩大自身规模,使企业发展壮大。

二、中小企业传统融资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在国内是个老生常谈的难题。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要归根于信息不对称。由于企业对于自己的状况和项目的执行情况远比银行了解,因此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而银行相对来说处于弱势地位。在当互联网新时代到来之际,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又出现了新的特点:首先来说因为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上部分行业产出过剩,中小企业为维持正常运转,迫切需要借贷到流动资金。另一方面,在信贷规模约束下,特别是一直在提高的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下,银行出于对自身出借本金安全的考虑,相同情况下不愿意把钱借给中小企业。

传统融资方法运用于中小企业存在一定的弊端:①向传统商业银行贷款,需要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商业信誉。而中小企业往往很难达到银行的要求,而银行由于制度的原因不能对其进行放贷。②债券融资对企业的资金、规模等要求较高,中小企业要想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具有一定困难。由此分析不难得出结论,这种筹资渠道不能实现。③股票融资融资成本过高。由于股票的高风险,投资者要求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而且投资者购买股票产生的收益是企业用税后利润支付的,因而不能够为企业抵税。最后,股票自身的筹资费用也比较高。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当前融资背景下,中小企业想要通过传统的融资方法筹集资金是非常困难的。而中小企业想要发展壮大,一般都存在资金不足的现象。所以企业需要资金支持。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寻求其他的融资渠道。

三、众筹融资的优点及风险

(一)众筹融资概述

众筹是指运用互联网的宣传手段与方法来展示、宣传自主创新人有创意的作品或创业计划,从而借此来吸引对此有兴趣的投资者通过资助资产,思想或者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来推动项目的进行,并且能够保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项目提倡者预先设定好的的募资金额目标。中小企业进行众筹融资目前大多通过众筹平台,利用互联网建立筹资页面。介绍自己的项目,以此吸引投资者的关注,若能吸引到足够的投资者,募集到目标金额则众筹成功。反之,则只能宣布众筹失败。在此期间众筹中介即众筹平台从所筹集的资金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用作为筹资平台的劳务费即他们应得的的服务费;如果筹资过程并没有筹集到到目标金额,那么筹资人就无法提取资金,资金将会原路退回,项目筹资人宣布筹资失败。

(二)众筹融资的优点

众筹融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受众面广,面对的几乎是社会上所有网民甚至非网民,募资资金的融资企业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有资金需求并且可以提供相应的筹资信息,企业就可以在平台上发起筹资。它对于中小企业的优势可分为以下四点:①降低融资门槛,化解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在众筹平台中融资对企业本身的资产规模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企业只需要提供简单的基本信息。②压缩成本,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减少融资费用。众筹融资可避免高利率并且可以合理避开许多税项,以及交易的手续费,由此可以大大降低成本。③加速资本运转,提高融资速度。众筹融资与传统的融资方法不同,不需要繁琐的申请、审批、审核过程。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资本运转速度。④前期的市场调查,降低了经营风险。由于众筹融资在平台前,平台要对企业进行一定的调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

(三)众筹融资的风险

众筹融资的运作模式不同于一般的金融产品,一方面众筹具有特殊性欺诈风险较大,投资者保护难度较高;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众筹知识的缺乏可能成为众筹筹资的绊脚石。

众筹融资具有不同种类的风险,比如信誉风险,道德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等。本文主要分析众筹融资面临的相关风险如以下几种:①众筹平台缺乏准入标准。②众筹投资者良莠不齐。③众筹的本质导致其与非法集资难以明确界定。

四、完善中小企业众筹融资的建议

因为众筹融资的筹资模式刚刚进入中国不久,在国内也算是新兴行业,所以必然存在很多不足。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很大风险,甚至可能会造成投资人较大的损失。因此,为防范相关风险和负面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足够重视这个新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用正确的引导与合理的规范帮助其在国内稳定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强化众筹平台管理

作为出资人的投资者要通过众筹平台对看中的众筹筹资人进行投资,所以我们应尽最大可能防范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防止众筹筹资人为吸引跟多的投资者而虚构信息,造假信息,错误的引导投资者对其进行投资。相关部门应设立明确的众筹平台管理进入规定及相关的管理细节。明确规定只有达到相关要求的平台才能面向公众开放,并筹集资金。

(二)确保投资者具备相关知识

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并逐渐完善众筹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众筹投资者应具备的资质条件,经过测试确保投资者具备相关的知识体系与风险意识。可参考股票市场准入法则,设立众筹市场投资者准入规则。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众筹投资者,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条件,换句话说也就是投资者应该是通过相关知识测试,能证明其具有相P风险意识和投资管理能力。只有先确保众筹投资者的专业质量才能更便于管理,在投资之后在进行相关培训,随时更新投资者的知识体系。确保众筹筹资市场的稳定。

(三)明确规定众筹和非法融资的区别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火爆的今天,众筹融资很有可能解决传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于目前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金融风险的防范还不健全,因此我们更应该严格的将众筹与非法集资区别开来。

五、结语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我国一直备受关注,并且相关部门也一直很关注民间金融的合法合规问题。在此背景下,众筹筹资不得不说是一种合理的方法。根据文章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不妨在部分中小企业聚集的地区建立众筹融资试点,政府出面引导群众,讲解众筹相关知识,让普通民众充分认识众筹的优缺点,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中小企业。因为众筹融资自身的特点:众筹的主要目的是筹集投资人的人力、智慧,而并不是简单的集资。因此这种试点可以先在文化科技创新领域进行,待发展成熟之后再进攻传统的商业领域。当然无论进行在哪个领域进行试点,首先应该保证的就是投资者的自身利益。

参考文献:

[1]李雪静.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探析[J].上海金融学院校报,2013(6).

[2]孟韬,张黎明,董大海.众筹的发展极其商业模式[J].创新与创业,2014(2).

[3]邓建鹏.互联网金融时代众筹模式的法律风险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3).

[4]尹建超.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解决对策[J].金融视线,2016(Z1).

[5]彭岳.众筹监管论[J].法治研究,2014(8).

[6]肖凯.论众筹融资的法律属性及其与非法集资的关系[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5).

[7]汪群,杨漫.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与众筹融资新途径探讨[D].财经视线,2015(13).

[8]冯根尧,封强.众筹融资模式下的越商小微企业融资问题[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5.

筹资风险的识别方法第7篇

内容摘要:房地产业是一个税费负担较重、涉及税种较多的行业,因而成为税收筹划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某房地产公司为例,分析在税收筹划时,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政策风险、财务风险、行业风险等各种风险,指出税收筹划的预先筹划性与项目执行过程存在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是这些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鉴于此,本文认为房地产企业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降低或减少涉税风险,使税收筹划方案达到风险最小、收益最大。

关键词:风险 税收筹划 房地产企业

某房地产公司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2007年,某房地产公司以7500万元购得一块商业用地,用于普通住宅建设,预计房屋可售面积3万平方米左右,营业税及附加税率总计5.55%,契税3%,所需资金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筹划前:营业税及附加为2164.5万元,土地增值税为9318.075万元,税金合计(不考虑印花税)为11482.575万元。

该房地产公司决定接受税务师的筹划建议,单独成立销售公司。房地产公司先将房屋按每平方米8000元的价格出售给销售公司,再由销售公司按13000元的价格出售给客户。

筹划后:房地产公司应纳税额为营业税及附加1332万元、土地增值税2925.6万元;销售公司应纳税额为:契税720万元、营业税及附加2164.5万元、土地增值税3850.65万元,两公司税金合计为10992.75万元,可以节税489.825万元。

经过上述比较,该公司认可了税务师的方案,可是在方案执行过程中,问题逐渐显现。首先,房屋过户到销售公司后,已经成为二手房,需到二手房交易中心交易,这为房屋的销售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其次,根据营业税条例规定:纳税人销售不动产价格明显偏低而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营业额。该公司将房屋以8000元/平方米的价格转让给销售公司,该价格明显低于同类房屋的交易价格,因而该公司还面临着营业税被重新核定,需补交税款、滞纳金甚至被罚款的可能。

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面临的风险

税收筹划风险,是指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因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筹划收益偏离纳税人预期结果的可能性。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风险。税收筹划业务在我国还不成熟,它经常在税收法律规定的边缘操作。税收筹划方案的合法性必须经过税务部门的确认,有时房地产企业对税法的理解与税务部门具体执法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加大了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另外房地产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发生对法律理解的偏差,使税收筹划蜕变成偷税行为,又会导致税收筹划的违法风险。也就是说即使是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有可能因为税收政策理解偏差导致税收筹划方案无法实际执行,从而使税收筹划方案成一纸空文;或者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逃税行为,不但得不到税收利益,反而加重了房地产企业的税收成本,使房地产企业得不偿失。

政策风险。房地产企业受政策影响比较大,这主要是由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现有的税收规定中法律法规少,规章以及其他税收规范性文件多,从而造成税收法令政策的透明度明显偏低。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许多政策会相应地发生变动,政府的税收政策总是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这些都容易导致税收筹划的失败。对同一房地产企业而言,在不同时段,往往会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使所选择的筹划政策失去原有的效用,甚至与法律相抵触。

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巨大,若某一个环节的资金出现问题将引起整个房地产项目的瘫痪。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保证资金供应的充足,房地产企业大部分资金都是通过举债而获得,而借入的资本额越大,税收筹划的空间越大,获取可能的税收筹划利益的机会也越大,但由此带来的财务风险也相应增大。

行业风险。房地产行业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它的发展取决于整个行业是否景气,行业的复杂性决定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筹划的难度非常大,容易导致税收筹划风险的产生。

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

税收筹划的预先筹划性与项目执行过程存在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是税收筹划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因税收立法、执法所导致的风险。在我国税收法律中,税务部门与房地产企业之间的权责关系并不完全对等,房地产企业处于一种相对劣势的地位。税务部门相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更容易掌握更多税法信息,对于新的法律的了解或获得也滞后于税务部门。由于税收征纳双方关系权力责任的不对称性及在法律中赋予税务部门过多的自由裁量权,造成即使税收筹划人员具有较为充分的空间,税务部门也可以利用“税法解释权归税务机关”而轻易加以否定,从而使房地产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大大增加。

注重“税负最低”,忽视企业整体利益。有的房地产企业认为追求“税负最低”,是税收筹划的目的,这是一种不完全正确的认识,是混淆和颠倒了税收筹划目标和最终目的的关系。例如,误以为用借入资金投资比用自有资金划算(少交税),但很多事例表明,使用借入资金虽然其利息可在所得税前扣除,但由此未必增加房地产企业的净利润,相反它却减少了房地产企业的净利润,另外还有可能引发巨大的财务风险。事实上税负最低只是税收筹划的阶段性目标,而实现房地产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是税收筹划的最终目的。

片面夸大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的作用。很多房地产企业认为税收筹划无所不能,事实上税收筹划只是房地产企业理财活动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有限的,并受一定的条件制约。税收筹划往往需要与相关的生产经营决策配合使用才能相得益彰,产生较大的总体效益。另外,税收筹划的开展与房地产企业的涉税税种、应纳税额以及财务核算水平等情况息息相关。

因税收筹划人员自身素质所导致的风险。自身专业素质主要反映在税收筹划人员对于税法的全面理解与运用方面,由于税收法规的庞杂和税收政策的频繁变更,税收筹划人员受自身业务素质的限制,对有关税收法规的精神把握不准,虽然主观上没有偷逃税的意愿,但事实上由于筹划不利,违反了税法,产生了税收筹划风险。

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措施

税收筹划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对风险加以控制,规避和降低风险损失。针对风险的类型和产生原因,可以采取以下风险管理方法。

(一)树立依法纳税意识,完善会计核算工作

房地产企业经营决策层必须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这是成功开展税收筹划的前提。税收筹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利润,但它只是全面提高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环节,不能将房地产企业利润的上升过多地寄希望于税收筹划。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核算资料和正确进行会计核算,是房地产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税收筹划是否合法,首先必须通过税务检查,而检查的依据就是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核算资料。因此,房地产企业应依法取得和保全会计核算资料、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为提高税收筹划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准确把握税法政策,密切注视税法的变动

税法是处理国家与房地产企业税收分配关系的主要法律规范,税收筹划方案主要来自税法政策中对计税依据、税率等的不同规定,对相关税收规定的全面了解,就成为税收筹划的基础环节。只有全面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的纳税方案,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作出对房地产企业最有利的税收决策。反之,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不了解,就无法预测多种纳税方案,税收筹划活动就无法进行。税法常常随经济情况变化或为配合政策的需要,而不断修正和完善。因此,房地产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密切关注并适时调整自己的筹划方案,以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规范。

(三)增强风险意识,提升自身素质

防范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是一项具有高度科学性、综合性、技术性的经济活动,因此对具体操作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税收筹划人员不仅要精通税收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和房地产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应具备经济前景预测能力、项目统筹谋划能力以及与各部门合作配合的协作能力等素质,为房地产企业出具防范税收筹划风险的方案或建议。税收筹划人员素质的提高,一方面依赖于个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依赖于整个房地产行业素质的提高。只有整个房地产行业素质提高了,才能充分进行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

(四)加强与税务部门联系,搞好税企关系

房地产企业要想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取得当地税务机关的支持,以确保合法性。进行税收筹划,由于许多活动是在法律的边界运作,税收筹划人员很难准确把握其确切的界限,有些问题在概念的界定上本来就很模糊,比如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区别等,况且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收执法部门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就要求从事税收筹划者在正确理解税收政策的规定性,正确应用财务知识的同时,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经常与税务机关保持友好联系,使税收筹划活动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或者使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方案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从而避免税收筹划风险,取得应有的收益。

(五)顾全企业整体利益,注重税收筹划方案的综合性

从根本上讲,税收筹划归结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它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所决定的。税收筹划必须围绕这一总体目标进行综合策划,将其纳入房地产企业的整体投资和经营战略,不能局限于个别税种,也不能仅仅着眼于节税。单纯看税收筹划是分税种进行的,对每个具体的税种进行筹划,但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活动要涉及到数种税,即便一项具体业务也可能要涉及若干税,例如一笔销售收入是否确认、何时确认、可能会影响营业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针对众多的征税对象、税率、减免税等,税务筹划时不能仅盯住个别税种的税负高低,而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另外,如果单纯追求最大扣除项目、最小的计税收入,会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影响企业的筹资和投资能力,进而影响房地产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所以不能以税负轻重作为选择筹划方案的唯一标准,而应以确保房地产企业财务目标实现下的税收筹划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

通过以上分析,文章指出,随着税收筹划活动在房地产企业经营活动中价值的体现,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风险也该受到更多的关注,由于税收筹划主要侧重于事前的筹划,因此不可能完全消除税收筹划的风险,但尽量降低或分散涉税风险是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的重要内容。成功的税收筹划方案应该是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方案。

参考文献:

1.盖地.企业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梁云凤.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3.韩灵丽.公司的税务风险及其防范[J].税务研究,2008.7

筹资风险的识别方法第8篇

关键词:税收筹划;新税法;运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税收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关系日益紧密,尤其是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只要发生了应税行为就应该依法纳税。企业迫切希望进行科学合法有效的税收筹划,达到降低实际税负的目的。于是,如何运用税收筹划,为企业创造价值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新焦点。要想做好企业的税收筹划,就应该在了解熟悉相关税法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税法上的优惠政策或者其他对企业有利的规定,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及特点

税收筹划指的是企业在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安排对纳税人的投资、筹资、日常生产营运活动以及其他理财活动,达到节税或避免税收损失的一系列行为。大的方面来说,企业的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对企业的整体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按筹划所涉及的具体活动环节划分,税收筹划可分为投资活动税务筹划、生产运营活动的税务筹划、筹资活动的税务筹划等。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税收制度法规也在不断修订完善,尤其是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颁布实施,对企业税收筹划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

税收筹划作为一项企业特殊的财务管理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合法性。税收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畴内进行,以不违背法律为界限,不能超越法律的规范,与偷税避税有着本质的区别。税收筹划是国家政策予以引导和鼓励的行为。第二,前瞻性。企业的税收筹划不是在纳税义务发生后想办法减轻税负,而是在应税行为发生之前。第三,目的性。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是通过选择低税负或者滞延纳税时间而取得税收利益。第四,普遍性。由于各税种在纳税人、纳税对象、纳税地点、税目、税率、减免税及纳税期限等方面的规定一般都存在一定差别。这给纳税人提供了税务筹划的机会,同时也决定了税务筹划的普遍性。

税收筹划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降低企业纳税成本,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经营方式,增加企业收入和利润,同时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纳税意识和增加后续税源。因此,企业应该重视税收筹划。

二、我国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虽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大部分企业都意识到企业税收筹划的重要性,开始关注税收筹划,但我国企业的税收筹划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具体纳税实践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企业税收筹划认识不够,税收筹划意识不强

由于我国企业的纳税意识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往往未能真正认识税收筹划的实质,片面地认为税收筹划仅仅是为了少缴税,不仅如此,不少企业还将税收筹划等同于偷漏税款,甚至是采用诸如偷税、漏税、抗税等财务违规的方式来进行所谓的“税收筹划”。所以税收筹划在企业的具体实践中存在很多偏差和误区,使得纳税筹划的功效大大减弱。

(二)企业税收筹划水平不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税收筹划

目前我国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更关注于短期甚至仅仅只是当期的节税效果,考虑的仅仅是不同方案的税负差别,甚至只是初步的规避额外税负,常常为了眼前的税负降低而游离于违法与偷税的边缘;缺少全盘考虑的长期纳税筹划,未顾及到企业的长远利益,更谈不上通过呼吁、引导等方式积极争取对自身有利的税收政策等高级的税收筹划。

(三)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税收筹划的专业人才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税收筹划是由企业的纳税人员、财务人员甚至只是一般的行政人员来负责,由于知识水平有限,知识更新较慢,业务素质较差,无法满足税收筹划工作人员所需具备的财务、税收、管理、统计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由于缺乏能够胜任税收筹划的专业人才,企业即使有心进行税收筹划,恐怕也难以落到实处,无法满足我国企业纳税筹划的发展要求,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缺乏税收筹划风险意识,忽视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

企业税务筹划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而这些不确定因素若处理不当,很容易就带来不利的后果。特别是当税收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和补充时,政策不定期的变动将对对企业的税收筹划,尤其是长期性的税收筹划带来巨大风险。加上企业自身并未充分认识到纳税筹划中的风险,没有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未对纳税筹划中的风险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往往影响到纳税筹划的整

体效果。

三、新税法下如何做好企业的税收筹划

在新税法颁布实施后,要想做好企业的税收筹划,更应该针对新税法改革的特点。新税法改革中对纳税主体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对税率进行了变动、明确了应纳税所得的范围,并且总体上减少了税收优惠政策。只有在熟悉新税法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才能让税收筹划更好地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本文将从企业生产经营的投资活动、日常运营、筹资活动三个环节进行税收筹划。

(一)企业筹资活动的税收筹划

企业的筹资活动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对内对外投资以及调整资本结构,有效筹措资金的一系列活动。筹资活动的税收筹划主要是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资本结构、选择最佳的企业整体资本成本以及有效管理筹资活动产生的财务风险。由于企业的筹资活动可以通过改变资本结构、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来影响企业的最终价值,所以说,企业有较大的空间可以进行筹资活动的税务筹划,企业进行筹资活动税务筹划主要应分析资本结构的变动会对企业业绩和税负产生怎么影响;企业应当如何安排资本结构,才能在节税的同时实现所有者税后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企业应该如何管理筹资活动的税务筹划风险。筹资活动的税务筹划就是通过通常兼顾的方式,采用最佳筹资组合,合理安排财务结构,规避财务风险,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由于不同的筹资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筹资渠道,不仅会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而且会形成不同的税前、税后资金成本。企业的筹资活动除了希望能够筹集到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外,还应该尽可能的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而不同方式筹集的资金不仅影响到企业的资本成本,同时还影响到企业税负的高低。具体来说,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资金,通常可以通过从银行取得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融资租赁以及利用企业的保留盈余等途径取得。其中权益性资金,不能在企业所得税之前扣除,企业的利润应先上缴企业所得税,才可用于股息、股利分配等,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但权益性资金不需要企业偿还,所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而债权性资金则不同,债权性资金所带来的利息支出在税法上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有抵税的功效,但同时由于债权性资金需要企业进行偿还,所以也给企业带来了财务压力。除了通常意义上的权益融资和债权融资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进行筹资,它是介于权益融资和债权融资之间,通过将出租物的所有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方式,既可实现融资,又可到达节税和优化财务结构的目的。不同的筹资方式会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资本成本以及相应的财务风险,也为企业筹资活动的税收筹划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同时考虑到风险和收益的相生性,企业在进行筹资活动税务筹划时,应比较进行收益和风险的综合评估,权衡利弊得失,才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二)企业经营活动的税收筹划

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是企业得以长期生存发展的根本活动,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税收筹划主要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合理分摊费用等方式来实现。其中会计政策方式的选择包括但不仅限于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的选择、存货计价方式的选择等等。固定资产折旧指的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内,采用确定的计价方法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损耗额进行系统性的分摊。比如将固定资产折旧的损耗逐步转移到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中。目前税法中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包括平均使用年限法,加速折旧法,产量法等。由于折旧有着抵税的作用,折旧的多少直接影响成本的多少,利润的高低,及应纳税额等。同样的道理,企业存货计价的方式也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不同的存货计价方式也会对企业纳税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特点,选择最有利的折旧方式和存货计价方式,达到纳税筹划的目的。此外,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企业还可以通过合理分摊费用进行纳税筹划。这里的费用主要指的是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由于费用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当营业额一定时,成本增加,利润就会相应地减少,利润减少就使得税基减少,最终导致应税金额的减少,达到节税的目的,但是由于这个时候企业的利润也是减少的,所以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的时候,不光要考虑到纳税的减少,还要考虑企业的整体效益,才能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三)企业投资活动的税收筹划

除了企业的筹资活动和经营活动外,企业的投资活动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活动。企业的投资活动包括企业间的合并重组、合营联营等,可能涉及跨区甚至是跨国的投资活动。由于不同的投资方式、不同的投资地点、不同的投资核算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税负水平,这也给企业的投资互动提供了税收筹划的机会。企业投资活动方面的税收筹划主要包括选择恰当的长期投

资核算方法(成本法或者权益法)进行税务筹划;通过推迟开始获利年度,延长经营期或者利用税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进行税务筹划;通过保留低税率地区企业的税后利润不予分配转增资本等方式进行利润分配的税务筹划;通过选择直接投资建厂方式或者通过兼并收购当地企业等方式进行投资来进行纳税筹划,从而达到减轻投资方税负负担的目的。

四、结束语

企业的税收筹划要符合国家的税收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能够起到减轻纳税人负担的作用,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不仅能够实现税收成本最小、企业财务利益最大化,实现企业的内在价值,更是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捷径。因此,我国企业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正确地去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高丽萍.企业筹资中的纳税筹划研究[j].财会文摘,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