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12 17:44:43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第1篇

艺术学理论是使艺术学之所以成为学科门类的逻辑基础和理论依据,相比各个门类艺术学在各自领域的高歌猛进,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广播影视等在国家重大文化活动以至代表国家形象的各种历史性重要场合的闪亮登场,艺术学理论研究愈发显得默默无闻。但是,没有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扎实推进,没有艺术发生学、艺术分类学、艺术文献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等等基础理论的学科支撑,没有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美学、艺术原理等学科研究的有机构成,艺术学门类就会是一盘散沙,不仅会动摇艺术学存在的理论基础,而且还会丧失艺术学作为门类存在的逻辑前提。对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存在意义的否定或是认识的模糊,显然是忽视或至少没能清晰认识和理解哲学中一般与特殊之间的辨证关系。门类艺术学是艺术学理论的源头和基础,艺术学理论是门类艺术学的归纳和提升。艺术学理论的广阔视野和缜密思维,成就了艺术学门类自身的体系基础。

艺术学理论相比其他各门类艺术学科更加宏观,更加着重于思想、文化层面的把握和梳理。艺术学理论在艺术学门类学科建设中的具体作用表现在艺术学理论沟通、整合各单科门类艺术学并对其实践发展构成了理论支撑;艺术学理论超越了门类艺术学的单一变化发展规律,探讨时代艺术发展的总的普遍性艺术规律;艺术学理论超越了门类艺术学在各自作品理论和艺术创作技术技法之间巨大的差异和分歧,实现了宏观理论上的打通。首先是艺术学理论沟通、整合各单科门类艺术学并对其实践发展构成了理论支撑。所有门类艺术学之所以共同存在于艺术学门类之中的基础是因为艺术学理论的存在,也只有艺术学理论这个一级学科能够打破各个单科艺术学院自立门户的现象;如果没有艺术学的一些基础的、形而上的理论支持,那么艺术会越来越走向支离破碎。因为不论是美术、音乐、设计、舞蹈,还是戏剧戏曲、广播影视等各门类艺术,分别依靠色彩、造型、声音、肢体语言以及胶片摄影技术等等,不论是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还是内在的创作技法、外在的呈现方式,都迥然不同。艺术学理论的建设、完善取决于门类艺术学的发展,但同时艺术学理论也对各门类艺术学的发展构成了学术和学科的理论支撑。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不同于门类艺术学自身的史、论、批评的理论研究。所以,在艺术学理论和音乐、美术、设计、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舞蹈等门类艺术学学科的相互借鉴、密切发展中,要注意既相互独立、又辩证统一的相互关系。特别自近代以来,艺术史论自身的研究范围已经逐步从单一的概念梳理拓展到了专门的体系性研究和建设阶段,这一变化深刻影响了艺术学理论的发展。因此,作为学科支撑的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三个二级学科,从思维方式到表述方法,都需要再进行新的探索。最明显也最迫切的就是需要把握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美术史、美术理论、美术批评或是音乐史、音乐理论、音乐批评之间的辩证关系。例如,在艺术史研究中,我们必须借鉴门类艺术学史论研究的成果,因为他们具有悠久的历史,具备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和规律总结,也为具体艺术创作及理论批评确立了一些基本的法度和原则。显然,如果不关注具体的门类艺术史,我们不可能建立一门翔实、可信的艺术史。但是,一门具体的门类艺术史,不论是美术史、音乐史、书法史,还是设计史(工艺美术史)、戏剧戏曲史、电影史、广播电视艺术史、舞蹈史,都不可能等同于、更不可能替代艺术史。

有的学者一直坚持认为,西方没有艺术学理论学科,与中国的艺术学理论研究相对应,在西方的这一研究领域实质就是艺术史研究,而艺术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美术史研究,所以,中国的艺术学理论学科不仅缺乏学科存在的国际环境,而且从研究对象的角度上看也没有学科存在的必要。这种认识在一定范围内的学术圈子里是有代表性的。从对人类社会认识的角度,这些理论认识在哲学上尚未过关。因为从一般和特殊之间关系的角度看,就是用美术史研究也很难概括或等同于更细分出的中国画史研究、油画史研究、版画史研究、雕塑史研究。所以,艺术学理论、艺术史研究和美术史研究之间的关系决不是简单的对等关系。门类艺术史的发展规律显然不等同于人类艺术史的一般发展规律。“艺术史”和“美术史”分别是作为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美术学的重点研究方向和主要理论支撑而设置的。由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艺术史内容不可能是艺术的抽象概念的演绎和发展流变,研究艺术史必然要牵涉到美术史的具体内容。但是,艺术史并不因此混同于美术史。艺术史研究的是从宏观整体的视角对人类社会中各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体裁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这种代表性艺术与其他非代表性艺术在历史发展中彼此消长的演化规律。这是一种整体的逻辑关系。美术史研究的是美术概念内建筑、雕刻、绘画(国画、油画、版画等)、书法、工艺设计之间的逻辑发展关系,是一种基于美术学学科门类内部的变化、发展的演化规律的概括与归纳。

所以,艺术史要从大历史观的宏观视角研究代表那一时代的主流艺术体裁的形态变化发展规律,而其间各时代的具体艺术形态的表现肯定不尽相同,研究对象是不同艺术体裁的不同形态在各个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社会环境下表现出来的不同艺术现象及其演化规律,其中每一个时代的代表性艺术或为美术,或为音乐,或为雕塑、或为戏曲、杂剧等等;门类艺术史要研究该艺术形态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各时代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本体是相同的,就是单一的美术、音乐、戏曲等等的自身发展变化的门类史。一个宏观、一个微观;一个整体,一个具体,既相互包涵,又相互影响;但是,从研究视角到具体表述又完全不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两者之间既独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艺术学理论自身的重要性和社会现实对它的迫切要求并不能使其就此已然成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况且这一科学的理论还要时刻接受社会发展中各种现实的检验。艺术学理论在自身发展中应尽量避免成为空中楼阁,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涵义。一是在艺术学研究中,艺术学理论不要成为纯粹抽象的艺术理论和概念的集合;二是在当代文化建设中,艺术学理论不能成为空洞的文化理论,而要成为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的艺术理论,要具备当下现实中的应用性的社会功能和实践基础。在具体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中,艺术学理论除了从艺术学的宏观视角去观照和解释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之外,它还必须拥有实际的工作抓手(宏观理念之外的微观的技能和可操作的切入点),同时更要追求实际的社会现实效果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社会实践意义。

二、艺术学理论创新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中国的艺术发展历史悠久、门类众多、成就辉煌,与世界其他文化脉络发展相比,中国艺术不仅具备独特的艺术精神,而且中国传统艺术形态在当代仍然拥有很强的生命力。①作为专门致力研究中国艺术形态变化发展规律的艺术学理论,要建设成为真正的学科体系,就必须实现自身研究范式的转型,即从单一的文本研究、书斋里的文献研究走向田野的实地考察和实证研究,同时需要艺术发生学、艺术分类学、艺术文献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等等基础理论的学科支撑,需要具备艺术学宏观视角的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的基础性学术建设。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不仅要关注传统,更应面向本土现有的艺术实践,关注当下的文化建设。作为一门具有“现代形态”的交叉学科,艺术学理论应该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建立起与其他门类艺术学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交流对话体系。艺术学理论一般研究的基础建立在各门类艺术的特殊创作规律和具体艺术形态的发展演化规律之上,所以,艺术学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和一般规律离不开对具体的艺术形态研究的挖掘和对各种不同的特殊艺术规律的普遍概括。艺术学理论与门类艺术学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门类艺术理论的土壤也是肥沃丰厚的。早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已经在美术史学科中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体系并提出影响深远的绘画史观。先秦时期属于中国艺术理论的滥觞阶段,产生了“乐以安德”、“致乐以致心”的音乐理论,“善恶之状,兴废之戒焉”的绘画理论等;在两汉特别是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文思想空前活跃,产生了书论《非草书》、《笔论》、《笔阵图》、《书论》,画论《画山水序》、《魏晋胜流画赞》、《古画品录》,还有乐论《声无哀乐论》等一批重要的艺术理论著作,美术、音乐、书法等主要艺术门类都出现了专门的理论成果。所以,艺术学理论研究应该与各门类艺术学科建立密切的关系。我认为,在完密的艺术学理论体系构建完成之前,任何关于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至少应该以一个方面的门类艺术学的学科研究为基础,以尽量避免艺术学理论的空泛化。艺术学理论的一般研究,离不开实证的方法,既要有具有说服力的观点,又要有充分的实证材料,最好还要具备规范的文法与流畅的文采,需要“义理,考据,辞章”的协调统一。1925年,王国维先生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作《古史新证》演讲时进一步提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这一治学方式在学术界具有深远影响。陈寅恪先生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对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②其后,学界又相继有饶宗颐先生提出的“三重证据法”、叶舒宪先生提出的“四重证据法”等。这些基本的治学方式和学界通行的研究方法对当代艺术学理论的创新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文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具体的门类艺术研究的对象是拥有具体艺术形态的声音、图像、色彩、肢体语言、立体造型甚至三维、四维空间等等各种艺术作品,唯独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是门类艺术特殊规律之上的一般艺术规律。但是这些门类规律之上的一般规律、门类理论抽象归纳之上的普遍理论不能脱离作品和创作,在规律的探讨上不能脱离实证材料,不能走向玄奥的概念,要力求做出合情合理、符合历史逻辑的推论,起到合理阐释艺术现象和揭示艺术发展规律、进而引领发展方向的作用。就具体成果而言,如果艺术学理论中普遍存在隔靴搔痒、空泛无当的理论,不仅不会产生出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本质要求的理论,而且必然遭至学界对艺术学理论学科存在的怀疑。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都曾大力倡导“不通一艺莫谈艺”③,都极为关注和重视艺术本体的重要性,即不通晓一门具体的艺术最好不要妄谈美学和艺术规律的道理。所以,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学者和从业人员最好能够以对某一门类艺术技法的熟谙为基础,除了对造型与美的敏锐感知(这也需要长期艺术创作实践的积累),还需要田野调查的亲身体验和有力的实际数据,以及门类艺术学实践与研究的经验积累。所以,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最好具有门类艺术学的研究经验,能够精通某一门类的艺术实践,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成果才能更加具备可信度和说服力。

人类的文化需要不断的更新,艺术也需要不断吸收新的养分。当前,艺术学门类之下各艺术学科在发展的问题上必须正确处理目前所面对的两难取舍,一方面,艺术学理论学科自身的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诉求要求采取开放的姿态并尽可能多地吸收其它兄弟学科(各门类艺术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优秀成果,进而实现自身功能的日趋完善和有效发挥,而门类艺术学之间也需要相互借鉴,相互贯通,与艺术学理论一起合力实现文化艺术的共同繁荣;另一方面,由于各艺术学科之所以成为学科,自身必须拥有学科研究的边界,所以也都拥有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独立的利益诉求,它由此不得不拒斥同一艺术门类之下其它相邻学科的渗透、影响和同化。而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在这辩证统一、互为基础、相互支撑、协同共进、兼容并包之中,艺术学理论以至艺术学门类真正实现了自身的创新、发展以及宏观的壮大、完善,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一员,为当代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三、当代艺术学理论创新的现实作用和实现方式

艺术学理论对于中华民族核心凝聚力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学理论研究中有两个非常常见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一个是文化特征,一个是艺术精神。艺术学学科的蓬勃发展,内在的深层基础正是蕴藏在中华民族古老艺术中的文化符号及其深邃的文化特征,以及其艺术精神的底蕴支撑。第一个关键词是文化特征。文化特征扎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和基础。在当代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传统文化顺势而为,成为国家文化的基础。国家文化代表本民族的文化内核和基本特征,建构在坚实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并得到本国家人民的认同。在近代以民族为基础的国家形成之后,国家各自在坚实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建构了国家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源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国大陆地区和台湾省正源于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血脉关系,基于这种共同的历史根源和文化特征,中华传统文化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民族文化包括各种形态、不同样式的文艺作品,能够增强民众对于民族国家统一的认同感,而且艺术学理论对社会艺术现象与艺术规律的研究把握,常常能够起到超越社会现实、甚至超越文化界限的独特作用和显著社会效果。所以,在促使中华民族核心凝聚力的形成与促进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中,艺术特别是艺术学理论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现实责任是紧迫的,使命是光荣的。这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中值得全社会关注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第二个关键词是艺术精神。艺术精神依托的基础仍是相对民族文化而言的。这里所说的民族文化,就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的整合,文化整合后透射出的整体气质和场域形象的艺术表达就是中华艺术精神。而这种艺术精神,必然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文化精神,它通过艺术的形式在国家的层面上把国家形象折射出来,反映出文化形象、时代特征,而它的载体是艺术创作和作品,其中也包括艺术理论成果。鲁迅先生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④艺术创作的形式是多样的,在美术领域,国家实施了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在音乐领域,每逢重大节日,类似于“茉莉花开颂祖国万人歌咏大会”的各项社会性大型艺术活动此起彼伏、必不可少,各类大型交响音乐会不胜枚举;在舞蹈领域,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大型歌舞《人民胜利万岁》,后有《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直至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公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上演的《我们的旗帜》;在戏剧戏曲领域,从《雷雨》到各级精品剧目汇演直到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京剧、昆剧、各种地方戏演出,从《十五贯》到青春版《牡丹亭》、《1699桃花扇》,从《程婴救孤》到《曹操与杨修》、《成败萧何》,精彩纷呈;在电影、广播电视领域,《士兵突击》、《人间正道是沧桑》、《悬崖》、《赵氏孤儿》等等,无不透射出时代的艺术精神。另外,在重大节庆日的一些文化艺术活动,如各地按照年度举行的吴文化节、汉文化节等;祭祀先人的一些艺术形式,如傩戏、民间社火等,其中透射出来的艺术精神,在文化上强化了个体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在社会价值观念上强化了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同时激发出对国家和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艺术学理论对民族国家的文化特征与艺术精神的揭示,使得扎根民族文化传统的中华艺术精神得以彰显,这些文化精神凝聚提升之后,进一步得以弘扬、引领、塑造、形成了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念,这些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精神文化内核,必然会鼓舞和重建我们对于民族文化精神的自信,进而造就生成我们完整健康的国民艺术素质。当代中国开展艺术学理论创新研究的现实作用是实现引领并进而形成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凝聚力;实现方式是挖掘传统、关注当下、注重联系、理论创新。需要深入挖掘整理我国传统艺术理论、关注当代艺术创作最新进展、加强与各个门类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坚持深入开展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创作方法研究这四个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一是深入挖掘整理我国传统的艺术理论,也同时注重借鉴西方艺术理论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新的理论创造。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与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并做好扬弃和转化工作,使之在当代艺术学理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在艺术批评的理论建构中,可以借鉴西方,但要真正切合中国的实际,应形成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和理论的自身特点,尤其是坚守自己的文化观念和核心价值理念,用自己的眼光审视西方,构建、完善中国的话语理论体系。

二是艺术学理论的创新,必须关注当代中国艺术和世界艺术的最新进展情况。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也有一代之艺术。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信息的变化就在倏忽之间,要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跟得上社会的最新发展。我们要力争建立起中国的新的艺术理论、艺术史学和艺术批评理论,为艺术学理论创新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三是要加强艺术学理论学科和美术学、设计艺术学、音乐舞蹈学、戏剧影视学等门类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关注文学、哲学、文化学、历史学、考古学、管理学以及建筑学等方面的学术成果,使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处于艺术学门类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立体交叉之中,从而寻找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创新点和支撑体系。四是坚持深入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创作方法的研究工作,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文艺批评,坚持正确的文艺发展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高雅的艺术品味和高尚的艺术情操,力推可以引领当下的优秀文艺作品,坚决打击具有“三俗”特点的文艺作品和理论倾向。

仲呈祥教授曾经提出几项摆在我们面前的文化课题:如何在多元、多变、多样的文化语境下增强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历史观的引领作用;如何在快速增长的经济形势下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如何抵制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保证在全球化语境下既充分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又抵御西化、分化图谋;如何在现代化高新技术、互联网的新时代条件下占领文化阵地;归结起来就是在改革进程中,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又符合市场规律的新的机制和运作方式。我以为,这也是对当下社会现实语境之中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直接面对的迫切问题的精辟概括。艺术学理论不能是空中楼阁式的空洞理论,艺术学理论创新应该是着眼于解决现实的问题。在当代中国,艺术学理论自身创新发展的实现方式应该是“引领”,所坚守的价值底线应该是超越现实的理想价值理念,社会意义应该是“构建核心价值”。艺术学理论应高扬现实主义精神,时刻站在社会思潮的最前端,成为引领全社会文化发展的鲜明旗帜,采用文化和艺术的方式影响和塑造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决定性的内在推动力量。

四、“引领”发展:艺术学理论创新的文化意义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在当下,国家在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实现重大突破之后重新回头弥补文化建设的重要一课,由此,文化事业在硬件设施大建快上之后,也一定要重视和弥补艺术学理论基础研究的历史性欠缺这重要一课。艺术学理论作为文化建设、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研究的高度归纳和综合表达,必须实现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引领发展、创新发展和“文化自觉”的基础作用。在当下,引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对于艺术学理论的社会意义异常深远。每一次文艺思想热潮以及群众性文化热潮之后艺术理论的繁荣和进一步提升,都是艺术学学科完善、发展的历史契机。艺术学理论的思想内涵、逻辑体系和自觉“引领”的理论前瞻性,直接关系到艺术创作的繁荣和理论境界层次的提升,关系到当代重塑中华文化主体精神的历史进程。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是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关键。

艺术学理论的引领作用直接表现为对当代艺术创作方向与价值导向的“引领”。艺术学理论需要在艺术创作满足人类最根本的艺术审美需求的同时,对艺术创作进行深化、总结、提升,探索、理清艺术发展、运行规律,并结合人类社会应有的或应该倡导的社会价值取向,提出引领性的思想和理论。其引领作用的实现,在于着力于人类社会的艺术境界、审美追求的提升,引导艺术创作并在社会文化实践中实现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并最终构建形成人类社会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价值观念体系。艺术学理论不仅要引导人民群众的文化追求,还要引领艺术创作转化为符合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实现艺术作品本身思想品质、艺术品格和观赏品味的有机统一,力求创造出一条全民参与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光辉道路,建设出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园。此外,还必须着力于先进文化理论、优秀文艺作品的生产机制、发展规律及其与当代社会文化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实现其引领职能。

艺术学理论的引领,以及“以文化人”的实现,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艺术境界的提升。艺术境界是人生境界的文化呈现,传达出人生的理想、信念、憧憬和追求。正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艺术生产不可避免地带有“商品”属性,所以,我们更应该自觉强调艺术学理论自身特有的精神属性。我们说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就是要让艺术学理论研究成果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就是要通过对艺术境界的追求来提升社会整体的理想境界。任何时代的文化建设都是在历史的逐步积累基础之上的传承和创新。对于文化意味和艺术境界的追求,主要是传承历史文化精神和守望民族文化经典,籍此坚持我们的文化身份,坚定我们的文化理想以及我们对艺术审美境界的不懈追求,并以此开启我们的文化自觉。我们有这样的文化自觉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最大限度发挥艺术学理论研究的社会功能。在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是艺术创作和理论建构永葆青春和生命力的源泉,也是艺术理论体系的核心价值所在。所有被尊奉为经典的艺术创作和理论成果,都是创新的结果。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急速变革的伟大时代,生活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文化需求迅速增长,文化消费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大众的艺术鉴赏水平逐步提高,艺术审美趣味快速变化,文化传播方式极大改变,艺术传播的范围已经跨越了不同社会文明的界限、制度的藩篱以及意识形态的鸿沟,艺术学理论的创新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现实发展的必然趋势。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第2篇

关键词:当代中国;艺术学;中国艺术学;建构;学科体系;艺术学研究;艺术理论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学,经过近30年的探索,已经基本确立自己的专有研究对象领域,开始勾画出比较清晰的理论框架体系,并且逐渐形成自身知识体系追求和学科建设追求的学术自觉。这样一种发展趋向,对于我们从艺术学学科的角度去对艺术现象作整体性系统性的把握,从而深入研究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客观存在的人类艺术活动,具有前所未有的意义。这种意义首先是推动了研究视野的开拓与方法的创新,同时更重要的是顺应了新的时代艺术实践对理论变革和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新的时代对艺术的研究,要揭示以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为主体的人类艺术活动这种社会实践的呈现形态,以及它与人类其他社会实践的联系,阐明其特殊的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无疑,艺术学知识体系的完善,将会使当代艺术理论的研究呈现新的天地;同时,艺术学学科体系的确立,也会为我国当代艺术教育进入更高境界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学的建构,发轫于广义的艺术学渐进积累的过程。一般认为,德国美术史家、艺术理论家康拉德·费德勒(Konrad Fiedler,1841-1895)首先从理论上对美和艺术作出划分,虽然他没有提出“艺术学”一词,却被人尊为“艺术学之祖”。①德国艺术史家、社会学家格罗塞(Ernst Grosse,1862-1927)较早将“艺术学”一词作为学科名称使用。他在《艺术的起源》(1894)和《艺术学研究》(1900)中以不同于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的研究(如指出原始艺术的功利目的),显示艺术研究与传统哲学美学的分离。德国学者玛克斯·德索(Max Dessoir,1867-1947)于1906年出版的《美学与一般艺术学》和创办的《美学与一般艺术学杂志》,倡导了艺术研究与对美和美的知觉的研究的学科区分,主张艺术研究要以“艺术的本质研究”作为根本,但要着眼于艺术的一般事实发生的全部领域,对艺术的各个方面作综合的研究,并强调一般艺术学要作为与美学并列的一门学问来研究。在德索的倡导下,不少学者也指出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要在广阔的文化史背景中考察艺术的发展。以此为标志,脱胎于美学的艺术学应运而生,它开始成为一门拥有专门名称和专有研究对象领域的独立学科。但是,此后在艺术学研究领域,标志其学科体系整体特征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尽管它的方法论被广泛采用,而形成其完整体系的研究却一直处于探索之中。因此,我仍将它称之为广义艺术学。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学;理论性;实践性;发展性

[中图分类号] J0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729(2009)02-0036-04

艺术设计学是不是一门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如果是,那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对于这个问题,自1970年代末以来,我国广大的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和设计师从工作实践和研究需要出发,不断探讨。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高校工艺美术各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中增设“设计艺术学”,本科用“艺术设计”取代“工艺美术”。二级学科名称的变化,反映了现实的需要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标志着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然而,对“艺术设计”这一学科性质的界定却众说纷纭,这直接影响到艺术设计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艺术设计学学科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笔者认为,艺术设计学是一门具有复合结构的多层次、综合性学科,它始终处于不断发展、更新中。艺术设计学具有历史性、前瞻性和未来性,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而演进,随着教育实践的前进而不断革新。艺术设计学的核心层面有三个:理论的层面、实践的层面和发展的层面。因此,“艺术设计学”包括“理论的艺术设计学”“实践的艺术设计学”“发展的艺术设计学”,三者统一构成艺术设计学的整体。

一、艺术设计学的理论性

艺术设计学是人文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艺术设计是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其行为一经产生,对它的研究和理性思考实际上也就开始了。这些已经产生和将持续不断产生的理论,无非是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提出一整套逻辑体系,并用这套体系来阐释和说明这些现象。张道一教授曾将艺术理论分为三个层次:技法性理论(技法的归纳和系统化)、创造性理论(创造方法的总结和提炼)、原理性理论(共性和规律的总结和提炼)。这三个层次逐渐升高递进,技法性理论有待于升华为创造性理论和原理性理论。尹定邦教授认为:设计学不止于研究性质理论,还要研究规律理论和关系理论。设计的规律理论指设计的性质理论在时间、空间、环境、条件无始无终的运动变化之中所呈现的规律。首先是设计的诞生、成长、成熟和变异的生命周期描述理论,其次是不同设计之间的平行、交织、矛盾、斗争、推陈出新和继承借鉴理论,再次是设计与科学、技术、艺术、经济、管理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作用的理论。关系理论首先是设计与人的关系,主要有生理关系、心理关系、行为关系、经济关系等;其次是设计与人的集团的关系,主要有交换关系、占用关系、服从关系、服务关系、竞争关系等;再者是设计与实施的关系,生产实施、运输实施、储运实施、传播实施、销售实施等。这些方面是设计批评的用武之地,不但可进行评判性批评,还可以进行创造性批评;不但可进行经验性批评,还可以进行理论性批评。进而,对关系批评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又形成了设计关系学,如人机工程学、消费心理学、接受美学、设计营销学、设计工艺学、设计工程学、设计文化学等分支科目。

艺术设计学的主题内容是艺术设计本体,但对其定义和学科属性的阐述一直以来都不确切,国际上“Design”的含义也时时在发展,莫衷一是,但至少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形式属性――兼用感性和理性去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什么是“设计”?广义指为完成某一项工作所做的计划和准备。在美术领域,“设计”指利用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构成方式,使预定的整体形象得以实现的行为,要求在追求对象完美造型实现的同时,也包括对于对象功能的实现。产品的设计首先指的是怎样处理准备制成成品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设计通常受到四种因素的限制:材料的性能;材料加工方法所起的作用;整体上各部件的紧密配合;整体形态对于观赏者、使用者或受影响者所产生的效果。对“设计”进一步阐释,应将广义的“设计”即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般性的设想、筹划、安排、布置,与狭义的“设计”即人们从事某种特定的物质创造活动而进行的构思和规划区别开来;而狭义的“设计”,还应将工程技术的设计与艺术的设计区别开来。艺术的设计特别意味着在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活动中诸多视觉造型因素的配置,也更强调设计对象的功能性和先进科技手段的利用。艺术设计家的工作既是精神生产劳动,又是物质生产劳动;艺术设计作品既是强调功能的实用品,又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艺术设计学研究对象的结构、形态因素、功能与形式的关系、艺术设计语言和信息传递系统,各种门类艺术设计不同的审美特征、它们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等,形成艺术设计学疆界的不断扩展:艺术设计的思维与方法,艺术设计的心理学研究,艺术设计管理方法,艺术设计学研究对艺术设计的欣赏和批评,艺术设计评判的性质、作用和标准,艺术设计学的现状、发展和未来趋势,艺术设计的起源、发展、继承和革新,各民族地域艺术设计的相互影响等,共同形成艺术设计学的完整体系。

艺术设计学是一个成长中的学科,艺术设计学理论因为资历浅而尚未达到十分科学的程度,待探讨的领域还有很多,如艺术设计学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内在关系,设计实践所应遵循的可行性指导思想和艺术融合技术的规律,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可靠性预测与把握等。社会高度信息化促使艺术设计学同其他众多学科相互渗透,社会学、环境工程学、心理学、系统工程学、市场学、经济学、管理学、未来学等领域正在并将继续对艺术设计学产生影响,这就大大拓展了艺术设计学的研究领域及学术深度。艺术设计学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条件和多学科协作的优势,更好地满足人们在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合理的生活方式及更和谐的生活环境。

二、艺术设计学的实践性

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它表现为一种有目的的实施过程和操作过程。艺术设计学理论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否则就是空谈。因此,艺术设计学不能仅仅被当做一种意识形态来研究,艺术设计学所关注的终极目标不在于它的指导性原理,而在于艺术设计学应用过程的实现。一方面,理论来源于历史经验,用于指导实践;另一方面,艺术设计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更新调整,如经历工业化时代、后工业时代及信息社会,艺术设计学所面临的问题各有区别,价值观及方法论引领着艺术设计学原则导向,甚至市场的需求关系也在左右着艺术设计学教育体系、办学方向及专业设置和课程定位。实践性构成了艺术设计学的另一个重要特性。

艺术设计教育对于引导和推进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曾起到重要作用。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一直存在着强调“艺术”和强调“技术”两种教学模式。20世纪前期德国包豪斯学院的一批设计家和艺术家及建筑师的教学思想和活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将现代主义设计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也确立了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历史地位。如果说包豪斯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艺术流派,那么乌尔姆则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技术流派。乌尔姆高等造型学校力图摆脱包豪斯传统的艺术和手工艺模式,更强调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的联系,《乌尔姆》杂志1962年第6期发表文章宣称:“乌尔姆学校主张,艺术设计应当被看做一种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但是反对把艺术设计理解为某种救世的政治活动;它主张应当适应竞争经济的要求,但是反对把艺术设计归结为商业的刺激剂;它承认艺术设计是工艺学过程的工具,但是反对把它理解为自在的科学目的和工艺学目的;它主张在艺术设计的某些领域存在着艺术,但是反对把艺术设计完全当成艺术的替代品;它主张可以把艺术设计评价为对重商社会的抗议,但也反对这样的信念:仅仅通过改变社会的消费品就可以改变这个社会。”乌尔姆要求适应工业自动化和技术专门化的时代要求,将最新的科技成就传授给学生,培养有能力从事技术复杂的产品设计的艺术设计人才。学校教学注重系统论的理念,开展跨学科合作,加强各类设计对象的联系。乌尔姆与德国布劳恩家用电器公司长期合作,将功能主义设计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形成了理性设计风格的经典象征,在西方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也是一所对西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重大影响的学校,它创建于1850年代,1899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开设了工业艺术专业。近年来,学院设立了生产艺术设计系、交互艺术设计系、造型艺术系和人文科学系。生产艺术设计系是全校的核心,包括工业设计、工程设计、电脑艺术设计、交通工具艺术设计、艺术设计管理、建筑和室内装饰、家具设计、陶瓷玻璃、贵金属和珠宝首饰加工、织物和服装设计等专业。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既不同于包豪斯学院,也不同于乌尔姆学校,而是较好地处理了艺术设计与艺术、艺术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表明:造型艺术是艺术设计不可替代的基础,高水平的艺术设计学校不可能脱离传统的造型基础训练;艺术设计又必须注重与技术的关系,重视艺术设计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时尚作用;艺术设计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立,使艺术设计的活动领域更加广阔,艺术设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20世纪后期,西方艺术设计呈现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并存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多元景象,流派纷呈、面貌各异,处在极度的商业需求和高科技迅速发展的双重挤压下,仍有不少国家的艺术设计依然努力保持独立的品格,南欧的优雅设计,北欧的质朴设计,东亚的精细设计,对于面临全球化语境的中国当代艺术设计都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近年来在国内艺术设计教育领域,普遍存在并开展着关于艺术设计学实质性问题的探讨,并取得了许多共识:艺术设计教育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具体到艺术设计学课程中的内容,表现为一系列带有应用方法原理和技术性质的课题:从宏观方面讲,有艺术设计学教育体系的建构方案;从中观方面讲,有对艺术设计学学科门类学术定位的思考;从微观方面讲,以艺术设计专业领域某一具体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诸如如何建立数字化的艺术设计教育平台,掌握数字化设计语言的尝试等,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对,有情景教学、现场观摩演示、虚拟现实场景体验、目标教学、合作教学等。这些内容都是在当代全球化状态下以创新的理念指导艺术设计教育活动的具体应用。通过它们,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和操作过程便生动地展现出来。因此,这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艺术地感知设计对象,也促使其科学地思考;艺术以其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学生的情操,科学以其严密的逻辑和知识丰富他们的才智。

三、艺术设计的发展性

艺术设计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紧密相关,并且以其超前的判断力开拓和引领大众的生活方式。因此,艺术设计学科的时代性和未来性决定了它的结构是不断发展更新的。

首先是发展上的一体化。艺术设计是文化产业中创意产业的一部分,鉴于经济与文化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相互关系越来越显示出融合、整合的趋势,艺术设计既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还要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它采用现代工艺手法推进生产力结构的发展,引起社会结构的持续改善和提高。

其次是视野上的全球化。如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贸易逐渐一体化,文化互动更加密切,世界已成为一个共生的整体,无论是“西方中心论”还是“东方中心论”都是狭隘的。全球化为所有国家与民族提供了交流思想、展开对话、沟通观念、缩小分歧的平台,为不同文明和信仰之间的包容提供了良好契机。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物质文化载体,运用视觉语言传达信息,既要有共通的国际风格,也要保持地域特色个性,多元并存,丰富多彩,可跨越文化界限。

再次是旨归上的人本化。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在于通过人的消费能力、审美能力、发展能力的提升,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艺术设计发展的根本在于人的发展。一方面,艺术设计要着眼于人,从人的需要的全面性来提高自身;另一方面,艺术设计需要以自身的努力来满足人的全面性,促进人的提高。从方法的角度来看,艺术设计要综合运用多维的方式、先进的技术、多元的手法,避免形式上的简单生硬、呆板粗暴,以调和科技与人性的冲突,召唤感情的力量,实现情理交融。

艺术设计学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也是发展的;既是基础性的,又是应用性的,更是开拓性的。对艺术设计专业来说,脱离理论的实践,或脱离实践的理论都是难以成立的。艺术设计各专业的实用性特质,决定了其理论与实践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我们有理由确信,由理论的艺术设计学、实践的艺术设计学和发展的艺术设计学统一建构起来的革新的艺术设计学,是一门充满蓬勃生机的艺术设计学。

[参 考 文 献]

[1] 胡寅生.教育学是一门什么学问――一场持续不断的探究与争论[M].课程・教材・教法,2008(1):6.

[2] 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 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姚民义(1968―),男,河南省许昌市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讲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作者已有相关成果]

[1] 姚民义.先秦时期工艺设计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照应[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0.

[2] 姚民义.家具设计“表”述[J].家具,2007(4):25.

[相关主题文献]

[1] 陶昌平.论艺术设计之性[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2):24.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第4篇

关键词:美术教师 教学理念 科研能力 和谐关系

美术教育处于艺术和教育的交缘领域,既有艺术属性,又有科学的内涵。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门学科,所以作为现代美术教师,在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必须具备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术教师要体现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样的,可以从艺术创作和科研论文撰写上体现,也可以是艺术实践,或体现在所教学生的艺术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现代教育的运转机制中,教学和科研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的科研范畴主要有绘画艺术、论文撰写和美术教育等领域。

①绘画艺术: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者的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而最后产生的绘画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艺术构思物态化。美术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艺术活动,这样可以真正体现他的专业水平,而我们应提倡美术教师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科研。将自己对艺术创作,或艺术实践中的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上进行思考,从而挖掘出有艺术价值的新论点、新课题。构建起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完整思维运转网络。

②科研论文:当今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术教学一样,科研也是教师个人的主体行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创见,论文是一种主要表达方式,所以美术教师应倡导提高论文撰写水平,运用论文这种理论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讨某一美术创作或美术教育方面的新问题。

当然,科研论文的创新是以继承为前提的,离不开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因此,美术教师要撰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需要博览美术乃至整个文化教育方面的学术信息。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国内外各学科方面的成果。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爱音乐,精通文学,除了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外,还经常拉小提琴和弹钢琴,他特别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爱因斯坦本人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此可见,端正科研态度,全面提高艺术、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当前美术教师值得倡导的观念和学风。

二、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教师随时随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现代美术教师必需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作为美术教师要有总的整体的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绘画技法,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风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视觉感官,美术教学是通过视觉来进行的,教师评判学生的作业也是靠视觉感官去把关的,美术教师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视觉去准确指导学生创作中的构思构图、色感色调、表达方式、材料表现及技能技巧等,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创作作出调整指导。运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更重要的是美术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能使科研与美术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从人类文化史来看,艺术与科学之间早有联系,早在公元前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教与和谐的原则当作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源,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并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去。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自古希腊开始以来,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高峰。例如,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在解剖学、植物学、光学、力学、工程机械等科学领域都有巨大成就。达·芬奇把几何学、透视学的原理运用到绘画艺术中。这些例子充分表明,现代美术教师,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教学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文化改变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艺术教学的发展。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第5篇

(一) 领导方法的含义及重要性

方法,是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手段、程序等。领导方法,一般是指领导者为实现领导目标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规则和途径。领导方法本质上是领导者所必须遵循和把握的那些实践规律和原则的总结。

方法是完成任务的手段。在任何工作的过程中,要完成一项任务,办好一件事情,都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讲,能不能实现正确的有效的领导,取决于领导者是否有科学的领导方法,这对工作的好坏至关重要。

(二)领导艺术的含义

所谓领导艺术,就是领导者在一定知识、经验和辩证思维的基础上,富有创造性地运用领导原则和方法的才能。也可以说,领导艺术是领导者的一种特殊才能。这种才能表现为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和领导方法,是领导者的智慧、学识、胆略、经验、作风、品格、方法、能力的综合体现。

领导艺术同领导方法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广义地说,领导艺术也是领导方法;狭义地说,领导艺术是领导者熟练地创造性地运用领导方法的特殊才能。一方面,领导方法离不开领导艺术,领导方法只有通过领导艺术才能体现出来。另一方面,领导艺术也离不开领导方法,领导艺术是以领导方法为前提的,在熟练掌握领导方法之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

二、 当前我国行政领导艺术现状问题分析

(一)管理思想方法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外来思想的冲击,以及学习方法的问题,管理思想观念迷失,企业管理缺少灵魂,管理方法混乱,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按照传统的经验管理,适应不了市场规则的变化;学习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不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或者是囫囵吞枣,学习效果必然是不尽人意,于是在企业实践理论上陷入朝三暮四的境地。难怪有人说:“中国目前处在一个充斥新颖管理观念和模式,而实质上却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的时代,眼花缭乱的西方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经成为企业界迷茫和困惑的制造源。企业界不断地流行一轮又一轮的管理新潮,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管理思想的主题。”企业管理缺少灵魂,管理方法混乱,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同志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深刻地批判那种“言必称西腊”的崇洋思想,反复强调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二) 领导方法缺乏科学性

传统“权术”思想的束缚、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领导者自身原因,导致领导方法缺乏科学性,严重扭曲了领导艺术。谈到方法的研究,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把领导方法等同于“驾御之术”,或者“权术”,也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公开地学习研究它,似乎又为世人所不齿。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严格的计划性走向了极端,使人们的思想僵化了,缺少对企业内部领导方法的研究。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和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领导者学习问题以及知识等自身条件与企业发展也存在不同程度地不适应。所有这些导致了领导方法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地缺乏科学性,从而严重影响了领导工作的成效,甚至扭曲了领导艺术。

三、提高现代行政领导方法和艺术的策略

(一)发挥创造性思维

面对滚滚而来的世界创新潮流,唯有转变思维方式,创新领导观念,才有能力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

21 世纪领导者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环境,全球知识化引发的领导思维革命,网络化的世界,信息革命对领导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创造性思维是指主体对客体即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分析思考,推理判断,找出事物核心的真实的本源,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它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离不开创造思维,可以说创造性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形态。

(二)加强领导艺术方式的创新与科学化

领导艺术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当领导的思维方式停留在定势思维、平面思维、浅性思维、命题式思维和非理性思维层面时,就不可能有创新。可以说,人类历史上一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创造,一切对社会进步产生过较大影响的理论、学说、主义、思想的形成,莫不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立体思维和多角度思维层面的结果。思维方式的落后,决定了创造力和想象力必然贫乏。领导方式从命令及控制方式转变为启发式领导,在这种情况下,领导的目标需要修正,领导思想需要变革,领导艺术方式需要创新。即:领导艺术方式要由单维型向多维型转化;领导艺术方式要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领导艺术方式要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领导艺术方式要由静态化向动态化转化。

(三)倡导 “以人为本”的领导艺术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抓住“以人为本”这一管理关键环节,就能顺利实施组织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以人为本”的管理,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企业发展;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是可以协调的,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可以使得员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此过程中,企业进一步了解员工使得企业目标更能体现员工利益和员工目标;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陆维福. 论行政指导在环境管理中的实现[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6) .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第6篇

关键词 园艺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284-02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里最高层次的教育,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如何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需要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部分,紧密结合实践,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探索,建立健全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及其个性发展,同时符合当下的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具有创新性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和模式至关重要。

1 园艺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为园艺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园艺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是园艺领域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定位。根据园艺行业、产业及其技术特征,园艺领域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涵盖的服务领域包括园艺良种繁育与推广、基地规划、设施设计与建设、生产管理、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园林苗木繁育、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以及园艺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建设与创新等。

2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教育部立足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实际,将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培养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园艺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涵盖了果树、蔬菜、观赏园艺、茶学及其与之相关的交叉领域设施园艺中的诸项内容,果、菜、花、茶的栽培及繁种、贮藏加工的新技术与应用推广。园艺领域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应与园艺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与学术型硕士学位相比,所学课程结构更加注重应用技术和实践技能。学位获得者应具备农业技术推广理论和方法,掌握园艺科学最新成果和应用技术,能够独立承担园艺科学试验研究、技术指导、组织生产及经验管理任务,具备编制园艺发展规划、开展咨询服务等综合能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自2010年开始招收园艺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起步较晚,健全合适的培养模式,对于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 园艺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3.1 构建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面向行业和社会,培养实践能力优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命,实践类课程是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础。园艺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形成了以实践取向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园艺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学习农业硕士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课程内容;系统地学习园艺专业基础知识、现代传媒知识、农业推广知识等相关知识;还要学习生产管理技能、教学技能、调查分析技能、计划与评估技能等。专业技能素质培养包含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的品种培育、种苗生产、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后储运加工以及园艺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3.2 搭建产学研结合的多元化专业实践平台

专业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问题,专业实践平台的搭建和管理非常重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大,这些学生缺少实践经历,只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创建实践基地则是研究生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共同搭建的一个人才培养平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专业实习、教育见习、企业实践的方式,利用共建的平台先行了解相关职业行业的实际情况,在实践基地中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1]。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充分加强与相关行业组织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要发挥校院两级单位的主动性,学校可承担部分跨学院的专业学位基地建设,同时采用激励措施鼓励和支持学院多渠道自主联系、建设实践基地。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多方面的沟通和深层次的合作,优势互补,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多元化专业实践平台,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培养具有创新活力和工程素养的高级人才[2]。

3.3 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选聘实践经验丰富、教育研究能力强的教师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导师。因为部分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并不具备相应的学术及学历水平,所以加强对一些学术型导师的培训和锻炼,选送缺乏实践经验的导师到科研、管理、生产等领域进行锻炼,促使其转型[3],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一般选聘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担任校外导师,同时,要求其有能力、有时间且愿意为研究生提供实践指导。校外导师主要指导研究生实践工作,对实践环节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意见和建议,并与校内导师共同商讨、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以保证研究生所学课程能够为实践及将来的工作服务。同时,校外导师提供学位论文需要的相关项目材料,协助学校导师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

3.4 规范学位论文管理评价体系

学位论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最后一环,也是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是研究生对专业领域认识和理解的凝练。规范专业学位论文研究的实质就是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学位论文体系,并在规范中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因而,必须加强学位论文的规范和管理。首先,学位论文的课题应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和项目研发而选择,突出实践应用能力,避免将纯理论或重科学研究的课题作为学位论文选题[1]。园艺领域要求结合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导师研究项目和培养单位基本条件选题。选题应来源于园艺产业的实际需求,是某一区域园艺产业或科技型企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生产、技术、流通或管理等领域的具体命题;应用实证研究方法等开展试验研究。鼓励和支持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形式多踊,论文可以是市场(产业)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试验研究、产品开发、产业规划设计、产业案例分析等。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的论文评价标准,引导研究生树立问题意识、实践导向、应用导向,围绕行业或职业的现实问题,将理论和自身实践经历有机结合。调整专业学位答辩委员会的成员结构,扩大具有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委员比例。同时,规范学位论文研究也离不开校内外导师的力量。校内外导师要引导研究生结合实践经历进行论文撰写,将实践过程中面临的行业(职业)问题作为论文研究中心,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强化自身实践能力。

3.5 加强教学方案和管理制度建设

以专业学位改革为契机,以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为核心,探索适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管理制度。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步伐,不能一蹴而就。在加强教学方案和管理制度建设的同时,要依据社会、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意见反馈,以及社会重大需求的变化而持续不断改进培养模式,切实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4]。各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组建由主管院长任组长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研究生实践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总结和表彰等工作。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学习前,在校内外导师指导下,制订个人实践计划。另外,研究生在基地实践期间要遵守基地单位的有关定与要求,认真完成预定的实践任务。实践领导工作小组以研究生的工作态度和实践任务完成的效果、实践单位评语及书面总结等为依据进行考核[5]。为了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实践环节考核评定项目和标准必须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参加实践环节的有关规定》的要求执行。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园艺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的顺利进行,为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4 结语

园艺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园艺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遵循“合理定位、明确方向、突出特色、提高发展”的原则,强调科学、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园艺领域应用研究型人才[6]。

5 参考文献

[1] 陈培坤.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3):136-137.

[2] 徐林,张斌,巩恩普,等.控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0):11-14.

[3] 刘宗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102-103.

[4] 聂文龙.教育改革推进中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J].教育理论研究,2016(6):187-188.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第7篇

1 拓展科研能力

在现代教育的运转机制中,教学和科研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的科研范畴主要有绘画艺术、论文撰写和美术教育等领域。

1.1 绘画艺术: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者的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而最后产生的绘画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艺术构思物态化。美术教师要经常进行这样的艺术活动,这样可以真正体现他的专业水平。而我们应提倡美术教师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科研,将自己对艺术创作,或艺术实践中的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上进行思考,从而挖掘出有艺术价值的新论点、新课题,构建起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完整思维运转网络。

1.2 科研论文:当今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术教学一样,科研也是教师个人的主体行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创见,论文是一种主要表达方式。所以美术教师应倡导提高论文撰写水平,运用论文这种理论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讨某一美术创作或美术教育方面的新问题。当然,科研论文的创新是以继承为前提的,离不开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因此,美术教师要撰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需要博览美术乃至整个文化教育方面的学术信息。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国内外各学科方面的成果。

2 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教师随时随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现代美术教师必需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作为美术教师要有总的、整体的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绘画技法,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风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视觉感官,美术教学是通过视觉来进行的,教师评判学生的作业也是靠视觉感官去把关的,美术教师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视觉去准确指导学生创作中的构思构图、色感色调、表达方式、材料表现及技能技巧等,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创作作出调整指导。运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更重要的是美术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能使科研与美术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从人类文化史来看,艺术与科学之间早有联系,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教与和谐的原则当作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源,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并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去。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自古希腊开始以来,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高峰。例如,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在解剖学、植物学、光学、力学、工程机械等科学领域都有巨大成就。达·芬奇把几何学、透视学的原理运用到绘画艺术中。这些例子充分表明,现代美术教师,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教学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文化改变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艺术教学的发展。

3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领导科学艺术论文第8篇

在文化部科技司指导和厅党组领导下,山东文化科教工作依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部创新奖、文华艺术院校奖、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等国字号品牌,紧密围绕全省文化重大工作和热点问题,强化文化科教的基础地位与资源整合功能,发挥艺术科学理论引导、文化科技技术支撑、艺术教育和艺术考级人才保障作用,发挥文化创新对于文化建设的强大助推力,各项工作循着文化发展足迹,有了显著提升。

现将我省文化科教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整合,完善职能,建立健全全省文化科教管理体系

山东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文化科教,省文化厅党组历来都将科教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强文化科教体系建设,保障文化科教工作健康发展。1978年山东省文化厅厅即设立了科教处,1997年更名为科技教育处,2000年更名为科教法规处,2009年更名为“文化科技与法规处”。 2009年山东省政府三定方案批准的我处职能是:拟订全省文化科技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全省重点文化艺术科研项目攻关及重大成果推广;推进全省文化科技信息化建设;负责全省艺术院校共建工作;指导文化行业艺术职业教育;监督管理全省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批准梳理文化科教政务事项为文化科技、艺术科学、艺术教育、艺术考级、文化创新、世界儒学大会共6类54项(不包括法规)。三十多年来,无论体制如何变化,科教处建制和职能始终保持完整,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先后获得过文化部科技管理奖、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艺术教育组织奖和山东省政府业务奖励。

全省17个地市文广新局组建以来,也都安排了分管领导、科室及工作人员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文化科教,其中5个市专门成立了科技科。

同时,针对文化科研和艺术教育发展新格局,为了搭建全省文化科教合作平台,经厅党组批准,2005年成立了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协会。该协会由有关文化艺术单位、艺术院校、科研机构及文化科教工作者组成,目前共有146个单位会员,855名个人会员。协会成立时,得到了科技司的支持与指导,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发来了贺信,司领导还出席了成立大会。协会成立来,积极发挥文化科教的“管、产、学、研”桥梁纽带作用,有效整合文化科教资源,协助主管部门做好文化科教工作,努力推动文化科教成果向艺术生产力的转化,并连续五年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优秀社会组织称号。

二、大力开展文化创新,努力提升文化管理服务水平

在文化部文化创新工程引导下,山东文化工作积极引入创新机制,形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市场网络监控平台”、“山东文博会”、“泰山方特文化科技园”等一批知名文化品牌。2008―2011年,山东共有1个项目获得文化部创新奖,2个项目入选国家文化创新工程,11个项目入选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是山东文化创新的代表项目。

为推进文化创新工作,我厅率先在国内设立了省级文化创新奖项,于2008年、2010年组织开展了两届评选。全省各地各单位推荐、选送参评项目155个,涵盖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文化资源整合、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艺术演出、文化市场、对外文化交流、文化科技、艺术理论与教育等专业领域。经评审,“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山东省网吧监控平台运行模式创新”等17个项目获奖。这17个项目是山东文化工作最新创新成果,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实践性、示范性,是在山东省乃至全国极具推广价值,叫得响的文化品牌。为了更好地宣传、推广山东文化创新成果,引领文化领域创新活动,省文化厅编辑、出版了《山东省文化创新奖集粹》一书,并编印了《文化创新摘报》内刊9期,深受各界欢迎。

为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全社会文化创新意识,引导和激励全省文化领域加强创新,加快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山东文化软实力,2011年我们提出申请,在省文化厅两届文化创新奖基础上,升格为省政府名义设立山东文化创新最高奖。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根据省领导指示,省文化厅、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和省财政厅修订了《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励办法》,现已报送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审批。如果获批准实施,我省文化创新工作将更上一个台阶。

三、加强艺术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文化实践

(一)科学规划,加强建设。山东文化厅非常注重艺术科学规划,以科技司制定的国家规划为指导,从有关政策和具体措施上予以大力发展和扶持,鼓励社会各界有志于文化科技研究的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先后编制、《全省艺术科学工作“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全省艺术科学研究指南》,确定了艺术科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目标,以及采取的主要措施,规划了全省艺术科学研究的重点学科和重点领域。2010年,编制、了《山东省艺术科学研究2010―2015年度重大课题指南》。该指南分为文化科技研究、艺术科学研究、艺术教育研究三大部分,设立综合研究、文化产业、艺术理论、戏曲戏剧等十大学科共186个分项,确立了山东文化强省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化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四大重点研究项目,努力使我省的研究成果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力求居于全国学科前沿。通过不断加大建设力度,我省艺术科学研究质量、成果推广转化和学科建设方面进一步深化,艺术科学体系更加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对文化事业的贡献率连年增长,先后在文化产业、戏曲、音乐、舞蹈、影视艺术、美术、设计、文物考古、区域文化建设等领域形成了规划科学、结构合理的优势学科,很多重点领域走在前列。至2011年,全省文化系统设立有研究机构16个,其中省级2个;高校和社会设立艺术研究机构100多个。省文化厅还在省艺术研究所设立了文艺学和戏剧学两个重点学科,实施了学科带头人制度,建立了学科研究梯队,带动了全省学科建设工作。此外,我厅完成的“山东艺术科学发展研究”也被评为文化部第二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二)加强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优秀成果奖评选平台建设。从2001年开始,山东文化厅就设立了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开展了全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旨在表彰文化艺术领域的科研成果,鼓励更多的艺术科研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科研工作者和专家致力于艺术科学的研究工作,迄今已先后开展11届重点课题立项评审和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全省共受理课题申报5100余项、成果项目申报6900余项。经过十年的建设和积累,山东的重点课题立项和优秀成果奖评选已发展成为全省文化工作的著名品牌,取得良好成效。一是成果丰硕,全省共有41项课题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个项目获文化部优秀成果奖,62个项目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是全省文化行业从事科研的热情日益高涨,科研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三是在研究方向上,这些课题和成果不仅关注前瞻性、前沿性,而且更加注重应用性、实效性;四是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艺术实践方面也迈出可喜的一步,为我省文化工作科学发展积累了科研基础。通过这一平台,全省文化领域大力加强艺术科学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不断提高艺术科学研究质量和水平,努力推出一批文化事业改革发展及文化建设重大课题和重大成果,切实加强对文化领域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和具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对策研究,发挥艺术科学智库作用,为党和政府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办好世界儒学大会和孔子文化奖评选。根据国家领导同志“召开世界儒学大会,由我们来主导世界范围内的儒学研究”的倡议,为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创建儒学研究、交流、合作的国际化平台,推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实施,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于每年九月组织召开一届“世界儒学大会”,并在国际儒学界评选孔子文化奖。儒学大会和孔子文化奖工作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文化厅等具体组织实施,秘书长由厅领导兼任,大会秘书处工作由厅科技法规处负责协调。

2007年至2011年,文化部和山东省政府在曲阜成功举办了世界儒学大会发起会和四届大会。先后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个儒学研究机构、1200多人次的专家学者应邀参会,有关国家领导、文化部和省政府领导出席并讲话。会议先后开设“儒学的当代价值”、“儒学的时展与国际传播”、“儒学的传承与发展”、“儒家与文化多元的发展”、“儒学与社会经济发展”、“儒学与文学艺术创作”、“儒学与美学”、“儒学与伦理学”、“儒学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儒学创新与当代文化建设”、“儒家仁爱思想及普世价值”、“道德礼义与人文教化传统”等21个议题,举办学术研讨30余个,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出版论文集5个,建立专题网站1个,发行专题刊物1个。

为鼓励世界儒学研究者,加快儒学研究成果的创新,扩大儒家文化的传承和普及,从2009年起,设立并评选“孔子文化奖”,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获奖学者或机构共2个,每个奖励人民币10万元。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庞朴、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和香港贤达人士汤恩佳,中国孔子基金会、国际儒学联合会先后获奖。

经过五年建设,世界儒学大会及孔子文化奖在国内、国际上都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成为汇聚海内外儒学研究权威机构、知名学者以及各界人士的世界儒学盛会,成为跨地域、跨学科、跨行业的国际儒学研究与文化交流的高端平台,也是艺术科学研究应用实践的具体体现。

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提高文化行业科技水平

我国文化科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取得辉煌成就,山东也不例外。我省“现代黑陶工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四旋高音柳琴”、“异形榫合陶板浮雕”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1999年,我省18项科技成果获得文化部科技进步奖,10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80项获省文化厅科技进步奖。2000年后,我国科技奖励政策调整,各级部门不再设立科技奖项。我们及时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文化科技工作新途径,把重点放在文化信息化建设、优秀成果转化应用和文化系统技术集成方面。

(一)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重点。为把握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时代趋势,用“文化+科技+创新”思路谋求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在惠及广大群众的文化项目中多运用现代科技,有效提升文化行业科技水平,2006年山东文化厅编制、了《山东省文化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年)》,确立了以舞台艺术、公共文化、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科技为重点,规划了全省文化科技研究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研究,鼓励开展文化科技创新,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在文化行业中的应用与转化,为文化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探索文化科技奖励新途径。2006年,经省科技厅批准并报科技部备案,我省依托省文化艺术科学协会设立“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奖”,这是各省市文化行业中第一个获准设立的科技奖项。这个奖项的设立,对于整合全省文化科技资源,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科技进步,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与应用,进一步提高文化行业的科技水平,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2010年,该奖项被山东省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准公布,成为目前我省文化系统唯一正式批准的常设奖励项目。

(三)大力开展科研攻关,涌现出一批优秀文化科技成果。2000-2011年,我省先后完成“新媒体卡通剧《三毛从军记》研究”、“山东省文化生态研究”、“山东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行模式研究”、“山东省图书馆信息网络技术研究”、“临淄齐国故城遥感影像研究”、“濒危鲁绣传统技艺保护研究”等科研项目20个,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这批项目中,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12项,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奖8项,成为我省文化科技的典型成果。通过项目带动作用,我省文化行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在演艺、图书馆自动化、文化市场监管、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艺术教育等方面形成具有较高水平的攻关能力。

(四)抓住十艺节机遇,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文化建设的新型动力,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基本特色和经验。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3年在山东举办,在科技司领导关心下,“十艺节管理运营模式创新研究”列入2011年度国家项目。这是国家针对十艺节专门设立的前沿课题,也是历届国家艺术节在办节模式创新和运行科技研究的一次突破,同时也为我省借力国家高端科研平台,创新我省文化科技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目前,我们与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中心开展合作,并引进山东大学、山东科学院等,通过运用多学科综合技术,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重点做好十艺节高新技术应用研究和十艺节信息平台建设研究,实现国家艺术节在指挥通信、应急保障、咨询服务、演艺展示、传播模式等科技提升的重大突破,发挥文化科技对十艺节的支撑、提升、引领作用,为办好十艺节提供科技服务,同时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提升全省文化行业的科技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五、促进共建艺术教育,提升艺术教育品牌影响力

2000年以来,艺术教育面临了新的情况,一是我们文化部门主管的部分艺术学校转并撤,二是众多高校开办艺术学院及艺术专业,中专艺校挑大梁的时代没有了。但是艺术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无可替代,“艺术院团和艺术院校是文化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的格局无可替代,文化行政部门指导行业艺术院校、共建艺术教育的职能无可替代。

山东是有名的艺术教育大省,至2011年,全省有各类艺术院校500多所,其中,高等艺术学校2所、中等专业艺术学校10所(其中曾有部级重点艺校5所,省电影学校还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十二五重点培育学校)、职业和民营艺术学校480余所;高校二级艺术学院66个,设立艺术系220多个。全省从事艺术专业教学的教师超过1万人,文化艺术类在校学生达12万人,每年输送各类文化艺术人才3万余名。各艺术院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各自办学特点,开设有文艺学、戏曲、戏剧、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设计、文物考古、文化产业、文化管理等门类齐全的文化艺术专业,其中有3个博士点,30个硕士点。此外,有各类文化艺术教育培训机构3000多个,每年培训艺术类学员20多万人。根据文化部科技司及我厅科技法规处“共建艺术教育、指导行业艺术院校”职能,按照文化部、教育部新时期“把艺术教育建设成为我国文化艺术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基地”的目标,我们加强了全省艺术院校共建工作。

(一)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为加强我省艺术学科建设,提高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增强文化艺术事业综合科技实力,省文化厅与艺术院校开展了重点学科共建工作。“十一五”期间,共批准设立了22个艺术学省级重点学科。这批重点学科,涵盖了艺术教育大部分学科领域,具有科研水平高、学科前沿、学术队伍健全、学科带头人学术影响大的显著特点,整体上代表着我省艺术教育的最高水平。2011年,为了加强对文化领域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和具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对策研究,推动我省艺术学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我厅编印了《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并组织开展了“十二五”重点学科的评选工作。共受理26所院校单位85个学科的申报。我们本着“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择优确定,公平竞争”的原则,经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论证,最终确定23所院校和单位的37个学科入选,其中2个为强化学科,10个为“十一五”优秀学科。

(二)创建教学实践示范基地。为了整合优质艺术教育资源,发挥艺术教育教学基地的示范作用,实现艺术院校在教学和艺术实践的共建共享,培养更多更好的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提升艺术教育品牌影响力,我们从2010年开始,陆续在全省范围创建一批艺术教育教学实践示范基地。为规范做好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我们制订了《山东省艺术教育教学实践示范基地创建标准》,设立了五大项指标。示范基地按照“严格标准,突出特色,创建品牌”原则,以文化艺术事业急需的专业如山东地方戏曲、舞蹈、杂技、民族音乐等为重点,以具备完善、科学的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在全省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示范性的艺术院校和社会艺术教育单位为创建对象。目前,共有潍坊艺校、省电影学校、青岛青少年宫、上海音乐学院山东考级委员会等6个单位被授予教学实践示范基地。

(三)丰富艺术教育活动,为院校师生展示才华创造条件。我们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把促进院校艺术实践作为工作重点,把专业活动作为师生教学实践的检阅平台,努力发挥艺术教育在培养高层次艺术人才的主要阵地作用。2001年以来,我厅先后举办全省艺术院校舞蹈比赛3次、音乐比赛2次、美术比赛和作品展4次,编印作品画册2个,举办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会议6次,组织院校观摩3次,并多次邀请艺术院校师生参加大型文艺展演活动,如第十一届全运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港台山东文化周、法国孔子文化周等,为各院校和广大师生相互学习、交流搭建了广阔舞台,深受各界欢迎。

(四)创新艺术考级监管服务模式。艺术考级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青少年专业水平和艺术素质的主要途径与标准。2001年开始由文化部归口管理以来,山东的艺术考级按照文化部总体部署,立足本省实际,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创新运行机制,创新考级监管与服务模式,从刚开始几年应对考级承办单位、承办点的备案、管理,上升到近年来对全省艺术考级规范化的整体监督管理、维护考生利益及考级单位合法权益上来,取得显著成效。2008-2011年,经过四年的规范化建设和模式创新探索,切实做好监管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四个统一”,有效解决文化行政部门只有监管职能没有投入的困难,真正做到监管之中有服务,服务之中有监管,实现了监管和服务双赢的局面,在考级监督管理和服务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得到考级机构、考级承办单位、考级承办点的好评,总体工作走在前列。主要创新点有:

1、监管与服务模式运行机制创新。通过规范化建设,探索出“政府监管主导+省管单位业务督导+行业协会自管自律+师生家长共同参与+技术服务保障运行”的运行机制。2、管理体系和组织形式创新。在考级监管方面,创建了省市县文化行政部门、省考级管理中心、省管考级单位、省级考级检查员“互联互通共管”四位一体监管模式和组织形式;行业自律服务方面,成立省艺术考级专业委员会,制定考级行业章程和规范,建立会长联席会议制度和理事会,创建考级行业自律、行业服务运行模式和组织形式。3、监管服务信息技术平台创新。研发并开通第一个省级考级监管与服务的专业技术平台“山东省艺术考级信息网”,开设政策法规、考级信息、考级指南、证书防伪查询等12大系统平台,创建“政府―行业协会―考级单位―考生家长教师”一站式监管与服务信息通道,为考生、家长、辅导教师、考级单位和考级监管部门提供互动便捷服务,也为深化做好考级监管服务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4、考级监管方法创新。在完善全省考级管理规范规章基础上,制定考级单位评估考核标准、考场设置标准,连续对考级单位及考点管理、招考宣传、考场设置、考官监督、从业人员管理、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考级等级证书防伪和安全防范等进行规范化动态监管,并实施考级单位和考级工作者岗位培训制度与评先树优制度,提高考级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同时,建立举报查证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考级活动和假冒考级证书,优化艺术考级监管服务环境。5、考级服务内涵创新。以服务考生、服务教师、服务考级单位为中心,创新服务理念和内涵,建立考生互动平台、明星考生展示平台,建立优秀指导教师展示平台,开展考级指导教师执业资格评定,创建省级艺术考级教学实践基地,搭建全省青少年艺术实践平台,举办10余项考级展演比赛,参赛青少年达1.1万人次,促进了艺术考级、艺术教学和艺术实践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