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04 09:45:07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第1篇

一、培养和发展识字写字能力

要培养和发展识字写字能力,就要知道它的主要任务。我们知道汉字是方块字,包括音、形、义三个方面,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并要求多读多练,首先做到读准字音;其次是要求学生了解字的结构、注意字的写法,做到认清字形;第三是要求学生在了解造字方法基础上,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第四是要求学生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第五是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认字,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字(词)义;第六要求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汉字的形体美;第七要求学生进行写字练习,学生要练习用硬笔和软笔写字。

二、培养和发展阅读能力

人都应对本国语言做到熟练阅读。阅读能力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知感受能力,首先要认识字词,培养理解语言文字意义的能力,理解词义、句义,知道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能正确区分、正确把握,在全面深刻理解意义的基础上,逐步培养欣赏评价能力。阅读中要琢磨文章的构思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评价文学作品。同时还要培养语文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和发展写字能力

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要培养学生以下的能力:1.观察发现新的东西;2.通过学习、阅读、听、看等方法积累各种素材;3.学会审题,分析文章的立意,知道要写什么、要表达怎样的思想;4.学会选取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5.学会谋篇布局,知道怎样写、按什么顺序、怎样组织内容;6.学会运用字词,会遣词造句,为表达文章内容服务;7.学会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使文章内容生动、形式活泼;8.学会修改文章,反复阅读,多次修改,使之更合理。

四、培养和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第2篇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口语教学环境 语用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1.研究背景

在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即使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有相当的词汇、语法和阅读能力,仍不能在口语交际中得体地使用目的语,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语用失误的情况。学习者能否进行有效的交流不仅仅取决于他们的语法能力,更取决于其语用能力,即“听话人对语境的认识能力和在对语境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别人的意思和意图,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意图的能力”(刘绍忠,1997)。

许多高校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非常重视,专门为学生开设了大学英语视听说课课程,口头表达能力也是主要培养目标之一。与此同时,教学设备、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也不断更新,因为众所周知,对先进的教学设备、软件和网络系统的开发、投资和运行无疑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教学技术和设备本身并没有引发教学实践的根本性变革,从而带来教学成果质的飞跃,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与英语本族语者真实语境的交流中还是会出现语言交际受阻、交流失败的现象。虽然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复杂,但是这至少说明学生缺乏相应的语言及社交语用能力。要在深度上推动口语教学,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在不断推广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高校英语教师不仅要关注这个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更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结合英语教学实践,将对学生英语口语语用能力的培养融合到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去,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探索对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可能途径,从而在计算机辅助口语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语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在计算机辅助口语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实验

我通过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来了解国内外语用能力的研究现状,为本文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然后用实验来收集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传统教学法和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教学法的差异性,以期找到在口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好方法。研究对象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0级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校根据学生高考入学考试成绩进行平行分班,总体成绩基本均衡。选取2010级土木工程专业(人数为90)为实验班,2010级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学生(人数为90)为参照班。实验班和对照班均由我执教。教学设备相同,校园文化相同。实验组课堂教学用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方法授课;对照组课堂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试验班用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对照班则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进行传统的教学活动。采用前测、后测问卷调查的方法。在问卷中对可能引起学生理解困难的词汇用中文标注,以排除语言因素对语用能力的影响。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可以使用词典,亦可以就词汇问题向教师求助。在2010年10月上旬(开学后的第一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英语口语情况调查和第一次语用能力测试。教学实验活动共进行了整整一学年,即2010年10月上旬(开学后的第二周)至2010年6月下旬,共计28个教学周。在完成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后(2011年6月下旬)又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再一次的英语口语情况调查和语用能力的测试。英语口语情况调查和教学实验前用的是同一套问卷,而语用能力测试用的是另一套试题。

在实验前,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语用能力前测进行配对T检测,从检测结果看,P=0.31>0.005,该差异没有显著意义。这说明,在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语用能力测试结果差不多,没有显著的差异,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实验后,又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语用能力后测进行配对T检测,从检测结果看,P=0.000<0.005,该差异有显著意义。这说明,通过实验,实验班学生的语用能力的比对照班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很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实验前两个班对自我口语能力的评价上没有明显差异。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实验班的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及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上的满意度上有明显提高;学生们口语的自信心也有了很大提高。而对照班的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及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满意度提高不明显;学生们对自己口语的自信心也没怎么改变。因此,我们认为教学实验提高了学生对自我英语口语能力的满意度和自信。

3.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原则

3.1英语思维原则

语言的运用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表达了思想,反之思维方式又决定了表达时选择什么样的语言。英语思维是说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能按英语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进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关键就是要在教授语言时处理好语言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多重关系。一方面,一种语言形式可有多种语言功能表示不同的交际意义;另一方面,同一语言功能可以由不同的语言形式来体现。教学中,教师只有在讲授语言形式的同时,将与之相关的功能含义传授给学生,才能使他们在不同的言语交际环境中,恰当、灵活、得体地理解和使用语言,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减少直至消除汉语―英语的转换过程。

3.2实践原则

英语教学必须坚持实践原则,实践原则要求教师对所教授知识进行情境设计,创造一种相对真实的氛围,让学生受到语境的感染和暗示,从而自觉地使用某种适当的语言形式,掌握各种语言功能,让学习者在语境中领悟话语,得体地运用语言。情境设计的本义就是帮助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会要学的语言知识,从而把语言的形式、功能和语境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特殊的知识结构,存于头脑之中。一旦有符合这一知识结构的具体事件发生时,就会激活相应的语言运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操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做必要的铺设,充分估计到学生可能使用的语言材料,从而向他们提供充分的练习材料和适当的话题,让学生能结合语境,反复练习所使用的句型,增强语言的得体性和流利程度。

4.在计算机辅助口语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途径

4.1加强语用知识的传授

大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语言知识,在此基础上讲授语用知识将有助于学生理解语用学基本理论,对语用学理论的了解反过来又会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促进他们在学习和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并学会表达。在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语言形式的讲解还停留在对词语意义的解释和对句子结构的分析这一层次上,而对句子在实际运用方面的有关知识则讲授得很少。这种脱离相关语用知识来讲授语言形式的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4.2进行语境教学

语境教学具有三个特点。首先是三重语境,即话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教学中要将这三种语境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其次是三个教学阶段:一是引进,即介绍新的语言知识;二是操练,在学生感知理解了新的语言知识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有意义地操练,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三是活用,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由地使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将他们置于有交际的环境,让他们在语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原声英文电影、电视剧、会议录像、电话录音、生活语言录音等资料给学生提供真实语料范例,使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不同社会角色在不同交际场所就不同话题内容进行交际时所使用的语言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交文化语用意识。教师可以事先列出任务单,选择适合学生英语水平的音像资料组织学生观看。然后对音像中语料背景和语用特点进行分析讲解及自由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某一语用特点后,教师要设计相应的交际任务来巩固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如文化辨析、文化纠错、文化信息填补等,让学生口头限时作答。

4.3正确处理语言表达中准确与得体的关系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指在语用中用词准确,语句合乎语法规则。语言表达的得体,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它既指说话人说的话合乎语法规则,具有语法上的可接受性,又指说话人说的话在特定的语境下得体、合适(何自然,1997)。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所以得体比准确具有更重大的意义。传统教学法过分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学生使用语言时必须符合语法,对得体性的关注很少,结果,学生在用英语交流时经常说话不得体,既引起老外不解,又导致自己难堪,挫伤了口语练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口语教学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有错必纠和有错不纠都不好。对于语法上的错误,只要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就应该宽容,鼓励学生多开口说;对于影响意义的表达或多次出现的语法错误,教师应当给以提示或纠正,否则会影响交流的正常进行或形成语言的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对于语言表达不得体,出现语用失误的现象,教师应及时给以指出,进而避免课内交际的失误延伸到课外,从而增强学生的语用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总之,准确与得体是话语表达的两个方面,两者不可偏废,要正确处理。

5.结语

本文从语用学的一些研究入手,同时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验为依据,提出一些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但是语用能力的培养需从提高教师的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入手,教师要对语用学的理论有一定的了解,掌握相关的语用学知识,只有教师的语用能力提高了,才有能力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和能力。在当今利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今天,应该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语用能力,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现象。

参考文献:

[1]George Yule.Pragmatic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Rose,K.R.& Kasper,G.Pragma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C].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第3篇

1 基于教材,立足课堂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拓展知识的范例,也是学生学习说话的依据,更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凭借。教师要很好地利用教材这一源泉,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服务。因此,我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贯穿于每个环节之中。

1.1 加强朗读,注重复述。心理学研究表明:朗读和背诵有利于感受语言所描绘的情境,有利于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有利于规范语言、培养语感,更有利于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说、写的能力。教材中选编了一些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动有趣的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作品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要求学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以及作品中的人物语言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要利用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这样既避免了学生“死背”,又能够培养学生敢于张口的习惯,克服在众人面前说话容易犯的两种毛病——或张口结舌、羞涩局促、语无伦次,或信口开河、离题万里、不知所云。长期训练复述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仅使每个学生能说会道、井井有条,而且能促使他们围绕中心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与表达相协调的能力。

1.2 确立话题,创设情境。话题实质上要反映学生实际交流的需要以及兴趣,选择的话题要利于激发学生说的情趣,有趣味,有现实意义,有教育意义,让他们得到教益和启示,增长知识,开拓眼界,陶冶情操。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选择合适的话题,创设情境,营造和谐的交际氛围,使之成为说的最佳情境。

2 延伸课外,增加阅读

课堂教学不可能把口语交际变成简单的公式或提纲,只是展现其一些特点。学校活动只是提供训练机会,而更多的是他们离开学校后,把口语交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个短期行为,它具有长效性。短短的45分钟只能为学生交际提供一个平台,生活才是交际的大舞台。因此,要鼓励学生与家长、朋友、社会上的人进行互动,进行交际,在生活中与人交往。根据不同的场合的需要,恰当机敏地进行口语交际,如礼貌用语、日常用语、日常会话、打电话、问路、购物等,让孩子在实践中去领会自己的语言是否得体,使用的语言是否与交谈的情景相协调,是否可以为大多数人接受,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对谁说,怎样说。

3 评价激励,增强信心

教师对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要及时评讲,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对其进步应给予表扬鼓励,对其口语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善于引导,热情帮助。特别是对待内向、害羞的学生更应该鼓励其开口,即便有的学生说的确实不好,也要通过纵向比较发现他的进步并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有其表现欲。内向的同学有时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不好意思说。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态度尤其要热情、中肯,要帮助他们扫除心理障碍,切不可有语言上的打击、表情上冷漠的现象,以防扼杀学生的表现欲。对口语表达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年级,应有不同的要求,要注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脚踏楼梯“步步高”,不宜操之过急,教师要铺设台阶,让学生逐步“升级”,向更高层次迈进。

4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欲望,让学生“想说”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因为,与生活实际相符合的交际情境,往往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变得高涨起来,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也会被激发出来。学生会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在交际的情境中作进一步的体验。

5 融入生活,让学生在实践的体验中“能说”

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要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形成的。这就要求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关注生活,融入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的体验中锻炼自己,提高口语交际水平。《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和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重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授口语交际的知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即席讲话、主题演讲、课堂讨论、应对能力等要求都是重在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第4篇

关键词: 中职英语教学 交际能力 提高途径

中职英语新教材的推广,对于中职英语老师提出来一个新的要求,新教材重交际,注情境,轻语法,强调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同时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英语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

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使语言教学得到了新的启示。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于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s)一书中对长期影响语言教学的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强化方式不能解释人们运用语言的独创性,掌握语言也不等于结构主义所认为的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与之相应,1971年美国人类学家海姆斯(Hymes)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交际能力概念。他认为,一般语言理论还应包括交际和文化方面,既应强调语言知识,又强调语言使用能力;既强调结构的准确性,又强调使用的恰当性。以威多森(H.G.Widdowson)和威尔金斯(D.A.Wilkins)为代表的英美国家的一些英语教育学家也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感到当时流行的听说法(audionligual method)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认为英语教学的中心应着眼于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只是对知识结构的掌握。只强调语法的重要,一味地操练,并不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从而语言也就失去它的实用价值。

一、影响学生交际能力提高的因素

(一)师生轻视英语口语。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就是应付考试,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实用价值。我对我校英语老师和三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口语训练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新教材教学中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学的重点还停留在讲解语言点上,而对新教材中安排的大量的口语活动却舍不得花时间,置之不理,结果造成“哑巴”英语现象,只会读,不会讲,失去了语言的使用功能,即交际功能。

(二)恐讲心理的影响。因为英语不是自己的母语,所以不少学生对开口讲英语总有一种惧怕的心理,怕出错,怕受老师责备,怕被同学耻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显得焦虑和紧张,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和顺利的表达。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缺乏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没有自信,没有把握,这样在开口时就缺少一种自主感,同时又过多考虑所说的词句是否符合语法规则。“恐讲”心理阻碍了口语训练的顺利进行,同时也阻碍了交际功能的提高。

二、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一)学生和老师都要给予交际英语足够的重视。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少讲多练,以活动为载体,坚持“在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要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实际意义的、有现实环境的训练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用英语完成任务,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可以把每单元的听说部分用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还可以把课堂搬到室外,来讲问路、方位介词等。中职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可以交给他们一些具体任务,留出时间让他们讨论得出结果,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会查杂志、上网。绝不能因为考试不考或考的不突出而放弃或忽视某项能力的培养,如目前高职考试不考听力和口语,但绝不是说这两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就应弱化,相反应加强。教师要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加强各种能力综合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彻底扭转“哑巴英语”的现象

(二)在加大口语训练力度的同时,不要时时纠错,以免打断学生交际的流畅性,阻碍学生交际的顺利进行。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必然的现象。杜雷(Duly)说:“不犯错误是学不会语言的。”在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时,教师过多纠错不但会打断学生的思路,破坏其语流,而且会使学生因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是挑错,而应是帮助、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口语活动,以达到学生口语练习的最大实践量。对于学生的语言错误,教师要区别对待。语言学家凯巴斯基(Kiparsky)曾说:“全局性的错误,即对交际造成很大干扰的错误,应予以重视。而局部的错误,随着语言学习的发展,自然会逐步解决。”其实纠正说话过程中的错误主要应依靠学生本人,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以及对自己和他人说话中的语言的识别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敏感性和识别能力后,就会不断地自我纠正,使错误逐渐消失。

(三)坚持进行口语测试。坚持进行口语测试是保障口语训练的一个有效措施。它能使学生对英语口语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口语训练成果。因此坚持在期中、期末和毕业考中进行英语口语测试是很有必要的。在进行口语测试时我们可以采用这样几种形式:(1)朗读短文或表演对话。这一形式可以督促学生课外进行大量朗读,训练良好的语音和语调,形成语感;(2)限制性情境反应。即教师向考生提供一个较为简单的情景,要求学生使用一定的语言结构或日常用语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在这一形式中学生可将课文对话中学过的有用材料进行活学活用;(3)看图说话。既检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检测他们的想象力;(4)复述。考核学生的口头概括能力和重新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5)辩论会。这属于有一定难度的口试形式,适合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学生不但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及组织能力,而且要根据角色考虑陈述时语言的贴切性、准确性,达到一定的辩论力度,更有说服力。

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科目,核心问题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作为语言教学核心的交际能力不仅仅指简单的口语会话。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交际能力所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及对交际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决定了提高交际能力的难度。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绝非纯英语教学的问题,它涉及母语教学,以及学习者的整体语言能力。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紧密相关,个体因素、学习环境等都应考虑在内。因此,我们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从根本抓起,而且不只是英语交际能力,母语交际能力也应倍受关注。应培养学生善于交际的意识,同时其他学科也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全方位交际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乔姆斯基.句法结构.

[2]海姆斯.论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第5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我国对于国民外语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外语交际能力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得普遍重视。而学生是未来人才的新生代力量,因此在现代社会加强对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近年来,初中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已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这在新的英语教材编写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所以说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但是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忽视英语口语表达的重要性、学生对开口讲英语怀有恐惧和排斥的心理、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导致学生没机会开口说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个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了以下途径的尝试。

一、更新观念,重视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

传统的英语教学一直都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传授中,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直接导致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较差的局面。所以教师应该更新观念,在注重词汇讲解和语法分析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虽然近年来初中英语在教学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英语口语交际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定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大量英语口语“低效教学”甚至“无效教学”的现象,导致了学生英语口语水平难以提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对英语口语教学重视度不够造成的,教师没有真正将口语教学放在心上,缺乏对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和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将英语口语教学落实到实处,花费一定的精力去仔细研究英语口语的有效性教学,务必要让学生在口语表达上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二、调节策略,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潘菽曾这样说道:“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因此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此,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2.1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任教来,我发现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上总是词不达意,或者干脆就是中文直接翻译式的英语口语,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而直接用汉语的思维习惯来学习英语所导致的。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渗入一些跨文化交际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此同时奇特的异域文化也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比如“dog”这个词在东西方就有着截然不同文化含义,在汉语里狗经常是用来表达不好的、令人憎恶的情感,是一个贬义词,有鸡鸣狗盗、狗仗人势等;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狗却是忠诚的象征,常常带有褒义色彩。例如“a lucky dog”应该译为“幸运儿”而不是“幸运狗”,“love me,love my dog”则译为“爱屋及乌”。又比如我们说“吹牛”,而西方文化里要表达同样的意思却是用“talk horse”一词,在这里学生就要注意不要把它直译为“吹马”。还比如“白色”这一颜色在中国象征了凶兆、失败、愚蠢等不好的意思,有白事、白旗、等;而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它却象征着高雅纯洁、纯真无邪,如“a white soul”就译为“纯洁的心灵”、“white lie”则译为“善意的谎言”等。

2.2营造一个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操作可行的英语口语练习语言环境,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做到尽量用英语来组织教学,让学生适应英语口语的表达环境,从而培养学生讲英语的习惯。现在新编的教材每单元都有口语交际的话题,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课本资源,让英语口语落实到每天的教学日程上来。如每天“课堂五分钟”前可以轮流让每一位学生上台用英语进行演讲、讲故事、美文朗诵等,然后再根据上台者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关提问,争取将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编排成话剧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这样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收获快乐,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得到口语的实践锻炼。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第6篇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每个人参加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媒介。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运用语言进行各种交际、活动,所以,语言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发展有重要意义。

首先,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语言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工具。一个人的知识经验,除了直接感知外,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书面语言或人的语言描述和讲解,以及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如电视、电影、收音机、录音机等渠道获得的。幼儿理解了所接触的语言,就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知识的掌握有助于促进幼儿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学习掌握语言与其他认知活动有相似之处,语言需要感知、词义需要理解、词汇需要记忆、语法规则需要抽象和概括,这本身就是思维能力的锻炼过程。而且语言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标志。幼儿词汇量的增加,对词义理解的加深和连贯,表达能力的发展,这些不仅标志着幼儿语言的发展,同时也标志着思维的成熟和完善。一些概括性的词汇的掌握,正是体现着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例如:幼儿掌握了苹果、橘子、香蕉、桃子等词汇,并逐渐的知道这些东西可以用“水果”一词来概括,同样像茄子、番茄、豆角、黄瓜可以用“蔬菜”来概括。这些词汇的掌握正说明了幼儿对事物的抽象分类概括能力的发展。儿童言语的连贯性的发展是儿童言语能力和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幼儿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幼儿早期智力发展的标志。促进了幼儿语言发展,也就同时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其次,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和社会的发展。交往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使人了解和认识社会的各种关系,学会掌握社会行为准则,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交往活动中最主要的就是语言交往,随着幼儿能理解别人的语言和开始学说话,他们与周围人的交际增多,逐渐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感受,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回答成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学会了与别人对话,并能根据成人的言语指导自己的活动。这些语言活动,使儿童密切了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知道了怎样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并从成人的语言要求中掌握了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要求,也使幼儿更喜欢交际和愿意参加各种集体和社会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日常生活中,一般爱说爱动的人比较活跃、积极、热情、性格开朗,这些是与他们较强的表达能力分不开的;一般不善言语的人都不喜欢交际,性格也比较内向,因为在交往过程中他们往往不知如何开口,而越不交往,他们的语言能力就越差。因此,要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首先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再者,学好口语为学习书面语言打基础。幼儿学习语言,是先熟悉掌握口头语言,再逐步过渡到掌握书面语言。幼儿在学习口语的过程中,掌握了汉字的音和义。有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后,当他们学习识字、阅读时,主要是把看到的字形与听到和发出的语音联系起来,理解文字内容和用文字表达意思就比较容易了。幼儿口头组词、造句的表达能力,能迁移到书面语言中促进文字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发展幼儿的口语能力,可以为学习书面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幼儿的标准语音,丰富词汇,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基本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对文字作品的兴趣和爱好。这是我们培养和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总目标,所以对农村幼儿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第7篇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

 

一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特定社会中成员所拥有的信仰、思想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习惯等的总和”。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中学英语新课标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靠单纯灌输语法知识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就能有效开展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相关策略

(一)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词汇的正确读音和本义,还应着重接受所教词汇的文化意义,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不对应文化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红色”在我们汉语文化中象征“欢乐、吉祥、喜庆、热烈”,是一个褒义词,然而在英语文化中“red” 却与“危险、暴力、流血”相联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归纳、总结、对比,找出这些英语词汇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意义,在课堂上给予充分讲解。同时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在学到蕴含着成语,谚语及其典故的英语词汇时,应不失时机地将其介绍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跨文化学识,同时教会学生运用这些词句的场合,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初中学生了解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土人情渠道,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介绍阅读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对那些学生较为困惑不易理解的语言材料之外的文化因素有所涉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国的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有效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论文提纲格式。初中英语教师在讲授某篇新课时,首先可以对该课文的相关背景进行详细介绍,由此导入新课,为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导入新课,将生动活泼的影响材料呈现给学生,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让师生都参与到阅读中来,互相提问和解答,在问答中,教师应对中西方文化有差异的地方增强敏感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阅读教学中,加强对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介绍。例如,许多英文文章语篇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言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而许多中文的段落思维模式一般没有这么开门见山的。教师分析中英文的语篇模式差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课后教师还可以印发几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口语是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基础。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并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身的思想意识,在使用英语进行口语对话时,应教会学生考虑到自身扮演的角色,综合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所在语境,从对话者的反应判断出是否使用了恰当的语言,并努力使受话人明白并接受自身表达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在让学生说之前要告知其对话发生的相关背景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以及英美文化背景下的相关语用策略,让他们了解该说什么,该怎么说。例如,西方人将年龄、身高、体重和收入等个人问题视为隐私,教师告知学生这是应当避而不谈的话题。教师可以将谈话禁忌归纳为四个词: I, WARM, where, meal。其中I代表 income, W 代表 weight, A 代表 age, R 代表 religion, M 代表 marriage。就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问对方收入、体重、年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初中英语教师可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对话,构建真实的口语交流氛围,创设各种语言场景,把抽象的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跨文化交流的魅力,使学生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并进行口语交流,在真实的英语语境中进行对话,还可以在课外开设英语角活动,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口语环境,使学生在频繁地口语锻炼中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总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初中英语教师可从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三个方面,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熟练、准确地掌握英语口头或书面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力非<<现代外语教学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1

【4】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口语交际 素质教育 教育创新 教学方法

口语是人类最主要、最直接的交流工具,也是初中教育尤其是初中语文教育要着力培养的学生能力。由于片面地追求分数,大量地使用网络,加之独生子女政策、现代通信手段的发展等,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弱化已经成为了教育界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笔者拟结合自己这几年强化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就如何进一步认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特点、意义和存在问题,如何抓住重点实施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如何采取措施保障这一工作得到不断加强,作一些梳理,仅供同仁们参考。

一、初中生口语交际的特点、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从小学走来,向青年递进,在其生理趋向成熟的同时,心理上的自我意识也会越来越强,讲话开始更多注意自己的形象,怕讲不好丢面子、挨批评,有意地选用其他“不讲话的方式”表达意见。学生思维能力急速增长后,外在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往往跟不上思维表达的需要,要么有东西说不出来,要么说出来的不是要说的东西,碰到不熟的环境、不相识的人,更加紧张,甚至表达得语无伦次。越是感到自己没说好,就越不想说,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如今不少初中生宁愿通过网络、短信等表达,也不想大声地说话,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与成长。

口语表达是一个人思维活动最直接、最迅速的反映,口语训练本身也是以思维力为核心的智力训练。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严密性、敏捷性、灵活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稳定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持久的记忆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有统计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听占45% ,说占30%,读占16%,写占9%。也就是说,听与说占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75%,如果不善口语表达,一个人的事业和人生都会因此而打相应的折扣。初中生开始有基本的思想,基本的社会交往,说的基本能力也主要形成于这个时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说”的能力,至关重要。

目前,应试教育的问题在初中教学中依然严重,只有笔试没有口试,多数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尽如人意,不少人心中有话不敢说,一说话就显得面红耳赤,结结巴巴。甚至三年初中都从无机会登台亮相当众发言,机会越少越不会说。一些同仁把教材中安排的口语交际练习,作为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自己去做,使口语交际教学流于形式。极个别同仁以自己的“出口成章”要求学生伶牙俐齿,对发言表述不流畅或含糊不清加以指责,也大大挫伤了学生“说”的积极性。

二、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点是激发兴趣、训练提高和技巧传授

初中语文教学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任务都相当繁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当融入其中,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既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影响其他教学任务的完成。笔者在这几年的实践过程中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努力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初中生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更需要以兴趣支撑学习。调动初中生的口语交际兴趣,教师应注意从他们思想解放,活泼开朗,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渴望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特点出发,多开展一些表演活动,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用口语把自己所学所想充分表达出来。教师要特别注意热情引导和宽松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心态开放,大胆自信,无拘无束地开口说话,不要怕他们说错、说少、说乱、说重复,要鼓励他们多说、“瞎说”、不同地说。这几年,只要课堂任务相对不紧,我都会在一节课中安排至少三分钟,轮流让一组学生就自己“想说的故事、想讲的新闻趣事”进行口语表演,平均每个学生每周至少说一两次,主要让学生讲所见所闻,介绍事情经过,发表自己的想法,起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这样,坚持一两个学期就能够让一些原本张口就结的学生完整地说上一两分钟。

二是刻意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人人天生会说话,口语交际本不难。之所以变成了问题,是因为我们的人为阻隔,因此我认为,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就是解放他们说话权的过程,就是训练他们恢复说话本能的过程。训练的方式,包括:1.朗读训练。教师一定要坚持每课的朗读,可以全班读、分组读、个人读,通过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来保证字正腔圆。2.背诵训练。这对学生学习与掌握好普通话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整体背诵时音最高、读书气氛浓,学生记忆快,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问答训练。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有意识地选择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经认真思考后能答出来、答得多,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请学习成绩不同、口头表达能力不同的学生来回答。4.口语比赛。对于口语水平低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朗读比赛,成语及短语接龙比赛;对于口语水平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出一些即兴题目,如谈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等。

三是积极引导学生的口语技巧积累。口语表达也是一门学问,其中有许多技巧需要在实践不断积累。初中是有意识掌握这门学问的开始,教师要更加重视基本技巧的日积月累。教师要引导口语表达不理想的学生向能说会道的学生学习,总结后者的特点供前者模仿赶超。教师要通过听课文录音、名人演讲等方式,剖析他们的断句、节奏、表情、轻重音处理等技巧,并一一解说给学生,让初中生充分知道口语交际不是简单地说说而已,也大有技巧可学。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在辩论中提高技巧,鼓励初中生抓住机会反驳别人的观点,引导他们为了辩倒对方而不断提高技巧。

三、初中生口语能力培养要有力而为,有心而为,有的而为

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是长期工程,要贯穿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始终。能不能持之以恒地实施下去,取决于教师的口语教学能力和意志。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尽可能接受系统的、专业的口语交际培训或口语专项训练,从理论层面上对口语交际有清晰、全面、透彻的认识和理解。在掌握业务的基础上,教师要带头说普通话,要求学生发言必须用普通话,鼓励学生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清晰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微笑着认真倾听哪怕是最差的口语表达。教师还要将口语交际训练与考试挂钩,通过让学生或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或总结本期学习,或讲一个小故事等,重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区分优、良、及格、不及格等成绩并通知家长,争取家长支持共同提升初中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有力、有心的基础上,学校还应加强学生和教师口语交际训练结果的评价,适当地奖优励先,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使口语交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保持并不断赢得其应有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曹维菊.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A,2013(1).

[2]刘海涛.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