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延续性护理

延续性护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3 17:12:05

延续性护理

延续性护理第1篇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自我管理;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导管室行PCI的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2.19±5.42)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3.23±6.9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合并危险因素个数(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首次行PCI治疗;无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及精神障碍性疾病;意识清楚,无明显认知、语言功能障碍者;自愿配合。排除标准: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为冠心病,但仅需药物治疗或需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有出血倾向、未经治疗或未能控制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重大疾病者;伴有神经或精神疾病者;有认知、语言功能障碍者;有严重感染、恶性肿瘤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延续性护理。

1.2.1成立PCI延续性护理小组

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由本科室护士长、2名主管护师及2名责任护士组成。护士长任组长,负责延续性护理措施的协调工作。2名主管护师负责制订和实施延续性护理方案,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2名责任护士负责建立PCI患者的个人档案。

1.2.2延续性护理实施方法

1.2.2.1住院期间

由延续性护理小组完成患者的资料收集、干预方案制订及随访档案建立;由延续性护理小组建立名为“心心相印”的微信公众号及PCI术后患者微信交流群。出院时,将印有“心心相印”二维码和简介的卡片发放给患者,并帮助患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确认其关注“心心相印”的微信公众号,并协助患者创建个人微信账号,加入微信交流群,指导患者学习每日群内服药打卡,记录服药次数。

1.2.2.2出院当天

根据医生为每位患者开具的后续服药医嘱,建立个体化服药方案:明确注明药物的种类、服药方法、服药时间、剂量及相关注意事项。将服药方案制成表格,打印纸质版发给患者保存,出院后每周以微信图片的形式发送给患者。

1.2.2.3院外延续护理

第一,建立PCI患者微信群。鼓励患者在群里发言,监督患者每日在群内服药打卡的次数。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轮流每周一、周三19:00~21:00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包括手术后运动和饮食注意事项、用药目的和原则、预防出血的观察、心理疏导等知识,并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小组成员每天早上8:00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1条与PCI术后康复相关的信息链接,并不定期利用微信公众号科室活动信息,如专家讲座、病友俱乐部等。同时,每月固定时段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专家坐诊信息,提醒患者回院随访。每周推选1例PCI患者健康之星,为大家分享保持健康的经验。无法上网使用微信的患者进行电话指导。第二,电话随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每周电话随访1次,包括了解患者一般状况、遵医用药情况,对于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给予表扬,依从性差者强化教育。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高微生物高纤维素饮食,戒烟戒酒,适度运动。第三,家庭访视。主要针对PCI患者进行入户访视,协助其明确个性健康问题、表达情感、制订个体化自我管理目标及实施计划。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通过与患者进行一对一互动访谈,采用开放式提问、反馈式倾听等策略,鼓励和帮助患者明确自我管理行为存在的个性健康问题,协助患者制订具体的饮食、运动、用药等自我管理行动计划表,对PCI术后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冠心病PCI术后的自我管理知识的健康教育,并鼓励、支持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疾病管理,督促患者纠正不良自我管理行为。

1.3评价指标

患者出院前1d、出院后6个月门诊复查时,专人发放调查问卷,对未到医院复诊的患者,采用微信发送问卷或电话问答的形式,督促患者完成问卷。

1.3.1自我管理量表

采用任洪艳[6]编制的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该量表共27个条目,包括不良嗜好管理、一般生活管理、症状管理、疾病知识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急救管理、情绪认知管理共7个维度,每个条目均采用Likter5分计量法,分数范围为27~135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强。该调查表信效度较好,Cronbach'sα为0.913,效度为0.917。

1.3.2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

采用Spertus等[7]设计用于测量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自测量表,此量表共有5个维度10个条目,分别是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识程度。此量表由国内学者刘淑红[8]翻译为中文版,并证明该中文版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延续性护理实施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性护理实施后,观察组在不良嗜好管理、一般生活管理、症状管理、疾病知识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急救管理、情绪认知管理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延续性护理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绞痛稳定性、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延续性护理第2篇

关键词:连续性护理;眼科健康教育;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是当今世界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发现,由于患者出院后青光眼的用药率不高,不按照用药的要求,对青光眼用药知识的缺乏,不能定期检查,不能改变他们的不良行为,导致患者不能有效控制眼压,保护视力,甚至导致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持续的护理是使患者在住院后能得到持续的护理和保健,促进患者的有效康复,减少病情恶化和再住院,从而降低医疗服务的成本[1]。本研究着重探讨持续护理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174例住院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90例)和对照组(84例)。干预组男38例,女52例;对照组男34例,女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手术方式及眼压等主观和客观检查均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干预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当他们离开医院两组均建立在档案中,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邮政编码、电话、费用、住院时间、诊断、手术类型。对照组患者出院,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在出院后健康教育后继续参与青光眼俱乐部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内容的延续如下。

1.2.1认知干预 包括对患者及其家属解释青光眼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青光眼知识有全面系统的了解;现场直播和解释手术过程,使患者在手术后的步骤、目的和手术控制眼压(眼压)有更直观的了解。

1.2.2行为干预 主要是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包括眼压和记录自我测试,右眼滴眼,合理使用眼,眼按摩,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1.2.3家庭干预 主要包括定期提醒患者用药,定期到医院眼压测量;督促患者纠正不良习惯,避免诱发因素,为患者提供有利于康复的良好的家庭氛围,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4心理干预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给予心理指导和行为训练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控制消极情绪,保持良好的态度,避免焦虑、紧张、抑郁、恐惧、兴奋等消极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参与一些公益活动,与他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帮助患者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评价指标 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进行了调查。采用问卷的遵医行为,此问卷是阮芬遵医行为内容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患者依从性的主观评价,包括按时服药,定期检查,避免诱发因素,心理障碍,自我检测和主动咨询6个方面。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干预组患者的遵医行为避免诱发因素、心理障碍、自我检测和主动咨询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干预组的总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3.1延续护理 以提高患者出院后的医疗依从行为的效果,从传统的护理模式,患者一旦出院,从医院的患者关系意味着结束。研究表明,不同层次的健康问题的患者在家后,有一个更高的医疗需求。延续护理是有计划设计的一系列护理活动,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医疗保健场所或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接受健康服务的转移与协调和连续性。通常是指医院延续到家庭,包括医院出院计划的发展、转介,患者回到家庭或社区后的持续的随访和指导。本研究通过对青光眼俱乐部的形式延续护理出院患者的依从性,并对其进行及时跟踪、全面、系统、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并为其提供指导和帮助,让患者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健康信念[2]。本次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术后出院的形式发挥作用,全程监控,有助于提供无缝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的医院遵医意识。

3.2在青光眼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对青光眼作为终身性疾病的影响,研究数据显示,80%~90%的患者有一种眼病,眼在急性发作5~10年。青光眼患者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但其发生、发展和预后却与许多外部因素密切相关,如诱发青光眼的诱发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患者的心理状况。青光眼患者不仅在住院期间,也应该有良好的合作,与医生和护士遵循医生的建议。良好的遵医行为可以使青光眼患者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医护人员的健康指导,使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做好自我调节和控制各种不良情绪,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使压力长期有效的控制,从而延缓视觉功能损伤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积极的治疗可以降低青光眼的发病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青光眼俱乐部延续护理干预,提高青光眼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有意识地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持续护理的发展,青光眼患者的健康将起到有效的保护和促进。

参考文献:

[1]李越.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调查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会,2007,81:222.

延续性护理第3篇

关键词:慢性伤口 伤口门诊 常规护理 延续性中医护理 愈合

慢性伤口是伤口中较为常见病症,由于该病症伤口多样且愈合时间较长[1-2],所以患者治疗时间通常较长,这不仅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同时治疗期间如果有护理不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风险,给患者身体、精神造成双重负担[3-4]。所以,在慢性伤口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更有效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患者创口愈合更为有利。为探寻更优临床护理方法,我院将延续性中医护理方法运用到慢性伤口的临床护理中,并将该护理方法的效果与以往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对比,从而对该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估,结果显示该护理方法在慢性伤口临床护理中更为适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慢性伤口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延续性中医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19,年龄26~75岁,均值(49.67±8.5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20,年龄25~76岁,均值(49.43±8.96)岁。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慢性伤口临床诊断标准,即出现皮肤及皮下全层创伤,且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创口不能正常愈合,或愈合时间较慢,超过1个月。入选研究基本创伤情况如下:伤口部位以四肢居多(56例),其次为躯干创口19例,其他部位创口5例。因溃疡无法愈合52例,下肢静脉性溃疡12例,因烧伤引起溃疡4例,因手术导致伤口未愈合12例。

方法: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伤口经门诊治疗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包括护理常识培训和护理操作指导,即护理人员就伤口护理的注意事项、相关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培训,使患者及家属对创口护理有基本认识。同时,就伤口日常清理、换药等家居操作方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现场指导,并对伤口的愈合效果评估、伤口测量进行相应指导,从而在电话随访中准确了解患者病情。患者治疗7 d后,护理人员进行电话随访,了解伤口愈合情况并就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如果伤口愈合效果不理想,建议患者回院复查治疗。⑵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性中医护理:延续性护理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对患者的创口进行全方位、针对性护理:(1)成立延续护理小组:延续性中医护理对护理过程整体把控及各个环节都有较高要求,为此需成立延续护理小组。小组成立后,需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中药治疗溃疡、抑制皮肤瘙痒、预防便秘等临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2)为患者建立治疗档案:需对患者姓名、年龄、伤口位置、大小、严重程度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并根据各阶段治疗情况实时更新档案内容。以便于主治医师更好地掌握患者病情,能针对患者病情及时做出有效评估,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3)针对性开展具体护理干预:针对下肢出现创口且创面有腐肉的患者,需使患者下肢抬高15°~30°,从而保障肢体血液回流。对于创口面腐肉较多,清创难度较大患者,可采用中药外敷的方式祛除腐肉,外敷中药以当归、紫草等具有生肌、祛腐、止痛的成分入药,对于渗出较多患者,外敷中药可加入黄连、土槿皮、马齿苋等具有清热解毒、排湿的药材,在外敷过程中药保持创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对于渗出较严重患者需定时更换中药;创口不生新肌或新肉生长缓慢患者,可采用中药煎剂黄芪水进行湿敷,并采用艾灸对创面进行灸疗,1次/d;创口周围皮肤瘙痒、疼痛患者,可采用创口皮肤四周皮肤干燥、整洁的处理办法,避免衣物摩擦,切忌热水擦洗、抓挠。采用以黄连为主的复方黄水对创口进行消毒、止痒。(4)做好饮食、心理护理:日常饮食注重膳食平衡,依据患者个体情况针对性制定饮食安排,如湿热较重患者可采用绿豆、马齿苋、芹菜等食物进行膳食调节,而对于气血瘀滞患者可采用瘦肉、大枣等高营养、高维生素食材进行调节,提高机体免疫力。采用中医情志调节方法,对于患者治疗中出现的焦虑、烦躁情绪,可采用种花、听音乐、聊天等方式进行转移,同时也可通过放松练习改善情绪,提高睡眠治疗,以此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促进病情的痊愈。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依照我院自制调查问卷,采用匿名评分方式统计护理满意度,满分为100分,分数80分及以上为满意,分数60~80分为基本满意,分数<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为(5.86±0.68)d,短于对照组的(9.57±1.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出现并发症1例(2.5%),低于对照组的8例(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讨论伤口门诊中慢性创口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特殊性,传统治疗方法存在一定不足[5-6],而采用延续性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更具有针对性,且中医方法更为温和[7],弥补以往护理方法的不足,在慢性创口的临床护理中具有积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系统化延续性护理,能对患者病情进行实时把握,并将疾病档案作为基础,为以后治疗阶段制定切合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8-10]。同时也能及时把握患者心理状态,做到及时疏导。此外,采用中药贴敷、艾灸等方式,在创口愈合、腐肉不除以及新肉生长缓慢等问题处理中颇为有效,当归、紫草具有活血化瘀、祛腐生肌的作用,而黄连、马齿苋具有清毒排湿的作用,均可对创口进行外敷治疗,不仅有利于创口炎症消除,同时促进肉芽组织生成,促进创口愈合[11]。数据显示,采用延续性中医护理,患者治愈时间明显缩短,且并发症发生率大为降低[12-13]。

同时,在临床护理中,患者对延续性中医护理满意度较高。由于该护理方法在临床治疗中能做到整体规划及针对性施治,可以更好地契合患者个体情况,提高治疗有效性,患者病情改善较快,可减轻患者痛苦。特别是在治疗过程中,能根据患者各阶段心理状态采用中医情志治疗方法,转移患者注意力和心理负担,使患者在治疗中的心理体验更为舒适。

为此,在慢性创口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延续性中医护理能更好契合患者病情,提高患者创口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危险,同时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在临床实践中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惠明,朱丽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0):1352.

[2]鲁晓蕾.个体化护理干预在慢性伤口门诊处理中对风险管理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23).288,292.

[3]黄洁,黄晨蓉,曹剑波,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7):873-876.

[4]梁立雪,刘青萍,吴志东.延续性中医护理在外科护理门诊慢性伤口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山西医药杂志,2017, 46(11):1379-1382.

[5]孙红,黄汉伟,曾茹英,等.慢性伤口治疗护理团队合作模式的建立与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2016,27(8):1365-1366.

[6]李娇.延续性中医护理在外科护理门诊慢性伤口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37):230.

[7]王咏雪,王丽娟,李岐佩.外科快速康复理念在择期剖宫产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10):1439-1440.

[8]李红英,张慧,周银娇,等.加味解毒生肌膏对外科治疗慢性伤口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3):65-66.

[9]白燕,宋霞,潘琦娜.延续性护理在外科门诊患者慢性伤口愈合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12).75-77.

[10]蒋洁丽.延续性护理在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28).113.

[11] Yu,Y.Fu,X.Establishing an education program or?chronic?wound?care?in China[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wer extremity wounds,2012,11(4):320-324.

延续性护理第4篇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8-0111-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呈不完全可逆、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其特点为慢性反复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常并发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在社区对COPD患者采用系统正规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且正确实施自我管理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因素[2]。2011年1-5月笔者所在科室出院的50例COPD患者,经延续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5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50例COPD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55~85岁,平均70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例,高中学历10例,小学学历20例,文盲15例;病程2~30年。所有患者出院时均处于COPD的稳定期。

1.2 方法

1.2.1 专职护士随访 为确保出院患者护理质量,在人员选配上,选择年资较高、具有丰富护理实践经验及较强沟通能力的3名护士作为专职随访护士;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和技能,对专职随访护士进行专题培训,就出院患者的宣教内容、护理方式、康复指导等方面进行规范统一,并进行统一考核,考核达标后成为专职随访护士。

1.2.2 建立医患关系档案 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吸烟情况、身心状况、用药情况、是否吸氧、出院时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出院健康指导内容、专职随访护士的姓名,联系方式等。

1.2.3 随访准备工作 在患者出院前1 d由专职护士对出院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制定一对一的延续护理具体方案,内容涵盖出院后休息、饮食、用药、锻炼等的管理,及复诊时间等;在此基础上,专职护士再根据方案内容对出院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详细指导,发放相关疾病的教育资料。

1.2.4 随访的方式和时间 在方式选择上,采用电话随访、家庭访视与预约门诊复诊等方法;在周期选择上,从出院之日起至出院后6个月结束,于出院后1周由随访护士开始进行回访;在频率选择上,每周回访1次,其中2次为电话回访,1次家庭随访及1次预约门诊复诊。第2个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改成2周1次;在解决方式上,对电话咨询不能解决的进行家庭访视或预约门诊复诊当面指导,每次随访均有详细记录并存档。

1.2.5 随访的内容和评价指标 (1)根据在医院治疗情况准确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内容包括患者的不适症状,自我管理能力、康复愿望、家庭情况、心理状态、是否吸烟、有无氧疗、有无并发症以及对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进行正确评估。(2)根据严密科学的评价指标,由经过培训的随访护士在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对患者上述内容的整体情况作出准确全面的评价。

2 护理

2.1 积极引导患者戒烟

吸烟产生的烟雾刺激会引起呼吸道慢性炎症,加重患者的咳嗽、咳痰,因此戒烟是减少COPD复发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随访护士进行护理时首先必须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重要内容,并在亲属的亲自参与下,对患者的戒烟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促使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2.2 康复锻炼

2.2.1 腹式呼吸训练方法 患者取舒适,全身放松,闭口用鼻深吸气至不能再吸,稍屏气或不屏气直接用口缓慢呼气,吸气时膈肌下降,腹部外凸,呼气时膈肌上升,腹部内凹。呼吸时可让患者两手置于肋弓下,要求呼气时须明显感觉肋弓下沉变小,吸气时则要感觉肋弓向外扩展。有时需要用双手按压肋下和腹部,促进腹肌收缩,使气呼尽[3]。

2.2.2 缩唇呼吸训练方法 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缩口唇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4~6 s,呼气时缩唇大小程度由患者自行选择调整,以能轻轻吹动面前30 cm的白纸为适度[4]。

2.2.3 指导有效的咳嗽方法 先缓缓吸气,同时身体向前倾,咳嗽时将腹肌收缩,腹壁内缩,一次吸气,连续咳3声,停止咳嗽,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再缓慢吸气,或平静呼吸片刻,准备再次咳嗽。如深吸气可能诱发咳嗽,可试断续分次吸气,争取肺泡充分膨胀,增加咳嗽频率;屈前臂,两手掌置于锁骨下,咳嗽时以上臂和前臂同时叩击前胸及侧胸壁,振动气管内的分泌物,以增加咳嗽排痰效率。

2.3 心理护理

COPD具有即发性、复发性、顽固性特点,由于患者长期患病,加上自理能力逐渐下降,在康复过程中容易产生忧虑和悲观等不良情绪,因此随访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不同的措施,在患者家属的有效配合下,帮助患者从心理上消除顾虑、自卑和不安状态,从而帮助患者逐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感受社会的帮助和家庭的温暖。

2.4 营养护理

针对COPD患者由于不易进食、能量消耗大、营养成分不易吸收等原因造成营养不良状态,在延续护理中,对出院患者进行有效的营养干预和合理的饮食指导,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控制感染之目的,指导患者宜少食多餐,以流质、半流质、软食为主,少食产气食品(如牛奶、大豆等),多食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高纤维素的瘦肉、鱼、蛋和新鲜蔬菜、水果等,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对COPD患者的疾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显著意义。

2.5 药物治疗

COPD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继续服药。对使用气雾剂的患者,应再次让患者演示正确使用喷雾剂的方法及喷雾量,确保患者在家中正确使用喷雾剂

2.6 合理氧疗

对于血氧饱和度≤88%的出院患者,向患者家属详细说明长期氧疗所产生的稳定或阻断肺动脉高压的进展,纠正低氧血症且不引起高碳酸血症,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质量以及精神状态等效果,在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下,建议患者家属购买氧疗机器,指导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同时,在氧气机上标贴“用氧安全温馨提示”,指导患者用氧安全,内容包括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引起二氧化碳潴留及氧中毒,氧浓度维持28%~30%,1.5~2 L/min,每天>15 h等[5]。

3 结果

随访6个月,50例患者中14例出现急性发作次数,10例再次入院,较患者既往每年急性发作次数以及再次入院率均明显下降。

4 讨论

COPD患者患病率高、病情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为了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延续护理有重要意义。强调心理、营养、对患者的教育与管理、长期氧疗、呼吸锻炼等有利于COPD患者的尽快康复,延长患者寿命,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王艳红.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137-138.

[3]汪丽芳,庹焱,孟广义.呼吸训练在疾病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保健医学杂志,2000,2(3):60-61.

[4]刘洪军,姚翠玲,许占英,等.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患者肺功能及血气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1):63.

延续性护理第5篇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主要对57应用延续性护理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诊治114例高血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23:34,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45.28±1.57)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78±0.45)年;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30:271,年龄47~77岁,平均年龄(49.29±3.47)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74±0.9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均无显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在未使用任何降压药物条件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患者均符合1978年颁布的WHO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均精神意识清晰,良好依从性;认真阅读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血压值不符合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精神意识严重障碍者;不能完全配合本实验研究流程者[1]。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服用适量抗压药物,定期检测患者血压变化值,嘱咐相关抗血压注意事项。研究者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指导出院患者规范服用抗压药物并定期测量血压;定期电话回访,与患者持久保持联系充分掌握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指导患者健康饮食、科学锻炼,补充优质蛋白控制脂肪摄入量;排解患者心理不良反应避免情绪激动导致血压升高;详细解说高血压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对病症的正确认识,提高治疗护理配合率。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即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机体疼痛、睡眠状况、活力;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改善情况[2-3]。

1.5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一般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组间检验采用t比较,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平均分值比较(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平均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改善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比较(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血压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

3 讨论

本研究主要针对57例应用延续性护理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分析,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

研究组患者血压指标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对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影响积极可使患者血压指标早日恢复至正常范围值,具有临床应用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田义娟.102例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287-288.

[2]向可菊,孟馨.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1):1219-1220.

延续性护理第6篇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延续护理; 智能发育

doi:10.14033/ki.cfmr.2016.32.0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2-0065-02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多数为早产儿,指的是出生的体重在1500 g以下的新生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低,虽然在医学的发展下,这类患儿的存活率有所增长,但是存活质量却不高。有资料显示,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就有10%~15%的脑瘫患儿,10%的患儿存在视听功能障碍,存在认知障碍的就有35%~52%,情况较为严峻[1]。极低出生体重儿不仅给家庭带来痛苦,而且也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负担。因此,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质量成为临床上研究的重点之一。延续性护理改变了传统护理模式只在医院进行的缺陷,使患者在离开医院后也能得到一系列的护理服务,将护理从医院延续到家庭中,主要是由护理专家为患者制定一系列的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或者家庭访视来进行护理[2-4]。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智能发育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NICU住院治疗好转出院的VLBWI 90例,排除新生儿窒息、原发性呼吸暂停、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先天性畸形、遗传性疾病。VLBWI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胎龄(30.1±1.5)周,出生体重(1306±108)g,1 min Apgar评分(7.9±1.1)分,5 min Apgar评分(8.6±0.3)分。干预组男24例,女21例,胎龄(29.8±1.5)周,出生体重(1297±107)g,1 min Apgar评分(8.1±1.0)分,5 min Apgaru分(8.8±0.2)分。两组VLBWI性别、胎龄、出生体量、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均采用早期发育支持护理作为护理基础,并给予暖箱复温、抗感染、营养支持、防治低血糖、合理供氧、心电监护、母婴健康教育等治疗。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的喂养、护理和婴儿保健指导,并按传统的方法定期返院复查评估,如发现姿势异常、语言和运动落后,及时到小儿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训练。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延续性护理。

1.2.1 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 由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各1人、主管护师2名、小儿康复科医师1名组成延续性护理小组,通过查阅大量有关延续性护理的文献,进行专题知识技能培训,针对VLBWI生长发育需求,及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某一个时期内进行的延续性护理方案,并负责全程督导与实施。

1.2.2 延续性护理的具体内容 (1)患儿出院前3~5 d,由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评估住院期间生长发育情况等,拟定出院后个体化延续性护理方案。(2)根据患儿资料建立网络档案,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患儿出生后3个月内每两周进行一次访视,4~6个月每个月访视一次,7~12个月每两个月访视一次,对有疑难问题的家长,及时评估问题发生的原因和具体情况,给予及时正确解答。(3)住院期间每周1次举行疾病防护科普讲座,宣讲VLBWI生长发育的特点,向家长发放宣传手册,普及疾病防护基本知识。出院后在常规出院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每个月1次组织家长培训。指导家长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日常护理,包括保暖、抚触、母乳喂养、婴儿体操、视听训练、音乐疗法、语言交流、感官刺激等。(4)在家庭训练的基础上,嘱家长定期带小儿来医院复查,指导家长按照“婴儿科学健身法”光盘协助小儿做训练,每天一次,每次10~15 min,再给小儿进行全身按摩,可让小儿做俯卧抬头、站、爬、走、拉手起身及翻身等主动训练。定期返院复查,出院后3个月内,每个月复查评估,4~6个月每2个月复查评估,6个月后每3个月复查评估。如发现姿势异常和运动落后,与小儿康复科医师联合,加强特殊训练,主要包括头部控制与肘支撑、四肢关节活动、翻身训练、坐位控制、肌力、站立位、爬行、行走、前庭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功能等训练指导,对于存在语言功能障碍的患儿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疗程结束后继续家庭康复训练,如感官刺激、语言、运动、认知能力和社交训练等。

1.3 评价方法

1.3.1 智能发育测试评估 应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对早产儿的行为发育商(DQ)进行评定。量表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性和社会行为。统计这五个方面的得分,并根据其与实际年龄(CA)的关系计算出DQ,计算方法为:DQ=测得的成熟年龄/实际年龄×100,用来表示婴幼儿的神经运动发育水平,评定标准为,(1)正常:得分≥90分;

(2)边缘:得分76~89分;(3)异常:得分≤75分。观察两组VLBWI在3、6、12个月测试的各项指标,评估干预效果。

1.3.2 脑瘫诊断标准 1岁时按《儿童保健学》标准对被研究早产儿进行脑瘫诊断和排除诊断[5]。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VLBWI不同月龄发育商的比较

两组VLBWI在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语言、社会行为5个方面比较,干预组发育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1岁时两组VLBWI脑瘫检出情况的比较

结果发现干预组脑瘫的检出率为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3,P

3 讨论

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管膜下的胚胎生发层组织十分发达,很容易引起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导致大脑发育不成熟且易受损伤。因为新生儿未成熟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重组能力和代偿能力,如果在新生儿时期对患儿进行良性刺激,就能够对早产儿的脑结构及功能的代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脑细胞的可塑性和代偿能力,包括轴突绕道投射、树突不寻常分叉,或发生非常规的神经突触[6-7]。所以,虽然VLBWI受到先天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但在1岁以前,持续追赶生长的情况尤其明显,因此,延续性护理越来越受到卫生界的高度重视。

神经系统在小儿出生后尚处在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中。根据VLBWI婴儿期发育特点,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尽早地发现新生儿在智力、视听、感官以及运动功能发育过程中的缺陷,根据患儿的个体化差异实施后期干预。本研究在VLBWI住院期间实施早期发育支持护理的基础上,建立出院后以家庭为中心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出生后3、6、12月的发育商,即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语言及社会行为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脑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总之,对VLBWI实施针对性、个体化的延续性护理,能促进VLBWI的行为智能发育,降低了病残率,有效改善了VLBWI的远期预后,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干预方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范瑾,董建英,封志纯.胎龄小于30周极低出生体重极低体重早产儿1岁内神经行为发育的跟踪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8):707-709.

[2] Boockvar K,Vladeck B C.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nsitional care for persons with complex care needs[J].J Am Geriatr Soc,2004,52(5):855-856.

[3] Brooten D,Naylor M D,York R,et al.Lessons learned from testing the quality cost model of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APN) transitional care[J].J Nuts Scholarsh,2002,34(4):369-375.

[4] Delva D,Kerr J,Schultz K.Continuity of care:differing conceptions and values[J].Can Fam Physician,2011,57(8):915-921.

[5]刘湘云.儿童保健学[M].第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89-391.

[6]刘敏.早期识别和防治新生儿脑损伤[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0):213-214.

延续性护理第7篇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膀胱癌;动脉化疗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6.086

膀胱癌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疾病, 近年来膀胱癌发病率明显上升, 临床治疗膀胱癌的首选方法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术后辅助治疗是减少复发的关键措施[1, 2]。术后动脉化疗是临床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 可抑制肿瘤细胞繁殖, 减少复发[3, 4]。然而, 动脉化疗需要较长的时间, 患者难以积极配合。为了提高膀胱癌患者动脉化疗的疗效, 本研究采取延续性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6例膀胱癌行动脉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13例。观察组男6例, 女7例, 年龄46~67岁, 平均年龄(57.31±3.54)岁;对照组男8例, 女5例, 年龄45~67岁, 平均年龄(57.01±4.1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 具体如下:①成立延续护理小组, 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全面的了解, 并且制定系统的延续性护理计划。②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家访的形式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对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必要的处理, 指导患者自我护理, 叮嘱患者按照医嘱用药, 并给予心理疏导, 为患者和家属详细、耐心地解答, 和患者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协助患者树立信心。③建立膀胱癌患者的网络平台群, 增进患者之间、患者及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另外利用网络平台对患者进行问卷随访, 收集患者资料, 以便随时掌握患者恢复情况, 给予有效的延续护理措施。④每月定时进行一次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的病友会, 组织知识讲座、多媒体放映、患者座谈等。⑤建立动脉化疗患者随访登记本, 记录患者历次行动脉化疗前后的不良反应及心理状态, 利用思维导图模式指导患者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需要自我观察的内容等。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等。满意度通过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定, 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不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总例数×

100%。让患者自填, 发放26份调查表, 回收率为100%。采用SAS量表评估患者的内心焦虑感, 评分越低效果越好[5]。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46.1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总体健康情况、身体疼痛、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焦虑状态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延续性护理是现代新型的护理模式, 从医院护理延伸至家庭护理, 具有科学化、系统化、全面化的特点[6, 7]。该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 从患者的各个方面护理需求进行护理, 包括心理、生理、精神、文化、家庭等, 协助患者解决出院后家庭护理所存在的问题, 可提高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度, 有利于改善护理的质量。传统护理由于受到医院住院时间的限制, 当患者出院后即可终止, 然而患者在出院后依然存在较高的护理需求, 因此延续性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8]。

膀胱癌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科肿瘤疾病, 术后动脉化疗治疗是临床控制患者病情的重要方式, 但是治疗周期长, 并且需要反复插入导尿管, 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和强烈的不适感。为了促使患者更为积极地配合动脉化疗, 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本研究采用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动脉化疗患者进行干预, 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并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 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行动脉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实践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袁惊鸿. 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安徽医药, 2014, 18(4):788-790.

[2] 赵艳华. 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6):64-66.

[3] 杨梅, 来光华.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现代医生, 2016, 54(23):135-137.

[4] 王海燕, 宋秀玲.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术后膀胱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22):11-14.

[5] 余利娜, w丽芹, 夏腊梅, 等. 连续性护理在膀胱癌腹壁造口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研究, 2014(26):3284-3285.

[6] 郑建秋, 陈建霞, 李海燕.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膀胱癌根治术后行腹壁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乡村医药, 2016, 23(18):

67-68.

[7] 马娥, 杨明莹, 王剑松, 等. 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护理学报, 2017, 24(2):21-23.

延续性护理第8篇

【关键词】

延续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糖尿病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住院患者也越来越多,由于出院后很多患者疏于自我管理,导致病情反复,再次住院经常发生,为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糖尿病专业人事对糖尿病专业护理和健康教育愈加重视,优质护理的开展也让我科的住院患者得到了全方位的护理。但很多工作只局限于住院患者,出院后很大比例的患者未再继续规律、有效的治疗,使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再次住院的发生率很高。继续对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于出院后糖尿病患者的规律治疗及有效的自我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对出院后的糖尿病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干预,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1至2012年1月份在我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60例。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WHO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86例,女性74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63.5±5.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G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按医嘱予相关的药物治疗及主管护士一对一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出院时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的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如下的护理干预:①发放出院指导卡片。内容包括主治医生和主管护士的姓名、联系方式、我科各级医生的门诊时间、患者复诊的时间、用药指导等。②向患者提供各种相关的报刊文摘、健康节目频道。③由主管护士负责全程的追踪随访,随访的形式包括病房随访和电话随访,每例患者每月至少随访一次,病情不稳定、血糖波动较大者则增加随访频率,随访时主管护士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给予相关指导及教育,干预时间为1年。④组织糖尿病患者之间形成互助小组,促进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提醒、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共同分享彼此的经验,共同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⑤组织患者积极参加我科开展的每周2次的小课堂,每月一次的大讲座。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糖尿病患者出院后依从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行为生活方式、门诊随访等方面的依从情况,及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再次住院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的情况。问卷经相关专家审定,效度合理,信度可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见表1,2。

3 讨论

3.1 限于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糖尿病现在尚不能根治,需要终身治疗。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并发症监测、心理调适、自我管理及行为方式都对患者是一个长期的考验,能不能坚持长期、规律、有效的治疗对于避免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次数,节约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患者双方的医疗费用、减轻社会经济负担,均有较大的价值。糖尿病自我治疗教育是这样一个过程,给糖尿病患者提供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可以自我护理。作为这一过程的结果,患者必须成为在他或她疾病治疗中的一个有知识并且活跃的参与者。为了这一目标,患者和服务提供者应该持续性的一起工作[1]。糖尿病教育管理在糖尿病代谢控制中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共识,我国糖尿病教育和管理起步相对较晚,很多研究正在开展[2]。虽然我科开展了优质护理,主管护士从饮食调整、合理运动、药物治疗、疾病监控及糖尿病教育五个方面对住院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但限于糖尿病患者的文化水平、职业、年龄、经济状况、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同,很大比例的糖尿病患者经过住院强化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但出院后均不能坚持,导致病情反复,出院后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也不高。连续性护理作为糖尿病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患者获得持续性的卫生保健,克服目前医院与家庭、社区卫生服务之间的脱节状态。一方面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切实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再入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增加病床的利用率,使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得到延续[3]。我科开展的优质护理为对于出院后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提供了可行性:①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由固定的主管护士负责,对于主管护士患者的认可度较高。②主管护士对于患者病情的知晓率高,实施护理干预游刃有余。

3.2 不足 ①护理人员缺乏 主管护士管理的患者总数多,工作量大,导致追踪随访流于形式,效果不佳。② 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沟通技巧有待提高 糖尿病教育涉及面广,对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要求高,这就要求护士要主动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给患者以正确、专业的指导。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患者承受很大的压力,护士要掌握沟通技巧,才能与患者有较深入的交流。③患者因素 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社会角色、社会支持等因素给主管护士随访造成许多困难。

3.3 发展方向 我科开展的慢病上传到社区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由我们的病房护士将所管的患者一对一地交给社区的主管护士,让患者在社区就能得到专业的指导。这样,患者和服务提供者就可以长期持续性的一起工作,使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成为可能。

参 考 文 献

[1] HM Kronberg,S Melmed,KS Poionsky,et al.威廉姆斯内分泌学.第11版.向红丁,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326.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