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工程给排水论文

建筑工程给排水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01 15:51:25

建筑工程给排水论文

建筑工程给排水论文第1篇

关键字: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

一、问题的由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就生产而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终结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业主的各方面要求,更不能满足日趋重要的环境要求。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或者说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即良好的功能和良好的建筑形象的高度统一。良好的功能可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良好的建筑形象也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水厂建筑的特点:一是工业建筑范畴,但不能忽略其美观;二是建筑物匍伏于地,尺度不大,并且形式单调均一分散、变化不大;三是构筑物所占比重特大,表现在体量闷沉、笨重,而且一般布置在厂区平面显眼的中心位置;四是污水处理厂气味重而难闻;五是为使水厂的环境更加接近自然,需有大面积的绿化。因此,水厂的建筑设计的意义倒并不完全在于如何做好工艺(这是很重要的),如何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而在于其理想的目标能得以实现,完美的构思能得以表达,合理的功能能得以兑现,以及优雅的环境能得以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水厂的建筑设计首先应该在确实掌握丰富的信息、详实的资料的条件下,在加强内部工种联系的前提下,在正确的设计原则指导下和正确的方式组织下,有步骤、有计划地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加以制订(其中还要特别重视国外的各种先进经验)。我们不能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封闭———自立门户的模式;单一———就事论事的模式,稳定———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应该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才能确保设计出一个完美的优秀工程。

二、要注意的几个因素

1工艺流程的要求

给水处理厂即一般常称的自来水厂。由于原水水质不同,工艺流程有各种组合,但它的基本工艺为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在城市水厂中,基本流程为原水一级泵房加药絮凝池沉淀或澄清池滤池消毒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水厂内的主体处理构筑物中沉淀池、滤池基本上都高出地面,只有清水池可以埋入地下,而当沉淀采用平流式沉淀时,其池长达100余m,在水厂中会形成单调冗长的池体,都需加以仔细设计。

大多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流程一般为提升后的污水重力经格栅沉砂初沉曝气二沉消毒出流。如果排入的水体是感潮水体,有时亦会在处理水排入前有提升泵站,以解决高潮时污水厂的出水问题。

对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兴建的污水厂,为了解决构筑物的空池抗浮,往往以出水末端构筑物的高度为控制,而将进水泵站以后的构筑物以高出地面3~4m布置,这样就必须对这种沉闷不堪的大体量砼面作建筑处理,同时也必须对池间联系的狭小的通道走廊作恰当的建筑处理,否则作为一个整体环境来讲是极不理想的,往往也不易被人们所接受。

2总体规划的要求

总体规划非常重要,它是设计的灵魂。在规划时首先要有一个总体布局的构思,其中应包括:工艺布局的合理、道路走向的清晰、广场的适宜、地域的平衡、人流的互不交叉和公建用房(即生活区,其中包括办公、科研、试验、管理、会议室、食堂、厨房等内容)的最佳布置,然后按照①功能分区合理、简捷、便利、经济的原则;②风向、日照、地形有利的原则;③构图优美、对比均衡、空间流通的原则等,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结合厂址的自然条件及环境条件(包括地形以至地质条件、厂外道路系统、绿化条件、朝向、原有建筑物等)来进行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中必须注意要创造良好的日照、空气和通风条件,还要尽量避免噪声的干扰,合理安排和大量利用绿化,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统一规划(特别是厂前区),然后将建筑物(或构筑物)布置在经过深思熟虑的绿化等环境中。在绿化设施中须充分考虑到生态绿化和景观绿化的有机结合,并多种植些可以释放有益气体和减少尘埃的树种,以改善厂区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厂区的明洁度。

同时,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原则还必须在立足于“环境、空间、形式”三者统一的原则基础上,使群体形象和个体形象都能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含蓄和谐调,并通过曲直、高低、虚实、明暗、黑白、凹凸、方圆、上下等造型元素和设计手法的运用充分体现出工艺工程设计的新境界。

3传统观念的改革

传统是指技术上、文化上历史的凝聚、沉淀和积累,它是人们长期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固有的客观存在。它之所以能长期继承,经久不衰,并在某些方面形成一种固有的心理态势,就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耐人寻味的余韵,因此它往往极易被人们长久地、习惯地循套,自然地袭用,即使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对成功来说总往往可加以原谅,或者最后说总的还是成功的。我们如果辩证地看,则可以这样说,在继承传统之余必须要有充分的创新,即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对传统作转变的工作”。如果工艺总是老一套形式,形式总是老面孔,色彩总是陈调重弹,即使在功能上还可以过得去,能满足业主的一般要求,但从社会发展来看,从两个文明来看,无论如何在组织形式上、在事先指导上、在各专业的协调、在通气上都应该重新思考,不能一味循旧。在工艺上必须要创新、要提高、要有些新东西。在选型、色彩上必须要美观、要有所升华,否则就不能使业主感到非常满意,不能心情舒畅。为此可以说挑战创新是必须的,是绝对的,没有创新就会暮气沉沉没有生气,就不能前进。

4防止专业之间的各行其是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的习惯做法是工艺一马当先,先提出设想,后再递交给其它各工种,尽管各工种可以回提条件给工艺,但由于已成习惯,且因为各专业对工程总的概念认识不足而未能充分进行必要的商榷了解,互相质疑,因此就提不出内在的、关键的问题,致使矛盾隐蔽得不到圆满的解决,有时还会引起返工,最后造成木已成舟的尴尬局面,导致项目得不到最佳的方案,达不到最理想的质量。

从管理科学上来说事先指导,预先协商,不把问题的解决拖到最后,这是最科学也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如果一个专业的设计,一味地关在工作室里,并且总是闭门苦思(即没有和其它有关专业认真商量研究),就只会把这些设计(即使是本专业中最优秀的设想)从一个社会现象变成了一个孤零零的个体,并且将这个专业完全裹入到“绝对正确”之中而一丝也动弹不得,其结果必然是感觉迟钝且视感平平,最后远不能满足业主的总要求。因此,在整体设计中要非常重视事先的协调,重视事先的各有关专业的参与协商,并且必须认识到这不光是一个单一的项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优劣的关键必然是组成这个组织内的各有关要素的综合,而决不是一个主导专业的所为(当然,它是很重要的)。所以决不能允许各专业各行其是,或者说是过分地突出自己,而缺少必要的整体相融性。只有通过组织有序的精心的全面的设计安排,我们才能把一个初看好像支离破碎、意见分岐、没有完整性的模糊、凌乱的印象,变成一幅诗意盎然、变化有序、排列恰当、构图完美的图画。

5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建筑设计(特别是工业建筑)在思想上趋于封闭狭隘,在形式上趋于呆板一律,在色彩上趋于灰暗、单调,总之建筑在如何体现满足人类的舒适和精神要求这方面考虑得太少了,更谈不上在美观的构思上多下功夫,而只片面单纯地理解为单一的功能性构筑物,仅为满足生产而已,别无它求,诸如环境、空间、选型、尺度、色彩等方面都无关紧要也无须多考虑。

因此在工业建筑中,建筑的地位一直不高,也没有什么发言权,最后造成厂区建筑不美观,品味不高,大家不满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需要有一流的先进的工艺、能生产出较好的社会需要的产品,人们的追求向更高层次发展,更需要有一个包括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在内的赏心悦目的舒适的氛围,更需要防止和减少工业建筑常有的废水废气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这就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的建筑设计,对污染进行充分有效的处理,保证有清晰的水质和洁净的空气。建筑设计虽然不像工艺设计那样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从全局、长远的效应来看,其对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社会的文明都能起到很好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给排水工程中建筑设计这个概念有一个新的认识,它必须是全面的、综合的、整体效应的结果并必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贯彻始终。设计实践告诉我们应该有一个懂总图的设计师来进行总的牵头、控制和协调,平衡各专业,取其所长限其所短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我们暂且称此设计师为总协调建筑师吧。在建筑设计全过程中,总协调建筑师要始终以能形成最佳环境景观的观念为依据,充分考虑到工艺流程的最先进、最便捷,结构布局的最经济、最合理,不断地向各有关专业的负责人就当地环境景观的形成进行有方向性的引导,并不时向他们提供大家能接受的各种状态建议或者能取得平衡的一些构想,以达到最广泛的共识,统一的行动。

为了对全局进行有效的控制,总协调师还要根据其对环境景观形成的基本观念预先策划制定各项设计细则,它将作为整体设计的原则引导各个单体在循序渐进中得以贯彻、实现、完善,起到启发创新的作用。在此前提下,又要避免造成对各单体专业自由构想的束缚,以细则为依据进行整个设计运作的协调,在各专业之间按照具体的变化情况就整体和单体衔接部分之间进行柔和的调整,使之达到统一。

此外,总协调师还要在尊重各专业特点的前提下,为实现全局的一种“缓和宽松的秩序”而进行工作,也就是说总的协调是指制约的开放性,或者说是在整体观上充分保持单体设计(专业设计)者的自立性,充分发挥其个性特点,把所谓的束缚性因素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最后达到辩证的统一,即互相限制了各自的不足,又保留了各自长处,而且彼此心情愉快,形成最佳的综合效应。

建筑物的设计处理大体有以下的一些手法:

1公共建筑(1)总平面要结合地形地貌,因地制宜,构图优美,比例匀称,并注意韵律。(2)功能相近者尽量合并,减少地面分散的构筑群,要做到大中见小、见透。(3)要处理好内外部空间,做到宽松、明亮、空透、轻灵。(4)立面和平面都力求避免过于平直、呆板,可适当组织上下、左右、高低参差,和配以局部的弧形以示流畅、舒适。(5)色彩上可区别于厂区建筑,但又不能太过于突出,必须符合统一中求变化的大原则,即在和谐中求局部的突变和醒目。(6)屋顶的处理可以在平屋顶的基础上适当配以小斜顶,或局部注以建筑符号起到全区的点缀、装饰之用。

建筑工程给排水论文第2篇

1)有关政府部门对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监管不足。现在相关政府部门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管时,经常忽略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内部的细节与技术,往往重视主体建筑的结构和质量与建筑的外观形态。加之,与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相关的技术性人才在相关政府部门里面比较缺乏,这必然导致对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的监管缺少力度,甚至于有时候无法进行。这样一来,建筑施工单位就会更加忽视对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内部的细节与构造质量,最终导致建筑工程在整体上出现质量问题,无法保证其安全问题。

2)施工单位对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缺乏目标性和计划性。因为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缺乏相关政府部门和施工单位的足够重视,没有具体的完善的施工计划和目标指导相关人员施工,导致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为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预留的孔洞位置不适合或者是根本没有预留。使施工过程出现反复重改的局面,或者是在后期进行补救时,会对完成的建筑主体造成新的破坏,影响后期的施工,使施工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3)建设单位对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的重视不足。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是整个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相对于主体建筑物而言,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所占的分量比较轻,因此,建设单位经常会忽视,甚至会有建设单位安排非采暖及给排水的人员进行现场监管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出现采暖及给排水的管道预留位置不当甚至于未留等情况不能及时发现,这会给后期的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也给住户造成居住隐患。

4)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和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建筑采暖及给排水施工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地培训,缺乏专业全面的施工知识,他们的学习就只有通过在施工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从而获得知识的积累和完善,但是这样获得的知识是片面的,会致使他们在具体施工时,出现与施工图纸不符的情况,造成建筑的质量出现问题。

2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做好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a.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制定详细可行的方案和计划。在施工时,详细可行的计划很重要,在施工过程出现细节问题时,可以根据计划及时地做出调整,避免造成损失。施工计划主要有工程的整体结构、采暖及给排水工程计划提出的依据、施工前的所需材料的准备、对施工方案的审查、施工计划不足进行补充和提供保障。

b.仔细准备和检查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材料。准备施工材料时,需要进行以下工作:审查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图纸,管道直径、工程标高、大小尺寸以及建成主体的尺寸复核等相关工作,使之与相关的建筑规范、标准相符。还要对工程的施工设备机具进行检查和维修,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来检测,最后一定要取得设备的检验合格证书。

c.给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人员做好培训工作。建筑施工人员的技术是否精湛,是否具备很强的专业性,与建筑的施工质量息息相关。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定期配送一些员工去进行专业技术的学习,也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丰富其专业知识,提高其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保证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管、沟通和质量。

a.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工程中的质量要保证。在进行建筑施工时,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要做到密切配合、协调沟通,使施工过程得以顺利进行。要做到统一的计划,把调试采暖及给排水、确定排水口位置还有水表的安装位置,以及暖气的安装工作做好。

b.施工时做到分类分区。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分类分区施工的方法,可以在进行高层建筑的建造时,减低因为建筑面积大、垂直高度跨度大而造成的施工难度,能够使得工程的施工工期缩短,成本降低。

c.预留埋设。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预留埋设的方法,精确地按照原来的施工图纸给预留位置进行布局,要仔细地观察套管和孔洞能否相吻合。

3)控制和保证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后期的质量。在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进行到收尾阶段时,施工人员也不能放松警惕,要仔细审查施工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规范,主要检查管道漏水、管道位置、暖气通道等。对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的试用是不能够被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工程进行试用时,如果发现存在问题,要及时地更正解决,保证施工质量。

3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经常采用的措施

1)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在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相关政府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能够把监管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做形象工程,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全面做好对建筑工程的监管工作。如果在监管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地督促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进行纠正和补救,最后做好负责验收的工作,严把质量关。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要重视自身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提高其对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的监管水平。同时也有必要做好施工人员技术培训的引导工作。

2)强化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在进行建筑采暖及给排水工程施工时,不仅要求施工人员有专业的技术水平,还要有很高的道德素养。因此,施工单位要组织专门的技术培训课程,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全面地培训,告知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掌握和注意的施工要点,以确保施工质量。

3)要加强建设单位对建筑施工的重视。在建筑工程中,建筑采暖及给排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单位必须要强化对其的重视度,根据不同的施工地点、施工条件,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在施工现场进行监管。合理选定监理单位及其专业监理人员进行旁站监理。

4结语

建筑工程给排水论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TE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都比较强的学科。该学科主要研究工业与民用建筑用水供应和污废水的汇集、处置,以满足生活、生产的需求。建筑给排水是连接市政给水排水的纽带,在整个城市水循环系统中,既是城市给水管网的末端又是城市排水管网的起点。学生要学好这门课程, 不仅需要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感性认识以及必要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1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这门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理论研究不足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既与供热、通风、空调、供电和燃气等工程共同组成建筑设备工程,又与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共同组成了水工业学科中的水工程学科。因此,建筑给水排水学科以水力学、传热学、环境污染控制(水、噪声、臭味)以及自动控制等跨学科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但目前所说的基本理论仅限于各种理论的罗列式介绍,还远远没有形成自己严密的理论体系。

就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这门学科而言,目前多数高校的教学内容主要为建筑给水排水基础及设计部分,而建筑给排水的施工与管理等安装工程的内容较少。另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建筑电气、通风空调、供热、供燃气等学科有密切关系,而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内容并没有包含在内。

1.2教学模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目前,教师的教学基本上用“多媒体”代替了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减少了教师板书的书写量。但是现在所谓的“多媒体”大部分采用的是ppt课件形式,课件中的大部分内容只是简单的将书本中的文字罗列到多媒体屏幕上。一节课下来,学生会感觉很疲惫,只是感觉老师在不停的说,不停的翻ppt,但是关掉多媒体,学生在脑海中所能记忆的东西很少,学习效果不明显。

1.3学生实践与教学内容不配套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实践主要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内容。对于建筑给水排水的实验而言,目前国内外大部分高校都没进行。由于受经费和实习时间的影响,大部分实习都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收效甚微。建筑给排水的课程设计通常安排一到两周的时间,由于时间短,学生通常无法深入到分配的设计课题中去,造成最终的设计计算成果较差。

1.4教师实践经验较少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将实际工作经验与理论教学相联系,引导学生将书中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工程经验。但是,对于大部分学校的建筑给水排水年轻教师来说,基本上都是从“学校”进“学校”,缺乏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没有太多的建筑给水排水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经验,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谈不上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我国建筑业发展迅猛,高层建筑、居住小区、旅游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地促进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教师有大量的实践经验才能完善。

2教学改革设想

2.1实行学科交叉的课程内容整合,充实课程内容

针对目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笔者认为,任课教师应首先深入学习和理解规范标准,及时充实教学内容,合理地将规范内容融入各章节的教学中,促进学生养成重视规范、学习规范的良好习惯。同时,各高校应深入分析本校学科特色,了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其它相关专业之间的管线综合与协调配合关系,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中补充增加相关专业中供热、通风、空调、供电和燃气等设备系统的基本知识,逐步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与建筑设备等相关工程教学内容整合,从而增加学生的理论基础。例如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可以增加跨专业选修课时, 在学习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的同时选修建筑环境与设备( 原为暖通) 专业课程模块;可以在现有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内容中增加供热、通风、空调、供电和燃气等设备系统基本知识的章节。

2.2 改变教学模式,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利用双休日或假期参观宾馆、水厂、造纸厂和化工厂等用水大户, 了解那里的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特点。每参观一次, 教师要辅导学生结合书本知识进行分析, 搞清设计中的来龙去脉、设计要领和理论依据。由于现场实践需要花费的大量的时间,教师也可以将施工中的一些典型结构和安装环节拍摄下来,制作教学录像带,在讲课时, 教师可以边讲理论, 边放录像,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变“静”为“动” , 化抽象为具体, 增强理论知识的真实感, 消除了过去那种课堂上的枯燥感。同时要学会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2.3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实践是工程类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其中,学生实践是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旨在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尽可能向学生提供较多的实习机会。同时,任课教师要合理安排实践时间,尽量做到实践与理论学习相配套。不仅如此,要想充分实现实践的价值,就要使学生充分了解实践的重要意义、目的和要求,了解实践的主要内容、对象和基本方法,以使其态度端正,目标明确。为了能够加强学生对实践的认识,学校要尽量邀请校外专家来校给学生做专题报告,讲授实际工程设计实例及实践体会,分析工程设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课程设计来说,任课教师要合理安排课程设计的时间,尽量将学生的课程设计与找工作、实习等的时间错开,使学生更专心的进行设计。同时尽量使课程设计内同与理论教学内容相配套。

2.4加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建设

针对青年教师工程实践少、能力弱等情况,可以考虑将把青年教师派往设计部门、施工部门进行带薪培训,或者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加强和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比如,针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中,一些抽象的,与实际工程结合紧密的章节,可以考虑从一些工程设计部门、一线施工部门请来相关人员以讲座的方式直接参与该章节的教学工作,青年教师作为助课教师参与听课,提高其教学水平。

3结语

建筑工程给排水论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 工作过程系统化;职业性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26-01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排水工程专业、暖通空调与设备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同是又是环境、建筑、土木类等专业的必修或限选课程,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再加贵州省目前正处在基础设施建筑,工业化扩大发展的阶段,对此类人才需求量也在急剧增加,特别是能从事一线施工岗位的技术人才。这正给了我们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更大的就业空间。但高职类学生在校时间短,学历层次也比较低,所以结合本校学生特点调整办学思路,改革教学体制。以下是本人关于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改革一点建议。

1 本课程的特点

一栋建筑物需要包括水、电、暖等各种建筑设备,才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讲述建筑内部给水排水的,它构成了建筑设备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建筑内部和居住小区的给水、排水、热水供应和建筑的消防给水、特殊建筑的给水排水,建筑中水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以及安装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术知识。同时建筑给排水又与电,暖等部分相互联系,所以,这门课程与电气、燃气和供暖通风空调等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目的和定位不一样,教学应该是有区别的。

2 课程改革的建议

2.1 更新教材。 据调查,现在使用的一些教材是普通本科教材简单的翻印,内容比较生硬,对高职学生来说理论性内容过多、过难,学生根本无法很好理解。目前市场上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材非常少,有的教材出版年限已久,里面存在一定的过时、不符合现在新技术要求的内容。这样的教材肯定不能适用高职高专人才教育,我们必须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的办学需要,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对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材中理论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而适当增加实践内容。

2.2 课程改革思路。 传统的教学受前苏联教学计划的影响,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意图是把工作中可能用到的知识尽可能多地灌给学生。具体表现在专业课程以章分类,各知识点独立成块、简单罗列、互不相关,理论体系上缺少有机联系,学生缺乏对课程的整体了解,通常被琐碎的细节困扰,因而产生厌倦情绪,教学效率低。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是一门工程类课程。原有课程对系统特性、系统设计、运行方案等讲得较少,课程的设置越来越重理论轻工程知识。高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初步设计和施工能力的人员,再加上高职学生学习时间短的特点,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加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人类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课程教学中必须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这一客观规律,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科学安排课程的顺序。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

2.2.1 初步的感性认识。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已接触过建筑给排水系统,只是未意识到这是一门工程技术,要求学生多观察生活,还可以通过一些实物图片等,对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及服务对象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2.2 第一阶段——课堂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教学楼、宿舍区等入手介绍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服务对象——建筑、人及与此有关的基本理论,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初步的理性认识。选择“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学习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组成,给水排水管道的布置及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等内容。力求在“学”中体现项目导向,在“做”中体现工学结合。

所谓“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是我国借鉴德国“双元制”,特别是在认真研究“学习领域”课程所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与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课程模式,也是目前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院校在积极探讨的模式。工作过程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一般包括六步程序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

将教学内容项目化具体化,根据专业需要可将学习内容分为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屋面雨水排除系统、建筑热水及饮水供应系统、建筑给排水设计实例等几个大学习项目,每个大项目下又设立多个子项目,都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展开。结合高职教育“重实践,轻理论”,学制又较短的特点,建议各项目例题前后连贯,即每项目的计算例题统一,这样既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识图,所有学习项目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来构建知识体系,项目的实施尽可能符合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教学过程完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只是作为项目的设计者和实施过程中的指导者,学生通过完成项目直接体验知识的实际应用。如给水管网水力计算,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给水管线水头损失的性能特征,为日后确定管网所需水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2.2.3 第二阶段——课程设计阶段。 若以学生身边的真实建筑为实例进行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随时到现场去看,极早的更正一些常见错误,节省了课堂理论教学时间,避免了大篇的理论讲解。

建筑工程给排水论文第5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安装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进行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的管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施工组织,严格控制每一道施工环节和施工工序,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难点环节,通过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优化和创新来保证建筑给排水工程具有优良的施工质量,实现使用便捷与使用安全,节省建筑工程室内空间,美观舒适的工程效果,在整个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过程当中,管道安装施工是一个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环节,所以,为了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就要确保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的质量。

建筑给排水系统概述

在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中,大部分的管网是隐蔽的,存在小部分管网是外露的,隐蔽的管网比外漏的多,所以,如果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出现问题,那么将会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并且在检修和排除故障给排水管网的过程中,大部分的隐蔽管网会为矜检查与维修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也会浪费较多的时间,因此,为了将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故障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小,在给排水系统管道的施工中要做好管理与监督工作,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建筑给排水系统是由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三部分所组成的,其中,供水系统中包含消防用水系统和生产生活用水;排水系统中包含生产生活排水和雨水收集系统;循环水系统包括循环冷却水的给水系统和回水系统,通常情况下,在建筑给排水系统工程中包含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三各重要阶段:首先是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在施工准备中,应做好以下工作,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会审施工图纸,划分施工任务,编制施工质量规划;其次是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检查施工材料的规格、类型和质量等,做好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最后是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的验收工作,在给排水工程验收过程中,要严格试验给排水系统管网的强度和气密性,对焊缝实行无损伤检验,确保管网焊接点的质量,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的质量。

高层建筑给排水管道的安装技术

(一)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施工技术

由于高层建筑由于建筑高度较高,建筑框架结构复杂并且结构构件较多,这为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造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高层建筑工程的给排水工程施工时主要由以下几种方法:

1.在高层建筑施工时做好预留预埋工作,在高层建筑施工时孔洞,管套,管井的预留预埋的准确性是保证给排水系统安全、可靠的前提,预留预埋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各个房间内部各种供水,排水管道的安装,管道的预留预埋能够将对建筑结构的破坏最小化,保证建筑结构构件的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时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准确理解设计内涵,做好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材料的准备,对不同环境下的给排水系统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与施工,避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周围出现破裂与渗漏的现象,保证给排水工程的质量。

2.在高层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施工时需要进行分区施工,根据高层建筑面积大,垂直高度高的特点,在施工时需要采取分区施工,这样能够缩短施工周期和避免作业混乱,在保证建筑工程给排水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

3.在高层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先进性样板层的施工,通过样板层的施工可以将标准层面的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管道安装,铺设尺寸和各种管道构件的布置形式做好准备,通过样板层的施工可以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图纸,并针对给排水系统施工时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处理,将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图纸不断完善,修正给排水系统铺设数据,样板层施工完毕后需要设计和施工部门配合监理和验收部门进行验收,通过多部门对样板层的调研,确立给排水系统施工的标准和规范。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备安装技术

高层建筑工程的给排水系统主要由引入和导出管道,供水和排水设备,主干管,分立管以及各种阀门器件组成,在高层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安装施工中,需要对给排水设备与阀门器件的安装加以小心,因为它们是整个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的枢纽,为了让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只有确保建筑工程给排水设备的安装质量,它们的安装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层建筑工程给排水设备安装时需要通过其资料及说明文件对其进行检查,设备各个部件需要完好无损,不存在锈蚀等质量问题,连接部件应能够顺畅运行和转动,不保证给排水设备的质量合格。

高层建筑工程给排水设备机组放置时需要以铺设的管线弯曲度小和长度最短最为原则,尽可能避免在管线铺设时出现链接和交叉,管线之间有一定的空间方便其出现故障时进行维护和抢修。

高层建筑工程给水设备的引入管道要与高层建筑内部其他管道间隔一定距离,在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常见的排污管道和通信光缆要与给水管道呈现出平行铺设关系,水平距离控制在,

高层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技术

在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管道施工实践中,安装施工人员需要对管道地沟数据进行多次准确的测量,充分考量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安装标高,坡度和坡向与支架之间的契合程度,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在安装时需要考虑其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定期检查与维修,因此要在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时管道不能紧贴建筑框架结构的构件,在高层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和实际运行中,施工人员需要及时保存技术表格和资料,隐蔽区域的管道铺设资料要进行及时存档和整理,为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运行中管道的检查与维护提供数据支持,确保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在检查与维修中便于施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作为决定建筑质量及正常用水的关键环节,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层建筑工程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影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个方面,但只要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坚持主抓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环节,在给排水施工前期做好管材的选择,保证材料的质量,在给排水施工中期严格按照给排水管道的安全施工技术来进行施工,在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后期做好质量检测及性能测试,那么无论什么影响因素都很难对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随着建筑工程功能性需求不断增多,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正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需要建筑施工单位同心协力,进一步提高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及安装施工质量,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华.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2,10:33.

[2]宋君岩.高层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3:385.

[3]段效坚.试论高层建筑给排水管道的安装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2:119.

[4]陈鹤彪.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及管道安装技术分析[J].福建建材,2012,04:63-64.

建筑工程给排水论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现代化的建筑当中,离不开完善的给排水工程。给排水工程质量的好坏是衡量建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直接影响到建筑用户的使用感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做还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工作,能够有效的改善建筑的整体质量,提升人们的居住环境。现代化的建筑功能日趋完善,给排水工程结构也十分复杂。在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涉及到多个施工环节,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建筑给排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再加上从事给排水施工的工作人员自身水平的局限性,在施工过程当中可能存在一些违章操作的行为,导致建筑给排水工程存在质量问题。除此之外,建筑给排水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 建筑工程项目中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

1.1 建筑工程项目中给排水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当前我国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当中的一线施工人员往往都是一些文化素质较低的民工,并且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再加上较大的流动性,因此在施工中由于人员素质低下,往往会导致各种质量问题。再加上很多从事给排水施工的工作人员都是临时工,因此在工作过程当中缺乏足够的责任心,不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施工,导致在施工过程当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这就导致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往往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现代建筑的给排水系统的结构往往比较复杂,在施工过程当中需要按照严格的顺序来进行操作,一旦在安装的过程当中随意操作,往往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影响工程进度的正常进行,甚至还会留下各种安全隐患。

1.2 给排水施工中安全管理意识比较弱

很多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当中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往往没有建立完善的建筑给排水施工管理制度。很多企业即使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并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或者是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从而导致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由于在施工过程当中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从而导致建造给排水施工当中存在各种问题。当前很多企业在给排水施工过程当中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建筑的外观上,而对于内在的给排水工程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这种情况导致对于建造给排水的投入严重不足。这也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给排水施工问题频频出现的主要原因,再加上政府执法人员态度不够端正,得过且过、、假公济私等行为,不利于给排水施工的正常进行。而给排水施工人员的法律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高、安全意识也不高,建筑工程项目中给排水施工单位管理意识低。施工前对地形地势等因素没有严格的考察和规划,施工单位不能够做到有效的安排时间,为了赶时间、限期完成施工,往往忽略了安全管理这个过程。从而导致建筑工程项目中给排水施工中的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因此,建筑工程项目中给排水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意识比较弱。

2 建筑工程项目中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中给排水施工的质量监督

国家颁布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给排水的质量监督和管理部门的职能。在有关法律法规中,具体写明建筑工程项目中给排水施工要达到的水平,并建立有关建筑工程项目给排水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对给排水施工进行验收。只有达到法律法规规定的质量水平,才能算是合格的给排水施工,这要求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质量检查人员秉公执法,职业道德水平高。

2.2 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中给排水施工人员的素质

建筑工程单位在选拔给排水施工人员的时候,要对其职业技能水平、职业道德水平等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从根本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对现有给排水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以便提高其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其责任心,让其更有责任感。给排水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给排水施工质量好坏的主要决定力量,只有高素质的施工人员才能在施工中尽职尽责,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中给排水施工的质量。

2.3 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中给排水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不能只注意外在的工程,对于给排水这类埋在地下的工程更要充分重视,在建筑工程项目给排水施工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安全管理问题也要引起广泛的关注。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建筑给排水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在给排水工程施工前,要对地形、地势等问题进行仔细的考察,不能让安全隐患存在。从今年来出现的许多影响安全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只有消除安全隐患,才能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中给排水施工的进行,从而保证给排水施工的质量。

2.4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中给排水施工的管理

对于一些给排水施工人员存在不按照给排水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问题,建议建筑工程单位设置监理工程师一职,对监理工程师进行培训。监理工程师的主要职责是对整个给排水施工进行监控。这就要求监理工程师有很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以及很强的责任心。监理工程师要熟悉给排水设计图纸,在开工前要对图纸上的有关的项目、细节等进行强调,在施工中要监督给排水施工人员的施工,不能有半点马虎。在施工完成后,要对给排水施工人员的施工进行检查验收。监理工程师的存在能够保证给排水施工人员对工作细节的重视,能够强迫给排水施工人员更好的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减少给排水施工人员的马虎、一意孤行等出现的问题。监理工程师能够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中给排水施工的质量。

3 结语

在建筑工程当中,做好外表的工程施工固然重要,但是不能给忽视建筑给排水工程的重要作用。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与专业素质,从而提高建筑给排水的施工质量。在长期的施工过程当中,技术人员应该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才能够及时的发现施工当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梁成开.给排水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0,(01)

[2]吴坤.试论建筑工程项目中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J].山西建筑,2005,(09)

建筑工程给排水论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使用质量同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质量密切相关,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在关注建筑工程的朝向、户型以及住宅面积等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给排水系统设计使用性能的相关情况。本文就当前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并就如何提高和强化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质量和水平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从而使建筑给排水系统更加的安全、适用、卫生、经济。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具体体现在:

1、 前期设计资料不完善

目前,一些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设计人员由于不了解我国对建筑给排水设计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技术要求,对施工现场实地情况的勘测不够详细、全面,导致所搜集掌握的工程现场的地质、水文以及周边环境等方面的资料不全面、不完整,使得设计人员在进行给排水设计时,不能正确的预估到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不良的或者特殊的环境条件,导致设计人员设计的建筑给排水系统在结构、使用上不合理、不科学,或者是对相关给排水管材的选择不合理,从而影响到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

2、 排水竖管的设计不合理

目前,有些建筑工程项目的给排水工程在对排水竖管的设计中,常常是将其设置在卫生间或厨房的角落中,造成这些区域的卫生死角,也不利于管道的检修和暗装。同时,在排水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也会影响到隔壁房间的住户。

3、 水表的设计不合理

有些建筑工程特别是老城区的一些建筑项目,在水表的设计上存在很多的不合理性。有些建筑的水表甚至安装在地位水箱的上方,导致抄表人员不方便抄表,也不利于低位水箱零部件的维修和更换。

4、 排水管道存在较大的噪声

目前,在建筑给排水项目的设计当中,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对排水管道的管材也由原来的铸铁管道逐步的向塑料管道转变。塑料管道具有施工简便、使用寿命长、耐腐蚀程度高、施工成本低、综合性价比高等特点,但同时,它所产生的噪音却比原来的铸铁管道高,这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日常工作、生活质量。

二、加强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对策

针对我国目前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单位在对其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水平和质量。

1、 加强设计前期的勘测准备工作

设计人员要加强对设计前期的相关勘测和资料准备工作,具体包括:

1)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实地勘测工作。设计人员要到工程施工的现场对它的地质、水文、建筑构造以及周边环境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勘察和检测,全面收集给排水系统设计所需的相关资料和数据信息,从而确保所设计的给排水系统能够更加的符合建筑工程的使用需求。

2)在给排水系统设计合同的签定过程中,设计单位要将业主对该建筑给排水项目的一些要求(包括明确的要求以及隐含的要求)了解详细、清楚,并向业主所指定的相关代表进行设计材料、资源的收集。通常性的材料包括有:地质勘察报告、立项文件、委托书、总体规划、环评报告等等。并要求提供资料的业主代表进行签字确认。

2、 合理的选择给排水管道

设计人员在进行给排水管材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工程的使用要求、施工技术的水平以及施工环境的温度、压力以及其他条件,从而综合性的对给排水系统进行管材的选择。传统管材通常是选用的镀锌钢管,但是这种给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短,且抗腐蚀性差,其输送的生活用水在质量上不能满足当前水质的卫生标准,因此,目前建筑给排水在管材设计中一般是采用塑料管道。同镀锌管道相比,塑料管道具有易施工、重量轻、成本低、抗腐蚀性强、耐压强度好、使用寿命长以及输送阻力小等特点。目前常用的给排水塑料管道一般包括:PB (聚丁烯)、HDPE (高密度聚乙烯)、PVC―U (硬聚氯乙烯)、PEX (交联聚乙烯)、PP―C,PP―R (改性聚丙烯)、PEXAL―PEX,PE―AL―PE (铝塑复合管)以及钢塑复合管等等。

3、 合理设置给排水支管

设计人员要根据建筑室内的布局结构、配水点以及用水要求对给排水的支管进行设计,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房间的通风、供暖、供电以及空调使用等方面的影响和要求,适时适当的选择明装或暗装方式对给排水支管进行设计布置,尽量避免使卫生间或厨房出现卫生死角,通过合理利用空间,使得给排水支管的设置方便用户使用,且不会影响到房间的整体美观。

4、 合理布置水表

设计人员可以在建筑工程每层水表间进行水表的集中设置。从而节约给排水管材成本,方便抄表人员抄表,减少水头损失,也便于维修人员对水表的维护和检修作业。

5、 减低管道噪声

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结构,采用DN25进行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从而避免管道在给水、排水时出现末端的噪音,进而避免外部管网线在水流过快、压力过高时所引起的管道共振噪音。

结语:

给排水系统在整个的建筑工程的使用当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相关的设计时,必须要严格遵照我国颁布的有关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标准规范,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采用先进、有效的设计方法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从而避免和解决给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在实践中提高给排水设计的水平和质量,从而努力为人们营造一个方便、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温建波.现代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江西建材,2012(03)

[2] 张中伟.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工程科技,2012(10)

建筑工程给排水论文第8篇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 水资源利用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2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与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世界范围内所提倡的绿色节能生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对建筑设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传统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所存在的不足慢慢凸显出来,并且其设计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节能的要求,建筑给排水设计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是摆在设计者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主要内容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是整个城市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是一个包括供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以及循环水系统设计的一个系统化工程,通过对给排水系统的合理设计,使水资源在收集、供给、净化、使用、以及排放各环节中实现相互协调,给排水建筑施工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由于城市是一个较大的系统,对其建筑进行管理的难度也相对较高,为了便于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过程中的管理,目前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将其划分为整体给排水设计中的给排水设计、某一区域设计中的给排水设计、某一区域的详细设计三个方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给排水系统的整体布局、给排水体制的确定、城市给排水总量预测以及排水范围的确定。而排水系统的整体布局有具体包括建设的规模与用地的确定、给排水工程位置确定以及污水污泥的处理与处理程度。通过总体设计与分区域设计的结合,为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完善提供依据。

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所存在的缺陷

1. 给排水设计在管理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

城市在用水管理上的信息传递不及时也给给排水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由水利局、环保局以及市政等不同部门对给排水设施进行管理,由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工作人员的责任分配不明确以及相关管理法规不健全,导致给排水系统中存在诸多缺陷以及当新情况出现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2. 给排水设计缺乏科学的依据,

进行给排水系统合理设计的前提是要由科学、准确的数据来作为依据,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基础性工作是收集相关指标、基础数据以及所需的分析工具,而在这其中,水量预测与水平衡分析是整个基础性工作的核心。目前我国进行水量预测工作参照的城市给排水规范中的相关规定,但是现阶段我国在水量预测方面还是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不论在总体还是区域层次上没有完善的检测系统来对用水工艺、用水器具以及用水行为进行有效的检测管理;对水资源利用缺乏结构性与综合性的分析;在新型用水技术方面的投入还不够。

3. 给排水系统设计跟不上城市整体建设设计的步伐

就目前来说,我国现阶段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上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给排水设计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给排水设计的不完善也给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能与城市的整体发展速度与规模相协调,落后于城市的整体建设步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整体建设与发展。对于公路来说,往往会出现排水施工的设计跟不上道路建设的施工进度,此外有的排水设计图纸虽然已经设计完毕,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需要进行修改,影响了施工进度,给使工期延长,同时也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由于排水设计的滞后,也造成了一些施工项目没有按照设计图标要求进行施工,设计的指导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三、合理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措施

1. 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完善我国的给排水体制

目前我国的给排水设计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给排水体制规划不够完善,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对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顺利发展。对此我国应通过立法、制定相关法规,建立完善的给排水制度与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范围,问题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同时加大对给排水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力度,引导更多的人来对水资源的使用与管理进行监督,树立全社会的合理用水意识。

2. 实现给排水设计与城市整体设计的协调

基于城市水系统对于城市整体发展的重大影响,因此在进行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使其与城市整体发展相协调,这对于推动城市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的水系统规划设计是对城市的用水、供水、排水以及污水处理等因素进行综合布置,目的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具体实施中,应按照城市水资源利用的总体规划设计,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城市水资源利用的专项规划设计,包括地面水、地下水等水资源的平衡利用;供水、排水以及污水处理再利用等平衡;节水计划与污水处理再利用规划设计;水的循环利用计划、水工程的设施规模与布局等。针对目前我国水资源利用中的计划不协调与管理不统一问题,在进行给排水设计时要注意供水、排水以及污水处理的协调发展,确定水资源利用的详细实施与管理方案。

3. 合理进行用水规模预算

水量预算主要包括总体设计阶段的水量预测、总体设计阶段的污水水量预测、分区设计阶段的水量预测、详细设计阶段的水量预测。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工业、生活、建设等的用水量都在逐渐提高,城市供水量的增长也与过去有了不同,因此在进行用水规模预算时应根据城市规划的具体用水情况来进行。

4. 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指导

自然界的发展都有其必然的规律,水资源也是一样,在自然界中,给水与排水是一个统一体,人在对水资源进行利用时也应遵循这一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将用过的谁进行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总结:

给排水系统作为整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规划是否合理对城市能够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进行给排水设计时应结合城市建设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方因素,设计出符合城市发展与人们生产生活的给排水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俸文,张真真.简述现代化城市中建筑给排水设计[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