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5 18:12:35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第1篇

关键词:花生病虫害;防治措施;重要性;策略

一、 花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在花生种植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针对病虫害问题进行集中控制和综合治理,从而提升花生种植效果和整体技术有效性。只有建构系统化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才能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一定程度上提高花生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在花生种植项目中,病虫害不仅会导致花生产量下降,也会使其产量缩减50%以上,基于此,种植人员要结合实际管理维度和管理效果,积极践行更加科学化的产量管理以及田间种植机制,在保证花生质量的基础上,提高花生产量,也有效应用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常规化管理维度和管控措施的实效性[1]。

二、 花生病虫害防治优化策略分析

(一) 优化抗病虫花生品种培育机制

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结合抗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培育高品质抗病品种,对产量较低的品种进行集中管理。建立健全高产优质抗病品种种植机制,减少产量损失,提高培育项目的有效性,选择高产优质的品种作为培育亲本,从而提升整体抗病虫性的主要效果,升级管理效果和管理维度,促进应用效果的有效性,也要落实信息化管理维度。在抗病管理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应用多种杂交技术,从根本上提高整体技术结构的有效性,有效减少花生病虫害几率。

(二) 优化花生病虫害管理措施

目前,在处理花生病虫害方面,主要是利用物理防治机制和药物防治机制,或者是利用生物防治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在生物织项目中,利用的是生物链优胜劣汰的淘汰法则,主要是寻找花生病虫害的天敌进行集中病虫害处理和有效优化,实现保护花生的目的,并且有效的落实管理机制和管控措施,提升整体效果。另外,在物理防治项目中,要结合实际管理需求和控制措施,主要是利用灯光诱捕的方法,设置灯源项目和具置,只有充分发挥相关技术的处理效果,才能提高整体病虫害防治处理效果[2]。除此之外,药物处理也要严格遵守管理要求和具体措施,花生较为常见的病虫害就是立枯病、锈病、叶斑病等,种植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防治和管理。立枯病主要利用浓度为75%的百菌清800倍液、浓度为20%的利克菌800倍液对。叶斑病主要利用浓度为50%易斑净1500倍液,或者浓度为30%的苯醚甲丙环唑乳油300倍液。在病虫害处理机制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管理维度和管控措施,结合相关药物的使用时间以及具体使用方法,保证规范化用药。

(三) 优化花生种植技术

要想从根本上减少花生病虫害项目,就要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技术模型,升级管控纬度和管理效果,确保管理结构和管理要求之间的契合度,相较于传统的农机具,新型化的现代化技术具有自身优势,需要相关项目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集中处理。现代化农机具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除了进行种植和施肥,对于保墒合垄项目也具有一定的作用,需要相关项目管理人员给予其高度关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管理机制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由于现代化农机具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化特性,在使用下相关机械的过程中,结合植保技术,真正落实科学化种植和养护,提升花生预防病虫害项目的综合水平[3]。

(四) 优化综合性农业防治体系

在种植过程中,土壤和种子本身都会残留病虫害,若是出现营养不充足和土壤输送问题,都需要种植人员进行集中关注和综合管控,建立健全综合防治机制。值得一提的是,若是大量使用带菌化肥,就会导致花生植株出现矮小情况,也导致其病虫害问题更加严重,正是基于此,要对化肥进行集中管理和综合控制,并且要及时进行疏通排水,有效地提升花生的抗性。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积极落实区域性防控技术模型的同时,建构更加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有效防止花生受到病虫害的二次干扰[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花生种植过程中,要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其病虫害防御能力,提高安全性和种植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提升防控面积的同时,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化的防治机制,减少病虫害导致的威胁,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实现综合化病虫害防御机制,也为花生种植项目综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山,吴佳宝,邱柳等.花生高产栽培研究进展及我国南方花生高产途径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4,14(11):44-48.

[2]张贵国,陈香艳,魏萍等.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在花生高产栽培中的试验示范[J].农业科技通讯,2015,11(06):49-50.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第2篇

关键词: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生态环境不断重视,北方林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方森林覆盖率的重要保证,我国对于北方林区建设十分重视,但是北方林区经常会出现病虫害问题,会给当地的林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林业病虫害防治就是要利用林区自身的生态环境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来保护森林的发育和成长,这对于维护森林自身生态系统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北方林业病虫害呈现的主要特点

1.1北方林业病虫害较为普遍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病虫害,其本身是林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非常普遍,因此会对林业的发展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

1.2林业的病虫害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

我国北方林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性地会出现病虫害,但是病虫害的出现总是呈现一定的特点,并有着自身的天敌。因此,通过对病虫害进行研究,会发现病虫害呈现着一定的规律性,可以根据这些规律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工作,减少病虫害给当地林业发展带来中的损失,降低其危害程度[1]。

1.3病虫发展速度较快

近年来,为了对林区进行病虫害防治,林业局和相关部门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防治工作,包括采用各种杀虫剂对病虫进行消灭,但是在长期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病虫的抗药性在不断增加,这就给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一旦出现无法防止病虫害的情况,就会对当地林业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2]。

2我国北方林区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北方林区病虫害严重、分布广我国北方林区的整体面积较为广泛,在各个地域的林区都有病害的发生,林区普遍呈现着病虫害严重,病虫害分布广的防治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病虫害的防治有着很大的难度,如此大的面积,林业部门在进行防治的过程中有时难以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2.2缺乏对于病虫害的监测与监控

我国北方的林业部门缺少对于病虫害的监测和监控,我国北方林区的病虫害发展速度非常快,会在短时间内呈现不同的特点,因此如果做不好病虫害的监测和监控工作,就无法对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对于病虫害的监测和监控工作十分重要,如果做不好就会造成病虫害防治工作十分被动,在病虫害发生之后再进行防治,就已经起不到相应的效果。

3加强北方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主要措施

3.1加强对于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

我国北方林区要想提升北方林区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就需要加强对于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监测和预防工作。在开展监测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对不同的林区进行抽样监测和测量,对病虫害的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进行有效地发现,这主要应当使用现代化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监测工作。在监测的基础上就能够对病虫害进行很好的预防工作,在病虫害即将多发的区域采取防治工作。

3.2提高病害防治的科技水平

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只有提高病虫害防治的科技水平才能够提升整体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果。目前我国主要的科技投入主要在病虫害农药和相关制剂的制备方面,需要在整体的防治过程中降低制剂的毒性,要有针对性的播撒杀虫剂,在不同的季节和树木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类型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防治工作,提升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整体效果。

4结语

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我国北方林区的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科技水平低下,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基础设施缺乏等。因此,要想提升北方林区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效果,就需要增加资金投入、人力资源投入、科技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促进我国北方林业的发展。

作者:车德峰 单位:黑龙江省延寿县林业局实验林场

参考文献: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第3篇

关键词:营林工作,森林病虫害,生物技术,防治方法

0前言

森林病虫害被认为是“不冒烟火灾”,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会带来多么巨大的灭绝性损害。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它的危害性和毁灭性远远超于其他森林灾害,直接威胁森林系统的生态稳定性,破坏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制约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营林工作中,一定要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力度。

1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

1、1现阶段我国常发性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持续上升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持续上升与我国人工造林面积的连年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过去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我国所造的人工林多为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这样的人工林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有害生物传人发生,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造成较大面积的流行发生,给森林资源带来严重的损害。而且人类对原始天然林的大规模开发,造成了天然林长期超负荷采伐,致使现有天然林的数量和质量下降,森林的生态环境遭受了很大程度的破坏,森林生物多样性、林分原始结构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结构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衰退,这样的森林资源条件势必导致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

1、2在全球环境恶化的影响下,我国的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程度严重

温室效应不仅使全球沙漠化扩大和旱涝灾害频发,也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由于全球气候异常,使林木生长条件发生极剧变化,暖冬现象使森林病虫害越冬基数增大,为其病虫害的大发生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1、3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各种森防法规、制度建设十分不完善,森防工作基础设施差,致使森林病虫害防治经严重紧缺。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泥石流、火灾等灾害的预防工作都做得十分到位,各部门都能够严肃认真对待,而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森林病虫害带来的巨大损失,仅直接经济损失就远远高于其它森林灾害。

1、4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还不成熟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还不成熟,使得一些森林病虫害依然大范围、大幅度发生。现在人们已经避免营造人工纯林,进一步扩大混交林的比例。在林木育种、造林、抚育过程中加大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给病虫害的发生提供适宜环境。

1、5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力度不够,致使森林病虫害不能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发生。

现阶段我国森林病虫害防疫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无法实现全方位的有力监管,无法保证造林苗木的质量。更为严重的是有境外病虫害由于检疫力度不够,随着进口森林植物及其制品在我国境内迅速扩散,并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重大的生态灾害。

1、6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不能很好地多方面结合其他防治方法使用

当病虫害暴发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杀伤大量天敌,长期发展下去使病虫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得不到保证,防治效率低,而且由于化学药品在森林中的广泛使用,势必会造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森林病虫害的继续发生。

2森林病虫害的几点防治对策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2、1培育健康森林,从根本上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坚持从基础做起,完善营林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切实做到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大力营造混交林,必须彻底解决现阶段人工林树种单一、抵御森林病虫害能力低的问题。加大良种壮苗的培育力度,充分利用基因工程等先进的林木育种技术,确保造林苗木无病虫害隐患。加强林木抚育管理,实行集约经营,做好水肥管理、松土除草、修枝抚育间伐等,不但可以增加林木的年成长量,还可以增强树势,提高树木对森林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保证其健康成长,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逐渐从有病治病、有虫治虫这种工作方法转变为未病防病、无病保健上来,从治标转为治本。

2、2切实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为科学防治森林病虫害提供决策信息

建立完备的预测预报系统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关键措施。只有全面、及时、准确地预测预报森林病虫害的基础信息,才能及时高效地开展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因此在森防工作中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所负责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全面、及时、准确的调查监测,准确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力求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各级部门要加大预测预报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手段的提高和规范制度的健全,尽可能做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务必定期监测情况,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率,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能够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真正实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早发现,及时除治,做到治早、治小、治少。

2、3加强植物检疫工作力度,确保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成果

由于经济往来的加多,现阶段一些外来的重大病虫害传人导致本地区大面积、大规模爆发森林病虫害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因此必须做好植物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技术水平,杜绝或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外来侵入。认真抓好种苗产地检疫检验,经检疫合格后方可用于造林。国外引进种子、苗木及繁殖材料要进行隔离试种,发现危险病虫及时处理或销毁。坚决杜绝类似美国白蛾在我国大范围爆发的现象再次出现。积极宣传《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不断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和对检疫工作的支持力度,为更好地开展森林植物检疫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

2、4加大科技森防,努力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

各级部门应当围绕当前防治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寻求多方合作,集中力量解决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切实提高森防工作的技术水平,选用先进的森防手段,摒弃落后的防治方法。

2、5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重点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人与自然灾害做斗争、保障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千百年来,人们在防治各种森林病虫害的生产实践中,探索出大量好的经验和办法,如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防治和森林植物检疫等,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林业生产的健康发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以维持森林生态平衡的为出发点,在防治方式上,应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实现可持续控制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可以保护天敌,维护生态平衡,实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一种平衡。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第4篇

关键词:病虫害;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S6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071-02

收稿日期:2011-11-30

作者简介:邓友梅(1971―),女,江苏宿迁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种苗引进、繁育、推广、林业生产管理、抚育、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等技术性指导工作。

1 引言

随着全市杨树产业年的活动不断深入开展,杨树资源得到快速的增长。目前全市拥有杨树成片林17.3万hm2,所有农田全部建成微型化,林网化率达100%,林木蓄积量达1 500万m3,每年可采伐利用120万m3,年林业增值达24亿元,人均林业增收超过600元。全市林木总株数已达1.25亿株;由于杨树资源量的扩涨,导致杨树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发生的面积、爆发的次数、危害的程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杨树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对此,近年来笔者根据本地杨树病虫害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就治理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

2 杨树主要病虫害

杨树主要病害为溃疡病、黑斑病、红心病、冠瘿病;主要虫害包括食叶性害虫,即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白潜叶蛾、杨黄卷叶螟、杨尺蠖、黄刺蛾、柳蓝叶甲等;枝梢害虫,即草履蚧、白杨透翅蛾;钻蛀害虫,即光肩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地下害虫,即蝼蛄、地老虎、金龟子。

3 杨树病虫害发生原因

3.1 林相不齐、树种单一

杨树资源已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杨树病虫害的发生主要表现在林相参差不齐,因杨树基地林为人工造林,由于管理不善,其次树种单一,加之经营管理措施不当,给森林病虫害创造了有利繁育和繁生的环境条件,导致重大病虫害相继发生,给林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

3.2 防治工作不被重视

杨树生产周期较长,经济效益来得慢,致使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处于被轻视的地位。再者由于森防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病虫害发生前期一般比较隐蔽,不明显,危害轻,不能及时发现,也不引起人们足够重视。一定程度导致病虫害发生的蔓延,造成局部地区大爆发,才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此时已错过防治最佳时期,防治起来相当困难,甚至难以控制密度。

3.3 经营管理措施不到位

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不健全,人员少,测报、防治、检疫基础十分薄弱。绝大部分没有专门办公室、实验室以及开展病情虫情预测预报必须的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缺乏森防检疫专职技术人员,预测预报预见性差,无法准确掌握病虫发生的情况及规律;检疫技术措施不当,从事木材运输检疫工作上,实际是重收费轻检疫,致使病虫从一个地区携带到另一个地区,引发病虫害大爆发的原因;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采取综合防治办法,才能达到强化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多数采取化学防治,存在与森防所面临的防治工作极不相适应,严重影响杨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3.4 防治经费无法落实

宿迁市每年需要防治的杨树病虫害发生面积约5.3万hm2,因资金缺乏,无法购置足量防治机械和农药,导致病虫害发生逐年上升趋势。各县区均没有成立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无法实施统防统治,防治难度较大,营造林经营管理不统一,无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各县区大部采取分散防治,防治时间不统一,治一片留一片效果甚微;杨树属高大乔木用低程喷雾机,射程无法达到树高,防治效果差,用药量多,对环境污染大;对蛀干类害虫以及交通不便的地方防治病虫害,采用打孔注药法防治,因功效低,劳动量大,药液腐蚀木质部,伤口不易愈合,影响材质,且药效短而低,防治效果不明显。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远远不适应林业资源的发展。

4 杨树病虫害防治对策

4.1 推进杨树综合性营造林措施

营造林要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把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林业生产全过程。从种苗抓起,加快推进无检疫对象苗圃建设,科学合理选择地点建设隔离苗圃,统一引种管理,降低引种风险,以有效降低国内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同时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地实行多树种、多林种、多种形式的混交林,要结合低产林改造,有计划地将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加快林相改造力度。

4.2 加强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

加强防治体系建设既是当前病虫害防治的迫切需要,也是抓好防治工作的长久之计,在现有薄弱的基础上,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标准站和中心测报点建设力度,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建立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高效病虫害防治体系,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网络建设,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情报,为领导和林农提供病虫发生趋势信息,适时防治,做好服务。

4.3 做好防治宣传工作

宣传病虫害对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危害,提高全民对病虫害的危害性、防治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宣传病虫要治早治小,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明确各级领导和林场经营者在病虫害防治担当的责任,及时传授科学防治的技术方法要点。

4.4 增强病虫害防治科技含量

病虫害防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不断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做好病虫的监测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对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展研究,选一块实验林作为病虫害防治示范基地。加大各级林业人员和林农培训力度,让他们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防治技术。及时病虫害简报,作为防治指导信息。实施综合防治,一方面采用仿生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以保护人畜安全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采用刮除清理病枝、扫除虫卵、深翻冻死越冬虫卵、捕杀成虫、胶带阻隔、灯光诱杀等人工方法清除病虫害。再者加强鸟类和天敌保护,释放赤眼蜂、黑卵蜂、肿腿蜂、寄生蝇等昆虫进行生物防治。

4.5 强化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度

坚持和完善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危害的程度、成灾率的面积作为相关人员的一项考核指标,把病虫害防治作为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真正把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第5篇

关键词:森林虫害;防治;措施

森林病虫害具体的讲它是说植被在其成长的时期后者是相关的物资在疏松的时候,受到别的生物等的危害或者是遭到不合理的条件的制约,使得它的原本有效地生长模式出现紊乱,进而就容易长势不好或者是严重的枯死等的问题发生,进而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问题发生。

林木病害的类型有:一是侵染型病害。是由真菌、细菌、质原体、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线虫和螨虫等侵染的病害,此种病具有传染性。二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所引起的病害,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三是衰退病。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着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病。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间接因素称诱因。病原按其性质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一、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1.1 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

1.2 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

1.3 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日益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

1.4 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

二、森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2.1 提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并给予高度的重视。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高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提高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从保护生态安全、提高国际声誉的高度来提高认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提高贸易信誉,减少经济损失,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的治理和检疫工作,以保护我国的生态安全。森林病虫害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的危害性和损失性,而且具有生物灾害的特点及防治上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为此,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减灾计划和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

2.2 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

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是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 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发现已是严重危害时期的现象发生。

2.3 采用科学的防治技术,改进防治手段

森防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一是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分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仿生农药、动物源农药、植物性农药、矿物性农药,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四是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研究和探讨新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

2.4 加强树木检疫,遏制危险性病虫的传入

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结合林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要加强对城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集贸市场的管理,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渠道。确保资金投入,为病虫害的防治提供资金保障。

三、森林病虫害防治应注意的问题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全年管理,把人工防治与药剂防治、生物防治、林业防治等方法相结合,以减轻,避免病虫的危害,确保森林树势健壮,以达到预期的造林效果。化学防制应及时,准确、有效、有法、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做到以下五点:第一对症下药,农药的种类很多,各种农药都有一定的作用范围和防治对象,只有准确地掌握防治对象,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时,在同一时期会有几种害虫同时发生,这就要以发生数量最多、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害虫作为主要防治对象,选用能兼治其它害虫的药剂。如在防治蚜虫时,常伴有桔潜跳甲、蚧壳虫等,防治时,要选用既能防治蚜虫,又能兼治伴生害虫的农药品种。第二适时用药,一般防治病害时,应在病害发生初期未流行之前进行,防治虫害时,应掌握在幼虫幼龄期进行。第三适量用药,药量并非是越多越好,一般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前提下,把病虫的危害控制在不致于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或使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低于经济上允许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减少农药的用量。第四适法用药,合理采用喷粉、喷雾、涂抹、根施等,对的病虫在树上的危害期,一般采用喷粉或喷雾;对土壤越冬的虫害,在出土期则选用根基部撒施;对于隐蔽性害虫采用涂抹法。第五适位用药,病虫害在不同的时期,可能防治的部位不同。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第6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96-01

1.前言

众所周知,森林病虫害是“没有硝烟的火灾”,一直严重的影响着森林的资源安全。生物防治技术是通过施用特定的生物病毒,使病毒不断的在虫子体内增加繁殖,等到病毒繁殖数量不断增多的时候,虫害将死亡。本文主要分析一下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2.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

2.1 灾情形势严峻

我国现有森林病虫害八千余种,目前广泛分布在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中,只要气候条件具备就有可能暴发成灾。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传播主要取决于气象条件和气候变化情况,一旦遇到灾变气候,森林病虫害就会大面积发生、成灾。几乎所有大范围流行性、暴发性、毁灭性的森林病虫害都和气候因素密切相关。

2.2 传播速度提升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国际贸易不断增多,物流活动更加频繁,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也呈加剧之势。据国家质检部门统计,1985年口岸截获的外来入侵生物500多批次,2000年上升到2000多批次,而2013年就急剧上升到61万批次。上世纪的一百年间,入侵我国并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25种,2000年以后入侵的达13种,平均一年一种。

2.3 灾害高发频发

我国林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林改后山林到户使得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难以做到步调一致,加上防治经费很大,人工药物防治很难及时到位,导致林农防治病虫害积极性不高,部分山场有病死树情况。尤其是我国森林健康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薄弱,生物灾害容易多发高发频发,有害生物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3.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

3.1 利用微生物防治

常见的有应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如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真菌),苏云金杆菌各种变种制剂防治多种林业害虫(细菌),病毒粗提液防治蜀柏毒蛾、松毛虫、泡桐大袋蛾等(病毒),5406防治苗木立枯病(放线菌)微孢子虫防治舞毒蛾等的幼虫(原生动物),泰山 1号防治天牛(线虫)。

3.2 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

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最常见有赤眼蜂、寄生蝇防治松毛虫等多种害虫,肿腿蜂防治天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松褐天牛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花绒寄甲、肿腿蜂等昆虫寄生于害虫幼虫、蛹及刚羽化的成虫,靠吸取害虫虫体营养进行生长繁殖的特性,通过长期释放这类天敌昆虫,达到减少松褐天牛种群数量,降低松褐天牛虫口密度,进而降低松材线虫病传播机率的目的。

3.3 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

这类天敌很多,主要为食虫、食鼠的脊椎动物和捕食性节肢动物两大类。鸟类有山雀、灰喜雀、啄木鸟等捕食害虫的不同虫态。鼠类天敌如黄鼬、猫头鹰、蛇等,节肢动物中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螳螂、蚂蚁等昆虫外,还有蜘蛛和螨类。

生物农药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说对病虫害可以达到持久性的控制,其在防治过程中对人畜危害小,且对环境没有污染,最主要的是能有效地保护害虫天敌,从而对消灭害虫有着良好的效果。比如现在使用的BT乳剂防治国槐尺蠖,只要每年进行喷雾防治两次就可以有效控制其病虫害,而化学农药的使用必须在每一代害虫中都要喷散两次以上。我们应该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以预防为主,有效治理为辅,因此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实现可持续控制森林病虫害工作的重要手段。

4.加强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的途径

4.1 问题持续督导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督导过程中走马观花、应付了事的现象,破解督导发现问题不整改、整改不到位的问题,确保督导工作换人不换事,换人不换问题,长期持续抓好整改工作。年度防治工作要点就是通过每年制订全国年度防治工作要点和汇编各省(区、市)防治工作要点,并印发各地,达到提高全国防治工作的计划性,确保年度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的目的。年度防治工作要点制度的建立,一方面是给各省(区、市)间提供一个互学互鉴平台,学习借鉴其他省份的创新性工作和典型经验做法,另一方面是给防治督导工作提供依据,确保年度各项重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4.2 做好重大防治

今年1月以来,松材线虫病在广东、江西等地新发生3个县,河南、四川等局部地区的疫情发生程度仍在扩大,美国白蛾在安徽新发生5个县,向北向南扩散趋势加快,薇甘菊在广西入侵并呈扩散危害趋势,鼠兔害在西北地区危害进一步加重,防治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落实政府和部门的“双线”责任制,这也是防治松材线虫病30多年实践总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时,加大疫区和疫点根除力度,全面控制和压缩发生面积和发生范围,采取预防和治理并重的办法,建立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机制。根据实际,要突出防治松毛虫,积极清理枯死松树,加大抚育管理投入以提高林木质量。要开展产地检疫和调入产品复检工作,严格管控疫区松树,坚决杜绝有害生物传入我市。

4.3 确保安全措施

当前是森林病虫害的高发期,林业部门、各乡镇以及林木种植大户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手段,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对主要廊道林适时开展飞机防治作业,同时组织大型配药车辆进行集中防治;对于农田林网的林木,适时开展生物防治,有效遏制森林虫害的高发势头,确保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4.4 掌握疫情动态

美国白蛾幼虫主要取食寄主叶肉,危害严重时会造成树势衰弱,易遭受其它病虫害的侵袭,并消弱树木的抗寒、抗逆能力,连续受害可导致树木死亡,为维护森林生态安全,积极开展普防和普查工作,配备专车全天巡视,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打药,狠抓各项防控责任和防控措施的落实,细化查防方案,提高查防成效,掌握第三代美国白蛾的发生时期和分布范围,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抓住低龄幼虫化蛹这一有利防治时期,全面做好第三代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

4.5 逐步落实措施

为严控明年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在入冬前对乔灌木进行涂白,在涂白剂中加入多菌灵等杀菌剂,达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目的,有效预防蛀干害虫的侵害;利用秋冬季修剪,对病虫枝进行剪除销毁,起到保持树冠通风的作用,大大降低病虫害传播速度,有效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增强树势和抵抗力,保障树木有良好的生长态势。

参考文献: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第7篇

关键词:病虫害;原因;对策

随着全局杨树产业年的活动不断深入开展,杨树资源得到快速的增长。由于杨树资源量的扩涨,导致杨树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发生的面积、爆发的次数、危害的程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杨树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对此,近年来笔者根据本地杨树病虫害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就治理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杨树主要病虫害

杨树主要病害为溃疡病、黑斑病、红心病、冠瘿病;主要虫害包括食叶性害虫,即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白潜叶蛾、杨黄卷叶螟、杨尺蠖、黄刺蛾、柳蓝叶甲等;枝梢害虫,即草履蚧、白杨透翅蛾;钻蛀害虫,即光肩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地下害虫,即蝼蛄、地老虎、金龟子。

2 杨树病虫害发生原因

2.1 林相不齐、树种单一

杨树资源已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杨树病虫害的发生主要表现在林相参差不齐,因杨树基地林为人工造林,由于管理不善,其次树种单一,加之经营管理措施不当,给森林病虫害创造了有利繁育和繁生的环境条件,导致重大病虫害相继发生,给林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

2.2 防治工作不被重视

杨树生产周期较长,经济效益来得慢,致使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处于被轻视的地位。再者由于森防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病虫害发生前期一般比较隐蔽,不明显,危害轻,不能及时发现,也不引起人们足够重视。一定程度导致病虫害发生的蔓延,造成局部地区大爆发,才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此时已错过防治最佳时期,防治起来相当困难,甚至难以控制密度。

2.3 经营管理措施不到位

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不健全,人员少,测报、防治、检疫基础十分薄弱。绝大部分没有专门办公室、实验室以及开展病情虫情预测预报必须的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缺乏森防检疫专职技术人员,预测预报预见性差,无法准确掌握病虫发生的情况及规律;检疫技术措施不当,从事木材运输检疫工作上,实际是重收费轻检疫,致使病虫从一个地区携带到另一个地区,引发病虫害大爆发的原因;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采取综合防治办法,才能达到强化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多数采取化学防治,存在与森防所面临的防治工作极不相适应,严重影响杨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4 防治经费无法落实

宿迁市每年需要防治的杨树病虫害发生面积约5.3万hm2,因资金缺乏,无法购置足量防治机械和农药,导致病虫害发生逐年上升趋势。各县区均没有成立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无法实施统防统治,防治难度较大,营造林经营管理不统一,无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各县区大部采取分散防治,防治时间不统一,治一片留一片效果甚微;杨树属高大乔木用低程喷雾机,射程无法达到树高,防治效果差,用药量多,对环境污染大;对蛀干类害虫以及交通不便的地方防治病虫害,采用打孔注药法防治,因功效低,劳动量大,药液腐蚀木质部,伤口不易愈合,影响材质,且药效短而低,防治效果不明显。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远远不适应林业资源的发展。

3 杨树病虫害防治对策

3.1 推进杨树综合性营造林措施

营造林要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把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林业生产全过程。从种苗抓起,加快推进无检疫对象苗圃建设,科学合理选择地点建设隔离苗圃,统一引种管理,降低引种风险,以有效降低国内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同时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地实行多树种、多林种、多种形式的混交林,要结合低产林改造,有计划地将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加快林相改造力度。

3.2 加强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

加强防治体系建设既是当前病虫害防治的迫切需要,也是抓好防治工作的长久之计,在现有薄弱的基础上,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标准站和中心测报点建设力度,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建立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高效病虫害防治体系,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网络建设,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情报,为领导和林农提供病虫发生趋势信息,适时防治,做好服务。

3.3 做好防治宣传工作

宣传病虫害对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危害,提高全民对病虫害的危害性、防治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宣传病虫要治早治小,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明确各级领导和林场经营者在病虫害防治担当的责任,及时传授科学防治的技术方法要点。

3.4 增强病虫害防治科技含量

病虫害防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不断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做好病虫的监测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对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展研究,选一块实验林作为病虫害防治示范基地。加大各级林业人员和林农培训力度,让他们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防治技术。及时病虫害简报,作为防治指导信息。实施综合防治,一方面采用仿生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以保护人畜安全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采用刮除清理病枝、扫除虫卵、深翻冻死越冬虫卵、捕杀成虫、胶带阻隔、灯光诱杀等人工方法清除病虫害。再者加强鸟类和天敌保护,释放赤眼蜂、黑卵蜂、肿腿蜂、寄生蝇等昆虫进行生物防治。

3.5 强化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度

坚持和完善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危害的程度、成灾率的面积作为相关人员的一项考核指标,把病虫害防治作为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真正把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吴瑞云,郑红波.不同杨树品种系的生长特征[J].中国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33~37.?

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第8篇

随着林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于林业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森林的病虫害防治。森林中出现病虫害后,其毁灭性不亚于火灾、水灾,同时治理过程长期且艰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贯穿在整个林业管理过程中,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探究壤塘林区中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作用。

2森林产生病虫害的因素

2.1自然因素

壤塘林业局位于四川西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境内,区域中的森林植被的分布是以乌克基为分界,在其南部是峡谷地带,主要种植着鳞皮冷杉和落叶松,在曾克寺以下的地区还出现了常绿阔叶林。而在北部森林的面积会逐渐减少,而草原的面积会逐渐增多。这样截然不同的森林环境使得不同地区的病虫害也不尽相同。由于森林自身特殊的生长环境,害虫是能够通过自身传播和自然传播来进行大量繁殖,尽管目前大部分的森林害虫已经被消灭,但是由于害虫的生命力十分顽强,抗逆性的能力也比较强,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生长状态,一旦适应新的环境就会卷土重来,并大量的繁殖。目前林区中主要发生的森林病虫害是云杉落针病、云杉叶锈病。尤其是云杉落针病,已经造成大量云杉的死亡。

2.2人为因素

人们对森林环境的肆意破坏,不注重后期的清理,给森林害虫的生长创造了温床。尤其是在建一些人工林的时候,移植过来的树木本身就含有较多的病虫,这些病虫集中在一起出现就会发生变异,面对这种情况人们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防治策略,这样就使得森林环境进一步恶化。

3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

3.1与造林营林之间的关系

森林病虫害的出现与造林营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壤塘林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注重造林和病虫害之间的关系。这林区建设过程中,往往是进行单一树种的培育,密度也比较大,这样就容易发生病虫害。在该区中云杉中幼林出现了落针病的现象,而且随着林区的增长,这种落针病也越来越严重。在2014年整年中,林区的病虫害就发生了6.2万亩,其中云杉病害5.9万亩,而鼠害0.3万亩。

3.2与育苗采种之间的关系

在幼苗生长的各个环节,比如采穗圃、母树林建设、花期、果树管理、种苗以及土壤处理的过程中,都需要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只有进行全面的病虫害防治,才能够提升幼苗的成活率和良苗率。在进行育苗的时候也需要培养抗病虫的品种,加强对育苗基地的检疫,这样才能够在源头上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3.3与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

在建设林区的时候,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从造林调查、苗种选择、树种搭配以及栽培方式上进行合理的管理,需要将造林过程中的幼林期、成林期中的病虫害防治的方案都制定下来,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以及同步验收。目前许多林区由于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营造了大片的纯种林,这样一旦发生病虫害就难以抑制。因此在进行林区规划设计时,就需要对树种进行搭配种植。在培养林区的时候,需要留下大型喷药设备的生产道路。

3.4与林业科技之间的关系

在对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时候,需要将林业科技应用进来,这样才能够提升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效率。森林病虫害是生物性的灾害,发生的规律也比较复杂。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就需要高度重视病虫害的生物学特征、发展的规律以及防治的技术研究。加强对不同森林地区的森林病虫害的种类进行检测和防治,科学有序地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防治。在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时候,还需要将信息化的手段应用进来,建设林业病虫害防治标准,投入资金进行重点工程科技支撑,将科技成果进行良好的转化,这对于林业精品工程的转化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3.5与林业技术推广之间的关系

对森林防护人员进行技术推广,将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这样才能够提升病虫害防治的针对性。在进行技术推广的时候,应该由专业林业防护人员来进行,对这些技术进行创新和实践,森林防护管理部门也应该给技术推广部门提供支持,和技术推广部形成协作的关系。

3.6与森林防火之间的关系

在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时,首先就是要选用那些防火树种来进行种植,进行生活防火。同时,还需要保证防火期和病虫害防止期的不重合,将防火专业队和防治专业队结合起来,加强员工培训,从而提升森林防火防病虫害的效率。

4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4.1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意识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森林系统的发展,通过对森林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就能够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源,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够减少森林病虫害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这就需要森林管理和规划部门能够对病虫害的防治重视起来,对病虫害清晰认识以后就能够制定正确的防治措施,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4.2提升防治病虫害的科技水平

在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时候,需要依赖防治技术和防治设备。防治技术主要是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一般专业的病虫害防治人员一般都具备丰富的经验,能够从树木的变化中及时发现病虫害,然后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病虫害的进一步扩大。而对于防治设备,主要是指防治病虫害的新药和新器械,通过使用这些药剂和器械,就能够提升防治病虫害和消灭病虫害的效率,实现对林区病虫害防治和治理的目的。我局目前加强了化学防治的力度,主要是使用百菌清烟剂,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进行防治。

4.3完善森林病虫害预警设施的建设

通过建立起来森林病虫害预警设施,就能够提升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和准确率。这就需要专业人员能够对预警设施中的数据进行第一时间的分析判断,将病虫害的危害降低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工作人员在预警设施的配合下,病虫害防治的工作才能够有条不紊地来进行。

4.4推行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是指建设混交林带,这就是说要提升森林中物种的多样性,这样就能够提升森林自身的净化能力。而一般人工林中树木的种类比较单一,食物链也不复杂,因此一旦发生病虫害,树木的抵抗能力就十分有限。而混交林带的树木结构复杂,食物链也比较丰富,因此对病虫害就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建立混交林带不仅不会对土壤和树木造成影响,还会扩大人类的活动环境。

4.5进行无公害抚育技术

对病枝、枯枝来进行修剪,及时将感染了病菌的树木清除出林区,这样就能够避免其它树木的感染,目前已经对林区的落叶病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在以后林区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还需要加强资金投入,加强病虫害防治的力度。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