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学校管理工作的建议

学校管理工作的建议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31 15:00:33

学校管理工作的建议

学校管理工作的建议第1篇

一、增强意识,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机制

首先要提高和增强学校全体员工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学习《档案法》,深入学习档案法律知识并进行宣传,使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都认识到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档案意识,形成人人重视档案、支持档案并自觉维护学校档案工作的氛围。其次建立管理机构,实行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学校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各处室负责同志参与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院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招就处、培训处、总务处、工会、团总支以及各个科室等都设有兼职档案员,从组织上、人员配备上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绩效考核评估机制,设立详细的考核指标,比如有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资料能够及时全面地入档、归类明确无错误等。制订考核标准和建立评价责任及评价申诉机制,对达标的科室部门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未达标的部门进行相应的扣分,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处罚。使档案工作做到归档有范围,立卷有标准,借阅有规定,保密有条例,库房管理有措施,开发利用有目标,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学校档案工作应坚持“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着重收集本单位形成的文件材料,上级发送的文件材料,单位公务活动形成的重要会议材料、协议书、劳动工资等方面的材料。文件材料收齐之后要根据不同门类、不同载体按年度、类别分别整理归档。对于学生资料,如学生登记表、各科成绩表、学籍表(卡)等,按学制年度进行立卷归档,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这段时间的档案材料具有很强的周期性,档案管理人员要勤收集、勤整理、勤检查核实立卷,把好收集整理关。对于教师资料,教职工每年填写好教职工个人资料,建立教师个人档案,学校抽出专人整理好他们的材料并保存好。按年度登记保存图片资料,学校举行的各类活动记录,比如重要会议、

接待来访、采访录相、学术交流、培训、观摩、师生奖惩等等。把学术资料整理好编印成册,全部归档保存。平时注意收集新闻资料,国内外各类报纸刊物及电台互联网上发表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同时把获奖的照片、证书的复印件及原件资料及时存档。

三、加强档案室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既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基础,也是保证档案管理质量的最好手段。中职学校要专门设立档案室,购置档案管理设施设备,数据库管理,检索服务系统,通讯系统和用户终端,把设备系统编档并分类存放管理,做好库房“八防”工作(防火、防盗、防潮、防光、防虫、防高温、防霉、防尘),同时加强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确保档案材料保管安全,规范管理,使用方便。

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首先,要树立中职学校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的理念。其次,制订一整套科学严密的与现代化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在具体管理上要跟上时代步伐。最后,在档案管理中购买传真机、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存储器和信息检索终端等现代化办公设施,在收集、处理、传递档案信息资料实现技术现代化,档案信息存储数字化和档案信息利用网络化,提高档案的服务质量。购买档案信息处理系统、档案信息数据库以及相关软件和程序等现代化管理技术和先进技术设备,建立档案工作网络,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办公自动化。

五、加强在职人员职业教育,提高档案人员整体素质

1.提高认识。文档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科技知识,还要有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的基本技能。要认真学习《档案法》、《档案人员职业道德》和国家有关文档工作规定,档案管理人员充分使自己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是自己应尽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明确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收集、整理、鉴定、统计和开发利用是自己的职责范围,建立一个档案管理组织的领导体系,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检查和考核,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2.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在职教育的长效管理制度。如参加省档案局及地市档案局举办的各类专业培训班。其次,要建立在职教育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将在职教育和档案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挂钩,对不参加档案专业知识培训的不给予职称评定。档案工作实行绩效考核评估机制,把档案工作进行精确量化,把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作为考核结果,对做得好的部门科室实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不合格部门科室要追究个人责任和领导责任,对严重违纪违法者给予严厉处罚。使档案工作者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成绩与其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从而激发每个人的工作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积极主动地参加在职教育,努力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3.坚持在职教育的原则,认真挑选课程内容。在职教育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现实性。在职教育应从实际出发,按岗位、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方针,切实遵守学有所用、用有所长的原则。在职教育在选择课程上也更具有目的性,在职人员也能更认真地学习。首先学习文档专业知识。学习文档专业知识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观念,弥补一次性教育的不足。其次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对在职人员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的补充和更新,加强对信息技术、计算机、科技软件等新技术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周枫辛梅菊.做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初探.山东档案2005(5).

[2]刘索珍.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初探.卫生职业教育2005(17).

[3]代利利.加强学校档案管理.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5).

学校管理工作的建议第2篇

[关键词]教学管理 教学秘书 高校艺术学

中图分类号:G6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103-01

在高等院校所具备的四大社会职能中,人才培养作为其核心职能,备受社会关注。而人才培养落实到高校的具体工作中,就是日常的教学活动。随着高等教育在中国日渐大众化的发展趋势,高校的教学质量受到了社会的空前关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高效而有序的教学管理是高校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而教学秘书这一岗位则为高校保障其教学秩序平稳运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同学科门类的教学管理方式有着各自鲜明的学科特点,对应着不同学科的教学管理也有着独特的针对性需求,以适应各学科人才培养方式及教学特点。其中艺术类高校有着相对独特的教学模式,例如课程设置灵活性更强、专业设备使用率更高、授课内容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更为紧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为突出等。上述特点也对艺术类高校的教学秘书这一岗位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艺术类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在对比其他学科门类教学管理工作特点基础上,对艺术类高校教学管理的特点进行剖析,进而提出加强艺术类高校教学秘书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共性

首先,作为教学秘书,无论是综合类高校还是艺术类高校,都有其共同特点,但是艺术类高校所具备的特性,又使得艺术类高校的教学秘书工作有别于其他类高校。只有正确认识其统一性和独特性,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艺术类高校特点的教学管理工作方法。

(一) 工作覆盖面广,涉及内容繁复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秘书工作的覆盖面非常广泛。在课程管理方面: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表,及时向任课教师传达等;在教务管理方面:根据行课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督促教学进度,协调临时调课等;在考务工作方面:协助安排考试,及时通报成绩,管理试题及试卷、做好考试保密工作等。另外,教学秘书还承担着教学资料管理的工作,负责保管教学资料和教学文件等,并做到及时整理归档。

(二) 管理与沟通效果并重,桥梁和纽带作用明显

首先,教学秘书需要熟悉学校乃至国家相关的教育政策及学校的学科发展动态,并及时准确地传达给部门领导,以确保本部门制定的相关教学管理制度符合国家及学校的教育管理发展思路。同时,也要在学校、学院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起到桥梁作用。教学秘书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与学校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等各职能部门沟通联系,因此又是各个部门与本部门之间的“联络员”。因此,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就要求教学秘书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三) 大局观与细节观共存,时效性和准确性并重

教学管理工作的纷繁复杂性,使得教学秘书的工作事无巨细,而正是这种复杂的工作性质,要求教学秘书在把握每个细节、处理好每件具体事务的同时,还要具有全局观。只有做好全局与细节的合理控制,才能使工作有条不紊。同时,教学秘书的日常工作又往往涉及到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需要第一时间,准确无误的将各类信息传达给教师和学生,例如教师的职称评定、学生选课、考试安排等工作,需要同时具备时效性与准确性。

二、艺术类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独特性

艺术类高校教学秘书的教学管理工作除了具备以上特点之外,因其专业背景、课程设置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其具备了与其他院校有所差异的独特性。

(一)艺术类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通常是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因此要求教学秘书在行课过程中,需要配合专业任课教师做好实践教学工作安排。

艺术类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有大量实践性课程,学生动手实践的比例很大,教师有时采取的是手把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的教学方法。因此,在课程管理方面就不能按照综合类高校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需要教学秘书针对不同实践类课程的特点,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实践类课程的实践环节安排及实践设备的有效、合理调配。

(二)艺术类高校培养的是专业领域内具有创作能力的人才,其课程考查往往以作品形式呈现,这要求教学秘书对于专业内容具备一定程度的了解。

只有充分了解专业特点,教学秘书在课程管理中,尤其是课程考核管理工作中,才能寻求到更为适合艺术类学科的教学管理方法。并充分掌握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需求,以及在教学质量考核时不单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依据,而是将学生作业成果融合进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中。

(三)艺术类高校学生的创造性较强,个性化发展较为突出。这要求教学秘书在与学生沟通及与辅导员协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时,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艺术类高校学生往往在专业创作方面有自己的主见,但同时就决定了艺术类高校学生个性化发展会比综合类高校的学生更为突出。他们情感丰富,思想活跃,求新求异意识较强,心理表现更加敏感。所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与学生沟通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既要树立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的意识,又不能破坏学生思维敏捷且富有创新精神,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突出特点。

三、适应专业特点、寻求最佳教学管理工作方法的建议

基于上述针对艺术类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特点的分析,结合笔者在艺术类高校从事教学秘书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对艺术类高校教学秘书如何适应专业特点,进而寻求艺术类高校教学管理最佳工作方法提出如下建议。

(一) 在课程设置方面,针对艺术类专业课程的特点,强化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工

作。

首先,要建立健全符合实践教学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什么样的管理工作,都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行为标尺。同时又要创建灵活宽松的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果只是一味强调或者无限夸大管理工作的严格规范,则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教学潜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其个性发展和鼓励创新精神的广阔空间。

(二)在考核体系方面,应充分考量艺术类教学方式多样性的特点,在考核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面也体现多样化的原则。

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征求学生关于教学方面的建议、意见;同时在考试成绩的分配比例上应有更合理化的评价体系,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不同的作业与考试成绩百分比,使考核结果对未来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三)教学秘书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也是从事艺术类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具体包括:

1、培养服务于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学秘书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基层工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并在繁杂的日常工作中,保持工作热情,做到在教务管理工作中既讲原则,又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需要教学秘书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

2、健全的心理素养。教学秘书的岗位经常与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及教师、学生打交道。工作纷繁复杂,遇到委屈和误解是在所难免的。学会如何调整心态,并以豁达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是建立健全心理素养的基础要求。

3、专业知识素养。教学管理既是学术管理,又是行政管理。教学秘书在承担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以外,还会协助承担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及教学管理工作改革的重担。而探索学科建设及改革工作的前提是必须对专业知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提高效率,进而推动教学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艺术类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系统性与复杂性兼具的工作,包含了学科建设、课程管理、学生管理等很多方面。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对其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梳理与总结,并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给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 张德诚,潘力,刘海丽. 高校艺术类教学管理的特点和实施办法[J],考试周刊,2012(2).

学校管理工作的建议第3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基建工作;作用

近年来,在政府主导下,各级教育部门更加重视学校的基础建设,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用于各级学校的基建工作,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基建竣工档案。可以说,基建工作中存留的原始材料对于每一个工程中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基建档案会包含很多项目,主要是一些可行性研究、设计、技术和施工管理等基本建设程序内容,它们可以深刻地展示工程、反映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同时,出于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政府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关于做好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以及法律法规对于基建档案管理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校园基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标准化以及规范化发展。因此,做好校园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对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对整个基建工作的建设过程进行了详实的材料记录

学校基建档案主要是指学校基建工作发展中积累的文字以及图表信息,在档案中真实的记载了校园建筑物、管线位置等相关信息,并且在建筑过程中真实的反应了校园建筑物建筑的全过程的数据记录。学校基建档案贯穿于基建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当中并且涉及多个部分的施工文件管理工作,突显了基建档案管理的及时性和全面性的重要特性。基建档案是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要记录数据,在项目工程的施工过程、检验环节、验收环节以及后期维修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就为后期学校在投资建设其它项目或者对原有的项目进行维修或者改建、扩建提供原始的信息依据。通过查阅相关档案,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错误或者纠纷。所以说,学校基建档案管理在学校标准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完整的基建档案通常对于基建档案进行了统筹管理,通过全面收集,分类处理,对于任何一个项目都要进行资料安排和归档工作,形成了系统的分类档案。具体来说,高质量的基建档案都做到了以下几点:对于基建档案管理进行了资料收集工作;对于基建档案收集进行了基础性分类管理;对于整个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整套的记录与管理,全面地收集了工程施工进度的相关资料,及时地收集了各种检查工作的相关数据,此外还要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了审核记录等。笔者认为,零散的档案资料总会为后期信息的查找带来众多的困难和麻烦,特别是基建档案,由于其信息繁杂,种类多,为了更好地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及方便之后的信息查找工作,学校的基建档案管理必须将每个项目工程在档案文件中成套地记录。

2 对整个基建工作的档案信息进行了有效的价值重构

笔者认为,完整并且较为系统的基建档案能够为学校的再建设以及维护方面带来有利影响,对校园建设者予以相应的启示。这是因为学校基建档案当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特别是在工程施工部门的档案信息,得到了具体施工的验证,能够证明相关信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在学校基建工作开展过程中,这些信息不止一次地被重复利用。因此,便捷地提取相关基建档案信息就对开展学校整体的基建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它能够在加快建筑工程速度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从而保证学校基建工作的有效开展。特别指出的是,因学校办学标准的提升,当前许多学校都需要进行改扩建工程,因此,学校基建档案中所包含的大量历史性信息在现代校园扩建的过程中能够将当时的基建档案作为重要数据进行参考与利用。可以说,有序的、完整的、真实的基建档案中能够准确的反应建筑的原貌与现状,为学校改扩建工作在提升设计质量的同时,又节省了工程的成本预算。

另一方面,在现代化学校发展中,通过对于基建材料的查阅与掌握,能够在未来学校基础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估值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建档案对于学校基建的价值就会随之增大。比如,A学校在进行工程建设时,由于资金短缺等因素,某建筑单体在初建过程中只建设了三层。但由于现阶段小班额的要求,该校参考了历史基建档案中的信息,得知该建筑实际可承载六层,那么它就可以进行二次改扩建而不用新建,从而满足建筑加层的需求。又如,B学校对学校当中的旧图书楼进行改造时,参考的是在旧图书楼建造初期的基建档案,与改造时间相差十五年之久。根据原有档案信息,旧图书楼在改造的过程中进行比较顺利,在节省了人财物的成本的同时,使得改造工期大大缩短,从而保证学校新学期的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3 对整个基建工作的后期维护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参考

学校基建完成之后,需要对建筑进行后期维护。由于基建档案资料具有载体多、数量大、价值高等特点,因此在行政扩建、管网维修的过程中需要将学校基建档案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可以说,基建档案里面包含了关于学校基建的全部内容,不仅包括建筑工程的结构、管线的布置等资料,还包括了后期工程建设完成后存在的各种文件、签订的合同等。此外,当原有的基建人员离任后,新的接任人员对于学校建筑各项基础设施的检修、改造工作,都需要参考以往形成的基建档案资料。

学校基建档案就是通过文字、影像等形式对整个基建过程进行全程记录,换言之,就是以静态的形式记录学校建筑工程动态的发展过程,真实、全面地呈现学校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在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进展情况,体现了学校基建的质量和实际情况,从而为学校的建设工作、学校的规划工作、学校的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如果没有这些具体的记录资料,很多后期维护工作因无法获取第一手资料,就需要进行再次测量与计算,势必在进行后期维护以及改造中追加不必要的成本。

4 完整的基建档案真实地反映了学校的总体建设与发展

学校的基建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发展速度和学校的整体规模。因为,可以从学校的基建档案中详细了解到学校的各个工程建设的规模大小及各个项目建设的设施设备配置等方面的情况。同时,还可以从学校的基建档案中看出未来学校的发展规划。基建档案真实地记录着学校的发展历史,也记录着学校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学校想要一直持续良好的发展,必须依据学校基建档案进行统筹规划,一旦学校的基建档案丢失或者不完备,那么将会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起着不同程度的制约影响。

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当学校想要进行建筑内配装修时,就要根据基建档案进行施工。当学校想要进行重新改建或者升级消防报警系统,就要想做到施工的安全性及后期使用的便捷性,学校就需要依照基建档案进行科学规划改建。这样不仅可以用很少的资金升级消防报警系统,还可以保障学校建设工程的有序进行。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校园标准化建设的推广, 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在校园基建过程中地位日益突出。同时档案利用工作将面临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学校在进行基建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提升重视程度,对未来基建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娟. 浅谈企业基建工程档案的收集与整理[J].经营管理者. 2011(18).

学校管理工作的建议第4篇

以《全县中小学民主评议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要求为指导,紧紧围绕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和教育教学行为为重点,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以社会广泛参与为基础,将学校民主评议工作与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学校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民主评议,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招生和收费行为,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禄劝服务。

二、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

(一)组织领导

为保证民主评议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县教育局的要求,成立了民主评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赵加华

副组长:曹映芬 保永生 张汉英

组 员:段银华 李绍斌 张文富 武继明 陈坤伟 李建明 刘兴付

(二)分工与责任

1、赵加华:对学校民主评议工作负总责。负责学校民()主评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分工、民主评议工作的布置督查;

2、曹映芬:负责规范办学行为管理;对上级部门民主评议代表的工作汇报;负责自查自纠报告的落实;并建立长效机制与整改工作。

3、李绍斌:负责学校民主评议实施方案的拟定;对学校民主评议工作的日程作出具体安排。

3、李建明:负责规范收费行为和收费管理,负责好民主评议自查自纠工作的具体情况落实工作。

4、段银华:负责规范招生行为管理;教材征订与教辅资料使用管理工作。

5、张文富:负责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管理;负责民主评议自查自纠工作。

6、武继明:负责校务公开和学校民主管理;对教职工职称评定及聘任,对师生反映的问题解决和回复工作。

三、评议内容

1、规范办学、招生、收费及学校工作管理情况

(1)是否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地区特困生补助政策,是否存在挤占、挪用正常教育教学经费的问题;

(2)是否存在以办重点班、实验班为名额外收费的问题;

(3)是否存在自立项目、提高标准和扩大范围收费的问题;

(4)是否存在强制并代收保险费、校服费、体检防疫费、军训费、电影费、饮水费等问题;

(5)是否在校园醒目位置对收费项目、标准、政策依据等内容进行公示。

(6)是否收费后给学生开据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

2、征订和使用教材、教辅资料情况

(1)是否存在使用盗版、盗印和非法出版的教学用书和教辅资料现象;

(2)是否存在强制学生统一购买教辅资料、课外读物、报刊杂志等。

3、师德师风建设的情况

(1)是否存在违反《昆明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禄劝县教育局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暂行规定》的行为;

(2)是否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4、校务公开及民主管理的情况

(1)是否实行民主管理并按要求进行校务公开;

nn40.com

(2)是否存在违反教职工代表原则,有个人独断专行的现象。(3)是否对学校建设资金等在校务公开栏进行公示。

(4)是否公开对教职工的评先推优。

5、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和回复情况

是否按政策解决并及时回复教职工反映的问题,

是否存在拖办和推诿的现象。

四、评议方法和步骤

根据《全县中小学民主评议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民主评议工作分3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和自查自纠阶段(20xx年9月1日―30日)

1、分别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和全体教职工大会,进行分层动员部署,认真传达、学习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县中小学民主评议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广大教职工对行风建设和民主评议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2、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黑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行风民主评议的重要意义和评议内容,不断增强全体师生推进学校校风、师风、学风等行风建设的自觉性。

3、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对照评议标准和公()开承诺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确保行风建设起到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民主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的作用。

4、分批次有计划地召开党外人士、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及社区代表座谈会,组织开展问卷调查和征求意见活动,多渠道地了解师生及各界人士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5、充分利用评议热线电话、校长信箱、考纪考风举报箱、学校网站等形式,进一步拓宽征求意见覆盖面,努力提高自查工作实效性。

6、归纳整理所征集的意见和建议,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全校公示,并提出改进和解决办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由主管领导督促相关部门给以纠正和解决。

(二)评议阶段(20xx年10月1日-10月15日)

1、积极准备。认真写好自查自纠报告,积极准备各项“迎评”材料,让迎评代表全面详细了解学校民主评议工作实施情况。

2、主动配合。根据县民主评议工作小组的安排,主动做好问卷调查、会议场所、人员安排等协助工作,保证民主评议工作顺利完成。

(三)建章立制、全面整改阶段(20xx年10月16日-10月30日)

1、搞好问题梳理。对行风监督员和评议工作小组所收集的、师生和社会各界反映的问题认真进行再梳理,在一定的范围内予以公示。

2、抓好问题整改。针对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制定整改方案。对于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务必限期解决;对于一时无条件解决的,务必列出整改计划;对于涉及政策性的问题,务必作好耐心细致的说明,让全校师生切实感受到学校整改工作有力度、有效果。

3、健全规章制度。在自查自纠、全面整改基础上,不断健全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学校行风建设长效机制。

4、做好材料报送。按照县教育局要求,分阶段认真做好各种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上报教育局。

五、评议工作要求

学校管理工作的建议第5篇

【关键词】依法治国;高校二级教代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实践,其核心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高校。高校教代会制度是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也是依法治校的具体体现和制度保障。

一、高校二级教代会在依法治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依法治校的视角下,加强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有利于促进二级单位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广大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于教职工依法行使民利,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学院的改革、建设、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

(一)建立健全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是贯彻依法治校,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内部治理的具体体现。依法治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实现高校的管理民主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必由之路,是高校和谐发展的根本举措。《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高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代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为此,教代会制度是全面贯彻依法治校的重要途径;是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校党委、行政依法治校的重要保证。二级学院是大学民主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大学和教职工之间的纽带。建立和健全二级教代会制度,是高校教代会制度的有效延伸与拓展,是把民主管理权力交给教工,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二、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的推进,能有效提升二级学院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学院是大学的基层单位,也是大学实行学院制管理的主体。学院的民主管理是大学民主管理的基础,二级教代会是高校教代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院(系)教职工广泛和直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手段和实现自己民利的组织保证。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的推进,是高校把民主管理权力交给教工,保证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推动了高校民主政治建设,也是党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宗旨的直接体现。相对于校级层面的教代会,二级教代会更加贴近广大教职工的实际,更为直接地体现了党的“依靠”方针和高校民主管理的本质,是推动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有益尝试。

(三)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的落实,是对学院行政权力的有效约束与监督,从而实现法治与民主的双重目标。规范地召开二级教代会,把权力交给教职工群众,通过民主集中制的办法决好策、用好权,是二级教代会的最主要议题。通过二级教代会这个抓手,引导更多的教职工参与学院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得更多的教职工“知院情、参院政、督院事”,不仅体现了自身的主人翁地位,也提高了参政议政水平,增强了依法办学、依法治院的民主法治意识。凡是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经二级教代会审议并通过,使学院的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加强,有利于减轻学院领导的工作压力,也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实证分析

在实践中,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总体呈现良好的、积极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但由于起点上存在差异,还是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与制度困境。课题组通过对上海几所高校的实地调研,发放问卷120份,实际收回105份,有效回收率为87%。数据通过EXCEL进行统计和分析,其调研情况如下:

(一)二级教代会的地位作用和运行情况。1.二级教代会的地位得到充分认识,但对其职责作用发挥认识还不够。此次调查显示,有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二级教代会地位非常重要;有近80%的受访者认为二级教代会是院务公开的重要载体;2/3的受访者认为二级教代会可以履行民主评议党政领导干部的职权,充分行使监督权;但也有10%左右的受访者对于二级教代会的职责作用表示“不清楚”。认为学院已有规范的议事制度,二级教代会只是一种形式。2.二级教代会设立情况正常,但召开频次还不够规范。此次调查显示,有72.4%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学院已经建立二级教代会制度,有10.5%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建立二级教代会制度,还有17.1%的受访者表示对是否建立教代会制度“不清楚”。从二级教代会召开的频率看,30.5%的二级教代会都能保证每年召开2次以上,51.4%二级教代会每年能定期召开1次会议,两者合计达82%,但也有不到10%的二级教代会一年一次会议也没有。

(二)二级教代会的制度建设和代表情况。1.大多数高校已建立二级教代会制度,但细节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调查显示,在建立二级教代会的学院中,基本都建立了相应的会议制度,但各个学院之间的制度内容并不一致。比如:“听取并讨论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85.7%)、“教代会代表制度”(84.8%)建立得最为全面;“教代会民主评议制度”“教代会提案工作制度”的建立率也达到57.1%和51.4%;但是,“教代会代表监督检查制度”“教代会代表常任制”等制度的建立率不到30%。2.二级教代会代表的产生及构成比较合理,但代表的民主意识有待提高。调查显示,大部分二级教代会代表的产生过程和构成结构比较合理。认为教代表产生过程“非常合理”的占28.6%,“比较合理”的占52.4%,两者合计达81%。认为教代表构成情况“非常合理”的27.6%,“比较合理”的占51.4%,两者合计达79%。但对于教代表的民主意识,一些受访者表达了不同的见解。认为教代表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非常好”的仅9.5%,“比较好”的占47.6%,“一般”的占28.6%,还有14.3%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可见教代表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还有待提高。

(三)二级教代会的职权履行和评价情况。1.二级教代会的职权能够基本履行,执行率还有待提高。根据《上海市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意见(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高等学校所属院系(部门)二级单位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规定,高校二级教代会主要行使审议建议、审议通过、审查监督、民主选举、民主评议等职权。但在实际调研中,各项职权发挥并不充分。其中,“民主选举权”落实情况最好,达到90.5%;其次是“审议建议权”(87.6%)、审议通过权(81%);“民主评议权”(57.1%)和审查监督权(47.6%)。2.对二级教代会总体评价尚可,但缺乏必要的考核评价机制。学院党政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对二级教代会推进的重要依托,调查显示,有38.1%受访者认为“领导非常重视”,有40%受访者认为“领导比较重视”,这对推进二级教代会的发展比较有利。另外,调查显示,对于二级教代会的考核评价机制,目前还没有高校对二级教代会开展考核与评估。同时对二级教代会工作执行情况也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三、健全和完善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方法与对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权地位。重视二级教代会工作,就要明确规定党组织、行政班子和学院工会在二级教代会中的职责。一般来说,二级教代会的工作格局是党组织领导、行政支持与工会运作。院党委(党总支)应担负起领导和支持教代会的职责,把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的方向。院行政应支持二级教代会依法行使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职权,通过教代会使行政的意图成为科学的、民主的决策,并为教代会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院分工会应做好教代会召开的组织工作,以及教代会闭幕期间的日常工作。

(二)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工作程序。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工作程序是顺利召开二级教代会与发挥其作用的前提和保证。一方面,在制度建设上,需建立《二级教代会实施细则》《院务公开实施办法》等来规范二级教代会的职权范围、组织形式及运行程序。另一方面,规范工作流程也是落实各项制度的保障。二级教代会会议程序一般包括:召开预备会议、举行开幕式、分组讨论、召开主席团会议、举行闭幕式。召开预备会议主要是听取二级教代会筹备工作报告、确定大会议题;举行开幕式的流程一般包括致开幕词、校领导讲话、听取行政和财务工作报告、听取工会工作、工会经费和提案处理报告、学院党政领导干部述职与民主测评以及涉及学院重大决策、教职工薪资福利分配等的一些重大问题报告;分组讨论一般都是以代表团(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重点围绕各项工作报告开展充分讨论;召开主席团会议主要是听取各代表团讨论情况汇报,讨论修改提交大会表决通过的有关报告的决议草案等;举行闭幕式,在闭幕式上进行举手或无记名投票表决,如遇换届,还应进行无记名的投票选举,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员作最后的大会总结。

(三)做好提案工作,加强院务公开。提案工作是教职工行使民利、参与学院管理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二级学院可以参照学校提案工作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二级教代会提案工作规范,以保证提案征集、审理、办理、回复等项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提高提案的质量,建议进行提案辅导,不但提出问题,而且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真正激发教职工的参与热情,更有效地发挥二级教代会民主管理的作用。教代会代表在闭会期间要关心教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例如学风、教风问题、教职工生活福利问题和其他方面问题。对于教师和学生反映的普遍问题,可通过座谈会、书面报告或其他形式向学院二级教代会提案,并讨论审议。要把二级教代会制度作为推进院务公开的有效载体,进一步扩展、拓宽院务公开的渠道和内容。教代会还要承担好院务公开的协调运作、监督与信息反馈工作,保证院务公开操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推动院务公开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建立评估机制,实现良性发展。要充分发挥二级教代会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作用,就必须有健全的考核机制。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坚持把二级教代会工作列入单位“职工小家”建设的考评和二级学院工会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可以开展上级对下级教代会的定期评估活动,通过评估检查解决一些问题。如教代会制度不规范、不能定期开展教代会活动等问题。教代会工作的评估内容:一方面包括教代会工作机构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会议程序、提案征集和处理程序以及会议议题产生程序、会议决议产生和通过程序、教代会闭会期间的民主管理工作等,为教代会提供清晰的运转操作规范。另一方面包括教代会四项职权和活动经费是否依法落实;教职工的经济权益、民益、精神文化权益是否得到尊重;有没有严重违背教职工意愿、侵害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事项发生;是否民主评议学院领导干部;是否实行院务公开等。

【参考文献】

学校管理工作的建议第6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k育民主化的必然趋势.2005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支持力度已达到了新的高度。本文对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机制提出了三点建议:校内外各界.尤其是高校管理者应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各种学校信息宣传、传播的力度:在实现校务公开的基础上,逐步吸收学生参与学校重大决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利益群体要求在学校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享有话语权。其中。作为高校最主要成员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行使建议、监督和决策的权力,不仅是高校管理民主化的体现,还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实际上,国内一些高校早已开始积极尝试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提升高校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2004年1月,南昌大学全国首创的大学生校长助理正式上岗,其主要工作是收集、反馈学生对学校管理、教育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交相关议案:参与学校有关管理制度的起草、修订;宣讲学校政策、制度,监督其实施,协助校长处理学生工作,列席学校有关会议和活动,并接受校长委托、布置的其它工作。他们聘期一年,“待遇”视同学生干部,没有月薪。

尽管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与欧美大学相比,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不仅表现出参与程度低、层次浅的问题,同时在组织机构及制度上也远未达到成熟。本文在分析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机制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机制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机制的现状

2005年9月1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该《规定》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所作出的最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其实施意味着国家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支持力度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与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其第41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根据这条规定,我国各高等学校有义务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从而在组织制度上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予以保障

其次,大学生对学校所做出的有关处理决定有参与权和申诉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条第5款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等权利。其第59到第62条同时还赋予了大学生参与处理该等事项的权利.学生代表可以参加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该委员会有权要求学校重新研究对学生处分的决定。

此外,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目前大学生主要是通过参加行政管理机构和学生组织机构来实际参与高校管理活动。

前文已述,南昌大学是国内第一家聘请大学生担任校长助理的高校。之后,东华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高校也陆续建立了“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其中,安徽财经大学《学生校长助理实施办法(暂行)》规定学生校长助理的职责与权限是:“受校长委托负责收集学生对学校管理、教育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交相关议案和处理意见。负责向学生反馈校领导针对反映的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对于未被采纳的建议和未解决的问题,学生校长助理应当及时向广大学生说明原因。各职能部门应向学生校长助理提供相关资料和开放相关档案以配合工作。”“参与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起草和修订,协助校长处理学生工作.有权列席学校领导的有关会议、学生工作例会、教学工作例会,有权参加有关职能部门组织的相关工作会议。”

不过.校长助理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决策参与机制.而且校长助理也不是由学生选举产生,一般是由各院系推荐,由校团委组织考核,经岗前培训后,由校长发聘书就职。因此,他们并不对学生和学生组织负责,其代表性和广泛性受到制约。

相比较高校行政管理机构中的直接参与而言,学生组织是更为普遍地实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机制,这些学生组织包括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自治管理机构和学生申诉管理委员会等。从实际情况来看,各类学生组织参与学校管理普遍存在着程度不足,参与范围有限,参与效度不高的现象,往往局限于部分一般性决策和决策的初始阶段.而且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更多的是在管理人员和学工干部的指挥下承担事务性和联络性的工作,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

二、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新机制的三点建议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目前的国情与校情条件下,笔者认为,要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机制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校内外各界,尤其是高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承认大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才能得到切实的支持和保障。

高校管理者应认识到:大学生的参与可以使校领导从一部分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更有利于高校核心工作的开展。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培养积极参与的意识.增强集体责任感。这种培养应注重寻找和协调校方和大学生的共同利益来调动在校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把解决广大在校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放在首位,把解决大学生们关心的焦点、难点问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于解决这些问题既符合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共同需求和利益,又需要他们的积极参与,因此,可以有效地调动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要加强各种学校信息宣传、传播的力度。信息不对称是影响高校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学生对学校管理过程的监督和参与,必须向学生传达真实、准确的学校信息,以便让大学生清楚地了解和认识有关自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对学校重大决策、领导和教职工的工作表现进行有效的监督。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进步.为各种学校信息宣传和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不管是通过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和校报校刊的传播,还是通过有关组织的宣传,只有让大学生了解更多的学校信息.才能更利于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过程的实现。

学校管理工作的建议第7篇

关键词:案例 学院 党政联席会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088-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二级学院的规模不断扩大,二级学院的工作体制和决策机制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2010年8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院(系)级单位党组织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确立和实践党政联席会议,对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践行科学发展观、探索学院健康持续发展道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的案例

1.案例一

时间:2010年11月23日10:30

地点:水产与生命学院A楼208室

参加人员: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成员,园林专业负责人张某列席;主持人:院长;记录人:办公室主任。

会议主题:(1)迎接园林专业学位检查;(2)关于学院客货两用车的使用管理;(3)学院科研进展。

决议:(1)园林专业学位检查责任重大,要引起足够重视,准备工作要加强落实,材料要客观完整,拟在11月底召开一次园林专业建设研讨会,听取各方专家意见,落实检查前的整改工作;(2)加强安全教育和规范管理,学院客货两用车交由车队进行托管,要求学院教师和学生不租用无证无资质车辆;(3)今年学院科研工作亮点不多,科技部项目比较少,经费不多,要加强资源和力量整合,明年重点是国家自然基金、海洋局的项目;加强与产业结合,选定一个好的海水鱼品种,要集中力量,做强做大;争取搞一个观赏鱼产业体系。

2.案例二

时间:2010年12月13日8:45。地点:水产与生命学院A楼206室。参加人员: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成员,请假1人;主持人:党委书记;记录人:办公室主任。

会议主题:(1)学院作风、教风、学风“三风”建设推进月活动方案;(2)援外老师的工资发放;(3)百年校庆准备。

决议:(1)同意“三风”建设活动方案,院长担任组长,由副书记负责具体落实;(2)杨某拟赴南非参加援建工作,学校的工资、岗位津贴全部照常发放,境外津贴由派遣单位发放,启程前安排到相关单位考察学习,费用由学院承担。以后类似由学校派出的援助人员,参照执行;(3)院志加快修改进度。新增传统优势学科史、专业史和课程史的编写,由书记牵头落实。

二、党政联席会议的形式和程序

1.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的组成人员。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由学院院长、副院长、党委委员、教代会团长、工会主席参加。学院办公室主任列席,负责会议记录和纪要编发。根据会议内容邀请相关人员列席。

2.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内容。涉及学院改革、发展、稳定与人、财、物有关的内容,概括为“三重一大”事项,都必须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1)在重大事项方面包括:上级和学校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指示的贯彻和落实;学院办学方向、规模调整,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措施)讨论制定;学院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学期工作计划、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学院向上级请示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的报告、重要工作的总结;学院年度财务预算、决算的制定和调整;学科建设等涉及学校学院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预算分配方案;研究和决定关于加强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学院学生管理、奖惩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赴国外留学等重要问题;学院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实验室建设;年度招生计划的修改制定;学院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教职工招聘计划、岗位设置及聘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涉及教学、科研、人事方面重大事项决策及改革方案;学院学术机构的设置、调整和人员;学院年度财务收支情况,教职工的工作量酬金和奖金的分配等重要问题;学院内部重要管理制度的废、改、立;学院奖惩决策,以及向学校或上级单位推荐需晋升、奖励的人选,后备干部;对外交流和合作办学等重要事项;学院重要资产的处理;学院党委及学院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其他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需党政联席会决定的重要问题。(2)在重要干部任免方面包括:院办正副主任、系正副主任、教研室正副主任、各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各党支部书记的任免;校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代会等成员的选拔、推荐;其他重要岗位人员的选拔、使用、调动。(3)在重要项目安排方面包括:投资在10000(含10000)元以上的基本建设项目、固定资产和办公用品的购置等;10000(含10000)元以上的修缮项目;10000(含100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采购项目;国内外合资、合作的重大项目(含合作办学);专业建设项目。(4)在大额度资金使用方面包括:预算内资金:单项目支出10000(含10000)元以上;预算外资金:单项目支出5000元以上的使用。

3.党政联席会议的程序和要求。(1)党政联席会议按研究的内容分别由学院党委书记或院长主持;(2)党政联席会议为例会制。一般每两周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调整;(3)党政联席会议议题须提前送交学院办公室,党务议题由党委书记审定,行政议题由院长审定;(4)学院主要领导对党政联席会议的议题提前商议和沟通,有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5)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方能召开;(6)党政联席会议坚持民主集中制,与会人员对议题可充分发表意见,讨论议题要有最终结论,由主持人当场明确宣布。如意见分歧较大,应暂缓决定,待进一步调研、论证、协商,意见成熟后,再提交会议研究决定;(7)党政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由院办公室以院党政联席会议纪要形式分发学院领导和相关部门人员;(8)严格遵守保密纪律,未公开的结论以及会议上的个人意见不得向外泄露。

三、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解决重大问题的效能评价

1.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是历史发展的正确选择。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二级学院管理体制发生了多次变更,采取过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院长负责制、党总支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政分工负责制等多种形式。195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规定系为教学行政的基层组织,由系主任负责。1961年颁布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条例(草案)》对系党总支的作用做出了调整,系的党总支委员会保证和监督系务委员会决议的执行和本系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系主任在校长领导下,主持系务委员会和系的经常性工作。期间高校建立起党委“一元化”领导下的“革命委员会”作为学校的行政领导机构,政治运动代替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内部管理缺乏秩序。1978年颁布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提出系一级实行系总支委员会领导下的系主任分工负责制,系总支委员会(或分党委)领导全系工作。1983年颁布的《关于调整改革和加速发展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系一级实行系主任负责制,系主任对校(院)长负责,系总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对全系工作的正确完成起保证监督作用。1990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提出,系党总支是全系的政治核心。1996年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这是党第一次以一种规范化的形式把普通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规定下来。2007年5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学院党委(党总支)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支持行政负责人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2010年8月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将党政联席会议确立为学校院(系)级单位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决策方式,为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的确立提供了政策支持。历史的实践证明“以党代政”和“以政代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不符合中国高校发展的实际,都是行不通的。通过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实行党政共同负责是中国高校二级学院健康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2.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是学院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国际知名大学、高水平特色大学等等,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布局,也是我国不同高校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确定的发展目标。学院是高校的二级组织,也是高校实现发展目标任务的直接承担者。为了激发学院的创新活力,积极推进和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将管理重心下移学院,实行学校学院两级管理体制,这是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指出:“现在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某个学校、某个人的问题,说到底是体制、机制问题,即制度问题。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既缺乏经费又缺乏人才,但更缺乏现代大学观念和制度”。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学院两级管理体制,提高学院自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明确学院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尤为重要,上海海洋大学在党政联席会议推行之前学院内部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是学院的一把手,院务委员会是学院的最高决策形式,由院长主持,存在着“大院长”“小书记”现象,院长、书记关系和谐,学院工作开展顺利,发展速度快;一旦院长、书记存在矛盾,学院工作就出现两张皮,成为学院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学院的重大事项都提交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形成决议后分工负责,教学科研、师资队伍、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由行政领导负责协调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和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党委为主贯彻落实;基层组织(系室所)设置、管理和人员安排等党委和行政交叉管辖的工作,通过党政联席会议确定专人负责。党委支持行政领导独立行使职权,从思想、组织上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任务的完成,做到在思想统一的基础上职责分工、在目标一致的基础上任务分解、在力量集中的基础上工作分担,学院领导班子共同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奋发有为,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有力促进了学院科学发展。

3.党政联席会议是学院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的科学手段。党政联席会议规定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到会方能召开,采用民主集中制,与会人员对议题可充分发表意见,议题多数成员赞成方可通过,如果意见分歧较大则暂缓决议。这样的决策机制,促进提交议题的负责人(含分管负责人)要全面、准确、清楚地介绍所要讨论的事项,有些议题在决策前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充分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科学论证,可能还提出几种备选方案,可以保证重大事项的决策比较合理科学;党政人员都参与会议研究,广泛交流讨论,有利于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促使决策更加切合实际、更好兼顾各方利益,有效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

4.党政联席会议是发挥院长行政负责、党委政治核心的有效途径。党政联席会议提供了一个平等协商的工作平台,有相应的程序规定、完善的沟通协商机制,有利于学院党政明确各自的定位,准确把握工作角色,避免大包大揽、党政不分。学院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院长是由学术地位比较显赫的教师担任,对中心工作比较熟悉和重视,工作的新办法和改革的新举措经过党政联席会议的民主程序,得到党委的支持,可以更好地发挥院长行政负责,勇于实践、开拓进取、追求卓越;同时能关注思想教育工作,共同促进学院和谐发展。党委直接参与行政事务的决策,在行政事业的发展中谋划党建工作的格局,更好地支持行政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将党建工作渗透、融合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紧密结合学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即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通过党建促进各项行政事业发展,发挥党组织应有的作用。通过党政联席会议,不要分别召开院务会和党委会,可以精简会议数量、节约会议耗时、提高会议效率,共同为完成学院中心工作而努力,形成学院党政相互配合、协调运转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

5.党政联席会议是党组织发挥保证监督作用的关键渠道。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学院重大事项都要通过集体讨论决定,每个议题都要面对与会人员的过堂质疑,提出议题以及做出决定大大减少私人倾向和感情因素。学院党委和行政尽管职责分工不同,但思考问题和处理工作的出发点一致,都要反映学院整体利益和目标、代表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的利益和诉求,共同对学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负责,院长、书记和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在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上敞开胸怀亮明观点和表达意见,有力促进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开辟组织监督的有效途径。党委成员全过程参与重大事项的决定和实施,提高党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为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提供了良好的铺垫,形成取信于民的有效举措。党政联席会议促使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处理好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特别是院长、书记带头执行集体的决定,自觉维护组织的威望,维护班子的团结。党政联席会议客观上疏通了党组织参与、保证和监督的渠道,对重点工作的完成发挥支持保障作用,对民主集中制的落实发挥监督保证作用。

[本文为基金项目:2011年上海海洋大学党建研究会课题(A-0210-11-0075-16)]

参考文献:

1.刘宏艳,赵文华,黄海洋等.创新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1(11上)

2.邱元明.搞好党政联席会制度建设工作 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J].中国商界,2009(9下)

3.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教改革与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0(3)

4.陈亚兵.关于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思考[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1)

学校管理工作的建议第8篇

教育局机关带头改进工作作风,简化各种文件、会议和检查评比活动,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基层学校特别是试点学校能集中精力专注学校自身建设。

1、精简文件信息。压缩文件数量和篇幅,清理各类简报和内刊,凡向学校发送的文件,一律经过办公室审核,禁止任何科室随意发送文件、通知。取消对试点学校向简报、内刊投用稿量的考核,全面推进无纸化办公。

2、严控会议活动。实行会议申报制度,局办公室负责统一管理,科室组织召开会议需向办公室提出申请,办公室负责对时间相近、议题相关的会议进行归并,对全局性会议和重大活动实行统一管理,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倡导采用电视电话会、网络、多媒体会议等会议形式。凡可通过电话通知等方式解决问题的,一律不开会。试点学校可根据会议文件的内容、性质和自身工作实际,自行确定是否参加会议。

3、规范检查评比。整合各种检查评比活动,除《市2013年度教育督导评估与实绩考核综合评价办法》规定的表彰奖励项目以及市委市政府对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表彰外,其他项目一律不得进行。

4、改进调研作风。坚持“一线工作法”,多到学校现场办公,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困难,到学校要一切从简,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摆放花草香烟水果,不收受礼品、礼金或纪念品。

二、转变管理职能,促进自主发展

1、构建新型政校关系。推进教育公共治理结构变革,退出微观管理,加强宏观管理,加快建构“用标准和规划引领学校发展,用平台和经费支撑学校发展,用制度和机制激励学校发展,用督导和评审评价学校发展”的学校管理模式,使政府及其部门真正成为“教育体系的建构者、教育条件的保障者、教育规则的制订者、教育公平的维护者、教育标准的设计者和教育质量的监控者”。

2、促进学校自主发展。要进一步探索建立中小学办学理事会,发挥办学理事会的作用和效益。办学理事会参与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参与学校管理与考核。市教育局将下述四项权力放给学校处理:

一是扩大校长干部使用权。学校中层行政干部由学校自主公开选聘,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副校长人选可由校长提名推荐,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由学校差额考察任用。结合校长任期制的推行,试点学校试行“校长组阁制”,副校长可由校长直接聘任,期满卸任。

二是落实学校岗位聘任权。试点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教师岗位聘任,实行以事定岗,以岗择人,按岗聘用的岗位管理制度。

三是落实教师待聘解聘决定权。加强对教师的考核,试点学校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有权决定教师待聘和解聘。

四是强化自主管理权。试点学校除安全工作和财务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外,其余工作由学校自主管理,没有学校的邀请,局机关各科室原则上不到校检查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召开的各种会议,举办的各种活动,上交的各种材料,除注明所有学校参加的外,试点学校均可选择不参加、不上交。

3、完善学校服务保障。市教育局从服务角度出发,为基层学校解决问题。

一是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标准。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从实际需要出发,本着从严从紧的原则,按规定比例适当增加专任教师编制。实行义务教育学校编制动态管理,向偏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薄弱学校适当倾斜。

二是加强对待岗教师的培训。试点学校若出现待岗教师,可由学校向当地教育部门提出申请,安排到教师培训机构进行业务培训。不服从培训的教师,本人可提出辞职申请,另谋出路。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培训期间人事工资关系仍然保留在原学校,只发放基本工资,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后重新参加岗位竞聘或交流。经过培训仍然不合格或重新竞聘落聘的教师继续参加培训。培训进修经费由受培训者本人承担。不服从培训的教师或再培训后上岗仍不能胜任教师岗位的人员,调离教学岗位,参加学校非教学岗位竞聘并根据岗位确定相应待遇。对长期不能胜任工作,且态度极不端正的人员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辞退。

三是建立服务保障体系。统筹协调学校的装备采购、基建、维修、配送、食堂、超市、保卫、保洁等后勤服务工作,优化配置后勤资源,形成科学、开放、高效的社会化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逐步构筑起人员精干、反应快速、保障有力、服务优良的现代化保障体系。

4、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坚持研究与实践、试点与推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按照“整体规划、点面结合、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力争到2015年,初步形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框架,初步形成政府服务学校发展,学校着力自主发展,社会支持学校发展的新格局。

三、完善制度管理,构建现代学校制度

1、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加快政府依法监管、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监督的现代教育制度建设,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机制。

2、深化和完善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在纪检监察、组织、人社部门宏观监督下的教育部门具体实施的校长公开选聘制度,全面推行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和任期制度。探索建立校长与教育部门领导干部交流任职制度与教师职称相对应的校长职级管理制度。

3、实行校长职级补贴制度。适当提高校长年薪,适当延长优秀校长任职年限。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绩效工资制。

4、高度重视并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老龄化”和“结构缺编”问题。教育局按规定履行中小学老师的招聘录用、职务(职称)评聘、培养培训和调配交流等管理职能,在核定的总编制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具体分配各校人员编制,进行学校间人员调配,逐步对不再适应教学工作的老师予以分流、转岗转向,保持教师新进、退出数量基本平衡。

5、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开展校长全员培训,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抓好骨干教师培养,到2020年重点培养100名名师、20名名校长,形成教育家办学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