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朗读教学论文

朗读教学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08 11:36:03

朗读教学论文

朗读教学论文第1篇

【关键词】朗读法;初中语文;教学;运用

朗读,并不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相反,早在几千年前它就已经出现在课堂上。翻阅老祖宗留下的至理名言和教学主张便可知道朗读是多么的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就是一个“读”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在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改变,其中包括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在教育部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大纲中对朗读有着明显的强调,它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中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说明朗读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朗读教学方法的概念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认识教材内容的直观感受,正如心理学所强调的“直观教学”一样,语文的直观就体现在语言上,教师对课文的范读,学生自己的朗读,师生共同的分析都构成了语文朗读式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所谓朗读,就是指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感情地读,是将无声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一个过程,其中包含学生在对作品主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在创作的成分。65而朗读式教学方法也恰恰是建立在朗读的基础上。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往往会采用让学生先进行朗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进行讲解,挑字段进行分析,最后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分组或者单独式的朗读的教学模式。这种朗读训练可以调动学生身体多种器官,在朗读中找到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契合点,从而体验作品的审美意境,深层次地把握课本内容。

二、朗读式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上的运用方法

朗读式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法宝,也是老师的艰巨任务。在这一方法运用中,它的技巧是多样的,形式是多变的,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特殊矛盾特殊分析。首先,在朗读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要注意培养班级朗读的良好习惯和风气,有了大环境的铺垫,学生才能更愿意地去进行朗读和体验。其次,在施教过程中,老师主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说教者。朗读时,老师通常会根据课文的特点,题材来选择相应的朗读语调,朗读节奏,使学生掌握朗读要领,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在朗读时可以采用对比导读,理解导读,模仿跟读等等多种方法,旨在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真正内涵,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最后,朗读的形式是多变的,有集体合读,个人朗读,配乐朗读和分角色朗读。对待感情细腻婉转的诗词,教师多采用配乐的方法,或者是吟唱,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对待一些戏剧文字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例如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总之在一系列的训练方式中,学生总能体验出语文的独特滋味。

三、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的重要影响

朗读式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身心结合的锻炼方式,而且朗读方法多样,技巧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朗读教学中,不是盲目乏味地让学生“死读”,而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在不同程度地参加着活动。例如眼睛在看,耳朵在听,嘴巴在读,脑中在思考,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注意力被高度地集中着,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课文,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朗读同时也是学生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只有多读,才能加深自己的感性认识最终发展到理性认识。因此说朗读式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初中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具有莫大的帮助。

四、朗读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学习兴趣

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它只有通过长期的艰苦训练才能获得,如何训练?那就是朗读。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首要方法,是把握文章感情的基础。语感便是在学生坚持不懈的朗读下形成的,语感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对我国古老的诗歌认识上,朗读和语感便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诗经》中的美丽诗词,也正是通过朗读的方式才将那温婉或者是凄凉的所感之情完整地体现出来。无论是“蒹葭苍苍,在水一方”的美好描写,还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低低,通过朗读,总能品出别的一番滋味。抑扬顿挫的语调,铿锵有力的节奏逐渐生成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快乐自由地学习,无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健康的心态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朗读式教学可以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最难的部分就要数古诗词的鉴赏了,而古诗词的鉴赏也正是考验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纵观初中教育的这一环节,学生们往往“谈诗色变”,诗歌真的很可怕吗?答案是否定的。诗歌作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产物之一,它的节奏和韵律,它的意境和思想都被古今之人乐此不疲地探讨着,研究着。诗歌最初是靠音乐流传下来的,它被当成唱词,吟唱在大街小巷。所以,现代教育依然不能忽视诗歌的朗读的力量。引导学生通过朗诵把握诗歌的主题意境是老师的重大任务。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流露出作者对时间逝去的无限惋惜之情;一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道出诗人心里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凄凉。诸如此类的感情抒发,学生在朗读时自然有自己的深刻见解,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在朗诵时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这对中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具有极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蒋雅云.比较朗读教学法初探[J].语文学刊.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2]张晓梅.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朗读教学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上不得不提的一个词,在新课程下,老师也越来越重视朗读了,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把朗读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位置,大大降低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本文拟从朗读的现状及策略作一分析。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古人朱熹曾经指出:“凡读书……只要是多读几遍自然上口,永定不忘。”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会发现语文老师的确重视朗读这一环节了,也在想方设法用各种朗读方式去提高教学效果,一时间课堂上书声琅琅。可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朗读有效性的时候,发现琅琅的书声背后仍存在着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影响了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朗读现状分析:1.朗读目标缺失。新课程强调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自主探究,张扬学生的个性。所以在朗读这一环节上,教师大多改变了过去学生集体朗读的方式,采取的方式是: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感情。表面上学生的朗读形式多样,体现了新课程解放学生个性的要求,但天马行空、漫无目的的朗读并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本内所含的意韵。

2.朗读对象单一。在我们的课堂上,朗读课文的对象似乎永远只是课代表、班长或朗诵能力强的同学,我们也经常能听到:同学们,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下面请我们班上的朗诵专家为大家朗诵,大家仔细体会;或者是老师范读。公开课、优质课上这样的情形更是比比皆是。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效果,老师往往只是将目标关注在几个有朗读特长的同学身上,朗读成为了学习好的同学的展示才能的舞台,老师们完成教学任务的环节。

3.朗读缺乏情境。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但他的情感流露不是随时涌现出的,而是需要慢慢地酝酿,再通过一个个触发点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深情和真情。在语文教学中光靠纯粹的朗读技巧是无法读出感情的。只有给学生设置恰如其分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读懂文章,读懂作者,读出感情。在不作情感激发的铺垫下,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深情地有感情地读课文,那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上好“朗读”这一教学环节,让朗读这种传统的方法重焕青春,让学生因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

一、朗读要有明确的目的

朗读不是没有目的的乱读、傻读,朗读是为了感悟和解读文本,但有的老师只是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环,或者把朗读作为教学过渡的一种形式,所以,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形;当学生在朗读时,老师忙于写板书,或者思考下一个教学步骤,根本不注意学生读的怎么样,有的老师甚至连学生读错了也没有发觉,更不用说学生的朗读有没有读出情感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未雨绸缪,全盘考虑,从最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方面来精心设计朗读,让学生的朗读有明确的目的。朗读是为了读准字音,还是为了体会感情?是对课文大致的了解,还是对某句关键句子细细品味?对有的课文适合集体朗读,有的课文适合个别朗读,有的课文需要分角色朗读,有的课文集体朗读更富气势,做到心中有数;对课堂上分几个层次朗读,做到统筹兼顾。我教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时,既有教师范读,又有学生配音朗读;既有刚上课时的整体感知朗读,也有诗歌分析过程中的情感品味朗读;既有整首诗歌的朗读,也有其中一句史诗的朗读,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激荡着学生的感情,使朗读真正成为有效教学的一部分。

二、赋予学生读的权利

叶圣陶曾告诫我们: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而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可见读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拥有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地位,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

1.激发兴趣,全面参与

朗读不应该是少数人的舞台,课堂上老师更要关注朗读的参与面。不可否认,在班级中,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平时说话都很低声低气,不爱表现;有的学生因其学习基础差缺乏朗读信心,也不敢在众人面前朗读,久而久之,这部分同学就沉默下去了,试试亲身体会文章内容的机会,因此老师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给他们以鼓励、安慰和指导,引导其他同学用欣赏、鼓励的方式,增强他们的朗读自信心,从而营造课堂上人人都能参与朗读的和谐氛围,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提高朗读地位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主了解,了解不了才给学生帮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然而在新课程下理念的指引下,师生互动代替了教师的讲解,成为课堂上的主旋律,使得朗读始终成为教学舞台上的配角。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根据课文实际,给足学生朗读的时间,在现代语文课堂上理直气壮的读起来,引导学生一点一点把课文读懂读深,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朗读中得到提高。

三、创设情境

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只有在合适的情境中,才能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全部的想象和联想,当他们进入情境、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的读出感情,达到朗读的效果。

1.老师的情感渲染

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但情感的流露需要一个触发点,而教师就要善于做一个情感的触发点。譬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戴望舒的《我用我残缺的手掌》,两文中无不饱含着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和强烈的愤慨之情,但90后的学生并不熟悉那一段历史,不清楚祖国所受的苦难,自然很难捕捉到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所以,朗读起来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这时,教师要及时点发这个情感触发点。在课堂上,我用低沉的语调讲述作品的背景,讲述祖国在那个时代所遭受的屈辱,教室里早已静了下来,我发现很多同学的眼神中流露出愤怒之情,我知道学生原本平静的心湖已经波澜起伏,大有不吐不快之感,果然在接下来的学生朗读中,激情澎湃,与其说学生在读课文,还不如说他们在呐喊。那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2.迁移意象、触发联想

朗读教学论文第3篇

学生需要从小养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提升个人对课文理解和感悟的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四个重要维度,而在这四个维度当中,“读”又可称之为是语文学习的“入门级”教学策略。尤其是面对小学生这样心智和思想还不够成熟的年龄阶段,有效的朗读不仅能够促使其高度集中注意力,更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使之在动情、用心的朗读当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感受到朗读的“艺术”所在。

一、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意义所在

朗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有声活动,更是一种富有审美意识、极具情感表达的行为。形象生动、热情充沛、有声有色的朗读行为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文字情境当中,也会产生感染周围的力量,甚至能让周围的其他学生也感受到阅读的力量,感受到文章当中所折射出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时,一定要对文章的内容提要、情感要素等部分进行有效的强调和指导。朗读在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增加语感等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朗读也是师生之间进行无形交流和对话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和知识掌握情况有所了解,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初步的把握。

二、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艺术”策略生成

越是优秀的文章,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越明晰,而要想充分领略这文字当中所折射出的内涵,依靠教师口语的表述或者他人“转载”式的表达是无法将文章进行内化的。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阅读产生主观性的情感判断,感受文字的艺术熏陶。

(1)情感阅读。在进行课文朗读时,随着课文人物形象渲染力度的不断加深,学生内心深处必然也会随着文字情节的变迁,掀起情感上的波澜。倘若作者在进行文章创作时,将一定的感情色彩植入文字当中,必然会引发学生在阅读时陷入“喜作者之所爱,怨作者之所恨”的情境当中,这是一种情感共鸣的体现。这种情感意识就犹如观赏一部电影能走入到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之中;犹如聆听一部乐曲、能感受到词曲作者或演唱者寄托在旋律和词藻当中的五味陈杂。严格意义上来说,能够引发人们情感和思想共鸣的大多是生动形象和直观的表达,而不是隔离在无数重视觉影像之后、毫无情感色彩的概念。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生成“朗读艺术”的道路上,一定要注重对其语感的训练,要努力培养其寻找思想的共鸣点和触发点。比如在学习具有童话色彩和寓言性趣味的课文时,课文当中会拥有大量的对话内容,每一句对话都是一个角色情感的宣泄与表达,而且还有可能对整个故事的情节走向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在进行此类课文的朗读时,教师要主动带领学生进入角色,去揣摩不同语言风格所彰显的人物特征。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会限定一句对白,让学生尝试着模仿课文中对白所传递出的情感,或欣喜若狂、或焦头烂额,这样学生还能在跃跃欲试的兴奋之中,感受到朗读的魅力和乐趣。

(2)比较阅读。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同样的语言呈现,当以不同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时,往往会折射出不同的情感含义。对于语文课而言,有时复杂的人物分析和线索判断,往往很难让学生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而直接接受,而单纯的、乏味的朗读又很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此类文章段落。鉴于此,在教学时应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区别选择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原本要表达的主题的理解。例如,引导学生阅读《将相和》这篇文章,很多学生由于初次朗读时并不能理解人物的复杂性格,故而在朗读一遍之后便以“好”“坏”二字论断二人,认为廉颇是没有胸襟之人。倘若以直接告诉的方式来向学生阐述人物特征,免不了增加学生的疑惑心理。鉴于此,针对文章当中蔺相如的“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颇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啊!”利用两种语调和情感表达方式来阅读。一种平铺直叙式的表达,另一种则是带有一定起伏性的朗读,前者对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自负、盲目的心理认定,而后者才能清晰地阐释出蔺相如为国家着想、顾全大局的思想。只有通过这样的区别对待,学生才能清晰地把握文章所奠定的基调,进而对人物形象拥有更深切的认识。

朗读教学论文第4篇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时间不够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2、朗读目的不明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朗读指导缺失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如《再见了,亲人》中小金花跺着脚说的一句话:“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学生往往读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号。其实,体验小金花内心的沉痛,一字一句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更富感染力。

4、朗读不求实效

据观察,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三―四次(相对环节而言,非指读的人次),但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2、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春》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

3、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ya)、奇啊(ya)、秀啊(wa)、险啊(na)”。还可告诉学生,随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山里的孩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课文。“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前半句读得稍重且慢,“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要读得轻快而短促,读出明丽清脆,“在草丛……”要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体现省略号的余味无穷。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朗读教学论文第5篇

读书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读书,喜爱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三年级是小学阶段识字到读写的过渡,从这时起,首先就应注重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一、在备课时强调备读强调教师的备读,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反复训练,自己首先读熟、读通、读好课文,进而掌握本文朗读和默读的基本要求以及具体的技能指标。如语气、语调、情感、停顿、重音、轻声和有效速度的掌握。二是结合教材的学生实际,确定读的训练重点和指导读的方法步骤,力求做到心中有数,把读的训练落到实处,避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二、在授课时传授基本的读书方法中年级尤其是三年级学生,在刚接触到阅读教学时,还不太习惯。教师要从读书的姿势到读书的要求逐步指导,养成一手拿书一手拿笔、边读边想的习惯。教师先带学生练习一段时间,然后放手让学生在预习时练习,课堂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培养,课外多一些独立练习。在预习时,教给学生读书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如“一读文章写什么,二读画出生字词,三想四查通词意,不懂之处加标记。”这是初步要求。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带问题读书,边读边思,达到读有所思,思有所得。三、精心设计读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指导学生读书,形式应灵活多样,做到因材施教,恰到好处。为了让学生获得整体印象,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淘和美的享受,或者为了指导朗读,教师可以对整篇课文或重点段落进行欣赏性范读或指导性范读。当教材中出现了长句、结构复杂或学生难懂的片断,教师采取领读的办法,引导学生读通、读顺,并指和训练导学生要把视线放宽一点,一次多看几个字,避免读破词、读破句,为理解带来困难。为了让学生从不同声调、音色上感知课文,也为了便于大面积检查、了解和训练,对于篇幅较长、自然段较多的课文可由几个人或全组全班学生接续读。为了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或序目理清文章脉络、捕捉关键词句,可出示相关提示问题,引导学生细心默读,在读中思考勾画。为了诱发想象,体会意境,发展形象思维,对于画面集中、含义深远、语句优美、描写生动的地方或古诗词,教师指导学生小声自由读或闭目听教师吟诵。为了提高兴趣,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对故事情节强或对话较多的课文,可进行分角色表情朗读。为了强化记忆,活跃气氛,对于诗歌、警句或精彩的“点睛”之笔也可以齐读。为了较好地进行朗读训练,做到“先扶后放”,“有扶有放”,刚开始可采用师生相互伴读,有一定基础后,为了提高朗读效果,采用分人或分组轮读比赛。因材施教,精心设计读的形式,在于学生读熟、读通、读好课文,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四、给学生充裕的读书时间方法的掌握和习惯的形成,要有时间的保证。教师在每节课要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时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云读和思,进行圈画勾点,理解体会。利用早读等时间,加强训练。课后可适当布置一些阅读训练篇目,不定期举行一些朗诵比赛或讲故事比赛,多鼓励学生去认真读书,让每个学生都有认真读书的时间和兴趣。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终生受益。[1]

朗读教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 诗歌 诵读 作家内容 艺术美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它以高度的凝练性、优美的节奏与韵律被人们广为传颂,我们学习古诗可以提高人的文化底蕴,陶冶人的性情,提高审美能力等,每首诗都是诗人苦苦创造得来的,正如贾岛所说的“两句三年得,一语泪双流”,选入中小学课本的诗歌更是难得的佳作,经过历史的传颂经久不衰,如何从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让这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朗读教学尤为关键。诗歌本身讲究韵律节奏,非常适合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的重要性,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朗读中可以再现诗歌意境,突出诗中形象,表现诗的内容,单调的朗读对学生而言确实有些枯燥,所以要改进朗读方法。

一、范读

由于诗歌据现代时间比较久远,有些读音已经发生了变化,或多音字的关系,或学生自身的原因,难免读错音。所以范读尤为重要,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间”是个多音字,这里根据诗歌的平仄变化应读“jiàn”四声,不少同学读成“jiān”一声。

二、领会节奏

诗歌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要注意诗歌节奏,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描绘的是与友人惜别时的场面,要用一种轻柔、深情的语气才能表达出作者与朋友依依不舍、深挚的惜别之情。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也是一首送别诗,但作者打破以往送别诗的悲情,“满天都是黄云,把太阳变得昏昏沉沉,北风吹来,大雁在落下的雪花中向南飞去,好朋友不要害怕你前去的路途中没有知己,凭你的修养和人品谁都会敬仰你的”。既有依依惜别之情,又表达作者开朗豪迈的胸襟。

三、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要想将作品朗读好就必须理解作品的内容,如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青山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诗人林升在杭州的旅店里写的,当时金兵已经侵占北方的大片土地,而南宋集团却在苟且偷生、花天酒地。林升看在眼里,心里又痛又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重重叠叠的青山,重重叠叠的楼阁,杭州如此的美,西湖的歌舞何时才能停止?暖洋洋的风使那些权贵们沉醉其中,把杭州当成故都汴州。

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岐王的宅子里经常看见你的表演,在崔九的堂前也经常欣赏到你那高超的艺术,如今在这美丽的江南,正值落后时节我又遇见了你。通过泛读,学生可以领会这种朋友相遇又悲喜交加的情感,喜的是终于与故人相见,悲的是如今各自的境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繁华景象,如今的国事沧桑,人生飘零,不禁让人感慨时代的沧桑、人生的巨变。

四、展现诗歌中表现的艺术美

诗歌是美的艺术,能给人美的享受,朗读时让学生从中体会出诗歌的美,进而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诗歌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语言美

诗是语言的艺术,凝练、简洁、准确、生动是其特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爱上诗歌。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自然景物,太阳依傍着西山慢慢落下,滔滔不绝的黄河向东流去,语言朴素、浅显,画面却高远宽阔,后两句写意,想要看得更远,需登上更高的楼层,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更”字用得最巧妙,耐人寻味。

2.意境美

意境美是诗歌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所谓的“诗情画意”,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幅美丽的秋山黄昏图,雨后的秋山,空气是那样清新,皎洁的月光充满了松林,清清的泉水从溪石上流过,竹林深处传来一群少女的欢声笑语,一支小巧玲珑的渔船顺着溪水顺流而下,掀起了一阵阵涟漪,这一切都好像历历在目,让人清晰可见。

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又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在“空山”、“明月”、“翠松”、“清泉”、“浣女”、“渔舟”等意象组成的秋夜图中,我们仿佛真的呼吸到了雨后的新鲜空气,月光照耀在身上的惬意,溪水的流动,还有诗人希望远离尘世、回归乡土质朴生活的心声,这种清新的、明净的暮秋意境,使人禁不住产生心胸荡涤之感。

再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朗读时可以从“风急”、“天高”、“猿啸哀”、“沙白”、“无边落木”、“滚滚长江”等词语中读出意境苍凉、悲壮,气势宏伟壮观,还有作者长年漂泊、忧国忧民、老病孤苦无依的景象,让人心中无比悲凉。

3.情感美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诗中蕴含的情感是诗的灵魂,没有情感的诗歌不会打动任何人,每首诗表现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作者在剑南外忽然听到官军已经收复失地,喜极而泣,眼泪沾满了衣裳,看看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一点忧愁都没有了,收拾诗书和行李,趁着这美好的时节好返回家乡。全诗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喜”字,作者无比兴奋,可以说是情感的迸发,浦起龙赞其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这首诗不知感染了多少读者。

再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作者在孤寂荒凉的农村居住仍然不感到悲哀,每天都想着奔波疆场,保卫国家,夜已经深了,我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风雨声,在迷迷糊糊中梦见自己身披盔甲,骑着战马踏过冰河,出征北方疆场。全诗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所以,不管是兴奋的还是哀伤的,沉郁还是激昂,都是作者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创造出来的。

通过诗歌的朗读教学,让学生喜欢上诗歌,从而对古代文化产生兴趣,进而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教学中,诗歌朗读尤为关键,从中可以挖掘诗歌蕴藏的独特魅力,让学生爱上诗歌,爱上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玉琴.浅谈诗歌朗读欣赏中的审美因素[J].嘉兴学院,2001.5.

[2]周昌武.谈谈中小学诗词教学[J].贵阳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12.

朗读教学论文第7篇

(一)要把朗读贯穿于阅读教学论文的始终。教师要把熟读每篇课文作为教学论文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达到正确地读、流利地读这一基本要求。通常情况下,阅读课可分为三个步骤:

①初读。通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②细读,要抓住重点句段,寓分析于朗读中,以指导朗读进行分析。

③精读。即品评语感,欣赏课文精华。如《草原》第一段所描绘的是一幅辽阔壮丽的蒙古草原美景,读来琅琅上口,读后令人兴奋,余味无穷。像这类课文,教师不必多讲,而应让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在评品、欣赏中,情感得以升华。

朗读教学论文第8篇

关键词:朗读 训练方法 朗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88-01

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这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叶圣陶老先生把富有感情的朗读称作为“美读”,就是将自己“设身处地的,将激昂处赋予激昂、而将委婉处赋予委婉”尽情发发挥作者当时的感触以及情感,要做到不但了解作者想说什么,还要拥有与作者心灵相通的感受。那么,如何强化朗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1 根据课文类型有选择地进行朗读训练

不是每篇课文都要朗读。不同类型的课文,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朗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严格意义上讲,每篇课文都要进行朗读;但是,为了更好的训练朗读,更好的有侧重的表现教学目标,可以有选择的进行朗读训练。说明文、科普小品文一般适用于介绍性的语气读,不宜进行朗读训练。文言文、精美的散文、诗歌、记叙文中的精彩片断、简短的议论文、长篇议论文中的精辟论述部分等,这些都要进行朗读,在朗读中更好的把握文意。比如,文言文要求加强朗读,要读得“字正腔圆”,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自然能知道文章的意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散文,在分层次的朗读中,才能体味出作品要抒发的感情,才能融入作者的心中,读出真谛;诗歌,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品位出诗意,品位出语言美、节奏美、音乐美。对于片断朗读,是在对文章整体把握之后,有重点的读,这样的读,便于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感情;对于议论文,是要在读中体会出语言的严密、简洁,议论的逻辑性推理性周密性,语气的从容气度。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朗读放在很重要的地位。

2 根据文章内容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朗读训练

对于当前的语文教材来说,很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可读性很强。教师应在教学时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以及内容,设计出朗读的目标与要求。一般来说,最能表现出文章的内容以及思想的就是文章中的中心段落以及语句,教师要通过这些内容来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训练,从而能准确的把握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忘的八个字》教学中将“读”与“品”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教师用富有鼓动性和号召力的语言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内心的感受,将读者的心与文章主人公的心态融为一体。由“我”的表现到“我”心灵深处的思想,在读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像是读者带着深深的体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一样。在层层推进的朗读中,深入到了“读”的内部,抓住了“读”的精髓,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文意。

3 充分发挥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哲学家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使学生很快就能在模仿中感悟如何断句,如何停顿,以及语气的变化。好的范读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直接领略文本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而体会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

我曾经听一位老师讲《荷花》,在读这一环节中,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和美丽的风光画面,老师开始范读。那清晰的吐字、准确的发音、优美的音色将在场的老师和学生征服,伴随着老师的朗读,学生们情不自禁地随文中的荷花翩翩起舞。读毕,学生们自觉的给予了那老师长时间的掌声,掌声里有对老师的佩服,也有对老师的称赞。在后来的学生朗读中,在发音方面,学生完成的非常出色。老师的范读是学生出色朗读的基础,这样高水平的范读是教学的需要,更是孩子们的渴求。

老师的范读是情的感染。老师的范读不仅有声音,还有老师的态势和表情,这样面对面的声情并茂的范读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情的感染在老师的范读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老师的范读是教学中的一个细节,但小中见大,老师范读隐含的多重教育功能是不可忽略的,音、情、意的熏陶是任何名人诵读录音无法代替的。老师范读是自身素质的展示,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手段,是成功语文课堂的亮点,我们期望语文课堂的朗读声中,听到更多的老师范读。

4 充分保证课堂上读书的时间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则自晓其义也。有效的朗读胜过教师透彻的讲解,所以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去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上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朗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朗读。

记得有位专家说过:“对课文没有达到很好的领悟,只能说明课文读少了。”课堂,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5 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

“形式多样”是朗读的兴奋剂。朗读可采取以下形式:带读、学生自由读、个人读、范读、开火车读、分角色朗读、齐读。在课堂教学法中,我们应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去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兴奋起来,达到乐读的功效。为了让学生对朗读永远有兴趣,在平时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童话可采用轮读课文的方式讲故事;散文可采用配乐朗读的方式设情境;对话多的文章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练口才;介绍事物的文章,采用默读抢答的方式理解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交融的氛围,让学生朗读时全心投入,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同时通过领读、范读、赛读、演读、自由读等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老师应用哪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主要是取决于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让学生自由朗读,个别朗读,教师范读和引读,听录音读,配音朗读,师生共读,个人或小组轮读,分角色朗读,边演边读,师生互评互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

有学者指出:“不读是语文的百病之源。”朗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要想掌握朗读能力以及很好的运用,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长期的不断练习以及时间才可以提升,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来说,必须要富有耐心以及恒心,通过有效的训练方法以及途径,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