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护士上岗前培训总结

护士上岗前培训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2 15:03:06

护士上岗前培训总结

护士上岗前培训总结第1篇

关键词:防护;岗前培训;效果

随着人类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以及护理模式的推出,对护士角色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感染防护意识不强,某些错误或不当的行为都可能是导致职业暴露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增加了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性[1]。作为临床教学医院,肩负着重要的教育责任,带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未来整个护理队伍的发展,对新护士开展手卫生知识及手卫生执行行为等个人防护的岗前培训教育,可有效提高手卫生行为依从性[1],所以为使新护士顺利进入临床工作,避免工作中受到各类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伤害,保证职业安全,个人防护培训成为至关重要的一课。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1月新招聘护士28人,其中男性1人,年龄在20~24岁,专科学历14人,本科学历14人。

1.2方法 院感科与护理部联合对28名新招聘护士进行基本个人防护培训,培训内容为七步洗手法、手卫生时机及戴脱医用防护口罩,并将各培训内容分为几个考核点进行考核。培训考核程序为实做考核-规范培训-二次考核--针对存在问题重点强调。

2 结果

2.1培训前考核结果

2.1.1七步洗手法 考核点为10项,包括摘手表及饰品、洗手部掌侧面(内)、背侧面(外)、指缝(夹)、指关节外侧面(弓)、大拇指(大)、指尖(立)、手腕、洗手时间、干手[2]。考核结果无一人满分,总得分率为75.77%,其中大、立、腕三项得分率在90%以上,内、弓、洗手时间得分率在80%~90%,摘手表及饰品、外、夹、干手得分率在70%以下。新护士虽经过学校理论学习和医院临床实习,但洗手前摘饰品、干手两项得分率仅为42.31%,为10个考核点中最低,提示个人防护意识不强,对洗手前后的操作未予重视。

2.1.2手卫生时机 考核点为5项,包括: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考核结果7人满分,总得分率81.54%。在5个考核点中,无菌操作前得分率100%,与各项护理操作中多数强调洗手戴口罩有关。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得分率仅为50%,而接触患者后得分率达到96.15%,说明新护士印象中对接触患者有较强的防护意识,但对周围环境明显放松警惕。

2.1.3戴脱口罩 考核点为5项,包括口罩内外面正确率(反正)、口罩上下边正确率(上下)、鼻夹塑型、口罩包裹严密性、摘脱口罩方法[3]。考核无1人全部合格,总得分率75.56%,与贾建侠等人的调查相近[4]。所有新护士对医用外科口罩的内外面、上下方均能正确区分,但缺乏捏鼻夹的动作,得分率为77.78%,部分新护士戴口罩后,口罩的皱褶未能充分展开,未能严密包裹面部,起到防护作用,得分率为55.56%。摘脱的过程中,大部分新护士没有区分清洁面和污染面的意识,以清洁的手触碰口罩外面,或将口罩折叠放入衣兜内,违反一次性用品使用原则,得分率为44.44%。

2.2培训后考核评价

2.2.1七步洗手法 14人满分,总得分率95%,较培训前上升20%。见图1。各考核点得分率均较培训前上升,干手一项得分率上升最明显,升高58%,所有新护士均能正确选择干手措施。洗手前摘手表及饰品得分率上升34%,培训效果明显,但仍有忽略者,需在日后反复培训。洗手步骤中,洗手背及指缝正确率均提高约31%,分别达到100%和92.31%。其余各项也有小幅度提高,个别护士动作欠规范,在洗掌侧面和指缝时给予扣分,提醒护理人员动作要规范有效。

2.2.2手卫生时机 在培训过程中融入标准预防的概念,新护士对手卫生时机能够正确理解并认识到其重要性,培训后考核全部为满分,总得分率100%,较培训前上升19%,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提升幅度为50%。

2.2.3戴脱口罩 培训时以国家规范和各项医院感染实例为主要内容,新护士对医用防护口罩有了新的认识,培训后考核全部为满分,总得分率100%,较培训前上升25%,新护士均能够掌握口罩的作用,正确使用医用防护口罩。

3 讨论

3.1学校培训内容多侧重于学习医院感染专科知识,强调对患者的规范操作,对实际工作中个人防护的内容稍显不足,护生毕业后个人防护意识薄弱,如对选择和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内容就提及甚少,护生甚至不知晓医用防护口罩存在多种型号,更无从选择。

3.2学校教育与实际有脱节的现象,新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理论应用于实际存在困难,临床工作中受实际情况限制,部分新护士出现心理落差,或者难以适应新的理念,如手卫生时机在教科书中多要求操作前后洗手,或单一讲述标准预防概念,而未融入到实际操作中。

3.3在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短缺的情况下,患者多成为许多人不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学习的理由,且一旦操作习惯形成难以更改,故岗前培训尤为重要。

3.4临床培训方法单一化,目前大多采用幻灯片教学,虽然形象化但却缺乏实际操作和动手的培养,本次培训采用考核-规范培训-二次考核--针对存在问题重点强调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培训的效果,利于新护士掌握。

4 总结

从本次岗前培训前后对比成绩可看出,新护士个人防护岗前培训至关重要,是为新护士进入临床安全开展护理工作奠定基础的重要环节。护生在学校的系统学习中仅从理论层面接触到部分护理操作规程,与临床实际工作难免脱节,如岗前培训缺失,将会造成新护士部分操作形成错误习惯,且再难以纠正。本次培训使新护士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形成从认知到行为的转变,克服了"知而不信""信而不行"的现象,为今后在护理工作中保证职业安全奠定了基础。但繁忙的护理工作易使护理人员个人防护依从性逐渐降低,或防护措施不能规范落实,影响防护效果,故需在日常培训中反复进行培训和考核,创造员工的终身学习的环境,并通过不断的督导和培训来发现和纠正医院感染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护理人员个人防护的有效性,保护护理人员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杨连爱,陈娟婷.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情况调查[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22):110-112.

[2]李洪兰,何述梅,等.对护理专业实习学生进行手卫生教育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02):69-71.

护士上岗前培训总结第2篇

    【关键词】 护士; 分层次培训; 护理人才; 护理管理

    当今社会,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护理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人们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对护士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严峻考验,对在职护士进行有效培训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紧迫任务[1].1990年8月至2004年8月,我院对在职护士的培训中,瞄准学科发展前沿,从管理创新出发,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在职护士系列化培训机制,较好地促进了护士知识技能更新和人才的成长,对提高我院护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1 分层次在职护士培训机制的建立

    1.1 进行严谨扎实的岗前培训,促进新护士角色转换多年来,一直坚持严格扎实的新护士岗前培训,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及时增加培训内容,完善培训制度。岗前培训包括基本素质教育、规章制度学习、护理理论学习和护理技能训练4项内容,融汇职业道德教育、优质服务教育和计算机护士工作站学习等。培训时间3周,由护理部专人负责组织培训工作的实施和岗前训练管理,培训结束前进行护理基础理论、护理管理制度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培训结束后召开“迎新大会”,并举行授帽仪式。

    1.2 进行严格规范的见习期培训,培养临床合格护士

    1.2.1 选用优秀教员临床带教,发挥传帮带作用:护理部规定,新护士分配到科室后,护士长应安排服务优良、技术过硬、具有良好教学素质的护师以上人员进行3个月临床带教,便于新护士熟悉各班工作程序、学习和掌握专科技能、了解抢救工作的组织。见习期由教师跟班带教并安排专题讲课,进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指导,3个月到期时进行专科基本理论和技术考核,护理部进行护理基础理论和规章制度考核,两轮考核合格者可作为见习期护士进行辅助临床工作,不合格者则继续带教1个月,再经考核后视成绩确认其资格。

    1.2.2 建立基本护理技术考证制度,促进护理技能熟练规范:从1998年开始建立“见习期护士基本护理技术考证制”,规定新护士在到院后的第1年见习期内,必须通过无菌技术、输液法等15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考核。专门安排一位护士长负责此项工作,每年对近100名见习期护士进行逐项训练与考核。年底汇总个人15项基本技术的操作考核成绩,各项操作成绩均在90分以上者为合格,由护理部颁发合格证书。当年未合格的项目,第2年安排1次补考机会,护士必须在第2年内争取通过所有操作项目的考核,否则,合同护士失去聘用机会。为促进此项工作的规范化进行,护理部结合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器材新产品的应用,编写出版《基本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图解》[2].该书以图为主,辅以文字,介绍26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护理技术操作重点测试题及护理操作质量评分标准,使学习者和主考者均有可靠的参考依据。

    1.3 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方位在职培训,提高护士专业技能

    1.3.1 严格“三基”培训,巩固专业基础:①坚持常规基础理论培训制度,促进学习培训经常化。每年对全院护士、护师、主管护师进行不同专业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护理基础理论和外语考试,并把考试成绩折算为继续教育学分作为任期考核与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②建立基础理论计算机考试制度,促进培训管理网络化。为进一步满足护士“三基”训练和规范化培训的要求,达到培训与考核相结合,便于随时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和考核的目的,从1998年开始历时4年研究开发出“护士在职在线基础理论培训系统”[3].组织护理人员编写涵盖《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课程全部112章内容的试题库和与之相对应的知识背景,使护士在考试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随时查看知识背景,进行知识的巩固与更新。我院于2002年3月正式应用本系统进行在职护士基础理论培训和考试,分别对护士、护师、主管护师2 000 余人次护理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考试。命题30余套,在近100台计算机上考试和学习,共计2 000多小时,运行状况良好。考试情况从各部门、各职称等多维度约20项指标进行汇总,实现了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全面。③坚持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年度考核制度,促进技术操作规范化。多年来,一直坚持“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年度考核制度”,考试当月由科室护士长组织护士进行15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训练,考试时以随机抽签方式确定考试的项目与参加人员,统一分组进行,由全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院护士长2人1组组成监考小组,考试结束后,组织监考护士长汇总分析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护理部组织讲评并将考试结果纳入科室目标考评予以适当奖惩。④建立护士长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制度,促进管理者更新和规范护理技术。2003年开始组织全院护士长基本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与考核,由护理部专人负责组织,每月第1周为护士长培训时间,第2~4周为考试时间,每月完成1项护理技术操作循环,每年进行6项操作的培训与考核。

    1.3.2 组织严格的专科培训,提高护士专科技能:①实施专科理论和专科技术考核制度,强化专科培训。由临床部总护士长负责、各病室护士长组成的专科理论和专科技术考核小组,每年完成1次专科考核,考核内容和考核成绩报护理部备案,并计入学分。为实施体现专科特色的护理技术和理论培训,护理部拟定“全院护士专科护理技术考核参考项目”,规划专科的必须考核项目。同时,编写并出版《专科护理技术培训教材》[4],下发各科室,录制发行《常用专科护理技术》录像片,以临床实地操作的方式演示心肺复苏、直接动脉压监测等26项专科护理技术的操作方法、术后护理等,规范了专科技术培训与考核。②坚持护理查房制度,提高临床护理能力。从1992年试行开展整体护理之初,即制订每周1次护理查房制度,由护士长制订具体的护理查房计划,并组织查房。护理部专门制作下发护理查房记录本,要求科室对查房情况进行记录,护理部在每月质量检查中对此进行检查,对护理病历的选择、护理诊断的应用、护理措施的制订进行指导。③建立护师轮转监护室制度,培养专科护理骨干。从2001年开始建立“护师轮转监护室制度”,规定护师在晋升主管护师之前必须经过4个月以上的监护室轮转学习,掌握重症监护基本技能。护师如未参加监护室轮转,任职期间学分考核视为不达标,不能参加职称晋升评审。

    1.3.3 规范继续教育工作,促进护士掌握“四新”:为促使临床护士知识、技术、方法和理论的不断更新,保证其在承担繁重的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继续护理教育,护理部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更新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由护理中心专门承担继续教育的组织保障工作,制订有针对性的年度继续教育计划,固定每月安排2次讲课,并特别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讲授。多年来,连续举行护理科研选题、科研方法、统计应用等系列讲座,举办护理质量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健康教育的方法、护理记录书写、临床路径、循证护理及内科护理、外科护理、老年病护理进展和趋势讲座。

    1.3.4 重视临床应用,提高实践能力:护理人员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增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护士培训中特别重视临床应用培训。首先,坚持病区业务学习制度,由护士长组织病区护士进行业务学习和训练,内容主要是围绕专科新业务、新技术组织练兵活动,围绕新理论、新知识进行讲座,围绕疑难护理问题举行读书报告会。要求业务学习每月进行2次,记录在护理部统一制作下发的业务学习训练记录本上,护理部每月检查。2000年开始,在“三基”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临床实际操作考核,在每月护理质量检查的同时,护理部专人负责检查各级护士在临床中的护理技术操作情况,检查结果纳入质量考核。

    1.4 积极进行专科护士培训,培养临床护理专家为适应现代医学护理学的发展,提高护士解决复杂疑难护理问题的能力,为患者提供较高水平的专科护理服务,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改变传统的方式,采用新的培养思路和培训程序。对学科特色突出、发展较快、护理技能和经验有特殊要求的专科,制订专科护士(CNS)培养计划,对专科护士选拔条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考核标准进行明确规定,使专科护士的培养形成制度。

    2 效果评价

    2.1 岗前培训使新护士顺利走上临床工作岗位3周的岗前培训,使新护士进一步明确护士职业道德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明确各项护理工作制度,熟悉沟通交流技巧,了解我院的护理文书书写规定和要求,熟练掌握常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由于加强了基本理论教育,使新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护士在进入医院时从理论到技术都得到了训练,为新护士了解医院文化,熟悉医院环境,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护士的转变做好了准备。每年新护士均在100名左右,在结束培训时的技术操作考核中,80%以上人员成绩在90分以上;基础理论考试合格者超过90%.

    2.2 见习期培训为护士临床生涯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培训,见习期护士98%通过基本护理理论、专科基本知识和护理基本技能考试,达到岗位要求。

护士上岗前培训总结第3篇

  医院护士岗前培训总结1

  xx年x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县人民医院护理部组织为期1天的新员工岗前培训。此次培训院方就医院规章制度护士执业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护理人员与法、护理文件书写与护理常规操作、预防院感与传染病管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虽然培训时间很短,但是从中学到的知识却是终生受益的,体会如下:

  一、通过此次培训使我的思想觉悟和对护理工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为把我们培养成一名有修养,有素质,有能力,有水平的护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帮助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专业的价值和自身的价值。作为护士一定要脑勤、眼勤、口勤、手勤,要细心,有爱心、耐心、责任心,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作为一名护士,我认为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主动服务的意识,在工作中不仅能够服从领导的安排,接受批评,还应该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工作勤奋,不怕苦和累,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作为一名临床护士,我们与病人接触最密切,我们应该给与病人亲人般的关怀,时刻了解他们的需要,满足他们的需求,为病者分忧。护理工作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岗位,虽然做不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确实非常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工作。

  二、通过此次培训使我们的执业素质有了快速的提高。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生命,所以工作时一定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要做到医护配合默契,执行各项操作前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双人核对”“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在工作中务求严格,一丝不苟,工作主动,坚守岗位,勤奋工作,随时准备投入到工作的前线。不怕脏,不怕累,自觉克服困难,牺牲个人利益,有崇高的风险精神,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术知识。

  三、加强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和根本。

  如何加强医患沟通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服务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只有把握好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才能建立好的医患关系,把医患关系搞好了才能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这不仅仅增强医院的信誉,而且能够提高医务人员的威信,从而真正地达到和实现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我们应该和患者多沟通,用微笑为病人服务,在于病人沟通时要讲究语言艺术,把握说话分寸,通过得体的护理,让患者感到关爱我深刻的体会到给与病人亲人般的关爱和关心,以及端正的仪表,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给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也使我们单调枯燥的工作有了特别的意义。

  四、护士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何主观、客观上的差错、过失和问题,都可能导致感染,给患者带来重大损失,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影响,引起负面的社会反响。医院感染和医疗安全与护理专业息息相关,渗透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而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密切,几乎所有的护理操作都是围绕患者而进行,一旦发生医院感染,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日,加重其经济负担,而且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甚至医疗安全,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造成危害,医院感染管理的发展历史证明,在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中,护理是主力。

  护士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还应善于和病人交流,做好有关疾病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切实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应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权利,注重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在生活上,护士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护理工作中。

  短短一天的岗前培训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学到了如何去做好一名护士。我怀着希望,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怀着对护理工作的无限热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为医院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医院护士岗前培训总结2   

  经过两周的岗前培训,按计划完成了所有培训内容,参加岗前培训的护理人员大致分两类,即其他医院在职调入人员和医学院应届毕业护生。医学院的应届毕业护生还分为在本院实习过的和非本院毕业的实习学生。在职调入护士操作技能普遍熟练,其操作技能需要规范,对医院的院史教育、规章制度等不甚了解,应届毕业护士往往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动手能力欠缺,操作技能与沟通技巧不足。护理部对每位新入院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评审、记分。理论、操作考核通过资料搜集、掌握新入院护士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岗前基础培训

  (1)岗前基础培训内容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包括院史教育、医院的文化教育、规章制度等安全消防、应急预案的流程等。

  1了解院史、医院的文化背景,巩固专业思想;2掌握规章制度,强调劳动纪律;3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和21项操作技能;4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同时熟练掌握整体护理病历的书写;5对与护理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所知晓。

  (2)岗前素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1院史教育、医院文化简介;2医院各项规章制度;3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4医院相关法律法规;5医院信息系统;6介绍医院质量控制标准;7消防安全知识;

  (3)护理专业素质培训,内容包括:1护理工作制度;2护理文件的书写;3医院感染知识;4护士素质与礼仪;5健康教育技能培训;6如何做一名好护士。

  (2)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内容包括21项护理操作。每项操作由专人负责讲解、给时间让大家练习,逐一考核。整体护理病历书写与健康教育技能的练习,还有沟通技能的演练。新入职参加统一的操作讲解和最终考核。

  二、由护理部专人和指定带教老师共同检查各阶段的完成。

  岗前培训后的考核利用2周时间对新入院护士素质和护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进行全面规范化、标准化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检查,每名护士都要进行理论、操作的考试,并由带教老师统一考核并做好分数记录,带教老师在考核之后把存在问题一一告知考生,以达到持续提高、改进。

  三、总结

  (1)养成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通过岗前培训,使新护士了解到医院的概况,激发了他们做一名护士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提高护士品格塑造的自觉性。使新护士尽快地融入医院的文化氛围。使护理人员深切地体会到护理部对他们的关爱,使他们自觉地遵守护理部管理制度,并从以前医院要我干转变为我要

  为医院干。通过2个多星期的岗前培训,使新入职护士从学生角色顺利过渡到护士角色,缩短了角色适应期,培养了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

  (2)新护士进入科室后,减轻了临床带教的负担,即使随后到各科室轮转、学习,基本技能操作都是统一的,新护士工作起来也很容易适应,进入临床后,把更多的学把更多的学习时间留给了护理流程、专科病种知识。

  医院护士岗前培训总结3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护士,我有幸和同事们参加了贵州省人民医院为我们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员工制定的岗前培训。培训就医院规章制度、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护理不良事件等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合理地安排了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的学习课程,从中学到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理论课程让我们从对护理工作的泛泛认识深入到我们日常工作的系统流程,不仅让我增加了各项应急情况的处理措施,也让我们对护理工作产生了思想上的碰撞,做到了课间有互动、课后有反思、学完有所得。实践操作课程让我们从操作的不规范、概念的不清晰到大家都能够基本掌握,手把手操作教学,大家分组训练和课后的每堂小抽考中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课前有教育,操作有指导,课后有总结。各位老师用她们娴熟与优雅的操作手法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操作理念,了解护士是一个优雅与智慧、果断与坚毅并存的职业。

护士上岗前培训总结第4篇

一.培训组织框架

建立护理部(院级)、专科小组、科室三级培训体系。护理部下设教学组,由教学干事会同教学组长负责对全院教学工作进行统筹和指导;科室护理单元设总带教一名,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对各层级人员进行科室专科疾病及操作的培训。

二.培训目标

1.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同时,通过减少集中化培训、优化培训方式、调整考核频次等,减少护士培训和考核负荷。

2.培训覆盖率:院内培训 100%,护理人员院外培训率≧20%,管理者院外培训率100% 。个人继续教育学分合格率100%。

3. 护士具备胜任本层级和类别工作能力。

三.培训内容

(一)分层培训

1.N0级

(1)培训目标:帮助护理人员尽快适应临床执业环境,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以《护理学基础》第五版教材为蓝本,将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掌握基本及专科技能操作规范,正确执行基本护理评估技巧,规范书写各项护理文书,认真落实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及健康教育措施,有效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具备在上层级护理人员指导下照护病情稳定患者的能力。

(2)培训重点:培养基本素质的形成,保证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操作及护理文件的书写,不断满足临床护理岗位的宏观---工具性需求;

(3)培训方式:按规定范围及个体需求完成相关培训项目;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护理查房、案例讨论、操作示范、自我学习等。

2.N1级

(1)培训目标:掌握基本及专科技能操作规范,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效落实护理评估、护理计划及护患沟通,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具备分管病情相对平稳或较重患者的能力。

(2)培训重点:熟悉临床各专科护理工作,通过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技能操作实践应用,训练护士的前瞻性思维、预见性判断能力,不断满足临床护理岗位宏观——表达性需求;

(3)培训方式:按规定范围及个体需求完成相关培训项目;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护理查房、案例讨论、操作示范、自我学习、院内轮转等。

3.N2级

(1)培训目标: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熟悉重症护理理论及技能与临床

实践结合,及时发现、分析及解决临床护理或带教问题,善于沟通;具备照护重症患者及带教下层级护士的能力。

(2)培训重点:为潜在的临床护理专家/临床教学老师/临床管理人员提供基础

性培训,加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临床实践,不断满足临床护理岗位的微观-工具性需求;

(3)培训方式:采用进修培训、护理师资培训等形式,并按岗位层级需要及个体

需求完成相关培训项目,护理专业的前沿信息由护理部组织,临床专科护理知识由科室组织;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护理查房、有案例讨论、操作示范、自我学习、院内进修等。

4.N3级

(1)培训目标:将专科护理理论及技能、教学及科研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落实专科护理、临床教学及科研;具备照护危重、抢救患者及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能力。

(2)培训重点:根据个人及岗位需求完成专科护士的培训,评判性吸收专科护理

工作内涵,介绍专业国内外护理发展动态,配合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不断满足临床护理岗位的微观-表达性需求;

(3)培训方式:采用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护理师资培训等形式,并按岗位层级

需要及个体需求选择完成相关培训项目,护理专业的前沿信息由护理部组织,临床专科护理知识由科室组织;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护理查房、有案例讨论、操作示范、自我学习等。

5.N4级

(1)培训目标:通过培训能够将管理理论、循证理论及方法跟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具备一定的病房管理(例如:优质护理工作流程、实施不良事件管理等)、院内会诊和科研教学能力。

(2)培训重点:在于参与制定专科护理工作指引,不断拓展护理专科发展的新业

务、新技术,参与院内外介绍专科专业前沿进展,扩展其学术影响力;

(3)培训方式:采用学术交流、各类培训班、会诊查房、专科护士授课及实践指

导等形式,并按岗位层级需要及个体需求选择完成相关培训项目,护理专业的前沿信息由护理部组织,临床专科护理知识由科室组织;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护理查房、操作示范、自我学习等。

(二)分类培训

1.办公室护士

(1)培训目标:掌握科室本岗位的工作职责与程序;掌握物价和医保各项政策、制度;具备良好沟通技巧。

(2)培训重点:按时参加医保、物价专题培训,掌握新政策;

(3)培训方式:参加每季度院质量控制大会,认真听取医保、物价检查汇总。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专题讲座、自我学习等。

2.新进护士培训

(1)培训目标:掌握法律法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服务理念、医德医风以及医患沟通;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护理规范和标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及临床护理操作技能。

(2)培训重点: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护理规范和标准、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法律法规。

(3)培训方式:参加院部组织岗前培训及科室为期三个月的独立值班能力培训。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个别指导、操作演练、模拟场景演示等。

3.专科人才培养

(1)培训目标:促进医院护理工作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在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与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

(2)培训重点:ICU、助产、新生儿、手术室、急诊科、血透室等特殊科室专科知识;PICC专科、伤口/造口专科、糖尿病专科知识。

(3)培训方式:利用北京301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远程教学的平台,邀请相关护理专家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直接到对方医院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

(4)培训方法:理论培训、送外进修、送外短期培训等。

4.护理管理人才培养

(1)培训目标:适应护士长多元化角色的需求,提高护士长综合管理素质及管理效能,保证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护士长的管理技能,提高护理管理团队的整体管理质量。

(2)培训重点:业务管理、管理技能、管理知识。

(3)培训方式:邀请外院专家到院培训、选送管理者到上级医院短期学习及护理部主任适时培训。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护理部轮转、外出培训。

5.教学师资培训

(1)培训目标:培养和提高教学师资人员的理论授课能力或操作传授能力。

(2)培训重点:掌握教学设计与教案书写和多种教学方法及技巧;掌握操作技能教学,以科学的操作技能教学策略和评判性的教学思维,帮助参训者尽快掌握该项操作技术。

(3)培训方式:院内培训主要是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到院授课及教学师资人员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来;院外培训主要是护理部选送护理师资到上级医院进行学习、培训。

(4)培训方法:授课比赛、短期培训、学术交流、教学观摩等。

6.机动护士培训:

(1)培训目标:提高机动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保障护理安全,提

升护理质量。

(2)培训重点: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与监护、常用急救操作技能;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及时了解护理前沿知识及新进展。

(3)培训方式:院内培训:邀请护理专家来院授课及我院急救小组主动参与到教学培训工作中;组织护理人力资源紧急调配演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培训与检验。院外培训:主要由护理部选送到上级医院进行学习、培训。

四.培训要求

(一)各科室人员必须按要求积极参与规定培训,在课程选择上可多参加其他能级的培训,但不能缺勤自身能级要求的培训。

(二)严格按照培训手册,落实培训计划。要求科内自主培训项目,科室可灵活安排,但相关受训人员三基本上需有记录,护理部审核培训质量并盖章后下发相应学分。

(三)所有授课人员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按要求提前备课,课件内容结合医院实际和护理新进展,不照搬教材内容,力求培训省时、实际、有效。

(四)科内培训由科室根据科室年度培训计划自主妥善安排,科内年度业务学习至少邀请护理部参加一次。

(五)每季度末护理部随机对培训质量进行督查。

五.考核:

(一)理论考核:

1.季度考核:全院未定级护士每季度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理论考核,其中1次以《护理学基础》第五版教材为蓝本,结合医院护理现状,采取随机组题上机考核的方式;3次以专业知识学习交流、读书心得、工作体会等考核形式进行。

2.年终考核:全院各岗位各能级所有护士都须参与护理部组织的全院年终理论测评,结合全年培训及医院护理现状,以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沟通应变为主要内容,采取组题上机考核,达100%。

(二)操作考核

1.低年资护士基础护理操作自主报考:按附表一中的操作培训安排,各科室每季度首先对科内相关护理人员进行该季度的操作培训。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低年资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考核,采取自主报考,集中考核的形式。通过至少十二项方可晋升护师职称,不合格项目必须再次考核通过方算过关。

2.年度操作考核:由护理部统筹安排,组织全院各岗位各能级护理人员进行CPR操作考核,达100%。

3.操作示范者可免考其所示范的护理技能操作项目。

4.操作监考老师由该项操作的示范者及讲解者所组成,根据计划提前安排好时间监考。

六、探索举措

(一)推广科学多样的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法(PBL)、案例教学法(CBT)、项目教学法(PTM)、情景教学法(STM)等。

(二)考核方式的创新:

1.对新护士岗前培训尝试跟班学习一周,主要跟班学习专业素养、人文关怀、交流沟通等方面优秀的护士,以此塑造新护士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基层操作考核尝试在科室进行,由各科总带教交叉监考,让考核适应临床工作实际。

3.操作考核尝试“设置障碍法”,考核临床护士随机应该能力及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师资的选拔:公布培训题目,进行打擂,优者承担相应课题,并给予一定奖励,记入个人能力档案。

(四)教学质量的保证:将培训后掌握情况纳入护理部日常督查内容。

护士上岗前培训总结第5篇

【关键词】基层医院;新护士;规范化;培训

新护士从完成护理院校的相关教育后刚踏入工作岗位, 往往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在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沟通和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欠缺, 必须在独立值班前进行强化培训, 提高其理论和技能水平的同时, 提高其在临床工作中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1]。而对于基层医院来说, 护理人员的缺乏导致其不可能有大量的培训时间, 往往仅有1年的培训周期, 在以往没有规范培训措施的情况下许多新护士不能很快的完成从学校到医院的转变和过度, 不能在培训周期内达到要求[2]。就此广东省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于2010~2012年开展规范化培训策略进行新护士的培训,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对象选取为2010~2012年新入护士50名, 均为女性, 专业包括护理42名, 助产8名;学历包括中专4名, 大专40名, 本科6名。

2 培训策略

2. 1 总体内容 培训的总体内容包括岗前培训、理论培训、技能操作培训、科室内培训以及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培训措施等, 培训周期为1年, 给每位新入护士入职时发一本规范化培训手册, 手册包括培训内容、考核内容、病例完成情况、参与抢救人次、组织护理查房、护理不良事件、考勤等, 培训计划由护理部和科室共同制定, 护理部和各科室按照制定的计划如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并把培训和考核内容记录在培训手册上, 转科前由科室进行评定, 培训结束后护理部对整年的培训考核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2 培训形式

2. 2. 1 护理部培训

2. 2. 1. 1 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医院概况、规章制度、福利待遇、护理职业生涯、医院感染知识、心肺复苏、服务礼仪与沟通等。优质护理服务、整体护理服务是护理工作的核心, 让护士们掌握护士礼仪、行为规范和沟通技巧尤为重要[3]。

2. 2. 1. 2 理论培训 由护理部主任和科室护士长组织集中培训, 重点是培养护士们的临床综合处理能力, 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护理安全与细节管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与处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如何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十大安全目标、护理应急预案等。

2. 2. 1. 3 操作培训 把50项基础护理操作分成两类, 一类为各科均有的操作, 一类为专科操作或在某科室接触较多的操作, 如生命体征测量、静脉输液等划为一类, 而搬运、洗胃等划为急诊专科, 轴线翻身法划为骨科, 胃肠减压划为普外科等。

2. 2. 2 科室培训

2. 2. 2. 1 培训内容 每个科室安排一个教学秘书, 由护士长和教学秘书根据自己科室的特点和结合护理部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 包括入科介绍、专业知识小讲课、护理查房、病例书写、危重患者的抢救配合及专科护理操作等。

2. 2. 2. 2 个性化培训 除了科室内制定的统一培训计划, 带教老师会根据所带护士的不足之处做出培训重心的调整, 让新护士更好的学习和调整自身的不足, 明确自身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在带教护士的指导下有计划的完成。

2. 2. 3 考核形式 护理部组织每月1次理论和操作的考核, 理论考核内容主要为三基理论和培训后的理论知识, 操作考核为集中培训的共性方面的操作。轮科结束前科室护士长和教学秘书对新护士进行考核, 内容主要为专科方面的知识和专科技能。

3 培训评价

除了岗前培训考核和全年专业成绩考核外, 在为期一年的培训结束后由护理部出题进行年终考核, 考核包括理论和技能两大部分, 对新护士培训手册的各项成绩进行汇总整理, 每项考核总分均为100分, 60分为合格。各项考核结果显示新入50名护士均能顺利通过, 达到合格标准, 见表1。

4 讨论

对于基层医院而言, 护理队伍的缺乏一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就造成了新护士们培训时间短, 培训节奏快, 培训强度大的问题, 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新护士的培训让她们更快的适应工作是培训措施的重点。因此作者认为只有制定和实施规范化的培训策略才能更好的让每个新护士都有着更适合自己的培训策略, 在短时间内调整自己完成培训, 更快的融入临床, 为患者的健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凌玉.从护士执业考试看新毕业护士的在职培训.中华护理杂志, 2007,42(3):260-261.

护士上岗前培训总结第6篇

[关键词] 基层医院;护理水平;绩效考核;分层培训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9-157-03

Effect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of primary hospitals on nurses' multi-level training

ZENG Lix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Lunjiao Hospital of Shunde District, Foshan 5283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of primary hospitals on nurses' multi-level training. Methods 200 nurses who work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4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100 nurses who were given multi-level training from July 2014 to June 2015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other 100 nurses who were given multi-level training combined with performance appraisal scheme from July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t as the research group. Nursing levels of nurse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Nursing levels of nurses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In addition, each 500 inpatient patients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respectively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to analyze nursing compliance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wo periods.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cheme, theory examination, operation test and total scores of nurse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P

[Key words] Primary hospitals; Nursing Level; Performance appraisal; Multi-level Training

S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学从纯技术领域过渡为服务于技术并存的科学,尤其是护理学的发展,成为医学服务理念的代表,而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合也越来越受到医院的重视[1-2]。由于基层医院护士数量严重不足,部分护士学历低,导致基层医院护理质量低下,而继续再教育以及培训的针对性不足[3-4]。护士分层培训是近年来提出的培训方式,针对不同水平护士进行培训,针对性更强。

而绩效考核制度则有助于激发护士的工作激情,从而提高学习和培训效果[5-6]。本研究对我院护士进行分层培训和绩效考核,观察对护理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工作的20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正式工作的护理人员,排除实习、进修等护理人员。对照组护士年龄20~49岁,平均(29.6±4.5)岁,均为大专以上学历。职称: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10人,护师20人,护士68人。研究组护士年龄20~50岁,平均(29.8±4.6)岁,均为大专以上学历。职称: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9人,护师18人,护士71人。两组护士上述资料(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实施绩效考核方案前,男296例,女204例,年龄23~84岁,平均(52.1±4.6)岁。高血压292例,糖尿病168例,血脂异常40例。病程1~20年,平均病程(9.6±1.2)年,均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实施绩效考核方案后,男283例,女217例,年龄21~82岁,平均(52.4±4.8)岁。均为内科患者,高血压284例,糖尿病179例,血脂异常37例。病程1~20年,平均病程(9.4±1.5)年,均进行内科常规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程及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护士仅给予护士分层培训,研究组护士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实施绩效考核方案。

1.2.1 护士分层培训

1.2.1.1 分层方法 根据所选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工作能力等将护理人员分为N0~N5层。初护士(N0):工作年限小于1年,不能独立分管患者,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可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等。一级护士(N1):工作年限超过1年,分管一定数量患者,可独立完成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等,可协助上级护士对重症患者、特殊患者进行护理和抢救。二级护士(N2):工作年限超过4年,分管一定数量病重患者,可独立完成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等,全面评估患者并制定护理计划,可参与疑难病例的查房护理、会诊护理、病例讨论等。三级护士(N3):工作年限超过8年,分管一定数量危重患者,可协助护士长完成行政管理工作,负责下级护师及带教工作。四级护士(N4):有专科护士证,工作年限超过15年,负责危重患者、特殊患者的护理,制定护理方案,监督下级护士,评估护理效果,协助护士长进行会诊、查房护理等,开展科研工作。

1.2.1.2 培训方法 (1)N0护士:①岗前一周培训,包括操作和理论基础护理知识;②参加护理层级培训、业务学习及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2)N1护士:①培训护理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及各班流程;②参加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按科室进行轮转。(3)N2护士:①以临床护理为主,熟悉岗位职责和流程;②积极参加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参加科室组织业务学习。(4)N3护士:①按计划参加护理部继续教育培训;②结合工作需要,去外院进行短期学习;③承担护理相关教学任务。(5)N4护士:①参加本层级教育学习工作;②承担护理部相应层级、专业系统的培训任务;③参加理论、操作考核;④组织各病房护理会诊、查房以及护理调研工作等。

1.2.2 绩效考核

1.2.2.1 岗位能级考核 根据护士分层进行管理,对各级护士岗位职责进行考核。

1.2.2.2 综合质量考核 对各层级护士进行护理工作质量考核,包括:(1)护理质量,对护理进行三级质控;(2)护理服务,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3)培训教学考核,根据护理人员业务学习、三基知识培训、授课情况等进行考核;(4)执行规章制度考核,根据仪表仪容、履行岗位职责、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考核;(5)护理创新考核,根据讲座、专利、科研等成果进行评分。

1.2.2.3 工作量考核 进行合理排班,对节假日加班、夜班等班次进行奖励,监督迟到、早退、请假等,计入每个人工作量考核中。

1.3 观察指标

观察护士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护理水平的影响。绩效考核分为操作考核、理论考核以及总分情况,满分均为100分[7]。分析两个时间段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情况。采用自制依从性和满意度量表对患者进行观察,满分均为100分。依从性分为,依从:≥90分,一般:80~89分,不依从: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绩效考核情况比较

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后护理人员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

2.2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后,患者护理依从性为97.4%,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6.6%(P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5.6%,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人们需求的升高,医学的服务性越来越强,其中护理学的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医学领域中较为重要的学科[8-9]。分层培训是护理学中近年来新型的培训模式,分层培训可按照护士能力、等级进行分级培训,从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设置不同层级,制定培训方案。可以有效规划各层级护士的目标和培训方向,从而使得不同能力的护士在工作上分工明确[10-11]。

绩效考核也是一种促进护理人员工作激情的手段之一,尤其是将考核与奖金挂钩时,可有效促进护理人员工作激情,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12-13]。有研究显示[14-15],在医院中采用分层培训模式联合绩效考核,可有效提高各层级护士的护理水平,促进护士工作激情,减少护理中出现的差错。尤其是相对于统一培训来说,更充分利用了护士不同能力的差别,合理利用了人力资源和医院资源,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因此本院采用护士分层培训方式,以绩效考核方式进行评定,结果显示,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后,护士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及总分明显高于实施前,结果提示,绩效考核促进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不同等级护士的护理水平,从而达到全方位的提升。实施绩效考核后,患者护理依从性明显提高,也进一步显示了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对不同层次护士进行针对性培训,促进工作积极性,效果更佳。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提示随着护士护理水平的提高,护理方法更适合患者需求,患者依从性更高,且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与目前研究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护士分层培训联合绩效考核对护理水平有显著提高,且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秀琴,刘于,汪晖,等.基于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设计与实施[J].护理研究,2015,29(2):242-244.

[2] 胡欣h,李菲,李文涛,等.针对内科病房护理投诉的护士能力分层培养模式的建立及可行性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4):541-543.

[3] 宦小芳,刘文静.护士岗位管理对病房护理质量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7):1841-1843.

[4] 刘红梅,张玉莲,刘晓梅,等.分类分层岗位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6,31(11):61-65.

[5] 李欣,王明旭,俱博苗,等.量化岗位管理实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3):486-489.

[6] 刘凤,刘玉琼,孙艳,等.护士分层使用结合量化考核在骨科病房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4,26(8):1244-1246.

[7] 孙燕霞.护士分层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实践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83-84.

[8] 雷渊秀,旷小艳.护士分层结合绩效考核管理在内科病房的效果分析[J].甘肃医药,2016,35(12):947-949.

[9] 张琳,刘贝,许子霞,等.胸外科护士绩效分层量化考核方案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4,29(14):69-71.

[10] 陈红梅,彭燕,张莹,等.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绩效考核在妇科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81-82.

[11] 谢卫.护士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中的实践[J].护理研究,2012,26(24):2277-2279.

[12] 宋晓萍,姜丽萍,盛芝仁,等.分层责任包干制在优质服务示范病房中使用的有效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4):2219-2223.

[13] 王华.护士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4):27-29.

[14] 顾岩,郭放,张光玮,等.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全科护理,2015,13(27):2749-2751.

护士上岗前培训总结第7篇

 

[关键词]手术室;机动护士;人力资源

 

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使用一直是护理管理者研究的课题,而临床一线护士短缺是各大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2011年卫生部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间与手术室护士之比为1∶3,根据标准规定,为降低手术室职业风险,每年手术室人力资源增加幅度应低于总体人数的10%[1],而2016年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专业委员会针对全国31个省份2 039所医院的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中发现,手术间数量∶手术室护士数量(中位数)=1∶2,较2012年调查结果明显下降[2],随着“两孩”政策的开放,孕产期护理人员增多,手术室人力资源短缺现象更加严重,手术室护理人员严重短缺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最大化保障手术室的职业安全,有效缓解护理人员孕产期所造成的暂时性人力资源短缺,是每位手术室管理者在努力探索的问题。我院自2016年3月开始建立手术室机动护士库,进行统一培训、管理和调配,应用于手术室专科手术配合,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东院区手术室开放手术间33间,年手术量约2.9万台次,护士108人(其中手术间护士87人,产假年均7人次),其中女90人,男18人,年龄24~54(29.61±4.06)岁。学历:硕士1人,本科95人,大专12人;职称:主管护师17人,护师/护士91人。护士长1人。

 

1.2方法

 

1.2.1手术室机动护士的选拔

 

手术室机动护士的选拔标准如下。

 

①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的业务能力、应急能力和适应能力。②工作5年及以上,职称护师及以上。③遵循自愿原则,护理部及科护士长组成考核小组,根据护士日常工作表现及科室工作特点进行初筛。④参加手术室统一培训,考核合格纳入手术室机动护士库,发放医院内资格证书,有效期3年。

 

1.2.2手术室机动护士的管理与调配

 

建立手术室机动护士库档案,由护理部统一管理,记录护士的基本信息、培训、考核与调配期间工作表现。原则上每3年进行人员增补调整一次。遇有孕产、哺乳、脱产学习等情况,经复岗培训考核合格后再次上岗。手术室机动护士要服从手术室护士长的调配安排,护士长根据本科室护理工作的需要,提出用人需求,机动护士根据所在科室排班,利用休息时间结合自身意愿提出申请,接受手术室护士长统一调配。若手术室人员及机动护士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时,护士长报告护理部,护理部在保证机动护士原有工作部门人力资源充沛的前提下,进行机动护士统一调配,将机动护士调配至手术室工作。机动护士应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发生不良事件时,承担相应责任,连续5次因个人原因不能参与手术室工作者取消手术室机动护士资格。

 

1.2.3手术室机动护士的培训与考核

 

以提高手术室机动护士的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根据手术室工作要求、岗位职责及各专业手术配合特点,将培训分为集中培训考核与定期培训考核两部分。

 

1.2.3.1手术室机动护士集中培训与考核

 

培训方式:培训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训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操作示教、情景模拟、实践操作培训方法。集中培训与考核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进行为期2周的基础培训,主要内容为手术室专科知识、专业能力及常见临床操作技能。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包括:与手术室相关的法律法规、手术室工作标准规范、手术室核心制度、应急预案、感染控制、安全管理等相关内容)及基本操作技能考核(外科洗手、穿无菌手术衣与无接触戴手套、铺设无菌器械台、隔离技术、器械的处理及维护等基础操作),考核合格者进入第二阶段进行培训。

 

第二阶段技能培训,结合机动护士所在科室、个人意愿及手术室实际需要、临床护理安全等因素,将机动护士分配到手足外科、产科、腔镜外科、眼科、血管外科和口腔科专业手术间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进行为期3个月的临床手术配合实践,培训结束后分专业进行考核。此阶段要求机动护士掌握特定专业解剖知识与器械护士配合技能。培训方式为上述专业专科护士担任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带教,培训频次根据各专业特点进行安排,要求机动护士根据当日手术配合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由各带教老师对机动护士的当日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并给出建议。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相关专业的解剖基础知识、手术物品准备、器械护士配合要点、专科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手术患者沟通技巧等。考核成绩由带教老师日常评分与理论考试得分构成。通过考核人员护理部颁发手术室机动护士准入证书,有效期为3年。

 

1.2.3.2手术室机动护士的定期培训与考核

 

考核合格的机动护士建立微信群,教学护士根据培训计划每周推送培训内容,机动护士通过自学及术前小课堂微信公众平台学习手术配合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临床操作过程中各专科带教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及时修正临床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护士长及教学护士加强机动护士实践操作的督导,年终进行手术室相关理论及临床技能考核,内容包括手术室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所配合专业的手术室专科理论及器械护士手术配合情况。

 

1.2.4手术室机动护士的使用

 

获得手术室机动护士资质的人员主要承担第二阶段中技能培训相关专业的器械护士配合工作,由“一对一”带教阶段的带教老师担任巡回护士工作。手术室前一天进行手术排程及人员安排时,优先选择难度系数较小的手术进行安排。根据机动护士申请情况,由带教老师提前评估机动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及手术配合的难度系数,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安排本专业的机动护士进行配合。

 

1.2.5手术室机动护士的待遇

 

在手术室工作期间享受所在科室同级别护理人员待遇的2倍,绩效工资由护理部及手术室共同承担(根据本人表现、工作量、按照护理部及科室机动护士绩效管理方案进行发放)。

 

1.2.6效果评价

 

(1)统计机动护士3年聘用期间的调配次数、工作时间、所承担的工作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2)机动护士对手术室带教及工作满意度的评价:①采用自制量表,由机动护士对手术室的培训及科室满意度进行评价,分为4个等级,<80分为“不满意”,80~90分为“基本满意”,9l~95分为“满意”,96~100分为“非常满意”。

 

(3)科室对机动护士的评价:

 

①每年度对机动护士进行理论及技能考核。②岗位胜任力评价:护士长、教学护士及专科指导老师对机动护士进行器械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器械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体系采用刘佳[3]研制的手术室器械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体系,主要包括6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评分标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0分为完全没有能力,4分为很有能力,评分越高能力越强。

 

(4)整体工作满意度评价:采用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4(]Minnesota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MSQ)

 

短题本,本问卷共有20个条目,包括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和一般满意度3个维度。内在满意度指薪资待遇福利、升迁发展及工作所带来的声誉等;外在满意度指个人对于所处工作环境及与领导、同事间关系的满意程度;一般满意度包括个人专长与兴趣的应用及配适程度,学习机会与工作保障等。该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分为非常不满意,2分为不满意,3分为不确定,4分为满意,5分为非常满意,得分越高表示工作满意度越高。该问卷在护士人群研究中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2~0.85[4],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

 

1.2.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均数±标准差等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计量资料的比较。

 

2结果

 

2.1机动护士一般资料及调配工作情况

 

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培训

 

手术室机动护士56人,通过考核37人。其中男6人,女31人;护师21人,主管护师16人;年龄(29.73±2.60)岁。调配机动护士3 185人次,计25 168 h,配合完成手术7 518台次,无不良事件发生。

 

2.2机动护士对手术室培训及科室满意度评价

 

手术室机动护士对手术室培训及科室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4.43±1.62)分和(96.43±1.97)分,满意及以上比例分别占100.00%及91.90%。

 

2.3手术室机动护士集中培训后各时间段考核成绩比较

 

手术室机动护士培训结束后、医院内多部门执业满1年、满2年及满3年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得分呈逐年递增趋势,理论成绩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技能成绩两两比较除满2年和满3年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详见表1。

2.4手术室机动护士集中培训后与聘用期满时岗位胜任力比较

 

培训结束后及聘用3年期满,手术室机动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均明显提高,两个时间点比较除自我概念维度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5个维度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详见表2。

2.5机动护士在手术室执业前后整体工作满意度的比较(表3)

3讨论

 

3.1手术室机动护士可有效缓解手术室临时性人力资源短缺

 

2017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超过380万人,每千人口护士数提高到2.74,护士队伍不断壮大,但随着“两孩”政策的开放,护士大多为女性,临床普遍出现暂时性护士短缺现象。为确保护理安全并有效缓解护理人员孕产期所造成的暂时性人力短缺,我院开始借鉴护士多点执业的管理模式,在医院内实施护士多科室执业管理模式下的机动护士管理。护士多点执业是指符合条件的执业护士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受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医疗机构的行为[5],可有效缓解人力资源的短缺,但因我国护士多点执业缺乏科学规划及政策指引,导致护士多点执业存在医疗风险,护士的安全隐患增加、影响第一执业医院人事管理制度和护理质量等弊端[6]。为避免以上弊端,我院实施医院内护士多科室执业模式,为手术室招聘机动护士,此管理模式由护理部统筹管理,机动护士和用人科室可实现护士班次的信息共享,从而合理对手术室机动护士实施调配,有效避免了机动护士因为趋于利益所造成的疲劳过度增加的护理风险,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另外本院护士对医院内职业环境比较熟悉,便于机动护士更快更好地适应科室工作。手术室实行机动护士医院内多科室执业模式3年期间,共完成调配机动护士3 185人次,计25 168 h,有效缓解了手术室人力不足的现状。

 

3.2手术室机动护士的培训模式有效提高了机动护士的岗位胜任力

 

2012年卫生部颁布的《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开展护士培训,从而满足临床护理发展的需求[7]。同时在《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再次提出,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不断提高临床专科护理水平,发展专科护理队伍[8]。岗位胜任力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的组织中,促使员工胜任本职岗位工作并在此岗位上产生优秀绩效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的总和,它与组织中具体的工作岗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受岗位的职权、职责、环境、激励和约束制度等因素的影响[9]。护士岗位胜任力指的是护士对各类护理技能、专业成长、终生学习、价值观、评判思维、信息应用及科研教学的能力[10]。本研究对手术室机动护士实施手术室护士岗位胜任力的集中培训和定期培训考核,聘任期间机动护士的理论成绩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年终考核除满2年与满3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整体处于持续上升趋势,效果明显,培训方式得到了机动护士的认可。护士岗位胜任力是决定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具,本研究对于机动护士岗位胜任力的评价结果显示,聘用期满机动护士岗位胜任力中的知识技能、专业能力、专业态度、专业素质、带教和培训5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培训结束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手术室机动护士培训可有效提高其工作胜任力,保证手术安全,可为手术室机动护士的培训提供支持和借鉴。然而自我概念维度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机动护士从事手术配合过程中,在疑难手术的配合、紧急情况的处理,各主刀医生习惯的把握方面,与手术室全职护士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影响机动护士自我概念方面的成长和评分,因此应该针对机动护士工作中的不足,加强临床带教老师的技术指导,提高机动护士的工作自信心。

 

3.3手术室机动护士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机动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是个体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的程度[11]。工作满意度的高低受工作的稳定性、工作的内容、上司的领导方式、晋升机会、薪金报酬等方面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机动护士在手术室执业后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护士在手术室执业期间其职业荣誉感增加,收入提高有关,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工作满意度与薪酬水平相关,随着薪酬水平的增高,工作满意度也增高[12]。另外,机动护士在手术室工作期间,尽量将其安排在本科室或相关科室的手术间,有助于对患者病情的掌握,便于与本科室医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全面了解本专业患者的手术情况,提高其对患者术后康复和护理的整体把握能力,提高发现病房与手术室交接过程中的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了在临床工作改进中的发言权,促进了科室间的沟通,从而提高日常工作中的主动性,提高了其工作满意度。

 

4小结

 

机动护士在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有效避免了院外多点执业模式存在的不足,有效缓解了手术室护士临时短缺的现状,提高了机动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手术室对机动护士的培养模式,有效提高了护士的岗位胜任力,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机动护士在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为临床解决临时性人员短缺,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高兴莲,吴荷玉,杨英,等.机动护士库在手术室专科化弹性排班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13,28(16):62-63.

 

[2]郭莉,米湘琦,陈肖敏,等.全国2039所医院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中国护理管理,2017,17(8):1014-1019.

 

[3]刘佳.手术室器械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2015.

 

[4]张文文.护士道德困境现状及其对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离职意愿的影响.济南:山东大学,2015.

 

[5]凌张宾,唐明霞,宋智慧,等.护士多点执业的发展现状.护理学杂志,2018,33(8):107-109.

 

[6]唐喻莹,徐杉,李娜,等.护士多点执业的利弊分析与建议.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119-12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2012-05-04.

 

[8]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6-11-18.

 

[9]温贤秀,敬洁.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机动库护士培训大纲的构建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27-330.

 

[10]陈殷钰,卢慧琴,李娜.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成效.浙江医学教育,2017,16(6):13-15.

 

[11]Joiner C,Van Servellen GM.Job enrichment in nursing:a guide to improving morale,productivity,and retention.Rockville,Md:Aspen Systems Corporation,1984.

护士上岗前培训总结第8篇

【关键词】层级管理 ;妇产科;应用效果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413-02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妇产科由于其专科性和特殊性,在临床上存在许多护理风险,如果护理不当或稍有疏忽便会造成医疗意外,发生纠纷,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范畴不断拓展、不断细化。限于有限的医疗资源,一味扩大护理队伍不够现实,因此,如何合理管理护理人员成为护理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体现护理人员的价值,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结合我院护理人员的实际状况,我们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行了层级管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法

1.1岗位设置 白班:护士长1名,主班护士2名,责任组长3名(每组各1名),责任护士和执行护士各3名。中班和夜班:责任护士和执行护士各1名。质控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员构成为3名责任组长。

1.2工作流程 把病区所有护士除1名护士长和1名主班护士外,按受聘后的职称分成相对应的3组。护士长在层级管理中发挥着科室总体规划、组织调控、质量监督、与科室主任沟通、参与护士岗位考核及相关的行政管理。责任组长在护士长领导下管理本组的责任护士、执行护士及所管辖区域病人的一切治疗和护理,按照护理程序合理安排护理工作,并保证护理质量达到要求。中午和晚上由每组的1名责任护士和1名执行护士轮流上班。主班护士负责全科病人的医嘱传达、确认执行、电脑录入等工作,2天1班,另一天机动,由护士长负责调动。质控小组成员具有监督护士工作的任务,每月开一次例会,力争能够早期发现问题[1];每季度、年进行相应的工作总结汇报;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对个案进行跟踪评价,分析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2]。岗位分组要求:主班护士要求10年护师工龄及主管护师以上职称,能够合理处理医嘱、协助护士长做好行政工作的能力。责任组长要求8年以上护师工龄及护师以上职称,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够独立处理本科室护理问题,在护士中具备一定威信。责任护士要求5年以上护师工龄及护师以上职称,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能够处理本科室常见护理问题。执行护士要求具有执业资格的在岗护士。

1.3制度建设 根据院护理工作制度建立符合妇产科的《妇产科护理工作制度》和《妇产科层级管理实施细则》,进行制度教育,明确分工协作。

1.4岗位培训 对各级护理人员采取集中培训和分层培训、理论培训和工作能力培训相结合等方法进行岗位培训,同时培训《妇产科护理工作制度》和《妇产科层级管理实施细则》,以及质控标准和科室奖金,评优评先标准,做到人人知晓。主班护士:熟悉医嘱的执行要点和注意事项,增强责任心,培养统筹安排和应变能力;责任组长:主要培养其全面的专业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能力,如讲课能力、总结传授经验的能力、开展科研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疑难护理专业问题的能力;责任护士:主要培养其管理能力、带教能力、爱护关心下一级人员的精神,包括病人管理、病房管理、下级人员管理、进修实习人员管理的能力;执行护士:主要培养其工作方法、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以及敬业精神和尊重、关爱他人的精神。

1.5考察测评

1.5.1测评方法:(1)由质控小组制定考核具体内容,形式由现场检查、相关知识提问、抽查考核等组成。(2)主要为逐级考核和平行考核,逐级考核即由护士长考核主班护士、责任组长,责任组长考核责任护士和执行护士;平行考核即护士长对口考核和护士之间互相考核。(3)考核每月一次,质控小组每季度汇总分析,按个案跟踪分析评价护理质量,如产后出血护理等。

1.5.2考核结果应用:(1)考核与分配。质控小组对各护士考核和护士互评所得的质量分,参照护理部《关于护理人员科内奖金二次分配的指导意见》,以积分方式参与奖金二次分配,护士长质量分为科内护士的平均分。(2)考核与岗位。定期统计分析各护理小组和护士质量分,与配置主班护士、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评优评先挂钩。

2效果

实施层级管理2年来与实施前2年相比较,我科护理质量发生明显变化:会阴三度裂伤为零;切口感染率从3%降低到1.3%;一般差错率从0.7%降至0.3%;主管患者的满意度从85提高到97。其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也发生明显变化,具体体现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良好率从77提高到95;表扬信和锦旗数量为实施前的3倍;工作成就感明显增强;医护、护护、护患之间的各种工作关系均明显改善。

3讨论

妇产科由于科室的特殊性,护理工作的好坏对患者病情往往有重要的影响。而护理工作质量不仅取决于护士的业务水平,而且与有效的管理密不可分。近年来提出的层级管理就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各个层级的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它能发挥各层级成员的工作能力及潜力,强化护理管理,推进护理管理体制的完善和机制创新,从而建立职责明确、权责统一、能级管理、监管有力的护理管理体系[3]。

3.1我科实行的层级管理制度,首先明确岗位职责和相应的职责考核,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通过制度管理,确定了每一位护士的职责范围,使得责任由上到下和由下到上负责,落实到个人,并与奖金评优评先等挂钩,配合培训增强护士的责任心,避免因责任心不足而出现的低级错误,有效避免医疗意外的发生,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

3.2通过整体培训和组长负责制,把工作能力强的护师提到责任组长的岗位并充分发挥她们的作用和能力,使护理组织结构得到了有效的调整,解决了阻碍护理质量提高的根本因素,从而使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与护理专业技术骨干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护理队伍各种人才有机构成的综合实力相关。

3.3自上而下,由技术骨干带领的技能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测评制度使护士整体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并激发自觉学习提高技能的动力,使各层级护士水平都有提高。

3.4层级管理还体现了各层级护士的价值,使得高年资、能力强的护士脱颖而出,根据特长和能力分配工作内容,避免有能力的护士过多地陷于常规工作而不能发挥其优势,提高效率,避免人才浪费,体现个人价值。

3.5层级管理通过季度年度会议,总结了得失,并用PDCA的方法实现了质量持续改进,有利于学科建设和高质量护理队伍建设[4]。

参考文献

[1] 李珑,王裉妹.层级管理法在临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1,37(7):1275-1276.

[2] 夏雪中.新形势下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与方法进展概述[J].冲国护理管理,2004,4(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