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28 09:02:36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第1篇

关键词:护士 职业素养 现状调查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人类健康概念内涵的丰富与拓展,促使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也日渐多元化,对护士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宽泛和更深层次的要求。年轻护士是医疗卫生行业的主力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年轻护士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要求以及提升,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规范。而护士的职业修养,是护士通过培养、教育、自我修养、自我锻炼而获得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点的综合。

1.提高年轻护士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1.1职业技能的要求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护理技术也日新月异,各种高科技、新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加上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对护士的科研能力也有了较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高职护理教育的知识结构老化现象严重,造成年轻护士新知识、新技术接受应用能力差,科研能力低下的现象。

1.2沟通服务的要求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生活信念、追求目标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我国大众对医疗常识普遍缺乏的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及自我保护意识却越来越高,再加上现行医疗体制的一些弊端,使得医患纠纷频繁出现,医患矛盾难以化解。据上海某医院统计,在年度发生的130余例医患纠纷中,无一例属医疗事故,医患关于治疗上的误解却有60例之多,占到总数的45%左右;另据天津某医院统计,医患纠纷中因语言不当所致占到了95%左右。故有效的医患沟通是消除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前提。而良好医患沟通技巧需要护士掌握人文、心理、社会各方面的知识,迫使护理人员通过不断学习、锻炼,来提高自身修养。

1.3熟知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

近几年,国内新闻媒体对医院进行的负面宣传颇多,诸如“暖箱烤死婴儿”、“三毛钱治疗肠梗阻”等的不实报道以及“患者杀死砍伤医生”、“医生被迫跳楼”等令人痛心的事件,甚至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仇医”现象,这不仅使医者行医变得战战兢兢,客观上也阻碍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医疗体制的制约、社会群众的高要求、医疗环境的相对恶劣等因素,迫使我们必须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而只有高素质的护士才能在工作中主动学习并时刻注意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

2.年轻护士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年龄结构轻,自我意识强

笔者所在医院共有护理人员1170人,其中,30周岁以下的有625人,占53%;30-35周岁的有187人,占16%;36-45周岁有255人,占21.8%;46周岁以上有102人,占8.7%。从年龄结构上看,全院护理人员的年龄结构整体偏轻,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橄榄型”年龄结构,这也直接反映出年轻护士社会阅历浅,对事物的研判能力差的特点。

一方面,现在的年轻护士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自出生后就过着众星捧月,娇生惯养,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移情”能力,表现为不能感受患者的苦痛,做事刻板、冷漠,缺乏温情等;另一方面,年轻护士还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时期,面对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部分护士表示付出和得到比例严重失调,对护理工作的前景缺乏信心,表现为带着情绪上班,工作敷衍了事、责任心不强,追求物质倾向明显,导致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中容易引起病患不满。

2.2学历层次较高,但处理问题能力不强

我院1170名护理人员中,硕士研究生6人,占0.5%,本科学历404人,占34.5%,大专学历571名,占48.8%,中专及其他有189人,占16.2%。

从学历结构看,我院护士整体学历层次较高,大专以上学历占到了83.8%。然而,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虽然年轻护士的总体学历水平较高,但工作阅历较浅,知识运用能力欠缺,普遍表现为对工作的驾驭能力不强,如不能有效处理突发事件,不能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等。

2.3护理价值观错误,工作缺乏激情

部分护士对护理事业不能正确认识,认为护理是一个不被尊重的职业,没有发展前途,认为只是出于现实生活的压力无奈选择,对护理专业的情感投入不够,导致工作缺乏主动性,得过且过,只求完成工作,不讲工作质量。

2.4业务素质不强,现代科学知识缺乏

一是表现为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论与实践无法融合,在各种宣教方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是护理操作技术技能不过硬,操作机械、生硬,容易增加患者痛苦,遇到紧急事件便手忙脚乱;三是缺乏评判性思维能力,不能综合观察、分析、判断患者情况,无法预见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四是不能快速、有效地摄取新知识、新技能,并熟练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五是缺乏科研能力,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2.5心理素质不稳定,抗挫折能力不强

由于护理职业的特殊性,工作环境的压力、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强度、相关社会因素及护士本身内在性格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护士在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尤其对年轻护士来说,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临床经验不丰富,工作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和缺陷,导致患者对其的不信任、不满意,再加上上级领导的批评,部分护士会出现抵触、烦躁、忧郁、悲哀等不良情绪和思维,不能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不光给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损害,还给护理工作的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另外,年轻护士也缺乏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往往会把生活中的不快情绪带到工作中,因个人的情绪起伏波动而影响对病人的态度,引起病人的不满。

3.原因分析

3.1护理教育知识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护士教育,其知识结构存在缺陷,护理教育偏重医学知识,鲜有文学、心理学、社会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礼仪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只教会学生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没有教给她们如何与患者交流、如何与同事相处、如何融入团队,更没有从理性到感性地让学生们明白什么是护士必须具备的良好职业素养,这一切使许多年轻护士在与“人”相处,为“人”的服务中显得手足无措,力不从心。

3.2文化基础差,起点低

目前我国的护理教育还是以大中专教育为主,且大专主要是五年制职高教育模式,学生初中毕业后直接进行医学知识的学习,对知识的理解肤浅,接受知识囫囵吞枣,导致工作后不能很好地利用所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她们在业务技能上的全面提高;另外,虽然部分护士已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但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有限,理论基础薄弱,对深层次的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不能很好地接受、掌握并应用,使得在工作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文化基础薄弱的硬伤成为她们进行知识拓展和更新的障碍。

3.3培训考核机制设置不合理

国外对护士的培训考核有一整套成熟的机制,会根据护士的专科特色由各个专科护理学会进行培训及考核,除了注重护士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外,更注重评判性思维能力、协作能力、整体思想能力、变通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而国内年轻护士的培训还是由各家医院自行进行,且没有形成规范的流程和考核机制,大部分医院还是实行岗前培训立基础、临床实践“老带小”、每月一次考三基、一年两次集中看操作的模式,不注重人文、沟通知识和整体思维能力等隐性职业素养的的培养,且没有统一完善的考核模式,导致临床护士实践能力提高慢、整体护理能力差的现象。

3.4忽视护士心理健康,帮扶措施不到位

由于护士的工作较辛苦 ,而报酬却相对较低 ,其劳动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工作超负荷、心理压力大,社会大众对护理的偏见,加上心理学知识的匮乏,使之不能有效调节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目前我国对护士的心理关注、帮扶这一方面的工作做得还很少,造成护士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

4.对策

4.1完善护理教育培训考核机制并常态运行

建立完善现有的在校护理教育和临床继续教育体制、标准,重视职业道德和人文、礼仪方面的教育,加强年轻护士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学校教育和临床实践无缝衔接,达到育人、用人一体化;提高全日制本科、研究生护士比例,加强护士临床职业素质培养;强化考核激励机制,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真正推动护士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

4.2提高临床教师的带教能力

结合我国目前对年轻护士的培训模式,建立一支优秀的基层护理带教和管理队伍是提高护士素质的重要保证。年轻护士职业素质的提高很大一部分要靠带教老师和护士长平时的正确有效的带教指导、严格的监督和考核,因此,技术精、基础厚、善沟通、素质高的优秀带教老师队伍,才能使年轻护士在快速适应临床工作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拥有优秀的职业素养。

4.3关注护士心理健康,实施员工帮扶计划

管理者要关注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了解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建立合理的排班模式,避免护士过度疲劳;定期开展心理学知识的讲座,让年轻护士学会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机会让年轻护士外出学习、进修,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培养自信;笔者所在医院已成立职工诉解中心,引进并实施员工帮扶计划,帮助护士释放心理压力,缓解不良情绪,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之,重视年轻护士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是护理事业发展的基石,我们只有确保护士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才能涌现出多功能、全方位的优秀护理人才,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才能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宁娟、李丽琴.依据“素质冰山理论”谈新护士职业素质的培养.当代护士,2013.10:184-185

[2]周烁、贾国葆.关于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1):83-84

[3]秦美娇、邱雪婷、秦宁馨.医学生职业素养认知及培养期望[J].医院管理杂志,2013,6(20):598-600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第2篇

关键词 护士 品质 职业素质 培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324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how to cultivate the nurse in the clinical work of professional quality.Methods:the clinical practice,basic theory and skill and operation,self adjusting and decompression,master psychology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level and business training guidance,use several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analysis,understand contemporary nurse psychological,improve the contemporary nurse professional quality.Results:among training from various aspects,which could evidently improve the nurse professional quality.Conclusion:the various development can be fully arouse nurses enthusiasm,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rse quality,provide a new way for the nurse training.

Key Words Nurse;Quality;Professional quality;Training

护士工作应重视职业素质的培养,当代护士受市场经济改革应急社会影响,对护士职业素质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当代护士日趋独生子女代,处于高智低解依赖心理强这种状态,使护士职业素质受到冲击,改变当前一切向“钱”看这种心理,提高和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技术水平和业务培训,提高护士素质要拼弃偏见,理解护士,尊重护士,更重要的是护士要注意自身休养,不断完善护理知识,发挥主观工作热情,了解当代护士的心理,提高当代护士职业素质取得了满意效果[1]。如何培养护士的优良品质,患者认为应该从下列环节抓起。

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培养护士的优良心理素质

实践出真知,理论联系实践是加强和培养护理工作者优良心理素质的重要过程。护理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若能认真总结临床护理中心理护理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探讨自身各种心理品质在护理工作中产生的不同效果,思想上便能进一步重视自己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工作中注意发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而不断改造不良的心理品质。通过向其他同事学习,通过同事的帮助,通过患者的反馈信息,不断促进护理人员自身优良品质的培养。护士良好的情绪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热情,愉快,饱满的情绪能增强患者治病的信心和决心,将患者因为病痛,经济等困扰所引起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尤其强调的是从事领导工作的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等人员,其心理品质对下级护理工作者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2]。

护士要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和过硬的操作技术

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掌握全面的护理基础知识及专科护理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还应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如妇产科护士为临产患者进行接生时,这就要求助产护士要具备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对临产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同时还要求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专科技术,才能使产妇消除心理恐惧配合助产护士顺利完成生产。为此,护理人员应利用一切机会和途径学习理论知识,这样思想上才不会枯竭,职业技能上也才会有所进步,达到业务水平的提高。只有掌握了全面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树立起自身的自信心,如遇紧急情况也能应对自如,以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更好,更及时的,准确的完成护理工作[3]。

护士要注意自我调节和减压

在护理工作中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各种压力。一定的压力会减少护理工作差错的发生,是护理人员能够头脸清醒。但当工作压力过重时,又可能及时给予调节和疏导,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如工作质量下降,护理工作中差错增多,引发不良的护患关系等。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水平,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作为护理人员应学习适应环境变化,转工作压力为动力,注意自身的调节。在工作之余,应多增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健康活动,如各种有氧的体育锻炼,多阅读一些能使身心得到放松的书籍,还可培养多方面业余爱好等。同时适当增加睡眠时间,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以调节工作带来的压力,使其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护士必须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在现代护理中护理人员不仅要重视患者生理方面的问题,还要重视与生理问题有关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其服务范围由单纯的疾病护理拓宽到以身心等全方位护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有娴熟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当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感到有压力时也能运用心理学知识给自己减压,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

技术水平和业务培训引导

护士职业素质优劣受技术水平的直接影响,护理技术转化为医疗效果医疗质量的过程中护理技术本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护理业务实践中定出各项标准对当代护士进行基本训练,做到三抓紧,抓紧对当代护士的入科前教育,向她们介绍护理工作的典型,鼓励她们今后好好工作,已全部的热情投入到为患者服务中去;抓紧基础护理及各项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按照责任制的内容工作,上岗上心,做到对每一天的工作心中有数,有条不紊,尽快适应护理工作中责任心强,细心,耐心,并且要有爱心;抓紧对当代护士临床常用技术操作的达标,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无菌操作不得违反规程,把三查十对落实到每项护理操作中去,使这项工作制度成为每个人的工作习惯,以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操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不断考核使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化,新技术新业务的引进,扩大了护理领域,增加了护理项目,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通过自学在临床中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提高当代护士的职业素质。

培养当代护士工作积极性,支持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增强护理科研意识,勇于钻研,重视护士,帮助和改善护士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使其有良好的工作心境,可促进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不断促进和更新护理用具,使科技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和优良品格。

注重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观

护士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观主要包括:①具有人文关怀理念,关心他人利益和健康优质;②具有对患者有同情心,尊重患者;③遵守职业道德和人性化职业标准。制定和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激发临床护理人员树立和发扬南丁格尔精神,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尽心尽力,主动地加强与患者的感情沟通,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加快患者早日康复[4]。

参考文献

1 李世华,侯秀环,胡雅玲,等.如何提高当代护士职业素质[J].中外医疗,2011,10(20):185.

2 廖冬莲,胡建春,李丽琴.如何培养护士的优良心理品质[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4):1.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第3篇

一、护士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当前,世界各国对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定义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世界护士协会(ICN)将护士核心能力定义为“专科护士为提供安全及合乎伦理准则的护理服务所要求的特别知识、技巧、判断力和个人特质”。我国学者认为护士核心能力是指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国家教育部、卫生部于2003年12月联合颁布的《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中首次提出中国护士核心能力,指出护士核心能力主要包括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性能力。

二、我国中职护生核心能力培养现状

1.课程设置不合理

随着我国护理教育层次的不断提高,中专层次的教育应属最初级的护理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中没有把技能培训和能力培养摆在突出的地位,课程内容仍然是理论多于实践。我国多数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课程体系设置由人文和医学基础课、护理专业课构成,没有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的中职护生理论知识不强、实践技能不熟,缺乏职业竞争力。

2.教学模式及方法落后

中职护理专业课程还未摆脱“以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护理专业理论教学专业特色不强,即使实践教学也是重操作流程和步骤,少护患沟通内容,未注重对护生语言交流能力和人际交往等核心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3.师资及实训条件不足

近年来,中职院校教师大量流失,导致师资队伍严重不足。部分教师观念滞后,对中职人才培养定位不清。“双师”型教师短缺,实训设备短缺、陈旧,学生实践操作课时少,实践能力弱,不能满足临床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4.考核方式单一

大多中职卫校考核方式仍然以理论考试为主,不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不利于护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中职护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对策

1.重视护士核心能力教育,发挥护生主观能动性。

首先,学校应重视护生关于核心能力的教育,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使护生明确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具体内容、对各专业的具体要求。其次,在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根据全面素质和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合理构建课程体系。使学生认识核心能力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发挥自己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观能动性。使护生对自己能够客观认识和分析,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了解临床护理岗位对护士的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认识到护士核心能力对自己以后就业以及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努力构建培养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意识,主动参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2.改革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

课程设置应注重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适应岗位需求,护士核心能力的提高不只是靠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所能覆盖的,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以核心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首先,应强化人文课程的基础地位。法律及伦理实践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等护士核心能力,都是护生人文素养的体现。护士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其进入医院工作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对形成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和理念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当重视人文课程的开设,在课程体系中融入人文教育,使护生感受人文关怀理念的熏陶。如今,医患纠纷频发,护士必须学习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创设和谐的护患关系和护理工作氛围。更新教学内容,适应护理行业的发展。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就要求护理教师,要及时和深入了解护理行业中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还要增加有关营养学、职业礼仪等内容,使护生的护理能力向多元化发展。在护理实践课教学中,各种实用型的护理仪器相继增多,护理技术也在随之不断推陈出新,而教材的更新却远远落后于临床,使得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内容不能及时的被编入教材,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删减不再使用的一些护理操作技术,使教学内容得到优化,缩短就业后的临床适应期。优化教学方法。在护生的课堂教学中,利用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是培养护生核心能力培养主要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护生的学习程度,专业护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达到培养目的:一种是根据教学内容编制不同的病例,设计相应的教学情景,以培养护生根据病情不同,对病人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的应变能力;第二种是以小组为单位,分组练习,让每组同学共同去承担一个护理任务,锻炼护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能力。以上两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开拓了护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护理的实训课,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教学中,做到动手和动脑相结合,教师只把操作中的要点和重、难点,以及操作原则点明,具体做法则鼓励学生以病人舒适和安全为前提,根据护理操作规则,按照护生自己设计的护理程序去实施。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得到发挥,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在护理实训课中,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结合临床护理的特点,重新规划布置护理实验室,使教学环境接近临床病房,使学生在实验室内操作,就如同在医院的病房一样,强化了护士的角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利用学生扮演正常人或病人,使护生体验了“护士”和“病人”两种角色,不仅掌握了护理技能操作,还懂得了护士的责任,学会了尊重病人,培养了爱心、耐心,以及护患沟通的技巧,提高了人际交往、教育咨询等护士核心能力,为以后尽快融入临床打下基础。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实行全天候的开放,增加护生模拟训练的机会,同时配备专业护理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引导护生自己设计护理方案进行操作;挖掘自身潜力,提高练习的效率,使实验室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应用。建立“工学交替,院校合作”的培养模式。中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原则要求,护理教育要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相接轨,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实行“工学交替,院校合作”的培养方式,加大院校合作的力度,改变以往的“2+1”的教学进程安排,建立“理论-见习-理论-实习”的实践和学习交替的教学安排,使护生能够尽早接触临床。可以安排学生,从第一学期就到临床开始见习,使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地考查、参观医院,与护士和病人进行接触,对自己以后的工作岗位的职责和要求有个大致的了解;体会作为一名护士,在医院内所要承担的各种角色。在临床实习时,通过临床带教老师的床边教学,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再次深入结合起来;使护理思维方式得到训练,实际的动手能力、临床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工学交替,院校合作”的培养模式,使核心能力的培养及早的深入到同学的思想和行动中,并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真正实现学习与工作“零距离”。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完善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提倡实施多元化的护理评价:采用开卷、闭卷相结合的形式;在笔试中增加口试内容,或使二者相结合;在实践操作中增加理论考核的内容,使理论与操作结合起来。在理论考核中,将护士资格考试的题型和考试方式渗透于试卷当中,使护生在参加护士资格考试时,能够适应考题类型,顺利通过国家护士资格证的考试。实践考核可以分阶段完成:在校期间,实训考核的方式是让学生抽签,“一对一”的进行考核。将护士核心能力考核分成多个模块,与各门课程相结合,融入实训操作中,实训操作考核中融入多项能力的考核,以便对护生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测评,取综合成绩完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身的欠缺,补缺补差,能够不断在检验中去提高自己的护理核心能力。实习期间,实训考核则由实习医院组织带教老师组成监考小组,通过学生对具体病例实施的整体护理,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可以体现整体护理观和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第4篇

【摘要】目的:探索实习护士职业素质的具体构成成分。方法:采用Delphi法编制职业素质核查表,在此基础上对190名在职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结合行为事件访谈法对24名医务工作者进行访谈并录音。结果:从资料分析中得出15项核心职业素质,涵盖了知识、能力、品质三个范畴。结论:实习护士教育要注重知识、能力和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职业素质;行为事件访谈;实习护士;教育

随着我国近几年医疗队伍的壮大,护士需求量不断增加,实习护士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护理工作具有专业性、服务性的特点,对其职业素质的要求与其他类别职业教育相比更具特殊性。本研究通过对在职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录音访谈,力图分析出实习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从而使医院对实习护士培养目标更具体化,使人才培养与岗位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合肥市和洛阳市共3所三级甲等医院和6所社区医院的190名在职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取分层抽样和样本配对的方法选取24名在职医务人员进行录音访谈,三例访谈失败,有效访谈21例。被访者年龄23-45岁,平均(30.8±6.26 )岁;女性17人,男性4人;目前工作岗位情况:从事护理工作18人,从事医疗工作2人,药师1人,其中从事管理工作7人。

1.2方法第一阶段运用Delphi法[1](专家咨询法),从专家的视角筛选职业素质特征,编制职业素质词典,通过三轮的专家函询,最终将一致率超过50%的职业素质特征初步确定为实习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第二阶段,以职业素质词典为依据自编《实习护士职业素质特征核检表》,对合肥市和洛阳市共3所三级甲等医院和6所社区医院的190名在职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176份(有效率92.6%),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选取一致率在50%以上的职业素质项目,从医务工作者的视角确定实习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职业素质。第三阶段,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2],确定访谈被试选择的绩效标准,选取24名在职医务人员作为访谈对象,要求受试者讲述三件与工作有关的成功事件,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并转录文本,以素质词典为依据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并根据文本内容对词典进行补充修订,通过数据分析,选取访谈案例中50%以上的一致率作为实习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职业素质,与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合并,最终确定实习护士核心职业素质的具体构成成分。

2结果

2.1专家视角下的实习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通过对30名专家为期3轮的专家函询,最终将一致率超过50%的29项职业素质项目初步确定为专家视角下实习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见表1。

2.2医务工作者视角下的实习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在17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通过数据分析,将一致率超过50%的11项职业素质项目作为医务工作者视角下的实习护士应具备的核心职业素质,见表2。

2.3行为事件访谈结果分析

根据所编制的“职业素质词典”中的词条,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将访谈文本编码资料进行输机和数据分析,将半数以上访谈资料涉及到的职业素质项目作为实习护士职业素质,其中“交流能力”、“责任心”、“关心”、“细心”四项为职业素质词典中所没有提及的职业素质,但在访谈中一致率超过了50%。

2.4实习护士职业素质成分构成

根据三个阶段的研究结果,最终可以确定实习护士15项核心职业素质的构成成分,分别为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抗挫折能力、责任心、敬业、理解包容、关心、细心、爱岗、诚实守信、慎独自律。

3讨论

3.1实习护士核心职业素质构成成分的分析。

从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实习护士职业素质构成由知识、能力、品质三个维度构成,每个维度下都有更为具体的职业素质特征。

知识是实习护士形成职业素质的前提。作为专业性很强的护理教育,其教育对象需要系统的特殊的专业知识作为他们未来职业素质形成的基础。除了医学护理专业知识以外还包括与各种能力的养成相关的知识、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有关的知识。就这一点而言,要建立实习护士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必须要以学生的能力要求和品质要求为基础,从而实现知识为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而服务的目标。

核心能力主要有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这些能力与英国职业教育界对核心能力[3]的界定―交流能力、数字运用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有着重合之处,这说明,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交流能力是所有职业教育都应该重视的能力,而抗挫折能力还没有被纳入核心能力中。此次研究所针对的是具有工作经验的医务工作者,随着现代医疗行业的职业压力的不断增强,这些奋斗在医疗行业的医务工作者不得不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和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压力和挑战面前经受频繁的挫折是这些医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因此,就医学生的职业素质而言,抗挫折能力在当今日益复杂而敏感的就医环境中、在追求个人职业发展的现实中就变得尤为重要。

核心品质涉及到九个方面,其中爱岗、敬业、事业心、诚实守信是职业教育系统中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具备的核心品质,但对于实习护士来讲,仅有这些品质还不够。从医学传统及护理职业的本质看,医学活动是非常特殊的人类活动,医学是建立在绝对负责―信任基础上的道德的事业,缺少医德的人很难甚至不能完成医学职业本身的目的―维护病人的利益和福祉―这是医学的根基[4]。由此可见,对实习护士的道德品质要求要高于其它专业的学生,责任心、关心、细心、慎独精神、以及对病人的理解包容等品质是实习护士区别于其它专业学生所特有的品质,具有专业独特性。

3.2核心职业素质的成分构成对实习护士的启示。

通过界定实习护士核心职业素质,使实习护士教育目标更加明确,课程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知识的传授是以课程为媒介,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以核心能力与核心品质的培养为中心进行课程编排和整合,就每一项具体的能力和品质选择适当的课程和最佳的教学方法,而不是盲目的沿袭旧的课程体系。在本次研究中,科研能力并没有在核心能力中有所显示,说明实习护士在工作岗位中的主要角色还是护理的实践者,而并非专家和学者。这一点也恰恰显示出了医学职业教育与医学学术教育之间的差别。

本次研究的所有信息均来自在职的医务人员,对于结果的分析有着极强的职业适应性和职业具体性,对于护理人才培养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为实习护士职业教育的合理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红,何仲. 德尔菲法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5,2(1):6-8.

[2]王重鸣,陈民科.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心理科学,2002,5:513-516.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影响护士职业心态的社会因素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论文,护士执业越来越为人们所尊重,但社会上仍存在着轻视护理的现象,在护士队伍中也有着不稳定的社会心态免费论文下载。

1.社会心里因素

轻视劳动护理论文,落后观念的影响,把护理工作视为又脏又累的简单劳动,把护士看成伺候人的“保姆”护理论文,这种思想在不同程度影响着护士职业在社会价值中的体现。

护士专业的科学性、技术性未得到充分的体现,护士接受过正规的训练,护理工作既有很强的科学性也有很强的实践性护理论文,在临床实践中,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最多,患者的病情突变和心理变化也是护士最先发现免费论文下载。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但患者和家属往往把治病救人的功劳全归于医生护理论文,虽然就全世界的护理发展水平看,护理在其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上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日益彰显出其独立的功能护理论文,但护理发展还只处于整体护理初期,其工作范围基本限于医院内,因此在某种情况下护理论文,护士为病人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承认,他们从工作中不能充分体现自我价值的满足,许多护士有一种“失落感”。临床护理工作未能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护理论文,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一些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免费论文下载。

2.如何提高护士职业的社会地位

重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护理是诸多科学密切相关的学科,时代在前进护理论文,人们的观念在改变,护理教学必须把握其脉搏,不断给护理注入新

摘要制定出起点较高的规划和奋斗目标免费论文下载。

要重视护理参与医疗和医政决策护理论文,一方面解决好护士按职称上岗的问题,另一方面重视护士参与各种形式的医疗,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大有益处护理论文,这样才能使护理专业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护士队伍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护士职业的社会地位。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第6篇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07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前所未有的浩瀚的信息海洋之中,博大的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在这个村庄中处处有媒体,人人是记者,每个人都有可能运用各种媒介信息,也被称为自媒体时代[1]。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从事着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神圣职业,自然也成为媒体与民众关注的重心,我们不但需要在互联网收集学习专业信息,也有机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同时我们的工作也在民众媒体的监督之中。医护人员的执业行为与运用媒体的能力已经成为自身素养的一部分。为了人类的健康,为了提升执业能力,为了护士神圣的职业信誉,需要共同学习新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自觉提高媒介素养及职业道德,做一位能向社会传达正能量的专业护理工作者。

1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

媒介素养与媒体传媒密切相关,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报纸传媒快速发展到现代的新媒体时代,世界各国人们走过了对各种传媒信息的接受、认识、识别、应用的历程,媒介素养教育也由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发展,并在近十年开展于我国。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定义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的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而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论坛、社交网站、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使媒介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今也被称为全媒体时代[3]。网络信息使人人共享教育机会,任何人都可以利用新媒介成为独立的记者和媒体,自己的信息及对民众的信息进行评论和理解,于是,民众的新媒介素质不但是公民素质,也是一种法律和道德意识及社会责任。我国业内专家将新媒介素质定义为:主要指公众接触、解读和运用新媒介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素质与修养[1]。

2新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

“媒介素养是21世纪的一种教育途径”,这是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在1969年提出的,媒介教育家帕斯托罗·基科提出了媒介教育的步骤:认知、分析、评估、表达,媒介素养包括了以下三种能力:理解传媒内容的能力;合理利用媒体的能力;利用媒体传播信息的能力[1]。世界媒介素质教育已走过了80年的历程,我们国家新媒介发展过于迅速,而媒介素质教育远落后于新媒介发展,对于即有媒介属性又具社会属性的互联网全媒体,海量信息真实性主要依靠民众主观判断意识,而普通民众在新媒介素养还十分缺乏,一些人甚至造谣或不不实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人们的辨识能力及从众心理。在一项媒介素养调查中,对“深度解读能力、批判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核实报道能力”问卷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媒介素质处于中等偏弱水平,媒介素质欠缺是阻隔人们认识事实真相的最大障碍。

目前,我们医务人员由于缺乏媒体的专业传播信息意识及能力,甚至在互联网抱怨及讥讽患者语言,这已经不是一个生物医学问题,而是一个医学伦理问题,绝大多数的医院暴力事件都是我们医者爆料出来的,医者缺乏反省与自我约束体制。在一些专业护士网络群里也有转发一些不良及毫无依据的伪科学信息,部分护士的网络语言苍白无力,缺乏积极向上的思维,负面影响很大,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护士临床职业热情及稳定性,而临床护士职业信念及正确人生观直接影响到对信息获取、辨析、净化、组织、利用的能力,无论在社会公民还是医务人员,媒介素养意识及培养对提升职业素质、向社会传达正能量,是从根源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医院走出应对医患关系紧张状态,培养新媒体时代高品质医务人员的重要工作。

3充分认识互联网时代医患关系的国际化

经济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的价值与健康理念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互联网搜索引擎使民众更多地运用网络媒体了解医疗信息,了解世界医疗服务,在他们不满意时通常会运用录音、录像、发微博、发视频等方式进行传播,自造影响、博得同情。有调查研究显示[4],42%以上的用户会在社交网络上查找与医师、治疗、医药产品相关的信息,95%的人相信网络医疗健康信息,充分应用网络媒体学习交流已经成为现代人一种生活工作的常态。不但医务职业者是这样,患者也一样具有这种运用媒介的能力,如一名医师发微博抱怨患者,遭到网民围攻,还是腾讯微博发起了“医师零距离”,引来上万人围观,直呼医者不容易,忽视了医师工作的艰辛。我们的患者不但自己采取很多机会及方式记录医护人员的治护问题,在投诉得不到满意结果时,会打越洋电话咨询求教外籍专家,如一位名医对肺里阴影的患者说:“可能是肺癌,也有可能是肺结核,也有可能是肺炎,要手术以后才能知道”,被网上,于是引来了是诊断金标准还是伦理沟通的网络大讨论。由此可见,我们医者要学会医患沟通,任何时候患者不理解,都是因为不会说话导致的沟通失败。

当下,医护人员从接触患者就会完全暴露在媒体之下,医护专业水平、治疗过程、抢救用药的合理性、对药物知识的掌握以及语言陈诉的素质修养等,都成为评价及判断医务人员是否有错的依据。如一位癫痫病儿童抢救无效死亡了,患儿的爸爸从美国请来了癫痫治疗中心的博士后主任,并持有美国癫痫、神经内科、神经生理和睡眠医学专业证书的医师,协助参与医患沟通会。外籍专家代表家属质疑患儿死亡原因是癫痫发作还是窒息;质疑联用呼吸抑制剂问题、质疑抢救吸痰更换了错误体位问题,在庞大的沟通现场,对亡者家人尊重更重要,对丧亲者说一句道歉,道一声安慰更重要,主治医师的温和平静以理服人更重要,合理专业的解释更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家属及个人,而是国际化的媒体平台,没有基本的媒介素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得而知!希波克拉底将患者的临床观察和道德观察交融一体,强调诊疗实务(医学科学技术运用)的固有风险,因而,医师必需明智和谦卑,而这种品德不是一日之功。

4新媒介素养提升要从医院管理者做起

现代医院管理者必须是知识及技术的领跑者,在医护群体的媒介素质培养中,医院的管理者要具有良好的新媒介素养。管理者要具有网络收集专业信息的意识及能力,能领先的获取专业领域的最新学术信息及现代管理信息,媒体素养及能力不足的护理管理者应尽快作出改变。这种改变应包括信息摄取的全部过程,要摒弃那种等着发文件、等着被培训的被动僵化的知识信息获取方式,努力使自己处于网络时代专业管理信息获取的最前沿。特别是一些管理者计算机能力滞后,有时国家及本系统新的规范标准已发表多日并已开始执行,部分医院管理者却还全然不知,仍在等待发文本资料,或者网络上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及实践文章,管理者却还在问文件在哪里。更麻烦的是管理者不学习,但这不等于护士不学习,不等于患者不学习,收集应用信息能力弱的管理就容易经验型管理,容易产生与临床护士缺乏交流、不尊重护士、没有创新,使护士对规范管理不理解及不快乐,护士队伍不稳定,导致服务质量缺欠及降低患者满意度[5]。所以,医院各级管理者,特别是新媒体意识及媒介素养不足的护理管者要尽快改变观念,因为病人及服务对象都是自媒体,不规范、滞后的管理就会导致上下关系被动,医患关系紧张,新媒介素质的培养及提升必须从医院各级管理者做起。

5新时代护士要尽快提升新媒介素养

5.1培养应用网络摄取知识信息能力现代病人服务需要专业知识与服务技能的完美结合,我们所接受的学历教育获得知识的有效周期越来越短,新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惊人,护士不但要了解所在专业新进展,还要掌握医疗、药剂、影像、检验、伦理心理等各科相关知识,因为接收信息的质量及数量直接影响到护士职业行为及专业状态,充分勤劳地摄取新知识是职业保鲜重要途径。我国护士队伍因公民健康事业需要在快速发展着,230万护士队伍的数量与质量、学历与能力、资历与经验的对称是避免护士队伍泡沫人才的关键,在教育共享的新媒体时代,充分运用网络引擎学习、交流,收集专业知识信息,分享全球护理经验与教训,就要提升信息知识主动摄取的意识,训练摄取、整合周边知识的技能,这是新媒体时代最快捷有效的学习途径[6,7]。

5.2运用新媒体素养,提升护士职业信誉无论社会如何变迁,相信护理永远是人们需要并受尊重的职业,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所公布的职业“诚实度和伦理度”排名显示[8],以护士为首的医务工作者赢得人们的交口称赞,盖洛普于2011年电话调查了1009名成年美国人,罗列了23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职业,询问人们对这些职业“诚实度和伦理度”的看法,结果发现,白衣天使受到最广泛的尊敬,5个美国人中,有4个认为护士的职业道德“高”或者“非常高”,只有2%受访者对护士评价不高,盖洛普说,在连续八年“诚实度和伦理度”调查中,护士均占据榜首。

在一家德国媒体近期进行的“德国最受尊敬的职业”调查中,“白衣天使”紧跟“消防员”排名第二,排在护士之后的依次为:飞行员、药剂师、医师、警察、农民、法官、气象预报员等[9]。在欧美部分国家甚至将“个人信誉”作为培养高级职业护士唯一的准入条件,在护士的职业素质、道德品质中,各书本均将护士的慎独、爱心作为重要的职业素质要求。护士在医院是与病人 接触时间最长的专业,也是将治疗用药与措施最直接用于病人机体的岗位,在创建病人满意、医师信任中,提升护士专业能力、职业责任感与社会认可度,此等均与新媒介素养相关。

总之,护士不但要提升学习识别信息能力,也要具备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在医院网站、在各媒体中、在专业群体、在医患互动平台,除了向民众宣传健康知识,传达护士职业者的美好与辛勤呵护生命的正能量外,在新媒体时代知识与信息的海洋中,更要做信息的主人,做生命与健康的守护者,让自己快乐,让社会信任!

参考文献

[1]余秀才.全媒体时代新媒介素质教育[J].现代传播,2012(2):116-119.

[2]张瑞静.媒介素养研究诞生的历史背景[J].北方传媒研究,2009,7:96.

[3]苑心怡.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甄选[J].新闻世界,2013(12):93-95.

[4]凯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M].上海出版集团,2003:76.

[5]周濂.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M].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138.

[6]段京肃,杜俊飞主编.媒介素养导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76.

[7]周葆华,陆晔.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J].新闻记者,2008,4:12.

[8]牛道生.21世纪初澳大利亚基础教育发展前景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5:43-45.

[9]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87.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第7篇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素质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医疗护理质量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医院“心脏”科室的消毒供应中心已从以往的辅助科室转变为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其工作性质复杂繁琐,既要参与临床科室的服务工作,又要控制各种感染传播,在工作中起着协调、联络、沟通的作用。但是,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职业素质提高和培养,却被长期忽视,以致他们职业素质不高,缺乏整体竞争力和危机意识,与迅速发展的消毒供应工作需要不相适应,严重地制约了消毒供应工作水平的提高。在服务与技术并重的今天,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素质的高低,工作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因此,积极培养和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素质已经变得刻不容缓。[1]。

1 新时期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不同的职业,职业素质是不同的。它在长期执业时间中日积月累形成,是一种有意识地内化、积淀和升华的心理品质。职业素质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不断发展。作为医院特殊部门的工作人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职业素质除了需要具备普通护士具备的一般要求外,也有特殊的要求[2]。

1.1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具备的一般职业素质

在各种护理岗位上从业的护士均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大致可分为以下五方面的素养:

1.1.1 道德素质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虽然不直接接触患者,但间接与患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每一项工作的好坏都涉及到患者的安危。因此,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强化“以临床为中心”的意识,认真开展消毒供应工作,把“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于临床”作为工作目标和行动指南。

1.1.2 专业素质 消毒供应中心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科室,具有独特的工作环境和操作技术。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不仅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各种医疗用品消毒灭菌的操作程序和原理。要胜任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就必须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还要具有不断提高个人素质的能力,注意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注意掌握新的操作技能,加快知识更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3]

1.1.3 安全素质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要养成安全行为习惯,具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注重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常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懂得防火、防爆、防震、安全用电知识,自觉维护病人、家属和医院的安全。

1.1.4 身体素质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工作劳动强度较大,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环境高温、潮湿,洗刷、包装、灭菌、收发,各项工作都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污染的物品聚集,长期接触污染物品和器械,会增加感染的机会。所以,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更要有健康的体魄,在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同时注意加强自身防护,防止病原微生物侵袭。平时注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合理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4]

1.1.5 形象素质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也要按要求着装,整洁美观,不浓妆艳抹,不戴耳环、戒指等首饰。仪表文雅大方、举止得体、彬彬有礼,端庄稳重,态度和蔼可亲。面带微笑,语言文明,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追求真、善、美,做到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美、行为美。

1.2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具备的特殊职业素质

1.2.1 沟通素质 消毒供应室护士与临床科室人员的联系较为密切,接触范围较广,由于工作性质所决定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协调能力,在与临床科室人员的交往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形象,讲究文明礼貌,相互信任、相互尊重,通过良好的谈话技巧、体贴温和的语言、适当的语音和语速,与对方达成有效的沟通与理解。这样,既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又能给对方带来身心的愉悦,有利于不断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1.2.2 特殊技能素质 熟练的操作技能。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要熟练掌握各种医疗用品消毒、灭菌的操作程序;掌握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原理、参数、操作规程;掌握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的操作方法等,且能熟练操作。只有做到操作技术熟练,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进而达到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过硬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精确的记忆力。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如有不慎,会造成极大地危害,因此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及精确的记忆力,必须掌握器械的数量,敷料的性能、用途等专业知识,消毒物品的日期及保管等管理方法。掌握科室的需求,保证临床科室的供应。其次要有科学的思维能力。消毒供应中心的各种仪器设备经常会出现故障,在发生故障之前常常会有一些前兆征象。作为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必须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故障发生前排除原因或提早通知维修人员采取应对措施。如仪器电路超负荷时常有电路发生焦糊味现象,如能及时发现就可避免仪器电机的损坏。[5]

1.2.3 协作素质 消毒供应工作有较强的区域划分,且每人一岗,每岗都有不同的技术操作要求,这些操作规程要求每个人都认真执行,并能熟练操作,这些看似独立的岗位其实是一个流水线,所以,一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必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下一个程序,这就要求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树立整体观念,发扬集体协作精神。

2 新时期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极强的综合性科室,无论是工作性质、内容,还是工作环境,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的进步,医疗技术水平的日新月异,消毒供应中心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医院投入大量的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建设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的、人民健康需求的现代化的消毒供应中心,这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队伍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积极培养和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更高的要求。[2]

2.1 强化职业道德观念,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道德素质水平

只有热爱护理事业,对病人及其家属有爱心,有献身精神、同情心和责任感,始终树立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才能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要求从业人员认同并热爱自己的专业。因此要定期举办“职业素质”培训,通过认真的学习,来培养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高度的责任心,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职业荣誉感,使他们了解职业角色的需求,逐步形成稳定的职业心态,不断地强化自己的职业道德观念。学习职业道德,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强调消毒供应工作的重要性,使每一个护士都能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主动为临床一线提供优质服务。

2.2 采取多种培养形式,着力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专业素质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专业性要求这里的护士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医院要采取多种形式,着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2.2.1 “请进来,走出去” 首先,可以选派勤奋好学、自律性好的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到高层次的医院进修学习先进的经验和理念。其次,大型学术会议,理念新颖、技术超前,往往是新技术、新信息的发源地。及时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是必要的。参加相关的学术活动往往能掌握消毒供应工作改革的新方向,给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一个开阔视野的机会。再者,可以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给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授课,使他们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同时也可以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学习其他医院新的知识、新的理念。

2.2.2 院、科两级培训 院级护理部、科内护士长进行导读,学习材料采用一定的学习资料,通过一定的时间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达到设定的目标。目标由护理部、科护士长制订,设定奖罚,使参加学习的每个护士均能引起高度重视。凡新进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使其充分掌握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范围和操作规程,使他们能够合格上岗。实行“以老带新”,由经验丰富、技能娴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老”护士带教护生,并对其带教工作进行评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此外,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开设黑板报、宣传栏等,发放相关专业知识或先进事迹材料,使他们在学习中素质得以提高。

2.2.3 参加继续教育,开展护理科研 要鼓励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参加继续教育,进修学历。院科两级制订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的学习进修,促进供应室护士继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同时鼓励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以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研究课题,积极撰写论文,踊跃投稿,凡被正规医疗护理刊物刊用的稿件,给一定的奖励,报销一定比值的版面费,调动他们参加护理科研的积极性。

良好的职业素质培养与形成要在工作和实践中不断学习和锻炼。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要恪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刻苦钻研专业技术,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消毒供应工作改革的新方向,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消毒供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并使消毒供应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而有效发挥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医疗工作中的特殊职能,为诊疗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邢菊芳,赵荣珍,吴小梅,沈丰.浅谈现代化医院消毒供应室护士的素质要求[J].实用医技杂志,2007,1:73-74.

[2] 张英兰,李颖, .现代医学规模下消毒供应室护士的素质要求[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12.

[3]白淑贞.消毒供应室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J].中国实用医药,2011,22:267-268.

护士职业素养论文第8篇

【关键词】 职业价值观;科研能力;优质护理服务

护士职业价值观是护理专业群体普遍认可的行为准则,是评价其职业行为的原则和方法,也是护理人员普遍认可的护理实践规范。职业价值观的高低决定护士工作的热情。我国已有学者论证了护理专业核心价值的原则。周煜认为护理职业价值观应体现以下原则:同情、尊重、行善、公正。[1]根据张晓曼、[2]洪素等研究结果,[3]高质量护理服务基础对职业价值观有正性影响。护理科研通过科学方法学习护理领域的问题指导护理实践。其思维训练推动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其组织形式有助于护理队伍的团结;其理论创新引导护理工作模式的进步;科研过程渗透于护理文化理念中。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护士科研状况,探讨科研能力培养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从而指导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为培养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稳定护理队伍提供借鉴。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2015年4月,本研究对宝鸡市某三甲医院在护理岗位工作>1年的280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2、调查形式

(1)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该量表是北京医院刘瑞霜老师在2004年编制,制定计算机统计软件操作要素11个条目,论文写作知识要素9个条目,科研基础知识要素13个条目,统计学知识要素7个条目。回答结果分为“完全会或能”、“基本会或能”、“稍会或稍能”、“不会或不能”4个层面,依次给予3-0的评分,总分为120分。得分在40分以下为低水平,40分以上为中高水平。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79。[4]

(2)职业价值观量表。采用宁维卫修订的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workvaluesinventory)。[5]此量表结合美国护理学院联合会AACN确定的护理实践的5个核心价值原则:人格尊严、诚实正直、独立自主、利他主义和社会公正。[6]该量表分为15个价值尺度,每个价值尺度包括4个项目,共有60个项目。计分方法采用5级评分法。

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描述计数资料使用频数、百分比,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采用相关分析探讨科研能力对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二、结果

1、一般人口学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中,全部为女性;年龄:25~40岁167名(占59.6%),≥40岁113名(占40.4%);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下182名(占65.0%),本科95名(占33.9%),硕士3名(占1.1%);职称:护师212名(占75.7%),主管护师58名(占20.7%),副主任护师及以上10名(占3.6%)。

4、护士科研能力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

三、讨论

1、护士科研水平偏低的原因分析

护士整体科研水平有待提高,护士学历水平是影响科研的重要因素。由于护士整体学历较医生偏低,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制约了创造性。随着科研的深入开展,价值观随之不断地变化、发展,护士在理想与现实中寻求平衡点。相关调查显示,一部分高学历护士在现实工作中科研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对目前我国的医患环境和护士社会地位的认可程度较低,现实打击了其职业憧憬,再加上其对值夜班、护士的酬薪持消极态度,这些成为高学历护士科研能力发挥的制约因素。

护士科研能力培训的缺失也是导致护士科研能力偏低的原因。目前,我国的护理教育仍然重视专业教育,忽视相关其他教育。护士对科研能力培养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教育目标模糊。[8]

2、护士科研水平助力职业价值观提升的意义

护士通过科研紧密联系社会活动、临床实践,有助于护士理解护理的精神内涵,增加职业认同。[9]科研过程也是智力激发的过程。通过学习,阅读护理相关文献资料,增强护士娴熟的技巧和精湛的技能,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质和量,最终有利于护理工作绩效的提高。[10]医院若能积极开展护理科研活动,就能使高学历护士及较高职称护士带动低学历护士及较低职称护士形成护理科研团队,鼓励护士之间共同分享思想观点,领悟护理专业精髓、内涵及发展前景。通过科研,可促进合作学习,帮助护士判断、分析当前社会中的相关信息,指导护士进行选择。护理管理者鼓励护士积极参与护理团队的科研,使得护士充分感受到上级关心员工,从而使得护士管理及监督维度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和谐的团队有利于协调同事关系,也给护士提供了学习、发展、支持其自主性的工作环境。科研团队建设有利于弥补护士团队关系职能方面的不足,更好地发挥团队优势。[11]

3、加强科研规划指导,提升护士职业价值认同的对策

目前,全社会都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护理行业是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积极贯彻,大力提倡护士职业价值观教育。通过科研实践,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护士的价值观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医院应营造开展护理科研的氛围,寻找科研规划与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结合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护士职业价值观教育中,注重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相结合,学术性研究与行动研究相结合,强化专业情感、激发学习动机、巩固职业意志。护士自身加强科研规划,督促各种能力的培养,把自身特点和职业需求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身价值,将护士职业价值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周煜.护理职业关怀伦理探析[J].医学与社会,2008.21(12)20-21.

[2] 张晓曼,王志稳.急诊科护士职业价值观与工作环境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2014.49(03)312-316.

[3] 洪素,李秋洁,王晓慧等.护理组织氛围与护士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6)13-16.

[4] 刘瑞霜.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信度和效度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2004.20(15)243-244.

[5] 杜丹丹,柯永红,陈靖.护士职业价值观现状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7)1713-1715.

[6] NancyL.Fahrenwald,SusanD.Bassett,LoisTschetter,PaulaP.Carson,LaniWhite,VenitaJ.Winterboer.TeachingCoreNursingValues[J].JournalofProfessionalNursing,2005.21(1)46-51.

[7] 张正馨,杨雪梅,韩大书等.本科护生与护士职业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报,2013.20(9B)24-27.

[8] 陈雪凤,梁博,孙丹等.提升医学生职业价值认同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5)664-666.

[9] 王博.护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与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2)215-217.

[10] 刘俐,谢徐萍,钟晨曦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J].护理,2013.30(9)16-18.

[11] 李军,孙冬悦,陈静等.护士长领导行为方式和护士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